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发展的背景十篇农业发展的背景十篇

农业发展的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9:20

农业发展的背景篇1

1威海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威海市属于山东省的港口城市,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1]。该城市是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型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被评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对威海市农业整体发展情况的分析,农业信息化建设成为热门词汇,物联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的逐一实现,标志着农村信息化已经开始在农村范围内实施。2015年,威海市农业部强调,预计到2020年能够全面实现农业信息化,保证信息化技术可进村入户,达到县、村的全面覆盖。如今,电信、农信通、阿里巴巴正在逐渐进村,为威海市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渠道,保证农村与城市接轨,严格遵循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和使命。2015年3月17日,威海市开展农机信息化培训活动,其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农业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发展平台,网络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农业机械信息化等等的出现,都可为农业经济提供发展契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质的飞跃。

2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对威海市农业信息化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借助时下的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对农业经济的全面推广,是一项重要手段,相较于传统的人为口口相传的形式取得质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为农业所有项目提供了宣传与展示的平台。据报道,在淘宝、天猫等诸多电子平台上,威海的电商的达到1.1万,2013年,威海市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交易量为540亿元,同比增长了20%[3],占到山东省的第三名。通过对以上相关数据的分析,了解到威海市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实现农业的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农民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将农产品信息上传至电子平台,将产品分为不同的类型、等级等,对农产品进行简单的描述,借助图片与文字描述来充实商品信息,为消费者提供大量的参考信息。以荣成红富士苹果为例,首先准备苹果的照片,保证照片的真实性,对照片进行处理,并辅以文字进行编辑,对苹果的价格进行明确的指出,明码标价还是“面议”要清楚的表现出来。同时,借助网络交流平台,及时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细心解答消费者各方面的疑问,实现平台上的实时交流。运输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点,为了保证产品可送至消费者手中,应开设乡村快递,很多地区快递是无法到达的,严重影响着网购用户的便利性,此服务的开设解决了这项问题。

2.2提高农民的素养,强化信息化培训农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对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具备足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才能保证电子商务运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了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顺利开展,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素质,掌握简单的网络操作方法,能够具备与消费者沟通的能力,是全面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信息化培训工作的开展,应在当地开设信息化培训班,专门就电子商务技术进行培训,在培训人员的辅导下,让农民反复进行信息技术的操作训练工作,并对其训练成果进行验收,构建完善的农民信息化服务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另外,就作物种植、管理等知识点,也可开展远程教育,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实现视频教学,农民可以将视频下载下来,反复观看,为农作物的种植提供借鉴,可大大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2.3借助信息化平台,发展海外贸易为了更大程度上的开放农村,拓宽农村经济市场,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农村的宣传,将农村的特色型产业展示出来,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农产品,还包括旅游、土地建设与资源开发、劳动力信息化建设等,应全面发展农业经济,注重对农产品、旅游经济的海外推广,扩大海外贸易范围,再加之威海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多处海港,开展进出口贸易。威海市是重要的旅游型城市,属于国家生态名城,可以将其作为威海市的城市名片,打造精品产业,强化对危害各旅游景区的信息化推广,以吸引来自国内外的旅游爱好者前来,以更好的发展旅游经济。例如,可将威海的刘公岛、威海公园等作为重要宣传对象,配以相应的文字描述和旅游景观图片,做好对威海旅游景点的宣传与推广。同时,威海市应将高质量的产品进行海外出口,注重行业口碑,与借助威海各港口与海外进行联系,是发展威海市农村经济的一个有利途径。

3结语

农业发展的背景篇2

论文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目前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人口.其中农业人口9亿多人,农业劳动力超过4.5亿人。“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三农”问题既是困扰我们多年、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世纪性问题,其影响的严重性和全局性已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三农”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来想办法、出点子、拿措施。农村职业教育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培养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以反映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服务“三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将为实现科技兴农、科技创新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探讨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使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更为有效地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成为当前一个极为紧迫的课题。

1 “三农”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加快解决“三农”难题,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又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也应相应的得到提高,而我国的农村还很落后,农民重视教育的意识还很淡薄,加之广大农村地区科教事业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www.133229.Com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迫在眉睫,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和基层教育工作者勇挑重担。

1.1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人才培养的贡献

受长期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影响,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民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是弱势群体。农民整体素质低于城市市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文盲率较高。因此,需要“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新型劳动者,即新型农民。农村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合农村经济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基础职业技术素质和掌握适当的专业实用技术为着眼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对初中级人才的要求与成长规律,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实践表明,职业教育不仅能塑造现代的新型劳动者,培养出大批技术型、工艺型、管理型人才,而且职业学校还是科技传播的重要阵地,是推广科技成果的重要纽带。它能通过教学和多种宣传途径,把新科技传播、普及、推广到全社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搞“实验田、示范田”,建立科技辐射联系点,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形成多层次、多功能,遍及整个社会的科技推广网络,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农村职业学校已成为农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地。

1.2农村职业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举办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一个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成度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改变劳动力结构,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实践表明,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占有很大优势.贫富的差距不仅仅因为勤劳和懒惰,而缘于知识的差距。古语说“天道酬勤”。现在还应加上“天道酬智”,因为劳动者的文化程度、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与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1.3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围绕农村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面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需要开设课程,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大力推广新型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转化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探索出一些较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通过推广科技项目和实用技术,服务“三农”。农村职业学校一方面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实施科技开发和技术攻关,推广农业新技术;另一方面开展对口支援活动。进行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送科技下乡。这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行产教研结合,农村职业学校已成为农村实用新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基地。我国的农业科研。仅靠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所远不能够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它们多半远离乡村,有着诸多的不便。而农村职业学校扎根于农村,能及时了解“三农”的需要。并依靠农村职业学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实施产、教、研结合,针对“三农”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加以解决.并通过基地示范迅速推广,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1.4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继续教育的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多、文化素质低,满足广大农民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民对学习和培训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求将是农民群众的重要需求.因此.在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

1.2农村职业教育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举办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一个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成度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改变劳动力结构,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实践表明,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占有很大优势.贫富的差距不仅仅因为勤劳和懒惰,而缘于知识的差距。古语说“天道酬勤”。现在还应加上“天道酬智”,因为劳动者的文化程度、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与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1.3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作用

农村职业教育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围绕农村产业结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面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需要开设课程,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大力推广新型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转化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探索出一些较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通过推广科技项目和实用技术,服务“三农”。农村职业学校一方面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实施科技开发和技术攻关,推广农业新技术;另一方面开展对口支援活动。进行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送科技下乡。这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实行产教研结合,农村职业学校已成为农村实用新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基地。我国的农业科研。仅靠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所远不能够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它们多半远离乡村,有着诸多的不便。而农村职业学校扎根于农村,能及时了解“三农”的需要。并依靠农村职业学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实施产、教、研结合,针对“三农”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加以解决.并通过基地示范迅速推广,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农业发展的背景篇3

[关键词]工业化;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5.106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5-022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更多的契机与挑战。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政策是否得以落实,关系到社会发展是否稳定,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工业化背景下要想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探寻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对策,从而促使农村经济更有力地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型工业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的调整,在此背景下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是我国市场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方针等宏观的晴雨表。农村经济发展通常是以国家经济的战略方针为指导,同时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市场环境等,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工业化背景下,我们要想保证中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就需要不断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型,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2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当前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并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果不能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稳步的发展。

2.1基层领导没有对发展农村经济引起足够的重视

部分基层领导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对上级的规章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更没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村领导往往不能建立起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不能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农业项目需要较长时间的投资,但农业项目收益率相对较低,很多银行不愿意提供贷款,而政府又不能提供有效的政策服务,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2.2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相当大一部分的集体经济,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对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当前作为农村经济管理的基层人员,由于其自身素质不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受其思维和思想的限制,这些基层人员往往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要求。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体制也不健全,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就导致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农产品质量不能保证

在中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农村经济也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趋势,农产品的产量也在逐年上升,但受农业技术的限制,当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仍然很低,有时由于种植不合理,还会出现农产品大量积压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工业化背景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新型工业化将推动传统农业的发展,将通过信息化带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契机,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能够及时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从而推动农村经济高水平地发展。

3.1使基层领导重视发展农村经济

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从基层领导抓起,让他们从思想和行动上都引起足够的重视。市、镇两级政府应当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时还要定期地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村干部进行调研并撰写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地发挥村民的民主监督作用,使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3.2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

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是当务之急,资金是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对发展农村经济给予优惠的政策,对农业项目或农产品加工减免税率,同时也要采取强制措施使农村信贷投入有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商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农产品价格,最大可能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3.3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必须有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一个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必须转变农业发展的理念,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优势资源,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利用农业科技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科学带领农民致富。

3.4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目前很多农村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已经开始转变个体经营为规模性经营,通过农业产品的深加工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特别是打造“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都起带头作用。目前实现农村的产业化经营有多种方式,包括加工业、手工业及农产品的等。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小型手工业提供了优势,农村的手工业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在农村得到了迅速规模化发展。除此之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加快了龙头企业的经济发展,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途径。

3.5加大农业科技的应用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成果可以转化为农业生产力,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发了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农业产品,一些学术成果也实现了转化。

4结语

在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众所周知,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基础地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工业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应当加大投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强经济管理等对策,从而为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周长.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

文化,2012(11).

农业发展的背景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组

作者简介:尚树山(1989-),男,陕西延安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09级教育学班学生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新的环境,但也对教师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并且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一支专业发展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教育工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与责任就是要促进教师的发展,尤其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必要性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以往的七次课程改革来看,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对于促进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时展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因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第一,固有的知识、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不能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

第三,课程结构单一,学科系统相对封闭,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第四,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是死记硬背、题海训练。

第五,课程评价的标准着重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

第六,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概念

有学者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态度、专业知识以及教育教学技能上不断成长的过程。还有学者从两个层面进行归结,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一方面强调教育教学中教师清醒的自我觉醒意识,认识到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人员,有特定的行为准则和高度的自主性,而且教师需要长期的培训;另一方面,它是指何增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过程。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教师专业发展是贯穿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的,但又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延续,更是教师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即教师的职业追求、信仰、需要、职业能力的发展变化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集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情感于一体的过程,更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以及当代正在进行的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在这一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自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之后,就受到了很多国家的普遍关注,已成为当今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目前学术理论界针对教育改革提出的颇具挑战性的历史课题。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是造就高质量国民教育的根本保证和必经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的罗莎.罗利亚.托雷提出:一个国家的教师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主要取决于谁是国家的教师以及他们能够和乐于干什么。推进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也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导向。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说到底也就是围绕教师,以教师的改革、发展、创新为切入点进行的改革,因为作为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经济建设主力军-学生素质的高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想真正的实现,必须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与实践来完成。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过程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传授的核心,也是课堂的主宰者。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在新课程下,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注意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观念和自力、创新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更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善于"心理换位",才能更容易体会学生的认识情感,开阔他们的思维空间。真正以学生为主,一切围绕着学生来进行教学设计,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也能更加的融洽、和谐,从而可以促进师生间顺利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2、教师应该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现代教学课程理论认为:教师的价值是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的辩证统一,这就需要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是对新课改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理解。一方面要将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主动构建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进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而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

3、根据现代课程理论,教师还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与学校的课程是相互分离的,教师被分离于课程的开发之外,教师的任务就是单纯的教学。根据新课改发展的需要,教师不能单单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该发展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都有最直接的了解,因此他们能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教育活动。而在学生的角度来看,也最容易认可和接受那些由教师参与所制定的课程决策。教师的这种特殊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是参与课程开发的其他角色所望而莫及的。所以,教师也应当参与到课程开发当中。

四、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入职学历,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思想素质建设。

1、由于学历层次决定了教师教学专业素养的发展基础,因此提升教师的入职资格和学历层次依然是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之一。

2、强化教师的政治、理论、法规、政策教育。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3、制订并认真实施《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日常师德表现的规范管理和考核,接受社会监督,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聘任、奖惩的重要依据。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将其作为评估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

(二)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

1、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建立学习型的教职工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教育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岗前培训和全员继续教育。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和业务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适应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2、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为教师终身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提供优质服务。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按照少而精、专兼结合、合理流动的原则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教师培训机构的硬件建设。

3、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促进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加大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市、县(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批青年教学骨干。加强对优秀骨干教师的跟踪管理和培养,并充分发挥其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的作用。

4、强化科研兴教意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鼓励教师根据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参与各级组织开展的教科研活动,并确立相应的教育科研课题,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探索,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5、加大教师培养、培训经费的投入,设立中小学教师专项培训经费。按照《教育法》、《教师法》规定,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应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列支。市、区县、乡镇、学校都要积极落实教师培训经费的有关规定,为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三)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1、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全面落实教师的政治经济待遇。进一步落实县级财政统一发放教师工资的规定,完善教师工资发放办法。继续改善教师的住房条件,把教师住房建设纳入城市住房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实行优惠政策,尽快改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住房条件。积极落实教师医疗费同当地党政机关享受同等待遇的规定。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2、加大依法治教力度,创设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和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全面的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教师人事争议调解制度和法律援助体系,形成有效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教师权益保护机制,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落实教师的民利,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关注农村,关注教育,关注教师,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村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农村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期盼和呼唤。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是残缺的、不全面的发展;没有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遥遥无期。

参考文献:

吴康宁:《社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瞿葆奎:《教育与社会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瞿葆奎:《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罗树华:《教师发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刘微:《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

洪明:《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农业发展的背景篇5

关键词:门达镇;农业产业结构;人地关系;水稻;旱作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88-02

一、基本概况

门达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区的东部,与吉林省双辽市的西部接壤,南部与科左后旗相邻,隶属于科左中旗管辖,本区位于西辽河冲积平原南岸,是科尔沁沙地的东部边缘区。南部地区以沙土为主,北部地区有黑钙土分布。该地区被称为“小江南”,因门达镇政府所在地门达村位于科尔沁区的吐尔基水库下游的“哈达江”之南而得名,属辽河水系的支流。门达镇所属17个村,全镇农业耕地面积14.2万亩,林地面积4.5万亩,全镇共有农业户4679户,农业人口19690人。门达镇是一个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导产业的农业镇,是通辽地区的重点粮食作物产区。

通过对门达镇典型地区门达村的实地考察、农户调查以及多年对其相关资料分析,结合该区人地关系系统主要特征,总结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体现在,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旱化作物增多。门达村是农业与城镇居民混居地区,土地面积22120.5亩,全村耕地面积6720.5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300亩(1990年),20世纪80年代,这里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天然养息之地,地表水资源丰盛,植被覆盖率较高,1990年在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开始开垦盐碱地种植水稻田,水稻大多沿河两岸种植,以河流地下水和大气降水作为水源补给。农业生产的水源补给旺盛,水稻的长势也是非常喜人。

最早开发水稻田的农民最初几年在经济收入上几乎是处在赤字的状态中,盐碱地的开发使种植成本过高,而收入过少,经过了2~3年的改良,土质发生了大的改观,土地盐碱性向偏中性转变,经济收入也逐渐改变了收入小于支出的状态,在这些农民的带动下,更多的农民加入到种植水稻田的队伍之中。水稻已成为了当地主要的种植类型。

1999年以后,气候干旱,全年降水量逐年减少,地下水位也是逐年下降,经济成本的逐年增加,水稻成熟时期的需水量由最初的4~5天灌溉1次到2~3天灌溉1次。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投入。农民在经济核算方面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种植结构的改变,逐步由水稻田转变为玉米、大豆等旱作粮食作物的种植。2002年后,受国家农业税收的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出现了短期的增加。2005年达到了2640亩,随后生态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水源补给变化使水稻种植面积再一次递减,2011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到1710亩,而玉米、大豆的种植面积增大到5010.5亩。农业的产业结构与人地关系的互动变化,使得人地关系在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逐步的调节平衡,生态环境问题逐年凸显,土地荒漠化、盐渍化严重、春季沙尘天气频发。进而新的人地关系矛盾出现,旱作农业的种植对肥料、土壤、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人地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二、形式分析

1.使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20世纪末的水稻种植时期,农业用水多是抽取河流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补给浇灌田地,耕作以人工育秧、插栽为主,利用手扶拖拉机在水中把土壤翻匀,以起到保水的作用,但由于夏季地表的水蒸发强烈,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扩散到大气中去,同时大气降水也随之频繁,农业生产用水较为充足。1999年后,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大的转变,旱作农业特别是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一些有经验的种植玉米农户,收割完庄稼之后,第二年的春季,农民利用自制的爬犁把秸秆聚集起来点燃,燃尽一部分干燥秸秆以后,再用耕地的翻地犁杖把灰烬和根部的杂质以及少量未燃尽的秸秆一起翻压在地下,以待的地下腐烂,用做庄稼的潜在肥料。这样既节省了运输秸秆的费用,也使土地有了一部分灰质的养分供应。政府在农业经营上重视了增强农民的科技思想意识,人地关系就是在人文机制的主导下的协调变化中得以平衡。

2.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门达镇是传统的农业地区,能源的利用思想比较传统化,生活方式还是以农业的生产与自我耗用为主,农村里的老人们习惯住着火炕,水稻、玉米秸秆和玉米脱掉籽粒后的芯就成为了农村生活的主要燃料。因秸秆与玉米芯容易获得,成本较低,加之煤炭的价格昂贵,秸秆依然是农民生活的必需品。20世纪末全村水稻田大面积种植,农户的薪材、取暖主要以水稻秸秆为主,但水稻秸秆产生的灰烬较多,水稻秸秆就成了副业原材料,一些农户到了冬季农闲时期,利用自家的水稻秸秆编制席子,可用做床垫,也可以用于水果、蔬菜的保暖保鲜等,进行出售,也有一些秸秆用于牲畜的粉碎饲料。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生活的取暖和烧材材料被大量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所取代,这些潜在的资源被这种低等的生活方式燃烧耗尽,其有机质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循环利用。

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是由水资源的利用为主导方向。就水资源的利用而言,在降水较少的条件下,玉米地每年要灌溉3至4次。而且还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形式浇地,既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也浪费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地表土壤保护层退化,逐渐地丧失了肥力,地表盐渍化加剧,大片的耕地变成了荒漠化土地。沙地逐年扩大,适耕土地逐年减少,更加使农业的土地逐年的板结,加剧了当地土壤的盐碱化,对农业的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更加不利。

3.经济、政策措施发生变化

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农业户最先考虑的问题,十年前对于一片适宜种植水稻的区域,地下水位的下降无形中就要增加耕作的成本,特别是对打机井的经济投入和电能或柴油的资金投入,原本十几、二十几米深的机井就能浇灌大片的农田,但现在需要四五十米深的机井才能满足作物对水的需求,人地关系矛盾凸显,农业产业结构势必发生变化。旱作作物的种植节省了经济支出,虽然收入较以前少了,劳作的时间也少了,就劳动报酬的经济学原理,折算下来的经济资本也相差不多。受土壤、肥料、水分供应的影响,地表作物养分得不到供应,影响了作物的产量。环境问题逐年突出,地下水位的降低和肥料投入增加,这样给农业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生态、社会影响。

自1990年开垦荒地种植以来,农业税收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长,农户的经济负担较重。2002年后,国家出台了减免农业税政策,每年通过种植类型的耕作面积还给予农业补贴,包括有种子补贴、燃油补贴等,大大的缓解了农业经济收入的亏损,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也有了大的改善,春耕与秋收也不再用牲畜牛马等耕作,而是有了各种类型的机械化,农村剩余人员逐渐向副产业方向发展,这也同时减轻了一定的社会负担,增加了农业经济收入。

4.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原本的碧绿青草已被满山的庄稼取代,农田由耗水作物转化为了节水作物,牲畜的青草饲料被秸秆所取代,地表也由较湿润变为了干旱,使地表水分的年蒸发量减少,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受到破坏,沙粒松散更增加了太阳光的反射强度。沙土堆积严重,土地逐步出现了风蚀荒漠化,沙尘天气发生的次数逐年增多。

三、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模式探讨

1.种植业也要向畜牧业方向逐渐渗透,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种植业一直以来是门达镇第一产业致富的首选模式,从水稻种植到旱作生产,都是以土地作为农业产出的基础,在水资源逐年减少的前提下,土地已不能满足于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转变产业模式,向畜牧业方向发展可以成为地区生产发展的又一产业模式。农户可以用自家的秸秆与养牲畜的农户换取一定的牲畜粪便。来给自家的农田施加粪肥。既保证了牲畜供养户的冬季存储饲料供应,也使农田户土地有了一定的绿色肥料,这样能使农田户在以后的3~5年内农田的施肥量减少近往年的一半左右,避免了土地的板结、盐碱化和土壤有机质的流失。据估算,如果农户不采用粪便施肥的办法,单纯采用施有机肥料的方式,后一年要比前一年施肥量增加10%左右,加重了农业的经济支出。这一举措成为促进可持续农业的一种方式,也积极的倡导了清洁能源循环利用、秸秆还田政策的实施。以牲畜育肥、繁殖销售为产业经济,带动农业生产积极性,实现种植与畜牧生产双丰收。在农闲时节加强畜牧业发展,增加农业经济纯收入,达到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

2.政策引导,转变科学思想,走科技兴农之路

逐年发展的农业科技,春耕采用播种机种植,实现了微电脑的操控,保证了种子的成活,除草则实行机械空中施药,夏季的取水则实行节水灌溉技术,秋收也是推行了大型收割机操控,使得农业生产不再走牲畜耕作、搬运的历史,科学的思想带动了农户对科学技术的向往。

农户在科技的带动下,已对科技产生了依赖心理,政府要组织一定的科技人员,指导农业的种植、销售,以政策来约束农户的生产方向,对前沿科技及时地掌握与推行,来保证农业收入,才是地方政府的惠农道路。

3.能源要寻找循环模式,倡导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体制,促进人地关系和谐

对农业产出进行合理的分配,达到能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即增收又减轻农业负担。使边缘产品得到合理支配,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效率,走可循环经济模式。

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种植格局,保证土地的最大产出,也同时提高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为社会减轻一定负担,生态环境也能在和谐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下有序的自我平衡,人地关系才能协调发展。

四、结语

门达镇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农业耕作方式、经济、政策措施发生变化、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人地关系需要在产业结构转化中逐步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模式,提高科技兴农,倡导循环经济,促进人地关系和谐,有利于农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山.内蒙古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农业发展的背景篇6

关键词: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41-02

一、城市化背景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

育发展的重要性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过程而产生的,它要求通过工业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反哺农业。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9月的《新中国六十年系列报告》,从1978―2008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从17.92%上升到45.68%,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在全球化的竞争和冲击下,城市经济需要不断补充高素质一线劳动者,这给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带来了重要机遇与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职业教育战略专题组的组长、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周稽裘3日表示,中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职业教育事实上已经成为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环节[1]。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偏多,拥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今城市化飞速发展、城市问题进一步凸显的情况下,全面普及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西部欠发达地区应通过制度创新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劳动力,把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力争以农民工的高素质提高城市的产业水平及生活质量,以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变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拉近西部欠发达地区与其他较发达地区的差距,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现状

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不论是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社会依靠力量还是职业院校自身发展都存在较大劣势。虽然2005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谈到,中央财政建立了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十一五”期间将投入140亿元,其中40亿元用于建立职业院校贫困生救助体系,同时明确投向原则为向西部倾斜,而且国务院扶贫办决定加大对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确定了以职业院校为主建立扶贫培训基地的工作思路[2]。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欠发达地区依然面临着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差、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等症结。虽然西部农村职业教育农业类专业和农村急需专业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农村职业中学实验示范基地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在扶贫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农村职业教育依然面临着生源枯萎、经费投入少、办学条件差、信息不畅和师资水平低等严峻的发展难题。

西部欠发达地区是全国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面对西部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差、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和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的问题,以及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实习实验设备陈旧、专业课教师短缺和不合格等现象,农民自然对进行农村职业教育兴趣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就业是西部农民是否进行职业教育最关注的焦点。近几年西部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和东部及发达地区企业的所谓“校企合作”,实际上是学校为企业组织招工、和东部地区企业签订用人协议,并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合作,企业没有参与院校教学、管理,更没有资金支持。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大中型企业较少,企业效益平平,有些亏损甚至停产、倒闭,所以企业支持、资助职业教育力不从心,校企合作松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较差。

农村职业教育资金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投入。主观上,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及其领导者对职业教育发展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发展职业教育和发展地方经济被割裂开来,致使其将财力、物力、人力用于见效快的短期经济建设上,忽视职业教育发展。客观上,西部地区经济落后,政府资金有限,投入发展职业教育,客观上也的确有困难。而且西部欠发达地区还要面对东部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回波效应”,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劳动力有向东部地区回流和聚集的趋势,也令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缺乏对职业教育加大投入的激励。

这样,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院校既缺乏企业的支持,也缺乏地方政府的支持,只能孤军奋战,势单力薄,发展速度慢,教学质量差。这样就使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陷入了“教学质量差―学员需求低―企业及政府支持少―教学质量差”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

创新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是要求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完成中职招生任务这样简单,而助学金、资助金看似解决了少数家庭经济问题,让更多的孩子进了职校,但并没有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并没有好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满足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经济及农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职业人”,根据这一定位进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痼疾。要进行包括职业教育法律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等在内的制度创新,以跳出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差―学员需求低―企业及政府支持少―教学质量差”的“贫困恶性循环”。制度创新的要点总结如下:

1.构建企业主导的“企业―行业―学校”农村职业教育体系。近期内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特别关注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3]。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同时,尤为注重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第一次提出制定校企合作法规,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范围[1]。西部地方政府应该在《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积极制定规范化、具体化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大力激励企业配合职业教育或者进行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按比例资助其培训费用,让企业占主导地位,第一步形成“企业―学校”良好的双赢互助局面,最终形成“企业―行业―学校”模式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注意以往学校教育在农村发展中的局限性,重点发展非正规、短期的学校培训,令其与推广实用技术相结合,与企业及行业需求相结合,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

2.建立国家主导的“东部―西部”联合办学平台。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的不利境地,又因为市场本身会趋向于加大差距而不是缩小差距,所以特别需要一个外部力量加以平衡,而国家应该也必须在此发挥作用。但是国家的特别关注与支持,不应该抹杀竞争,或简单地进行特别的资金投入和补贴,更重要的是建立“东部―西部”联合办学平台,培养信息整合能力,促进东西部信息交流,制定细化的政策,激励东部企业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与关注,并使联合办学平台中的特定项目与工作制度化、长期化,培养联合办学平台发展的动力,使之进一步具有加强自我发展的自组织效应。以“东部―西部”联合办学平台的建立及发展促进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帮助与带动,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经济公平。

3.职业教育结合基础教育,形成善于激发农民学习动机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是本土本乡的农村劳动力及潜在劳动力,所以应该结合基础教育,形成善于激发农民学习动机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形成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的循环。西部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村升学率相对较低,故其职业教育应与基础教育相结合,这样可以产生较大的实际效益。可参照发达国家,把职业教育分成几个方向、几大模块,按照学生的要求进行选修,让农村孩子从小就接受职业教育,明确自身的职业方向或人生方向。在具体培训内容上,要重视农业新科技和城市务工基本技能,必须让农民通过参与职业教育获得实际收益,才能极大地激发其学习动机。除了要帮助受教育者了解与本职业或本岗位密切相关的知识,还要掌握操作、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特定的职业态度、动力、经验等。

4.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职业教育,城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城市要想发展,必然要接纳大量的外来人口,农民工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产业水平,农民工的素质直接影响城市市民的生活质量,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本身就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与成果。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农村都比较落后,单独难以应对职业教育在改革中面临的许多难题,也少有企业对其进行支持,所以许多问题都必须通过城乡联动才能得到解决,例如与企业的有效沟通、师资队伍的建设、学员培训等。必须以城乡统筹发展的方法论和视野来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把城市和农村作为职业培训的“两级”,农村主要负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城市主要负责职业教育中的“继续教育”,“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城乡一体化”过程,注重“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相互衔接,按照最优化原则对农村和城市资源进行配置,加强建设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平台,充分发挥城市职业教育的高端辐射作用,以满足对职业教育的整体需求。

参考文献:

农业发展的背景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村劳动力;扩大就业;障碍;对策

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虽然在我国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奔小康步伐的进程中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但是随着工业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民面临地没了、地少了、山林封了、产品难卖了等新矛盾,农民就业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探讨实施扩大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新形势下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所面临的障碍

1.1劳动力市场完善问题。建成规范、高效、便捷的劳动力市场,在为促进城乡充分就业提供信息和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城乡统筹的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劳动力市场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发育滞后和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据了解,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并非是有组织的有序流动,大多都带有自发性;信息来源主要来自亲朋好友、老乡等亲缘网络,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的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滞后,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掌握不全,难以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行准确的指导。另外,农村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主要是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空间布局分散,缺乏整体上的合理规划,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造成了为数众多的“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兼业型就业人口,达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加上城市就业空间有限,使农村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未能实现无碍流动,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受阻。

二是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不健全。作为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工资,不能完全反映劳动供求关系。尤其是有些国有企业工资薪酬方面问题突出,既不反映人工成本,也不反映劳动供求。此外,连接市场主体、规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劳动合同形式主义成分较大,尤其是用人单位在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存在着订立不公平合同、欺诈性合同与违反合同等问题。

三是劳动力市场规则的不完善。法规体系不健全,缺乏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监督系统和执法手段有待完善,一些部门还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相关手续和收费名目繁多,非法劳动力市场大量存在。这些都影响了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的统一性、开放性和整体性。

1.2劳动力就业权益问题。农村劳动力在城市里从事的大多是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城市人不愿干的工种,这些工作虽然一般不需要具备较高的技能,但必须要求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然而,很多用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并未对农民工进行相关的安全生产培训,因而引发了不应发生的安全事故。甚至在出现工伤事故后,也未对伤者做出有效的补偿。此外,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即使在同一部门从事相同的工作,城乡劳动力的工作报酬也是存在差异,尤其是城市劳动者享受的一些福利是农村劳动者所无法得到的。还有,近年来农民工被无故拖欠或以各种形式克扣工资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1.3劳动力社会保障问题。目前全国城市职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城市居民就业后,可以参加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险。然而,农村社会保障才刚刚起步,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以后,尽管政府一再强调企业要把每一个职工纳入社会保险,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参保率依然很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农民工这个群体的数量庞、层次不一、构成复杂,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别[1]?;其次是流动性大,这种流动性不仅反映在省市之间、城乡之间,也表现在职业及用人单位之间;再次现有的社会保险关系是不能随着本人任意的转移和接续;最后,对于原本收入就不高且又不稳定的农民工而言,参保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少了一份收入,因而大多农民工也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

2新形势下影响扩大就业的主要原因

应该认识到城乡统筹就业涉及面广,既包含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又包含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甚至涉及到社会和政治领域内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我国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镇劳动力就业管理体制,尤其是既有城镇劳动力收入分配体制将会在城乡统筹就业的过程中受到挑战[2]?。从整体上看,这种挑战来自四个方面的约束。

2.1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滞后,结构突出: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无论是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处于结构转换的发展中国家,都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互动机制。依据钱纳里等人的观点,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伴随产业结构的转变,城乡间的就业结构也会发生转变[3]?。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转变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转变。目前我国已进人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未来20年,如果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三农”间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

2.2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

建国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选择了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其核心是试图通过工业的优先发展,快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这种发展战略是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基础上的,当时我国的经济情况是人均国民收人水平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资金严重匮乏。同时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却占有较大的比重,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低,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为了保证工业的优先发展,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压低农产品的价格,将农业部门的利润转移到工业部门。由于工业的优先发展是以牺牲农业的长远发展为代价的,这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长期低速增长,而且也使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农村隐蔽性失业严重[4]?。另外,我国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农村产品结构不合理、非农经济发展滞后也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

2.3城市落户难,户籍制度存在着最大制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要求,户籍制度有所松动。特别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对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降低了农民进人小城镇的门槛。2000年以后,一些省市的有关部门也在其颁布的相关文件和法规中,基本上取消了农民落户小城镇时收取城镇增容费或其他类似费用的规定,但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局限于眼前利益还没有为农转非敞开大门。即使局部地区降低了进入小城镇的门槛,但绝大多数也都只是针对当地的农民而言,大量异地转移的农民就业者仍无法得到城镇户口。现存的户籍制度背后隐藏着的不同社会经济待遇,造成城市居民与农村农民在权利和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加剧了城乡就业结构的失衡,形成了城乡差别的制度化,致使劳动力合理和有序转移难以实现。

2.4待遇不平等,教育培训和就业制度的约束:

现有教育培训制度仍有部分计划经济时期的色彩,个人接受教育培训仍然与户籍制度或者单位制度联系在一起的[5]?。比如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务工,其子女上学就存在问题,城镇学校不接受外来务工子女上学,或者即使学校接受,也需要付出高额学费。就业制度的制约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的歧视,这些包括劳动者在求职、就业、管理等方面的不同待遇,如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的总量控制,职业,工种限制,先城后乡控制,强制性收取管理费、用工调节费等。总之,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招用许可、管理、服务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区别政策,一些条款都带有或多或少的歧视性质。因此,与现有的教育培训和就业制度相适应的只有劳动力就近务工,这样才可以给予子女以教育,同时还能成为一个“多面手”,务工与务农兼顾,这便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原则相违背。

3新形势下实施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对策

如何消除上述约束机制对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笔者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实施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个涉及到“三农”的敏感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必须加快制度的创新,通过完善多层次、多梯级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转移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等手段突破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障碍。

3.1完善多层次、多梯级的教育培训体系。

一是通过政府搭建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就业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这是促进农村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有关部门和培训机构必须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培训对象的情况做细致分析,注重培训内容适合实际需要,有利于实现就业与再就业,使培训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合拍。同时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创业培训。要进一步全面推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委托培训,实行按需定培,并强化远程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转移就业率。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的完整体系,并建立落实优惠政策和进行跟踪服务的创业培训机制。

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培训管理机制,使培训与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密切结合,实现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和促进富余人员的城市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与其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密切相关的。加强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有效的做法,从长远来看是为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形成的合理的劳动力技能和素质结构。

3.2以统一互动机制为前提,完善就业运行体系。为了确保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工作顺利推进,可建立健全就业互动机制。一是建立促进城乡比较充分就业的运行机制。各地方劳动保障部门按照总体目标制定各自比较充分就业区(市)县规划,分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二是建立促进城乡比较充分就业的调控机制。坚持以产业发展、项目引进扩大就业,鼓励和引导项目吸纳被征地农民。三是建立各地区之间就业的互动机制。中心城区与郊区(市)县“结对子”,帮助郊区(市)县失地农民在本市范围内转移就业,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重大产业项目用工由劳动保障部门统筹协调。四是建立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机制。整合部门职能,组成由政府牵头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管理主体,避免职能交叉或政出多门,造成市场秩序混乱。

3.3以统一扶持政策为基础,完善就业援助体系。

为了更好地帮助就业困难人群实现比较稳定就业,应坚持市场调节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一是把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全部纳入再就业扶持政策范围,覆盖城乡所有失业人员。二是对纳入再就业扶持政策范围的人员给予多项补贴和优惠政策。如对职业介绍就业的每人给予一定的职业介绍服务补贴;青年职业见习期间享受当地最低工资的一定比例生活补贴等。三是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就业援助,可成立“就业援助”服务中心,按照“有话必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援必成”的要求,向社会公开承诺:只要就业困难人员不挑不拣,保证在一定工作日内帮助其实现就业。

3.4构建城乡一体劳动力市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践证明,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6]?,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制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实现公平竞争就业。逐步建立和健全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构筑城乡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如果能够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公共就业信息和规范的就业指导服务,则可以大大减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盲目性,降低就业成本和风险;同时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和培训补贴等,促使农村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这将会增强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的能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农民转移就业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的破解。

参考文献

[1]刘燕斌.面向新世界的全球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2]朱家春,朱康波.从新农村建设看农民转移就业[n].中国培训,2007,(3)

[3]屈建宏.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n].民生就业,2007-06,(269)

[4]王学江.逐步取消农业税将产生多重效应[n].国际金融报,2004-03-09

农业发展的背景篇8

关键词:城乡经济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路径

城乡一体化可以说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往现代工业社会实现变革的必经过程。农村地区的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能够用来衡量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所以,强化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但与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对消除城乡之间的二元化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探索新形势下的社会事业发展途径等均具备了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社会事业含义界定

中国的社会事业一般是指为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提供的各类公益性服务之总称。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指维护社会团结的事业。主要偏重于为社会上的特殊人群提供相应支持和服务,从而让受助者能与别人一样共享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而绝不是被排除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外,这样一来就能提升其福利以及社会认同感,并且实现维护社会团结稳定之目标。这也被称之为社会慈善事业或福利事业。其次是指控制社会风险与维护社会安全的事业。主要注重于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安全以及秩序上的保障,切实防止或者减轻其受到意外风险所产生的损失,进而提升社会成员的互信力和安全感,实现维护社会稳定运行之目的。这也被称之为社会保障服务。再次是指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与促进全社会的发展的事业。最后是指维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主要注重于维护社会系统运转以及发展的各种外部环境,包括了物质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其重点在于维护与创造良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此层面上的社会事业有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以及资源节约等内容。

2基于城乡经济一体化背景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路径

(一)加大财政用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比例

针对当前我国公共财政在城乡社会事业支出上明显失衡的现实情况,为了能够实现持续提升财政用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这一目标,一定要全面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所具有的体制性障碍,尽早设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现代财政支持体系。这就需要切实消除城乡二元化的固有结构,营造出城乡社会事业统筹一体化的全新格局。要全面转变我国所固有的重城市轻乡镇的观念,形成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的新型社会事业发展机制,并且有效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支出领域的制度化,有效提升对于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财政支持强度与力度,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之重点往农村进行转移,有效推动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程,进而实现城乡与区域之间的长期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培育农村优质教育资源

要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为目标,努力培育农村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要针对当前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在配置上显著失衡的现状,特别是城市和乡镇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容量以及质量具有非常大差距的实情下,为了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目标,在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上必须有所作为。一方面是要强化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容量以及质量建设。要继续加大力度健全完善政策,通过建设优质学校、鼓励城市优质学校到乡镇创办分校、委托城市优质学校负责乡镇学校管理、搬迁城市优质学校等不同的举措,有效提升乡镇优质学校的数量,并且以乡镇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全力建设一大批实验性与示范性学校以及幼儿园,从而确保在不久以后能够让乡镇居民也能够与城市居民一样在离开家不远处或者通过快捷的交通即可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是要积极改进与提高农村乡镇学校的教师队伍水平。要大力开展城市优质教师支持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行动计划,运用设置农村教育专项发展资金的形式,大力推动农村学校建设项目的发展,并且在资金上进行资助。这些项目应当由教育、教学、教科研等专家组团加以实施,从而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以及教育质量。要通过形成合理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在政策上积极鼓励与引导更多优质师资资源到农村地区开展支教与帮带活动,要通过强化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合作,强化教师的双向交流以促进优质教师资源特别是教育管理人才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流动,进而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往农村地区进行辐射。

(三)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依据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的现实状况,为了能够实现城乡居民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之目标,当前要积极推进城镇与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一元化的重要任务,具体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要健全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要逐步建立健全的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并且形成同步提升的新机制,从而不断缩小城镇与农村之间在救助上的差距,不断把城镇社保制度往非农就业的广大农民群众加以延伸,从而积极推进农保向城镇社会保险的过渡。要通过重新建立起新型城乡养老保险体系,持续推进农保和城保之间的彼此衔接。要不断提升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从而实现农保和城保养老保险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也能够实现全国范围内统一政策的一致性。要以法定基本保障与个人帐户养老保障为前提,运用市、县(市、区)两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以及商业性保险等诸多途径,持续提升农村医疗养老保障水平,从而缩小农保和城保间的差距,从而实现没有差异的相互转换。另一方面是要建设新型城乡医疗保险体系,从而全面实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医疗保险之间的相互对接。要制定落实相应的鼓励机制,合理地增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随着职工年龄的不断增长而有所提升的个人账户缴费率,以实现农保和城保医疗保障中个人账户水平能够实现一致,并且要不断提升政府部门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领域的人均筹资能力,进而让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机制能够逐步朝着城镇医疗保障的目标接近,并且最终实现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之间的接轨。(四)努力提升农村公共卫生以及基本医疗质量

首先是要不断加快县、乡镇、村等三级联动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要持续推进县、乡镇、村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建工作,形成和农民群众收入水平保持一致的现代农村医疗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农村医疗服务规范,进而提升广大农村公共卫生以及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其次是要从降低广大农民就医方面的负担,更加公平地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以及维护农村地区卫生机构的合理运转为切入点,将农村公共医疗质量的提升工作一项根本性的任务加以改进与落实。再次是要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医疗救治方面的服务,重点应当控制严重危及到农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各类传染病、地方病以及职业病等重大的疾病。最后是要强化农村地区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逐渐健全完善符合广大农村地区卫生人才发展所具有的内在规律,塑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良好、技术一流、服务质量优异的高素质农村卫生人才队伍。

(五)大力强化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首先是要不断提升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要运用政策积极支持、资金大力支持以及人才资源支持等多种形式,建立起一制由政府部分加以领导、其他部门进行密切配合、全社会均积极参与其中的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管理机制,持续健全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依靠多方进行投入的新型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资金筹集体系,积极形成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长效管理体系。其次是要大力强化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要下大力气强化县级文化馆与图书馆、乡镇文化站以及村级文化室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工作,并且努力让这些设施设备成为广大农民需要与盼望,不仅能够用得上,而且还能用得好的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惠民设施以及文化惠民器材,从而让农村基层的各种文化设施与载体的功能作用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再次是要积极创新多种类型的文化活动。要经常性地组织各类文化艺术工作者走进农村、走进基层,充分运用积极、健康、昂扬、奋进的文艺节目内容以及广大农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各类文艺形式全面占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指导农民群众脱离黄、赌、毒等各类不良生活方式,让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明辨是非,形成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风气。最后是要强化农村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运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行引导,促使全社会都能形成学先进、知荣辱、求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发挥其优势,带动我国农村文化活动更加蓬勃地开展起来。

农业发展的背景篇9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046-0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子商务热潮,农业也开始涉足互联网,也想赶上“互联网+”这个热潮。农业电商是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它从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方式中逐步演变而来,本应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和加速器,但是由于技术、物流、产品质量标准化等难以配套完善,农业电商在目前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难题和阻碍,需要政府、商家、平台、农户共同努力,制定政策、战略解决并促进其健康稳步前进。

农业电商发展空间大,潜力十足,不仅可以推动信息传播,使不同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和合理价格的发现,而且可以扩大规模生产和经营,并且逐步实现针对性生产,进而慢慢提高农业及农产品的竞争力,促使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走向完善,故可大力采取合理的战略措施借助互联网促进农业电商发展。

二、农业电商发展的优势和机会

(一)巨大的市场潜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多达8亿人,而且城乡差距很大,发展农业电商可以选择先将个体农户组织团结起来,然后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统一综合管理,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同时,可以凭借互联网将我国农业市场拓展到世界各国,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二)积极的政府支持

在我国,农业是基础产业,国家政府部门一直关注农业、农民、农村等问题,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出了很大的投入和扶持。最近几年,互联网迅速发展,农业电商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各种会议上,国家领导人相继提到创建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都为农业电商提供了帮助。

(三)先行者的经验和借鉴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为农业电商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外国农业电商的率先起步和极速发展给了我国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和参考。

(四)高效的交易传递速率颠覆着传统模式

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相比,线上销售省去了很多烦琐的中间渠道和环节,缩短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时间,提高了整个生产、消费、使用的效率和体验感。运销企业可通过互联网直接与产地农户取得联系,摆脱对传统商业中介的依赖,使终端消费者能够获得更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农户的利益。电子商务在拉近生产者与运销业主距离的同时,也使农户的商务活动变得更加高效,农户只需花极少的时间即可获取尽可能多的市场信息,从而大大增强了适应市场的能力。

三、农业电商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从农业电商发展现状看,目前主要面临着农户主观意识有待提高、客观配套措施有待完备以及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

(一)农户主观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户对农业电商缺乏深度了解。虽然随着农村网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农二代”的信息化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户们慢慢开始接受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但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观念已经在我国农户心中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即便在已经参与农业电商项目的农户中,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户认为只要按要求把地种好,按时交货即可,不清楚种好的农产品是通过哪些电商平台,交由哪些物流公司,最终销往哪里。虽然农户与电商运作的其他环节做到了各司其职,但无益于长期的发展,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农户就很容易和电商企业产生纠纷。

2.农业电子商务人才不足。人才是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对于农业电子商务的运营和管理,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计算机及互联网相关技术,对农产品市场有所了解并掌握一定农业知识,而且同时也要兼备网络营销头脑和国际化视野。并且,针对农户信息化能力以及提升农户科技素质的相关培训非常的少。除此之外,农村特定的条件导致具有一定学历和专业知识的电子商务人才,出于种种原因而不愿意到农村地区服务,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

(二)配套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物流体系仍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的不健全是许多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由于生产出的农产品对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影响非常敏感,而长三角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热冬寒,尤其在季节变换之际,农产品极其容易损坏变质,所以这也给其运输、包装、加工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冷链物流作为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依旧是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资料显示,目前美国、日本以及一些欧盟国家的食品冷链运输比例平均已达80%~90%,最低也达到50%,而我国只有10%左右。由于冷链物流体系的不完善,造成区域内的农产品流通不便,即使得以流通,一定程度上也是以牺牲品质为代价,卖不出好价钱。

2.我国农村的网络和电脑普及率较低。我国农村的网络和电脑普及率较低,同时农民的互联网知识比较缺乏,对电子商务缺少深入地认知和理解,农民的上网比例也很低。所以,在如此现状的农村培养出电商专业人才以及加强对农民的电脑知识普及教育也成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一大挑战。

(三)政策支持和引导方面的问题

1.农产品未实现标准化。当前,家庭承包责任制仍然是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基本模式,而这种小规模以家庭单位为主的分散种植也是目前我国广大地区农业基本的生产格局。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农产品贸易公司对农户生产出的农作物进行收购。这种农业产业结构由于不是规模化生产,从种子的采购,到农作物的成熟,收获基本上都是农户各家各户私人进行的,所以无论从内在的品质还是外型尺寸来说,农产品都很难有统一的标准,这使得农业产品实现标准化要比工业产品难得多。然而,由于网上在线交易的特性,对于电子商务行业而言,产品标准的高度统一化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农产品标准化问题不解决,实行交易电子化、网络化的成功几率就会很低。

2.网络交易的监督管理不健全。网上交易存在较大的网络安全隐患,网络上各种类型的行骗方法日益复杂,一些钓鱼软件和网站的存在一直威胁着互联网交易,同时也给企业和个人发展电子商务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

3.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电子商务是全球化、信息化、虚拟化和数字化的,它与海关、政策、道德、税收、知识产权及个人隐私权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法律上的联系。在我国,信息化相关的法规政策不是很完善,各行业的电商规则都不健全,农业电商更是严重缺乏,所以,加强立法和政策引导规范刻不容缓。

四、农业电商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提升农民意识,大力培育电商人才

1.切实提高农民电商意识。毋庸置疑,农民是农业电商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只有全中国广大农民的意识切实提高了,明白了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切实品尝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好处,才能从根本上真正促进农业电商的发展。

2.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大力培育电商人才。将互联网络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手机通信、电视电话结合起来,融入互联网线上教育,实施远程教育,普及农业电商化转型知识和经验,极大程度地提高农民的素质和信息化水平。国家教育要给予很大重视,将高校教育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双向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人才缺乏的矛盾。大力培育互联网信息人才,更好地推动农业电商化。

(二)尽快完善配套设施

1.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为提升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整体水平,首先是要加强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在配送终端环节设置电子菜箱,着力发展自动蔬菜销售机和生鲜智能菜柜。同时,相关企业还要加强诸如卫星定位系统(GpS)、非接触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订单从存储、包装、运输等环节全程监控温度、时间、位置,达到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到需求点全程质量可追溯;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和企业还需要增加沟通与合作,以加快建立健全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的标准体系以及检查与监督机制,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共同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产品信息推广,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政府必须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高效利用互联网、移动网络、手机通讯、电视电话等建立和不断完善农村的信息网络,在各级地区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机构,培训农民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

(三)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农业发展的背景篇10

在信息产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无处不在,无论各行各业,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对互联网加以利用,可以大大增加领域的发展,比如农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以来,农业合作也一直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道路之一。回顾了我国建国以来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加入互联网优势以及结合农业合作罗虚代尔原则思想,提出我国农业经济合作事业可考虑的发展道路,提出对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相关建议,从广大农民的利益角度出发,保护农民工人权益,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二、理论综述

1.罗虚代尔原则与我国农业现状

在1843年,英国罗虚代尔镇,13名工人发起并且组织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他们在经过长期的讨论之后提出一套计划以及筹集资金,并且在1844年8月11日举行了成立大会,通过合作社章程。先锋社章程明确提出了建社的目的是增进社员经济利益,改善社员社会地位及家庭境况。同时制定了发展计划,为了实现计划,也同时制定了其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则。

我国早在建国之间就成了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在1922年7月安源路矿工人进行消费合作社的探索,并且在研究过后撰写了一本《论合作经济》。而当今农业渐渐发展,慢慢偏离了合作社的本质,合作农业经济慢慢被市场经济吞没。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们来与生存的根本,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我国全社会的进步,为了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的道路,但是我国地方农业经济长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模式落后、制度法律不完善等等,但是在我们全社会的努力之下并也取得了巨大成绩。

2.互联网带来的机遇

当今社会,网络成为了信息传播最好的媒介,也有一些人因为这些信息而发家致富。可以说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十分便利的生活。在对农业经济提出建议之前,首先先将互联网做一个分析。

第一,互联网发展迅速,互联网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及时的互动,曾经人们只能通过电话书信交流,而现在可以随时随地和想联系的人进行沟通。这是人们感受到的最真切的优势。

第二,根据互联网的及时性,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联系人员,还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办公学习的情况,也就是移动办公,网络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办公资源的浪费,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学习的数量,还可以提高办公学习的质量和储存空间,大大降低成本。通过互联网的联系,公司的运转更加的快捷,促进电商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资金的流转,提高办公效率。

第三,互联网带来的数据也十分的庞大和迅速,科学实验者可以通过网络数据的分析来搜集各个时间段以及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且以此来做出预测和判断,下面以此来做出一个具体的案例介绍:

2009年,出现了一种甲型H1n1流行感染病毒,全球的卫生机构很担心流行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但在短时间之内并不能研发出对抗这种病毒的疫苗。最关键的是他们需要找到这个流行病的传播源头,但是这需要搜集大量的数据,搜集这些数据就产生了一些不便。

但就在流感爆发的几周之前,谷歌公司的工程师发表过一片论文,解释了谷歌能够预测流感的传播。谷歌公司把5000万条美国人最频繁检索的词条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2003年至2008年间季节性流感传播时期的数据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人们的搜索记录来判断一些人是否患上流感,谷歌公司的庞大的数据资源以及处理能力和统计技术是它能够做到这个预测的基本保障。

谷歌设立了一个特定的检索词条的使用频率与流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之间的联系,并且测试这些检索词条一共处理了4.5亿个不同的数学模型。得出的预测了流行感染病病例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将这些检索词条建立数学模型之后,他们的预测与官方的数据相关性高达97%,和疾控中心一样也能帕努暗处流感是从哪里传播出来的,而且判断十分的及时。

谷歌通过互联网,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它通过对庞大数据的搜集以及分析,获得巨大的关于产品价值和服务的信息,以及十分深刻的洞见。

由此可见,互联网可以带给我们强大的能量,并且启发我们可以将此运用到我们的国家的社会发展当中。

从互联网上网人数的增加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互联网,互联网对于人民的生活影响很大,许多新兴的产业兴起,同时,原始产业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来发展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合作农业经济的发展

1.农民合作社互助运行模式的优势

首先,列举关于农民合作社互助运行模式的优势:

第一,内部的互助可以带来对于农民的实惠,在内部进行集资互助,使得各种不同档次的农民的到满足。这个方式拓展了农民的资金渠道,提供便利,无需复杂的程序流程。并且这一方式解决农民没有担保人和抵押物的缺陷,加快资金需求。

第二,根据罗虚代尔原则,保障每一位社员的利益并且增进社员的经济利益。合作社内部每个社员应该有自己的账号,这样每个人的产权十分的明晰,并且可以顺畅的促进集体的利益。

第三,降低成本。每一位社员如果运作自己的产业,成本会大大提高,建立合作社就是为了使得农民在获得相同或者更多的利息之前投入较少的成本,让每一个人的力量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在成本降低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利益。

罗虚代尔原则的宗旨是增进社员经济利益,改善社员社会地位及家庭境况。让合作者的利益得到保障。

2.结合互联网和罗虚代尔原则发展合作农业经济的建议

互联网的本质功能就是从“链接”到“连接”再到“联结”,它试图去联结每一个个体的人,每一种设施,每一个物件,?⒄庑┝?接成一个整体,并且这个整体可以结合发展,利用每个个体的智慧促进发展。对于合作农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些需要获利的农民结合合作在一起。

而利用互联网,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合作农业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法。接下来就以互联网为方法,结合罗虚代尔原则,提出对合作农业社的发展的建议:

第一,农业合作社的社员所投入和付出的是均等的,不存在大头领导。合作社获得的收入分配平均带来平等感,即去中心化。这样在农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有农民退出之后还可以由其他人继续展开农业合作。去领导去领袖,谁带来贡献最多谁就是中心,这样可以使得农业合作社充满活力和精力。

第二,利用互联网,可以进行对于农业合作社的网络推广,农民、合作者、推广者是一体的,人人都是推广者,现在互联网发展迅速,对于微信、微博的应用已经全民化,利用互联网推广使得合作社的产品让人们了解程度加深。

并且利用互联网的是时效性,农业合作社可以进行公开课堂,加大对每一位成员的传播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启发他们合作的意识,让每个农民合作者认识到有贡献业务的义务。作为合作社的一员,为合作社服务是应尽的义务,每一个人的努力会促进整个团体的进步。

并且能够持续的增加新鲜的人员。这样合作社可以持续发展,更好更快。

第三,熟人众筹,产生信任基础。网络发展之下,建立一个关于本合作社的资金账号,每位有各自的账号,使资金往来透明化,陌生人不能进入此账号也不能投钱,在全部是本社员前提下增加彼此的信任。并且利用互联网的联结性,将所有人结合到一起,比如:建群。将所有的农民合作者建立到一个群里,在这个群里,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提高组织内部的民主,集中分散资源。集中智慧发展组织。

第四,合作者控制在一定数量以内。所谓边际效用最大化,合作社内部的人员的数量太多反而会影响整个团队运作,这样一来社员的利益反而会遭到损坏。根据网络带给我们强大的数据分析计算什么规模的合作社应该投入多少劳动力,并且请专业人士建设团队,保证本合作社的利益一直保持在最高点,实现效用最大化。

第五,发挥地方政府的领导作用,积极引入接触的技术促进产业发展到更高的一个档次当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农业提倡发展有计划农业,生态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绿色健康农业。制定积极的策略,强化合作社内部合作,提升互助意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了解农业发展趋势,规范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