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语文教育观十篇大语文教育观十篇

大语文教育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4:07

大语文教育观篇1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大语文”思想;综合素质能力

一、大学语文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一)历史沿革

一个世纪前,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刚刚诞生之际,京师大学堂等高校即在预科开设“经学大义”、“诸子”、“辞章”和“作文”等语文性质的基础课程。在经历了1913年的癸卯学制、1938年的国统区高教改革和1943年的屡次变更和确认后,“大一国文”始终是全校性的必修课,并有了黎锦熙、朱自清、伍淑倪、魏建功、卢冀野主编的《大学国文选》教材。[1]

新中国建立之初,大学语文课采用郭绍虞和章靳以主编的《大一国文》教材。直到1952年,全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大学语文被全面停开,此后便长期中断。1978年,由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倡议,在全国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开设的目的和意义有四个方面:“交流工具训练作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承”;“对现代人类共通精神文明的建设”;“应对和解答当下开放社会各种文化困惑”。[2]

(二)现实问题

据了解,大学语文(理工科)全国统编教材最初按国家规定有108个课时,后来缩短到36个课时,但大部分高校并未按这一要求给予大学语文“正当的权利”,即使是开了大学语文课的学校,学生念英语的时间是中文的6倍以上,甚至更多。[3]大学语文的现实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课程定位的困惑[4]。市场经济大环境影响下“科学主义”的实用教育盛行,从教育观念上导致了大学语文以应用能力为主的工具性定位,以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的人文性定位和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主兼及语文能力拓展的人文性与实用性并举的课程定位则成为一厢情愿的要求。

2.课程性质的模糊[5]。在各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总存在着某种随意性、不稳定性。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法”的规定性。当需要向大学生补基础知识时,它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当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时,它又是素质教育课;当国家提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要并驾齐驱时,它又成了“大学语文”知识课。要逐步改变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的现状,就要将该课程性质定位在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的人文性上。

3.教材建设的冗杂[6]。大学语文教材在“求好、求多、求广、求新、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大信息”的要求下,大多是按照文学史的线索,依次精选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翻译作品。还有一些教材是按体裁分类,以诗歌、散文、小说几大块构成,范文上百篇,导文几十篇,附录十几篇,种类不少。在教材厚重全面而课时有限的情况之下,教材成了“高头讲章”,逐渐失去了教材本身的作用和意义。

4.教学模式方法的呆板[7]。文学教育空洞的“知识论”盛行于大学语文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介绍作者生平,解词分段,总结中心思想,然后是背诵和字词句章的操练等“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语文课所具有的体验或者激情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全然退隐。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因此,很多学生戏称大学语文为“高四语文”。

5.评价指标的单一[8]。大学语文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目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察;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等。

6.教师队伍的浮动[9]。由于没有学科地位,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存在进修难、上学提高难、评职称难的“三难”现象。许多学校多采用“新教师顶顶,老教师搭搭”形式临时组建,由此导致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一直不固定。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又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授课质量的下降和大学语文课不能长期有序地开展,致使《大学语文》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二、关于文化素质

199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文化素质教育”。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同时,要强调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0]。2005年在清华大学召开了“纪念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周年暨高等学校第四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周济部长在会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行素质教育;要抓住机会,乘势而上,开创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局面”。2006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主席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再次强调,“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综上所述,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为根本目的的文化教育和科学教育,是通过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和伦理学等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品质和阅历经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牢固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修养以及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活动。

三、大语文教育观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旅美华人把孩子送到了当地的学校,谁知孩子第一天学会说的话竟然是“我要上厕所”。这使她大为恼火,一气之下,电话上与校长“刀兵相见”,但校长的一句话却把她给“噎”住了。校长说:“请你留心一下,你那5岁的儿子最常说的不是这样一些话吗?”“高雅”当然是需要的,问题在于我们的语文课一直是在讲台上“高雅”得走不下来,无法走向生活。“大语文教学观”使我们认识到,语言来源于生活,必须在生活中学语文。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11]。笔者认为“大语文教学观”主要体现在“大”字。细细地想想,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闲聊、娱乐、谈情说爱等等,哪一方面不需要语文?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这句话也从语言的习得这个角度揭示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大语文教育的范围是针对小语文教育的范围而言的,它的范围扩展到课堂以外的言语交际的一切环境,比如: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学校语文教育,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语言水平。还有学科(课堂、课本)语文活动、其他学科(政、史、地、理、化、生等)语文活动、影视报刊语文活动,第二课堂(文学社、报道组等)语文活动,第三课堂(社会、人生、自然)语文活动。这个范围完全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内涵。正像张孝纯先生所言:大语文教育是以语文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各方面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通过这“三个结合”,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并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深化。大语文教育这个能辐射各个角落的理论,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

四、余论

当前各高校正大力整合、完善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尚欠明确,仍存在着诸多与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大学语文从理念到内容到形式全方位的改革可谓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既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具有的广泛性、修养性、交融性、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它人文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基础性、人文性,可以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等融为一体。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决不能仅看成高三语文教学的延续,当成考试科目的主体,形同“高四”语文,而应该从“大语文”教学观这一角度出发,争取把它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平台课程加以建设,在理工科院校尤其应该将其作为大一学生的必修课来开设,以发挥其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大语文”观的思想,努力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这一目标,深入挖掘语文课程深厚的人文内涵及其育人潜力,以帮助大学生成为更有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以及更有文化品味、善于交流与合作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步高.以提高质量为中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4,(4):38-40.

[2]周全星.大学语文课程溯流及其发展趋势和任务[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0,(5):54-55.

[3]黄蔚.大学语文:何时走出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4-05-14(4).

[4]杨秀芝.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1):14-15.

[5]余亮开.大学语文教学的反思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143-144.

[6]史礼心.大学语文教材综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51-155.

[7]赵飞.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2001,(3):51-53.

[8]王桂波.论母语危机背景下大学语文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60-63.

[9]曾加荣.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6,(9):21-23.

大语文教育观篇2

[内容]

“大语文教育”实际上是语文的素质教育,它要把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

语文教育自身的多特性(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知识性),语文教学任务的多职能(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审美教育、能力训练)和语文能力训练的多项目(听、说、读、写、看、想等),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确立大语文教育观,要依靠立体的综合性教育。

除了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外,尤其要引导学生能在课堂以外,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时时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立足社会、服务于社会。

一、涉猎教材以外的广阔领域课本上的范文皆为名家名作,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囿于篇幅教时,并不是瞬息万变的世界的全貌,生活,社会中有无涯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学习与开拓。要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而不是扎在“花盆”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时地向学生注入新的内容:课余阅读教材之外的中外名著,就报刊上的热点问题和好时文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甚至是同龄人的习作,只要是有一定价值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就将它们作为我们学习的内容。笔者每年都要求学生订阅面向中学生的语文报刊,不定期选读中外古典名著,刻发报刊的杂文、格言警句、文辞优美的片断……。总之,让学生多读多思勤记,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兴趣,丰富了知识,既充实了课本之不足,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其受到思想教育,终身受益。

除了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就在于观察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了解风土人情等,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的体验与感悟,从而获得书本里所没有的东西,印证、加深对书本中已有东西的认识,建构起良好的语文背景。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也要重视语文背景,教学语言尽可能与生活实用语言更贴近,教学内容也要更富有时代特征,在教学中知识的跳跃性也纵横联系更充分地显示出来,既注意与古代文化的渊源关系,又都与“地球村”文明有机结合。将书中的间接生活与现实的直接生活沟通起来,书就读活了,把语言与背景经验接通了,书就读出韵味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置身于世界,审视社会人生,去读世间这本无字的活书。

要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学的配合。使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中更好地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同时使其他学科教学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做到相互渗透。另外,生活中任何一种工作都可扩展为现代语文的外延。书法、戏剧、建筑、园林、演讲,甚至棋类都可以是现代语文的一族。因为人们对每一技艺、能力的学习、实践,都必须投入相当程度的心智、时间、劳动,观察、想象、联想会融入他的生命,既可以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又可为语文学习注入生机、活力,从中得到启迪,萌发灵感,提高语文素质。

二、突破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局限古人云“知书达理”,把书读好,知识丰富了,就能明事理,同样语文能力也就提高了。但仅靠几册课本,关在学校里每天上一、二节语文课,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大语文教育就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课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课外的生活活动绝不能仅看成课内教学的简单延伸和补充,而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无法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迹名胜、工厂新貌、乡村变迁、文化动态乃至时事要闻,无不是语文学习的丰富宝藏,埋首书桌不问世事,以至视野狭窄、思想阻滞,正是语文学习之大忌。语文教学有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的有力依托之下,才能有活力。课外活动不能仅仅看成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还应包括学习个体的种种学习、娱乐活动。笔者让教学对准生活,让学生自觉投入生活,他们到过火热的军营,采访过大京九的铁路工人,和井冈山边远山区的孩子们同吃同祝参加过暑假社会调查,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通过看电影、电视陶冶情操,了解国内外风云……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贴近了生活,感受到自然美和社会美。可以这么说,学生在课外进行语文学习的总量,在某些方面要大大超过课内活动,如果我们能把这类活动有意识地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进行正确、有序的引导,那么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

语文课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时空也要向课外延伸或渗透。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乡音俚语、影视报刊、天地山川……听之,明始末增信息;说之,表情意通思想;读之,广见识晓事理。我们教师要更多地强调学生与社会、生活、自然的感应,与自然欢娱,体察社会气息,并于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品德,使自己的视野拥抱整个世界。笔者在教学中设法开辟出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例如,办小报、办广播、举行讲座、成立文学社团,进行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书法比赛、写作比赛、向报刊投稿、走向街头搞咨询、做广告等,既为学生提供了一展其能的舞台,又让学生养成自觉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超越时空,多层面,立体地感受生活,领略生活之真谛,并且反过来用文字描述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思考。经过各种环境、形式的感染和熏陶,学生大多都有一笔像样的字,一手得体的文章,一口流畅的普通话,一看就能抓住要领的阅读能力。

三、着力教学方法形式的创新吕叔湘先生说得好:“语文课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那种一味据本讲读,不越“雷池”半步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兴趣寡淡,活泼不得,“营养不良”

,诸种能力难以发挥,也妨碍了语文教学育人怡情特征的实现,于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无益。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内容到教学形式都要显示出创新的精神,为大语文教育作出正确导向。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教学提升为全方位立体化的大语文教育体系,注意教学模式的变通。语文知识不仅可以从语文教师身上学到,还可以从生活中学到。“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该让学生到生活中汲取营养,兴开放式学习之风。校外远足,可以饱览祖国大好风光;社会调查,可以把握四化脉搏跳动;公益活动,可以激发人的爱心;民间采风,可以了解风物人情。这样,纳课内课外为一体,熔学校、社会为一炉的语文训练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知识氛围中,听、说、读、写水平在潜滋暗长。

语文学习还可以工具书、新闻媒体等为师。我们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方面有赖于图书馆、阅报栏、广播、橱窗、板报、校刊等各种文艺活动给语文教学活动带来生机,让健康有益的书籍占领学生的阅读阵地,方便教师教学。另一方面采用电化教学和通过健康规范的传媒,以实现大语文教育的效益。

大语文教育观篇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056-02

收稿日期:2011-11-23

基金项目:2011年浙江省外文协会课题(ZwYB2011015)

作者简介:周敏(1975-),女,安徽滁州人,讲师,硕士,从事英语语用学与英语教学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将文化教育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在我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忽视了对母语文化的传承,导致了文化失衡现象的产生,给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开展带来了障碍。如何将中国文化元素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育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生态学理论概述

1.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文化生态学是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与生物一样,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也要受到其所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生态学是运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来研究文化的产生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通过吐故纳新以及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和文化链,具有自身价值的每一文化群落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2]。文化生态学的出现不仅使人们对文化的生存及发展有了一个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而且还能为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文化生态系统的特征

文化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有着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有着其自身内在的秩序和规律。文化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多元性

多元性是指文化生态系统中文化因子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它有利于维持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因为多样化意味着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可以进行必要的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从而能够促进系统的良性发展。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必须包含丰富多样的文化样态和文化形式,任何文化的“大一统”都不利于文化的总体发展[3]。

(2)平衡性

平衡性是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文化生态系统内包括许多相互关联的文化因子,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如果在一定的文化系统内有外来文化因子的加入,便会使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但是,系统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而这种调节能力要受到系统内部文化因子的多样性的制约。只有当各文化因子之间达到相对的均衡时,其各自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才能通过相应的渠道得到体现和发挥,文化生态系统的信息交流才能充分进行,也才能为以后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变迁打下坚实的基础[3]。

(3)动态性

文化生态系统会因外部文化因子的引入或系统内部因子的变异而处于不断地动态变化中。系统内的各因子需要不断地通过自身的变化,才能达到与系统的协调平衡。在一个稳定、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各文化因子应各尽其责,执行着自己的文化功能,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互相排斥,各文化物种之间呈互补的关系,共同促进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文化生态学理论强调系统内部各文化因子之间的多样共生以求平衡,强调各文化因子之间的整体协调以求和谐,强调系统的动态开放、循环更新以求持续发展[4]。

二、文化生态学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

1.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在文化价值上具有平等性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民族的文化都是其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其民族的命脉。任何民族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都起着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应具有平等的地位,因而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如果一味地以自己民族文化体系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为标准,来衡量其他文化体系,只会产生“民族沙文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自卑主义”的错误倾向,最终导致文化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2.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都具有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作用

世界各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文化个性、色彩纷呈的文化风格屹立于国际社会之中。各民族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是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在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以及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民族文化的被忽视或消失,都会对整个文化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冲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忽视母语文化的教学,就会造成整个文化链中某一个环节的脱节,导致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延续的,而各民族的本土文化是其发展的基石。因此,只有传承好母语文化,才能维护好自身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其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从而促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3.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都应得到重视

作为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的两个文化因子,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是平等、互补的关系,它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都应得到重视。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可以开拓学习者的视野,丰富学习者的知识面,使其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母语文化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审视和思考;而具备了深厚的母语文化素养,有助于学习者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目的语文化,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平等观。

三、文化生态学观照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的措施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教育失衡现象,要实现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和谐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营造一个新的、适宜的文化生态环境,具体措施如下:

1.大学英语教师文化生态意识的提高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是母语文化得以传承的关键所在。高素质的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具备较强的文化生态意识。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文化生态意识,大学英语教师才能树立正确的文化生态立场,才能自觉地、主动地肩负起传承母语文化的重任,才会将其自身的文化意识更好地渗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从面培育出具备开放思维模式的学生。学生在英语教师的感染和教育下,其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怀不断增强,这时他们便会从心底自发地把学好母语文化以及用英语向世界介绍母语文化作为其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对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及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文化生态意识的提高是实现母语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

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着母语文化传承的质量。为了能将母语文化元素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感,使其能够自觉地进行健康有益的跨文化交流,要求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以教材为依托,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中国文化内容,并为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卜霄艳[5]对宁波市本科院校使用的四种主要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的中国文化内容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结果显示,这些教材中涉及到中国文化内容的课文非常少,仅占课文总数的21%。针对外语教材中存在的文化生态失衡现象,大学英语教师还要有目的地选取一些经典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以主题的形式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收集与此相关的文化材料,并进行中西对比。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开放、宽松的研讨环境,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主动、自觉地获取母语文化知识,然后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学生对母语文化的感悟会更直接、更具体,有助于增强他们对母语文化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思维及其语言表达能力也从中得到了发展,这为母语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能力保障。

3.有关母语文化课程的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各高等院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己的英语课程体系,将语言类和文化类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就目前的情况看,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课程很多,如英美文学赏析、英美概况等,但有关母语文化类的课程鲜少开设,学生接触到的都是英语国家的文化,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母语文化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更不用说用英语去传承母语文化了。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在提高自身的母语文化学识和素养的基础上,主动开设与母语文化有关的英语选修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赏析、中西方文化对比等。通过系列选修课的开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中国的民风民俗、中国古典文学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掌握了地道的有关母语文化现象的英语表达方式,能够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4.文化意识评价指标的增加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的效果,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的策略,提高学习的效率”。然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母语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避免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单一化,要尽可能多增加一些文化意识方面的考核内容。如在英语笔试中增加有关母语文化的题目,在英语口试中增加有关母语文化的话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母语文化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巩固母语文化知识。

大语文教育观篇4

于漪的教育信念有三方面: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二是教文育人的价值观,三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三者构成她教育观念的核心系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是她生命的原动力,“作为中华儿女,我深感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基础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师,这种忧患意识与使命意识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也是一名炎黄子孙无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成了我的人生名言。我体会到,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需要以整个生命拥抱的伟大事业,教师应该拥有这样的人生标杆和生命境界。”[1]因此,“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成为她终生奋斗的目标、始终不变的精神追求。是她从事教育工作伊始就拥有的远大理想。而教文育人是她对语文教育价值的思考,是语文教育价值观。她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人,语文学科就是要树立‘育人’的大目标,既教文又育人,要全面培养学生。”[2]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是于漪老师近20年的探索。她提出“给语文教育定位,先得给语言定位,给汉语定位。……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工具属性,而且有人文属性。”[3]观察三者关系,发现于漪老师拥有的强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她把教育工作、教师职业与国家兴亡、个人生命融合在一起,构成她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产生的强有力的动力,促使她带着坚定的信念、强烈的热爱之情与坚强的意志从事着教育事业、教育改革并乐此不疲,成就了“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子般的人生境界。如此的人生追求带领于漪老师深入语文教育实践,探索语文教育的真谛与奥秘,使她明确了语文教育就是在教文中育人的大方向,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经过长达20年的研究,形成了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在语文教育观念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性质观,它统率语文教育的全局,决定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由此而引发目的观、功能观、承传观、教材观、教法观、质量观、测试观、体制观等等一系列观念。”[4]据此,她的语文教育观念体系得以建立。因此,我认为,这三方面构成于漪老师的教育信念的核心系统,而目的观、功能观、承传观、教材观、教法观、质量观、测试观、体制观等等一系列观念是边缘系统。

分析于漪老师核心的教育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一是时代与学习经历的影响。于漪老师曾对自己的成长历程做这样简要描述:“我1929年出生于历史名城江苏镇江。长江水哺育我成长,金焦二山秀丽饿景色给我以良好的熏陶,满眼风光的北固楼在我心中播下了忧国忧民的种子,中华文化的熏陶使我在少年时代就有了美好的憧憬:做一个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在中小学读书是认真而努力的,十分幸运我碰到了好老师,……‘做一名深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好老师’,在许多优秀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立下了这样的志向。”[5]从这些言语中可知,在于漪老师成长的时代与中小学的学习经历中,“忧国忧民的种子”、“做一名深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好老师的志向”已深深地根治在于漪老师的意识中,对她日后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懈研究。于漪老师说她做语文教师的两根支柱就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我勤于学习,博采众长。重要的理论反复学,在世界发达国家与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来认识教育的地位、价值、功能与走势。……我认识到,就学科论学科,往往陷入鸡虫得失的纠缠,挑出圈子看问题,站在时代的高度,战略的高度,视野就开阔得多,思考就深入得多。由此,我坚定不移地确立了教文育人的信念。”[6]而“人文说”的提出恰恰体现了于漪老师对教育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教育研究的不懈追求。如此深刻的学术思考是于漪老师近20年的不断探索,三次大的进展与突破中形成的,标志着于漪老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实践理论体系。

上述研究表明,于漪老师个人的教育信念是其语文教育实践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主要是源于于漪老师在教育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结合教育理论不懈地研究问题,把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她个人的教育信念。而明确的教育信念作为她教育实践的指导性观念,会派生出灵活与多元的教育行为系统,产生无限生机的教育效果。因此,她的教育教学经历充分证明了一个追求卓越的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规律。这对于职前教师教育、入职教育与职后教师培训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即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是一个优秀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关注教师教育行为产生的效率,注重教师教育行为的培养与培训的今天,重视教师的教育信念的养成应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2][3][4][5][6]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4、59、60、1、6、56-57、59.

大语文教育观篇5

论文摘要:基拙教育课程改革,给师范院校培养师资提出了新课题,中文高师生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今天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就是明天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为使他们步人学校就能投身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当前更新教育观念是首要任务。中文高师生更新教育观念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大语文教育的语文教育观;学习主体、各具个性、发展进步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观;以及新的课程观和教材观。

1.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在纠正“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的同时,我国已把教育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中文高师生在多年的学习生活中大多对素质教育没有正确的理解,甚至把素质教育理解成是培养个别学生的某项特长。因而,中文高师生应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把握以下三点;首先,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必须把“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作为全部教育活动的目的。其次,必须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作为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指导方针与要求,大力提倡通才教育、创造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全新的教育模式。第三,正确认识教育目的与过程的关系。教育活动的目的是唯一的,而教育活动的过程则是具有多样性和阶段性的,两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中文高师生应明确,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这样他们从教时才能把侧重点放在那部分所谓的“差生”身上,调动起学生本身的潜在优势,在语文基础教育中使所有受教育者各有收获,不断学习,共同前进。

2.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语文与生活是密切相联的。大语文教育观就是从语文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上来认识语文教育。李杏保、陈钟梁在(纵论语文教育观》中谈到整体语文教育观时指出:把语文教育的外部环境、相关领域及内在机制紧密联系起来,从整体上系统地关注语文教育,形成了整体语文教育观,而大语文教育观即是整体语文教育观的体现。中文高师生在了解语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定会发现:大语文教育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给原本囿于封闭状态的语文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们能从语文教育改革的实际中看到并认识到,为了适应多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要,语文教育内容和语文教育渠道正相应地向多维空间进行开拓。语文教育在加强其课堂教学这个主体阵地建设的同时,又将校内的语文课外活动、校外语文社会活动开辟为语文教学第二渠道。教师们在探索在努力,加强学校语文环境、家庭语文环境和社会语文环境对语文教育的正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在无比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获得多方面的丰富滋养,得以尽快和谐、健康地发展与成长。看到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局面,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脉搏,中文高师生会一改过去对语文教育只是课堂学课文的偏见,树立大语文教育的观念,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苦练基本功,并勇于创新,以待教学时大显身手。

3.更新人才培养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曾强调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把教育的育人功能定位在培养创新意识和培育创新人才这一基点上,是我国教育具有战略眼光的重大决策,同时也给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即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上。而初登讲台的高师中文生往往十分羡慕那些语文大师,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发现语文尖子生,做个“伯乐”。其实创新人才是培养出来的。怎么培养呢?要在教师、教材等诸多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首先,要做思维品质优良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不是把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直接搬给学生,把生吞活剥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授人以“渔”。他们会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激发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善于思考,主动提问,思维活跃。这样的教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联系地、发展地、辨证地思考问题,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并能合作探究。其次,要有适宜的语文教材。新的语文教材突出了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核心,重视学生视野的开拓,除了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外,还要重视思维训练。教师在运用语文新教材时要突出这一新特点,侧重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4.树立新的课程观与教材观。在学习理论时,还要求中文高师生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和教材观,特别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和新教材的新特点,更是师院中文系语文教育学的重要必修内容。在语文教育学课堂上,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课程标准中的语文课程新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熏陶、感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语文实践能力。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要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语文课程改革的同时,教材也在改革,语文新教材具有弹性化特点。这就要求中文高师生学会科学安排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活动课。义务教育以必修课为主,高中要增加选修课。如结合各单元的特点,利用自习时间开展活动课,定期组织专题讨论研究等。还要训练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开发并利用课程资源,钻研教材的同时,中文高师生还应认识到教育目标多元化的特点。这就要求他们从教时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要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素质和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材改革的趋势正向着内容的综合化发展,这就要求中文高师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还要注重学生综合技术的培养。

树立新的师范教育理念,要思想到位,更要行动到位。要学习理论,要思考设计,更要亲自实践。中文高师生除到中学实习外,还要在大学学习期间模拟实践。我们的作法是:

1.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专业课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向“学科+教育”转变。如写作课,既开基础写作,又开实用写作。基础写作既讲写作理论,又让学生动手创作,还结合中学写作教学的实际,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学训练。实用写作密切联系现代生活的实际教学,既突出了大语文教育观,又提高了中文高师生的整体素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专业课知识,又训练了教育教学技能。为今后胜任高中的选修课和实现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联系奠定了基础。

大语文教育观篇6

【关键词】新课改;如何当;语文老师

“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简称。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提出了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而教师在这“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要面临一次大洗脑:要更新观念,要转变角色,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应对这场挑战。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感到了自身的压力山大。但我会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变压力为动力。力争当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

在新课改中,新的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语文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语文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下面就“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当好一名语文老师”这个话题,简单谈谈自己的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要树立真正的素质教育观

前教育部长袁贵仁在贵州省宣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表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说:“过去我们讲素质教育,多数情况下讲的是两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次明确提出,在这两条之上还有一条,那就是社会责任感,也就是思想品德,强调富国家、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新课改的实施就是要落实素质教育。而语文老师应该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为己任。

二、要树立大语文观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的教学,而应有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因为: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那些只教课本的语文老师绝对不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语文教学贵在平时,文学即人学,要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言“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三、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前教育部长袁贵仁认为“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为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服务”。而推进该项工作的思路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首先,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以德育为先,以德树人。文学即人学,教师尤其是语文老师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要通过平时的语文教学来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现在衡量学生的主要指标是考试分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但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现代社会的人才是能够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的,能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人才。语文老师的教育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会做题应付考试的机器。

第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树立全面发展观。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尤其应该加强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环保理念等各方面延伸和渗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大语文教育观篇7

关键词:大学语言教学;德育;教师表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01-02

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曾强调,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为先”,既符合人才的成长规律又符合德育教育规律,意义深远而重大。“任何合格的人才,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杰出的能力,更需要有高尚的品德。”青年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昌盛与否,与当代青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息息相关,外界的导向对这些观念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可见大学的德育教育相当必要。但是,现在的大学道德教育常常出现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现实中的德育工作也远远达不到社会的期望。因此,大学的德育工作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从多个角度来帮助青年学生心灵的成长。“教育不仅给人以知识,更给人以做人的信念和力量,给人指明奋进的目标与理想”学校每门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每位教师都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责任。作为一名大学英语老师,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辅以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大学英语课程内容涉及中西方人文、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的文化成果,构成了德育的文化资源。“德育文化利用科技文化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利用精神文化(意识形态)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利用制度文化培育学生的法纪观念等。”教师通过独特的语言文化传递方式,使学生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意识形态的认同,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英语教学以交流为主要途径和方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训练的同时,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力及团队精神,帮助学生更深刻了解西方的道德、伦理及价值观,让学生认同人类共有的优秀品质,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素养,引导并教会其如何做人,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构筑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利用教材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钱冠连教授曾指出:“所谓外语的教育教养作用,是指外语教学对学习者功利(掌握一门外语)之外的思维的训练,人格的培养,对所学外语文化与情趣的灌输,综合素质的提高。一句话,外语教学的教养作用旨在与其他课程一道培养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与高度文明相配的人。”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将道德教育渗透于多种渠道,利用教材的内容进行德育教育是主要途径之一。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例,课文的取材新颖、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规范,并且时代性、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共存,语言优美内容蕴含着真、善、美。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教育学生从中学会做人,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是笔者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些实践探索。

一、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Learningaforeignlanguage,以作者学习英语的经历为主线,从初中、高中到大学英语学习及网络学习,介绍了她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面对学习的挫折和困难,她克服了畏惧,终于尝到了刻苦学习的甜头。最后作者感悟到,外语学习让她懂得了艰苦努力的意义,了解了不同文化的差异,能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去看待事物。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课,对于他们如何从高中应试式的英语学习过渡到大学英语自主的学习、如何克服英语学习的畏惧感尤为重要。在课文教学的导入阶段,我以问题的方式来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发现有厌恶英语学习的情况和畏难情绪的存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我有意强调作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同时提出英语学习的要求,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形成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其更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

二、教育学生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册第一单元aGoodHearttoLeanon讲述了一位身残志坚、深爱着儿子的父亲,工作勤恳刻苦,即使生病暴风雪也从不迟到;从不抱怨生活的不公,不自暴自弃,也不羡慕他人比自己健康幸运;热爱体育活动,不但自己积极生活还帮助别人排忧解难;也以他自己的方式深爱着自己的儿子。课文导入部分我让学生描述心中父亲的形象。他们使用了honest,friendly,considerate,likeamountaininmyheart,perfect等词语来形容自己的父亲,让父亲的形象在他们心中变得完美高大起来。课文学习后我让学生来总结文中父亲的形象,并问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他们总结出这样几点:要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积极乐观,不嫉妒他人,不抱怨生活的不公,乐于助人,要有一颗“好心”。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也得到了传承。与此同时,也培育了学生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宽容的人生态度。

第一册第六单元thetrashman课前的导入时,我提出一个问题:whatdoyouwanttodointhefuture?有学生说要做领导来管理别人(aleadertocontrolpeople),也有学生想到得到一份报酬优厚(wellpaid)并且工作时间自由(havefreetime)的工作,比如Ceo。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要为了自己的理想从现在做起,从小事、从基层做起,正视挑战,勇于创新,坚持不懈地奋斗。最后,文章的主题在学习过程和总结中得到升华,学生也因此间接接受了热爱劳动尊重各行业劳动者的德育熏陶,有助于其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三、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其健全的优良人格

大学生在生理发育方面已基本成熟,但心理发展方面还未成熟,社会性发展方面也远未成熟,经常强烈体验到内心发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面对社会开放形势下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信息,他们缺乏起码的辨别筛选能力,加上从众、模仿等心理的支配,会使他们思想上盲目行动上盲从,甚至会误入歧途。第一册第五单元Sectiona文章theBattleagainstaiDS,在使学生了解了艾滋病的背景现状及传播途径后,我提出讨论题:whatcanwedotopreventaiDS?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加深了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呼吁关爱艾滋病患者,传播艾滋病知识,对这个疾病之后的社会反映也有了自己的认识。第七单元FacetoFacewithGuns,主题涉及到青少年犯罪。在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同时,让学生小组讨论,共同挖掘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根源及青少年犯罪的危害。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能明辨是非,能正确看待社会问题,会选择积极正面的方式化解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从而能主动接受这些观点方式的影响,内化成自己的思想、习惯、规范,形成高尚健全的人格。

除了课文教学的德育作用之外,教师的表率作用以及课堂的交互活动等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财富蕴涵其中》报告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展示极为多样的教学才能,而且更为重要的使命是要发展和展现出社会期待于他们的伦理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品质,以使他们日后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同样的品质。“我们讨论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首先肯定外语教师与任何其他学科教师一样的神圣职责:传道。用现在适时的话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健康的人格,这一点应该体现在外语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上。”

英语除了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工具和知识技能。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化的过程,是接受和掌握语言的民族文化系统的过程。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英语教师的角色更加复杂。英语教师既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授者与传递者,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又是学习的管理者、咨询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更是学生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者,其榜样作用会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会对学生产生及其重大的影响。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谦虚、好学、慷慨大方、幽默、耐心、宽容等品质,能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英语教师不仅要透过语言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要充当起示范者的角色。

总之,现代德育教育的内容广泛,不仅包括日常生活中行为规范的培养,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包括真、善美的追求与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与献身精神的培养,更包括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的途径也灵活多样,包括直接和间接教育。大学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英语课文为媒介,以教师自身为榜样,从课文中挖掘可以进行道德教育的元素,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获得道德知识和观点,再内化成自己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信念。在潜移默化中,教师实现了语言教学和德育教育,学生既学到了外语知识,也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王仕民.德育文化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

[2]胡发贵.教育与道德培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5:15

[3]钱冠连.非功利的语言理论辩护―兼论语言理论三分类[m].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68

[5]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何淑贤.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导刊,2007,(2)上:35-36

[7]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15

大语文教育观篇8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在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学科教育类课程;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

学科教育类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流课程,传授语文学科教育知识、培养语文学科教育技能是它的两大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表述为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语文学科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这一地位被无形中当作为“重点”,需要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技能”往往成了陪衬。综上所述,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结构重建,目前可以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课程结构(内部学科构成)改革、教材建设改革和实践教育改革。

一、课程结构改革

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指的是要提升课程的内涵,丰富学科教育类课程涵盖的具体学科范围。以往构成学科教育类课程的主干学科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或者是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外加教育见实习作为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出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轻松驾驭静态的语文课程。适应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现有的以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为主干课程的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提高研究与训练的规格层次,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建设好着眼于宏观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小学语文课程论、教学设计和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论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语文课程资源和教育力量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学科体系。以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领域扩充为基础,按照上述原则建构的学科教育类课程新格局,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四个方向和三块阵地”。

“三个层次”是指包含与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结合紧密的语文学科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以中观研究和探索小学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为主的课程论、教学论等学科,以及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案的设计与研究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学科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按照从一般到具体的次序,越来越贴近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将课程开发、教育研究、教学技术、实践方法、课程评价等内容整合其中。“四个方向”是指具体课程设置主要围绕课程开发与研究、教育技术(主要指软性技术)、教育研究与设计、教育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而又突出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传授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影响。“三块阵地”是指课堂教育与训练阵地(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外活动教育与训练阵地和教育实践阵地(包括到小学进行的见实习和参加社会语文教育活动等)。各个阵地学生和教师承担的角色任务各不相同。这样的课程格局既符合一般课程建设的理论模型,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造等多方兼顾,又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训练。

二、教材建设改革

,按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新解读小学语文教材,诠释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趋势,开发设计小学语文课程,尽快建设紧扣小学语文教育实际、紧跟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步伐的教材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针对我国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专业建设实际和各地初等教育存在的地域性差异,新教材的编写和体系建设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一是教材应该由对一般教育理论、教育规律和对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和教育规律具有深入研究和深厚修养的人员编写,理想的人员构成是高等学校研究初等教育专家和小学教育界的名师的组合。这样,既可以站在宏观的、理论的角度审视小学语文教育全貌,又可以站在微观的、实践的角度深入小学语文教育内部,编写出的教材则容易体现出一般学科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指导作用,又能够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二是教材要有鲜明的开放性,兼顾小学语文教育的普遍性和地方性差异,将反映小学语文教育一般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普遍现象作为必修课的主要内容,而将具体细部的问题诸如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放在课外阵地或者教育实践阵地去完成,把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留给不同地区、不同学校。

三是新教材要融会贯穿新课程标准精神,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抽象的课程标准阐释与教育,通过足够量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具体方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的融会与体现。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教材建设构想,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

三、义务教育

《语文教学标准》把小学语文教育当作师生不断探索、不断展开、不断体验的过程,客观上要求教师具有热爱语文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崭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具有比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具有从事语文教育的综合能力。适应这些客观需要,学科教育类课程也要转变课程理念,应对挑战。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特别是热爱语文教育的职业兴趣和情感,是小学教育专业特别是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的重要任务。

通过系统的语文教育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语文教育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文教育素养和具备语文教育探索改革的潜力,是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核心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实践性等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和努力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理念落实到对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上,用简要的话说,就是要尽全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教育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以教师为指导和顾问,以学生为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和承担者,以师生双方为评价者,由一系列语文教育实践活动构成,是复杂而且有创造力的活动。故而,学科教育类课程应树立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的新理念,将其作为专业特色教学。立足于系统的实践教学观,实践教学的活动形式,大致可以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大领域。课堂实践教学是指根据需要安排在课内进行的由学生为活动的设计者、操作者参与的语文教育活动,包括教学影像观摩、模拟教学、说课、评课和教学片断设计等活动类型。课外实践教学是指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语文教育活动,包括教具制作与设计、教育调查、试讲与实习、教育方案设计、教学软件制作、友好班级活动、教学及研究信息收集整理、家教等活动类型。这些活动类型多样,基本模式是一致的,那就是定向与激励(提出目标并设法使学生自觉追求目标)、同化与图式(将新经验纳入自己的能力结构框架中,并且能够形成稳定的程序模式,产生正迁移作用)、反馈与评价(师生都能全面了解活动全程,并就活动的过程、方法、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强化与创新(通过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巩固能力,并且能创造性独立开展语文教育实践活动)。

?

参考文献:

大语文教育观篇9

论文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与教学正孕育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要确保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实验的顺利进行,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教育观念上进行彻底变革,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明确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彻底转变教学观念,从而确立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服务、为农村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根本宗旨。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跨世纪基础教育的主旋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应明确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彻底转变教学观念,从而确立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服务、为农村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根本宗旨。只有确立整体教学观念、加强素质教育,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基础扎实、个性鲜明、德才兼备、体魄健壮、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一、我国当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国家对教育的呼唤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强烈过。而语文教学伴随着这场春风乘势而上,在经历了种种批判、责难之后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且适应形势发展的教育教学理论。但是当前在广大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新课标和素质教育仍然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中学语文教育还是一块贫瘠落后的阵地,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一种贫困状态,仍然还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苦苦挣扎。她更呼唤切合农村教学实际的探索与思考,更企盼语文教改的春风雨露。

二、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落后的原因分析

1.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只不过是在有限的区域里推行的“贵族教育”,在农村地区几无立身之地。在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显然不具备推行素质教育的现实条件。这里其实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层含义。就硬件来看,在农村中学,没有图书馆,没有多媒体,教室里仍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学生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没有黑板报,没有广播室,更别谈什么手抄报、文学社、电视台。我们的学生不知道语文除了教材之外,还有一个多么丰富多彩的世界。虽然说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但若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的辅助,语文教学又有多大的施展空间呢?而从软件来看则更宣布了语文教学的死刑,部分农村中学的领导认为语文教改可有可无,没有对语文教改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在课程设置,活动安排及投入上没有把语文课摆在应有的位置。

2.农村中学的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也未能端正对语文的态度,抱残守旧、不知创新。结果是一支笔,一本教材便打发了整个中学的语文教学,最终使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3.虽然有关推行语文教改的理论文章、实践经验、教学设计等等纷纷见诸各种报刊杂志,但是又有多少是能切合农村中学实际的呢?从某种程度上说,广大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是向往语文教改,向往实施素质教育的,但是现实决定了他们只能是“瞎子”、“聋子”,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探寻,可以说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是所有语文教师中最痛苦也是最困惑的。

4.农村中学语文教育的空间也较为狭小,信息滞后,教研氛围不浓等。这些不利因素像条条绳索捆缚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身心。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不可回避且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三、对策及建议

如何解决目前这些不容回避的难题,近些年来,笔者在现实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逐渐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从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柳斌同志说:“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就不能取得成功,因而可以说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近年来,不少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指导下,为了提高升学率,采取“魔鬼训练”和“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严格管理,学生在成绩方面提升得比较快,但是其他方面的能力却是非常匮乏。中考不是孩子人生的终点,抓住中考,注重分数并没有错,但也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质量观、人才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求人人上大学,但求人人都成才。”只有确立整体教学观念、加强素质教育,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基础扎实、个性鲜明、德才兼备、体魄健壮、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的能力。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再加上教学负担和家庭负担的沉重,往往存在着知识老化、“吃老本”的问题。为此,在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中,我们要树立现代教师观,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师态度,转变教学方式;平时,要努力学习、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适应新课程的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创新,只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才有可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语文教师更要吃透课文的内容、掌握学生的基础和心理,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使一些枯燥、单调、抽象的内容变成学生喜欢、具体、生动的内容。

大语文教育观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教育;阅读观

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致使语文成为应试的工具,对学生而言丧失了文学性。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的任务,还承担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不应只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薪火相传。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意义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时间内,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能够帮助高中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养成正确的“三观”和健康的人格。文学教育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文学教育所占比例少之又少,大部分语文教师将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内容,虽有涉猎但是不重点讲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然而,文学教育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意义重大。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的文学素养不足。经调查,目前很多高中教师都缺乏阅读的习惯,在日常工作中只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备课,导致教师自身文学素养不足,因此很多语文教师在讲解文学作品时只能从理论知识着手,难以深入分析作品的精神内涵。第二,对文学教育不够重视。汉语是学生的母语,学生学习起来压力比其他学科相对较小,因此语文在高中学科中的地位较低,不太受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在假期补课时,高中学生补习英语、数学、化学等学科的人数较多,却极少有学生补习语文。第三,文学地位日渐边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与阅读文学作品相比,高中生更喜欢惊险刺激的网络游戏,以及形态各异的娱乐节目。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更注重经济效益,而文学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又十分有限,这导致文学成为社会最“没用”的东西,文学地位日渐被边缘化。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措施

(一)语文教师需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要教好语文课,自己首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所以,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觉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文学作品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文学教育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

1.改变学生对文学价值的判定。改变学生对文学价值的判定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语文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举办文学活动,例如文学作品朗诵、文学故事新解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重新界定文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教育部门助力提高。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具有指导作用,其应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目前高中语文教育中缺乏文学教育的现状。例如向各学校传达文件,要求学校增加文学教育比重,或是通过教育改革增加文学在高考分数中所占比重。教育部门的参与将有效提高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1]。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手段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作者在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用作者的真实故事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并在学生学习过后用作者的精神品质激励学生。例如在教学《出师表》时,教师要为学生深入介绍诸葛亮以及该文章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感受到诸葛亮的智慧与忠心,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坚毅不屈的品格[2]。

(四)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1.以写带读。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文学作品,一旦学生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就会自觉进行思考和学习,以此带动学生不断进行文学阅读。

2.角色带入。一切文学作品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自己带入作品,把自己想象成作品的主人公,增加学生的生活经历,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四、结语

文学教育对高中生语文学习及文学素养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文学教育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学习能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作者:付涛单位: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