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有机农业市场分析十篇有机农业市场分析十篇

有机农业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7:46

有机农业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信贷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金融市场从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结构以及市场竞争主体所采取的竞争战略与城市金融市场存在明显的不同。根据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行业竞争理论,行业的竞争结构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原则和企业可能采取的战略,因此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是企业制定战略最主要的基础。[1]对于各个金融机构而言,要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深刻理解行业竞争的决定因素。本文利用波特的五动力模型分析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结构,为金融企业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战略选择提供依据。

一、农村信贷市场及竞争力量分析

(一)农村信贷及信贷市场的概念界定

信贷市场是指运用借贷方式,以信贷合同为工具融通资金的金融市场。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农村票据市场、农村同业拆借市场、农村证券市场以及农村外汇市场一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同时,本文分析的信贷是指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不包括民间金融等其他信贷融资方式。本文分析的金融产品是农村一般性的信贷业务,不包括对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以及粮棉油收购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部分的分析。一般的信贷业务包括农户为满足生产需求而产生的贷款需求,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农村经济组织或个体工商户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产生的贷款需求。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力量分析

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他们是潜在的行业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2]

1.现有企业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而来的农村合作银行。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供给方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农村市场最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队伍庞大、点多面广,最接近农村基层群众,其信贷规模约占全国信贷总量的11%左右。[3]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成立了信用社,建国后农村信用社得到迅速发展,到1956年,农村基本实现了信用合作化。从1958年开始,我国农村信用社几经改革,但至今仍没有就其组织性质形成明确的结论。

(2)商业银行。除农村信用社之外,农村市场还存在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目前农村地区从事金融业务的唯一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成立和撤销。1996年,与信用社分离后,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了收缩乡镇、巩固县城、拓展城区的经营战略,大量分支机构从农村撤出,仅仅保留部分营业网点。但是农业银行仍保留了一些农村的优质客户,比如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资信状况好的个人客户。

2.潜在进入者

虽然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首先,目前农村借贷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资金需求者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另外,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村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将出现新的竞争主体。

(1)民间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各种民间金融机构和融资形式如基金会、私人钱庄、企业集资、农民互助合作社等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甚至打压。据估计,目前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在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央行有的官员也多次表示:要解决小额信贷和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放宽民间金融活动空间。民间金融的许多优点是国有银行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民间金融机构有着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等特点,在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我国对民间金融机构的态度由一味的打击开始向规范转变,管理部门已经发出了明确的“解禁”信息,允许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2)外资银行金融机构。2006年是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年底过后,我国的金融业将会全面开放。同时,中共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资银行来讲,具有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原来已经进入的外资银行一方面会进一步对我国的各类金融企业扩大投资份额和加强各项业务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农村金融。据悉,澳新银行计划投入2亿澳元换取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约20%的股份,荷兰合作银行可能入股浙江省和辽宁省的农村信用社。[4]

(3)其他商业银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随着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市民化,我国农村的机会增加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风险会相应降低,从而具备的投资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显现出来。在这种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关注,一些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入到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中来。

(4)邮政储蓄。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北京举行的“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上介绍,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得到国务院批准,这家银行将成为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性服务的金融机构。虽然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暂不经营信贷业务,但随着其内部治理结构的逐渐完善和管理的逐渐规范,未来的邮政储蓄银行会不断扩大资金自主运用范围,极有可能涉足农村信贷,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

有机农业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信贷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金融市场从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结构以及市场竞争主体所采取的竞争战略与城市金融市场存在明显的不同。根据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行业竞争理论,行业的竞争结构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原则和企业可能采取的战略,因此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是企业制定战略最主要的基础。[1]对于各个金融机构而言,要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深刻理解行业竞争的决定因素。本文利用波特的五动力模型分析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结构,为金融企业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战略选择提供依据。

一、农村信贷市场及竞争力量分析

(一)农村信贷及信贷市场的概念界定

信贷市场是指运用借贷方式,以信贷合同为工具融通资金的金融市场。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农村票据市场、农村同业拆借市场、农村证券市场以及农村外汇市场一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同时,本文分析的信贷是指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不包括民间金融等其他信贷融资方式。本文分析的金融产品是农村一般性的信贷业务,不包括对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以及粮棉油收购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部分的分析。一般的信贷业务包括农户为满足生产需求而产生的贷款需求,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农村经济组织或个体工商户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产生的贷款需求。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力量分析

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他们是潜在的行业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2]

1.现有企业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而来的农村合作银行。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供给方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农村市场最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队伍庞大、点多面广,最接近农村基层群众,其信贷规模约占全国信贷总量的11%左右。[3]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成立了信用社,建国后农村信用社得到迅速发展,到1956年,农村基本实现了信用合作化。从1958年开始,我国农村信用社几经改革,但至今仍没有就其组织性质形成明确的结论。

(2)商业银行。除农村信用社之外,农村市场还存在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目前农村地区从事金融业务的唯一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成立和撤销。1996年,与信用社分离后,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了收缩乡镇、巩固县城、拓展城区的经营战略,大量分支机构从农村撤出,仅仅保留部分营业网点。但是农业银行仍保留了一些农村的优质客户,比如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资信状况好的个人客户。

2.潜在进入者

虽然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首先,目前农村借贷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资金需求者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另外,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村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将出现新的竞争主体。

(1)民间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各种民间金融机构和融资形式如基金会、私人钱庄、企业集资、农民互助合作社等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甚至打压。据估计,目前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在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央行有的官员也多次表示:要解决小额信贷和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放宽民间金融活动空间。民间金融的许多优点是国有银行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民间金融机构有着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等特点,在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我国对民间金融机构的态度由一味的打击开始向规范转变,管理部门已经发出了明确的“解禁”信息,允许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2)外资银行金融机构。2006年是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年底过后,我国的金融业将会全面开放。同时,中共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资银行来讲,具有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原来已经进入的外资银行一方面会进一步对我国的各类金融企业扩大投资份额和加强各项业务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农村金融。据悉,澳新银行计划投入2亿澳元换取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约20%的股份,荷兰合作银行可能入股浙江省和辽宁省的农村信用社。[4]

(3)其他商业银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随着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市民化,我国农村的机会增加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风险会相应降低,从而具备的投资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显现出来。在这种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关注,一些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入到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中来。

(4)邮政储蓄。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北京举行的“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上介绍,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得到国务院批准,这家银行将成为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的金融机构。虽然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暂不经营信贷业务,但随着其内部治理结构的逐渐完善和管理的逐渐规范,未来的邮政储蓄银行会不断扩大资金自主运用范围,极有可能涉足农村信贷,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

3.替代品

(1)直接融资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间接融资的替代品,直接融资市场相对于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不仅融资成本大大低于银行,而且募集的资金是作为股权资本使用,相对于银行信贷,没有还本付息的要求。山东省目前共有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4家,通过发行股票累计发行融资近12亿元。[5]同时,上市融资在经营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还可以使企业在获取资金的同时理顺内部关系,完善治理结构,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些优势都是银行信贷融资所没有的。另外,正在探索中的企业债券也会对银行信贷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

(2)民间借贷。虽然民间借贷目前尚未以合法的企业形式参与农村金融市场,但农村大量的信贷资金还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以及私人借贷,民间借贷凭借其获取信息以及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其具有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的服务特点,已经构成农村借贷市场的重要互补因素,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调查,2003年全国民间金融融资规模已达8000亿元左右。[6]

4.储户和贷款者

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资金供给者是各类型的储户,既包括农民及个体工商户,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各类经济组织和乡镇政府。因此,对储户资源的争夺就成为各个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的重要保证。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的融入者与资金的供给者有着高度的重合,因为金融机构就是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调剂资金余缺的中介组织,他们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影响到了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竞争强度,所以也成为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重要竞争因素。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分析

以上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获利的最终潜力。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强度分析

目前,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绝大多数信贷业务由农村信用社提供,中国农业银行仅仅占据少量比较大的客户,二者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农村信用社实际上处于一种垄断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农村信贷市场竞争者数量少且二者存在一定的产品差异,即农业银行只注重一些相对规模较大的优质企业或项目;二是农业银行正在逐渐寻求退出农村市场;三是农村正规信贷市场的进入障碍的存在使目前尚没有或者很少有竞争者进入这一领域。

(二)进入威胁强度分析

农村信贷市场之所以竞争强度有限,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种种进入障碍。但一些障碍正在逐渐降低,尤其是政策的限制。

(1)规模和成本限制。这是阻碍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均衡,农业生产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所以从资本逐利的角度来说,社会资金是不会向农村流动的。即使一些地方或者一些部门利润水平达到了社会平均利润率,由于农村需求主体过于分散,且缺乏统一有效的征信体系,信息获取成本高昂,所以,进入这一市场的金融机构就很难扩大经营规模以确保盈利,规模的扩大会使经营成本上升速度提高。几大银行由于追求大市场、大银行的发展目标和降低成本考虑也逐渐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这样,农村信贷市场仅仅有农村信用社发挥自己信息成本优势在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经营着农村信贷业务。

(2)政策限制。虽然经营农村信贷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巨大的农村信贷市场需求催生了各种民间融资形式,它们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的资金需求。但是,他们一直没有走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前台,因为我国没有出台正式的法规允许民间金融的经营,甚至将它们混同为高利贷等加以打击。但为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随着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在放宽进入这一市场的限制,目前民营小额信贷机构和外资小额金融机构的进入试点等措施证实了这一点。在政策不断放宽的情况下,新进入者的威胁不断增强,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机制将逐渐形成,从而打破信用社一统天下的格局。

(3)其他因素制约。除了受规模、成本和政策的影响外,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制约,基于客户转换成本、信贷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也是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制约因素。

(三)替代强度分析

正规金融机构的缺位给其他的融资形式创造了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条件。作为与间接融资同样重要的融资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已逐渐被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所接受。《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如果说上市融资距大多数农村融资主体还较远的话,那么农业保险、融资租赁等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则更加被农村融资主体所接受。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资金需求主体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会比较低,因为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还没有延伸到农村市场,不仅是直接融资需求较少,难以形成成熟的直接融资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直接融资还不会对农村信贷市场产生太大的替代作用。

尽管作为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存在很大障碍,但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形式在满足农村信贷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地区,民间借贷的总量远远超过了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额。民间借贷有着天然的信息获取优势,信息成本大大低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同时,民间借贷具有方便灵活,手续简便等优势,所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市场的借贷具有相当强的替代作用。

(四)储户及贷款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储户作为农村信贷产品提供者的资金来源,其谈判能力并不是很强,首先因为利率水平相对储户来说是外生的,我国目前尚未达到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即使储户有一定的谈判能力,他们的选择也很少,能够吸收存款的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或者邮政储蓄机构,况且地理上相对分散的农村储户,资金也相对比较分散,吸收他们的存款本身成本就比较高。另外,农村存款主体的储蓄率比较高,缺乏其他的资金融出渠道。这一切导致了他们在金融机构面前出于弱势地位。

在贷款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谈判能力要区别看待。农村一部分运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借贷成本比较低,享受着较低的贷款利息,因为他们资信状况好、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盈利水平比较高,从而具有的谈判能力比较强。但个体的农户就不具备这样的谈判能力,他们往往成为金融机构“惜贷”的对象,正常的资金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缺乏担保人或抵押物,而且要求的资金数量少,周期灵活,金融机构贷款的单位成本高,所以面对金融机构,农户在贷款方面出于弱势地位。另外,利率的管制使对农户的贷款利率达不到弥补风险的水平,也是金融机构“惜贷”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

就以上分析看来,我国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并不大,现有的两类金融机构按实力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细分市场。竞争意识的缺乏降低了涉农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C.w.L希尔,G.R.琼斯.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3][6]何广文,冯兴元.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安徽省商务厅.中小外资银行涉足我国农村金融[DB/oL]./aarticle/sjgongzuody/200605/20060502215107.html(2006.05.18)[2006.07.13].

有机农业市场分析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竞争;金融机构

理论界通常认为中国农村广泛存在的金融抑制决定了在农村不太可能自然形成竞争性金融市场,[1]这也是目前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瓶颈。从供给方面看,主要表现有:一是金融市场不健全。在政府规定的利率水平下,资金很难通过统一金融市场实现流通,有限金融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导管”作用。在资金短缺情况下,得到资金的往往是特殊部门和行业,而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资金需求很难得到满足,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下降;[2]二是金融工具单调。银行等储蓄机构仅开办存贷款业务,而且期限单一,利率僵硬,无法满足储蓄借贷双方对金融资产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需要。从需求方面看,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门。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是其它产业发展的前提,社会效益显著;二是农业仍是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制约大、经济效益较为低下的弱质产业。近年来,由于监管层放松了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农村金融市场原有格局逐渐松动。同时,随着集约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对资金的依赖程度亦不断提高,这就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促成了农村金融竞争市场的形成。[3]

一、基于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度实证分析

银行业竞争有两个特点:一是资本集中;二是具可竞争性。本文从可竞争性入手,采取帕恩查和罗斯(简称pR)模型对资阳市乐至县辖银行业金融市场竞争度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推断农村金融的抑制程度。帕恩查和罗斯在1977年提出了模型的雏形,1982年和1987年他们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这个模型。他们推导了垄断、竞争和垄断竞争市场的模型,得出了一个区分竞争市场的检验指标,即用H―统计值标识竞争的市场环境。该模型假设前提是银行将根据不同市场结构决定的投入成本来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因而通过对一个具体银行的总收入与投入成本的变动弹性的分析,可以判断出银行所处的是何种类型的市场状况,比如是垄断还是竞争的市场。H―统计值是通过一个度量企业总收入对企业投入价格的总弹性的简化收入方程计算出来的。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资阳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乐至县作为数据样本,拟证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金融市场竞争不足,进而得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金融抑制的基本情况。

1.资阳市基本情况。资阳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西,是典型的农业市。2008年,资阳全市地方生产总值467.6亿元,列四川全省第12位。

2.乐至县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资阳统计年鉴2008》。

(1)乐至县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及相关分析。通过图1可以看出,从1999―2008年,乐至县三大产业发展良好,其中第二产业增长值在2002年之后发展迅猛,并于2008年超过第一产业,跃居三大产业增长值第一,相对来说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全县GDp的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通过图2可以看出,乐至县GDp从1999-2008年以来,增长幅度有限,该县GDp占比在资阳市三县一区中最低,一直徘徊在14.50%左右,并在2004年后出现增长相对疲软的情况,在全市的GDp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2)乐至县金融业发展基本情况及相关分析。从机构种类看,乐至县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健全,国有大型银行只有工行、农行、中行。2003年建行乐至支行因业务量过小,一直未取得开办对公业务和发放贷款的资格,被建总行撤销。从存贷款上看,截至2008年,该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4.9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9.1%,占全市的18.8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1.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8.7%,占全市的13.33%。

在乐至县,金融机构无企业债券、股票、国债发行,银行资产占金融资产总额的绝大部分,该县金融资产的效率可以说明乐至县金融资产增长的总体效率(见图4)。尽管乐至县金融资产和GDp基本上成正相关关系,但是金融资产效率非常低,始终波动徘徊在0.5%―1.5%之间,而该县经济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从而可以得出近10年来该县金融增长对经济效率提高的影响并不大的结论。总体上看,该县无论是在经济发展程度,还是在金融发展水平都处在全市中下游水平,存在金融总量小、体系不健全、运行质量低、金融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对1999―2008年期间乐至县银行业金融市场总体竞争度回归分析

1.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度检验结果如下表:

乐至县国有大型银行之间的竞争度H值为0.263749,略小于乐至县辖内银行业机构H值,间接说明乐至县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竞争度高于同业平均水平。

2.结论分析。通过以上回归模型分析,可以推断出该县金融市场情况:其一,乐至县金融市场市场竞争度较低,各银行业机构仍处于低效率竞争状态,人力资源投入仍作为主要增长要素。其二,货币深化程度很低。产业经济学认为市场分割将导致农村自给自足的非货币交易的存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受到限制。表现为农村金融供求的结构性失衡,供给以正规金融为主,资金机会成本较高;而需求以生存型农户和经营型农户为主体,自有收入水平、资产水平相对较低,借贷用途所能产生的利润水平一般不高,且受制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抵押物普遍缺乏、特质形成与风险存在、非生产性借贷为主,必然导致交易难以达成。我们认为,产业经济学的观点能够很好地解释乐至县金融市场市场竞争水平。其三,从客观实际上看,该县金融市场机构单一,呈现垄断的市场结构。在正规金融市场,国有大型银行并不健全,非正规金融市场长期被排除在外。总体情况和回归分析模型判断结果基本一致,即该县仍处于金融供给与需求低效率增长阶段,而由于解释变量p4与收入弹性为0.2768,说明该县以市场交易为基础和以借贷制为特征的新型资金关系还没有完全建立,银行业务仍以贷款投放为主。同时,我们认为金融市场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将进一步导致银行业服务产品单一、中间业务占比低,经营缺乏活力,银行业融资服务除贷款外,再无其他融资渠道,金融服务水平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4]该县1999―2008年金融资产效率始终波动徘徊在0.5%―1.5%之间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以上三点均符合在金融抑制体系下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即可证明该县银行业金融市场总体竞争度较低,金融市场处于高度抑制状态。

二、基于农村金融竞争市场的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分析

上述分析充分说明,以县域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仍然处在高度的金融抑制状态,在此约束条件下,要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健康成长,需要建立符合“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农村市场发展的体系,需要形成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金融主体多元、金融产品多样、金融服务多层次,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组织相协调,正规金融组织与非正规金融组织相补充,各类金融组织有效竞争、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构成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主要由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和市场中介组成:

1.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包括资金需求主体和资金供给主体:资金需求主体主要是农户、农村企业、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资金供给主体主要是各种金融组织、政府等。

2.农村金融市场中介。包括农村非正规民间金融组织和正规金融组织:农村非正规民间金融组织有合会、典当行和各种基金会等;正规金融组织有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银行金融机构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代表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

(二)农村金融机构市场竞争力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从机构设置的角度来看,二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并没有发挥出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应有的作用。除正规金融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外,农村的非正规民间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替代作用,同时一些潜在的金融组织也有可能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更多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1.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竞争分析。(1)农业发展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不稳定,过于依赖中央银行借款,其业务范围狭窄,功能单一,仅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只扮演着“粮食银行”的角色。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划分不够明确、经营理念转变相对滞后、经营管理制度不尽合理、硬件设施比较落后、信贷业务增长缓慢、信贷结构急需优化等问题更是严重制约其发展。(2)中国农业银行。1996年与信用社分离后,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了收缩乡镇、巩固县城、拓展城区的经营战略,大量分支机构从农村撤出,仅仅保留部分营业网点。目前,农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已全面向城市倾斜,其信贷资金已基本上从农村市场退出,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已不复从前。(3)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供给方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成为农村市场最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信贷规模约占全国信贷总量的11%左右。[5]可以预见,随着农业发展银行与农业银行在农村市场业务的进一步萎缩,同时新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无法短期内出现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将越来越明显。

2.农村非正规民间金融市场竞争分析。自中共中央1993年下发《关于当前经济状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后,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开始严峻。但在制度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农村民间金融依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运行成本低、信息成本低、产权明晰、利率灵活是其生命力的重要来源。同时,由于中国农贷制度“两极三元结构”的特有现象,[6]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手段,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的民间借贷两个市场中的价格调节作用基本失效,从而导致了民间借贷对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挤出效应。

3.潜在进入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分析。(1)外资银行金融机构。随着我国进入wto,金融业得到了进一步开放。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资银行来讲,具有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机会。原来已经进入的外资银行一方面会进一步对我国的各类金融企业扩大投资份额、加强各项业务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关注农村金融。(2)其他商业银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随着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市民化,我国农村的发展机会大大增加,风险会相应降低,从而具备的投资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显现出来。在这种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关注,一些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入到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中来。[7](3)邮政储蓄银行。虽然2006年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暂不经营信贷业务,但随着其内部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和管理的逐渐规范,凭借其网络优势,邮政储蓄银行将逐步涉足农村信贷。

三、建立健全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特征政策体系的思考

(一)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

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度,建立能够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商业运营机制,首要任务是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完善农村金融产业结构,仍需从全局角度高度重视信贷、保险、资本市场体系的各自作用和相互的配合效应。

1.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农村信贷体系。需对现有信贷机构准确定位,明确分工;对政策性银行给予政策法律支持,对商业银行给予政策引导,同时加快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体制改革,培育适度竞争的农村信贷市场,稳步推进农村机构的利率市场化,鼓励和支持各类农村金融机构按照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原则提供金融产品。

2.加快发展农村保险体系。目前只有少量的商业人身保险介入农村市场,农业保险虽得到政策补贴,然而覆盖率低,保障范围小。首先,需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加快研究制定政策性保险保障范围、运作模式、管理机制,将政策性保险制度化;其次,继续引导、鼓励商业保险服务农村;探索建立相互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农村保险和再保险体系及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

3.加大资本市场对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股改上市或者发行次级债券,充实资本,增强支农资金实力。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显著提高农村直接融资比重,支持政策性银行发行支农金融债券,探索发行支农特别国债和专项支农信托受益债券。

(二)推动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与农村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相距甚远。应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按照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实施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正确定位,促进其支农职能的发挥,实现各自改革历程的突破与创新。

1.强化商业银行支农作用。积极拓展商业银行直接支持“三农”的渠道,推动商业银行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将一定的信贷资金用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农业信贷支持力度,重点处理好面向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商业运作的关系,[8]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加大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力度,加快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邮政储蓄银行应加快服务农业需求的零售业务体系,努力促进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

2.继续发挥农信社主力军作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治理结构,维护和保持县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按照政企分开和市场化原则,稳固推进农信社改革,积极探索有利于发挥信用金融获利管理的模式,特别要按照股份制导向改革产权制度,建立形式灵活、结构规范、运行科学、治理有效的公司模式,在确保有效制衡的前提下对小型机构采取多元化形式,提高公司治理效果。[9]

3.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推进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10]要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组织来改善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鼓励信托公司、租赁公司到县域设立机构开展业务。

(三)继续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

改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原则是继续坚持“低门槛、严监管”,即在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同时,强化对农村地区新设银行业法人机构持续动态监管,要求其严格满足审慎监管要求。

调整放宽及改善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核心是资本和机构准入:一是资本准入。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允许社会各类资本,包括境内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市场。二是机构准入。允许新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通过多种途径实现金融、财政、民间资本、外国资本优势互补、功能互助的农村金融服务格局。三是支持创新。银行业监管部门更加注重对创新活动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定价机制以及信息披露等环节的全程风险控制,及时进行风险提示等,实现监管方式突破。逐渐形成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合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熊景,温铁军.“错位:农民需求与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农民需求座谈会纪要[J].开放时代,2002(2).

[2]邓晶,鲁靖: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农业金融支持的弱[J].金融与经济,2005(6).

[3]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J].改革,1995(3):53.

[4]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5]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抽样调查结果.转引自成思危主编.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6]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J].在边缘处思考,2003(97).

[7]孙世重.中小银行机构债券业务风险及其监管对策选择[Z].济南金融,2005(2).

[8]谭诺.新世纪中小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9]陶士贵.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研究[J].华南金融研究,2002(5).

[l0]唐文琳,肖崎.从民间借贷到民间银行:金融制度的创新”[J].广西大学学报,2004(2).

RuralFinancialCompetitionLevelandDevelopmentofRuralFinancialinstitutes:SamplesfromprovincialFinanceYouJiang1FanLiang2abstract:awiderangeofdiscussionhasbeenconductedonthe

keyroleofrural

financialmarketoneconomy.nevertheless,thecurrentdiscussionismainlyqualitative,lackingempiricalstudyofthecorrelationbetweenruralfinancialcompetitionlevelandfunctioningoffinancialinstitutes.webelievethatruralfinancialcompetitionlevelisthedecidingfactoramongvariousfactorsofbasic

有机农业市场分析篇4

摘要:金融市场营销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所必需的现代管理理念,农村金融机构的成功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和运用。文章从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客户关系、顾客价值和满意度等方面概括了学者们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研究方面的成果,以期能够提高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认识,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运用,推进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深入研究。

市场营销理论在金融业中应用方面的研究,国内最早的成果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胡树鲜(1990)最早提出了市场营销理论在银行经营中的应用问题。范钦建(1991)介绍了西方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李汀(1991)是国内第一个使用“银行营销”概念的。郝子文(1994)是国内最早使用“金融营销”概念的。由此开启了我国金融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研究。

而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成果则出现的相对更晚一些。杨兴东(1998)在对金融市场营销观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信用社运用营销技术开拓业务问题,重点介绍了信用社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这是国内最早的关于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成果。此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这些成果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一、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研究

营销观念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在处理自身、客户和社会三者利益时的态度、思想和意识。有什么样的营销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就营销意识而言,黄胜(2000)认为金融市场营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现实选择,继而探讨了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提出了制定人才战略、区域战略、服务形象战略的建议。朱清(2007)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认为农村信用社要在开放的新的农村金融领域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全面实施金融营销。魏明、马基民(2007)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市场营销所面临的困境,提出通过建立新的市场营销观念;重新调整市场定位;创新营销手段等构建有效的市场营销机制。邹璐(2007)以银行营销理论、“五种力量”模型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加强营销管理的必然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特色的业务营销管理。

就营销理念而言,周志太(2003)认为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是农民实现小康的必要条件。实施贷款营销要增资减息减债减税,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再造股份制农村信用社,建立农村金融市场,实行客户经理制度,构建激励和约束机制。袁军(2003)提出农村信用社要以小额信贷为突破口,大力开展贷款营销,找准市场定位,制定战略规划,开展调查研究,树立营销品牌,创新产品营销等问题。赵祺(2006)分析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营销,认为农村信用社要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取向,树立信贷营销的全新理念,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信贷营销战略,稳固和扩大优质客户群体,实现农村信用社良好的经济效益。张小荣(2007)提出农村金融机构要重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营销,要通过转变观念,培养营销意识、准确市场定位、严格控制信贷风险、发挥营销合力来获得竞争优势。唐锦虹(2009)认为应将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引入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领域,并针对客户群特点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益,还必须解决贷款产品如何抵达目标客户群、如何评估控制风险以及如何形成规模效益等问题。必须根据成本效益观念,对销售渠道、风险评估和审批操作整个信贷业务流程进行重整优化。湖北经济学院村镇银行调研课题组(2009)以湖北省仙桃北农商村镇银行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职员意识、资金、产品、营销渠道、营销效果等方面总结了当前营销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全员服务意识,拓展融资渠道;加强金融创新,凸显村镇银行特色;拓展营销渠道,更新业务推广方式;坚持市场定位,提升银行良好形象等对策建议。

二、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营销战略是从总体上对市场营销活动进行规划、指导、约束。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战略是农村金融机构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就营销战略和策略而言,丁全喜(2000)在阐述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及职能定位的基础上,推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营销战略选择,剖析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营销管理的理论依据,分析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和目标市场选择,提出加强和改善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营销管理的措施。陈卫东(2000)阐述了中国农业银行开展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活动发展过程,概述了面临的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归纳了中国农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的七个组成部分,并描述了目标市场策略。庞灵久(2002)简单介绍了农村信用社的营销概念,以及搞好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进而分析了产品策略、价格策略、竞争战略的运用。雷新宇(2002)分析了湖南农业银行进行市场营销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外商业银行营销发展阶段和经验的介绍,以及国内外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的比较,对湖南农业银行的总体营销战略和具体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并围绕营销战略和市场定位,对营销制度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和营销人员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通过对产品、定价、渠道、促销和公共关系等营销组合策略的研究,从整体上对市场营销进行规划,提出了设想和建议。冯冬梅(2003)、陈汉源,熊少美(2003).袁军(2006)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的市场细分、市场定位等营销战略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制定了相应的营销策略,以实现其战略目标。

就市场定位而言,张丽明(2006)认为农村信用社自身实力先天不足,要想拓展生存空间必须优化市场细分,科学界定目标市场,正确进行市场定位。吴建亚(2008)认为农村商业银行应与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差别化定位和差别化经营,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在分析现有金融格局和农村商业银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牛艳梅(2009)在对市场定位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基于西部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从市场定位的视角阐述了农村合作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即提出了区位定位、客户定位、功能定位的定位策略。葛君(2009)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市场定位存在的缺陷,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实践经验,提出农村合作银行要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市场定位,认清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面临的经营困难、存在的不足等,扬长避短,为自己拓展出一片独特的发展空间。李秀茹,郭庆海(2009)从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绩效水平的因素入手,分析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以实现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有序竞争与协调发展。四川银监局课题组(2009)针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定位不明、支农职能不强、运行效率不高、资金循环不畅等问题,尝试借鉴国际政策性银行发展经验与国内的有益探索,从我国农牛水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中央政府的政策出发,提出应进一步强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职能,并据此研究确定业务定位和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措施。

围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市场定位方面的研究成果最近两年较多。郭艳艳(2008)运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了分析,提出对资金互助社的市场定位的建议。刘宛晨,段泽宇(2008)认为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小型合作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在一定的支持下能够满足农户信贷需求。熊玉军(2008)提出我国村镇银行应明确自身定位,重点营销自己的目标客户群;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零售服务;深入农村群众,与客户形成良好的互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大胆创新信贷决策、利率定价、风险控制机制。章芳芳(2008)、伍昆(2008)、阮勇(2009)、张笑尘(2009)、程昆,吴倩(2009)等对村镇银行市场定位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2008)提出了小额贷款公司应明确市场定位,服务农户、个体经营户、微型企业等目标客户。陈玉娟,孙利荣,吴伟中(2009)提到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定位问题。

三、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营销策略是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手段,是市场营销过程中可以控制的因素。农村金融市场营销战略是农村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具体运用的营销技巧。李树彬(2002)针对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现状,提出了农村信用社营销策略。汪腾(2006).黎玲英(2008)进一步阐述了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市场营销策略。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策略、品牌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方面。

(一)、农村金融产品策略

姚胜(2001)认为金融产品开发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农业银行腻得市场、吸引客户的前提。应加大创新力度,改进营销方式,采取有竞争性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抓好超前开发、整体运作、批量营销、捆绑服务四个环节。谢磊,田柳(2005)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信贷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和推广创新的信贷产品是发展的关键。梁婉霞(2006)对中国农业银行外汇理财交易类产品市场的战略进行了分析,强调了外汇理财产品市场营销策略问题。彭健(2008)、朱灵芝(2008)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产品特点,探讨了银行卡产品的创新策略。张洪刚(2008)从农村信用社产品开发与创新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产品创新不足的根源,提出了产品开发与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彭思敏,余香东等(2009)介绍江西省星子县农村信用社推出农户联保贷款、信用共同体贷款、林权抵押贷款、收费权抵押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分析了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的制度缺失、市场缺失、产品缺失、监管缺失等问题,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大力开发有本土特色的信贷产品,建立与农村信用社发展相匹配的监管体系,着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对策与建议。张秀倩,张锦等(2009)介绍了河北省唐县农村信用联社与唐县南店头乡政府、合作社联合创新担保方式,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剖析了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王波(2007)简要介绍了网上银行等金融电子产品的发展、特点以及风险控制程序,对扬州市农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环境特征、市场营销机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存在弊端。根据网上银行的产品特点,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建立新的市场营销综合管理模型,制定出新的市场营销方案,并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其中的流程改造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简要介绍了实施营销方案的配套措施。王艳晖(2009)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网上支付业务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网上支付业务7pS策略组合及具体实施方法。强调运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组合,以可盈利的网上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最终实现网上支付的经营目标。

(二)、品牌策略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2001)认为通过发现和评价品牌市场机会,实施品牌目标市场营销,开展品牌营销组合策略,执行和控制品牌营销计划等才能建立起中国农业银行自身特色。李和平,马恩利,黄新涸(2002)认为农村信用社应该策划、打造、经营好小额信贷品牌,要加强宣传策划、营销和服务。涂印平(2003).骆颖(2008)提出塑造中国农业银行品牌问题。王德平(2005)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品牌形象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提高小额农贷品牌认识,强化小额农贷品牌优势,拓展小额农贷服务功能,加大小额农贷品牌营销,强化小额农贷风险管理,加大小额农贷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品牌效应。

(三)、分梢梁道策略

崔健(2002)认为发展功能完善、手段多样的“金融超市”已成为中国农业银行更新经营理念、拓展业务空间的必然。这就需要引进“自助式”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自由、舒适的服务;发展“在线银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理财服务;提供“套餐配送”服务,使客户真正体会实惠的服务感受;创建“仓储式”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采取“网络式”经营方式,消除区域、条块分割固有的掣肘。王瑞华(2005)从商业银行分销渠道的迅猛变革着手,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有形网点形状,提出通过对传统营业网点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对现有网点功能进行全面整合、对现有网点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米加快分销渠道的变革。

(四)、促梢策略

赵兰(2003)认为中国农业银行创新促销策略主要是对促销组合四种主要方式的整合与再造,即把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四种基本促销方式组合为一个策略系统,达到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果,从而顺利实现促销目标。李高帆,马先国(2007)对中国农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广告策略、人员促销、公共关系等促销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广告主题的确定、广告媒介的选择方面确定广告策略;在人员促销中注重新式柜台服务、差异化个别服务;在公共关系中通过新闻媒介,宣传银行形象。主动与客户保持联系,定期做好回访。

四、农村金融市场客户关系研究

客户关系是指围绕客户生命周期发生、发展的信息归集。客户关系管理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维护好自己的客户资源,保证客户的满意度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满足不同价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客户价值持续贡献,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羞金泉(2002)以郑州市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理论、整合营销理论、激励理论等对如何推行客户经理制进行了研究。王春生(2003)概括了农村信用社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客户信息管理、客户营销管理、客户服务管理。提出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要求:设置理财业务的“值班经理”和咨询专柜;进行“农村信用社再造工程”,整合内部流程;开展金融信息咨询、信用评估和专项顾问服务业务;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建立健全客户经理制度;制定可行的绩效考核办法。陆宇明(2005)从客户关系营销的角度,对农村信用社公司业务客户关系营销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促进公司业务发展的新营销策略:明确营销战略目标,找准正确市场定位;加强服务质量控制,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加强品牌形象的策划宣传,密切与客户的接触和沟通。乔颖慧(2006)在对客户关系营销理论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推行客户经理制中实施关系营销策略的实际,提出加强客户关系营销及管理的改进措施。高云(2007)在系统地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客户经理制度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客户经理制的内涵、理论基础、组织模式及组织架构等,针对电子化建设设计了一个辅助信用社客户经理进行客户管理的软件系统。同时,通过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客户经理制度现状的分析,找出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客户经理制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陈飞(2004)、王娟(2009)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实施客户经理制以及客户经理管理问题。

卢德勇(2004)对国内外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实施状况进行了阐述,从多方面分析了重庆农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在思想认识层面,应该解决领导重视、唯技术论、分步实施问题;从具体工作方面,应成立相应机构,着重分析业务流程、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加强电子渠道的建设,配备相应人员,加快机构扁平化和服务特色化,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等。薛玮(2005)从客户管理的角度对中国农业银行常州分行内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介绍了相关技术的实现手段,对系统实现的各种功能做了详尽描述和应用说明。谢晓林(2006)结合连云港农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客户关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重点论述了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构建高层次市场营销体系,再造业务办理流程,实施完善的客户经理。邢松(2004).陶景慧(2006)、钱旭潮(2007)对中国农业银行客户经理制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

寮婕(2006)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客户资源状况,提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稳妥地培植新生客户;建立客户征信体系;优质客户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科学的客户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公祥旭(2006)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条件和基本构架,剖析了目前实行客户经理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发展银行推行客户经理制的具体措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课题组(2006)分析了客户战略的含义、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施客户战略的目标、原则、途径以及配套措施。赛婕,孙大旺(2006)、郑承枝,傅智勇(2007)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客户营销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客户营销的建议。刘海(2007)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面临的机遇及职能定位,提出了补缺者营销战略。其服务营销管理的策略包括:以客户为展服务,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建立和完善客户经理制,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

五、农村金融市场顾客价值与顾客满意研究

营销的根本目的是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更有效地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满足客户需要并使顾客满意。顾客满意直接决定和影响企业的盈亏。许斌(2004)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及其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湖南省农业银行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指标体系,采用面谈调查法和留置问卷调查法,经统计、计算,测算了湖南省农业银行顾客满意度指数,并提出了提升顾客满意度的途径。沙永红(2005)对中国农业银行顾客让渡价值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顾客让渡价值管理中的不足,然后提出了提升顾客让渡价值的策略和原则,最后对提升策略进行了实施评价。鲍胜龙,田彬(2005)对中国农业银行徐州市分行营业环境、服务设施、服务水平、金融产品、品牌形象、客户建议栏等方面进行调研,进而分析了客户满意度情况,提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对策。程祯(2006)认为顾客价值与顾客满意存在很强的关联性,高顾客满意度来自于提供高的顾客价值。金融企业通过不断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获取竞争优势。分析了如何提高顾客价值,减少顾客成本。李广海,陈通,王磊(2006)建立了农村信用社满意度的模型,以此来检验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建设和满足农民信贷需求所发挥的作用,从而为改善绩效提出了理论指导。

林昌华,吴肇光(2007)根据服务营销中“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分析农村金融服务顾客差距的产生,以及如何弥合。农村金融合作组织需要逐渐培养服务营销管理的理念,领会顾客差距的原理和本质,不断改进金融服务的质量,通过提供一系列服务促进顾客关系,使组织实现差别化,增加对客户的附加值。把战略思考和管理决策的重心放在服务上,从影响顾客差距的内在因素入手,利用服务设计的准确传递实现金融组织之间的差别化,增加顾客的附加价值,从而维系与顾客的牢固关系,才能确立长期的竞争优势。

总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一些学者和实践者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农村金融市场营销观念、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客户关系、顾客价值和满意度等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这对于提高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对市场营销问题的认识,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理论的运用,推进对农村金融市场营销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机农业市场分析篇5

作为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农业部门通过竞争决定其区位。因其竞争是围绕地租进行的,故地租曲线是探究农业圈层现象形成机理的重要工具。准确把握地租曲线的运用方法是探讨农业圈层现象形成机理的基础和前提。

(一)运用地租曲线分析市场所具有的农业圈层分化功能

根据《孤立国》中的六个前提,假定地租曲线R=(p-C-Kt)Q中的农产品单价p、单位农产品成本C、农产品运费率t、农产品总产量Q等为常量,讨论市场距离K的变动对地租R的影响。

(二)运用地租曲线分析市场作用下的农业圈层分化机理

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地租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首先,讨论农产品运费率t与直线斜率、单位面积利润p-C与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不同农产品的运费率t、单位面积利润p-C画地租曲线,探究运费率t、单位面积利润p-C在“杜能圈”形成中的作用。再次,分析不同农产品空间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及农业圈层分化机理。

(三)运用地租曲线探究农业圈层现象形成机理的分析步骤

学生经探究得知,整个分析过程有以下步骤:第一步,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第二步,分析农业生产的地域格局。第三步,分析农业生产地域格局同市场的关系。第四步,分析不同农业部门的单位面积利润的空间特征及其与农产品运费的关系。第五步,比较区域农业地域格局与“杜能圈”的异同,并分析原因。探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二、运用地租曲线分析现实中“杜能圈”的形成机理

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生产表现出圈层结构,但与经典的“杜能圈”存在差别。引导学生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探究,能强化他们对农业区位论的认识。

(一)1980年代上海郊区的农业圈层现象

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生产由近郊到远郊可分为四大圈层:第一圈层以发展蔬菜、奶牛、花卉为主;第二圈层以生产棉花、蔬菜、奶牛和自给性粮食为主;第三圈层以商品粮、棉花、季节性蔬菜为主;第四圈层则以商品粮、棉花、渔业和奶牛为主。该农业圈比“杜能圈”要复杂得多,需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

(二)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圈层的特征

学生经过探究,发现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圈层现象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各农业圈层皆以市场为圆心。第二,越接近市场的圈层,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越高、其运费率也越大;反之,农产品的单位面积利润越低、运费率也越小。如单位面积产值高、运费率也高的花卉生产仅出现在第1圈层。单位面积利润较低、运费率较小的粮食生产在第1圈层没有出现;第2圈层仅出现了自给性粮食生产;第3圈层和第4圈层中商品粮的生产都上升到第一位。第三,第3圈层和第4圈层为不完整的圆环。第四,每个圈层中的农作物皆不止一种。

(三)1980年代上海郊区农业圈层现象的形成机理

学生经过探究,总结出上海郊区农业圈层现象的形成机理:第一,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决定农业圈层的分化。其依据为,四个圈层皆以市场为圆心,且距市场越近的圈层,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越高、其运费率也越大。第二,同一个圈层中多种农业部门并存的成因有二:一是某些农业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运费率非常接近;二是农民的种植偏好、获得的市场信息、决策风格等存在着差异。而杜能创立农业区位论时所选的农业部门,在单位面积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决策风格并无两样。第三,第3圈层和第4圈层为不完整的圆环,不影响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决定农业圈层的分化。这是因为上海濒临海洋,农业圈层的发育受到限制。从形成机理看,该农业圈层现象属于“杜能圈”。

三、运用地租曲线分析“泛杜能圈”的形成机理

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的农业生产圈层现象具有其特殊性,探究其形成机理能得到新的结果、产生新的认识,对学习和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的农业圈层现象

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五个圈层,由里向外依次为:第1圈层土地投机商、开发商多,发展温室栽培、养鸡等半工业化农业;第2圈层土地投机商拥有大部分土地,多撂荒地;第3圈层逐步转变为农业、城市企业收入较高的雇员等的居住地,多兼业农家;第4圈层主要发展奶酪、谷物,有可能变为非农用地;第5圈层种植玉米、养殖家禽,城市化的影响甚微。

(二)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农业圈层的特征

学生通过探究,归纳出该农业圈层的三个特征:第一,各农业圈层皆以城市为中心,且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第二,离城市越远,土地开发商越少、土地投机商拥有的土地越少,非农用地的比重越小,农业集约化程度越高。第三,离城市越远的圈层中,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并非逐渐降低。

(三)美国中西部大都市郊区农业圈层现象的形成机理

学生通过探究,归纳如下:第一,引起土地利用圈层分化的城市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农产品消费市场。在其作用下土地经营活动追求农业利润最大,单位面积农产品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在圈层分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第1圈层发展温室栽培、养鸡等半工业化农业,其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最高、农产品的运费率也最高。第2圈层距城市(市场)较远,较高的运费率使半工业化农业难以发展,多撂荒地。第3至5圈层分别为兼业农家,发展奶酪、谷物,种植玉米、养殖家禽。距离城市越远,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农产品的运费率越低。二是非农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扩展中心。它同土地的相互作用引起土地利用圈层分化,其作用机理为:农用地非农转化几率的大小、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的利润占所有土地收益比重的大小在圈层分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离城市越近,农用地非农转化的几率越大、农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的利润占土地所有收益的比重越高,土地开发商和土地投机商越多。反之,土地开发商和土地投机商越少。第二,土地利用圈层分化所追求的利润包括当前收益和预期收益。第1圈层距城市最近,农用地非农转化的几率最大。出于追求当前收益,土地开发商多;因追求预期收益,土地投机商也多。第2圈层离城市较远,农用地非农转变的几率变小。追求当前收益受限,遂土地开发商有所减少;出于追求预期收益,土地投机商拥有大部分土地,且撂荒地多。第3至5圈层分别为农用地与居住用地、有可能非农化转变的非农用地、城市化影响甚微的农用地,皆因追求当前收益。第三,土地利用圈层分化所追求的是农业利润与农用地非农转化利润之和的最大化。离城市越近,单位面积土地非农化的利润越高、土地开发商和投机商越多,土地作为农用地的价值受到土地非农转化“屏蔽”的程度越大,农业生产越粗放。反之,离城市越远,农业生产越集约。综上所述,该土地利用圈层现象是“杜能圈”受到非农用地的扩张中心对周围土地利用分化作用的改造而成。越靠近城市,“杜能圈”受到的改造越强烈;离城市越远,“杜能圈”保存的越完好。尽管该土地利用圈层现象同“杜能圈”有所区别,但仍保留“杜能圈”的痕迹,故称其为“泛杜能圈”。

四、运用地租曲线分析“类杜能圈”的形成机理

卢旺达丘陵地带的农业圈层现象独具特色,探究其形成机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农业区位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一)卢旺达丘陵地带的农业圈层现象

非洲国家卢旺达的丘陵地带围绕丘陵顶部的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圆状,从内往外依次为:第1圈层为聚落;第2圈层为香蕉地;第3圈层是内侧耕地;第4圈层是咖啡栽培地;第5圈层是外侧耕地;第6圈层是丘陵冲积地上的耕地,且分化为两个次一级圈层。其中,6a为全年都能耕种的耕地,6B是旱季才能耕种的耕地。

(二)卢旺达丘陵地带农业圈层的特征

学生探究后归纳出该农业圈层的特征:第一,该土地利用方式同海拔高度密切相关。第二,尽管该农业圈层围绕丘陵顶部呈同心圆状分布,但作为其圆心的聚落不具备农业区位论所言的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功能。首先,第3、5、6圈层均为耕地,它们共同的几何圆心不是农产品消费市场。究其原因,卢旺达农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粮食不能自给;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民拥有小于1hm2的土地,种植业规模小、粮食主要用于农民自己消费,故三个农业圈层的共同圆心是粮食生产者的集中居住地、粮食的集中消费地,但不是市场。其次,第2、4圈层的共同圆心也不是市场。这两个圈层分别为香蕉地和咖啡种植地,其产品主要供销售(国内或国外),产品运费的等值线应以市场或贸易口岸为圆心。显然,这同两个圈层以丘陵顶部的聚落为中心相悖。再次,第6圈层分化为6a和6B两个次一级圈层。6a海拔较高,雨季不被洪水淹没,可常年耕种;6B海拔较低,仅旱季露出水面、可耕种。很明显,这两个次一级圈层共同的圆心是地形上的最高点,而不是农产品销售市场。第三,距丘陵顶部越远,单位面积农产品的利润和农产品运费率并非逐渐递减。如第4圈层咖啡的单位面积利润显然高于第3圈层所种的粮食。

(三)卢旺达丘陵地带农业圈层现象的形成机理

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得出如下结论:海拔高度在该区域土地利用圈层分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一,自然地理环境垂直分异使得丘陵顶部超出当地的翠翠蝇、疟疾等昆虫,或传染病的分布上限,成为人口聚居区。其二,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加剧了农民耕作时往返的时间效率的空间差异。离聚落越近,耕作时往返的时间效率越高;反之,时间效率越低。而丘陵地区陡峭的地形,加之落后的交通条件,使其时间效率的空间差异增大。根据比较优势,越接近聚落的地方越适宜精耕细作,离聚落越远的地方越适宜粗放经营。其三,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决定农民劳作过程中受昆虫、传染病等侵害风险的空间差异。海拔越高,耕作时受侵害的风险小;反之,受侵害的风险高。海拔高度从另一个方面影响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空间差异。其四,特定范围内,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决定农用地耕作条件的空间差异。第6圈层分化为6a和6B即是。该农业圈层是特定区域内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所致的农业集约化程度的空间差异。其实质是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所导致的“类杜能圈”,或称“山地农业圈”。当然,此处所说“类杜能圈”或“山地农业圈”不同于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前者分化的原因是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所引起的不同农作物比较优势的空间差异,后者分化的原因则是由海拔高度的空间差异所引起的水热组合状况的空间差异。

五、启示

有机农业市场分析篇6

美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

现状及运行机制

作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美国现代化农业仍是其国民经济的强大基础支撑。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的人数已不足3%,但每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产值高达3.47万美元,是我国人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100多倍,且为名副其实的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重要原因在于美国有一个强大、健全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支撑。由于农产品生产量的强劲增长和大额的出口份额,美国更加注重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美国建立起了体系健全、门类多样、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为农产品出口和国内畅通销售奠定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

市场体系健全

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业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农产品产量大,种类多,全国各地中转频繁。经过一百多年的运作与重组,美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日趋规范并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十分完备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完善。美国拥有相当完备的交通运输网络,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运输渠道四通八达。美国的高速公路遍布城乡,从农产品市场直接通往乡村农场,提高了运输效率,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度。铁路运输也十分便利,许多农产品收购站、仓库、加工厂建有专门的铁路线,实现了农产品的定向流通。

二是市场信息丰富。据统计,美国约有300个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户提供农业信息,各种信息咨询公司、农业网站也成为农民了解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农产品信息的主要来源,农户、农业企业、消费者都可以从这里了解农产品价格变化、市场行情等信息。基于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丰富,电子商务趋势明显。据统计,美国58%的农民拥有个人电脑并掌握上网技术,从事网上交易的农民达16%,农产品网上交易量占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量的8%。农业信息的丰富和电子商务的发达,为实现规模化、集成化的农产品物流奠定了基础。

三是农产品物流社会化程度高。美国农产品物流分类详尽,任何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服务供应商。农产品物流主体主要有:私人供应商,包括零售商、批发商、商、加工商和经纪人等,经营额约占农产品物流总量的60%;专业销售合作社,合作社在美国起步较早,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有3000多个合作社,社员数量达184万,销售总额超过610亿美元;农业公司,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规模较大,美国农业公司拥有全国12%的农场,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渠道之一;农业协会,美国约有3200多家农民自发组织形成的农业协会,不仅可向农户提供信息服务,还可以组织农产品加工,并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政府农产品信贷公司,这些公司根据政府法令,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根据市场情况储备一定数量的农产品,稳定市场价格,保证有效供给。

四是零售业高度发达。美国零售业集中程度高,大型零售集团通过规模化经营在国内零售行业中占据统治地位。超市是鲜活农产品零售的主要渠道,占生鲜农产品销售总额的80%以上。美国超市大力推行“直销流通模式”。通过与优质农户签订固定合同,超市直接从农户手中采购农产品,既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又压缩了流通环节,大大缩短了产品由生产到销售的时间。大型超市一般都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利于控制运输成本,还能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追踪。从本次考察的芝加哥最大的大家发农产品分销公司情况看,仅一个公司,就基本满足全市中餐馆所有原料供应。据了解,目前,全美78%的农产品实现从产地直接供应分销商,甚至直接进入零售环节。

五是批发商经营规模化。农产品批发经营呈现大型化、规模化特点,中小批发市场较少。据了解,美国仅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6家,却担负着全美甚至世界各地农产品的批发分销功能。以本次实地考察的芝加哥国际批发市场(Chicagointernationalmarket)为例,仅这一个市场、17家商户就完全满足全州及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在批发市场之外从事农产品收购、加工及供销的批发商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另据了解,美国东部最大的马里兰水果蔬菜批发市场,只有2l家批发商,却能为马里兰及周围5个州提供水果、蔬菜和水产品。西部的洛杉矶水果蔬菜批发市场,25家批发商经营着500多种水果、蔬菜,能满足美国及世界各地的需求。批发市场内部交易方式主要以拍卖、销售为主。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形成了农产品期货市场,如芝加哥期货市场等。由于采取公开拍卖、销售和期货交易,使农产品市场价格充分反映市场的供求变化,从而形成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和信息传播机制。

法律法规完善

经过多年发展完善,美国在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上,逐步实现了立法管理,并不断予以完善,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构架,为全美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946年农业市场法案》授权规定,凡享受政府补贴的农民和农场,都有义务向政府提供农产品产销信息。《1966年信息自由法案》规定: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1995年文书精简法案》规定:任何涉及10人以上的问卷调查或存档要求,以及联邦机构为了统计目的收集信息而进行的任何询问,事先都必须得到美国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批准。信息资料保密制度:美国农业部对所有的农业信息资料均分门别类地制定了保密和公开的时间,任何个人和团体不得随意传播尚未公开的信息资料,否则要受到法律和各种条例的制裁。信息资料共享制度:美国既限制对机密资料的传播,同时又反对信息资料的垄断,积极促进信息资料的共享。一旦信息资料经农业部公开,该资料即为全社会共享。此时农业部将无偿提供这些信息,不得获取利润,只能收取资料和印刷工本费。农业信息制度:农业部各部门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按时间序列和数据资料来源进行规范处理,基础数据由抽样调查获得。公务员不得故意伪造篡改信息资料,否则将被处以5000美元罚款或5年以下监禁,情节严重者两罚并用。除此之外,在《商品贸易法案》、《食品安全法》、《公共卫生服务法》、《婴儿食品法》以及《茶叶进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也对市场信息管理进行了严格细致的界定与规范。所有这些,都为美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奠定了严谨的政策基础。

流通业态多样

美国农产品物流体系非常发达,以“大生产大流通”为主要特点。美国农产品流通主要有三种业态。一是期货交易。期货交易是目前美国农产品交易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美国现有的期货交易所中,有6家规模较大的纯农产品期货所。其中,成立于1848年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hicagoBoardoftrade,CBot)是美国最老、也是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所,在全球农产品价格形成中具有领导地位。目前该交易所有3600个会员,47个期货期权品种,主要交易的农产品期货有小麦、玉米、稻谷、大豆、大豆油、大豆粕、燕麦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玉米、大豆、小麦等品种的期货价格,不仅成为美国农业生产、加工的重要参考价格,而且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权威价格。二是批发分销。由于美国农产品生产区域化程度高,形成了玉米、小麦、大豆、蔬菜、水果等生产区域,因而农产品产地市场比较集中。销地批发市场占农产品总交易量的20%,但对农产品价格形成具有主导作用。三是产地直销。据统计,由产地直接运送到超市的农产品高达80%。美国的蔬菜物流是这种直销模式的典型代表,产品由田间采摘以后,经过预冷-冷库-冷藏车-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的运输链条,到达消费者手中,使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除此之外,由于产地集中、信息发达和网络普及程度较高,现场拍卖、电子商务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农产品流通业态和销售渠道。

机构队伍庞大

美国农业部雇员有10万之众,占内阁雇员总人数的6.6%,是联邦政府中第四大部,堪称全球最大的农业部。在全世界75个国家、地区驻有自己的雇员。围绕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方面就有5个大的官方机构,分别是国家农业统计局(naSS)、经济研究局(eRS)、农业市场局(amS)、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waoB)以及海外农业局(FaS)。这5大机构组成了美国农业部的信息收集、分析、体系。与此同时,各州农业厅均设有专司信息采集分析的专门机构,一般由20多人组成。另外,联邦农业部、州农业厅还专门有雇员常驻核心市场专门定时定期采集上报信息。加上遍布全国的500家第三方信息服务机构。这些庞大的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机构队伍和众多的雇员,为美国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服务保障。

美国农产品市场信息

采集机制和特点

美国农产品市场信息是影响美国乃至全球农产品流通的关键因素。正是基于遍布全球的机构人员、强大的财政支撑和雄厚的资金投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农产品市场信息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各环节均已规范、有效,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分析、体系,形成了从信息采集、分析、研判到全过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

美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的运行机制可以归纳为:政府主导、资源公开、依法采发、服务多样、自主采信。主要特点如下:

信息资源公益性

美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农产品信息采集分析工作,并一如既往的遵循公益公开、无偿免费的原则,全力服务美国民众。1966年,美国政府即出台了《信息自由法案》。该法案规定: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获得政府信息的权利人人平等,政府信息具有公共财产的性质,一切人具有同等享受的权利,不受申请人资格的限制;政府对拒绝提供的信息负有举证责任;政府机关拒绝提供信息时申请人可以向法院请求获得司法救济,法院如认为行政机关拒绝提供的文件不属于法律所规定的免除公开的信息,可以判决行政机关公开申请人请求获得的信息。直到今天,美国政府各级各类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仍然坚持信息资源的公益性。这些信息不仅是价格供求信息,还包括全球各类产品、各国、地区农业进出口政策信息等,使得美国乃至全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信息服务机构和消费者充分享受公益性信息资源,指导生产,规范市场,引导消费。

信息研判专业性

作为高度发达的美国,其农业全方位的专业化程度正是美国农业现代化的鲜明标志。表现在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研判上,更是专业人员支撑、专业机构研判,专业水平服务。美国农业部对农产品信息研判工作高度重视,包括有专门的工作机构、良性的工作机制、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权威的信息等。美国农业部的34个局(办公室)中,有12个局(办公室)直接参与了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研判工作。资金和人力保障充分,且通过跨部门合作进行分析预判,适时调整农业政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农场农产品顺畅销售以及农产品出口收益最大化。此外,目前美国还有大批第三方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机构。这些专门的研究型有偿信息服务机构更是人员专业,资源专业,渠道权威,预判准确。

信息权威性

美国农产品信息采集、分析和工作集中在美国农业部。其中,美国农业部农业市场局(amS)在全国各农产品主产州、批发市场、拍卖场及装运点等均设有市场新闻办公室,按每天、周、半月、月、双月、季度及每年形成数据和市场报告报送至华盛顿总部,由总部形成监测报告在美国农业部系统内共享;农业部美国国家农业统计局负责收集农场主定期报告和进行信息现场调查采集,提供及时、准确和实用的农业统计数据;海外农业局(FaS)承担着国际贸易谈判、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的职能;农业部与国家海洋气象局共同设立的联合农业气象局(JawF)提供气象对作物影响报告,作为美国国家农业统计局进行作物评估的重要依据;经济研究局(eRS)对国内、国际市场进行追踪研究,为决策提供依据。目前,由农业部农业市场局的“市场新闻报告”和由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waoB)牵头的《全球农产品供需状况报告》,对全球农产品市场影响巨大。在信息渠道上,一是农业部地方办公室直接将采集到的相关信息通过信息网络、电话咨询服务台、电传和录音信息提供给社会大众;二是农业部将相关信息汇总后通过新闻媒体免费向社会。三是农业部每天对农产品期货期权信息实行实时向全球,在多种媒体渠道上予以公布。

信息服务多元性

虽然美国联邦政府在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的发展和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但是仍然大力扶持鼓励各类民间第三方中立信息媒体、中介组织积极介入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如政府网站提供市场信息服务,而电子商务服务则由农业网络公司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主体,在运行中必然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形式。如美国主要农业信息服务项目可以归为以下几类:市场新闻报告、市场形势报告、展望和预测服务、统计报告和研究报告。目前,多种农业传媒(计算机网络、通讯、视听等载体)网络正成为农民、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和各农业部门获取科学知识、传播推广实用技术,进行农业信息咨询服务的重要手段。目前,全美大约有500多家第三方机构专门从事专业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工作,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氛围,得到各级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的一致认可。

启示与建议

美国农业是典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农业,一定程度上讲,农产品市场信息是影响美国农业的关键因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逐步形成了一套体系严谨、机制合理、运行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也基本形成了“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强化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的大共识”,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在推进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国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科学规划,加快市场信息管理制度建设和信息立法

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工作责任制度,规范信息采集程序,拓宽信息渠道。要本着规范采集行为,强化采集精度,保障信息时效,维护权威的目的,积极构建采集制度、体制和机制。同时,在此基础上,国家应加快信息立法步伐,减少对信息的行政干预,增强信息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同时,应加强立法监督,对伪造信息、随意虚假信息坑农害农的信息机构或个人,给予严惩。

加大投入,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主要集中在支持农业信息化,让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受益。据统计,美国政府每年支出10亿美元用于农业信息工作,用于农产品市场新闻的年度预算就达2200万美元。相比较,我国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虽然大有改善,但与构建科学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相比还十分有限。因此,尚需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快速推进。目前,应优先考虑在信息人员补贴、信息采集、分析预警和权威等体系建设方面大量增加投入。结合金农工程、三电合一、物联网等现有信息化推进项目整体推进。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预警体系,联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科研院所、中立第三方机构等,建立大联合、大协作的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体系;制定预警工作的实施条例,完善队伍建设,建立数据采集和机制。

积极引导,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美国通过发挥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主体作用,满足了公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提高了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借鉴美国的这一做法,我国各级农业部门在信息服务上应有所为、有所不为,针对具有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等不同特性的信息产品,分别采用政府主导和投资、准市场机制和市场机制,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丰富的、个性化的服务措施和多样化的服务形式来实现。围绕实现这一转变,当前应着力培育各类信息服务主体,包括扶持引导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或其他民间中立性组织,逐步让他们承担起传播农业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开展信息咨询服务等功能,不断提高各类主体信息服务的质量。

加强协作,掌握农产品国际市场运行情况

有机农业市场分析篇7

企业产品不同,营销目标不同,则所侧重的各项内容在策划编制上也可有详略取舍。

农产品市场营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展、延伸,在营销发展的新思路、新趋势中出现了策划营销。它是在一般市场营销基础上的一门更高层次的艺术,其实际操作性更强。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好的农产品营销策划更成为企业创名牌,迎战市场的决胜利器。策划书是农产品营销策划的反映。在此谈一谈农产品营销策划书的编制的问题。如何撰写农产品营销策划书呢?

一、农产品营销策划书编制的原则。

为了提高农产品策划书撰写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应首先把握其编制的几个主要原则;

(一)、逻辑思维原则。策划的目的在于解决企业营销中的问题,按照逻辑性思维的构思来编制策划书。首先是设定情况,交代策划背景,分析农产品市场现状,再把策划中心目的全盘托出;其次进行具体策划内容详细阐述;三是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简洁朴实原则。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企业营销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深入分析,提出可行性的相应对策,针对性强,具有实际操作指导意义。

(三)、可操作原则。编制的策划书是要用于指导营销活动,其指导性涉及营销活动中的每个人的工作及各环节关系的处理。因此其可操作性非常重要。不能操作的方案创意再好也无任何价值。不易于操作也必然要耗费大量人、财、物,管理复杂、显效低。

(四)、创意新颖原则。要求策划的“点子”(创意)新、内容新、表现手法也要新,给人以全新的感受。新颖的创意是策划书的核心内容。

二、农产品营销策划书的基本内容。

策划书按道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式,它依据产品或营销活动的不同要求,在策划的内容与编制格式上也有变化。但是,从农产品营销策划活动一般规律来看,其中有些要素是共同的。

因此,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农产品营销策划书的一些基本内容及编制格式。封面>策划书的封面可提供以下信息:①策划书的名称;②被策划的客户;③策划机构或策划人的名称;④策划完成日期及本策划适用时间段。因为农产品营销策划具有一定时间性,不同时间段上市场的状况不同,营销执行效果也不一样。

策划书的正文部分主要包括:

(一)、农产品营销策划目的

要对本农产品营销策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宗旨树立明确的观点(如: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产品知名度;树立规模、优质、专业、服务的良好形象),作为执行本策划的动力或强调其执行的意义所在,以要求全员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共同努力保证策划高质量地完成。

企业营销上存在的问题纷繁多样,但概而言之,也无非六个方面:

>企业开张伊始,尚无一套系统营销方略,因而需要根据市场特点策划出一套农产品行销计划。

>企业发展壮大,原有的营销方案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因而需要重新设计新的农产品营销方案。

>企业改革经营方向,需要相应地调整行销策略。

>企业原营销方案严重失误,不能再作为企业的行销计划。

>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原经销方案已不适应变化后的市场。

>企业在总的营销方案下,需在不同的时段,根据市场的特征和行情变化,设计新的阶段性方案。

如:首先强调“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不仅仅是公司的一个普通产品的市场营销”,然后说明农产品营销成败对公司长远、近期利益对长城系列的影响的重要性,要求公司各级人员及各环节部门达成共识,完成好任务,这一部分使得整个方案的目标方向非常明确、突出。

(二)、分析当前的农产品营销环境状况

对同类产品市场状况,竞争状况及宏观环境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它是为指订相应的营销策略,采取正确的营销手段提供依据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这一部分需要策划者对市场比较了解,这部分主要分析:

1、当前市场状况及市场前景分析:

①产品的市场性、现实市场及潜在市场状况。

②市场成长状况,产品目前处于市场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上。对于不同市场阶段上的产品公司营销侧重点如何,相应营销策略效果怎样,需求变化对产品市场的影响。

③消费者的接受性,这一内容需要策划者凭借已掌握的资料分析产品市场发展前景。

2、对产品市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主要是对影响产品的不可控因素进行分析:如宏观环境、政治环境、居民经济条件,如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心理等,对一些受科技发展影响较大的产品(如:计算机、家用电器等产品)的营销策划中还需要考虑技术发展趋势方向的影响。

(三)、市场机会与问题分析

农产品营销方案,是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和策略的运用,因此分析市场机会,就成了农产品营销策划的关键。只是找准了市场机会,策划就成功了一半。

1、针对产品目前农产品营销现状进行问题分析。一般营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表现为多方面:

>企业知名度不高,形象不佳影响产品销售。

>农产品质量不过关,功能不全,被消费者冷落。

>农产品包装太差,提不起消费者的购买兴趣。

>农产品价格定位不当。

>销售渠道不畅,或渠道选择有误,使销售受阻。

>促销方式不务,消费者不了解企业产品。

>服务质量太差,令消费者不满。

>售后保证缺乏,消费者购后顾虑多等都可以是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2、针对产品特点分析优、劣势。从问题中找劣势予以克服,从优势中找机会,发掘其市场潜力。分析各目标市场或消费群特点进行市场细分,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尽量予以满足,抓住主要消费群作为营销重点,找出与竞争对手差距,把握利用好市场机会。

(四)、农产品营销目标

营销目标是在前面目的任务基础上公司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即农产品营销策划方案执行期间,经济效益目标达到:总销售量为万件,预计毛利万元,市场占有率实现。通过市场分析,找出市场机会,提炼自身优势,确定销售目标。例如确定的目标市场:以行业销售为主(利润和稳定市场)、渠道销售为辅(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行业主要主要系指工矿,交通,建筑,

消防,制造,工厂等有一定采购规模的目标客户;渠道销售主要系指区县级的加盟或者商。(五)、农产品营销战略(具体行销方案)

1、农产品营销宗旨:

一般企业可以注重这样几方面:

>以强有力的广告宣传攻势顺利拓展市场,为产品准确定位,突出产品特色,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

>以农产品主要消费群体为产品的营销重点。

>建立起点广面宽的销售渠道,不断拓宽销售区域等。

2、农产品策略:通过前面产品市场机会与问题分析,提出合理的产品策略建议,形成有效的4p组合,达到最佳效果。

1)农产品定位。产品市场定位的关键主要在顾客心目中寻找一个空位,使产品迅速启动市场。

2)农产品质量功能方案。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市场生命。企业对产品应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3)农产品品牌。要形成一定知名度、美誉度,树立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品牌,必须有强烈的创牌意识。

4)农产品包装。包装作为产品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需要能迎合消费者使其满意的包装策略。

5)农产品服务。策划中要注意产品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3、价格策略。这里只强调几个普遍性原则:

>拉大批零差价,调动批发商、中间商积极性。

>给予适当数量折扣,鼓励多购。

>以成本为基础,以同类产品价格为参考。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若企业以农产品价格为营销优势的则更应注重价格策略的制订。

4、销售渠道。农产品目前销售渠道状况如何对销售渠道的拓展有何计划,采取一些实惠政策鼓励中间商、商的销售积极性或制定适当的奖励政策

5、广告宣传。

1)原则:

①服从公司整体营销宣传策略,树立产品形象,同时注重树立公司形象。

②长期化:广告宣传商品个性不宜变来变去,变多功能了,消费者会不认识商品,反而使老主顾也觉得陌生,所以,在一定时段上应推出一致的广告宣传。

③广泛化:选择广告宣传媒体多样式化的同时,注重抓宣传效果好的方式。

④不定期的配合阶段性的促销活动,掌握适当时机,及时、灵活的进行,如重大节假日,公司有纪念意义的活动等。

2)实施步骤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①策划期内前期推出产品形象广告。

②销后适时推出诚征商广告。

③节假日、重大活动前推出促销广告。

④把握时机进行公关活动,接触消费者。

⑤积极利用新闻媒介,善于创造利用新闻事件提高企业产品知名度。

6、农产品营销具体行动方案

根据策划期内各时间段特点,推出各项具体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要细致、周密,操作性强又不乏灵活性。还要考虑费用支出,一切量力而行,尽量以较低费用取得良好效果为原则。尤其应该注意季节性产品淡、旺季营销侧重点,抓住旺季营销优势。

(六)、农产品策划方案各项费用预算

这一部分记载的是整个营销方案推进过程中的费用投入,包括农产品营销过程中的总费用、阶段费用、项目费用等,其原则是以较少投入获得最优效果。

(七)、销售增长预测与效益分析

该部分对营销行动方案投入实施后的效益分析,包括农产品营销后未来1-5年的销售增长、利润与收益分析、现金流分析、投资回报率等。

有机农业市场分析篇8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农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1大数据时代

随着2012年美国斥资启动大数据计划,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开启了人类社会的又一里程碑,它可以看做是互联网时展到一定程度的质变,自互联网产生以来,各种联网设备,社交媒体层出不穷,各领域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也随之增加,从过去数据统计单位由tB,pB发展到eB乃至ZB。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既伴随着挑战,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机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成为启迪人类智慧的一把新钥匙,不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将为当前政府和农民共同关心的农业信息不对称的解决之道提供新思路。

2农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体现

2006年12月22日举行的中央农村会议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现代农业的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①。建设现代农业最主要的是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而信息市场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信息就是资产,信息就是生产力。但是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日益凸显,具体体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信息时效性

农业信息既可以带动生产,也可以引导消费,对于是农业生产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及时掌握信息,以便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但是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信息传导机制,农民获得农业信息的渠道少之又少,具体获得农业信息的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国家自上而下一级一级的向下传达的农业信息。第二种则是农民根据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市场的反馈信息。通过这两种方式获得的信息,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此时农业信息一般已经失去了信息最重要的价值―时效性,这也是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买贵卖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姜你军”、“蒜你狠”、“倒奶买牛”现象等。

2.2信息权威性

信息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及时性,而且也表现在精确性。农业信息的传递,无论是国家还是市场反馈,不但时间长,而且从中经过的环节也多,所以最后到达农民手中的信息或许已经经过了层层过滤,失去了信息最原始的真实性。此外,当今的农业信息也出自多门,不光政府有多个部门收集、信息,社会上不同的市场主体也有自己的信息采集和分析机构,有些机构对于信息的处理比较随意,在调查过程中仅仅通过几个随机抽取的样本信息得出的结论就成为了最终到达农民手中的“定论”信息。而这种缺少权威性的信息不但会有损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有时也会对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

2.3信息标准统一性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哪一个领域都必须有规矩,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尺度,以方便人们以此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当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过程中,还没有统一的信息收集、加工、存储标准,政府各部门以及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只能按照自己的标准收集和信息,而这过程中极易产生信息的重复化、孤岛化,分散化,不仅造成了信息的浪费,也不利于市场主体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评判和共享。此外农业标准众多,不仅会让生产者无从下手,也会使消费者目不暇接。所以如何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在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值得深思。

3大数据时代解决农业信息不对称的新方法

当今社会,谁掌握了信息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发展的金钥匙。尤其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及时的掌握农业信息并保证信息的权威性显得尤为重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农业信息化开启了导航灯,也为解决农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1)搭建大数据信息平台,建立纵向的信息传递网络。大数据不仅海量、多样而且传播速度快,政府通过搭建大数据平台,建立专门的大数据部门,定期收集与农业相关的数据信息,然后分析和预测未来农产品的供需情况,通过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相互联系的纵向网络平台,把从大数据平台中收集到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地方,以便农民及时调整,不误农时的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在保证市场供给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此外,政府也可以通过向农民传授大数据分析方法,在政府向信息平台的数据中,农民自选有用数据对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向市场提供合适的农产品。

(2)信息形式由结果向数据转变。以往,无论是政府还是从市场中反馈出的农业信息多数以分析出的最终结果为主,而信息的层层下传,又易导致信息的失真。大数据时代,让数据“发声”,政府和市场通过大数据平台直接把数据提供给农业信息需要者,让信息需要者自己去从数据中挑选信息。同时农业信息需要者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的平台,直接获得一手的数据,通过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得出预测结果,避免了信息失真的顾虑。此外,大数据时代,样本即总体。市场主体所设的相关机构不用再担心随机抽样的繁琐过程,通过务实大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础,能够收集到更多的农业信息数据,使数据的分析结果更加精准,更具说服力,增加了信息的权威性。

(3)“公私合营”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大数据的价值的发挥在于它的共享性,通过社会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农业信息数据不仅可以实现在政府内部传递,同时也可以为市场和政府搭建桥梁,实现数据信息的双向交流与共享,有利于打破政府内部之间,市场之间以及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信息壁垒”,缓解信息的孤岛化,重复化以及分散化,为信息标准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给予市场更多权利,指定专门的市场组织,在为市场组织提供海量数据的前提下,让市场自由发挥作用,根据农业信息数据分析的结果为农民做出合理的农业产品价格或质量的标准,政府只在市场组织“失灵”的情况下进行调节,在信息标准统一的问题上实现“公私合营”。

注释

①2006年12月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有机农业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农业龙头企业;原因分析;措施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具体表现为:国内外市场需求萎缩,企业销售回落;农产品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企业盈利空间大幅度下降;农产品出口严重受阻,出口创汇大幅下降等。为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影响的原因,寻求应对措施,近几年许多学者对此课题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将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一些企业应对措施。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影响的原因分析

1.农副产品原料价格大起大落,企业亏损严重。

2008年以来国际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菜籽价格从最高6100元/吨下跌到最低3000元/吨,下降50%左右;豆油价格从最高16700元/吨下跌到最低7200元/吨,下降56.9%;玉米价格从最高2050元/吨下跌到最低1548元/吨,下降24.5%。大宗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引起其他农产品原材料如畜禽种苗、丝绸、蔬菜等农产品原料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同时,受农副产品生产和上市的季节性限制,农业龙头企业集中收购时无法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给企业带来的原材料成本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油脂行业受油价的剧烈波动,企业高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给企业带来相应经营困难。

2.国内外市场需求萎缩,订单大幅减少。

对出口企业而言,由于出口目标国居民消费下降、合作伙伴受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日本、美国、欧盟等国技术壁垒、地方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加强,致使出口企业已签订单出货缓慢,预期订单不明确,大部分企业订单明显萎缩,导致企业销售下降、库存增加,许多企业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调减库存产品量大的品种生产计划,少数企业被迫停产甚至转产。南方部分规模较大的出口企业,在严峻的出口形势下,将产品调整为内销,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受到挤压。

3.加工产品价格低迷,企业利润空间有限。

目前国内外市场行情低迷,购销倒挂。企业产品价格不能同步上涨甚至下降,导致企业原料、产品间的比价越来越不合理,给原本微利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利润空间再次加压,企业利润严重下滑,许多企业举步维艰,甚至出现了“一生产就亏本,不生产就丢市场”的尴尬局面,龙头企业面临着“两难”选择。

4.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美元、欧元等货币不断贬值,出口企业的利润不断缩水。

近几年,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使许多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能力降低,尤其对低层次的农产品出口影响更大,因为农业企业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价格竞争。2008年以来,人民币兑换美元、欧元的汇率由7.3:1和10.8:1下降到6.3:1和8:1,这给我国出口这些地区的农业企业带来困难,大部分龙头企业利润严重缩水。

5.农业企业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缺乏竞争力。

农业产业是弱质产业,多数以鲜活农副产品为原料,这决定了农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自然风险大。收成的丰欠、病虫害及疫情的发生、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等都直接影响到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及其市场竞争力。同时,农业龙头企业多数为利用农副产品进行粗加工,产业链条不长、产品的附加值低、企业自主品牌少、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而且,农业龙头企业生产要素中,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是其普遍现象。企业技术人才较为缺乏,受地理位置、工资福利待遇所限,农业龙头企业难以吸引到高层次人才,即使吸引到也难以长久留住。部分农业企业企业家知识水平有限,素质也不够高。面对危机,少数农业龙头企业当家人不能积极有效应对,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二、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针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们必须冷静对待,深入分析我国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既不能盲目悲观,更不能麻痹大意。而是应该坚定信心,积极应对,主动出击,化解危机,努力推进我市龙头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企业具体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紧抓政策机遇,寻求发展良机。

我国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面对危机没有等待观望,而是积极拼抢,把握主动,在困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进,在“危”中寻“机”。众多企业都能审时度势,采取了挖掘内部潜力、调整营销策略、研究开发新品、强化基地建设、加大技改力度等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龙头企业要重点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机遇,发挥部分企业基础较好和我市人才、管理的相对优势,主动关心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关心中央政府出台的各类利好政策,关注自身行业,及时研究对策,修炼内功,积极储备项目,积蓄力量。

2.狠抓重点环节,提高核心竞争力。

当前情况下,产业转型是一条出路,调整是必然趋势,有关龙头企业要有保有压、有转有退,着力打造优势主导产业链,使我市龙头企业的优势行业、优势产业、优势企业更具竞争力。许多龙头企业也意识到,只有做中高档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利润空间,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研究开发新品、寻求产品的差异化,积极淘汰落后工艺、产能,努力增强发展后劲。

3.注重扩大内需,拓展市场。

一是着重加强对国内市场的研究,尤其应该在国内消费市场花功夫,特别是利用区位优势,扩大我国农副产品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占有份额。二是加强营销网络建设,重点要建立企业市场推广网络体系、市场营销人员队伍体系、市内外产需协作配套体系、鼓励市场营销的激励政策体系等。三是不放弃海外市场,国外市场的萎缩是暂时的,企业要研究国外消费特点,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引进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技术,提高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作者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陈应美,徐小平.浅析金融危机对湄潭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影响及相应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

有机农业市场分析篇10

关键词: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对接;机制

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农产品生产供给信息与面向最终消费者的终端市场信息的脱节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信息化手段,使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等环节由生产导向向需求导向迈进,实现农产品供给市场和农产品消费市场的直接对接,进而改善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实现最大程度的共赢,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三农”服务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脱节的影响

(一)缺乏专业的终端信息组织导致农业生产者不能获得有效的市场信息

由于农民知识能力的限制和农村信息传递物理条件的限制,在参与市场交易过程中,面临较高的信息搜寻成本,使农民掌握的农业信息是不完全的、又是不对称的。这时,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就利用差价操纵整个农产品市场,将风险转移给掌握信息劣势的农民,使其承担市场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的农产品终端信息组织,农民要获得等量信息可能付出成倍的成本,增加收集信息的难度,同样增加了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的匮乏或不对称,会导致农产品市场的非均衡性,破坏农业投资所必需的连续性和稳定;还容易出现生产者小规模的同向生产行为,从而加剧农产品市场的非均衡性,加剧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流失,给农业生产者带来生产决策的盲目和低收益。

(二)农产品终端信息的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损害消费者利益

农产品终端信息的不对称是指农产品市场上卖方与买方对于有关交易对象的农产品内在质量、性能、价格等信息掌握是不对称的由于农产品具有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特征,而农产品本身的特性就会造成农产品消费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种行为的相互作用,最终会导致农产品市场中低质量的农产品将高质量的农产品逐出市场,消费者最终消费的是低劣商品的现象,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使消费者得不到满意的产品或付出较高价格。

(三)不能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资源最优配置的核心总量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分散在整个社会中的不同信息,以改善经济决策者的决策环境,实现市场对生产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当农业生产者不能准确、及时、有效地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时,信息对生产过程的导向功能就不能充分发挥,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目前,农业生产中所出现的结构性剩余,表明了农产品市场信息对农业生产的导向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实现。

二、造成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脱节的因素

(一)政府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

一方面农民作为主要的生产者受知识能力和农村信息传递条件的限制,信息获取的能力比较差;另一方面消费者不可能具备所有农产品的知识,消费者购买之前必须要进行信息的搜寻,有些农产品安全质量信息甚至搜寻不到。这使作为农产品市场中的两大主要主体农民和消费者在关键信息的获取上将会是高成本的,信息搜寻的高成本将影响农民和消费者对信息的搜寻,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美国在农业信息管理上,从信息资源采集到都进行立法管理,并不断完善这种体系。我国目前还没有介入到信息对接领域,仅对信息需求方与方进行一种宏观的、粗放式的管理。

(二)缺乏完善的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服务平台

现有的农业网站和农产品交易平台多侧重于流通环节的信息提供,缺乏面向广义的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的信息,使供需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从而导致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链是阻断的,上下游的信息不能顺畅地到达对方,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一方面,由于信息平台的缺乏,使农业生产者不能共享来自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信息。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使消费者没有一个渠道将他们关于农产品的价格、质量等的信息进行反馈,使得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得到体现,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

(三)缺少专业化的信息采集与组织

目前,农产品信息的渠道众多,但缺乏对信息采集、分析和的专业化的服务组织,成为造成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一是各信息主体之间缺乏统一和协调,缺乏一个专业化的服务组织来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导致相互数据不一致,造成决策的困难。二是,信息的目的性不强,信息不能实现及时有效对接。

(四)分销商与农户之间的利益约束机制不健全

农户与分销商之间存在着委托关系,委托关系的实质就是居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信息的关键作用在于改善市场参与者的经济决策环境,以保证或提高其经济收益。但是在农产品市场中,各级分销商本身就处于掌握信息优势的一方。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他们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随机的和暂时性的,缺乏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因此,他们仅依据自身的目标利益函数做出自己的最优化决策。而这种利益约束机制的缺乏一方面会导致分销商将价格定高,这样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没有将多获得的收益与农户进行再分成,也损害了农户的利益。另一方面,缺乏利益约束机制的农产品交易,容易诱发分销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进行信息欺骗行为,会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造成信息失真,使得农户依然按照传统的经验进行生产,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从而引发农户生产的盲目性,给农户带来较高的风险。

三、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对接机制构建

(一)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对接的概念

农产品终端市场是指农产品与消费者见面的市场,包括零售市场、批发商直销市场和生产商直销市场i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是指以农产品的供给、消费为导向而采集、储存和的产品、卖方、买方、交易及服务等各类信息;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对接是指将农产品终端市场的供给方和消费方的信息进行沟通、连接和使之保持一致性的活动和体系,从而实现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的完全性、对称性,为买卖双方和多方提供服务;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对接机制是指为实现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对接,而建立的一套流程、规范和保障机制。

(二)建立规范的信息对接流程

建立信息对接流程。具体流程是:专业化的信息采集队伍,采集买方信息、卖方信息、服务组织信息、产品信息、交易信息、服务信息和政府的监管与指导信息;将采集到的信息按照标准化或规范化的要求,输入到终端市场信息对接平台;经过专家分析和政府审核后,以供生产者、消费者、政府、服务组织等辅助决策和高校、科研院所理论研究等。

(三)建设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服务平台

根据信息对接流程,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双向或多向传播渠道的终端市场信息对接平台。平台的网络结构主要分为:信息采集和上传、信息传输、信息储存和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采集的终端设备有移动终端(手机,笔记本,信息机)和固定终端(台式机,传真机,固定电话,数字电视,触摸屏);信息的传输充分利用了internet、电话网、电视网三网合一的优势,最大程度保障信息的高效传输;信息经过储存和分析处理之后形成准确、权威的标准化信息;信息的和利用可以借助信息采集终端下行反馈及邮寄、email、报刊杂志、农产品目录等多种方式。

(四)制定信息的标准与规范

对买方信息、卖方信息、服务组织信息、产品信息和交易信息可采用农产品的产品分类和农产品的信息内容属性相结合的分类标准方案来标准化。具体的分类标准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如果没有国家标准,则参照使用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信息的内容属性分类标准可根据国际通用的商品编码与条码标识体系对产品的来源及属性特征进行定义,通过标准码可实现对农产品的追溯,并与国际市场农产品标准对接。对服务信息、政府的监管与指导等不适合标准化的信息,可采取规范化的方式来处理。

四、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

以立法的形式严格规定农产品终端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和等管理工作。一是明确管理机构。农业部门牵头,成立以农业、质监、工商、环保、商贸等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的农业信息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准确采集、严格分析、权威等管理工作。二是组建信息服务队伍。由农业信息领导小组,组建省、市、县一级的信息服务队伍,通过专门培训后上岗,进行实地调查,负责信息的采集和工作。三是明确信息公开、采集、分析与管理办法。对于信息获取处于劣势的农民,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向乡、村一级传播信息的方式,及时将农产品市场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同时,可采用广播、电视、邮寄、报刊和杂志等其他方式。

(二)加大财政支持

农产品信息服务属公共服务,是一项长期和持久性的工作,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一方面,基础设施的搭建和维护需较大的资金投入。主要是系统平台的建设和维护、采集和终端的购买和维护、传输网络租赁费用等硬件投入;另一方面,农产品信息的采集、审核、分析和等各环节产生的各种长期费用。美国的农业部及其所属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属于公务员编制,工作经费都由财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