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语文书法教学十篇小学语文书法教学十篇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0:58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书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79-01

小学生学习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对于传承、传播中华书法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清楚的认识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及教学现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教学浅见:

一、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说白了也就是写字教学,教学生如何写好汉字。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应掌握的一项基本功,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书写能力很差的现状一直是教师头疼的问题。随着电脑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渐渐转变,更是加深了这一现象,现阶段的很多小学生,先不说要求写的好,即使把字写对都很成问题,最让人头疼的是“不认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应归根与以下几点:

1、.书法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自实行考试制度以来,书法教学就渐渐的走出人们的视线,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分数、考学决定着命运”,于是,学生、教师、家长都十分注重孩子的成绩,像书法课这样的副课,学校、教师和家长普遍不重视。因而,现阶段的书法教育及书法艺术的发展已陷入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这些无不引发人深思、令人焦虑。有些学校及教师受教育成果功利性的影响,不是把初学书法以认识、接受、尝试为主,学会用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点画为主要内容教学,而是把书法教学改为学生自主的写写课文中的生字,抄写一些句子就完成任务了,导致许多学生不知道怎样书写美观的汉字,许多学生容易写错别字,不懂汉字结构,不知笔顺规则,字体缺乏美感。

2、师资资源缺乏,无法给学生正确的指导

近年来,教育部门已经把中小学生书法教学列入素质教育中基本技能训练的一个方面,学校已把写字列入课表,并开展课外书法艺术活动,为尽快使中小学写字教学走上轨道,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但是,现阶段的小学教师多是特钢转正等,真正在书法上有造诣的教师越来越少,师资资源缺乏,没有专业的教师指导,使得书法课教学极不规范,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小学语文书法教学一直处于不利地位。

二、提高小学语文书法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正视小学书法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共同提高。规范写字是小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实现素质教育以培养、提高、优化人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的基本保证,小学语文书法教学,应引起广大教育界的重视。在小学语文书法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正视小学语文书法教学,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有效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在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学校及相关部门还应加大书法教学的经费投入,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并不断的壮大,为小学语文书法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2、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调动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真理至今颠扑不破。实践证明,兴趣越是浓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在小学语文书法教学中,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加大学生书写汉字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书写汉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为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有关书法家的趣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历史,感受文字乐趣;引导学生编写写字儿歌等,激发学生爱书法、爱学习书法的兴趣。

3、注重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我们要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方法,逐步做到字写得正确、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学生写好汉字的关键,只有学生书写的习惯良好,学生的书写速度才会提得上来,书写也才会整洁、可观。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写字的姿势等,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头要正,身要直,臂放松,脚放平。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记住顺口溜:头正,肩平,臂张,脚分开;“三个一”要求记心上。这里的“三个一”是指笔尖离手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子离桌子一拳。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除了教师有针对性的培养外,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在学习成长中,难免定力不够,还需要家长共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培养。

4、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书法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更适用于小学语文书法教学。在小学语文书法教学中,教师在做好相关工作的同时,教师应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书法书写练习,使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进步、提高。在小学阶段的书法练习中,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进行汉字的基本组成:横、竖、撇、捺、折、点、钩的练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摹写:将透明纸蒙在字贴上书写,临写:对照字帖,写出该字)等之类的书写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总结: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门独特艺术,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在小学语文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的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探究创新教学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篇2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教师备课时,要先整体把握知识体系,精准定位“书写提示”的教学目标,理清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强调了第一笔、第一个字、第一行对书写的重要性。要想找准第一笔、第一个字、第一行字,就要考虑到“行款整齐,力求美观”这一知识点的脉络。“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在课标中是第三学段对写字的要求。这一要求在一年级是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字要先描红,写时再改进,达到端正。二年级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及九种具体类型字的写法,虽然对美观没有做过多的要求,但已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了。三年级具体讲了四种笔画的写法及两种书写规则,要求把笔画写得舒展,字形写得优美。四年级重点讲五种行款知识,能书写成段文字做到美观。六年级强调写“行款整齐,力求美观”的四种章法,参照这四种章法,写出自己的风格。每一个“书写提示”的教学目标都不是孤立的,它们是承前启后逐步提升的。把每一个教学目标落实扎实,学生的书写能力才能在课堂上逐步提高。

二、上好书写课,落实“读、写、评”

根据“书写提示”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位置,我们安排教学流程时,要注意目标的定位,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发展学生的读帖能力、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如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中“书写提示”的课堂教学的。师:谈到书法,每一幅作品都是讲究章法的,也就是有一定的格式的。请观察这幅书法作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师:除了书写时注意格式,还应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师:要想整齐,就要诗句居中写,上下左右文字对齐,字距、行距要适当、匀称,还要注意每个字的笔画、结构这些细节。请你再仔细观察,有哪些字比较难写?学生交流。师:选取你喜欢的一种格式,试着仿写一下。学生练写。同桌交换,互相提建议。师:请同学们根据同桌给你的建议再写一遍。老师巡视,选取典型的作品全班讲评。师:我们来看这幅作品,你觉得这幅作品的优点是什么?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学生交流。师:再来看这一幅,说说你看到的作品的优点和你的建议。学生交流。师:根据刚才大家的建议,拿出你最好的水平,把自己的作品再写一遍,写完之后来前面,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学生展示、欣赏。师: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要想书写好一段文字,必须讲究一定的章法,做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大小均匀、文面整洁,还要注意每个字笔画之间的穿插避让。如果在平常的每一次作业中,都按这个要求去认真书写,那么你的字定会越写越漂亮!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写、评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不知不觉,学生的书写能力就提高了。

三、习得技能,养成习惯,提升素养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篇3

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和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书法教育越来越被教育部门和社会所重视,很多省市相继开设书法课。

为适应这一形势需要,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组织各方专家编写了一套适用于中小学的书法教材。

目前市面上书法教材众多,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我们发现,其中虽然不乏精品,但总体上同质化倾向严重,考虑中小学教学实际不够,其内容设计与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世纪以来施行的新课程与新课堂。从这一点来说,由具有十余年的新课标教材编写经验的语文出版社与国内顶尖的书法教育研究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来联合编写书法教材,可以有效地把书法教育和语文教育结合起来,把素质教育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书法教材的适用性。

语文版中小学书法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规范、权威

1.依据《2011年版课标》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编写,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的要求。

2.组织了强大的编写队伍。为了编写一套高标准的书法教材,语文出版社特别邀请了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总督学柳斌先生,以及书法泰斗、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教授为教材顾问,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启名担任教材主编。欧阳中石先生亲自选帖,拟定范字,并书写部分范例,还逐册审定教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中央电视台、语文出版社和各省市教研部门的数十位专家参加了教材的编写。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担任教材编委会主任。

3.联合权威机构,提供优质培训。语文出版社将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聘请书法教育专家,采取集中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现场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课前培训和课中回访相结合、专家讲座和互动答疑相结合的形式,为书法课教师和教研人员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语文出版社还将在《语文建设》杂志、《语言文字报》和出版社网站开设书法教育专栏,努力为广大教材使用地区的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交流展示书法教学成果的平台。

系统、科学

1.贯穿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书法教学,体系完整,适合各学段学生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小学和初中以练习为主线,把知识灵活、简明、形象地安插其间,鉴赏内容体现自主、合作、综合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兴趣为基本目标。高中以知识为主线,帮助学生了解书法历史及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初步介绍中国传统书法名家名作,展现中国书法文化精华,提高书写和欣赏水平。

2.硬笔、软笔兼顾,训练、欣赏并重,楷书、隶书、行书等各种书体均有涉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小学第一学段为硬笔书写的学练,小学第二、三学段与初中第四学段以毛笔书写指导为主,硬笔书写和毛笔书写有机结合,整体推进。小学阶段学练正楷字,范字选自唐代颜师古《等慈寺碑》;初中范字选自唐代赵孟赟《三门记》、晋代王羲之《兰亭序》以及东汉《礼器碑》、北魏《元略墓志》等作品。除楷书外,还初步学练隶书和行书。如此安排,充分考虑了各阶段学生的认知差异,内容合度,梯度合理,逐步推进。

3.立体化出版,配套全面。全套教科书包括小学12册,初中6册,高中1册。小学和初中每学期一册,高中作为选修课供一个学期使用。每册教科书均配有教师用书和教学光盘。每课配备同步指导影像,每个范字配备书写辅导影像。此外,还将同步研发教学演示多媒体平台、学生触屏式书写器,建设配套的服务网站。

易教、易学

1.打通书法教学和语文教学的联系,遵循书法教学和语文教学的规律,体现《2011年版课标》的精神,全面落实其中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既吸收语文课识字写字教学的成功经验,又遵循书法教学的规律,将书法训练体系有机贯穿其中。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逐条对照了《2011年版课标》中关于写字的要求,并相应予以落实。书法教材中的笔画、笔顺、偏旁、结构都是语文课常见的内容,小学阶段的范字均出自《2011年版课标》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第一学段的范字涵盖了《2011年版课标》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个基本常用字,使得书法教材真正起到了服务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

2.教材考虑当前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面向各层次的任课老师。每册教材均配有教师用书,详细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教学要求;后面配有名师指导光盘,手把手帮助老师开展课堂教学;教材每个例字配有完整的教学影像。这些都为书法零起点的任课老师教学书法课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支持和帮助。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篇4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图画故事书作用策略

一、前言

作为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技能,阅读同时也是语言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今,小学英语课程已经得到全面普及,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开始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现实教学条件的影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势在必行。实践证明,英语图画故事书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先浅谈英语图画故事书对小学英语阅读的作用,然后再分析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过程中应用英语图书故事书,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英语图画故事书对小学英语阅读的作用

所谓英语图画故事书(englishpictureBook),是指以图画为主,加以英语文字说明的,具备一定故事情节的读本。这种故事书色彩丰富、构图多样,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英语图画故事书,具有以下几点作用:

1、帮助小学生理解阅读材料

作为语言习得的必备条件,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至关重要。英语图画故事书相互补充、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英语阅读材料。即使小学生不明白个别词语的意思,但凭借色彩缤纷的图画,也不会影响对整个故事情节的理解。图画故事书中反复出现的单词与句型也能加深他们的记忆。

2、为小学生创设仿真的英语语言情境

要使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收到实效,就要确保输入的语言材料不仅具备趣味性,还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轻松习得语言。目前,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的最大困境就是缺乏真实有效的语言情境,而英语图画故事书能为小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创设相关情境。因为图画故事是来源于现实的,记载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教师可通过讲故事为小学生创设仿真的英语语言情境。

3、促使不同程度的小学生均能学有所获

语言学理论明确指出,语言习得的内容无需按照严密的语法程序进行安排,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触目的语的机会不尽相同,所以要实现因材施教。英语图画故事书没有将小学生禁锢于同一起跑线上,不同程度的小学生均能从故事书中学有所获,这种收获可以是语言能力方面的,可以是情感态度方面的,也可以是文化知识方面的。

三、在小学英语阅读过程中应用英语图书故事书的策略

1、优选最佳的英语阅读读本

一方面,教师要为小学生选择题材丰富的英语图画故事书。如今,图画书的题材越来越广泛,作品中不仅折射出有关爱心、成长、童趣、亲情等主题,还涉及战争、环保,甚至是死亡等主题。这些话题可以让小学生提早接触,从而引发共鸣。比如《我的爸爸叫焦尼》(myfathercalledJiaoni)关注的是儿童在单亲家庭中的成长问题。阅读这样的读本可以让小学生更加珍惜现有生活。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小学生选择具有艺术性的英语图画故事书。包括图文是否一致、图画是否会讲故事,故事是否构思精巧以及插画的颜色与形态等等,使小学生通过图画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内容中找到乐趣。

2、采用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法

鉴于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特征,教师要采用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阅读讨论法。小学英语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独特感受与理解。很多时候,教师都压抑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导致他们对阅读教学产生反感情绪。使用阅读讨论法就是促使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教师要鼓励小学生说出对英语图书故事书的想法与感觉,让他们各抒己见、自由表达。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朗读法,既可以由教师本人为学生大声朗读图画书中的故事与文字,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读。学生可以起度、自由读、配乐读和分角色朗读等,这些朗读法可以增强学生对故事词汇、语法以及文本风格的了解程度,并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英语语感,为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程序

英语图画故事书的题材、主题和艺术表现都具有多元化特征,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比较多元,所以图画书的阅读教学也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历程。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艺术教学法,即将阅读活动渗透至其他领域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完图画书中的故事后,通过音乐和戏剧的方式将其表演出来,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还能更充分地享受到图画书阅读带来的趣味。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制英语图画书,让学生确立故事主题、编排故事、为书取名、根据画稿配上文字等,这种方式能让小学生实现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成就感。

总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英语图画故事书大有裨益,教师要正视其作用,大力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1.12

籍贯:广东省东莞市

职称:小一

学历:本科

参考文献:

[1]陈晖.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l).

[2]黄小玲.绘本阅读的理念与实践―以深圳南山后海小学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3]胡知凡.对儿童图画书的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4).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062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创新,何谈进步与发展。21世纪,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同样,21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小学教育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育教学同样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教育教学向前发展。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也是重要课程,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进行教学创新,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起创新意识,主动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病,力争实现教学的创新。而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应该落实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基于此,笔者从教学实践和学生情况出发,进行一番摸索和尝试,以期找到一条可行的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之路。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通常,教师在上课前的备课活动中就会考虑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活动中会逐渐形成以某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兼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研究多种教学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并结合教师的自身优势形成综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学方法有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感,深层次理解文章内涵。例如,学习《微笑》时,笔者让学生结合这首诗谈谈对微笑的理解。有学生想到爸爸下班回家,他给爸爸端上一杯热茶时爸爸脸上浮现的微笑;有的学生想到过马路时,交警叔叔微笑着搀扶老奶奶过马路;有的学生想到走进商店看见服务阿姨微笑的服务。学生从不同方面思考,深化了对该诗的认识。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有助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学习方式的创新

“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组织形式已不适用于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很容易制约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消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学习方式对于小学语文学习至关重要,而传统的学习方式极大阻碍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只能被动接受死的知识,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极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此克服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弊病。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实现学习方式的创新,可以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面来思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生分小组探究交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使学生适应学习的主人角色。如学习《浙江潮》时,在疏通了文义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浙江潮”天下壮观的气势,便组织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讨论“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情况,欣赏潮的声、形。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学生不会感到文言文枯燥乏味,学习效果也更好。

三、教w手段的创新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中最具优势的教学辅助技术,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依托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结合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能够化抽象为具体,超越课堂的时空局限。传统的教师可以辅助教学的教学手段少,导致教学活动显得无聊,很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走神。既然多媒体技术具有辅助教学的功能,教师就应该使其与教学较好契合,共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样以《浙江潮》为例,笔者在课前收集了浙江潮相关的资料,在朗读阶段让学生感受潮水的气势,学生能更好地读出气势与惊叹;通过播放浙江潮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生动的感受浙江潮的盛况,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四、教学语言的创新

教学语言能够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魅力,对学生学习具有较大影响。每一位教师都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会逐渐形成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有的语言温润如春风轻抚万物;有的教学语言铿锵有力,极具感染力;有的教学语言幽默风趣,为学生喜爱。对教师教学语言的创新,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生活,寻找鲜活的语言素材;也要广泛涉猎,丰富知识面、拓展视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注意教学语言,可以在课前精心准备。众所周知,语言不单单是从口发出的,所以教学语言还应该包括身势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表情、体态、手势也在传达信息,同样会影响教学,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要注重规范目光、手势和体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就是展现教学艺术的一个方面,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学语言进行创新,力争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板书的创新

教学板书以其优势在多媒体教学中仍在发挥作用,教学板书呈现出小学语文课的重难点,展示教学的思路线索,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板书所呈现的内容,应该精当、简练,形式要新颖别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板书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教学板书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理清教学内容的思路,抓住内在的联系,使之用板书表现出来。小学生对色彩、形状十分敏感,所以在对板书进行创新中应该尤其要注重对板书形式的创新。教师可以通过简笔画设计出有吸引力的教学板书,激发兴趣,促进理解。比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根据课文情节由接受任务至英勇殉身的步步深入,运用简笔画勾勒山的形状,让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板书直观感受到五壮士在步步紧逼的危急形势下所做出的英勇跳崖的举动,彰显了其可贵的精神,并通过板书能够清晰地概述出课文内容。由此看来,教学板书具有启发性和促进性特点。在教师对教学板书进行创新时,一定要注意板书的清晰简洁、针对性强。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篇6

一、巧用教学方法注重能力训练

1.好情境,激兴趣语文是最富情感的学科,它的教学应该是趣浓情深的欢乐场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能否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是一堂好课成功的关键。例如:在学习课文《索溪峪的野》一文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师:回顾老师15年中印象最深的旅行——杭州的西湖、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的凯旋门谁能知道我是怎么去的?学生的回答是:坐飞机、坐火车、梦游等等。我说都不对,是——神游,读书。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神游索溪峪。这堂课同学们读的认真,游得尽兴,求知欲望强烈,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好的教学情境能真正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2.好方法——重实效、重能力教学方法决定了孩子们学习效果的好坏,决定了他们是否能聪明起来。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最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方法。要做到这点,首先,掌握《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其次,在吸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根据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朴实的特点,结合学生具体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的本质出发,把着眼点放在教法的实效性和学法指导上。小学语文本质特征——工具性,决定了小语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表达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只有把培养能力的多种训练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才能快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训练内容、项目符合自己学生的特点,让学生真正参与,对学生进行实实在在语言文字的读、看、想、议、听、写等的训练形式,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各种能力的筑路基石。教学中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去听、去说、去写、去思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提问,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多读、多说、多思考、多钻研、多实践,确实把培养语文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听说读写的各项操作中。能力提高了,学生想不聪明都不行,悟性、灵性自然而然就会显现。

二、读书——语文学习的根

培根曾说,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可是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当地办学条件、社会风气、家庭因素的影响,读书的条件差,课外阅读量少,因此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很低,也导致口语交际能力、作文能力低下,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农村经济的落后,使大多数家庭条件差,家长也很少为孩子买书。学校缺乏办学资金,没有图书室,学生能看的书少的可怜,多数学生读书积极性较低。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因而感受不到读书的快乐。因此我的做法是:1.抓读读中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是读书的目的,多读书就是语文教学的根,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而只有多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丰富,思维能力才能迅速提高。“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让学生多读熟记佳词妙语,精美诗文,就能更深入地体悟遣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读通、读懂、读熟、读好,在“读好”中有读的情感上的指导和读的技巧上的指导,特别是要求学生用心灵去诵读,去倾听,去倾诉、去感悟,真正理解读书的意义。2.创造条件、形成氛围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们农村学校虽然很难做到,但是我们想办法创造条件,培养孩子们读书的习惯,形成氛围,对孩子们终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二年级时,班级35名学生,我要求孩子们每人至少准备两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图书角,而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定、奖励制定。孩子们轮流阅读,每天开辟一些时间,让他们说说自己读书的收获。开始时,说的人数少,内容少,经过半年的实践,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发言,读书的氛围形成了。三年级时读书活动就有孩子们自己组织了,学生平均每人带5本。书的来源,多数是买的(我班同学的零花钱都用在买书上了),也有借的,还有从亲属家拿的。小学毕业时读书大齐珊珊阅读量近百本。我们语文老师,要把学生的目光由课内进而引向课外那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使学生能在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增知识、长才干。这种做法也带动了家长,外出时必带孩子去书店够买好的图书,在家里家长也陪着孩子一起读书了。小学阶段,希望教师能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条件,真的把农村的语文教学落到实处,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以上是课改几年实践中语文教学的点滴感悟,愿与同行共免!让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迎来一片更灿烂的天空。

作者:郜立敏单位:阜蒙县富荣镇蒙古族学校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篇7

阅读“量”与“质”的不足造成效能低下,以及社会价值导向的偏颇等,因此我们提出完善语文阅读体系的设想。但是急功近利的学习心态普遍存在,见效慢推广起来难度重重,而且很多教师急于看见教学改革的成效,这是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最大障碍。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多个学科挤占,语文学科布置的阅读任务多了,必然挤压其他学科的时间,很多教师沟通协调不通畅,就会导致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难以顺利进行。

二、“整本书阅读”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切实提高中小学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首先,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认知感,通过尊重学生主体,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提高中小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从而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人物情感等不同角度,对自己选择的名著进行文本分析和鉴赏,教师随堂进行点拨,让中小学生对阅读文本有进一步了解,确保学生主体的兴趣。基于学生发展,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沟通课内外阅读,提升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读书;以点带面,授之以渔,学习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感受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这样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势必会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得到应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认知,鼓励学生采用读书笔记、手抄报等方式,对阅读中习得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

(二)按照整本书内容展开系统性阅读架构

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协调性,建构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书籍进行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整理,基于课堂教学和单篇课文阅读的基础,引导中小学生进行整本书的宏观阅读,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建构整体性思维,让中小学生能够系统化、地有条理地进行结构化阅读。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主要包含内容、要素、策略的教學。在目录部分有每一课的策略和能力的详细说明与备注,引导中小学学生从浏览到重点读再到精读,完成不同目标下对一本书的不同层次鉴赏和理解。保证每一课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都附有不同形式,能够引导学生逐步阅读文章内容。

例如,在进行《城南旧事》这本书的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就应该在学生初读书本之后,指导阅读整本书及片段的常用方法,先让中小学生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然后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会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通过整本书的内容展开系统的阅读教学。

(三)通过课内外阅读联系,完善中小学生的阅读体系

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借助课内提供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分阶段阅读。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专题阅读来提升阅读的探究性,保证中小学生发展阅读思维的深刻性。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课内掌握的技巧和方法对文本进行赏析。考虑到语文教学涉及的阅读篇目题材、形式多样,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综合考量学生的阅读书目。保证中小学生阅读书目的多元化、丰富化。让中小学生的书单中既有《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又有对应学生需要掌握的文言文阅读要求,如《世说新语》等作品。除文学类作品之外,还要增加社会科学领域的文本和文学鉴赏读本,将《中国文化读本》和《梁衡评点中国历史人物》纳入其中,形成了品类完备的整本书阅读书单。

比如说,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之后,假期里或者星期六日可以安排学生阅读《朝花夕拾》,然后利用语文课前3分钟进行学生推荐赏析,再利用阅读课,师生再读,进行专题探究。

(四)构建良好的中小学生阅读环境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篇8

调查时间:200×年×月

调查目的:

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年×月

调查内容: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

调查单位:吐鲁番市胜金乡汉回学校

调查人:刘建飞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我们的语文教师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耕了多少遍,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不能迅速提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阅读面窄、知识储备少是影响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调查目标

1、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以及课外阅读知识的储备情况;

2、师生对学校开设语文课外阅读课的认识;

3、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4、语文课外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5、语文课外阅读课的作用。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的拥有量、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以及读后所受到的启发和阅读评价等。问卷调查在吐鲁番市胜金乡中心小学进行,共发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达97.1%,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口头询问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三次师生座谈会。座谈会涉及到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还有课外阅读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师对开展课外阅读的态度等,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师生座谈结果显示,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进程,经过五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以及做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

但在这一建设进程中,客观上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普遍陈旧,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学中“题海战役”挤去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不少学生无书可读,也没有时间读书。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役”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部分教师也认为让学生读大量的书既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微”。为应付方方面面的考试,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背诵大量的优秀作文。调查结果显示,中高年级学生基本人手一册《优秀作文选》,拥有率高达98.2%。大量机械重复的背诵任务,使小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瓶颈”问题

2、厌读。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学生家长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家校联手,为学生推介中外优秀儿童读物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拣纯净的宝石”。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原有阅读教学中的诸多薄弱环节,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明显不平衡。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

本着“有益、有趣”的原则,根据市教研室对课外阅读的总要求,以《课外美文》、《阅读大综合》、《小学阅读》(素质教育小丛书)、《小学语文必背及精读古诗文选》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要求低年级着重阅读《安徒生童话》、《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话》、《鞠萍故事系列》和科幻小故事等,侧重培养想象能力;中年级着重阅读《成语故事》、《儿童小百科》、《西游记》等少儿故事、科技常识等,侧重培养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级着重阅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侧重培养鉴赏评价能力。必读书目及选读书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尽量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二)明确要求,拓宽课外阅读的时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课外阅读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独立自由地确定目标、选择读书、制订计划、控制进度,但教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从时间上来说,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课外阅读课,基本上保证每天最少半小时阅读。从指导内容上来说,主要有读物的推荐选择、月度序目指导、运用工具书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笔记指导等。具体地说,第一、二学段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训练,教给学生背诵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第三学段教给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讲故事、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独特见解;教给学生现场竞技的技巧;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指导学生写好读书感。从指导方法上来说,要“明确读的目标、掌握读的层次、指导读的方法、抓住读的时机、变换读的形式和完善读的检测”。

(三)以研促教,探索课外阅读教学创新模式

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思考方法,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缘于疑,要培养学生自问、自读、自答、边读边思的质疑解难能力,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以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然后按问题有针对性地“自读”文章的有关部分,以默读为主,最后以口或笔自答。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能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摒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挑战自我、挑战同学、挑战教师)和创新意识,带领学生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上网、读课外书、请教等)查阅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激发学生课前收集阅读材料,课后依据课文内容拓展阅读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课外阅读铺平道路。要“重视以点辐射,把联系课文的课外拓展阅读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和技能巩固扩展点。”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解放,教师把花在多余分析、讨论、提问、机械练习上的时间省了下来,还给学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技能。如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质疑问难的能力、预习的能力、自学的能力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技能,才能由过去传统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四)活化课程,充分发挥“小主人”作用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语文能力。如:课前5分钟演讲,语文开心辞典,成语典故,巧接诗词,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创编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此外,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输出信息、运用知识,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红领巾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书体会,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几点建议

1、要创造性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儿童的阅读期待,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及时满足他们的表现冲动,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露、沟通、碰撞,从而体验到语言的张力、阅读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全面提升语文素质。

2、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要把握“适度原则”,谨防因为课外阅读,人为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尤其是读书笔记的书写,要“轻形式,重实效”。学生可写、可摘、可画、可剪、可贴,千万不可因为“强调写”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篇9

第一,提升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应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教学。诵读的好处,古今教育名家不乏精辟论述,而且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但近段时间诵读教学好像有被忽视的倾向。问其原因,答曰:语文课少,要讲的内容太多,读太浪费时间,导致教学内容不能顺利完成。但笔者认为,这不应该是削弱甚至放弃诵读教学的理由。诵读是一种对语言的整体感悟,语言之美、文章之妙、情感之真都可通过诵读获得。

但要加强诵读教学应该面临不少的困难。

首先教师的普通话示范性教学教学受到挑战。在广大乡镇中小学,绝大多数教师可能在使用方言教学,即使在城市中小学也有部分教师因为用普通话教学咬音不准而最终放弃了普通话教学。对于这个原因,笔者认为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把普通话教学作为一个硬性要求强制教师执行;其次对能坚决采用普通话教学的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第三加强使用普通话教学的宣传力度。

其次是学生使用普通话的习惯有待加强。据调查,很多乡镇中小学偶尔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普通话反而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奚落嘲笑,结果导致学生全部使用方言,缺乏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浓厚氛围,这些学生进入初高中后就不会使用普通话朗读和交流。为克服这些困难,我们语文教师就需要有意识增加语文课堂诵读时间,在早读之外增加午读,还可以组织朗读比赛、背书比赛等活动促进诵读习惯的养成。另外作为学校也要向学生提要求:要求学生在校园内只说两种话:普通话和英语。总之要多想办法培养学生使用普通话的习惯。

第二,提升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应加强学生汉字书写训练。汉字的书写是令世界瞩目的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要求中小学生写好字,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把汉字写漂亮,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应该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定一种个人喜爱的楷书或行书书法字帖,坚持每日临摹,长期训练,必能取得良好效果。学生作文时,要求学生的文面必须整洁美观,字体必须工整清晰,凡是书写潦草之作,一律重写。另外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开设校本课程《书法》或成立书法兴趣活动小组,组织学生集中学习书法,提升有书法兴趣爱好的学生的书法水平。通过以上方式来推动整个学校学生的写字训练。

第三,提升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应拓宽学生课外阅读天地。课外阅读的天地是无比广阔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无比浓厚的。只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基本上都视课外读物为老虎,真可谓谈“虎”色变。随着今年高考制度的改革,语文学科分值增加到180分,估计整个社会对语文的学习会发生一个大的转变。其实大可不必这样。阅读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方式之一,从小这种学习方式就应该伴随我们每个人。只是我们教师在学生选择读物时要作好指导,指导学生选择有益身心的读物,学生鉴别能力不强,易被不良读物俘虏,这是必须提防的。当然我们教师也不应该硬性规定学生该读那些不该读那些,这有悖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课外阅读应该是个体的自由阅读。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差别对学生作相应的要求:比如学生在校的课外阅读由于时间限制,就可以要求学生选读短小精悍之作,如报刊杂志;寒暑假时间较长,学生阅读时间相对集中,学生就可以选择篇幅较长之作来读,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当然,学生阅读之后,我们教师对学生阅读效果一定要有反馈,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教师要检查;也可以在班级召开读书座谈会,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另外还可以在班级成立名著阅读兴趣小组、举办读书板报、组织读书讲座等方式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开展网络阅读等。总而言之我们语文教师要多渠道多途径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以不断丰富学生语文基本素养。

小学语文书法教学篇10

培养习惯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内容。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因此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一、如何培养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教师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可采用“手势暗示法”,即教师随着示范发音打手势“一、二”,这时学生边听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当手势打“三”时,全班齐声模仿。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小学生听录音跟说跟读,往往只满足于“听到”,能跟得上说,跟得上读,而不注意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听清”,在播放录音前,可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使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

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用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其间,他们有很多听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弱,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易走神。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明专心听同学发言的好处外,在教学上要采用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特别要避免枯燥操练,开“定向长火车”,要多用“有意点叫”、个别提问,对活动与集体操练应频繁交替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牵制性”提问,“逼”学生专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

二、如何培养说的习惯

要求:大胆开口说英语、音量适度、仪表大方。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大胆开口说英语,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来看,三年级学生人小,较之高年级学生心理障碍和怕羞感少。这正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小学英语教材为“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选内容均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为广大师生所欢迎。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得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从起始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话的习惯。

首先,教师应十分注意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古人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密切师生关系,形成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怕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开创敢讲英语、争讲英语、爱讲英语的局面。

同时,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利用一切教学媒体(图片、实物、玩具、幻灯、投影、录像、录音、指套、木偶等等)创设情景,寓教于乐,让学生身置语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开口练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要从课内到课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如:组织语言游戏、竞赛,开辟英语角,举办英语兴趣小组,排演英语文娱节目,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小红星”奖励等等。以此造成说英语的氛围,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三、如何培养读的习惯

“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要求:正确拼读单词,响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等基本正确。拼读单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也有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说”英语与“读”英语有相通之处,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学生朗读英语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这是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朗读音调印象。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重范读和领读。授课前,教师最好先自身整音,尽量与标准音带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带)范读、领读时,教师可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等,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后还可指导学生在课文上标音调符号。一般来说,新课之时,不宜请学生领读课文,以免一个错,错一片,给纠正增添麻烦。在朗读语言材料时,须要求学生切勿操之过急,拿来便朗读,要先通阅,了解内容,理解含义,揣摩音调,然后再朗读。这样,朗读效果好。

四、如何培养写的习惯

“写”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书写”。要求:书写姿势、方法正确,斜体行书规范书写,大小写、笔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

小学生在学英文书写前,已学会汉字及汉语拼音的书写,且已养成一定的书写习惯,这对学习英文书写有利也有弊。就书写而言,二者有相同之处,但更有不同之点。对于书写的坐姿,握笔方法,两者要求相同。而汉字与英文在书写上差异很大。即使汉语拼音与英文斜体行书在书写上也风格各异。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利用学习正迁移,防止学习负迁移,对学生英文书写进行严格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