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石油的化学元素十篇石油的化学元素十篇

石油的化学元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4:33

石油的化学元素篇1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藏地球化学

1.盆地地质背景

鄂尔多斯盆地是在漫长的地史中形成的大型迭合盆地,它将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盆地最终纳于蔚然壮观的统一地质实体,以沉降为主、间有抬升、构造稳定、地层平缓为显著特征,坳陷的复合和迁移性,沉降的继承性、多旋回性和构造的差异性,决定着油气的运聚类型及分布规律;区域沉积的多阶段发展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地质构造的差异性导致了盆地内部与周缘油气藏序列的差异性,构造抬升造成不整合侵蚀面及古地貌控制油气的聚集和分布时空规律。因此,成为油气十分丰富的物质基础。

2.盆地油气成藏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属于大型含油气区,其油气资源丰富,勘探领域广阔。石油资源量约21.00×108~85.88×108t,天然气资源量约4.6×1012~10.7×1012m3,油气资源当量比为1:2(1.25)。其油气分布格局具有“南油北气、浅油深气、中油古气”的特点,即盆地南半部是主油区,北半部是主气区,盆地浅部发育含油带,深部发育含气带,盆地中生界主产油,古生界主产气。

3.石油地球化学特征

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又称原油,其组成十分复杂,主要为烃类,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其次是非烃组分,如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通过石油组成的系统研究,对分析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地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3.1石油的元素组成

元素组成是化学组成的基础。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硫。碳含量为:84-87%;氢含量为:11~14%;两元素在石油中一般占95~99%。剩下的硫、氮、氧及微量元素的总含量一般只有1~4%,其中,氧:0.1~4.5%,一般小于0.5%;硫:小于1%;氮:小于0.1%。含硫量小于1%的为低硫原油,大于1%的为高硫原油。常以0.25%作为贫氮和高氮石油的界线。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99%,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通常用氢碳原子比反映原油化学组成。

除以上元素外,石油中还含有微量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微量金属元素主要为镍、钒,二者可占微量元素的50%~70%;微量非金属元素主要是磷、溴、碘等,在原油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3.2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石油是数目众多的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所组成的混合物,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与其化学组成有密切联系。在油气地球化学中,常将原油的族组成分为饱和烃、芳烃、非烃类(胶质)和沥青质。按照化学结构可进一步细分为:烃类―烷烃、环烷烃、芳香烃;非烃―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原油的族组成与其母质类型、热演化程度和成藏后的次生变化密切相关。

3.2.1正构烷烃

属饱和烃,在常温常压下,1~4个碳原子(C1~C4)的烷烃为气态,5~16个碳原子(C5~C16)的烷烃为液态,17个碳原子以上(C17+)的高分子烷烃皆呈固态。

3.2.2异构烷烃

石油中的异构烷烃以≤C10为主,且以异戊间二烯烷烃最重要。其特点是在直链上每4个碳原子有一个甲基支链。在沉积物和原油中以植烷、姥鲛烷、降姥鲛烷、异十六烷及法呢烷的含量最高。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植烷和姥鲛烷。

3.2.3环烷烃

由许多围成环的多个次甲基(-CH2-)组成。其含量与成熟度有关:成熟度低高,由多环单、双环。一般,单、双环占环烷烃的50.5%;三环占环烷烃的20%;四、五环占环烷烃的25%。原油中大于四环的环烷烃一般具有很高的旋光性,没成熟的原油旋光性高。

3.2.4芳香烃

芳香烃其特征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属不饱和烃。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为单环、多环、稠环三类芳香烃。

3.2.5非烃化合物

主要是含硫、氮、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主要集中在石油的高沸点馏分中。其中,含硫化合物是最重要的非烃化合物,存在于中、重馏分中。含氮化合物主要集中在胶质―沥青质中,卟啉化合物,为石油有机成因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含氧化合物:主要有酸性和中性两大类,油田水中环烷酸可作为一种含油气性直接标尺。

4.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清洁、高效能源,广义的天然气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气体,即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以及地幔和地核中的一切气体;狭义的天然气系指以烃类气为主的,分布于岩石圈、水圈以及地幔和地核中的气体。在油气勘探中主要研究的是岩石圈中的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4.1天然气的组分

天然气组分通常可分为烃类组分和非烃类组分,烃类组分主要为甲烷、乙烷及乙烷以上的重烃组分,非烃类常见的有Co2、n2、H2S、H2、He等。由于天然气的成因、运移和聚集过程的差异性,造成天然气在化学组成上的很大差异。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特征表明,该盆地已发现的天然气藏绝大多数为烃类气藏,故盆地内有机质丰度高。

4.2天然气的同位素

烃类气体的同位素特征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天然气的成因类型、成熟度、运移、演化及气源对比等对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战略意义的信息。

4.2.1碳同位素

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系列是指天然气中甲、乙、丙、丁烷同位素组成的关系,甲、乙、丙、丁烷碳同位素组成分别缩写为δ13C1、δ13C2、δ13C3、δ13C4。有机成因的同源天然气具有δ13C1

4.2.2硫同位素和氮同位素组成

天然气中硫同位素组成主要指H2S中的同位素。硫同位素组成主要反映气源岩中硫酸盐的含量和天然气运移过程中所穿过的岩层硫酸盐丰度。

天然气中氮有三种来源:有机质分解、大气来源和无机来源,一般情况下,有机成因氮同位素组成偏轻而无机组成氮相对较重。

5.总结

应用化学原理研究地质体中的有机质、石油、天然气及其次生产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分布,可以用来判断油气的运移、聚集规律,介于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开发的复杂性,在寻求高新仪器的情况下,还需认清盆地内油气的储藏及运移规律。日渐成熟的地球化学原理,将引导我们运用化学思想。去解决油气的埋藏问题,进而指导油气的勘探和开发。

参考文献

[1]卢双舫,张敏等.油气地球化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石油的化学元素篇2

【关键词】国际油价多元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石油作为能源商品与金融投资品,它的价格受到供需关系、整体投资环境与国际格局的影响。历史上国际石油价格曾经历若干次巨大波动,在2014年曾半年内波动50%,2015年年初更是在半个月内暴跌20%。油价对企业的生产投资以及国家安全、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石油价格波动剧烈的现状下,及时通过其他因素指标的变化推测价格的走势研究石油价格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石油的价格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对于如何选取模型解释石油价格、用何种因素分析石油价格更是有诸多前人的研究值得参考。

在国外,2010年学者KinKeungLai等对原油价格与Kilian经济指数进行了协整分析,得出结论油价与Kilian经济指数、美元贸易加权指数有协整性关系;同年学者Zagagliap还研究了宏观经济对油价的影响,得出平稳的因素模型。宏观因素对石油价格的影响无疑是显著的,但仅仅使用宏观经济指标作为是不全面且不精确的。

在国内,2010年胡国松与冯雪梅用产量、库存、GDp、等七个影响因素,得出了基于灰色预测与Gm(1,1)理论的国际油价预测模型,并用七年的数据进行实证;2011年林盛、叶馨与刘金培利用多因素小波回归分析对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进行了解释与实证;2013年姜春海利用了VaR模型预测了原油的价格波动等等。对于石油价格的影响因素搜索,从石油的供求关系分析是研究的主流,辅以实证数据中反映的波动趋势,往往能找到最符合现状的解释变量。另一方面,2011年郑军卫等学者展望了未来页岩气对能源界的重要影响。新能源的发展情况将逐渐成为影响油价波动的解释因素之一,这对于解释近两年来由于页岩气发展而出现的油价异常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二、影响石油价格因素的现状分析

石油的供应主要来自于石油生产、石油储量的勘探、石油生产的成本,而石油的需求主要来自贸易需求与其他投资需求,同时也受到商品替代品的影响。另一方面,短期内油价也会受到不可量化的因素影响,比如政策、气候、突发事件等。接下来本文对上述的因素进行详细解释。

(一)从石油供应角度寻找解释变量

储采比是指当年剩余的石油储量与产量的比值,反映了以当前生产水平为前提,剩余的储量可被开采的年数。当石油价格提高,石油的勘探和采油技术水平也将提高,储采比将提高。而当石油生产量随着技术的提高而增大,储采比将下降,同时石油价格会因为产量不足而下降。这一系列过程会使得储采比与石油价格同方向变化。分析1980年至2013年的国际油价与石油储采比的波动,可以看出储采比与石油价格的波动基本方向一致、同时发生,这与上述的分析结果一致。

此外,炼油能力也是反应石油价格的一项因素。当石油资源供应过剩,石油价格会相应下降,而石油的加工成本却维持高位,导致原油炼油机构的利润会受损,炼油能力相应下降。反之,当油价上升,加工市场繁荣,炼油能力将会顺势发展。

上述分析表明:储采比与炼油能力是石油价格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且与油价呈正相关关系。

(二)从石油需求角度寻找解释变量

分析1980年至2013年的国际油价与美元指数的波动可以看出,油价格与美元指数的波动基本同时发生、方向相反。美元贬值,油价上升,美元升值,油价下跌,这是因为石油产出国为了应对美元贬值造成的收入减少,采取提升油价的措施来弥补损失。上述分析表明:美元指数是石油价格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且与油价呈负相关关系。

作为反应世界需求量的指标还有世界贸易量,贸易量增加,需求增加,油价上涨,即油价与贸易总量呈正相关关系。世界GDp总额是反应消费能力的重要指标,当GDp越大,世界人民消费热情越高,石油需求也会增加,油价也会上涨,即油价与世界GDp也呈正相关关系。

在替代品方面,石油作为一种能源物质,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才成为世界通用的主要能源的。在前人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石油发展成主要能源的过程中,煤炭一直作为除了石油以外的最主要能源,与其价格共同波动。煤与石油虽然在能源市场上互为替代品,煤的价格变化趋势是石油价格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且煤价格与油价呈负相关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如页岩气、风能、光伏太阳能等能源蓬勃发展。2015年初,曾出现石油价格的短暂暴跌,其背后的原因在于抑制页岩气的开发。能源市场因页岩气而出现多元化,全球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过于依赖也可能改变,这种趋势令原油生产国十分担忧。于是部分生产机构打压油价,布伦特原油价格从2015年1月1日至17日跌幅达19%。这个案例充分说明,新能源的发展对石油价格会造成巨大的影响。2011年更新的油气资源三角图也说明,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天然气将逐渐取代石油,成为新的常规能源。上述分析表明:页岩气的交易量与石油价格密切相关,且呈负相关关系。

以页岩气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发展虽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页岩气的研究也日渐受到重视,但在对页岩气的生产、交易等数据统计上仍有很大的缺失。这也是不将新能源因素纳入回归模型的原因。如果能获得更详细的资料,如历史交易价格波动、产量与生产成本变化等数据,回归模型无疑会更加完整。

(三)影响因素的确定

根据前述的分析,选定表1中的因素F1~F6作为多元回归的自变量,用它们的变化解释应变量石油价格的变化。表二也列出了它们对应变量的相关性的正负,也即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的正负。

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表示为:

石油价格p=B0+B1F1+B2F2+B3F3+B4F4+B5F5+B6F6+ε(1)

三、影响石油价格因素的实证检验

(一)数据说明

本文利用1980~2013年的34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模型的合理性。根据Bp能源统计网站以及国际能源署提供的数据,六个自变量的原始数据相关性如表2:

表2显示:

(1)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大于0.5,说明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相关性很大。

(2)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自应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说明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互斥性。

(3)只有美元指数-石油价格的相关系数是负值,其余为正值。根据前述的分析,石油价格与煤价格的相关系数也应该为负值,这一点违背了假设。

(二)拟合价格

在回归前本文采用了z-score标准化方法,即新数据=(原数据-均值)/标准差。

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如下石油价格因素模型:

(1)结果分析:①模型拟合优度良好,且通过F检验;②系数的概率p值均小于0.05,通过t检验;③校正判定系数R2略小于R2,说明模型不需要增加新的解释变量。

(2)检验与残差分析。做出拟合后,本文通过一系列检验方式来考量模型是否合理①方差分析。经过anoVa可得,F值为110.20,概率p值为0。能被解释的变异数远超过无法解释的变异数,也证明模型良好地拒绝了零假设:F1~F6对石油价格没有影响。②多重共线性分析。为了排除自变量间高度多重共线性的可能,本文对自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六个自变量的特征根中没有等于0的情况,而世界GDp与煤价格之间的条件指数接近1,说明两者可能具有一定的线性的关系。但从特征根以及前述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两个自变量并不具有高度共线性,选取它们作为自变量仍然是合理的。③残差分析。为了排除异方差的可能,进行散点图分析,方差散点分布在ε=0的横带附近,说明不存在异方差情况。另外,残差频率分布基本可以符合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且残差频率的均值为3.65e-15,无限接近于0,同时标准差为0.921很小,说明模型总体合适。

(3)系数分析。回归系数代表这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其大小代表着影响的大小,其正负代表着相关性的正负。表3是六项因素的回归系数由绝对值从大到小的排列。

表3显示,实证中对石油价格影响最剧烈的因素是世界GDp,次剧烈的是世界消费总量,影响最小的是煤的价格变动。而依据分析,美元指数与煤价格的回归系数应该同时为负值,但表3显示只有美元指数符合假设。

(三)模型改进

根据前述分析,可以判定煤价格作为模型中的误差因素,在改进中剔除进行再次拟合实证。

改进后,得到如下新的石油价格因素模型:

Y=0.130F1+0.437F2+1.160F3-0.891F4+1.789F5+ε(3)

R2=0.959;R2=0.952;F=135.54

改进后的模型仍表现为良好的拟合优度,且F值增大,说明去除煤价格因素的回归模型效果更佳。而新的回归系数显示实证中对石油价格影响最剧烈的因素是世界GDp,次剧烈的是世界消费总量,影响最弱的因素则是储采比。

煤炭与石油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从长期来看,石油与煤炭的用途不同,不会因为价格的波动而构成明显的竞争关系。同时,煤炭价格也高度受到世界GDp、美元指数等大环境指标的影响,作为回归因素并不合适。作为能源物质,石油的主要替代品应该是日益崛起的新能源,如果加入近年与石油构成强烈竞争的页岩气产量作为回归因素,模型会更加合理。

四、结论

(1)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特点可以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拟合,五个因素分别为储采比、炼油能力、世界消费量、美元指数及世界GDp。多元判定系数为0.959,说明拟合优度良好。

(2)回归结果表明,对石油价格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世界GDp与世界消费量。从长期看,GDp总量上升1%,石油价格会上升1.7%,而消费总量上升1%,石油价格会上升1.2%。煤炭价格与石油价格的变动没有长期关系,不是油价变动的原因。

(3)检验结果说明,世界GDp、世界消费量、美元指数、炼油能力及储采比是影响石油价格的长期因素。可以看出,油价持续数年的价格变化是由供求因素决定的。我国在制定基本石油战略时,应对这些基本经济因素进行分析与观察,以此为基础来统筹预测。

(4)石油价格短期内的价格的变动是基于除了供求以外的其他因素,例如投机因素、气候因素以及政策变动等。新能源市场的突破也会使油价在短期内大幅变动。

abstract:aftertheextremevolatilityofinternationaloilpricein2014to2015,researchingoilpriceinfluentialfactorsbecomesurgent.multivariatelinearregressionmodelisadirectwaytodemonstratethefluctuationofoilprice.Sixfactorsshowtheirsignificanceineffectingthelong-termmovingofoilpricethroughtheanalysisofeconomicalrelationbetweensupplyanddemand,combiningtheempiricalresearchinnearly30years.thesixinfluentialfactorsare:reserve-productionratio,refiningcapacity,theworld'sconsumption,worldwideGDp,thedollarindexpricesandthecoalpriceasasubstituteforoil.Constructthemultivariatelinearregressionwiththesixvariablesabove,andtakethedatafrom1980to2013tocarryouttheempiricaltest.inthemodelimprovement,thefactorcoalpriceisdeletedforbettergoodnessoffit.afteraseriesoftestssuchasanoVa,multi-collinearitytestandresidualanalysis,themodelshowsaccuracyandrationality.insum,theempiricalresearchshowsthattheshort-termfluctuationofinternationaloilpriceisnon-economicfactorsandthesuddendevelopmentinthefieldofnewenergy,whiletheinfluentialfactorsoflong-termpricechangeisbasiceconomicsupplyanddemand.Besides,thekeyvariablesinallthefactorsareworldwideGDpwithanelasticityofabout1.7%andtheworld'sconsumptionwithanelasticityofabout1.2%.

Keywords:internationaloilprice;empiricalResearch;multivariatelinearregression;influentialFactors

参考文献:

[1]YananHe,Shouyangwang,KinKeungLai.Globaleconomicactivityandcrudeoilprices:aco-integrationanalysis[J].energyeconomics,2010,(32).

[2]Zagagliap.macroeconomicFactorsandoilFuturesprices:aData-richmodel[J].energyeconomics,2010,(32).

[3]胡国松,冯雪梅.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国际石油价格预测方法[J].中外能源,2010.

[4]林盛,叶馨,刘金培.基于多因素小波回归分析的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预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6).

[5]姜春海.基于VaR模型的原油价格与汽、柴油零售价格传导机制实证研究2003―2011年[J].宏观经济研究,2013.

[6]田欣,郑军卫,李小燕,王雪梅,张蕾春.页岩气研究国际发展态势分析[eB/oL].2011.

[7]赵洪滨,金红光,林汝谋,蔡睿贤.世界能源结构变化趋势与分析[J].洁净煤技术,2000.

[8]汪莉丽,王安建.世界石油价格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9.

石油的化学元素篇3

一、减负增效

燃料的知识主要是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这节内容和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学习时很容易理解。重点在于学生能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和正确的使用,能写出有关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燃料的元素组成,并会用化学的方法计算并选择最合适的燃料。

首先对燃烧的条件要充分掌握并学会应用。燃料的使用和燃烧的条件也息息相关,合理的利用燃烧的条件可以促进对燃料的综合利用,并减少环境污染。其次,对燃料的利用还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密切联系,一方面要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另一方面还需认识到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二、链接中考

例1(2011南通)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考点燃烧的三个条件,燃烧的能量转化,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分析本题考查燃烧的三个条件的实际应用: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燃烧在实际生活中主要利用其热能;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且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使燃料完全燃烧,释放较多的热能,达到对燃料的充分利用。

解答a.物质的燃烧除了需要氧气,还需要具有可燃性且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故a错误。

B.在化学变化中,只要是放热的反应,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B错误。

C.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会更充分,故C正确。

D.物质的着火点是属于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只能是提高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D错误。

答案C

点评正确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同时具备,在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大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在描述着火点时,是使温度达到着火点,而并不是提高着火点。

例2(2011无锡)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考点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分析本题考查化石燃料即可以直接作为燃料,也可以经过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达到对燃料的综合利用。

解答a.石油是一种化工原料,可经过分馏得到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故a错误。

B.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故B正确。

C.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焦油和焦炉煤气,即煤的干馏,故C正确。

D.化石燃料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需要合理使用,综合利用,故D正确。

答案a

点评化石燃料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除了可用作燃料使用,还可以将煤干馏和石油分馏得到更多的产品,煤和石油也可以生产出塑料、橡胶等材料。

三、思考发现

(2011苏州)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和o生成So,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gCH完全燃烧生成8gCo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和H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分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元素不变、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参加反应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守恒。

解答a.煤燃烧生成气体Co,剩余的残渣质量比反应前的总质量轻,故a正确。

B.2个So分子和1个o分子反应生成2个So分子,分子总数不等,故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H完全燃烧生成Co和H2o,所以Co质量小于8g,故C错误。

D.只能说明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D错误。

答案a

点评质量守恒定律中燃料的元素组成判断,注意氧元素的判断,因为氧气中已经提供了氧元素,所以燃料中是可能含有氧元素;分子的总数不一定相等,但是原子的总是一定相等;在判断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时,关键要注意气体的质量,因为气体看不见,所以很容易被忽视,貌似质量前后减少或增加,其实仍然遵循质量守恒。

四、学会应用

跟踪练习:“绿色亚运”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大气污染,必须要加强对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治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酸雨是指pH(填“>”“<”或“=”)5.6的降水,煤的燃烧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原因是。

(3)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的重要途径,可将煤炼成焦炭,再将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Co和H2。其中,焦炭和水蒸气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4)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在不消耗其他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Co、n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和无毒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天然气

(2)<大气中的Co溶于水的缘故

石油的化学元素篇4

1.1模型选择灰色系统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由邓聚龙(1990)提出,该理论认为任何灰色数据序列都能经过某些处理以弱化其随机波动性,使序列能够还原其本质的变化规律.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系统分析方法,从属于灰色系统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根据特定序列曲线发展趋势的拟合程度来判断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否接近.序列曲线的发展趋势越接近,相应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2002年至今可供研究的样本容量只有10组,这也是本文为何选择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研究2002年之后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变动的主要原因.灰色关联度计算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建立灰色关联矩阵集.用来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X0,称为母序列;影响系统行为的各个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称为子序列。

1.2变量及数据选取国际石油价格是由全球石油供给量、需求量等传统长期影响因素和石油库存、美元汇率以及全球股票市场等金融短期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02年之后国际油价波动的异常剧烈已超过传统的供给需求决定层面,因此,通过选择灰色关联模型,分别计算2002年前后各影响因素和国际石油价格灰色关联度的大小,以判断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在考虑到研究区间对称,数据样本足够大的基础上,本文选择的研究区间为10年,即两段研究样本的选取区间分别为1992—2001年和2002—2011年.结合前文的分析和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以下变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世界石油供给量作为供给变量;世界石油需求量作为需求变量;CFtC非商业净多头头寸作为投机变量;美国对欧元的汇率作为美元汇率变量;道琼斯指数作为全球股票市场变量.其中,以wti现货价格作为国际石油价格代表,这是因为随着美国全球的军事以及经济能力的不断扩大,wti原油已经成为世界石油定价的基准.而之所以选择美元对欧元汇率作为美元汇率的代表,是因为美国和欧盟都是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或经济体,汇率是依靠市场决定而不是国家政策变量,以此作为变量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美元币值的强弱.在期货市场上传统的投机主力为基金持仓,因此,选取了非商业持仓中的净多头头寸数据作为石油期货市场投机变量.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ewYorkStockexchange,nYSe)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资本市场,因此,选取纽约交所的道琼斯指数代表国际股票市场变量,各变量名称及数据来源如表1所示.

1.3定量分析1)对1992—2001年的原始数据汇总后进行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2)计算差序列和极差,得到极差最值为2.39和0,进而可以写出关联系数矩阵:3)计算差序列和极差,得到极差最值为2.7845和0,进而可以写出关联系数矩阵:

2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所得国际石油价格wti与世界石油供给量、世界石油需求量、CFtC非商业净多头头寸、美国对欧元的汇率、道琼斯指数的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据此进行如下分析.1)在2002年以前,国际石油价格主要由供给和需求的基本面决定,也即长期因素为影响石油价格的主导因素.在此阶段国际石油市场相对稳定,石油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大致相当.因此,两者与wti的灰色关联度也非常接近,分别为0.8013和0.8061.受制于石油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此时的短期因素与国际石油价格的关联度总体偏低,但值得注意的是,道琼斯指数与国际油价的相关度最高,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以从道琼斯指数本身解释:道琼斯指数为4种股价指数的平均,其中,包括以30家工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工业平均股指和以20家交通运输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运输业平均股数.这些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公司的股票指数与国际石油价格休戚相关,石油价格的风吹草动就会波及这些公司的股票收益,因此,这也解释了为何国际石油价格与道琼斯指数的灰色关联度最高.2)可以看出,自2002年之后,石油的商品属性开始减弱,表现为长期因素与国际石油价格的灰色关联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石油的供给量和石油的需求量与wti的灰色关联度由之前的0.8013,0.8061分别下降为0.6524,0.6506.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石油资源储量的限制和消费量的平稳增加.作为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的产量在排除了欧佩克人为限定外,已经接近饱和,供给量的增长幅度减弱是导致其自身与国际石油价格灰色关联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2002年之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如前文所述,石油需求的增长率与全球经济增长率表现为极强的趋同性,经济增速的放缓自然导致对全球石油的需求量下调,关联度降低.3)石油商品属性的减弱更加突出了石油的金融属性,随着石油金融化过程的不断深化,石油供需等长期影响因素已经减弱,短期因素成为影响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表现为美元汇率、道琼斯指数和非商业净多头与国际石油价格的灰色关联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上升幅度最为明显的为美元汇率,由2002年之前的0.4804增加至0.6647.这主要因为美元是国际石油价格的计价和结算货币.美元汇率大小是美元币值强弱走势的指示器.美元汇率的变动必然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美元贬值,推升油价上涨,美元升值,导致油价下跌.自2002年以来,美元的持续走低,美元本身的贬值以及对美元贬值的预期共同导致了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因此,美元汇率的不断变动时刻牵引着国际石油价格的走势,两者的灰色关联度自然呈现出上升趋势.4)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关联度最高的仍为道琼斯指数,由之前的0.8592上升至0.8903.这显然是由国际石油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道琼斯指数自身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道琼斯指数作为全球股票市场的风向标,该指数的上升或下跌是全球股票市场的涨势或跌势的动态反映.道琼斯指数与国际石油价格的灰色关联度最高,可以断定国际石油价格受全球股票市场的影响最为深刻.世界各国金融市场之间联系的逐步深入,大大增加了系统性风险,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产生了放大作用.5)自2002年以来,非商业净多头头寸出现了剧烈波动,但这种投机活动的本质最终是使国际石油价格趋于稳定,只有当国际石油价格接近均衡时,非商业持仓的投机活动才会开始起作用.非商业持仓的投机活动更多的是促进国际石油市场恢复平衡.而近几年来国际石油价格频繁波动,石油价格很少维持在稳定状态,这也导致非商业持仓的投机活动度不够,因此,其对国际石油价格灰色关联度提升程度的影响较低.

3结语

石油的化学元素篇5

关键词:石油期货价格形成机制

自2003年以来,世界石油价格一路攀升,nYmeX(纽约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货报价屡创新高,2005年8月,轻质石油期货价格直冲每桶70.80美元,2006年年初,原油期货价格冲至每桶66.31美元,虽然之后有所回落,但始终在60美元左右的高位徘徊。回顾历史,石油价格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经历了几个涨跌循环,但如此高的价位却还是引起了全球政府、企业和学者的关注。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也是极为重要的燃料,目前全球能源消费中石油约占40%,因此它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国家政治军事和外交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石油价格过高将抑制投资增长、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并最终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历史上几次石油危机都曾经使世界经济遭受惊人的破坏。

石油期货交易是世界石油交易的重要方式,它具备普通商品期货的一般功能: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石油期货市场能让产油者、炼油者和石油贸易者有效地锁定风险,同时也能为边际价格的变动提供即时显示。而且由于期货价格最终收敛于现货价格的特性,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已经将期货价格作为石油政策决策的重要依据。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石油消费剧增,在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之一。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量首次超过1.2亿吨,石油净进口量(含其他油品)高达1.515亿吨,同比增长43%,进口这些油品耗资431.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2.56%。石油价格的上涨已经使我国的外汇资源迅速消耗,过高的油价还会减缓我国的经济增长、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同时也会使企业成本增加而降低国际竞争力。因此,关注石油价格的走势、研究石油期货价格的构成、探悉石油期货价格的形成机制对政府宏观决策和相关企业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期货价格的构成

石油期货价格与一般期货价格的构成基本类似,包括两部分:一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利润和税金;二是期货交易中发生的成本、商品流通费用和预期利润。具体来说,石油期货的价格由以下五类要素构成。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和税金。与其它产品一样,石油产品生产中也要发生诸如设备费用、人员工资等成本,同时也要向所在地区的政府部门交纳相关的税金。但是石油生产尤其是原油生产中的成本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由于石油资源全球分布的不平衡性,使得石油生产中存在高额的级差地租,即石油的生产成本远低于售价;二是石油生产中前期,用于勘探和开发的投资比投产后的操作费用高得多。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利润。企业的目的包括经济目的、社会目的和其他目的,其中经济目的是企业的本质特征,而利润就是经济目的的核心和表现。石油期货价格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利润,而且由于石油资源的垄断性,该利润比正常情况下的社会平均利润高得多,具有超额垄断利润的意义。

期货交易中的成本。期货交易中双方需要相应人员和设备的参与,需要以保证金的形式占用资金,而且要交纳相关的交易佣金,这些交易成本是期货价格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期货商品流通费用,包括期货商品的运杂费、包装费和保管费。期货贸易以未来实际物品的可交割性为基础,因此期货合约都规定了交割地点,如nYmeX中交易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的交割地定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然而大部分交易的石油却不在交割地生产,生产者必须将它们运至交割地或者按照运输距离给予购买者相应的补偿,这些费用也必然要反映到期货的价格当中。

期货交易中的预期利润,既包括所占用资金的社会平均投资赢利也包括承担交易风险的风险报酬。总体说来,石油期货交易者可以分为两类: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套期保值者参与期货交易的主要目的是锁定交易风险,并没有太高的利润预期,但投机者之所以进入市场,就是为了在价格波动中寻找机会获利。期货交易中,投机者的参与是市场活跃的重要条件也是合约成功的重要基础,石油期货的价格反映着他们合理的利润预期。

石油期货价格波动的多种因素

相关成本和利润构成了石油期货价格的基础,但市场中石油期货的价格时刻在波动,而且在某些时候还会形成剧烈的波动,世界突发政治经济事件、资本市场投机行为、经济增长的变化、产能调整、汇率变化和库存状况是导致石油期货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突发政治经济事件

石油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以及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大国的不一致性,使得很多石油必须由一些国家生产然后运输到另一国家去使用。在此过程当中,产油国和重要运输通道国突发政治经济事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石油的供给,从而在供需平衡的变化中产生价格的波动。历史上,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致使石油期货价格从大约20美元开始上涨,到10月达到40.4美元,待美国将伊拉克赶出科威特后石油价格便又从高点回落,到1991年2月只有18美元左右。此外,2002、2003年委内瑞拉及尼日利亚石油工人的相继罢工,也曾造成过石油期货价格的上涨。

资本市场投机行为

石油期货现在已经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期货交易量的日趋增加使石油期货价格在短期内可以摆脱石油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这给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留下了投机的可能性。投机者在股市、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寻找最佳投资机会的过程中,当资金大量进入石油期货市场时价格便会上扬。根据我国著名学者陈淮的研究,美国naSDaK指数的每次大跌总是伴随着国际油价的同步上涨,其原因主要是大量股票市场的资金撤出后进入到石油期货市场,形成对石油期货需求的增加,进而抬升价格。

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调整

石油是多种化工产品的原料也是交通运输工具和许多生产过程的主要燃料,消耗量一般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权威机构对未来经济增长预期的调整会改变未来石油需求量的预期,进而通过供需关系的重新平衡从而影响石油期货价格。一般来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的调高将会使石油期货价格上升,反之则会下降。

opeC产量政策的调整

opeC是国际上最重要的石油供应者,该组织的产量政策调整将会显著地影响石油供求状况,并最终改变石油期货价格。2003年9月,opeC决定从11月起将原油日产量配额从2540万桶削减到2450万桶,以避免可能的石油价格下跌。该决定宣布后,石油期货价格应声上涨,纽约11月原油期货价格每桶由26.89美元上涨到27.96美元,到10月13日该合约收盘价达到每桶32.06美元。

国际原油库存变化

石油库存是市场的缓冲剂,它可以在油价较低时增加库存以降低储备成本,同时使油价上升,而在油价高企时可以通过释放库存缓解供需矛盾以平抑油价。现在,库存的高低已经成为油价的指示信号,库存充足则油价不会太高,库存不足则可能造成对石油供应的恐慌而使油价上涨,同时为补充库存而进行的交易也会抬高石油期货价格。

石油需求的季节性

石油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取暖季节、用车高峰季节或者是航空旺季的来临都会增加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使相应石油期货价格走高。

汇率变化因素

世界石油期货多以美元报价,因此美元相对于其他币种的汇率变化也会影响石油期货的名义价格。美元坚挺时油价相对较低,美元疲软时油价则走高。近年来美元对欧元等主要货币持续贬值,使得按照美元实际价值计算的2004年实际油价比2000年还低,如果未来美元继续不振,石油期货价格可能还会上涨。

参考文献

1.祝金荣.石油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2005(7)

石油的化学元素篇6

关键词:美联储加息原油美元

一、背景介绍

多年以来,美元逐渐转强,人民币也表现的非常坚挺,因为石油的价格掌握着全球经济的命脉,但国际的油价却一直在下降,从石油的期权市场上来看,油价已经跌破到非常低的价格,这意味油价在未来的一年多里将难升。所以石油价格的一直下降肯定会涉及到很多的行业,而且还会产生许多的影响,这样以来,外汇收入以石油其他原材料出口的国家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二、发展现状

北京时间的3月份,联邦将基金的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了一点,而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百分点,与市场的预期保持一致性,这样就会维持资产的再投资政策不变化,而今年是个特殊年,是美国总统的选举之年,这样美联储想要加息的机会应该不是很大。而在2016年初的时候,美联储的工作人员对待此事还是保持较乐观的心态。他们在2015年的会议上还预计将会有4次加息的机会,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之后的会议上加息的预测却降到了2次,造成加息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对中国形式的担忧影响到他们对加息前景的期望,直到现在为止,他们所做的预期似乎也并不是非常牢靠,这是因为美联储对经济组成的关键部分包括人民的就业,收入和人均消费等,但是具体还是决定于消费者活动的振兴与繁荣。除此之外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都进一步阻碍了美联储想要年内多次加息的可能性。由此一来,油价必然是不稳定的。

三、影响

在当今世界来看美元对石油价格的影响明显高于其他货币对石油的影响。就拿英镑和日元来举例子。主要美元是国际原油价格计算的基础,美元汇率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原油价格的变化趋势,原油价格会随着美元的变动而变动。理论上来说,在美元的汇率上升的情况下,如果原油的价格以英镑和日元等作为计价的标准,原油价格就一定会上涨,那么原油的需求量一定会有所下降。相反,在美元的汇率下降的情况下,如果原油的价格以英镑和日元等作为计价的标准,原油价格就一定会下降,那么原油的需求量一定会有所上升。经济学理论上来说,对于美元的购买力,则主要是通过美元汇率的上升和下降来决定和衡量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还是美元的购买力,当购买力提高的时候,就会造成原油价格的下降,反而当购买力下降的时候,就会造成原油价格的上涨。而美元购买力指数的上升与下降又是受美联储所的货币政策的影响。

从另一方面说美联储的加息实际上就是代表美元的升值,因此美元的强度对原油价格的下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美元的强度变大就会使一些通过购买石油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比如欧洲、日本等的购买力呈下降的趋势。而美元的强度对美国本土和其他以美元作为计价标准的国家的购买力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现在从全世界也就是全球的市场框架机结构来观察,美元的强度务必会降低全世界对原油的需求量,这会对全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还有就是美元的强度会提高那些以原油作为生产和输出原油国家的购买力。因为原油的价格一直以来都是以美元作为计价的货币。主要原因是那些依靠原油来赚取货币的国家,通过出售石油来获取美元,再用赚取的美元换成其他国家的钱去购买世界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等。这样一来。以原油作为生产的国家的购买力一定会上升,这样油价就会下降。

美元汇率的上升会导致石油的美元价格上涨,这样一来石油的输出国拥有的美元会增多。这就使得其他国家的货币,比如说英镑或者日元兑换成美元时的价格会上升,这对于英镑或者日元等的其他国家货币来说也是一种提振。然后这又会进一步的造成美元的贬值。但是由于比如为了抵制通货膨胀美国往往会采取加息手段使其与其他国家的利息差变大,使得美元变得更加强大,吸引资金回流,当全球爆发某种危机时投资者就会选取相对强大的美元或其资产来逃避风险,保护自己的资产。因此美元的贬值现象不会一直存在,会有别的因素会来终止石油价格的上升和阻止美元的贬值。

四、国际石油公司主要应对措施

1、采取缩减投资、裁减员工数量和利用金融市场对冲风险来减缓业绩下滑

目前全球约1300亿美元的产业,如:北极深海和一些正常的规范的但花费较大的公司企业投资项目一些常规等规划投资项目,不能正常的持续经营下去。国家石油公司雪佛龙、挪威石油公司等等也进而采取裁剪员工的计划。国际石油勘探公司采取了将企业的勘探投资计划转而向成熟的地区发展来抑制风险,因为原油价格的低廉使得石油勘探企业压力巨大而不得不这样做;挪威石油企业在2016年首先推迟了英国北海和的石油开发项目,继而又推迟了挪威海域的石油开发项目,这样做会使得勘探计划平衡使得石油的储量也相对稳定的增长;德国石油和法国道达尔等多家公司在2016年先是削减企业投资15-12%,继而又削减投资20-30%,保证了企业资金的有效使用。另外,国际石油公司采取用期货、股票等金融产品的措施对冲油价波动。

2、进行优化资产结构、调整运营模式和革新技术等积极举措

在优化资产结构方面,壳牌公司对全产业链公司业务进行规划布局,再有通过收购英国Cm?公司,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设计,对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多数国际石油公司通过对企业营运和经营模式的不断修正以及规划部署使公司的管理更加集中并且Y构更加优化。这样一来,公司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国际油服公司更加注重自身的科技创新和进步,通过加强自身的科技建设和推行自身研制的技术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本企业的公司效率并且抢占国内和国际市场、获取可观的利润。而相对于油服公司来说,国际石油公司注重自身核心业务的升级优化和结构部署以提升和巩固优势,并同时对非优势的业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资金重新分配一次来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盈利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明华,张彦.金融投机因素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动态影响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40-45.

[2]马宏建.美联储加息的效应[J].资本市场,2015(12):20-53.

石油的化学元素篇7

关键词:石油污染;植物-微生物修复;降解率

experimentalstudyofmicroorganismandphyto-remediationforoilcontaminatedsoilincentralplains

zhangjuan-juan1,2,zhangfa-wang?2,chenli?2,zhangsheng?2,haoyan-zhen?1

(1.shijiazhuanguniversityofeconomics,shijiazhuang050000,china;

2.instituteofhydrogeologyandenvironmentalgeology,cags,shijiazhuang050061,china)

abstract:inordertoremediateoilcontaminatedsoilinzhongyuanoilfield,micro-ecologicaltechniquesofoptimizedinsitumicrobialcommunitiesandphysicalchemistrymethodscombinedwithplantwereusedforexperimentalstudiesonoildegradationandpollutedsoilremediation.inthisexperiment,optimizedmicrobialpopulationswereaddedintotheexperimentalplots,andsoiltemperature(keepsoiltemperatureabove25℃),oxygenandothernutriments(controlsoiln,p,s,k,ca,mg,fecontentsaccordingtoshares)wereadjusted.theresultsshowedthatdegradationratecanreachabout95%underoilaveragecontentsof2898?25mg/kginthecontaminatedsoilafterfor99days,whichdemonstratedtheeffectivenessofmicroorganismandphyto-remediationmethodsforoilcontaminatedsoilinzhongyuanoilfield.inadditionitwasdiscussedforfeasibilityapplicationofthetechnique.

keywords:oilcontamination;microorganismandphyto-remediation;degradationrate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石油的生产与消耗量不断增加。在石油勘探、开采、运输与加工等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或偶然事故使相当量石油进入环境,导致土壤污染负荷日益加重[1-2]。如:80%以上的落地原油被截留在50cm以上的表层土壤中[1],逐渐积累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影响土壤通透性,并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2]。土壤石油污染的防治研究工作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已成立了一个全球土壤修复网络,包括北美、拉丁美洲、澳大利亚、非洲、亚洲和欧洲6个区域中心,其核心任务就是利用植物-微生物系统原位治理污染环境,也就是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3-5]。

纯微生物方法修复缓慢,需要时间较长,往往与植物方法联合修复,辅以物理、化学方法,以微观效应改变宏观环境,即为微生物修复技术。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场地适应性强,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6-7]。本文是在以往室内修复实验的基础上,将植物与微生物的方法联合起来,开展微生物技术修复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以期为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1试验区背景

试验场地位于中原油田濮阳市胡状乡原油严重污染的土地,土壤岩性为土黄色粉土土壤,土中含有少量2~10mm的小砾石或小姜石,土壤湿容重1?72g/cm?3;自然含水量16?3%;ph为7?4;含盐量为1243~18650mg/kg,表层土壤本底石油含量767?7~5028?8mg/kg,平均2898?25mg/kg。土壤下部25~50cm,石油含量313?6mg/kg;ph为8?5;含盐量1243mg/kg。

2试验材料和方法

①菌剂及来源。试验菌剂,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微球菌属(micrococcus)、放线菌属(actinomayces)、真菌(fungus)类的霉菌(mold)青霉属(penicillium)、毛霉(mucor)、曲霉属(aspergillus)等菌群,均为试验区油污土壤中筛选分离出的高效石油降解菌。将这些降解菌放大培养5~8d后,测试菌液中含菌量为1011~1015个/ml,在修复工作前将培养好的菌液制剂存放于刷洗干净的25l的6个塑料桶中。

②配制营养液。mgso.4、nh.4no.3、cacl.2、fecl.3、kh.2po.4、k.2hpo.4。

③所需植物。根据刘继朝等人[8]在试验区所做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试验效果,确定苜蓿作为本次修复植物。

④添加剂。麦糠麦秸、尿素和复合肥

⑤实验仪器:qzd-1型电磁振荡器、kq218超声波清洗器、生物恒温培养箱、高速离心机、高压蒸汽灭菌器、无菌实验室、生化培养箱、hz150l恒温摇床培养箱、奥林巴斯生物显微镜、752n紫外可见光栅分光光度计、电热干燥箱及各种化学分析用玻璃仪器。

⑥分析方法。石油、no.3?-测定:为紫外分光光度法;nh.4?+测定:为纳氏试剂比色法;ph:用phb-3型ph计;tds:用ddb-303a型电导率仪换算得出。土壤微生物细菌培养用《土壤微生物研究法》[9],和参考文献[10-12]介绍的方法,细菌初步鉴定用《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13]中的方法。微生物鉴定:细菌按《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14],真菌按《常见与常用真菌》[15],放线菌按《链霉菌鉴定手册》[16]进行鉴定。

3试验步骤

3.1石油降解菌的分离与优选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微生物细菌的生化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碳的循环也不例外。许多细菌就是碳循环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机理就是在细菌的作用下,将碳氢化合物降解为co.2和h.2o的整个过程,也是自然界对石油污染的自净功能的生态效应,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据此用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和富集培养基,对中原油田濮阳徐镇镇一废弃采油井石油残留污染土壤的样品进行菌种、菌群的培养分离,选择优化出实验用降解土壤残油的菌种、菌群。本次试验选择优化出的细菌初步鉴定主要为: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放线菌属、真菌类(毛霉、曲霉)等等菌群。

3.2试验步骤

第一步,将待修复的场地经过拖拉机2次翻耕,3次旋耕,并平整;第二步,按10500kg/hm?2,将准备好的麦糠麦秸均匀的撒到土壤表层,将尿素和硝酸磷钾复合肥均匀撒到修复土壤表层(尿素750kg/hm?2、硝酸磷钾复合肥375kg/hm?2),用拖拉机进行旋耕,深度尽量控制在25cm左右;第三步,将配置好的菌剂用喷雾器按750l/hm?2均匀的喷洒在试验区(0.027hm?2);第四步,按每亩750l/hm?2将配置好的营养液,用喷雾器均匀的喷洒在试验区;第五步,利用拖拉机反复旋耕,翻耕深度尽量控制在25cm左右,使得修复土壤与麦糠麦秸、化肥、菌液和营养液混合均匀;第六步,将准备好的苜蓿籽播种在试验区;第七步,定期取样,测试修复土壤中石油含量、ph、含水量、土壤易溶盐、nh.4?+、no.3?-,取样方法采用同一深度的梅花状5分法,即在试验区内的东西南北中方位的同一深度各取同样量的土壤样,混合均匀后再行测试。

4试验结果与讨论

4.1修复土壤中菌群分布状况

在修复后第99d分析试验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结果见表1。

table1distributionofmicrobesnumbersinsoilssamplesafter99days

试验前7.1×10?53.6×10?37.6×10?52.8×10?31.8×10?41.8×10?2

试验后4.7×10?85.5×10?72.6×10?71.6×10?52.9×10?55.2×10?3由表1看出,修复后比修复前的嗜油菌高,其原因在于撒入的菌液含有大量的嗜油菌,且修复土壤中经过一段驯化能产生代谢污染物的能力,使原本不能够转化或转化非常慢的污染物被代谢降解,微生物的这种适应性促使嗜油菌数量增加[17]。

4.2修复土壤中石油的去除率

分别在播种的第0d(当天)、3d、10d、18d、28d、36d、44d、76d和99d取土壤样品测试,结果见表2。

table2resultsofoilcontentsandremovalratewithtimeinthesoilsofplot

试验天数/d0310182836447699

石油含量/(mg·kg-1)2898.2560.38155.0118.9848.2467.5648.63113.318.36

去除率(%)097.9294.6595.8998.3497.6798.3296.0999.37由表2可知,第3d降解率就达到了97%,这是由于加入的营养液、化肥、麦糠麦秸以及翻耕等综合作用,为原有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氧气,激化了原有土壤中微生物对其中的石油的降解作用,修复至99d时降解率达99?37%,说明植物对污油土壤起到修复作用,这是因为苜蓿草中有根瘤,能为根部提供氮素营养可增加土壤细菌的活性,从而增加了其降解率。

4.3修复过程对下层土壤的影响

修复第99d,对试验区下部土壤50cm深度处取样测试石油含量、易溶盐、nh.4?+、no.3?-、cl?-含量,结果见表3。

table3oilcontents,contentsofsolublesalt,nh.4?+andno.3?-inplotafterexperiments

mg/kg污染物石油易溶盐nh.4?+no.3?-

修复前(对照)313.612439.1831.23

修复后700.061190350.045.17由表3可见试验区下部土壤石油含量有明显的增加,其他对照试验区像黑麦草试验区、黑麦草和苜蓿混合试验区中石油含量和初始相同深度土壤残油含量变化都不大,可能是取样时取到了石油团块,从而反映出土壤中石油的不均匀性;易溶盐、no.3?-含量也可看出变化不是很大,也就是说no.3?-氮、磷等易溶盐营养物质只有极小部分随水而进入下部土层。但是nh.4?+的含量增高较大,有可能是种植苜蓿草的固氮作用,使加入的大量化肥进入下部。该结果为今后此类修复工作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和添加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4.4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控制因素

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原位土著微生物菌群,辅以物理和化学方法与苜蓿相结合的,应用该技术的关键是优化的微生物和地质环境的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相互控制和调控。控制因素主要有温度、水、氧气、营养元素、地质环境的改善等等,该技术可用于环境的原位治理与保护,提高元素的转化,降解有毒、有害物质,以促进营养物质更易被生物所吸收。

4.4.1土壤温度的调控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与存活重要因素之一,微生物的活动强度、生化作用都与此相关。温度的过高或过低都可抑制生长或导致微生物死亡,环境中的微生物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存,温度的适中可使细菌细胞中的生物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试验区强化的微生物菌群大多为中温微生物(13℃~45℃),25℃~38℃为最适生长温度。通过测试修复阶段地表的最高和最低温度显示,该地区地表最高温度在7月至9月大多为35℃以上,最低温度均大于20℃,昼夜温差不大。因此不用调控试验区土壤温度,修复效果也是很好的。但是如在其它季节就需要采取措施增温保温等。通过此次修复过程,也可得出在该地区开展微生态修复技术的最佳温度时期应在每年的6月下旬-9月中旬,使土壤温度保持在25℃以上,能保证微生物细菌的活力和繁殖力。

4.4.2土壤中氧的调控

氧的供应成为微生物细菌降解有机物过程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环境条件的调控包括氧气的供给,供氧量的多少能影响微生物细胞内许多酶的活性和细胞的呼吸作用,控制着微生物的生长和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本次修复主要从4个方面对土壤氧的供给进行了调控,首先是充分翻耕试验土壤层,使其充分与大气混合。其次是保证试验土壤具有一定的含水量,使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水中提供的氧。另外,试验区土壤中添加了麦糠麦秸,该类添加剂不仅廉价易取,并能为土壤补充营养素,而且对修复层土壤进行了改良增大了蓬松性和通透性,使空气中的氧容易进入。加入的含氧营养元素k.2hpo.4、kh.2po.4、mgso.4·7h.2o、nh.4no.3、no.3?-等也提供了大量的氧。上述调控措施为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石油提供了充分的氧源。保证了微生物细菌在降解土壤中石油所需要的氧气。

4.4.3营养元素的供给

营养元素是参与微生物细胞组成、构成酶的活性成分、物质运输系统以及提供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微生物细胞的组成主要元素是c、h、o、n、p等等,其中c、h来自有机物如石油污染物。氧来自水和空气及其他调控的氧源。而氮和磷及s、k、ca、mg、fe微量元素等等作为营养物质需要进行补充和调控。因此,利用配置的营养液对试验区土壤进行了n、p、s、k、ca、mg、fe等元素的补充和调控;同时,尿素和复合肥中也含有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以及添加的麦糠麦秸也补充其他生物素和营养盐。

5结论

通过对石油开采区输油管线爆裂油层高盐水和原油严重污染的土壤的原位微生物与苜蓿草共同修复技术方法的实施应用,利用强化原位微生物菌群和种植苜蓿草辅以物理和化学方法与土壤环境相结合的生物生态技术,对修复区进行了土壤温度、水、氧气、营养元素、地质环境因素等等的调控,对土壤中残油的降解与修复实施,修复结果显示,土壤中修复初期平均石油含量在2898?25mg/kg时,经过99d的原位微生物修复,土壤中石油含量降解可达95%以上。验证了微生物细菌与苜蓿草共同修复技术在中原油田土壤石油污染修复的有效性,探索了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并得出了该地区利用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最佳时期应在每年的在6月-9月,通过调控可使温度在25℃以上;验证了本次试验调控添加的营养元素和土壤环境的改善是比较适度的,方法是可行的。但用于野外大面积修复还有待完善。它不仅可以在原位有效地修复土壤、包气带和阻控地下水的石油污染,而且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尚无负面作用,对修复污染的土壤和农作物增产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从根本上修复和治理土壤石油大面积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陈鹤建.原油在土壤中的渗透及降解规律[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0,10(4):14-15.(chenhe-jian.permeabilityanddegradationruleofcrudeoilinthesoil[j].environmentalprotectionofoilandgasfields,2000,10(4):14-15.(inchinese))

[2]吕志萍,程龙飞.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含量对玉米的影响[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1,11(1):36-237.(l?zhi-ping,chenglong-fei.theinfluenceoncorngrowthcausedbypetroleumconcentrationofsoilcontaminatedbypetroleum[j].environmentalprotectionofoilandgasfields,2001,11(1):36-237.(inchinese))

[3]王鸣刚,任小换,刘晓风,等.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及其应用前景[j].甘肃农业大学报,2007,42(5):108-113.(wangming-gang,renxiao-huan,liuxiao-feng,etal.themechanismandprospectsofphytoremediationtoheavymetalcontaminatedsoil[j].journalofgansuagriculturaluniversity,2007,42(5):108-113.(inchinese))

[4]chaneyrl,minniem,liym.phytoremediationofsoilmetals[j].currentopinioninbiotechnology,199,(8):279-284.

[5]adrianodc,wenzelww,blumweh.roleofphytormediationintheestablishmentofaglobalsoilremediationnetwork[a].proceedingsinternationalseminaronuseplantsforenvirtonmentalremediation[c].tokyo:1997.3225.

[6]sanjeemishra,jeevanjyot.2001,insitubioremediationpotentialofanoilysludge-degradingbacterialconsortium[j].currentmicrobiology,43:328-335.

[7]joselrgallego,jorgeloredo,juanfllamas.2001,bioremediationofdiesel-contaminatedsoil:evaluationofpotentialinsitutechniquesbystudyofbacterialdegradation[j].biodegradation,12:325-335.

石油的化学元素篇8

关键词:相互依存;石油金融化;美元贬值;危机转嫁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起,国际油价的走势开始成为各国能源战略关注的焦点。油价的背后除了世界原油的供需市场,还有各个国家主体之间的力量较量。由于国际市场上的石油贸易主要以美元标价和买卖,因而美国在油价市场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纵观历史上的数次油价高企,美国出于能源安全战略的利益需求往往成为推高油价的重要因素。

一、石油冲击的现实与相互依存理论

1973年末,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联合采取了一项措施,将石油的价格由每桶2.59美元上涨到11.65美元。这原本属于经济领域的事件,但对世界经济以及政治格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次石油提价实际上是产油国对长期处于经济利益受损的一种反抗式行动。长期控制中东石油的西方七家大石油公司(所谓“石油七姐妹”)一直掌控石油定价权,opec国家从石油中所得的收人非常有限。这种低廉的油价使西方垄断集团获得超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使产油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最终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之际,opec成员国对一些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然后又在战争爆发后的第十天,opec成员国在西方石油消费国当时没有石油储备可作补救的情况下,自行将油价提升。油价的上涨对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对那些从中东进口石油的西方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更深层的意义上,这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用经济或资源的力量对发达国家采取有力的行动,因而它反映了经济上的依存是如何转化为政治力量的现实。(王正毅,2003)应当说,石油危机是本属于经济领域的事件,但是无论是传统的政治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都难以全面解释这种新问题,而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就是在这些新问题出现的同时,逐渐形成其理论体系的。

1.石油冲击背后的相互依存理论

一般地说,依存是指受到外部力量支配或者极大影响的一种状态。石油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它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东石油有很高的进口依存度,所以一旦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经济领域采取行动,就会对西方石油进口国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经济上的影响又会作用到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中,他改变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长期形成的政治依附关系。同时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非军事因素,即利用能源因素等非传统力量与发达国家展开谈判。因此石油冲击的背后实际上体现了,世界经济中在能源领域愈来愈重要的依存关系。

2.现实主义理论解释油价波动的局限性

如果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国际油价的波动,可能更多的是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出发。资源是战争的起源之一,而战争也是解决国与国家之间因获取资源而引起的政治和经济冲突的途径之一。如果考察自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的几次重要油价波动中可以看出,战争的因素往往不容忽视。

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世界石油主产区局势的动荡不安影响着世界石油的价格。但是战争并不是国际油价波动的唯一因素,同时国际制度的协调也力图使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降低。opec的目的是如何通过集体行动维护成员国在石油贸易价格变化中的利益。“增产抑价”和“减产保价”交替使用是opec的惯用策略。而成立于1974年的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目的则是如何保障其成员国在石油贸易中避免再遭受类似1973年所造成的伤害。iea已经演变成一个最具权威的能源消费政策咨询机构。

虽然国际制度在维系油价稳定的过程中力量有限,但是它提供了分析国际能源议题的一种思路。这种思路强调相互依存与国际机制的重要性,而这些是现实主义理论所忽视的。进一步分析,在解释当前国际油价高位运行的原因时,若完全基于现实主义理论的角度,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当前油价高企的政治经济因素

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体系风险,波及全球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三者相互影响且几乎同时发生,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世界经济领域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新划分,使得国际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油价的上涨除了带给石油输出国丰厚的利润之外,同时也使得俄罗斯、伊朗等国从中获利,这些国家利用能源外交的途径,在处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不断扩大其影响力。而此轮油价上涨的进程中,美国作为一个原油进口大国,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关于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学者普遍认为,自美国发起伊拉克战争之后,油价就进入了一个明显的上升通道。

高油价带来了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针对油价飙升的原因,各方意见不一。以美国为首的经合组织国家,认为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通过价格管制等政策,进一步刺激了原油需求,从而是推高油价的主因。而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指出国际石油期货的投机行为以及美元贬值才是推高油价的真正原因。学者对油价上涨的解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一是新兴国家石油需求增长太快;二是供应不足;三是美元贬值;四是资本投机炒作;五是地缘政治因素(邵乐韵,2008)。

(一)石油金融化

在新一轮石油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与前几次石油供应骤然减少相比,这次石油危机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在供需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这次油价飙升的投机炒作成分更多些。在各国重视能源、争夺能源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显得非常“敏感”,从而更易于被各种市场与政治力量无限“放大”。在跨国能源巨头bp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8》中显示,2007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1.1%,略低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但石油价格却上涨了11%,从中可以看到投机行为对推高油价的重要影响力。

事实上,回顾2007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过程,可以看到2007年8月是一个转折点。主要的大宗商品价格2007年下半年进入了加速上涨期。代表大宗资源价格走势的crb指数从2007年8月15日的395,升至2008年7月初的600以上,一年涨幅高达50%(刘涛,2008)。从时间上分析,大宗商品价格的走高与美次贷危机的演变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事实上,自2007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在美元不断贬值、全球通胀压力上升、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动荡不定的背景下,国际对冲基金等投机资本为了规避风险,开始把大批资金投向商品期货市场,借助石油、农产品和金属期货等赚取利润和保值。因此,实体经济中具有供求瓶颈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成为了投机资金的青睐对象。

从金融学的理论中可以得知,现货市场的价格与期货市场的价格会产生联动效应。而石油期货价格不断抬高的背后,实际上是投机者大量购买石油期货合约,造成巨大的虚拟石油需求的结果。至于那些本身会影响油价的因素,诸如石油消费量增加、美元贬值、地缘政治局势变化等,都被投机者无限地放大,以进一步推高油价。

从监管的角度来说,由于现代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投机资本可以在共同追逐超额利润的目标下展开默契一致的行动。这种监管上的疏漏客观上造成了对投机者的放任。比如美国对常规交易所的石油期货交易采取严格监管,但对于柜台交易市场的电子盘交易并不负责,这些漏洞都有可能助长投机行为的产生。

无论是投机者将资金从房地产转向原油期货市场,还是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不完善环节,这两点因素都导致了石油金融化这一现象。因而此次油价的疯涨,本文认为主要是源于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

(二)美元贬值

保罗·克鲁格曼曾说过,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生产美元。美元这种核心货币的影响力来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尽管随着该体系的瓦解,美国在金融领域的绝对优势有所削弱,但是由美国建立的机制性霸权仍然主导着世界经济的走势。

美元汇率自2002年以来,出现过三次不同特点和阶段的贬值。第一次是在2002—2004年期间,美元指数下跌15%左右,是美元对所有货币全线贬值;第二次是在2006—2007年期间,美元指数下跌20%左右,美元对欧洲货币贬值偏多;第三次是2008年以来的贬值,表现为美元对澳元、新西兰元等货币贬值,对亚洲保持有秩序的贬值态势。美元贬值使得美国双赤字有所下降,缓解了经济结构的压力与矛盾,给美国经济的自我调节带来了利益。但是伴随着美元的贬值,国际油价的上升幅度却愈演愈烈。

石油大部分以美元标价,因而油价和美元汇率之间存在联动关系。前人的研究通常认为,油价的上升往往伴随着美元的升值(throop,1993)。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的油价上涨,却伴随着美元的贬值过程。

在分析美元持续贬值的过程中,必须提及次贷危机的影响力。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为了防止经济衰退,采取了降息、注入资金等一系列货币政策进行干预。虽然客观上通过美元贬值,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分摊了次贷成本,同时又导致油价飙升,但是事实上,美元贬值是美国当前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必然结果。

(三)关于“危机转嫁”的进一步分析

计价货币的贬值,自然是推动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重要因素,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不同国家的影响程度是有区别的。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性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面临着两难的政策选择。如果选择通货膨胀完全市场化,物价的持续上涨会威胁到社会经济的稳定;若选择价格管制、行政补贴手段,财政面临压力的同时,长期来看会导致资源配置信号的失灵。因此,有学者指出,这是美国“危机转嫁”的手段,即油价飙升是美国核心利益所在。美国自身由于次贷危机导致了产业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而无法以自身力量吸引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在此情况下,只有美国以外的经济体出现较大金融危机,才能引致资本回流美国。

1.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性

在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世界经济中,金融危机的传导性也会不断加强。倘若美国想通过制造全球性通货膨胀,采取危机转嫁的手段使得新兴经济体面临金融危机,那么美国自身也很难独善其身。客观地说,新兴经济体是发达工业国转移先进技术的目标,同时也是向后进国家进行投资和贸易的主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开放引资的政策下,新兴经济体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完成了对发达国家的产业承接过程。因此,如果美国是出于引发其他经济体金融危机的目的,那是不符合保障其自身利益的方式。

2.美国自身的政治因素

另外一方面,从美国自身的角度来看,油价飙升对其不同的利益集团影响不同。按照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琼·斯佩罗(joane.spero)的理论,在研究政治与经济的互动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分析政治框架制度与经济利益分配的相互关系。她认为政治框架制度决定经济利益分配。国际经济体制的各种制度和运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政治体制。

对于美国不同的利益集团而言,石油以及金融集团在石油价格飙升的过程中获利,然而从事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蒙受沉重的损失,两种不同的利益集团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处在不断博弈的一个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元贬值不应该是美国的故意纵容,应当如前文分析,美元贬值是美国当前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必然结果。

三、高油价下的国内政策选择

1.对分配结构的失衡进行调节

既然改革国内外油价倒挂现象的趋势不会改变,那么政策的重点就应该落在减小价格上升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力上。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给国内经济带来的最大担忧是通货膨胀。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因此,要防止通货膨胀特别是恶性通胀的发生,可以从紧缩货币入手。通常这些措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从中国经济本身经济结构的失衡来看,只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究竟是什么造成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这里必须要考虑分配结构的失衡以及其引致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投资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一方面,是投资的高速增长形成过剩产品和产能;另一方面,是消费的持续萎缩导致内需不足。产能过剩和内需不足的现象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分配结构的问题。而产生分配结构失衡是因为中国早期改革,在分配领域采取的策略是收入向资本倾斜。但在当时法治不健全,民众权益保障严重缺位的背景下,资本和权利就容易结合成为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而低收入的劳动者,本身是理想的消费阶层,但是没有能力增加消费,国内自身的消费市场就不可能扩大。所以,产能过剩的结果就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得不依赖于投资与出口。

在这样的一个结构失衡背景下,只有通过政府的财政政策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并且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改变收入分配中倾向既得利益集团的制度取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分配结构失衡问题,并且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

2.将节能作为能源战略政策重点

在国际油价高企的背景下,除了要注重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引发的物价上涨问题,还应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能源消耗量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节能战略就显得至关重要,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都是节能的重要环节。

中国长期以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而第二产业中存在许多高能耗设施,不仅能源消耗量大,而且给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同时随着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既有的产业分工体系面临严峻考验,由于成本上升带来的生产困境同样使原有的产业结构面临调整时期。政策实施中必须压缩高油耗产业,淘汰高油耗设备,推广应用新技术,开发节油型产品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而重点应该是工业、交通和建筑部门。

可以看到,日本在g8峰会上,利用东道国的优势展现了多种高科技产品,显示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决心。如今中国政府也应当抓住奥运会这个时机,在全世界都关注中国的2008年,更多地向国际社会展现政府在环保节能方面的实际措施。中国经济应当由外而内更为精细化地发展,这也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结论

国际油价波动的背后,往往是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互动的一个过程。石油金融化以及美元贬值都是推动此轮油价上升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度愈来愈高的背景下,美国通过危机转嫁的手段,以维持自身国家经济政治地位的目的并不合理,危机外引的结果可能会反作用于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以及不同的利益集团。而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中大国之一,中国在面对来自于西方对发展中国家需求过高的指责下,更应该从国内自身经济发展的调节入手,注重对收入分配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重视节能政策的实施,积极展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5-149.

[2]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邵乐韵.高油价是阴谋吗[j].新民周刊,2008,(27).

[4]刘涛.油价、疯狂的油价[n].上海证券报,2008-07-07.

[5]王海运.“能源超级大国”俄罗斯的能源外交[j].国际石油经济,2006,(10).

[6]方舟.油价狂飙与中国石油产业改革[n].参考消息,2008-07-04.

[7]伊格纳西奥·拉莫内特:世界面临一场空前经济地震[n].参考消息,2008-07-14.

[8]刘洪.油价飙升是美国的核心利益[n].上海证券报,2008-07-10.

[9][俄]亚·瓦西连科,弗·拉祖瓦耶夫.石油与国际关系[j].现代国际关系,1997,(7).

[10]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eb/ol].http:///statisticalreview,2008.7.22.

石油的化学元素篇9

【关键词】原油;硫含量;腐蚀

1.硫在石油馏分中的分布

组成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而硫元素一般只占0.5-5%,但是因为这含量是对元素而言,石油中的硫主要不是以元素形态存在而是以化合物形态存在。因此从非烃化合物角度看,它们在石油中的含量就相当可观了。硫在石油中的存在形态已经确定的有:元素硫、硫化氢、硫醇、硫醚、环硫醚、二硫化物、噻吩及其同系物等。

由于硫对石油加工影响极大,所以含硫量常作为评价石油的一项重要指标。硫在石油馏分中的分布一般是随着石油馏分沸程的升高而增加,也就是说,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随馏分由轻变重,含量增加。通常将含硫量高于2.0%的石油称为高硫石油,低于0.5%的称低硫石油,介于0.5-2.0%之间的称为含硫石油。胜利原油属含硫石油。

2.含硫化合物对石油加工及产品应用的影响

硫对石油加工及产品应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金属设备的腐蚀最为严重。炼制含硫石油时,含硫化合物受热分解产生H2S,它在与水共存的时候,对金属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此外,如果石油中含有mgCl2、CaCl2等盐类,它们水解生成HCl也是造成金属腐蚀的原因之一。如果既含硫又含盐,则对金属设备的腐蚀更为严重。

此外,当温度达到350-400℃左右时,元素硫很活泼,很容易和普通钢材生成硫化亚铁。

为了减小原油含硫量,在原油炼制前要加入一种复合型高效的原油脱硫剂,利用生物酶独特的活性,在电脱盐工艺条件下快速进行化学反应,降解原油中的有机硫,使不溶于水的硫化物生成溶于水的硫化物或吸附于脱硫剂中,在电脱盐电场的作用下,脱出的硫化物随水排除,脱硫剂本身及其脱硫产物均不进入后续加工工艺,达到脱硫的目的。

3.X射线荧光分析仪测定原油中硫含量的测定原理:

X射线硫荧光分析仪基于能动X射线荧光原理设计,当X射线管被供给高压电后,从X射线管发射出来的一次射线照射到样品,有一些被放射的X射线激发某个原子(如硫原子),而产生荧光X射线;另一部分X射线被分散,成为散乱X射线。这些荧光和散乱的X射线通过X射线检测器被检测。在检测器的前面有一个过滤器(即滤光器),使用这个滤光器是为了选择荧光X射线中的硫通过。在X射线检测器里,所产生的电脉冲与射入的X射线的能量成正比。这些电脉冲通过脉冲放大器放大,然后作为电压脉冲被送到脉冲高度分析器里。

来自脉冲放大器的脉冲高度值(cps)作为纵轴,在给定时间内检测出的X射线能量(keV,千电子伏特)作为横轴。光谱图显示如图1所示。

这个光谱曲线被存储在微处理器中的存储器里,经过各种校正后,用来计算。

脉冲高度分析器有两个预先设定好的能量范围(这里称为“窗口”)。这两个窗口,一个窗口相当于硫的荧光X射线(w1L-w1H),另一个窗口相当于散乱X射线(w2L-w2H)。

图1X荧光定硫仪光谱曲线

脉冲高度分析器在给定的时间内,记录来自每一个窗口中X射线的电脉冲数,并且获得求积分的值。该积分值以每秒一次记数被修改,而进入到窗口里的X射线数量被称为硫的荧光X射线数量(Scps),散乱X射线数量(Bcps)。

仪器计算K值,而K值是S和B的比值,即K=S/B,并把它作为测量值。利用K值和校正曲线的系数来获得定量值(wt%)。

然而,由于X射线被空气吸收,因此X射线的数量,即S和B是根据空气密度而变化的,而空气密度是由温度和大气压决定的。基于这个原因,对于温度和大气压传感器,通过修正空气的影响可以稳定仪器的测量。

4.SpeCtRo628t-Hp分析仪的结构

SpeCtRo628t-Hp分析仪用来连续远程监测被测介质流中的硫含量。X射线发射/接收单元测量X射线通过被测介质后的射线强度的变化。硫的含量越高能通过被测介质的X射线越少。X射线的能量经过优化,使得硫的吸收系数远大于介质中的其它元素。测量单元由X发射器,接收器和内径为2的不锈钢管组成,钢管上开有一对涂有特殊防腐涂层的窗口,该窗口正对着X发射和接收器,具有较高的X射线通过性能和抗高温高压能力。

4.1X射线发射/接收分析仪

X射线分析仪由测量单元、X射线发射头/检测头和相关电路组成。测量头的信号送到控制器进行密度校正,根据标定值得出正确的结果。

4.2控制器

控制器主要由pLC和触摸显示屏组成。控制器完成以下三项主要功能:

第一项功能监测错误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吹扫压力过低,取样器内部管道泄漏,通讯失败,密度错误和温度超限。实现这些监测用到许多传感器,用户进行范围设定。第二项功能是控制分析顺序。第三项功能是处理操作员与其它计算机的通讯,该通讯使用触摸屏和其它标准工业输入输出方法例如4-20ma、profiBus协议来完成。控制器记录所有标准数据,然后用密度数据校正X射线发射/接收头标定方程的模型。自动测量结果的历史数据能够显示5到10分钟的,取决于采样时间。

4.3密度计

密度计由在线式密度计和信号处理器组成,信号处理器计算流体密度并把该信号送到控制器。液体密度计根据弹性质量原理测量流体密度。其中的测量管通过电子反馈驱动系统振动在自然谐振频率,改变谐振管的质量(由于其内部的流体密度变化)产生谐振频率的变化,通过一个信号处理单元根据使用温度压力及频率变化测出流体密度。本系统的取样管线可以通过改变样品调整分析组分,分析后的样品返回到过程管线,做到全密闭测量。

5.SpeCtRo628t-Hp分析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5.1安装地点,适当安装地点的选择决定了能否实现可靠测量。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样品的代表性,环境的无扰性(特别是温度和震动),工厂配套服务的可用性,保留适当的维修空间,排放等。装置设计在如下条件下操作:环境温度0-35℃;海拔2000m;相对湿度不大于80%。

5.2供电系统,分析仪引入的所有交流电源应该纯净,无瞬间电压脉动,电压波动小于±10%,交流电压210-230V,50Hz,最大功率350瓦。

5.3X射线警告,当分析仪运行时,X射线发射/接收头上的红灯将点亮。这表示X射线管正在运行,旋出X射线发射/接收头是不安全的。如果X射线头从测量单元移开联锁装置将紧急关闭X射线。

5.4禁止分解射线单元!禁止改动射线单元。

5.5分析仪应每年用标准样品进行一次校正。分析仪可以自动对应标准样品的浓度值进行校正曲线的计算,只用一条校正曲线就可以精确的测量出低含硫量和高含硫量的所有样品。

5.6标准样品的使用和保管。标准样品的浓度一旦发生变化,可能会产生测量误差,所以在使用和保管标准样品时应格外注意,在使用前,要充分搅拌后再放入样品池,等没有气泡后,方可进行校正;标准样品应远离火源,密封在棕色瓶中,放在阴凉处保存。

6.结论

石油的化学元素篇10

[关键词]石油期货偏最小二乘回归实证分析

一、引言

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风险和挑战,对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均有显著的影响。近两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由于石油期货交易作为规避价格风险的有效手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所以本文旨在研究石油期货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

国内外诸多学者曾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协整分析等方法对石油期货价格做定量分析。采用这种方法分析,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偏最小二乘回归(pLS)能够有效地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它是一种新型的多元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它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功能为一体,将建模预测类型的数据分析方法与非模型式的数据认识性分析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反映出自变与从变之间的关系。它自能够在自变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条件下,建立起合理的回归模型,本文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分析影响石油期货价格的因素。

二、影响石油气货价格主要因素

石油期货价格受到诸多因索的影响,如石油现货价格、供求关系、汇率、经济状况、社会政治因素等,这些因索对石油期货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方式不同,且其影响会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1.石油需求量。全球经济于2002年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2003年则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美国在该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长速度高达7.4%。强劲的经济增长推动了全球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据国际能源总署资料显示,近年石油需求增长分别为160万桶/日,100万桶/日和400万桶/日。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之一,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必然引发石油价格的上涨。

2.石油供应是影响油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石油供应中,欧佩克(opeC)扮演着重要角色。欧佩克成员国拥有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75%,2004年欧佩克石油储量供应量占全球的40%,正是这样一种石油供应格局决定了欧佩克在国际石油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欧佩克通过禁运、限产等方式使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导致了1973年和1978年的两次经济危机。1986年欧佩克成员国超产,当年6月的原油价下跌到10美元以下。由此可见,欧佩克可以通过石油供应调控国际油价。

3.美元汇率。国际油价是以美元标价而且大多也是以美元结算,美元汇率的变动对国际石油价格必然产生直接的影响。美元贬值,牵引油价上升;美元升值,导致油价下跌。2002年3月份以来美元持续贬值,美元贬值本身以及对贬值的预期推动了油价的上涨。据国际能源总署、路透社资料显示,欧元兑美元汇率从2002年0.945上升至2005年1.248。与此同时,Brent原油期货价格从24.82美元/桶上升至55.35美元/桶。

三、石油期货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偏最小二乘基本原理。设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式中Y为因变量,X为自变量观测值构成的矩阵(设计矩阵);为回归系数向量;为误差向量。

当数据总体满足高斯一马尔可夫假设条件时,的最小二乘解为:(2)

从上式容易看出,正规矩阵必须是可逆矩阵,但当X变量中存在多重相关性时接近奇异,回归系数的值可能失效。但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可避免这个问题。它的基本思想是:分别在X和Y中提取成分t1和u1,t1是x1,x2,…xp的线性组合,u1是y1,y2,…yp的线性组合。在提取这两个成分时为了回归分析的需要有下列两个要求:t1和u1应尽可能多地携带各自数据表中的变异信息;t1和u1的相关程度应最大。这表明,t1和u1能够尽可能好地代表数据表x和Y。同时t1和u1又有最强的解释能力。在第一个成分t1和u1被提取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别实施X对t1的回归以及Y对t1的回归,如果回归方程已经达到了满意的精度,则算法终止。否则,将利用X被t1解释后的残余信息以及Y被t1解释后的残余信息进行第二轮的成分提取,如此往复,直到能达到一个较满意的精度。若最终对X共提取了m个成分t1,t1,…,tm。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将通过实施yk对t1,t2,…,tm的回归方程,然后再表示为yk与对x1,x2,…xp的回归方程,即偏最小二乘回归方程。

2.基本算法。本文以因变量向量仅有一个的偏最小二乘回归为例,简单介绍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基本算法。

假设F0是因变量y的标准化变量,是自变量x的标准化矩阵。

第一步:首先从e0中提取一个成分;

于是:

第二步:实施e0在t1上的回归和F0在t1上的回归,即

回归系数为:(7)

e1、F1是第一次回归的残差矩阵。用e1代替e0,F1代替F0,用同样的方法重复第一步的工作,从而建立e1、F1对t2的回归:

如此类推,至第h步,依据一定的原则(一般是依据交叉有效性)确定h的个数,h的个数应小于p,到h步建立:

由于均为的线性组合。所以,最终可得到回归模型:

交叉有效性是用来确定:,这里误差平方和为SSh,预测误差平方和为:pReSSh一般认为:当0.0975时终止计算,取h-1个成分。

四、石油期货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