首页范文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十篇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十篇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2:29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篇1

从2007年到2012年,广西地区的生产总值在短短的5年中,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8%,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财政收入的提高。除此以外,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金融结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等多方面多出现了平稳快速的增长,最多的年均增长为51.9%,最少的年均增长也达到了18.3%。这种经济数据的增长和翻番,说明了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良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市场前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省市官员的管理下,企业的发展有了良好的保障和基础。通过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在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为社会贡献了GDp,促进了广西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随着一批大型工业园区的建成,广西地区在冶金、石化、机械等关系到人民生活的产业上逐步发展和壮大,通过自主创新,打造出一批行业内领先的企业。通过道路铁路的建设,为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桥梁,圆满完成西气东输等国家的战略实施建设。由于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广西地区的农牧业是支柱型产业,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农牧业的发展并没有减弱的趋势,相反,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产品的质量和销量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除此以外,广西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结合了文明生态的理念,通过技术上的支持和产品上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造福于子孙后代。

2.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及其选取原则

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能够充分反映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而评价指标在不同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要合理的选择评价指标。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系统性和全面性,评价指标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的总体状况,满足系统论的有关观点;第二,客观性和可比性,评价指标应排除主观上的干扰,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保证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客观性,提高指标的横向可比性;第三,科学性和可行性,指标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又要和当代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

3.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因子分析

3.1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

伴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分量分析法也开始不断发展,逐渐健全和完善了因子分析法,为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因子分析法是利用数学公式,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在运用因子分析法时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确定具体的因子模型,只有确定了因子模型后,才能分析全部变量和变差,从中确定公共因子的作用大小,分析变量和变差之间的联系,这往往通过公共性大小就可反映出来。因子分析法能多元分析法的延伸,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做到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的步骤如下:

(1)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因子分析法是对相关矩阵进行的数学处理,必须将原始数据通过矩阵的方式反映出来。比如现有a个地区,B个评价指标,于是在建立原始数据矩阵时就需要建立这样的矩阵。

(2)对原始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常用的转化方法有Z-scorc法。

(3)求出标准化矩阵的相关矩阵R。

(4)对相关矩阵R求解特征值,然后根据所求解的特征值确定相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

(5)计算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利用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确定主因子的个数,根据每个主因子的信息贡献率确定相应的特征数,其大小由指标间的差异确定。

(6)说明因子含义。

(7)估计因子总得分值。

(8)计算总因子得分估计值。如果总得分越高,则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越好。

3.2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子分析简要计算过程

对广西地区的经济数据分类计算和整理。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利用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R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如下表2所示。通过表2,我们可以得到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三大特征根,它们分别是6.665,1.755,1.026,选取这三个特征根时,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5.871%,满足了累计贡献率达到85%的原则,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对主分量编号,分别为F1,F2,F3,针对这三个主分量,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然后对各个因子载荷进行有关处理,比如在结构上进行简化,这样经过处理后的载荷因子在反映数据时更加明显和清楚,在提高简洁性的同时,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在表3中,主成分方差分布在0.725到0.941这个区间内,而主因子能够对这个分布情况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在主成分方差和主因子之间建立了联系,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能够及时对数据进行检验,保证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的效果。

将主因子对应下的数据和变量数据相乘,就可得到主因子的得分,分别计算F1,F2,F3的得分。然后根据各因子的信息贡献率,确定相应的加重全数,这样得到的分数就是综合因子得分,减少了因子之间因差异性造成的分数差距,提高了总得分的科学性、合理性。计算公式如下:

F=0.706F1+0.186F2+0.108F3

通过这个总得分的计算公式就可计算出因子得分和K-means聚类,为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3综合评分简要分析

综合总得分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表4,可以看到南宁市的总得分最高,而贵港市的总得分最低,由此可见,对于广西地区来说,南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最好,而贵港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分类的标准是严格按照综合得分的高低划分,在第Ⅰ类中只有南宁和柳州两个城市,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南宁的发展受到了格外的重视,而柳州是重工业基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在第Ⅱ中,都是新兴城市和旅游城市,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第Ⅲ类,虽然具备发展潜力,但是发展步伐较上面的城市来说不是很快;第Ⅳ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其他城市相比存在不小差距,应找到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的全面、快速、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

4.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

4.1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梯度有所变化

在广西地区,传统观念一般认为有三个社会经济发展梯度。第一梯度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第二梯度是具有工业实力,经济逐步发展的地区;第三梯度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梯度也出现了变化。第一梯度凭借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仍然在稳步发展,第二梯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了切入点,抓住经济增长点不放,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经济呈现迅猛发展,不断缩小和第一梯度的差距,第三梯度也找到了经济发展之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呈现了良好的势头。但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坑洼效应”,有关政府应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出台优惠措施,加大人才和资金的引入力度,在减小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只有这样,广西地区的整体社会经济才能发展。

4.2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搞好战略定位和措施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广西地区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放眼于未来,制定合理的战略定位和措施,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利用东引西联战略和南北钦防等战略,吸引沿海地位的企业进驻广西,一方面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引进人才,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除此以外,广西应不断创新和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道路,优势重点继续发展,薄弱环节及时改善,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另外,广西应注重铁路、港口、旅游、边贸这四个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全球经济迅猛发展这个契机,打造出新的广西,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提高广西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篇2

关键词:人口与经济关系;主成分分析;评价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13-02

1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

人口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相互依存关系,人口离不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离不开人口,一方面,若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足够的物质产品以及再生产所需的经济物品满足人口生存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若没有一定特质的人口,就无法促进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一经济过程不断发展,如:人口数量增加可以促进生产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同时增加消费需求,促进规模经济。

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包括了人口变量的诸多因素对经济增长间接、直接和双向的循环影响,现简要介绍目前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成果:

1.1人口数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研究

人口数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者的适应程度,当人口数量适应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数量需求,且经济水平能够满足人口发展要求时,两者是促进关系,否则人口数量过大将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有关于劳动力需求预测、人口控制乘数、消费人口控制、城乡转移方程模型、人口年龄结构优化、人口与产业结构发展关联程度、人口增长与国民收入分配等研究。

1.2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研究

人口质量通常是指人口本质的综合性素养和能力,可以分为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道德素质三个方面。提高人口质量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同时人口质量投资是效益最好的投资之一,投入人口质量的资本和追加资本都会取得经济收益,因而人口质量具有经济价值,属于耐用资源。

一定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人口质量的状况,经济是基础,发展经济才能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人口质量状况反作用于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劳动力人口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直观作用,人口质量的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巨大影响,而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于科学进步。

1.3人口变动与市场需求研究

一般来说,人口变动对总需求的主要流程路径包括:

(1)人口自然变动(出生、死亡)、机械变动(人口迁移)人口增长人口规模消费、投资总需求;

(2)人口迁移、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

(3)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政府支出总需求;

人口总量的变化对必需品市场有着重大影响,总量是市场需求量变化的基数;人口收入和支付能力是市场定位的参考指标,如不同收入决定消费档次;人口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变动是市场细分的依据,如随着人口老年化进程加速,老年人市场成为商家开拓的新领地;人口迁移、流动规模对交通、旅游和房地产等市场有重要影响,人口的地域分布和城乡构成,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各地区供求量等。总之,人口变动各个方面都牵制或引导着市场需求。

1.4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协调发展,人口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不仅限于两者,同时考虑资源环境限制。如:蒋正华等学者以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觉研究中国目前资源条件下最优人口比例,还有一些学者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角度认为人类达成共识的可持续发展观本质是要依靠人力资本的增进和技术的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人口与经济关系的研究融入更多其他学科内容,更加关注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人口经济协调状况分析

人口经济协调状况是指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生活水平等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状况

相适应程度,人口经济协调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是评价各个城市的宜居水平的重要依据,是大学生选择就业的参考指标,是解释人口迁移与空间分布的方法,这一指标根据人口经济学中的GiS与定量分析方法一书中提出。

2.1分析方法选择

人口与经济协调状况分析需要确定一种评价方法,选择合适的度量指标反映人口和经济因素,从而在此基础上得到人口经济协调状况总评价值。目前关于多指标评价和依存度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如:主成分分析、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等,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定量(数值)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研究通过少数几个主分量(即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来解释多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结构。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在评价过程中需要主观赋权,虽能和实际情况相符但是客观性较差,考虑一这因素本文选择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

2.2指标选择

人口自身状况,关注各地区人口数量与数量。人口数量指标,以人口自然增长率衡量,指标数值越大协调性越低,反之协调性越高;人口质量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口身体素质指标,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指标,人口思想道德素质指标,分别用出生预期寿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大专以上学历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且指标值越大协调性越大,反之协调性越小,由于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与经济指标有很强相关性,可不做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关注各个地区GDp,指标值越越大协调性越高,反之协调性越低。

人口生活水平,关注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和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指标值越大协调性越高,反之协调性越低。

2.3分析步骤

(1)数据选择与处理。选用《中国统计年鉴2009》有关2008年数据,由于各个指标没有统一量纲,所以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数值越大越好型数据处理:x'=x-xminxmax-xmin

数值越小越好型数据处理:x'=1-x-xminxmax-xmin

(2)主成分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方差贡献率和特征值如下表所示:

根据提取主成分的规则,应选取特征根>1,且累计贡献率>80%的主成分,考虑到第一、第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不大,且第二、第三主成分特征值较大,随意选择前三个为主成分,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变量受教育程度与地区GDp、农村家庭收入、城市收入来源有很强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089、0.798、0.734,故提取出的主成分有一定解释能力。

2.4结果解释

上述结果是按照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得到的总评价值,排名按照从高到低排列所得。为了更加清楚地研究各个城市人口经济依存程度,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考虑到共有31个城市,三类能够清楚简明地划分层次:

表5城市类别划分结果

第一类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

第二类辽宁山东福建吉林黑龙江湖北河北河南内蒙古湖南

第三类山西四川重庆安徽海南陕西江西广西

宁夏新疆甘肃云南青海贵州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第一类属于经济与人口协调度高城市,第二类属于经济与人口协调度适中城市,第三类属于经济与人口协调度较差城市,此结果与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划分结果相一致。处于一类城市的仍然是沿海东部省份,而中部和北方部分省份位列二类城市,西部和山区省份仍然处于第三类,这与我国经济发展规划有一定联系,也证实了国家目前关于中部崛起,西部开放等政策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陈楠,林宗坚,王钦敏.人口经济学中的GiS与定量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李通屏等.人口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农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状况

课题: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湖南新农村建设紧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主持人:林小星。课题编号:201011BZZ14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湖南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但并非是农业强省和自主就业大省。湖南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大省,在农村从业人员中,外出务工人员达45%。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影响了湖南本土经济的发展。如何留住人才,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让湖南农村的本土人才立足于农村,发展本土经济,这将决定着湖南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一、湖南农业经济发展的成就

湖南是农业大省,是全国的商品粮、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化经营的开展,湖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统计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湖南省的生产总值中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从780.47亿元增加到2733.66亿元,增加了3.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197.16元增加到6567元,增长了3倍之多。

近几年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农业发展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奔小康为主线,以提高农民收入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小城镇建设,湖南农村经济发展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1年湖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88.20亿元,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2471.67亿元,增长6.9%;林业产值239.11亿元,增长6.9%;牧业产值1425.60亿元,下降0.4%;渔业产值255.04亿元,增长0.4%。

二、湖南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湖南农业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农村市场机制不完善,农产品价格波动,急需农村市场经纪人

以2010年生猪为例:2010年生猪价格总体走势呈V形走势,从年初开始生猪价格一直下行,平均收购价格由年初的每公斤11.7元降到9.4元,7月初开始触底反弹,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0.6元,到12月份达到了每公斤14.4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5%。其他农产品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出现的对农产品的炒作现象,同样也在湖南得到体现。受价格波动影响,农业经济呈现不稳定性。价格上涨时,相应产品蜂拥而上,从而出现供过于求,产品积压之后,价格又迅速下跌;下跌之后导致产品急速消退,以致产品供不应求。如此往复,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受到了损害,从而对农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出现以上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不完善,缺乏信息有效的传导机制,信息不畅通,导致炒作行为有生存的空间,致使市场价格波动成V形变化。因此,首先是要培养农村市场的经纪人,通过经纪人来传导市场信息,带动市场机制的完善。

2.农业基础设施损毁严重,难以抵御自然灾害,急需农业产业化技能人才

湖南省在20世纪中叶,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但因年久失修,这些水利工程中的大部分蓄水灌溉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农田排灌设施不完善,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每年都有不少水、旱灾害发生。2010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736.68千公顷,比2009年提高0.6%,但仍低于1997年约10个百分点。由于抗旱减灾能力不足,2010年全省农作物洪涝灾害受灾面积2066千公顷,旱灾435千公顷,旱涝灾害造成农作物绝收面积达402千公顷。

基础设施的维修和兴建,需要导入市场机制,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增加农业收益率,以收益率来反哺农业基础设施的维修和兴建。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和农业产业收益率,也需要农业战线拥有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技术含量的农业产业化技能人才。

3.农民持续增收有困难,急需农业产业化技能型人才

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减免了农业税,并且实行良种补贴、农机具购买补贴和粮食补贴等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退耕还林等政策提高了农民收入,但是各级财政难于在较高基础上,继续对农业增加大量资金投入,来支持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因此,农民依靠政策进一步增收的空间,也在逐步缩小。由于劳动力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外出农村劳动力仍从事低收入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需要“想作为,能作为”的引领型人才。如何让高素质人才能够留在这片天地里创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带动农民增收,这首先需要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三、湖南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

现以湖南省2005至2009年的统计资料为例,对湖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见下表。

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

我们以湖南省的一个地区——邵阳市为例,来分析外出务工人员的具体情况。据2009年12月底的抽样调查显示,邵阳市全市共有乡村人口607.89万人,其中男女劳动力474.15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33.7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0.39万人。邵阳市外出务工人员的具体情况是:①性别构成,男性占63.64%;②年龄构成,35岁以下的占77.28%;③文化构成,初高中生占81.81%,其中初中文化79.03万人,占59.09%,高中文化30.39万人,占22.73%;④就业区域构成,以广东为主,其次是福建、贵州、浙江等地;⑤求职方式构成,大部分是自行寻找或者通过亲友介绍;⑥就业行业构成,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主。大量劳动力的外流,不但严重影响了邵阳市农业本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如子女教育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以上分析表明,湖南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具有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劳动力大量外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才奇缺,以致本土经济难以发展壮大,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四、用人口优势服务农业大局,以人才优势造就农业强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好时期,以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为依托,以湖南现有的农业底蕴为基础,湖南农业经济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机遇。在这种机遇面前,我们必须把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才培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长效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要大力培养适应湖南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中低端人才。构建农村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经济,让大量农业人才能够留在农村,服务本地的经济建设。其次,培养“了解农村、熟悉农业、亲近农民”“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懂经营、会运筹”的技能型人才。必须依靠这部分中坚力量来建设一大批农业经济实体,以吸纳中低端人才的就业。再次,大力培养农业经纪人。以人才来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人才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加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最后,逐步形成农村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经济要持久有效发展,人才必须要持续跟进培养。如果能形成一种有效的模式,这将为人才的持续供应提供良好的保障。

2.加强农产品经纪人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农村流通市场

一个完善的市场,要以经纪人来带动,经纪人是市场的纽带和动力。通过经纪人的作用,来推动市场的完善,加强对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才流的管理,可大大降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成本,提高农业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达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的目的。

3.加大农业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延长农业产业链

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关联产业,以上游生产资料的供应(如农机、农具、有机肥的生产),下游产业的延伸(如食品的加工、储藏、保鲜、运输、分割、批发等)为契机,一方面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本土企业的增值、增效;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经营方式和经营制度的新突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该行业的专业人才。加大农业产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是产业链延伸的必要保障。

4.与时俱进,培养信息化人才,建立农业信息化体系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飞跃式发展带来了契机,并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业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跨越,信息化带动是关键。用互联网联结产销市场、联结供需双方,让广大农村的产品通过网络走进城镇,让众多城镇居民通过网络认购农产品,建立起信息化通道的桥梁。这就需要加强服务于农业的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篇4

关键词:洗选煤;工业;设备;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20-0000-01

一、我洗选煤工业现有的发展情况及方向

当前,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提出对于经济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节能环保的基本原则,这对于洗选煤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煤炭洗选工作开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标准,因此必须在之前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与改进,完成洗选煤与环保工作的共同开展,体现真实的社会价值。

首先,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目前摆在眼前最为紧迫的现实性问题其实是要重新规划大量的选煤场地,并充分应用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提高洗选煤工作的生产效益,避免洗选煤工业所造成的高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有效的推动洗选煤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二,在现代化的洗选煤厂建成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应的市场管理体系。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煤炭资源的基础上的,但是就现有的市场情况来看,不规范无序问题较为突出,尚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市场约束体系。所以,必须要对这一问题加以充分的注重,明确洗选煤的价值意义,相关部门应该对这一领域投入更多的重视,确保煤炭资源的不间断输入,推动市场的规范化开展,有效提升煤炭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确保经济的稳步、可持续前行。第三,制定相应的煤炭应用标准。现在工业生产中普遍应用的煤炭标准其实都没有充分的结合环保概念。很大一部分的企业在生产过程重视所应用的仍旧是那些污染性较强的原煤,处于成本利益考虑,并不会花费更多的资金去购买洗精煤,这一情况对于煤炭洗选行业而言是重要的发展障碍。所以,要想确保煤炭行业的稳定前行,以及可持续发展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就要规划设置出严谨合理的煤炭标准,针对煤炭选择中的硫元素含量加以要求,实现生产的高效率、低污染,只有这样才可以顺应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煤炭洗选主要方式及主要生产设备的应用

要想更加高效的完成煤炭的洗选工作,在这里要根据煤炭本身的类别加以划分归类,然后选择应用相对最为合理的洗选方式。选煤工作的开展原理其实是借助煤与其间参杂物质在物理以及化学性质上存在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方法将其进行区分,然后进一步的处理成功能各异产品的一项技术。针对于想在的洗选煤工业而言,归纳起来,就是在原煤中将硫含量降低的煤筛选出来。结合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应用范围最广的是重力选煤法。这种方法还可以进一步的细分成跳汰法与重介选煤法,相对而言当前重介质选煤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洗选煤方式了,其次是跳汰选,针对那些体积直径小于0.5毫米的选择浮选法进行洗选。下面我们将主要就这三种选煤方式及其中设备的应用做出分析。

(一)重介质选煤

1.重介质选煤机理。这种选煤方式所遵循的原理其实就是借助密度处在煤及杂质范围内的重液以及悬浮液。相对而言,重液因为购买成本较高,回收工作开展起来较为繁琐,所以在当前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极少有运用,现在运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磁铁矿粉和水混合而成的悬浮液。这种选煤方式生产效率较高,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特征。在洗选的过程中,煤粒置于悬浮液中,在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力不只是悬浮液所提供的浮力,同时还有液体所造成的阻力。所以颗粒在最后会停止在悬浮液中的运动。

2.重介质选煤设备。在洗选煤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应用的设备一般有重介质分选机、立轮重介质分选机和重介质旋流器这几种。立轮重介质分选机类别相对较为繁多,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范围也较为广阔。一般较为常见的比如德国的太司卡型、波兰的DiSa型等。重介质旋流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荷兰D.S.m重介质旋流器为代表的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另一类是以美国D.w.p为代表的圆筒形重介质旋流器。

就上述三种设备而言,重介质旋流器的应用范围相对最广泛,这种设备的框架组成简略、煤炭处理量较大、分选工作的开展效率较高。这种设备的有效分选最低能够为0.3毫米到0.5毫米范围内。存在的不足是入料上限较小,通常为13毫米到25毫米之间。

(二)跳汰选煤

1.跳汰选煤机理。跳汰是各种密度、粒度及形状的物料在不断变化的流体中作用下的运动过程,是最复杂的重选分选过程,迄今为止关于跳汰分层机理的观点都只能反映跳汰的某个侧面,不能全面地描述在跳汰过程中矿粒按密度分层的物理实质。跳汰分层机理假说可以概括为两种:静力学观点和动力学观点。

2.跳汰设备。按压缩空气室和跳汰机的相对位置可以将无活塞式跳汰机分为两类:筛侧空气室跳汰机和筛下空气室跳汰机。其中我国常用的是筛侧空气室跳汰机,目前我国生产的筛侧跳汰机主要由LtG型、Ltw型、Bm型和Ctw型。

(三)浮选选煤

1.浮选机理。煤的表面是非极性的,矿物质表面主要是极性的,因此煤表面显现出极强的疏水性,而矿物质表面有极强的亲水性。由于矿浆中煤粒和矿物质的不同湿润性,当煤粒和气泡发生碰撞时,气泡易于排开其表面薄且容易破裂的水化膜,使煤粒粘附到气泡的表面;而矿物质颗粒表面的水化膜很难破裂,气泡很难把其粘附到气泡上,所以就留在矿浆中。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添加某些药剂,来增强煤的可浮性能、让煤和矿物质湿润程度的差异性更加明确,从而获得更好的浮选选煤效果。

2.浮选设备。浮选选煤所应用设备根据充气方式的不同能够划分成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以及非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这两类。当前在我国洗选煤工业中,运用范围最广阔的为XJm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结合当前的煤炭洗选工作发展现状以及政策情况来看,我国许多的选煤企业技术管理水平,洗选煤技术的运用及设备的选择都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因此煤炭企业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煤炭洗选加工技术,选用先进的洗选设备。同时确保满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需求,从而推动煤炭洗选工业更加高效稳定的前行。

参考文献:

[1]纪少南,欧雪梅,华建锋.浅谈洗选设备的腐蚀研究及防腐保护[J].矿山机械,2012,07:9-13.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篇5

城市商业银行是

二、城市商业银行现状存在的问题

1.市场细分不够,没有形成较为鲜明的市场定位。一些商业银行市场定位还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客户群体,对潜在的客户也缺少研究.致使目前许多业务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

2.业务创新带盲目性,金融产品存在趋同现象。由于对市场缺乏科学的预测、详细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业务创新具有盲目市场跟进色彩,新产品有的不能很好满足客户需求,有的由于无规模不能带来效益,造成业务创新产品缺乏生命力。

3.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特色服务不突出。虽然目前各家市场商业银行广泛强调提高服务质量。但是服务的概念比较陕隘,有的只限于改进窗口服务、厅堂服务等,经营理念还比较落后,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不能贯彻到产品、管理、服务、人员等各个方面。

4.信息技术落后,制约了产品开发和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商业银行有效实施经营管理策略的保障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实力不强、技术基础薄弱等原因,对科技投入不够,信息技术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来讲显得落后。

5.银行之间合作不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加强。目前城市商业银行每年举行的一次论坛,主要目的还是沟通和交流,对彼此间的业务合作探索不够,主要业务合作还只限于异地结算等方面,其他一些业务领域基本上还没有涉及。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1.加强内控机制改革。城市商业银行应吸收中外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来强化自身的内部管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助于形成对经营者的产权约束,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地引进人才,加大业务创新力度。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篇6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经济;分析;探讨

长期以来,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的的财务分析。从最初的经济活动分析到财务分析再到现在的财务经济分析,许多专家学者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像张先治教授提出了财务分析具有独立性和边缘性的特点,樊行健教授更是创造性地提出了财务经济分析,这些都是对财务分析有益的探索。要更好地解决财务分析在实践中的应用,就必须须从实践出发并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阅读前人研究的文献资料,虽然大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但都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方法。要使财务分析学科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必须对财务分析进行重新构架,要解决这个问题,务须有一个确定的财务分析的发展的框架结构。

一、对财务分析的研究

企业经理为管理而进行分析,投资者为投资进行分析,债权人为贷款而进行分析,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主体为着不同的目的进行分析,研究主体和目的的多元化使得财务经济分析学科没有一个固定的分析框架。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需要进行财务分析的主体不断增加,不同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再加上财务经济分析领域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扩大,在资本市场、企业重组、绩效评价、企业评估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衍生出投资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盈利预测分析、信用分析等细化的、专题性的分析目标,使得财务经济分析框架日益模糊,难以确定。

1.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了解。对企业现有财务经济的财务分析时,首先要对当前企业的发展过程以及所作出的业绩进行了解,包括企业的性质、实际控制人的水平和管理能力、市场占有率、企业的盈利能力等。企业历年的财务报告对分析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现有财务状况的一个总结,是对企业历史状况的一个综合性反映,通过对历年的财务报告的分析和思考,是对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关键数据的变化的一个良好捷径,能够更好的来掌握相关企业当前的状况。

2.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在掌握了企业当前状况以后,判断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对在未来一段时间影响企业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通过对企业现在状况的把握,以及对未来影响企业的各个方面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预

测和给与评价,从而满足各方面分析主体的要求。

二、明确财务经济分析内涵

中国加入wpo以来,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激烈竞争之中,这一快速变化的趋向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财务管理工作更具综合性、复杂性、敏感性和动态性。和此同时,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财务分析,对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确定财务分析的内涵就必须从实践出发,抓住核心并对财务分析主体和目的进行高度概括。财务分析主体可以分为企业内部分析主体和企业外部分析主体。由于财务分析的主体多元化导致了财务分析内涵难以确定,财务分析的目的也呈现多元化。对于这两类主体分析目的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这两类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通过分析未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系列因素并展望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的投资管理和其他一些目标提供依据。

尽管内外部的分析主体不尽相同,它们的分析目的也存在很大差异,但都得判断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就是财务分析内涵的核心。财务分析领域的研究对象是影响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判断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明确了财务经济分析内涵的同时,也解决了财务经济分析的目的,虽然不同的分析主体有不同的分析目的,它们都统一到一个相同的最终目的,即判断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经济分析学科与会计学科、财务管理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经济分析的主体、目的和内容得到了扩展,很大程度上会形成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的新学科。

三、财务经济分析的内容框架

根据上面文章所提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要素,可以知道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践中财务经济分析的目的是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预测。问题是目前的财务分析领域的内容体系大多是仅仅评价企业历史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随着社会的改革,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这样的分析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需要对财务经济分析体系的内容重新架构,使其从理论上满足实践的需要。根据财务经济分析的内涵,财务经济分析体系包括四个部分:环境分析、行业分析、竞争者分析、企业自身分析。

1.环境分析。企业的财务分析要受到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如地区经济不同,国家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变化等等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好时,企业普遍受益;经济环境不好时,企业普遍萧条。做财务经济分析时,首先要对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判断和了解。对国内外的经济状况也要有所了解,并要分析现有国际经济状况对企业有何影响。

2.行业分析。所有的企业都属于相应的某个行业,对企业的行业分析要了解该行业的形成和历史发展,以及同行业在国际中的所占有的地位和作用。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行业的特点决定了行业内的竞争程度,进而决定了行业的利润率,行业的利润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企业在本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所采取的战略也就有所不同,对其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有所影响。

3.竞争者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还取决于他的竞争对手在未来的表现,如果竞争对手强,则对企业未来财务目标的实现是个潜在的威胁,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世界的企业同台竞技,国门打开,强势的外企进驻中国。我们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上起步较晚,缺乏系统的管理学科,应当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的强项和弱点,同时要对竞争对手有所了解和研究,学习优势企业的长处,为企业发展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对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现行战略、能力、可能采取的行动等也需进行相关联的分析。

4.企业自身分析。除了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行业结构特征以及竞争对手要进行分析外,企业本身对其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更加重要。除了要对企业本身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外,还要对企业拥有的优势资源进行分析,包括资本规模优势、营销优势、研发优势、企业文化优势等等,这些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均有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财务经济分析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系统框架。在这个体系里,从企业历史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出发,分析影响企业的内外因素,得出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这个分析体系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分析主体都要将其全部进行分析,但所有的分析主体都能在这个分析体系里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张金昌.简论建立财务分析学的必要性[J].会计研究.1994(5)

[2]陈共荣,龚慧云.构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学的思考[J].经济理论与实践.1996(5)

[3]樊行健.试论财务经济分析学科的构建[J].会计研究.1999(5)

[4]王玉春.试论财务分析学科的研究对象[J].财贸研究.1995(5)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篇7

【关键词】社会信用环境;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层次分析

一、研究综述

开展郑州市区域社会信用环境评价研究,是希望通过对影响郑州市区域信用环境主要因素的分析,制定出科学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计算出反映郑州市各区域信用环境状况的区域信用总指数和分类指数,以用于判别郑州市各县(市)区信用环境的优劣,提出改进信用工作的意见和改善信用环境的对策,推进郑州市区域社会信用环境的不断改善。

二、实证研究

(1)指标体系建立。郑州市区域社会信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本课题采用专家法,该方法是集中若干专家的经验与意见,确定各指标的权数,并在不断的反馈和修改中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郑州市各区区域社会信用环境指标体系,以“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生活质量状况、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企业信用状况、公共服务状况、行政管理状况”为指标体系,规定的满分值为100%,它们的权重分别为20%、12%、16%、24%、14%和14%,该指标体系共设置六个一级指标以及四十一个定量与定性二级指标。(2)数据来源。前三个指标为定量指标,数据可以通过《郑州统计年鉴》得到,信用体系建设状况和企业信用状况由各区自查获得,公共服务状况和行政管理状况数据的获得。(3)计算结果与分析。第一,层次分析法。结合郑州市信用环境指标体系内容,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各年平均值为对比标准计算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信用环境平均发展指数。为了比较2011年郑州市各区社会信用环境的状况,我们将2011年郑州市各区指标按照郑州市全部区的各指标平均值为基数,计算社会信用环境综合指数,最终得到2011年各区的综合指数。可以看出,2011年郑州市各区社会信用环境评价综合指数中,金水区的社会信用环境最好,各个指标在社会信用环境中相对来说都比较高,尤其是在企业信用状况方面,金水区优于其它区。中原区排在第二位,值得指出的是,中原区在信用体系建设状况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好,该指数同金水区一样并列第一;同时,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共服务状况这两方面还有待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的是上街区和惠济区,从经济发展状况来比较,惠济区劣于上街区,其他方面的发展较为均衡、差距不大。二七区与其他各区社会信用环境相比有待提高,二七区在行政管理状况建设中排名第一,但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只完成了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与具体办事机构这一项内容,未能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导致该指标指数排名靠后,且该指数对整个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影响比较大,进而引起二七区在整个市区中的排名较为落后,在今后的社会信用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尤其注重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第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是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是浓缩数据。通过计算可知,2011年郑州市六区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状况排序情况如下:排在前两名的区分别为管城区、中原区。管城区在2011年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上表现最为抢眼,在六区稳居首位,发展最为突出;而中原区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形势也较为优异,仅次于排名首位的管城区;二七区与金水区2011年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发展状况在郑州六区中处于中等水平,排名分别位列三、四名;排名较为靠后的则为惠济区和上街区,分别位列五、六名,说明这两个区2011年区域社会信用发展形势不太乐观,这需要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以后的区域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中不断努力,加大投入力度。

三、政策建议

(1)着眼全局,促进经济与民生的和谐发展。各区应立足本地地理资源优势,注重区域发展特色。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外资,增强经济发展的外向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加大教育投入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社区建设,促进邻里关系和谐,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经济与民生的和谐发展。(2)内外兼施,提升政府形象。各区对外应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和偷税漏税企业的打击力度,帮助合法经营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政府同时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应对突发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篇8

关键词:经济运行分析企业管理决策

1.经济运行分析开展的作用体现

第一,是对企业某一时期、某一时间点现状或动态的反映。就现状方面来说,经济运行分析反映的现状包括:当前的自然属性、当前的社会现状,还有企业的有关机构、资产、负债、人员等多方面的状况。而从动态方面来讲,经济运行分析反映的情况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生产发展状况、市场营销情况、企业财政情况、科研开况,还能够表现出未来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它还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规模和结构,如:生产、营销、人员、资产及盈亏等规模和人员、产业、技术、产品与质量结构等等。

第二,是对企业速度、效益、效率的反映。经济运行分析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从速度的反映上讲,它既可以对物质生产部门如产量产值等生产方面的增长和发展状况有所反映,又能够反映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相关情况,如服务等投入的增长好发展状况。再就效率效益方面讲,各种类型的企业,其物力、财力、人力甚至是时间上的投入均可以同劳务或是生产方面产出成果相比较。

第三,是对企业情况的反映,同时也是同企业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反映。经济运行分析不但能够反映出企业情况,同时也能够针对与其相关的经营活动进行反映。概括地讲,可以反映出的主要情况有: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凡同自身企业存在配套关系、协作关系或是合资关系企业的相关情况;生产或是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同本企业相似的同行竞争者的相关情况;购买或使用过本企业产品与服务的人群的基本信息及其做出的反馈信息情况;企业所在的领域或是即将要开拓的市场的有关信息情况等等。

2.企业做好经济运行分析的必要前提

其一,准确的企业统计是正确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的保证。经济运行分析不仅是企业进行政策计划和制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作为一种重要手段也对企业活动起着监督作用、保证着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因此,作为它生命线的统计数据,只有保证数据自身的有效、及时与准确,才能保证决策的准确无误。企业要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可从两方面加强:一要运用科技手段,建设统计信息系统,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考虑社会需要建立内部报表和数据库。二要在统计队伍的建设上加强,不断的进行统计人员素质的提升。

其二,充分掌握了解有关财务信息。财务信息能够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是人们关注的重要数据,同时要进行经济运行分析也要从它着手。如果要的了解财务信息的详细具体情况,第一步就是要针对财务数据自身来展开分析,以恢复经济事项的最初情况为标准,还原由于核算原因而调整的数据。但因财务核算这一固有体系的局限性,使得财务核算的结果常常不同步于经营信息,所以若要做出正确结论,就必须在考察企业时将实体经营信息同财务信息结合起来。

其三,要充分的了解经营信息。在判断企业经营是否正常运行时,单通过掌握的财务数据来判定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就某一期来比较财务数据会发现,在运输费用上较之上一期有了明显的增加;而在对实体经营指标作对比时会发现较之前一期销量有较大增长。由此可认为,运输费的增长是源于销量的增加,从而做出运输费用有所增长是正常合理的判定。分析者能够对经营信息充分掌握了解,是要以企业具备一个完善的数据信息体系,以及包括信息、资金、物质三资源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为前提的,要使企业开展的经济运行分析是基于分类管理、及时信息、真实数据、准确证据之上的。

3.企业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应遵守的原则及相关注意事项

第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分析,但要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二者相互验证。这是由经济运行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具体数据决定的,所以用具体数字来表示更为合适。

第二,坚持综合分析同各专业部门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具体进行时,各专业部门应首先分别进行资料收集并作出经济运行分析,此阶段要注意部门之间信息资料的共享互通,然后综合部门在根据各部门的分析报告进行汇总,得出最终总体的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第三,坚持以企业经济运行的个性内同为主,个性同共性内容想结合的分析原则。探求个性中隐藏的共性、偶然中暗藏的必然之处,展开全面了解剖析,在经济现象之后不断发现其实质,寻求客观经济运行之规律,最终提高经济运行管理能力。

第四,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相结合进行分析。基于现状分析,合理推断未来发展,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还要做拥有长远目光,提前筹划、开展前瞻性工作。

第五,以客观经济指标完成程度的通报为基础,侧重开展经济运行质量分析,尤其要特别指出经济运行过程中凸显出来的问题和矛盾,实现企业经济运行工作开展的化解危机及矛盾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赵家廉.煤炭经济运行分析与预警系统的建立[J].中国煤炭,1999,25(10)

[2]李国清.加强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管理观察,2009(31)

[3]王天博.构建评价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新途径探究[J].管理学家,2011(12)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篇9

论文关键词:新疆,工业反哺农业,实证分析

近年来新疆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在经济质量上的发展却十分缓慢,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依然很大。为了实现新疆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就要处理好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

在本文研究中所涉及工业泛指非农业部门和城市,而农业则涵盖了“三农”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此选取下述两组反映新疆经济增长与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指标,通过计量分析来对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一、经济增长与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指标的选取

1.经济增长指标

(1)区域生产总值:反映新疆经济增长总投入规模。

(2)财政收入:反映新疆经济增长的效应和质量。

(3)国际贸易总额:反映新疆与周围国家经济来往。

(4)固定资产投资:反映新疆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2.工农业协调发展指标

(1)城乡居民收入比:衡量城乡收入差距,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来表示。

(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比:反映城乡生活水平差距,用城镇居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与农民生活恩格尔系数的比例来表示。

(3)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反映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用城镇居民人均总消费水平与农民人均总消费水平的比例来表示。

二、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1.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所涉包括1989年至2007年近二十年的数据,取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新疆统计年鉴。其计量在SpSS17.0和eviews5上完成。

为了消除量纲对运算的影响,本文采用了极差平移的变换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消除了量纲的影响。

2.主成分分析

(1)经济增长水平值

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主成分分析得出,经济增长水平的主成分1初始特征值为3.932且大于1,并且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98.30%,因此,可以用其作为原变量所包含信息的代表。同时还得到了主成分1的用主成分载荷矩阵,用其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将得到的特征向量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然后就可以得出主成分表达式--新疆经济增长水平值。

经济增长水平=0.5Za1+0.5Za2+0.49Za3+0.5Za4

(2)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值

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主成分分析得出,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主成分1初始特征值为2.261大于1,且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75.37%,因此,可以用其作为原变量所包含信息的代表。同时可以用得到的主成分载荷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将得到的特征向量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然后就可以得出主成分表达式--新疆工农业协调发展水平值。

工农业协调发展水平=0.5*ZB1-0.6*ZB2+0.62*ZB3

3、H—p滤波处理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分析新疆经济增长与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之间关系,而VaR模型要求系统中的变量是平稳序列。Hodrick—prescott滤波(H一p滤波)是经常使用的经济变量趋势分解方法,利用H—p滤波可以将经济变量序列中的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波动成份分离出来,经过H—p滤波处理得到的数据为平稳序列。为此,本文借助于eviews5.0统计软件,对经济增长水平指标和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指标进行了H-p滤波处理。

三、经济增长与工农关系状况的相互关系分析

1.经济增长与工农关系的初步判断

1989至2003年,随着代表经济增长的Hp曲线(红线)的上升,代表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蓝线)的Hp曲线总体上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到了2004年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蓝线)的Hp曲线开始下降,这表明随新疆的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增长而改善,反而工农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

图11989一2007年新疆经济增长与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值的H·p滤波值曲线

2.Johansen协整检验

如前所述,经过Hp滤波处理得到的经济增长Hp和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Hp数据为平稳序列,适用于VaR模型。在作进一步的分析之前,本文先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这两个指标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即是否存在指标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协整关系)。表1给出了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表1H·p滤波值的Johansen协整检验

原假设的协整向量个数

特征值eigenvalue

迹统计量

traceStatistic

5%临界值

1%临界值

none

0.993257

99.35718

15.49471

19.93711

atmost1

0.570564

14.36979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篇10

会计的职责不仅仅是记账、算账、报账等数据的综合及处理,各种经济数据能够反映企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势。[1]会计将复杂的数据分析后,能够为企业做出重要决策提供依据。企业要面临市场竞争,就必须有着敏锐的数据分析能力,从而适应市场环境。会计要从细小的经济数据波动中,找到经济发展的潜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二、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构建良好的会计制度,更好的发挥会计的作用。首先,会计人员担负着企业收入与支出环节,这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担负着企业经济重要的使命,会计专员要具备健全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这种优势,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如企业的债务问题,税务状况,员工工资状况等,都需要会计用精确的数据分析,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责,从而保证企业和国家的利益;其次,会计的数据能充分反应企业财政的使用状况,优化财政管理,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由于会计具有预测数据、分析财务的作用,会计可以充分发挥数据分析的作用,从而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最后,企业经济管理的数据大多来源于会计对数据的分析,这些数据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决策,构建完善的会计监督体制能够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及合法性,促进企业经济建设。

三、会计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会计对企业物资采买有着直接的作用,同时它也协调着企业的经济运作,是企业的经济命脉。当前很多会计的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且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细小的失误都将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企业能否立足于不败之地,能否在竞争中不断的发展壮大,能否在新的挑战中把握机会取决于企业的是否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其中,会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显得格外重要。例如,根据企业成本指标对会计进行监督,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将企业经济流动状况考察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状况,能够有效实现监督。在经济建设中,建立会计监督机制,从而能更好的发挥会计职能,企业能够准确知道资金流向及支出状况,从而合理利用资金,采取有效策略。有计划的投入生产,减少不必要的损伤,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会计的数据分析为企业经济战略提供思路

企业会计分析将核算出来的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对照成本和利润做出详细的分析,同时将企业进一步的财政计划进行核对,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通过合理的会计分析能够反映企业某一时间段的收支状况,为企业在市场中做出进一步的策略和科学依据。企业会计也可以分析与本企业发展类似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从而发现本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吸取精华、改善不足、加强措施,为企业经济发炸提供良好的决策。[2]

五、会计参与管理可以避免企业决策失误

随着经济改革体制不断完善,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生产与经营发挥着重要联系,企业对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强,企业要不断改革以适应经济建设,需要从生产着手,掌握市场前景,进行有效决策。会计工作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企业大大小小的经济都与其相关,因此会计具有信息广泛、全面、能够纵观整个生产过程的特点。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会计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容,因此会计的从业人员必须熟悉管理流程、具备专业素养和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这样才会充分开发会计资源,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企业可通过会计数据,综合分析企业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及正确认识企业的综合实力,从而做出正确的对策,减少盲目经营带来的失误。[3]例如,某企业准备收购另一家公司,预计投入较多资金,在企业会计预算后,发现将要收购的公司面临很大的问题,如果收购后对企业发展很不利,企业则放弃了这项计划,从而避免了一场经济损失。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