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十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十篇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8:22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教育策略宁波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81-02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共识。近年来,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因其直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越来越为政府所重视,各高职院校办学思想也应体现经济发展规律,尤其在特色建设过程中,更要符合经济学的一些重要原理,其中区域经济理论对高职院校建设,最具借鉴价值。因此,深刻分析区域经济环境,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的特点

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经济的区域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我国经济正逐步向区域化发展,现已初见端倪。对于沿海地区来说,经济区域化已经是最重要的发展现实[1]。区域经济理论也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基础。区域经济的特点如下:

1.区位性。由于某一区域在空间位置、自然资源、文化特征和政治组织方面存在相对独特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与之适应的产业结构、经济种类和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区位特点。因此,区域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区位差异和区位优势上。

2.非均衡性。由于同一区域内的资源条件并不均匀,因此,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区域内统一市场背景下,分布的非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使得同一区域内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布局、经济结构以及文化特征。

3.竞争性。区域经济的区位性和非均衡性,使得整个区域的统一市场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通过竞争配置有限的发展资源。在这种态势下,城市内外各种资源的交换十分频繁,各种经济体为了求得生存,不可能再保持自然发展的状态,全部投入到了竞争中去。人力资源的流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表征之一。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特性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多元化更促使多渠道投入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同样也可以制约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及层次结构。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都必然会体现明显的区域特性。

1.高等职业教育的区位特性。首先,区域高职教育不论其包括的空间范围大小,都可以按产业、行业进行分解。这样,区域高职教育不仅反映了区域劳动力构成结构,也侧面反映了区域的产业及技术结构。其次,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基本吻合,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力系统,地区之间具有独立性,区域高职教育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培养人才的。因而,属于同一经济区域内的区域高职教育在目标、层次、类型、运行等方面也具独立性。最后,区域职业教育可根据区域经济的区位性特点,通过整体规划,建立目标明确、组织规范、分工科学、资源共享的教育体系。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应有所作为[2]。

2.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化特性。由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区域高职教育在整体布局的同时,应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内不同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化发展职业教育。各高职院校应遵循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特点,把握自身的发展定位,在办学体制、专业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特色、避免重复建设,求得可持续发展。

3.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特性。由于区域内办学资源的有限性,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其生源大战、就业大战,就是最明显的表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只有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大力建设特色专业,加强特色建设,形成办学品牌,才能在市场化的办学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三、宁波市区域经济环境的特点

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城市综合竞争力已跻身全国十强。从宏观经济状况来看,宁波市三大产业比为3:53:44,县域经济与城区经济之比为5:5,属于区域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总体说来,宁波市区域经济环境有如下特点:

1.产业结构变化

随着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大量应用,宁波市的产业结构不仅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而且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更频繁地表现为第二、第三产业间的转移,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是区域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

2.产业集群趋势

宁波的产业组织呈现集群发展的趋势。据对宁波市33个制造行业1999年――2004年产业集聚度指数的统计,其中20个行业的集聚度指数有所增长,13个行业的集聚度指数有所下降,除烟草制品业之外的15个行业呈现出集聚现象。目前宁波市重点产业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机电模具、it产业、旅游会展、文化服务、港口物流、经管经贸、金融保险等10大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相匹配的是宁波企业的块状分布。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数据,全市有块状经济145块,年产值78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以上。单体规模超10亿元的有6块,超5亿元的有10多块,超1亿元的有90多块。全市块状经济从业人员4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3]。块状经济的发展,对于推进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培育专业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块状分布,集聚发展的特点,使宁波全面形成了区域性规模企业群体、区域性生产基地、区域性规模品牌效应、区域性规模市场体系,产生立极强的区域竞争力。

3.体制多元混合

宁波区域经济是以混合经济作为主体,民营、集体、国有和外资互融模式的经济体制。至2002年底,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已达到98.9%。宁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共生共融的开放的混合经济模式,始终坚持国家、集体、个私和外资四种经济成分“四轮驱动”、共同发展,使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成显出活力。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宁波个私、民营以及其他类型的经济实体近30万家,数量和产值均占全市的90%以上[4]。这种混合模式被称为“宁波模式”。

四、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策略

2000年以来,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超常规发展,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专业基本覆盖了农林牧渔类、交通运输类、生化与药品类、资源开发与测绘类、材料与能源类、土建类、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环保气象与安全类、轻纺食品类、财经类、医药卫生类、旅游类、文化教育类、艺术设计传媒类与公安类等16个大类。因此,宁波市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适用性,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上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1.根据宁波市区域产业发展的趋势,增强专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

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方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生产部门转到非生产部门;从工业转到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到知识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间社会劳动力的大幅度转移,对宁波市劳动力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宁波市高职院校应及时适应区域经济产业格局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专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

2.根据宁波区域产业集群的特征,系统规划高职院校簇群式专业发展

所谓簇群式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道路,就是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的特点,建设与集群经济相对应的具有一定聚集作用的专业群[5]。这样的专业群,以重点专业为核心,根据集群产业所集纳的整个产业链,贯穿相关专业,形成簇群式专业链,从而体现出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使专业能够以重点产业为核心,以点带块,以块联片,发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宁波市区域经济的一个鲜明特色是产业的集聚性强,产业的高集聚性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既要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要在总体的专业结构上形成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并具有区域经济特点的专业群。

3.根据宁波区域经济体制多元混合的特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宁波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全面建立校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在专业申报、课程设置、专业师资培养、实习实训中的作用,鼓励学校兴办实业、产教结合,为实习实训创造条件。实施措施可以包括:高职院校成立有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设置,确定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在教学管理中,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该专业的兼职教师,参与专业的管理和运行;在教学设备方面,企业要为学校提供专业实习基地和实验实习设备等。考虑到目前宁波区域经济体制多元混合的特点,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应考虑到那些具有一定实力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区域内所有企业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和密切高职院校和社会、企业的联系,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五、小结

经济是决定一个区域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根本性因素。一方面,区域经济的总量和水平、结构和层次,决定了这一区域对人才总量、结构、种类、层次的需求,也决定着这一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分布和水平,最终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式和特点。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也通过其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种类,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甚至产业结构。基于区域经济和高等职业教育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强化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实现宁波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6]。

参考文献

[1]杨来舜.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4):45-46

[2]袁.区域经济特征与区域职教发展模式[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1)34-36。

[3]郇军.宁波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J].浙江经济,2002(22):46-47

[4]鞠芳辉.论宁波混合经济发展模式[eB/oL],http:///news_read.php?id=370,2006-04-04/2008-03-09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篇2

关键词:特色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趋势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在我国综合经济体系框架下衍生出不同的区域经济。近年来,这些特色区域经济为我国的综合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特色区域经济在未来发展中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将会对我国的综合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与作用,因此,在社会新时期,对于特色区域经济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对我国综合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逐渐行成了以区域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典型的区域经济包括沿海经济、内陆经济、以北京为代表的行政经济等。我国的区域经济体系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历史,到现在已经行成了自身独特的经济格局。典型的以东南沿海为代表的沿海经济群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强大的经济支撑,人才不断的向沿海城市靠拢,科技向沿海城市聚集,行成了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特色区域经济。对于北方而言,主要发展行政经济,典型的代表为北京城市群。借助行政约束力将人才和资金通过国家政策和地方规定的形式大力扶持和发展重点经济,弥补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但是这种经济体系自身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必须由政府对经济施以宏观控制,同时,由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造成了在行政经济中不能充分发挥完全竞争市场的优势。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差异进一步拉大

在我国的经济模块组成中,各个经济群之间相互交流不大,逐渐行成的各具自身特色的经济体系。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东南海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发展速度上升尤为明显。而偏远的内陆没有水运的优势,相对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和内陆经济差异进一步拉大,但是经济差异的增加也造成了地方性收益的不平衡现象,不利于全国经济的综合发展。虽然我国对于偏远的西部有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但是西部经济再竞争中仍然处于劣势,仍不具备雄厚的经济体系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沟通较少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体系发展中,由于不同经济模块的存在,推动了我国综合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各个区域经济之间沟通相对较少,也没有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互相合作,或者借助于其他经济体系的优势以弥补自身经济体系的不足。而是在发展中自己只顾自己,而忽视了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这种较为封闭的区域经济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效益,并在面对金融危机和风险时不能将风险有效的降低,以增加了金融风暴产生的可能。因此,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综合经济,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我国区域经济之间合作程度将有待提升。

(三)没有借鉴先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各个区域经济之间缺少合作,因此,很难看到其他经济体系的优势。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建设中,各个区域经济只是把发展的重点放到了自身的位置,而忽视周围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没有意识到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因此,在发展中不能借鉴其他先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弥补自身区域经济的不足。

三、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一)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

在之前的特色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区域经济只重视自己的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其他经济体系的建设。在长期的发展中各个区域经济体系之间也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这种管理者思想意识的短缺将严重阻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想实现我国各个特色区域经济之间的平衡发展,各个特色区域经济体系之间必须加强有效合作,经济体系之间只有实现长期合作才能在竞争中发挥其合作的优势,并对自身经济结构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之间长期合作的存在也有效的降低了我国区域经济面对金融危机的风险,对于提升我国的经济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借鉴其他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我国的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想要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实现我国经济大国的伟大复兴重任,必须借鉴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首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借鉴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并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探索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模式。例如,具有旅游特色与文化特色的地区应积极结合自身的旅游及文化优势发展旅游经济和文化经济,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品牌;其次,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借鉴本国优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特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创新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采用符合本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方法。

(三)发展自身特色

首先,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应深入发掘区域特色,实现区域特色经济化和商业化,同时也要保证区域经济特色的原生态性,保持区域经济特色的魅力和吸引力,提高区域特色的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其次,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区域经济的文化影响力。例如,山东地区是孔子的故乡,山东地区经济发展应积极重视孔子的文化影响力及儒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开展文化旅游项目,以文化旅游带动山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云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并且云南地区有着秀丽的山川风景。开展文化旅游有利于加强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因此,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应积极发展自身特色。

(四)完善区域经济体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篇3

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决策,这是我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未来支撑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我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意义

县域经济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区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较突出,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农牧民收入低的根源主要在于工资性收入偏低。2011年,我区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310.86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工资性收入占农牧民纯收入的比重为19.7%,比全国低22.8个百分点。此外,城乡社会保障差别明显、农牧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更为明显。导致我区城乡差距的核心是县域经济不发达,为农牧民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为县级财政提供收入的能力有限。县域经济大部分是与地区资源相结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门槛低、易操作、普通劳动人员都可以胜任等特点。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促进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拓展农牧民就业渠道和增收空间。可以增加县级财政收入,使县级政府有更多可用财力,从而加大对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有效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从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使“三农三牧”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二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受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区区域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2011年,县域经济总量前10名的旗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已占到全区总量的三分之一,但仍有58个旗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到5亿元。从东五盟市所辖旗县与呼包鄂三市所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辖旗县来看,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为830亿元,最低的兴安盟阿尔山市仅为10.6亿元,相差78倍。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看,2011年,伊金霍洛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66.5亿元,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26亿元,相差近53倍。县域经济对经济发展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区域发展不协调主要体现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上。我区呼包鄂三市经济之所以发达,主要是县域经济发达。如全区2个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都在鄂尔多斯市。21个西部百强县,有11个集中于呼包鄂地区。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可有效提升各旗县特别是落后旗县的综合实力,使地区间差距逐步缩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

三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区农牧业基础仍然薄弱,农牧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尚未形成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化格局。县域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城镇化率仅为31.8%。县域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牧业现代化的一个交汇点。通过发展县域经济,一方面,可使优势特色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提升。可以利用传统工艺技术、地域特色发展新兴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可使城市经济做大做强,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推进城镇化进程。此外,还可为农畜产品创造稳定的市场需求,为农畜产品转化提供渠道,促进农牧业生产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一体的产业化模式。可见,县域经济是“四化同步”的一个有力抓手。

二、我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截至2012年底,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区总量的59%;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占全区的64%。但是,我区县域经济仍存在着发展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特色不突出、保障能力弱等问题。新形势下,要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要注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短缺,培育主导产业,要坚持借助外力和培育内力并重的发展原则。借助外力就是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我区一定要紧紧抓住国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的机遇,主动作为。承接产业转移要注重做好两方面的结合。一是要与既有优势产业相结合。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引进延伸配套加工产业,使其做大做强。二是要与新一轮产业转移特点相结合。新一轮产业转移呈现出结构高度化、分段化趋势特点。要结合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承接产业链分支环节——中间价值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的产业,培育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培育内力就是要积极推进全民创业。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群众创业热情,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大力培育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产业发展中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是推进城镇发展。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城镇建设要根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的关系,在做大中心城市的同时做大县城,发展特色镇、专业镇。县城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建设,打造一批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配套的重点县城。建制镇建设要围绕区域资源和产业特点,对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集聚带动力强的专业镇、特色镇。推进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在产业层次上差别化发展。城市经济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产业层次高的行业,把相对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让渡给

县域经济发展。鼓励城市经济加强专业化分工,实现产业链分解,把配套型、服务型产业实行外包,推进县域经济配套发展,最终形成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区绝大多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薄弱,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要突出抓好旗县城关镇和国家、自治区确定的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城镇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牧区饮水工程建设。完善交通路网结构,扩大路网覆盖面,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推进县城电力扩容、农村牧区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推进城乡电网同价。加快覆盖城乡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宽带、通信信号基本覆盖。

四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一定要处理好县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与当地基础和特色相结合,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未来我区人口转移趋势,坚持特色发展、集中集聚发展。要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坚决杜绝遍地开花式发展造成环境破坏。自治区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坚持各旗县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发展方向,统筹规划各旗县主导产业。

相关链接: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但是,区域经济学的不少理论、方法在运用时尚需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的重要推动,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要以市场为导向,同时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篇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广大农牧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区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牧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区的现代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我区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内容。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多数旗县抓住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2年,全区县域生产总值完成10260亿元,是2000年的12.6倍,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2%提高到64%;县域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91亿元,是2000年的30倍,全区所有旗县(市)地方财政收入都突破亿元大关。应该说,已经取得的这些成绩,为下一步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区县域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是与全国先进发达省份相比均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2011年我区县均经济总量109亿元,低于全国121亿元的平均水平,仅相当于江苏的1/5、山东的1/3;去年我区只有2个全国百强县,而江苏、山东分别有25个和24个。二是产业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大部分旗县传统种养业比重较高,工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产品居多。三是县域发展不够平衡。经济强县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少数强县和多数弱县之间发展差距过分悬殊。四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无论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还是城镇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都十分滞后。五是民生和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六是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强,市场主体发育不足,体制机制障碍还较多。从总体上看,县域这一层面仍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当前,我区正处于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全面加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意义。首先,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农村牧区是我区小康建设的主战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都在旗县。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着小康建设的进程。其次,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区大部分自然资源和园区集中在旗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心放在旗县,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将有力支撑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搭建好、发挥好县域经济这个统筹城乡的平台,才能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第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我区民生改善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旗县,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才能有条件提高旗县居民生活水平,才能提供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总之,县域兴则全区兴,县域强则全区强。

对于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王君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总体要求中提出,以县县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民生保障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我认为,这一总体要求符合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是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其亮点在于“以县县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而不是80个旗县平均实现小康。这一新目标的确立,能够确保每一个旗县都能在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新目标,特别是对于那些落后旗县。

基本原则中提出五个“坚持”:即坚持“四化”同步推进,坚持特色产业主导,坚持市场主体多元,坚持生态保护为重,坚持惠民富民优先。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根本。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只有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形成各自旗县发展的比较优势。坚持市场主体多元,符合十继续强调的“两个毫不动摇”,必须大力培育、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坚持生态保护为重,是贯彻落实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体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个旗县的立足之本。坚持惠民富民优先,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富民强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篇5

关键词:发展中大国;结构主义;产业布局;经济布局

作者简介:生延超,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湖南长沙410205)

发展中大国的崛起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近些年人们对发展中大国的讨论热度不减。基于欧阳i(2010)关于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的特征分析,本文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四个代表性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关于发展中大国的空间结构是如何决定产业布局和经济布局的,分析发展中大国的区域产业布局模式和经济布局模式。

一、结构主义视角的区域空间差异

结构主义主张以整体系统的视角观察社会,通过探求经济社会整体各部分因素间的关系来分析和解释客观经济社会。从方法论上,结构主义是向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假定进行挑战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主要特征是把考察对象当作一种“体系”,即考察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各个部分,从更特殊的意义上说,结构主义主张存在着不可能观察到但可能产生观察到的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组社会经济结构?r?。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非均衡发展状态是结构主义经济理论产生、发展与演化的温床。随着发展中大国经济的发展,结构主义逐渐成为显学,成为探讨发展中大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标准分析框架。

发展中大国初始要素禀赋、制度条件及发展基础不同,其在劳动力供应、资本存量和前沿技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差异,不能用发达经济体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这些欠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过程?t?(Lewis,1954),这是以Lewis为代表的早期结构主义者,研究欠发达国家发展问题时重要的逻辑起点和前提假设,这个起点实际上就是要关注区域经济的空间要素。随后,一些新古典区域均衡理论学者,如north(1953)等提出,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过程中,不能片面地强调工业化而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空间差异,因此,必须要把技术因素和空间要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里?u?。可见,早期的结构主义学者与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核心是一致的,经济发展并非边际增量的问题,而是一个结构变动和全面增长的问题?v?(Singer,1950),这里的结构变动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空间结构的变动。如果没有结构转变,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这些发展中大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将不可能实现?w?(Kuznets,1966)。可以说早期的结构主义学者注意到空间结构差异导致的区域经济差异,但这个时期的结构主义学者依然强调欠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认为欠发达国家存在市场缺失和结构刚性的缺陷,市场机制不能帮助区域之间形成最适度完全竞争经济的各种信号?x?,市场失灵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普遍存在持续的空间失衡状态?y?。因此,结构主义理论与方法弥补了新古典主义范式的某些不足,提倡的政府干预与进口替代战略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对于发展中大国而言,由于国土规模巨大、区位差异明显,单纯的进口替代战略,有助于短期内区域增长极的培育和特定优势区域的快速发展,但无法有效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并且由于可动用的资源有限,单纯靠政府干预,也会形成新的结构性差异,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可能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差异,加大贫富差距,21世纪初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失衡严重的现实,证明该理论在发展中大国有限的适用性???。

随着传统结构主义理论在指导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如中国、印度等典型的发展中大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弊端日益凸显,结构主义学者逐渐意识到理论本身的缺陷。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结构主义开始与新自由主义相结合,新结构主义形成。它基于传统结构理论的合理内容???(Bielschowsky,2009),充分吸收新自由主义的精髓,反对结构主义过分相信国家干预的作用,主张使用“一种选择的、战略性的、对市场起补充作用的新型国家干预模式”???(Sunkel,1993),将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统一。新结构主义是对传统结构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扬弃,强调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陈红进,2015),它在中心―结构、新工业化道路、收入分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高鸿鹰,2011)。林毅夫(2010)认为新结构主义的精髓在于它着眼于国内,发掘自身优势。在他看来,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内生于它的要素禀赋结构,一国的要素禀赋决定了它的比较优势,从而决定了该国的最优产业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的驱动作用??????。按照新结构主义经济学的逻辑,发展中大国只有基于自身特定的区域要素禀赋,才能选择出区域优势产业,培育出区域内生能力,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或者更为直接一点,发展中大国必须基于空间结构的现实,选择适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的经济布局模式。可见,新结构主义既是发展中大国产业结构选择和产业升级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发展中大国区域产业布局模式和经济布局模式的一个理论支撑。

二、空间结构和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布局

经济布局实际上是社会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形式,而生产力布局是一个多层次、经纬交织的多维网络系统,它主要分析资源与区域经济要素分布、流动与空间聚合,研究区域的Y构、差异、耦合和区域关联。从构成的角度来看,生产力布局包括产业布局与区域布局。其中,产业布局主要分析各产业、各行业布局的特点与配置等方面内容;区域布局则着重分析在特定地域空间,各部门集聚形成规模不等、类型不同地域经济综合体,以及区域间的竞争与联合???。当然,经济布局作为经济发展的空间形式,它的发展演变与区域自然资源、知识与智力资源、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包括历史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政策变化等)等诸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按照新结构主义学派的观点,要素禀赋、产业布局与经济布局三者之间形成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点、线、面的逻辑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着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并最终决定区域经济布局。

其实不仅仅是新结构主义理论,而且无论是早期的空间结构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等),还是现代的空间结构理论,都已经认识到区域经济差异的现实才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逻辑起点。而且现代空间结构理论进一步提出,要特别注重区域空间结构的五大要素:节点、通道、流、网络和等级体系,以及在其要素基础上形成的地域组合特征和演变规律???,它是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聚集程度以及通过线状、网络基础设施而发生交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当然,在区域形成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关系、产业集聚程度、部门间疏密关系及其组合形式都存在着差异,这就会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可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产要素、产业结构类型、经济控制力等在一定地域空间的综合反映,它决定着区域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有机组合和经济发展要素在空间结构上的优化配置与安排。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演变及特征,都会对经济布局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决定着经济布局的走向???。

1.发展中大国的空间结构

发展中大国由于其国土规模、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程度等决定了其要素禀赋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土地、劳动力、资本、市场、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要素配置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而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和造就了发展中大国不同的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多元结构、圈层结构、梯度结构等。

(1)多元结构。所谓“多元结构”主要指发展中大国在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和工业化过程中,经济体系中不同性质的制度、技术、机制等的并存,使部门间生产函数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区域间或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经济性多极分化现象???。从现实考察,多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是与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初期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人口迁移政策及经济启动的各项初始条件(包括历史、文化、体制背景等)密不可分的,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必然性。主要表现为地区的多元结构、经济的多元结构、技术的多元结构等。就发展中的大国而言,其国土面积广大、地理位置差异、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易造成生产结构的空间差异,加之发展中大国对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长期实施特定经济发展和扶持战略以及城乡分割制度,多元结构的推行在经济发展初期发挥了集中配置资源有效促进发展的作用,但随着多元结构的进一步推进,其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瓶颈。

以城乡多元结构为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以农促工和户籍制度改革,加大了城乡多元结构差距,促进了城市工业大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2014年的城镇化率为54.77%,较2000年的36.22%有较大提升,但同时也造成中国居民的基尼系数从2000年的0.4089上升到2014年的0.469,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同样,印度的城乡多元结构也非常明显,而且2014年印度的城镇化率仅为32.37%,仍处在中国2000年的水平(见表1)。多元结构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发展中大国均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以印度为例,基尼系数从2009年的0.339扩大到2011年的0.490,其他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巴西的基尼系数近年来虽有所下降,但普遍处于0.4~0.5的收入差距较大阶段。以城市贫困人口为例,2001年印度全国城市贫民窟人口为7526万人,2011年达9306万人,10年间增加1780万人。

(2)圈层结构。圈层结构源于杜能提出的“杜能圈”,杜能认为区域是以城市为中心,以同心圆状的空间分布为特征向外扩展。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心地区可集中禀赋资源,促进产业在此集聚,实现规模效应,随着中心地区的形成,产业集聚不断增强,当极化效应小于扩散效应,说明中心地区日趋饱和,中心地区的产业集聚变得外部不经济。这时中心地区的产业开始寻求扩张。而此时产业向外转移实际上就决定了层级结构的形成。事实上,圈层结构表现为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居民点空间分布等经济景观由中心到的逐渐分化,它们之间呈现明显的空间层次性。这种层次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内圈层、中圈层、外圈层。其中内圈层以第三产业为主,区内人口密度大以及房屋密集且建筑物高;中圈层人口密度较小,建筑较为稀疏,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城郊农业较为发达;外圈层主要以农业为主,它一般是城市的水资源供给场所、休闲娱乐之地。外圈层中有可能产生卫星城、“飞地”等,它们往往承担并发挥着城市的功能。圈层结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实践。在整个圈层经济结构的成长周期中,区域内产业间分工、产品间分工促使圈层经济结构内部的层级之间形成复杂的多维联系,这种复杂的多维联系体现了城市群之间的经济关联性和层次分异性。

发展中大国由于经济要素的空间布局不同,加上政策上的刺激,使得圈层结构表现非常明显。在中国,影响比较大的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成渝经济圈等,它们均是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一个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圈层结构。以长江三角洲为例,作为国际金融、贸易、经济和航运四个中心城市的上海,是该区域的经济文化核心,其对周边地区的技术、资本、劳动力等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形成了第一圈层,即核心区域,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和浙江两地流入上海的资金总量在5000亿左右,作为核心层的上海,在产业上主要是以服务业为主,其金融、贸易、航运、现代服务业等在国际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处于第二层次的南京和杭州,拥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第二圈层,产业主要是以工业、服务业为主导,成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支撑;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苏州、常州、无锡、台州及宁波等成为第三个层次;而南通、泰州、扬州、湖州、绍兴等区域,则是长三角区域的第四圈层。这些不同的圈层,目标定位和产业布局都不同,共同维系着一个庞大的区域经济共同w。

(3)梯度结构。梯度结构来源于梯度推移理论,该理论强调区域经济层次的差异性,认为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是不平衡的,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经济技术推移梯度;若区域经济技术存在势差,就存在技术经济推移的动力,就有可能形成工业企业的生产力布局推移。根据生产力梯度推移原则,生产力的空间推移是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高梯度地区优先采用和发展先进技术,然后再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过渡。作为梯度推移理论的一种延伸,梯度结构也是多元结构的具体表现,只不过梯度结构更强调区域差异,强调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差异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态。更具体一点,梯度结构的形成实质是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分布与成长的差异所致。

以金砖国家为主的发展中大国,其空间结构均存在明显的经济技术梯度。中国在1987年的“七五计划”中根据区域要素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程度,将全国分为“三大经济地带”,这种划分以及后来政策的强化,使得中国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上存在着巨大的梯度差异,东部地区是高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地,中西部虽可利用自身要素禀赋优势促进产业升级,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镇。从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亦能看出这些区域间的梯度差异,东中西部国土面积占比为1:1.99:7.53,但GDp占全国比重则为2.56:1.44:1,西部领土面积是东部的7.53倍,GDp却不足东部的40%。巴西同样存在着严重的梯度差异,就其经济发展状况,全国可以分为北部、中西部、南部、东北部、东南部五个地带,2014年,东南部GDp占比为全国的一半以上,南北差距极大。俄罗斯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欧洲板块,经济总量的4/5集中在其西部,而远东地区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形成了严重的梯度结构(见表2)。

不管是多元结构还是圈层结构抑或是梯度结构,都有着共同的表现,这些表现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非均衡性,发展中大国国土面积广大,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人口规模和分布情况、历史基础等存在差异,导致区域内产业结构不一,从而体现大国空间结构的非均衡性,多元结构就是典型依据区域非均衡发展为核心而形成的;二是适应性,即空间结构体现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程度的层次性,为区域空间结构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发展空间,这种多元特征能够适应不同发展模式的需求,从而形成一种适应性优势;三是开放性,各种区域经济体的兴起,零关税、贸易自由化使得要素流动成本降低,速度加快,发展中大国为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实现经济赶超,纷纷加强国内区域之间以及国家间的开放度,跨区域跨国家空间结构也成为当下经济空间结构的一大特色。譬如“金砖四国”之间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中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确定等均是大国空间结构开放性的表现。

2.发展中大国的空间结构决定着区域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布局

发展中大国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区域内产业间必须按一定比例发展,产业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组合成一个空间系统,其要素禀赋之间的不同结合形成了产业的空间结构,并促成产业布局的形成。而每一个区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区域内产业间、区域之间都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空间系统――区域空间结构,而区域空间结构中各产业的空间联系以及产业结构的适时变换与升级,都要求区域经济布局的适时调整和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区域空间结构。

(1)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与区域产业布局的作用机理

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的布局与升级。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是要素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构成要素)在大国空间上的分布状况,体现出以地理空间为载体的区位关系和空间组织形态,决定了产业的分布特征和生产效率。发展中大国的空间结构所表现的多元、圈层及梯度结构实质上是大国空间结构在规模结构、地域结构及职能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而空间结构不仅与区域经济布局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规模、地域及职能结构三个方面决定着区域产业布局,进而决定区域经济布局。

首先,发展中大国规模结构决定产业数量及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在规模结构方面具体体现在区域空间热丝凇⒆试词量和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是其主要特征,一方面,发展中大国自然要素禀赋丰富且种类不一,人口众多且人力资本丰富,若在区域内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组合,有助于促进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为产业数量和产业结构的提升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另一方面,人口众多、市场潜在需求、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导致需求层次的变更,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高层次需求品的出现,也为产业数量和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发展中大国空间地域结构决定产业水平的提升。地域结构反映了发展中大国不同层次区域的分布状况、集聚分散状况、发展轴线等。随着空间结构的演化,区域内城市规模不断增长,城市化过程使得城市不断向农村发展,人口、资本、技术等资源不断由农村向城市聚集,城市―农村地域结构对于农村的好处在于扩散效应的存在使得市郊服务业及农村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于城市的好处在于极化效应的存在使得资本、技术、人力等集聚,从而促进产业在此集聚,实现规模效应,提升产业水平。

再次,发展中大国空间职能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发展中大国内部空间的自然要素禀赋、地理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实力不尽相同,决定了各区域在发展中大国内部承担着不同的职能。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区域一般利用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禀赋条件进行产业分工,除开一些配套本区域生产和生活的产业。大国内经济发达区域往往是先进技术、密集资本和高质量人才的聚集地,它会运用这些优势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等;经济欠发达区域则根据自身的自然要素条件及已有产业基础发展和强化某些产业领域的特色,并不断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在服务功能上的承上启下,实现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欠发达的配套联系与发展。因此,在发展中大国内部各区域应开展有效的分工,才能最大程度规避不良竞争和诸侯经济,推动区域间产业结构的转换。

(2)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布局的作用机理

第一,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内源性和外部性的互相转化是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和升级的动力。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的内源性是由内部的生产力诸多要素决定的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区域发展水平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性。其外部性是相对于内源性而言的,存在于区域之外,但又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认为是更广范围内的区域空间结构内部性。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外部性内部化是区域空间结构外部性对内源性的同化,或是说内源弱化、外部性强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在开放区域之间,某些优于区域空间结构内部性的外部性要素禀赋由区域外向区域内渗透和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相对落后区域经济布局,促使区域要素配置、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引起一系列带动辐射效应并产生积极变化,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布局模式的升级。同样,区域空间结构内源性外部化是区域空间结构内源性对外部性的同化,从而使区域外部空间结构转化为内部空间结构,进而使本区域外的区域经济布局发生变化,同时也推动着经济布局模式的调整。

第二,区域内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是区域空间结构内源性与外部性相互转化的基本形式。由于区域内生产要素禀赋、产品、部门和产业均存在扩散效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会相互影响、相互贯通,当这种影响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区域经济布局发生变化。区域内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资源互补式,二是产品互补式,三是产业互补式,四是城乡功能互补式,这四种类型的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和升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资源互补是促成产业布局最基本的配置,当资源互补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产品互补,进而引发区域空间结构升级的高级形式――产业互补和城乡互补。区域经济布局也在区域内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得到调整和升级。

而区域产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布局模式。在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区域内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也只是初级的资源互补、产品互补,经济布局模式大多也是与之相对应的初级模式。而在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区域内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则多为高级的产业互补传递和城镇功能互补式,以点及线,以线带面,产业综合体向产业开发带延伸,经济布局模式则为对应的高级模式。因而,区域产业发展程度是经济布局模式选择的直接影响因素。

三、基于空间结构的发展中大国区域产业布局模式

产业在一定的地域内展开,依据地域的具体条件进行布局,其中地理位置、自然、经济、科技及社会政治等因素对产业布局具有重要影响。产业布局并非固定不变的,它的分布和组合形式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域和同一地域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具体情况不同,相应的产业布局模式也存在差异。产业布局在早期强调自然因素的主导作用,但随着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及科技革命的推动,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步弱化,技术创新环境、现代基础设施、行政管理绩效、人才供给状况、地方文化氛围等逐渐成为产业布局的重要考虑因素,产业布局模式由传统的均质、点轴、网络等模式逐渐发生转变。对于发展中大国而言,由于经济要素在地域上的差异性,空间结构的非均衡性、多元性等特征,导致发展中大国的产业布局模式更为丰富和多样化,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模式: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链条型布局模式、政策诱导的产业园区型布局模式及市场引导下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型布局模式。

1.依托区域资源的产业链条模式

产业链是指产业各部门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依据特定逻辑和时空布局关系形成的链条式布局形态。产业链条型布局模式是资源型城市和区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模式强调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发展上下游加工业,建立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链,来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增加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发挥资源型产业集群的集约化生产效应,以摆脱对资源的单纯依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例如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石化工业等资源型产业,上游建立资源的勘探开发、初加工等相关服务行业,下游建立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原材料精细加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所以,依托区域资源的产业链条模式是发展中大国多元结构背景下产业发展和布局的必然选择,正是发展中大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使得生产结构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发展中大国在区域产业选择上,必须考虑这种资源禀赋结构,尤其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更不能脱离资源禀赋现实。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形成的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在脱离政策扶持之后,背离资源禀赋基础的产业布局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现出来的破产倒闭或萧条就是明证。可以说,资源型产业链描述的是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企业网络结构,产业链升级模式可以分为:垂直一体化模式(企业向产业的上下游延伸)、横向一体化模式(同类企业兼并或联合)、斜向一体化模式(与本产业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一体化)及混合一体化模式(产业收缩或延伸,甚至产生新的产业链)???。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链条型布局模式一方面通过内涵式产业链延伸,在核心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建立起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群,解决资源型产业链过短的问题;另一方面采用外延式产业链延伸,拓展资源型产品线,发展非资源性产业,解决产业链过窄问题,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发展中大国国土面积辽阔,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在国土面积上,俄罗斯居世界第1位,中国、巴西、印度分别居世界第3、5、7位;资源总量上,俄罗斯占世界第2位,中国、印度、巴西分别占世界第3、8、9位。因此,依据比较优势原理,发展中大国按照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资源型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故资源型产业的链条型布局模式在发展中大国应用广泛。例如2007年俄罗斯共出台了65个相关政府令,通过提高关税,限制资源出口和鼓励在俄境内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发展创新型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俄罗斯依托传统的资源优势,在生物技术、制药、汽车、电子技术、航空科工等都得到飞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样,巴西依托自身丰富的铁矿石、铀矿、铝矾土和锰矿、森林、水力等矿产资源,形成了完备的钢铁、汽车、造船、石油、化工、冶金、飞机制造等工业体系,在世界市场上享有盛誉。

2.区域政策引致的产业园区模式

产业园区也是发展中大国一种常见的产业布局模式,它主要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实现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共享,减少外部负效应,创造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和产业群的布局模式。产业园区主要有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等形式,主要在城乡结合部形成,按照发展中大国圈层结构的说法,这一般是位于中圈层或者外圈层,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建筑密度相对稀疏,在发展初期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希望通过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培育新的战略性产业。当然,也可能在外圈层采用“飞地”的方式,布局特色战略性产业,通过产城融合,培育出卫星城,特色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在园区内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各类服务,利用地理位置临近降低相互间的物流和交易成本。该模式主要在政府的外力驱动下形成,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作为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的一种重要模式,产业园区由政府出面进行前期的政策引导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战略分析后,筛选出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通过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者相关政策优惠,吸引适合园区产业定位的企业入园,为园区企业创造集生产制造、研发办公、综合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集中区,绕着“产业微笑曲线”构建价值一体化平台,通过产业间和产业内的匹配和互动,形成业态聚合、功能聚合和资源聚合,从而形成自身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和区域价值。

对发展中大国而言,采用该种布局模式可以集聚创新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加园区产业的关联度,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它在发展中大国应用较早,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1991年,为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印度建立了14个软件技术园区,同时大力发展高新园区,实现特定产业的高速发展。其中的班加罗尔就是典型的政府主导下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在一系列高新园区的支撑下,印度从最初承接数据录入等低附加值项目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领域扩展,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升级,也使软件业成为印度经济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印度软件及服务业总产值已超过1500亿美元,在全球软件外包产业中的份额达到60%以上,有6个城市入围全球10大离岸外包目的地。在我国,1985年创办第一个高新园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1988年建立第一个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截至2014年6月,共设立215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409亿元人民币,工业增加值26005亿元。到2014年8月,国家高新区总数已达114家,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可以看出,产业园区型布局模式是发展中大国区域a业布局的重要模式。

3.区域环境诱导的产业集聚模式

基于集聚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等因素,通过它们交互作用、共同促进而形成的产业空间布局,称之为区域环境诱导的产业集聚,这种经济布局模式强调在特定的区域内,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服务业高密度聚集在一起,它不仅强调企业在地理上集中,更注重企业之间的本地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这种模式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有些是拥有先天的资源优势,有些是后天的人才带动,或者是区域内文化的根植性,很难单纯用多元结构还是圈层结构,抑或是梯度结构来解释,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种模式中企业之间强调科学合理的分工,这种分工更多是技术层面的分工,也就是说集聚区内的企业,在技术上形成了互补的梯度,这种梯度决定了大家在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和利润获取的水平和层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产业集聚模式,既有着区域政策诱导,也有着技术的梯度,是两种空间结构结合导致的产业布局模式。在该模式中,集聚区内企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他们通过高度专业化分工而结成一种长期的稳定生产关系。企业在经常的联系、互动过程中,根植于互相熟悉的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来采取各种经济行为。由于区域根植形成的产业集聚型布局模式是在地区自身发展而成的,因此它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吸引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集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拥有一定的基础后,政府可以仿效产业园区的做法,一方面政府通过政策为聚集区内企业提供优惠条件,不断吸引产业链条内的优势企业或者配套企业进入,以拉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规模和影响力,最终构筑特色鲜明的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利用优惠政策引导对聚集区内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公共设施投资等加强建设,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构筑完整的产业链条,争取在价值链分工中形成高地。

发展中大国具有典型的内源性特征,可以依靠本国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推动特定区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因此,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型布局模式在发展中大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印度形成以班加罗尔、钦奈和海德拉巴构成的“金三角”地区,形成软件产业的高度集聚区。我国“块状经济”也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反映。据统计,浙江共计有52个“块状经济”,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以上,在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浙江有56种以“块状经济”方式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一。其中,绍兴成为全国产量最大、设备最先进、交易最活跃的化纤纺织产业集聚区;温州集聚了制鞋企业5000多家,年产值和相关配套产业年产值分别达250亿元和150亿元,产品市场份额占全国的20%以上;宁波鄞县的服装业、湖州织里的童装业、海宁的皮革业、嘉善的木业、永康的五金业等,都是区域根植形成的产业集群型布局模式的典型。

四、基于空间结构的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布局模式

空间结构侧重于区域空间形成机制、分布特征的规律性分析,经济布局模式是对空间结构规律的现实反映。由于区域发展阶段差异,区域空间结构呈现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形式;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区域空间结构也会呈现不同的发展形式。出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多元性、差异性和特殊性,不同区域空间结构,甚至是同一区域空间结构的不同演化阶段,产业布局模式不尽相同,必然导致经济布局模式也不尽相同。应根据区域空间结构合理选择并适时调整产业布局模式,进而促进经济布局模式的调整和升级,在目前,区域空间结构背景下产业布局决定的经济布局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点轴式、网络式和梯度均衡式。

1.点轴式区域经济布局

由于空间巨大,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资源禀赋、地理基础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较大,发展中大国很难采取全面均衡发展的经济布局模式,只能集中有限资源,实施重点突破。源于区域经济学核心理论的增长极理论以及中心地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必须在特定的地理空间上选择增长极,通过一个或数个增长极逐渐向其他区域扩散,最终才能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依托该理论逐步形成了点轴式空间经济布局,正是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空间突破的有效路径。在发展中大国,经过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逐渐从匀质分布状态演变为非均质状态,最终使生产资料向特定区域聚集,不断促成点线和轴线的形成,最终扩展为中心和轴线系统。具体来说,点轴结构中“点”是指区域发展中的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中心区域,“轴”是交通、通讯线、能源线和供排水线等连接起来的线状基础设施束。点轴式区域经济布局实际上考虑到了发展中大国多元结构的现实,正是国土面积广大、地理位置差异、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易造成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的非均衡性,限于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的制约,必须集中配置有限的资源,实现重点突破,于是,发展中国家会重点培育若干个增长极,但是作为空间广袤的发展中大国,一两个增长极的扩散作用和极化效应肯定有限,因此空间中多个增长极的培育就势在必行,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聚集与扩散,最终形成系列点轴。点轴式经济布局要想发挥作用,实现未来的均衡发展,就必须发挥增长极的圈层结构效应,靠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使得要素在空间中优化布置,实现小区域内的均衡发展。目前国内众多的区域发展现实,如西安―宝鸡为中心的关中发展战略布局、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川渝发展战略布局等,都是典型的点轴式经济布局,既考虑了多元结构现实,又考虑了圈层结构的效应。问题是,发展中大国如何选择自己的增长极,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这就必须依托区域资源,选择有一定的资源禀赋优势,又便于构筑完整的产业链条的产业,也就是要选择合适的产业布局,只有如此,才能如新结构经济学设想的那样,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构筑区域发展的内生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点轴式区域经济布局实际上是区域资源的产业链条模式发展的结果。

点轴式经济布局模式可以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吸引资源向特定区域聚集,在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增长极就形成了具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区域经济中心,可以利用发展轴线,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效应,实现区域经济的空间协调发展。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被很多发展中大国认为是区域经济布局的有效模式,因而被许多国家认同和采用。当然,在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点轴式布局模式的内在动力机制、具体结构形式以及规模等级均会存在不同,也就是说在发展中大国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点轴模式具有不同特征,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融入时代特色,这种特征体现为集聚与分异程度及社会经济客体间的相互作用等。点轴式经济布局的优势在于可实现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有机统一的地域经济网络,在发展中大国,若确立了区域范围内重点发展轴线,则可使全国战略和地区战略实现较好融合,使区内各地区、各产业有明确统一的地域开发方向,从而提高基本建设的投资效果和管理组织水平???。这一模式对我国国土开发、生产力布局提供了可操作的理论结构,1987年,《全国国土总体规划》试行,其中海岸地带和沿江地带(即“t”字形结构)作为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战略重点纳入规划中,点轴模式在我国得到较好的应用,这种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L和资金的有效利用。可以说,点轴式经济空间结构模式是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它可发展为网络开发模式,其实就是点轴模式的延伸。

2.网络式区域经济布局

网络式经济布局模式是点轴式经济布局模式发展的结果,网络区域布局模式中的网络是指一定区域内点极之间及经济轴线之间的经济联系并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规律经纬交织而发展成的点、线、面于一体的经济系统。主要包括产品、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动网及交通通讯动力网等???。该模式主要出现在经济较发达阶段,在“点―轴系统”开发导致过分集聚的情况下,区域空间结构的集聚演化促使区域经济布局调整,随着交通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区域经济趋向于分散化而形成网络状况???,网络区域经济布局模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选择。当区域形成众多经济增长极,区域内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完备,增长极与增长极之间联系愈加紧密时,点轴空间交互扩张,产业布局成网络分布,区域经济呈全面发展态势???。当然,网络式区域经济布局模式也吸收了圈层结构的精华,当一定区域中若干个增长极建立起来以后,通过区域之间的交通网络或者其他线条连接,进而形成不同的战略节点,形成梯度分明的圈层结构。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在这些不同节点周围,云集着不少区域政策诱导形成的产业园区,这些园区通过分工合作形成紧密的高新技术产业网络,最终实现整个区域内产业的升级。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里,区域政策引致的产业园区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形成经济布局模式中一个关键环节。

中国的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均经历点轴模式向网络模式发展演变的过程,从长三角地区来看,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通过沪宁杭稠密的公路、铁路网将苏州、常州、无锡、湖州、嘉兴、绍兴等城市紧密联系起来,同时长三角地区沿河靠海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得该地区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业非常发达,纵横交错的交通干线网沟通了长三角地区的联系,在整个长三角地区资源和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在这种模式中,各个核心节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布局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了“一区六园”的新格局,即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大学科技园区、中国纺织国际科技产业城、金桥现代科技园和嘉定民营技术密集区,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示范基地,产学研结合综合改革的先试先行基地,创新型人才、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和辐射基地;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总量在部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已经形成了软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在长三角产业格局中独占鳌头;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信息软件、物联网、电子商务和文化创意产业也在国内起引领示范的作用,通过这些中心节点城市的园区产业布局模式,使得长三角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引领着国内产业发展升级的方向。采用网络区域经济布局模式,不仅可以统筹区域内资源、要素、企业、部门等组合成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的区域经济系统,促进顶级中心城市沪宁杭与次级中心城市(苏州、无锡、常州等)互通有无、分工合作,同时促使长三角地区空间结构发生重构,推进了该地区一体化进程。这种模式在发展中大国均有运用,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大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不具备这种经济布局实力和经济发展。

3.梯度均衡式区域经济布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篇6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058-05

导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最显著的成绩就是诞生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形成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极大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得益于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政策协同推动,基本打破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相互封闭,区域与区域的互动更加广泛与深入,形成了良好的跨区域产业合作环境,众多区域间合作经济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进一步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和区域的综合竞争力。经过七年的努力,2011年5月,《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意味着成渝经济区被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重点开发区,该区域也成为了新十年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平台。这对于新形势下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对深入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引擎都将起到重大作用。另外,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影响,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仅为7.4%,且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速要普遍低于中西部地区。打造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形成区域经济第四极成为区域经济领域的新课题。

一、成渝经济区的建设意义

市场分割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障碍,把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中心有利于将分散的局部地区优势叠加为综合经济优势。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与“长江开发战略”的结合区,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1]。因此,把成渝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区域中心影响到西部乃至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锋和代表,成渝经济区国家战略区域中心建设被赋予了特殊地位。

在当今国际国内新一轮产业转移以及各个层级区域之间力促开放合作的新趋势之下,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全球化和区域开放合作的角度出发,把成渝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区域中心,这样才能真正建成带动整个西部经济成长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二、成渝经济区的进展

(一)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概要

1.现代产业体系取得积极进展

在联想、英特尔、富士康、仁宝、纬创、长虹等企业的带动下,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扩大,计算机、新一代显示器件、卫星导航等产业链加快构建完善,西门子成都研发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戴尔(成都)全球运营基地、长虹电子200万台平板电视整机项目建成投产,区域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增强。

组织实施天然气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规划,依托成都、南充、达州等一批油气化工基地,推进汽油、气盐、气硫、气磷资源嫁接整合和产业链延伸,推动企业发展精细化工产品。

成都、德阳、自贡三大装备制造业建设进度加快,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2%、19.3%、18.7%。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上十家车企完成落户,以成都为中心,重庆、绵阳、南充、资阳相连的汽车制造产业带基本形成[2]。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川省连续第三年设立20亿元财政专兴产业重点项目研发攻关和新兴产品产项资金支持战略性新业化。

2.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市

2013年,成都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机械、汽车、石油等特色优势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18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91.9%。突出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4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率贡献率达到23.3%。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汽车摩托车产业基地。2011年,汽车摩托车规模以上总产值达到3788亿元,轿车为主、宽系列、多品种的产品格局基本形成。电子信息制造业迅猛发展,2011年实现规模以上产值2016.6亿元,同比增长95.3%,比全市工业平均增速高67个百分点。

德阳市已发展为中国三大重装基地之一。目前,全国40%的水电机组,30%以上的火电机组,45%以上的大型轧钢设备,4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60%的核电装备在德阳研发制造。绵阳市已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以食品、冶金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和化工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3],是西部第二大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4%,达到1080亿元。

3.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新筑现代有轨电车主产基地、泸州长液高性能液压件基地、新都桥风光储发电示范应用项目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国机重工西南基地、自贡节能高效工业泵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大飞机、G50重型燃气轮机、核电Cap1400、百万千瓦级w火焰炉、百万千瓦级二次再燃炉、国内首台万米钻机等重点新产品研发取得突破,燃气轮机、石油钻采等产业创新联盟加快组建。

(二)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状况

在2011年国家正式批准成渝经济区为国家战略区域中心前后,我们对成渝经济区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川渝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成渝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第一产业占比、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进行了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呈现出以下特征:

首先,从总体上看,在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中心的区域经济中心后,成渝经济区第一、二、三次产业有了明显的增长幅度变化,其中第二、三产业比第一产业增长幅度大;川渝地区GDp总值有大幅的增长。具体来说:2007―2014年川渝地区的GDp由14617.12亿元增加到了42802.1亿元,增加了28184.98亿元,年平均增长达到24.1%;2007―2014年成渝经济区的第一产业值由2192.95亿元增加到了4054.88亿元,增加了1861.93亿元,年平均增长为10%;第二产业值由6154.04亿元增加到了20351.15亿元,增加了14197.11亿元,年平均增长了28%;第三产业值由5122.38亿元增加到了16264.69亿元,增加了11142.31亿元,年平均增长了27.19%。尤其是在2010年后,川渝经济区正式为国家战略区域中心后,增长幅度明显提升,这表明成渝战略区域中心的规划对川渝地区的经济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其次,成渝经济区三大产业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第一产业占比不断下降,而第二、三产业占比从总体来说呈上升趋势。具体来说,2007年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差距分别为27.1%和20.04%,在2014年这一差距为38.05%和28.5%,特别是在2010年以后,这一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而第二、三产业的差距在2010年以后,呈不断减小趋势,从15.48%下降为9.55%。成渝经济区升级为国家战略中心区之后,第二产业占比受实体经济下行因素影响有一定下降,而第一产业稳中有降,第三产业有较大上升,远远高于第一产业,这表明成渝经济区的三大产业结构在2010年以后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但是,与长三角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三大经济区相比较,成渝经济区在国土面积上与这三大经济区大体相当。2014年,成渝经济区的三次产业比例为9.47∶47.55∶38,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比重偏大。而三大经济区的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长三角经济区为4.3∶45.3∶50.38,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为1.87∶42.34∶55.79,京津冀经济区三大产业占比比例为5.73∶41.12∶53.16,第三产业发展较好。目前这三大经济区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而成渝经济区则仍处于工业化中前期,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分布特征[4](依据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判定方法)。三大经济区工业体系较完备,工业重型化特征突出,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产业群和产业链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且各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优势较突出[5],第三产业保持高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力量。相比而言,成渝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和优势有所薄弱,传统制造业比例较高,信息生物等高技术产业虽得到迅速发展但比例仍较低,产业链条短且群体规模小,在全国范围内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不多,第三产业初步发展,产业大部分属于资金密集型。

(三)成渝经济区城镇化水平与三大经济区相比仍较低,区域发展差异较大

2014年底成渝经济区的城镇化率为52.19%,虽比2010年上升6.72个百分点,但仍比全国水平低2.58个百分点。从与中东部的三大经济区的比较来看,差距仍然显著。比京津冀经济区低8.86个百分点,与长三角、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差距高达16.62和31.75个百分点(如图3所示)。从经济区域内部城镇化水平来看,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2014年,除成都、重庆继续保持城镇化突破60大关,分别为70.3%和60%以外,其他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仍比较低,平均水平为43.14%,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最低的广安市为35.81%,两者相差将近34.49%,接近一半。这些区域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缓慢,成为全面提高成渝经济区为国家战略区域中心的阻碍。

(四)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能力不强,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大的社会系统。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为系统的创新主体之间通过相互及与环境的作用而实现系统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产生影响。由于成渝经济区一体化程度不高,包括户籍壁垒、行政监管壁垒、执法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壁垒、金融服务方面和产权市场方面的壁垒等大量存在,阻碍了创新主体和要素有序流动。

由上图可以得出,根据波特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目前,成渝经济区主要处于投资―创新和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阶段,还没有像三大经济区那样达到创新驱动阶段。

三、加快成渝经济区建成国家战略区域中心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竞争能力以及科技实力还不能和长三角、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经济区等发达地区相比。我们有必要采取以下对策,促进成渝经济区快速、协调发展,实现国家战略区域中心,成为面向中西部的第四增长极。

(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协作,合理布局第一、二、三产业

引导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型的现代农业调整,加大三大产业互动,充分利用成渝经济区的农业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培养优势品种,发展特色农业,使其形成包括农工商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提高产业化规模,实现具有成渝经济区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建设标准化的现代农业产业。

立足成渝经济区能源矿产等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基础,加快构建一个“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形成“突出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三个发展层次。加快推进技术渗透性强、附加值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成渝经济区主要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生产业,支持制造业主产品扩展服务功能,开展售后服务,故障诊断、远程咨询、更新改造等增值服务和专业服务。培育附加值高、辐射力强、带动性大的生产服务产业体系,提升配套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成渝经济区的旅游资源,整合成渝经济区旅游市场,联合开辟旅游路线,鼓励跨区域合作,大力发展跨区域旅游,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产业集群。同时,鼓励和支持成渝两地金融机构跨区合作,扩大成渝经济区金融业对外省开放广度,培育跨省市金融集群和市场,加大政府和财政投入,大力加快区域内产业升级,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充分利用川渝在西部区位特点,分工合作,联合打造成渝经济区现代物流业。整合发展现代物流,需要成渝在统筹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等基础建设基础上,实现基础设施的全面对接,并以此为抓手,力促现代物流业一体化发展。

(二)加快成渝经济区的城镇化进程

成渝经济区城镇化的发展,应当凸显地域差异,有重点有层次地逐步推进。有三种发展战略模式:其一,承接式发展战略,实现借力发展。通过前面分析可以得出,成都、重庆市属于成渝经济区城镇化水平的高值聚集城市,同时也是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热点,辐射着整个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应充分利用其周边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强县域城市与大城市直接的经济联系,使其实现借力发展、承接式发展。其二,集群式发展战略,实现联合发展。对于城镇化水平的低值聚集区域,应打破这些低值连片城市的行政界线,对整体的产业进行优化重组,形成具有集聚优势的规模性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其三,中心城镇发展战略,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在经济区范围内形成发挥循环累积效应的“增长极”,逐步完善“县城―重点镇―一般乡镇”的城镇化规划体系。适度扩大成都市的城市规模,发挥其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吸引着经济区发展相对落后的丘陵地区人口、产业集聚,促使农民工通过进城工作从而转化为城镇居民,完善城镇体系。

(三)建设和完善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理顺科学技术研究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促进科研机构之间、科研机构与高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同时加快社会公益科研机构的建设;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研究基地。

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实施组织体系内的超行政区的协调与管理。建立综合的政绩考核与评估体系,正确引导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建立包括区域生产力布局原则和区域产业一体化准则的区域合作公约,促进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统一协调的基础设施网络,减少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林凌.全域全面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J].经济体制改革,2012,(1):12-14.

[2]毛敏,李瑞雪.四川省汽车制造企业供应物流体系分析[J].物流技术,2011,(9):65-67.

[3]孙继琼,徐鹏.绵阳融入成渝经济区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3):6-8.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篇7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区域协调发展;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24-04

引言

2010年12月21日,国家出台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域最早提出是在2002年《关于规划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的,并且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想;2007年7月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中,明确了规划定位、原则、任务及部级和省级规划,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等重大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上升到战略层次。

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以是否适宜和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标准划分的,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为了有效解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观念上出现的局限性,使绝大部分地区的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消耗严重,土地利用与当地资源承载力严重失衡,空间开发与资源承载力之间的不协调越来越严重等突出问题。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在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情况下,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不同的区划空间,承载着地区不同的发展路径,主导了地区的发展路线,以发展经济或者保护环境为主。主体功能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属性和发展方向,是主体功能区的核心和灵魂。

区域协调发展,包含多个含义,区域经济结构协调,区级产业机构协调,生产力布局协调,区际贸易关系协调,区际利益协调等。区域的不协调性,在中国多个地方之间都有体现,有大区与大区之间、省际内部等,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有不同的表现。主体功能区的确定,在省级范围内就是以区县为划分单元,根据资源承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该区域的发展主路径。沿着主政策路径,一些区县必然面临限制发展的局面,而另外一些区县却受到政策倾斜的照顾,加速发展,被划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地区,多是生态地区和经济发展地区,而优化和重点开发地区则多是发达区县,从这点说,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协调发展会产生显著影响。

辽宁省作为东北经济大省,是东北和环渤海重要的经济区,经过改革开放浪潮的洗礼,辽宁省充分利用地缘与资源优势,以及老工业基地的基础,形成了合理的“一区、一带、两屏”的经济发展格局。不仅如此,辽宁省更加极具特色的加强了区县域经济的建设,从辽中北到辽南沿海再到辽西地区,均有优势的区县域经济主体,在最新的百强县的评选中,辽宁省有十个县、市入选,由此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占到了辽宁省经济的大部分。同时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微观层面,与更多的微观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息息相关,可以说,区县域经济的水平,不仅直接作为大区经济水平的贡献者,更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城市经济。

本文以区县为基本单位,以区县域经济较发达的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使用王利等的研究。在王利等在研究中,以区县为基本单位,对辽宁省的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划分。本文借用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结果,从主体功能区对区县域经济影响的角度研究主体功能区对辽宁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并期望对政策提出建议,以作参考。

一、辽宁省区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辽宁省的城市化率一直都很高,但以县为单位的县域经济却一直以来发展缓慢,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区域。2008年初,省委省政府做出了较快县域经济发展,实施三年倍增计划的决策。正确的政策引导下,辽宁省县域经济成为发展突出的板块,辽宁现象一鸣惊人。形成了以“县域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县城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欠发达地区发展势头强劲”为主要特点的新经济增长板块,在最新的百强县名单中,辽宁又有三个县榜上有名,使辽宁的百强县增加到十个。

长久的布局发展,辽宁省区县域经济不仅做到了又快又好发展,形成了自身的区县域经济发展特色。(1)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城市化“三化”并进。(2)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坚持县域经济的开放性和民营化。(3)以人为本,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做到强县富民统一。(4)打破行政区划约束,主动接受大城市带动和辐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5)通过技术进步,把传统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6)注重生态发展,走县域经济生态化道路。辽宁省区县域经济总体快速发展,依托各自资源,成为辽宁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王利等人的研究,辽宁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见下图):

二、主体功能区的政策路径

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确定的四种开发区域,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有自身的发展方向。

(一)优先开发区域

优先开发区,根据规划要求,经济已经有了较快发展,地区开发的强度已接近饱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极值的一些地区或城市的中心区域。这些区域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地区发展经济的源泉,影响区域发展方向,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向。因此这些区域未来的发展主要以保持经济活力,引领产业结构转型为主,以经济效益为发展方向,提升在产业中分工的层次,打造创新区域,以创新中心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率先向科技和和人力驱动型经济转变,以此引领地区经济导向。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篇8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0+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00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00万hrn2林下草地,80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

贵州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000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003年7月至200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007年初至200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00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篇9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关怀;弱势区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502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7JJD790124)。

作者简介:李小建(1954-),男,河南孟津人,河南财经学院校长,《经济经纬》主编,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3-0043-04

收稿日期:2009-02―16

一、引言

所谓区域关怀,就是把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区域,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从而走向区域共同富裕;做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是为了区域,整个国家的发展依靠区域,使发展成果为各个区域所共享。区域关怀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以各地的自然、人文和制度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为基础,使区域特点得到发挥,区域优势得以体现;二是区域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其他区域的发展为代价。提出区域关怀的概念,主要基于以下当前中国的背景。一是区域社会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从人均GDp来看,2007年最高的省份上海市达到66367元,是最低的省份贵州省(6915元)的9.6倍,而在1990年,最高的省份上海是最低的省份贵州的7.30倍。在县级尺度上,1990年全国有531个县的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而到1998年这个数字增加到677个(李小建等,2001)。二是区域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这种矛盾表现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个层面,如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如水资源冲突、原燃料冲突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的区际外部性等在一些区域表现突出。例如,随着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淮河流域上游所产生的污染对下游区域人们的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在一些地区出现“癌症村”。还有,国家政策的不公平也可导致区域间的冲突。由于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明显,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进程明显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同样的国家政策可带来不同的区域实施效果。譬如,在过去30年里,沿海地区在相对宽松的政策下大量占用耕地资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中西部地区进人快速工业化之时,国家出于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实行了较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发达区域很难对欠发达区域的牺牲给予完全的补偿,而欠发达区域则会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发达区域的“剥削”。三是中央政府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且关注区域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007年,人均GDp超过2800美元,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27749.16亿元。是1978年的158倍。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强使其具备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作为工作重点。这表明中央政府已开始关注弱势区域和弱势群体,特别是农业区域和农民。因此,只有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以及处理好这些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才能形成各个区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区域经济研究的“重富”传统

(一)忽视弱势群体的区域发展理论

在区域发展理论中,相当一部分忽略弱势区域或弱势产业。例如,在著名的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中,城市是控制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发展以及类型结构。视距城市的距离而定(杜能,1997)。相应地,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的发展只有依赖于城市地区。同样,在区域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聚集。尽管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推进型产业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其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广的产业关联性、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等特性(李小建等。1993),农业部门很难包含其中。因而,增长极实际上与城镇密切关联,“增长极就是城市增长中心,该增长中心的增长可以向周围地区扩散”(李小建等,1993)。农业部门所在地区只能是接受扩散地区。

弱势地区的从属地位在区域之间关系理论中也明显体现出来。在赫希曼的“极化一涓滴效应学说”中,以农业为主的“南方”与经济发达的“北方”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极化效应导致“南方”的发展受到抑制,涓滴效应推动“南方”的发展,但“北方”则是这种推进作用的主导方(Hirschman,1958)。同样,在弗里德曼的中心一理论中,以农业为主的不发达地区在发展中也处于不利地区(李小建,2006)。

弗里德曼认为,多种原因,会导致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而其他区域因发展滞后而成为“”。中心和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中心处于控制地位,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权力、技术进步、创新活动等集中于中心,从而带来生产活动效率和贸易的不平等。这就产生了空间二元性,它随时间而不断强化。尽管以后的研究涉及创新的扩散、国家干预等对区域有利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区域发展的从属地位以及区的贫困问题并没有在理论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核心一理论包含了政治和经济权力不平衡,以及区域间文化变迁速率的不对称性(Friedmann,1966)。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则强调工业在空间上累积增长过程。根据他的观点,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旦一种新工业配置于一个地区,就会发生连锁效应,从而进一步吸引新的工业,从而使这个地区成为增长中心。这个中心的增长动量将会对其他地区产生扩散效应。例如,通过不断购买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和矿产原料,或到其他地区进行旅游等活动,使资金流向那些地区。然而,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贸易的发展,增长中心对边缘贫困地区存在着一种不良效应,即回波效应,它使贫困地区的发展减慢,因而地区差异加大。例如,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尤其是有事业心的年轻人迁移到增长中心;银行系统把边缘地区的储蓄吸走而投资到中心地区;竞争使边缘地区传统的弱小工业破产等等(myrdal,1957)。

克鲁格曼的中心一模型通过在新贸易理论中加入要素地区间流动的可能性,阐述了基本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规模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劳动流动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分别演变成制造业为中心的核心区和农业为核心的区。克氏的中心一模型认为,较低的运输成本和较大的制造业份额是集聚可持续的必要条件。若一个区域

的制造业份额比另一个区域大,该区域的价格指数就较低,由于紧密的前、后向联系,厂商就能以较低的生产成本生产,从而能支付工人较高的工资,这样,该区域就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从而在空间上出现中心一结构。并且这种中心一模式一旦建立,就能持续下去(李小建,2006)。显然,克氏的研究焦点仍然放在制造业以及制造业集聚的中心上,而忽略了农业和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的发展问题。

从以上简要讨论可以看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弗里德曼和克鲁格曼的中心一理论以及赫希曼的极化一涓滴效应学说,都强调了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规律,强调了城乡联系中的城市的主导作用(安虎森,2004),以及发达地区、工商业、大型企业或创新企业、创新性企业家、经济能人等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对应,不发达地区、农业、中小企业、一般民众等弱势群体则被忽视。

(二)中国区域发展研究的“重富”传统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增长问题是政府和民众最为关注的议题。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政策主要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为此十分强调培育和加强经济增长点。(1)重点支持城市增长。建国以来,为了促进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区域的快速增长,国家实行了“以农补工”的政策,财政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向”特征:财政支出的大头在城市,保障的对象主要是非农业人口。从1952年~1990年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总额达11594亿元,农业提供的积累在国民收入积累额中所占的比重,在工业化初期达到40%以上,整个20世纪60年代也都维持在较高水平,进入80年代才有所减少(冯海发等,1993)。(2)重点支持发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采取了优先支持区位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支持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和保税区、沿海开放地区等(魏后凯,2006)。国家的投资布局也向沿海倾斜。到1990年为止,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地区分配中,沿海地区已经提高到50.9%。

与此相应,中国区域经济学家十分重视对区域经济增长相关侧面的研究。从上世纪50至90年代,先后进行了待开发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综合考察,工业基地规划、铁路沿线调查,重点地区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各省市区地域开发规划;90年代至21世纪初,进行了大区域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研究;本世纪以来,进一步参与国家和各地区政府决策,在国家以及大区域的区域规划、产业集群、外资区域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陆大道,2007)。不可否认,这些研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些研究都主要以区域经济增长,尤其是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为主线,其核心都是围绕促使具备特定发展条件的地区先行发展起来,优势区域先富起来,其结果是在国家政策视野以及学者研究视野中农村区域和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落后区域逐渐被边缘化。

然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这与西方发达国的后工业化社会有很大不同(李小建,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者不应该盲目跟从西方学者的研究,应该基于中国实际,发掘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问题。从区域关怀的角度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地区和弱势地区。区域经济学家为了服务国家需求,应该关注对这些地区的研究。

三、区域关怀研究的内容

(一)关注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发展条件的差异,在发展速度、发展进程上也有明确反映。其中,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在同一时刻,不同区域往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正如图l所示,在t1时刻,区域1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时,区域2才刚刚起步阶段,而区域3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进入起步阶段;到t2时刻,区域1进入发展的后期阶段时,区域2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区域3的经济发展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有不同发展特点,有不同的政策需求及其他环境需求。在全国统一的格局下,应考虑不同发展阶段区域的要求。以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而论,一般来说,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区域由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方式相对比较粗放,对土地、能源等资源的需求大,对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而已经进入发达阶段的区域,由于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开始逐步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对资源的消耗降低,同时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开始逐渐减少。如果全国实施完全一致的资源政策,可能会带来十分矛盾的结果:如对发达地区有利,便对欠发达地区不利;若照顾欠发达地区,则对整个社会带来资源过渡消耗的威胁。因此,从区域关怀的角度来看,应该关注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区别对待。当然,从全国宏观调控角度,也可为了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采取相对严厉的政策。但必须配以公平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以使为保护资源环境做出贡献的区域得到较好的回报。

(二)关注区域优势的发挥

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优势。基于国家优势的发展设计,并不一定是区域层面的最优设计。从区域关怀的角度研究区域,应注重充分发挥每一个区域的优势,针对每一个区域的优势,设计相应的发展战略、发展途径和举措,进而建立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理论。如城市地区具有基础设施好、人才密集的优势,在研究中,应关注其集聚经济效应的进一步发挥;同时,还应考虑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以及其负向外部性问题。相反,农村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等优势,在促进农村地区这些优势发挥中,应该兼顾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如此,同样的城市地区,同样的农村地区,也可具有不同的优势特点,相关研究更应关注这些具体差异,以充分调动区域的发展积极性。

(三)关注落后地区的发展

尽管区域关怀不应该有区域歧视,但是由于落后地区长期被人忽视,故应该给予特殊关怀。从区域经济研究的角度对落后地区的关怀时,可从明确落后地区的发展条件和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人手,根据这些发展条件和阶段特点思考落后地区的发展机理、发展路径。比如,思考如何激发落后地区各种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区域的发展中来。如在农村地区,如何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促使农区发展;进而建立基于农户的农区发展理论。还可研究如何通过区际联系促进落后地区借助发达地区的力量实现发展等等。

(四)关注特殊问题地区的发展

特殊问题地区包括资源枯竭地区、老工业基地地区、农民工集聚地区、农民工流出地区等等。从区域关怀角度,应该针对这些地区所存在的主要矛盾,研究其形成原因和解决途径,并进而在理论层面进行凝练,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事实上,有些特殊问题是社会不公造成的,这些区域实际上承担了应该有更多的区域承担的负担。譬如,长期以来,资源型区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伴随着资源枯竭,这些地区原有产业萎缩,职工下岗,并可能出现如矿区沉陷、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类似地,国家所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把原来缺乏生机的国有企业改变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崭新企业。在为企业拥有者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带来原有工人下岗失业,导致一些国有企业集聚地区成为了低收入人群集中区。最近,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以河南为例,2008年9~11月,共有120万农民工返乡,主要集中于河南东南部地区,这些返乡的农民工已难适应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给所在区域带来了就业压力和社会问题,有些地区已出现社会治安恶化的苗头。区域问题的背后隐含着一些深层次的机理。如有些问题的形成便与受益者与实际成本支付者错位有关。从区域关怀的角度,研究者应该通过更深层次挖掘,更全面角度分析,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改变区域状况服务。

四、区域关怀研究中的思维方式转换

(一)研究立足点的转变

前面对传统区域发展理论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立足点上存在一些偏向。从区域关怀的角度,这些偏向应该给予纠正。(1)从工业偏向转变。前已述及,区域发展理论以及中国的区域发展实践均十分注重工业,尤其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创新性产业的特殊作用。然而,农业在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的广大农区,工业很难在短期内取代农业而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在农区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甚至在某些农区,农业应该成为区域研究的核心。(2)从城市和核心区域偏向转变。为促进经济增长,长期以来城市或经济核心区被放在区域发展的首要地位。但是,这些区域仅仅是众多区域的一部分。从区域关怀的角度,在这些区域之外有更多的区域需要我们的关注。与此相关联,一些非区域性政策也具有明显的(或潜在的)空间影响。如对于特定产业部门的激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以及标准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等,也会对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诸多情况下,这些影响严重偏向于繁荣的核心区和首位城市(理查森等,2001)。(3)从强势个体(大型企业、能人等)偏向的转变。长期以来,在中央政府和许多地方政府眼里,大型企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通过促进大型企业的发展。从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这种认识上的偏见导致政府在政策制定以及资源分配过程中对强势个体的偏向。因此,为了做好区域关怀研究,区域经济学在研究立足点上应该由过去关注强势群体(城市、工业和发达地区)为主的格局向两者兼顾或关注弱势群体的格局转变。

(二)研究思维的转变

1,内外理论嫁接。中国本土的区域研究,侧重于问题导向,并不注重科学规范基础上的科学问题提炼。与此相对应,近年来一些学者引入西方区域经济学或区域科学的研究范式,强调区域研究的科学化;还有一些学者关注西方新近兴起的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区域研究新思潮(刘云刚等,2008)。从区域关怀角度看,这些中外研究范式各有侧重,各有使用的区域背景。为此在区域研究中,应注重内外理论的嫁接,不同方法的融合。一方面要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研究思路;另一方面要将西方范式中的精华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创新思维,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研究模式。

2,经济、社会和环境统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资源、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区域关怀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统筹起来。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对社会的贡献。更要注重区域资源环境保护对社会的贡献,并对这种贡献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3,区域导向性理论选择。不同区域应该有不同的理论。已有的区域发展理论,都出自一定的区域背景,并且有一定的适应条件。在具体的区域发展研究中,应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选择相应的理论支撑框架。注意通过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区域发展特殊机理的研究,构建相应的区域发展理论。

4,弱势区域理论构建。从区域关怀角度构建弱势区域的发展理论,应着眼于发挥区域优势,考虑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区域内行为主体(如农区中的农户、农民等)的积极性。创造适合弱势行为主体优势发挥的环境,建立不同行为群体之间或它们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此外,研究区域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与强势区域之间的联系,将外生力量转变为区域发展的驱动力,构建内外因素融合、利于弱势区域发展的理论。

五、结语

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差异在不断扩大、区域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区域不公平有所增加以及区域研究者的“重富”状况,在中央政府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且关注区域问题的背景下,笔者将人文关怀理念用于区域经济学研究,提出了区域关怀概念。区域关怀的关键,是始终贯彻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合理补偿原则。尊重、平等和自由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的最基本理念(王小文,2008)。区域关怀的核心,是区域之间的公平待遇。中央与地方以及各地方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式的家庭关系,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区域的机会平等指每一个区域有大致相等的发展机会,即各区域发展机会起点应该平等,发展机会的实现过程也应该平等。承认不同区域发展条件的差异和发展阶段的不一致,给予适应其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发展理论支持,给予相应的政策关怀。补偿原则是指国家或大区域为了某些整体利益的实现,可能要危机某些(小)区域发展机会时,应当给予这些(小)区域应有的机会或利益补偿。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篇10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河北省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省,更不是一个经济富省。展望未来,河北省既面临国外经济力量对域内资源和市场的激烈争夺,又面临东部先进省份的竞争挤压以及中西部的加速追赶。面对如此局面,必须集中一切精力,下大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适时研究和制定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极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规模、特色和协调发展,以提高河北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为此,本文试图通过系统梳理各区域的产业优势,结合未来市场竞争走向,确定河北省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一)河北省宏观生产力布局演变及其框架

从建国起至今,河北省宏观生产力布局的落脚点和主导思想,几乎都是在强调自然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主导下的布局。

解放后,在计划经济时期,河北省基本上实施的是“提高两线”(京广、京山铁路沿线)、“狠抓两片”(黑龙港与坝上)、“建设山区”(太行山和燕山)、“开发沿海”的思路,使得全省几乎近半数以上的大型骨干基建项目,在这些区域落地生根。1978年开始,河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生产力布局方针以“两环”为目标逐步演变,经由“山海坝”(1985)、“环京津”(1986)、“以城带乡、铁路与沿海两线展开”(1988)、“一线(沿海)、两片(石廊开放区)、带多点(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建设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区和保税区)”(1992)、“环京津、环渤海”(1993)、“外向带动、两环结合、内联入手、外引突破”(1994),1995年正式确定“两环开放带动战略”。

由于宏观生产力布局的这种自然资源禀赋或地理位置的侧重以及内涵的多变性,尽管在特定时期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终为全省经济发展造成许多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不突出,全省经济缺乏规模特色;二是区域分散力均大于凝聚力,资源资本优化途径不畅,经济中心区域难以形成;三是经济发展的极化作用的发挥缺乏有效载体,致使我省各区域综合竞争实力,始终未得到明晰提高;四是各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的相关性与协调性较差,经济差距拉大,相互带动乏力;五是政策跟进难以及时有效,产业发展形成人为阻碍。

(二)河北省现行生产力布局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经过50年的积累,河北省生产力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而各自为战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这种格局的最大特点,即在资源和市场上相互封锁、争夺,利益性矛盾和问题较多,区域间的功能协调性几乎无从谈起。具体体现为如下三个矛盾性特征:

1.协作式的相对大经济区域尚未成型。多年以来,河北省众多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河北省目前已经形成五大经济区各领的结局,即冀东经济区,包括唐山、秦皇岛;环京津经济区,包括保定、廊坊;张承经济区,包括张家口、承德;冀中经济区,包括石家庄、沧州、衡水;冀南经济区,包括邯郸、邢台。并从各经济区占全省GDp比重、产业的趋同性特色、区域内各增长极的天然地理位置等角度进行了具体化的统计和研究,但关键的问题是还没有形成适度的经济规模。我们认为,“五大经济区”在内部各组成单元之间,形成了经济发展成果的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正是各单元间功能协调性较差的明证。在号称以省会为龙头的冀中经济区,区内的经济实力差异十分悬殊。令人担忧的是,其同期产业结构却明显趋同,三市所设定的支柱产业中为同一行业的就有化工、机械和电子三种之多。在其他所谓现有的经济区内,类似问题几乎是普遍存在的。或许可以这样说,石家庄与唐山完全称得上是全省的经济龙头,但却并非所在“经济区”的龙头。有鉴于此,“五大经济区各领”的结论有失深入。

2.省级经济发展重心及各地区发展平衡显现刚性化特征。首先是省级新的经济增长极“后继乏人”。自建国以来,石家庄、唐山两市凭借政策、资源优势多年来在全省经济建设中屹立潮头,除个别市在个别指标方面近来方有冲击潮头之势外,拥有港口优势的秦皇岛与沧州,近临港口与省会的衡水,近环京津的保定等市完全有潜力发展成为省级经济发展重心区域,但从总体上看至今还尚无明显突破迹象,且与强势地区的差距继续拉大。河北省宏观生产力布局决策缺乏创新和务实,而且反映了我省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难度依然坚挺,更反映了各市之间各自为战导致的发展脱节。

3.区域之间重复建设严重致使空间效率损失较大。1980年以来,河北省各地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际中,大部分地区的二次产业比重却变化不大,且工业行业趋同明显,并呈现出浓厚的重化工业色彩。这说明经济发展对资源优势的依赖性过于明显,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通,并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进而使得区域经济效率始终在低水平徘徊。由于重化工业受原材料约束性较强,致使河北各地区趋同严重的工业结构承担了巨大的整体发展风险,使得河北的整体经济呈现市场风险集中性倾斜,一旦原材料市场出现大的波动,河北省国民经济的整体市场应变能力就会显示出明显弱势,各地区财政依托基础将随之出现摇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也将被拖累。

(三)河北省现行生产力布局的不适应性

结合上述分析,并根据变化了的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观察,河北省现行生产力布局,已经显现出较多的不适应性:

1.不适应河北省经济功能急需进一步完善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的经济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正由单一的生产供应型功能向多元化区域经济功能发展,主客观上都要求增强河北的市场导向功能、流通贸易功能、港口带动功能、协调发展功能、技术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功能。但,现有生产力布局难以适应这种强化功能的需要,致使生产力布局中的盲目,一直以来就是河北省整体经济实力有效提升的最基本障碍。实际上传统生产力布局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基础,并诱发了多点多线分散开发局面的形成。此时,河北省的生产力布局指导方针,既未做出经济发展主轴线战略性东移的选择,也没有及时加强对分散布局趋势的宏观控制,加剧了省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各自为战。

2.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要求。打造跨省际的经济协作区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成功示范,已经激发了落后的环渤海等跨省际区域携手共创辉煌明天的热情,特别是已经通过国家建设部鉴定的“大北京”规划的浮出水面,首次以冲击性的概念提出了跨省际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反观河北省数年来在谋划跨省际区域经济(京津冀)一体化上的努力尚未切实体现到生产力布局之中,也正说明了现行生产力布局这一明显的不适应。

3.不适应建设沿海带动型经济强省的目标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21世纪是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世纪。开发沿海是扩大开放、改变经济循环状态以及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难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河北省现有经济中心城市均在内地,且与港口缺乏便捷的通道,而资源和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又使其重化工业的发展和对外流通职能的发挥受到局限。这说明中心城市的布局体系,显然已不适应河北作为沿海省份的建设需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注重了实现两环开放带动战略,重视了沿海城市、港口以及临港产业的发展,但经济重心向沿海推移的速度明显落后于其他沿海省份,发挥不出河北省在经济转轨时期的区位优势和区域经济功能。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结构低级化趋同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

尽管90年代以来,河北省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受产业存量和发展思路的影响,区域产业特色与趋同并行的状况依然严重存在。大部分地区将支柱或主导产业集中在电子、化工、建材、机械和冶金等方面,总体上明显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和低级化。这不仅制约了河北省区域特色经济格局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河北省整体竞争能力的持续增强,影响了河北省经济未来预期发展的后劲;而且还造成不应有的资源浪费,特别是因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一批过剩企业,不利于未来经济发展轻装上阵。

(二)在地区差距有所扩大的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协调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这表现为先进区域对落后区域的带动与辐射能力不足,各自为战、盲目布局的经济决策方式还在助长着这种趋势。主要表现是,在产业结构的发展上,各市趋同的结果必然导致资源与市场的双向掠夺性竞争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功能协调只能成为表面文章,带动辐射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三)现行经济核心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受体制遗留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积累,各地级市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为各自所在区域的市级经济核心区。在这些经济核心区中,人均GDp在5000元以下的有五个,既说明其经济运行的质量较为低下,也说明“核心区”之名不符实。此外,各市的支柱产业选择与预期培育重点的趋同,也充分反映了这种特征。在11个市级核心区中,将化工作为支柱产业的选择率高达72.7%、机械选择率为54.5%、建材63.6%、冶金45.5%、电子36.4%、机电和纺织均为27.3%。低级化的趋同产业最终导致各市国际化水平的不高,2000年,在11个核心区中,对外依存度低于5%的就有八个。

(四)存在严重的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本浪费

2000年,河北省各市平均人才密度指数为6.93%,在11个市级经济核心区中,低于该指标的市有五个。人才密度指数最高的省会石家庄市也只有8.93%,仅比上年增长了0.02个百分点。问题的严重性还不止于此,在如此低下的人才拥有量的情况下,却依然存在着人才闲置的现象,比如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的大量存在。这说明在低级化的产业环境下,关键性的生产力要素的流动极易遭受严重制约,进而不仅反映了我省各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各自为战、缺少协同,而且反映出现存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成长性能,同步遭受着严重制约的深层次问题。

三、河北省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与对策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

综合上述分析,未来河北境内跨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侧重环京津产业经济区、冀中南产业经济区、冀东产业经济区和冀北产业经济区,四大经济区在产业领域中则各有进退、各有侧重,并极力营造区域之间产业发展上的协调与互补效应。

1.环京津产业经济区。该产业经济区地理上覆盖保定和廊坊两市以及沧州部分县市,域内经济发展上宜突出城镇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大流通格局化三大特征。该产业经济区突出城镇化特征,目的在于响应和承接未来“大北京”都市经济圈建设发展的需要;突出高新技术特征,目的在于通过扮演河北省未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领衔”角色,培育未来国际资本进入的“第一层次”产业优势,并依此拉近与京津的产业内在发展趋势的距离;突出大流通的特征,目的在于通过扮演京、津、冀统一大市场的“过渡”角色,逐步使得三方市场供需纳入一致有序状态,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以促进本区域的产业更快发展。

在城镇化方面,通过快速推进城镇化步伐,努力吸引京津富余或比较活跃的生产力要素,截留向京津尚不稳定流动的外地生产力要素,特别是人才和资金,从而不断充实本区域产业空隙和生产力要素基础,最终营造与高新化产业特色相映衬的高效轻工产业群。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河北省同京津的经济关系必须升格为战略关系,更替全新合作内容。为此,应当考虑选择适当时机促成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管理协调机构,共同努力将津廊京保经济走廊,建设成为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北方“硅谷”。此间,需要河北省在支持北京成为中国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的前提下,明确该区域的未来产业定位,积极发挥环京津产业经济区的土地、厂房、资金、人才等资源优势,全力改善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争取尽快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基地。在大流通格局化方面,可以考虑采用“以稳定的市场回报交换要素配置机遇”战略模式,即通过规范、促进本区域市场的发展,加速京津冀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2.冀中南产业经济区。该产业经济区地理上覆盖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沧州五市,产业上主要突出重、化工业特征。该产业经济区突出这种特征,目的在于在巩固中不断壮大发展河北省的传统产业,使河北继续在这些产业领域保持对国际资本而言尚具较大吸引力的“第二层次”特色,培育河北省未来20年中保证GDp相对稳定增长的产业源(该区年GDp合计约占全省年GDp总量的50%),并通过财政手段弥补其他地区他类产业发展预期中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及其他地区经济社会风险应变能力(该区域是河北省的农业发达区域,仅粮食总产就约占全省的90.5%;且农村非农行业发展水平较高,全年总产值约占全省的40%)。该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应继续突出重、化工业的主导地位,但在产业发展布局上,实行有步骤、有计划的区内转移。原有重化工业中的化工产业应向沧州转移,合力促成沧州发展成为“中国北方化工城”的梦想;建材产业则可以考虑向邯郸、邢台陆续转移,合理促成“中国北方四省通衢的建材中心”及其市场,原有一部分纺织、食品等产业可以考虑向邢台、衡水转移,以丰富两市的产业构成、扩大两市的产业规模。

3.冀东产业经济区。该产业经济区地理上覆盖秦皇岛、唐山二市,产业上突出外向型特征。应考虑对该区实行“特区政策”,把其培育为河北的主要对外开放承载区域,努力提高该区的国际化、城市化水平。产业选择上则应在继续巩固原有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海洋产业、旅游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与之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断加大与环渤海各省市之间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可以考虑先以建立城市之间的“结对”方式推进,如秦皇岛与大连旅游业捆绑。

4.冀北产业经济区。该产业经济区地理上覆盖张家口、承德两市,产业上突出旅游和自然农业特征。该区域作为未来河北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边缘区”,应当完全立足于这些历史和天然的资源优势,自力更生地寻求和培育相关产业增长点,特别是通过加强龙型农业经济规模,加速农产品特种特养与精深加工一体化进程,通过持续嫁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把本区域逐步培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特有的“绿色农业产业带”。如果再加上特色旅游文章的做大效应,该区就必定能够在未来20年中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繁荣的经济区域。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工程,仅仅做出切合实际的区域特色经济构想,只是这项工作良好开端的第一步,还需要在未来20年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内外形势进行调整和改进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

1.加速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主要是探索实行不同区域不同税负的政策,即可以针对河北省四大产业经济区根据其现存经济总量及产业发展前景、效益实现速度与质量预测情况,确定对冀中南、冀东、环京津、冀北产业经济区实行依次递减税制,适当增加对前两区域的税收,把增量部分转移支付给后两个区域。同时还可以通过降低私人投资产业的税收政策,鼓励私人资本向落后区域流动。积极实行财政倾斜政策,利用财政融资手段即提供长期无息或低息贷款,鼓励民间资本流向落后区域;在适当时机利用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为落后区域提供资金补贴。健全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协调政策,促使发达与落后区域之间在互惠互利和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双方合作目标要充分体现逐步降低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度的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