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环境污染问题十篇企业环境污染问题十篇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18:03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篇1

[关键词]乡镇企业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对策

一、乡镇企业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状况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全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预报统计,2003年乡镇企业将实现增加值3660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5960亿元,营业收入146000亿元,出货值13870亿元,实现利润8550亿元,上交税金270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9000亿元,从业人员年末数达13500万人。目前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出口创汇的近五分之二、工业增长值的近二分之一、农村社会增加值的三分之二、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农村就业岗位的四分之一强都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已经发展为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在乡镇工业产值高速增长、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乡镇工业成为主要污染源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防止污染,不仅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外在压力,而且也应该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内在目标。乡镇企业防污治污刻不容缓。

1.对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于对环境保护及农业生态科学知识的缺乏,有些乡镇企业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整个社会及环境的利益,不经环保部门的审批,乱占耕地,随意开发,破坏生态环境。

(1)水污染。一些乡镇企业废水的擅自排放,造成水污染情况严重,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的影响。如江苏某镇,由于水污染造成5个行政村、15个村民小组水稻受灾面积达到1500余亩,主要表现为水稻苗无分蘖,无次生根、呈葱管状。

(2)噪声污染。噪声污染主要是由乡镇企业中的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及生产企业引起的,目前好多地方的噪音都超过了55标准分贝,有相当一部分乡镇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

(3)大气污染。

2.影响人体健康

乡镇企业往往从近期经济效益考虑问题,那些因污染和治理困难大而被城市淘汰的产品在乡镇却得到了发展。因企业本身没有防护处理设备,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除污染周围环境外,还造成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升高,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据对乡镇企业中环境污染严重并明显损害人群健康的电镀、印染、水泥、土法炼硫、炼焦、油毡、土法炼汞、炼锌、炼砷、炼铅等行业的调研,我国部分乡镇企业是在严重的浪费资源、明显危害人体健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调查表明,被电镀厂污染的居民区,15天急性病发病率为10.9%,而对照区只有3.8%。

二、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来自社区的非正式监管乏力客观上助长了乡镇企业的污染行为

社区作为非正规的环境监管者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受到社区公众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价值规范、环境保护参与成本等诸多变量的限制。

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保护的参与程度与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我国乡镇企业处于教育程度最低的农村社区,农民不论在文化层次还是经济水平上都是相对的弱势群体。一方面,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和污染潜在危害的认知往往是很模糊的;另一方面,家庭的成员很可能就是制造污染的乡镇企业的员工,由此也会导致农民对企业污染行为的妥协和默许。

2.乡镇企业自身的缺陷

不合理的乡镇企业布局。乡镇工业布局分散,“乡乡办厂,村村冒烟”是人们对乡镇企业分散的最一般描述,这使得污染源过于分散,导致了污染扩散的广泛性,增大了污染的治理面。分散于乡村的小企业受经济实力所限,多分布于小河、小溪、小湖或水塘旁边,取水、排水往往为同一水源,形成污染循环。污染源的过于分散,还会影响到生态环境投资效益,增加了控制污染的难度。

三、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1.更新概念,提高认识

企业是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仅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的运行,而且对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亦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前提,企业的发展则应为进一步保护、改善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应使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注意保护自然,既要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环境,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2.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

(1)对污染源实施严格治理。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颁布后,关闭了一批“十五小”企业注,要加强对“十五小”企业的监管,定期进行跟踪检查,有效遏制“十五小”企业的死灰复燃。

(2)加强乡镇企业的环境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乡镇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乡镇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保护计划,建立环境保护岗位责任制,乡镇一级政府的机构应有相应的环保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同时还要制定监督管理工作制度,依法强化监督。对乡镇企业执行“积极引导,支持发展,治理整顿,控制污染”的方针。

(3)建立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直接或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噪声或产生固体废物者,按照法定程序就排放污染物的具体状况,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登记和注册的过程。当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排污单位应当履行排污申报登记的手续。

参考文献:

[1]张钢: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乡镇企业的合理布局[J].环境保护,2002(12):34~35

[2]黄新欣:乡镇企业环境污染防治对策[J].福建环境,2002(6):38~39

[3]王秀:依靠科技智力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J].科技,2001(5):33~34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篇2

《环境保护法》第52条新增: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2013年2月环境保护部和中国保监会联合的《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可知我国目前是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但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成为强制保险是很明确的发展趋势。在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过渡到强制性保险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只有解决的这些问题,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才可以在强制购买的情况下,不使社会产生矛盾,稳定且有效的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长效绿色保护机制。

(一)具有污染风险的企业投保积极性不高

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中,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购买必须完善环境污染风险的防范措施,否则造成的环境污染将处于免赔状态。因此,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越多具有环境污染风险的企业购买,那么对于环境保护而言就越有利。我国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方面的规定并不明确,追究责任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意外环境污染事故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追究制度也是不完善的,而法律赋予的行政处罚额度有限,许多环境事故肇事者只承担了少量的污染损失,当地社会和地方政府则赔偿大部分的损害,而且受损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往往并不计入污染损失当中。正因为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责任规定的不是很明确,许多环境肇事者承担的少,所以具有环境污染风险的公司觉得不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将慢慢实行强制购买,从自愿到强制在这种过渡过程中,一般都是慢慢进行。从自愿到强制一般而言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全自愿购买;第二个阶段:自愿为主,强制为辅;第三个阶段:强制为主,自愿为辅;第四个阶段:完全强制。这四个阶段一步一步实现完全强制,每一个阶段其实变化的最主要的就是具有环境污染风险的企业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投保量。具有环境污染风险的企业投保量不高就是企业投保积极性不高,只有让具有污染风险的企业自愿并且乐意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我国以后才能够顺利实行完全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因为当我国将来实行强制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时,具有污染风险的企业心甘情愿,那么就不会产生企业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就避免了有可能的社会问题。因此具有污染风险的企业投保积极性不高是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过渡到强制性保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是一定待解决的问题。

(二)保险公司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中,保险公司作为一种企业,同样具有追逐利益的性质。企业投保前,保险公司为了确定合理的费率,会雇请专家对企业进行进行环境风险勘察和评估,这是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成本的。在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中由于缺乏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环境风险的识别和量化难度很大,而且行业和企业间的差异也比较大,保险公司很难判断企业的根据企业的环境风险进行产品定价。保险公司的盈利预期很难确定,社会对它的了解度和认可度不高,因此导致参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数量不多。根据2012年5月28日南报网讯报道,记者从南京环保局获悉,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项目招标已经完成,一共有5家保险公司通过了招标。虽然相比于截止2008年国内总共只有几家保险公司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险公司的参与度有所提高。但是保险公司参与程度还是达不到,我国将来实行强制性保险的程度。保险公司参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数量不多,会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失去一个比较完整的保险体系作为支撑,导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中间一环过于薄弱,根本无法大范围大规模实行,直接影响保险从自愿到强制的过渡。也正是由于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宣传力度不够,才使得具有环境污染风险的企业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认识度不够,购买欲望不强,这样保险就间接影响了保险从自愿到强制的过渡。在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中,保险公司的积极性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保险自愿到强制的进程。因此保险公司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是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过渡到强制性保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过渡到强制性保险过程的政府促进机制

在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中,针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过渡到强制性保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具有污染风险的企业投保积极性不高和保险公司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根据2015年5月7日安顺在线的报道:“对按规定投保的参保企业,市环保局会将其投保信息通报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考虑投保企业的信贷风险评估、成本补偿和政府扶持政策等因素,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同时,各级环保部门可在企业项目审批、评先评优、环保专项资金补助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中投保企业有一些鼓励措施,只是一些优先支持,规定的十分不明确。笔者认为政府的措施很重要。对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过渡到强制性保险,政府应该是一个促进机制。笔者认为应该由政府干预,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法律。并实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补贴制度,最后为了加强自愿购买程度,政府应该对购买与不购买保险的企业区别对待,给予积极购买保险的企业一些除补贴外的政策性好处。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中,政府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成为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过渡到强制性保险的促进机制。

(一)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

由于我国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方面的规定并不明确,追究责任主要依靠行政处罚,许多环境事故肇事者只承担了少量的污染损失。大部分的环境污染损失都是最后由

国家承担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具有污染风险的企业便不会害怕意外的环境污染,少量的污染损失相比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成本与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需要改善环境污染风险措施的成本而言,似乎不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更加有经济利益。毕竟企业都追逐更大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利益权衡之下,选择不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也是意料之中。企业投保积极性由于这种原因,导致投保量十分不可观。因此笔者认为没有法律的明确约束,很多企业会选择钻法律的空隙而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侵权责任法和《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尝试制定出明确环境污染事故中赔偿责任和发生意外环境污染赔偿机制的法律。只有当法律明确了环境污染事故中赔偿责任和发生意外环境污染赔偿机制,这样才能够有助于具有环境污染风险的公司为了避免巨额的赔偿可能,而选择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因此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使具有污染风险的企业为了企业以后的经济利益,积极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提高了具有污染风险的企业投保积极性。

(二)政府有关部门实行环保保费补贴

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额,采用保费补贴的办法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投保量十分足,效果十分可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政策性保险,具有保费补贴的话,对需要投保人而言,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国家对于具有环境污染风险的公司企业征收适当的环境保护税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目前排污费制度中收的排污费就属于环境保护税收。借鉴采用保费补贴的办法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笔者认为政府的有关部门收取的环境保护税中应该拿出一部分作为环保保费补贴。环保保费补贴是针对于投保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当然环境保费补贴万一不够的情况下应该由国家财政出部分钱,作为该补制度的依靠。只有在有稳定利益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和具有污染风险的公司才会有投保积极性,主动参与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当中,提高投保量。实行环保保费补贴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从自愿性投保到强制性投保过渡中,有效解决可能产生的问题。也是政府但对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促进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三)政府对投保企业与未投保企业区别对待

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从强制性保险过渡到自愿性保险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具有污染性风险的企业投保积极性不高,如果政府在违背大多数企业自愿性的前提下强制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转变成强制保险,要求企业必须购买,那么必定会产生很严重的社会矛盾。笔者认为本论文前面提到的减免税款,实行补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投保量,但考虑到某些企业不在乎这些税款和补贴。所以在此过渡期间,政府必须想出一个投保企业与未投保企业区别对待,对于投保企业给与的好处是企业无法抗拒的行政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政府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中形成全方位的促进机制。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对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情况进行信息公开,使大家都有能够具体了解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进展情况。对于积极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政府应该给予相比未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更多一点的环境污染指标。环境污染指标对于一个具有污染性风险的企业而言十分重要。应为这个指标是政府给的,假如超过了指标要么就向指标没用完的企业购买指标或者缴纳高额排污费。我国与环境污染指标有直接关系的制度是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于具有环境污染风险的企业而言环境污染指标是直接无经济利益挂钩的,有很现实的利益。对于鼓励自愿投保政府还需要更大的力度促进,将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购买作为某些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在前面提到的信息公开后,由政府明确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假如有具有环境污染风险的企业未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那么在某一些项目竞标中,该企业就没有竞标资格。笔者认为,这样的行政许可前置条件更能促进具有环境污染风险的企业积极投保。政府做到以上建议,区别对待投保企业与未投保企业,让未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企业,在直接的经济利益和行政许可前置条件下,不得不综合考虑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利弊,明显的利益趋势下,未投保的企业也会积极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三、结语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篇3

[关键词]企业分布污染现状对策环境监管

[中图分类号]X5[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9-292-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交通道路的建设,环境污染企业逐渐迁移到乡镇。多年来,环保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城市工业污染防治,而对乡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乡镇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1乡镇环境污染情况

1.1辖区内主要企业分布情况

新桥中队企业分布特征明显,一般沿交通干道分布,向支线扩展。从工业类型来看,主要污染类型为废水型污染企业。从污染程度、类型、代表性、产值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辖区内污染型企业主要有7家。具体见表1。

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辖区内主要污染企业有7家,其中生祠镇5家,新桥镇2家,污染企业在生祠镇占据了优势,约占71.4%。

从年产值情况来看,辖区内主要污染企业年产值合计为14661万元,其中宏泰化工、东联镍网、维达药业工业产值分别为5000、3500、2500万元,分别占总产值的34.1、23.9、17.1%,小计约占75%,在产值贡献上占据了主要地位,其余4家的工业产值占25%。

从企业类型来看,金属表面处理企业有3家,化工企业有4家,化工企业占污染企业的59%。

1.2辖区内环境污染现状

辖区内工业污染排放负荷行业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废水主要是化工、电镀及铸造清洗废水等。

由表1可以看出,辖区内的污染特征表现为废水型污染,废水主要为CoD和重金属污染,由于废水处理,也将产生一定的危废和固废。这些企业在新桥中队辖区内占有较大的污染比重,在主要污染物中占据排放大头;废气污染型企业主要有1家。

2成因分析

大多乡镇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污水乱流、燃烧烟煤、垃圾乱倒、畜禽散养、塑料袋乱飞”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乡镇容貌,还对大气、水体、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

①乡镇工业企业污染。乡镇企业大多规模小、技术水平相对薄弱、布局分散、对环保的投入较少,主要从事造纸、电镀、印染、制革、制砖、农药化工、水泥、有色金属、石灰石采矿业等重污染行业,都在或明或暗的排放污水、废气、固废,且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日趋增多,造成乡镇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②乡镇农业污染。农业污染主要包括乡镇农业化肥、农药及地膜的频繁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每年夏秋2季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农民在生产中为降低成本,使用价格低廉、高毒、高残留农药,这些农药有1/3被农作物吸收,1/3进入大气,剩余的1/3则留在土壤中,对人食用、大气和土壤的污染非常严重。

③生活垃圾等固废污染。城市垃圾在乡镇的堆积污染。由于乡镇管理松散、空地广阔,往往成为城市转移生活、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医疗卫生垃圾的堆放地。垃圾部分有害成分飘散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或随雨水流入地下对水体造成污染。

3乡镇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宣传环保知识理念,提高广大人民环境素质修养。环保不仅需要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参与,更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环境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倡导居民养成绿色环保习惯,从点滴做起,带动身边的人,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的团队中来,使共同生存的社会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2)做好乡镇企业园区规划管理,引导乡镇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政府规划部门一定要提前做好乡镇企业统一规划,避免产生“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分散落后状态。

(3)发展生态农业。农药漫天喷,化肥遍地撒,农膜到处使用,养殖户随处可见,这种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合现代化的要求。必须发展生态农业。向农民宣传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从根源上控制农业污染。

(4)强化政府管理职能。乡镇依赖乡镇企业贡献GDp增量和缴税和其监督责任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乡镇对企业把关不严,因而偷排严重。政府职能部门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建立和完善各项环保工作机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避免走城市“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保部门严格执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5)增加绿化覆盖率。在公路两侧、居民住宅周围、荒地等处加大植被种植力度,以降低噪音,调节气温、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空气质量,营造美观的宜居环境。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篇4

关键词成本分担污染治理博弈理论公众参与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由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环境保护,使环境破坏现象日趋严重。雾霾就是目前最严重的环境污染之一。气象监测显示,截至2013年12月4日18时,中国已有25个省(区、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雾霾天气。在《中国环境科学》中对2013年1月中国大面积雾霾事件直接社会经济损失评估中数据显示:就2013年1月份遭雾霾影响的城市中,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230亿元(仅交通及健康两类),其中浙江省直接经济损失大致为304878万元,可见对雾霾的治理刻不容缓。而治理的其中一个关键点便是治理成本的分担。目前,主导治理雾霾的是政府,成本也主要是政府和企业负担。但现实中也存在着私家车尾气排放、农民燃烧秸秆、企业废气超标排放等问题。所以,如何将治理雾霾的成本在企业、政府、公众之间进行分担,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企业承担污染治理成本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发展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系列环境问题发生。孙晓伟(2010)认为这是企业环境责任缺失的一种现象,其根源在于市场失灵,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没有很好地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1]夏佐铎(1999)认为企业的活动表现为一种外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等污染物,给其他生产者与消费者带来了利益损害,但排放污染的企业却没有给受害者应有的赔偿,这就使企业在污染排放时忽视技术改造及承担社会成本,使污染行为日益严重。[2]马严等(1999)认为现行的治污机制由企业自行处理,治污过程由企业自我管理。由于治污与企业利益不统一,这种治理机制经常会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因此,引入委托――治污机制,可解决治污与企业利益的对立矛盾,降低监管成本,提高治污效率。[3]马小明、赵月炜(2005)运用博弈方法分析了公共资源被过度利用和环境治理的供给不足问题。[4]吴利华、陈瑜(2014)认为环境政策是使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从而迫使企业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手段。[5]这些研究揭示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政府制定环境管理政策提供了参考。

(二)公众承担污染治理成本研究现状

公众参与是我国环境治理的热门话题,在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和极端天气频现后,社会各界对公众参与寄予厚望。薛澜、董秀海(2010)认为所有的公众参与归结起来可以分为:对各类环保行为的事后监督和对各类环保政策的事前参与。认为赋予公民环境索赔权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以传统GDp发展为核心,缺乏公民参与治理的环境“软治理”机制的根本途径。[6]熊鹰(2007)认为我国环境问题中的公众参与的内容尽管也在不断完善,但受各种条件限制,仍有以下不足: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仍属于政府依赖型的参与;参与的过程主要侧重于末端参与,事前的参与力度不够;非政府的环保组织影响力有限。[7]李传轩(2008)认为通过环境税这一手段来保护环境,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其在深入考察中国有关环境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国尚未真正确立环境税法制度的基本判断,提出了分阶段实施的独立型环境税法制度构建模式。[8]范俊玉(2011)认为在我国,加强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不仅是实现环境民主和纠正环境治理政府失灵现象的要求,也是促进环境网络治理、改变我国公众参与不足现状的需要。[9]

三、企业承担污染治理成本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力度也不断增加,环境问题成为困扰人类的一个重要的难题。企业作为污染排放的主体,对环境污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徐以详、谭先银(2014)认为污染治理的主体从狭义上可以分为公众、企业与政府。如何合理督促企业承担起排放的污染治理费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10]本文利用博弈理论来对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承担污染治理成本问题进行探讨。

(一)企业在环境治理上的激励不相容

在我国环境治理监管制度安排下,企业应遵规守法,积极承担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但对于企业而言,存在着激励不足的问题。例如,永安药业在2011年底就因为排污被国家环保部挂牌督办,该企业如果在2012年6月底之前不能完成限期整改任务,或将被责令关闭,然而就在这样的层层重压之下,永安药业依然坚持排污。原因是污染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不会直接对企业的利益造成损害,而如果按照环境监管部门规定,企业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将会有额外的一笔支出,治理排污而造成的费用相较于被监管部门发现并扣除的罚金更多。因此,相对于环境监管部门期望的实施治污,企业选择承担罚金照常排污的期望收益更高。

自然环境作为一种公共产权,每一个成员都有权享受,一个成员对环境治理的努力成果可能会被其他成员分享,而一个成员对环境的污染,结果可能会使其他成员一起承担。自然环境的公共产权缺乏对成员的约束机制,从而导致企业家做出符合经济效率的最优选择。在环境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大、处罚力度不够的情况下,经济理性的企业会建立起“不对污染排放进行治理会带来更大利益”的思想。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现状分析;问题探析

1、我国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的发展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出不仅在我国的GDp和税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还可以解决我国国民的部分就业问题,因此,我国一直比较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规划。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小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受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GDp占我国总GDp比重的为60%,提供的就业占总比重的74%。但是,中小企业也是我国企业污染的重要来源,中小企业污染占我国环境污染的50%以上,并且这种趋势还在逐年增加,因此,中小企业污染治理也成为我国环保工作下一阶段的重点。

我国目前在对大型企业污染治理和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于一些自身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大型企业来说,通过对污染的治理实现了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使企业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都得到了实质利益。再与我国的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污染治理就明显落后很多,同时污染治理的难度也较大型企业大。一方面,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涉及行业面广,因此监管的成本就较高,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区经济利益角度的考虑,对中小企业就放松监管,放纵了中小企业的过度排污行为,而且在企业排污后的治理工作处理也不到位,变相的助长了企业的排污;另一方面,我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比较小,在资金实力、污染治理经验等方面不足,技术水平较落后,而且治污的成本又相对较高等方面原因的综合影响下,使中小企业就会产生逃避承担污染治理责任的想法。在缺乏约束机制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的污染排放会变得更加严重,对环境会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

2、我国中小企业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我国部分的中小企业,存在着偷排污染物的现象。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排污的必要程序舍去掉,把大量的有害物质在没有经过任何地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空气或路边。一般来说,企业对对废物进行净化处理,是需要较高的处理费用的,这些费用都会被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会减少企业的净利润;而将废弃物直接进行排放,企业的生产成本下降,利润会上升。因此,会有很多的企业偷排废弃物,给污染治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②中小企业自身的特性,会驱使企业选择一些高污染的行业。一般来讲,中小企业的规模不大,且治污的能力很差,加上自身的信贷能力较差,不能贷到足够的资金,因此中小企业会投资规模小、见效快、高污染的行业。企业没有能力购买较好的处理废弃物的设备,因此只能是不处理或者是简单的处理,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③大多中小企业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市场上也缺乏相对成熟的污染治理监督机制。在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分布在乡村、乡镇以及大城市的郊县,这些地区的居民和企业主大多是利益至上的人,环保的意识比较淡薄;同时,在环境治理方面,政府也没有相对大城市来说比较成熟和健全的监督机制,结果就导致了中小企业排污和污染治理的放任自由,使得中小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长期处于停滞。

④我国的治理污染政策与污染治理市场化要求的差距。近年来,我国比较重视环境保护问题,中小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也被重视。国家制定了许多污染治理的法规制度,如国家加大在水污染和废弃物处理工作上的投入,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并对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做了一些规定。但是,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可能是跨部分的,所以在真正实施时,效果就会打折扣。目前,污染治理工作越来越倾向市场化,而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不利于这个市场的公平竞争,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

3、对我国中小企业污染治理的政策建议

①可以发展循环经济,废弃物的再利用。在日常中,某些企业的生产废弃物可能是其他企业的生产原料,因此,可以把这种可以承接的企业规划在一个地区,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减小企业的处理废弃物费用。发展这种循环经济,可以促进有限资源的循环使用,减小了企业的排放物,可以有效的解决乱排放的现象。

②我国的中小企业要自立根生,不懈的发展和壮大自己,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武装自己的企业,抛弃原始的高污染行业。提高企业自身的科学技术能力,不仅可以提供资源的使用效率,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

③要加强中小企业主和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要加强环保重要性的宣传,让大家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让大家都参与到污染治理的监督工作中来,积极的发动群众。

④要让污染治理市场化运行,让市场来监督污染治理工作,同时还要鼓励其他民间资本进入环保行业,为环保行业增强力量。相关部门在制定污染治理政策时,要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要增强政策的实际操作性。

参考文献

[1]何瑛,何爱英.《中小企业的特点对污染治理的影响与解决途径分析》,《经济师》2007年第1期

[2]钱枫林,马晓茜.中小企业污染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

[3]周永清.试论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J].企业活力,2006,1

[4]苏杨.中小企业发展及环境污染的分析[J].热点坊,2006(2).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篇6

关键词环境污染;农村;现状;原因;治理对策;宁夏盐池

中图分类号X50;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8-0186-02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优惠政策向广大农村倾斜,数以万计的农村人口获得了巨大的社会红利,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在获得红利的背后却是农村环境的逐步恶化。农村不再是人们向往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而是垃圾满地、污水乱排、畜禽飞走、粪土堆砌、柴火焚烧等。室内室外截然不同是农村最真实的写照[1-3]。通过总结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以实现“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双丰收。

1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盐池县地处西北内陆,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煤炭企业众多,农药、化肥大量投入,养殖业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4]。为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大量资源被开采利用。据统计,盐池县境内的大小煤炭企业高达数百家,煤炭开采不严格、不规范,同时还有数家重污染企业,这些造成了境内许多河流污染断流。不科学地使用农药、化肥、薄膜,随意丢弃垃圾,动物粪便随意堆放,造成土壤盐渍化严重,耕地面积逐年较少。许多重污染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废气,尤其座落在工厂周围的村庄,环境污染更是触目惊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多是采用焚烧的方式,极易产生二次污染,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2.1环保意识淡薄

由于民族生活习惯和的不同,据统计调查,盐池县6岁及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在6~7年,受教育水平极低,保护环境意识极其淡薄,对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认识严重不足。在农村,垃圾随意堆放是常态,房前屋后、街道、院落、沟渠、田地到处都是垃圾。农村一般没有分散的垃圾箱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进一步增加了人们随意丢弃垃圾的可能性。往往会形成由于教育水平低下的无意识发展成一种病态的生活习惯,从而难以改变,这些都加剧了盐池县农村环境的污染。

2.2乡镇企业的污染

由于城市环境不断的恶化,政府对企业进行重新布局,城镇化进一步推进,大量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搬离城区,落地在乡镇农村,给农村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和危害。据盐池县相关部门统计,盐池县境内大大小小的煤炭企业高达数百家,大多数不具有_采资质,运输车不遮盖篷布,严重破坏环境,同时对地下水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河流断流。煤炭企业衍生出许多焦化厂,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对空气和水资源污染严重,对农村人口健康的危害显著。

2.3农牧业面源污染

农牧业是盐池县的主要产业,尤其以养殖业更为突出。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在农业方面盐池县每年投入大量的农药、化肥、薄膜等,过度和不科学使用造成了土地污染,养分随着水分流失富集,再次造成污染。种植业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多直接焚烧,造成空气污染。养殖业是盐池县的主打产业,由于牛羊有舔食食盐的习惯,所以粪便中会含有许多盐离子。农业中往往将这些粪便腐熟后直接作为农家肥使用,土壤中残留的盐离子浓度升高,进一步加剧了本地区土壤盐渍化程度,污染环境,耕地面积减少。因此,影响了人们对土地的需求,土地供需矛盾急剧恶化,对农村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挑战。

3盐池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3.1政府加强投入

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政府要根据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加强政府监控、执法、问责力度,合理制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有针对性地取舍转移到农村的企业,不能盲目引入,对已经引入的企业要加大监管力度,对存在污染问题的企业要责令整改。减少农牧业面源污染,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政府要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新措施促进农牧业发展。政府政策的制订要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加强环境保护的舆论宣传,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村环境。

3.2产业合理布局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方面,政府要全局规划和监督,引入的企业要有能力解决自身产生的污染问题,重污染企业要远离人口、水源、季风上风口地区。对产生污染的企业要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强制企业优化自身的结构特征,政府要拿出专项资金鼓励节能减排的优秀企业。另一方面,企业要做良心企业,鼓励创新、促进发展、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对产生的污染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

3.3发展生态农业

农业污染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以农药、化肥、塑料薄膜污染为主。政府要科学引导,鼓励发展生态循环农牧业,改变传统大水、大肥的农业观念,科学施肥、精准灌溉。引进耐盐碱的种苗、土壤改良剂、节水灌溉等技术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种植经济林,大力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畜牧业的发展实行规模化,产生的粪土要集中脱盐腐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大力发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草业―畜牧业等产业相结合的循环农业生态模式,尽可能地降低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4参考文献

[1]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农村经济,2004(9):86-88.

[2]于建嵘.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冲突的主要特征及对策[J].世界环境,2008(1):58-59.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篇7

关键词:外资准入;污染转移;环境安全

所谓环境污染的转移,一般是指一方向另一方输出不符合一定环保标准的有害气体、有害废水、生产和生活垃圾、放射性废料等环境污染物的行为。从法律意义理解污染转移,其一般体现为一种污染物或污染源的移动、污染威胁的生成上,不强调环境标准高低(实际上“公域”也有特殊的环境标准,而且更为严格,只是不同于一国领土内的环境标准)和心理因素的作用,而着重于污染的威胁是否转移、生成和责任的追究上。

一、我国外资准入制度中的污染转移问题简述

本文从广义上理解投资准入,即投资准入不仅包括外国投资者进入东道国的权利,而且还包括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设立代表处、分支机构、子公司等的权利。这种投资准入不仅允许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从事商业活动,而且允许外国投资者设立各种类型的永久性的商业存在。

(一)污染转移讨论的定义和范围在我国,除三资企业外,外资准入的方式还包括外商投资性公司和外商股份有限公司。依法设立的外商投资性公司,或者“控股投资公司”不直接涉及污染转移问题。由于我国公司尚未接受“揭开公司面纱”理论,因此,在承担污染转移责任时,仍然要以被控股的实体公司为责任主体。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只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一种特殊形态,在污染转移问题上,其法律关系与一般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并无二致。

此外,三资企业在经营阶段产生的污染转移实际上是贸易活动中的污染转移,该问题需要专门研究,本文不加以讨论。

(二)我国外资准入中污染转移现状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向不注重污染转移问题。人世后,我国许多产业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在wto非歧视原则的要求下,我国过低的环境标准将会使得一些发达国家向我国进行污染转移的趋势愈演愈烈。一些外商将国外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且被禁止使用的产品、技术和设备通过投资方式转移到我国。我国外资准入中的污染转移问题已经非常严重,需要完善现行的法律制度加以有效控制。

二、外资产业设立中污染转移问题

该问题实际上涉及如何防治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跨国设立。所谓污染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和间接产生危险废物的产业(这些废物通常符合1989年《巴塞尔公约》规定的定义和特征),对人类、动植物生命的健康有害或者造成环境恶化,破坏生态环境,干扰其他合法使用者有效使用环境,如化工、塑料、陶瓷、造纸、橡胶、印染、制革等通常都属于污染密集型产业。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则是指在人为控制下,将污染密集型产业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境内生产以及随之出现的污染物和污染后果,即污染产业转移的全过程是在特定主体的有意识控制下进行的,转移污染是这些主体直接或间接追求的目的。

从国际层面看,目前,涉及控制污染行业转移的国际法主要有1982年《内罗比宣言》、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1992年《21世纪议程》。由于这些国际法规都是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的执行标准,又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所以要解决污染行业转移的问题,主要还应依靠各国国内立法。

从国内的角度看,我国对防止外国污染行业转移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设立三资企业必须经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4条、《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9条、《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5条均规定了不予批准设立三资企业的情形,其中均将“(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作为其中一项。但是,我国立法中的这些制度在实践中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对于外资的审批存在重大漏洞。

(一)审批标准的不具体导致自由裁量权扩张首先,我国有关外资引入的标准中,既规定了可行性标准,又规定了不可行性标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中就存在着标准间的灰色区域。在可行性标准中的鼓励、允许和限制等项目的具体规定不清楚。

(二)地方行政对外资企业设立的不良介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8条规定:“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由对外经济贸易部审查批准后,发给批准证书,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属于下列情形的,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发给批准证书:投资总额在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审批权限内的:不需要国家调拨原材料、不影响能源、交通运输、外资出口配额等全面综合平衡的。”第9条第2款规定:“中国合营者的企业主管部门和合营企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设立该合营企业签署的意见为该企业设立的必要文件之一。”

以上规定实际上导致了各地政府享有外资准入中的“隐形审批权”,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长期顽固存在,外资准入中的不规范操作就应运而生了。此外,关于外资审批的法律规定中并没有直接、明确地规定对审批机关的审批行为应该由谁予以监督。

三、外资出资方式中的技术污染转移问题

外资出资方式中可能产生的污染转移应该属于技术污染转移,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即设备出资和技术出资。

实际上,这两种出资方式都可能是以贸易的面目出现的。因此设备和技术都可以成为贸易活动的标的。但是,在外商投资活动中,这两种出资方式都被资本化了。因此,技术污染问题势必对一国的外资准入制度产生影响,而我国对此问题的规定在立法和实践中均存在问题。

(一)在我国的三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对出资引起的技术污染转移问题并没有直接规定纵观三资企业法的相关规定,可见这一缺失。《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8条对以上的出资方式予以认可,但没有附件限制。《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也都没有注意到技术污染转移问题。

(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存在缺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第2条的规定,技术进出口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技术秘密转让、技术服务和其他方式的技术转移。可见,《管理条例》是适用于技术投资和技术贸易的;然而,《管理条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

1.技术引进审批问题。根据《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的技术进出口管理工作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依照对外贸易法和管理条例的规定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的授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技术进出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国

务院的规定,履行技术进出口项目的有关管理职责。同时,为顺应国际潮流的发展,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技术进出口经营者对国务院外经贸部门做出的有关技术进出口的批准、许可、登记或者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讼。但是,这种审批制度太过繁琐,在实践中操作复杂,各地保护的泛滥最终导致执行的不力。

2.处罚问题。对于违反《管理条例》的进出口技术的行为,其相应的处罚也存在问题。《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有《对外贸易法》第16条、第17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技术,禁止或者限制进口。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禁止或者限制进口的技术目录。但是,对于技术污染转移行为,《管理条例》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尽管也有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但是并没有与环境保护刑事责任的罪名联系起来。

3.《管理条例》存在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问题。我国外贸法律法规对涉及污染转移的技术进出口的规定主要集中在《对外贸易法》和《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管理办法》中。1994年的《对外贸易法》第17条第2款和第3款规定:国家禁止进口或出口破坏生态环境的货物或技术和为保护人的生命或健康必须禁止进口或出口的货物或技术:第16条则规定了国家可以限制进口或者出口技术的情形。

《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包括了污染转移的问题,明确规定:属于禁止进出口的技术,不得进出口。属于限制进出口的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未经许可,不得进出口。但是,《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管理办法》第1条规定:为促进我国技术进口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而作为投资的技术出资,是否属于《对外贸易法》的调整对象呢?如果不属于《对外贸易法》的调整对象,那么,《管理条例》、《管理办法》对其的规制就失去了基础。

四、控制外资准入中污染转移的建议

我国的污染转移立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国务院于1984年9月27日做出了《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该《规定》第4条指出:“坚决制止污染转嫁。严禁将有毒、有害的产品委托或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乡镇、街道企业生产。对于转嫁污染危害的单位有关人员,以及接受转嫁的有关人员,要追究责任,严加处理。”这是我国法律规范中第一次将污染转移作为禁止性条款规定下来。从此,污染转移作为一种违法行为有了法定依据。但这项规定仅仅针对乡镇(街道)企业污染转移。不过作为一项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它还为1989年制定的环境保护基本法相应条款作了良好的铺垫。1989年新的《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该法第34条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但是该条款仍然没有对跨境污染转移做出规定。

鉴于此,针对当前外资准入中污染转移状况,至少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修改《环境保护法》第34条建议将《环境保护法》第34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禁止污染转嫁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将产生严重污染的设备、工艺、技术、产品、废弃污染物、工程项目等转嫁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和个人。禁止跨境或过境转移污染”。

(二)建立健全控制污染转移的相关制度比如实施与iS014000环境体系相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开征环境税,以及适应我国国情的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生态标志认证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检验制度等环保市场准入制度。此外还要对我国一些环保制度和措施进行改革,代之以国际先进的环境保护措施,如总量排污收费制度等。对于我国来讲,有必要在适应国际环保立法的趋势下,加强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彻底改变我国环保立法水平低、制裁措施过软和执法不严的状况。

(三)三资企业审批中的法律问题

1.严格外资准入制度的强制性规定。消灭“隐形审批权”,并且直接、明确地规定对审批机关的审批行为应该由谁予以监督。技术引进制度改革:集合分别审批和最后审批的优点。专业性机构分别审批,最后交由统一机构终审。在三资企业法对技术出资的污染转移问题管制缺失的情况下,可考虑明确适用《外贸法》的有关规定,以控制技术出资的污染转移问题。在将来制定的统一的《外资法》中明确对污染转移作出具体规定。

2.环保部门的介入。建议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8条中的内容改为:“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由商务部审查批准后,发给批准证书,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属于下列情形的,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人民政府与其相应的环保局共同审查批准后,发给批准证书。环保局签发的环保可行的意见书是审批外资项目的必备文件和依据。第9条第2款增加为:中国合营者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的环保局对设立该合营企业批准的意见。

3.改革与建立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在我国立法中虽有极为原则的规定,但作为一项制度且适用于各环保领域还有待环境法的进一步明确规定;至于将该制度引入外资准入尚未有规定。为此,可参考与借鉴美国、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相关立法与做法:首先可在现行《环境保护法》总则中订入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条款,使其具有普遍约束力;其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既充分肯定环评的预防功能。又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4.政府对外资准入审批中的环境公共信息的透明和公开措施。环境信息作为环保工作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确的环保措施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的环境信息基础之上。

(四)环境刑事责任在外资准入过程中的适用

1.严格外资准入中污染转移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首先,应惩罚环境犯罪的行为犯。其次,增设环境犯罪的危险犯。此外,要对进行污染转移的法人施加一定的刑事处罚,而且这种处罚不应该停留在原则性的规定上,应该量化。如借鉴美国的做法,将法人的环境刑事责任分为不同等级处以不同的刑罚。最后,是刑事诉讼提起制度的改革。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篇8

关键词:化工行业污染现状防治对策

人们往往忽视其间接的社会效益和内在的生态环境效益,而只注重其直接的、外在的经济效益,这是在我国工业化的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之一,致使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当前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化工行业污染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强烈愿望和时代的紧迫要求。

一、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现状

化工行业作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其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不可低估的。目前化学工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分别占工业排放量的40%~45%、7%~10%、9%~12%,在工业部门位于前列。从行业上讲,染料行业、农药行业每年排放大量废水,其二氧化碳浓度高、色度深、生物降解难,缺少有效的治理技术;氮肥行业其废水排放占化学行业排放量的40%。每年有大量的氨氮流失到环境中,排放的废气对大气造成很大污染。我国化工企业污染问题一直是环保部门关注的焦点,各级环保部门在化工污染防治方面投入大量资金,采取各种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远远不能解决化工行业生产的污染问题。化学工业是污染大户,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化学工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化工行业污染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足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环保部门及各新闻媒体、网站对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断加强,人们对环保的重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部分官员片面追GDp的增长,企业管理人员受“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思想的影响,并没有把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真正做到实处。

2.非经济的生产规模

我国化工企业大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中小规模的居多,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能耗物耗高,致使许多原材料变成“三废”流入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多年来技术改造多属改扩建,而在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方面下工夫不多。

3.生产管理落后

化工企业大多数是老厂,一方面生产条件差,给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生产管理不严,人员素质差,多数企业从厂长到工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学习经历全凭经验操作,造成跑冒滴漏严重,损耗大、产率低“,三废”产生量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不合理的企业产品结构

大部分企业的生产都是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如氨肥、染料、中间体等。因此,必须调整我国化工企业的产品结构。

三、化工企业污染治理及健康发展的基本对策

1.切实推行循环经济走清洁生产之路

近年来,我国化工企业已开发和推广了一大批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的新工艺和技术,其中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就有28项,为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各化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和具体推进措施。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已把清洁生产作为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污染的重要途径。《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九条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规划本行政区域的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在资源和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推行清洁生产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先考虑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政府已认识到这种预防性战略必须贯穿于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可以把工业污染尽可能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使工业生产废物最小化,变被动治理污染为积极预防污染。同时,清洁生产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应改善生产过程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限制污染排放,推行原材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替换和更新导致严重污染、落后的生产流程、技术和设备,开发清洁产品,鼓励绿色消费。

2.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首先根据我国环境条件和特点,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改变中小企业的分散布局。同时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下决心转变增长方式,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降污减耗,积极开拓精细化工新领域,在传统的精细化工向高档的化工发展,重点开发新型、专用、特色产品,尤其是无污染绿色精细化工和医药、电子、信息等化工产品,发展高效、低残留、低毒和降解塑料等绿色农用化工产品。真正立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绿色化工发展模式。

3.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近年来,政府及各级环保部门对我国化工行业的污染整治和产业结构调整做了大量工作,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用于污染整治工作,整个化工行业的污染治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要想使我国的化工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政府、企业要“双轮驱动”同时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多渠道筹集污染防治资金。政府和环保相关部门要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对企业的污染治理、清洁生产进行政策性扶持;企业也要拿出必要的污染治理资金,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治理”。

4.依法加强环境监管

政府部门要真正贯彻执行《环保法》,切实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实现绿色GDp的增长;环保部门依法加强对化工项目环保“三同时”监管力度,严格环保执法。今后要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工作重点,督促化工企业通过改造生产工艺、降低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减少废水排放量,从根本上改变化工行业污染现状,确保我国的化工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总体说来,虽然我国发展前景很光明,发展速度很快,但就化工行业来说,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因素,化工污染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因此,一定要注重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切实抓好生态保护和化工污染防治,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同时要做好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全面的和科学的规划,努力把我国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文献

[1]臧雪莉,张朝红,王允妹.小城镇环境污染与防治[J].环境保护科学,2007.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篇9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存在问题防治对策

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因人类活动导致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围,并导致环境质量恶化。近年来,关于重金属污染事件屡见不鲜,从湖南儿童血铅超标、陕西风翔数百儿童铅超标、福建紫金矿业含铜酸性废水渗漏到重金属污染“菜篮子”等事件的发行,重金属污染已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该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1厦门市重金属污染现状

厦门市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金属表面处理加工业(电镀行业)、金属结构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等行业发展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逐渐累积形成的。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2010年厦门市废水中汞、镉、总铬、铅、类金属砷等5种重金属排放量以区域来划分的话,集美区占全市的72.75%;同安区占全市的17.59%;海沧区占全市的7.96%;思明区占全市的1.09%;翔安区占全市的0.57%;湖里区占全市的0.05%。5种重金属污染物按排放量大小排序为:总铬占全市总排放量的94.83%;铅占全市的3.78%;砷占全市的1.24%;镉占全市的0.05%;汞占全市的0.1%。从2010年污染源普查数据看,我市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是铬,重金属污染集中区域是集美区,主要污染来源为工业废水污染。总铬排放量较大的行业有:金属表面处理加工业(电镀)、金属制厨房调理及卫生器具制造业、金属结构制造业等行业。主要涉铅行业有:钨、钼冶炼业等行业。

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污染危害大,持续时间长、治理成本高。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大气、水体、土壤的迁移转化和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环境,危害粮食、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2厦门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2.1布局分散,发展方式粗放

由于厦门市涉重金属的企业入驻较早,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改革开放初期环境准入制度几乎空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未对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进行评估,地方引进企业仅从经济发展角度考虑,造成涉重金属行业和企业无序发展,布局分散,结构污染比较突出,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2.2企业对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重视不够

近年来,厦门市不断加强对涉重金属企业的监管,并建立了先锋电镀企业集中控制区,但重金属排放企业依然比较分散,监管难度大,源头预防控制未能全面落实。企业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视不够,有些企业对现有排放标准执行不严,一些中小企业不严格执行环评和环保“三同时”等环保制度。企业自我监测措施不完善,尚未建立特征污染物日监测报告制度;重金属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不高。

2.3环境监管能力不足,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厦门市环保队伍人员不足,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力量有待加强,重金属污染物在线监控能力相对薄弱,尚末建立重金属污染预警应急体系。通过近几年的摸排调查,全市重金属污染物整体排放情况基本摸清,但对环境影响程度尚未进行全面评估,污染治理技术产业支撑不够,重金属污染的基础调查、科学研究、技术政策等还滞后于污染防治。

3主要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

3.1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坚持以“调结构、促减排”为手段,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分区域制定和实施重点防控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措施,明确淘汰进度。对于重金属排放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的,安排财政资金予以支持。

3.2严格项目准入条件

3.2.1严格区域准入

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新建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非工业区和食品、生物医药等有特殊要求的产业园区以及工业区通用厂房原则上不再审批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其它区域按行业准人要求审批。改建、扩建项目要达到厦门市“十二五”,重金属减排和增产不增污的要求。

3.2.2严格产业准入

凡涉及重金属排放的新建项目,除高科技(科技局批文)及高附加值(经发局批文)项目、并能解决总量指标的区域外,一律不予审批。

3.2.3严格限制排放重金属相关项目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域“减量置换”的原则,实施“以大带小”、“以新带老”;严格控制企业建设项目选址,合理确定重金属企业的排放浓度和环境安全防护距离,确保周边群众身体健康。

3.3积极推进清洁生产

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省环保厅、省经贸委的工作部署,督促涉重金属企业加快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进度。对于经公布要求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未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或者虽经审核但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的企业,责令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依法从重处罚。

3.4严格污染源监管

3.4.1进一步摸清重金属污染情况

全面调查涉重金属企业污染物排放、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深入开展污染现状评估,进一步摸清重金属污染情况,全面掌握辖区内重金属污染情况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计划,加大监控和治理力度。

3.4.2加强对污染源监管,促进企业稳定达标排放

进行重金属特征污染物自动监控装置试点工作,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实现重点重金属污染源安装自动监控装置,实行“实时监控、动态管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督促涉重金属企业进一步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设施,配备应急物资,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3.4.3规范企业日常环境管理,提高操作运行水平

要求企业建立重金属污染物产生、排放详细台帐,每月向环保部门报备污泥等危险废物产生量、处置去向等环境管理信息资料,实施动态管理;指导企业完善治污设施,规范物料堆放场、废渣场、排污口等建设,提升污染治理技术水平。

3.4.4严格执行项目审批要求,清理违法企业

全面排查全市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对于超过环评审批范围、含重金属废水、废渣、废气未经处理或处理达不到要求、重金属污染物超标超总量的企业,依法严肃处理。

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篇10

我国流域水环境现状令人堪忧,据《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其中,海河为重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虽然企业排污是造成这些流域水环境恶化的主体,但是由于这些企业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一切环境责任归结于企业,则不利于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

环保部周生贤部长在《第一次全国环境政策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12月)指出,“既要研究制定环境管理政策、环境技术政策、环保产业政策,又要研究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形成优势互补、合理配置的环境政策体系”。由于传统的环境管理制度是以命令控制方式向排污者提出具体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或发放排污许可证,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已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如,所需信息量大,且信息不对称、政府反应迟缓、控制污染的费用效果不理想、缺乏刺激污染削减的动力等[1-2]。因此,研究制订激励性的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是推动我国污染减排、降低流域水污染风险的重要保障。

1研究方法

本研究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从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状况出发,分析现有环境政策与管理制度的不足,提出推行环境行政合同制度和环境督查制度以及污染公共处理政策等建议。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收集、比较分析、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以及统计分析等。

2现有环境政策与管理制度分析

2.1政策体系

按通常的分类方法,环境政策包括环境管理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技术政策、环境产业政策和环境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等[3];本研究按环境政策主体之间的关系将环境政策分为管制性环境政策、引导性环境政策和自愿协议性环境政策(环境协议)3种。其中,管制性政策是政府环境管理的基础,并决定着其他环境政策的框架和方向,而且环境管理效果明显,但是管理效率低,可接受性差;引导性政策和自愿协议性政策作为政府管制不可或缺的补充,主要的功能是提高政府管制的灵活性、降低政府管制的成本和扩大政府管制的影响力,通过激励企业研发新的技术和产品,使用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的生产技术或工艺方法,来减少污染排放量,因此,具有较高的环境管理效率和可接受性。

2.1.1管制性环境政策

是指具有强制约束力或强烈要求的环境政策,是我国不可或缺和处于主导地位的环境政策。大部分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关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强制性地规定经济活动主体在资源开发和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行为,如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许可、限期治理、总量控制、节能减排等。此外,行政调节也是政府管制的一种方法,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等。该类政策的优点是: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容易形成社会共识,对企业的影响力大;政策内容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管理措施规范、透明度高,应用时不会出现随意,能使企业形成稳定的预期;政策效果明确,管理方式可操作性强。但是,管制性环境政策一旦制定不能轻易更改,其效果取决于政府执行力度和企业接受程度,执行过程需要庞大的执法队伍和大量的执法经费,而且因为针对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企业采取统一的标准而缺乏公平性。

2.1.2引导性环境政策

是指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倡导和要求,主要基于指导、激励和教育,其目标是通过影响经济当事人决策和行为,使资源配置达到“双赢”的状态,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环境技术政策、清洁生产政策以及排污收费、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环保核查(绿色证券)、绿色贸易、绿色税收等正在探索中的经济政策。引导性环境政策的优点是:政府监督成本更低、企业选择空间更大、实现“双赢”的可能性更大、政策发挥作用的持续性更强。然而,引导性政策也有局限性,这是因为并非所有的环境问题都能转化为市场问题,而且引导性政策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基础上的,而现实中可能存在市场扭曲,在这种情况下,引导性环境政策也很难发挥作用。

2.1.3自愿协议环境政策

是鼓励企业实现比现行环保标准更高的环境表现,它不仅能调动起企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可以降低环境成本,这是对传统管理政策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已成为西方国家广泛运用的一种重要环境管理方式,有企业自己制定、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商定、企业与nGo商定以及企业与政府和nGo共同商定等多种形式。目前在我国以企业与政府的协议为最主要方式,协议的内容包括具体的环境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签约方的责任与义务。在企业实现协议目标以后,经政府有关部门评估认可,将给以鼓励(奖状、环境标识、新闻媒体宣传等),甚至给以资金补贴,企业从中可以得到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如果违约,也要受到约定的处罚。

2.2环境管理制度

我国在污染源管理方面的主要制度有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许可证、排污收费、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等八项基本制度以及总量控制、排污交易、企业环境监督员三项新环境管理制度。这些环境管理制度虽然性质不同、功能各异,但相互之间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内在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包括时间的渐进关系、内容的层次关系以及整体的网络关系等。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保护中“预防原则”最直接的体现,这项制度改变了以往末端治理的思路,转而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我国在2002年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法》,首次以专门立法的形式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我国首创的一项控制新污染的法律制度,最早规定于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中。《环境保护法》重申了该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污染源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和去向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它是在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事先调控制度,是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的结合体,是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在每一个排污口的具体体现;排污收费制度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由政府确定排污价格,由市场决定总排放水平,是我国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项环境经济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是督促超标或超总量排放水污染物的单位在一定限期内治理污染,是对已有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的一项事后补救性管理制度,具有行政管制的性质;集中控制制度是以改善流域、区域的环境质量为目的,根据污染防治规划,按照污染物种类、性质,来集中处理污染,用尽可能小的投资获得尽可能大的环境效益;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通过采取环境保护责任书的形式,将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内容、任务具体化、明确化、定量化,并据此进行考核奖惩;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量化过程和具体实施过程。

总量控制制度是在浓度控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项比较新的环境管理制度,包括目标总量控制和容量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比,污染物总量控制能更真实和直观地反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数量、有利于防止浓度控制中不合理的稀释排放现象;排污权交易制度是由政府确定总排放水平,由市场确定排污价格,有利于优化污染治理责任配置,在降低环境管理成本、促进企业达标排放、促进企业超量减排、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从2003年起,原国家环保总局就开始试行一种全新的环境管理制度—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希望通过该制度达到企业自主实施环境管理的目的,目前该制度还处于试行阶段,还没有成为日常环境管理的组成部分。

2.3不足分析

2.3.1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蒋洪强等对我国主要环境政策执行效果定量评估后得出,目前我国环境政策总体执行效果一般,分数为2.9(总分5分),其中,执行效果较差的环境政策是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4]。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为地方保护主义、重视经济发展。由于污染控制成本过高同时又缺乏相应的激励,出现了地方污染防治条例的缺失和监管不善的问题。同时,面对既定的污染管理条例和环境标准,不同企业采取的对策不同,如服从、隐性抵抗或技术创新等。一般来说,贫穷地区的环境政策执行力度和环境改善程度要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

2.3.2对环境风险的科学评估和预警不足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虽然在控制污染恶化趋势等方面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但在应对空前的环境风险方面也表现出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对环境风险的科学评估不够。如总量控制和目标责任制中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常规指标不能真实反映复杂的环境污染状况和风险;基于单一介质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多途径暴露对生态和人体健康的风险;一刀切的环境管理方法难以实现对具有不同环境风险污染源分类、分级的科学管理;二是对环境风险的预防和预警性不足。大部分地区仍然沿袭“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环境管理仍主要以排污收费、限期治理等被动模式为主;环境监测主要采用的还是常规指标和方法,不能对环境风险进行综合预测和科学预警,难以实现为风险防范服务的功能。

2.3.3工业污染防治方面仍存在制度性缺陷

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但对环境管制的经济社会影响评价制度迄今仍是空白,长期以来,我国经常以关、停、并、转中小企业为代价,寻求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一做法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加重了各地执行环境保护的经济成本,使环境保护政策难以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只有建立环境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制度才能有效合理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权衡问题[5]。而且,我国目前环境保护政策与科技创新政策的整合性仍然不高,其结果是,工业污染防治仍以末端治理为主。

3环境管理政策与制度建议

3.1推行环境行政合同制度

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是以单方面的行政方式来约束企业排污行为,双方缺少有效沟通,无法调动企业治理环境的积极性。因此,建议推行环境行政合同制度,以合同的方式约定政府环保部门与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一定的经济激励政策鼓励企业超越现行的环境规定和标准,从而取得更好的环境保护效果。该制度的优势体现在:通过签订环境保护协定,企业与所在地居民和地方政府之间可以建立起互相的信任,从而使当事人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公众对于不可容忍的环境污染损害和影响可以坚决抵制,对于可容忍的损害和影响,双方可协商一定的补偿或补救措施,也可就污染发生后的处理方式和具体解决方案做出事先约定;对于一些新出现的污染问题,在国家相关标准和规章未出台之前,地方政府可与企业在环境法、民法、行政法等的基本原则指导下,进行协商签订环境保护协定来规制排污行为。

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29条规定:“企业在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可以自愿与有管辖权的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签订进一步节约资源、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协议……”,该法第33条进一步规定:“自愿削减污染物排放协议中载明的技术改造项目,列入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同级财政安排的有关技术进步专项资金的扶持范围”,这是我国首次以专门环境立法的方式将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确认下来,但是对于环境行政合同的相关概念、具体内容、订立程序等在法律上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极大限制了环境行政合同的具体运用。笔者认为,作为一项合同制度,环境行政合同应当包括主体、客体以及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等要素。环境行政合同的主体包括环境行政主体和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客体包括生态环境和污染治理措施等。环境行政主体在环境行政合同中除了具有对履行合同的监督指挥权和对违反合同当事人的制裁权,还应承担相应的主要义务,如对相对方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提供必要条件或支持,并按照约定给予相对方当事人物质损害补偿或赔偿。

3.2实行建设项目运营期的环境督查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法》仅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批之前的公众参与权,但对其后的公众参与途径却只字未提。为了督促建设项目的日常排污行为,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有关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的规定,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制度,对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程序进行明确规定。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从高校、研究院(所)、媒体等社会单位招聘企业环境监督员,实行一年一聘,连任不超过3年,并授权监督员反映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收集整理环保部门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企业反映在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还要协助环境执法人员调查,核实所发现的各种问题。

3.3实行污染公共处理政策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2009年全国环保科技工作会议”上要求,“针对目前实现污染减排目标的严峻形势,面向污染源头控制、总量削减、达标排放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科技需求,我国将逐步建立较完备的污染减排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开展污染治理市场化试点”。专业化治污企业承包运营政府出资建设的污染治理设施,或从事治理方案、设计、工程施工、建成后的运营承包服务。我国目前的“三同时”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分散的点源治理模式,实践中造成资金上的浪费。因为污染防治设施从设计、施工到运行和管理,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且,许多企业对污染治理方面并不内行,污染防治设施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往往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某些区域,委托专门的污染治理企业进行集中治理将更加经济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