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区域经济的发展十篇区域经济的发展十篇

区域经济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5:54

区域经济的发展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特色;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引言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均衡阶段(1949――1978),非均衡阶段(1979――1999)、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2000至今)。经过多几年的协调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已经形成了稳定繁荣的“四轮驱动”新局面。按照十一五规划确立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崛起,鼓励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目标,四个经济区域分工明确,目标清晰,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东部沿海经济

由于政策的倾斜和地理的优势,东部沿海区域经济长期处速发展的阶段。经过从改革开放到今天的30多年演变,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制度已基本成型。在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更是和国际接轨,走在时代的前列。沿海地区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每年平均达到10个百分点以上,超过全国平均增长率2%;经济总量占全国65%,人均GDp可达1700美元。沿海地区形成了3个发达的经济圈:以深圳广东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这三个经济圈的发展是区域经济的代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长三角与珠三角已成为我国制造业中心,经济处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直逼欧美发达国家。

2.西部大开发战略

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已有十余年,期间进行了多项部级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皆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国债投资以及其带动的投资项目高达7000亿元。近年来,由于港澳台资本,东部资本和外资的引入,加快了西部大开发的进程。目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传统技术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均在稳步前进,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其中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成为西部繁荣的象征。

3.东北经济振兴

自国家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东北迎来了发展新机遇。由于东北独特的制造业基础和潜力,使其具有沿海地区不具备的发展优势。经过数年来各项政策的出台和人民群众的努力,东北已逐渐完成用高新技术代替传统技术的转型,用市场化的现金管理模式代替传统管理。并且改善了资金筹集方式,大量引入外资和民资。[1]

4.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结归纳

自开个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生产要素向沿海城市聚集,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病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复苏。但是东部经济的发展成果并未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西部更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经济发展缓慢,难以跟上沿海地区的步伐,沿海与内陆经济差距越来越大。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充分吸收了民资、外资,升级产业结构,与国际接轨,制造业、服务业发展迅速。而西部经济建设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动,以国有资本为主,缺少外资和民资的引入,投资收益不明显,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缓慢。目前东部与西部的经济差异仍在扩大,目前的GDp增长速度已相差4倍。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区域发展差异过大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沿海地区实行资金支持、政策倾斜,使得东部地区充分利用自身地理优势拉动了经济的发展。这使得全国经济发展中心向东南偏移,中西部、东北部经济发展与东部存在较大差异,产业结构,经济类型的不同使宏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不平衡,国家共同富裕的目标难以实现。

2.中部经济凹陷危机

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提出,西部、东北以及东部经济均有发展的势头,东部随之成为经济凹地。[2]又有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大,农业人口多,产业结构与经济类型越来越不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步伐,靠农业致富十分艰难。随着政策的继续推行,中部经济凹地的形势会愈加严峻。

3.地方割据现象严重

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变产生了地方产业链。各个地区政府受利益的影响,或公开或隐秘的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例如进行贸易保护、设置行政障碍;封锁地区资源、人才、商品;为争夺资源极尽其能。这些现象不仅阻碍了生产要素与商品不能自由流通,而且使得地区之间无法优势互补,引起资源和人才浪费,最终导致国家经济大统一难以达成,资源与老东西不能优化配置。

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目前是我国体制转型的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成型,但是发展方向与道路还需不断探索。全国经济的巨大禅意,为我国经济统一带来了巨大困难。因此,政府应发挥自身职能,为经济发展带来合适的环境。要推动市场发育,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投资氛围;制定合适耳朵区域调控政策防止由于市场作用使区域间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3]改变政策倾斜方向和方式,着力于为全国所有地区因地制宜提供政策扶持,加强人才资源的培养;寻求突破点,在各地发展重点与优势产业上加大投资,建设优势产业,使其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2.强化经济区域功能,淡化行政区域功能

我国应遵循“优势互补、互利互惠、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原则,打破地区、部门、政府的界限,加强城市、地区合作,促进产业、交通、市场、政府等实施多种联动措施,加速产业优势的建设。为此,我国应从法律、道德层面约束政府的行为,优化只能结构,使其真正为人民服务,解决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封锁的现状。

四、结语

总之,要打破目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僵局,就必须要限制政府职能、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和经济合作,平衡政策优惠与宏观调控。这样,就能将区域经济的发展控制在国家手中,缩小贫富差距,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添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1,07.

[2]欧阳慧.我国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策略[J].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2010,09.

区域经济的发展篇2

阿拉善高原四周群山环绕,狼山余脉罕乌拉山和雅布赖山等干燥剥蚀山地的插入,把阿拉善高原分割为大小不等的几个盆地,盆地中心以流动沙丘为主的沙漠覆盖,如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等。在全盟2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沙漠占28.10%、戈壁占34.16%、山地与丘陵占18.02%、滩地占19.71%。其中,黑河下游额济纳河沿岸绿洲、东西绵延800多公里梭梭林带、贺兰山天然次生林以及沿贺兰山西麓分布的滩地、固定和半固定沙地,共同构成了阿拉善地区的生态屏障,这三大屏障,在空间上呈“?”型分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生态防线。过去由于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不足,阿盟与宁夏共同拥有的贺兰山天然次生林,以及阿盟与甘肃一脉相连的黑河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直接导致贺兰山植被退化、黑河断流。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阿拉善地区经济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并且也波及到西北、华北地区。阿拉善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沙尘源地。随着对生态问题认识的加深,阿盟及周边地区共同努力,引起生态退化的部分因素已得到控制,贺兰山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育草取得了成功。

为了从根本上遏止阿拉善地区生态恶化趋势,阿拉善人摒弃了“人进沙退”的观念,从改革农牧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入手,严格控制人类活动方式和活动范围,将分散居住的农牧民集中在资源条件相对好的城镇、工业园区及绿洲,适度收缩、集中发展,在不适合现代人类居住的沙漠、戈壁地区以及生态保护重点区,建立“生态无人区”。在自治区率先提出了实现全面禁牧的设想,近几年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生态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沙尘暴发生的次数有所减少,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压力有所减轻。

二、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力度,架设四座桥梁

近年来阿拉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实施了全盟农电网改造工程,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抢救工程,三旗通油路等工程。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阿盟的基础设施状况与周边地区的差距。特别是铁路和公路建设滞后,没有贯穿东西南北的通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发展现代物流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阿盟盟委、行署从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高度,积极策划贯穿阿拉善东西的内蒙古临河市至新疆哈密的铁路及高速公路,经过项目前期的细致工作,两项工程已列入国家专项规划,工程的建成将直接沟通兰新铁路与包兰铁路、312国道和110国道,缩短里程达1200公里,可以说是架设两座连接欧亚大路桥与华北地区的重要桥梁。此外,已动工修建的甘肃嘉峪关至策克口岸铁路,乌海至策克口岸公路将形成贯通阿拉善南北的重要通道,它们的建成将是我盟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支撑,使中蒙边境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成为可能。这一地区将成为整个经济区战略资源的接续地。两条通道也必将成为整个经济区的战略资源输送桥梁。

三、优势互补、推进工业化

从2003年阿盟工业经济主要指标来看,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42298万元,比2002年增长2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9%,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0.71。根据世界各国通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比例、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市化水平等指标来看,阿盟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与全盟人口少,农业在三次产业中比重较低,城镇人口较为集中有很大关系。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阿盟工业经济的现状并不能完全代表工业化实际水平,与周边地区比较,阿盟工业经济存在着总量小,效益较低,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和初加工型企业比重大等差距;从多方面分析,阿盟工业经济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阿盟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就达80多种,其中盐、碱、硝、煤、铁、金、石膏、花岗岩等矿产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另外,阿盟已在中蒙边境边区蒙古境内建设了大型煤炭开采基地,还将相继建设铜、铝、锌矿基地,为阿盟发展工矿业提供丰富的资源;二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盟工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已经建成以轻工、化工、矿产、建材、电力、机械制造等行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体系。企业改革成效显著,经济效益逐年提高,自我发展的后劲十足;三是已经建成的一批工业小区正以其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吸引海内外客商投资建厂,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四是阿盟把工业化作为促进全盟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努力实现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和内引外联“四个突破”。工业增加值要在2002年9.95亿元的基础上,2005年达到21亿元,年均增长22%。为此要继续加快同友好地区、对口支援地区和邻近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发展领域,注重发展与友好地区大企业(集团)的横向联合,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求发展。充分利用阿盟的资源优势和口岸优势,既为周边地区提供优质资源,同时也提高阿盟工业经济在经济区域的特殊地位,实现共同发展。

四、发挥特色,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化

农牧业是阿盟的基础产业,但总量小、规模不足,自身形不成市场,农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牧民群众增收难,积极性不高,农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特色经济。在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市场功能不断增强的情况下,没有特色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因此,阿盟农牧业经济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立足当地的自然优势,扬长避短,积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逐步形成以生态农牧业为基础,特色养殖、沙产业、盐湖农业互为补充、相对稳固的产业群体,努力实现产业定位科学、产业结构合理、产业素质优化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好区位、资源、产业这三大自然优势。一是区位优势。阿盟处于北纬38-42度之间,阳光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物种丰富,发展农牧业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周边地区构成了互为依托、密切关联的农牧业经济带,周边地区的种植业与阿盟的养殖业可以形成产业互补。此外,阿盟也是北方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有国家一类口岸与蒙古国通商,为阿盟实现农畜产品跨国流通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资源优势。阿盟的自然环境相对比较完整,不仅地域辽阔,土壤肥沃,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农牧业发展的回旋余地大,而且沙漠面积广、湖泊数量多,发展沙产业和盐湖农业的潜力大。三是产业优势。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变和人为选择,阿盟形成了许多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群体,以葡萄、玉米制种、彩色有机棉为主的种植业,以苁蓉、锁阳、甘草、麻黄、苦豆籽为主的沙产业,以盐藻、卤虫为主的盐湖农业,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或掌握了成熟的技术。虽然总量小,但市场需求广泛,竞争优势明显。为此要科学制定总体规划,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统一制定科学规划,为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牧业产业化之路提供指导。确立主导产业,在区域布局上,把确立的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相对集中地分解到各旗连片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在龙头带动上,要结合“三优带动”工程,着力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扶持一批牵动力强、辐射面广、名优产品多、市场竞争力强的“加工龙头”、“市场龙头”、“科技龙头”、“流通龙头”,加大与周边地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联合,促进阿盟农牧业产业化上规模。

五、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阿盟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阿盟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品位极高、潜在优势深厚、点多面广。从数量和品位来看,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独特的自然旅游,涵盖了山地、森林、草原、沙漠、戈壁、湖泊多种类型,多层次的奇特景观,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幅员广,沙丘形态复杂多样,沙漠中密集的湖泊群、众多的少数民族居民点,使阿拉善沙漠独具魅力并且具有极大的优势,塑造出了阿拉善的神秘、奇特、雄浑、淳朴和古老。二是人文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被誉为“原始社会画廊”的阿拉善曼德拉山岩画--国内古岩画分布最广泛、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阿拉善悠久神秘的藏传佛教及寺;东风航天城――中国规模最大、资格最老、设施最为完备的宇航中心,也是世界三大宇航中心之一;古朴浓郁的阿拉善卫拉特、土尔扈特蒙古族民俗风情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资源不仅品味高、且垄断性、独特性强。三是原始神秘性。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以最高沙山、最大响沙奇观;被誉为“活化石”的胡杨林是世界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久负盛名的居延遗址,8万余公顷的贺兰山原始次生林,著名的吉兰泰盐湖等,这些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给人以强烈的新奇感,符合当今旅游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和趋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四是与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和市场有双重互补性,并与内蒙古的草原风光、民族风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若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必将成为西部旅游新的亮点。

区域经济的发展篇3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作用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

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区域文化特色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五、科学运用文化杠杆发展区域经济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经济的发展篇4

关键词:空港经济;耦合;协调;指标体系

近年来,空港临港经济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国家和地方在推进空港经济发展的进度上呈现差异。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应运而生。一些省市在如何解决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发展方面,尤其是如何促进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一、对空港经济内涵的研究

空港经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空港经济是指布局于机场区内部,与航空运输直接相关的产业经济,而广义空港经济则是依托机场设施资源,区域经济与机场航空运输相互融合形成的新型经济形态。本文所讨论的空港经济为广义层面。国内外的学者将空港经济从产生到发展的原因与形成机理按照理论背景、适用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为主线,对空港经济的内涵进行了解释。Lrwin、Kasarda(1991),testa(1992),o’Connor(1995),Rovertson(1995),Bowen(2000)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空港经济的内涵与相关产业特征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空港经济的发展在理论上进行了界定,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经济性概念、产业性概念和区域性概念。张雄(1997),曹允春、踪家峰(1999),曹允春、李晓津(2004),刘武君(2005),欧阳杰(2005),李江涛、蒋年云、涂成林以及彭湃(2005)分别进行了相关研究。关于空港经济内涵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国外关于空港经济内涵的界定大多是属于描述性的,我国学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概括。

二、对空港经济发展经验、模式、评价方法与模型的研究

在空港经济的发展经验与模式方面,主要是我国专家和学者进行的总结性研究。杨友孝(2008),周少华(2009),王晓明(2009),曹允春(2009),王为人(2001),包世泰等(2009),施蔷生(2010),孙淑美和黄达海(2010)分别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对空港经济的评价方法主利用要有投入产出理论、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数据包络分析(Dea)法等。张越(2006),赵海波(2006),董志毅、彭语冰、彭峥(2007),刘雪妮(2008),戢涛(2011)分别运用相关方法进行了研究。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投入、产出指标数据的分析,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并根据各决策单元(DmU)在平面上的投影确定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距离。Gillen、Lall(1997),Sarkis(2000),pels(2003),Fernandes(2002)研究了35个巴西机场的运行效率问题,他们对机场的空侧效率和路侧效率分别进行了研究。massoud等(2003)、Joseph(2004)和BarrosC.p.(2008)对国外一些机场的数据,分别从横向和纵向比较了这些机场的运行效率问题。曹允春(2003),都业富(2006),何艳(2011),于剑、黄燕彬(2011)采用组合评价方法对我国机场的运营效率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于空港经济的评价方法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定性的描述性的方法较多,定量研究较少,方法比较单一匮乏,将其他评价方法和Dea相结合对机场效率进行评价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是目前研究的严重不足。

三、对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性研究

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地的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空港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较多的研究,malecki(1986),massey(1984),markusen(1986),Huddleston、pangotra和Caves(1990),Doganis(1992),weisbrod(1993),ashford(1994),GhobriaandFleming(1994),KeithG.Debbage(1995),Brueckner(2000)及Keith(2002)通过研究均发现,通过机场产生的客运量和货运量与区域经济以及就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得出了航空运输将一直能够作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存在的结论。叶舟(2005),杨松(2006)、曹允春(2001),彭语冰、董振强、彭峥(2007),刘海波、刘明君(2009),崔婷(2011),宋伟(2006),谢菲(2015)分别利用模型对机场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四、对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作用机制与路径的研究

虽然已有大量文献对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但对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制与机理的研究还比较少。赵文(2011)、刘会(2013)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探讨了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的耦合作用机理,并分析了北京南部区域的空港经济区与环首都经济圈相互对接的机制,进而诠释了对京冀间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关系的新理解。早在2008年,刘雪妮便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要想促进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就要从政策层面上进行推动。赵文(2011)指出,促进空港经济与首都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必须从三个方面构建其实现路径。

五、研究述评

从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的研究来看,国内外对空港经济的研究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概念的模糊性。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空港经济发展、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等概念的界定上,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没有统一的界定。

(二)空港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不明确性。厘清空港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是研究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问题的基础,只有空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相关关系,才能进一步研究其协调关系。已有文献中国外研究定量较多,国内研究则是定性研究较多;研究空港经济发展中的部分因素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较多;研究结论比较多样。国内评价空港经济的影响则比较偏重机场本省的盈利能力和效率水平,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空港经济的影响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上,定量研究极少。

(三)分析方法比较单一,组合分析方法极少。从对空港经济效率问题来看主要是围绕着机场效率展开分析,定量分析主要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Dea)等方法进行分析,分析方法比较单一,将分析方法组合应用的研究相对匮乏,加之数据收集困难导致相关的实证研究尤为不足。

区域经济的发展篇5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在全球经济化的发展背景下获得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同时承受的经济冲击影响越来越大。经济竞争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演变而来的,具体表现在各国经济体制不断开放,国内不同区域的经济也结合了自身文化、教育、发展方式等特点进行竞争力的累积,由于区域之间的竞争累积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逐渐形成经济竞争区域格局化,受到的金融发展影响程度也随之不同。浙江省在我国属于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经济区域,与国家化市场的交易合作频繁,形成以浙江省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圈。基于济竞争区域化的现实背景,研究分析金融发展对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利用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浙江省经济走上又快又好的发展道路。

二、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金融发展的内涵表现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各国对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学术界对金融发展内涵表现分类主要包括经济金融化、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对外金融、金融风险、金融市场化、金融创新等。综合金融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可以分为金融体系结构、金融体系效率、金融体系风险、金融体系环境四个因素。

(二)经济发展的内涵表现

经济发展的内涵表现相对来说较为丰富。传统的经济发展内涵仅仅包括省份GDp或人均GDp,主要是对经济量的提高进行概括,现代的研究的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量的提高概括,还包括生产要素、资本的充足、资源配置、科技进步、人才实力、环境可持续、文化软实力等多个方面综合国家实力的提升。经济发展质与量的提升对人们生活各个方面都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交通施设更便利、教育资源分配更合理,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化,生活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提升等等。

(三)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现阶段,学术界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为功能论和机构论两个方面。功能论影响方面内涵是金融体系发挥的金融功能在多个方面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因素,如金融中介、金融市场等不同的金融机构系统。

三、金融发展对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金融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1、金融行业产值的发展情况

综合收集的调查资料分析,在1990-2011年期间,浙江省的金融行业发展迅速,金融产值增长幅度大,从44.48亿元增长到2730.2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66%,发展速度以16.46%高于全国同期的平均水平,并且浙江省金融行业产值的提升水平平稳,呈逐年上升趋势,从金融行业产业与浙江省生产总值的关系分析,在1990-2011年期间,金融行业产值有所下降的时期,浙江总生产值也有所下降。

2、金融行业的专业性变化

为了判定浙江省金融行业在我国金融行业的地位,通常采用金融业区位商进行分析判断,区位商判断法通常用于判断某个产业是否有足够条件构成该区域的专业化生产部门,区位商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经过收集资料分析浙江省金融行业的区位商数值,在1990-2011年期间,浙江技能区位商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近年来,浙江省金融专业化程度值达到1.60以上并呈现平稳发展趋势,成为了浙江省的专业化生产部门。

3、金融体系市场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金融市场包括国有金融体系与非国有金融体系,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由国有金融占主导地位,因此以国有金融体系作为主要因素对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在1990-2011年期间,浙江省国有金融银行贷款总值呈上升趋势,但从相对值来看,国有金融体系存贷款比重相对降低,非国有金融存贷款比重上升,浙江省金融体系发展逐渐迈向市场化。

(二)经济总体的发展情况

1、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

浙江省由于处于沿海地理位置,拥有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对外经济参与度高,人均GDp高于我国的平均值,直到2011年,省内生产总值达32318.58亿元,整体的经济增长呈现平稳上升趋势。

2、产业结构的优化

浙江省不仅经济比较发达,其发展环境也较良好,受到的生产污染较小,主要云因是浙江省的产业以轻工业为主,产业逐渐升级与优化,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近年来的平均增幅比较平稳,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区域经济的发展篇6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繁荣

2013年9月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立刻成为了上海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受到了社会的热烈关注和广泛好评。在此之后,2015年4月,我国国务院又批复了广东、天津以及福建3个自由贸易区;2017年3月,国务院有批复了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7个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我国“1+3+7”的自贸区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这种形势下,探究自由贸易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自贸区对区域民众生活影响分析

1.更加便捷、便宜的买到国外商品

鉴于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严峻的形势,很多民众都会选择以各种方式来购买国外商品,特别是母婴用品。然而,由于购买渠道的匮乏,很多人通过一般正常途径并不能够非常方便的买到想要的产品,这就使得一些不合法的线下代购产业逐渐兴盛起来,使得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自贸区成立以后,民众可以通过国内的电子商务网站就可以购买到全球各国的商品,并且这些商品将通过国内的物流送货上门。至于商品的价格,由于自贸区的税收优惠,通常这些商品比市场中其他渠道购置的商品便宜约三分之一。

2.可以享受到国外的高端医疗服务

外资医院在自贸区中设立的条件被进一步开放,这使得外资医疗规模进入我国提供了可能,使得很多人在国内就能够享受到境外的医疗资源。同时,境外医疗机构中的设备和设施基本上都会达到国际上领先水平,这就使得民众花同样的资费就能够享受到更好地医疗资源。

3.具有了更大的就业平台

按照自由贸易区的相关规定,可以在其中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结构,这不但为我国众多企业提供了很多优秀的国外人才,而且还为我国民众进入国外跨国企业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机会。特别是目前高端人才匮乏的国际金融、物流以及it等诸多领域行业精英,将会有更大的平台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4.为民众提供了优质的创业环境

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它为其中的自主创业者提供了非常多的优惠政策,比如更加简单的办事流程、进出口优惠政策、金融服务等。与此同时,自由贸易区中聚集了大量的天使投资人、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这些金融机构将会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5.为我国居民出国旅游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

自由贸易区中允许设立中外合资旅行社,这不但为民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线路,同时还使得我国民众出国旅游的流程变得更加简洁和方便。

6.可以接受国际知名结构的培训

目前,我国服务领域很多高端岗位的人才缺口很大。而依据自由贸易区的规定,将会允许中外合作经营性教育机构以及培训机构在其中进行设立,这就为我国一些急需进行职业培训以及相关岗位培训的人员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环境。

二、自由贸易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能够分享自贸区带来的溢出以及带动效应

自由贸易区在设立过程中会设置很多优惠政策和条件,这必然会吸引周边区域的高端服务业向着自由贸易区汇集。而高端服务业的不断汇集优惠倒逼制造业等向外溢出。这就使得自贸区周边的一些区域有了承接并消化自贸区制造业溢出效应的机会,有效弥补自身高端服务业流失所带来的产业真空。

2.分享区域产业的互补互通作用

我国同一省份不同地市经济发展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平衡,产业梯次划分也非常明显,这对于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这种形势下,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使得这些区域的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进行了重新分配,有效的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并且随着自贸区发展的不断社会,这些区域的产业链将会进行有序转移以及优化整合,最终形成更加完备的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3.提升区域经济的成长空间

自贸区的设立,会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使得区域经济的成长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以上海自由贸易区为例,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了多边贸易体系,实现了多边贸易自由化,这激发了上海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潜力,通过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方式有助于扩大区域经济的对外贸易。其次,上海自贸区的区域经济辐射作用。上海自贸区帮助区域经济开拓了更多的贸易通道。另外,贸易区的设立还有助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整体上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潜力。

4.促进区域地产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在当前我国三期叠加的环境下,我国房地产泡沫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地区都设置了很多政策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但是从市场实际反馈效果来看,这些政策作用并不明显。而自贸区设立以后,相关区域的地产市场可以借助自贸区发展的优势,很好的降低房地产的泡沫,实现其良性发展。

三、自贸区设立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1.自贸区的“虹吸效应”挑战

自贸区在设立之后由于有着税收、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必然会对周边区域产生相应的“虹吸”效应。仍旧以上海自贸区为例,上海自贸区成立以后,其贸易便利化、金融自由化会使得上海市以及周边区域很多企业更乐意把企业财务中心、运营中心等部门放置到其中,以便于享受到其中的改革红利。这样,无疑会对相关区域内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削弱作用。

区域经济的发展篇7

关键词:区域;会展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都想寻找机会搜集市场信息、促进产品销售,而参加会展无疑是一个契机。一方面,企业通过参加会议和展览,可以及时、准确、低成本地获取各种有效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实施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在展览会上通过产品尤其是新产品展示,可以诱导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都想寻找机会搜集市场信息、促进产品销售,而参加会展无疑是一个契机。一方面,企业通过参加会议和展览,可以及时、准确、低成本地获取各种有效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实施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在展览会上通过产品尤其是新产品展示,可以诱导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经济每年以平均20%的速度递增,中国会展业在各城市发展迅速,尤其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五大会展城市最为活跃,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廊坊等城市为重点,其会展业发展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会集中,辐射广。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等城市为依托的会展产业带已经形成。该产业带起点高、政府支持力度大、规划布局合理、贸易色彩浓厚,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影响大,发展潜力巨大。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交会为助推器,以深圳、珠海、厦门东莞等会展城市群,形成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高、会展产业结构特色突出、会展地域及产业分布密集的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以大连为中心,以沈阳、长春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依托东北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及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形成了长春的汽博会、沈阳的制博会、大连的服装展等品牌展会。中西部会展经济带——以成都为中心,以重庆、西安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通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成都的西部国际博览会、重庆的高交会、西安的东西部洽谈会等品牌展会。

我国的区域会展经济虽然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场馆建设、经营模式、管理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都需要我们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会展经济的行业规范和管理体系,借鉴国外会展经济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

一、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发会展经济资源

会展经济的发展本身就具有区域性和地区特色。各个地区在发展本地会展经济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区域特点和优势,要量力而行,不能为了赶潮流,盲目投入大量的资金,造成资源的浪费。由于每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会展经济资源的开发也不能遵循统一的模式。某一个地区或城市,在决定开发会展经济之前,一定要对本地的资源和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调研,选择符合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这样一方面能够节省资源和财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区域特色会展经济的发展,与其他经济形式相辅相成,真正对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制定相应法规和管理规范,避免恶性竞争

地方政府在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部门的职责是要规范各种法规和管理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监督和评估体系,为会展经济的发展做好有力的保障。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既不能对会展经济的发展大包大揽,阻碍市场调节对会展经济的作用,又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应该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规范,对展会及展会公司的质量和资质进行评估和认证,避免恶性竞争,使会展行业规范化、市场化。

三、培养和引进复合型的会展管理人才

会展行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大批人才,特别是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受到地域的限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就显得尤为重要。会展行业的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但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还要精通外语,并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为了培养优秀的会展管理人员,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人才送到国外去培训,可以让他们在国外的跨国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积累实践经验。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聘请一些高水平的国外会展管理精英来国内,对我们的员工进行培训,促进国内会展人才的培养。

四、小结

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全面的市场调研,也离不开政府的监管和支持,更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参与和管理。只有把握好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结合区域特色,充分开发会展经济资源,才有可能使会展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与区域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薇.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J].大经贸,2008(02).

[2]丰理炜.浅析会展经济的功能及其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8(02).

[3]刘筱柳.区域会展经济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提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4).

区域经济的发展篇8

关键词:区域合作;会展经济;义乌

义乌会展业作为贸易沟通服务业,多年来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大力培育小商品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渠道关系,在优化贸易结构、引领内陆开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小微企业和繁荣县域经济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造成了义乌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适应城市新一轮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本文着眼会展经济概念,从区域合作这个需求点切入,试图对义乌会展经济的发展给出合理化建议。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外的学者开始重视会展业对经济的影响的研究。Kimetal(2003)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了会展旅游对韩国经济的影响,发现会展旅游收入虽然只占GDp的1.3%,但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则达到7.6%;XinJin,Karinwe-ber,thomasBauer(2012)借鉴porter的集聚理论,以中国大陆会展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会展集聚对会展举办地吸引力的影响,并影响会展举办地吸引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城市影响力和参展商来源。在我国,刘春亦(2004)在分析会展业发展条件和机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会展业发展动力系统。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的发展进行了“整体”性定位和“层次”性定位,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会展业合作体系。莫岸华(2009)利用非合作重复博弈分析了穗港澳三地会展业合作的基础,提出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区域会展业发展协调机制在内的措施来提升穗港澳区域会展经济的综合实力。

二、义乌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滞后,市场化程度较低

从会展的管理组织架构来讲,义乌市会展相关机构组织尚未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会展管理方面主要由义乌市人民政府会展管理办公室组织。详细来讲,同一批人员既是会展组织者,又是会展管理者,也是会展项目的实施者,从策划、招商、展品征集直到为参展商提供吃、住、行服务等均由同一批人承担。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化分工带来的高效发挥,且在职能和责任也经常划分不明,“事事人人管,事事人不管”,大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展会发展规律上看,以综合性为主的政府主导型展会已经不适应以专业性为主的会展发展趋势。政府资源投入越多,官方介入越深,就越发阻碍了政府主导型展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在这一情形之下,政府举办展会是作为一项政绩,多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不计投入产出比。大多由政府成立临时机构或组建事业单位来举办,组展大多运用行政命令手段,会务组织和保障工作实行“全市总动员”,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不论盈亏,都有财政兜底,这给地区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二)会展业态单一,对区域带动欠佳

义乌市会展业态形式还比较传统,缺少品牌意识。首先,节事活动作为会展业态中重要的一块在义乌会展发展过程中体现较弱。大多数节事活动还停留在小范围、组织散漫、文化背景不足,经济效益短期的集市或展销节阶段。相较国际上著名的西班牙斗牛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美国超级碗等节事活动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义乌的节事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次在展览方面,虽然现在有四大老牌部级大型展会以及两大新晋部级专业展览,但办展过程中项目化程度低、现代技术运用不够、专业化市场运营不足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六大展览的展商满意度以及区域经济带动效益。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三个展会中,义博会、森博会分别是商务部、国家林业局主办的政府主导型展会,无论是境外参展商还是境外采购商,还是与境外机构合作上都不多,国际影响力稍显不足。唯一一个市场化运作的展会袜机展是外资会展企业——香港雅式展览有限公司在义乌举办的展会。最后,虽然从初始定位上六大展会各有专门的产品领域,但现实操作却不然。招展过程专业化程度低,导致六大展览都变成了大型综合展,展品范围重复或模糊不清的状况常见。从而导致观众和参展商的满意度变低,最后导致下届展会招展压力变大,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展会建立的品牌失去意义。

三、义乌会展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拓展区域共同合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义乌处于长三角经济圈,也处于“新丝绸之路的起点”,块状经济发达,平台支撑作用明显。目前,义乌在城市东北部规划建设丝路新区,集中布局国际会展、国际服务、国际旅游、国际商贸等为一体的功能区,力争将义乌建设为国际商贸流通的中心和国家转型升级的高地。希望借此与中亚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沟通,同时也将利用义乌保税物流中心和义新欧等平台,将中亚的商品带回义乌,销往全国。因此,谋求区域合作、强化互利共赢应当成为义乌会展业发展的关键。为此需要强化“密切沪杭宁,融入长三角,放眼全世界”的意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地开展区域合作交流。这是义乌长期保持并动态调整与环境互动关系的最佳途径。在拓展区域合作方面,政府应加强与国家各部委、行业协会和国内会展办的联系沟通。打造展会国内营销网络,充分利用行政、商协会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和申办国家各部委、行业协会主办的档次高、影响大、且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论坛、会议,借助高端会议的影响力,提升展会层次。加强政府型主导展会与国内知名专业展览机构的洽谈、合作,全面推动展会的专业化和市场化运作能力,着力把政府主导型展会打造成为真正的国际知名展会。要把引进国际大展、品牌展会、国际会议和论坛作为义乌招商引资的工作重心之一,通过招商推介、经贸交流等各项活动,大力宣传义乌会展业的独特优势、总体规划、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际知名会展企业与展会、论坛落户义乌。

(二)借力现代技术手段,做强国家展会项目

在新媒体和移动互联时代,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开发其商业及社会价值。需要整合技术力量,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大数据构筑。这将是义乌会展业发展突破瓶颈的钥匙,也是义乌会展业成功升级转型的关键。从采集“基本信息”入手,提供“需求信息”服务,上升到“行为信息”的分析研究和“管理信息”反馈,这不仅需要人才、技术与环境,更重要的是战略决策的头脑与商业的智慧。移动互联、大数据、实时展示、信息配送将成为现代会展的技术构成,需要认真研究,提前谋划,科学布局。对于义乌已有的部级大型展会项目,要做到推进市场化规模化建设。做强做大部级展会项目,如义博会、文交会、森博会、旅博会等,通过展会项目实现管理理念创新、规划模式创新、区域发展创新、活动开发创新、营销管理创新、会展品牌创新,进而推进展会项目的市场化与规模化建设。部级会展平台的建设需要更多地体现为义乌会展在全国的地位、在业界的声誉、专业领域的领先性、国际开放的前瞻性上。为此,需要在部级展会项目上体现义乌城市品牌影响力和国际贸易中心的集散能力,以及“义乌元素”的整合营销与传播。

作者:傅婧婧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程红等.会展经济:现代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J].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03)

区域经济的发展篇9

【关键词】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产业;标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迎来了电子商务极速发展的时代,也使“物流”渐渐浮出水面,从幕后走向台前,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甚至引发了空前的物流热。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促使了现代物流行业的全新崛起;然而落后的物流技术和参差的物流服务水平却成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再次腾飞。

2009年2月,国务院正式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将物流业纳入全国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这意味着国家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物流业作为服务行业,对服务和支撑农、工商业及其他服务产业的调整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意义。而物流园区以其特有的组织管理功能和经济开发功能被确定为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之一,被认为是推动现代物流行业振兴发展的巨大推力。各地政府亦纷纷看好物流产业,近来来都不约而同地将物流园区纳入新一轮重点城市建设规划项目中去。

1物流园区的定义

为进一步规范物流园区的建设,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台了《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国家标准,阐明了物流园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的意义,同时对物流园区的建设规划提出了基本要求,也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对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与评估提供了依据。

物流园区,属于城市物流功能区域,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物流园区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适应城市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其主要作用是开展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就近生产、区域生产组织所需要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2物流园区的作用

根据以上定义,物流园区的概念比较广泛,内涵也非常丰富,因为物流业本身就是一个涉及领域非常广的产业,它融合了运输、仓储、货代和信息等行业的服务产业。因此,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对提高物流基础条件,改善我国物流产业落后的现状,促进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的构建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2.1物流园区是社会物流基础功能的主要载体,一般由政府承建,享受政府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园区建成以后,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商贸企业等入驻园区,并逐步达到预期规模。一方面可以给地方百姓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给政府财政创造一定的收入;若政府再将收入部分投资园区,建设更好的基础设施,达到进一步改善地方物流环境和经济环境的目的。只有政府认识到园区建设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才可能使园区得到强有力的发展;同时,政府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规划中应当加强宏观调控,对在建设中物流园区的加强政府的控制与监管能力,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保证园区健康、有序的发展。

2.2发展物流园区有利于集中分散物资、优化物流组织网络,促进产业集聚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功能结点之一,是物流组织网络的重要组成结构。我国物流业的起步晚,基础差,整体物流网络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足,发展物流园区有利于整合区域闲散资源,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同时物流园区引进各种不同功能的企业,从而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提高物流设施、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另外,通过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加快信息传递与共享,加速货物运转,减少企业成本。

2.3发展物流园区有利于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打造物流服务品牌

我国政府在较早前出台的《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就提出,要鼓励制造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发展专业化物流能使生产制造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更好地推进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从而有利于形成并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流园区内部各企业间形成相对明确的产业分工,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建立企业服务品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物流园区发展的基础,物流园区既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内容,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第三方物流。

2.4发展物流园区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经济融合

由于近年来我国劳动密集型、高耗型、低附加值等的制造企业成本不断增加,促使劳动力往内陆地区转移;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要向落后地区渗透,必须要有良好的物流网络给予支撑。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一轮城市规划迎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城市经济布局的大调整,加上城市建设规划和政策的限制,给传统的物流业正面临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传统的运输工具和大型仓库在市内已受到限制,一些企业原有的采购、仓储、运输等产业链格局被打破,他们迫切希望寻求相对集中的物流设施和专业化的服务,这就为物流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我国掀起的这一股物流园区热,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种社会条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当物流活动进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阶段的产物。但是,目前在我国推进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仍然碰到许多问题和困难,这有待我们的政府、企业和有关专家一起努力,寻求解决办法,才能使我国物流园区得到科学、健康的发展,最终达到推动物流行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黎明.中国物流园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2]陶经辉.物流园区布局规划与运作[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09.

区域经济的发展篇10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化水平指数;区域经济

一、信息与信息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随着人类对资源利用广度和深度的加大,信息也成为一种资源,并日益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一股巨大力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一种社会发展的“时代潮”——信息化。广义的信息化是指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组织、领导下,在农业、工业、国防、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推进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准。

二、中国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性

由于中国各地区在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开放程度、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东、中、西部在信息资源获取、掌握及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已经拉开,形成了“数字鸿沟”。从表l中可以看出,1998年全国信息化水平指数分布中,前五位全是东部省份,后五位全是西部省份。东部十一省、市、区中,仅有山东和河北的信息化水平指数低于全国信息化水平指数25.89中部八省、市、区中大约有40%的省份信息化水平指数低于全国信息化水平指数,而西部十二省、市区中,只有陕西、重庆、宁夏的信息化水平指数高于全国信息化水平指数25.89,它们分别是36.94、30.18、27.92。东部信息化水平指数最高的是北京,为89.87,西部信息化水平指数最低的是西藏,为l3.03,二者相差甚远。

从以上分析可知,总体上,东部地区信息化水平高于中部地区信息化水平,中部地区信息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相差很大,广大中西部地区在信息化方面存在明显劣势。我们认为,产生中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中西部地区社会信息意识弱,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社会所认识;二是信息化人才相对缺乏,教育体制落后,信息处理和加工水平低下,很难成为带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力量;三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财力不足,支撑信息化所需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及装备滞后,信息市场发育缓慢;四是管理体制落后,部门间、地区间、企业间相互分割,存在严重的分散、浪费、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不同信息化水平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著名经济学家K.阿罗认为,经济主体掌握的初始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因而其行为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可以分析的,信息的作用就变得十分重要了。人们可以花费人力及财力来改变经济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种改变恰好是信息的获得。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一个区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提供了便利,而这种信息资源的获得减少了不确定性,从而获得了收益。所以,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舞台。

从表1中可知,中国各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各省、市、区的19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分布中,排在前九位的全是东部省份,排在后九位的全是西部省份。东部十一省、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高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6392元,西部十二省、市、区中,新疆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为6229元,但还比全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92元低163元。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省份是上海,为28253元,最低的是贵州,为2342元,后者仅为前者的8.29。而中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的省份黑龙江、湖北、吉林都是老工业基地,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以上分析表明,中国各省、市、区的人均GDp值(Y)与信息化水平指数(x)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为从总体上看,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反之亦然。因此,可以以人均GDp值(Yi)为应变量,以信息化水平指数(Xi)为自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为各省、市、区人均GDp值(元),Xi为各省、市、区信息化水平指数,为人均GDp的样本条件均值,变量采用1998年的数据(见表1)。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对上述模型进行估计,可得:

其中回归方程下方第一排圆括号内的数字是对应参数估计的标准误差;第二排圆括号内的数字分别是在对应参数等于0的原假设下,所计算的t统计量;r2是可决系数。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相对较好,可决系数为0.7332;系数显著性检验:对于统计量为8.9272,给定a=0.05,自由度为n-2=29,查t分布表可得to.025(29)=2.045,因为t>to.025(29),所以拒绝原假设,并表明信息化水平对人均GDp有显著性影响。

综上所述,区域信息化水平对区域人均GDp有显著性影响,区域信息化程度的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四、信息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

在人类的漫长发展历程中,有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始终支配着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即是物质、能量、信息。不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这三种要素分别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世界经济的发展走着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信息经济的三个阶段。人类掌握了农耕技术,进入有赖于物质的农业经济时代;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大工业的发展,又进人物质和能量的工业经济社会;随着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发展和应用,人类开始进入有赖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大量生产知识和信息,并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控制信息的流通、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和利用,形成知识信息网络,从而对社会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经济增长所需的信息资源,进而大量的信息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注入了能量。

1.信息是现代经济的重要资源和投入要素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加强。信息应用于生产系统,不仅可以缩短生产周期,而且可以带来其他资源(如劳力、资本、原材料等)的节约制造出质量更高、价格更低的同源产品。在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中,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劳力和资本是有限的。而作为信息时代重要资源的知识和信息是可以再生的,并再生出新的知识和信息在当今物质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的形势下,信息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对现代经济有着特殊的作用。

2.信息资源优化经济决策

现代经济系统是多因素多变量的。在信息社会时代,信息资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要素。而且人类的经济行为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所以,在信息不充分、不完备、不对称的经济环境中所获得的信息,可以保障经济决策的顺利进行,为经济决策提供充足的条件,进而实现经济决策的优化。

五、结论及对策

由于中国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缩小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实现经济“趋同”,就要求中西部地区必须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

第一,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

目前,经济结构不合理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要求各区域要注重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中西部地区应将信息产业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提高西部的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水平。同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广泛应用,以加速对传统产业的更新和改造,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补共进。进一步地,还要注重研究本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发展政策等信息化问题。而且,我们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信息资源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行业以及广泛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若无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投资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仅靠地方、企业等的分散投资,很难达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信息化水平。为此,中西部地区应借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创造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制定一个长期的、健康的、有序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