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统计学发展史十篇统计学发展史十篇

统计学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1:39

统计学发展史篇1

1环境艺术设计史与园林设计史

1.1环境艺术设计史

人居环境的营建历史与建筑史、规划史有一定的区别,它是以人类对环境的营造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设计史。何为环境艺术史?虽然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史学家对此概念持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但是可以从中总结出,环境艺术设计史是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史,即是一部研究“人类栖居形态演变、营造技术进步和环境艺术思想发展的历史”。事物越往前发展,其研究也就愈深入和进步,其研究门类也就越来越多,对设计史的研究也应如此。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史其本身继承了其他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跨学科、多领域交叉的研究是环境艺术设计史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在江滨编著的《设计概论》一书中将室内设计史、公共艺术史、园林设计史、景观设计史等统一规为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范围。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它不仅涉及史学框架和环境、生态学的基础研究,还涉及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方面。总之,它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工程科学之间的持续不断的对话,它提供了一种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新视角和方法,即一种新史学范式和新通史观念。”

1.2园林设计史

园林设计史包括园林设计、园林历史和园林设计史三个方面的内容,但它们三者之间即相互作用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别。一方面园林设计史是对其具体的园林设计所进行的一门学术研究,另一方面又是以人类文化形态史研究作为园林设计史研究的出发点。从狭义上来说,园林设计史是研究园林设计的渊源、演变过程、发展规律及其设计特征,以物化来阐析园林设计的外部形态、格调、体系,以及园林设计师与园林工程技术发展的一门学科。从广义上来说,园林设计史即是在一个人类历史的框架范围里,以尽可能宽广的人类活动为背景去探索和理解园林设计的研究。以园林设计为出发点,来研究园林设计的历史特性和其研究线索是园林设计史研究的内容。园林设计史它不仅只是研究园林设计的历史,还是一门研究一系列园林设计手法的学问。

2景观设计史

“一项人类如何改变外界物质环境的历史”,是《辞海》对景观设计史的最好定义。直到20世纪以来景观设计史才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主要依托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借鉴和导入其他学科的历史证据。如导入和借鉴园林设计史、建筑史、考古学、生态学、历史地理学等。景观设计史的研究由于引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而引申出了多样的研究视角。这些研究视角对园林设计史的研究视角产生极大的影响。景观设计史的研究一方面“涵盖了景观的历史与发展,包括研究景观感知的变化以及景观与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变革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如运用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方法来对景观图像进行研究。随着“历史景观的分类和评价兴起,景观的审美和生态、遗产和游憩价值成为制定保护和管理政策的一部分。”

二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的区别

从两者基本概念的角度来看,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在某些方面虽然包含景观设计的概念,但是景观设计史并不是全部包含在整个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中,确切地来讲,景观设计史只涉及环境艺术设计史研究的一个领域,但它是环境艺术设计史与园林设计史交叉研究的范畴。在当前大的国际环境下,特别是人类聚居环境危机感的驱动下,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趋于对环境危机催生的历史研究,更特别关注生态环境的过程设计研究。而景观设计史是建立在其视觉艺术美特征基础上,而不是倾向由于环境危机问题引发的历史研究。景观设计史和环境艺术设计史两者是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研究人类所居住环境的两门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科。

三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设计史对景观设计史的影响

1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设计史与景观设计史的相同点

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设计史与景观设计史它们三者都是以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的历史研究。历史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智性的形式,而这三者是这种形式的一种探索类别。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设计史与景观设计史与其它历史研究一样是所谓“历史”研究家族的成员之一。环境艺术设计史本身作为历史学科的一个独特子集,具有交叉性与跨学科性的关于研究自然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观点,是对人类栖居形态的演变、营建工程技术进步和环境艺术设计思想发展历史的专门研究学科。环境艺术设计史不仅揭示了自然在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也剖析了因为人类活动而所导致自然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这样人类可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便能更清醒地认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园林设计史是研究园林的变迁,以研究“第三自然”为出发点的研究,园林是从人与自然的共生的角度来进行探讨研究,“是人类用自然材料建造的用来代表关于自然的主题的作品。”可以说,园林设计史也是在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来进行学问研究的。景观设计史的研究也是把自然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来进行研究的,是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去认识和理解自然,把自然进行升华。

2环境艺术设计史对园林设计史研究的影响

当下,在环境艺术设计史研究大的背景影响下,园林设计史研究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视角,同时许多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兴的研究观念。如近年来研究园林设计史对人居环境研究的偏重,提出了大量的以针对地域环境的变迁史视角的研究和园林设计史对自然观的阐释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的关注,以及园林设计史中对社会情境分析的研究成为园林史的主流研究方向,以上这些例子的研究视角举不胜举。跨学科研究是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史的一个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方法对园林设计史的研究方法影响深远,环境艺术设计史就其性质来说属于边缘科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的研究方法是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吸收营养,启发其研究,使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更具科学化、理论化。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方法不仅兼具有历史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研究特点,并形成了其研究特色。传统的园林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种文化景观,而对园林设计史的研究因其自身的特点,须结合其文化史来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者常把历史文化的系统性分析研究作为对园林设计史的阐释。环境艺术设计史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促使和影响园林设计史的研究,这样使园林设计史的研究走向多元、开放,使得园林设计史研究在关注园林设计本身的同时,也更专注于多学科多元交叉问题的探索。因而使园林设计史所涉及的范围和研究方法变得更加的宽阔和丰富起来,其学术研究深度更为提高,其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也更为深入。

3园林设计史对景观设计史研究的影响

园林是人为的景观,园林是围合的景观。在某种程度上,园林设计属于文化景观的范筹。以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为例,传统园林设计在前,景观设计在后,传统园林设计是景观设计的基础,传统的园林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雏形。因而园林设计史的研究和景观设计史的研究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研究内容必然存在一定的交叉,同时景观设计史的研究也会受到园林设计史研究的影响。近年来学者对园林设计史的研究愈加深入,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研究视角中,园林设计史研究与景观设计史研究存在交叉,因而景观设计史的研究可以借鉴园林设计史研究的成果,促使其研究向前发展。如研究我国传统园林设计须考虑政治与其的关系,因为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有意无意受到当时统治阶级意志的影响,很多传统园林设计正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从而呈现出某种设计偏向。景观设计史研究和园林设计史研究一样,也须考虑其当时的阶级因素,也可从政治的意识形态视角出发而进行深入地探讨。因而园林设计史研究的视角可以借鉴到景观设计史的研究中去,扩宽其研究的思路,同时园林设计史的研究方法也影响着景观设计史的研究方法。

四中国景观设计与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我国景观设计的起源一直以来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我国的园林设计对我国的景观设计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中国的景观设计发展也和其他国家的景观设计发展一样,经历了从起源、发展到高潮的三个阶段。

1我国现代景观设计是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设计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是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景观设计又要受到环境的制约。环境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景观是这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构件。景观是环境中最活跃的、集中的、优化的构成要素,是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实现这一条件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可通过对环境景观的特征和特色成因进行剖析,从而有利于人们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已有的环境资源,加深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景观设计对于某一特定的环境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社区、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生态平衡。优秀的景观设计,可使人们杂乱的生活环境变得有条有理,宜人的景观能使所处环境的人们感到舒服,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们新兴的学科,在我国的兴起时间并不算长,设计师的大部分实践都集中在城市公共环境领域,近代以来,如辛亥革命以后,在广州、武汉、南京等城市相继出现了一些公园和城市广场,像广州的中山公园、汉口市政府公园及南京的中山陵前广场等,在相当程度上都沿袭了我国的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这些设计作品有的是在原有的景区或古建园林的基础上扩建或改建而成,而以这些为代表的公共环境设计作品,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背景及“都市田园化和乡村城市化”的概念的推动下,严重阻碍了对传统造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我国后来城市景观创作的先天不足,空洞、毫无中国特色的后果,但是,对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理念经历了改革和探索、模仿与反思、兼容并包与共生三个阶段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如南京夫子庙商业步行中心、广州陈家祠广场、上海延中绿地等一系列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标志着我国现代景观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景观设计是一种复合的系统设计,如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即包括区域景观体系的系统设计,还包括反映地域文化特征的人文系统设计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设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在于景观设施的个性形象设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常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景观设计与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之间互为联系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是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雏形。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都是以研究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出发点的,只是两者的研究角度不同而已。二者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设计实践活动都有许多的交叉,这种交叉在城市的外部空间设计方面尤为集中体现,这种外部空间的设计可称为“景观设计”也可称之为“环境艺术设计”。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继承传统的园林设计、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并与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包括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多种学科融合的复合设计体系。环境艺术是以室内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契机,以“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为设计核心,注重外部空间设计的人文质量的设计学科。由于有“环境艺术”的介入,从而丰富了外部空间设计的景观要素。我国现代景观主要出现在城市,投资大、范围广,它是依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特点建造而存在,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为景观设计锦上添花。

五结语

统计学发展史篇2

一、高中历史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1.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内容较为混乱

高中历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主要采取的是较为笼统的处理方式,不能够对课程教学理念进行说明,教师不能够对高中历史内容进行系统性把握与充分的理解,因此无法领会到高中历史改革的精髓。片面化的理解高中历史课程设计,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中心,对学生进行高中历史知识讲解,造成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切实对的指导作用。

2.教学课程零散,无法形成有效的统一

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在设计上不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缺乏必要的联系。课程内容的设计过于老化,深层次的问题无法体现出来。中国史与全球史之间缺乏相对的认知,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无法形成有效的链接,思路的构建上不够清晰,课程设计整体性缺失无法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专业性较差。

3.封闭程序化高中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要充分的体现现代性,封闭程序化式教学只会使学生感到疲劳,无法对知识点进行把握,效率较低不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社会结构发展发生了变化,思想意识也正面临着多样化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新时期受到挑战。学生受先进思想的影响会对历史内容产生批判性看法,无法对历史内容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教师对这种现象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理解认识,很容易出现主观判断,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效率。使学生对历史内容进行死记硬背,产生的影响较差。

二、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改进建议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并且高中课程设计要简单化发展这样才能够使教师更加明确教学理念,达到教学课程目标。针对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要能够更加方便教师进行整体性把握,对历史课程的设计要依据教学改革总体思想为指导。将公民教育与素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这才是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重点内容。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构建相应的模块,吸收多元化的知识构建体系,对人文精神进行充分的阐释,引导学生简历正确的价值取向。高中历史必修2中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中由最早的农业生产出现开始讲起,对农业发展过程,使用的农业工具等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进行说明,使学生能够明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展示相应的古代农业图片。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原始粗放型转变为现代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反应了中国社会的整体变化情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高中历史教学开展状况的集中反映。

高中历史课程内容设计较多,知识点连接方式多种多样。因此要保证设计环节上的相互连接,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理解,构建学生的历史系统。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在十四五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现的工商业发展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对传统文化、宗教进行反思,并且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对这种思想进行描述说明,这就导致了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在同一时期的中国出现了郑和下西洋。郑和奉明成祖朱棣的命令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庞大的船队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国家进行交流访问。只有将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进行连接,明确同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使学生能够形成有效的历史系统,才能够更好的进行高中历史学习。

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学生的需求,内容的选择更加的具有弹性,充分的体现现代高中历史课程价值。高中历史课程多元化发展将会出现重复性内容,根据这种具体情况要实现高中历史现代化设计。在整体上对历史发展进行多层次阐释,使学生更加理解社会发展趋势,关注精神自由社会的公平。在此基础上阐释的民族精神将更符合新时期高中学生的发展特点。高中历史必修1第十三课辛亥革命中教师应该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进行讲解,扩展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真正明确南北双方对革命的意见,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进行民主精神的讲解,同时还可以收集革命成功之后封建势力进行的复辟资料,并且对两种活动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说明辛亥革命中民主共和思想深入到人心的历史作用。学生对历史课程内容的理解将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统计学发展史篇3

【关键词】现代多媒体技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历史学科无所不包,它涵概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等。所以历来有“政史不分,文史不分,史地不分”之说。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只有具备比中学教材更高深和广博的多的知识与操作应用技能,也只有对教材内容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理解,善于进行教材分析,才能居高临下,正确处理教材,更加准确地讲解应用教材,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与其他基础学科相比,历史的学科特征又是较特殊的。而历史学科这一综合性特征又决定了历史教学必然会涉及到其他学科。在历史教学中,要在短暂的教学时间中展示如此众多的信息,对于传统教学课堂是一个巨大挑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为快速展示学习内容信息全面刺激学习感知认识的新型教学方式成为推动历史传统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变的助推器。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从视觉、听觉、色彩、动感等多方面弓起学生的感官反应,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使用,可使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信息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形象,直观、声情并茂,易于理解和记忆,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有吸引力,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年来,本人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方面有一定的心得体会。现叙述如下:

一使历史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声音、颜色、图像等教学内容有机地形象直观整合成一个知识整体,能系统、动态地反映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整体认识历史发展的脉络。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结果,掌握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从而有利于培养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二增加历史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视野。

计算机存储量大.容纳教学信息多,执行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的声、视等教学材料。使学生在相同时间内接受比传统课堂教学大得多的教学信息。因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视野有极大的助益。另外,应用多媒体技术可自动展现所需图像,无需教师作详细的板书书写。这样就加大了课堂教学密度,为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等活动的安排赢得了更多空间。为目前广泛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化静止的知识为动态的知识。

新历史教材图文并茂,描述生动,并配有一套投影教材。包括地图、实物图等。其色彩鲜明,画面清晰,在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最大的缺点是这些图都是静止的.缺乏动感,层次不清楚。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将静态图形动态化,通过箭头的闪烁、自动延伸等,就使整个图形“活”起来,层次感强,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使学生对静态的图形有了系统而深刻的认识,为建立高效课堂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四化抽象为形象,强化记忆

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可以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具体。便于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记忆和难点的理解。例:在讲述“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时,教师可通过制作课件,设计这样一幅漫画作提示:漫画上一一只受伤的狮子(头戴画着英国国旗的帽子)拉着一辆马车。车上坐着一位大腹便便的大老板,他手中的皮鞭打在狮子身上正好形成一个美元符号。这幅漫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的经济、政治,英国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历史事实相信今后若出现“马歇尔计划”这一问题时。学生凭这一漫画就能给出正确答案。这样不仅化解了难点,而且强化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五突破时空的限制,展示历史教育的人文主义教育功能。

历史是人类社会已消失了的过去。因此,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而这种“过去性”往往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种距离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远为近,拉近时空的距离,真实、形象地反映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为学生提供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象。把学生带到当时当地的情景中。增强历史的真实感,更便于深刻理解历史知识,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历史教学从传统教学的枯燥、呆板的说教中解脱,生动、活泼、全新的课程展现模式,为学生的情感世界观、人文性、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方面,我们的历史老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总结为“课开始,情趣生;课进行,情最浓;课结束,情趣存”的愉快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对历史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所谓“课开始,情趣生”,就是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要以趣激学,应用多媒体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举趣盎然,主动自觉地投入学习。“课进行,情趣浓”,就是教师要以趣导学,通过设疑介思,各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情知发展有机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课结束,情趣存”,就是在教学的最后阶段,通过教师的及时讲解多媒体的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以成励学,对学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感受学习的快乐。

以上就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学教学实践中的浅显体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此希望通过个人的浅见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从事历史教学的同仁们能够在教学中加以重视和运用。不足之外敬请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二版

[2]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历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统计学发展史篇4

一、历史知识特征与Cai多媒体性的对应

Cai是通过课件的固化成果显示出来的,而Cai课件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多媒体性。它可以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数字电影等多种媒体材料于一体,使课件的内容丰富多彩,在有限的时间内显现大量的信息,这是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这种富于创造性的Cai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功能与历史教学的诸多特征与要求相一致,实现了课堂教学中诸多媒体的系统组合,充分地显示出教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作用。将教师的教学设计空间引向无限,为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条件,并突破了原有的知识教学形式,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整合更加有序、合理。也就是说历史教学更适合使用Cai多媒体教学。

历史知识教学必须充分地体现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认真研究传授历史知识的具体特征,这是历史教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的出发点。这些基本特征包括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和因果联系性。

历史知识的过去性是历史知识一个最显著和最基本的特征,它是指历史是一种过去的历程,“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即它的不可重复性。历史过程发生过以后便是事过境迁,过眼烟云,它无法象物理、化学实验那样,再次让我们去经历和体验,但历史学习者又必须尽量全面地去认识它,这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困难问题。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的历史材料来认识历史过程(包括历史遗址、历史文物、文字记载、照片以及实录性的音像材料),但无论如何我们都面临这样一个切实的问题,即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是及其珍贵的,而包含各个层次的众多的历史学习者欲全面地接触这些材料则是无法想象的。例如半坡遗址系统地反映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景象,但要使那么多的历史学习者都能莅临参观是不现实的,这必然造成很多历史学习者对这一历史事物认识的欠缺,对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是不利的。但是Cai教学可以利用其多媒体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历史文物或历史遗址可以摄制成录像片或拍成照片,录像片以视频采集的形式转化为aVi数字电影模式的文件,照片也可以扫描成各种图片文件(用数码相机操作则更简单),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剪辑。并配以说明性的文字或录音,编制在Cai课件中。目前,在文化市场上有关历史过程实录或历史遗址介绍的VCD碟片也很多,这可以通过视频压缩将其转化成aVi数字电影模式的文件,在保证其客观真实性的前提下,根据需要进行编辑。加之教师的艺术性加工,形成具有系统性的Cai课件。这样学生可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观看到大量的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形象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复原历史形象的原貌,这对于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历史认识是很有好处的。

历史知识的具体性特征是指历史知识包含生动、具体的内容,历史过程通过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表现出来,而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又包含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条件等要素,历史人物同样也被赋予了具体的时代特征,具体性特征包括了人类历史的全部内容,它是一个包含复杂关系,具有丰富形态和情感变化的有机整体;因此历史知识并不是单纯、机械枯燥的文字表述,也决不是仅仅靠教师的侃侃而谈所能表达清楚的。即使教师有很好的表达能力,也不可能使本身缺乏形象认识的学生在头脑里产生真实的历史表象,也就是说不如拿一个真实的东西让学生看一看,结合教师的语言引导,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事物有一个真实而固定的认识,即本事物就是本事物而非其他,在此基础上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形成历史概念,即本历史事物区别于其他历史事物的内在的本质属性,而众多包含因果联系的历史概念交织则构成了概念体系,从而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很早就论证了教学的形象性原则,他认为越是依赖感官的知识越可靠,并宣布这是教学中的一条金科玉律。因此,采用Cai进行历史课堂教学,其多媒体特征可以使历史知识的呈现声形并茂。情景交融,充分展示历史知识的个别属性,让学生用感官全方位接触历史事物。这是突出历史知识具体性的最佳方式,我深信这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知识的因果联系性是指历史知识构成的复杂性与结构性。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层面和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它们各自形成专门的知识体系,同时,这些方面的知识又存在着互为因果的联系,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完整的历史知识系统,形成宏阔的历史发展过程,所以,历史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刻分析各知识板块之间的结构联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板书图表或语言表达的方式来讲解历史知识体系复杂的关系,但限于教学时间和板书篇幅,不可能揭示的淋漓尽致,但是运用Cai教学就完全可以做好,因为Cai课件的制作就必需建构在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的结构框架之中,同时,在电脑所显示的结构性图表或内容中,可以设置热字或其他热对象,从而激活包含在各个知识结构层次中的具体内容(包括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在历史知识框架中包含具体内容;使复杂而抽象的知识联系形象清晰,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是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下难以做到的,因为计算机完全可以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编辑来充分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达到教学过程的形象化,使学生对抽象的历史思维过程更加清晰、完整。这无疑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转贴于历史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反映了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知识的广泛性。历史知识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他包含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有层面的内容,涉及到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的复合体,其体系广博无限,所以学好历史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学生理解教科书上的知识和观点,课外更要博览群书。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疑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Cai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相对多的知识量,将属于不同领域的内容,以各种不同的现代化表现方式展现出来,形象具体、同时,Cai技术中,便利而博大的信息存储技术,为多领域、多学科、多种类的教学材料的编辑运作提供了条件。教学可以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自身教学优势为基础,充分展开教学过程,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较大的知识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正是由于历史知识的专业特征,造成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难以克服的历史教学问题(如形象教学问题,兴趣教学问题,死记硬背,准确历史概念的形成等),而Cai教学以其强大的多媒体显示功能,可以有针对性地在一定限度内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改变历史课堂教学的面貌,带来历史教学的发展。

二、在历史教学中使用Cai的相关问题及探讨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制作的Cai课件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它将众多的媒体材料进行科学地组合,清晰地反映了历史教师的教学思想及要求,形成了全新的教学过程,所以,它不同于教师传统意义上的教案,而是一个更具复杂性和稳定性的产品。它体现了教育技术的先进性和学科知识的科学性,所以,它具有更高的要求。

1.艺术创造性

既然Cai的编制成果作为一种固化的产品,那么,其内部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制作者(教师)的艺术创造水平,它是教师自身知识、修养、能力、个性创造力的外在体现。反映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创造和追求。同时,Cai也的确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艺术(包括教学)创造空间。这样就给历史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即在使用Cai的教学中,历史教师除具备厚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鉴赏力和创造力,以及对计算机的操作技术这无疑是教育现代化发展对新时期教师素质的要求,它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成为一专多能、具有优良的意志品格和个性的教师,否则,在新的教育技术面前会手足无措,或者做出的Cai课件粗劣俗气,也会影响知识的传授效果,所以,Cai是科学的教学设计和高度的艺术创造的结合体二者不可偏废。“由教育技术编制的教材软件,把声、像和文字结合起来,增加了教材的艺术感染力。”历史教学有着广泛的适用教学的素材,在保证材料客观性的同时,为历史教师Cai课件的艺术儿编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我不同意有些研究者将专业Cai课件的编制工作推委给专业计算机人员或形成二者嫁接的观点,因为课件的编制的前提,就是教师必须深刻地理解和具体设计教学内容,这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专业计算机操作人员未必能够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这无疑会影响其教学效果,同时,我也不同意所有教师都应用一种课件的做法,因为这会使教师的教学个性及能力得不到很好地发挥,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历史教学的机械、呆板,所以我们提倡教师自编Cai课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2.Cai的应用将优于传统电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效果

统计学发展史篇5

关键词:室内设计;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060-01

一、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横向角度来看,无论是哪种风格的室内设计,都深深的扎根于文化的结构里,是在一定的文化底蕴中展开和完成的,因而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的价值和审美观念,体现出当时的文化风貌。从纵向来看,任何时代的室内设计形式来自文化的延伸,都于当时的生产力牢牢结合在一起,正如人们所知道。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生产力。人们按照历史与传统,按照丰富的经验,构建着有关的一切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历史的设计就是传统的设计,也是设计的历史。

传统文化也影响了室内设计。现代设计师,尤其是那些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一直在强调要抛弃任何传统,要标新立异,要创新。都认为自己的设计都是反传统的,但事实上不可能如此。即使再反传统的,也必须以传统作为参考来完善自己的设计,以及来定位的设计的思维,演绎自己的设计成果。所以设计从来就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从颜色、表现技法、成列讲究来说都显示了传统文化对设计师的文化认识。而自古以来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特点,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位室内设计师。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源远流长,儒、道两家在相互斗争、相互融合中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在历史上或当代的中国设计作品,都有一定的影响。

中庸是中国儒家的思想精粹,所以也称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理论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正好是从哲学的理念开始讲。正是因为这种哲学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成为中国设计师所恪守的设计哲学理念,并组成了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最基本的哲学内涵。在当代的一些室内设计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许多设计师注重自然和谐,运用人力制造自然美,而又尽量不露出人工的痕迹,达到“虽由人作,宛如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儒家这种中庸的思想,在室内装饰中也得到了很好应用。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齐的意思,而庸有平常,常道等意思。比如家居设计,不做任何装修的话,就会显得简陋。没有生气,给人一种冷冷的感觉。而过分的雕琢,则会显得俗气,没有档次。因此只有恰到好处的装修则让人赏心悦目,让人心情愉快。既能利于身心,又能端正心态,温暖人心。

道教是中国惟一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与当今人们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相一致.道家之玄虚飘逸,老子认为,美在道,而道之本性在自然,即自然而然。《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的“道”呈虚无缥缈,不是逻辑、理性、语言可传达的,它超出人的各种感觉和语言,它所借助的不是语言,而是通过超语言的意象符号系统来实现,所以具有抽象性。而道家文化应用在室内设计上,丰富了中国建筑室内的空间内涵。在空间中创造出许多虚实线条,彼此交错、穿插其间,给人一种空间延伸的感觉。道家的传统文化应用在室内设计的另一风格就是高雅,充满文化的气息。

三、室内设计的今后发展

追溯设计发展的历史,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精髓,有每个时期独有的生命力与魅力,在他们相互继承和发展的过程的中,都遵守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定律,才使了设计在漫长的历史中,作为一种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使我们也有了一定的感悟和启迪,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升华了自己的思维境界,丰富自己的学术积淀。为我们具有开放的文化心理和国际大视野做了十足的元素铺垫。

四、结语

历史不断发展,设计在人类生活,在今天生活的里,有了更重要的意义,设计,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生活,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让我们一起在历史中寻找设计,在现实里发展设计,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和计算机的智慧,地球将为室内设计的发展提供无限的空间,让我们充满激情的去设计未来吧。

参考文献:

统计学发展史篇6

荷兰数学家西蒙·斯蒂文在1605年出版的《传统数学》一书中专辟第七章“古代簿记探测”,试图对此前的会计进行回顾与。这形成了早期中的会计史学研究成果,开始了人类对自己的会计行为历史有意识的探讨。1933年,美国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出版的《1900年以前的会计》一书,对20世纪以前的会计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成为会计史学发展史上的标志性成果,由此奠定了会计史学学科的基础。20世纪后半期,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会计史研究组织,创办发行会计史刊物,从事会计史学术研究活动。各国的会计史研究组织还联合组建了国际会计史学家协会,召开会计史国际会议,交流会计史学术研究成果,加强各国会计史研究组织之间的学术交往,不断地推动着会计史学研究的进程。

伴随着会计史学研究的国际环境的变化,自20世纪30年代起,也开始了对会计史学的研究活动,当时已有一些学界中人从事会计史专题研究,并取得了相应成果,如冯抑堂的《吾国古代之会计研究》、林道俊的《我国古代政府会计制度之演进研究》等论文见清会计刊物,成为中国早期的会计史研究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70年代期间,中国的会计史学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7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系统的会计史学研究,迄今已经取得多方面的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立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

财政部领导十分重视开展会计史的研究工作,认真研究民间有关成立会计史研究机构的提议。1983年5月,中国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决定筹建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并将研究中国古代会计史、中国近代会计史、中国革命根据地会计史、中国社会主义会计史的工作列入中国会计学会的学术研究计划中。1989年12月,中国会计学会在天津召开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现改为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成立暨讨论会,标志着中国会计史学研究由分散、自发研究状态步入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研究的新阶段。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成立后,集中举办的学术活动主要有:①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成立暨理论讨论会上,以“历史上的会计变革”为主题,探讨中外会计变革历史经验与教训,会议讨论了历史上会计变革的原因、中国会计变革的基本轨迹、历史上的会计变革对当前会计改革的启示、当前会计改革的历史地位、会计史研究与会计改革等。会议确定,中国会计史学研究的长期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史学体系,近期目标是通过广泛搜集、整理、编印会计史料,抢救中国的会计历史遗产;开展专题性、地区性和部门(专业)会计史的研究;初步完成会计史教材的基本建设。②在1991年5月召开的第二届会计史理论研讨会上,以“会计发展的历史”为主题,讨论了会计发展的一般规律、会计体制沿革及其规律、会计演进及其规律、会计思想(会计理论)演变、成本会计沿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港、澳、台地区外)注册会计师职业的沿革等问题。③在1994年11月召开的第三届会计史理论研讨会上,以“注册会计师发展历史过程及其运行规律”为主题,讨论了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所处阶段、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会计师事务所设立方法、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注册会计师的发展环境、注册会计师法制建设、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等问题。④在1999年10月召开的第四届会计史理论研讨会上,以“新中国会计发展历史”为主题,讨论了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会计各领域或各专业方向的发展历史。

(二)会计史纳入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财经类部分高等院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相继开设会计史专业课程,不但本科生、专科生及中央电大学生开始系统会计史课程,在少数高校举办的助教进修班上也开设会计史课程,或为青年教师开办会计史课程专修班。此外还培养了会计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中国会计史学研究推出、积蓄新生的骨干力量,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仍在会计史教育和研究的第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激发学生学习会计史的自觉性和学习热情,提高会计史教学的质量,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的倡导和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史专家学者、各兄弟院校的支持下,天津财经学院与原北京学院的会计系联合制作了一套“会计史教学幻灯片”,并用于一些高校的会计史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国家高级别科研课题立项及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出版社出版选题计划中,均列有会计史方面的教材,统编或推荐会计史教材的编撰及出版,反映出会计史课程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稳固和会计史教育逐渐规范化的趋向。

(三)建立一支从事会计史研究与教学的人员队伍

以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研究组的成立为标志、以高等财经院校会计史教育成果,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成果为基础,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人构成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会计史研究人员队伍,成为会计史研究的主力军。

(四)具有较高水平的会计史学研究成果陆续问世

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近二十年间,中国会计史学研究取得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根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成果包括:

(1)关于中国会计史综合研究的著作有:《中国会计史稿》。《中国会计发展简史》、《中国会计简史》等。

(2)关于中国会计史分期研究的作品有:《中国古代会计审计史》、《中国近代会计审计史》、《延安时期财会工作的回顾》。《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变》等。

(3)关于中国会计史资料汇编的作品有:《中国会计史料选编(中华民国时期)》、《中国会计史料选编(东北根据地和东北大行政区时期)》等。

(4)兼及中国和外国会计史综合研究的作品有:《会计发展史纲》、《会计史教程》、《会计发展概论》、《会计发展史》等。

(5)关于外国会计史综合研究的作品有:《文明古国的会计》、《西方会计史(上)》、《简明西方会计发展史》等。

(6)外国会计史著作的中文译本有:美国查特菲尔德的《会计思想史》、苏联索科洛夫的《会计发展史》荷兰海渥的《会计史》等。

(7)关于会计史专题研究的作品有:《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会计思想史探索》等。

(8)在一些大、中型会计工具书中设有专门的分部,反映会计史的,如《中国会计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大事记》、《经济大辞典·会计卷·会计史》、《中国会计百科全书·会计史》、《会计全书·中国会计史、西方会计史》、《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一国会计史·世界会计史》、《会计百科全书·会计发展史》。《会计辞典·会计史》、《会计法规知识大全·中国会计法史知识》等。

(9)除上述会计史专著以外,尚有为数众多的会计史专题论文散见于各种会计刊物,对于宣传会计史知识、扩大会计史研究的社会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3月,成圣树、丁平准曾将其中部分论文辑录为《会计史学习资料(第一辑)》,由江西省冶金会计学会等单位印行。

此外,一些尚未刊行的会计史研究成果,如历届会计史理论研讨会上交流的会计史研究成果,同样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五)加强同国外会计史学组织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会计史学研究者积极开展同国外会计史学研究组织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向国外宣传中国会计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也向国内会计界介绍外国的发展情况及会计史的研究成果,并取得了有益进展。

二、构建会计史学体系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如前所述,近二十年来,中国会计史学研究迅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也应看到,在会计史研究人员队伍的稳定、研究条件及经费的保证、会计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会计史学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尚需要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和会计史研究人员共同思考,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合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便促进会计史研究的更快发展。本文仅就会计史学体系的建设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供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和会计史研究工作者参考。

按照历史学科一般结构的特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们从事的会计史研究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尚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会计史学的全部内容,亦即目前的会计史学研究及其成果仅属于完整意义上会计史学研究的部分内容,距会计史学的体系化建设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因此,在我们已经取得现有的会计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适当地回顾和总结研究会计史的经历与经验,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思考并提出对未来的研究工作可发挥规范或指导作用的方案,以使会计史学研究更顺利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在目前的会计史研究过程中,应开始考虑并着手建立会计史学的体系,明确或规定会计史学体系中应独立存在的不同学科及其各自性质、不同学科在会计史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各学科包含的内容、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科学界定,以便为会计史研究人员提供确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任务,明确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性质和各自分工。

(二)建立会计史学体系的必要与可能

(1)建立会计史学体系具有现实的必要性。①建立会计史学体系是会计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按照历史学科的普遍规律,研究会计历史问题,其主要目标在于理清人类社会会计发展历史过程的客观真实,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会计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即在观念层次上“真实地再现”逝去的会计历史,以此为目的进行的会计史学研究,属于会计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而为了“真实地再现”逝去的会计历史,便需要对会计历史研究的对象、会计历史研究的技术等提出有关的要求,即建立会计历史研究的规范,以此为目的进行的会计史学研究,属于会计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提出并完成会计史学的基本任务可以为完成会计史学的根本任务提供保证,也是会计史学自身的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②会计史学在会计学学科体系中居于特殊的地位,是会计专业学科与史学学科交叉生成的边缘学科。由于会计史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进行会计史学研究既不能单纯采用会计专业的理论与方法而取得成功,也不能依样照搬史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而取得成功。因此,总结适用于会计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从而指导会计史学研究的实践,降低会计史学研究的成本,提高会计史学研究的效率和研究成果的质量,是会计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亟需。③目前从事会计史学研究的人员,基本上是以中青年为主的会计专业人员,他们既不具备会计界前辈们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史功底,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的史学专业训练,仅仅依靠对会计学科的深厚感情和专业自觉性从事会计史学的研究并取得成果。因此,建立会计史学体系,总结会计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上可继承会计界前辈从事会计史学研究的优秀传统和学术精神,养成现有会计史研究者的学术技能,下可熏陶会计史研究后来者的学术作风。

(2)建立会计史学体系具有客观可能性。①历史学科关于史学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探讨建立会计史学体系提供了“范式”,会计史学体系的建设可借鉴历史学科史学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②会计历史研究的现有成果已经具备一定的数量规模,达到了相应的质量水平,奠定了建立会计史学体系的基石。③在会计史学研究中,资深的会计史学专家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其卓越的学术建树树立了从事研究工作的楷模,一些中年研究人员也对自己进行的研究工作颇有心得和体会,他们共同积累了从事会计史学研究工作的宝贵的实践经验。(三)“会计史学体系”的涵义及其结构

建立会计史学体系,首先要明确“会计史学”的涵义,而理解“会计史学”又必须明确“会计历史”的涵义。

人们对“会计历史”具有多重理解,其中主要的观点有:①会计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会计事实;③会计历史是对过去会计事实所作的记录;③会计历史是会计事物已往的发展过程;④会计历史特指“会计史学”。

因为人们对“”的理解不同。所以“会计史学”也就具有多重涵义。最广义的“会计史学”是指会计历史的全部工作及其成果;广义的“会计史学”是指以人类会计历史的过程及其为研究对象的;狭义的“会计史学”是指人们对会计发展所形成的有关历史和的系统认识。最广义的、广义的和狭义的“会计史学”只是因研究范围、所处层次的差异而不同,其间并不存在根本的矛盾。

基于对“会计史学”的理解,可将会计史学体系定义为:会计史学内部不同层次的、相互联系的若干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整体。完整的、学科齐全的会计史学体系可以依照学科门类和知识单元的双重标志进行架构。

1、会计史学体系的学科门类结构

会计史学体系从学科门类的结构来,可以分为主体学科、辅助学科、理论与方法学科和反思学科。其中;主体学科是以综合地研究会计历史的整体或局部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会计史学分支学科;辅助学科是以研究会计历史所需要的辅助知识为研究对象的会计史学分支学科;理论与方法学科是以会计史学的理论和方法为研究对象的会计史学分支学科;反思学科即会计史学史,是以会计史学的发展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会计史学分支学科。

(1)会计史学主体学科的主要研究为会计通史。会计史学主体学科的内部结构按照空间标志可以划分为洲别会计史、地区会计史、国别会计史、地方会计史、部门(行业)会计史等等。按照时间标志可以划分为古代会计史、近代会计史、会计史等;或可划分为原始会计史、奴隶社会会计史、封建社会会计史、资本主义社会会计史(含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会计史)、社会主义社会会计史等;或可划分为依帝王、朝代顺序分隔的断代会计史等等。按照会计学术、业务、管理工作等内容标志可以划分为会计思想和会计理论发展史、会计事业发展史、会计出版事业发展史、会计学术团体发展史、会计方法发展史、会计工具发展史、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史、会计法制建设发展史、会计组织机构发展史等等。根据需要,将上述划分标志相互交叉后,还可以派生出木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会计史,如“13世纪欧洲会计史”、“美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史”、“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复式簿记发展史”等。

(2)会计史学辅助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研究会计历史所需要的辅助知识,会计史学辅助学科的内容结构按照研究历史知识的标志可以划分为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等等。按照理解历史文献知识的标志可以划分为年代学、历史地。古文字学、谱谋学等等。按照研究遗迹、遗物知识的标志可以划分为考古学、古器物学、断年法等等。

(3)会计史学理论与方法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会计历史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广义的会计史学理论与方法包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和规律解决会计历史不同层次具体的理论与方法、从其他社会科学和科学移人和借用的理论与方法、会计史学辅助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会计史学本身运用的理论与方法等。狭义的会计史学理论与方法仅指会计史学自身的理论与方法。此外,会计史学理论与方法学科还包括研究编撰会计史书知识的会计历史编撰学、研究会计史学工作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研究会计史学研究规划的知识等等。

(4)会计史学反思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会计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一般包括:会计史学发展的过程及特征、会计史学的时代变化与社会条件的关系、会计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变化、会计史学流派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会计史学各分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重要的会计史学家、重要的会计史学著作、中外会计史学的比较研究等。反思学科的重点是会计史学思想的发展。

2、会计史学体系的知识单元结构

会计史学体系按照知识单元的结构来分析,可以分为会计历史事实、会计历史记录和会计历史认识三部分。其中:会计历史事实是会计的客观历史存在;会计历史记录是反映会计客观史实的文字记载;会计历史认识是关于会计的历史评价与历史理论。

(1)会计历史事实的构成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特定的人物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为一定的会计目的进行活动的结果便成为会计历史事实。会计历史事实以时间连续性的形式表现为一种过程,该种过程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性质。因此,进行会计历史研究既不能对会计历史进行直接观察,也不能复制出已逝的会计历史事实,只能借助会计历史记录进行间接的研究。

(2)会计历史记录包括会计史料和会计史著两种类型。会计史料是前人会计思想或行为留下的痕迹,包括会计实物史料和会计文献史料两种。会计史料来源于逝去的会计历史事实,不能凭空杜撰,故具有客观属性;会计史料尤其是文献史料系前人遗存物或当时对会计客观事实的记录,故其又含有主观成分。研究会计历史依赖于会计史料,而会计史料的是非真伪则决定着会计历史研究的质量。进行会计历史研究必须搜集、整理会计史料,审查会计史料的真伪,评定会计史料的价值,正确解释会计史料的涵义,这些以会计史料为对象的全部工作即形成会计史料学。对会计史料按一定原则进行排比和编纂的知识体系,成为会计史料编纂学。会计史著要在恰当地运用会计史料的基础上,归纳会计历史事实的发展过程,探索会计历史事实间的内在联系,并将研究结果编撰成书,以发挥会计史学的社会职能。编撰会计史著要解决好编写体裁、体例问题,还要解决科学性意义上的文字确切与性意义上的行文生动之间关系的问题。利用会计史料,反映会计史学研究成果并编撰成书的知识体系,成为会计历史编纂学。会计史料与会计史著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史书,会计史料编纂与会计史著编纂是任务不同、编纂要求不同的两种史书编纂工作。会计史料编纂要将会计史料搜集得尽可能完全,并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依时序排列,其任务是储存史料信息,为史学研究者提供研究的材料;会计史著编纂要恰当地运用会计史料,全面反映会计史学的研究成果,其任务是还原会计历史的真实,揭示会计发展的内在规律。

(3)会计历史认识要从真实、可靠的会计历史事实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范畴、方法分析会计历史事实,提出假说,再用历史事实论证假说,从而形成会计历史理论。会计历史认识约有三种层次:第一层次为阐明会计历史的本质、关系或联系以及真伪判断,即通过历史现象揭示会计历史本质的逻辑评价;第二层次系根据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道德规范的标准对会计历史事实进行道德评价;第三层次为发挥会计历史社会职能,以会计历史经验作为借鉴,指导现实的会计实践。上述三个层次历史认识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在研究具体历史事实时常结合在一起。

(四)“会计史学体系”的基本学科

基于建设会计史学体系的认识,根据会计史学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在会计史学主体学科的研究工作已取得明显进展的前提下,探讨建立会计史料学、会计史方法学、会计史学史等会计史学基本学科,构建会计史学科学体系的框架是促进会计史研究更快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推动力。

1、会计史料学

会计史料学是关于会计史料的本质、源流、整理、鉴别、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的会计史学分支学科。会计史料学奠定了会计史学研究的基础,通过会计史料学研究会计史料的源流、真伪判断、史学价值、使用方法等问题,为会计史学研究提供物质前提。会计史料学的理论一般应包括:“会计史料”的定义,会计史料学与史论、史学的关系,会计史料在会计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计史料学与其他会计史学学科之间的关系等。会计史料学的方法一般应包括会计史料的搜集、整理、分类、鉴别、考证、训诂等方法。

2.会计史方法学

会计史方法学是关于认识表述会计历史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会计史学分支学科。会计史方法学提供了会计史学研究的技术条件。通过会计史方法学研究,解决认识和表述会计历史的方法论指导问题。会计史方法学的理论一般应包括:“会计史方法”的定义,会计史学方法的内容结构,会计史方法与会计史学的关系,会计史方法学的会计史学研究中的地位、作用,会计史方法学与其他会计史学学科之间的关系等。会计史方法学的方法一般应包括:①普通方法,如实事求是、史论结合等;②一般方法,如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归纳与演绎、历史与逻辑、微观与宏观等;③专门方法,如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法、计量研究法、心理分析法等。

3、会计史学史

会计史学史是关于探讨会计史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会计史学分支学科。通过会计史学史廓清会计史学的发展线索及其规律,明确著名会计史学家和著名会计史学著作的历史地位,据以把握会计史学发展的趋势和走向,促进会计史学的健康发展。

(五)会计史学体系建设之初步——创建独立的“会计史学概论”

建立完整的、学科齐全的会计史学体系,需要一个由理论设想到具体实施的操作过程。在实现这一设想的初期,可首先考虑创建一门独立于现有的“会计历史”课程以外的“会计史学概论”课程,将上述设想中会计史学体系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此课程中,以便在会计历史的同时,介绍会计史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俟条件成熟,再逐步进行会计史学体系各基本学科的建设。“会计史学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会计史学的一般理论和基本方法问题,借以增强学习会计历史的自觉性,为研究会计历史提供指导。“会计史学概论”应包括下列内容:

(1)会计史学一般。它主要介绍会计史学的一般理论,分别明确会计史学、会计历史的定义;说明会计史学的对象与范围;会计史学的性质与特征;会计史学的目的、社会意义;确定会计历史的分类与结构;规定会计史学工作者的任务等。

(2)会计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主要介绍与会计史学研究相关的一些学科情况,通过了解其他学科的情况,开阔会计史学研究的视野,把握会计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从中借鉴其他学科有益的研究方法,促进会计史学不断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和研究成果的质量。

(3)会计史学史。主要介绍会计史学自身发展的历史线索。经历过程和发展趋势,了解、把握会计历史观的变化。

(4)会计史学理论与方法。主要介绍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据以分析、解决会计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强调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密切结合。

(5)会计史料学。主要介绍会计史学研究中应用的搜集会计史料、对会计史料进行整理分类、辨别会计史料的真伪、判断会计史料的价值等研究技术与方法,以及研究会计史料的各种要求等。

统计学发展史篇7

美术史类的课程教学在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全国各大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都有开设。学生在学习美术史论课程的过程中,了解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当中出现的各种艺术风格、装饰造型,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通过了解美术思潮的变迁理解人类文化特质的形成和演变。我们知道,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在于创新、在于创造。而这种创新又常常来源于对世界民族文化特质的了解。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艺术设计专业的创作方式也随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软件成为艺术设计的主要创作的工具。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也越来越依赖软件而忽视对艺术素养的培养。但是学生设计作品的水平高低与否却往往并不取决于他的软件操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他能否对设计本身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思考。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一定是具有深刻的对生活的理解和开阔的艺术视野的,只有这样他才可能设计出具有文化意蕴的作品。所以,在国家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美术史课程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积累,让学生了解历史上各种艺术风格的变迁并从中汲取营养,使得灿若繁星的美术作品可以成为学生设计时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例如德国设计师冈特·兰博的作品中就借鉴了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形式,而设计史上极为著名的“红蓝椅”的设计者里特维尔德也是借鉴了蒙德里安的绘画成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志就是来自古希腊雅典卫城上的巴特农神殿的主立面的轮廓,这个标志非常鲜明地表明了该组织的特性。

2艺术设计专业中美术史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国内各个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都有开设美术史类的课程,但是目前这类课程所面临的情况却比较尴尬。从20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的工艺美术领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被认为匠意浓重的“工艺美术”被“艺术设计”这个新名词代替,这场开始自设计概念争论的变革,继而冲击了工艺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设计学科和与其血缘最近的美术学科表现出逐渐疏离的趋势。艺术设计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使得学科名称发生改变,但是这种现象却表明了一种不甘受制于人,力图摆脱传统美术教学的影响的思想潮流在设计学科当中的流行。艺术设计学科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它迫切需要建立独立教学体系的愿望有可能会走向极端———这一切使得同属造型艺术领域的艺术设计与美术之间的距离被人为地扩大。在目前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美术对设计的影响基本被降到了最低点,即便在课程改革当中被保留的素描和色彩课也必须在前面加上“设计”二字,以显示设计专业不同于美术专业的教学目标。至于美术史论类课程,目前只有艺术设计学科下设的艺术设计学纯理论方向会把美术史课程作为必修课学习,这实质上反映了美术史教学在设计专业中被边缘化的倾向。长期以来,美术史论类课程总是处于陪衬地位,很多学生对美术史论类课程有偏见,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美术史论类课程时,大多数学生都相对被动,学习动力不足,相对于其他专业课上课的时候更容易走神。这种情况对美术史论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导致这种现象的形成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史论课程师资力量不足。高校美术史论教师的来源主要是本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美术史论专业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就业形势整体比较严峻,因此,大多学生都不能进入高等学院从事美术史论教学。同时,有一部分学校虽然有专业的史论课教师,但是却因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史论课程课时相对较少,教师们为了能够完成规定课时量,常常需要开设多门课程。从艺术概论到美术史再到设计学,以至于只要是理论课就无所不教。这样也就致使他们成了“万金油”,学术方向博而不精。甚至还有些学校让设计教师兼上史论课程,设计教师长期从事实践教学,在史论基础、学术累积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开讲美术史论课程,其教学效果同样难以让人满意。

原因二:美术史课程目前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目前大部分的教师还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教授美术史课程,讲授的内容让人感觉是在口述历史。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比较擅于形象思维,对视觉上有吸引力的具体物象感兴趣,对于纯理论的美术历史的讲述较易感觉乏味无聊。自然比较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只用美术发展的历史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来教授,往往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上课无精打采,很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要强化艺术设计专业史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学识水平决定着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水平。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必须重视实践的专业,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并能指导学生设计实践的专业技能型教师,同样也需要具备广博的学识,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的史论型教师。艺术设计院系应出于让教师更加专业化的目的,设置专门的史论课程的教师,让他们专门教授几门在专业上关联紧密的课程。也可以从现有教师队伍当中选择有一定史论基础知识并能起学科带头人作用的专业技能型教师,培训他们系统地学习美术史专业理论知识,使教师学有专长,对教授理论课程产生兴趣。教师对于学术上的热情会感染到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提升。不仅如此,在课程结构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也要做积极的努力,使美术史教学能够和设计实践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3用启发性教学方法解决当前美术史教学中的问题

工艺美术史课程关注器物的材质研究,注重器物的制作技术的发展演化的历程,设计史课程和工艺美术史课程相互搭配,让学生在人文科学的大构架之中,认识造物艺术的发展规律和表现出来的人类的造物思维的演化。而人类文明对视觉美感的探究过程以及对其间出现的艺术形式的分析和学习的任务该由哪门课程来承担呢?或许不必担心,大多设计院校的基础课中一般都设置了一些实践操作课———素描、色彩等等,但这些课程都是以技法的演示再加上学生动手体验的形式进行的,没有要求教师为他们所讲授的技法在美术史中对应一个合适的位置,同时逼仄的课时数也是不容许的。很明显,当前没有任何一门课程能够替代美术史的作用,美术史课程的缺失会导致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上的重大缺陷,使得艺术设计学科的学生无法从美术作品中收获灵感和营养。可见,美术史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课堂人数多课时少的现实情境之下,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法越来越显得落后保守,美术史科目自身所具有的繁复浩大的内容体型,复杂的发展脉络也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只有通过启发性教学的方法,从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的改革,课程结构安排上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美术史启发性教学要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设计,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敢于取舍,在明确教学目标的要求下,选择有助于学生开拓设计思路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授,其他的可以简要介绍,有一些甚至可以根本不涉及。启发性教学的关键就在于使美术史当中的丰富的作品与设计实践相连接起来,在教学中恰当地设计问题,利用问题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深入浅出地讲解内容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美术史中的深奥规律,发现美术作品的实际作用,研究美术和设计的共通之处,了解美术作品的丰富内涵对设计实践的作用,让美术史课程的实用价值真正被开发出来。

4进行美术史启发性教学的方法

4.1围绕设计专题进行课程内容安排

传统的美术史课程通常以时间、地域为单元进行知识点的罗列,这种讲述方式重点不突出,大量知识的罗列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启发性教学当中我们对于课程结构的设计采用打破传统的方式,开设以艺术风格为中心的模块式的专题讲座。模块式的课程设计易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在知识传授方面重点突出,给予学生的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课程整体安排可以改变以前按时间顺序分段式的美术史授课,注重中西方美术发展过程的对比,将设计和美术史的内容相链接。比如,可以把课程设计为一些专题,例如:中国山水画与设计,传统书法艺术与设计,西方绘画与设计的联系等,或者利用富有个性的标题“动画设计中的巴别塔”、“山水灵性的设计表达”等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专业的美术史教学尤其要重点突出在历史当中发展出的种种艺术风格能够对今天产生什么样的实用价值。因此,利用现代著名的设计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例如,新苏州博物馆水榭后那堵极富写意韵味的片石假山的灵感就来源于中国山水画艺术,我们可以以这个景观设计案例作为设计与中国山水画艺术之间的一个连接点,发动学生在上百张的传统山水画中去找寻这段景观造型的原型,这比教师单纯的演示图片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等到他们终于在水墨山水画传统里找到设计师灵感的源流之后,就可以开始介绍中国山水画演变的过程了。当找到最终的谜底“米氏云山”之后,原本让人觉得深奥难解的传统文人画笔墨意趣就有了现实的价值。经过这样的导入铺垫,学生对于水墨和青绿山水画的差异、文人画意趣的争论才会有更多的切实体验。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来看,一个人积极自主思考得到的知识,比起他人灌输的知识印象和持久性都要强。在教学活动中用美术作品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兴趣,一定会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样就能同时达到既传播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了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多重目的。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很显著的,使得每位设计专业的学生、特别是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马上就会体悟到,在从事空间造型艺术的过程中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中汲取营养的重要性。

4.2发现美术和设计的相通之处

设计学院的美术史课程必须紧密联系设计实践,教师要努力让课程的内容能为学生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审美经验。这是追求实用审美统一的设计学科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改革高等教育模式的时代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分析的同时体会美术和设计的相通之处,这样的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实现审美与实用的统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过程几乎就是中国书法艺术与当代设计艺术的磨合过程,它的造型设计取自于中国传统书法篆刻,它的造型与色调体现着汉字所显现出来的民族气韵,它的创意对于学习设计的学生来说也是很好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在讲述中国印章和书法的历史时可以由这个设计实例展开,在有如此优秀的设计作品的提示下,学生会对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书法艺术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发现这种中国特有的艺术类型所蕴含的形式审美经验与现代设计有着相通之处,在文化含义的层面的是单纯的字体设计课无法相比的。

4.3在艺术作品之中探索美术与设计的文化内涵

美术史的启发性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思想内涵,欣赏其中所体现出的形式美感,使美术史成为设计实践所需要的灵感来源。世界设计艺术中有大量经典实例都可以从绘画、雕塑、建筑当中找到形式的来源,也就是说对于设计艺术实践活动来说,中外美术作品完全可以作为设计时的素材库来使用。种种实例都表明了美术史课程可以更好地填补设计与美术两大学科之间的缝隙,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把造型艺术中的经验及时转化成孕育现代设计的营养。教师在美术史课程的教学中既要介绍中外的艺术大师和代表作品,还要讲述大师的成长经历、学习艺术的艰难历程和伟大的人格,在故事的讲述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启发作用。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想象力、创造力,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修养。

统计学发展史篇8

关键词:设计史教师文化素养作用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史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设计史课程不仅为艺术学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同时也为其他课程的学习作了非常重要的文化知识的铺垫。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设计史所体现的多学科交织的特点、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多元性”与“开放性”等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设计史教师的文化素养在教学中的作用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设计史教师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对设计史教材的整体把握。设计史课程的特点首先应该是历史,历史学的素养在设计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历史的一般规律性的认识对设计史的学习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古代设计的发展史与古代历史的发展演变的线索、脉络基本上是一致的,尽管设计的发展不以社会性质的变迁和社会变革为依据,但是影响设计发展的决定作用应该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变化。历史上的社会变迁和人口迁移对设计的影响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

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介绍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对于正确理解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是十分必要的。设计发展史同这一时期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相反,设计运动的迭起、设计探索的推进,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演进是分不开的。阿伯特·博姆认为:“传统的艺术史把物象孤立起来研究,把它作为几乎独立存在的现象来对待。而社会艺术史在探索把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置于广泛的、历史的和经济的背景中来研究。”①因此,具有社会历史学的理论素养,就可以对设计史的内容进行高度综合和概括,进而在宏观方面对其内容进行把握。

设计史教师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对设计史和设计作品的时代特征进行正确的阐释和评价。对传统文物艺术品及物质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背景知识,而且还是准确理解和阐释设计史有关问题的必要知识。艺术教育家艾迪斯和埃里克森认为:“有些艺术教员不单向学生展示历代的艺术作品……把孤立的画家及作品和时代、地域联系起来,这样理解艺术史就有了基础。”②归根到底,艺术设计是通过艺术与科学共同的合成手段,创造着人们的全新生活,其中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

中国古代的艺术设计与当时的时代特征密切相关。夏商周的礼制性设计艺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关系是其设计的内在根源。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变化在许多历史时期都和周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的统治有关,形成了多个时期艺术设计的多元交融的时代特色。这种文化上的多元性特征对当时手工业的发展和艺术设计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设计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艺术设计史中的多种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才能完整而透彻地阐释影响艺术设计的深层次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原因,学生才能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理解当时的艺术设计。可以说,设计史教师文化品位的高低是决定设计史课程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设计史教师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设计史文献史料和设计史术语的正确解读。在教学和研究中,设计史课程也要使用多种学科的教学手段和研究方法。

中国古代设计史的内容和材料大多为考古出土的艺术品,对考古艺术品的研究离不开文献史料,设计史学与考古学和历史文献学具有直接的连带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术考古学所研究的内容有相当的部分与设计史研究的内容相重合,其对新兴的设计史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的参照作用不言而喻。

对设计史的研究离不开文献史料,而对文献史料的准确理解又需要历史文献学的相关知识,所以,历史文献学对中国古代设计史的研究与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设计史教学和研究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读的史料。因此,设计史教师加强历史文献学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在设计史教学中还会遇到很多考古学、古生物学、神话学及历史文献学等学科的专有名词和术语,对这些专有名词和术语的解释,关系到学生对设计史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教师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鉴于此,对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是设计史教师应该负有的责任。

设计史教师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对设计思想和设计观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艺术设计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既涉及材料、技术,又涉及方法、观念;既是艺术,又是科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与自然科学相关;既有实用功能的限定,又有审美的心理的要求;既有文化的传承,又要求创新。因此,如何对以往的设计思想进行概括与提炼,关系到在教学中能否达到因材施教、深入浅出的良好教学效果。

对设计思想和观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教师必须掌握和了解哲学、美学、宗教学等学科知识。陈乐民先生说:“任何学问就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地剥下去,剥到核心,是哲学。”③黑兹尔·康威也说过:“虽然对于设计史不同领域的划分反映了设计者的专业结构,但是在实践和理论中,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着很多联系。”④在对待历史文化与艺术传统上,不能采取断章取义的态度,应该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加以概括和把握。

综上所述,艺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教师的文化素养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从长远来看,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创意能力的培养要比技能教育更为重要。设计史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尤其是文史哲诸学科,对这些学科的学习和了解是设计史教师提高文化素养、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

注释:

①albertboime.artinanageofrevolution1750-1800[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

②艾迪斯·埃里克森著.宋献春,伍桂红译.艺术史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统计学发展史篇9

关键词:历史教学多媒体

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教学条件日益改善,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从古至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历史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助益。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教”与“学”双方谈一下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对教师

1.课前准备更为充分。传统教学使用的多是手写教案,不便修改,对上课学生所出现的情况预计不足,而且多好是一家之言,很少有何其他历史教师的资源共享。计算机备课便于随时修改教案,当然这并非计算机辅助备课的主要目的。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备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要输入文字、制作动画等则需花两三天才能备好一节课。而且不是每个教师都懂得制作电脑动画的。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备好一节含有多媒体的课就容易很多了,不会制作动画可以到网上找,资源共享,结合其他老师的优秀资源,再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以修改,这样变成自己的课件,可大大加快备课速度和质量。

2.教学过程丰富多彩。传统的教学是“一支粉笔打天下”,相对学生来说非常的鼓噪无味。现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在讲授新课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

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落实基础知识。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教师通过剪辑了的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记忆历史的质量。例如,讲述“红军长征”时,将长征过程中的“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史实用剪辑的电影片段来表现,并配合生动的讲解,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形象、新颖,充分吸引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视觉、听觉互动,在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掌握了有关知识和

空白概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正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课堂效益好。

3.教学复习效果突出。复习是敦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复习课一般应将该章知识的内在关系、外在异同和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差别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这些联系及差别。传统的复习课是教师一边讲一边板书,这样往往耽误了许多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会打断学生的思路,不能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将知识结构事先用软件输入到计算机中,复习时一边讲,一边逐步把知识结构显示出来。及时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所学知

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网络结构。例如:必修3文化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复习时,可打乱教材顺序,从背景、具体过程、影响三方面分析,把一节课的知识点制成网络结构,展示出来。

二、对学生

1.改变学习态度。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的讲述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成了课堂敦学的主宰,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成为课堂上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教师要充当“导演”的角色,通过设计课件,设计学生每节课所需探索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

统计学发展史篇10

1.不断更新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理念指的是课程设计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指导思想,任何课程设计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没有合乎时展的课程设计理念,就设计不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转变历史课程设计落后的观念,是当前开展历史课程设计工作的关键。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的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民主化、国际理解教育、回归生活教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思潮推排激荡,纷至沓来,多元化的课程理念正在形成。经过六十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中学历史课程设计已经突破了“学科中心”课程设计理念的束缚,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设计理念,取得了初步成果。这种着眼于人的发展的课程设计观念,使学校的历史课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表现出以下新的特点:第一,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第三,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第四,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第五,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六,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3]。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设计理念取代“学科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无疑是进步的,但还不够全面。当前,各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除“以人为本”的课程观念外,还有“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的课程设计观”“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等等,这些课程理念在平衡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文化传递与个体发展,个性教育与全民教育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表现出的共同取向是关注生命、贴近生活、走向生成。因此,21世纪的历史课程设计者不能自我封闭,要以更加开放的心胸去接受更多先进的课程设计理念,并对多元课程设计理念进行整合,拓宽思路,不断设计出更多适合我国国情和学生发展需要的中学历史课程。

2.准确界定中学历史课程性质

21世纪中学历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这是过去没有回答清楚或回答的不够准确而现在必须予以明确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清楚,中学历史课程设计就没有坚实的立足点;这个问题不明确,中学历史课程设计就没有清晰的价值取向;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学历史课程就不能真正发挥培养21世纪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自强之精神、合作之意识、宽容之胸襟,彻底超越伦理性、功利性的公民的作用。对历史课程的性质的认识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同阶段的人们对其理解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没有抓住历史课程的本质特征。在中国古代、近代社会,受传统思想和传统史学的影响,中学历史课程长期被视为伦理道德教育的工具,“我国第一位大教育家孔子以《诗》《书》教弟子,《书》就是历史文书的汇集。《书》以疏通知远为教,也就是一种有意识的历史教育。孔子作《春秋》,明嫌疑,辨是非,是从他的政治立场出发所进行的斗争,同时也是以史书的形式进行的历史教育”[4](p.1288)。新中国建立以后,历史课程设计者把课程性质界定为“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这是那个时代崇尚科学理性,把历史学看成是科学,把教育理解为“传递知识与文化的工具”的产物。进入21世纪,科学理性、社会中心的价值论正逐步消解,人文精神、独立人格的价值观越来越受重视,“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把握自己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5](p.69)。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课程的价值完全体现在人文性方面,养成健全的人格是历史课程的基本目标和任务。21世纪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塑造健全的人格”等目标对历史课程性质有突破性的进步。遗憾的是,“课程标准”并没有把中学历史课程性质明确地界定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这一层面,且表述只停留在“对教学对象和任务认识”的表象阐释,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没有很好地结合,很难体现“现代历史教育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6]。

应该如何更准确地界定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呢?有学者认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历史课程进行定性时注意了三个问题,即“基础性”“历史性”和“课程性”[7],这为我们思考历史课程的性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分析框架。从逻辑的角度而言,明确历史课程的性质,必须首先搞清楚历史课程上位概念“教育”“历史”“课程”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出历史课程不同于其他人文课程的特质并加以概括。因此,对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从对教育的本质探求中界定历史课程的性质。第二,从对历史的本质探求中界定历史课程的性质。第三,从对课程的本质探求中界定历史课程的性质。探寻历史课程的本质必须从学术或学理的角度予以分析,但对历史课程性质的表述应该是灵活的,譬如,我们可以通过给历史课程下定义的方式来间接表达历史课程的性质,因为下定义就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规定。我们甚至还可以不动用“性质”,而借助具体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来“诠释”历史课程所具有的性质。在这一方面,英美等国通过历史课程意义阐释历史课程的性质的方法值得借鉴。但不管采用何种表述方式,历史课程性质的表述都应当是明确具体的,只有如此,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评价的设计才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1949年以后,我国中学历史形成了两种基本的课程设计模式:借鉴改造前苏联的教学大纲研制模式和新课程标准设计模式。教学大纲研制模式实际上就是国家政策文本的研制模式,由国家行政部门指定专业的设计人员来设计。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充分体现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表述专业化程度较高。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从专业人员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来的课程文本很难顾及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水平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其次,课程文本在实施过程中缺少弹性,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和选择性;第三,课程内容力求建立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存在“繁难偏旧”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开始允许少数地方(如上海、浙江)自己设计历史课程。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课程设计过程也有所变化,一般先由国家行政部门提出要求,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写出初稿,然后以书面或座谈会的形式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在一定范围内实验,再根据实验的情况进行修订,最后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向全国推行。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程文本的适切性。中学历史新课程的设计模式借鉴和改造了泰勒模式,课程设计理念、技术和流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但仍有不足:(1)对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等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不够深入,课程性质表述模糊,课程功能定位不准确;(2)确定教学目标时,来自对学生和社会生活的研究不够充分(从公布的前期调查成果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制定的课程目标不够具体、缺少层次性;(3)选择课程内容时,对学生的经验、兴趣和需求不够重视;(4)中外合编、模块专题的课程组织形式缺少理论的支撑;(5)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在实施中难以操作;(6)没有建立起系统、严密的中学历史课程体系;等等。针对六十年来两种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模式的优点与不足,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两步走的改进策略:第一步,完善目标设计范式;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整合多元课程设计模式,建立新型的历史课程设计模式。首先,完善泰勒的目标设计模式。尽管泰勒原理“过分强调技术控制”,“过分强调明确而具体的预设性目标”,然而到目前为止,其目标模式在理论上仍然是“权威性最强、影响最广泛、运用最普遍的课程设计理论之一”[8](p.79)。在中学历史课程设计中,改进目标模式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强化对历史课程设计的基础研究,明确历史课程设计的性质和功能,把握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机制;第二,加强对中学生和社会生活的研究,为制定历史课程目标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在确定目标时处理好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的关系;第三,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选择和恰当表述历史课程内容;第四,进一步完善中外合编和模块专题的组织形式;第五,进一步完善历史课程评价体系。其次,吸收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情境模式的优点,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新型的历史课程设计模式。新建构的历史课程设计模式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课程设计者采用文化分析和情境分析的方法,将历史课程设计植根于我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境之中,聚焦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设计程序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灵活性。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构建何种课程设计模式,都要对历史课程设计过程进行精心的筹划和组织。比彻姆在梳理课程规划理论研究文献时发现,课程设计过程理论主要涉及“参与这个过程的人员问题”和“规划的策略”问题,我们通过对六十年来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过程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首先,历史课程设计者要有代表性。在课程设计中,至少有以下五类不同的人员应参加课程规划。他们是:(1)专业人员;(2)团体代表,包含专业人员和一些任课教师;(3)专职人员;(4)所有专职人员加上非专业的市民代表;(5)学生。[2](p.139)就历史课程设计而言,除上述人员参与,还应组建专门的历史课程设计专业委员会独立于教育行政开展工作。其次,精心组织,建立充分高效的协商机制。实践表明,“组织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进行规划所选择的实施范围和在这个实施范围内人员参与的程度”[2](p.151)。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课程设计者内部人员之间和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之间协商的作用,并建立起在“各种选择之间进行抉择必须坚持一贯”的协商文化机制。第三,课程设计的时间要充裕,课程设计的流程要科学、合理、有序,并有一定的灵活性。第四,把历史课程设计的研究过程、设计过程、实验过程有机地整合。由“学科知识中心”发展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六十年来中学历史课程设计取得的巨大进步。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历史课程设计者的中心任务就是不断发展和完善后者: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历史课程体系的教育哲学依据。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青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9](p.3)。历史教育哲学“只有以人为本位,才能超越传统的学科本位,去思考人生的价值问题”[10]。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历史课程体系的历史学依据。历史教育的本意,“就是要活化历史,把历史的存在引入当下真实的生命存在。历史教育必须超越知识的教育,而成为提升个人置身历史之中的审慎的主体性,提升生命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情怀的教育”[1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历史课程体系就是要让生命与历史邂逅,生命因此而灿烂,教育因此而生辉。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历史课程体系的心理学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多元智能理论为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学基础。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历史课程体系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入地研究、周密地设计、不断地实践。

1.建设多样化的中学历史课程体系历史世界丰富多彩,学生的个性特征千差万别。因此,建设多样化的中学历史课程体系是打破一纲一本的课程形态,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中学历史课程的必然选择。首先,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别,建设多样化的中学历史课程体系就是要尊重这种差别,在达到国家最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允许不同地区、学校建设不同的中学历史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应该把新课程提出的国家历史课程、地方历史课程和校本历史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形式多样的历史课程系统。其次,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格式塔完形理论和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心理学研究对课程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课程综合化也是课程建设的必然选择,建设多样化的历史课程体系必须打破学科课程的形态,既要完善历史学科课程体系,也要不断完善以历史科为核心的综合社会科课程体系,还要探索建设以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视域下的历史课程体系。第三,进一步完善三级课程开发体制,鼓励开发地方历史课程、校本历史课程,丰富中学历史课程体系。

2.完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体系历史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超越了历史教学大纲时期提出的“双基目标”“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思想教育”,初步建立了综合的目标体系。但是这个目标体系还需完善。首先,三维目标有没有指向“促进学生发展”的终极目标。其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设置是否科学,“过程与方法”能不能作为课程目标、能不能与其他两个维度的目标并列,都还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三,三维目标的表述不够具体,缺少层次性。第四,初高中课程目标在能力层面没有显著的差别。完善中学历史课程目标体系可从解决上述问题入手。针对问题一到三,尝试解决的思路是,彻底超越三维目标体系,以“培养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教育”来重新定位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如针对问题四,尝试解决的思路是,初中课程目标应以“是什么”和“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是什么”为主,辅之以发展性目标,即“理解与诠释过去”和“我们怎样理解与诠释过去”以及简单明了的解释与评价方法;高中课程目标应当以深化初中目标为起点,提出“为什么”即以“解释过去”与“我们怎样解释过去”为主,辅之以发展性目标,即“评价”和“我们怎样评价”的方法,并向学术倾向方面发展。[12]在完善课程预设性目标的同时,最好能把中学生历史学习的生成性目标、隐性目标的预设也纳入课程设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