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发展的问题十篇农村发展的问题十篇

农村发展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4:04

农村发展的问题篇1

[关键词]核心家庭剩余劳动力计划生育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开展,特别是2000年我国成功加入wto,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可谓空前发展。然而,在国民生产高速发展的同时,农村问题却越来越突显出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上一块不小的“绊脚石”。因此,怎样踢掉这块“绊脚石”成了我们未来很长时间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农村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贫困问题从我国目前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来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灾害致贫,一是非自然灾害致贫。从贫困群体的分布来看,主要是区域性贫困和阶层性贫困。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灾害频繁,灾民众多,国家的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能得到国家救助的灾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约占40%—50%。

截至1997年底,我国解决了3000万人的温饱问题,1998年又解决了1000万农村贫困者的温饱问题。尤其困难的是,目前所剩下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地方病高发区、高寒山区、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以及水库移民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难度可想而知。

我国约有三亿贫困人员,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脆弱群体.改革开放20年来,虽然贫困者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在下降,但其绝对数量仍很大.

老年人问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农村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在下降,人口老年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加上大批青壮年日渐迁往城市,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也日渐增高,,农村老年人的赡养压力越来越大,农村老年人问题日益严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社会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迁亦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提出了挑战:1.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了家庭结构的简化,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家庭代际养老功能弱化。2.原先壁垒森严的“户籍”、“身份”制开始松动,许多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或从事其他非农产业,成为以工薪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新兴农民。对于留出的劳动力来说他们自身的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要有化解风险的机制和能力;对于留在农村的劳动者来说,一般都是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或没有技能的人,他们的养老保障不可能靠移居城镇的子女,也不可能靠传统的土地保障。

教育问题农村人口素质普遍低下和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文盲和半文盲约占1/4以上,超过2亿人.虽然国家逐年增加农村的教育费用,但仍然难以解决众多农村青少年的入学问题,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成千上万的学龄儿童失学,少无所学的现象十分严重.

一方面,农村经济的落后导致教育经费的供给不足,以至不少地区别说“普九”,甚至“普六”都很难办到.另一方面,重男轻女的文化传统到只女童教育的薄弱,大部分农村失学、辍学儿童都是这些女童.

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大量的劳动人口过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势必将影响农村内稳定青少年犯罪率、农民收入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有2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这么庞大的队伍向何方转移,如何安置?因此,探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实现其顺利转移,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治安问题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违法犯罪逐渐从求温饱型转变成享乐型甚至经济犯罪.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边远地区,运毒贩毒屡禁不止,大规模的聚众流年泛滥,农村妇女卖淫问题也是屡见不鲜,盗窃、抢劫亦是逐年攀升,甚至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加入了犯罪分子的行列,农村的稳定严重受到了影响.

农村发展问题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第一.广泛性.一是问题本身的广泛性,即发展的问题是广泛存在的,不止上述的这几个问题.二是问题存在的广泛性,即具体到某一个问题时,它是广泛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的,就拿我们谈到的最后一个问题治安问题来说,它不仅仅涵盖了我们所举那几个方面,还有诸如拐卖妇女儿童等一系列违法乱纪行为.所以我们说问题是广泛存在的.

第二.长期性和艰巨性.这些问题大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也就是说它们已经存在了很长的一段时期,而我们把它提出来进而解决掉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这就决定了问题的长期性,而我们面临的问题不仅是长期的还是艰巨的,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复杂性和多样性.一定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必然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这是由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的,农村的发展问题也不例外.首先,其形式是多样的,既有来自贫困的问题,又有来自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问题,上文我们已作了充分的阐述.其次,它在产生原因和危害等方面表现出空前的复杂性.

第四.特殊性.主要是指问题主题的特殊性.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所决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传统意义下发展而形成的特定的农村社会.

农村发展问题的成因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系列问题(当然还有更多的问题期待我们进一步去挖掘、探索),无疑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枯.那么,做进一步的探讨,这么多的问题背后又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在起着关键的作用呢?也就是说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为何贫穷,是因为我们的综合国力不够强吗?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够高吗?我们的扶贫力度还不够吗?为什么我们会突然出现这么多的老年人口?为什么我们对教育报以那么多的投入和期望还是搞不上去?为什么会愈来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安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屡禁不止的违法犯罪活动?

这难道就是由所谓的“中国特色”决定的吗?

不错,这就是我们的国情,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说到底就是人口问题.

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然而,通过上边的描述,我们知道,“人”多未必就是好事.穷人多了,国家就富裕不起来;老年人多了,社会负担就越严重;文盲、半文盲多了,现代化就无法进行;剩余劳动力多了,就业愈发困难;违法犯罪分子多了,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一个不稳定的社会,何谈建设,何谈发展.

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农村发展,计划生育是关键

说“人”多未必是好事.那么,要解决“人”多的问题,马寅初老先生提出的,被我国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无疑是条好路子.然而,我国自实施计划生育以来,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一方面却为何存在诸多问题呢?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是好政策,关键是我们采取何种对策.农民是问题的主体,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就得从农民本身着手.总结以往的经验,农村计划生育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利益导向性机制,抓住农民所关心的热点,做到以家庭为单位,采取切实措施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切实做好计生宣传工作

逐步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把实行计划生育真正转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人”多也未必就是坏事.相反,若能变废为宝、化材为才,自是公德无量、好处多多.因而,我们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创造财富的人才资本,这是知识经济对特殊国情的我们的特别眷顾.因此我们应抓住契机,真正实现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真正解决农村发展的问题.

我们应自上而下形成这样一种共识:积极应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社会变迁,顺应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农村人口城镇化和非农化及农民自我保障观念的现代化等变化发展趋势,加快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保障项目的发展进程,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认真总结20年来农村改革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全党自觉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推动农村乃至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进一步加强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购买力,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增加我过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回旋余地。在从温饱到小康,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都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一些地方党的农村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了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成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社会保障概论》张彦陈红霞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地一版;

《社会工作概论》张乐天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农村发展的问题篇2

【关键词】乡村自治社会发展因地制宜

abstract:intheprocessoftheruralgovernanceinruralareas,weshouldfacetherealityoftheunbalanceddevelopmentindifferentplaces.acorrdingtothedifferencesoftheprovincialeconomyandthelevelof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weshouldadjustmeasurestolocalconditionsunderthenationalunifiedleadership,guidetheruralgovernancetowardthedemocracymanage-ment,andthengraduallyputthe"village-govern-township-politics"governancestructurereformforthe"ruralself-government".

1.当前乡村治理的存在的问题分析

1.1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乡村治理资源产生重大影响。乡村治理的关键在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从总体上说,东部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好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东部地区由于有外来资本和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输入,迅速地发展起来,很快进入了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轨道;而中西部的农村地区由于地理区位和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很少有外来资本进入,阻滞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与东部地区发展的巨大差距。因此,从乡村治理经济基础角度看,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增长较快、经济发展较好,乡村治理就具有了殷实的经济基础,可以为村民提供丰厚的福利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薄弱,就很难为村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更不用说为村民带来经济福利了。从乡村治理的人力资本角度来看,由于东部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导致中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东部地区的城市和农村,为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劳动力的大量流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甚至曾经有一段时间,中西部许多地方出现大量抛荒的现象。

1.2东中西部农村地区非均衡发展对乡村基层民主治理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大致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察,即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从中西部欠发达的地区来看,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中西部农村基本上还处在传统农业社会,表现出较强的乡土性和封闭性特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量流出本地,村民和乡村干部的行为能力、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心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乡土性和封闭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削弱,现代性和开放性增强。随着劳动力流失,农业生产力得不到充分发展,于是乡村治理资源缺失,呈现出“弱治理”的形态,并且逐步演化为一种治理常态。这种“弱治理”形态一方面反映了中西部乡村治理举步维艰的现实,同时也表明一种新的乡村治理基础的出现,“即整个乡村社会包括村庄内部的关联不再是如传统那样具有内向性,也不像集体主义时代那样靠单一的政治因素来维持”,而是表现为农民的经济和政治自由度大大提高,他们可以“依托村庄之外的市场来实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不必像以往那样受制于村庄的软、硬环境的制约。”农民的政治、经济自由度的变化,实际上已经成为中西部农村地区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客观上要求改革乡村治理方式和结构,实行基层民主治理和自主治理。

从东部发达地区来看,由于经济发展较快,这些地区的农村已经实现或将要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表现出了较强的现代性和开放性,而乡土性特征则逐渐削弱,村民和村干部的行为能力较强、价值观念先进,这必然对乡村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具体而言,东部地区的村民和村干部民主意识更强,经济自由度更大,乡村治理资源丰富,为乡村的民主治理和自主治理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由于大量外来人口和外来企业共同居住在自己的村庄,村庄更多地表现为村民和外来人口共同生活居住的社区,这样,如何对待外来资本和外来劳动力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否让他们享有与本村村民同等的民利,对东部地区乡村治理改革就是一个重大问题,它关系到这些地区能否留住资本和劳动力,从而实现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大计。

1.3东中西部农村地区非均衡发展对乡村的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伴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强,加速了乡村的社会转型;②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逐步放宽对农村人口流动的限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口在城乡、地区之间的流动;③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不平衡,对乡村治理的治理资源、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结构等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必然要求改革现行的乡村治理方式和结构。

2.非均衡发展下的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乡村自治”

针对农村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改革乡村治理结构,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运行。而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运行的纽带就是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方向,就是引导乡村治理朝着民主治理、自主治理的方向发展,变革现行的“乡政村治”治理结构为“乡村自治”。

乡村治理方式和结构的改革要朝着这一方向发展,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作为乡村治理的主要治理主体乡镇党委和政府、“村两委”以及单个的村民能否担当得起乡村治理过程中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全部责任,即现行的乡村治理的绩效如何?除了这些乡村治理主体而外,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治理主体?根据目前的乡村治理现状,答案无疑是确定的,即现有的乡村治理由于缺乏充足的治理资源,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比较弱,乡村治理的绩效差强人意;除了乡镇政府、“村两委”和单个村民以外,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其他组织,例如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各种形式的乡村企业组织、各种各样非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等等。那么,如何发挥各种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改善乡村治理的绩效,就是乡村治理改革的努力方向。

由农村地区发展是不平衡的,因而对东中西部的农村治理也应该有所区别。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业社会的特征明显,大部分乡村处于“弱治理”的状况,就应该努力培育民间治理能力,优化农村社会组织结构,扶持农民组织的发育,建立政府与乡村社会的服务与被服务的新型关系,以服务的理念革新基层政府运作模式,让多种社会力量参与乡村社会的治理,让这些主体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协同共治;对于东部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水平较高,工业企业较多,外来劳动力也较多等特点,在乡村治理中,就应该允许这些企业和外来人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保证他们享有与当地人口同样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让这些工业企业和外来劳动力参与乡村治理,以实现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留住外来资本和劳动力,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的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状管理系统”,并通过对话建立合作关系来实现乡村治理的目标。

根据多中心治理理论,在乡村治理中,应该采取“多中心”的乡村治理模式,本着“民主、法治”的时代精神,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包括本地农民和外来农民工、乡村企业组织、农民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各种社会组织进行合作治理,实现基层社会和政府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加强乡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民主自治,更加贴近“乡镇社区”的实际情况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尤其是在国家实施一系列有助于农村的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特别是“以农业税费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为标志,国家对社会的整合,开始由‘汲取式整合’向‘供给式整合’转型”的背景下,国家应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维护农民权利和自由,保护农民权益,挖掘基层社会的内在潜力,为乡村社会的民主治理和自主治理提供内生动力。而乡村社会民主治理和自主治理的内生动力来源于乡村社会的各种社会组织和农民组织。因此,在乡村治理改革中,要改变由于农民组织化水平低下所造成的“弱社会”基础,优化农村社会组织结构,扶持农民组织的发育。因为只有农民组织起来,才能有效抗拒市场风险、维护自身权益、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起到在政府与农民、农民与市场、农民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充当桥梁和纽带作用。农民组织可以成为代表农民利益、维护农民权益、并进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力量,成为推动基层民主运动的重要力量。这样,“一方面,社会中分散的利益按照功能分化的原则组织起来,有序地参与到政策形成过程中去;另一方面,从这种制度化的参与机制中,国家权力获得了稳定的支持来源(合法性)和控制权。”因而,在乡村治理结构改革中,必须重视农村发展不平衡和基层社会治理困难重重、效率不高的现状,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发挥各种力量进行协同合作治理,开创一条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乡村治理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剑阁.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2]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思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农村发展的问题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耕地城乡差距农村发展

21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迅速扩大,飞跃提速,农村的经济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随之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就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经济的发展形式做系统的概述并加以评论。

一、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在农村流动人口子

户籍地以外生活的人们把其未成年的子女们留在户籍地尤其爷爷奶奶进行抚养的一种社会趋势,农村留守儿童也是当今社会最普遍看到的现象,而人们行惯性的把现在的农村形容成“703861部队”,农村只剩下古稀的老人、体弱的妇女、幼龄的儿童,越来越多的农村“壮丁”进入到大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但也正因为这样,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的解决也刻不容缓,孩子的素质教育出现了问题,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解决“三农”重要举措,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应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孩子们学习的环境,同时也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经济,促进农民的增收,多招商引资,给予农民更多的优惠政策,让农民不出门就可以有钱赚,有工打,从而可有效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2)土地问题伴随着“三农”问题正式入围国家的重要议程

国家农村的扶贫政策越来越好,农民挣到钱之后就会盖新房子,占用了土地,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随着农村进程务工的人流量的不断加剧,以及国际化的商品充斥着国内的市场,使农民种地的热情在不断下滑,从而出现了轻视农业、不注重粮食的生产、忽视保护地的重要性,尽管国家出台了“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农村还是存在大量的荒地,这就造成了额严重的损失,其次随着国家重工业的发展,土地的面积也越来越少,再有土地流转的问题也随之加剧,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土地的补偿或者是置换往往不到位,人们不断的抬高地价,导致产业无法形成规模。针对大量土地撂荒的问题首先应解决住房难的问题,其次要注重法律的宣传与普及。

(3)人才问题伴随着经济的大踏步前进,农村的劳务输出已经和农村的总收入比例严重失调,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劳动力,已经由“力量型”转变为“技巧性”而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儿童和一些没有技能的人,他们已经无法接受大多的新知识,新事物,对农业的长久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基础设施问题农村的经济基础较薄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物资的匮乏,以及农村的水利、道路、教育、医疗、电力等设施都不够完善,都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民的收入降低。

(5)资金问题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资金的大量的投入,而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农民没有大量的资金注入,从而影响产业的发展,大量资金的来源需要农民进行贷款,然而贷款需要担保、抵押而且贷款还有一定的上线,压抑了贷款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6)市场问题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种植业与养殖业无法形成规模,不能带动产业化发展,同时农村的商品信息不是十分流通,买卖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市场上严重的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无时无刻不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7)农民的观念转变不够,镇府引导不到位,促使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农业经济发展失衡当今社会还有无数的农民持保守思想,靠天吃饭,仍依靠原有的生产方式,产业化单一,要想农机经济的大力发展,呈现丰收的景象,要以国家为首脑,各级干部积极动员,真抓实干,提高农民的意识,抓好第一产业,使之增产增收,像第二、第三产业开拓,形成产业链,全面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采用的发展形式

1、统筹好城乡发展,落实好国家的扶持政策“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让农民步入小康的生活行列。不断的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机制,把农业的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建立长久有效的机制,加强农业市场的规划,减少农民的损失,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农村经济的投入,从本质上改变农村发展的硬件设施。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农村的信息闭塞,农民得不到最新的产业信息,加之综合素质低下,就业前景并不乐观,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扩大内需,使农民增收。

农村发展的问题篇4

关键词: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9文献标识码:a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中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是首要前提,农业方面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形成以工业带动农业,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机制,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三农”问题再次被列为主题,对于新形势下农村的改革方向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的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行了准确定位。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如何使农村经济快速全面的发展。

1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经济虽然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但是由于建国初期农村遗留下来的问题,经济底子薄、基础差,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只要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道路不方便,水电供应不足等问题。在水利方面,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构建不全面,整修不及时,导致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农田的规划不合理,有效利用率偏低,农业规模不大,综合生产效益低。比如在宁城县西部山区仍有部分镇、村公路存在特别严重的不规范现象,道路建设不完整,存在很多建设不完整的“断头路、泥巴路”,农村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由于道路的不畅通,导致这些资源不能被有效的利用。在现代农村建设中,供水、医疗以及信息网络系统刚刚起步,农民的生产以及生活情况仍然十分困难,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受到制约。

1.2相对城市来说,农村的经济薄弱

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来说,农村经济的集体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社会的维护来说,这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同时可以加强村级建设。例如宁城县,根据有关资料,部分宁城县的村镇集体基础不好,无法维持根本的办公经费,更不要说是公益事业了,农村的经济也受到严重的制约。

1.3现行土地政策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要进一步改善农村管理机制,处理好各个环节的问题,首要是土地的流转问题,这对于农村经济的迅速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在机制和管理方面存在不完善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低,土地的产值低,很多人都不愿意种植,存在严重的抛荒现象;土地承包关系中由于各地区多存在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导致农村土地流转障碍,造成土地搁浅现象;由于短期合同的存在,农户对土地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严重降低了土地的质量。上述存在的问题造成土地使用问题不流畅,不利于农业大规模生产,对土地的使用效率偏低。

1.4农村人才缺乏,制约经济发展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缺乏专业性人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经济效益偏低,导致大批农村的年轻拥有一定知识的人都流向城市工作,以赚取更高的利益。现在的现象是留在农村的都是一些老弱妇幼,或者是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农村中,普遍的现象是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市场意识较差。

2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长期在乡镇工作的经历,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2.1大力支持农业发展

要加强农田建设和农业基础建设,通过增加资金投入从以下渠道进行改善:对灌排渠道进行整改,以形成完善的灌水渠道;进行生态建设,增加植树造林以改善绿化;对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挖潜改造。采取各种财政措施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财政应发挥“稳定器”的功能,尽量减轻农户和公司因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引导农民科学发展经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也应有所保障,从集中的财力中拿出部分作为保障基金,帮助劳动力的转移和创办农村第三产业。

2.2发展教育事业

财政体系应该在基教的基础上,以职教为主,成人教育为辅,办学还应该在财政的引导下发展。各级教育单位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和农民的需要,把对农民的服务作为宗旨,职业教育和培训应大力发展,农民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教育单位应帮助其解决,国家的政策实时掌握,发展农业生产也要应用科学技术。

2.3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在政府的支出分配方面,更多的投资于基础设施,在农田水利方面要加大投入,在电力和公路建设方面要加大力度,积极改善各方面的建设,以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

同时,加大对这些设施的后续管理工作力度,每一项投入都应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合理的勘察设计工作,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并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农村发展的问题篇5

关键词:农村经济观察;发展态势分析;金融支农建议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农民收入和农村发展问题关系到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取之于“三农”,又服务于“三农”,农村金融与“三农”经济之间共生共荣,相互依存。

美国次贷危机波及世界,恶化了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使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投资与出口,国内消费疲软,主要原因是作为中国最人的消费市场――农村消费需求乏力,导致经济增长强劲,但产销矛盾尖锐。因此,建立有效的金融中介和出台合理的金融政策,满足广大农户的融资需求最得十分必要。从另一方来说,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加速农村经济工业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在工业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中,对广大中小乡镇企业和农户而言,资金的供给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有效率的金融体系来动员资金并促进资本的形成,农村地区很难实现快速的工业化和产业化。因此,研究农村金融政策在当前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性显得十分必要。

一、金融支农现状分析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内部存在严重的问题。首先,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政策性金融服务对象漂移严重。近年来,国有银行商业化运作之后,大多退出县域市场,转向大中城市、大中型企业和优势行业,导致间接融资中政策性信贷的主要对象是国有农产品购销企业而非农户,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对象漂移严重,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下降,涉农业务减少。“农”字号银行支农功能呈现出“边缘化”趋势。其次,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不足,资金外流严重。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为邮政储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与信用社两足鼎立的局面。但邮政储蓄只发放小额贷款,随着存放资金的增多,这些资金又回流到城市,使得农村资金供给缺口加大,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失衡。再次,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农民贷款难问题突出。农村借贷以合作信贷为主,商业性信贷次之,民间借贷再次之,政策性信贷最少,为防范贷款风险,对农村贷款规定较苛刻的条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业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周期长,而现实的贷款产品金额偏小,期限一般为1-3年。此外,浮动贷款利率制度又使农民承受能力严重受挫。最后,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农村金融空白乡镇。形成银行业机构空白乡镇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户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二是当地经济不发达,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少,农民收入水平低;三是银行业机构空白乡镇,主要集中在边远沟壑地区,交通和通信不畅,普遍存在无集市贸易,无公安、工商、税务部门和邮电通信网点等“五无”现象,社会服务体系薄弱;四是机构维持费用过高,达不到经营保本点。

2.农村融资需求金融产品供给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首先,从融资总量上看,融资需求规模扩大。由于务工收入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实施,当前单户传统农业、家庭承包型农业生产资金已趋于饱和。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换代升级,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仍然不断扩大。除去农民自筹和信用社贷款外,财政投入和农村积累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农民缺乏可抵押、质押的物品米进行有效的融资。其次,从金融服务对象上看,不同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传统耕作方式的逐渐改变,用在纯农业的投入一般农民都能自己解决,而家庭规模经营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量大,超出了小额信用贷款的范畴,但经营者又不能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对于乡镇企业和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信息不对称,其资金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再次,从财政融资角度看,财政支农趋于弱化;从财政融资的历史角度和财政支农来看,一方面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财政供养人口过多,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

与日益增加的农村金融产品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模式和经营机制基本雷同,缺少灵活性和创新思想。我国农村金融突出问题是信贷模式与农户融资需求脱节,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这在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其突出表现是: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供给总量上稳步增加,但与增长势头强劲的农村金融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供给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只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三农”有一定的联系,但由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面窄,功能单一,其支农职能没有充分发挥,无法满足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随着农业银行撤并分支机构,农村业务萎缩,支农作用大大下降。此外,农村金融对特色农业的供给远不能满足需求。特色农业是规模农业、品牌农业。随着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农村出现了一批种、养殖业大户,由于缺少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在经营中普遍资金短缺从资金供需规模、期限看,资金的供需在规模和期限上不匹配。

3.民间金融机制存在制度性缺陷和系统性风险

中国的农村民间金融滋生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是经济制度和金融制度不均衡发展的必然产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农村民间金融为代表的农村非正规金融迅速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户及一些乡镇企业金融服务上的空缺,促进了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目前,组织形式多样、经营方式灵活、业务手续简便高效的农村民间金融蓬勃发展,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形式,许多地方已经形成了有序的民间金融市场,对农村的地方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官办”金融相比,农村民间金融有着明显的特点:第一,具有地域性和人格性,信息透明度高,担保约束少,与正规金融相比优势明显。第二,资金渠道广、组织形式多样。第三,经营方式灵活、业务手续简便高效、交易成本较低。

但是,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民间借贷的利率极易失控;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制度不完善,

内部组织不稳定,金融风险较高,极易产生经济纠纷和非法金融问题;民间金融目前还缺乏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二、金融支农创新的建议

在银行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对于农村银行增强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风控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农村金融竞争日趋激烈,农村银行要想在多元化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快速发展,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从而确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这不仅要体现在财政扶持和税收减免上,更要体现在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经营、人才资源、法律保障、舆论宣传等各个环节上。要扭转地方政府忽视农村金融工作的局面,把农村金融发展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增设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可持续能力强,金融服务不充分的地区,合理增设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农民选择金融服务的范围,增强金融竞争力。

2.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功能

着重加强农村的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支付清算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创新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加强风险防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功能。

3.加强农村金融人才培养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以农信社等为主体的基层农金机构,由于地理位置、待遇和体制等因素,十分缺乏研究型、应用型高端人才。应通过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农村金融战线缺乏的实践和理论人才的培养,加强为农村金融发展而献身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一批政治品质好、业务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新型农村金融人才。完善相关待遇、职称评定、干部提拔等配套机制,留住人才,重用人才。

4.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

拓宽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合作金融组织,逐步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要通过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来解决民间金融所存在的问题,并逐步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利用传统的信用资源来培育和发展民间金融主体,使金融产业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市场化。

5.加快法律制定,为农村金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要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金融稳定法律体系,同时对于建立怎样的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如何建立等问题,应作出明确的规定并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农村金融立法应循序渐进,平稳推进,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6.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

首先,建立农村信贷保险制度,积极开发农业贷款损失补偿保险品种。其次,建立信用担保补偿机制。政府要建立信用担保补偿基金,建立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以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完善特色农业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牛若峰:也谈合作制[J]调研世界,2000(9)

[2]范小健:关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99(4)

[3]欧阳乐根:试论我国合作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J],中国农村观察,2003(2)

农村发展的问题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问题;对策

农村金融就是通过各种正式非正式以及半正式的制度机构安排和多样化的产品服务,比如存贷款保险和汇兑业务,为不同的农村农业和农业人口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村基本上形成了有商业性农村金融,合作性农村金融以及政策性农村金融的组织体系,人民银行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在内的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了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和企业的信息数据库。农村金融支付体系建设也得到加强,吸收了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进入小额支付系统和大额支付系统,并建立了农村信用社资金清算中心,鼓励乡村银行等新型化农村金融进入现代化支付平台,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协调和监督,建立内部网络支付系统,加强管理,提升它们的效率和处理业务的自动化水平,,农村金融产品不断进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的覆盖率大大提高,同时缓解了农民的贷款难问题。

二、我国农村金融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经过三十年时间到积淀,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总体来讲农村金融的改革进展十分缓慢,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农村金融改革不是一般局部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但是当前农村金融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快速变化的需求,其中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1)我国的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涉及农业的贷款增长缓慢

现阶段,我国的乡镇金融网点不足,甚至存在零金融机构的乡镇,,即使在经济发达县的一些地区,大多数的金融服务网点的覆盖也和城市有很大的差距,给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利,有些地区乡镇区划调整过后,农村信用社也随之撤销或兼并,当地居民的日常存取款,结算贷款都有很大的不便,这些年,虽然各个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但是总体来看总量小,市场份额低,很难解决农村金融的供给不足。

涉农贷款的增长比较慢,低于同期金融机构的总体增长水平,其中商业银行贷款权上收是影响涉农贷款增长的主要原因,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战略逐渐强调以盈利为核心,这种商业化的改革削弱了农业金融机构向农业农村经济提供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多的农村金融机构只存款不放贷,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2)农村金融服务品种相对较少,农村资金出现外流

城市的金融产品更新换代比较快,且种类比较丰富,衍生产品也相对较多,但是农村金融只能提供传统的存贷汇服务,品种单一,缺乏创新,服务简单技术落后,难以满足农村日益旺盛的多元化需求,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在县乡的金融服务功能很不完善,绝大部分的村庄没有提供基本贷款业务的能力,贫困边远少数民主地区更不必说。

农村的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都强调支持农业的责任,但是,没有引导资金流向农村的政策引导,这些银行和邮政储蓄所拥有的资金有很大的一部分向农村以外的地区转移,影响到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

(3)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农村金融基础服务欠缺

我国贷款的风险补偿分担和转移机制在支持农村方面都不完善,在贴息补贴减税等方面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地杠杆机制,农村的担保机制不完善,缺乏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性的保险也是连年萎缩,这就制约了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投入,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998年仅仅是单纯的纯棉收购贷款银行,只有支持粮棉流通的业务,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方面的提高,种植业调整以及粮棉购销变的主体多元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收购量明显出现下降,因此通过购销信贷为主体的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资产量出现了大幅的下降,但与此同时,那些支持难度远小于粮食收购资金供应的具有公益性的经济活动比如良种的繁育,种子购销等等,却都得不到政策性信贷的支持,商业性的信贷就更不必说了。

农村在支付结算,信用卡和汇兑等金融业务还十分薄弱,而这些在城市已经比较发达,农村保险,担保信用方面的基础建设还是十分落后,农民抵押品严重不足,农民的土地和房屋是生存的物质条件,没有具备流转和升值的功能,是成为不了抵押品的,在此同时,包括道路教育医疗水电通讯法律在内的公共产品供应不足,这就制约了农村商业金融的发展。

(4)农村的民间借贷问题层出不穷,金融风险大

目前农村的私人之间的借贷行为非常普遍,农户的资金支出比例有教育、生活医疗以及生产,当农民的资金不够用时,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私人借贷这种方式获得资金补缺,民间金融在一些沿海的发达地区也非常的活跃,民间有着充裕的资金量,而且它的流动性也非常大,目前已经形成了具备很大规模的地下金融市场,当前的主要形式有:私人经营钱庄、合会、民间内部自由借贷以及经营纯粹民间借款业务的典当行和非政府小额信贷与其他民间金融组织等,相对于不少农村地区的农民以及中小型企业而言,非正规的金融市场的重要程度要比正规的金融市场的重要程度高。

民间金融在农村乡镇企业以及农户间的快速发展壮大,在某种程度上也弥补了正规金融力量的缺口,起到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但是,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存在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忽视,这种现象极易诱发民间的高利贷行为,在广大农村地区极为普遍,另一方面是地下金融存在比较大的的风险,扰乱了正常运转的金融秩序,地下金融机构作为一种自发的民营的金融机构,它的资金组织的力量比较小,一般情况下都是负债在经营,再加上操作人员没有必要地专业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都是根据血缘及人情关系甚至是通过高利息引诱来实施的,经营的安全性很低,信用的水平低下,市场一旦发生剧烈的变化,很容易出现破产倒闭的情况,地下金融的趋利性很容易就迎合了人们的投机金融心理,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条件下,人们的这种投机的心理极易被一些不法地下金融组织所引诱,进而脱离了正常的存借贷行为,导致演变为膨胀的投资行为,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欺诈案件,扰乱金融秩序。

农村金融组织的的资金质量普遍不高,全国县域的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的整体风险要比城市里的金融组织高得多,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比较厉害,发生在农村的金融机构案件的数量要远远高于城市所发生的金融案件,能够占到整个银行业的半壁江山,农村的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也比较大,因为民间的借贷行为没有统一的指导,缺乏农业保险体系,农民的信贷风险佷难被分散,农村的金融组织内部管理十分落后,法人的治理结构不健全,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也比较差,信用体系还不健全,法制观念不强。

三、发展我国农村市场的一些建议

(1)完善建立农村金融体系

在充分发挥现有的金融机构服务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上,要多多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新型金融服务机构,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在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批发市场,这样就可以为引导资金向农村地区回归创造条件。

中国农业银行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应允许分支机构采取不同的业务模式,增强它的经营机制弹性,在一些比较好的地区要有针对性的把基层行的放宽权限给放宽,要不断的更新产品,不断创新,实施差异化战略和营销策略,为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化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积极提供服务。

农业发展银行要认真贯策和执行国家一些相关产业政策以及区域发展政策,积极推进全国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适当的条件下要考虑发行中长期的农业发展债券,这样就可以为农业以及其相关产业和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通过扶持一些农村的龙头企业以及为农村广大的中小型企业提供担保,为商业金融以及合作金融的进入创造比较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

邮政储蓄要发挥在城乡之间汇兑的天然优势,积极发展汇款及等中间业务,善于利用县乡网点,积极在农村地区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利用吸收储蓄的优势,开创向新型金融机构批发金融业务,最终实现资金回流到农村的业务。

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不断的深化改革,加速转换经营机制,提高其资金供给的效率,在公司的治理方面,农村信用社要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理顺其在行业管理自主经营以及政府领导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在组织框架上不断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转换经营机制上面,农村信用社要重点加强信贷管理制度的创新,一方面要要改革信贷管理的组织机构,努力实现信贷管理的分工和制衡相结合,要明确信贷岗位的职责,建立起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制度,还要积极推进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将贷款风险进行分类,要与日常的信贷管理紧密结合,积极促进信用社自身信贷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其风险的控制能力,在努力实现自我良性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以及服务能力,这样才能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更大更好地作用。

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要特点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例如,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农村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要积极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农村所面临的资金来源不足,人才的短缺,农村的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风险以及农户违约等问题,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农村保险业务,担保业务,要增强政府机关对农村保险业务和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建立起政府对现代农业的补贴扶持体系。

(2)构建统一的农村信用机制和评价体系

要建立起统一的农村信用制度以及评价体系,要规范信用村信用户的农户信用评价评级体系,建立起动态的农户征信系统,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利用此信用系统来作为信贷决策的依据,建立其信用渐进制度,努力把信用评分系统变成信用激励的手段,这样才能在推进农村金融机构信息化管理的同时,把农村的征信系统的效率提升上去。

(3)发展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由于很多的农户经常在农闲的时候外出务工,因此外出务工是很多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我国农村地区大部分的小额贷款都是向亲戚朋友借贷的,并且大部分都是没有利息的,这就对各种农村金融机构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小额的信贷业务提出了一些挑战,这就意味着,通过小额信贷来支持我国传统的农业地区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因此我国农村地区要发展农村金融,更加有效的办法就是用供给来创造需求实现的,就是用新的金融产品来引导农民产生出新的金融需求,比如以订单农业业务为基础的价值链融资等方式,来带动农村地区像公司与农户,公司与合作组织加农户等不同模式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为我国广大农村的农民向现代化农业转型以及提高农民收入提供相关的金融支持。

(4)明确政府在农村金融中所扮演的角色

县级乡级的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的引导农民生产和发展,积极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以及相关的农业培训,扶持农村的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农业向产业化发展,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应树立服务意识,积极改善为金融服务的商业环境。

(5)改善农村的金融法制环境

加快制定和完善与农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类金融组织在法律中的地位监管办法以及监管责任,要加强法制教育,并增强司法的公正性透明性,提高司法效率。在农民中间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使其懂法守法,在遇到欺诈的时候能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这样才能使农村的金融环境更加和谐,相关部门更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案件的执法力度,严惩农村金融的违法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法律的权威在农民心中扎根,促进农村金融的稳定与繁荣。

四、小节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要积极研究其内在的特点,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支持力度,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形式,抓住农村金融发展的必然规律,使其更好地为农民农业农村服务,这样才能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宝清.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J].农业经济导刊,2002,(1).

[2]姜长云.农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3).

[3]李琼.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5).

[4]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4,(2):12-20.

[5]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农村发展的问题篇7

【关键词】公共事业城乡一体化多元投资

作者于2006年对湖北省的监利、京山、浠水等县的农村公共事业做了初步调查,发现诸多问题,如农村经济薄弱,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不够,基层政府管理水平较低等。本文试图对其成因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一、农村经济状况较差,发展公共事业应量力而行

在当前农村社会变革中,农业的产出能力和经济效益相对低下,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总理于2007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两者的差距超过了3倍。单纯的农业生产很难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农村的能人开始从非农村领域寻找致富的门路,而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使他们有机会在城市长期居住下来。还有大量的中青年农民纷纷涌向城市打工,挣得相对多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经济实力将会受到影响,农村劳动力资源会削弱。且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较严重债务问题,如湖北省监利县2005年村级债务为3.6498亿元,平均每个行政村46.61万元,年化债率仅为11%。

在农村经济水平低下情况下,筹措建设和发展农村的道路、自来水,以及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等所需资金是棘手的。同时,仅靠国家财政投入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滞后问题也不现实。何况我国财政收入并不宽裕,国家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建设要投入,财力仍吃紧。

作者认为,在当前经济状况下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应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哪些项目能上,哪些项目不能上,一定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要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摒弃以政绩作为搞农村公共建设的动力和依据,不得随意增加地方、农民的负担。

同时,对有限的建设资金要严格管理:只能专款专用,不许挪作他用;要节约办事,精心办事;坚决杜绝营私舞弊,腐败现象。对村级间的公共事业建设,可采用村村联办的思路,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共同受益。

二、及时纠正公共事业投入的城市化倾向,加大对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公共事业的支持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落后除自身经济水平问题外,同时受政府对公共事业投入的城市化倾向影响,即政府对城市公共产品投入较多,而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较少,特别是对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公共事业支持不够。据近几年资料统计,湖北省的卫生资源约75%集中在城市,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大医院。在全省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中,对农村投资仅占全省的7%左右。

此外,随着农业税取消,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又加剧了乡镇财政收支的矛盾,过去主要依靠向农民收费来维系的农村公共事业,现在只能按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规定来办,由于标准低,数额少,与解决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问题的实际需要相距甚远。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应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城乡公共事业一体化的基本内涵是,统筹城乡公共事业发展,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通过统一制定城乡发展规划,由公共财政作为主要投资主体统一投入发展资金,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公共事业得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应加强宣传组织工作,发动农民兴建农村公共事业

农民的观念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如有许多公共事业的建设是农民迫切需要,政府急,但有些农民却不着急。其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呈小农经济状态,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农民习惯于独自耕作。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较低的生活水平,以及小农意识等对公共设施需求低,不愿对其投入。

为此,要按“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疏通农民的思想,提高农民的觉悟,让农民认清形势,理解发展公共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愿集资兴办农村公共事业。对做得好的村,要总结、要宣传、要推广,使其起到更大宣传效应。如湖北武穴市龙坪镇五里村胡胜垸17位村民于2003年自发组织起来,成立“公益事业促进会”,为垸里筹款37.5万元,硬化了环村水泥路,砌起了池塘护岸,垸貌焕然一新。武穴市在对“胡胜现象”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及时规范,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帮扶、农民自愿、老板捐赠、民主管理”的农村公共事业运作方式,并向全市宣传和推广。现在,全市60%以上的村成立了公益事业促进会,12个乡、镇、办事处全部建立了公益事业促进会组织,且效果都很好。

四、多渠道融资,多元投资农村公共事业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资金问题,应拓宽思路,多种渠道寻求资金来源。农村公共事业投资主体仍然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想办法,出思路为农村生产公共产品筹措资金。

农民有迫切需求的,有能力且愿意出钱办的公共事业,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由农民集资兴建。

在乡村集体经济不强情况下,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企业,开辟财源,增加积累,以提高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能力。例如,湖北省长阳县渔峡口镇于2005年对镇自来水厂、镇东村电站进行改制,盘活资产近90万元。该镇立足水、电、煤炭等优势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建后续骨干项目,使该镇集体济得到较大发展,同时也相应增大了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

推出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备的项目,引入社会和企业资本。对现有公共事业基地、设施、资源大胆拍卖、租赁、转让等,以提高其效率、效益。如对已建成的农村小水库、闲置校舍等基础设施的产权进行卖断,变卖所得资金,由乡、村两级集中起来用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变卖后的农村基础设施,由产权人使用、管护、补偿和受益。这既可增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时也解决了公共设施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

动员社会有识之士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企业家捐资办农村公共事业。湖北仙桃市三年来,通过拍卖路桥冠名权,获取捐资,如沔城中学历届高考状元筹资40万元建设豆沟桥,此桥冠名为“状元桥”;沔城镇7.5公里城邵公路由民营企业家张加良捐资200万元修建,此路被冠名为“加良路”。三年来,共拍卖路名桥名13处,筹资960万元,修建通村公路60余公里,新建或改造农村桥梁6座。

五、完善法律环境体系,为多元投资农村公共事业提供法律保障

多元投资农村公共事业是解决其资金不足,管理效率、效益低下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多元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客观上存在着各利益主体之间矛盾冲突,以及投资风险等问题,其解决的有效办法不是依赖于传统的行政命令,而是靠健全的法律以及独立的司法体系。目前,直接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利益主体间冲突的法律几乎是个空白,也没有相应的市场准入和政府管制政策,没有规范的政府授权企业和他人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有很多企业害怕纠纷、害怕冲突,对投资农村公共产品望而却步,或中途退出。

为此,必须着手制定有相关法律和政策,特别是加速司法独立的进程。以法律和政策的手段保障非政府组织建设和管理农村公共产品的收益权益。现在我国即将出台《物权法》,无疑对农村公共事业多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但还须在此基础上,制定更细、更具体、与农村公共产品多元投资直接相关的法律,使投资者消除顾虑,建立信心,产生良好的投资预期。

六、大力推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农村公共事业服务体系

乡镇事业单位承担着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责,也是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主体。但由于受传统管理机制的影响,乡镇事业单位存在着较严重的行政化和福利化现象,依赖国家财政维持。由于财政经费有限,绝大多数事业单位财政拨款还不够人头费,运转困难。加之事业单位财政投入效益低下,人头费挤占事业经费,养人不养事。

要解决乡镇事业单位行政化、福利化现象,使其真正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主体,必须深化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如湖北省近年来,按照“行政职能整体转移、经营职能走向市场、公益服务职能面向社会”的总体思路,对全省乡镇事业单位,除保留财政所和延伸派驻机构外,其它一律撤销,人员买断,整体转制。其所承担的原有职能并入“三办”(乡镇办社会事务办公室、乡镇办经济发展办公室、乡镇办社会发展办公室)。实践效果较好,改变过去乡镇党政机构庞杂、人浮于事的现象,也解决了政府与事业单位职责不明、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转制过程中,湖北远安县等地还推行“以钱养事”,即由政府购买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养事不养人。该县把农业科技、畜禽动物防疫、水利建设、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公益细分成若干项目,确定服务价格,规定服务要求,明确服务责任,政府投入资金购买,面向社会资金招标。“以钱养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拓宽了公共服务的渠道,降低了公共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

(注:本文是基金项目,是200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D200519001)

【参考文献】

[1]张海庆:解析农村公益事业难题[J],四川财政,2003(5)。

[2]陈金山:减免农业税后公益事业这样办[J],乡镇论坛,2004(11)。

[3]薛飞:合理确定村级公益事业利益分配与"三农"问题[J],探索,2005(3)。

[4]田海军:公共管理的市场模式-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新探索[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4)。

[5]曾祥惠:共解农村公益事业"无米"之忧[J],湖北日报,2005-03-03。

农村发展的问题篇8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策略

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对提高我国的社会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为更好地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教学水平,传播正能量,改善社会风气,教育工作者应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分析并改进,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加快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迫在眉睫。

一、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孩子在37周岁时接受的教育称为学前教育,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学前教育具有很强的再造性,这是由于学生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和智力都未发育完全,拥有多种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随着我国对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学前教育也有一定发展。许多地区开设各种学前教育学校,丰富了学前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但有些地区教学设备较为落后,教育重视度不够,这就出现了不同地区间学前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

二、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入城市化建设,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但随之而来的,老人和儿童成为农村的留守者。留守老人大多思想保守,对孩子的学前教育没有足够的认识,再加上孩子父母忙于工作很难亲自照顾和指导孩子,导致很多儿童错失最佳学习时机。

2.教学设备落后

由于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教学设备没有及时更新,教学方式古板,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发展,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3.师资力量不足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农村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幼师的薪资待遇不仅难以达到城市标准,而且没有合理的教师编制,这就使大批学前教育教师涌入城市,农村教师资源严重短缺。第二,在从事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师队伍中,有很多是中专或高中毕业,对于学前教育的知识储备量严重不足,教学水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解决对策及建议

1.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认知度

家长是父母的启蒙老师,是孩子接触教育的第一步。因此,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至关重要。对此,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学前教育宣传力度,使农村家长对学前教育有正确的认知,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加快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在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乡政府可在农村召开学前教育动员大会,或在农村张贴有关学前教育的海报,普及相关学前教育知识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2.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

相关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严格把控农村幼儿园的建园标准和建园数量,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优质的学习环境。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学前教育应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首先,政府应完善学前教育体系,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为幼儿园配备无毒、无刺激、优质的教学设施,保障学生的安全。其次,规划幼儿园相关的规章制度,完善幼儿园的教育体制,保障教学资源的优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3.改革教师体制,完善教学系统

教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直接负责人。因此,保障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是首要任务。第一,政府应将学前教育的教师纳入中小学生教师岗位的编制中,合理解决幼师编制,为幼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第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在学前教育教师招聘时,选择有丰富知识储备的教师,提高幼师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第三,积极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及时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及时更新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做到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第四,完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方法,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结语

学前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产物,也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其作用不容忽视,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也是造福广大人民的福祉。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认真改进和完善,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将农村学前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达.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困难及其发展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236-237.

[2]王帆.我国学前儿童人口期预测与教育资源供给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农村发展的问题篇9

关键词: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问题思考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概念和特征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由民间自发产生的一种内生性的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它是微型金融或者弱势金融的一种类型,是作为面向城市的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形式出现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由于扎根农村社区服务的特点,被认为是最贴近农民需求的金融组织。与传统金融相比较,农村资金互助社基于其信息优势,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同时,在组织结构、运作机理、业务经营、利益分配、管理方式等方面与传统金融存在巨大的差异。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发性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基于农户需求的自发金融创新的产物,本质上属于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过程。因而,在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起和设立中,必须尊重市场需求、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农民的自主性。

2、合作性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一种农民自助合作经济组织。国际合作社联盟于1995年通过《关于合作社特征的宣言》将合作经济原则概括为七项,即志愿和开放的社员资格、社员民主控制、社员经济参与、自主与自立、教育培训与信息、合作社间的合作、关心社区。这些原则要求,农村资金互助社基于社员自主参与和民主管理,其成立和运作应避免政府有形之手的过度介入;基于互助合作的性质,农村资金互助社不应以盈利为目的,是非盈利金融组织。

3、非正规性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作为传统金融的补充出现的,从资金活动方式和管理方式看,仍然保留了许多非正规金融的特征。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对政策扭曲和金融抑制的理性回归。在发展中国家,非正规金融依赖本地的人格化的信息,能很好的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二、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我国的发展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资金、人才、技术短缺问题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资金问题,因为影响着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问题的的关键。但囿于我国目前金融体制的固有局限和金融资本的趋利性特征,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创新是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打破当前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长期不对称的非均衡状态,扩大有效金融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创新农村金融,组建新一批增量金融机构,引入有效新型竞争主体,构建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产业发展、经济繁荣的内在趋势和根本要求。

农村资金互助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2007年1月22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2007年3月9日,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成为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46家。

由于我国传统上是一个有着长期集权和市场不发达的国家,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起着主要作用。从我国农资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设立和运作的特点来看,也深刻说明了这一点。尽管对后发国家来说,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经过历时检验的制度安排,利用后发优势,积极主动的进行制度变迁,最大程度减少制度变迁的成本,但供给主导性制度变迁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进行的,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由于政府和非政府主体对某一新制度安排的收益和成本的预期不同,不可避免的产生制度需求与供给的差异和矛盾。

从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实践来看,政府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制度设计明显的偏离了自发性、合作性和非正规性的要求,表现出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矛盾,譬如政府过度介入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起和设立过程,对其市场准入提出过高的条件和标准,监管要求过于严苛,功能定位不够明确等等,尽管在规范行业发展、避免金融风险等方面可圈可点,但其在整体上违背了农村合作经济的本质要求,忽视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农民的自发自主性、互助合作性和非正规金融的特点,用近似于正规金融组织的设立条件、管理标准提出了过高要求,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了障碍。

三、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1、政府在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的作用:引导而非主导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随处可见。政府不仅主导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制度设计,中国银监会于2007年1月颁布《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宗旨、设立条件、业务运作、监督管理等作了规定;而且还主导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过程,例如青海乐都县雨润镇兴乐农村资金互助社于2007年3月28日成立,在该社的设立过程中当地政府起了主导作用:海东银监会负责政策指导,县里的筹建小组确定了10名发起人,县财政拨给5万元购置办公设备,银监部门实行跟进式监管,多次登门沟通指导等等。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由农民自发组成的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其产生的过程中,农民基于自身金融需求的考量,而产生的自发意愿是农村资金互助社得以设立的关键因素。春江水暖鸭先知,穿多大的鞋合脚只有存在切身金融需求的农民自己最清楚,这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因而,尊重农民的自主性,由农民主导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和发展过程,就是对经济规律的尊重。

政府过度介入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和发展违背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自发自愿性,也使其成为准政府行为,自其设立始,就对市场风险缺乏必要的免疫能力,一旦政府支持缺位,就会面临倒闭危险。在没有农民合作需求和意愿的情况下,政府强制推行或积极包办合作社,通常会适得其反。“即使在改革前,在非洲通过政府扶植起来的老模式合作社的发展也处于倒闭状态,政府仅有满足社员的愿望是不可能简单实现其目的的。”

2、农村资金互助社在金融体系中的位置:补充而非竞争

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首次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并提出在农村增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金融机构。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至此,我国农村金融的框架体系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和目标。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一环,是微型金融或弱势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微型金融是对贫困和低收入人群、微型企业提供贷款、储蓄、保险及货币支付等服务的金融形式。在国际上,微型金融被誉为削减贫困和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突破性革命。而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以及贫困低收入群体融资能力的有限性,传统金融组织往往不愿意涉足该领域。微型金融恰恰相反,它植根于该领域,在传统正规金融不愿涉足和覆盖不到的地方发展。因而微型金融与传统金融在功能上是互补而不是竞争性的。

农村金融市场总体上属于低端市场,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一环,从区域上而言,适合经济不发达地区和正规金融服务的空白区域。这就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我国的发展和布局提出了要求:农村资金互助社应避免与正规金融机构在业务上的竞争,避开正规金融机构的势力范围,在正规金融机构覆盖不到的区域,担负起补充正规金融不足的作用。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则有悖于资金互助社的制度初衷,而且面对强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自身生存也会成为问题。

3、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功能定位:互助合作而非商业目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向商业化方向演进并引进私人投资者,追求可持续性成为微型金融发展的重大突破。但是私人资本的趋利性通常会导致微型金融机构在商业化进程中脱离社会扶贫的初衷,从而发生“使命漂移”。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便是教训。

关于是否商业化的问题,福利主义强调改善贫困人口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以社会扶贫为首要目标。福利主义金融机构没有明确的商业目标,大多不能实现财务上的可持续发展。在资金来源上,不依赖市场融资,主要靠捐赠资金和低息、无息贷款,坚持成本补偿和取消补贴只会迫使微型金融机构抛弃低收入者。制度主义者首要关注微型金融商业上的可持续性。如果没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仅仅依靠外部资金的注入,那么高昂的固定成本阻碍微型金融的持续发展,从而影响扶贫的实现。制度主义金融机构引入市场机制,主要依靠收取客户利息和费用增加收入,实现收支平衡和自身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作为微型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资金互助社必须坚守初衷,其存在的首要价值在于扶贫,在于互助合作,而不是追求任何商业目的。梁漱溟先生认为:“合作如果单纯看成达到经济目的的手段,则合作社不会办好。做合作运动的人,必须对合作有信仰,以合作为其理想追求,不以其为手段,而看它就是目的。”对合作具有较高的信仰是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参与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要求。同时,为了保证资金互助社在财务上的可持续性,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支持、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并在制度上保证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

4、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政府规制:市场自律而非政府严管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发性性的、合作性的、非正规金融组织,政府在其产生、发展、运作过程中,应扮演一个提供规则、仅起引导作用的守夜人角色,而不能主导其进程。但在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发展、运作过程中,政府深度介入的痕迹无处不在。

《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以商业金融机构为蓝本为农村资金互助社构建了过高的运作规范,没有实际兼顾其特有属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桎梏。其一,《规定》将农村资金互助社定位为领取金融业务许可证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使民间自发设立的大量资金互助组织在银监会的审慎态度下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其二,突出的问题是审批程序过于复杂、设立门槛够高,限制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建立,例如《规定》第9条比照银行规定了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等方面的条件,这些要求过多占用了经营资金,增大了运营成本,消弱了其经营能力。《规定》第37条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管理人员规定了较高的要求。其三,《规定》第53条规定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审慎监管要求对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持续动态监管。银监会2007年90号文《关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监督管理的意见》确立了“全面从严监管”的主调。但实际情况是,大多自发的资金互助组织没有取得金融业务经营许可证,且自身分布分散、管理滞后,政府根本无力监管。实际上,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缓慢与银监会将其定位为正规金融机构并对其实施全面从严监管有关。

因而,对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发展和运作,应将权利交还给农民,交还给市场,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尊重市场规律,才符合资金互助社互助合作的本义。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主要依靠市场、依靠行业自身的纠错能力,政府的监管仅限于资金互助社的行为可能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有限领域。

四、小结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由民间自发产生的一种内生性的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它是微型金融或者弱势金融的一种类型,是作为面向城市的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形式出现的。与传统金融相比较,农村资金互助社具有自发性、合作性和非正规性的特征。从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实践来看,政府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制度设计明显的偏离了自发性、合作性和非正规性的要求,表现出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矛盾,同时政府过度介入到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建立、发展和运作的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为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桎梏。笔者认为,政府在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的作用是引导而非主导;农村资金互助社与正规金融机构是补充而非竞争的关系;农村资金互助社应坚守互助合作底线而非商业目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规制更多依靠市场而非政府严管。

参考文献:

[1]王曙光.农村金融和农村建设[m].华夏出版社,2005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3]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程恩富,胡乐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5]张德峰.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政府有限监管[J].现代法学,2012,(6)

[6]魏先法.我国农村微型金融的目标定位研究[J].商业时代,2012.(13)

农村发展的问题篇10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支付能力迅速增强,广大农村作为一个有着无限消费潜力的庞大市场日益受到各方的重视。如何充分认识农村广告的内涵,利用农村广告开拓农村市场,推动经济发展,就成了我们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1世纪的金矿在农村,21世纪的黄金产业是农业。”这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预言。农村市场无论对大品牌企业还是对中小品牌企业,都可以使企业市场布局更完整,总体销售规模更大。

一、农村广告对开拓农村市场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有9亿多,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1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0%,增速连续5年超过6%。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称,2009年中国农业生产仍将保持良好态势,预计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均为6%。随着收入的逐年增加,农村居民基本告别生存型的以必需品为主的消费模式,正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转变。可以说,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应该就在日益富裕起来的农村。在如今社会,广告已逐渐成为广大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成为农民选择产品的第一影响因素,因此如何尽快培养农村消费者的选购习惯,引导消费者进行理智消费,充分发挥农村广告的桥梁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靠广告在农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很多,三株药业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早在1996年三株销售额就一跃而达到了80亿元。www.133229.Com但是也应看到,农村广告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农村广告在农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文化消费水平低,广告到达率低

有统计资料表明,农村的消费需求落后于城市消费10年左右。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直接导致了媒介资源向城市的集中,电视有都市频道,报纸有都市报纸,而面向农村的电视节目和报纸却极其有限,加上农民的文化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文化素养较低导致媒介阅听能力较差,因此他们没有像城市居民那样形成媒介消费意识和固定的媒介接触习惯,这样就造成了农村消息闭塞,广告信息流通不畅的局面。

(二)销售渠道不畅,妨碍农村广告推广

目前,农村广告普遍存在着与农民经济活动相关度较低的“产销不对路”问题,影响农村广告的推广和普及。在城市,商业资本发达,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套完整的商业体系,从大型购物中心到商场、超市、连锁店、专卖店、特色店、便利店、零售点各种满足不同需求的商业模式应有尽有,而农村目前只有小型的零售店和零散的集贸市场,甚至以物易物的情况还时有发生。毫无疑问,不发达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村广告推广的成本和难度。

(三)农村广告鱼目混杂,虚假广告泛滥

当前在农村,广告市场比较混乱,虚假广告、虚假信息不断出现,以致于许多农民兄弟连连上当受骗,因而很容易产生对广告的恐惧感。农村是市场监管的薄弱环节,政府缺乏有力的控制手段,加之农民少有辨别商品真伪的知识,使得农村假冒伪劣以成本优势横行无阻,商家投入很大的广告推广费用,却为别人做了“嫁衣”。在农村的广告,由于未经审查、登记,广告主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故意虚假广告。广大农民朋友由于缺乏相应的广告、商品方面的知识,对广告内容的真伪很难鉴别,被虚假广告坑害的事件屡有发生。

(四)农民缺乏品牌概念,消费意识较低

当前我国农村市场基本上处在比较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农村消费者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而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再加上农村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造成了农村的消费环境不利于现代消费,农民当然就不会去购买现代化产品。因此,农村市场看似庞大,实际消费能力极低。在商品销售中,品牌永远是广告的主角,广告的最终目的也是要在消费者心中确立自己的位置。而让营销专家们头疼的是似乎价格决定了农民的一切消费行为,在他们眼中,品牌是模糊的、微不足道的、没有区别的。讨价还价在农村成了一种公开的买卖关系,建立在这种层面上的交易方式必然对品牌价值是一种解构,品牌缺席的消费观念如同给农民建了一堵广告的防火墙,使品牌广告难以侵入农民的头脑,无法起到劝其购买的功效。

三、对策及建议

以现代市场观念为指导,深入农村环境,对农村广告市场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明确农村市场和农村广告的现状;产品的目标受众是谁,有多少人,有多少户;目标受众对本产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行为及市场分布;用什么方法能刺激农村消费者产生购买兴趣;竞争对手在农村市场宣传的优、劣势所在。

(一)农村广告内容要着眼于农村市场

首先,好的创意是农村广告宣传的重要一环。广告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实现和消费者的心灵沟通是广告成功的一大表现。中国农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观念相对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好的广告创意不能拐弯太多、太抽象,也不能过多地讲求艺术表现,要通俗易懂,还要在接受新事物的方向上对农民做一定的引导,在广告创意转化为广告作品之后,实现内部结构的联系性。其次,要想实现农村广告的独创性,就要因地制宜,把农村当地风俗作为创作的素材。在周密、详实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设计适应不同农村消费者的广告语、广告画面。

(二)要加强对农村广告的有效监管

在城镇、乡村的主要是户外广告,如果都要到县级以上工商局登记,既给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增加了负担,也不现实。对此,应将登记权力下放,强化工商所对广告的登记管理职能,把没有前置条件的外户广告以县级工商局的名义委托工商所登记,对有前置条件的户外广告仍由县级工商局登记。这样既方面了办事者,又把住了准入关,可实现对农村户外广告的有效监管。依托工商内网,工商局、各工商所将登记的户外广告录入到网上,局、所都可通过网上查看哪些广告是登记了的,哪些没有登记,便于及时进行监管。

(三)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广告方法和策略

企业衡量广告传播效果有两个标准,一是品牌价值建立,二是产品促销效果。从农村市场广告投放效果看,品牌价值建立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工程,而产品促销的效果会被很多企业所强调。当然,虽然同是三、四级农村市场,但不同的区域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广告方法和策略,毕竟,作为一个新型市场,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探讨、论证。不过,只要广告做得有趣,就能很好吸引人的注意,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如果企业真正地把农村市场放到与中心城市市场同样的战略高度考虑,三、四级广告市场的成熟也将指日可待。

(四)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区域农业品牌

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是农业创品牌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纵观国内外的名牌产品,无不是进行多渠道宣传的,特别是将广告作为开拓名牌产品市场的重要策略。不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农业创品牌就无从谈起,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农民,都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创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从而自觉地走农业品牌之路。打造品牌要强化品牌广告意识,建立广告宣传与品牌服务系统联动机制。因此,品牌广告宣传,在推进产业化之始,就要列人产业经营内容,列人生产经营计划,进行有计划的品牌广告推介。

参考文献:

1.舒咏平.广告传播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