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意义十篇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意义十篇

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5:56

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意义篇1

   一、充分认识检察机关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不断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经济支柱。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赖于良好地法治环境。只有营造出健全的法治环境,才能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竞争,最大限度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有力促进非公制经济快速发展。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坚决打击危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犯罪,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既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赶超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也是检察机关与时俱进,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常常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只是个别业主的事情,甚至持排斥的态度。然而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及其凸显出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进一步表明,非公有制经济已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平等地保护公共财产和私人合法财产,平等地保护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为非公制经济发展创造出与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同的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是必须也是应当的,也是检察机关应履行的职责。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

   检察机关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的一套单一的思维方式和法律评价标准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据此,要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改革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首先,要破除传统旧观念,转变过去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冷漠态度,以满腔的热情为非公有制经济予以支持。其次,要从片面理解对法律实施监督转变为充分运用法律监督职能为非公有制经济服务的观念。在过去,一提到法律监督职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打击和办案,没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制的最终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检察工作要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就不能偏离经济建设之外。所办的各类案件都要注重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要拓宽服务领域,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各种危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犯罪活动。最后,要从过去单一打击的旧观念转变为打防并举的新观念。打击就是服务的思想已被人们所接受,但打击并不完全等同于服务。因此,在执法思想上要破除就案办案,孤立办案的单纯业务观念和机械被动的执法观念。要紧密结合检察职能,把打击、预防、服务有机结合,既防止以打击代替服务或把打击作为唯一的服务,又防止离开检察职能单纯为服务而服务的倾向。通过打防结合,大力开展预防工作,使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了解检察机关,也使检察机关了解非公有制企业,努力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经济效果。三、制定具体措施,切实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检察工作是一项法律性极强的工作,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服务必须采取与自已工作的特点和性质相适应的途径,充分发挥工作中的策略性、实践性,最大限度地达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的统一。具体措施可以是:

   1、发挥打击职能,切实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批捕、起诉职能,坚决打击杀人、伤害、绑架、抢劫等危害非公有制经济业主人身权以及盗窃、诈骗、哄抢个人和企业合法财产等侵犯财产权的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地方恶势力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收取“保护费”和强迫交易等犯罪,对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侵占、挪用企业财产和侵犯商业秘密、破坏生产经营等损害企业利益的犯罪,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及其业主的合法权益。

   2、严肃查办职务犯罪,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

   切实履行职务犯罪侦查职能,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证照颁发、项目审批、税收征管、贷款发放、民事裁判等过程中向非公有制企业索贿受贿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侵犯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及其业主、从业人员财产、人身、民主权利的职务犯罪,作为办案重点,依法从严查处,利用法律手段净化投资环境。

   3、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的法治环境

   对侵害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和业主合法权利的刑事犯罪案件,有关部门该立案而不立案的,要依法行使立案监督权,督促其立案查办,法院对此类案件判决不公的,要依法抗诉;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及其业主、从业人员涉嫌犯罪的案件,要依法对侦查活动进行监督,及时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保护其合法权益;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参与民事、行政诉讼,法院作出已生效的错误裁判,特别是因歧视非公有制经济或司法腐败导致裁判不公,损害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合法权益的,要依法抗诉。

   4、开展法制宣传,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通过法制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增强非公有制企业业主及从业人员法制观念,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并明确向检察机关寻求法律帮助的范围和途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办理涉及非公有制企业的案件中,要注意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帮助企业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堵塞犯罪漏洞,预防和减少犯罪。

   四、依法办案,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在办理涉及非公有制企业的犯罪案件时,要注重办案方式。在依法保证法律公正的基础上,各部门应紧密配合,加快办案进度,尽最大努力缩短办案时间,尽可能减少办案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要注意维护企业声誉和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如因案件需要确需查询、冻结企业流动资金和银行帐户的,必须按规定依法进行;确需对涉嫌犯罪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采取强制措施的,建议做好交接工作,保障工作的衔接,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基础上,依法慎重进行,并将案件结果及时反馈。尽可能挽回企业经济损失,使企业受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办理影响较大,企业职工反映强烈的案件时,要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企业稳定。

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意义篇2

一、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规定的原因

1、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非公有制经济,是上位概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合资经济、股份经济等等是下位概念。并且,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是并列的两个相对应的概念。非公有制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在宪法上规定,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刚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国民经济发展最强劲、最稳定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远远超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增长率,对二十多年来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相对困难的几年里,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明显的。

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将是各级政府的一个长期和艰巨的任务。正是非公有制经济每年创造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不但吸收了新增的就业人员,也吸收了从国有企业分流出来的人员。以后,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据劳动部2002年对66个城市的调查,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中的65%,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实现再就业。”

非公有制经济将会是越来越重要的税源。尽管国有经济目前在整体上仍然是政府最大的税收来源,但非公有制经济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税收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特别是在增量上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在地方经济和县域经济中,经济发展和税收,主要依靠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我们尽管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平等竞争、厉行法治等基本规则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

2、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目标的实现,具有战略性意义。因此,中共十六大三中全会充分肯定“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

二、宪法修正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的意义

1、从法律的角度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的确立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法律的保护。由于中国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是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根据,而是以政策作为根据,主要靠政策手段而不是法律调整。还没有建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因此,在非公有制经济获得极大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和限制了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这次宪法修正,明确规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大的法律意义。从宪法上规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的法律地位。为此后国家制定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提供了宪法上的依据。

2、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的确立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起点。这次对宪法第11条第2款的修改:一是突出强调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二是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体现“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的方针;三是强调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和管理,必须依法进行,以贯彻、体现国家和政府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的方针。可见,这一修改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3、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的规定是宪法本身的完善。体现了宪法与经济发展的同步也是宪法进步的体现。一个国家的法律的完善首先是宪法的完备,而宪法的完善是的前提,宪法对经济的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对经济的规定是根本性的,是其他法律对经济的规定的前提和基础。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是其他法律规定的依据,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的确立的根本,是宪法自身完善的体现。

三、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的几点看法

虽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规定已经有了宪法的根本法保障,但是,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使修改后的宪法第11条具体化,要按照宪法第11条的规定,改革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的内容,尽快制定物权法规定平等保护的完善的法律规则,严格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宪法第11条规定。在制定物权法时,抛弃传统理论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划分财产权的做法,规定统一的财产关系基本规则,贯彻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原则。要逐步建立法制化的财产保护体系、税收体系和其他经济活动规范体系,与宪法一致。

法律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的进步体现了法律在保障经济发展上的先进。但是法律对经济的保护的同时又肩负着规范经济发展的使命。我们看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看到了非公有制经济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我们也不能忽视非公有制经济的不足。存在相当多违反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商标法等现象。个体私营经济的确存在相当多的偷漏税、拖欠雇工工资和任意增加劳动时间、假冒他人商标等违法违规行为。一些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热衷于“”以获取不正当的资源和政府支持,从而得到暴利。因此非公有制的地位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意义篇3

【关键词】非公经济理论历史进程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称非公有制经济(以下简称“非公经济”)“不可侵犯”,这不仅进一步提高非公经济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为民间资本继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政策保障。纵观我国非公经济相关政策,其处于不断变革与建构之中,在非公经济发展到历史新阶段的今天,我们对其宏观理解、深入分析、客观认识尤为重要。

非公经济―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否认,非公经济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以个体经济为主)就已经存在并在当时发挥了一定的经济作用,稍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等的进行,非公经济被公有经济逐渐取代,在某些历史时期非公经济甚至被认为是以投机倒把为主的一种行为而被批判。自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始,发展非公经济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讨论话题,非公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也逐步开始。可以说,非公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以较少的社会资源创造了较多的社会财富,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仍在逐渐凸显,与此同时,在公益事业等领域非公经济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非公经济取得诸多辉煌成就并较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机制,这与其对于社会劳动力的吸收、城镇化建设的贡献等密切相关,也与地方政府的作用、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等息息相关。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由于户籍政策及经济发展模式等因素,我国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劳动力人口迁移,劳动力人口以农业和重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非公经济的逐步发展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人口。可以说,非公经济带动了产业变革,产业变革影响了劳动力的分布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非公经济的大力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就业的显著增加。随着非公经济成为主要的劳动力就业数量增长点,其不仅吸收大部分城镇劳动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还接收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所以,非公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通过吸纳劳动力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城镇化往往是以某地区城镇人口与某地区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非公经济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非公经济与城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既体现为非公经济促进了城镇化也体现为城镇化为非公经济提供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两者互相作用,彼此推进。

在新的形势下,非公经济不仅创造了数量可观的社会财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劳动力市场与城镇化等社会事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塑造国家形象、改善民生民利、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数年的实践积累与理论互补形成的良性成果。正是从以上诸多角度来理解,我们说非公经济不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时而异―我国非公经济政策发展概观

正如前文所言,非公经济的发展是逐渐展开的,与相应的历史实际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主流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同样,作为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非公经济理论也是随不同时代而变化,理念不同的非公经济理论在不同历史阶段均有其特殊意义,这与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状况、政治倾向、经济实际关系密切。在新的历史阶段以唯物视角理解国家非公经济政策、理论,有助于我们在经济领域实现经济的“中国梦”。

可以说,非公经济的重新登场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新的指导方针下,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到“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①,允许个体经济以补充的身份参与经济建设,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虽然这种非公经济是以补充身份而出现的,但是相对于之前的完全公有的经济模式可以说已经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也拉开了我国新时期非公经济发展的序幕。

接下来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非公经济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十三大报告中对于非公经济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非公经济已经与生产力、分配方式等紧密相连,在生产力标准下扩大了非公经济的范围,这就使非公经济的发展与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

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表示“国家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对各种各样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这表明,在此阶段我国对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已经相对摆脱了单纯意识形态的不公平,取而代之的是一视同仁的态度,这种观念成为此阶段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十五大对发展非公经济的观念是着重将其从基本的经济制度应用于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之中。这种将非公经济从制度层面进行考察的观念是非公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从制度层面切实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非公经济的地位,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

到了十六大,以进一步鼓励非公经济为基调,不仅如此还认为发展非公经济要坚定不移。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十六大报告在强调非公经济时,重申与强调了公有经济的地位与性质,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而且也深刻地阐明非公经济若想健康的发展其实也离不开公有经济的基础性作用,甚至可以说两者互相作用、彼此发展才能够形成良性的经济发展模式。

十七大顺接十六大关于非公经济的思想,在坚定发展非公经济决心的同时又将平等的观念深入非公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历史发展新阶段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思想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③不仅将非公经济与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公有经济等结合在一起进行阐释,而且着重强调了如何刺激非公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可见,此时已经将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也是我国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对此,还做出专门的说明,指出许多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切实可行的举措。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非公经济发展的具体理论指导到基于非公经济现阶段的现实而作出的重要指示,我们可以说非公经济的障碍得到了一次大清理,这些思想武器体现在具体的政策与法规上,为中国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坚硬的盾牌。

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继续具体化当前我国非公经济发展的举措,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关于非公经济的论述可以这样理解:首先,凡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要遵循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其次,明确指出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并明确列举了可参与的领域;再次,为民间资本参与经济建设提供更为广大的舞台、更多的机遇,同时认为非公经济同样具有不可侵犯性,明确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④这些当前中国最新的非公经济发展理论是与的重要指示一脉相承的,同时不仅明确了一些具体发展路径,也着重强调了非公经济与公有经济彼此协调配合的特殊视角。

立场鲜明―对当前我国非公经济政策的认识

通过以上对非公经济日益增加的经济、社会等的重要意义的探究,以及从历史视角对于我国非公经济理论、政策的分析,我们对于中共十以来的非公政策、理论有了许多新的思考与认识。自十召开以来,全国上下紧密围绕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行各项事业的新阶段奋斗,“中国梦”的核心思想深入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在非公经济领域面对新的历史现实,我们有必要探寻非公经济理论的变革轨迹特征,力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使非公经济获得更多的前进动力。纵观非公经济自改革开放至今的理论发展,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非公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保持基本一致。可以说,不同阶段的非公经济政策与非公经济发展情况是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协调一致的。按照经典经济理论的说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自新中国成立初的较为宽松的非公经济政策到后来的几乎全盘否定非公经济的存在意义,再到新时期以来逐渐恢复与发展的非公经济政策,这种理论的变革并非单纯的受制于国家意识形态与国际思想阵营的干预,而是与我国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基本国情紧密联系的,这种国情的形成是由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的波动变化引起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非公经济在当前的繁荣与我国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当前我们在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的时候一定要将主要精力用于提高我国生产力之上。

第二,非公经济的地位由最初作为补充逐渐上升为后来与国有经济具有相同的制度保障、政策支撑,甚至非公经济获得了更多的政策倾斜与制度鼓励。非公经济的前途命运与党和国家具体的经济政策、经济规划与宏观调控等的运筹帷幄密切相关,最初是由尝试性的经济理论开始,到鼓励支持,再到更为切实可行的新的非公经济政策、制度的制定,形成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独有的政策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从上文分析的变化频繁的非公经济政策、理论不仅显示了非公经济的灵活性与变化性,也展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及包容性。所以说,非公经济理论的制定往往与非公经济的发展实况彼此促进,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实绩中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利用好非公经济成就与非公经济政策的双向互相促进的发展机制。

第三,非公经济理论的制定往往基于公有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我国在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公有经济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从以上历时的经济政策的变革中,我们虽然看到了国家对于非公经济的制约在逐渐减少,甚至很多理论、政策向非公经济倾斜,但是我们仍能注意到这些理论、政策对于公有经济地位与作用潜在的认同与坚持。这不是经济建设中的保守与教条,而是基本国家性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国情的一种反映,在经济建设中非公经济确实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政党必须坚定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这种将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作为手段的发展模式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历史性的选择,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智慧抉择,更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要求。所以,在当前的经济建设中要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做到有根基又放得开。

但是,在新的社会阶段非公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制约与障碍,这也成为我们在当今非公经济蓬勃发展下对其的反思性认识。

首先,非公经济本身的复杂性使其发展呈现复杂性,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各方面完善的应对机制与充分合理的制度政策。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往往在非公经济领域表现的最为突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对于非公经济领域出现的这些违法乱纪现象并没有形成良性的应对机制与长远的成熟的规划预案。客观来看,非公经济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困境,非公经济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政策环境很多时候并不乐观,因此想要进一步发挥非公经济在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作用,务必构建一个良性政策环境及优化升级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在充分尊重公有制主体地位相关政策的同时,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与发展情况建设特色区域经济。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和区域,确定好非公经济的部门与产业;在资源优势地区,要以资源为基础,以特色资源优势为发展重心,吸引资源加工行业相关劳动力。另一方面,发挥好财政政策与降低非公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这会带动非公企业的就业增长,进一步促进社会就业。

其次,当前在我国大力促进发展非公经济仍容易被误认为是走资本主义。走资还是走社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界一直存有论争,对于非公经济的鼓励与政策的宽松往往会造成中国正在向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误识。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非公经济的发展并不会将一个国家从社会主义直接变为资本主义,如前文所言非公经济的发展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手段或者是一种工具,非公经济可以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它是基于公有制的基础地位与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所以,目前非公经济只是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的一种缓和社会矛盾、进行资本积累、促进人民就业等的一种举措,而并非通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最后,当前有观点认为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封闭的区域经济的狭义自由模式。从我国非公经济的现实发展现状来看,往往非公经济企业更具有国际眼光与国际视野,与此同时,新兴的非公经济产业往往都与国际接轨,并未因为国家性质等意识形态因素而阻碍非公经济的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非公经济在国内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出口创外汇。所以,非公经济的开放性是真实的开放性,具有与时俱进的世界性眼光;同时,非公经济的立场也是鲜明的,它的自由是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前提的。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非公经济正在蓬勃发展,非公经济理论、政策也对其有所倾斜,我们应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努力发展非公经济,把握好其灵活、多样的特性。与此同时,我们要立场鲜明,不能忽视公有经济根基意义,不可轻言因发展非公经济而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要时刻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根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根基。除此之外,在发展非公经济的同时,相应的制度、政策、机制等科学合理的制定是保证非公经济继续健康发展的必备保障。

(作者为中共朝阳市委党校副教授)

【注释】

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981年6月27日通过。

②《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993年11月14日通过。

③《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2013年11月12日通过。

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意义篇4

【关键词】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力

【正文】

经济基础是唯物史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夺取了政权成为执政党的共产党来说,如何理解经济基础,直接地影响到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采取什么样的方略来建设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被确定为改革开放所要达到的目标模式,依法保护非公有经济、使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已经载入我国宪法的今天,我们的一些哲学教科书仍然重复着曾被歪曲和误解的经济基础概念,相当一部分同志仍然循着旧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和理解现实社会中的许多问题,一些重要的理论分歧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因此,有必要重新提及我国理论界关于经济基础的讨论,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厘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概念。

一、实践的回答

我国理论界对经济基础的讨论是从50年代初期开始的,一直持续到“”前夕,长达十余年。争论的焦点是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段名言中“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一种意见认为是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即所谓“综合经济基础”论,另一种意见则坚持,经济基础不是指一定社会中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所谓“单一经济基础论”。后来,“单一经济基础论”占了上风。从1962年艾思奇主编的中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到今天的数十种版本的哲学教材,都依然在重复着“单一经济基础论”。现在是到了彻底打破这种思维定势的时候了。

理论的结论不应与现实相矛盾,被实践证明是不符合现实和实际的理论只能被认作是错误的理论。实践既包括历史的事实,也包括当下的实践后果。那么,历史上可曾有过单一经济基础的事实?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从历史发展的情况看,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其生产力的发展都带有一定的不平衡性,所以总有自然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在封建社会中,既存在前封建的生产方式,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商品经济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它的早期,遗留的封建经济因素也是很多的,尽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因素。即使发达的资本主义,也不能说在经济上就全然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至少还存在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经济基础作为一个历史观的基本范畴,是以历史上业已存在过的经济事实为依据的,其实马克思早已对这一点有过明确的昭示,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写道:“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经济基础。“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即是一切社会形式中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性质和特点,就是由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决定的,也主要是由它们来说明的。

确实,马克思也用过“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方式”、“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些概念,这是特指那种以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这里我们必须明确地把这么两个概念加以区分,一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一个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前者是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特定阶段、特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制度或经济结构,后者则特指以生产资料资产阶级所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疑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属于主要矛盾,但不能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就只是由它构成,是它的几个方面的总和。如果这么理解,就势必会把不同层次的问题混为一谈,势必会造成一种理论困境。第一,无法理解和说明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例如,既然封建社会只以地主占有土地的生产关系为其经济基础,而把手工业、商品生产等都排除在经济基础之外,成为非经济基础的存在,那封建社会的这个经济基础怎么变更,才引起资产阶级革命,导致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上层建筑呢?第二,难以解释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何以有自己的特点的问题。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在经济基础中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而英国的资本主义与法国的资本主义就不相同,法国的资本主义与日本的资本主义也有区别。造成这种差异,除了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之外,更为重要的还是各自经济基础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其他生产关系的比重以及彼此之间的特定结合方式。

同样的道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应作出这样的区别。不幸的是,我们过去未能意识到这种区别的重要性,甚至还有意地抹杀和混淆这个区别。我们离开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状况,离开是否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这个最基本的标准,更多地从伦理主义角度来理解阶级、剥削现象,片面地夸大非公有经济的危害性,过度地排斥、压制甚至干脆消灭各种非公有经济成分,试图建立一个以纯粹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其后果是我们大家都明白的,导致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拉大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严重地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

如果说改革前中国国民经济的濒临崩溃从反面证明了“单一经济基础论”是错误的,那么改革开放的实践及其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实际上则从正面证明了“综合经济基础论”的正确性。没有对非公有经济的解禁,没有非公有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肯定不会取得今天这么大的成就,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肯定不会有今天这么大的活力。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把非公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有益的补充而加以肯定和保护,在单一所有制下就不会存在市场和竞争的必要性,恐怕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的过程无疑会更为迟滞、更为曲折。

二、从“三个有利于”标准看“综合经济基础论”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一贯认为,社会主义要搞公有制,但不能简单地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公有制。在农村改革的方向问题上,在关于特区建设利用外资的问题上,在关于是否限制私人经济发展的问题上,特别是关于市场经济的问题上,当时党内党外在认识上都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分歧,邓小平审时度势,先是要求“不争论”,干起来,看一看再说,“拿事实来说话”,后来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批评了关于抽象地争论姓“社”姓“资”的问题,提出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发动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改革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阻力和艰难曲折的过程,其中既有既得利益阶层的阻挠,也有因为受旧的社会主义观念束缚的人们的反对,还有在改革策略和方式上不同意见的争执而造成的困难。反对者的理论旗帜自始至终都很鲜明醒目,这就是捍卫和维护社会主义;反对意见的攻击点也很集中,这就是改革削弱了公有经济,从而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埋下了隐患,甚至直接危害了政权的巩固。他们的理论基础就是单一经济基础论,既然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的生产关系,那么允许、扶持、鼓励非公有经济的各种政策就都是削弱公有制的政策,在他们看来就是否定社会主义的政策。姓“社”姓“资”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这个问题的表现形式。

改革开放20年,以单一所有制的“一大二公”理念为蓝本的计划经济体制遭到了根本的否定,单一经济基础被“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所代替,非公有经济成分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时至今日,多种经济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大地上无法撼动的现实,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新通过的宪法也以最权威的形式肯定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深化,如果我们用“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单一经济基础”和“综合经济基础”的争论,答案就很明确。单一经济基础论是把社会主义纯粹化理想化的结果,同时又是论证纯粹化的空想色彩浓厚的社会主义观念的理论基础,是建立“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它不仅不适合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结果,依此理论形成的治国方略和建设实践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走了很大的弯路,受到了很大的挫折,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既是对实行了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革命,也是对空想式的社会主义理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治国方略的革命。改革开放打破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经济格局,针对生产力的不同发展水平,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体制的共同存在,积极发展各种个体经济,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投资办厂,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规模。由于这些政策符合中国国情,从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改善,激发和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古老的中华民族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

“综合经济基础论”最初是作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提出来的,也就是说,在它的提出者那里,只是意味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是由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一旦完成了过渡,似乎就该是纯粹的公有制经济了。换言之,这种理论确实带有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论证的味道。在理论上探讨经济基础问题并论证“综合经济基础论”的合理性,比仅将综合经济基础限于过渡时期,属于一种特殊时期的经济基础的观点来,无疑是更加深入了一步。但其中也有一定的问题。因为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当时人们都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历史阶段具有长期性,更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还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区分,因此,笼统地讲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多种经济成分的综合,就难以把问题讲清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社会主义认识上的一个重大飞跃,也为人们理解“综合经济基础论”的合理性提供了根据。既然社会主义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区分,在它的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并且发展很不平衡,为了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就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从公有制在质上占统治地位,由此以保障国家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性质,到在量上扩展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直至最后消灭非公有经济,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换言之,单一经济基础作为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目标,有它的合理性,而把它作为现阶段就要实现的任务,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当年“单一经济基础论”成为“正统”的权威哲学教科书的观点,并非因其更有根据、更具有说服力,而主要是非理论的原因起作用的结果。一旦成为了“正统”,便借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渠道大规模地向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们进行灌输,时间一久,便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和习惯。今天,我们一方面在改革实践中现实地变革着传统的“一大二公”的单一经济结构,寻求着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另一方面在各类学校中却继续教育着学生们只有公有制生产关系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种脱节和悖反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意义篇5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私营经济政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0年5月13日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份专门针对民间投资发展、管理和调控方面的综合性政策文件,也是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演进历程,研究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刻理解这一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演进历程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党的私营经济政策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利用”、“限制”阶段,“改造”、“消灭”阶段、“补充论”阶段,“组成部分论”阶段和“平等论”阶段。

(一)“利用”、“限制”阶段(1949--1952年)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凡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0年6月,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各种经济成分“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有些人认为可以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是不适合我国的情况的”。正是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加工订货、定购包销、扩大贷款、减轻税赋、调整劳资关系等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扶持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特别是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同时,对私人资本主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也进行了限制。在“利用”、“限制”政策的指导下,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改造”、“消灭”阶段(1953--1976年)

1953年12月,在《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指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之后,在社会主义改造进行过程中,再次强调,“彻底地消灭一切资本主义的痕迹”,“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在地球上绝种,变成历史的东西”。。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到1957年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我国大陆基本上被消灭了。

1957年前后,等人对党的私营经济政策又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指出“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但这些思想只是昙花一现。不久,党的政策又转到“消灭”上来。195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继续加强对残存的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对小商小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指示》,指出,“在政治上彻底把资本主义搞臭”,“对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工业,原则上不允许继续存在”。特别是1958年5月,中共二次会议改变了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在这种判断下,更是把资本主义视为洪水猛兽,并开始了不断升级的尖锐批判。以这一错误分析为基础,党的私营经济政策朝着“左”的方向越走越远。不仅不允许存在私营经济,而且急于消灭个体经济,急于“割资本主义尾巴”,取消农民的自留地,取消自由市场。到1976年底,私营经济在我国已经绝迹,个体经济也微乎其微,全国城镇个体工商业者只剩下19万人,仅为1966年“”爆发时的12.2%,锐减了87.8%。

(三)“补充论”阶段(1978--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雇工大户”形式出现的私营经济在中国的大地上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针对这些“雇工大户”,中国共产党最初采取了“默许”政策。1983年,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超过规定雇请多个帮工”采取“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的“三不”政策。1984年,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说得很明确:“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放了这么两年”,随着党对私营经济认识的逐步加深,在1987年提出了“补充论”。1987年1月,中共中央在《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个体经济和少量私人企业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有些为了扩大经营规模,雇工人数超过这个限度的私人企业,也应当采取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除弊,逐步引导的方针。”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文件中第一次正式肯定私营经济,虽然它的名字还叫“私人企业”。在此基础上,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明确指出:“私营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肯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私营经济,并采取了鼓励发展的政策。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补充论”的提出标志着全党对私营经济的认识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

(四)“组成部分论”阶段(1992—2002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提出,淡化了“补充”的配角意味,向“自家人”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在此基础上,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部分论”的提出,意味着私营经济由作为“补充”的配角变成了“自家人”,由“体制外”进入了“体制内”,正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党的私营经济理论实现了第二次重大飞跃。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必须毫不

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标志着党对私营经济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五)“平等论”阶段(2002年以后)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就意味着“经济上平等竞争”。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宪法第二十二条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这就意味着“法律上平等保护”。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从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等七个方面提出了给予私营经济平等待遇的36条意见。“非公经济36条”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清除体制的第一声”。2007年,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平等论”即法律上平等保护和经济上平等竞争。这就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经济不仅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获得了和公有制经济平等的待遇,一视同仁,平等竞争。党的私营经济理论实现了新的飞跃。为了贯彻执行“平等论”,党和国家又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如2009年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党的私营经济政策大致经历了以上五个阶段,呈现出“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曲折演进历程。而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演进历程,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私营经济政策演进的理论环境

党的私营经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也会促进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发展,是其形成和演进的理论环境。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利用”、“限制”政策的理论环境

新中国成立之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锤炼的思想已经成熟。正是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为“利用”、“限制”政策提供了理论环境。

新民主主义理论认为,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极为落后;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则是一种与近代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它对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正如所讲的:“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当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在利用的同时,也要对其采取限制政策,使其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

(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政策的理论环境

1953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的到来,理论准备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而当时唯一可以借鉴的,就是曾取得过巨大成绩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某些论断进行简单化、教条式的理解,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具体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了曲折。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认为,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所有制上,追求单一的公有制,不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党内许多人都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应该是由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两种经济成分组成,非公有制经济不论其比例大小,都是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容的经济成分。在这样的理论环境下,私营经济被改造、被消灭就成了迟早的事情。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补充论”的理论环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逐步形成。在新的理论环境支持下,“补充论”提出了。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和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1997年党的十五大和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作了进一步的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基本特征就是不发达,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南逐步摆脱不发达的状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充分调动各阶层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一定的社会阶层,说到底它总是一定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比如,旧式农民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农业生产力的代表者,资产阶级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工业生产力的代表者,工人阶级是现代社会化生产力的代表者。一定的社会阶层之所以代表一定的生产力,是由于从这种生产力的维持和发展中可以获取他们本阶层的利益。在社会进步中,为了既不破坏旧的生产力,又能充分发展新的生产力,就必须相对维持旧生产力代表阶层的积极性。我国面临一个生产力结构多元化的现实,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新的生产力的发展积极性和适当稳定旧有的生产力不被人为地破坏,就应当保持一种多元化的生产关系结构,保障社会发展积极性的最大化。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就必然决定了我国的私营经济将被允许存在和发展。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组成部分论”的理论环境

1992年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向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逐步形成和完善。在新的理论环境支持下,“组成部分论”形成了。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到了党的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刻,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允许私营经济由“体制外”进入“体制内”,正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作为交换关系总和的市场,本质上是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所有权的让渡和转移。具有自主功能的多元化产权主体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而私营经济是行为独立、具有自主功能的产权主体,它的出现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内部构筑了多元化的产权结构。这就为社会主义市场关系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国家是国有企业唯一的产权主体。集体所有制企业尽管与国有企业分属于不同的产权主体,但在国家统一经营的模式下,集体所有制企业失去其经济自,从而弱化了独立产权主体的功能。它同国有企业的产品交换关系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行为。因此,如果没有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就难以形成真正的市场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允许私营经济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形成为“组成部分论”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环境支持。

(五)科学发展观:“平等论”的理论环境

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新的突破,科学发展观逐步形成和完善。在新的理论环境支持下,“平等论”逐渐形成了。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先从理论层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更加系统的阐释:“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然后指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而赋予私营经济平等的地位就是其要求之一。因为只有赋予私营经济平等的地位,法律上平等保护、经济上平等竞争,才能有助于私营经济破除体制障碍、冲破融资困境,实现上规模、上档次、高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由经济发展“输血型”向“内生型”的转变,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完善为“平等论”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环境支持。

由上述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演进和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是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不断突破和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演进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环境支持。也可以说,党的私营经济政策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在一系列突破性的重大理论中孕育产生,也是这一系列重大理论的一部分,同其它理论一起共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综上所述,随着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理论环境不断成熟和完善。正是在理论环境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经历了“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曲折演进历程,不断向前发展。有了不断发展的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正确指导,私营经济获得了大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注释: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八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589至590页。

②③《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1、316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10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1)》,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36页。

⑥⑦张厚义、明立志《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92、36页。

⑧(2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373页。

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37页。

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12)(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2、18页。

(13)(17)(15)(22)《新华月报》编,《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3、396、82页。

(16)从我们的研究视角出发,如果说私营经济理论属于研究的“核心”或“中心”的话,那么,在它的周围必定有一个提供足够“生态”支持的理论所形成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环境被我们称为理论环境(此处借鉴了私营经济研究专家潘石先生的研究成果,特此致谢!)。

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意义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公众参与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价值取向相同

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渐凸显的背景下,如何摆脱日渐趋紧的资源约束、消除环境污染影响,寻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党的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从而形成社会主义事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的位置,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突破,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下的选择,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在认识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关系的基础上,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途径,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核心,旨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与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即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高度契合。同时,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即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讲,循环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途径,生态文明是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

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将循环经济作为着力点,通过推行循环经济,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关系,遵循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的明智选择。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对循环经济的参与

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需要系统的支撑机制,尤其是需要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公众参与机制。由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建设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要使循环的生活方式成为公众的自主选择还存在诸多障碍。因此,研究目前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特点及存在问题,通过制度化建设,克服公众参与先天和后天的制约因素,增强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是指社会公众作为循环经济建设的主体之一,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直接参与到同循环经济有关的活动中,并有义务承担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制度是关于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权利、义务、范围、依据、途径等一系列问题的总称。

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制度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循环经济推进的深度和广度。国内外循环经济立法和实践证明,无论是在参与循环经济决策还是循环经济的实际推行与监督方面,社会公众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公众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作为推行循环经济的突破口,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实例分析:基于公众参与电子垃圾污染防治的调查

循环经济发展涉及到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废弃物的回收与再生利用、绿色消费等方面,为了了解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深度和广度,针对该领域公众参与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制度建设方案,笔者以电子垃圾的污染防治为切入点,在武汉城区选取电子垃圾较为集中的电脑城与大型电器卖场,对公众参与电子垃圾污染防治、资源回收利用的情况以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并回收500份有效问卷。

调查反映的问题。一是公众对电子垃圾认识上的缺位。公众对电子垃圾的基本知识如电子垃圾是什么、电子垃圾的危害及可利用性存在认识上缺位。调查结果显示:77%的人群认识到电子垃圾是一些废电池、废电视、废电脑等废弃电子产品。10%的人认为塑料玩具、电动玩具也是电子垃圾产品,8%的人将它定性为一些普通垃圾,有5%的人群将它与有机污染物混同。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大多数人知道一些电子垃圾,但对什么是电子垃圾、电子垃圾究竟包括哪些,认识还是不够全面。

76.2%的人群认为电子垃圾会造成污染。73.8%的人群认为会危害人的健康,44.4%的人群认为会浪费资源,而令人惊讶的是竟有22.4%的人群认为电子垃圾没有什么危害。大部分公众已经认识到电子垃圾有危害,但是也还有为数不少的公众没有意识到其危害,对于危害的严重性与不可挽回性却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78.4%的人群认为电子垃圾的回收利用可以防止污染维护生态的平衡,62.4%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分别有48%和19.2%的人群认为可以优化生活环境和提供可观的就业机会,只有3.2%的人群认为可以产生其他的作用。大部分人认识到电子垃圾分类回收可防治污染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有一部分人仍未能清楚地认识到电子垃圾的可回收利用性。

二是公众对电子垃圾正规处理参与意识及程度较低。当被问及“您平常如何处理电子垃圾”时,回答直接扔进桶里的人占10%,卖给收旧货的占46%,堆在家里的占25.6%,交给专业公司处理占18.4%。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希望在处理时能获得相应的费用,由于交给专业公司处理获取的费用不多,过程麻烦,大部分市民选择卖给走街窜巷的废品回收“游击队”,采取正规途径处理的人群较少。

三是公众参与电子垃圾污染防治的法律意识缺失。当被问及“你知道我国关于电子垃圾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吗?”时,知道的占总人数的15.2%,而不知道的占了总人群的84.8%。绝大多数公众对我国有关电子垃圾处理的立法并不知晓,更不知道相关立法的具体内容。同时,公民在电子垃圾污染防治方面的权利意识缺失,如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电子产品时,只关心电子产品是否物美价廉,很少主动去关心电子产品的环保期限,更不知道如何避免在电子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及环境问题,如何更安全有效的使用电子产品。在电子垃圾污染防治义务履行和责任承担上,公众更多地认为政府和商家应该履行较多的义务和承担较多的责任,对在自身随意丢弃电子垃圾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并没有意识到也应该承担部分义务和责任。

由此可知,公众对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如资源节约、废物循环利用、绿色生活方式等知识了解相当有限,关注不够;资源节约与产品循环利用的观念在社会公众中尚未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和行动有所欠缺;对自身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认识不清。总之,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基础还有待加强。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是公众参与素质存在着“洼地”效应。公众参与素质包括公众参与意识与公众参与能力。在我国,公众个人参与素质依然是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一片“洼地”,并成为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瓶颈。公众在公共领域参与意识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实际上,对公众而言,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既是自身的权利,同时也是一种义务,如果仅仅强调政府责任将很难使循环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公众参与能力包括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收入和消费水平等,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也影响了循环经济的进程。

二是公众参与的法制建设水平较低。公众参与的法制建设水平是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在循环经济领域,规范公众参与权利、义务与责任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是循环经济基本法,该法规定了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主要权利,但权利宣告式的原则化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在参与的具体条件、具体方式以及程序方面规定的缺失,极大地阻碍了公众参与。如循环经济知情权是公众参与的前提,如果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途径不明,纵有参与热情,也难转化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推进力量。《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公民有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但对权利的详细内容、行使的方式和救济途径都没有相应的具体规定,这便使得公众参与的权利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在激励措施方面,《循环经济促进法》虽对企业的激励促进政策和措施规定较为全面,但对社会公众的激励措施并不健全。在公共领域,作为理性的社会大众,如果参与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单凭一部分人的参与热情,很难推进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

法治对策:立足于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制度化建设

我们应立足于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制度化建设,通过科学完整的制度建设,明确公众参与的权利、义务、责任及程序等问题。

明确循环经济法中公众参与制度建构的思路。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对公众参与有特别的要求,尤其是涉及到公众的权利和义务分配及责任的承担,需要有科学完整的制度构建以明晰公众参与的权利、义务及程序。

就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权利而言,应通过循环经济立法明确在循环经济领域公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参与权、听证权和获得救济的权利等,同时明确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具体内容以及权利的救济途径和方式。具体包括获取信息的权利,即循环经济信息知情权,指公民和社会组织有收集、知晓和了解与循环经济问题相关信息的权利;循环经济决策参与权,指公众对涉及本身循环经济权益的重大决策与重大建设项目决策活动享有按法定程序参与决策过程的权利;循环经济的监督权,即公众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所享有各种法定的民主监督权利,如检举和控告的权利;获得救济的权利,指当循环经济公众参与权受到侵害时寻求司法救助的权利,等等。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承担上,国家、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类主体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应当履行的相应的法律义务,根据公平的原则、权利义务一致原则以及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在这些主体间适当的分责,明确公众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

完善循环经济法中公众参与配套制度的建设。一是公众参与循环经济规划制度。循环经济规划是全国循环经济规划大局的组成部分,公众参与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的建设,是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决策权的实现方式之一。尽管公众的参与能力和水平有限,但循环经济本身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意见征求的过程本身就是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凝聚发展力量的过程,因而从规划的起草到征求意见都应充分体现社会公众的意志。在参与主体上要特别注重nGo的参与,他们无论是在参与热情、参与能力还是参与层次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对于公众意见的采纳要有相应的反馈和跟踪评价机制,使公众参与意见落到实处。

二是循环经济信息公开制度。循环经济信息公开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不同主体,构建相应的制度,确保公众循环经济知情权的实现。其中政府循环经济信息公开制度相对完善,而对作为循环经济信息公开主体的企业和信息获取主体的公众,相关法律法规不足,制度建设较为滞后。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是循环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目前,企业负有向政府部门申报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等信息的责任,但在循环经济信息的主要内容,如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方面的公开制度有所欠缺,而公众对企业循环经济信息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污染物的排放、资源的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以及清洁生产等方面。因此,通过政府推动企业循环经济信息报告制度的建立,明确循环经济信息报告的范围、内容、方式、程序以及责任等,可以有效满足社会公众对企业循环经济信息的需求,实现公众的循环经济信息知情权,从而提高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能力,促进企业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公众循环经济信息查询和获取,要以最容易进行为原则。目前,有些企业在公众申请公开相关信息时以涉及商业秘密或国家秘密为由不予公开,因此,有必要严格界定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免其成为阻碍公众获取信息的借口。同时,明确公众获取信息的资格、范围、渠道、程序等内容,并针对公众循环经济参与意识的欠缺,采取各项激励和保障措施鼓励公众参与,对不当的不公开和违法的不公开予以揭露并通过司法救济途径保护公众的循环经济信息知情权,最大限度的发挥公众对企业和政府循环经济行为的监督作用。

三是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激励制度。在公共事业上,我国公众历来呈现出政府依赖型特点。在循环经济领域表现为普遍认为政府应该承担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责任。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必然要求公众改变以往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建立起与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如果没有确定的激励机制,公众参与积极性必然跟不上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领域,如公众购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品等,采取相应的激励引导措施,以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与热情,使其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建设中来。

四是循环经济责任制度。循环经济责任制度是指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类主体所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及违反义务所应当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等问题的规定。

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意义篇7

【关键词】经济法;市场经济;作用;意义

一、经济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含义:经济法属于法的范畴,属于国内法的体系,但他不同于国内法体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依据这一理论,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我国经济法的产生背景

我国的经济法与国外大部分国家的经济法产生的背景不尽相同,我国经济法在最初产生之时,其思维出发点在于企业,在于把企业从高度行政管制下松绑出来,在于为企业争取到作为平等经济主体所应有的权利等。所谓把经济管理自还给企业,以便使企业能够依照自己的意愿开展横向和纵向的经济往来,利改税等上交利润制度的改革,以及理论上开始承认企业作为私有主体应当享有自己的权益,应当具有属于自己的利润等等,无一不体现放权让利给企业的思想。因未能摆脱旧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同时也由于我国关于改革思想的摇摆于“以市场为导向”与“坚持计划经济”之间的不断摸索前进:“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十二大为标志)——“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十三大为标志)、“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治理整顿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十四大为标志)。与此同时,经济法学理论研究的重心亦逐渐发生了变化。以1993年为标志,开始由原来的企业“支点”转向国家干预。当然,在这之前的各种经济法学论点并没有否认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因素,因为经济法其本身不可能摆脱国家干预,只不过是究竟应把国家干预作为构筑整个经济法学大厦的基础,还是只作为经济法学研究的手段之一,意义不同罢了。

三、经济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一)保护、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合法权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保护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任务和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和整个经济稳定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了许多领域的生产建设事业都可以放手依靠集体来办。《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和《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有关法规,赋予集体经济组织比国有企业更大的自,并且作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规定,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此外,宪法还规定要保护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经济法也将之具体化。

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也是促进我国以公有制为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我国一系列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法规,改善了吸引外商来华投资的法律环境,推动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迅速发展。

(二)经济法是保障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工具。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就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起着很大作用。但是,对市场经济要进行调控、管理,防止出现无政府状态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也不能过于僵化,防止走向市场经济的对立面。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但不可避免存在着缺陷及市场失灵,因而,国家要在国民经济总体方面加强协调,对国民经济实行协调,实现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引导、推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法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着巨大作用。其表现有三:一是有助于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不仅肯定已经取得的成就,保护现实生活中合理的事物,而且可以作出纲领性的规定,促进事物合乎规律地向前发展。经济法律、法规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作出明确规定,就是把反映客观经济规律要求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规范化、法律化。这是运用法律的形式,预先地、有计划地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引导到符合经济规律的轨道上来,从法律上保证经济体制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利于实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二是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了保证经济体制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经济法律、法规中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作出规定,使这些措施规范化、法律化,有助于国家机关、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严格地遵守和执行这些措施。同时,规定了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上述规范性文件具有强制性,就可以依靠国家强制力来排除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阻力,落实需要采取的措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三是有助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法律手段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有助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稳步发展。通过经济立法可以把经济体制改革中建立起来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管理制度、宏观调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法律、法规中肯定下来。同时规定,对破坏这些新制度的任何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情节轻重,依法追究责任。这就赋予了上述新制度以高度的权威和必要的稳定性,使其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制度。否则,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不可能得到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顺利建立和不断完善。

(四)维护经济秩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但是,不能一讲加快经济发展,就一哄而上,大起大落,而要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

【参考文献】

[1]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薛克鹏.经济法的定义[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意义篇8

同志们: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文秘部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决定在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活动。根据省、市、区三级党委统战部、工商联的意见,街道党委、办事处决定在全街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活动。现在我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实施意见,讲三个问题:一、充分认识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活动。全街道各有关单位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大力气扎实抓好此项活动。1、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十六大报告提出“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表明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充分肯定,体现了党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视和关心。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把握精神实质,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能进一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新的发展。因此,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吻合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贯彻落实的党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2、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基本要求。非公有制人士作为对祖国富裕贡献力量的一个重要阶层,党如何团结好、鼓励好、保护好、表彰好,教育引导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显得十分重要。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进一步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系、沟通的有效载体,是党对非有制经济人士为祖国富强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分子的充分肯定,是新形势下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统战工作的基本要求。3、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激励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进我街道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效载体。在我街道,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大家都很清楚,非公有制企业的比重几乎达到了100%。这就意味着,把非公有制企业做实做大做强,对于推进我街道经济发展乃至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能有效激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增强光荣感和历史使命感,争做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兢兢业业地把企业做实做大做强,为我街道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二、结合实际,精密部署,扎实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这次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正确把握非公有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引导教育我街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努力实践“三个结合”,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把企业做实做强做大,不断增强企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总体素质,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为我街道全面建设“实力***、魅力***、活力***”和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这次活动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引导我街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作为自觉行动,成为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模范,科技进步的模范,出口创汇的模范,企业党建的模范,企业文化建设的模范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模范,加快企业发展步伐,促进我街道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二)活动范围和主要内容这次活动的活动范围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包括经济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从业人员(职工)。这是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切实搞好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当前全街道上下都在深入开展党的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在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中,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制经济人士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树立两种思想,强化三个意识,提高四种能力,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新一轮的大发展。树立两种思想就是要树立爱党爱国思想和敬业创业思想。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增强对党的感情,更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创业信心,自觉把企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前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强化三个意识就是要强化责任意识、信用意识、法制意识。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明确自己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成员,以企业发展、社会进步为己任,热心光彩事业,为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典范;自觉遵循市场经济秩序就是法制经济的规律,增强法制意识,诚实活动、守法经营、照章纳税。提高四种能力就是要提高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一步树立终身的理念,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经营竞争能力,把企业培养成学习型组织,把自己培养成学习型人才;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充分认清、发挥自身体制优势,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大胆实践、敢冒风险,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自觉学习现代管理知识,汲取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善于结合企业实际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和改革。二是大力规范非公有制企业的运行机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抓住与长三角经济接轨,加快发展的机遇,按照自身产业发展特点,修订完善企业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发展措施,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建立健全企业现场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和用人、分配等各项制度,推进管理创新,加强党、团和工会组织建设,建设企业文化。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树立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环境意识,努力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基础中发挥作用,全力推进企业健康发展。三是认真推选表彰“优秀建设者”,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向先进学习。推选表彰“优秀建设者”,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按照“优秀建设者”条件,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经营人员、科技人员、从业人员(职工)中进行评选表彰。通过推选表彰,全面提升我街道非公非有制经济人士综合素质,鼓励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以先进为榜样争做“优秀建设者”。(三)活动安排这次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具体分五个步骤实施:1、准备阶段(2008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全街道非公有制企业的基本情况,建立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了座谈会了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状况。2、动员学习教育阶段(2008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召开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动员大会,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大会。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大张旗帜地开展宣传发动。以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在企业代表人士和经营管理人员中开展“三课一论坛”学习教育。即: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诚实立身、信誉兴业教育;爱厂爱岗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并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3、规范企业促进发展阶段(2008年6月中旬至6月底)。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引导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围绕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拟订企业发展规划,制订企业发展措施,促进企业与长三角经济接轨。争创产品iSo系列质量认证和3C安全认证,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投身光彩事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团和工会组织建设。4、评比、表彰阶段(2008年7月初日至7月底)。各单位根据优秀建设者条件做好初步人选的推荐工作,在初步人选的基础上,由区街道公有制经济人士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领导小组组织进行评选,然后报街道党委和有关上级部门审定,再在有关媒体上公示。5、总结提高阶段(2008年7月底至8月上旬)。在活动告一段落后,各有关单位要及时总结经验,落实相关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四)活动要求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一项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综合性活动。要紧密联系实际注重五个结合:一是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与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相结合。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特别是其中关于“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有关保护私有财产的论述,明确自身社会地位,增强社会责任,解除思想和观念束缚,甩开膀子大干事业。要科学安排时间,学习经济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熟悉wto相关规则,不断提高战略决策能力和市场驾驭能力。在企业内部营造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以制度来支持、鼓励、表彰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员工,创建充满活力的学习型企业,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二是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与企业规范化建设相结合。要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企业发展规模,产业发展方向,管理、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先进设备的引导和消化,产品开发、员工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制订发展规划。三是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与打造诚信企业相结合。要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遵纪守法,诚实经营,重合同,守信用不坑蒙拐骗,不逃税骗税,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表率。四是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要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内在文化,自觉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善待员工,维护员工合法权益,重视员工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办好企业报刊,重视企业文体活动,多渠道多形式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造就更多人格健全、乐观进取的新型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要努力塑造企业的外在形象,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风格,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企业,扩大企业的社会知名度。五是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与企业回报社会、热心光彩事业相结合。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扶贫济困、助学助孤等光彩事业,将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结合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真正取得实效这次活动从4月中旬开始到8月底,只有短短的四个多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按照街道党委、办事处以及上级有关单位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开展非公企业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作为当前一个阶段重要任务来抓,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取得实效。1、建立机构,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领导,区里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邬阳德、邱来法、胡宁、卢佳斌、孔宪华任副组长,并确定专门的联系人,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地点在街道宣传统战办公室,负责了解情况、交流信息、具体协调、检查督促等工作。各企业要具体落实有关人员,按照街道党委的总体部署和《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切实加强对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工何等的领导。要增强政治责任感,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一项开创性的试点活动,大家对这项活动还比较陌生,这就要求我们和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媒体,把活动的目的意义宣传好,把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性调动好。各企业的宣传报告部门要按照街道党委、办事处的部署和要求,组织专门力量,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反映各自单位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为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造出声势,营造浓厚氛围。3、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这次活动安排的时间比较紧,内容比较丰富,任务比较重。因此,搞好这次活动必须要保证组织到位、人员到位、精力到位。各非公有制企业要单位以活动为契机,结合本企业实际,加强企业规范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学习型企业和诚信企业,积极组织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要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每项具体活动都要把工作分解落实到人,明确责任人,确保各个阶段活动有条为紊地组织好、落实好。4、加强指导,督促检查。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一项探索性的活动,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活动领导小组要及时研究活动中的重要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全面了解掌握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搞好情况交流,实行有效指导。要兼顾面上,突出重点,对于条件成熟的,重点加以指导,引导其积极对照自查,解决存在问题,进一步自我完善,争做“优秀建设者”。要按照争做条件和程序,层层推荐,层层把关,并在有关媒体上公示,真正把确实优秀、大家公认的“优秀建设者”选出来,提高优秀建设者的公认度和美誉度,确保活动按预定目标顺利开展。5、及时总结,完善提高。各有关单位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各阶段活动中,要经常深入了解情况,善于总结好的经验,发现亮点,及时提炼推广。对于活动中容易出现的偏差和问题,要深入思考,客观分析产生原因和注意事项,使活动在推广中少走弯路。在总结提高阶段,要召开主要企业经验交流会,全面总结好活动成果,完善提高,为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积累经验。同志们,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争做“优秀建设者”活动,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是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街道的一项有益实践。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市和区委的有关要求,加强领导,扎实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这项活动,为建设繁荣、秀美、文明的***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意义篇9

党的十六大针对新的实际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不是对立的,它们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的进程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对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担负着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通过审判活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长期的和谐稳定,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深刻认识实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必然性,正确把握其内涵和要求,自觉地从司法指导思想上和审判实际工作中为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法律服务。

一、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和国家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政权以后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综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能否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但在这样条件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应当怎样建设和巩固的问题,则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尽管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都在努力从理论和实践上寻求合理的答案,但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甚至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我国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经历了从国营经济为领导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到清一色的公有制,再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史变化过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党由于认识和政策上的偏差,在实践中曾偏离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脱离我国生产力状况,以为越公越好,越纯越好,急于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急于扩大全民所有制的比重。虽然那时也做过一定的政策调整,实践证明这种调整是必要的,但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不可能根本解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总结了我国长期陷入“左”倾错误的教训,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同时,也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就要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一个“社会主义”,一个“初级阶段”,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正是由于对这个根本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我们逐步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渐消除了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的羁绊,从而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走出了一条正确的路子。党的十五大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把“三个有利于”作为选择所有制形式的根本标准,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用“制度”固定下来,把它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属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具有根本性和稳定性。这是我们党经过几十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是历史的正确选择。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

二、全面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对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历程告诉我们:“左”的思想根深蒂固,破除姓“资”姓“社”的束缚,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一个关键;今天,这个问题远没有解决。基于这样的思考与认识,我们只有真正弄清什么是公有制经济,弄清什么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国有经济为主导”,弄清确立所有制形式的标准,从而科学界定“公有制为主体”和“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准确含义,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对于更好地坚持这一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所有制结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是要正确认识什么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不存在姓“公”姓“私”问题,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因此,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二是要准确把握“公有制为主体”和“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含义。“公有制为主体”和“国有经济为主导”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从全国来说,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种优势,既表现在量上,更要体现在质上,要注重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所谓“控制”,不是指国有经济必须在所有经济领域都要占支配地位,也不是指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都完全由国有企业来经营,不允非公有制经济介入,而是指它在这些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居支配地位,能够控制这些行业和领域。

三是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确定所有制形式的根本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当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党的十五大把“三个有利于”作为选择所有制形式的根本标准,就为各个地区和部门具体确定本地区和本部门的所有制结构提供了根本指导思想。我们要继续清除“左”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探索,开拓进取,使我国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所有制结构更加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从政策、法律和工作措施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我们党和国家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肯定它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肯定它们在经济活动中享有与公有制经济相同的待遇,肯定它们能够进入所有竞争性领域和行业。这就要求我们从指导思想上、政策法律上以及工作措施上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它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司法实践看,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1)加强司法审判,维护司法公正。坚持审判抓公正,队伍抓廉政,在审判工作中磨炼队伍,通过提高素质确保公正。要把根据证据认定事实,依据法律作出裁判,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司法公正的基本标准和奋斗目标。在刑事审判中,坚决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慎审明断,不枉不纵;在民事审判中,彻底摒弃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种外在于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来对待的错误认识,平等保护不同诉讼主体、不同地域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中立公正,不偏不倚;在行政审判中,严格履行司法审查职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得到实施。

(2)加强司法调研,搞好监督指导。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牢固树立公正高效的司法观念、审判独立和法官中立的司法观念、平等保护各类诉讼主体合法权益的司法观念,深入开展司法调研活动,切实搞好审判监督与指导。要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类型案件为重点,从司法观念、诉讼制度、司法体制、队伍素质、物质保障等方面发现新情况,分析新问题,研究新思路,提出新对策,为制定司法解释、提出立法建议奠定基础。同时,注意发挥典型案例的参考作用,在加强审判监督指导工作过程中,引导各级人民法院和广大法官在审判中严格执行法制统一性原则、透明度原则和非歧视原则,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国家形象。

(3)加强司法解释,维护法制统一。党的十六大有关论述,突破了按所有制性质制定经济改革和法律法规的传统观念,确立了国家必须为各种经济成分创造相同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新观念,为国家调整政策、鼓励平等竞争,制定保护私人财产不受侵犯的法律以及其他法律提供了理论根据。我们要按照十六大精神,依据宪法和法律,发扬在加入世贸组织前后积极做好司法准备所表现出来的开拓创新精神,继续清理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求不符的司法解释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该修订的则修订,该废止的就废止,需新制定的司法解释,则组织力量抓紧制定,以维护法制的统一。同时,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在充分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参与做好立法的相关工作。

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意义篇10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71-03

改革开放以来,在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日益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成为引领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旗帜。但是,人们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的思考并没有结束,模糊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实践结果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困惑,这种情况下,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对于消除人们的困惑,对于继续推进思想解放、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来看,苏联、中国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弥补物质基础的薄弱,才能实现原始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在苏联,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碰壁后,列宁如梦初醒,改行新经济政策,从纯粹的公有制经济退回到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实现从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迂回过渡。斯大林上台后,放弃了“新经济政策”,机械套用经典作家的思想,推行高速工业化政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等措施,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导致了畸形的效率和社会公平的严重缺失,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后,在诸多历史合力的影响下,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没有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的,虽然由于国家权力的推动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具备了实现社会公平的生产关系条件,但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弥补物质基础的缺失成为必然的选择,但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在绝大部分时间内被严格限制在单纯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狭窄范围内,并且这种意识与阶级斗争的思维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进而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误区,使非公有制经济和自由市场完全没有合法的生存空间,最终使中国社会主义陷入了相对公平,但却是共同贫穷的境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痛定思痛,反思历史,认清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然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那么将来就有可能走向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直至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初设想,到那时才能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和社会计划调节设想,最终实现高效率基础上的社会公平。而实现这种转变的途径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最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命题使大力发展生产力摆脱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紧箍咒”。在渐进的改革中,原本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而加以批判的包产到户,个体、私营经济以及自由市场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到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上升到50.9%,2006年,我国私有制经济GDp的比重已达到63%,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的比重已达到67.5%,并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计划经济体制也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对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进一步作出概括性总结:“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指引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成为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逐步克服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效率缺失、共同贫穷的状况,与经典社会主义的在目的和功能方面趋于一致。前文已叙,经典社会主义是在继承资本主义高效率的基础上,克服其严重不公平的分配状态,而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30多年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初步具备了在继续推进高效率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物质财富为社会公众共同享有,促进社会公平的能力。十七大报告改变了以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成为当前社会的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追求效率和公平的大道上稳步前进。

以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等方面构成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了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基础,而实现社会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的手段和归宿。需要指出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动摇公有制经济的基础地位,虽然非公有制经济在数量上已超过公有制经济,质量也越来越高,但并没有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其次,非公有制经济或者说资本主义经济仍然需要要大力发展,在历史上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目前依然是积极的进步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东西,它的发展对于提高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实现高效率基础上的社会公平,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它的发展也不会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因为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特别是社会主义政权的强力制约。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不要害怕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引进和发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完成应该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发展起来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公平分配和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上的,按照初级阶段的逻辑,就意味着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发展到其高级阶段,最终去掉“特色”回归到经典作家设想的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上去。按照经典作家的设想,到了这个时候就应在继续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实行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计划经济思想在生产力水平和分工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需要简单、产品品种不多的情况下,实行计划经济是可行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复杂,人的理性能力的有限性就体现出来了:面对无限复杂的经济生活,人们无法制定出面面俱到的计划。而计划经济捉襟见肘的区域,正是市场经济该大显身手的地方。这样看来,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行公有制基础上的完全的计划经济很有可能只存在于特定时空产生的理论中,计划经济的紧箍咒将被解除。但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却是社会主义永不褪色的标识。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会沿着不断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的轨迹,向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发展并永远特色下去。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2-373.

[2]李炳炎,唐思航.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原则[J].学习论坛,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