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十篇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十篇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4:03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篇1

2004年初,中俄两国外长将当年确定为“中俄青年友谊年”,“中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就是在该背景下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通过科技、文化交流,加深中俄两国青少年的了解,增进友谊,促进两国世代友好。

前苏联曾经在航天领域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发射了世界上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加加林成为全球进入太空第1人,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1位女性宇航员,实现了第1次太空行走,建立了第1座太空站……今天的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继续保持着很强的现实竞争力,拥有先进的航天技术和丰富的航天资源。

针对目前俄罗斯国内的青少年已经不像前苏联时期对航天事业感兴趣,越来越少的青少年有志于从事太空工作,俄罗斯政府在航天科普教育方面加大了投入,努力为俄罗斯培养后备航天人才。俄罗斯相继开放了一批航天科研院所、机构和基础设施,以便让公众更直观、更便捷和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事业发展,学习航天科普知识,激发公众对航天、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俄罗斯宇航夏令营的中国青少年营员一般由热爱航天知识,具有科技、文化、艺术特长的优秀初中学生组成。夏令营一般选择在当年的7月份举办,活动涉及莫斯科和圣彼得堡2个城市。俄方安排中国青少年与俄罗斯青少年一起住在莫斯科周围城市的儿童疗养院。

?夏令营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在俄罗斯特有的儿童疗养院与当地青少年同吃同住,从细微之处进行深入交流

儿童疗养院一般坐落于市郊,风景秀丽,疗养院中有适合青少年开展活动的体育和文化设施、游戏场所等,是俄罗斯人(特别是城市居民)每逢节假日就会选择放松身心的地方。整个夏令营期间,中国青少年与俄罗斯青少年在营地中一起生活,一起游戏,交流思想,分享经历,探讨问题,他们克服了语言障碍和文化习俗的差异,彼此结识并成为朋友,有很多青少年在夏令营结束以后还保持着联系。这样的活动安排形式既让中国青少年体验了传统的俄罗斯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国青少年的深入交流,加深了相互之间的友谊。

?参观俄罗斯先进的航天基础设施,亲临其境学习航天知识,了解航天历史

俄罗斯凭借在航天领域的卓越发展和巨大成功,从前苏联时期就积累了一批先进的航天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对外开放,用于面向公众开展航天科普教育和科技交流。

?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

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又名星城,位于莫斯科以东大约30km,建于1960年,是前苏联和俄罗斯宇航员选拔和培训基地。从加加林开始,这里已经为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422名(其中7名中国人)太空旅行者进行了培训,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就曾在这里接受过为期1年的完整训练。星城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保密部门,不对外开放。1996年以后训练中心开始对其中的宇航员训练中心、设备展示场馆、培训中心博物馆等一部分内容面向公众开放。

中国青少年在培训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专门进行太空行走训练的重力水池、1∶1大小的国际空间站模型、世界上最大的离心机、礼炮号空间站模型、联盟号飞船模型、航天食品展览等,听预备役航天员详细讲解了前苏联时期从礼炮号空间站发展到和平号空间站直至现在参与国际空间站的核心部件研发的发展历程。宇航员培训中心还特别为青少年安排了航天知识奥林匹克竞赛,考查同学们对航天知识的了解程度,青少年们也大胆地“秀”出自己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参观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营员们切实了解了航天员的选拔和培训过程,以及他们在太空如何工作和生活,看到了人类对太空探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中央机械制造科学研究所飞行控制中心

中央机械制造科学研究所飞行控制中心隶属于俄联邦航天署,位于莫斯科附近的科罗廖夫市,成立于1960年10月,最初是作为计算机中心,承担对飞船遥测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俄罗斯航天工程任务的指挥调度、飞行控制、分析计算、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中心,是俄罗斯航天控制的心脏部门。最初也是保密部门,近年来逐步对公众开放。

参观飞行控制中心从申请到实际参观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进入中心大门时营员们要按照姓名的拼音首字母排序,手持护照由警卫人员认真核查以后才可进入。参观过程中不能开启手机,不能随意拍照,甚至去洗手间都要由工作人员陪同前往。营员们在飞行监控控制中心的主控大厅里可以亲眼目睹到国际空间站的实时监控,可以与曾经执行过飞行任务的俄罗斯航天员及航天专家面对面交谈。

?齐奥尔斯基宇航历史博物馆、航空军事历史博物馆、航天纪念博物馆、莫尼诺航空博物馆等航天历史博物馆

如果说参观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和飞行控制中心是了解航天事业的现在,那么参观航天历史博物馆就是在了解航天事业的过去。在这些讲述人类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博物馆里,营员们可以看到从中国古明火药,万户仅用竹木椅绑上炸药和风筝就幻想飞天;到在经历了几个世纪全世界各国无数的科学家不畏艰辛的不懈努力下,齐奥尔科夫斯基设计出理想火箭雏形,科罗廖夫将世界上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东方号火箭发射宇宙飞船把世界上第1位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地球轨道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到成功收回的返回舱、高科技含量的宇航服及宇航员用品。通过参观,青少年们感受到人类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对太空探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励自己在学习科学道路上走得更远。

?多角度了解和感受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与科技发展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篇2

[关键词]郑和南下;航海史地位;终端原因

中图分类号:G874

郑和南下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然而,从1405年至今郑和的七次南下以其传奇的色彩在世界航海史上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郑和和他庞大的船队,一方面它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各国对彼此的了解。一方面他的辉煌业绩却没能得以深度的发展,最终只能戛然而止,成为航海史上的昙花一现。

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概述

从1405年到1433年,28年间郑和共率船队南下七次,可谓明代的一大壮举。其南下途径苏门答腊、古里等30多个国家,航行船队规模宏大、人员众多。郑和的七次南下比西方航海先驱还要早一个世纪之久,是大航海时代的领头人。开启了航海事业的洪潮。郑和的南下的船队采用了先进的造船技术,火炮、罗盘的应用也展示了我国技术的发达,宏大的船队宣扬了我国国威,航海业绩上百年来无人能及。

二、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

郑和下西洋长久以来被作为佳话津津乐道,无论是在中国航海史还是世界航海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意义非凡。

1.打开了航海事业的大门,开辟了海上航道,为世界航海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郑和的七次下西洋,均从苏州浏家港出发,顺风南下。在此之前如此大规模的航海行动还未开展。人类的航行活动实现了从海到洋的飞跃,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大跨步发展。郑和在南下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实地考察绘制了《郑和航海图》,为船只南下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丰富了世界的海洋调查活动。郑和七次南下经过众多国家,航程也不断加长,探索出了西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新的航海线路,开辟了通往非洲的海上大道,为此后世界各国航海业的发展都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此后达伽马海上之行的成功返航就与郑和的七下西洋密切相关。

2.宣扬了国威,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东西方航海业的发展

郑和七次南下西洋,船只规模巨大,人员众多,船只设备精良,技术先进。不但有明确定位的罗盘还有用于攻战的火药。几次南下都威慑了长期骚扰明朝的倭寇。罗盘的使用也为西方船只的海上定位提供了参考,火药为西方热武器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后来西方称霸海洋就是利用大炮打开了大路。郑和的船只携带着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香料以及其它工艺作品远航,让西方见识了东方的灿烂文化,成为诱导世界航海业发展的一大因素。中国的度量衡、农业技术等也随着郑和的南下流入西方,同时又将西方的先进文化引入中国,促进文化的交流。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海上贸易也得以发展,各国经济交流逐渐频繁,对促进东西方航海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提升了航海技术,培养了专业的海军队伍,稳定了海上秩序

郑和南下西洋船队均在200艘以上,几次南下都安全返航,没有发生海上事故。可见船只设备的精密,技术的高超。航海技术、天文技术的发展都保证了船只的安全。郑和船队所配备的海军部队人员齐整,作战能力水平在世界上都无可匹敌,在保证海上航行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精良的海军并没有对任何国家实行武力胁迫,反而通过和平的手段调和东南亚地区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维护了海上秩序的安宁,为世界各国的海上航行提供了安全保障,间接的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三、郑和下西洋中断原因的探析

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固然不可动摇,然而与西方相比却犹如昙花一现。西方航海业在不断的探索后逐渐走向繁荣,而郑和七下西洋后不但没有带动新一轮的航海盛事,反而在历史的洪流中逐渐萎靡不振,最终仓促收尾。其中断的原因大致如下:

1.不计经济得失,经济矛盾突出

郑和七次下西洋规模都十分宏大,经济投入可想而知。然而,与西方明确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以提升明朝的经济实力为目的,在航行中也不计较经济投入的多少。南下换回的奢侈品并不能投入到国内经济的运营,给仍旧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明朝,增加了很大的开支和社会负担,国内经济矛盾突出。明中期经济明显的退步,没有强大的经济作支持,海上航行只能作罢。

2.颁布海禁政策,扼杀了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明太祖登基之时,我国的东南沿海经常受到倭寇的侵犯。由于惧怕战争,明朝在全国沿海颁布了禁海令,限制了海上事业的发展。禁海令对船只大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凡是适于航海的大船都在受限范围之内。以前用于物品交换的丝绸、茶叶在禁海后成为不得用于贸易的违禁物品,自由买卖也被禁准。这些政策的出台实施使大规模的远航不再成为可能,郑和南下西洋也只能适可而止。

3.国内社会动荡,航海事业被搁置

明初期社会动荡不安,各地起义不断,镇压各地的暴动成为了当时政治的主要侧重点。为了国内形势的稳定,统治者在沿海建筑防御工事,主要的船队和海军也被用来抗倭,航海事业遭到搁置。航海事业受到当时社会局势的限制,对内有“靖难之役”,对外西方海上战争不断,西方航海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我国整个王朝早已无心向海。

4.传统文化的迂腐,缺乏海外开拓的冒险精神

长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缺乏冒险精神的中庸、和气的文化观使我国的航海业停滞不前。没有开拓,没有冒险的野心,长期的“重农抑商”缺乏刺激因素,必然会使七次南下成为昙花一现,得不到长久的发展。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观,对于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屑一顾,不能适应时代需求及时的完善改进,曾经的航海盛事必然夭折。

结束语:

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盛事,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航海业的发展。但是,他后期没有发挥起巨大的效应,进一步的对我国社会产生影响,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探讨。我们应该引以为鉴,重新构建海上大国。

参考文献:

[1]苏庆华.妈祖信仰的发展轨迹和传播――以马、新两国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2]鹿文强.伟大传奇再现―郑和下西洋和郑和下西洋摄影比较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篇3

翟志刚的出舱太空活动,是中国航天史历史性的超越。我们把每一次航天发射,都看作第一次,正因为每一次航天活动,都会带来技术或者观念的更新。从神舟七号开始,中国航天人不但具备了天地折返能力,又具备了在外太空生活、工作的能力。

改革开放30年来,“第一步”成为了中国人自我变革和超越的标志,也成为民族勇气和智慧的象征。每一步的探索,都充满了挑战,也带有巨大的风险。但是对中国人来说,同样意识到,迈出这样的第一步让我们拥有了无限的可能。如果没有1978年的改革悸动,或许我们会有航天事业的突破,却不可能让如此之多的国人分享航天探索的喜悦,也不可能让航天事业和中国人的生活变革一样精彩。

这样的第一步,也在这30年中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学习现代文明的标志。从经济特区、土地承包这样群体性的第一步,到个性解放、权利保护这些带有强烈个人意识的第一步,改革开放的成果,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步”体现的。如果说30年前,人们更愿意成为集体英雄,那么今天杨利伟、翟志刚等这些英雄的名字,正如明星一样受到崇敬。个人不再仅仅是历史长河中无足轻重的一个符号,每个个人的第一步,都和这个国家的第一步密切联系在一起。

科技上的第一步,有着巨大的技术风险;社会变革的第一步,也会面临各种挑战。正如翟志刚出舱后的工作环境一样,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人既走出第一步,又面对第一次:小到培育出第一颗太空中的种子,大到第一次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航天科技发展,曾经是中国摆脱积贫积弱,从无到有的历史性坐标。这个历史性坐标为中国赢得尊严。而神舟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崛起和追赶世界最先进科技的新坐标。航天事业的点点滴滴,带给我们的不但有振奋,更有启示。因为这个时代既需要民族智慧,也需要民族英雄的个体代表。毕竟,13亿国人生活在地面上,生活在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时代中。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篇4

中国航天艰苦奋斗精神形成的基本条件

回顾和总结中国航天57年的发展历程,艰苦奋斗精神的形成主要基于四个基本条件。

艰苦奋斗是贯彻自力更生方针发展航天事业的必然要求。中国的航天事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从零开始艰辛起步的。创立初期,各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技术力量薄弱,办公、科研场所匮乏、人才严重不足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展航天事业不仅不会有所援助,而且时刻企图把红色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加之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断绝一切援助,刚刚开始起步的中国航天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党中央、国务院下定决心做出英明决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力量搞航天!因此,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科学成果是中国航天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的唯一选择。

实践证明,没有自力更生的劲头,就不可能激发艰苦奋斗精神;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就不可能达到自力更生的目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了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正是由于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这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们往往把它们联系起来,称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航天职工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建功立业看作是自己对社会主义祖国应尽的义务而感到无比荣耀。

艰苦奋斗是在艰苦条件下发展航天事业的必然选择。航天事业发展初期,我国经济实力有限,无论工业基础还是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要发展航天尖端技术,必然遇到物质条件匮乏,试验设施简陋,人才奇缺的客观现实。尽管当时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民倾力支持航天事业,但从无到有、从零开始创建和开拓一个崭新的技术领域,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广大研制人员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以巨大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战胜各种困难,创造出了令世界惊奇和折服的尖端技术产品。极具时代特征的“三线建设”就是一个极好的佐证。

1965年,航天四院从四川泸州搬到内蒙古漠南荒岭创业,那里气候恶劣,条件极端艰苦,职工们六到八人挤住在“干打垒”单身宿舍里,到几条苇席围成的“食堂”里就餐,吃的是玉米面和“老三样”(白菜、土豆、胡萝卜),而国外对固体火箭技术严加封锁。四院人迎难而上,抗风沙、战暴雪,争时间、抢速度,边基建、边研究、边攻关、边生产,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只用了五年时间,就研制成功了作为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末级的固体发动机,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在厕所里搞发动机”,别以为这是天方夜谭。067基地创建之初,试验室基建跟不上型号研制进度,科技人员们只好因陋就简,把山坡上一个闲置的厕所改装成简易的小型发动机试验室。在这个简易的试验室里,他们先后进行了二十多台份的各种试验,我国第一台姿控发动机就是在这里诞生的。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三线”基地的职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建设时期,在那些“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深山丛林、荒郊野岭、戈壁大川,他们终日跋山涉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基地建成以后,他们从此告别繁华喧嚣的都市,隐姓埋名,扎根深山大沟,把智慧和汗水、青春和热血甚至是子孙和生命都留在了那片土地上。工作条件是艰苦的,生活条件更加清苦,但为航天事业奋斗的心是火热的,没有人怕苦,没有人沮丧,更没有人退却。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客观条件,锻铸凝结出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这种崇高品格,成为中国航天人在艰难困苦条件下始终能够保持旺盛斗志和热情的精神源泉。

艰苦奋斗是航天工程独特的技术特点催生的必然产物。航天技术要求博采各种最新技术成果,攻克重大技术关键,不断开拓前沿技术,因而航天工程是一项复杂劳动,自始至终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我国航天工程是在比世界航天大国晚几十年后起步的,为了缩小差距,迎头赶上,中国政府在发展航天事业伊始,就提出了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发展的道路。历尽艰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几十年如一日,中国航天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光辉之路,中国航天人在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中创造了一系列让世界为之惊叹的骄人业绩:第一枚导弹仿制成功;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顺利升空;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第一枚潜地导弹水下发射成功;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第一艘人造试验飞船发射成功;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艰苦奋斗始终是铸就这一次次辉煌成就背后的重要法宝。

一代代航天人薪火传承、发扬光大是艰苦奋斗精神形成的根本条件。艰苦奋斗精神,是航天人在从事航天事业中形成的一种科学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它在长期的实践中培育,经过几代人薪火传承、不断发扬光大最终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事业兴衰荣辱的关键所在。航天事业初创时期,“老五院”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为国争光”的口号,并把艰苦奋斗,出成果出人才,完成科研生产任务作为主要目标,要求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工人为航天事业的创业作出贡献。从全国各地,尤其是部队抽调来的大批优秀干部,他们身先士卒,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与科技人员一起同甘共苦,夜以继日地工作,带来了革命时期“老八路”的光荣传统,对培养艰苦奋斗精神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此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为这种精神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充实,最终成了航天事业无往而不胜的宝贵精神财富。

艰苦奋斗精神的基本内涵

及在中国航天的生动表现

艰苦奋斗是指不畏艰险、奋发图强、努力拼搏、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指思想意识,反映人们克服困难,征服自然,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思想境界;二是指工作作风,是思想境界的外在表现。艰苦奋斗不仅是因为条件艰苦才要奋斗,通过奋斗来改善艰苦的环境,达到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目的;对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航天工业来说,更重要的在于奋斗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它既包括体力劳动生产航天设备和航天产品的出大力、流大汗的艰巨性,更包括如型号设计、技术革新、科技攻关、攀登技术高峰等绞尽脑汁、含辛茹苦的脑力劳动的艰巨性。因此,艰苦奋斗精神体现在航天工程研制的各个环节上,就是不畏艰难困苦,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就是刻苦钻研、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强毅力;就是勤俭节约、勤俭办事业的优良作风;就是立志把有限的一生献给祖国航天事业的执着追求;就是不讲条件、“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进取精神。

几十年来,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生动而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面对艰难困苦始终甘之如饴,以“艰苦”为荣、以“奋斗”为乐的人生追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爱国奉献是航天“三大”精神的核心。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根植于忠诚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凭着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航天人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祖国需要、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以报效祖国、成就航天事业为最高荣誉,立志把有限的一生献给祖国航天事业。在中国航天人的人生词典中,“祖国”是分量最重的词语之一。对他们来说,“祖国需要”就是神圣的召唤。这种浓烈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为了心中神圣的事业奉献终身、奋斗终生而乐此不疲。在“三线建设”时期,航天建设者们在居住的草棚门外,贴上了这样的对联,上联是“头顶青天,脚踏荒山”,下联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横批是“乐在其中”。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在具有博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建设者心中根本不以为意。

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和刻苦钻研、顽强攻关,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

坚韧顽强的毅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在世界航天史上是罕见的。航天系统的广大干部、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不但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而且以大无畏的精神,征服了这些困难,创建和发展了航天事业。由于航天技术的突出特点,航天事业艰苦奋斗的精神,突出表现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上。同志在谈到如何对待外国援助时曾说过:“不管要到,学到,买到与否,或者多少,主要还要靠自己钻研,自己不钻,不仅不能有独特的创造发明,而且也不能把要到,学到,买到的用于实际和有所发展。”刻苦钻研是航天技术得以创新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老五院”初建时期,一无设备,二无资料,更没有导弹、火箭的模型实物,确实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刚回国不久的钱学森同志被任命为五院副院长,除了他以外,谁也没有见过导弹,更不知该如何设计、制造。就由钱学森同志和一些院内外专家讲授导弹、火箭的基本知识,组织全院的科技人员进行学习,边干边学。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我国航天事业的参天大树就是在这颗种子的基础上生根、发芽、成长起来的。

埋头苦干、勇于攀登、拼搏奋斗的进取精神和夜以继日、锲而不舍、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航天人艰苦奋斗精神还突出表现为锲而不舍、勇攀科学高峰的情怀。在57年的中国航天史上,广大科技人员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向未知的领域挑战。他们不断追求,勇于探索;他们矢志创新,百折不挠;他们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航天事业每前进一步,航天科技水平的每一点提高,都是航天人克服障碍、锲而不舍的结果。同志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比世界航天大国起步晚30多年的情况下,广大航天工作者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攻克了飞船研制、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轨道控制、飞船返回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不仅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创造了对大型工程建设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宝贵经验。”

勤俭节约、多快好省干事业的

优良作风。勤俭办一切事业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发展航天事业的一条重要准则。1958年,国防部五院在制定1958年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勤俭办科学”的要求,批评和纠正了研究、设计、试验中脱离实际、宽打窄用思想和“败家子”作风。“”结束以后,1979年在航天系统又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提出了党委理财,开源节流,清仓利库和压缩基本战线任务,进一步强化了勤俭办航天事业的思想。勤俭办航天事业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制定切实的航天技术发展目标,在研制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航天技术,进行必要的有限的试验,坚持试验和应用相结合。各研制单位,本着勤俭节约、少花钱多办事的精神,用尽可能少的资金,取得举世瞩目、意义重大的成就。以红缨五号甲的试制为例,做到了收效快,前后只用了五年多时间;费用省,整个试制费仅花了几千万元。在研制运载火箭的几年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干部不畏艰难、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先后建起了总装厂房、静力试验室、五吨振动台、发动机液流试验台、模拟试验室等一系列大型厂房、设备,以及钎焊炉,固化炉装配架等大型工艺设备,为运载火箭的研制,为人造卫星的上天创造了成功的条件。新新机器厂安装大型钎焊炉,现有厂房高度不够,技术人员发挥了自己的智慧,提出了用几个千斤顶同步协调工作的巧妙方法,硬是将厂房的屋顶在短短的几天内升高了1.7米,大体满足了安装要求,既为国家节约了投资,又为自己创造了适用的工作条件。

新时期的中国航天事业需要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在新的历史时期,航天人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险阻依然很多,更加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航天“三大精神”,特别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作风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从总体上说,我国是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经济比较落后,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种情况就决定了国家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来发展航天事业。发展航天事业确实会给国民经济的技术面貌带来突破性的改观。并且,世界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国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又需要加快航天事业发展的步伐。这样就产生了航天事业发展对投资的需要与国家经费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存在。要保持航天技术的发展势头,在世界航天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和领先地位,仍然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量力而行,反对铺张浪费,少投入,多产出,使有限的投入带来航天事业更大、更快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必须将热爱祖国、奉献祖国作为航天人毕生追求的道德境界,牢固树立为中国航天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奋斗终生的远大的志向。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是一个人投身事业、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没有目的和信念的个人奋斗都将成为过眼烟云,都会轻如鸿毛,唯有以“祖国”为事业之根的远大理想,才会激励我们为祖国和人民奉献更加精彩的人生。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在航天事业的伟大征程中,时刻准备用鲜血和生命报效祖国,忠实履行祖国和人民赋予航天人的历史使命,把心里装着祖国、时刻为了祖国、甘愿为祖国牺牲奉献,视为航天人最大的光荣和最高的荣誉,真正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以国家荣誉为先,以国家利益为重,以献身航天事业为荣,不损国威,不忘责任,不辱使命。这既是中国航天人荣辱观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国航天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高追求,更是自发、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精神之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必须不断立足本职岗位,磨砺思想,增强素质,塑就建设社会主义新航天的过硬的技术、素质和本领。进入新世纪,中国航天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任务,新的使命。为此,集团公司提出了实现“双千亿”、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宏伟目标,集团公司张庆伟总经理向全员发出了“围绕新目标,建设新航天,取得新成就,实现新跨越”的动员令。实现宏伟的奋斗目标,要求中国航天人必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学习,刻苦钻研,苦练硬功,增长才干,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时刻准备服从祖国需要,听从祖国召唤,高标准地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每一位航天人的神圣使命,在续写中国航天事业更加辉煌的业绩中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也使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断闪烁新时代的光芒。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必须将“艰苦奋斗”的观念和作风融入到具有时代特征的航天企业文化中。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和文化,这种无形的力量正越来越成为一个组织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产生、形成于航天科研生产的实践,更需要与新的实践结合,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一种观念、一种精神唯有真正成为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成为这个组织员工共同遵循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准则,才能永远充满活力,永葆生命力。今后必须注重从企业文化层面去培育艰苦奋斗的理念,自觉树立艰苦奋斗的行为准则,养成艰苦奋斗的职业习惯,形成艰苦奋斗的全员工作氛围。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必须充分发挥在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和发达国家比较,我们的经济力量和科学技术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仍将在经济不充裕的条件下发展航天技术。因此,必须大力发挥我们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即使今后,物质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还是要靠发挥人的因素,因为事业总是要靠人去做的。具有高度思想觉悟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航天职工队伍,是过去、现在,乃至将来航天事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篇5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成功返回地面,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顺利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拥有100%成功的骄人纪录。外国学者对此盛赞:“开创时代的交会对接将给世界秩序带来重大变革。”

“神舟九号发射前一天,当时也正值‘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冲击7000米海底深潜纪录,我们这一代人实现了同志说的‘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宏大志向!”从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到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再到担任工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程第二任总设计师的周建平说。

“这十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带给国人无限的惊喜。”周建平回顾这十年的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和自豪。

科技事业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基石。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作出的一系列工作部署,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科技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发展台阶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在一系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中的第一位中国航天员。中国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飞船进行了我国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进入太空并进行出舱活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将在同一发射架上升空,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这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在万众瞩目中一飞冲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记录:首个女航天员“飞天”、首次航天员访问在轨飞行器、首次手控交会对接……

“神九”任务成功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表示,我国已经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交会对接技术,此外还建成了较为配套的载人航天研制生产试验、测试发射、测量控制的体系,取得了900余项部级发明专利和科技进步成果。

王兆耀称,“在欢庆胜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我们的工作与国家和民众的期盼,也有一定的距离。要全面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后续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不懈努力,继续攀登。”

过去十年,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果举世瞩目,未来将继续加快发展的步伐。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透露,2013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实施16次宇航型号发射,计划将2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预计到2020年,中国在轨航天器数量将超过200颗,占全球在轨航天器总数20%左右;年均发射数量达到30次左右,占全球发射数量30%左右。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篇6

2020年11月18日下午,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在北京成功举办。那么你们知道关于第十四届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第十四届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五篇,欢迎参阅。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一我爱祖国的航天事业也许是父母给予我一个特殊的“符号”—陶嫦娥,所以从小的我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女孩,我幻想将来有一天我能像嫦娥一样飞上天空,能在浩瀚的苍穹和无垠的宇宙中有一个舒适而温暖的家。小时候,我总缠着妈妈给我讲我们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妈妈告诉我,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从此开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2003年10月15日,我在电视的屏幕上看到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这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这又是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时刻,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神舟六号”再次将两名中国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送入太空。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这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看了《我的祖国》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关于航天的感人事迹。第一个令我热泪盈眶的故事是万户飞天的故事,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两排47支的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巨大的反冲力将他送上高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一声巨响,第二节火箭筒在空中发生了爆炸,顷刻间,他变成了一团火球,坠落在地。万户牺牲了,万户为光荣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伟大的奉献,他那勇于探索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使我不得不为他所折服,在人们的心中,会永远记住万户这个响亮的名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为“万户山”,而在我的心中,万户已成为了在我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一种鼓励,一种坚持,更是一种激励我进步的理想。

第二个是在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建设中,广大科技人员、工人、解放军官兵做出的贡献: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老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这些都体现了中国航天人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所以我要从小培养与同学团结合作,遇到困难要有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一颗爱国之心,我相信我一定能的。我爱祖国的航天事业!温泉小学:陶嫦娥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二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现代航天器将人们带入了崭新的航天时代。我热爱宇宙,更热爱航天,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航天事业的战士,乘着载人飞船去遨游太空,探索宇宙。

我对航天的理解很浮浅,认为飞机、火箭飞上天就是航天,实际航天领域研究的东西非常广泛,也非常深奥,不管我对航天认识的深与浅,但我非常喜欢航天。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给我买的玩具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飞机,现在家里还有两架遥控飞机模型保存的好好的;还记得我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和爷爷一起做了一支火箭模型,并在全幼儿园观展;上了小学我参加的是航模兴趣小组,在小组里我做了六架飞机模型。当我制作的飞机模型飞在天空中的时候,我想起了杨利伟叔叔,他乘着我国自己建造的载人宇宙飞船遨游太空,这一创举在全世界面前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光露了脸。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不断增长,我对航天的理解也逐渐加深了,同时脑子里的疑问也一个一个的接踵而来,如:火箭没有翅膀是怎样飞起来的?人造卫星在天上会不会掉下来?再如:载人飞船为什么能遨游太空?……带着这些问题我买了一些有关“宇宙、太空、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通过学习我初步了解到:火箭是利用发动机向后喷射高温高压的燃气产生及作用力以获得前进推力,并由此向前运动的飞行器,它一般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结构系统三部分组成。人造卫星和太空探测器是无人驾驶的航天器,它拥有高度精密的自动控制装置,迄今为止它们已先后对月球、金星、火星、哈雷星等近距离或实地考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人类称它为“宇宙信息的侦察兵”。人类除了派人造卫星和探测器到太空考察外,也希望自己能够飞上太空,载人飞船就是人类遨游太空的工具之一,它一般由座舱、轨道舱、服务舱、对接舱和应急救生装置等部分组成。座舱是飞船的核心,轨道舱内装有各种实验仪器,服务舱则是为航天员提供生活保障的地方。载人飞船可以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也可作为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的“渡船”,并能与空间站或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联合飞行。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于11月3日凌晨1时36分首次空间对接成功,这是在美国、俄罗斯进行首次交会对接试验40多年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说明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我为之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也更加热爱航天了。

我是一名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知道宇宙间还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航天领域里还有许多难题在等着我们去认识和攻关,因此,为了实现自己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美好理想,长大后为我所爱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从现在起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牢牢掌握过硬本领,争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初一:祝朝遐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三航天航空,是一个大国崛起的标志,是一个大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正因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及人类的求知欲,才有了今天的航天航空。航天航空是世界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关系到世界科技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我们需要航天航空,我们更要支持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因为有了航天航空,才有了中国的腾飞。

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中国的繁荣富强;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世界科技的腾飞;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揭开宇宙神秘面纱的基础;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将古老神话变成现实的能力……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向往着太空,从古代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嫦娥一号升天,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飞船系列,从北斗导航卫星群到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中国的航天航空目标致力于全面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和服务技术;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开展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空间科学应用;为开展载人登月等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等。

因为航天航空事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所以它的发展基础必须是:综合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水平高,有一定的财政支持,有一批从事航天科技事业的骨干人才队伍,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发展航天航空事业的腾飞。有了航天航空,才有中国的腾飞。

因为航天航空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成就;发展航天航空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航天航空的发展能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为地球人类造福;航天航空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因为人类可以通过航天航空的桥梁,转移到其他星球居住和生活,开发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间,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航天航空促进了新学科的形成、新材料的研发、新资源的探测、新民用产品的生产。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充分开发太空的旅游资源,让进入太空旅行成为一件平常事,让人们更进一步地与太空有亲密接触。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进入太空奠定了基础。在未来,我们将能用我们

的双眼看看神秘的太空和美妙的仙境以及我们的美丽而浩瀚的家园—地球。太空之旅将不会是遥不可及,因为有航天航空。不久,人类将主宰太空,实现人类发展的革命。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怀有探索浩瀚宇宙的决心和勇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航天航空的发展做贡献,为航天航空事业的腾飞而努力。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航天航空,航天航空的发展更需要我们。

航天发展,中国腾飞!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四尊敬的各位评委们,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在我们心中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能让我们的中国梦飞上蓝天,绽放绚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我的中国梦——航天梦。

一个国家的梦想是什么?用国泰民安四个字来概括比较贴切。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史的国家,从古至今,名垂青史的人物有很多,他们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我想:为什么我就不能为伟大的祖国也尽一份力呢?因此,我从小心中就有着这样一个念头——当一名宇航员。

我十分向往宇宙,只得说,我与星星有缘。打从我记事起,每到晚上,我就爱趴在屋檐下看星星,那一颗颗闪烁着微弱光芒的星星,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后来,我长大了,通过学习《科学》这门课程,我才渐渐明白,地球是多么庞大,星星是多么可爱呀!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我才觉得,那些亲自登入月球的宇航员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8岁那年,本来不爱看新闻的我,却跟着爸爸这个“新闻迷”看起了新闻。因为我被一则新闻吸引住了——“中国神舟七号登上月球”大家知道是谁这么厉害吗?就是航天员霍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霍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能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他们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此时,我多么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登上月球,在星星的海洋里飞翔啊,看看月球究竟是什么样子,上面会不会有嫦娥、玉兔、和吴刚叔叔?

不过,我知道,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光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光有念想,没有实际行动一定是不行的。所以,现在我的饮食、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要实现我的中国梦呢?

我们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家族,每一个儿女心中,都有着一个小小的梦,小梦连着大梦,一个个小梦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大大的梦,这,就是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让中国更加繁荣、富强。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请大家不要放弃自己的小梦,每一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资格!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五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篇7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国家建设“大三线”的号召下,数百万中国工业精英打起背包、跋山涉水、入谷进洞,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创业史。

50年弹指一挥间,大多数建设者都已年过花甲、古稀乃至耄耋之年,但在他们心中,“三线”这个词依然光鲜如昨,可触可感。

因为,他们当年满怀壮志豪情,在荒山与乱石中谱写“喝稻田水,住干打垒”的感人故事。

因为,他们连续几代扎根贵州,完成“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铮铮誓言。

老一辈献身三线建设,新一扬三线精神。中航人凭着自己的坚守与创新,在贵州的青山绿水间续写着美丽的故事。

忠诚不渝投身三线建设

在王允恒的心中,有一个画面始终记忆犹新:1965年12月临到贵州之前,他特意回了一趟老家,年迈的父亲瘫痪在床却微笑着对他说:“你去吧,我留在家里。”但双眼噙满泪花。

遗憾的是,直到父亲病逝,王允恒始终没有回过沈阳。

今年已80高龄的王允恒是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退休职工,也是贵飞公司三线建设时期最先抵达贵州的两个人之一。

为了找到一块符合“靠山、分散、隐蔽、进洞”总体方针的建厂场地,王允恒每天都要步行20余里杂草丛生、荆棘遍地的山路。

“冬天毛风细雨,野草齐腰,衣服裤子全湿了,全靠体温焐干。”王允恒说,那时候没有先进的仪器,只能凭眼睛看,靠拐杖量。

哪里有“洞”,哪里就可以建厂。

三线建设重点企业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原501厂)的艰难历程,正是从乌鸦洞开始的。

位于大方县羊场坝的乌鸦洞,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历史:1945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这里诞生,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祥地。

“建在洞内的厂房共有三层,长约80米,宽约60米,高约50米,最多时工人达到700多人。”力源公司思想政治部专务李宏辉是1976年和父母一起来贵州的,1979年技校比业后,就开始在乌鸦洞当学徒。

“建厂之初,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工人们翻山越岭,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安装完11公里的高压线路,用3个多月的时间打开了一个通风尾洞。”李宏辉说,与此同时,修建厂房、搬迁设备等工作也马不停蹄地进行着,目的就是早日投产。

贵州境内,除了乌鸦洞,还有牛洞、梯子洞等,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安顺平坝的菜花洞。

在这里,中航工业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加快建设进度,黎阳公司第一代创业者们,无论是技术专家,企业领导,还是一线工人,都精诚团结、齐心上阵。

他们白天忙本职工作,晚上到工地抬砖、运石、拌砂浆,自己动手卸车和安装设备,架设高压线路,修建厂房和宿舍。

从那时起,黎阳人就坚守着这个山洞,默默地为中国的航空事业挥洒着青春与热血。

1966年,黎阳开工建设仅3个月就进入了试生产阶段;1970年,第一台混装航空发动机试车成功。

同年,贵飞公司研制的第一架歼6型飞机成功试飞,在飞机生产的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贵州制造”。

“现在回想起来,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山沟里能生产出飞机,的确是件了不起的事。”王允恒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三线建设撼动了贵州贫穷落后的根基。

转战民品寻找发展先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心的转移,贵州三线企业发展变得缓慢,大部分三线军工企业开始尝试从生产军品转向生产民品。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贵州安大就提出“走出去”找市场的发展理念。在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安大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当时全国最大的曲轴生产线,产品能够达到德国a级标准,目前仍然广泛运用于国内朝柴、玉柴配件。

“民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政府支持少、生产成本高、市场份额小。当时工资只能发70%,就意味着要勒紧裤带过日子。”安大党委书记单振说,在不占天时、不占地利的情况下,安大选择了民品生产和科研项目作为支撑,走出了困境,突出了重围。

“从1970年生产出贵州高原第一台发动机,至今交付使用发动机5000余台。”中航黎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湘宁用12个字概括了黎阳现象:条件差、包袱重、投入少、贡献大。

到目前为止,黎阳为歼7、歼8、歼10提供的发动机达80%以上,出口创汇6亿多美元。

李湘宁说,多年来,曾有人提出“三线企业”要淘汰,但黎阳的发展给其沉重的反击,当时中央搞三线建设是否正确,黎阳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1983年,力源开始了民之后,所生产的台灯、摩托车钢圈、钢筋切割机等受到广泛欢迎,厂里还因此在北京召开过新闻会,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都作了报道。

1996年的那个春天,对力源公司职工来说注定是难忘的。力源的上市,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夜之间成为股东,有了工资之外的另一份收入。公司也因此成为贵州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公司、中国液压气动密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誉为“航空工业第一股”。

“力源经历了与市场的闭视、对视、迎视三个阶段。”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杨说,“两次搬迁,三次创业”见证了力源从军品到民品的转型过程。

走出山洞车间,搬进现代厂房,走出区域经济圈,融入国际产业链。贵州三线军工,实现了一次次美丽转身。

走向世界彰显军工风采

1987年,“亚洲明星”歼教7亮相第37届巴黎航展,贵州三线军工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开始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此后几十年,中航集团凡是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其中也必定会有与贵州相关的话题。

“80年代找米下锅时,为了加强市场竞争能力,我们不停地引进生产线,提升产品等级。”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张国荣说,当时产品的最高等级是“七专”,通过技改,新云公司不仅能生产同等级产品,而且高可靠实验室的生产检测设备让外国专家吃惊。

几十年来,新云公司先后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引进钽、铝电解电容器和变压器等8条现代化生产线,其中6条为贯彻国军标。

2007年,新云公司被欧洲航天局评为a级供应商,这在全国仅此一家。

“都说贵州贫穷落后,贫穷我们承认,但落后我们不承认,因为我们生产的电源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2013年3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到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调研,公司领导在汇报情况时自豪地说。

在中国航天领域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再到“嫦娥探月”工程,每一个领域都少不了梅岭电源的身影。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航空航天科技

aeronauticsandaerospaceofgeneraleducation

wenXin,Zhangwenhao,QinYuqi

Shenya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Shenyang,110136,China

abstract:DiscussedtheproblemofknowledgestructurewhichChinesecollegesanduniversitiesfacingproblemsatthepresentstage,combiningwiththeaerospaceandaerospacegeneraleducation.Bytheirownpersonalexperience,theauthorsummedupthecontent,meaningandpurposeoftheaerospaceandaerospacegeneraleducation.Basedontheanalysisofvariousproblemsrelatedtothe“introductiontoaerospacetechnology”asaliberaltextbook,thisarticlegiventheteachingimprovementandreformproposalsaboutthetextbookofaerospaceandaerospace.

Keywords:quality-orientededucation;generaleducation;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

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航空航天技术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观念。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更加引起人们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关注。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很多知名高校先后成立航空航天专业,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与此同时,一些普通高校,如南京财经大学,也将航空与航天(也有的学校称为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或航空航天技术博览)作为通识课。笔者结合自己的授课经历和体会,并参考欧美高校开设通识课的教学模式,探究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教学内容、目的和方法等。

1我国专业化教育模式的问题与通识教育

1.1现阶段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专业化教育模式是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20世纪80年代)和特定社会背景(生产力亟待恢复)中的选择,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合理性,并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却不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内,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过去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专业对口”已经不再是一个最优目标了,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面临的情况可能就越糟糕。

社会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旧的工作岗位不断消失,新的工作岗位不断出现,高校里专业调整的步伐,无法跟上社会职业更新的速度。应对工作岗位的变化,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

1.2通识教育起源和目的

通识教育,国外称“Generaleducation”,也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4]。

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6-8],当时大学的学术分科过于精细、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提出通识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20世纪,通识教育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今天,欧美大学仍在不断完善其通识教育。如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已经经历五次较大的通识教育改革[7-10]。

在我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古代。《易经》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论衡》认为“博览古今为通人”。所以,通识教育旨在培养“通才”,它的培养目的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强调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重视培养人的思维方法及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也重视培养人的情志等。

2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的意义

航空与航天课程在我国一直是航空航天专业院校的公共必修课[1,2],其目的首先是为学生未来从事航空航天及其相关领域工作培养兴趣,更主要的是为学生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专业导论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一些普通高校将航空与航天课程纳入通识教育,其教学目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开展通识教育不仅能增加大学生专业课以外的知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航空与航天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航空航天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向往飞翔的梦想由来已久,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万户飞天的勇敢实践,表明了古老的中国人渴望飞向蓝天的美好愿望。通过航空与航天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瞩目成绩,学习伟大的航天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3鼓励大学生在困难面前勇于攀登

学生通过航空与航天课程的学习,了解航天先驱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航天开拓者的眼里,“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没有做不到的事情”,通过这样的教育,激发学生努力奋进,敢于开拓创新。

2.4启发学生规划未来人生

航空与航天知识可以启发和拓展人们的思维,尤其是航天器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人们对宇宙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感受到重新思索自身存在的价值的意义。飞过天的宇航员大多存在一个共识:“地球在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生命仅仅是宇宙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产物。”记得有位美国宇航员说过,“昨天的梦想是今天的现实,今天的梦想是明天的现实。”随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很多人开始重新思索这些问题,人类存在的意义何在?人类怎样存在?

3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的教材问题与改革

3.1教材方面的问题

航空航天技术在非专业大学生眼里,是十分神圣的,因为宇宙的奥秘神秘莫测,很多大学生对航空与航天课程比较感兴趣。作为通识课,目前我国没有一本适合通识教育的教材,大多采用“代用”教材,如《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航空航天技术》等,由此带来很多问题。

(1)专业性很强

翻开《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教科书,插图不少,可是大部分是平面图、结构图、流程图和设计图。对于非工科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内容过深,尤其是文科学生,没有工程概念,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2)内容单调乏味

细看“代用”教材的文字内容,大多是定义和概念,枯燥乏味,对非专业学生而言,即便把这些内容熟记于心,又有何意义?另外,由于书本的空间有限,介绍性的内容往往类似于纲要。

(3)课后练习或思考题没有价值

思考题是运用大脑思考后得出答案的题目,而目前的“代用”教材章节后的思考题,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以第一章课后思考题为例,“试述直升机的发展史,试述火箭、导弹发展史”,很多学生认为是“百度题”,学生只要灵活运用手中的工具,就可以“百度”到答案,这类题能算是思考题吗?

(4)条理性很强带来的问题

航空与航天是两个明显不同的概念和领域,尽管有联系,但对于非专业的学生而言,不能混为一谈。目前的大部分“代用”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每章都是以飞行器设计为主线,航空器、航天器和导弹与火箭等内容相互交叉[1,2]。如不管是火箭发动机还是航空发动机,统统纳入同一章节,对于非专业学生,理解起来稍显费力。再如,《飞行器构造》这章内容中,既有航空器的构造,也有航天器的构造,根据整体教学效果分析,这种航空航天结构的相互交叉会导致概念的混淆。

另外,由于中国基础教育多年形成的以学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加之应试教育的长期导向作用,使基础教育在单一学科教育上越来越深入,学科分化加剧,基础教育功利性越来越明显,而在人文、心灵和智慧等通识教育方面却越来越弱化。基础教育已经走向思想单一、思维狭窄、僵化,缺乏思辨性、创造性思维的模式,对中华民族的智慧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综上所述,航空与航天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不是必修课的陪衬,更不是专业课的附庸,其重要性并不比专业课低。“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好航空与航天课程,掌握其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更好地开阔思维。

3.2教材改革的建议

对于航空与航天课程,只有拓宽知识面,全面介绍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的特点,才能更准确地反映这门课的内涵。为使学生具备开拓新领域的基础,课程内容应具有前瞻性,把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最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在反映学科前沿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航空航天技术涉及领域之广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如何保持课程的完整性也值得探讨。作为面向非航空航天专业学生的通识课,该课程内容应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需要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由风筝飞行延伸到飞机,由早期火箭延伸到各种导弹,由嫦娥奔月延伸到阿波罗飞船,由恐龙灭绝延伸到宇宙探索,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实例中汲取航空、航天和航宇知识。国外有一本航天知识方面的书,名字起得非常好,叫“没有公式的航空航天技术”,值得我们借鉴。

以笔者在神舟飞船、卫星及空间防御领域的工作体会以及在北京、南京几所大学讲授航空与航天知识的教学经验来看,对于航空与航天的通识教育,其知识与内容应该注重“启蒙”,致力于开展大众化的教育,太过学术化反而会让人失去兴趣。教材应该具有趣味性,可以漫画的形式展开。现在已经有的《漫画线性代数》《漫画统计学》等一系列的趣味教科书,以漫画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之余学习到很多知识,两全其美。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课程的教科书可以参照这种形式。

4结束语

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旨在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内容的重点应该放在宏观任务、飞行过程及定性的知识方面,让学生通过对航空航天探索过程的学习,认识“团结就是力量,协作凝聚希望”的内涵。真正认识“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军事水平的竞争,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了解航空航天先驱们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辉煌的航空航天历史。而不应该过多地描述技术及其材料性能分析、机构设计、通信与仪表等工科技术的细节。特别是对于基础理论的要求,应该建立在普及教育的数理化基础上,尤其注意不要作为专业导论。希望改革后的航空与航天通识教育课程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虎.“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07(7):78.

[2]邢琳琳,马文来.公共选修课《航空航天概论》教学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3):257-258.

[3]orillionmF.interdisciplinarycurriculumandstudentoutcomes:thecaseofageneraleducationcourseataresearchuniversity[J].theJournalofGeneraleducation,2009,58(1):1-18.

[4]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金娟琴,谢桂红,陈劲.浙江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8):44-45.

[6]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2):63-66.

[7]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曾开富.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学科布局的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S1):135-143.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篇9

【关键词】广播剧精品节目高起点大制作深探索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

当今信息时代也是充斥着信息垃圾的时代,一方面是各种信息的极大丰富和获取的便利,而另一方面是信息的无孔不入、泛滥成灾。而有效、准确、可信的信息以及精良的文化产品又处于稀缺状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各种新媒体音频平台的发展,使得这一现象愈演愈烈。传统广播在积极拥抱新媒体的同时,应该坚守自身在内容制作方面的优势,可以通过信息再造工程,为用户提供精品化的内容。尤其是广播文艺节目思想精深、内容精致、制作精良的特色,将是广播长远健康发展的必需和保障。

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的37集广播剧《天魂》和百集广播纪实文学节目《钱学森的航天岁月》为例,对广播精品节目的制作进行探讨。

一、高起点,制作形成精品节目

无论强强联手,还是合作共赢,都需要选择最佳项目、最好伙伴。制作广播精品节目更是如此,需要精准地选择作品,组建最强最好的演播和制作团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好制作精品节目的基础,也才能让优秀节目的出品成为可能。

盘点广播文学各类节目,从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系列作品的制作推出,到荣获茅盾文学奖各届作品的全国展播,再到摘取中国广播影视政府奖的优秀作品,无一不是从较高的起点入手。而《天魂》和《钱学森的航天岁月》,无论是节目内容还是节目内涵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37集广播剧《天魂》以中国航天事业50多年的光辉历史为创作背景,用纪实手法描写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航天创造的导弹武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等辉煌成就,是一部记述航天人自主创新、为国争光的声音档案。百集广播配乐纪实文学节目《钱学森的航天岁月》,则是融航天知识引领、历史真实再现、新闻热点报道于一体,是为了追忆钱学森一生中最辉煌的岁月,为纪念钱学森百岁诞辰,历时三年以“抢救工程”的精神,广泛征集、整理有关史料,摘录百余万字、采访百余人,以史诗般规模讲述了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故事。题材厚重、主题宏大、制作精良是这两部作品的共同特点。《天魂》集中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顶尖的编导资源、演播资源。在制作环节上,使用配乐300多段,整理使用各种音响500余条,其目的就是要让这部作品有一个充满声音魅力的立体化的全新呈现。而百集广播配乐纪实文学节目《钱学森的航天岁月》也是汇集了部级的演播团队和制作团队,从创意到策划、从整体宏观的审美包装到细小微观的艺术处理,都始终秉承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宗旨。其中1000余条的配乐和主人公钱学森的警句混响、导引题记、片花包装,以及170多条背景故事链接音乐等,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一丝不苟之作。

2014年,广播剧《天魂》获得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百集广播配乐纪实文学《钱学森的航天岁月》播出之后,反响强烈,广受好评,目前作品在钱学森图书馆反复播出,供参观者聆听、学习。从《天魂》到《钱学森的航天岁月》也开启了航天领域文学作品的系列之旅,为该领域作品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制作,以创新谋求广播新发展

发展就意味着创新,而创新就必然要在某个方面有所否定,有所变革,有所前进,道前人所未道,作前人所未作。因而,在广播节目发展至今的道路上,我们要努力做新的探索和实践,谋求广播新发展。

所谓创新,无非是采用新的资料、使用新的方法、站在新的角度、研究新的课题,从而得出新的见解,发现新的规律。

广播剧《天魂》和百集广播配乐纪实文学《钱学森的航天岁月》播出后之所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与在制作中的探索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具体分析,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创新体现在节目实践中的指导与引领。如何赢得更广大的听众是每一位编辑做节目首要考虑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内容丰富、形式考究、制作精良这三点的完美结合才能赢得更广大的听众。

二是创新思维贯穿制作精品节目的始终。只有抓住节目的关键,方可有惊喜出精彩,才能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由于上面提到的两部作品是写航天领域的故事,自然关联到一些不为常人知晓的陌生的专业知识、术语,即便再深邃、丰富、多彩的语言功力和魅力也无法让人持之以恒地聆听下去。解决这一难点,就要打破枯燥的概念数字、生涩的专业术语、单调的频率节奏给听觉带来的收听困扰,要调动华丽多彩又有无穷演变的音乐来包装、渲染、烘托,让受众心理时时打破一种节奏、一种频率、一种状态,而不断引发震撼与思考、欣赏与联想……

三是在音效画面的创意制作上也谋求创新。我们在策划创意伊始,就考虑到钱学森的航天事业离不开令世界惊羡的原子弹爆炸声、宇宙间奏响东方红的乐曲声、战争中飞机大炮的轰炸声,以及油轮的汽笛声、大海的浪涛声等等,因而在制作中运用了象征意义的特殊音效,为作品的完美诠释增加了色彩。

每当谈及一门艺术的发展史时,人们总习惯把它划归几个时期来评价论证,比如说到电影艺术时,人们通常最直观地把它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来进行划分,这完全是按照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来划分的。那么中国的广播节目该如何断代呢?以广播剧为例,应该说,同样是据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来进行划分,因而广播剧艺术的发展历史,无疑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它天然受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与制约。

有幸的是,两部作品的制作都拥有中央电台最顶尖的制作团队,两位拿过国际广播大奖的制作人担当音效和节目制作合成,为节目制作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节目总开篇浓缩了音效对整个作品的全部创意。笔者和音响师在节目开篇设计了3分钟的一系列音效、音乐和语言组合的声音画面:首先听到的是海浪声、海鸥鸣叫声、油轮的鸣笛声,推出钱学森的主旋律(以示钱学森出国),接着是电脑键盘的敲击声、火车长鸣声、飞机轰鸣声(以示航天人为钱学森百年诞辰而拼搏写作出版《钱学森的航天岁月》所付出的心血),再度出现油轮的鸣笛声、海浪声、爆炸声(以示钱学森回国服务于中国航天事业),接着是穿透力极强的《东方红》乐曲的旋律在宇宙间奏响,然后是发射原子弹的倒计时,紧接着是那声震惊世界的爆炸声(以示钱学森为航天事业所做的贡献)、人们雀跃的欢呼声,其中恢弘的交响乐一直伴随解说的语言完成整个故事的音效画面……用音效画面展现了钱学森一生最辉煌的航天岁月,这不能不说是在广播节目创新理念指导下一次全新的大制作。

三、深探索,从热爱投入到理性思考再到实践飞跃

1950年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播放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广播剧《一万块夹板》。①之后,广播剧剧目题材以及制作手段日益丰富。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广播剧的战线上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热爱并执著于这项事业的人们,这也才使得广播剧事业得以不断创新、进步和发扬光大。

凡事都有长有短、有优有劣。广播剧是以语言、音乐和音响为手段录制而成的戏剧形式。失去视觉手段乃是广播剧的弱点,但是,只有听觉手段(语言、音乐和音响)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听众的想象力,从中获得特殊的艺术享受,而且,由于失去视觉手段,使广播剧在展开情节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大的时空自由,并使幻想、梦境、回忆等等成为广播剧理想的题材。由于广播剧只有听觉手段,制作环节就显得更为重要。制作精良应该成为每一个广播剧人追求的目标。

笔者认为,制作广播精品节目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量。

第一,研究如何从声音艺术的源头寻求历史的智慧之光。

首先要做的便是将宝贵的历史遗产加以整理研究,让它的每一个闪光点都在现实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发挥。我们希望每一个广播的“痴”者都能在回顾与研究过程中,找到这门年轻的听觉艺术在各种门类中属于自己明确界定的位置,使其真正得以良性地健康发展。

第二,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台,早随时代大潮开始关注广播剧的文化市场定位。艺术随着人类一起进入现代社会都与商品结下了不解之缘。各类艺术都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个性魅力在商品市场这个浩瀚的大海中自由地遨游,显示了顽强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力度,它们已经成了一种特殊的商品,一种精神文化的商品。我们强调广播剧艺术的商品性,并不是想玷污广播剧的高雅,也并不是一味迎合,更不想使之庸俗,广播剧成为商品恰恰是建立在它强烈的审美性、欣赏性、娱乐性之沃土上的。广播剧哪一天成为商品,广播剧哪一天就得到涅。广播剧能不能成为热销产品,根本的问题是自身的质量。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寄予信心和希望。许多广播剧的有识之士,正在寻求广播剧自身生存的价值,在发展中开辟一条更广阔的生路。

第三,要评判广播节目制作者们的技术水准,无疑会有些严格的科学手段和检测标准;但要体悟广播剧制作人对声音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却无法用科学手段和检测标准来简单地衡量。对声音艺术真谛的追求是无限的、无止境的。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篇10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巴丹吉林沙漠,死亡之海,生命,排斥一切绿色的地方!"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然而在她的腹地,上个世纪50年代闯进了一群穿着国防绿的人,打破了这儿亘古的沉寂,他们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有关这支部队的神秘消失曾引起了各国间谍报机关的种种猜测。几十万大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战黄沙,喝苦水,冒严寒酷暑,靠肩挑手扛,修铁路,造塔架,建指挥中心和生活设施。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奇迹般迅速崛起。由于远离社会,酒泉市又是最近的城市,这个"城镇"就被命名为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沧海桑田,历史变迁,由于缺水,这个地区植物逐渐枯死,土地大面积沙化,生态严重恶化,绿洲逐渐被沙漠取代,成了千里无人烟的"无人区"。现在中心的虽然还是茫茫无际的戈壁滩,但在恶劣的大环境下,中心的小环境却是郁郁葱葱。经过长途跋涉之后到达中心的外来者,面对着迎面而来的那股与沙漠迥异的清新空气,容易产生出世外桃源的感觉。来自祁连的弱水养育了戈壁沙漠中的生命,诞生了中心这个流翠的绿洲,整洁的街道,成排的绿树,工整的花草,西边的东风水库就像一块温润的碧玉镶嵌在大漠之中,充当着天然气候调节器的角色;东边的狼心湖,时隐时现地展现着神秘;南边的弱水河如流淌了千年的血脉,静静的,毫不张扬;北边的大小青山虽挡不住来自西伯利亚高原的烈风,却依然傲骨铮铮。2003年,中心引进了一项不是航天技术的新技术---微灌,一时间中心绿化面积猛增,甚至连在戈壁滩的发射场也列入了绿化规划。

荒凉的戈壁滩,根本就没有地理位置可言,建设者们为了确定彼此的位置,就以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阿拉伯数字来标记,首脑机关定为10号,由此开始,最早建设的地方排号就在前面,从1号、2号、3号依此类推,各点号规模不一,人数不等,大一点的点号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有的小点号只有三两个人。在点号最大的感受就是寂寞,铁路沿线小站的战士虽然多次目睹火箭经过却无缘目睹它升空的壮观,临转业时向上级要求参观发射场,亲手摸摸塔架!点号主要承担着铁路保障、光学测量、雷达测量等任务,正是这些散落在戈壁滩的小星星托起了中心这轮明月,托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只有荒凉的戈壁,没有荒凉的人生。中心的建设史就是一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就是共和国领袖、科技人员和普通官兵前仆后继的英雄史。1970年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接见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代表,总理曾经五次亲临试验靶场,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到中心视察指导过。作为最后陨落的巨星,聂荣臻元帅生前对中心的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92年,按照他的遗愿,将骨灰安葬在中心的烈士陵园,在这个最后的归宿地,聂帅和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战友们又会合在一起。

在三年困难时期,中心同全国人民一样遭遇了饥饿、试验器材短缺等重重困难,科研人员甚至将方圆几十里的沙枣打光充饥,苏联专家的撤走更使中心雪上加霜。在这种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中心上下一心,拉开了中心也是中国国防尖端科技事业波澜壮阔的历史序幕……

"两弹结合"试验中,在当时的条件下,需要有人在发射现场操控,这意味着一旦试验失败,他们生还的机会很小。危险面前,没有人退缩,七名参试人员鱼贯钻进离"两弹"才几百米远的地下室,有人要求火线入党,有人交上了最后的党费……这就是中心历史上著名的"七勇士"。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该发射阵地已经废弃,发射用的场坪、建筑物在风沙的浸蚀下,锈迹斑斑,只留下了一些字迹模糊的标语和当年工作过的痕迹。

在"两弹一星"实验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我国已经在航天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第三个能独立回收卫星的国家,第四个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是固步自封还是再创辉煌,这一抉择摆在了国家和中心的面前。民族的命运、每一个人的命运与中心的命运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历史的巨椽注定要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的征程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等四位著名的科学家联名致信党中央,提出了要求抓住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瞄准高技术的发展前沿,积极跟踪高技术的重要思想。这封信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做出了"马上组织,不得延误"的重要批示,随后国务院组织了全国200余名专家制定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即著名的"863计划"。1987年批准了七个重点发展领域,其中就有载人航天领域,提出了要发展航天技术的要求。中国的航天技术开始走向了世界。

1992年载人航天被批准上马。载人航天是高技术领域,载人航天又是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程序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的国家重点工程,它的上马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同时,它的上马又必定会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科学的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1992年,也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8月11日,视察中心,并亲笔题名"东风航天城"。

载人航天工程发展之初,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射场就定在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人形象地称"两弹一星"时期为第一次创业,而"载人航天"就理所当然成为了第二次创业。

在载人航天实施的初期,对采用什么工具来载人有过讨论,美国的载人航天采用的是航天飞机。论证时,中国考虑到航天飞机投资大、风险大、技术要求高,其效益又不像预想的那么好,为了充分利用我国已有的返回式卫星发射经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最终选择了宇宙飞船,这是一种能够保障航天员空间生活和工作,以及执行航天任务,并能返回地面的航天器,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戚发轫风趣地称它为"往返天地间的公共汽车"。

1994年7月,发射场奠基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拉开了序幕,1997年工程竣工,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

如今的航天港,由技术区、发射区、试验指挥区、首区测量区、试验协作区和航天员区六大区域组成,形成了航天员、应用、飞船、火箭、发射场及测控通讯等系统---从测试到发射以及上升段、返回测量段,包括副着陆场系统在内的一整套完整试验体系。

在试验体系建设的同时,中心也加大了生活设施的建设力度。如今,漫步在绿荫如盖的东风大街上,街道两边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机关、单位;修葺一新的东风大广场,能容纳万人聚会,超市、邮局、新华书店、手机网络、互联网等等,大城市有的,都能在这儿找到它的身影。生活在航天港里的人们,休息时间有很多选择,可以到操场上一展身手、锻炼身体,可以到图书资料室去查找各种最新的资料,也可以乘宽带畅游互联网,获得各种有用的资讯,如果只想待在家里,电视台传送几十套节目……所有该想到的航天港都想到了,所有该具备的航天港都具备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为科研试验任务服务,为载人航天服务。

中国人从这里飞向太空

1999年11月20日,戈壁滩早已进入了冬季,即使穿上厚厚的冬装也能感觉到阵阵的寒意。这一天对大多数人而言只不过是生命中最普通的一天,然而,这一天在中华民族史册上又是举足轻重的一天,这是一个华夏振奋,举国欢腾的日子。经过中心气象部门的确认,中国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的发射定在这一天的凌晨6点30分!

发射前的这一个夜晚,对航天港来说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对中心广大参试人员来说,是一个紧张、激动、焦虑、欣喜交加的夜晚。这一夜航天港里灯火通明,岗哨林立,街道上看不到行人,偶尔匆匆驶过的汽车打破了航天港之夜的宁静,又衬托出了这儿的宁静。

从7月份第一列专列进场,中心上上下下奋斗了四个多月,号称是千人一艘"船",万人一杆"枪",今天,它就要发射了。酒泉、北京、青岛、渭南等指挥中心和测控中心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各种调度口令往来穿梭。进入八小时倒计时以后,所有人员就绪,发射场指挥大厅一切都在忙而不乱地进行着,电视墙上显示着发射场的各个细节,气氛非常凝重。

不仅仅是发射现场和一线单位,紧张的气氛同样弥漫在各个二线单位之间,中心发电厂、水暖电管理站,为了确保发射用电,早早就加大了机器设备的巡视检修工作的力度,并做好了应急预案。

"10,9,8,7……"点火命令发出后,巨大的火箭拔地而起,容不得你有思考的时间,一阵轰鸣声随之而来,大地发出颤抖的,打破了发射场清晨的宁静。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后,航天人用中华民族最传统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喜悦,人们自发地拿出为过年过节准备的鞭炮,航天港到处都是噼啪噼啪声……

几天之后,飞船的返回舱安全着陆,带回了载人航天成功的首日封,航天人的激情再一次得到了宣泄,经过北京市公证处公证的这种纪念品,发行总数极小,航天城里排起了久违的抢购队伍,拥挤的人群甚至将邮局的大门挤破……毕竟这是中国首艘飞船成功的纪念啊。

今天的发射场,矗立着一座警钟,时间停滞在2000年12月31日,这里记载着"神舟"二号发射时的一个"插曲"。发射测试站地面营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决定在临发射时再搞一次演练,可就在这一次,活动发射平台发生了误起动,火箭箭体发生扭曲,在这种时候发生事故,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排除,船箭将全部报废,后果不堪设想。气氛骤然紧张起来,经过发射场指挥部仔细的研究和科技人员的努力,发射如期进行并取得成功,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中国航天的实力和发射场的应急处理能力。

经历了两艘飞船的磨砺,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显得越来越成熟。"神舟"三号发射时,人们脸上少了几分紧张,胸中多了几分自信,一切似乎应该是水到渠成。测试、控制按部就班,忙而不乱。同志亲临发射场时,航天港再一次沸腾了,参观完中心之后,欣然提笔:当科技尖兵,做航天先锋。

"神舟"四号发射时,发射场遭遇了罕见的低温。据中心电视台报道,航天城最低气温降到了零下三十几摄氏度,按照发射要求,发射气温不得低于零下二十摄氏度。密封的发射塔架上,空调在不间断提供热风,即使这样,第一级火箭区域温度还是在零度以下,发射场不得不紧急调配棉被给火箭穿上御寒"外衣"。为了防止平台、摆杆等活动部位被冻住,技术人员灵机一动,在控制箱里放上一个100瓦的电灯泡,有效地保证了料箱内的温度。原定的发射时间到了,气温没有回升,发射只得推迟。中心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有大风,气温可能还要降低,惟一的间隙是第二天有一个时间很短的宁静期,气温约在零下十九摄氏度。发射场指挥部果断决定在降温到来之前利用这个间隙发射,这样中心又在世界航天史上创造了超低温发射成功的纪录。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技术越来越先进,状态越来越稳定,从进场到发射整个流程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最短的四号只有区区的两个多月时间。有了这四艘无人飞船的积淀,中国载人飞行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可辨了。

2003年是世界航天领域的多事之秋,美国哥伦比亚号失事,巴西发射场的爆炸都给全世界人民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航天人要用努力和成功一扫阴霾,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实力!

在发射场流行一句口号:"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虽然有了成功的经验,可中心还是要求大家,"载人"必须从零开始。有些程序,在外人看来是非常简单的,可中心还是不厌其烦地练习,在航天领域,不是成功就是失败,只有百分之一百和百分之零两种选择,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来说,很显然,人们要的是前者。

"神舟"五号飞船进场沿袭了"神舟"二号开始的飞机空运方式,这样从北京到中心只需要两个环节。从2003年7月份开始,负责从机场接运的中心运输部门就开始了有针对性的演练。为了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平稳,驾驶员在平板车上放上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在公路上来回跑而不撒一滴水;模拟了汽车突然出现故障,应急抢修人员迅速调配拖车,几分钟之后,重达几十吨装载"飞船"的汽车又被拉上了路;为了详细掌握路况,他们预先对机场到发射场的75公里路详细的做了标记,并在接运过程中通过对讲机预先通报驾驶员提前做好准备。

8月5日,推迟了一周的接运日期到了。早上8点,各种车辆集结、编号准备出发。突然刮起了沙尘暴,能见度极低。北京通知"推迟起飞",中心各种车辆原地待命。中午,戈壁滩天气转晴,发射塔像架在大火上的一口锅,接运人员顶着高温坚守岗位。下午两时,车队出发,中心领导发表讲话,要求大家以高度的责任心完成任务。75公里路路面上,有一道明显的标记,却不按常规划在正中间,甚至凭肉眼都可以看出他偏左,据称这条"偏心"的公路是为了方便中心的车辆外出执行任务才这样划分的。从两架"伊尔"运输机上卸完车,按照时速20公里返回发射场已是晚上十点多,忙碌了一天的接运人员顾不得休息,又开始了紧张的卸车……

针对"载人",9月20日,救生大队进行了一场搜救演练。模拟的返回舱降落在茫茫戈壁滩中,按照舱内无线信标提供的方位,借助先进的GpS全球导航定位仪,"动中通"指挥车、航天员运输车、航天员医监医保车、返回舱吊车、工程运输车组成的搜救车队在大戈壁中捉起了迷藏。医监医保车上装载着转播定向仪,车载GpS导航仪,搜索范围为15公里。在搜索中转播定向仪最先收到飞船信标发出的信号,传送给GpS导航仪,导航仪收到数据后,迅速锁定方位,带领搜救分队赶往着陆点进行营救,很短时间内,就找到了目标并救出了航天员。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航天港为征服太空做好了一切准备,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人飞向太空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