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十篇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十篇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1:50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篇1

1.1边缘化的经济区位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在经济区位上的边缘化特征,首先表现为在现代区域经济格局中的边缘化地位。在农耕经济时代,区域分工协作程度低,对现代交通的依赖性小。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生产自给自足,与外界经济发展差异不大,并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条件,聚族而居,创建了其独特的聚落空间,而且其中一些传统村落,甚至因为处于茶、盐、粮、棉等关键生活物资输运线上而盛极一时。但在现代区域经济格局中,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由于位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又受制于地理位置与现代交通不足的阻隔作用,难以有效地参与区域分工协作、接受发达经济体的辐射作用弱,长期被置于一体化区域经济格局之外,而逐渐被边缘化。再者表现为,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在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中的弱势、边缘化地位。由于历史、资源配置与控制的原因,政府对农村的要素投入和政策支持长期不足,农村经济水平、生活水平和公共产品供给严重滞后。这种二元化结构在民族地区的表现尤甚,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能力弱,地方财政对农村的支出严重不足,投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国家财政政策性扶持,而这种政策性扶持散落到广大的农村地区时,早已杯水车薪。

1.2农业生产模式更新的动力不足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现行农业生产模式,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传统的自给自足式农耕经济特性,表现为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机械使用度低,市场参入度严重不足,产品单一,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村落经济体远离当代市场经济体系,所获得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少。由于农业生产的更新动力主要源于自发式改进,农业生产进步迟缓,失去了与先进农业生产模式的竞争机会,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无论是从发达国家的先进农业生产模式,还是从国内一些农业示范区(点)和特色农区的成功经验来看,农业生产的不断更新离不开3个方面的推动力:政府扶持、稳定有效的投入和农业科技,而且往往是这3种动力的联合驱动使之在农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在上述3种推动力上都极度缺乏,农业生产发展更新的动力严重不足。

1.3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对现代生产模式的囿限性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非常大,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大多位于自然环境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如我国西南地形复杂的山地,西北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往往土地贫瘠,农业用地面积少,地块小而分散,水资源匮乏或农业灌溉困难,自然生产潜力小,农业气象与地质灾害多。这些因素大大地限制了现代农业机械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大面积推广使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转化效率低,而且转化效用迟滞。需要因地制宜地找到其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农区,克服自然环境条件的囿限性。

1.4人口发展的退化趋势

首先表现为在数量上的人口空心化。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尽管在现行户籍制度下,账面上的人口数量大,但在打工潮驱动下,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务工,常住人口少,传统家庭成了驿站式空巢,而且一部分农村精英在城市取得成功后,举家迁往城市。在当代社会经济背景下,交通上的便利性成为居民新住址选址的主要考虑因子,居民向主要交通沿线迁移,交通不便区的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消退,交通沿线村落扩张。再者是人口结构老年化、妇幼化。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和农村精英长期在城镇务工,由于收入有限、子女就学和医疗赡抚的问题,大量老年人、妇女儿童不得不留守农村,家庭结构残缺。最后是人口素质成长机制的严重缺失。当前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现代农业知识,无力参与到当代农业竞争。传统村落的农民素质成长机制一片空白,农业生产技能仍然源于传统农耕模式下的朴素认识,几乎没有农民职业培训与教育。即使在基础教育上,传统村落学龄儿童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困难重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医疗卫生条件的欠缺甚至威胁到人口健康,社会生活公共设施更是极少。

1.5现代科技文明冲击下民族传统社会文化的传承间

断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生命力所在。在历史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其自身演进动力,如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宗族、民族内部紧密的生产协作、社会交往,表现出显著的内聚性。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往往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面临严重的传承间断风险,所受到的冲击力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首先,现代交通、信息技术和经济一体化极大地压缩了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的时空距离,在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中,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俗被不断吸纳,传统文化符号和形式由于在村民的生产、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和内涵被不断弱化,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在基础被削弱,内外动力的失衡使得传统文化日益消退。再者,在我国多元文化格局中,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同化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大聚居、小杂聚的地区,日常生活中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服饰等往往被汉语言、大众化服饰所取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一统国家,在长期社会经济交往中,多民族文化之间不断相互交流融合,汉文化区在经济上的相对发达、在社会发展上的相对先进,使得其他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交融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最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断代和经济基础消失。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在以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依赖于“文化继承人”制度,包括家庭式、宗族式或师徒式等模式,以人缘或血缘为纽带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演进。在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形式对年轻人失去了吸引力,文化继承后继乏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经济基础,往往与农耕、狩猎或游牧等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有关,传统村落在融入现代工商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传统生产模式的地位越来越弱,村民商品化农业生产意识日益增强,传统文化原有的经济基础地位逐渐消退。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既有其自身演化的特性,亦有外部利用的干扰和驱动作用,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须兼容并蓄,既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又要合理吸纳现代先进文化,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更新。

2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路径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由于在发展能力上的机能缺失和在自然环境与经济环境上的局限性,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找到实现其发展更新的可持续路径,避免“运动式”突击建设,重塑其发展能力。

2.1构建有效驱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发展的动力系统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自我发展更新的内部动力严重缺乏,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观点看,传统村落的发展急需持续稳定的、有效的外部驱动力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有必要通过凝聚政府、市场、投资和农业科技等多方面力量,构建起推动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正确认识各动力因子在推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发展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配合关系,对提升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的驱动效应有重要意义。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应当成为传承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源。无论是从推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更新,还是从推进新农村建设来看,其主体是当地居民,即农民。新农村建设在于提升当地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市场竞争的能力,使其承担起传统村落更新的任务。农业科技是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智慧动力源,包括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当前传统村落的居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掌握和应用程度都很低,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恰当的帮扶协助形式,协调科技部门、现代农区和先进农业企业等多方力量,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方式,与农产品市场接轨,促使现代农业科技成为趋使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持续动力。稳定有效的资金投入是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资本动力。传统村落自身的农业投入能力极为有限,难以满足现代农业要求,要转变农业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增加对资金投入的需求。甚至有学者认为新农村的建设核心就是钱的问题,对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而言更是如此。农村资金问题是学界和决策部门甚为关心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已明确指出了方向。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拓宽传统村落的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增加财政资金和财政补贴的扶持,增加农村信贷力度,为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政府的扶持、协调和引导应成为推进传统村落持续发展的核心外部动力。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新农村建设,在市场不完善、当地农民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政府于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承担的任务已为人们所关注。民族地区由于自身力量和组织生产要素能力所限,在公共资源分配、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建立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引导外部资金投入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等各个方面,更是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2.2确立基于农业产业化与特色生态农庄的生产模式

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一项关键任务就是促使其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的生产模式,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市场化。在农业生产方向的选择上,应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在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上的优势,在现代农业科技的支持下,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生态友好的现代化农庄。由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自我发展能力的羸弱,在此过程中,当地政府在资源调控、科技力量组织和引导市场要素上的优势和能力,使得其理应承担推进传统村落生产模式更新的重任。促进传统村落与农业教育科研单位的密切结合,开展专业生产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农村合作经营与农工协作经营,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促使传统村落融入现代农业市场。

2.3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实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更新的根本动力

在于当地居民的发展能力,而这种能力严重地依赖于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的培养。自新农村建设政策提出以来,人们已经注意到了“新型农民”培养问题的重要性,国家也推动了多项旨在提升农民素质的实践措施和培训工程,如农业部的《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由于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教育基础薄弱,科教力量不足,农民现代科技文化素养极为欠缺,农民素质提升的有效培养模式尚待探索,迫切需要形成培养传统村落新型农民的长效机制,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考虑。其一,建立专门的农民培训管理机构,形成农民素质成长的组织依靠。在民族地区普遍缺乏专业培训机构的条件下,培训管理机构应长期定向服务于农民培训工作,结合传统村落在农业生产和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实际需要,组织相关科技力量和专业人才,开展职业与文化素养培训及生产指导。其二,完善农民培训投入机制。通过国家和地方财政、社会资金及农民自身出资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源,解决农民培训资金问题,特别是前者应有长期、稳定的投入支持。科技、农业、林业和教育等主管部门,可以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教力量,以农业科教项目的形式实施新型农民培训的投入。其三,统筹城乡基础教育。民族地区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在教育资源配置、投入和政策制定上应向传统村落倾斜,切实提升传统村落村民基本文化素质。应支持民族教育,包括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与习俗。其四,建设民族文化设施,实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与更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有着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传统文化,亦是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不仅要采取恰当措施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内容,更要建设文化设施、场所,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活动、项目等形式,并借助现代信息设施传承、推广传统文化。

2.4建立基于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是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更新的重要制度保障。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城乡一体化规划问题的重要性。由于民族地区更严重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更紧迫,在规划措施上,应重视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均质化和片面的城镇化,相反地,还要努力维护城乡的异质空间特性,特别是对传统村落在空间布局、建筑形制、传统文化符号等方面呈现的历史、民族和传统特质,应予以重点保护、适应。其二,应注重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在城乡的统筹布置,并适当向传统村落倾斜,以协助、培育其发展。其三,应强调城乡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上的协同化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融合与一体化发展。其四,应重视传统村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更新规划。

3小结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篇2

(1.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710062;2.西安财经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摘要】本文在梳理了传统农业特征的基础上指出,现代农业应该是商品化的、合作化经营的农业形态,是依赖于高科技支撑并以现代农民为主导的农业形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际上就是:生产目标由自给自足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转变;经营方式由分散型向合作型的转变;技术进步方向由非技能偏态向技能偏态的转变;劳动者由经验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府应重点协调好市场化需求与农业供给之间的关系;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化经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关键词传统农业;经济均衡;现代农业;技能偏态型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问题依旧存在,由于历史上所形成的制度与体制障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在延续,农村的落后与贫穷、愚昧和偏僻、偏执与保守,使得城乡差距日益加大。加强“三农”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公布,对过去十年我国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结,突出强调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基本经营制度优越性,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有必要重新梳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传承关系,明确政府职能,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1 传统农业的特征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之为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是一个经济概念,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处于这种均衡状态下的传统农业生产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在简单再生产基础上进行的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动的小农经济。根据舒尔茨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传统农业的几点基本特征:

(1)农业生产投入的生产要素和技术长期内不发生根本性变化。这里所说的根本性变化是一种内延式的增长,指在投入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及土地的产出率得到提高。那种依靠更高效的化肥使用,或者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所导致的土地产出增长显然不属于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它们依然属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2)将投入要素作为收入流的来源,人们获得与持有这种生产要素的动机长期不变。按照舒尔茨的观点,收入流的来源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价值决定了收入流的价格。昂贵的生产要素价格导致收入流的成本极高,使得传统农业资本收益率低下,人们缺乏增加传统投入要素的动力,即人们对于这种要素的需求偏好长期内不发生变化,因此农业生产投入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才会在长期内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基于上述两个原因,传统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因此传统农业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均衡状态。对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关键就在于打破原本的均衡,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激励生产者寻找新的生产要素作为廉价的收入流来源或经济增长源泉。

2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应该是在不断寻找廉价生产要素作为经济增长源泉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商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现代农业通过生产要素的整合,加大投资(对土地投入和对农民开展教育)提高农业资本收益率,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降低了生产要素的价格获得了廉价的经济增长动力。与在简单再生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传统小农经济不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配套,用科学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

2.1 现代农业是商品化的农业形态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的是它们的制度基础。传统农业是在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者的自我需要,只是在产品剩余的情况下才会进行交换,市场化行为是偶然的结果。现代农业则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过程都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提供商品。不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市场,就连生产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也会遵循市场原则。因此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更容易对市场价格作出反应,在价格指导下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2.2 现代农业是合作化经营的农业形态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我需要,所以分散的,小规模的,封闭的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对于传统农业生产者而言是一种理性的选择。面对市场的现代农业则有本质不同,市场范围的扩大,使得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强,交易风险提升,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越来越成为市场交换的障碍。只有依靠合作化经营才能获得足够信息以抵抗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同时合作化经营也成为农业生产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本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2.3 现代农业是高科技支撑的农业形态

传统农业在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不倾向变化的情况下实现了一种均衡,这种均衡建立在传统生产经验的精耕细作基础上,技术的使用也基本局限于化肥的施用及畜力与小型农机具对人力的替代上。低下的资本效率使得对于农业进行投资成为一种非理性的选择,传统农业发展就在这样的技术面前停滞不前。现代农业依靠资本的高投入,使得农业技术发生质的转变。基于转基因、无土栽培、航天育种等高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农业科技使得农业发展甚至摆脱了自然条件对于农业生产的限制,大大拓展了农业发展的空间,同时也使得现代农业技术与生物技术、材料技术、转基因技术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2.4 现代农业是新型农民为主导的农业形态

现代农业技术的复杂性与交叉性要求有文化、懂技术、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取代传统农民成为经营主体。伴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技能偏态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将会逐步取代非技能偏态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出的增长越来越多依赖于技术的进步而非传统经验的累积。那些具有高文化、掌握了更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会逐渐取代老一代的农业生产者成为现代农业的主人,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

3 建设现代农业应实现几个转变

3.1 生产目标由自给自足向以市场为导向转变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以满足生产者需要为终极目标,生产体系封闭与市场的联系很少。现代农业生产则将市场化贯穿于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部环节,围绕市场需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农业生产不再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者自身的需求,而是紧盯市场动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终极目标,甚至农业生产者自我需求的满足也要依赖于市场。围绕这种价值取向,农业生产者逐渐强化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在竞争中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坚持“以优取胜”。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会促使农业经营者从单一的农业生产环节走出来,涉足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服务等领域,促进农业经营的“一体化”,在更长的产业链上配置资源,提高农业资本收益率。

3.2 经营方式由分散型向合作型转变

传统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使得农业生产分散在较大的空间范围而不与其他生产者产生联系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技术上的简单化,也使得农业生产者可以仅仅依赖于自身知识的积累便能完成传统生产,生产者之间缺乏合作的激励。现代农业生产则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虽然生产环节本身还依赖于自然条件需要分散在不同的空间,但是自然对于现代农业的影响也就仅限于此,更多的不确定性则是来源于市场。单个生产者在面对巨大的市场风险时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作,生产者可以分享专业化利益,提高工作的熟练度。通过合作,生产者会获得谈判优势,降低交易费用。通过合作,生产者可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农业生产大环境,同时,这种外部环境的改善会带来外部经济,增加生产者收入。

3.3 技术进步方向由非技能偏态向技能偏态转变

根据技术和使用技术的劳动者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把技术进步分成两种不同类型——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和非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如果新技术的使用要求比使用现有技术更高的能力,或技术使用主体必须承担重新学习的成本,那就是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相反,如果某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没有对使用技术的劳动者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依靠劳动者的原有技能或禀赋能力即可操作该技术,此时发生的便是非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郭剑雄、李志俊,2011年)。技术进步依赖于对于物质资本的投入进行,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需要以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为条件,并同时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这种技术进步有利于进一步打破传统农业内部的经济均衡,引入“廉价”(即投入产出比更高)的生产要素,降低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的成本。

3.4 劳动者由经验型向技能型转变

随着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的消失,劳动力资源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农业生产也将会同其它部门的生产一样,从追逐劳动力数量投入转变为劳动力质量投入。一方面,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要求劳动者不能再依靠原有技能和禀赋进行生产,适应技术进步的方向,掌握与技术应用相适应的技能从事现代农业经营活动。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年轻一代的农业从业者获取生产技能的途径不再依赖于口耳相传,而是更多地来源于教育和学习。他们从老一辈的生产模式中走出来,主动学习新技术,培养新技能,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4 政府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4.1 协调市场化需求与农业供给之间的关系

政府应在强化市场导向的同时,加强对于农业生产的引导,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所带来的效率损失。随着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与工业部门的劳动一样成为了社会劳动,构成社会化分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化生产的盲目性容易导致农产品供给的波动。农产品属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农产品的供给往往取决于上期价格,而农产品的需求却是和本期价格相关,因此仅仅以市场价格为导向很容易造成农产品供给的周期性波动,打击农业生产者积极性,也导致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农产品供求的信息,对农产品市场进行专业预测,建立预警机制对农业生产的方向加以引导。

4.2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化经营

合作化经营是“小生产”与“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的手段。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因此在实践中,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化经营方式,也获得了很多成功的宝贵经验。但总体上而言,我们对于合作化经营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许多政策法规还不完善,政府的监管还不到位,政府对于农业开展的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今后政府的工作方向应该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积极带动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4.3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我们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创新重点、完善创新机制、改善创新条件。首先,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与农业科研院所及高校联合攻关,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转换率,特别是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其次,努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科技成果在农业的推广离不开各级农技服务,一方面我们利用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宣传,将先进的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尽快地推广应用。另一方面我们利用信息化平台将最新的农业科技动态带到农户身边,使他们尽快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情况,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农业技术,分享农业科技成果,带动农业现代化。最后,大力发展农用工业。积极应用现代工业成果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特别是发展适合家庭生产的小型机械和信息化生产设备。

4.4 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农业的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现代农业的主导者必然是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民。随着沿用传统生产方式的老一代农民逐渐退出农业生产领域,年青一代将会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生力军。他们思想更开放,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望更强烈,怀揣着热情希望在土地上大有作为。然而目前我们对于农业的职业教育的开展却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实践的需要,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继续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另一方面,鼓励农业技术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对农业生产者进行现场指导,还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网上实时指导,使得对于农业生产者的职业培训贯穿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提高农业培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中国农村经济,2004(3):4-12.

[3]郭剑雄,李志俊.劳动力选择性转移下的农业产出增长——非技能偏态技术进步与质量过剩劳动力假说及其检验[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11(11):100-109.

[4]李滋睿,屈冬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政策需求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9):25-29.

[5]曾福生.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1(10):4-10.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篇3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 ;农业经济 ;数据统计 ;标准化

一、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石。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数据统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经济数据统计通过标准化指标的构建和标准化统计步骤的实施来完成的。在信息化时代,通过大数据的快速处理和信息数据化详细全面探究农业经济数据统计的标准化问题,了解当前农业经济数据统计面临的问题和其未来在标准化道路上的发展趋势,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分析性数据,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现状

(一)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精细化水平不高

对于任何行业的数据统计进行体系把握和控制时,必然涉及到统计标准的选择上来。对于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而言也不例外,由于农业统计的发展处于从传统型向信息化转变的时代,其精细化水平仍有待提升。首先,在我国统计局公布的行业划分标准方面,农业属于农、林、牧、渔业中的一类,并包含农业服务业及其他农业服务业,但是在统计体系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对于复合行业即可能包含农林牧副渔业中一个行业或者多个行业的统计信息划分就不够清晰,可能会导致在农林牧副渔业中的统计信息存在交叉及数量关系方面的不准确,当前有关农业统计并没有对这复合行业进行详细划分和规定,可能会存在复合行业的统计信息缺失及错配的情况。其次,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历史经验的不断完善和修正而得,这使得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中仍然保留着很多传统过时统计方式的影子,很多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可以被先进的设备设施所替代,而传统的一些统计方法可能存在人工成本较高、准确性较低等缺点,不利于提升农业经济统计的准确性。如在实际工作中的农产品成本统计,就是采用的简均法统计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生产费用,即县级对各乡村调查户数据汇总,以各户的实际播种面积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省市级采取简单算术平均办法来进行汇总。如果遇到调查户数据记录不准确,就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影响统计结果。

(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从收集到传输缺乏专业性

由于农业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作物收集的不同也为农业经济统计带来了一定难度。当前,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在收集环节到传输环节由于信息量大、种类多,农业经济统计面临着专业性较弱的问题。首先,在收集阶段,由于统计抽样的方式选择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确定,由于种类过多,在统计抽样时,如何选择抽样方式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抽样方式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最终呈现出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随机抽样方式在统计工作中是非常普遍、操作也是较为简单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农业统计时却并非特别容易进行。这和农业统计的特性有一定的关系,农业经济统计的一般是生鲜制品,对农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类较难,在统计过程中随机的方式虽然可以减少工作量,但也容易使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下降,这不符合大数据时代对于大规模数据准确性的要求。其次,在数据传输阶段,过去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统计数据一般由村开始层层上报,下层人员有关统计知识的水平较低,数据的传输多采用报送纸质资料、电话汇报等方式,这容易造成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二次差错,同时这些差错也很难在后续的复核、处理过程中被发现,最终这些差错就会扩大数据的误差率,造成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可用性降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此类问题,农业部农业综合统计中的农村经济基础资料卡片的统计就是由县级信息员报送,省市级信息员逐级汇总,层层上报,上报过程中,如果每一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增加下一步的复核难度。

(三)农业经济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偏低,缺乏可信度

农业经济数据在经历过收集、传输之后必然面临着数据标准化的处理问题,只有进行有效数据处理和加工,数据才具有较高的可视化,才可以被加以有效利用,从而提升农业经济数据信息的可信度。但是当前,在农业经济数据标准化处理方面,我们仍然面临着处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最终导致农业经济数据的信息可信度欠缺。首先,部分农业经济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仍然较为落后,统计分析手段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汇总、平均方面,未对数据的深层次关系进行挖掘和分析。简单的数据统计手段对于简单分析农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精细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如何对现有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加以利用,指导并促进未来农业生产便成为关键性难题。其次,统计部门也需要找寻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原因,通过数量关系分析可以适时实现统计的最终目的预测未来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规律轨迹。当前有的统计部门的人员构成仍然较为传统,难以负担负责的统计数据分析和处理问题,也难以对未来趋势进行准确预判。这也使得统计数据虽然已经存在,但是能够用好、用对统计数据的人员不多,难以将一手数据转换为具有真正经济价值的统计数据信息。为解决农业经济信息统计标准化,陕西省农业调查总队几年前就建立了覆盖全省农村的统计调查网络,设立了一套科学的农村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统计调查队伍,建成了农村统计调查信息网络体系,调查手段日益现代化。实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情况,分析判断形势,及时、准确反映和监控全省农村社会经济指标。

三、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发展趋势

(一)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要求的不断协调,促进指标体系精细化

当前,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水平仍然不高,为了促进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要求的协调,促进指标体系的精细化和完善化。首先,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不单指一项制度,而是指一套全面的从指标制定到指标实施、数据收集传输处理等全面的数据统计指导规范。统计标准化需要符合基本的统计制度规范要求,并利用现代化分析手段和方式对统计标准化指标进行确定以协调其与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其次,过去的农业经济统计存在指标过于粗放化的问题,不利于统计数据的精细化收集和处理工作,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统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指标应当进行细化和详细解释定义,确保指标体系精细化也为后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扫除一定的障碍。除此之外,对于复合领域的经济统计问题要把握复合行业的经济实质,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指标和实际的对应。对于不确定统计指标项目的内容,可以向有关统计单位进行咨询汇报以确定统计指标运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集的专业化,强化统计信息传输的数字化管理

想要改变当前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集专业化水平不高、数据收集缺乏专业性的问题,要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益的专业化能力,强化统计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进程,提升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发展质量。首先,在数据收集方面,需要确定准确的总体、样本等基本概念信息,在选择抽样方式时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并进行误差可能性分析。通过选择合理的抽样方式既可以保证统计抽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可以节约成本、减少统计工作的成本。其次,在进行数据收集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于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基础知识培训工作,提升统计专业水平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专业性。除此之外,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传输也需要逐步改变传统模式,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传统的纸质材料报送方法虽然仍具有一定意义,但是面对大规模大批量的统计数据,传统纸质材料报送方式既不利于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也不利于数据的保存和留档。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云内存的兴起使得电子信息化数据传输和存储成为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统计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完善数据传输系统,来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三)提升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全面提高统计信息可用性

提升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水平,对于全面提高统计信息可用性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道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首先,在农业经济统计部门可以通过招聘一些具有较强经济学和农业复合学历背景的人才来从事农业经济统计工作,人才引进政策也会在短时间内提升从事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而内部培训机制的完善也有利于提升现有职工的统计业务水平。内外部员工水平的整体提升会促进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的标准化处理水平。其次,通过完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系统也可以通过不断磨合、系统升级来提升计算机时代的信息处理准确性。在未来,农业经济数据的处理不单单局限于简单的数理统计方面,还可以利用现有统计数据来对未来情势进行预测。通过多种模式来提升数据处理水平,可以全面提高统计信息的可用性。除此之外,在进行标准化数据处理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前期统计数据收集、传输、存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确保统计结果在可行的置信区间。通过以上的举措可以逐步提升信息化时代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处理水平,最终实现统计结果的可用性和有效性,促进农业经济的精细化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经济水平的全方面发展,数据统计工作的作用也愈加凸显。对于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而言,标准化的统计体系、专业化的数据收集手段和方式、非传统的信息传输模式和标准化处理方法都对提升统计信息的可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通过不断试错和吸取世界先进经验,才能最终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发展需求,适合我国基本现状的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体系和方法,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茹.我国乡镇(街道)图书馆统计标准化建设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02).

[2]王萍.建立中国统计业务流程的构想[J].统计研究,2013(03).

[3]毛燕.四分位法和迭代法对数据分散的能力验证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的比较[J].冶金分析,2016(05).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篇4

关键词:传统聚落;社会结构;变迁转型;空间更新

abstract:thesocialstructureofvernacularsettlementisbasedonproductionandlifemode,reflectsfeaturesofsocialtype,andcomposesthesettlement’sphysicalspace.withthetransformationofsociety,thechangeofsocialstructurewillleadtotherestructureofsettlementspace.therestructureincludesinternalspaceconstructionandregionalspatialdistributionofsettlements.

Keywords:vernacularsettlement;socialstructure;transform;re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3-65(3)

社会结构与空间建造有着直接的对应关联,即人群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产生何种人群社会的合作方式,且生产方式作为基础深刻地影响着生活方式中的重要部分——聚居类型,进而深刻地影响着聚落所呈现出来的空间形态。我国的传统聚落成就于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农业耕作方式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普遍地影响着传统聚落的建造方式和形态。

1传统聚落中社会结构成因特征

我国的传统聚落在基础分类上可分为两大类:即乡村聚落和城镇聚落。乡村聚落以人群的定居和集聚方式划分,可分为血缘型、族缘型和地缘型等几类;城镇聚落以功能作用来划分,可分为商品转运型、流通服务型、管理及军事型等几类。尽管传统乡村聚落与传统城镇聚落存在着类型上的差异,且各自又有着不同的类型划分,但从总体社会类型上考量,由于均成就于农耕社会的大背景,传统的乡村和城镇聚落深受农耕社会结构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大类同小差异的聚落中人群社会结构形态。

1.1乡村聚落的社会结构成因特征

我国传统乡村聚落中的人群社会从本聚落层面上看多为差序结构,这种差序结构在血缘型和族缘型聚落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即乡村聚落中的身份等级差异和辈份等级差异。但在农耕社会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且耕作效率相似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人群的集聚以内向封闭且单一化的家庭形态为基础,这种匀质化人群集聚在以地缘型聚落中体现得最为直接。正是由于农耕社会人们在生产方式上的同类和相似,在区域层面上看人群的分布呈现出匀质化的状态,在血缘型和族缘型传统乡村聚落中人群的差序结构也是建立在总体匀质基础上的微差特征。

1.2城镇聚落的社会结构成因特征

我国传统城镇聚落除军事型之外,其它几种类型城镇中人群集聚的成因多与商业农产品的转运和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手工业紧密关联,相较乡村聚落而言城镇中人群的社会生产合作关系要多样一些。农耕社会中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作为商品流通的农产品在总体上数量不大,对作为手工业产品的农业器具需求量也不大,导致城镇人口相较农业从业人口在数量规模上要小很多,占10%左右。从区域层面上看,由于城镇人们赖以生活的资源与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受制于交通运输和地理环境等条件,城镇作为农业的市场中心腹地较小,因此从事商品流通和手工业的人口较少,呈现出在人群空间分布和从业人口规模上的匀质化状态。从城镇聚落集聚层面上看,人群之间社会合作的关系并非非常紧密且规模不大,城镇人群社会结构上更多地是呈现出从业类型上的差异。

2传统聚落社会结构在当代的变迁

中国尽管由于地域辽阔且资源基础的不同,导致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但当代社会形态发生的改变均已深刻地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得人群的社会结构更是较之于以往的农耕社会结构发生着根本的改变。无论各地的社会经济水平是处在工业社会的哪个阶段,开放协作的生产生活方式都逐渐替代了农耕社会内向封闭的生产生活方式,并进而改变了人群的社会结构形态,即由农耕社会匀质基础上的单一化序列差异结构让渡予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序列协作结构。

2.1乡村聚落中社会结构的变化

随着农业机械的采用、种业的发展、化肥的使用以及大棚等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除了少数受地理环境制约的地区外,当代的农业生产效率普遍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推向其他非农产业。当代的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之前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状态被彻底打破,人群之间在农业生产上的协作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乡村中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外地或本地的城镇从事二产、三产,传统乡村聚落中人们生产方式和从业结构的改变,不仅改变了原先封闭单一的生活方式,更为深刻地改变了原先身份或辈份等级的差序结构,建立起开放平等和协作的人群社会结构。

2.2城镇聚落中社会结构的变化

自1978年以后中国的城镇化进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到2012年已达52%,全国城镇人口在三十多年间以平均每年接近一个百分点的速率增长,人口规模的高速增长不仅改变了城镇的规模和面貌,而且深刻地改变了原有传统城镇中人群的社会结构。我国当代绝大多数的城镇是在原有传统城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传统的城镇聚落多数成为当代城镇中的一个区域,或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街区或是历史街区,并且在当代城镇功能、产业等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较之前有极大质变的环境中,原先传统城镇聚落中的农产品转运和手工业等经济功能已经消失,从而导致原先集聚人群社会结构的彻底改变。原有传统聚落中人群之间以从业类型为主线的小规模合作关系被更大规模跨从业类型的合作关系所取代,人群原先在经济地位和从业等级上的差异也为平等协作的社会关系所取代,社会结构趋向于平等与匀质。

3传统聚落的空间更新

聚落空间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和集聚等社会活动的载体,在其空间格局形态和空间肌理上体现出聚落人群之间的社会结构关系,即社会结构关系在物质空间上的投影。农耕社会中人群的社会结构关系投射在集聚的空间建造上,形成了传统聚落外部的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和内部的功能空间建造特征,随着当代社会形态的改变和人群社会结构的改变,传统聚落内外部的空间也必然发生改变。对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聚落类型和不同的产业功能等,立足当代社会发展目标基础,传统聚落空间更新呈现出不同的方式。

3.1乡村聚落的空间更新

基于农耕社会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有限的耕作面积和劳作半径,传统的乡村聚落在区域地表上的分布密集且较为匀质,特别是在平原地区显现得尤为典型。这种源于农耕社会的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状况,使得耕地资源破碎并阻碍了现代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规模化,导致农业生产的效率无法提升。我国总体的农业人口耕地规模不到3亩/人,如果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农业生产,则耕地资源远远达不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传统乡村聚落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单就传统的农业大省安徽省而言,其村庄中外出务工人口平均达40%,村庄中日常聚居人口多为老弱,乡村聚落的空心化和空巢化现象严重,更加剧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以最为量大面广的农业生产型村庄来看,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开展区域村庄空间布局的调整,推动耕地资源的规模化集中是顺应当代社会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即传统乡村聚落外部空间更新的主要措施是对其进行迁并整合,以利于高效的规模化和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开展。

农耕社会传统乡村聚落的营建源于从事农业生产人群集聚定居的需求,其建造的目标主要是满足自给自足的家庭居住生活空间所需,涉及部分生产性空间营造和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的空间营造。随着乡村中社会结构形态的改变、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致使传统乡村聚落中家族结构和社区结构瓦解,在聚落空间中起到核心作用的不再是祠堂,而是公共生产生活的服务设施。仍就最为量大面广的农业生产型村庄来看,村庄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也较传统乡村聚落中只满足本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向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方向拓展建设,向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值提升方向拓展建设。即传统乡村聚落内部空间更新的主要措施是拓展生活功能的公共空间营造、增加生产服务功能的空间营造。

3.2城镇聚落的空间更新

传统城镇聚落在农耕社会中是一个可以自足的建成空间,即可以满足于从事商品汇集或服务业辐射的经济需求,也可以满足从业人群的集聚居住需求。而在当代社会,城镇产业经济发展的多样、人口规模的增长、空间建设的扩张和交通条件的改变等,使得原先由从业环境所集聚起来的城镇人群社会结构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导致在当代城镇发展建设中传统城镇聚落不再是一个自足的建成空间。传统城镇聚落空间更新的动力多来自于外部发展环境的推动,即当代城镇发展战略对传统聚落空间的建设定位与建设投入,诸如城镇的文化发展战略或旅游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建设需求。在当代城镇发展建设中,传统城镇聚落往往是作为城镇建设的发端标志而具备了特定的文化价值,传统聚落的空间格局往往是作为资源而具备了旅游的价值,其对城镇建设的价值所在则成为空间更新的方向。

就传统城镇聚落层面空间营造而言,由于农耕社会中手工业生活和生产用品的服务范围有限,使得商业和手工业作坊通常规模不大,多是在传统民居规模和型制基础上作调整,其建筑物内部多是职住混合功能的空间,而呈现出自足封闭的状态。传统城镇聚落作为农耕社会的区域服务中心,由于所提供商品种类不多导致人流和货流的规模有限,据此而建设起来的街巷空间也相对狭小,加之农耕社会内向封闭的意识,使得城镇聚落中公共交往空间缺乏。这样的空间与当代城镇的发展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不相适应,因此根据城镇总体发展的定位对其进行更新改造以适应当代人群的使用需求则成为必然。如改造传统城镇聚落的内部空间以实现空间功能的置换,将原先集聚人群的职住混合转换成职住分离以适应当代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将传统城镇聚落的街巷空间由封闭调整成开敞以适应当代人群多样化交流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范霄鹏,杜晓秋.传统聚落中的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J].中国名城,2012,(3):63-67.

[2]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

[3]崔晓黎.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会结构调整[J].理论视野,2007,(2):23-25.

[4]陆学艺.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结构的调整[J].江苏社会科学,2005,(6):1-5.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表现形式

传统文化是农业旅游的重要资源,通过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空间错位的利用方式,到农业主题文化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农家乐的体验等等,挖掘出丰富多彩的农业旅游文化的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将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很好的运用到农业旅游开发中去。

一、传统文化的利用

(一)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所谓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就是时间错位、时间倒置。一般来说,传统文化在于其既有的时间场域中,这即是传统文化的时间观。若在现代性场域中,展示传统性,那么对于旅游来说可谓是一种较为有特色的资源。在现实生活中,个体是面向现代或追求现代性较强的文化,而传统虽然存在,但在存在的时间层面却与现代不在同一个时间层面。因此,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种塑时,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时间调整。在若干年前,麦场、荷塘、水车、石碾、梯田等被视为“落后”、“贫困”的象征,随着城市化的加速、社会快速发展,它们已然成了“物质文化遗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符号。

在农业旅游中,我们不是把现代社会推回传统社会,使传统成为主流。而是将传统移植到现代场域,与现代社会形式上成为对立,产生强烈的比较。现代社会中,放置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器物或者展示相关的文化活动。如水车,它是传统乡村中村民生产中较为重要的提水灌溉工具。水车过去对农民耕作农业产生了巨大的效用价值,水车省工、省力、省成本,农民对它有着较深的感情。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水车逐渐因功能性较强的现代机器的替代而脱离了人们的视线,但在它的身上仍然延续着一种传统文化。从时间层面来说,这种存在也许只是一种记忆中的存在,并不具体。如若将其作为一种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旅游资源,那么则必须进行时间层面的转换,即错位。具体地讲,我们必须把水车所存在的时间场域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或者更久远的时期,放在现时期。通过这种时间转换。我们才能欣赏此物的实体。这即要求我们再造实物,将实物放于现代社中。这样与现代性的器物相比,也才能更好的凸显传统,凸显一种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经过重塑之后,功能可能有所变化。其中,享受和愉悦功能的赋予是重塑的最主要的目的和初衷,但其他功能则或减少或增加了。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水车,水车的功能本身是提水灌溉,但是在重塑之后,则最主要的功能便是一种欣赏,真正的提水灌溉则成为一种演示,证明这种水车具备提水的功能。也正是这种时间层面的倒置或形塑,传统文化才能处于现代文化的时间场域中,成为农业旅游的一种资源。

(二)传统文化的空间错位。在农业旅游中,时间层面的形塑使传统文化得以展示在现代社会之中,给旅游的主体带来时间层面的错位,空间层面的错位则是为了使旅游主体好似回到传统社会之中。所以,问题的核心是放置于何处才能更好地显出其传统文化的特性。如果放置于原有的位置,那么其所处的环境都是传统环境,则难以进行对比,体现其传统特性。

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由于其连续性,本身存在于我们的乡村社会中,由于没有进行空间重塑,有时不被我们注意或者虽然有时被我们注意,但是基于农民个体的理性考虑而显得无用或无意义。以耕作为例,在乡村社会中,我们耕作田地,那是为了生存,是我们的职业。如果进行空间错位,让城市居民耕作田地,展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场景,这样一副传统的农耕画面便有了不同一般的意义,就是体验传统、就是一种休闲。实际上,此情此景在乡村社会中极为平常,大家都是以这种方式实践着,相信没有多少人在那里发出类似于城市居民的感叹。从发展和有序的角度来讲,传统必须进行相应的空间形塑。只有经过这一过程,传统文化才具备合理性地位,才显出意义。耕作、拉牛车、牧牛等农事活动,在当今乡村旅游中转变成了一种有趣的休闲活动,是人们把农耕生活形态的一些典型景象加以提纯、集粹,对其进行时间和空间重塑的结果,这些活动不仅形式有所改变,而且功能大大不同,从生存功能转换为一种体验和愉悦功能。“牛背横笛、鸡鸣犬吠”、“村头老槐树”、“门前小河”、集庙、戏台等都是农耕生活形态的绝妙点缀。既然空间形塑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我们必须针对乡村旅游主体,对传统文化进行空间错位,以凸显其传统文化特性。所谓空间错位就是将传统文化场域放置于现代文化的空间之中。在城市社会中生活的人更能体会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衔接,因为他们经常可以看到城市中一些模仿传统文化的东西出现,有器物层面的,也有抽象文化形式类型的。“久居樊笼里,始得返自然”,正是这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同处共同场域中空间错位感觉的有效表达。

对于农业旅游来说,游客的主体来自城市社会中的居民,城市中做好应有的宜传,如农耕嘉年华等,利用便利的交通条文化的空间形塑。同时,这也说明乡村旅游的存在与发展与城市距离有较强的相关性,距离城市太远空间转换难度较大,则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时间和空间的形塑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结构。在当前的情境中,现有的结构化力量使得传统文化的功能得到了延伸,成为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的配置性资源。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形塑,而且这种形塑也得到了广大城市居民的认可,达到了重塑的初衷。可以说,“对原有真实文化的再造是一种文化价值延伸,有利于真实传统文化的拓展”。

二、农业主题文化开发

(一)主题农园。开发我国农业旅游文化资源,要注意农耕文化的灌注,提高其文化品位;进行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

农业旅游资源不属稀有旅游资源,几乎所有具备地缘优势、交通便利的都市周边地区都可以开发农业旅游,因此难以形成垄断性竞争优势、农业旅游也不是暴利项目,不能奢望高门票收入。加之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对抗投资的高风险性。因此,为农业旅游探索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非常必要。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主题农园就是复合型开发乡村旅游的一种可行性较强的发展模式。以农求稳,以旅求富,一次投资双重收获,就能降低投资风险,鼓动起更多农民搞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二)乡村主题博物馆。乡村景观遗产是在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乡村社区传统生活的逐步抛弃激起了人们对具有传统特色和生活方式的乡村工艺品和其他物品的关注和依恋。最为突出的是乡村人口大批流向附近富有吸引力的工业城镇。乡村社区传统生活方式的放弃促进了传统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关注和对相关遗产的渴望,推动了乡村景观遗产的市场化和商品化。而乡村主题博物馆的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景观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是逐步消失的乡村生活的纪念,是乡村景观个性的表达和新兴经济行为。

(三)生态博物馆。为了有效保护和开发以少数民族村镇为载体的农业旅游文化,学界已将一种新型博物馆一生态博物馆用于少数民族农业旅游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兴的博物馆形态。它是人类社会现代生态意识和现代环境意识不断觉醒在博物馆界的一种反映,也是国际博物馆界对传统博物馆进行反思后的一种全新的探索。它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环境科学的系统性、整体性思想原则。第二,“新博物馆学”运动的社区化和大众化的思想原则。第三,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潮流。生态博物馆是将整个社区作为博物馆空间,以期对社区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以各种方式记载、保护和传播社区的文化精华并推动社区向前发展。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在社区文化遗产和文化价值方面将增强人们的文化特性意识使某此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得到抢救,生态博物馆明显地具有某种社会功能,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条纽带。1997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已联合在贵州六枝特区梭嘎乡创建了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2000年中挪两国再建贵阳花溪区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2006年建成锦屏县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黎平县肇兴乡安堂寨侗族生态博物馆,已形成不同文化类型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贵州生态博物馆群的建立,开创了中国运用生态博物馆形式对社区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保护的先河,对于处在多数或主流文化包围之中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精华的保护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博物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整体保护,是一种特别有效博物馆形式,特别有利于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开发,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了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持续旅游发展模式。

三、企业文化产品

(一)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企业庄园是农户租赁或转让给企业,供企业员工商务度假或企业会议、商务谈判等功能利用的乡村基地。企业庄园依托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而建设的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功能的乡村游憩景观综合体,以乡村自然景观、乡村农事生产、乡村风俗民情为主体,是乡村景观地方性特色景观的展示空间,但不进行特意的人工景观汇集,而是真实展示乡村景观的本来面貌。对于企业庄园的功能来讲,应强调参与性与体验性。在企业庄园中,员工们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农活,如养殖、耕作、浇灌、采花、摘果、种菜等,也可以参加同日常生活相关的体力劳动,像推磨、烹调,让企业员工享受到质朴悠然的田园生活。

(二)产业庄园。在传统乡村产业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纵向关联发展较弱。农业生产以农产品为最终产品,农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是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乡村工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将推动乡村产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产业庄园是集农事生产、农业研发、农产品销售、农业交流、农业教育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庄,比较成熟的有葡萄酒庄、香料庄园、草毒庄园、西瓜庄园等。它不仅是进行科学化农事生产的从地。也是提供食、一宿、行、娱、购、游等旅游六要素的服务性企业。因此产业庄园既要体现生产性农庄的特点,又要满足服务性企业的需要。

四、农家乐

农家乐是利用传统的农耕文化作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乡村特点的活动,如吃农家饭,从事农事活动等。从结果来看,这类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可谓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如有的地区利用本地城市蔬菜基地的特点,可供游客自己动手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靠河流的农家则以钓鱼、捕鱼等特色活动出名。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这种规模性效应正在积聚,如类似“世界第一桃园”平谷的万亩采摘林、杭州的采茶等。而对于那些规模不大的地区,则从横向和纵深层面重塑传统文化。

在村庄重塑农事文化项目,增添乡土乐趣,使其成为特色,促进农家乐的发展。如对菜地这种传统农耕文化的开发,凭借“认养一分地,当回农庄主”的理念,进而进行农耕嘉年华的推广。从此理念之中,可看出其中蕴涵着的一种传统化的反思和重塑。任何一个组织(企业或单位)、家庭和个人均可在认养小区内认养一块菜地。根据现代的契约性合同,缴纳一定的认养经费,认养者就可以拥有这块土地的使用权,并且可以在这块土地上种植和收获相应的农作物,休闲和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在乡村社会传统节日中,农家乐更加火爆,住宿、度假、游乐已经较为平常,为了增加魅行和吸引力,如端午节中的划龙舟、包粽子活动等可加强开展。

五、体验文化开发

旅游的本质在于创造不同于居住地的差异化体验,但传统的旅游多限于现有的实体旅游资源,对历史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往往重视不够,难以给旅游者创造丰富的旅游体验。体验性旅游开发是以文化为基础,以为旅游者创造审美、愉悦、学习与解脱等多重体验为目地的一种开发模式,从规划编制、产品设计与开发、市场开拓、宣传促销和经营与管理等环节注重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从而实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一)差异体验。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与乡村旅游客源地城市的最大差异之处,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乡村体验式旅游追求的是对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一种探索与感受、让心里彻底放松。

(二)技能性体验。民俗知识、传统手工艺技术等,已经成为乡村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可引导乡村旅游实践者们学习当地的民族文化,象包粽子,采蜂蜜等。

(三)生态性体验。自然生态保存较好的地区,旅游者们可以学习环境特征、学习自然生态常识,从而接受自然的环境教育,对自然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会热衷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各种活动,如观赏游鸟、植树、环境保洁、认领古树名木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游客对生态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使游客对自身的人生价值和自然的生态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提升游客的心理满意度。

从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看,蕴藏着丰富悠久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价值,且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色、独特的环境特征和自然特征的乡村地区,是开展农业旅游文化活动的理想之地。在这些地区,无论是环境旅游活动,如徒步、亲水活动、登山、研究植物或观赏自然景观,还是文化旅游活动,如文化观光、文化探秘、文化深度体验,都包含了以上三种内容。也就是说,从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来看,乡村地区无论是体验式的活动内容、学习型的活动内容,还是生态建设方面的内容,都表现出乡村旅游已经沿着与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永红: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开发与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1期.

[2]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J]《干旱区地理》2005年第6期.

[3]王曦:近年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概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4]余压芳等:生态博物馆研究进展及其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影响[J],《建筑学报》2006年第8期.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篇6

产业化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形式,一种集约经营的运行机制。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不尽相同。余方镇学者在《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系统构建及运作协调》一文中的阐述比较全面,具有代表性。按照其阐述,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立发展的基本经营方式和运转机制。余方镇认为:农业产业化系统是一个包含农产品生产子系统、经济合作组织子系统、农产品加工子系统、市场销售子系统组成的高级复合系统。

如果把农产品生产子系统看成是传统农业系统,农业产业化实际就是打破传统农业生产与其他系统相分割(农工商分离、产供销脱节等)的局面,实现社会分工逐步专业化、社会化、一体化。通过产业化把各个分离的产业链接起来,整合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商品化的开放式农业系统,使农业系统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不仅提高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益,而且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二、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的内涵

我们构建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共包括七个子系统。其中,硬件系统包括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市场销售和经济组织四个子系统;软件系统包括技术、文化、信息三个子系统。软件系统为硬件系统提供技术创新、文化创意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硬件系统不断向软件系统扩展,与软件系统的联系更加密切。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的“新”主要表现在: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相互融合,打破了传统的相隔离的局面。它既体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特点,也体现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和旅游业在“三农”问题上找到了结合点。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的独特之处是强调技术创新、文化创意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在农业发展中的运用。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贯穿于整个产业链中,进行技术创新并融入文化因素,不断提高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价值,成为现代产业链不断延伸的动力源泉。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集合了农业,旅游业,文化创新、信息服务、技术创新等现代服务业,是一个不断扩展、涉及更大产业链、更为高级的复合型开放系统。随着现代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系统不仅需要传统产业间的整合,而且需要适应经济和产业发展背景,不断扩展、涉及新兴产业,增强其“动态性”。

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是一种更加注重“服务型”产业的系统。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更倾向于向现代服务业扩展,如旅游业、文化产业、商贸服务、信息服务等等。这种系统适应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大趋势,而且将在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很强的竞争优势。

三、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的探索――成都“五朵金花”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一)“五朵金花”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所谓“五朵金花”是指成都锦江区在东郊三圣乡建设成的5个农业产业化基地: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其中,“花乡农居”以观光、赏花为主题,主要发展小盆花、鲜切花和旅游产业,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幸福梅林”通过展现以梅文化为主的人文景观,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江家菜地”以认种的方式,将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农耕文化的休闲产业;“东篱菊园”突出的多种类和菊园的大规模,形成了“环境,人文,菊韵,花海”的交融;“荷塘月色”主要种植观赏性荷花,形成大面积的生态荷塘景观和优美田园风光,成为了艺术创作基地。“五朵金花”已经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并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

对于“五朵金花”的模式,主要提法有两种:乡村旅游模式、观光休闲农业模式,这两种提法经常被混用。其实,二者的内涵大致相同,都是以农村和农业为基础,将产业延伸至旅游业,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因此,从产业化的角度,我们认为“五朵金花”构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是在农业的基础上,高度融合旅游业、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即“农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业”。

(二)“五朵金花”的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度融合

“五朵金花”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现代服务业得到重视。锦江区在2007年通过的《成都市锦江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07―2011)》中,将现代商贸、金融、专业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信息服务和总部经济七大领域划定为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并将形成“一个核心、两条经济带、三大功能板块、四个产业集聚区”的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空间格局。其中,三大功能板块之一的旅游休闲功能板块将以三圣乡为核心区域,不断探索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模式,积极打造休闲旅游业集聚区。

“五朵金花”探索出了一条以旅带农、农旅互补的新道路。它巧妙地将旅游业与农业进行融合,改变了传统的单家独户、大田种植的农业生产方式,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产业化;同时,它还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实现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完美结合,土地产出效益大幅增加。“五朵金花”将农村旅游与农业观光休闲有机的结合起来,整合了农村旅游资源,提高了旅游总体实力,丰富了农村旅游的内涵,促进了农村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也形成了农业发展新模式。

成都锦江区“五朵金花”将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高度融合,体现了上文构建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按照新型农业产业化系统,农业的发展融入了现代服务业,将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并将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新的方向。同时,农业产业化系统融入技术、文化、信息服务等子系统的因素,将为农业产业化系统增添新的内容,并为农业产业化系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篇7

本文论证发展农业高新技术的必要性,提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渗透理论,并结合近年来我国各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实际情况,总结归纳出我国各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和机制,提出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运行模式与机制

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迅速,一场以高新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推动着传统产业的变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这个传统产业正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目前,我国农业在由“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高新技术正逐步地走进我国农业的每一个领域。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采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对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的改造,那么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就会迈进一步。

一、发展农业高新技术的必要性

(一)农业高新技术的概念

所谓农业的高新技术,是指能广泛用于农业领域的,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产生深刻影响和重大推动作用,并能形成新型农业产业的高技术和新技术。包括国家科技部认定的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7个高新技术领域的相关内容。但目前具体应用于现代农业,主要指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酶技术和发酵技术等)、农业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农业应用和各种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网络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包括各种温室技术、无土栽培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改善地面灌溉系统和滴、微灌、喷灌技术)、核技术(用于农业育种技术)、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带电脑程序控制)、农产品精加工技术、遥感遥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激光平地)等。

(二)传统农业的经济增长潜力有限

传统农业是一种技术状态和资源要素水平长期内大致保持稳定不变的农业状态,经过世代适应,各种生产要素已达到最佳配合,但由于其物质和能量的低层次循环,其内部发展的潜力有限,由于其生产工具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力、畜力、土地等传统要素是其主要生产资源因子,新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从而造成了土地生产率及劳动生产率的双重低下。概而言之,传统农业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l传统农业是一种自给自足的产业;

l传统农业的技术停滞不前;

l传统农业中的劳动者文化素质较差;

l传统农业对外部环境依赖性较强;

l传统农业是一种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因此,传统农业不能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三)现代农业是一种商业性的农业

现代农业是一个由市场导向的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从农产品生产过程看,农业关联产业群包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各行各业。产前主要是农用物资的生产与供应,如机械、肥料、种子、饲料、农药、农膜、电力及其他物资;产中主要是直接与农业生产耕作或为之服务,包括耕作、播种、施肥、收获等环节及植保、病虫害防治、卫生防疫、种苗与繁殖等;产后主要是农产品的流通与加工,如收购、运输、保鲜、加工、销售等。这个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与农业生产形成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它们相互之间又及时传递各种市场信号,并以科技进步成果、市场供求信息和各种物质力量支撑着各个环节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已沿着资源投入、生物生产和经济增值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基本上是把平面结构的农业转化为空间结构的三维农业。是按三维农业的概念,把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项内容及其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基本形式显示出来。

(四)高新技术对改造我国传统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人多地少,落后传统农业一直是困扰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因此,引入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强大动力。为了使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有一个带动性的突破,全国各地在实施“九五”农业科技计划中,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重要内容。据农业部科教司的统计,到1999年为止,我国拥有各种形式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405个。在这些园区中,大量农业生物技术、无公害食物生产技术、工厂化农业生产技术、智能农业生产技术等现代农业新技术得到广泛开发应用、示范和推广,为园区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技术、新信息,展示了现代农业新的经营方式,有些地方因此而培育了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

由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对于实现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探索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新的途径,迎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到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各地政府予以十分重视和支持,将其列入本地经济和农业发展规划,并筹集和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开发建设。预计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我国农业现代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将有大量高新技术成果进入农业领域,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示范、推广而达到产业化规模。

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渗透理论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就是使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阶段迅速地渗透和扩散,使高新技术不断地渗透到传统农业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关联产业,从而造成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科技产业不断出现,农业关联产业不断扩大,形成和构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如图1所示。

图1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渗透理论示意图

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机制

在我国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主要是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的实施来进行的,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全面协调的动作,必须有完善的运行机制保障其运行。要使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进而对农业的科技示范推广起到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和健全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的五大运行机制。

(一)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的资金筹措机制

良好的资金筹措机制是保证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成功和得以发展的基本前提。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的建设资金一般实行多渠道、多层次的筹集。按投资主体的划分,分为政府项目筹措型、民营筹措型和混合筹措型三种。

(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的技术依托制度

所谓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是指为了搞好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示范项目的建设单位,通过签订技术承包合同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一种联系紧密、互惠互利、长期合作、稳固可靠的关系,在项目区内,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关键问题到项目区进行技术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开发、咨询服务、高新技术成果示范等活动。这样的农业科研单位或高等院校称之为技术依托单位。

根据我国农业科研单位与生产经营单位联合发展的现状,以及目前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渠道、种类和途径,把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分为科技基地依托型、科技企业技术依托型、科技服务依托型三种。

(三)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的管理机制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为依托,根据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因地制宜,逐步建立起科学、简明、高效的管理机制。在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区,应逐步建立和健全以下运行机制。

l

科技成果引进、示范的推广机制;

l技术承包机制;

l经营机制;

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的经营运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条件,采用不同的经营机制(目前一般采用农业企业化经营、承租反包和股份合作制的三种模式)。这些经营机制主要有如下运作机制所组成。

l农业企业化经营机制

l承租反包制

l股份制经营

l利益共享机制

l竞争激励机制

l完全成本核算机制

l吸引人才机制

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

(一)运行模式

通过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的研究。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的概念界定、模式的特性和影响因素,以及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进行界定。结合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实践,按照不同的农业科技示范类型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类型进行分类,归纳出十三种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这十三种模式分别是:1、农业高新技术走廊模式(潍坊模式);2、院地联营型模式(唐河模式);3、“公司+农户”运行模式(温氏模式);4、高效农业开发区运行模式(许昌模式);5、工厂化农业开发区运行模式(孙桥模式);6、农业企业开发型运行模式(锦绣大地模式);7、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模式(张掖模式);8、龙头企业带动型运行模式(新兴模式);9、外向型高科技农业模式(珠海模式);10、工商企业带动型模式(野力模式);11、“政府+企业”的农业示范区运行模式(顺义模式);12、“以工补农”运行模式(龙口模式);13、“农业企业集团”运行模式(烟台中粮模式)。

(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运行模式的影响因素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一旦形成,便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性不是绝对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农业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尤其是高新技术的采用会极大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反过来,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又会受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建立在不同农业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必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2、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技术进步的源泉,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来源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多少。无论生物技术、育种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和农业工程等高新技术应用,还是基因技术、3S技术和激光技术,进入农业领域都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

3、农业教育

这里的农业教育包括各种基础教育、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专业人才的培训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教育状况反映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和间接影响和制约着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的全过程,同样也影响和制约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

4、社会经济制度和体制

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会影响农业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快慢。在市场体制下,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序和社会制度环境的优劣,如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农业生产组织管理体制、农村产权制度、土地使用制度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农业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5、宏观政策导向

主要包括农业科技政策以有其他相关的农业产业政策(如价格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政府的宏观政策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重点。比如政府的农业科技政策会影响农业科技力量在各层次、各环节、各专业的安排和分配比例以及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而这又会直接影响农民采用高新技术的现实性、可能性、积极性。

6、宏观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机制。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应该是有利的宏观经济政策加经济运行的市场机制。在这种宏观经济环境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运行模式必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效益型运行模式。

7、市场环境

这里的市场主要包括农业技术市场、农业要素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等。农业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关系到农业科技供需的衔接以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的数量、质量、价格等影响农民采用高新技术成果的规模、成本。农业产品的市场供求、供销、流通等影响到农民采用高新技术的收益。农民采用高新技术成果的经济界限是使用农业高新技术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如果超过这一界限,即使技术效果再好的高新技术,农民也会拒绝采用。

五、加快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对策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全国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应用工作委员会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便于统筹安排,组织宏观协调工作,建议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牵头,组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应用工作委员会,由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林业局、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组成,负责组织、协调等具体工作。

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应用工作委员会下设专家组,下设大田种植、蔬菜花卉、畜牧水产、果木林业、水利工程、生物工程、土肥栽培、植保防疫、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等9个分组。编制总体规划,研制定政策,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对全国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应用的宏观指导。

(二)制定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和示范项目的发展规划

根据农业高新技术的成熟度及今后我国的农业发展趋势,从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和应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高度出发,制定不同地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示范项目的发展规划。各地在建立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区时,应选择若干地区作先行一步的试点,以取得经验,确实验证该项目区已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再考虑逐步推开,以避免盲目攀比,一哄而上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明确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实施的总体思路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高新技术为实现我国农业综合开发持续发展,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持续发展服务的思路,注重五个结合:即农业与农村经济、农业研究与开发推广、近期与远期、科研院所与项目区、高新技术技术与常规技术、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充发挥高新技术组装、技术中试、技术辐射、技术扩散、技术转化的基本功能。

第二,在战略部署上:以科技带企业,以企业带基地,以基地带农户,逐步形成有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企业,形成技贸工业一体化的模式,走出国门,跻身国际市场。

第三,在经营模式上: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实施单位以及企业经营者共同投资,组建产权明晰、职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股份制企业化经营,创造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滚动发展。

第四,在开发方向上:按照“农科教、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的产业体系。

第五,在运行步骤上: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不断探索,继续试点,积累一套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的成熟经验,成功后再进行全面推广,逐步建立高效运行,自我发展的新机制。

(四)制定长期稳定的科技政策

1、放宽经营政策

允许项目区的科技企业经营农业技术成果,包括农作物种、种苗、畜禽良种、配合饲料,复合肥料、生物农药、动物疫苗、加工产品、农牧机具等。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区经营技术产品,应当从政策上享受现行的种子公司同等待遇,或与种子公司联营,实行利润分成,以保征项目区有可靠的收入。

2、在投资、税收、贷款上给予优惠

凡是批准进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区的企业和外商投资项目,以及农业高新技术引进项目,在工商、税务,金融、外交、海关、商检、人事工资、奖励等方面的政策,必须配套优化,并且优于其它(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才能富有吸引力和保证实施。

3、放活分配政策

切实贯彻“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多劳多得,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对于项目区从事科技开发,新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分配上给予优惠,拉出档次,对于有突出贡献者应予重奖,要支持一部分科技开发人员,通过正当的劳动致富,并实行先富带后富,走共同富裕之路。

4、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的建设形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建设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也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农民对农业科技的多样化需求,本着多渠道建设、多形式开发、全方位辐射的原则,统筹规划,协调布点,灵活运作,不断探索项目区建设的新路子,在鼓励各级政府及农业科技、农技推广等部门带头建设农业高新技术范区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骨干龙头企业、个体种养大户以及外商独立创办或以资金、设备、技术、信息入股等形式,联合开发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区。

今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区的运行要逐步建立企业化经营管理的运行机制。项目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原则组建、管理和经营,并逐步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的、科工贸、科农贸一体的企业经营机制。项目区内农业高科技术企业,实行国有和非国有经济成份共存、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并举的方针,平等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五)扶持一批以“高、新、外”为特征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支持民营农业科技(知识)型企业发展

把我国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建设当作重中之重,在发展方向上突出“高、新、外”。即档次高、规模大、围绕主导产业或拳头产品,集信息、生产、加工、贮运、销售于一体,成为产业或产品的主体。采用的技术新,不管新上项目,还是老企业改造,都要注意发展高技术、高层次的企业、外向型,重点扶持面向国际市场,有出口创汇能力的龙头企业。

要优先发展生物工程、农业信息、节水灌溉等辐射和渗透力强企业。加大对种子、生物农药、生物制剂以及微生物肥料、饲料企业支持力度。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把民营科企业发展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支持现有的、培育优势、鼓励改制的、吸引外来的,发展新办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进一步加大创新力体系的建立,支持民营科技企业上总量、上规模、上水平。

(六)加快我国农业高科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体系建设

建立不同类型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的投资基金。一是可以考虑由我国财政部门和银行出资成立我国农业风险投资基金,对农业的技术产业化风险资本市场市场起引导作用,并成为政策性融资机构。二是由政府,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有关企业、农户共同出资创立地方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基金。三是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种基金组织向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或投资。四是成立中外合资风险基金。五是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对于部分市场前景看好的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可以采用股份制形式,由政府、集体、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居民、农户共同入股,组成股份公司,共担风险。

(七)尽快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应抓好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生产资料产品市场信息、农产品供求及其价格信息和农业政策法规等子系统的培育以及因特网的信息网络、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的建设,特别是重视国际国内互联网建设,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联系。

(八)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鼓励农业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的建设

要建立双向科技人才兼职制度,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智力和信息交流。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研人员可利用业余时间到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区兼职,从事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把过去的个人渠道变为公开渠道。科研院所领导应支持这项活动,并加强管理工作,这有利于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

(九)培养农业的技术人才,提高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整体素质

培养农业高新技术示范项目人才应采用多渠道培育方式,如利用现有的农业大专院校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培养生物技术、设施农业、农业工程等方面的技术人才,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各级党校、行政管理学院、农业大专院校、电大、函授大学都可以开设有关专业,实行脱产、半脱产或业余学习,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培养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还可以通过农校、电视中专、绿色证书培训等形式,造就一代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懂生产的新型农民。

主要参考文献:

1、卢良恕著:《中国农业发展与科技进步》,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5月。

2、余友泰等著:《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概念》,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5月。

3、蒋和平著:《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7月。

4、蒋和平:《广州市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广州市第17次社会科学研究招标课题研究报告,1997年12月。

5、蒋和平:《北京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研究》,北京市科委1997年软科学研究课题报告,1998年3月。

6、杨靖中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论文集》,1998年8月。

7、程道常:《农业技术商品化与农业科技横向联合》,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月。

8、中国农学会编:《我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问题的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年。

9、康曼华等著:《科技进步与农村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12月

10、宣杏云等著:《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透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1月

11、祝康祺等著:《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4月

12、朱明宪主编:《农业技术论》,1994年10月

13、孙中才著:《农业与经济增长》,气象出版社,1995年1月

14、丁泽霁著:《世界农业:发展格局与趋势》农业出版社,1991年5月

15、曾明信主编:《农业科技管理认识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年6月

16、郑有贵著:《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

17、速水佑次朗(日):《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篇8

梁漱溟的思考与乡村建设运动

上世纪30年代初,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农业危机全面爆发,舆论惊呼中国农村己经“破产”甚至‘崩溃'1931年5月蒋介石在他署名的《实业建设程序案》中提到:农业之衰落尤为近年来最惨痛之现象,甚至米面供给尚借舶来,其将何以立国行政院的文件也说:近年以来,全国基本生产之农业,与此全国基本社会之农村,崩溃摇落,一泻千里。”

面对农业危机、农村破产、农民贫困,以梁漱溟、晏阳初等人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提出了他们化解三农问题的对策思考,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弄到目前这步田地完全是因为愚’、'穷’、'弱’、'私’四个字在作祟。要救中国,便得先救这四个字。”而要救这四个字,则需倚重于乡村建设。梁漱溟指出:乡村建设,事项虽多,要可类归为三大方面:经济一面,政治一面,教育或文化一面。而乡村建设之教育的内容:要以民众教育为先,小学教育尤在其次。由于认为只有乡村建设才能挽中国农村经济狂澜于既倒,所以他们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

1.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

梁漱溟认为,文化是一切问题解决的根本,是最后之觉悟。中国的前途即中国现代转型必将以文化为依托,中国现代化的根本不在经济现代化而在文化现代化。所以,他苦心孤诣地探求中西文化之区别,得出文化三路向说:中西印三家文化根本精神不同,根本方向相异,故不能全盘西化。处于第二路向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在人类文化发展历程上要高于西方文化,因为处于第一路向的西方文化只能解决人类最低层次的意欲要求。西方目前面临的人生问题己经“由第一种问题转入第二种问题”,其文化必定会随之“由第一路向改变为第二路向中国则唯有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对西方文化‘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即将西方近代文化的两大异彩(科学与民主)纳入中国传统文化,才能返本开新,从旧文化中创造出一个新的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一条活路顺利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解决中国的前途问题。

梁漱溟指出,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缘于乡村的破坏,而引起乡村破坏的原因,一是天灾人祸,二是风气改变。而这些又使中国的旧文化受到了破坏,因此,必须创造新文化,并通过新文化来救活中国农村,也就是“从创造新文化上来救活旧农村”,这便是“乡村建设”。

2.重建一新社会组织构造”

梁漱溟认为,与西方“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的社会组织构造相比,中国“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组织构造要优越得多,但由于清末民初以来“欧风俄化”的冲击,中国这种优秀的社会组织结构出现了瓦解的趋势,“旧曰风气,破坏得厉害”?,因此,要“重建一新社会组织构造”。而要重建中国的新社会组织构造,则“一是从理性求组织,一是从乡村入手”。“从理性求组织”,就要“以伦理情谊为本原,以人心向上为目的”,还要充分容纳“西洋人的长处“从乡村入手”就是要“藉以继续发挥”中国乡村固有的‘伦理的社会、情理的社会”之“风气'。

对中国农村历史及现实状况的认识,梁漱溟可谓是清醒求实的。他认为中国的城市与西方近代城市不是同一个概念,中国“一直到现在还是以乡村为本,以农业为主;国民所寄托,还是寄托在农业,寄托在乡村”。中国近代试图从政治经济方面学习西洋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但其结果“除了明着暗着直接间接地破坏乡村之外,并不见有都市的兴起和工业的发达”。在西方都市文明的吞噬下,以乡村为根基的中国乡村文明不仅没有发展,反而日渐萎缩;不仅没有吸收西方“理智”文化的长处开创出新的特质,反而将自身固有的理性精神丧失殆尽。梁漱溟认为只有给予农村以应有的重视,在农村发动乡村建设运动,重建乡村文明,才是唯一出路,故提出“救中国先救农村”。

3.促兴农业以引发工业

梁漱溟认为,中国的经济只能以农为本、以农立国,走“从农业引发工业”的路子,而不能走欧美日本“从商业发达工业”的路子。梁漱溟说:本来我们缺乏工业,最急需的是工业,工业受限制应当最受不了。然而不然,工业是进一步的要求,农业是活命的根源。原来的农业底子若被破坏,便无活命。不仅商业、金融业、工业、交通运输无一不受农业形势的影响,而且“军界、政界、教育界更是靠农(才有)饭吃”,“所谓'民以食为天’,问题之急,莫急于此’。农业发展、农村繁荣之后,工业才有可能兴盛,才能“从农业以引发工业。

梁漱溟的发展农业引发工业的农业化道路不是工业化的对立面,反而能促进工业化的进程。他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化在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中国的兴亡系于能否工业化,认为农业只是“我们图翻身的一种凭藉;要翻到工业上,才算是翻起身来”。但他提倡“从农业生产农民消费两面来刺激工业起来”,“从农业引发工业,更多工业推进农业,农业工业垒为推引,产业乃日进无疆'“农民自觉”、“化农民”与“农民化’

梁漱溟强调农民自觉,乡村自救,乡村的事情才有办法”,并认为这是“乡村建设顶要紧的第一点晏阳初则认为农民觉悟的提高主要应依靠知识分子去“化农民”,即教育农民或让农民接受教育,而‘我们于'化农民’,我们须先'农民化’”。只有这样,乡村教育、乡村建设才会取得成效,才会建立起一个梁漱溟先生理想的“新社会”。

梁漱溟等之所以强调要“化农民”、农民“自觉”,就是要让农民“明白现在乡村的事情要自己去干”,“要自己起来想办法,去打算”。只有农民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运动中去,才能实现真正的乡村建设运动。因为“天下事无论什么都要靠他本身有生机有活气;本身有生机有活气,才能吸收外边的养料”只有发动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使农民成为“解决乡村问题的主力”。乡村的事情才有办法,单靠外力往往不但不能把乡村救好,反而祸害了乡村。

梁漱溟等人除了构建出一整套乡村建设的理论外,还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的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总结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有两条:一是强调重视农村、重视农业,通过发展农业而寻求一国经济发展或工业化之路;二是强调对农民的教育供给,即所谓的“化农民”,只有化农民,才能根本上达成乡村建设之事。

30多年后,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再次提出与乡村建设理论相关的见解两位的理论实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启发着我们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舒尔茨的思考与改造传统农业

西奥多。舒尔茨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倚重于发表于1964年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荣获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舒尔茨一反其前诸多经济学家论述的关于农业发展被动受制于工业发展的理论,提出农业不是不能对经济发展或工业化做出贡献,关键在于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2如果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成功地将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则不仅一国无法实现工业化也必将落入工业与农业发展背道而驰的境地。而这种境地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表述的“三农”困境。

舒尔茨对“三农”问题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上。具体而言,舒尔茨的思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借助市场方式,通过向传统农业输入新的生产要素来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舒尔茨将农业划分为三类: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与过渡农业。传统农业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技术条件亦保持不变;二是农民没有改变传统生产要素的动力;三是农民的储蓄为零,因而没有投资的经济能力。他说: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未来,作为这种类型均衡状态基础的关键条件如下:(1)技术状况保持不变,(2)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状况保持不变,(3)这两种状况保持不变的持续时间足以使获得作为收入来源的农业要素的边际偏好和动机同作为一种对持久收入流投资的这些来源的边际生产力以及同接近于零的纯储蓄达到一种均衡状态。

虽然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处于均衡状态,但只要农民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就可以走出传统农业的均衡。那么,农民为什么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不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呢舒尔茨的研宄认为,农民不引入新的生产要素,不是因为农民对市场信息的刺激不作反应,或者不作出正常的反应,其实只是因为在传统农业里,资源配置达到了均衡,资源配置也是有效率的。农民实际上是十分精明的企业家。舒尔茨由此批评了阿瑟。刘易斯、罗森斯坦一罗丹等经济学家提出的农业仅仅只有剩余劳动力贡献的观点。

虽然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但那是一种低水平的效率,在现实中传统农业则表现为停滞落后,为此必须将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舒尔茨具体提出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对策思路:

(1)改造传统农业的方式只能采取市场方式,不能采用命令方式。命令方式即政府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改造传统农业,政府不仅重组农业生产,而且指挥农业活动,这样必然会束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是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中心。采取市场方式,给农民以经济刺激,就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还特别指出:“(市场)刺激指导农民作出生产决策并根据农民配置要素的效率而进行奖励,当然这种方式仍然需要特定的政府投资和国家活动。”6

(2)重组农业生产单位。由于专业化的存在,一个农场的规模不能太大。舒尔茨批评了传统的大农场观念,提出了农业生产基本单位的特点是具有真不可分性。具有真不可分性的单位只能是农户。“由于这种改造,农场的规模会发生变化--它们或者变得更大,或者变得更小--但是,规模的变化并不是这种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增长的源泉。……所以在这种改造所引起的过程中,关键问题不是规模问题,而是要素的均衡性问题。”7

(3)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需要投入新的技术、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是农民,供给者是发现、发明、生产和供应新生产要素的那些人和单位。新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分营利的企业和非营利的单位两类。非营利性单位免费提供新的生产要素,实际上是不能持久的,因为要继续取得资源才能提供新的产品。能够持续供应新的生产要素的单位,都是营利的。新的生产要素也是商品,通过市场进入农户。在穷国,新的生产要素的市场狭小,因此需要政府提供帮助。农民接受新的生产要素的动机就是有利性。有的新生产要素的使用,需要农民学习知识,学习是需要花费成本的。所以,要向农民投资,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

2.通过向农民投资(主要是教育投资)来提高农民素质,进而提高农民利用新生产要素的能九改造传统农业。舒尔茨在分析工业化的教训时指出:“改善工人的技能、知识和健康的计划并不是工业革命这一时期中取得进步的先决条件,这确是事实。那么,为什么教育在今天是基本的呢?回答在于现在穷国从事工业化时并不是使用一、二个世纪前那样简单而原始的机器和设备。即使他们希望用那样简单的设备,也是办不到的,因为那些东西都己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品了。”

时代在不断地变迀,技术在持续地进步,对使用技术(新生产要素)的人的素质也提出了高的要求。维持低水平均衡的传统农业虽然也许可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但传统农业状态下几乎是文盲的农民是不可能对新的生产要素产生需求的。即使在传统农业中,农民也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基于自身素质低下而无法将新生产要素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降到最低,因而,传统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只能是拒绝使用一切新的生产要素。舒尔茨指出:人民文盲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他们在配置自己所拥有的要素时对边际成本和收益所决定的标准反应迟钝。人民是文盲只是表明,人的因素所具有的能力小于他们获得与教育相关的技能和有用知识时所应具有的能力。”,“一般说来,限于使用传统农业要素的农民比那些采取并学习使用新生产要素的农民更确信自己对所使用的要素的了解。农民所真正关心的是体现了知识进步的要素中所固有的新型风险和产量的不确定性。对那些生产如此之少,以至于生产仅够维持生存的农民来说,这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传统农业没有引入新要素,新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成分就不存在;只是在开始改造传统农业时,这种新风险和不确定性才会产生。

在这里,舒尔茨实际上提出了改造传统农业的真正关键是:必须提高农民使用新生产要素的素质,而要提高农民素质,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对农民进行教育投资。用今天的语言表述就是,通过改善农村人力资本,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用舒尔茨自己的语言表述就是:“把人力资本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舒尔茨的这个思想,实际上和梁漱溟先生“化农民”的思想一致。

至于如何对农民进行教育投资,舒尔茨认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第一种是沿用己久的方式即通过试验和错误来学习,由严峻的经验进行教授。第二种学习方法是通过在职培训。这种培训可以由出售新农业要素的企业,像农业推广站这样的政府机构或农民自己来提供。第三种方法是教育,这在长期里是最有效的方法。

当农民因得到教育投资而素质提高之后,如何让农民增加生产则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舒尔茨指出即使农民得到了知识,如果是命令农民去增加生产也必然要失败。需要采用向农民提供刺激和奖励的方法。使得这种改造成为可能的知识是一种资本形式,这种资本需要投资--不仅体现了部分知识的物质投入品投资,而且更重要的是向农民投资。”

重要启示:破解三农迷局的路径

梁漱溟、舒尔茨两位智者的思考,对我们破解今天的三农迷局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认为主要在三个方面:

1.研宄三农问题不能离开农民、农村和农业,必须从三农问题的实际出发。三农问题之所以出现,就是长期实施重工轻农制度安排的结果。在经济学界,自二战后一直弥漫着农业无用论、农业被动论等主流论调,强调通过优先发展工业而后再发展农业,或强调通过牺牲农业优先发展工业而后再发展农业。

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梁漱溟先生就己强调指出,乡村文明并不与都市文明相对立,两者“不相矛盾,而相沟通相调和”,所以,完全可以“先农后工,农业工业结合为均宜的发展'4他认为,要解决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则‘必须从乡村做起”从农民做起。

而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提出,其直接动因就是对他那个年代忽视农业抛弃农民而推行片面工业化理论的批判。在1954年刘易斯著名的二元经济理论问世之后,一时间,农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完全沦落到了次要的、配角的和被动的地位,农业、农村的发展与不发展完全取决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与不发展。正是基于对现有理论的反思,基于对现实中城乡关系、工农关系日趋恶化的思考,舒尔茨提出了改造传统农业,城市乡村和工业农业平衡发展的理论。

各个国家发展的历程己经证明,没有农业的充分发展,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真正发展的。由此,今天,在我们思考并反思如何破解三农迷局时,一方面既要重视己有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吸收前人的精神食粮。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紧密从中国的农村、农民、农业的实际出发,不能隔靴搔痒乱下药方。工农业发展战略不平衡、对三农口惠而实不至、不对症下药等才是导致今天三农问题在陷阱中越陷越深的根本原因。要破解三农迷局,我们今天要做的并不仅仅是“输血”而是要“造血”,要培育三农自身的“造血机能”。如果这个方面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三农问题就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化解。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向农民教育投资而提高农民素质。人的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人的素质的提高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决不能仅依靠外部来的“救世主”给农民一些临时性的施舍,或是以粗暴的方式硬性下达几个指令,而必须像梁漱溟所说,要从农村的内部入手,即以农民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农民的自觉。只有自觉的农民积极参入才能从内部从根本结构上解决“三农”问题。“乡下人自己起来想办法,才能把乡村救得好;并且这个好才能保得长久。”

根据舒尔茨的论述,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在传统农业里劳动的农民,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只要有体力,不识字也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农民。在现代农业里,只有体力、没有知识的农民是不行的。农民要有现代科学知识,否则不能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不能了解市场信息,从而进行判断,作出正确的决策。中国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会很快被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去工作。不识字,没有文化,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进入城镇能做什么工作呢?现在的工商产业部门,现在的城市,简单劳动的工作岗位很有限。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就会延缓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只要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就很便宜,这就会阻碍农业机械的运用。因为只有农业劳动力昂贵,使用农业机械便宜,才能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来“化农民”,一方面可以使传统农业本身得到改造,提高农民控制因使用新生产要素而带来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没有农民自身人力资本的提高,那么,一切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很可能都将难以从根本上取得成效。

3.解决三农问题既要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要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两者缺一不可。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也是一个弱势产业。许多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一再昭示:农业既不能完全交给市场也不能完全交给政府,而应该既需要市场(或者主要依靠市场)又需要政府,市场与政府应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没有政府适度干预的农业必将是危险的,上世纪3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陷入破产境地就是一个例证。50年代后期直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农业发展由于完全受制于政府,同样也陷入了危机,“一种命令体制,无论它是通过大农场还是小农场,都必然是低效率的”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篇9

关键词:农业企业;电子商务;价值链;优化

一、引言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各行各业中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所以说一个企业为了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势必要对自身进行改革和完善,企业的改革涉及到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企业自身的价值链。在农业企业中,传统商务模式下的价值链更加注重分工的细致以及实物资源的分配,依靠人工手段等传统方式实现企业的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种传统的商务价值链逐渐的显示出一系列的弊端,比如说价值链过于冗长、内部多层管理结构过于复杂以及各种价值活动协作性不强等,这些弊端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农业企业的发展,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该农业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被淘汰。电子商务价值链的出现能够通过电子手段以及信息工具等将企业中的各个价值点进行紧密的整合,从而形成一条高效的价值链。因此,在现阶段中,深入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价值链的优化策略已经成为众多农业企业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

二、农业企业传统价值链中的缺陷和不足

(一)农业企业的价值链过于分散和冗长

我们都知道,农业企业传统商务模式下的价值链中的实体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等部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在这种限制下参与农业企业价值链的企业或者公司数量都会有明显的增加,部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网络甚至会包含着多个供应商或者承包商,这些供应商或者分销商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农业企业的价值链增值活动中。农业企业为了有效的解决工业社会信息在交流过程中容易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一般会选择制定一些比较分散和冗长的价值链,这些分散、冗长的价值链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过长或者过于分散的价值链却造成了农业企业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明显提高。

(二)农业企业价值链中的各种价值活动缺乏充分的协作性

在传统的商务模式下,农业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其信息的交流比较容易受到时空的限制,所以这就造成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严重缺乏,进而影响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有的农业企业中甚至会出现生产部门、采购部门以及销售部门等独立工作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农业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不能对市场风向进行准确及时的把握。作为企业内部的采购部门来说,如果不能与企业内部的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准确的沟通,那么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采购过量或者不足的现象,从而导致企业内部出现存压或者运转失灵的现象,最终阻碍了农业企业的正常发展。

(三)农业企业价值链的内部多层管理结构比较复杂

传统商务模式下农业企业价值链过于分散和冗长不仅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的数量增多有关,同时还受到企业内部管理结构的影响。在这种商务模式下,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充分不仅会造成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性比较差,并且还会导致农业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呈现出一种多层金字塔式的局面。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受到时空的限制,那么为了保证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的充分性,企业内部就不得不增加更多的管理层,管理层的层次也就会相应的增加,长期发展下去,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就会形成一种多层金字塔式的局面。这种多层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容易造成企业的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以及面对市场变化时做出的反映比较迟钝,种种现象表明多层管理结构最终会制约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使农业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处于劣势。

三、电子商务对农业企业价值链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能够有效的缩短农业企业的价值链环节

电子商务在农业企业中的有效运用能够将买方与卖方进行紧密的结合,商品市场由之前的有形市场转变为无形市场,并且开始朝着世界各地扩展。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农业企业价值链中一些不重要的环节或者机能也都逐渐的消失。比如说,传统商务模式下农业企业运行过程中一般需要中间商或者贸易商,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应用,这些中间商和贸易商就会逐渐的消失,电子商务能够有效的取代中间商和贸易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相对于中间商和贸易商来说,一些专业行销公司、专业物流公司等企业会逐渐的兴起。电子商务的出现缩短了整个农业企业价值链中批发商和分销商形成的价值链,降低了企业运行的成本,为农业企业的发展赢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电子商务能够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对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

电子商务在农业企业内部的应用能够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从而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在电子商务的作用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组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方式相对之前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应用明显的优化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对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了重组,保证农业企业在平时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对市场的变化及需求做出及时的反映及判断,促进农业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能够实现企业内部营运集成系统的增值

当今社会中,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决定了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能够进行信息交流,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范围也就意味了农业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契机。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在农业企业中的有效应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获得了极大的缩短并且农业企业获取新技术新思路以及新工艺的速度和效率也获得极大的提高。通过电子商务,农业企业与供应商以及客户之间还可以取得更为高效以及密切的联系,这有利于促进农业企业及时的了解市场的动态变化,从而针对市场的变化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四、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化策略

(一)深化政府对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毫不夸张的说,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受到政府部门的推动,在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深化政府的主导地位能够有效的保障电子商务发展方向的合理性以及有序性,实现农业企业制定最佳的价值链。因此,为了有效的发挥政府部门在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政府部门应该为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制定一套完整的规划,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制定总体规划时应该注意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相关政策相结合,保证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坚实的政策以及制度作为保障。第二,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相应的政策体系。完善的政策体系以及法律制度能够进一步规范和调节电子商务的行为,虽然我国在现阶段中已经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政策保证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是这些政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保护力度还有待提高,所以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应该对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制度保障,从而促进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的更好发展。第三,加强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监管力度。监管力度的加强能够有效的避免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违法行为的出现,保证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朝着规范化、体系化方向发展。第四,加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教育,培养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的专业化人才。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我国农业企业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农业知识以及技术的普及和宣传,保证农业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深厚的人才资源作为保障。

(二)合理改善和提高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

为保证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还要对其发展环境进行改善和提高。一般来讲,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主要通过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造物流中心两个方面来实现。首先,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有效的改善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在我国现存的农业企业中,大多数农业企业都没有自身专门的官方网站,这些企业在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和推广时一般都依靠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但是这种宣传和推广方式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所以为了保证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中,我国应该对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每个农业企业能够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对自身的产品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其次,完善的物流配送环境能够促进电子商务的稳定发展。可以说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物流作为基础和保障。而要解决农业企业的物流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农产品物流中心进行建立和改造,包括农产品的储存以及运输等。其次要对农产品的物流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最后就是要培养专门的物流管理人才,保证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对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

作为一个农业企业来说,如果要想在电子商务模式下有效的管理自身的价值链、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那么在进行电子商务模式的选择时就必须与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保证电子商务模式与自身的发展相适应。就我国目前的农业企业发展状况而言,虽然电子商务的模式比较多,但是农业企业在选择电子商务模式时却比较盲目,结果导致了所选择的电子商务模式不仅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而会严重阻碍农业企业内部的结构建设。因此,农业企业应该对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保证自身电子商务服务的合理开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阶段中,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农业企业中,电子商务与企业价值链的结合能够有效的降低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同时还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以及营运集成系统的增值,使农业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实现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我国农业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马向飞.B2C电子商务企业价值链优化[D].沈阳大学,2014.

[3]杨宇环,杨君岐.基于云计算的B2C电子商务企业价值链优化[J].企业经济,2012,(4):117-120.

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篇10

一、活动目的

(一)提高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项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有利于特色服务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扩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的影响,引导农民工通过银行卡特色服务办理异地取款业务,提高农民工对特色服务的认知度,培养农民工的用卡习惯。

(三)增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农民工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质量。

二、活动组织

本次宣传活动由江苏省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推广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省内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中国银联江苏分公司共同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支付结算处,负责宣传活动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工作,监督和落实宣传活动进度。

省内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应根据统一安排,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宣传活动。

三、宣传方式

20__年江苏省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宣传活动统一宣传口径、统一宣传时间,突出“亲情银行卡服务农民工”的宣传主题,采用农民工容易接受的形式,形成以“春节”前后的集中宣传和贯穿全年的经常性宣传为联动的宣传攻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集中宣传

1.发卡机构的宣传活动。20__年1月底前,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组织辖内发卡机构到农民工用工较集中的工业园区、建筑工地、大型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地进行大规模集中宣传,重点宣传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优越性和操作要求,向农民工普及银行卡使用和风险防范常识。宣传方式采取设置宣传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节目等方式进行,发卡机构可在现场为农民工办理银行卡。各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要张贴海报、摆放折页,引导农民工办理银行卡,积极使用该特色服务。

2.受理机构的宣传活动。20__年2月底前,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组织辖内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到车站、码头开展宣传活动,宣传现场应悬挂宣传横幅、设专人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折页。各受理机构的营业网点应张贴海报、折页和条幅,并免费赠送一定数量的春联、福字和年历给农民工家庭。春节前后可采用流动宣传车等方式,到乡镇、集市进行宣传,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农民手中。

3.新闻媒体的宣传。20__年1月底前,由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中国银联江苏分公司选择一家省级报纸宣传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省内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在宣传活动期间,应主动联系当地电视、报纸等媒体,对集中宣传活动进行新闻报道。

(二)经常性宣传

各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具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宣传活动贯穿全年。发卡机构应主动与当地使用农民工较多、规模较大的用工单位联系,引导用工单位使用银行卡为农民工发放工资。农村信用社等受理机构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农民进行通俗易懂的宣传,使“亲情银行卡服务农民工”的主题深入人心。

四、宣传材料

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宣传活动使用人民银行总行确定的统一文字材料和版式,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后印刷、分发。

五、其他事项

江苏省“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宣传活动所需费用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联江苏分公司共同承担。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中国人民银行分行

为扩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的影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__〕293号)要求,结合江苏省实际,制订本宣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一)提高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项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有利于特色服务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扩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的影响,引导农民工通过银行卡特色服务办理异地取款业务,提高农民工对特色服务的认知度,培养农民工的用卡习惯。

(三)增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农民工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质量。

二、活动组织

本次宣传活动由江苏省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推广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省内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中国银联江苏分公司共同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支付结算处,负责宣传活动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工作,监督和落实宣传活动进度。

省内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应根据统一安排,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宣传活动。

三、宣传方式

20__年江苏省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宣传活动统一宣传口径、统一宣传时间,突出“亲情银行卡服务农民工”的宣传主题,采用农民工容易接受的形式,形成以“春节”前后的集中宣传和贯穿全年的经常性宣传为联动的宣传攻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集中宣传

1.发卡机构的宣传活动。20__年1月底前,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组织辖内发卡机构到农民工用工较集中的工业园区、建筑工地、大型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地进行大规模集中宣传,重点宣传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优越性和操作要求,向农民工普及银行卡使用和风险防范常识。宣传方式采取设置宣传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节目等方式进行,发卡机构可在现场为农民工办理银行卡。各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要张贴海报、摆放折页,引导农民工办理银行卡,积极使用该特色服务。

2.受理机构的宣传活动。20__年2月底前,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组织辖内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到车站、码头开展宣传活动,宣传现场应悬挂宣传横幅、设专人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折页。各受理机构的营业网点应张贴海报、折页和条幅,并免费赠送一定数量的春联、福字和年历给农民工家庭。春节前后可采用流动宣传车等方式,到乡镇、集市进行宣传,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农民手中。

3.新闻媒体的宣传。20__年1月底前,由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中国银联江苏分公司选择一家省级报纸宣传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省内人民银行各分

支机构在宣传活动期间,应主动联系当地电视、报纸等媒体,对集中宣传活动进行新闻报道。

(二)经常性宣传

各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具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宣传活动贯穿全年。发卡机构应主动与当地使用农民工较多、规模较大的用工单位联系,引导用工单位使用银行卡为农民工发放工资。农村信用社等受理机构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农民进行通俗易懂的宣传,使“亲情银行卡服务农民工”的主题深入人心。

四、宣传材料

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宣传活动使用人民银行总行确定的统一文字材料和版式,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后印刷、分发。

五、其他事项

江苏省“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宣传活动所需费用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联江苏分公司共同承担。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中国人民银行分行

为扩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的影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__〕293号)要求,结合江苏省实际,制订本宣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一)提高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项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有利于特色服务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扩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的影响,引导农民工通过银行卡特色服务办理异地取款业务,提高农民工对特色服务的认知度,培养农民工的用卡习惯。

(三)增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农民工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质量。

二、活动组织

本次宣传活动由江苏省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推广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省内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中国银联江苏分公司共同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支付结算处,负责宣传活动的统筹安排和协调工作,监督和落实宣传活动进度。

省内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应根据统一安排,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宣传活动。

三、宣传方式

20__年江苏省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宣传活动统一宣传口径、统一宣传时间,突出“亲情银行卡服务农民工”的宣传主题,采用农民工容易接受的形式,形成以“春节”前后的集中宣传和贯穿全年的经常性宣传为联动的宣传攻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集中宣传

1.发卡机构的宣传活动。20__年1月底前,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组织辖内发卡机构到农民工用工较集中的工业园区、建筑工地、大型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地进行大规模集中宣传,重点宣传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优越性和操作要求,向农民工普及银行卡使用和风险防范常识。宣传方式采取设置宣传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节目等方式进行,发卡机构可在现场为农民工办理银行卡。各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要张贴海报、摆放折页,引导农民工办理银行卡,积极使用该特色服务。

2.受理机构的宣传活动。20__年2月底前,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组织辖内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到车站、码头开展宣传活动,宣传现场应悬挂宣传横幅、设专人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折页。各受理机构的营业网点应张贴海报、折页和条幅,并免费赠送一定数量的春联、福字和年历给农民工家庭。春节前后可采用流动宣传车等方式,到乡镇、集市进行宣传,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农民手中。

3.新闻媒体的宣传。20__年1月底前,由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中国银联江苏分公司选择一家省级报纸宣传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省内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在宣传活动期间,应主动联系当地电视、报纸等媒体,对集中宣传活动进行新闻报道。

(二)经常性宣传

各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具有特色的宣传活动,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宣传活动贯穿全年。发卡机构应主动与当地使用农民工较多、规模较大的用工单位联系,引导用工单位使用银行卡为农民工发放工资。农村信用社等受理机构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农民进行通俗易懂的宣传,使“亲情银行卡服务农民工”的主题深入人心。

四、宣传材料

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宣传活动使用人民银行总行确定的统一文字材料和版式,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后印刷、分发。

五、其他事项

江苏省“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宣传活动所需费用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联江苏分公司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