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旅游管理基本知识十篇旅游管理基本知识十篇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9:27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篇1

面对迅速发展的新兴旅游业,我国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必须一方面学习和大胆借鉴国外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必须结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尤其是最近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专业学科目录和相关指示精神,共同探索,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本文拟就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的有关根本性的原则、思路和必须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1.我国高等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任务

目前我国旅游管理学科体系正在形成和建设中,要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还要有一个过程。从总体看大体有五类:一是经济系列,如旅游经济学、旅游营销学等;二是文化系列,如旅游地理、旅游美学、旅游文化、旅游社会学等;三是管理系列,如饭店管理、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交通管理、财务管理和旅游法规等;四是技巧系列,如导游、餐饮服务技术等;五是工程系列,如旅游规划、旅游产品设计和饭店工程设备等。与导游类和技术类的旅游专业相比,我国旅游管理类专业面临以下任务:

1.1.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延式发展。我国高等旅游专业从70年代末设立第一所高等专业学校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我国旅游高等院校已发展到166所,其中本科院校138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5822人。这之中,旅游管理专业(以饭店管理为主)学生大约占75%左右。因此,今年国家教育部已将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今后限制性扩大发展的专业之一。今后,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发展方式的转变。

1.2.建立和规范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应该说,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旅游管理专业已积累了相当多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师资队伍和其他教学条件。但是,相对而言,我国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还很艰巨。这一方面与我国管理类专业相对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与导游类和技术类的旅游专业相比,旅游管理类专业发展时间最短,该专业所需要的教学条件又是最复杂。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相应的教育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招生和分配等问题都需要旅游教育界的领导和专家共同努力,并使之得以完善,从而建立和规范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

1.3.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教学模式。由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所从事的行业所具有的服务性、涉外性、实践性、标准化性、操作技能和管理的规范性的特点,显然,旅游管理专业也就具有其他管理类专业所不具有的特点。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是影响该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学校与旅游企业的关系问题等。

2.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创建原则

通过近年来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旅游管理专业的边缘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这决定了该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学科领域和技能要求是其他管理类专业所不能比拟的。在四年制的本科教学中,需要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和技能培训的内容之多,也是其他管理类专业无法比拟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

2.1.体现管理学的学科特点。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于旅游行业(包括饭店、旅行社和旅游行政管理)的管理专业。因此,旅游管理的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其管理学的专业学科特点。最近,教育部新正式颁布的专业目录,将旅游管理专业设定在作为一级学科的管理学学科下属独立的二级专业学科也正是充分考虑了这一特点。

体现管理学的专业学科特点要求科学处理和协调专业的“管理学”共性特征与旅游业个性特征的关系。充分体现管理学专业特征实际上就是旅游管理专业突出“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特色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只有通过突出专业的管理学特征,才能改变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设置过多、过杂和缺乏规范性、标准性的现状。

2.2.增强应用性的专业学科特点。旅游管理除具有一般管理类专业的共性外,又具有旅游行业管理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专业的应用性特征要求专业毕业生除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旅游服务企业是“全员服务”和“全员面对顾客”的特殊行业,要求各类从业人员必须从最基层做起,这也是以饭店管理为典型代表的旅游管理人员成长的必由之路。因此,增强和突出旅游管理的应用性专业特点是未来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应用性的操作技能不仅指业务服务操作技能,也包括管理操作技能。

2.3.强基础、优结构。正确处理和协调旅游管理专业所具有的管理学专业的共性和旅游行业管理的特殊性之间矛盾的根本思路,就是拓宽和增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以科学的课程体系和素质教育为保证,从结构上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只有强化基础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也只有走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的道路,才能保证在现有学制和教学条件下有效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旅游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

任何一种专业学科的建设,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培养模式、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以及课程体系等,高等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也不例外。现结合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办学的实际,谈谈我们的一管之见。

3.1.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获得旅游管理基本训练,既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旅游业务管理和计算机科学知识和技能,又掌握旅游业专门服务操作技能的中高级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组织管理、参谋咨询和研究工作。

3.2.培养模式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正在经历从“知识传授型”教育转变过渡到“能力训练型”教育,最终发展成为“素质培养型”的教育模式,因此,旅游管理的教育模式必须协调和平衡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校企”结合办学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为: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要,以终生教育为指导思想,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并重,建立“校企”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单双学位(本科)结合,培养应用型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

 3.3.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3.1.知识结构。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定位为“学习型知识结构”。学习型知识结构首先强调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动态优化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封闭的优化;其次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突出“终生教育”的观念,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旅游行业对人才知识不断更新的需要。毕业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更新知识内容、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以增强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的适应能力。学习型知识结构以外语、数学和计算机知识体系为基础,突出以管理学和经济学(旅游)为专业基础知识体系,以旅游和饭店管理专业知识体系,贯穿4年的人文社科知识教育,从而构成“宽基础、开放型和重结构”的学习型知识结构。

3.3.2.能力结构。旅游管理专业的能力结构确定为“适应型能力结构”。所谓适应型能力结构的总体特征为‘专业毕业生以科学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为保证,具备适应未来旅游行业(包括饭店、旅行社或行政)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业务技能和在实践与学习过程中自我能力提高、能力结构完善的能力”。因为任何教育模式都无法预计毕业生将来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我们只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这也是“宽基础、重素质’教育思想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体现。

3.3.3.素质结构。旅游管理专业的素质结构定位为“综合型素质结枸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由于其所从事工作的环境、内容和性质的特殊性,可以说比其他任何专业都应更强调素质教育。素质不是知识和能力本身,而是知识和能力有效发展和体现的重要潜质,是一种潜在和隐型的文化心理基础。因此,旅游管理人才的素质结构是一种有重点的全面的综合型素质结构。其中主要包括:思想品质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管理素质、科学素质、操作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

3.4.课程模块体系

为保证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学习型知识结构、适应型能力结构和综合型素质结构,必须建立以公共基础课、管理学、经济学、业务技能和实践性教学为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主要围绕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总量和分布结构、课程时间计划、教材建设、教辅材料、课程教学过程、考试方法、试题库、课程教学质量监督等内容进行。课程体系必须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内容、课时数、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课时数比例结构以及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课程体系又必须建立自身的体系结构。为保证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根据各门课程在体系结构中的重要性和地位不同,分为院级重点课程、系级重点课程、专业重点课程和一般课程。

总之,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对于我国的相关高等院校来说,任务很艰巨,我们只有共同努力,探索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够与国际规范接轨,借助教育部专业学科调整的机会,走出一条新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道路。

本文作者: 徐刚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系副主任,副教授;重庆,杨家坪兴胜路,400050

        梁文兰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系办公室主任,讲师;重庆,杨家坪兴胜路,400050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篇2

[关键词]旅游系统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旅游高等教育从起步至今仅有二十多年,却经历了数量规模跨越式扩张的发展历程,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旅游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及旅游高度的学科关联特征引起了各级各类高校的注意和兴趣,但往往是学校内哪个学科捷足先登,旅游的后续发展就打上该学科的烙印,有人文的、历史、英语、地理、地质、经济、管理等,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是专业归属不同。至2004年,我国本科层次的旅游专业院校已增加到了210所,不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处在不同学院,有的在经济或管理学院,有的在人文或外语学院,有的在地理环境科学学院。

其二是课程体系的偏重不同,即便是在9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把旅游专业设置在旅游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并对主要开设课程进行了规定,全国范围内同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核心课程也不统一,不同系列的旅游教材涉猎的内容体系和侧重不同。

其三是课程内容不同。由于“出身”不同,对旅游的本质的认识存在分歧,使各校同一课程名称下的内容体系相差很大,造成按照课程大纲定的教材往往是内容差异很大,给学生学习造成困难;许多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还未形成一个可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第四是旅游研究的高度分散与相对独立。各学科对旅游的研究大多是从本学科的延伸应用而非旅游本身出发,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各课程很多是对其他相关课程移植后的再拼盘;同一层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没有一个清晰系统的知识体系贯穿于四年的学习中,有些内容在各课程中或重复、或漏缺、或顺序凌乱、或轻重颠倒。例如“旅游”、“旅游资源”“旅游者”等概念在不同课程中相继重复出现,但不仅表述不同,甚至定义大相径庭。因此,旅游专业急需建立一套相对规范的课程知识体系。

二、构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知识体系的意义

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学科划分中,学科门是最高级别的学科,如理学、工学、农学等,比学科门低一级的学科称为学科类,比学科类再低一级的学科(即二级学科)称为专业,是一级学科设置的基础。学科体系概念指的是某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根据一定指导思想将多个分支学科组织在一起的研究框架,其学科内容方面是一个完整的具有严格逻辑同一性的知识体系。专业是培养人的基本单元,与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是密切相关的[1]但又有所区别。目前在旅游高等教育研究中关于构建旅游学科体系的内容较多,实际上是要将现实的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体系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或呼吁自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新的学科目录(征求意见稿)开始一直持续不断,10年过去了,唯一与旅游有关的专业仍然是置于管理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旅游管理》专业。

实际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的地位和作用对学科建设来说是决定性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高校毕业生实施“双项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以后,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都把解决原来设置过细偏窄问题放在首位,都是朝着不断拓宽专业的方向努力。就专业特点而言.旅游管理应用性、操作性较为突出,与市场联系紧密,涉及领域广泛,要建立一级学科体系制约的因素很多,任重而道远。当务之急是理顺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在现有学科归属状况下,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高校旅游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者脑海里应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体系结构图,在不违反旅游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层,中间层和边缘层,制定课程大纲,由大纲编撰或选用教材。旅游专业知识体系构建是一个战略性问题,它决定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向着成熟的路上迈进,旅游教育通过专业建设工作推动着旅游学科的完善和发展。

三、构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知识体系的视角

1.有关高等旅游教育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将学科目录中原隶属少经济学门类的旅游经济改为旅游管理并将旅游管理与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一起列为管理学科中工商管理类的一级学科。有关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也应运而生,出现了“系列型”、“模块型”等多种类型的课程结构形式。林刚从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管理类学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包括管理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系列、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系列和现代管理人才素质教育系列等四个系列的“系列型”课程设置形式。许春晓从课程内容与旅游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出发,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和专业活动课程四大模块;田喜洲从课程体系的框架应体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考虑,构建了由素质教育课程群、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群和专业发展教育课程群三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吴必虎,邢珏珏根据《旅游研究纪事》3年发表的旅游研究文章中的某类主题词总数最多和某一主题词出现的频次最高划分出了旅游管理学(337个词)、旅游资源(旅游地)开发与管理(311个7)、旅游人类学与旅游社会学(201个词)、旅游经济学(163个词)和旅游心理学(118个词)五大类型,表明其旅游分支学科中研究较深入,也由此来判断其知识较之其他更具深度和广度。龙江智认为旅游研究应该以体验作为基本视角来构建旅游的学科体系,即从旅游者的个体旅游行为体验作为脉络进入,衍生至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其他学科支脉出来。将旅游学研究领域划分为三部分:其一,研究旅游体验本身(个体和群体);其二,研究旅游场的管理问题(微观和宏观);其三,研究旅游体验对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无论从什么角度或什么方法去构建学科体系或专业课程体系,都离不开旅游所涉及的几大块内容的不同组合。某种程度上说,广泛存在的既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问题是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课程体系不明确,知识脉络不清晰,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不仅是不同课程教材内容重复严重,甚至同一本教材的前后章节都有重复。导致学生对旅游专业的科学性、严谨性产生质疑。因此旅游教育研究是否可以换一个视角,即从研究建立学科体系的热潮中转向对加强专业课程内容体系的研究入手呢?

2.基于98专业目录中主干课程的不同层次院校的课程体系建立

1998年国家将旅游调整至的工商管理下的子专业,使得旅游发展成为独立学科受到限制,专业也受制于管理的圈子内而不符合旅游自身的特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除了专业目录中规定的13门专业主干课程[7]以外,没有做其他硬性限制,本身就是为了给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院校以可以拓展的空间,办出特色的余地。因此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在共同遵循专业目录规定的基本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培养目标和就业取向分层次地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例如沿海地区大城市或重点院校的旅游专业与西部地区或地方性院校在课程体系的侧重上就应该不同。综合前人研究的结果,总结从事旅游高等教育多年的体会、结合旅游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及构成旅游的主客体要素等,笔者将旅游课程在内容上分为三个体系,即旅游需求系统、旅游共给和旅游价值系统;在结构上分为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两大块(图)。

(1)旅游本科专业知识的内容体系划分。笔者根据较多教材所采用的“旅游”的定义:旅游,包括旅游需求系统和旅游共给系统以及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以及环境影响,即旅游价值系统。这种划分充分体现了旅游是一个由旅游者(需求)、旅游对象及其服务媒介(供给)共同“引起的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一直以来,旅游教育界对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模糊不清,具体表现在整个专业的课程内容没有做很好的梳理,因人设课、因书设课、根据书名定教材、根据某一本教材编写课程大纲等现象依然比较多见,在教才上似乎每一本教材都致力于把所关联的内容涉及到并讲清楚,这也是导致内容重复,主线不清、前后跳越。笔者所探讨的就是针对这些现象将主要知识点进行系统分类:

横向上将知识点按照旅游大系统的几个子系统归类,并对应于相应的课程。

纵向上可划分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三个层次。

(2)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构建的支撑条件

①要制定一套结构严禁、层次清晰、各课衔接有序的课程教学大纲。目前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大纲往往是专业在开课之前或由系主任、或由某任科老师根据某一本教材的目录内容格式化编写的,而国内同一课程名称教材的内容和侧重相差甚远,一旦更换教材就造成课程大纲作废或修改。因此要使旅游管理专业有一个相对系统和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非教材建立一套系统的课程大纲使非常必要的。

②要按照总体框架和课程大纲要求编撰或选用一套较为的体系的旅游教材。因为国家没有专业课程大纲的规范要求,因此现阶段旅游管理教材编写非常混乱,经常出现根据教材目录上之构的教材结果是货不对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编写教材,或根据大纲要求严格选用。

③专业教师上课要清晰自己学校旅游专业课程大纲体系,以便在同一问题的众多概念混杂中合理取舍,避免前后课程阐述不同或不同的老师阐述不同给学生造成混乱。

参考文献

[1]纪宝成主编: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9~50

[2]林刚:管理类学科中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初探[J].旅游学刊,1998(S1):66~69

[3]许春晓: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S2):143~145

[4]田喜洲: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4(S1):186~189

[5]吴必虎邢珏珏:旅游学学科构建及旅游学研究的时空特征分析——《旅游研究纪事》30年.旅游学刊.2005(4):73~79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篇3

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者在交通、购物、住宿、餐饮、游览、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有力地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并且促进了文化交流等社会方面的发展。2014年,中国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38万亿元,其中,国际旅游收入569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客源国和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人们外出旅游时,在享受异地风情的同时也关注着旅游的服务质量及其产品的设计,完美的产品设计加上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成为我国现代旅游业所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抓起,但是由于我国旅游业发展较为缓慢,相应的教育发展也非常的缓慢,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所以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对我国的旅游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开设适应旅游业需求的课程,从而保证大量优秀的旅游人才投入旅游事业中,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本科和高职旅游教育是我国培养旅游人才的主要来源,而研究生旅游教育尚未占据主导。而本科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明显区别于其他两类教育。然而,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本科和高职教育上的差别并不明显。而陈国生等人认为,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旅游人才的新要求、高校课程体系所存在的弊端等都要求对高校旅游管理课程进行改革,21世纪的高校课程体系应具有课程设置的科学化、课程目标的多元化、课程教学的现代、课程结构的合理化等4个方面的特点。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基于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就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二、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贯彻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突出高等教育特色,注重素质、专业、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使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旅游产业的需要。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学生职业能力体系构成。

课程设置是任何一个专业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普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旅游管理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达到培养综合性人才也体现旅游专业特色,本专业完善旅游管理作为跨学科专业的课程结构,以适应将来旅游学科调整的潮流和方向,同时兼顾旅游企业管理一般内容。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该以培养目标应用为中心,从旅游业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出发,分析各种旅游管理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以此为核心形成一套完整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两大部分,其中,职业素质包括基本素质、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职业技能包括导游能力、旅游电子商务能力、旅游财务管理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景区景点管理能力、旅游饭店管理能力。

2.课程体系设置。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首先是要确定培养目标所需要的高级技能与知识,以及达到该技能所必须的基础技术、能力和知识。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强制适应能力,体现一专多能,在此阶段注意开设一些与本专业相关技能与知识课。最后,基础课程主要是该专业所需求的文化基础和学习手段。因此,将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基础课部分主要学习一些文化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思想品德、身心素质、文化素养等基本素质,着重提高学生的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法制观念。例如,从事管理工作,需要管理数学和一定的哲学及经济学知识。这一部分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科学发展观》等。专业基础课部分,主要是为学习专业课及从事旅游行业工作做准备。主要包括从业基本能力和心理准备。旅游业是高接触行业,与各方面人士交往是职业特点,在能力准备上必须有良好的交际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因而语言能力培养、交际能力、培养出成为专业基础课程。在行业准备方面,最主要是心理素质和人格素质的准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职业素质,包括礼貌、职业道德、作风正派、旅游审美等。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专业课部分,主要针对旅游行业岗位技能特点开设课程。包括在景区、旅行社、旅游公司从事导游解说、组团、接团、带团、规划设计、财务、人力资源、物业等方面的管理,提升学生的旅行社管理能力、旅游地规划设计与管理、旅游饭店管理能力、旅游电子商务能力、旅游财务管理能力。如《导游原理与业务》、《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

四、具体对策与措施

1.树立实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基础性、服务性、社会性、基层性的特性,因而决定了其培养目标的实用型、复合型。既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再学习能力,使学生向宽、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2.构建多目标的人才质量和课程教学体系。在满足社会、学校、企业三方需求的目标下,进行人才质量和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体系内容涵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能力素养等方面。培养旅游人才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其行业归属感低。

3.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在科学安排的基础上将公共基础课稍作变动,增加部分专业课教学时数和科目,酌情幅度加强实践课、实训项目的教学比例,使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比例逐步合理。

4.合理进行培养阶段的规划与分段。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四年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对人才培养的流程进行摸索。强调人才培养的分段式培养和管理,明确阶段性特征与任务,突出实习、实践阶段的优化设计,务求理论与实践的良好衔接。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篇4

【摘要】旅游业是发展最快,也是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知识和技术在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知识管理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显然成为一种必然。本文通过对这种必然性的解析,紧紧围绕符合旅游企业特点的知识管理方式和方法,构建了旅游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式,并从企业内部环境建设着手,分析了这种管理模式的软件和硬件支持机制,为旅游企业转变发展战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知识管理;旅游企业;管理模式;支持机制

1引言

旅游业的强关联性、高乘数效应以及较低的市场准入度成为其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我国的旅游业竞争力弱,旅游企业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较差。在知识经济浪潮和信息化的推动下,旅游企业必须尽快转变经营战略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内外部竞争环境。21世纪初,国内的学者开始探索旅游企业管理中的知识管理,对知识管理的定义、发展必要性、管理策略等做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研究重点大部分都集中在企业内部支持机制的建设,缺乏具体的旅游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研究。本文将着力研究具体的管理模式,结合支持机制建设,努力构建全面的旅游企业知识管理。

2知识管理成为旅游企业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2.1外部环境促动: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出现,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渗透不可避免地使旅游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导致的生产于服务成本的下降,使在线商务、在线消费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我国的互联网普及度,国内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柔性化程度,高新技术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高度重视等等使传统的管理形式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2.2产业性质转变:传统的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产业性质也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现代旅游业是集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等特征与一体的服务业[1]。旅游产业性质的转变对旅游企业的战略定位、经营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在旅游业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尽快转变企业经营战略,在提高企业发展过程的知识含量(以高科技为代表)和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两个方面有所突破[2]。

2.3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其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经济和产业转变的催化下,旅游产品和服务必将取胜于其知识性。一体化的服务设计需要科学地进行市场调研、判断预定目标、设计流程并进行市场开发和运营;旅游服务过程的一线供给者需要能够有足够的素质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断复杂的旅游消费动机和需求;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更明显地受到知识和技术的影响,比如复杂旅游设施的建设、高科技旅游产品的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设计等等[3]。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将更多地依赖于知识和技术。

2.4可持续旅游的发展需要:旅游业是个资源依赖型产业,其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和矛盾,如何处理好旅游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首先,知识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投入少、产出多、资源可重复利用等特点符合可持续旅游的发展要求[2]。其次旅游企业的生态管理也需要对顾客需求、自然规律、环境承载力、管理方法等进行科学的研究和精确的判断。

3旅游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构建

旅游企业的知识管理是指建立在旅游业良好的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之上,对旅游企业生产和经营依赖的知识及其收集、组织、创新、扩散、使用和开发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是为旅游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寻找新途径,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的管理形态[4]。知识管理的基础流程可以划分为紧密联系的9项活动,并形成螺旋上升的有机“pSCa”闭合环路[5]。考虑到旅游企业的广泛性,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和体验性,产业内部的强关联性,以及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国内旅游企业竞争力较弱等特点本文采用“pSCa”闭环,分别对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重点分析。

3.1知识的内部和外部生成并重:旅游企业知识的来源可以分为内部生成和外部生成。其中内部生成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工作实践、自主学习、企业内信息、培训等;外部生成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通过人员招聘,其二是通过外部链接,建立与企业,与学校的知识联盟[6]。旅游企业之间的强关联性使得合作成为其发展的做佳选择,当企业由于分工与合作形成了固定的、专一的生产经营模式,甚或按照知识流程的顺序被组建成“模块式”的产业内部网络结构[7],将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搜集知识工作完成之后要对知识的构成进行分析,要确定知识的主体和服务对象,区分知识的显隐特性,归类常规性知识和创新型知识[8],并针对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和媒介,确定不同的传播受众。

3.2双管齐下做好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知识交流和应用的基础,目标是将知识生成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保存和安全管理,同时为交流和应用创造系统、及时、高效的环境。

在知识的保存方面,传统的知识积累管理的方式是建立知识库和知识地图,这是基于显性知识的可编码特征。但是旅游企业中存在大量的隐性知识,并且这些隐性知识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往往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对隐性知识的保存也显得尤为必要。隐性知识的保存可以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式,以编码的形式存档,也同样可以采用在企业内部建立专家系统(eS)的方式进行管理。专家化知识积累管理强调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5]。

在知识的安全管理方面,旅游企业要树立知识管理风险观念。通过信息浏览权限的设置来约束企业知识的流动,保证让不同级别的人接触适当的知识部分,以保证企业的核心机密不被泄露。而针对旅游企业人员流失率较高的特点,还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知识管理风险机制,防止“知识流失”[9]。

3.3多层面多形式的知识交流:知识交流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分享。旅游企业可以在工作任务分解的基础上组织团队,这样企业中便存在三种形式的知识传递:个体和个体之间,个体和团体之间,团体和团体之间的平等型传递;个体向团体的贡献型传递;团体向个体的渗透型传递。另外还可以采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交互型传递。通过个层面的知识交流可以增加知识的覆盖面。在每个层面都可以运用多种传递手段,如专题讨论、电子邮件、网络视频会议、培训、专利技术贡献等等。知识交流在各处的不断碰撞中被了解、更新和享用,推动了知识的创新。

3.4在知识应用中强调创新:应用是知识管理的实现手段。通过对各部门和人员对知识资源的需求分析,规划和设计知识分类体系,开发知识管理系统,建立知识管理部门和相应的运作机制。为了推动知识的应用,旅游企业还要从企业文化和环境入手,创造“知识拉动力”,在组织形式上建立跨职能的合作团队。

知识应用是知识生成的一个重要来源,因为知识应用的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不断形成新知识。旅游企业要重视新知识的生成和积累,积极总结来自知识交流环节的各个层面的反馈,并及时调整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变化和调整的意见,并最终反馈给企业的知识库,形成一种知识不断更新升级的态势。比如旅游企业中的一体化服务设计,就要随着知识的更新不断变化,不能将一体化服务固定为不变的范式,而应该成为不断更新的标杆。

4旅游企业知识管理内部支持机制建设

4.1设置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许多相关文献都提到在旅游企业中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及知识主管,这一方面是由于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对知识管理工作的规范。知识管理过程中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创新知识的管理,知识成果的申报和保护,企业环境和组织的再造促进等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都需要有统一的工作程序和方式方法,需要由专一的部门负责。

4.2建设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知识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来自网络信息平台的支持,因此善用信息科技的协助是必要的。网络信息平台的作用在于将企业信息化,包括数据信息化、流程信息化和决策信息化三个环节[10]。旅游企业要在功能完善和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上,使用相应的软件对知识进行编码和目录管理,建立知识门户。

4.3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

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是网络化、扁平化、弹性化、虚拟化、超文本模式的组织结构[11]。旅游企业需要打破目前的传统式金字塔组织结构,突破单一至上而下的信息渠道,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加速知识传递的速度、效率和对外抗风险的应变能力。旅游企业的组织不应仅考虑纵向扁平化,还应该结合旅游企业的工作项目和自主灵活的工作特点,采用工作团队、技术创新组织、并行项目组织、流程再造等,打造变形虫式组织结构。

4.4培养认同共享的企业文化:

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应重视以知识管理为组织战略,组织的学习和组织文化[12]。组织文化是知识管理成败的关键。当组织文化是助力时,知识管理的推动当顺势而为,反之则当以渐进改变的方式为之[13]。目前绝大多数国内旅游企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企业文化的建设还需要向有利于知识管理的方向加强。可以采用奖励创意,文件化作业,竞业禁止等措施,促使祖师成员的个人知识尽量外化。

4.5实施柔性的人力资源管理:

国内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缺乏创新,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现象严重,因此在其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应该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入,重点实施创新激励,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复杂特点又要求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注重有的放矢的量身培训。将企业员工的薪金与知识管理的绩效挂钩,直接对员工参与知识管理进行激励。总之,为更好地在旅游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其人力资源管理要有区分,动态化,与企业的知识管理随时保持一致。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篇5

国家教育部批准部分教学能力优秀的高职高专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是国家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宏观发展计划,注重中国软实力的提高而采取的促进措施。2015年最新调查发现,中国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由8930人上升为12445人。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们外出旅游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旅游作为窗口行业,不仅可以起到宣传当地的作用,更可以作为对外使者,扩大中国的对外影响力。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旅游管理是以向旅游行业输送人才,促进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培养学科。随着旅游业的持续走热,国内各层次的学校纷纷开设旅游管理这一专业。贵州商学院对旅游一线企业进行调研发现,目前贵州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来看,旅游专业人才进入行业实习和一次就业率较高,而5年以后,仍然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却大为下降,旅游行业特别是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业存在极大的专业人才缺口。从目前本科层次的教学设计上看,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例非常大,而专业课程中又更多地偏向理论型课程,这一定位就决定了学校培养的学生主要为研究型人才。然而学生在4年本科学习中极少有机会能进入旅游研究团队,所以研究能力有限,而实际应用能力也由于学校培养较少而较弱,以至于旅游本科人才毕业后纷纷转行。就目前旅游人才培养上看来,应用型本科人才较为匮乏。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学者的研究,更需要高素质人才去实施。所以,应用型旅游人才本科课程设置应区别于研究型本科及高职高专。

一、应用型本科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

教学质量及效能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学院立校之本,是各高校招生回馈社会的基本要求。课程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过程的统一,是教师实现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的手段,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着培养“应用性人才”和“学术性人才”的区别,因而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应有各自的特征。而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着类似与升华的特点要求。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其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是其应提升和改革的重要部分。以高职高专课程中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导游口才》《导游基础知识》《目的地国概况》《客源国概况》为例。《导游基础知识》和《客源国概况》是全面介绍中国及世界各国的地理、文化、历史和资源等常识的学科。而《导游口才》课程则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将这些内容进行表述,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和讲解的吸引力。这种课程在设置上偏重教、记、学和练的层层推进。而应用型本科则应该培养学生在该能力上的创造力,即让学生进行横向学习。所以应用型本科应将课程设置为《旅行社基础研究》,将《导游基础知识》《目的地国概况》《客源国概况》《导游口才》拟定能课外阅读书籍,要求学生对旅行社客源进行研究,帮助旅行社导游提高讲解能力,为旅游景点撰写创新型导游词,以提高旅行社的基础接待能力。因而,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将课程理论化来彰显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区别。目前国内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为: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与开发、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资源学、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心理学和旅游经济学等。这样的教学课程可谓是让学生进行全局性学习,但事实上,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却严重不足。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中,教师“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应与高职院校“重基础、宽知识面、强思考、重实践性”的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教学应偏重实践,以培养实际管理能力为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获取实际经验、提高能力为主的实习实践有机结合。

二、课程设置的依据

(一)紧跟国家高等教育方针,培养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旅游管理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学校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制,“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二)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旅游发展规律的旅游管理人才

近年来,贵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地实施主基调主战略,与时俱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推动贵州进入了后发赶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通过旅游带动扶贫,通过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旅游从业者要至上而下地进行努力,要具有超前的旅游发展意识。然而笔者在贵州省内进行普遍调研中发现,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中,旅游专业科班出身的人不多,极大的缺口和专业人才的填补是贵州旅游发展纲领性管理部门面临的需求。而国家公务员在招考中往往具有本科学历是基本要求。因此全面提高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学历可以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得到选拔。从行业发展上看,由于旅游模式在不断变化,所以贵州结合其地形提出山地旅游发展的大旅游总体思路,这意味着贵州在全国率先从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型旅游与观光型旅游相结合模式全面过渡。这就要求行业从业人员要有大局观,要能从科学的角度思考发展之路。应运而生的围绕山地旅游开发的如攀岩、徒步、自驾、房车、皮筏艇和农业旅游等多种形式蓬勃发展。而这些旅游项目具有的专业性旅游从业人员几乎为零,这些旅游经营者往往规模较小,发展视觉和全局观不强,所以他们也急需拥有专业能力的从业者帮助其进行管理和发展项目。

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框架设计

(一)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符合国家当前发展战略,既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要体现办学特色,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还要着眼于社会,向社会输送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专业性人才。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和美全面发展,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山地旅游经营策略,具有山地旅游从业者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和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的基础知识、特种旅游项目的基础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的训练、户外专项技能的训练、创新创意项目的训练,掌握旅游发展规律,掌握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1.热爱祖国,关注时事,懂得辨析政策导向。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基础,具有较强的农业知识、野外生存知识、急救医学知识基础,并且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2.具有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能运用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情况,从而获得更多知识。3.学习和掌握旅游发展的方针政策。要能辨析政策导向,掌握发展规律,了解旅游发展前沿及相关学科知识,分析旅游人群特点,懂得创新旅游活动。4.要有良好的计算机及外语能力。要掌握计算机及一门以上的外语知识及运用知识,并能达到一定的要求。5.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在旅游相关产业中。6.掌握体育、农业、户外运动等学科的一定知识。要能达到国家军事训练标准,通过科学的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素质,从而达到从业的基本要求。

(三)理论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教师应根据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基础学科学习、专业课程学习、专业课程实习相结合的螺旋式上升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4年中,教师应采取交替式教学模式。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为基础学科和专业课程学习时间,从寒假时间到第二学期中前3个月为实习期,后1个半月为学习巩固期,即称为“(1+1+1)×4”培养模式。每学年如此循环往复。当然,在每学年的实习环节,内容应紧扣当年学习内容,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不仅如此,校方应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积极发现问题,并在实习结束后将理论运用于实线后产生的矛盾或问题带回课堂,完成最后1个半月的学习巩固。从图1可以看出,4年本科的学习内容各不相同,层层推进。每学年从9月入学到次年1月为学习时间,3-6月为实习检验时间,7月为专业知识巩固时间。第一学年开设课程。(1)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2)专业课程:旅游学概论、政策法规、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口才、旅游地理和旅游英语。(3)专业实习内容:地接导游及全陪导游。(4)反馈学习:导游带团技能、旅游心理学。第二学年开设课程。(1)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毛、邓思想,高等数学,计算机。(2)专业课程:旅行社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财务管理、旅游会计和旅游英语。(3)专业实习内容:旅行社岗位实习,包括计调、外联和地接。岗位涉及地接部、组团部、出境部、入境部和市场部等。(4)反馈学习:旅行社线路设计、旅游公关关系。第三学年开设课程。(1)专业课程。a、专业必修课:政策研读、市场营销、经济学、统计学和旅游英语。B、专业选修课:野外生存、高尔夫、B照驾驶、皮筏艇、攀岩、基础医疗、农业养殖、F2ap网络安全策略、旅游多媒体技术、旅游电子商务、法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德语和西班牙语。(2)专业实习内容:专项旅游项目公司、智慧旅游开发公司、旅游政府部门。(3)反馈学习:特种旅游经营策略、体验旅游设计与开发。第四学年开设课程。(1)专业课程。a、专业必修课:市场营销、政策研读、环境保护与开发、民族学、旅游心理学以及旅游英语。B、专业选修课:法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德语、西班牙语、旅游生态学、体验旅游设计与开发、特种旅游经营策略以及旅游景区管理。(2)专业实习内容:旅行社、旅游行政部门、旅游景区和特种旅游公司等全行业覆盖性实习。(3)毕业设计:根据4年学习和实践,撰写具有一定水平的毕业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应区别学术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应面对当前和未来旅游的发展趋势去设定相匹配相适应的教学课程及教学环节,要促进学生适应旅游行业的不断变化。

(四)师资力量的培养及实习单位的选择

1.不断深化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应用型本科中的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具有行业的专业从业资格证书,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而且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学校应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一定的挂职的定性和定量的要求。同时教师还需在挂职结束后就挂职岗位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类解析,形成一定的科研成果,并申报相关课题,提高科研能力。2.实习单位建设。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需要进行大量及时的实践工作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以行业运用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其实际运用能力,因此,“(1+1+1)×4”的理论学习及实践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实习单位的建设使在学校的把控下进行,以双向选择为主。校方对行业中所涉及的单位进行甄别选择,之后建立供需合作平台,将未来不同年级学生可选择的多家企业、政府部门等纳入该平台网站。并与部分在高职高专中已经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被认可的企业签订唯一合作合同,这样既能保证企业服务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优势及特色。学生在每学期理论课程结束前可以通过自己的唯一iD进入这一系统,了解企业情况、实习待遇、实习岗位等,学生在实习前,还可以通过双选会上企业的宣讲,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适合的岗位。实习期间,学生必须要根据学校与企业签订的合作要求来实现岗位要求,企业要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予以监督,并在学生实习结束后给予评分,若学生未达到工作目标,学校则将其此次实习视为无效实习,这时,学生必须选择重修,直到实习单位予以合格证书为止。所以,学生在实习期不仅要懂得学以致用,更必须要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其才能顺利完成实习,进入下一学年的学习。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篇6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课程设置问题原则内容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既是国家教育部教高司[2006]16号文件精神的要求,也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自90年代以来,全国有100多所高职专院校相继开设了旅游专业,当前我国旅游业在国家扩大内需经济政策影响下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旅游业的经济性、世界性、大众性、普及性呼唤社会特别是教育单位能为旅游业发展培养大批适用人才。因此,构建既符合21世纪旅游人才培养需要的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已迫在眉睫。

一、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尚存在较大问题,高职旅游专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课程设置重复

高职旅游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参照了普通高校、普通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按照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课程类别和结构比例设置的。大量的课程和中职校课程设置重复,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法规》、《饭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概论》等。同时,一方面由于众多高等院校的旅游专业开设时间不长,师资力量较薄弱,缺乏实践经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旅游学科本身发展历史较短,又属于边缘学科,学科深度发展不够。

(二)专业能力培养方式陈旧

中国高等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历来就存在着学术性和职业性争论,传统培养模式中的大学课堂,一般都比较排斥运用知识的传授,偏重于学科的理论性。目前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课时偏多,而实践课时则相对较少。在三至四年的时间里,一般都采用集中半年左右时间去饭店或旅行社进行专业实习的方法,由于缺乏教师的具体指导,在实习中对所学课程的综合运用较少。而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旅游地理》、《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和《饭店管理概论》等课程,由于经费、场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师自身条件的限制,在教学中则以理论讲授为主,极少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三)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创新精神

为了保证学生掌握应有的专业知识,国家教育部在行政管理中对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一个基本的宏观要求,以求达到并基本统一同一专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基本水平。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教学的对象、基础和培养的目标不同,必然会在课程的设置上作一些调整,以便更好地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目前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几乎是完全套用普通旅游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并未能根据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适当减少本专业的必修理论课程,加强专业方向课程,以及拓展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如人文知识、地理知识、植物学知识、运用心理学知识、管理学知识以及英语、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总体知识水平。相反,由于课程设置大量重复,相关学科的课程开设不足,一方面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又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补充,使毕业生的质量大打折扣,与社会的需求相距甚远。

二、课程设置改革的主要依据

(一)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面向旅游行业第一线岗位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了解旅游企业管理相关环节,具有较强的导游服务能力、旅游企业管理能力、旅游景区管理能力、旅游市场开发能力、酒店从业能力,能从事旅游企业管理业务操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外向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培养人到何种程度,即所培养的人达到什么质量的问题。通过社会需求调查和职业分析,旅游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外语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旅游管理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行业通用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商务写作能力、英语和韩语交流能力、创新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导游服务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旅游景区管理能力、旅游市场开发能力。

关键岗位能力:①旅行社管理方向:中文导游能力、景点讲解能力、英语导游能力、领队业务能力、旅游策划能力;②酒店管理方向:握现代酒店的服务与管理技能,外语会话能力,公关和交际能力以及酒店电脑操作技能。

3、素质结构

职业道德方面: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勤奋好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身体素质方面:掌握现代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文体特长;身体健康、健美,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

心理素质方面:具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所规定的要求,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健全的意志品质;具有理智、真诚、坦荡的性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主要职业证书

1、基本职业证书:全国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合格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2、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中的1-2种)导游职业资格证书;中级餐饮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客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茶艺师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师职业资格证书。

(四)主要就业面向

1.旅行社管理方向:旅行社导游服务岗位或旅游景点导游服务岗位;旅行社或旅游景区业务管理岗位;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

2.酒店管理方向: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或客房服务与管理岗位;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岗位;酒店康乐服务与管理或人事管理岗位。

三、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方向

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较高素质水平的,能够适应时代需要,在各类旅游企业从事服务或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围绕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今后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方向是:

(一)以培养综合能力为本位,强调课程设置的职业性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而不能单纯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的。所谓职业能力不是指为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时的操作或动手能力,而应该是指综合的、称职的从业能力(competence),包括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全部内容。[2]比如,在设置外语课程时,可以减少甚至不开一般的大学英语,而代之以旅游英语;再比如可以开设旅游文学课程来代替通行的大学语文总之,只有在课程设置上突出职业性,才能体现出高职旅游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来。

(二)更新课程内容,淡化学科界限,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有人曾形象而深刻地说,我们的教育是在“用昨天的知识,培养今天的人才,应对明天的挑战”。[3]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课程内容陈旧,知识的使用性不强,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比比皆是。为此,改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更新课程内容,使课程的内容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开设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才是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化的基本保证。

其次,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专业,它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地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哲学、美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专科三年的教学时间里,要全部上完40门课程显然是不现实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课程的综合化。比如,可以将《管理学》、《财务管理》、《物业管理》等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形成旅游管理专业适用的《旅游管理学基础》;可以将《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课程的有关内容有机综合成《旅游环境与生态概论》等等。通过设置综合化课程,可以大大减少重复授课的机率达到既节约课时又扩大学生知识面的目的。

(三)重组课程结构,提高学生选课的自主性

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又要重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和方向。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兴趣和他们已有的文化知识和能力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适应性,使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够适应旅游从业部门的多样性(如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部门等)和旅游企业内部职业的多样性(如饭店的前台、大堂、客房、餐厅、酒吧服务等)。要同时达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就必须对目前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结构进行重组,基本思路是压缩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应以本专业不同方向所共同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为主体,以通用和够用为限度,以便为增加选修课提供可能的空间。选修课程的设置要有较宽的覆盖面,应涉及有关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特别是要设置大量的专业方向课程供学生选择,比如酒店管理方向课程,应包括客房管理与服务技巧、食品营养与卫生、酒水知识与调酒技术等理论与实践课程;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方向课程,要包括生态旅游、中外文学赏析、导游技巧训练等。通过增设选修课,主动适应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和人们旅游行为变化的新趋势,才能真正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四)服务地方旅游,增强课程设置的区域性

我国旅游高职教育主要是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来举办的,学生的来源和取向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质。加之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各办学单位应当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适当增加符合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要求和反映地区或区域旅游资源特征的教学内容,设置有关地方或区域性的旅游资源课程。有很多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希望本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时能够比较熟悉本地区的旅游资源特征、旅游企业经营的基本状况等。

四、教学与课程设置改革的主要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课程设置的改革是一项多维、持续的、系统的工作,主要包括模块化设置、目录与学时学分设置、总课时分配设置三大块,如图4-1所示。

(一)课程体系模块化设置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课程体系设置的方法各有见解,其中最好的方法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将课程模块化,每个模块对应一种或几种能力的培养。由此可以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的所有课程分为: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方向课模块、综合实训课模块等四个一级模块。其中专业方向课模块包括两个二级模块:必修课模块、选修课模块。必修课模块又包括职业资格课模块、关键岗位能力课模块等多个二级模块。最终形成一个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目录与学时学分设置

课程门数(含实训课)共计50门,学分共计138分,其中公共课程21门/45学分,专业基础课16门/47学分,专业方向课13门/46学分。

1、公共课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0学时/2学分)、思想概论(32学时/2学分)、公共体育课(62学时/2学分)、体育选项课(64学时/2学分)、应用文写作(30学时/2学分)、大学语文(60学时/4学分)、大学英语(188学时/12学分)、英语听说(62学时/4学分)、计算机应用基础(62学时/2学分)、就业指导(32学时/2学分)、形势与政策(20学时/1学分)、心理健康教育(10学时/1学分)。

2、专业基础课模块

形体训练(30学时/2学分)、商务礼仪(30学时/2学分)、旅游概论(60学时/4学分)、旅游地理(64学时/4学分)、旅游英语(64学时/4学分)、旅游韩语(128学时/8学分)、旅游景区景点管理(32学时/2学分)、旅游市场营销(64学时/4学分)、客源国概况(32学时/2学分)、旅游公共关系学(64学时/4学分)、旅游心理学(32学时/2学分)、旅游财务管理(64学时/4学分)。

3、专业方向课模块

旅行社管理方向:导游基础知识(64学时/4学分)、导游实务(64学时/4学分)、旅游法规(64学时/4学分)、汉语言文学知识(64学时/4学分)、旅行社经营管理(64学时/4学分)、旅游美学(32学时/2学分)、茶艺概论(32学时/2学分)、中外民俗(32学时/2学分)、旅游电子商务(32学时/2学分)、现代企业管理(32学时/2学分)、人力资源管理(32学时/2学分)。

酒店管理方向:前厅服务与管理(64学时/4学分)、客房服务与管理(64学时/4学分)、餐饮服务与管理(64学时/4学分)、茶艺概论(64学时/4学分)、康乐服务与管理(64学时/4学分)、导游基础知识(32学时/2学分)、旅游电子商务(32学时/2学分)、导游实务(32学时/2学分)、现代企业管理(32学时/2学分)、旅游法规(32学时/2学分)、旅游资源与规划(32学时/2学分)。

4、综合实训课模块

入学教育(12学时/1学分)、国防军事教育(24学时/2学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96学时/4学分)、认识实习(12学时/1学分)、礼仪与形体实训(48学时/2学分)、旅行社见习实训(48学时/2学分)、导游实务实训(48学时/2学分)、现场模拟导游实训(48学时/2学分)、饭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48学时/20学分)、饭店餐饮服务实训(48学时/20学分)、毕业顶岗实习(240学时/10学分)、毕业设计(120学时/5学分)、毕业教育(24学时/1学分)。

(三)总课时分配设置

总课时设置为2380学时,其中公共课652学时(含课程单元实训),占27.3%,专业基础课664学时(含课程单元实训),占27.8%,专业方向课416学时(含课程单元实训),占17.4%,综合实训课648学时,占27.2%(如图4-2所示)。理论课共计1200学时,占50.42%,实践课共计1180学时,占49.58%,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为1:0.98。突出了实践教学,职业教育特色非常明显。

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课程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都处于核心地位,它决定了学校如何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因此,各级学校必须作更加深入、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为旅游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春,张宏梅.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改革出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3):271-273.

[2]吕鑫祥.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j].北京成人教育,2000,(3).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篇7

旅游地理学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集趣味性、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为一体的新兴课程,是旅游从业者所必备的基础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从事旅行社经营、导游服务、饭店管理、旅游地建设与区域旅游开发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常识和理论知识。但不同层次院校的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深度要求与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学习特点,明确培养目标、认真钻研不同类型的教材,综合设计难度相宜的课程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对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设计和方法进行探讨。1旅游地理课程的特点从教材方面来看,难易程度有差别。目前,针对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地理教材大概有两种类型,①《中国旅游地理》,对中国的旅游资源类型及地理分布、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及各行政区的特色旅游资源、经典旅游路线等进行了较多描述和分析,同时也兼有旅游客源地理、旅游交通等方面的内容。②《旅游地理学》,基于国内外著名旅游地理学家推荐的重要文献和学术期刊,对旅游者行为、旅游需求预测、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旅游交通、旅游区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因此理论性较强。从内容方面来看,基础知识较丰富。不论采用哪种类型的教材,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旅游资源及其分类、旅游客源需求、旅游交通、旅游区划等多方面,且具备较强的系统性。2合理定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明确的就业导向性,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旅行社经营、导游服务、饭店服务与管理等工作,因此,掌握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理的基本常识和基础知识,对于做好旅游业服务性工作非常必要。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中的旅游者行为与需求预测、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等,则是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高年级开设《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管理》等课程的必要理论基础;同时另外一部分学生有志于在本科毕业后继续学习深造,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则有助于他们形成基础理论的思维方法。因此,也需考虑在课程内容中融合旅游地理的理论知识。基于以上考虑,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地理课程设计,首先应定位合理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的各种类型和分布,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生产和发展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旅游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为旅游服务工作和后续的学习研究提供必要的常识和理论。其次,明确难度适宜的教学大纲内容,即以教学目标为指导,综合《中国旅游地理》和《旅游地理学》两种类型教材的优势内容,合理分配介绍性和理论性知识的学时。3采取实用的教学方法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对介绍性知识形成记忆,对理论性知识达到理解,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3.1声像“导游”法,生动直观助记忆声像“导游”法是指图、文、音、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旅游地理教学中记忆性知识点很多。整合网络资源,借助多媒体课件授课,一方面课件展现信息容量大,另一方面因形象生动、真实直观,学生理解吸收掌握快的优势,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可利用欣赏在线景点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学习。3.2合作学习法,调动参与意识合作学习是基于群体力学的一种现代教学体系,强调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旅游地理课堂合作学习法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如:课程围绕中国旅游区划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由小组成员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旅游大区的地理环境、旅游资源类别、旅游空间格局和游览区基本情况等,并对该大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该方法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3.3模拟导游法,强化实践训练模拟导游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教师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旅游线路,指导学生自习,要求按旅游线路制定行程,编写导游词。通过交通图引领“学生旅游团”向景点出发,利用多媒体影像依次展示需要学生掌握的景观图像,让学生做路途和景点的导游解说。模拟导游法的成效体现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3.4案例教学法,解释说明理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且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强调生动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地理学课程中兼有介绍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介绍性知识丰富生动,理论性知识相对枯燥,学生的兴趣程度有较大差别。但其理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说明解释某个理论,还可选取典型案例运用该理论进行分析,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3.5任务教学法,强调理论应用任务教学法,是指“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在应用型本科旅游地理课程中,可将旅游者需求预测、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旅游景区环境容量测算、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分析等设定为多个独立教学任务,指导学生以小组和案例的形式开展学习,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分析。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篇8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州校区),以下简称为郑州新联,是经河南省政府同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普通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被纳入郑州新联的课程体系中。独立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院校,又不同于高职高专,因此,独立学院的旅游管理课程设置既要有学院的独特发展特色,又能满足于市场的现代化要求。在分析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前提下,从课程结构体系、社会需求、学校培养目标等几个方面探讨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和措施,以提高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郑州新联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构成现状

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基石,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很好的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1]。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州校区的旅游管理专业开始近五年的时间,还处于初创时期的摸索阶段,很多的方面有待改善。从目前开设的课程体系结构看,分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基础课,旅游学概论、导游业务概论等专业基础课,旅游礼仪、旅游美学等专业选修课,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课,以及专业实习。

三、分析郑州新联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培养目标问题

郑州新联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掌握并具备丰富和扎实的旅游管理、旅游资源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类旅游企事业部门,从事旅游管理、资源开发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把培养目标重点放在了培养理论性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的目标上,培养的目标定得太高。这就需要结合独立学院的发展特色,在课程设置中合理的安排课程内容以培养出理论知识优越于一般本科院校,实践操作能力不逊色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课程结构。

(二)课程开设门数和学分比例分配不协调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基本上由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各校课时比例不一,但差距不是太大,大致为公共基础课占课时的41%—43%,专业课占37%,选修课占20%左右[2]。从郑州新联旅游管理课程开设门数和所占学分来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开设门数比例分别为33%、27%、27%、12%,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的学分比例分别为44%、27%、14%、12%(资料来源于郑州新联教务处相关材料)。而且,在旅游管理专业所修科目的总学分中,公共基础课所占的学分过高,高达44%,专业课所占的学分较低。

(三)开设课程的时序安排违背课程内容的逻辑性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3]。每门学科的课程内容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结构,如果忽视了这些联系,就会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成为肤浅的或者说是片面的。从分析每学期安排的课程得出,郑州新联第一学年、第二学年课程设置以公共基础课为主,第三学年、第四学年课程安排以专业课为主,导致整个课程结构成层次分化,违背了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

(四)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郑州新联的实践教学设备只能满足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其他的课程教学设备还未到位,例如模拟导游课程,缺乏导游模拟软件或者是导游实习基地。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和景区经营与管理这两门课程,缺乏相应的实习基地,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理论知识就变成了死板的课本知识,缺乏灵活性。校外实习基地,目前仅在上海和厦门的星级酒店,缺乏旅行社、旅游景区的实习基地。

四、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策略

(一)优化课程目标,体现学院独立发展特色

一般的独立院校大多沿袭它所依附的高校的课程体系,把培养目标重点放在培养理论性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上。作为介于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独立学院,应调整其培养目标,以适应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加之旅游管理本身的专业要求,其课程目标更应该注重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4]。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培养出和普通本科院校相当的旅游管理人才,又不逊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旅游专业人才。

(二)优化课程开设门数和学分比例

国外如欧洲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主要是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语言课,四类课程所占比例大致为33%、50%、8%、8%,以上比例均未计毕业论文和实习[5]。通过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门数和欧洲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门数的对比,可以看出欧洲旅游管理专业比较注重专业课程的开设,比重占到了50%,而我国独立学院专业课程的开设,比重只占到27%。而且公共基础课所占的学分过高,专业课所占的学分较低,会造成学生为争取学分而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下降。因此应该重新调整旅游管理课程开设门数,使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开设的门数比例协调,使在校的旅游管理学生不仅能学到广泛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学到与专业有关的充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三)优化课程时序衔接

每门学科的课程内容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结构,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应符合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首先,独立学院旅游管理课程在设置传统科目的基础上,要注意建立新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学科。其次,改变传统大一、大二学习公共基础知识,大三、大四学习专业课的传统教学计划,在新课程设置计划中,可以适当的将一些专业课穿插在公共基础课中,让学生在掌握公共基础理论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专业课程和专业特色,提前产生对自己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的兴趣。再次,对于实践课程的安排,应该放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之前,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掌握操作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再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把实践技能综合在一起,强化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四)优化实践基地建设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篇9

关键词:旅游企业;知识创新管理;现状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

一、问题的提出:旅游企业创新知识的低转化率困境

在旅游业逐步走出资源垄断型竞争时代后,对知识进行战略管理的能力已经上升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来源(Grant,1996)。知识之所以能成为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因为通过内部组织学习而积累起来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无法通过市场以价格机制进行交易,即便要模仿也是非常困难的(prahaladandHamel,1996)。但研究表明,虽然旅游企业内部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的新增知识,这些知识却很少能通过正式化的管理流程转化为组织的知识资本存量,“如果能将这些新增知识的25%及时转化并应用于产业实践的话,那么旅游业的面貌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Ritchie,2000)。

Ritchie所提出旅游企业创新知识低转化率的论断较好地解释了当前旅游企业纷纷陷入“同质化竞争”怪圈的根本原因,但这种“低转化率困境”本身的成因却不得而知。

从当前的理论研究进展来看,有关知识在旅游企业中是如何被创新、转化和管理的研究非常少见(XiaoandSmith,2006),旅游企业创新知识的低转化率困境始终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而从管理实践角度考察,知识创新管理迄今尚未上升为旅游企业的正式化管理职能。自上而下的“标准化管理模式”仍然占据着事实上的统治地位,管理者主张用事先的程序及规范文件来约束甚至限定员工的即时决策行为。研究者尽管意识到了这种管理模式对于知识创新及转化的巨大制约作用(nonaka,1991),但对其具体的制约方式及原理却少有提及。

本文首先以当前知识创新管理主流理论为基础,围绕旅游企业隐性知识比重大等结构性特征,系统地提出了旅游企业知识创新管理的有效路径,然后将之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近80家旅游企业的实际调研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揭示了创新知识低转化率困境的成因以及旅游企业现行管理模式对知识创新活动的真实影响。

二、文献回顾:旅游企业知识创新管理的重要性与滞后性

知识创新管理研究是知识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分支,隶属于知识管理研究的行为学派。其核

心观点是从行为者个体的有限理性假设出发,研究如何激励人们去更有效地创造、分享和转化利用新知识。与基于泰勒主义(taylorism)的知识管理技术学派不同的是,知识创新管理研究者认为对人的管理才是知识管理的核心,而各种冠以“知识管理”名称的it技术仅仅只是配套知识创新管理目标的信息手段而已,两者之间不能本末倒置(Sveiby,1987)。

相对其它产业领域来说,旅游学术界的知识创新管理研究起步很晚而且尚未取得较大进展。2004年在tourismmanagement杂志上发表的advancingorganizationaleffectivenessandknowledgemanagementimplementation一文,堪称迄今为止对旅游企业知识创新管理问题研究最为透彻的代表性论文之一。作者Jen-teYang和Chin-Shengwan以我国台湾的4家高星级饭店为样本,深入探讨了在旅游企业内部建立知识共享和存储等机制的可行性,并指出在饭店业员工“跳槽”率日渐升高的竞争形势下,引入知识创新管理体系不但能稳定员工队伍,而且还有助于企业构建基于其知识存量的竞争优势。

Jen-teYang和Chin-Shengwan(2004)的研究之所以引人注目,原因就在于他们通过对知识的创造、共享、存储和转化等流程环节的逐一分析和实证检验,对旅游企业知识创新管理体系的实践价值和实施现状作了非常清晰的描述: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高度赞同引入知识创新管理正式化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另一方面,包括最坚定的支持者即高层管理者在内的所有人都无法清晰描述有效的知识创新管理到底该如何进行,甚至连“什么是知识”都很难取得一致认识。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旅游企业知识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和滞后性。

Cooper(2005)有关旅游企业的知识特性研究为解释知识创新管理实践的复杂性和滞后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他指出,旅游企业内部存在着极其丰富的隐性知识资源,占据了所有知识总量的90%之多(ahmed,2002),这也是旅游企业知识创新管理特殊性的根源所在。由于隐性知识难以编码和转移从而长期被管理者们忽视,因此无论是对隐性知识还是对其持有者都很难进行直接监管。构建在隐性知识基础上的竞争优势是很脆弱的,所以旅游企业不得不通过更系统的技术手段来加强对这种竞争优势的管理。Cooper(2005)将Jen-teYang和Chin-Shengwan(2004)的研究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为创建适合于旅游企业实践的知识创新管理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的来说,隐性知识的大量存在及其监管困难使得旅游企业具备与大多数其它类型企业(如制造型企业)不太一样的知识结构特征,这也决定了旅游企业在知识创新管理路径上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三、旅游企业的知识结构特征及其对知识创新管理路径的影响

旅游产品是使得旅游企业真正与其它类别企业区分开来的核心标志。从旅游产品的核心特征出发,本文将对旅游企业的知识特征及知识创新管理路径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探索。

(一)产品、流程及组织特性对旅游企业知识结构特征的影响

在综合借鉴了近年来有关旅游企业研究的相关文献后,本文将其中一些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汇总和整理。以谢彦君(1999)提出的“旅游产品五特征”说为基础,初步勾勒出旅游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行为的基本特性,并对受其影响的旅游企业知识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特征分析(见表1)。

(二)旅游企业的知识结构特征

在旅游企业里,业务流程和组织行为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旅游产品特征的函数,即产品上的特殊要求决定了业务流程和组织行为上的基本特征,进而对企业的知识创新与转移等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以表1中所揭示的逻辑关系为基础,本文进一步整理并归纳出旅游企业的知识结构特征。

1.隐性知识比重大

尽管ahmed(2002)、Cooper(2005)等人关于隐性知识占据旅游企业知识总量90%之多的论断尚未得到实证研究的完全支持,但旅游产品的客户价值导向、产销同时性以及时空条件的不可分割等核心特征决定了自下而上的员工隐性知识的确具有超越显性知识的战略价值,这点也可以从绝大多数旅游企业都高度重视服务质量的现场管理等事实中得到证明。

2.客户价值导向

旅游者的感知价值评价体系结构非常复杂,除了对产品的核心功能有着最基本的要求外,还要求一定的美感和愉悦感,这就带来远远高于其它行业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旅游企业在响应这些快速变换又因人因时而异的客户需求时,必须具有相当丰富的客户知识,这其中包含了大量产生于对客服务一线的员工个人(隐性)知识。而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看,尽管旅游企业内部员工可以拥有除客户知识以外的多种其它知识,如财务人员提高报表编制速度的经验或饭店人事经理对员工思想动态的预感等,但这些知识对于企业最主要的价值活动――对客服务并没有直接帮助。

2.对知识创新管理路径的实践应用

尽管大多数旅游企业没有正式宣称他们已经在组织内部启动了专门的知识创新管理,但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仍迫使他们自发地进行了大量的尝试。

调研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旅游企业事实上都不同程度地在开展知识创新管理活动,但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以及管理过程的非正式化等原因,普遍存在着技术路径选择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依赖相对成熟的显性知识管理技术,而忽略了对隐性知识的主动干预。如67.1%的人都热衷于以“管理和服务技术手册”来作为企业的知识成果,而且从实践来看这些显性知识很有可能是对外部知识有意识地模仿引进的结果(76.9%)或者高薪引进外部人才独立编制的(74.1%),甚至可能是聘请专业公司或院校来整理(36.6%)。

(2)中基层员工并没有真正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自上而下”的传统知识管理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如绩效测评系统几乎完全没有与个人的知识创新和应用效果挂钩(3.8%),只有很少数企业真正允许甚至鼓励员工越级或跨部门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26.2%),而事实上标准化管理模式下企业更热衷于通过正式会议(87.6%)以及专职部门的监督(72.8%)来确保新知识“自上而下”的灌输和应用。

(3)隐性知识即员工自发的经验、直觉等除了最原始的师徒传授方式(94.8%)外,很少有组织干预条件下的团队共享和显性化技术手段。例如员工很少被要求动笔总结个人的工作经验或心得体会(9.5%),借助内部局域网展开交流这一高新技术企业最常用的知识共享手段在旅游企业的应用率也很低(5.2%)。

(4)正式化的知识管理机制包括对知识的搜索、激励和评价体系等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零星的知识创新活动仅仅只是被当作对传统管理模式的适当补充。只有不到2.3%的企业有规定编制详细系统的知识创新年鉴,能调拨专门经费和人力进行有计划技术攻关的企业仅占1/3左右,而相比之下文件制度汇编(88.6%)、业务例会(42.4%)以及系统培训(79.5%)等传统管理手段仍然是主流的知识管理路径。

五、结论

从本文所做的旅游企业知识结构特征及相应的知识创新管理技术路径分析来看,实践界无论是在认知判断还是实践操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而对知识结构核心特征认知的偏差以及管理路径选择的不当,也势必会造成Ritchie(2005)所提出“知识低转化率困境”,克服应对这一困境的有效解决方法就是立足于旅游企业隐性知识比重大等关键特征,建立起正式化的“自下而上”的知识创新管理体系,并将之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于旅游企业知识特征的知识管理道路来。

总的来说,本文的研究只是揭开了旅游企业在新经济条件下所面临的管理变革压力的“冰山一角”,但也反映了旅游业众多管理困境的根源所在。在产业竞争焦点已经由传统的资本数量、客户关系资源和地缘优势转向以知识为核心的战略管理能力的今天,广大旅游企业必须

更积极更系统地投入到知识创新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ahmedp.LearningthroughKnowledgemanagement[m].oxford:utterworthHeinemann,2002.

[2]CooperC.Knowledgemanagementandtourism[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5,33(1):47-64.

[3]GrantRm.prosperingindynamically-competitiveenvironments:organizationalcapabilityasknowledgeintegration[J].organizationScience,1996,7(4):375-387.

[4]Heisigp,etal.BusinessprocessorientedKnowledgemanagement,Bestpracticesineurope[m].Springerpress,Berlin,2003.

[5]Jen-teYang,Chin-Shengwan.advancingorganizationaleffectivenessandknowledgemanagementimplementation[J].tourismmanagement,2004,25:593-601.

[6]nonakai.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1,69(6):96-104.

[7]nonakai.theknowledge-basedorganiz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3,41(1):59-73.

[8]prahaladCK,HamelG.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68(3):79-91.

[9]RitchieJ.Researchandthetourismindustry:buildingbridgesofunderstandingandinsight[J].tourismRecreationResearch,2000,25(1):1-8.

[10]SveibyK.managingKnowHow[m].Bloomsburypress,London,1987.

[11]XiaoH,SmithS.thematurationoftourismresearch:evidencefromacontentanalysis[J].tourismanalysis,2006,10:335-348.

[1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awarenessandpracticeofKnowledgeinnovationmanagementintourismenterprises:aCaseStudyofpearlRiverDeltaRegion

RaoYong

(Schooloftourism,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旅游管理基本知识篇10

自19世纪末,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经济研究的演进。从历史时序梳理,意大利政府统计局的鲍德奥于1899年发表了《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移动及其消费的金钱》一文,成为了研究现代旅游经济的先河。既而,意大利罗马大学学者马里奥蒂于1927年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的著作,其内容涉及国内旅游状况、旅游统计、旅游接待业以及旅游中心等问题,被认为是第一次对旅游经济进行系统化研究的尝试。20世纪初至中期、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出现了1935年德国柏林商业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格里克恩斯发表的《一般经济论》论及了旅游活动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功能与作用,以及论述了社会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国家政策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丰富的内容。瑞士的克拉蒲.芬扎伊卡于1942年出版了从经济学、社会学这两个方面来系统地研究旅游活动的《一般旅游论概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和全球化以及现代旅游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旅游经济学进入了成熟阶段。旅游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关联学科理论也逐渐成熟,主要涉及了旅游经济、旅游区域经济、旅游市场开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旅游投资、旅游政策、目的地建设、客源国理论等九大研究内容,旅游需求和支出问题的研究涉及国际上各种各样的旅游出发地和目的地几个特定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的估计。20世纪70-80年代旅游经济的非经济因素影响研究取得较大发展。国内对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已历时30年多年,1982年,王立纲、刘世杰合著出版了《中国旅游经济学》,我国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的文件,从宏观政策层面上明确把旅游产业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中的重点发展产业的第一位;同时,在21世纪初到现在,我国关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与探索不断加强,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在研究范式上主要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根据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质疑[1]。刘晓鹰于2008年主编了《旅游经济学》教材,在旅游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框架体系中融入了国民经济新形势下发展的新趋势、新观点、新模式,并列举了旅游产业的案例[2],证明了我国学术界在引进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的同时,更注重结合我国的旅游经济现状在反复质疑、反思中不断总结特点并改革创新,力求与国际先进理论靠近并自成体系,力求使研究成果更具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近几年来,国内外旅游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旅游经济学作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经过众学者、专家及教学工作者的努力,呈现出了积极发展的局面,而该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仍然以讲授为主。但是,社会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着如何培养出适应旅游行业一线工作人才需要,在他们进入顶岗实习后,能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能进行专业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事实上,目前旅游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是必须解决好培养与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的棘手的问题。

二、旅游经济学课程教研特点及面临问题

2.1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教研特点分析

旅游经济学学科归属于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手段、工具来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产业中经济关系、经济现象、经济规律及其关系的应用型基础性学科。因此,旅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及其他经济学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教学本课程,培养学生尝试以旅游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的经济关系,以这个出发点来辨识旅游经济产业活动的基本经济现象与经济规律及与其他经济活动的内联系与区别,可以在专业的学习中培养经济思维、经济学分析方法,也可以在他们的社会实践与工作中,结合旅游者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在宏观与微观上把握旅游经济政策以及旅游业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特点、地位与发展趋势。

2.1.1工具性

旅游经济学学科的工具性特征体现在研究主体上所分析的专门研究旅游经济产业活动中的各种共性和个性的经济性现象及矛盾,从而从理论上揭示出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各种规律特点,及其作用发挥的基本要素、结构、功能、范畴和表征形式,为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因此,旅游经济学在学理研究上与教研工作中体现出了较强的应用性与工具性,属于具有产业特质的应用经济学的范畴,该学科的特点与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要求相一致,是我们应用性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培养定位的需要,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活动需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论模型运用能力、范式构建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须针对工具性特征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譬如:通过布置旅游经济专题思考来让学生进行实践的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模式的能力、并且在调查分析中学会思考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专题性调查研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让他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具体案例,提高他们运用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科学习兴趣。

2.1.2综合性

现代旅游经济学是由诸如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管理学、生态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上综合、复合而成的一门边缘叉学科[3]。旅游经济学的交叉性与复合性特点体现出了其综合性的特征。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应用型本科的教学中要求对相关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性理论有较好的掌握,并且能融会贯通,才能对培养对象的知识结构、知识背景有一个完整的把握,才能突出重点。旅游经济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在突出综合的同时,更要注重其与关联学科相区别的特质的把握,重点通过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考察旅游产业活动在国民经济领域中的功能与作用,避免知识重叠与落入俗套,否则会造成知识重复,重点不突出,构架不清楚,边界很模糊等问题。

2.1.3理论性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泛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性学科,有很强的经济学理论性基础,但又不同于经济学、旅游学、管理学等的纯理论性学科,而是应用性、基础性、工具性、技能性与理论性的结合。旅游经济学运用经济学供需关系理论解释旅游经济活动;旅游经济学运用旅游学的旅游活动基本规律阐述产业的经济性;旅游经济学为旅游管理学提供了经济与社会活动的规律、效益,给予旅游管理以基本范畴和管理的内涵,因此,旅游经济学对旅游活动、旅游产业在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矛盾运动进行了科学认识。所以,旅游经济学的理论性在于要求教师在学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需熟练掌握旅游学、旅游管理学相关知识,并运用于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当中,让学生领略到旅游经济学知识的精髓,构建起旅游经济学的理论架座。

2.2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教研问题的认识

首先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研活动中对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范畴认识上还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因而导致教学上重点定位不准。一是关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模糊不清。国内外旅游飞速发展同时带来了旅游经济运行中日益复杂的现象,旅游经济学的一些教材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中还处于莫衷一是的粗浅层面,缺乏对日益复杂的旅游现象的密切关注。面对这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矛盾,作为新兴专门学科,无法真实、典型和时效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理论尚且停留在管理者围绕旅游经济理论或者实际的旅游经济问题的现实旅游经济活动的问题描述和解释上过于繁杂,缺失理论上的总体梳理。在过去学者及教学工作者的大量研究中,对于旅游经济产业的活动现象研究比较关注、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总结、提炼上,而对于相关性的旅游活动中的生态现象、文化现象、历史现象、民俗现象等非经济现象与旅游经济相关协同性上,由于受研究与教学者综合能力的限制、或认识上的不足,缺乏关注,或是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规律性探索上的不够完整、系统。从旅游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特点来看,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旅游经济现象、同时包括非经济现象,本身具有多重性质,因为旅游活动本身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复合型边缘学科,诸多旅游经济受到非经济因素影响。表面上,一些非经济现象与经济没关系,但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譬如:旅游活动中的生活配套问题、文化休闲问题、文化认同问题、安全环境问题等等,具有社会性质的同时具有经济性质,是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协同与博弈,社会性质的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着的明显经济因素。其次是对旅游经济学学科研究对象主体问题的认识上,近年来关注的多是以旅游企业作为研究的主体来分析,缺失对研究主体的整体性认识,特别是对多主体的协同,还根本上无法从系统论的角度全面、整体把握,因此,对于研究主体的作用与功能如何发挥,并且各主体的协同与互补如何体现,研究结论非常模糊。旅游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掌握旅游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对于旅游管理的人才培养中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国际旅游业发展演变动态、培养学生认知意义与他们将从事的实际工作有紧密联系。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经济学教研工作一是通过定义旅游经济要素的概念,引申及实践案例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对接国内外旅游经济理论研究的动态和国内外旅游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课程研究与改革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为旅游产品的发展和设计奠定基础,从剖析相关理论与案例的角度来整体认识理解旅游产业[4]。但是,由于旅游经济学研究主体的偏颇,导致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重点把握不准确,具体体现在理论研究基础薄弱、研究与现实脱节、灌输模式讲授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认知,忽视学生与教师的旅游经历或旅游感悟。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建构在弗洛姆心理期望理论基础上,释放接受对象的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旅游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主体,黑板、粉笔为道具的讲授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知识传承与应试技巧,缺乏对象性求异与求新思维培养,缺乏接受主体的主动性思辨冲动和想象空间的引导与营造,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方法陈旧和落后。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外在激励,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激励,对于应用性强、工具性的旅游经济学更是致命伤,难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内在激励是旅游经济学的重要学科特点,可以满足和激励其接受主体的动力本身[5]。

三、结论

分析得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大众化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发展目新月异。因而,基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视角对旅游经济学课程教改作出以下三方面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3.1准确把握教研理论范畴

对于课程理论定位上不能将旅游经济学定位为西方经济学、旅游学、旅游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的简单相加[6]。在给合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培养对象、教学主体的基础上,再结合地域性特点,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特色课程研究内容。并且要结合旅游经济活动展示旅游经济的世界性动态、快速反馈旅游业发展的前沿信息、跟踪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热点。

3.2厘清教研主体定位

构建旅游经济学研究主体的多中心、多主体协作机制,将学者、专家、旅游参与者、旅游从业人员等多主体发挥各自作用、功能。构建教研过程式教师、培训对象、学习多主体参与式协作机制。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区域规划专业建设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在理论上的探求的积极性,在学习上的主动性。

3.3不断革新教研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