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十篇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十篇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7:19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篇1

关键词:图式理论 四、六级写作 功能段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1引言

一般认为,写作水平短期内迅速提高可能性不大,英语写作也不例外。但是,针对特定考试或特定文体的写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备考,短期内有较大进步并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并非不可能。本文结合四、六级考试写作命题特点,借助“图式理论”指导四、六级写作的备考和教学,在强化学生“语篇图式”方面做理论性细化和实践尝试,提出“功能段落”备考和教学。

2Cet-4&6写作命题特点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中对大学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虽然四、六级写作要求考生达到“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但其命题特点相似,如多数有三或两个汉语提纲,是对内容的要求,且官方给高分范文多为“三段式”。三段可对应三个“功能”。历年四、六级论说文写作可概括为六种“功能段落”:现象、危害、原因、建议、观点、意义。

即使题目未给汉语提纲,也可写三段。如2011年12月四级,作文题目为“nothingSucceedswithoutaStrongwill”,且要求评论一个幽默说法“Quittingsmokingistheeasiestthingintheworld.i''vedoneithundredsoftimes.”那么,至少可写两个“功能段落”:(1)对所给“saying”的评论;(2)对主题的阐述。考生还可扩展一个段落,如建议、现象段。

总之,无论四、六级命题如何变化,“三段论”对应三个“功能段落”已成为其突出特点。

3“段落图式”与Cet-4&6写作备考、教学

图式理论认为,语言教学中的图式可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策略图式。语言图式和策略图式指学习者的语言基础积累和写作策略应用。内容图式指学习者已理解掌握的“事实知识”或“对于世界的背景知识”(Carrell,1984);形式图式指文体和语言组成文章的方式。写作过程是四种图式的积累、激活和重新建构;这四种基本形式运用于写作过程表现为:遣词、造句、布局和谋篇。

基于四、六级“功能段落”特点,笔者提出“段落图式”概念来概括六种功能段落。“语言图式”作为教学基础,“段落图式”作为写作教学的重点。如2010年12月六级作文,题目为“myViewsonUniversityRanking.”和三个提纲:(1)目前高校排名相当盛行(现象段);(2)对于这种做法人们看法不一(观点段:支持方观点分析“利”;反方观点分析“弊”);(3)在我看来……(观点或建议段)。

有时,试题给出两个汉语提纲,也转化为三个功能段落,如2010年12月四级作文题目为“HowShouldparentsHelpChildrentoBeindependent?”和两个提纲:(1)目前不少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现象段);(2)为了让孩子独立,父母应该……(建议段)。为使内容更详实,还可写“原因段”或“危害段”作为文章第二段。

4基于“图式理论”和“功能段落”的写作教学建议

写作备考,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思路和表达。思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表达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如果一个写作中既知道“怎么写”又知道“写什么”,他的作文预计可以顺利完成。从“图式理论”出发,形式图式和策略图式解决“怎么写”,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解决“写什么”。

4.1强化“遣词造句”,构建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的“功能”意识

教学和备考中,遣词是写作的基础,也是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的核心内容。四、六级评分中14分档次的要求如下:“文字通顺、连贯,基本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

遣词造句方面,强化两个能力:广度和深度。

(1)遣词方面。

广度即词汇的丰富程度(varietyordiversity)。考生的词汇丰富程度越强,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越是丰富。达到用词广度的技巧方面,可以使用同义词替换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同根词,还可以使用“范畴词”:上义词、下义词、相关词等(如,people可以理解为上义词,它的下义词可以为men,women,teachers,students,customers等,相关词汇为与主题相关的同范畴词汇,如2011年6月四级作文主题为onlineShopping,与该主题相关的词汇有customers,onlineshops,internet等)。

深度即词汇表达的学术化(academic)。四、六级写作一般为议论文,因此写作表达应该尽量正式、学术化。

此外,“功能段落”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词汇“功能”意识,即学生应该在学习时明确词汇的用途,如contributeto短语可用于(正面)现象段、原因段、建议段等。

(2)造句方面。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篇2

一、前言

近年来,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并就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卞树荣(2006)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大学体验英语》的实用性;邓贤贵、张坚(2007)论述了《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理念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全新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等大学英语教材均在实用性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华荣(2008)在内容组织上论述了《大学体验英语》交际内容的实用性;魏琳(2009)通过调查发现,从学生的选择上看,语言的实用性已被摆在了第一位,越来越多的学生已不再把英语学习当成应试的工具,而是希望通过学习能与人交流,无论是口头的还是笔头的,甚至同专业挂钩,达到学以致用;王帅(2009)指出《实用英语》的实用性明显加强了日常生活、工作与经济、科技发展联系密切的实用文体的阅读。

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英语四六级作文的写作水平,如于海艳(2005)、迟欢玲(2006)、胡学方(2007)、翁义明及陈兰芳(2008)、袁在成(2009)、郑映雪(2009)等在这方面均有阐述。

至于考研英语作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对某一年考研英语作文的点评,如曾微(2006)、许建平(2007,2008,2009);如何提高考研英语作文的应试技巧,如王静(2005)、吴蓓蓓(2005);分析考研英语看图作文及相应的对策,如杨小蛮(2005)易立梅(2008)等也曾有论述。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很少学者从考试的视角来论述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尽管滕德明等(2006)从教材编写中的原则、需求分析和实用性角度,在分析了2001至2005年5年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和在对学生、教师、社会的需求的分析后,指出了《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实用性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但此研究仅仅通过2001至2005年5年间的考试英语写作来研究了就某一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这尚不能足以较全面的了解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为此,本文将结合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题,来研究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以期为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考研作文的情况分析

为了更直观的反映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

通过对近20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作文题目进行整理、归类,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总结,总体而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题材呈现出多样性,包括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书信类、应用文、描写文、图表类等。在这些题材当中,以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居多,图表类则显得过少。

然而,从历年考研英语作文的得分情况来看,多数考生的看图作文得分不高,考生普遍反映此类作文很难。为此,很有必要对此类作文做一些简要分析,看图作文可以分为图画式作文和图表式作文(杨小蛮,2005):(1)图画式作文是用漫画、照片、图片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画蕴涵的寓意或者思想内涵理解表达能力,在逻辑的考查上,更偏重学生的总结能力;(2)图表式作文是以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表中的数据所包含的逻辑关系的挖掘与表达能力,在逻辑的考查上,由于图表是数据的形象化表达,更偏重于学生的数据整理与归纳能力。而这正是众多考生所缺乏的知识及能力。图表类作文,在历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出现不多,大学英语教材中类似的图表也极少出现。由于题型不对口,考生在审题、立意、表达上都与命题者的要求大相径庭(任荣,2001)。另外,根据最新的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在英语的写作a部分,今年新增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的内容,并且在大纲样题中有所体现,这是很重要的变化。有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对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的体裁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关于大学英语教材实用性的讨论

由于受到文章篇幅所限,本文选取笔者教学中所使用的《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进行分析。

首先,本文对翟象俊及李荫华主编的《大学英语》中的体裁进行统计。

再看由宁春岩主编的《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课文中的体裁。

为了进一步说明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的实用性问题,下面就《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专门涉及到写作方面的内容逐一统计如下。

《大学英语》的第一册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也兼顾写和说的能力,写作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使用连词、缩写句成词(组)、从句、简洁写法、从属连词用法、省略法、简洁表达法、同位语;第二册的写作练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连句成段的能力,包括连贯、并列连词和连接副词、由主题句引出段、从属连词和关系代词、句子逻辑顺序、词和词组及从句的并列写法、转折等;第三册的写作,从连句成段训练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写成段文章,初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写作能力,其中的第5、6单元有看图作文;第四册的写作,从基础训练入手,要求逐步做到按提示写成段文章,初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的写作能力,第7单元有看图作文。

而在《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写作练习分为一般写作(Generalwriting)和实用写作(practicalwriting)两部分。前者侧重培养学生的essay-writing的能力,后者培养学生阅读和模拟套写在交际环境下的常用应用文的能力。第一、二册的一般写作以纠正学生写作中的句子层面的结构错误为主;第三、四册以段落、篇章写作为主,以培养学生在清楚表达意思、整体构思、谋篇布局等方面的能力。

就应用文写法(practicalwriting)而言,涉及如下的内容:第一册有名片、道歉信、海报、储蓄表、订单、体育比赛安排表、通知、邀请函,第二册包含了入学申请表、个人广告、旅游保险、贺卡、健康表、私人信件、网络布告,第三册则有会议邀请函、获奖证书、广告、论文征集广告、网上课程安排、旅游行程安排、公共预警通告(毒品)、政府通告(反战反暴力游行),第四册安排了工作广告、演出安排表、投诉信、招聘广告、道歉信、问卷调查、保险单填写、提纲写法等应用文写作知识。

四、综合分析

综合上文对四六级及考研英语作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四六级作文的题材主要以写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为主,偶尔出现图表类和应用文类的作文;考研英语作文主要是图表类作文和应用文写作,从2010年开始新增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的题型。这两个对教学起很大指导作用的考试在写作方面有共同的要求,即都要求考生掌握应用文写作,而双方的不同之处在于四六级作文侧重考察考生能否根据所给的题目用英语清晰流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因而题材多为解释说明类的议论文;而考研英语作文侧重考察考生观察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因而题材多为图表类作文。一套讲究实用性的教材在写作练习部分应该注意两者兼顾。

根据本文第三部分对写作方面内容的统计可见,《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较之于《大学英语》有了很大的改善,更注重实用性,也就给予应用文写作更多的关注,这对大学生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及今后的工作无疑是极为重要得。然而,《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极少涉及看图写作方面的知识,根据所给汉语文章写英文摘要这方面的练习几乎为零。就考研英语写作而言,是极为不利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今后编写大学英语教材需要考虑到考研英语写作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要增加看图写作及如何提炼文章的摘要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满足大学生考研的需要,使得大学英语教材更具实用性。

五、结束语

纵观全文,本文在总结、归纳我国近20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作文题目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翟象俊、李荫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及《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宁春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的中与英语写作密切关系的内容,并就这两套教材的实用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这两套教材的实用性尚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今后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时候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卞树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编写理念及其对英语教改的指向[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邓贤贵、张坚.构建特色英语课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职业时空,2007(23).

[3]华荣.《大学体验英语》教材浅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魏琳.从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僵化现象谈英语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

[5]王帅.高职《实用英语》教材特点及应用方法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

[6]于海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应试策略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5).

[7]迟欢玲.如何写好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J].英语自学,2006(11).

[8]胡学方.从框架结构谈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J].贺州学院学报,2007(3).

[9]翁义明、陈兰芳.主题句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短文写作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2).

[10]袁在成.主题句在Cet-4&6写作中之功用[J].科技信息,2009(28).

[11]郑映雪.四六级考场议论文写作应急思路“三步曲”[J].英语自学,2009(11).

[12]曾微.2006年全国考研作文解析[J].大学英语,2006(3).

[13]许建平.2007年全国考研英语作文讲评[J].大学英语,2007(4).

[14]许建平.2008年全国考研英语作文讲评[J].大学英语,2008(4).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篇3

一、通知:

1、第六周活动安排

日期

星期

活动内容

参加人员范围

主讲人

备注

3.31

4.1

三年级教研活动原定4月3日

三年级教师

刘秀川

原定时间地点不变

小学音乐教师参加市级基本功说课展示

音乐教师

苏伦

上午8:30报告厅

4.2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正比例意义

六年级教师

赵东

上午8:30到六街小学

小学

一、二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1、一年级:夏夜多美2、二年级:三个儿子

杨立杰

潘研

上午8:30到昌盛园小学

灯市口小学交互白板研讨会8:50开始,半天

各校推荐一人

回来后向其他教师进行讲解集合时间另行通知下午回来后参加中心研讨会

语文数学教学工作研讨会

1、传达区语文、数学工作计划

2、双基测后要求

3、基本功

4、有关学科计划整书备课、出卷、开学一个月教学方面情况反馈,及提高成绩研讨

1-6年级班主任

完小校长

刘俊忠

杜玉海

路会芳

下午2:00,中心会议室除进城学习的教师外,不得请假

4.3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研活动京版普通教材8:40上课

内容:《草原》二课时现场教学,一课时说课

六年级语文教师

上午8:00中心坐车前往

小学高年级英语专题教研活动

2、对话教学讲座

3、先锋版

五、六年级四会重点词汇说明

全体

五、六年级英语教师

上午8:30F教室

2、英语沙龙第十期活动通知见请郭金勇参加,其他教师自愿。

3、请跨越课题所有教师,包括技术支持人员、管理人员查看昌平区跨越式课题中期成果评比作品征

集通知。学校网站最新通知里。

4、请六年级赵组长安排4月3日活动改期,定好时间后通知组员。

5、期中考试进度到4月18日第八周。主要思想:注重双基、强调能力。

6、4月4日清明节为法定假日,放假一天。

二、重点工作

1、各班继续深入加强基础性工作。包括学生学习兴趣、常规、习惯培养,班级管理、班集体教育等。

2、语文数学双基测试后的分析、补漏工作。建议各任课教师对双基测试中各项双基知识不达标的学生进行人人过关,这些学生是提高成绩的关键,这些双基知识又是这些学生应该掌握的

3、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时效性。深入研究教材,落实知识点,强化训练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本月各校进行培养学生能力课堂教学复赛,请各校长妥善安排好时间,并于月底报名单。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篇4

小学2017寒假告家长书

尊敬的家长:

我们的孩子即将迎来2017年的寒假生活,在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已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

为了使您能及时了解学校期末考试、放假时间和寒假安排,使您的孩子度过一个文明、平安、有意义的寒假和春节,现将寒假注意事项及下学期开学的有关安排告知与您,真诚地希望得到您的配合!

一、期末考试、放假时间和寒假放假安排及下学期报到时间表:

日期

考试科目及时间

上午

下午

备注

2017年

1月

9日

一、二、三年级语文:8∶30~9∶30

一、二年级数学:9∶50~10∶30

三年级数学:9∶50~10∶50

三年英语:14∶30~15∶10

四至六年级学生在家学习、休息。

10日

四年级

语文:8∶30~10∶00(市监测)

数学:10∶30~11∶40(市监测)

五、六年级

语文:8∶30~9∶40

数学:10∶00~11∶00

四、五年级英语,六年级综合

14∶30~15∶20

一、二、三年级学生放假。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15∶40~16∶20

五年级品德、六年级英语:

15∶40~16∶30

放假时间

一、二年级1月9日上午10∶50;三年级下午3:10;四、五、六年级1月10日下午4∶30

下学期开学上课时间

2017年2月x日(农历正月x日)

二、安全教育方面提醒

1.交通安全:风雨恶劣天气尽量不要外出;教育孩子外出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法规,不在公路上玩耍打闹,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和船只。

2.活动游戏、出外旅游安全:做到不玩火,不玩电、不做危险游戏、不去影响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严禁参与、封建迷信、结伙滋事等不良活动。严禁独自外出和不经家长同意与小伙伴结伴外出。严禁私自到江河、水库或山塘等地玩耍,严防溺水事故。严格遵守海丰县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春节期间市区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不在禁放时间和禁放区域及周边燃放烟花爆竹。

3.饮食卫生和其他公共安全:讲究健康饮食,不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不暴饮暴食,不挑食偏食,不吃或少吃过冷、过硬和辛辣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按时作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不到或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防范流感病毒的交叉感染。

4.居家安全:教育您的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自救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受骗上当,防止盗窃偷抢,防止出现拐骗事件。

5.上网安全:远离网吧和电子游戏室,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另外还请对孩子加强防寒防冻伤、防煤气中毒等方面的教育。

三、学习实践活动建议

1.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份合理的假期学习、生活计划,并督促其严格执行计划。

2.督促孩子自觉合理安排时间,查缺补漏,认真完成《寒假作业》以及老师布置的其它作业。建议家长每天坚持与孩子开展适度的亲子体育锻炼(如跑步、羽毛球、乒乓球等)。

3.鼓励孩子在假期里坚持参加音乐、美术、舞蹈、武术等艺术的训练。

四、行为习惯方面要求

1.请家长陪伴孩子成长,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自觉遵守文明卫生纪律,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2.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关注并教育孩子管理好自己的压岁钱,用钱要得当、有意义;自觉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居家、出外、走亲访友时教育孩子注意文明语言和行为,做彬彬有礼的海丰小俊才。

3.带着您的孩子在春节前夕为身边需要关怀的人送去一份温暖、献上一片爱心。

4.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增强孩子尊敬长辈,孝敬长辈的感恩意识,结合学校开展的“新劳动教育”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祝您的子女过一个愉快、安全而有所收获的寒假!祝您及全家春节愉快!吉祥安康!丁酉年大吉!

xx镇xx小学

二一七年x月x日

回执(请沿此线剪下交回班主任)

xx小学二一七年x月x日的《告家长书》已收悉,并知其内容。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篇5

一、学校高度重视

学校全体行政干部共同认真阅读上级文件,细化各项工作并分工到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印发了教育行风民主评议问卷调查表及征求意见薄。

二、做好舆论宣传工作,使该项活动落到实处

领导小组成员在充分领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向全体教师传达上级会议精神,通过班主任向学生家长作好宣传工作。为了扩大影响,营造氛围,使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了解教育、支持教育,共同为教育出谋划策,学校组织鼓号队在校门口迎接各位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在校门口张贴教育开放日活动内容、开放日参观活动示意图;在教学楼前面悬挂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创一流环境,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育时代新人,劲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莅临指导”的宣传标语;在校门口设有学校咨询台,有领导干部当场解答社会人士提出的问题;通过板报、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向社会各界人士展示学校近几年来取得的成绩。

三、活动过程扎实有效

10月21日(星期六)9:00—15:00,学校面向社会全天开放。

周六上午向一、三、五年级学生家长开放,周六下午向二、四、六年级学生家长开放。

首先由各班班主任向各位家长汇报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让各位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工作;其次,下发XX年章丘市教育民主评议问卷,向各位家长征求意见与建议;再次,由班主任带领各位家长参观学校的各个功能室及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此项活动使社会与学校进一步沟通,学生家长对学校更加了解,纷纷表示愿意与学校共同承担教育大任。

四、民主评议问卷调查的意见和建议

(一)学生思想品德方面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2、希望孩子全面发展。

3、对不听话的孩子要严加管理,采取措施。

4、学生花零用钱现象严重,注意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

(二)教学管理

1、让更多的孩子参加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

2、希望老师常与家长联系,可用纸条或打电话。

3、加强校门口接送孩子秩序的管理。

4、建议下午放学晚一点。

5、请老师们为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及阅读水平想想办法,让学生多写多练。

6、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7、多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多进阅览室。

8、充分利用功能室。

(三)后勤管理

1、希望学校加强自行车管理。

2、早晨,专车时间太早。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篇6

关键词:新版教材;小学英语;变化;特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2-083-06

一、教材修订总体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Learningenglish(三年级起始版)》是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而成的,经教育部审定通过,供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使用。此次《小学英语Learningenglish》2011版,能更全面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体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积累,学法形成及情感培养;彰显英语教材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保持教材先进的教学理念、地道活泼的语言特色,并保持教材浓厚的生活气息,突出趣味性;提高了教材的适切性,调整了教材的容量和难度,增强了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教材修订依据

此次修订根据2001年以来的教材实验情况,听取了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教材的修订意见和建议,综合分析各地区反馈的各类信息,切实增强教材的适切性和可操作性,继续发扬教材内容活泼有趣、知识系统、语言地道等特点。

三、教材修订内容

第一,调整话题内容,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渗透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人身安全教育以及绿色健康生活观念的养成。比如:在四年级上册增加了购物不用塑料袋,使用环保手袋的内容。六年级上册中加入一定要吃早餐,多吃蔬菜和水果,积极锻炼身体等。

第二,进一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中扩充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内容,包括春节包饺子、串亲友,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传统文化常识。

第三,增强了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适当减少新授内容,增加各类活动和练习,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玩、唱、演等活动中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例如:三年级上册Unit1,Let’splay!通过memoryGame这种课堂上常用的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练习his,her等较难区分的词汇,有效的形成对知识的运用和巩固。

第四,降低教材的整体容量及难度。

例如:每册减少了4节新授课,四年级下册Unit2改变原来星期、月份、序数词、节日集中出现的情况,调整其出现的顺序和位置,使知识点分解在不同的单元。

针对一些规律性的语言内容进行提示,如四年级下册Unit2数字几十的构成、序数词词尾的th等用不同颜色标示,复数构成通过对话中的语句进行引导等。

四、修订后教材的基本框架与编写体系

小学三年级起点教材按学期分册,从三年级至六年级共八册,每学期一册。每册包括四个单元,每单元包括6节新授课和1节单元复习课,共24课和4节单元复习课。教材最后收录两个词汇表,一个是单元词汇表,方便学习,另一个是字母词汇表,方便查词。

(一)新授课

每单元第1-5课都是新授课,每课两页。新授课采用学习内容加活动的形式,即首先呈现学习内容,然后设计相应的活动以练习学习内容。

(二)故事课

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开始,每单元第6课为故事课,用本单元所学语句及词汇编写故事,生动有趣、可读性强。通过故事阅读既进一步巩固了单元所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习惯并使其初步形成了阅读策略,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复习课

每单元最后是复习课。三至四年级复习课占3页,一般设计5-6个练习活动,其中包括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的练习。第1个活动Listenandtalk.通常是本单元主要语句在语境下的运用练习,目的是通过创设一个情景培养学生语音运用能力。第2-4个活动,通过看、听、读、做的形式,检验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五、修订后教材的具体变化

(一)结构变化

新教材结构:

>>每册包括四个单元;

>>每单元包括6课+1复习;

>>每册共24课和4个单元复习;

原教材结构:

>>每册包括四个单元;

>>每单元包括7课+1复习

>>每册共28课和4个单元复习

(二)话题变化

在保留原来的整体结构、提倡交际语言教学为中心的编写体系的基础上,对原有单元话题进行了调整,使主题更突出,前后内容更连贯,安排更合理,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三年级从学生的切实生活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话题。包括学校生活、数字、颜色、家庭、动物、食物等。

四至六年级话题根据主人公的成长活动及生活经历,重点关注学生自身成长和社会生活,包括生活习惯、交通规则、环境保护、理解交流、跨文化交际等,强调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理解中外文化,提高个人素养。

Book1

原书修订后

Unit1:SchoolandnumbersUnit1:Schoolandnumbers

Unit2:FriendsandColoursUnit2:FriendsandColours

Unit3:BodyandFeelingsUnit3:FeelingsandBody

Unit4:FamilyUnit4:Family

Book1

原书修订后

Unit1:FoodandmorenumbersUnit1:animalsonthefarm

Unit2:FoodandRestaurantUnit2:animalsatthezoo

Unit3:ClotheswewearUnit3:Foodandmeals

Unit4:atHomeUnit4:FoodandRestaurants

(三)降低教材的整体容量及难度

减少了词汇量。第一册出现的总词汇数由原来的259个缩减到了163个,认读词汇由原来的74个缩减到了73个。第二册出现的总词汇由原来的270个缩减到了194个,掌握词汇由原来的76个缩减到了74个。

全套教材1~8册按照《英语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将词汇学习进行科学分类,总共三类,即掌握词汇(能听懂、会说、认读、书写并正确运用)、认读词汇(能听懂、会说、认读并口头运用)和听说词汇(能听懂、会说并口头运用)。其中1~8册教材中共出现词汇约700个(歌曲、歌谣中词汇不计其中),其中掌握词汇(能听、说、读、写、运用)调整为约500个左右(涵盖课标所列的423个词汇),认读词汇200个左右(包括短语)。

(四)增强了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五)强化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复现率

(六)增加了语音系统的学习

(七)增加了音素Lettersandsounds的学习

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开始,每单元第5课添加了LettersandSounds,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发音规律并逐渐运用语音规律认读简单的单词。

三年级重点了解常见的五个元音字母及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

四、五年级了解常见的字母组合的发音,并增加了trytoread。

六年级设有解重音、连续、升降调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小学生单词拼读能力,为英语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八)增加了单元复习课的具体练习活动

每单元有一个单元复习课。根据单元目标设计了典型的包括听、说、读、写的练习活动,检验学生对该单元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九)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借鉴性方案

每个单元复习中增加了Howamidoing?评价部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的多样化,体现学生是评价主体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十)词汇表变化

每册书后附两个词汇表。表一是重点词汇,按单元顺序排序,所列词汇要求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和书写(第一册要求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表二是整体词汇表。按字母排序,标注本册出现的所有词汇(前面已掌握的词汇除外),包括听懂、会说、认读词汇以及超标词。

(十一)增加并简化部分歌曲、歌谣

低年级歌曲总数量有所增加,增加了一些歌曲简单、曲调优美、琅琅上口的经典儿歌和歌曲,简化、改写部分原有歌曲、歌谣,减少生词。

六、修改后的特点

1.话题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好地体现了“学习活动化,活动交际化”的学习情景。

2.安排了大量有趣的活动,使本套教材的英语学习更加体现了“有趣而容易”的特点。

3.教材内容更加连贯、系统,编排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4.修订后的教材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渗透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体现了教科书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要求。

5.增加了有针对性的练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七、教材使用建议

在使用教材前,请老师们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按《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学习目标、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等开展教学。请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习目标循序渐进

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任务,设计教学目标。

三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内容,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整体感受学习内容(尤其是有关问候、介绍姓名等),对数词、学校学习相关的物品词汇应注意从音、义、形整体输入,在语境中理解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注意倾听、认真模仿、大胆开口、不怕出错的学习习惯。

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特别是在小学起始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教学简单化现象。有的老师认为:这些单词早晚都要背,不如学了就让学生背写。这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没有学字母,单词要如何记忆呢?可在学完字母之后,逐步让学生尝试记忆单词的拼写。

(二)设计多样活动用语言做事

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教材中的活动都用图示的方式说明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操作的方式。第一册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有听听说说、说说唱唱、玩玩演演、读读写写等。

活动有两类:

一是语言操练活动。如:歌曲、儿歌等。小学生喜欢轻松愉悦的活动,学生在歌曲的旋律和儿歌的韵律中熟悉语言、记忆语言有非常好的效果,尤其适合低年级学生。建议老师合理采用此类活动,不要认为教唱歌、说儿歌是浪费时间。

二是语言运用活动。如:第一册第四单元19课第3部分Let’sdoit!以Danny为范例,要求学生能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

教学中应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一般情况下,先语言操练活动,后语言运用活动,以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为目的。教材中语言运用活动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

如:第一册第2课第3部分Let’splay!活动具有真实的交流意义,以游戏的形式介绍自己和他人的姓名,操作方式一目了然。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展示学习成果,练习语言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教材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都是依据小学生的生活设计的。如第一册内容的主题:"Schoolandnumbers","Friendsandcolour","Feelingsandbody","Family"。

如:故事课的设计,体现了单元内容学习从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整合。故事课Lynngoestoseeadoctor中actoutthestory活动,体现了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教材中的活动体现了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联系。

如:第一册第3课第3部分Let’splay!画画猜猜,第一册第10课第4部分Let’sdoit!找字母涂颜色等,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三)指导学习策略提高效率

教材中体现指导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内容。

如:从第一册第3单元开始,逐渐构建语音系统,帮助学生了解简单的语音规律,运用规律认读简单词汇。其中能够结合学生母语学习的经验和认知发展需求,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异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学习策略的能力;感知和模仿英语发音的特点;有效记忆和使用英语词汇的方法。

请老师们注意:

教材中语音学习的内容安排是每单元呈现一次,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应体现在每节课中,只有坚持积累,学生才会了解、运用其规律,形成词汇学习的有效策略。

(四)运用多元评价激励为主

教材在每个单元增加了Howamidoing?部分。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该部分体现了评价目标的多维化,以学生为评价主体。

请老师们注意:

教材中的评价表只是提供一个可参考、借鉴的案例,在实际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可针对每一课的学习目标设计评价目标。

如:针对第一册第1课,可设计如下:

建议教师建立并说明评价的标准,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在运用形成性评价时,一定要考虑其可操作性,不宜太繁琐或影响课堂的正常进程。

(五)结合教学需要使用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1.根据所在学校的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现有水平、课时安排等,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对教材所做的补充和删减,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活动加以替换。如:第6课第2部分

Let’schant!

one,two.Howareyou?

three,four.openthedoor.

Five,six.pickupsticks.

Seven,eight.Don’tbelate.

nine,ten.Sayitagain.

其中生词较多,如有困难,可加以调整或替换。

3.根据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对教材编排顺序作适当的调整。

4.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材中建议的教学方法,采用最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方法和步骤。

(六)需要关注的问题

1.关于教学步骤,本套教材教参中提供的教学步骤为:

Classopeningandreview

newconcepts:Demonstrate,drill/practice

Classclosing

与其它教材的教学步骤(如人教版的5步法)是一致的。

2.关于字母书写,本套教材提供的字母手写体是目前英语国家较流行的一种书写体。有些字母书写的笔划、笔顺与斜体书写不一致。切记,这不是错误的!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教学正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onHowUniversityCet4&6toServeCollegeenglishteaching

LiUHong

(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andLiterature,wuhanDonghuUniversity,wuhan,Hubei430212)

abstractthisthesisexploresthepositiveandnegativeinfluenceofCollegeenglishtestBand4&6onCollegeenglishteaching,andproposeshowtoutilizethepositivesideeffectivelyanddecreasethenegativesideextensively,inordertoservethecollegeenglishteachingconstructively.

Keywordscollegeenglish;Cet4&6;englishteaching;positiveimpact

1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英语教学的正面影响

(1)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给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英语的目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培养自己在英语方面的各项技能。目前,多数大学将学位与四、六级证书挂钩;学生就业时,用人单位也非常看重四六级证书。在这样一个考试制度的激励下,学生更能专心致志地上课,从而更好地达到积极有效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四、六级通过率,教师们也会把教学重点向四、六级考试内容倾斜,以便达到更好的考试成绩和评价。另外,教师们的教学热情也会高涨。

(2)四、六级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很多大学投入了大量资金,以便更好地更全面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例如,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中心、广泛使用语音室、以及派老师外出学习等等。就学生自主学习中心而言,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和自主学习,学生们在参加考试后,可以通过考试结果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而调整原先的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学生们可以将自己在某些知识点方面的欠缺传达给教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或者改进教学计划,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音室的使用,也可以极大地提高英语听力课的效果,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派老师外出学习也可以提高老师们的专业素质,这些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都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教学措施

就学习而言,测试是了解学习结果的必要手段;就教学而言,测试是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所教的内容和知识点的重要途径。当然,测试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目的却都是同样的;而测试的结果跟测试的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有关。实践证明,大多数的测试都具有反拨效应。研究反拨效应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探究降低负面反拨效应,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充分发挥测试的正面效应,减少测试的负面效应,这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和研究,提出以下几点:

2.1针对新题型,强化训练与辅导

2013年12月四、六级考试采用的新题型,加大了听力部分的分值比例,对某些听力题型进行了小幅度调整,同时也加大了主观性试题比重,翻译题难度和分值都有所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大学英语教学应该相应地增加一些与新题型相似的练习。至于听力课,第一,教师应该补充一些跟学生生活和时代特点比较贴近的听力和影视材料,从而扩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第二,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多利用课外时间锻炼听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巩固课堂学习效果。针对翻译题,教师还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合适的翻译材料给学生练习,并且指导学生课外利用网络或者图书馆资源进行相关的复习,这些都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2.2重视学生兴趣,实施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要注重因材施教。一方面,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们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他们的学习背景和学习环境不尽相同,学生们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制定出不同水平不同阶段的分层次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针对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和教育背景,应该对他们实施英语分层教学。

3意见与建议

3.1四、六级应聆听教育的召唤

四、六级是学生的需求吗?如果四、六级是学生的需求,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一切教学都围绕怎么提高过级率吗?如果不是,那么学生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教师应该怎么做以达到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需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阶段情况下,教师们的教学真的对学生有用吗?聆听教育的召唤,教育者就会常常进行反思:这样做对吗?我的责任是什么?这样做对学生有用吗?我本应该怎么做或者我怎么做会更好?

3.2应有不同的过关标准

20世纪教育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以对待物的方式对待人,以锻炼肌肉的方式培养心灵。不可否定的是四、六级考试从一开始是好的,不管从教育目的、教学论还是学习论上看。但是越往后发展,四、六级考试要求所有大学生必须统一过级,不分专业,试卷一样,考试机制一样,评分标准一样,过关水平一样,这就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学生的需求。现实中存在专业差异、地区差异以及各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因此不应要求所有的学生是同一个过关标准。

3.3让学生学有所用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成绩虽然都还不错,有的学生考试甚至达到了相当高的分数,但我们的教学一直以来都侧重读写而不是听说,侧重应试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大部分学校、教师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四、六级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口语教学也是有心无力。怎么做能让英语学有所用成为教师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一,这些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关注学生的体验,而不是只针对通过四、六级而进行教学。学生在考四、六级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想明白英语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所占的重要性,如果很重要,那就不单单的是过级而已,在平时的英语学习过程当中,应该加强自我锻炼,给自己找机会学习实用的英语。第二,四、六级可以分专业进行,如学习法律就考法律英语,学习会计就考会计英语等等,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4小结

教育是一项关乎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健康成长的千秋大业,关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兴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存在的争议颇多,这也表明它确实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需要我们改进。关注当今社会各行业对英语使用的需求,使英语四、六级在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级别要求。使四、六级更人性化,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生活的世界和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世界中的体验,而不是有些专家学者们高高在上的想当然的认为好或者不好。四、六级只有走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生活,其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郝栓虎.关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2).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汉英翻译技巧

“级”的概念,使人们联想起考试。有了级,各学校就有了一级考试、二级考试、三级考试,全国就有了四级考试、六级考试[1]。大学英语四、六级近年来一直被视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和评价高等院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一个硬指标[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成为高校学生最重要的考试之一,同时也成为毕业生求职的敲门砖。因此,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关注度以及参与人数可谓是史无前例的。那么,如何才能在四、六级考试中成功过关并取得好成绩呢?这其中听说读写译五个部分缺一不可,此外,考试技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拟从四、六级考试改革前后新旧题型的比较以及四、六级考试中汉英翻译这一模块的考点着手,探讨汉英翻译的技巧,旨在使广大考生在复习阶段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在《改革方案》中,综合测试部分的另一重要题型是汉英翻译。该题型要求用汉英翻译的方法补全五个句子,每个句子的平均长度约为15个单词,需填入的部分为6到10个单词,占总分值5%,通过分析最新几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真题,我们不难发现新题型在放弃专门的词汇语法结构题型后,把相关知识点设置到了汉英翻译部分。下面是几例08年12月和08年6月真题中汉译英题目:

例题1:itwasverydark,butmaryseemedtoknow______________(本能地知道该走哪条路).

标准答案:whichwaytotakebyinstinct

考点:动词不定式的特殊用法

例题2:idon’tthinkitadvisablethatparents___________(剥夺孩子们的自由)tospendtheirsparetimeastheywish.

标准答案:deprivetheirchildrenoffreedom

考点:短语和搭配,六级高频词汇deprivesb.ofsth.

例题3:olderadultswhohaveahighlevelofdailyactivitieshavemoreenergyandalowerdeathrate___________(与不那么活跃的人相比死亡率要低).

标准答案:comparedwiththosewhodon’t

考点:过去分词和定语从句的用法

下面两例是08年6月真题

例题4:marycouldn’thavereceivedmyletter,___________(否则她上周就该回信了).

标准答案:or/otherwiseshewouldhaverepliedtomelastweek

考点:对含蓄条件句的掌握

例题5:neveronce___________(老两口互相争吵)sincetheyweremarried40yearsago.

标准答案:hastheoldcouplequarrelledwitheachother

考点:倒装句的掌握

从以上五例翻译真题可以看出,其中重点考察的各类短语及语法知识与六级旧题型中词汇测试重点几乎是重现的,也就是说命题专家将六级旧题型中词汇与结构中重点考查的知识点,转移到了新题型中汉英翻译的重点。由于汉英翻译比单纯的四选一的词汇题型难度更大,也更灵活,知识运用更全面,这一新题型势必成为六级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很少有考生能在这部分得高分。虽说汉英翻译题从测试手段和效果来说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是,归根结底汉英翻译考查的内容不外乎是语言基础知识,即核心语法考点、高频词汇和句子结构的掌握,下面就从这三方面考点入手来具体探讨汉英翻译的一些技巧:

一、核心语法考点

这部分语法考点大多数是以前词汇语法考题考点的重现和转移,尽管词汇单选题现在不考了,但是还是不能忽视这部分题目,因为考点是一致的。核心语法考点最重要的是虚拟语气,其次是倒装结构、从句知识及非谓语动词等。

1.虚拟语气

(1)虚拟条件句:表示说话人的愿望、建议、推测或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三个公式:

(2)含蓄条件句:主要标志有without,butfor,othetwise。

(3)省去if的虚拟条件句:当动词或助动词were,had,should置于句首构成倒装句。

(4)asif或asthough引导的方式状语从句,表示与实际情况相反。

表示与现在事实相反时,从句用动词过去式(be动词用were);

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时,从句用动词过去完成式;

表示将来不太可能发生的情况,用过去将来式。

(5)动词wish后的宾语从句,表示未实现或不太可能实现的主观愿望。从句中的谓语动词用过去式表示目前与事实相反的愿望;用过去完成式,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愿望;用过去将来式,表示将来不太可能实现的愿望。wish和ifonly等词后的虚拟语气一直是六级考试各种题型的热门考点。

(6)表示命令、建议、请求等动词及其衍生词后跟“should+V”形式的虚拟语气。如demand(要求),suggest(建议),insist(坚持),order(命令),propose(提议),require(要求),request(请求),command(命令),recommend(推荐),decide(决定),ask(要求)等动词的宾语从句,从句的谓语动词必须变成“should(用于所有人称)+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略。

(7)含有下列形容词、过去分词引出的主语从句,谓语动词必须虚拟语气(should+V),necessary(必要的),important(重要的),imperative(必要的),essential(基本的),advisable(建议),strange(奇怪的),desirable(合乎需要的),vital(极其重要的),order(命令),suggeste(建议)等。

2.倒装句

对倒装句的考查是汉英翻译题重中之重,主要掌握以下几种模式:

(1)以否定词开头的句子,如hardly,never,not...untill,rarely,seldom,little,few,neither,nor等。

(2)主系表倒装,即形容词adj/现在分词Doing/过去分词Done+be+S句型。

(3)Sodo/does/did+S或者nordo/does/did+S句型。

(4)虚拟条件句中以should/had/were位于句首。

(5)成分前置。

(6)满足三个条件:a.以介词短语或副词开头;B.以be为代表的状态性动词如lie,sit,stand,或来去动词come,go,rush等;C.主语必须是名词。

(7)比较结构的倒装。倒装句的翻译关键是助动词,部分倒装句在翻译的时候不要忘了助动词,此外,时态要配合,如08年6月的真题85.neveronce___________(老两口互相争吵)sincetheyweremarried40yearsago.答案:hastheoldcouplequarrelledwitheachother,很多考生知道用倒装句做,但最后因为助动词has的错误而失分,因为空格后的从句有since引导,故本句倒装句应该使用现在完成时。又如07年2月的真题83.onlyinthetown___________(他才感到安全和放松).本句答案:canhefeelsafeandrelaxed该句倒装结构中应该使用情态动词can,而考生常常在此处失分。

3.非谓语动词和独立主格

命题专家在这部分主要考查分词、动词不定式及独立主格在句中作状语的情况。不定式的重点是时态问题,如08年6月真题84.nancyissupposedto_________(做完化学实验)atleasttwoweeksago.本题主要考查对动词不定式的掌握。空格后的atleasttwoweeksago表明“做完化学实验”这个动作发生在主句的动作之前,故应该用动词不定式的完成式“havefinished”来表达,因此标准答案为“havefinishedher/thechemicalexperiments”。其次,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以及动词不定式的区别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还有就是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而这往往是中国学生的弱项,遇到此类翻译不妨用相应的状语从句来取代独立主格。

4.强调句

强调句结构“itis/was...that/who...”是又一个考查热点。一般会让考生翻译that/who后面的部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强调句切勿和定语从句混淆。

5.从句知识

(1)定语从句:作为整个英语语法体系中的一个难点,定语从句的考查是必不可少的。而对定语从句的考查焦点集中在关系词上,即根据不同的先行词和从句本身的结构要求判断应该选择关系代词还是关系副词,以及具体选择哪个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对于定语从句的翻译技巧只要遵循“先后再前”的原则,即先看后面,看从句本身缺少什么成分,如果缺少主语和宾语,则确定选择关系代词,如果缺少状语则选择关系副词。另外需要注意区别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没有代替对象,不作句子成分,它只对前面的名词作出解释,具有一定的内容性,而定语从句必作句子成分。

(2)状语从句:对于状语从句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让步状语从句和比较状语从句上面。常考的句式有“无论(nomatter)+疑问词”,“倍数表达a是B的多少倍”,一般有两种方法:1)“twiceas...as(是……的两倍)”,“onethirdas...as(是……1/3倍)”。2)“twicethe+n(是……两倍)”,“onethirdthe+n(是……1/3倍)”。“与其……不如”通常可以这样表达:1)notsomuch...as,2)lessamoreB,同级比较有“noless...than(和……一样多)”,“nomore...than(和……一样少)”。

二、高频词汇的考查

六级高频词汇是汉英翻译的一个重要考点。对于这些单词要掌握的不仅是它们的汉语意思,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它们的用法。分析近年六级真题可知,近形词的考查正成为考点,如attributeto(把……归因于)和contributeto(造成……的原因),这两个单词不易分辨。此外,固定搭配是最为核心的考点,也是近几次命题密度最高的知识点。比如名词与动词搭配、形容词与名词搭配、动词与副词的修饰关系、名词与介词搭配。更为重要的是常见的固定词组及固定表达,这些都可能成为每次考试的命题重点,也是考生复习的重心。例如,07年12月真题84.itisabsolutelyunfairthatthesechildren_________________(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答案是:shouldbedeprivedoftheirrightstoreceiveeducation,本题主要考查虚拟语气及“被剥夺……的权利”这一固定表达。无独有偶,在08年12月的汉英翻译中再次考到了“剥夺孩子们的自由”这一用法“deprivetheirchildrenoffreedom”,因此,我们可以总结技巧如下:首先要准确选词,确切表达词义,主要有赖平时的积累,其次可以旁敲侧击达到目的,碰到所要翻译的那个确切的单词一时想不起,可以换一种表达绕着说,毕竟翻译不是什么固定的模式,答案可以多种多样,在备考复习阶段需要开阔思路,多记同义词、近义词等。

三、句子结构

汉英翻译部分考查的是句中的一部分翻译,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该部分在全句中的成分,然后判断该填从句还是短语,是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如果所译部分是从句,就选择合适的连接词进行翻译;如果所译部分只是短语,看其是否作句子状语,如果逻辑主语一致即可,否则按独立主格来翻译;如果所译部分只是主句或某从句的一部分,需要注意确切作什么成分,再选择适当的词性。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无论什么句子都要考虑其时态、语态和主谓一致的问题,考生在做题过程中虽然能注意到主要考点如定语从句、形式主语等,但常常在这些细节处丢分。

总之,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语言,而翻译能力是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3]。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它需要的是综合语言知识的运用。一方面需要扎实的基础语法知识,另一方面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同时特别关注英语和汉语用法的差异,如英语属于后重性语言,一般名词后面常接七种后置定语――介词短语、副词短语、形容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不定式及同位语,而汉语是前重性语言;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英语无主句、therebe结构或者根据情景补出语境来翻译之外,运用被动语态来翻译也是常用的技巧。以上都是在做题目时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只要我们找出语言的规律,坚持多练,攻破汉英翻译这座堡垒乃至顺利通过六级也就指日可待。历史跨入21世纪后,全球一体化加速,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中国社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各行各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愈益迫切,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4]。掌握技巧,把握机遇,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中“级”的概念和词汇要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Vo1.35,no.5:380.

[2]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no.9:48.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篇9

关键词:四、六级考试;大学英语;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41-03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改革方案》)于2005年并在全国所有大学实行。(考委会,2005)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改革方案实行之后的确给全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了培养、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的提高等。但不难看出,有一些打算通过改革来解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内容的改革

2005年的《改革方案》大幅度增加了听力理解题在整个分值中的比重(从原先的20%增加到35%),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听力教学,大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也应当有相应的提高。根据石小娟的调查,“听力考试改革在一定时间内对学生的听力学习产生了明显的正面反拨作用,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高学生交际能力要求的贯彻落实,激发了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石小娟,2010)当时还有一种认识,认为提高听力测试的比重能够让学生掌握“不断提高英语使用水平的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张尧学,2008)。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最近几年在某些学校试行的大学英语四级机考(或称网考)中,以听力和视频为基础的题型的分值甚至占到了70%这样空前的高度。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找不到可以证明这一点的明显例证。事实上,关于这一点也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王初明指出:“如果是考虑到‘听’可助学生发展持续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还可带动其他语言技能的学习,那么在这两方面‘读’并不逊色,甚至更优。”他还对大力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这一做法有否必要的问题提出了异议。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他的观点是站得住脚的。他所说的这种状况其实已不是一种可能性,而已经是现实。另外,蔡基刚也有相似的看法:“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该为培养学生较强的读写能力”,“我国大学生的读写能力问题比听说还严重”。(蔡基刚,2011)因此,在现阶段不宜继续盲目增加听力理解在考试分值中的比重。新的机考(或网考)这样的题型设置和实际操作方式,且不说大规模推广所需的高额费用是否值得,即使在相对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的大学中,从技术层面上看来至少在目前也是很难大规模推广的。例如,网速能否达标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毫无疑问,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应当是能够对考生的各项英语运用能力进行更好的评价。可以考虑在分数上分别体现学生不同能力上的差异。根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修订版)》规定,既然四级考试已成为一种水平考试,建议可以就其内容(包括题型设计)等方面学习、参考像托福、雅思等世界上几种历史较悠久、水平较高的英语水平考试。其中雅思考试在准确测试考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方面获得了各方较高的评价,尤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当然,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我们也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来设定考试的内容和题型,以便最大程度地完善我们自己的“大学英语水平考试”,使之尽可能准确反映我国大学生考生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举例来说,国外的英语水平考试都不会有中、英互译题型,但我国的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就可以包含类似这样的考题,因为中、英文互译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英语运用能力,我国的大学生应当有所掌握。熟练掌握这项翻译技能对于大学生毕业的工作和日常交往将会是有益的。另一方面,既然总分设置了710分,给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分别设定一定的分值以体现学生在这几方面的能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分系统的改革

《改革方案》在记分系统上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由原来的100分制改为710分制;(2)取消及格线,只报告总得分和各个不同题型的得分。第一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拉大考生间的分差,这样做可以增加不同英语水平考生之间的区分度,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区分考生之间的水平差异,并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出更好的选择。根据金艳的说法,这也是为了让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情况“提出切实的教学要求,甚至可以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利于教学行政部门作出合理的教学安排。”(金艳,2005)但从这几年的实际效果来看,这一改革的初衷实现得并不理想。很少有学校会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的教学目标,大量存在的现实只是盲目地攀比,而这种状况的出现和改革的不彻底有着莫大的关系。第二项改革主要是为了避免某些学校一味追求通过率以及不同学校之间的盲目攀比,当然也有想要改变有些学生在“通过”四级或六级考试(即拿到“证书”)后就放弃英语学习的做法。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不难看出,第二项改革的目标基本上未能达到。分析其主要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首先,只要有分数存在,就使得各校有可能“追求通过率”,而各个学校间也有可能进行各种比较。事实上,制定某个分值,然后以此分值作为制定某些政策的标准(类似“及格线”的作用),是一项轻而易举的事情。同理,只要有分数,各校间要进行比较是很方便的。事实上无法阻止任何一所学校用某种统一考试的分数来与同等条件的学校进行比较。由此可见,只要有分数,类似的问题很难得到根本的解决。而迄今为止似乎还从未见过没有分数的英语考试。既然如此,除非完全取消四、六级考试,否则无论如何也难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其次,虽然四、六级考试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至少给了他们一个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其副作用是:许多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四、六级。改革后虽然从官方层面上来说已经不再提“通过四级”或“通过六级”,也不再发放“四级证书”或“六级证书”,但事实上在广大学生中间“过四级”、“过六级”的说法依然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改革的不够彻底所造成的。根据考委会制定的规则,要获得参加六级考试的资格,就必须在四级考试中达到某个分数(一般为425分)以上。这样一来,许多学校,包括许多学生和教师都把这个分数当成了实际上的“及格线”,并进而把这个分数(425分)也当成了六级考试的“及格线”。这种状况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这项改革的初衷无从实现。消除这一隐患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在大学英语考试中取消四、六级的分级。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如下三点:(1)既然四、六级考试不再分级,“可以报考六级的分数线”不可能再有。没有了这样的分数线,任何类似“及格线”的分数线也就不会出现。这样,各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上面所说的改革初衷或许能部分得以实现。(2)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适应当时教学大纲规定的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核已修完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六级也是一样。但是,许多学者都认为这样的目标难以实现(程慕胜1998;蔡基刚2007)。正如蔡基刚所指出的,“四、六级考试的实施的另一初衷是作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配套措施来检查大纲的贯彻情况(这就是四、六级考试名称的由来),而现在,大纲即‘课程要求’已取消了分级教学(分级不分级,分多少级由各学校自己决定),就等于失去了基础”(蔡基刚,2007)。既然已经取消了统一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那还有什么理由要保留在大学英语考试中的四、六级的分级呢?(3)如上所述,Cet考试已成为一项实际上的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在水平考试中,一位考生在所考查范围内的能力的实际水平达到了何种程度是直接通过分数来反映的。众所周知,像雅思、托福等世界上比较通行的英语水平考试都不存在这种分级。大学英语考试既然是水平考试,那也完全能够取消分级,而没有四、六级的分级也可以让710分制更有用武之地。其实,现在的四级考试作文题的出题方式和评分标准已经和六级考试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其差别只不过是六级考试的作文在字数要求上略有增加而已。

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考务管理方面的改革

《改革方案》推出了新的四、六级考试报名办法和考务管理系统,还要求各校逐步将考生范围严格限制在高校,从而“减轻四、六级考试的社会权重,突出考试为教学服务的功能”(吴启迪,2005)。但是,大学英语考试性质的改变使得这项改革已显得没有必要。事实上,大学英语考试性质的改变使其任务已不仅仅是为教学服务,而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它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应该大力促使其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当前的现实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与改革的初衷相反,四、六级考试的社会权重与之前相比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降低。社会上有许多单位仍然把大学毕业生的四级或六级成绩作为是否录用某些岗位新员工的重要考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在几个方面都有一定成效,但都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衷心希望这项影响甚大的英语考试能日益完善,从而大大地促进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大纲目标定位修正及其意义[J].外语界,2007,(4):76-82.

[2]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研究[J].外语界,2010,(1):21-29.

[3]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研究——再论听说与读写的关系[J].外语界,2011,(1):21-29.

[4]程慕胜.教学改革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33-35.

[5]金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思路与未来展望——解读《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J].中国大学教学,2005,(5):49-53.

[6]考委会.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J].大学外语教学通讯,2005,(1).

[7]考委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8]石小娟.新四、六级听力考试的后效作用跟踪研究[J].外语界,2010,(3):80-86.

[9]王初明.外语学习的必要条件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6,(11):48-51.

[10]王初明.从外语学习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革[J].外语界,2010,(1):17-22.

[11]吴启迪.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同志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新闻会上的讲话[J].外语界,2005,(2):2-4.

[12]张尧学.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思路[J].外语界,2008,(5):2-4.

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篇10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确定从教师的课程决策入手,在教师理解课程、教师运作课程和学生经验课程三个层面分析小学英语专家教师与生手教师课程实施的异同并由此提出几点改进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的建议。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质性方法,深入研究现场,对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具体考察,了解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想法和做法,进而认识课程实施的特征。

质性研究在选定学校参与观察前后历经三个多月的时间,主要采用三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即访谈、观察和查阅文件资料。根据研究目的,事先准备了访谈和观察提纲,以此为线索,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深入的观察和访谈。此外,也深入了解学校的情况,并参加学校和年级组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学校每周的教育研讨课、学区和学校的教育专题讲座、教师会议、年级组的集体备课、英语晚会等活动,还在研究者观察的两个班级实施了一次由研究者自编的小型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英语课程和教师教学的评价情况。查阅文件资料主要包括教师的教案、备课记录、作业和学校日常规章制度等。

本研究的个案学校为向阳小学(化名),研究对象为该校两名英语教师a和B,对象的选择系依据Berliner()对专家教师与生手教师的定义来选取的。(注:Berliner,D.C: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in  pedagogy.Curriculum  inquiry,(),.)本研究中专家教师a为校长推荐、学校公认的优秀英语教师,也是学生公认的好老师及学校英语科的召集人,曾荣获珠海优秀教师称号,小学高级职称;生手教师为教学二年以内的教师。课程实施的观察是在a、B两位教师任教的六年级()班和()班进行的,学生情况大致相同,有关资料见下表:  

性别

职称

教学年龄

教学年级

学生人数

专家教师a

  高级

十二年

六()

(男,女)

生手教师B

   第一年  

  六()

(男,女)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遵循质性研究方法和程序,对观察、访谈及文件收集的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小学英语专家教师与生手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表现差异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主要结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师知觉课程层面

.英语教学观

本研究中,a、B两位教师均认为语言是一种资源,是用以获得知识及与人沟通的工具。因而,语言的学习首要的就是让学生会听、会说,并且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语言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这两个主体并不是矛盾的,教是为了不教,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扮演协助、提供信息者的角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但在面对学校生活及现实压力方面,B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其理想的教学观在实际中遇到一些困惑和挫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

.教学计划

a教师由于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对学生各阶段应学习的内容也有一个大致的规划蓝图,因而虽然其教学计划没有B教师的详细具体,但她既能依照进度,一步步地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又能视课堂中学生的反应程度及发问的问题,评估学生学习进展的情形,从而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时间,所以其教学计划更具弹性和灵活性。

(二)在教师运作课程层面

.教学组织过程方面

()教学流程

与生手教师B相比,a教师每日必进行的例行事务(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有一套规则及程序,学生们也都非常熟悉。因而,当有活动转换时,学生能迅速地达成教师的指令,而很少扰乱上课秩序,或中断课程的进行,因而教学流程比较顺畅、自然。

()教学组织形式

在这方面,讲述、板书、问答、讨论是a、B两位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但在讲述的时间、内容和效果上,a教师讲述的时间一般控制在分钟以内,其内容条理清晰,富有组织性和逻辑性;而教师B的讲述时间则略显过长,且缺乏有效的组织,因而讲述比较混乱。在板书的设计上,a教师的板书布局合理,主板书和辅助板书分配恰当,使得教学内容主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在问答的技巧上,a、B两位教师都会在课堂上大量使用问答,但在运用的时机、方式和次数上,a教师则较多、较灵活、较多元化。在小组讨论上,a教师的讨论时间比较充足,其分组形式和组织安排也比B教师灵活、多样。

.了解教学对象方面

相比B教师,a教师能积极地寻求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并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态度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a教师还灵活地掌握学生注意力的时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传球问答、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班级管理方面

在班级情境中,教学和管理是教师必须同时完成的两项任务。研究发现生手教师由于在掌握学生学习上经验不足,因而不能恰当地处理好管理和教学的关系,往往会花比较多的时间用在常规管理上。而专家教师a则通过建立明确的常规,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教师的期望及教师所要进行的活动,因而教学能有效地进行。

(三)在学生经验课程层面

.在考试成绩方面

通过三次考试成绩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专家教师a所带的六()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生手教师B所带的六()班。另外,两个班的学生在注重考察记忆方面的客观题的回答上差距不大,但在注重考察学生的组织、理解、创新能力方面的主观题方面,六()班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六()班。

.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及课堂观察纪录,我们可以看到专家教师a所带的六()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生手教师B所带的六()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六()班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也高于六()班,其使用英语的机会和信心也逐步增强。而在学习方式的比较上,由于a教师的放手与信任,六()班的学生倾向于主动式的学习方式,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及过去所学的知识和新知识结合起来;而六()班学生的学习方式则是被动的,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旧知识相脱节。

.

  

在课堂气氛和师生交往方面

a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点采取游戏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六()班的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而B教师的教学具有明显的教师中心倾向,又加上教学管理经验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易放难收,既影响了教学进度,学生们对其也不满意。

三、几点建议

本研究对象虽然只有两名教师,但我们可以从这个个案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中,比较深入地认识小学英语专家教师与生手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差异,并从研究得出的结论中思考与小学英语课程实施有关的问题,对当前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促进生手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立足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多方位的智能开发转变,是英语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为此就要优化教育教学观,优化教案和教学过程,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

(二)加强职后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a教师教学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认真学习与敬业乐业,对学生不断付出关爱,让学生能感受并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因而,作为一名英语生手教师应不断充实有关语言教学与学习的理论性学科教学知识,并配合学生的需求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选择合适的方式,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当中。在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以及使教学流程流畅,英语教师应借助多种渠道,深入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特质,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

(三)增加生手教师班级管理方面的训练

本研究中发现,生手教师由于对实际教学情境的处理能力经验不足,所以对自己的教学也较没有信心,尤其在教学管理方面有比较大的挫折感。学科专业训练固然重要,但若生手教师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更可以辅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应为生手教师提供更多的实际班级管理方面的训练,例如:练习如何检查、指派学生的家庭作业,检核学生的出勤率,学习如何订立教室常规,以及练习当学生违反常规时,如何确实执行这些规定等,以保证更顺利地进行教学。

(四)改革师资培训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本研究中的生手教师,虽然在大学所受的教育已很扎实,但在踏入教学行列时,却发现学校所学的仍难以应付眼前的挑战。鉴于此,研究者认为师资培训课程应该理论与实际并重,并让资深教师带领实习生,帮助实习生了解应如何进行实际教学与管理班级,使他们有能力面对不同年级与班级的挑战。良好的实习经验能够深刻影响未来准教师们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态度,帮助他们的专业成长,使生手教师在实际教学现场中,能尽快地适应教学情境变化,发挥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五)建立完整的教学督导制度,促进生手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研究结果发现,生手教师在尝试错误中学习,无法完全施展才能于教学,因而产生倦怠、无力感,所以对于生手教师的辅导实为当务之急。而辅导生手教师改善教学的方法有许多,但必须由专业的督导者来担负督导之责,以确保教师得到适当的回馈。教学督导具有评估、指导、示范、咨询及支持与分享的功能,以帮助生手教师弥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国外,辅助生手教师的工作,已是师资培训计划中的一环,而且有完整的教学督导制度。(注:施冠慨:《初任教师的辅导》,台北:五南出版社(.))反观国内,督导制度并不健全,很多师范学校的毕业生虽然在大学中受过系统的教育培训,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未能得到适时的辅助,饱受挫折并进而得过且过或脱离教学岗位,实为可惜!因而国内亟需建立完整的教学督导制度,以协助教师改进教学表现,促进优秀生手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