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石油化工的重要性十篇石油化工的重要性十篇

石油化工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7:10

石油化工的重要性篇1

石油化学工业生产是对多种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和转化加工的高危险性的行业,容易发生火灾、气体爆炸等事故,其事故发生后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从安全的角度分析,它不同于冶金、机械制造、基本建设、纺织和交通运输等行业,有着自己的行业特点。危险的主要类型为物质材料和生产工艺产生的危险。

1.1物料危险

石化生产中涉及物料危险性大,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几率非常高,人员伤亡惨重。石油化工生产中一些原料具有危险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等特点,甚至包括工艺过程中的半成品、中间体、各种溶剂、添加剂、催化剂、试剂等,绝大多数属于易燃可燃性物质。它们又多以气体和液体状态存在,极易泄漏和挥发,许多物料是高毒和剧毒物质,如苯、甲苯、氰化钠等等,由于这些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给生产、存储和运输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容易导致人员伤亡。

1.2工艺危险

石化生产工艺技术复杂,化学反应条件苛刻,发生灾难性事故在所难免。石化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高温、高压、低温、真空等物理条件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这些苛刻条件往往成为发生事故隐患的首要原因。在生产加工环节中,对工艺严格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对石化生产设备的制造、维护以及人员素质都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生产工艺上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2石油化工产业的安全问题

石油化工产业的特点决定了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1],化工生产事故也常有发生,轻则造成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妨碍工厂的经济发展,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因泄漏、燃烧等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严重损失[2]。因此了解石油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对提高石油化工安全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针对以往发生的事故进行总结,分析石油化工事故的特点。

2.1火灾和爆炸事故影响

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环节过程中,通过对石油原料和天然气原料的处理和加工会产生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不稳定的化学产品,同时伴有强烈的反应,一旦操作失误,就可能发生连环爆炸事故和火灾。例如2005年11月13日,吉化双苯厂硝基苯装置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同时引发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由此可见石油企业发生爆炸火灾事故产生的后果不仅仅是人员伤亡和经济的损失,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惨不忍睹,更是无法通过金钱来衡量的。

2.2化学事故影响

在生产石油化工产品时,各种反应非常复杂会伴有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其中一些产物的状态非常的不稳定,一旦遇到高温、高压的环境极易对企业员工产生生命威胁、严重的会发生化学爆炸。同时,石化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强,在一些大型一体化装置区,装置之间相互关联,物料互供关系密切,一个装置的产品往往是另一装置的原材料,局部的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全局误控制操作界面,导致事故。近几年,在全球性数据调查中,由于化学事故而死亡的位居榜首。由于化工生产条件要求严格,致使很多设备发生腐蚀或缺陷,如果仍进行高负荷运转,会发生灾难性的石油化工安全事故,多事故并发。因为化工生产中的小事故会导致多事故并发,给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因此石油化工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3石油化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巨大的,不可逆的。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造成例如酸雨、温室效应以及沙化现象的产生,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等,这些问题都与石油化工企业的环保能力密切相关。可以通过采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大气的自净能力等措施来及时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石油化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趋势为:①实现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②培育典型的环境保护企业和园区;③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变被动环保为主动环保;④提高生产技术和产业升级。为此,各化工企业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①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重视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形象并实现长期投资效益。②贯彻落实环保工作部门。定期向上级环保部门汇报工作,并对操作人员进行环保培训、宣传和考核。③努力争取环保优惠政策和资金。为了提高各化工企业的环保实施力,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相应的环保优惠政策及专项资金来帮助提高企业技术和污染治理工作,化工企业应当积极努力争取,以实现化工生产与环保的平衡发展。

4结语

石油化工的重要性篇2

1.石油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现阶段石油企业的管理效率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石油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不高,石油企业管理者没有真正将企业的成本控制放到重要的位置,导致了石油企业的经营成本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严重的影响到了石油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稳定与发展。统计数据表明,高运营成本已经成为限制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石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没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石油企业以其独特的行业性质,具有国家政策支持的优越性,利用石油行业垄断优势,所以不需要经过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就可以取得较高的企业经济效益。这种状况很容易在石油企业中形成一种不劳而获的心理,这种方法严重的影响到了石油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到了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力度。在现有的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中,相应的规定和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完善,石油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是一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成本控制管理的意识淡薄,对于成本的支出控制监管不严格,石油企业各单位的成本报表存在虚报漏报的现象,很难反映出本单位实际的成本支出和控制监管情况,更不能为石油企业的领导提高正确的成本信息,严重的影响到了企业正常稳定发展。在石油企业业绩考核管理中,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占有的比例较小,而且覆盖面较窄,很难提高石油企业员工的成本控制管理的意识。随着石油企业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石油企业的性质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石油企业在改制改组的过程中,只想得到国家的扶持,石油企业“由内部人员管理”的现象严重,对于真正的建立完善石油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则很少有人重视,集体主义意识淡薄。在石油企业内部管理中,石油企业的成本控制观念陈旧,从建国以来一些成本控制管理的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例如在石油企业成本预算中,采取定额成本管理的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和效果,这些成本控制管理方法对于存进石油企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石油企业国内外的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先前的成本控制管理的方法已经很难满足现有条件的需要。在石油企业中,有些只重视在企业生产方面的成本控制,有些则只重视在技术领域的控制,而且在一般情况下都采用的是事后控制,只有出了问题才会去重视,而忽视事前控制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想提高石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水平。在传统的成本控制管理理念中,石油企业的成本控制主要以节约为根据,一味的追求石油企业的低成本,不断的降低企业的费用支出,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以节约为主要的思想,不但会降低企业投资的极性,影响到石油企业生产设备和产品的更新,而且会导致为了局部的利益而损害石油企业集体利益现场的发生。例如在石油企业提升科学技术水平方面,为了降低企业的成本,片面的降低石油企业的科技研发成本,严重的影响到了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长时间以后石油企业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的位置。在石油企业改革转型期间,许多方面还受到束缚,不能及时的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对于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技术还有一定的排斥心理,给企业开展成本控制管理增加了压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场所,石油企业也需要在市场中取得经济效益,为了能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在石油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忽视成本的预测和决策管理,成本控制管理措施滞后。目前在石油企业中还存在着许多计划经济的成本管理模式,计划经济的产、供、销模式已经逐渐显出问题,企业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以收益为目的,成本管理的重点只注重账面的管理,而不注重具体的实际工作的管理,缺乏石油企业管理的控制,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没有将企业的成本控制的事前管理决策作为重点,造成了石油企业账面管理的混乱,账面管理的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只注重形式。此外由于石油企业在市场殊的位置和地位,石油企业很少开展企业的市场调查,没有相应的生产经营的压力,难以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有效的控制。由于石油企业长期以来,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监督体系,同时在石油企业的内部也不能形成有效地监控体制,石油企业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限期内,完成规定的计划和任务,不惜代价的调整石油企业的成本计划,造成石油企业成本控制信息失真的现象。成本控制是石油企业管理的核心,而石油企业成本信息的正确性是保证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的因素。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不但要重视成本管理的本身,同时还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传统的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方法,利用制度和规定来实现对于石油企业成本的约束,很难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管理。

2.加强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措施研究

由于计划经济对于石油企业长时间的影响,建立科学合理的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制度一定不会顺利,因此为了能够保证石油企业有效的成本控制,降低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石油企业资金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改革和创新措施。首先石油企业的管理者要及时的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市场变化,根据石油企业自身的条件,逐步的建立与市场发展想协调的制度。石油企业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实施者,石油企业作为在市场竞争中的一个个体,在市场中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要调整好心态,做好自负盈亏的准备。这样石油企业成本的多少就企业的利润直接挂钩,因此需要石油企业的全体员工都要抛弃传统的观念,共同的为降低石油企业的成本,提高石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努力。通过对石油企业成本控制实行精细化管理,控制石油企业各部门的非生产性的支出费用可以有效的降低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也是石油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必要措施。传统的石油企业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严重的限制了石油企业成本的降低,因此需要在石油企业中实行精细化管理,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需要石油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做好企业员工的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工作是重点。石油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是企业成本的发生对象,石油企业应当以加强员工精细化管理的意识作为重点,全体员工都要参与,不断的提升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促使石油企业员工真正的认识到实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且了解到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点,从而不断的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全体员工投入到精细化管理的工作中去,落实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各项措施和规定。一旦在石油企业员工中树立了牢固的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意识,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及时的传达到员工的心中,才能够保证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的顺利进行。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涉及到石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过程,需要石油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共同参与,因此需要进行石油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岗位职责明确。在传统的石油企业岗位职责分工方面,大多是对岗位工作的描述,而很少对其责任的分配和描述,造成了石油企业员工对于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意识不强。为了能够在石油企业中更好的推行成本精细化,提高企业员工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需要将石油企业的成本精细化管理责任与其奖金报酬挂钩。虽然这种与工资挂钩的管理方法的实行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为了保证石油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就需要的不断的开拓创新。在石油企业非生产成本支出方面,更要实行精细化管理,石油企业的非生产成本支出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在进行成本预算时,就需要对石油企业的非生产成本进行严格和合理的预算,在具体的实施工程中,要严格的按照预算执行,对于石油企业非生产成本严重超支的现象,要坚决的予以查处,坚决杜绝企业资金严重超支现象的存在。在石油企业成本审计管理方面,要制定出石油企业完善的成本审计规则和流程,同时提高石油企业成本审计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保证企业的成本审计工作有个良好的环境。为了能够提高石油企业成本审计的质量和效率,要定期的开展成本审计员的培训和学习工作,通过及时的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测量,来提升石油企业成本审计的水平。同时要形成完善的石油企业审计的监督工作,通过良好的监督管理系统,可以保证企业的审计工作的高效完成。

3结束语

石油化工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石油;企业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037-0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全球竞争的时代,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产品层次的竞争转向深层次的文化竞争。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说:“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战略地位与重要作用。近年来,企业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具有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在企业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如石油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之一,对其企业文化的研究和探讨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三大石油公司都从各自企业发展的角度对企业文化做了进一步的规划,形成了中国石油企业新文化的基本框架:

1.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

中国石化(原中国石化总公司)一直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组建的中国石化总公司高层领导就开始注意培育适应自身特点的企业精神。当时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正处在全面推进阶段,为了增强广大石化职工的使命感,推动我国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总结石油石化战线长期形成的光荣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我中华,振兴石化”的口号。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快,中国石化也逐步跨入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国石化高层领导又适时地提出了“要与国际大型石化公司论伯仲、比高低、共经纬”的经营理念,以增强广大石化职工的危机感和市场意识、竞争意识。

1.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

中国石油集团在2003年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中石油集团公司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按照“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赋予“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作为集团公司统一的企业精神。将“诚信、创新、业绩、和谐”作为集团公司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在树立和弘扬中加以培育和升华。

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企业文化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大力倡导变革和创新观念,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获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提出以较快的速度、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发展质量进入世界500强,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建设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建设与国际公司接轨的先进管理思想。

2石油企业文化分析

研究中石油、中石化集团、中海油及其下属的22家石油石化企业文化体系,出现的高频词可以划分为以下企业内部和外部市场的两类:

(1)企业内部:(求、务)实、管理、(求)新、员工(职工)、发展、诚信、创新、创业、奉献、人才、德、敬业、安全、爱国、艰苦、团结、责任、纪律。

在图1中,我们看到“求实”、“务实”仍然是现今石油石化企业理念体系中的核心,这一理念是我国石油工业传统文化中的“大庆精神”和“三老四严”精神的继承。同时,也说明了“大庆精神”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宝贵的、不可丢弃的精神财富。中国石油工业现今处于不断变革的时代,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石油石化企业完成改制和重组的历史使命,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其根本途径和手段是要通过“发展”和“创新”。因此,这两个高频词的出现体现了石油石化企业具有不断汲取时代精神、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特征。

由于石油石化企业的特殊性质,在新的时代仍然要提倡和发扬艰苦创业、忘我奉献、承担责任、安全生产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所以在二十四家石油石化企业理念体系中“艰苦、团结、责任、安全、道德、奉献”的理念仍然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些理念将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在新世纪的石油工业企业理念体系中这些理念将成为基础理念,而不再代表未来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在高频率词中,我们看到“管理、创新、员工(职工)、人才”这类理念被石油石化企业提升到了重要的高度。这证明,石油石化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日益认识到了管理的重要性、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企业对员工和人才的重视,也体现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首要原则――“以人为本”。石油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员工角色从“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并且将满足员工的需求、回报员工、实现员工利益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

中石化集团的企业精神“爱我中华、振兴石化”,中石油集团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中都非常强调“爱国”这一理念。这是因为,石油资源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战略地位和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爱国、敬业”既是石油工业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根本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是石油工业企业文化建设与其他行业相区别的个性。“爱国、敬业”这一根本思想必将成为贯穿石油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始终的主旋律。

(2)外部市场:服务、一流、社会、价值、市场、回报、竞争、效益、和谐、客户、卓越、规范、质量、品牌、业绩、科学、世界(全球)、开放、开拓。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服务”是中石油、中石化及其下属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同时,“社会、价值、市场、回报”也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与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石油工业所面临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息息相关。1998年是中国的“石油年”,中国石油管理体制和企业战略重组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次石油管理体制改革从机构调整、政企分开入手,打破了过去上下游分割、政企合一的石油石化管理体制,新组建了上下游一体、内外贸和产供销三个一体化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接着,又对原油、成品油价格体制和流通体制进行了改革,使我国原油价格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为中国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新格局。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石油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性以及在市场中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中国石油工业的改革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事件,所以有人说“中国的石油工业是计划经济最后放开的一块阵地”,1998年的改革重组可谓是一场攻坚战,不仅实现了政企彻底分开,而且实现了石油企业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上下游、内外贸和产供销一体化。但是,由于中国石油工业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管理,石油企业在体制和观念上还有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处于这种境遇下的石油石化更加需要强调“竞争、效益、客户、卓越、规范、质量、品牌、业绩、科学、世界(全球)、开放、开拓”的理念。

综上所述,二十一世纪中国石油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理念中的核心概念分别继承了传统石油文化中的精髓,也汲取和吸收了时代精神。重视管理、人才、员工;重视市场、竞争、经济效益;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将成为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江汉油田此次新时期企业精神和文化理念的提炼必然也要满足上述要求。而且,江汉油田在提炼新时期文化理念时,不仅要具有石油企业的文化共性,也要寻找和提炼出江汉独有的个性。这种个性是江汉油田企业文化定位的前提和基础。这种个性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定位也是江汉油田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3石油企业文化发展趋势

在新时期的中国石油工业企业文化表现出了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3.1变革与创新是石油新文化的主流

新兴石油经济要求我们的企业文化增加变革与创新的思想。现在石油企业、石化企业不断的重组改制;信息全球化也呼唤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进行文化的创新。如现在中石油已经加大了海外市场的步伐,他们提出了要在三年之内达到收购国外油气、油田;三到五年之内占领国外一定份额的石油资源。这种发展模式迫切需要一个跨时代的管理模式进行连接,从而提高我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核心竞争力。

3.2从依赖型文化转向自主型文化

随着石油企业重组、改制、上市、兼并、联合,使石油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真正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使石油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这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完全转移到符合市场规律和现代管理科学的轨道上来。相应地,企业管理体制、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福利制度等必须配套改革,这涉及机构撤并、职工裁减、下岗分流等。因此,从解决企业员工思想问题,转变领导和员工思想观念的角度看,必然要求石油企业文化变革和重塑以“自主型”为特征的文化。

3.3从共性文化走向个性文化

在现实中,我国很多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石油行业和企业特色,脱离实际,内容空泛,流于形式,没有反映出石油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一些石油企业的文化建设可能存在脱离实际、随意嫁接,盲目效法或照搬其他企业的文化内容造成的。

参考文献

石油化工的重要性篇4

石油工业是国家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关乎国民经济未来的发展。石油人才的培训培养对于我国石油工业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目前,各高校也在加大力度加强对石油人才的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是可以真正解决石油工业方面的问题,并且在解决的过程中运用创新的思维和创造力帮助企业面临的难题[2]。这就需要高校进行对于石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使石油专业的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多学科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具有专业性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3]。石油企业也要做好石油人才的培训工作,使企业的现有人才能够适应石油企业所面对的国际化竞争,企业的石油人才应该能够把所学的石油理论知识转换成实际的石油工业的技术能力[4],以便能满足石油企业技术现代化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当前,各石油企业的专业型人才几乎都是当地石油大学的专业毕业生,为此,各石油大学与石油企业可以进行联合办学,共同培养石油专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这种联合的培养模式为国家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5]。

二、石油人才培训培养的现状

第一,石油高校对于石油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当前,石油高校在石油专业人才培养的方面没有明确的定位,还在沿袭着陈旧的教学理念,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其一,教师团队不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目前,大部分石油高校的教师都是较为年轻的讲师,基本都是工科院校出身,并没有进行过正规的师范专业的学习,而且这些大学教师大都是各高校的硕士、博士生,他们更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研究与教学,他们对于石油专业的实践知识基本上都是来自读书时期导师提供的科研课题,缺乏真正的实际的应用能力。这些教师在石油方面的实践知识不具备完整的体系结构,不能形成较好的知识系统,使石油专业的理工科的讲师缺乏工科教师应该具有实际运用能力。虽然石油高校给这些教师也提供了例如学生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技能等与师范有关的短期培训,但是对于这些具有科研背景的讲师来说,侧重点还是存在偏差,他们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要高于教育教学的提高和对于石油知识实际的应用能力的增强。这说明他们的教学理念还是存在较大问题,科研做得好并不意味着就能做好一名合格的大学讲师。在此种情况下,已经严重影响了石油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大幅度降低了石油专业的教育质量;其二,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个性化指导。

石油高校的教师还在沿袭着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只进行单一的专业知识点教学,强调理论知识,对于知识的训练课程十分有限,石油专业的作业量很少。石油专业实验课的内容经常性地进行简化,缺乏系统性。如今大部分石油专业的讲师多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并且经常以科研课题的汇报模式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使授课内容过于公式化,过于精练,没有充足专业知识内容,导致教学内容的不具备正常的结构。教学模式十分单一。不能依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严重阻碍了石油人才的培养;其三,不具备完善的实践环节和实训环节。石油高校都有石油专业的实验课程,这些实验课程也是石油专业大学生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但是石油高校的实验课程大部分都是对于教学理论进行的验证,这样使实验局限于较强的理论性,不能对石油专业的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和实验表达能力的综合教学训练。很多的石油企业由于安全的原因,不能为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提供实习的环境,这会让实习效果没有真正的实践性,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不利于应用型石油人才的培养。

第二,石油企业人才培训的现状。石油企业只有经过对于人才的培训,才能提高石油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价值。我国的石油企业以往并没有对石油企业的员工进行过系统的培训。目前我国很多的石油企业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培训机制,培训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当前我国石油企业的培训的内容非常落后,已经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培训内容不具备多样性,经常是老生常谈,使石油企业人才的素质无法有效地得到提高。石油企业的人才培训模式是延用老师进行当面授课的讲课方法,培训的内容还是以教材的理论知识为主,不具备规范、系统的石油人才培训模式。不同的石油企业,不同的石油企业管理者对于石油人才的培训工作具有不同的认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使各个企业的发展缺乏均衡性。石油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使石油人才的培训工作缺乏足够的发展动力,这样不能充分的发挥石油企业对于人才培训的实效性。石油企业不能对石油人才的培训效果进行准确的评定,不能有效地对受训人员进行成果的标准性转化。受训的员工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好地运用培训的专业知识。经过专业培训的石油企业员工回到企业继续工作时,应该将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目前的工作中,并且可以利用培训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性的问题。但是现今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对此提供有效的支持。

三、石油人才培训培养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石油高校对于石油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其一,建立新型教学团队。当今社会的各个学科的研究都不是独立的,所有的学科都是重叠与交叉的。各学科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这样就产生了新的学科知识。现在许多不同领域的学科间都需要进行跨学科的合作,需要不同领域的团队间共同合作与研发。建立新型的石油专业教学团队是石油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组建以教学名师为团队核心的高质量教学队伍;建立以本系教授作为主要核心,并且加入石油专业的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实验人员等组成石油教学的实践型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发挥所有教学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为这些精英老师搭建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对一些经验缺乏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在正式讲课前进行岗前试讲,并对试讲提出问题,进行改进。提高新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运用水平,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其二,创新教学模式。对现有的石油高校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实施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对所授内容进行牢固掌握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作为教师在课堂进行知识的讲解,并针对讲解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体性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知识的掌握能力。

在教学中加重实践教学的比重。增加实用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于石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使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解决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其三,提升实践教学环境。石油专业最重要是实践的教学内容。石油高校可以在校内建立石油专业的生产与实习基地,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更好地融合。石油高校可以将校内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全天候的开放,对于石油高校的全部实验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为在校石油专业的学生建立具有开放性特点实验的环境,让石油高校变成为石油企业输送人才的专业化的培训基地。石油高校教师要辅助学生进行石油专业的各种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变成教学中的主体,一切教学内容都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为学生的实践性实验服务。使石油高校的实践教学形成开放的多元化、具有针对性的石油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石油高校要不定期地聘请石油方面的专业人士、学者进行现场的教学指导,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于创新性的实验操作水平。

第二,石油企业对于石油人才培训的改革与创新。其一,提升培训理念。石油人才是石油企业发展与创新的关键性因素,也是石油企业重要的软实力。培训所体现的价值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效果在短期内不能立即显现。现在石油企业的管理者都在急于求成,只想看到短期内是否会发生改变。这种心态非常不利于石油人才的培养,会阻碍员工积极上进的脚步。现在的一些石油企业并没有设置长远的企业发展目标,这使培训工作无法见到良好的效果。石油企业应该提升培训理念,并让它达到战略性的标准。企业的各层管理者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石油企业的领导要对这一问题具有深刻的认识,以便能增加对于石油人才的培训经费,确保提升理念的战略构想顺利实施。人才的培训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石油企业也要建立一个系统化的人才培训理念,并使此理念成为一个系统化的企业培训体系。石油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管理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企业更应该加强对于员工的培训工作,使培训出的员工能够达到企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石油企业要积极转变培训理念,如果不具备牢固的理念基础,石油企业的培训也有失去了它的意义,也是一种对于培训资源的浪费。因此企业要提升培训理念,才能提高培训质量;其二,对石油企业的培训方法进行创新。当前各石油企业的培训方法十分陈旧,已经不能满足石油工业的发展需求。

石油企业应该更新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对于石油人才培训教材的编写水平。石油企业的员工因为脱离学校太长时间,已经不能很好的习惯正规的培训方式,如果长时间进行这样的培训,会使员工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后续的培训工作。而且培训的内容多为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员工能真正领悟的东西就更加寥寥无几了。因此为提高员工的培训热情,增强参加培训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企业的培训人员应该使用一些新型的培训方法来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能够尽快地掌握所学内容。企业的培训人员要尽量做到简化培训内容。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参与培训的员工。企业培训人员要针对培训员工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教学。最大化的使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例如可以实行小组讨论、课题研究、知识竞赛等具有调动性的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充分激发培训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培训热情,愿意主动地去学习,探索。经过这样,员工的培训效果才能够显现。我们的培训才有了实际的意义。培训人员同时也要重视培训教材的挑选,使培训教材能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符合目前员工的知识水平,让他们的学习能够更加的顺利。对于那些具有前瞻性的教材,培训人员要侧重它的修改工作,因为很多的专业术语都比较高深,员工不易理解,所以培训人员要对培训教材进行适当的简化与修改。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之后,石油企业员工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三,开展石油企业与石油高校的合作模式。石油高校是石油企业人才的摇篮。

石油高校长期的为石油企业输送人才,使石油企业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石油企业要与石油高校建立长期的培训合作模式,使石油高校能够更好的利用其教育教学的职能,帮助石油企业进行人才的培养,并为石油企业的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帮助石油企业全面提升员工素质。石油企业可以作为石油高校的培训基地,石油高校可以将课堂教学效果实施、检验的场所设在石油企业,这是实现石油高校实现培养石油人才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对石油企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方面,企业和高校都要将各自的环境优势和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各自的有利资源进行共享。石油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资源,而石油高校具有潜在教学、师资的资源。双方可以在培训基地的基础上进行远程和网络教学,这样石油企业的员工可以在网上接受石油高校教师的在线培训,使培训过程变得更加精简。石油高校的教师可以定期地为石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化的培训,石油企业为石油高校提供实习与实验的专业化环境。使石油企业和石油高校能够互惠互利,共同协作,实现共赢。四、结束语石油人才培训培养的改革与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石油高校的教学质量,也能为石油企业储备更具专业性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艳,姜民政,丛蕊,等.面向石油行业的力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88-188.

[2]李美艳,雷毅,韩涛,等.石油院校培养创新型焊接人才的实践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6(102):9-9.

[3]赵提财.石油类高校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改革[J].赤子:上中旬,2015(3):109-109.

[4]高杨,王启芳,臧子东.浅析石油企业人才培训机制的创新[J].学理论,2015(17):134-135.

石油化工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石油资源

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是一种在热裂化工艺上发展而来的新兴炼油技术,可有效提升原油的加工深度,提升产品质量,是现代炼油厂改善重质馏分与渣油的核心技术[1]。目前来看,我国车用汽油有70%~80%均来自催化裂化汽油,柴油产量则有30%以上来自催化裂化,实际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紧张,借助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来提升石油炼化效率与质量,已经成为石油炼化企业走集约化、节能环保之路的必然趋势。因此,进一步明确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应用要点及与优化策略尤为必要,值得予以充分的重视。

1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

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应用时主要借助高低并列式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通过此系统可以对原料重质油实现多种反应目的,最后可以将重质油有效分解为轻质油与其他石油化工附加产品。催化裂化反应作为现阶段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加工的核心技术,不仅可有效提升石油炼化效率,且可以实现石油资源节约使用与节能环保,对缓和全球石油资源紧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近两年的技术发展,目前催化裂化反应技术已然成为汽油、柴油、丙烯等石油化工附加产品的首选技术,其反应包括三个重要阶段,即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产物分离。(1)原料油催化裂化:此阶段需要借助催化剂来确保原料油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继而实现裂化,是整个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的重点。首先,通过提升管反应器的喷嘴将原料油喷入到再生器中,所使用的原料油已经经过蒸汽雾化处理;而后,确保加入的原料油可以与高温催化剂发生反应,其中的烷烃和烯烃可以将原料油分解为小分子的断裂反应;最后,所获得的反应物质则可以经过集气室、沉降器进入到分馏系统。在这一反应过程中最为常用的催化剂主要有两种,即稀性的Y型分子筛、Y型分子筛。两种催化剂的使用均可以大大降低原料油催化裂化对系统内压力的要求,以此实现提升原有炼化质量[2]。(2)催化剂再生:当经过蒸汽雾化处理的原料油与高温催化剂发生反应后,可以产生焦炭,将这种再生催化剂注入再生器后可以与空气发生较为强烈的反应,以此来恢复自身活性。催化剂表面因为已经发生过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焦炭会包裹住催化剂,导致表面活性丧失。因此,在开展石油催化炼化反应过程中,为有效降低原料油炼化成本,需要借助系统功能对催化剂进行处理,这既是提升炼化质量也是提升石油资源节约利用的需求,因而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3)产物分离:产物分离是原料油炼化处理的最后一个阶段,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原料油催化裂化反应生成的油气作分馏和吸收,系统稳定后即可以产生所需要的汽油与液化气。吸收-稳定系统是石油化工催化裂化的最后一个环节,此环节需要将富气中的C2以下组分与C3以上组分有效分离,同时提炼析出粗汽油中的少量气态烃,提升产品最终质量。富气再经过压缩冷凝、水洗后可以与稳定汽油发生逆流接触,大量的C3以上组分可以被吸收,随即产生富吸收油产品。二是在富油吸收过后,会排出含有C1、C2组分的气体,即贫气,让贫气进入到吸收塔的底部,当与柴油发生逆流接触后可以回收贫气中的汽油。在55℃和0.9~1.0mpa的条件下液化气可以从塔顶逸出,收集冷却后脱硫。如此一来,可以将稳定塔底部所获得的汽油分成两部分使用,一是用于吸收塔的吸收油,二是用于产品出装置,以此实现石油化工催化裂化的产物分离目的。

2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优化策略

2.1工艺参数控制

工艺参数控制可以直接影响和决定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的应用成效,在提升炼化效率与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石油炼化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炼化生产需求来控制和调整工艺参数,同时也可以尽量改善原有材料生产过程中的雾化反应条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原油材料中含有较多的渣油成分,若是直接使用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进行汽化,往往会导致气体和液体两者并存,这对于化工产品浓度控制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重油汽化时应当最大限度减少液态物质的分离比例,以此来降低渣油对催化剂产生的不良影响,确保催化裂化质量。

2.2优选催化剂体系

为加快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的反应速率,通常需要使用催化剂,如何确保催化剂选用准确合理便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在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务必做好催化剂体系的优选。实际应用过程中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均会优先选择固体催化剂,待油品生产后可以迅速脱离催化剂,但生产过程中因为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催化剂活性发生改变,原本所拥有的催化作用也会有所降低。对于这一情况,可通过优选催化剂体系来实现催化剂的高温燃烧,以此来提升催化剂的活性。实际生产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则要预先开展催化剂的实验研究,防止催化剂出现无效的情况。

2.3改善生产条件

在原料油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提升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来加快工艺速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强化催化裂化反应监管力度来最大限度降低对生产设备所产生的损坏,实现原料油的催化裂化安全性要求。具体来说,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石油化工生产设备的管理力度,定期开展设备的维护与保养,降低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发生风险,通过事前、事中及事后来加强催化裂化技术应用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为创造安全的生产环境,石油炼化企业还需要做好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的安全防控与环保监督这两项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对催化裂化各个环节的生产工作进行全过程和动态监管,比如可以通过集中管理废弃物来实现减少环境污染和提升安全生产的目的。

2.4优化工艺管理

石油炼化中的催化裂化工艺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众多,为提升催化炼化工艺应用的安全性和专业性,必须严格规范工艺流程,确保可以按照规范流程开展生产。一方面,严格遵循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及产物分离这三个阶段的工艺要点,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力度,最终保证和提升石油炼化质量。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要秉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重点做好催化剂与裂化物的分离工作,对反应器出口系统加以改造,以确保催化剂杂质可以被有效清除,确保石油化工生产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准。

3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发展方向

就长期应用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的成效来看,当前所使用的石油化工催化裂化技术可以达到70%以上的轻油收率,且生成的汽油应用性能极好。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系统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大量热量与液化气均可以供民用,这对于提升石油资源利用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生产过程中烟气会带走较多的热量而造成热能浪费和污染,对于环境保护不利。对于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优化来说,后续需要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优化催化剂的选择工作,为更好保障催化剂活性,石油炼化企业需要加大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力度,并结合催化裂化反应特点与需求,生产或引进高性能与高活性的催化剂,减少或避免生产反应过程中表面焦炭附着这一情况的发生。二是要做好石油催化裂化工艺的性能提升工作,随着近年来节能环保意识愈发深入,各行各业均在积极走节能环保的发展之路。对于石油炼化企业来说,更要积极优化催化裂化工艺流程,完善多回路循环系统,确保在多次的回路循环过程中降低烟气温度,更好的利用热能资源。另外,石油炼化企业还需要有针对性的设置烟气净化装置,统一收集冷却后的烟气,最后进行统一性的净化处理,以此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是一种应用效能极好的生产技术,在石油化工炼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际应用时要严格把控工艺流程、强化生产环节监管力度,并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应用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节能环保工作,提升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与环保性,推动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永杰,延敬祥,李永文,等.炼油中的催化裂化工艺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413(07):70-71.

石油化工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石油化工防火技术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p6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015-01

就目前来看,石油化工生产方式的特点,主要包括高度自动化、连续化以及密闭化。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中的产品都具有易燃易爆性,一旦发生燃烧、保障,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石油化工生产中,在生产有机烯烃、烷烃、聚烯烃等一系列大分子有机物的时候,一般都需要深度冷冻、高压以及高温等相应的化学反应条件,例如:在生产高压聚乙烯的时候,需要在2.95×10pa(3000kg/cm)高压环境与800~900℃高温环境下才能够有效的开展生产;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石油化工生产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石油化工生产发生火灾保障事故的分析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石油化工生产效率与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一些危险系数较大的石油化工产品都被禁止生产,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石油化工生产规模正在逐渐拓展,石油化工生产中大型高温高压设备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无疑给石油化工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风险,引发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

石油化工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支柱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控制石油化工生产中出现相关的安全事故,是我国必须充分重视与解决的重要问题。2010年,我国发生了7・16特大型石油爆炸事故,事故中大量的原油发生泄露,并且引发重大的火灾;同样是在2010年,我国北京市大兴区一家石油化工公司中的轻烃罐车在对轻烃进行卸载的时候,突然发生爆炸,引起重大的火灾事故;这些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事故,提醒我们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应当充分重视石油化工防火技术的应用,采取合理的措施。

2石油化工防火技术措施分析

2.1重视原料混合的比例配置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新物质的产生、化学反应速度的控制以及化学反应进程的推进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对于催化剂配比出现误差状况,特别是催化剂使用过量之后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应当重点对其进行控制处理。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对于氧化剂、易燃物质以及可燃物质之间进行化学生产的时候,应当对催化剂的分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将催化剂的使用量控制在燃烧、爆炸的极限范围内,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氮气、水蒸气等一系列惰性气体,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以此来降低石油化工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

2.2合理控制投料数量

石油化工生产中,应当对投料的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不然会引发剧烈的化学反应,严重浪费生产原料,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石油化工生产中,若是放热化学反应,投料数量过多会造成温度升高,当冷却不足的时候,会对化学反应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次性投料生产中,若是投料的数量过多,那么物料的温度在升高之后会出现体积膨胀状况,还可能导致生产容器、设备发生爆裂。所以,应当按照石油化工生产设备的80%对易燃液体、液化气体进行装料,对投料数量进行合理的控制。

2.3保证物料投料顺序的合理性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中的投料顺序对物料进行投料操作,例如:氯化氢合成中,应当先对氢进行投料,然后对氯进行投料;三氯化磷生产中,应当先对磷进行投料,然后对氯进行投料。

2.4合理控制温度

石油化工生产中,化学反应物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够有效的生成,温度过低或者温度过高,都会影响化学反应,而且温度过高可能会引起火灾,甚至爆炸。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温度迅速降低或者迅速升高,都会造成生产设备、设施的损坏,还可能会引起剧烈的化学反应,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石油化工生产中要对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按照相关规定的流程开展生产活动,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5合理控制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压力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与反应器都有其自身承受压力的极限值,一旦压力值过大,可能导致反应器与设备的损坏,甚至出现爆炸事故。因此,石油化工生产中,要避免高压系统中的压力进入低压系统中,定期对石油化工生产设备、反应器等一系列设施进行耐压检验,并且在生产设备设施上安装压力机、安全阀等安全装置。

2.6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石油化工生产中,生产人员应当了解与掌握生产工艺流程,熟悉生产原料具有的特性以及生产设备的特点,在出现突发状况的时候,能够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严格按照石油化工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同时,石油化工生产人员还保证存储容器、生产设备以及输送管线等一系列设施的密闭性,避免反应物与原料出现泄露状况,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结语

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充分重视防火技术措施,根据石油化工生产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预防策略;石油化工生产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熟悉操作方式与流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生产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石油化工的生产。

参考文献

[1]汪珂吉.石油化工防火技术的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J].江西化工,2013(1).

[2]王炳强.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J].广东化工,2011(12).

石油化工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动态防控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前进。我国石油行业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石油资源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资源,由于其赋存条件复杂、形成周期较长决定了石油工程具有消耗资金量大、技术要求较高、投资风险性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在工程各个阶段的审计过程与内容以及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意在提出一套相对完整并且切实可行的石油工程造价审计体系,为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一、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在工程各个阶段的审计过程与内容研究

随着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的不断发展,逐渐走向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由于石油工程的工序相对复杂,涉及到的人工、机械、管理、税收等各个方面。所以要做好石油工程的造价审计工作应当采取大量的、准确的数据收集与梳理工作,并且按照石油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科学的分类与统计,这样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才能起到事前、事中预防财务风险的作用。由此可见,做好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在工程各个阶段的审计过程与内容的研究工作是强化石油工程造价审计水平的必由之路。一般情况下,石油造价工程审计阶段可以分为前期论证阶段、项目决策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工程竣工结算阶段以及后期评价阶段。造价审计工作人员应当注意每一环节的特点,抓住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审计重点,取得更加充分的审计资料,通过科学的分析汇总,最终才能够获得客观的审计结论,避免石油工程的风险。(1)前期论证阶段的石油工程造价审计。该阶段造价审计工作的重点是对石油工程的设计合理性以及经济性进行综合的评价与审查。通过对论证阶段的设计环节进行科学的审计,检查该设计是否能够满足施工地质的要求,是否按照了规范的油田标准进行设计。并且针对设计技术、设计的完整性、设计的资金分配合理性等内容进行详尽的核实。通过对石油纵向工程的比较,找出设计经济方面的不合理因素,针对钻头的选型、特殊工艺、水泥砂浆型号等进行核对,从技术环节进行对设计的造价优化,这样能够在前期论证阶段将风险降低,一定程度上防止石油工程由于设计不当、论证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的现象。(2)项目决策阶段石油工程造价审计。石油工程决策阶段主要包括工程预算以及合同签订阶段。在工程预算阶段中审计重点应当放在工程预算是否按照石油工程定额进行,并且根据石油项目的工艺流程以及措施费、管理费等,对分项目(比如钻井工程中的单井)进行工程预算的审计工作。与此同时该阶段内的造价审计工作应当综合考虑施工地质条件等影响,审查工程预算与实际施工支出是否存在较大的差距,是否存在滥用定额等现象。根据石油工程的历史数据、相邻工程的情况对预算进行综合评价与审查。在合同签订阶段中工程预算审计的重点在于对合同的合法性、经济性进行审核。通过审计人员对合同所涉及到的经济条款进行审计,分析该合同是否存在经济风险。所以审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石油工程的施工工艺,才能够有效发觉合同文本中的不经济因素。并且对于可能影响到结算或导致石油企业经济风险的条款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使得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降到最低。并且对于工程中参与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审计,严格控制石油工程产生的费用金额浪费现象。(3)工程实施阶段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在工程实施阶段中审计重点应当放在对石油项目成本配比的客观程度与完整性方面。通过对石油工程进展情况的审查对该项目的人工费、项目管理费、材料费等成本进行统计。准确的核实石油工程项目中每一个成本构成元素,一旦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要对变更进行详尽的调查与控制。如果进行石油勘探、钻井等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导致施工量变化的情况下,负责单位应当从新按照当前预算项目的单价及计费原则进行结算。

二、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出现的问题研究

从以上研究的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在工程各个阶段的审计过程与内容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大多数石油企业都逐渐的重视其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但是由于石油工程涉及到项目分类较广、突况较多、投入资金数额较大。所以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之处:(1)石油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石油工程是相对复杂的工程,所以需要造价审计人员不仅精通审计知识,还要对石油勘探、钻井、加工等各个工艺有相当的了解。但是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造价审计人员没有形成专业的培训机制,往往出现一职多挂的现象严重的阻碍了石油工程造价审计的客观性以及完整性。(2)石油项目管理较为混乱,经济资料严重缺失。造价审计工作是否能够做好取决于石油项目的经济资料的完整性与客观性。但是现阶段我国石油项目管理较为混乱,经济资料严重缺失,时效性、客观性不强。造价审计工作很难进行。

三、强化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措施

针对以上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出现的问题研究,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强化措施:(1)进行石油工程全过程的造价审计工作。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要将造价审计落实到石油工程的全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当针对石油工程资金使用情况、面临的经济环境、出现的财务问题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审计,客观的评价石油工程存在的潜在风险,并且能够提供科学的防范措施,做到审计工作的预防性与全面性。(2)深入石油工程各个项目进行造价审计,对石油工程各个子项目造价进行深入的监督。石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部能够仅仅限定在财务领域范围内,应当深入到石油工程各个项目,对石油工程各个子项目造价进行深入的监督。将造价审计工作的事后弥补改为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对石油工程进行动态的、实时的造价审计,对于涉及到工程开支、预算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从而最大限度的开发石油工程造价审计的优势,避免工程审计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虞幼萍.工程造价审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3).

石油化工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石油钻井工程技术应用探讨

1石油钻井工程技术发展的现状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石油产业不断发展,对钻井工程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新的要求,需要不断扩大工程的规模以及提高钻井的技术水平。石油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从国际整体环境来看,经济危机也给石油发展带来挑战,新的石油企业不断涌现,石油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我国在石油开采方面的发展整体品质不高,环保目标难以实现,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钻井工程地下进行作业时,钻井设备在这个过程中速度慢、效率低、温度高,这种特点会损害钻井设备或者开采仪器。传统的钻井技术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钻测量系统不完善,深井壁容易出现失稳的现象,对深层岩石进行钻井时,原有的理论不能应对,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石油钻井工程的质量。

2石油钻井工程技术面临的挑战

2.1资金投入不足

石油开采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强大支持,否则会直接影响石油的开采。虽然每年会投入很多资金用于石油开采,但是资金的投入量并不足以支持不断发展的新技术,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造成利用率低。与此同时,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创新也需要不短研发投入,资金投入的不足会影响到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研发和进一步发展。

2.2与国际接轨时间短

我国的石油开采与国际企业的合作时间比较短,在国际竞争环境中的优势并不明显,相关法律体系以及管理制度还没有实现与国际接轨,为了能够符合国际标准,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2.3石油企业管理体制缺乏灵活性

石油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能源,一般都是由国家进行控制,很少允许私自开采,国家控制会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小,不能灵活实施相关决策,导致管理体制缺乏灵活性,每做出一个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层层审批,受到很多因素制约,管理决策直接影响了合作的时效性,进而影响企业在国际上的合作。

3石油钻井工程技术分析

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不能进行全面的介绍分析,具体以下面的几个技术为例进行简要介绍:

3.1井下自动化技术

我国的井下自动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制出了电磁波式em-mwD、有线随钻测量仪以及无线随钻测量仪等,这些技术的熟练应用使我国石油开采的自动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节省了人力资源。

3.2小井眼钻井技术

小井眼钻井技术的应用很成熟,还研制了专门的钻头和不同的钻井液,以应对不同的结构。小井眼钻机占地面积小,井眼是常规井眼的一半,施工机具大幅度下降,对环保有力。

3.3石油深井以及超深井钻井技术

目前该技术已经形成了完善研发体系,并且在我国200多个石油井中得到应用,海洋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陆地石油的过度开采使得深井技术得以推广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深井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3.4水平井钻井技术

该技术是定向井钻井技术的一种,在我国使用的时间很长,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这种技术通过钻测量设备与特有的井底动力工具,令井斜角处于超过86°位置,能够确保石油钻井工程的安全性。

4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4.1人才战略发展方向

加大科研人员的培养符合人才战略发展方向,二十一世纪以来各行各业都迫切需要配备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市场竞争。石油钻井工程技术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科研人员,科研水平的提高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科技实力,钻井技术得到创新,为石油开采提供技术基础。

4.2发展方向趋于智能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

目前监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以太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既能够对钻井和地层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又能节约建设成本。在4G网络盛行,5G网络兴起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与卫星对钻井工程进行远程监控,能够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和时效性,实时传递石油开采的情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保证开采过程的安全高效,也便于石油企业进行应急处理。石油开采的智能化、信息化是必然趋势,判断钻井工程的地理位置以及整合计算各项数据都不再单纯依靠人力,更多的是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计算,通过智能化的管理把石油开采的各个流程确定下来,并用数字化进行描述,智能化、信息化应用的典型代表是三维成像技术。

4.3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向可持续方向发展,要更加注重石油开采的可持续性。首先,要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比如小井眼钻井、垂直钻井技术以及防钻地震技术等,这些技术和方法对于提高钻井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减少对地层的破坏。其次,安全和环保问题引起了广泛重视,朝着QHSe方向发展,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不断研发给石油安全开采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也会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减少钻井废弃物的产生,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最后,注重对油气层的保护,用新型无污染的化学添加剂取代传统的化学添加剂,既实现对油气层的保护,又保护环境减少化学污染。

4.4深海石油钻井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石油开采工作正处于后期阶段,陆地没有发现大规模的油田应对未来的石油需求。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其开采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深海石油的开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支持。目前正加紧研发深海石油钻井的相关技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括深海定位、大位移井、喷射下导管以及随钻测井技术等,这些技术保证了深海石油的开采。

4.5提高油田开发的综合效益

水平井技术目前获得了很大进展,采用水平井、多分支井等mRC技术使石油开采出现了专业化的分工,各个区域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也越来越明显。测试工具开发和应用,多分支井管柱系统开发体现了作业者与专业服务公司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也方便新技术和新工艺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

石油化工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

1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概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石油勘探水平还处于中等成熟阶段,石油储量总体较大,但石油勘探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石油工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较快,石油工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应该认识到,国际环境的变化,发达国家在石油工业领域的优势压力长期存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加之我国石油工业的结构不合理、经营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低和环境资源矛盾不断加剧,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安全管理逐渐成为我国石油工业中应重视的问题。从我国石油工业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从总体上说,安全事故呈下降趋势,但一些重大爆炸事故、火灾事故仍然经常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一些地方性的石化企业的安全事故更是频繁,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责任重大。2001年安徽合肥六方深冷公司发生氩气泄露事故,2002年辽宁石化公司发生爆炸事故,2005年克拉2气田“6.3”爆炸事故、长庆“3.30”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大港“10.12”硫化氢中毒事故、塔里木塔中823井井喷事故,2006年大庆“2.20”氮气窒息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宏观上说,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制还不健全,现行法规标准的国际通用性较差。二是在安全投入方面,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导致安全投入严重不足,要想改变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局面,难度非常大。三是在安全生产管理的支持体系不健全,如工伤保险体系存在漏洞,安全生产检测市场不规范以及信息化建设相对缓慢。四是我国安全生产技术的整体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与国际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五是我国石油工业员工的安全意识较差,安全理念有待加强。,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安全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提高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势在必行。影响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只注重事后管理,而轻视事前的监督。目前,我国石油工业在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着和只重视事故的处理,而对事故的预防并不重视。在安全事故发生后,才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作用,一味采取“亡羊补牢”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能够引起员工注意,但在事故平息之后,安全意识逐渐淡薄,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现状。

(2)缺乏事故教训及经验积累。在安全管理方面,由于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事故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导致同类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对石油工业的安全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3)安全意识宣传不到位。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不正确,经济效益成为石油工业的唯一价值追求。我国石油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的现象,导致安全意识宣传不到位。在石油工业安全意识的宣传过程中,走过场的成分较多,而实际行动却较少,习惯性违纪违规现象经常发生。

(4)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石油工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少石油企业并没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有的虽然已经制定的相关制度,但其执行力却大打折扣。在安全管理制度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安全管理责任人,增加事故处理的难度。

(5)员工的参与性不高。由于安全生产意识的宣传不到位,加之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不重视,导致安全生产管理的员工参与性不高。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员工没有从思想上重视安全问题,认为安全管理工作与自己没多大关系,安全管理的配合性较差,导致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工作难以开展。

(6)安全技术落后。从我国石油工业的安全技术来看,技术理论并不成熟,重大事故的安全技术还比较落后。同时,设备维修成本和检查成本较高,导致安全生产技术的应用与石油工业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不相适应。加之石油工业安全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7)安全投入资金不足。如前所述,由于安全投入的历史欠账较多,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导致安全管理的资金受到限制。同时,企业在安全投入方面,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对安全投入和安全效益没有进行科学分析,导致安全投入方案不合理,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管理的效益。

3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石油工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可建立和完善责任问责制度,通过决策层、管理层、职能部门的层层负责、层层把关,加强石油工业的安全管理:

第一,决策层。在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中,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是最高领导机构,主要负责石油工业的劳动安全、环保、技术改造、卫生等项目,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划,指导下属生产单位严格实施安全管理相关规范,由法定代表人负责石油工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为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管理层。石油工业管理层是安全管理的直接负责人,也是安全管理的监督者和执行者,是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第三,职能部门。为保证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制定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在石油工业中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3.2构建安全管理的模式,实行全过程管理

我国石油工业的安全管理,应将事前的预防与事后管理结合起来,保证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预防型安全管理模式是一种积极、主动预防灾难或事故发生的对策,其步骤如下:提出安全管理的目标,分析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在具体的工作中落实方案,对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提出新的目标。事后型安全管理模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管理方法,其步骤如下:灾害或事故发生之后,调查事故的原因,提出整改的对策,在对策实施后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新的对策。预防型安全管理模式与事后型安全管理模式相比,能够通过事前的预防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石油工业的发展有大好处。因此,加强事前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3安全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在石油工业的安全管理中,有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根据生产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强事故预防和监测。

第二,强化危险系统的辨识。在安全管理中,应找出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对安全状况进行综合性判断,形成动态约束机制,为安全管理部门提供依据。

第三,合理开发安全事故资源。安全事故的发生,会使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我国石油工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如果石油工业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安全管理问题,改善安全管理系统,合理开发安全事故资源,以新方法、新思路指导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第四,加强隐患整改和安全检查工作。在石油工业生产过程中,应实行动态化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为石油工业的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4加强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安全信息管理指的是安全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存储、传输的过程,石油工业安全管理的水平与信息化建设水平密不可分。石油工业安全管理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基础之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因此,加强石油工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石油工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石油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通用的模块化结构,以预测和统计分析为核心,建立安全管理的数据库。该数据库能够实现信息录入、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维护、信息查询、报表生成、事故预测功能,建立一个管理系统框架结构,提升我国石油工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5确保安全投资的合理性

石油工业安全投资的合理性可以通过具体的评价模型来计算:投资合理性=(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事故发生可能性×危险作业程度)÷(事故纠正程度×经费指标)。因此,在确定石油工业安全投入时,应对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及后果,根据施工作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安全经费指标。石油工业安全管理费用主要包括宣传教育费、劳动保护费、安全技术费、辅助设施费、工业卫生费等,石油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安全投入资金,提高投入资金的利用效率。

4结束语

在我国石油工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安全事故依然经常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事故,影响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不利影响。石油工业的安全生产,应牢牢把握结合实际、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原则,使安全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才能在石油工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杜红岩.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1,11(6):2-5

[2]田树刚.石油开发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3]张拥军.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探讨[J].价值工程,2012,31(19):152-153

[4]刘霄鹏.论石油化工企业施工安全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10):215,208

[5]彭清东,周新田.浅议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9):161-162

[6]张颖.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安全生产长效监管保障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石油化工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石油钻井工程;工程技术优化;资源开发利用

引言

当前,石油资源是各个国家建设发展中的重要能源,且稳定的石油资源供应渠道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国防安全的提升等诸多方面。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为石油企业发展和资源高效开采提供了创新机会,促使石油工业企业的生产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因此,石油企业在进行石油资源的开采工作时,要注重开采技术的优化,提高油气产品的生产质量。

1石油钻井技术的基本概述

石油钻井是在确定井位后,应用钻头钻穿井眼,形成稳定井筒的施工过程。一个完整的钻井施工必须经过严格的钻井施工设计,包括地质设计和施工设计。然后经过精细地钻井施工准备,各种设备设施的准备,技术的准备以及人员的准备,才能进入到钻井施工的阶段,优化钻井工艺技术措施,防止发生钻井施工事故,保证石油钻探的顺利进行。并采取各种控制技术措施,如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达到预期的钻探施工质量。并利用完善的固井及完井技术措施,形成稳固的井筒,交付采油生产单位管理。不断开发石油钻井新工艺技术措施,解决石油钻探施工中的难题。如果复杂地层钻井施工前,对地层压力的预测不准确,在钻井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井喷事故,给石油钻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石油资源的开采过程中,要重视钻井技术的应用,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深入应用,提高石油资源开采的效率和质量,为社会建设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

2.1机械设备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石油钻井工程技术得以创新和优化。当前,在石油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开采设备呈现出了智能化的发展转变,充分的提高了石油资源的开采效率。近年来,我国石油资源钻井开采过程中,开采机械设备更加先进,提高了整体的开采效率。当前,我国机械设备的研发水平是领先于世界行业的先进技术,提高了石油钻井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化和智能化[1]。

2.2自动化技术应用

井下自动化技术在石油开采钻井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是针对钻井的深度进行测量,以及对石油能源的信息进行传输,增强钻井安全性的管理。当前,随着人们对石油钻井工程提出的更高要求,井下自动化技术发挥出重要作用,并且这种技术形式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石油钻井技术的核心。现阶段,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应用的自动化钻井技术分为有限钻井和无限钻井,并搭配着相应的电磁波勘探技术,提高石油钻井的安全性,保证钻井测量工作的精准性。而且,自动化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多是通过CGDS-1钻头进行石油资源的勘探以及测量。

2.3小井眼钻井技术

目前,石油钻井技术在石油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小井眼钻井技术。这种钻井工程技术主要是通过金刚石钻头等,对油气层进行勘探开采,且整个勘探开采过程中,能够对钻头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我国石油钻井工程施工中,多是利用小井眼喷涌监测技术等手段,来提高是由开采钻探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提高石油资源的开采效率。

3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应用分析

3.1石油钻井工程的应用

气体钻井技术是非平衡性的钻井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空气、氮气等气体,代替普通钻井施工中使用的钻井液。这种钻井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整体的钻井性能,保证钻井的整体质量。而且,在实际的钻井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充分地利用钻削控制平衡形式来提高机械钻进施工的整体速度,有效减少钻头在钻进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磨损问题,保证钻头施工使用周期,继而有效的提高和控制石油资源的开采效率和质量。此外,气体钻井技术的应用,能够对钻井变化进行有效控制,促使这种钻井技术形式在水平方向上得以高效应用,降低对地层结构的污染[2]。

3.2深井和超深井的钻井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油田企业的经营生产和石油资源的开采利用得以不断的发展,深井和超深井的数量增多,且钻井的实际深度增加。所以,为了提高深井和超深井的整体钻井质量,促使其更好的满足资源开采的需求,要重视钻井施工技术工艺的优化和设计。而在喷射钻井施工技术的应用中,主要是依靠高压液体产生的横梁来实现钻井技术的应用效果,降低钻具的使用磨损程度。针对高压喷射液的优化选择,有利于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有效节约钻井施工技术的成本投入,提高深井钻井结构内部的动力性。因此,为了获得提高钻井开采的效率,可以利用高压射流的方式对地层结构中岩石进行冲击破碎处理,并通过优化钻井的参数来实现泵压和排量的控制,从而更好的满足喷嘴孔的技术要求。

3.3自动化钻井技术应用分析

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对当前数字媒体行业市场的整体发展内容进行了深化。所以,在油田资源的实际钻探开采过程中,提高油田钻探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是提高资源开采的基础性技术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对地面钻井自动化系统进行优化和提升,实现钻井施工的闭环自动化控制,需要充分的优化地面系统的运行参数,注重油田钻井的自动化设置和优化[3]。

3.4钻井井控技术的应用分析

目前,深井钻井施工技术多是应用在油田的生产开发中后期,且该施工技术的应用频率逐渐增加,其实际的风险问题增大。针对这个现象,企业施工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钻井施工管理措施,降低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几率,减少钻井施工设备的故障损失。同时,要加大钻孔施工技术的教育培训,严格做到工作人员的持证上岗,加强钻井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及时控制和有效处理,增加钻井施工的安全性,提高石油资源开采和利用的整体效率性。

3.5垂直钻井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石油开采的钻井施工中,有效避免钻井施工出现偏差问题是石油企业经营发展阶段进行不断创新和研究的中心课题。垂直钻井技术是我国目前用于防止喷泉偏斜现象发生的有效措施,且这种技术可以防止钻头设备在钻探施工中出现倾斜现象,还能对钻进的精度进行有效控制。

4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的应用优化

4.1石油钻井技术施工措施的优化

石油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油井施工环节的优化,有利于提高钻井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设计工作中,要明确施工目标和施工方式,降低钻井开采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和费用投入。为了保证钻井施工和资源开采的有序进行,施工人员要熟悉整个钻井的流程,提高钻井施工的整体质量水平,并针对石油钻井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为参考依据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解决方案,对油井的钻进施工效果提供根本保证,更好的对石油钻井技术进行优化[4]。此外,为了优化油井施工的整体质量效果,施工人员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化的施工安排,并不断创新研究石油钻探施工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减少复杂矿井环境下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几率,切实可行地解决安全风险隐患。而设计人员要对钻井液体系进行优化,提高钻井液的整体性能,减少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石油钻井施工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证石油钻井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设计单位要合理利用处理剂,减少井漏问题的发生。

4.2石油钻井技术工程技术的优化

在石油资源的实际开采施工中,施工人员利用传统的钻井技术会影响资源的开采质量,这也是钻进工程施工技术得以不断创新和优化的根本原因。如果钻井施工中使用的钻井液液柱压力超出了地层结构的可负荷压力,就会污染石油资源的储备层,影响石油资源的开采产量和质量。所以,为了保证地下油层的整体清洁性,钻井施工人员要重视优化钻井技术工艺,减少油层污染问题的发生。此外,利用非平衡钻井技术开展石油开采中的钻井施工时,要保证钻井施工的实际条件是处于规定范围内,且对钻井液的压力进行有效控制。再加上钻井液压力低于储备层结构的表面压力时,可以降低其对油层储存造成的损害。所以为了减少井漏施工事件的发生,降低对油井内石油资源开采的影响,要做好水泥石质量的监测,并通过创新和优化钻井施工技术工艺,从根本层面上来提高钻井施工的实际钻进速度。而用于石油钻井施工的钻工,是要在实际的钻井施工中具有丰富的钻井施工经验,并结合实际的石油资源钻井开采过程进行开采措施的优化。如果钻井的实际深度较深,这时候为了保证钻井内部的施工质量,实现深部埋藏石油资源的高效利用,钻井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高性能的钻井施工机械设备,并通过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以及优化石油钻井施工技术,提高石油资源的开采利用效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