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十篇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十篇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4:40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篇1

在回顾危机周期之前有两个因素必须首先考虑:一是在集权性的政府经济体系中财政是最重要的核心部门;二是在1980年之前,除了通过国家财政再分配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投资以外,没有其它资金来源。所以,财政收支变化直接反映经济周期变化。

一.中国的四次周期性经济危机与对应政策

第一个经济危机周期(1958-1968)

1958-1960年,危机发生。政府财政赤字1958年约为60亿,1960年达到100亿,占当年收入的比例从5.6%增长到14.3%,三年赤字总额达到200亿元,而当时的财政收入最高才600亿左右,高额赤字挤占了财政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加就业机会的开支。1960年以后,由于财政投资能力下降,就业严重不足,政府不得不动员大约2千万城市人到农村去生产自救,以解决城市的失业问题。

1960-1962年,经济萧条。国家财政年收入进一步由572.3亿下降到313.6亿。从1982年重新修订并公开出版的六十年代政府统计数据可以看出,1960-1962这三年的人口增长曲线呈下降趋势,“未增加人口”大约为2千万人,这其中大部分可认为死于饥饿。人们称之为“三年自然灾害”。

1962-1963年,经济复苏。由于政府在全面危机压迫下改革“一大二公”的统治经济为“队为基础”的村落经济,放松了政府对农村基层的全面控制,允许农民搞“三自一包(这种以放为特征的经济改革15年后再次重演,只是改名叫‘大包干’或者叫‘联产承包责任制’了)”,因此,农业生产全面恢复,农产品供给连年增长,农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也由8%上升到22%,财政形势有所好转。

此时,由于中央领导人之间在经济政策上的分歧和在政治上的路线斗争越来越明显;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无法解决基层阶级斗争问题,因此“”正处在孕育阶段。

1963-1966年,高涨期。国家在经济形势初步好转后,增加了对工业的投资,使得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紧接着财政赤字再次出现……随后,1968-1972年数百万的城市“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其真正原因仍在于城市无法解决的高失业率。

此后即是这个特殊历史阶段。尽管非经济因素作用在这个阶段上明显大于经济因素的作用,也仅仅只是把危机期的阵痛延长而已。

第二次经济危机周期(1978-1986年)

1978-1979年,危机发生。国家财政赤字自1974年突破百亿大关后,连年亏损,到1978-1979年,赤字进一步增加到每年约为200亿,占收入的比例高达20%左右,比上一次危机爆发时的比例还高5%。其中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对经济的影响,还有“洋跃进”--大规模举债用于基础工业投资;以及中越边境战争造成约50亿的直接非预算开支等等。

1980-1981年,经济萧条使得政府再次采取“放”的政策,逐步解除了对农村地区的控制,降低农业税收,提高农产品价格,允许农民承包土地、分户经营,开放集市贸易。这就是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也是上一次为缓解危机而采取的“三自一包”政策的翻版。

与上一次经济危机相同的是,在城市采取“关、停、并、转”,压缩基建投资,使几百万基建职工“停工待料”,几千万城市人口“待业”;不同的是,时代自1976“四五”事件之后即告结束,后集权主义体制(posttotalistarianSystem)缺乏准军事化的国家动员机制,无法再象60年代初一样迫使城市人去农村来解决失业问题,因此,犯罪率增高,全国开展“两打”运动,监狱暴满。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篇2

作者简介:宗建亮(1955-),男,江苏扬州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05级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贵州财经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研究;李天德(1949-),男,河南郑州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导、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等,主要从事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研究;熊豪(1980-),男,河南洛阳人,贵州财经学院国际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05&ZD006)《世界经济周期与非周期波动与中国经济预警机制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课题项目负责人李天德,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博导、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

中图分类号:F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1-0028-04 收稿日期:2007-10-23

一、相关研究综述

石油危机或剧烈的价格波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国家间经济波动进而导致世界经济周期或非周期性波动,如美国战后的经济周期、几次经济危机,多数是和石油危机相关。据opeC估计,油价每上涨10美元,会使世界经济增长率下降0.25%。在oeCD和imF资助下由iea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油价从25美元/桶上涨到35美元/桶时,总体上将使同期oeCD的GDp减少0.4%。

自1970年的石油危机引起世界经济危机后,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研究得到高度的重视。国外研究观点认为,石油价格波动会导致世界经济波动,因此更多研究集中在油价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反应方面。Hunt、isard、Laxton(2002)和Huntet.al(2001)在研究的基础上从三方面利用imF的多国模型(mULtimoD)实证模拟了油价变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是实际GDp和通货膨胀率对持续不同时间的油价冲击的反应,二是对比分析实际GDp和通货膨胀率对短期和较长期的油价冲击反应,三是微观经济个体对改变他们真实工资产生非对称反应的过程,该研究进一步解释了Hook(1996)和Hamilton(2000)研究发现的存在与油价和宏观经济行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Hunt等人的研究还表明,不同国家对油价的冲击有明显不同的反应,基于油价变动而采取的国别货币政策会影响到油价上升对经济的冲击作用。Bemake.Gerher和watson(1997)发展了一种基于VaR技术的、能够把一个给定外生冲击引致的总体经济影响分解到对具体部分影响的方法,并利用其研究了石油价格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生的油价冲击引致的经济衰退不是完全源于实际的油价上升,内生的货币紧缩手段是重要原因。由于各国际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以及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供给结构的差异,也有从分析油价对具体经济发达国家影响进而评估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效用,如Jimenez-Rodrigue和Sanchez(2004)利用计量方法把油价对实际GDp的冲击分析扩展到几个oeCD国家和G7国家,研究发现除了日本外的所有国家的产出增长率与油价的上升呈负相关关系,对GDp的最大负作用出现在冲击后第四个季度,除了法国和意大利在第三季度外,而且所有冲击效应在三年后完全消失;油价上升100%对GDp产生累计负作用具体到美国和德国是5%左右。意大利是4%,法国3%,欧元区整体是2%,加拿大是1%。目前就石油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分析很少。孙执中(1991)讨论了第三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三次石油危机加剧了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和波长等。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更多地是由世界经济内在因素引起的,由其引致的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也显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何判断世界经济的某次波动是否周期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加以判断:第一、某次带有全球性或对世界主要大国有极大影响的因素发生的时间在合理时滞范围内是否有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形成;第二、这次事件或因素与本次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形成有无因果关系,由此推断此次事件或因素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形成的影响。油价波动如何影响了与其有同步关系的世界经济波动周期,可采用比较方法分析,因为在1971~2005年发生的大的石油价格波动有三次,同期有多于三轮的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故可以对比受油价影响的三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余下的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在形状图形上的区别,以期发现这种影响。需要说明的几点:

第一、考察第一个标准时,考虑石油价格波动是通过对影响具体国家的经济而作用世界经济,因此在时间序列上分析波动轨迹时要考察石油价格波动与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关系以及选取的同期世界主要大国经济波动关系;第二、采用基于VaR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等方法分析第二个标准;第三、本文采用数据均为真实数据,石油价格数据是以1973年为基期且剔除汇率及通胀影响,经济数据以1980年为基期;经济数据均来自imF2007年3月份的《世界经济展望》(weo),石油数据来自iea。

三、三次石油危机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在时间上的关系

(一)、本文以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和瑞典为样本,其经济增长率数据见表1,图1为八国经济增长率走势,图2为世界经济增长率和石油价格波动走势。

(二)、结合图1和图2分析,1970~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显示有六轮周期性波动(峰―峰判断),在每轮周期波动内,所选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波动显示出高度的同步性,故可判定发生了六轮世界性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即1971~1976、1976~1984、1984~1988、1988~1994、1994~2000和2000~2004)。对图2的比较,发现在时间上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石油危机有关联。1973~1974年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同期发生(1971~1976年)了第一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这次石油危机正发生在世界经济的衰退阶段(1973~1975);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79~1980年,且发生在第二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衰退阶段(1976~1982);始于1990年的第三次石油危机发生在第四次世界经济的衰退阶段(1988~1991)。石油危机产生前的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到石油危机的形成的累积效应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衰退阶段正好吻合,故可判断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石油危机在发生的时间

上存有同步性。

四、石油危机或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周期或非周期性波动影响的分析

显然,石油危机或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周期或非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是存在的,我们通过理论和实证,从油价波动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影响。

分析采用真实的油价变动率(RoiL)和世界经济增长率(RwoRLD)。考虑到世界经济增长率受油价变动影响的滞后,故采用滞后两期的世界经济增长率(RwoRLD2)。

第一、平稳性检验

为避免虚拟回归,先检验变量的平稳性,结果表明变量oiLR和woRLDR均为平稳的。

第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依据aCi和sc最小准则,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故分析二者Granger因果关系时滞后阶数取2,结果如表3所示。

结果显示,关于油价增长率不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拒绝它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0.0243,表明在98%的置信水平下,可认为油价增长率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表明油价变动率确实影响到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对世界经济周期或非周期性波动的形成有影响。

第三、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此处借助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来进一步考察影响路径。VaR模型考察变量间关系时不受先验经济理论的限制,直接通过时间序列数据本身的特性进行研究。

选取RwoLD2和RoiL建立VaR模型:

其中,C;为常数项,bjk代表各变量的系数,uit为各变量残差项,p为滞后项,根据aCi准则和SC准则取3。

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若u。发生变化,不仅导致各变量的当前值发生变化,而且会通过当前值影响其未来取值。脉冲响应函数可以描述这些影响的动态轨迹,显示任意一个变量的扰动怎样通过模型影响到所有其他变量,最终又可反馈到自身的过程。

结果显示,由于初期受油价上升导致开支扩张,世界经济增长率受油价变动率冲击后第一年即刻就有弱的正向反应,到第二年后变为负向反应,且强度在逐渐加大,在第四年达到最大,第六年后影响逐渐减弱并消失。这表明油价变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具有先增强后减弱的递减趋势。油价变动率受世界经济增长率冲击后第一年就有正向反应并在第二年后达到最大,此后减弱在第四年转为负向反应,第七年反应消失。

五、结论

以上分析证实了石油危机或价格波动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波动关系,由石油危机或价格剧烈波动引发的世界经济增长率变动也必然会引起表现其波动规律的世界经济周期或非周期性的改变。通过上述分析、对图2的观察及对比受油价冲击的三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余下的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得出结论如下:

第一、石油危机或价格剧烈波动加深了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

三次石油危机均发生在所在轮次世界经济衰退阶段,而受石油危机冲击的三轮世界经济衰退阶段波幅均比余下轮次的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波幅大。第一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1973~1976)期间,世界经济增长率从1973的6.9%降到2.4%,降幅高达4.5%,第二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1976~1984)期间世界经济增长率降幅高达4.1%,第四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世界经济增长率降幅为3.1%,第三、五和六轮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世界经济增长率降幅分别为1%、2.3%和2.3%。

第二、石油危机或价格剧烈波动拉长了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周期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篇3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理论是资本主义社会重要的经济规律之一。理论的核心内容体现在导致经济危机的直接诱因,马克思生产过剩的危机的逻辑以及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规律。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于时下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其中有关经济危机的本质、经济危机的根源以及危机的周期性发生等方面的科学论断,经受住了现实的考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基于上述分析得出该理论对于中国认识危机、应对危机的挑战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欧洲,《资本论》重新成为畅销书。他的读者不仅有普通民众、银行家、企业经理,还包括各国政要——法国总统萨科奇、德国财长布吕克。一本于1867年出版的著作重新畅销,这一切都要归于眼下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在西方世界,主流经济学家和政要们对这场危机的严重后果始料未及,另一方面各国采取的种种金融、经济政策,效果有限。于是,人们急于寻求深层次的理论支撑,为金融危机把脉,希望能够找到摆脱危机的良方。那么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对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的批判过程,是否真正如人们所期望的也提供了解决危机的方法了呢?

一、《资本论》中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经济细胞开始,分析了商品的两重性和商品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矛盾及其发展规律,特别是他的经济危机的理论,具有极其丰富的生命力和科学内涵。

1.资本的本性是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诱因。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货币、钱、财富都不是资本,只有这些东西被用来当作生钱的工具的时候,它才是资本。西方经济学家将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资本家的贪婪”,但是资本家只是“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因此,资本家表现出来的本性只是资本的本性,而资本的本性就是“为发财而发财”。马克思曾援引英国评论家邓宁的话说:“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如果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资本家对金钱的贪婪“就像踏车上的白鼠,一直在快跑,为的是跑得更快”。也正是资本对利润永无止境的贪婪,推动着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而且由于财富中的大部分由资本家占有,他们是资本的绝对拥有者,劳动者的购买力相对于不断扩张的企业产能是趋于下降的。于是,商品就卖不出去,资本就无法完成周转,企业被迫闲置生产力,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资本的本性是导致经济危机的直接诱因。

2.经济危机理论的核心逻辑。关于经济危机,马克思说:“生产很快就超过了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来到了。”列宁指出:“危机是什么?是生产过剩,生产的商品不能实现,找不到需求。”在共产党宣暮中,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美国大萧条时期报纸有这样一段报道,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孩子对妈妈说:“太冷了,为什么不点炉子?”妈妈:“因为你爸爸失业了,我们买不起煤。”“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因为他是挖煤的,煤太多了。”社会生产的增长超过了社会购买力的增长。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消费者有需求却没有购买力,于是生产者卖不出产品或服务,不能给员工发足够的工资,一部分人失业,失业的人更缺乏购买力的恶性循环。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的核心逻辑包括经济危机的实质,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经济危机的特征。其中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本质体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劳动群众的实际需要,不是社会产品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这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

经济危机的爆发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生产力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群众消费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生产过剩的基础。”《资本论》中有如下论述:“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发展的界限。”由于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的存在,资本主义本身具有一种盲目提高生产能力和无限扩大生产规模的趋势,生产的社会化为扩大生产的趋势提供了物质基础。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的社会化内在要求各部门、各企业之间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的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但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使得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之间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不可能建立起使经济良性运转所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关系。因此,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就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对抗性质,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正是资本主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资本和劳动收入的两极分化,引起群众购买力不足,带来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最终影响到生产领域,导致生产过剩的产生。这便是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的核心逻辑。这一内在逻辑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支配,只要矛盾不解决,经济危机就会与资本主义如影随形。一次危机过去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基本矛盾又会逐渐重新激化起来,使另外一次危机成为不可避免。

3.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从社会制度层面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于是,资本主义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决定了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资本主义生产产生了新的恶性循环。”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危机往往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繁荣时爆发,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这时达到最尖锐的程度。危机首先在商品流通的某一环节出现,然后迅速波及各个部门,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严重混乱。危机之后是萧条阶段。在萧条阶段,商品供给超过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现象有所缓和,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人数也不再增加,但过剩商品还未完全销售出去,社会购买力仍然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呈停滞状态。萧条阶段之后,市场情况有所好转,生产开始逐步回升,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局面,于是萧条阶段过渡到复苏阶段。在复苏阶段,由于市场的扩大,价格开始上升,利润渐有回升,从而刺激着资本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逐渐加快,社会生产超过危机前的最高点,进入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在高涨阶段,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只是暂时的,繁荣包含了新的危机的先兆。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危机必将再次爆发。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下一个周期。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基础上对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指出生产过的危机的重要特点是它的以固定资本更新为基础的周期性永久的危机是没有的。固定资本与危机有着密切的关系,克思谈道:“它们(危机)是以固定资本的生产过剩,是流动资本的相对的生产为基础的。”固定资本大规模新,虽然可以暂时促进复苏,但却不能从根本上使资本主义摆脱危机,相反,它又为下次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基础。于是这种固定资本生产过剩会引起危机周期性的发生。从19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危机开始,每隔8~10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发生一次。

既然经济危机具有上述发展趋势,那么怎样才能消除经济危机呢?据此,马克思提出了他自己的政策主张,那就是:破除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全民所有的公有制,按照社会需要对社会各生产部门实行有计划的调节,对全社会的生产实行统一的组织与管理;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校正社会财富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对产品按照劳动者的利益进行分配。只有这样,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性质,保证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从而从根本上消除生产过剩的根源。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价值

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分析逻辑是否经得住现实的考验呢?是否对当今经济危机具有解释能力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价值所在。

1.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依然适应。这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破坏力相当巨大,美国、欧洲发达国家的救市政策发挥作用的成效十分有限,2009年2月《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最近提出经济危机的阶段说,他认为经济危机依然处在演进过程,目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它的危害将大大高于第一阶段,危机将从投资银行转向商业银行领域,直接对美国商业银行系统造成冲击。从西方反思危机的思路来看,往往集中于“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认为此次危机与1929年大危机的原因大相径庭,即存在有效需求“过度”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差异。但是从根本上说,资本世界的各种周期爆发的经济危机并无本质差别:都是生产过剩危机。从1929年大危机演变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只不过是把“皮球”从供给方踢给了需求方。因为表面看此次美国的金融危机导火索不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需求过于旺盛,但是本质上是房地产业的生产过剩。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为了缓解房地产业的生产过剩,通过“透支”这一将未来收入的资本化手段来刺激消费者实现扩大需求的目的。以至于一些并不具备还款能力和信用低的人通过透支满足自身的过度需求。面对不断扩张的生产能力,消费也进一步膨胀,以致出现了大量缺乏应有的收入基础的过度需求。从而出现了不负责任的廉价信用所导致的房地产过度膨胀的恶性循环。于是,马克思生产过剩的危机的逻辑: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经受住了现实的考验,对于时下这场肆虐全球的经济危机具有极强的解释能力。

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适应。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源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而西方世界把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华尔街的贪婪”,危机的根源最终锁定在人性的贪婪上。然而这一论断并不具有说服力。科技革命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又造成结构性问题,失业率高居不下,贫困差距继续扩大,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持续过大、金融体制过度自由化,体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等,产生了新的矛盾,加速了社会分化。而经济全球化又进一步加剧了各种矛盾。鉴于这种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例如调整经济政策、建立国家宏观调控机制、调整所有制形式。尽管上述的调整政策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美国人盛行借贷消费,表面来看是文化乃至所谓价值观问题,而实质是社会大众的“相对贫困”(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越来越低)与“绝对贫困”(一旦失业即会出现)导致社会购买力日趋萎缩,而资本为了获取更多乃至超额利润,生产出远远超出大众购买能力的商品房、汽车等消费品,为了将这些“剩余产品”转化为利润。他们又生产出各种金融衍生产品,销售给购买力日趋萎缩的民众。这恰恰是符本论》所强调的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大众购买力萎缩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体现。这一矛盾,其实也是以市场作为主要基础调节手段之社会普遍存在的基本矛盾,只是经济自由主义登峰造极,不断累积与加剧这一矛盾的恶化与爆发。通过消费信贷提升购买力,缓解生产过剩的措施只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换言之,只要“透支消费”不停止,那么即便没有“次贷”问题,也必然出现经济危机,而且在虚拟经济严重超越真实经济的大环境下,这种危机将会越来越频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东方社会还是西方社会,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得到解决,马克思就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也许只是在某个黄昏时不经意地飞过狐城鼠社,就足以让不喜欢他的绅士淑女们出一身冷汗。”[脚马克思在~百多年前就已经预见到这个问题了。

3.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规律依然适用。在西方,人们对经济危机周期的长短的关注要远远高于对危机周期性的原因的关注。西方经济学家看待此次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种观点:U型、L型和w型。U型是经济下来了见底之后就起来了,这是最好的一种类型;L型是经济下来了之后会在低位持续运行较长时间;而w型是上下起伏,波动较大。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固定资本,平均大约l0年左右就需要实行更新,固定资本的这个平均的生命周期,是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创造了物质基础。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决定周期长短的因素,除了固定资本的更新以外,还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延缓或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更加错综复杂。政府为了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往往会采取一系列的反周期措施,包括在危机和萧条阶段的膨胀性政策以及在复苏和高涨阶段的紧缩性政策,使周期发生了变形:危机的来势没有过去那样凶猛,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界限不清;高涨阶段经济增长乏力,有时还发生曲折和波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混淆在一起,不易划分,从表现形式看,整个周期是由危机、“回升”和高涨三个阶段组成的,而不像过去那样由四个阶段组成。于是,就会出现前面所提到的U型、L型和w型三种危机发展的形式。至于危机爆发时的具体情况各次都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它都是在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和不同条件下发生的,不过这些都是一些从属的影响因素。但是这种周期形态变化的新现象,并没有否定马恩关于经济危机四个阶段的划分,恰恰反映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严重干扰对周期性影响,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长波下降意味着一个萧条的投资时期,当替代性投资重新出现、乘数加速器机制在上升方向上再次起作用时,回升就开始了。对投资需求的刺激将改变整个经济面貌,为新的创新高潮提供舞台。”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仍然是周期变化的基础和前提,资本主义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周期的形态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因此,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理论仍然是认识当前危机现象的根本依据。尽管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干预措施,包括对经济的某些调解和福利政策等,危机爆发的具体情况有所改变,但危机仍然周期爆发,这一事实就确凿地证明马克思危机理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9.

[2]沃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http://sz1966.blog.hexun.eom/1771d.html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

[4]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35-13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7.

[6]马克思.刺余价值理论(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02.

[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48.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15.

[9]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文章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5-126.

[10]金融海啸第二波来势凶猛,http://www.21cn.com4veekly/190256917484.shtml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篇4

关键词:顺周期效应;损益表波动性;公允价值会计

一、研究背景

关于这场金融风暴前因后果的热议一直持续数年,风暴中心讨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构建整个金融体系的金融工具如何估值?这个基础问题决定着金融危机中的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命运,因为激烈争论涉及的基本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会计”对于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对某些人而言“公允即邪恶”,应用公允价值会使金融机构暴露于变幻无常的市场风险之中;对于另一些忽略来自金融市场信号的人来说,公允价值描绘出的金融前景模糊不清极具危险。2008年金融危机不仅给全世界经济造成数以万亿美元的损失,而且学术界、实务界和监管部门爆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空前绝后的激烈辩论,焦点集中在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并导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黄世忠,2009)?本文尝试对此问题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对经济危机中公允价值角色的思考,将有助于发展和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与实务。

二、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研究综述与内涵

2008年金融危机中,最早指责公允价值会计的是aiG首席执行官martinSullivan。他声称“mark.to.marke盯市会计”(公允价值)迫使企业按当前市价处理不准备出售的资产,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导致了恶性循环,引起投资者对金融机构丧失信心,由此引发的贷款利息上升使得存贷利率倒挂。martinSullivan的观点在理论上得到延伸和金融界一致认可,最终升级为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效应,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应当予以废止。葛家澍、窦家春(2010)的观点是,公允价值会计并非也决非是引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金融危机真正根源在于银行错误的信贷决策、风险控制的不严密和监管不力的金融监管机构,中止FaSl57转移目标嫁祸于公允价值会计。当然公允价值会计也需要加以改进完善。顺周期效应(procyclicality)和反周期效应(Counter-cyclicality)是用于表述经济数量与经济波动相互关系的经济学专业术语。经济周期与顺周期效应实质上有着很大区别,经济周期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自身产生的周期性变化,顺周期效应则是金融行业实务的不完善或监管方法不当造成放大了金融市场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程度(赵光毅等,2010),只有被放大了的波动才具有顺周期效应。综上所述,公允价值会计所附带产生的顺周期效应及其所引起的系统风险已引致了广泛关注,只有当公允价值会计不但反映而且加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时才具有顺周期效应。为此,本文以公允价值会计是否扩大了利润和所有者权益数据的波动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作者认为正常的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会计使得损益表具有一定的波动性,金融危机中完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具有传导效应。作者并不认为应该取消公允价值会计,反之应支持继续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同时应设置清晰的逆周期资本监管规则。

三、公允价值会计对损益表波动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时,对公允价值变动的计量使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和净利润减少。本文拟对经济发展的周期变动做出模拟,以探索在完整的经济周期中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银行财务报表波动性的影响。本文模拟应用完全公允价值模式(FFV)对损益表波动的影响,对所有的损益表项目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了得出经济环境变化对银行损益表的作用,本文对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应用完全公允价值模式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图中可见在四种经济周期中,按完全公允价值模式核算得出的银行损益表都产生了波动。但是在正常周期中,资产、负债双方的公允价值估值产生的银行损益表波动与股市、房地产市场、利率市场的剧烈波动经济周期相比,显得较为缓和符合我们的预期,房地产和利率周期中银行损益表波动较为显著。可见公允价值会计的确反映了经济体本身的波动,换个角度来看,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反映出的银行损益表的波动性,只有小部分来自于经济体自身的波动。来源于经济体自身内生性的这类波动性,需要通过会计确认和计量来反映。正常周期中经济波谷的数据与预期有些不同,预期经济波谷时银行损益表应小于经济平稳时的数据,而表中的数据恰恰相反,呈现出反周期的波动性。

四、结论与启示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篇5

关键词:资产价格波动经济周期经济现象经济危机

1、引言

2008年的美国经融危机危机几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由于这次经融危机的发生几乎上颠覆了之前的固化的经济理论,才使得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对之前的经济理论进行思考。美国的这次经融危机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在作为市场的有效需求还未出现的时候,过度的投机现象也会引起金融杠杆的破裂,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由于这一认识直接导致了对过往经济理论――只有有效的需求不足才能引起经济危机,而金融危机只是经济危机的附属品,这一逻辑的反思和否定。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经济已经不同于以往的经济体系,甚至是完全“颠覆”了之前的经济模型,同样,作为过去的经济理论,在很多方面其实已经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今天了。在今天这个提倡超前消费和享乐盛行的21世纪里,不再是将钱存入银行或者攒钱养老的社会了,现今的社会基本上已经步入了后现代的潮流,不在拷问“人生是什么”而是讲究人生如何度过的问题。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必定会影响经济和消费,经济和消费的改变也就必然会产生不同于以往的经济现象和情况。要保证经济平稳有效且快速正常的发展,就要对经济理论进行革新,以适应更多的经济现象和情况,从而以引导经济的走向和发展。

在之前的经济理论中,不管是在凯恩斯理论亦或是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金融危机的爆发从来都不是单独出现的现象,它往往是被人们解释成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附属现象。由于需求不足,导致企业的产品很难卖出去,这有直接导致了生产的降低,而生产降低则又会产生工厂或者企业的裁员甚至是倒闭的现象,这样,企业的破产基本伴随着被银行收归和资产并购,而这样就会使得银行拥有过多的不良资产,而不良资产过多会阻碍银行的运转,从而导致银行的破产,大多数的银行的破产则直接引致金融危机的产生。一直以来这种理论一直在经济学上占据着主导的位置。但是美国经融危机的爆发则是由于过度消费才导致的,并不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的价格下降或者贷款着普遍违约而造成的经济的崩溃导致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的产生又引起了一系列的经济不良反应致使失业、收入降低以及通货膨胀的现象才导致经济危机。

2、以工业化为前提的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学界长期以来将需求不足看成是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认为经济危机的产生是由于在资本主义时代,资本及致力于压榨公认的剩余价值,工人的创造价值和其所的工资是呈现对立的状态的,而工人的工资和其创造价值之间由于差距过大而形成工人的消费能力不高,导致市场需求不足,最后由于市场需求的减缩而导致企业的生产减低、企业裁员甚至是倒闭的现象。而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则将三种心理机制看成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他认为,在经济的繁荣和持续增长中,由于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边际消费反而会因此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投资的现象也会随之而增加,但是随着这种投资的加大,投资所带了的利益也会下降,人们便会放弃投资,导致投资的减少;最后,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各种偏灵活性的需要也会加大,分工细化,导致部分产业的需求减少了。这三个因素致使经济越是繁荣但是其有效需求越会随之而下降,减慢经济的发展速度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由于其适应于当时的情况发展,在战后成为了各个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并且,在20世纪50至70年代中期,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被当做是指导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理论。但是,直到70年代末,美国经济上的“滞涨”现象的出现,使得这一宏观调控策略出现了危机,并且被很多持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认为在美国的经济困境中,凯恩斯的经济策略是“罪魁祸首”。

不管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亦或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周期中,对于经济危机的阐释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的,那就是建立在以工业实体经济之上来进行阐述的。在他们的这一系列理论中是将债务和资产的问题排除在造成经济危机或者是金融危机之外的。直至2008年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才打碎了人们对于凯恩斯经济主义的迷信,动摇了其经济周期的根本性理论。虽然有很多人着力维护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而将这场金融危机看成是偶然发生的、小概率的事件来进行阐述,但是他们的理由往往是缺乏力度的,不可信的。当然,并不是说马克思或者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是错误的,而是说现今的经济发展已经超出了这两位经济学家做预定经济基础――工业实体经济才导致了他们的理论在现在的经济发展上的失灵。

3、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系中也不断的出现新的经济因素,近年来,在这些新的经济因素中资产市场对居民的消费和其他的经济实体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此同时,资产价格的变动往往会影响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可能会直接成为经济危机或者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导火索。从历史发展来看,1929年――1939年发生的大危机则是由股票市场价格的直接下降而导致的。而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也再一次证实了资产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可见,当今资产的价格波动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只有对这个因素持有足够的重视才能够更好实现经济的增长。

随着经济的增长,全球经济(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朝着金融化后者是资产化的方向发展。在国外,最早探讨此方面的经济学家明斯基认为国家金融系统方面的不稳定向基本上是来自于企业为了投资效益而进行的融资活动,这种活动不仅仅是关系企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金融发展也是有影响的,同时,伯南克也从内外部的融资成本方面来阐述金融市场因素对了经济周期产生的影响。在我国,在90年代末,经济学家柳欣便致力于研究企业盈利水平的波动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将经济的波动首次与企业的盈利之间联系起来,同时,再将由这种情况所引发的企业的负债情况的各方面变化同金融市场的总体价值之间的变化也联系了起来,通过这种联系性的阐释来描述经济危机是怎样产生的以及经济周期是以何种方式来进行演变的。柳欣的这种将企业资产的价格波动和以及货币政策和数量的转变一起纳入了经济周期转变的影响因素之中,这对于经济周期的研究和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模式,使得当下的经济周期的模型更加具体化和实用化,这就从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的以市场的有效需求以及各个行业的固定化的资本投资的周期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因素的理论思维,将金融经济、泡沫经济以及虚拟化经济中的关于各种投资、债务投机活动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作为经济周期的主要因素来阐述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变化,这更加符合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以及未来的经济的发展走向。

4、结束语

随着人们的观念、思想以及社会思潮的改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而最为心理机制影响下的需求市场、投资行为以及生产行为等,都是为了实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进行的,这就必然要求经济体系和模式的变化才能够和当下的市场更加贴合,也才能够更加拉动市场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本文从传统的经济思维、金融模式下对于经济周期的影响因素以及当今的新的金融条件下,资产价格波动对于经济周期的影响来进行阐释,力图通过当下经济学家对于资产波动所引起的经济周期的变化来揭示新的经济面貌下,经济周期是怎样受到除了传统因素影响之外新因素――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的。

参考文献:

[1]骆祚炎.资产价格波动、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控研究进展[J].世界经济研究.2011(03)

[2]季益烽.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周期影响[J].经济学动态.2014(03)

[3]张燕.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J].兰州大学.2010(05)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篇6

[关键词]经济周期非周期性相关性GDp增长率

一、世界经济非周期性波动对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我们以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指标分析问题,主要的采用世界总体GDp的增长率,以及中、美、欧盟的GDp增长率,为了便于和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研究,我们估且将世界经济的周期也按照我国的周期划分标准进行。在这里我们主要考察我国经济周期的两个周期阶段(1980年~2001年,2002年至今)。

注:数据来源与统计局官方网站(其中2008年为imF预测数据)

可以看出,世界经济GDp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的,但如前述,非周期波动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如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经济危机,世界经济GDp增长率由2000年的4.8%下降到2.5%,美国经济出现了最大幅度的下滑,由3.7%降到0.8%。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美国大量投资银行破产和一系列银行的国有化,欧洲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量资产价格扭曲,冰岛、巴基斯坦等出现国家危机。这些事件都说明:经济周期性波动中非周期性波动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按照imF给出的预测,中国09年的GDp增长率可能会在9.6%。

二、经济周期与非周期波动下的世界经济相关性分析

1.世界各经济(国家)体的相关性分析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从相关系数的结果来看:在改革初,由于我国经济开放程度和经济政策的滞后效应,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不是很大。2002年以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关系数高达0.7019,与欧盟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0.5772,我们与美国的经济相关性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2001年以前美国对欧盟经济的依赖性比较大,2002年以后呈下降趋势,但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却在增加。同一时期中国与欧盟经济的相关性在增强,总之,各经济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并且在不断地转移和变化。

2.我国外贸依存度分析和外贸市场结构分析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经济区域体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紧密性越来越强。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5096.5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1738.3亿,增长了4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由2001年的43.96%增加到2007年的67.1%。我国主要的贸易体还是亚洲市场,其次是欧洲和美国市场。这几年里除了欧洲市场的贸易市场结构基本保持不变,我国对日本和美国和亚洲市场的贸易市场结构都出现了下浮,尤其是次贷危机后,2007年一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市场就下降了1.9%,对日本也下降1.1%。

三、我国外贸企业应对非周期性事件的机制

1.政府应建立应对非周期性波动预警机制

对于每一次非周期性波动,企业的灵敏度明显落后于政府,所以政府要根据世界经济形式的不断变化,提供给企业准确、丰富的商业信息,同时政府应建立应对非周期性波动预警机制和指标防范体系,争取做到建立事前防范、发生时建立合理的处理机制、事后有效治理机制,发挥政府应对危机的宏观调空作用。

2.完善对外贸易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

对外贸易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第一:切实有效地发挥中国进出口银行政策,积极配合国家宏观产业和外贸政策,扩大出口信贷业务规模,发展进口信贷。第二:加强中小企业制度和法制建设、创立和发展信用制度、完善企业税收制度的建设。

3.开拓多元化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

从图三中我们可以看出,外贸市场出口结构中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市场结构比例呈现下滑的趋势,对欧美基本保持平稳,但也出现下降的趋势,所以我们的外贸市场结构应该发展多元化,以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篇7

关键词 金融危机;经济周期;政府干预

中图分类号 F8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9)05-0018-03

作者简介 黄如安,军事经济学院财务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有资产与经济管理。(湖北武汉430035)

2007年的春天,“一只蝴蝶”在美国扇动了翅膀。一年以后,世界刮起了金融风暴,并导致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遏制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漫延和对国民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美、欧、日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政府相继出手“救市”。我国政府也及时出台了总额4万亿元人民币的“救市”计划,而各地方政府的“救市”方案则超过了20万亿元。对此,有的专家甚至断言自由放任的经济时代走向终结,现在“只有政府才能解决问题”。政府干预或公共管理真的能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吗?借此机会,笔者就政府经济监管或宏观调控的利弊得失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客观规律

1、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必然会发生经济周期性波动。纵观近、现代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运行轨迹,都不是直线上升或平稳向前的,而是呈周期性螺旋发展的。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周期(economJcCycles),是指一国(地区)宏观经济活动呈现出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的动态发展现象。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主要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它是近、现代主要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海啸,实际上就是各国经济周期性波动陷入了经济危机阶段。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或经济危机并不会发生在人类社会的任何经济模式下。比如,在原始社会的以物易物经济模式、封建社会的自给自足经济模式下,都不会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因为在以物易物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商品经济所占的比重很小,市场交易的范围有限,生产方式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生产规模小,商品数量有限,供求关系比较稳定,因此不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混乱和危机。而只有人们进入货币信用经济模式、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或经济危机就与我们“如影随形”了。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大量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市场机制存在着天然的缺陷,加之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行为的推波助澜,而市场调节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又具有自发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供求矛盾日益凸现,宏观经济中的“扩张”与“收缩”阶段总是交替出现。可见,经济周期性波动,或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2、人类对经济周期的认识是个不断深化的渐进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和市场经济萌芽时期,人们否认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的存在。包括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李嘉图,虽然他承认个别商品生产过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一般的、普遍的商品生产过剩则是不可能出现的。古典经济学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萨伊定理”,即供给可以自动创造自己的需求。换言之,市场价格可以完全出清,不存在供求关系的矛盾。因此,他坚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萨伊认为,“除非政府当局愚昧无知或贪婪无厌,否则一种产品供给不足而另一种产品过剩的现象,决不会永久继续存在”。直到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的问题才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马克思是较早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周期性波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实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二是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产更新,而且具有周期性。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更是标志着市场万能论的“萨伊定理”彻底破产。尔后,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而且占据着主流经济学的重要席位,并极大地影响着各国政要与经济决策者。凯恩斯主义简单地说就是:市场经济+政府干预。换言之,就是在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适当采取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以“熨平”经济波动的震幅,减轻经济危机的冲击,避免宏观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罗斯福“新政”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最好诠释。所以说在当代,包括美国在内的经济都属于“混合经济”模式,并不存在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

3、政府干预或公共管理并不能消除经济的周期波动。市场失灵与凯恩斯主义为政府的经济干预或公共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选择,但事实证明政府干预并不能消除经济的周期波动,以至消灭经济周期。从罗斯福“新政”到各国政府相继出台经济于预的政策效果来看,虽然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即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了经济波动的震幅,刺激了经济的加速复苏,但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经济“滞涨”,以及随后发生的几次经济危机的事实,不难看出政府干预并没有消除经济周期,凯恩斯主义也不是万能的。在此,我们还需要警惕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只要政府干预,推进了企业技术的持续创新,就能打破经济周期的“陷阱”,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有人以美国出现的“新经济”为例,认为美国已经消除了经济周期,无通胀型高增长可无限持续下去。事后事实证明,该论断是错误的。因为美国在2000年初就陷入了经济衰退,目前又遭遇了新一轮经济危机。二是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不存在周期性或经济危机。有人甚至断言只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我国经济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保持改革开放30年来平均9.8%的增长率增长。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既不科学,也难符合事实。

二、政府干预经济或公共监管的利弊得失

1、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前提。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体制还无法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的要求,仅依靠市场机制达不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市场失灵时有发生,这就为政府的经济干预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在混合经济模式下,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是“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政府干预对于促进经济有效运行和缓解经济危机的冲击是必要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有利的。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经济尽快走出了萧条,而且产生了长达10多年的快速增长效应,为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生亚洲金融风暴时,由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政府及时出台宏观调控措施,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大力吸引外资,增加公共投资,刺激内需和出口,从而能较快地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恢复经济增长。

2、政府失灵说明经济调控职能并非万能。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政府经济干预的正面效果显著,但其造成的负面影

响、或失误(失败)的教训也很多,这就是政府失灵。政府经济干预,或者说政府经济作用是当代中外政府的一项基本功能,即经济职能。换言之,是指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规划、调节、监管、服务的职责和功能,属于以政府机构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公共管理范畴。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者,垄断、外部效应及信息不对称的规制者,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等角色。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与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行为目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政府目标,有时并不一定符合客观现实与经济规律要求,因此,它与市场机制一样存在着局限性。也就是说,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好。而且政府失灵给社会经济造成的灾难和资源的浪费,有时比市场机制更严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20世纪30―60年代采取了一系列政府经济干预措施,虽然较快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拉动了经济复苏,却导致了低增长、低效率、高污染、高失业与高通胀的“滞胀”怪病。我国在解放初期推行的“”和结束之初的“洋跃进”给社会经济造成的深重灾难,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

3、政府干预既是经济波动的“熨斗”也是诱因。在当今各国政府忙于出台大手笔的“救市”计划或经济调控措施时,人们更应该认真检讨、审视政府经济干预的功过是非和利弊得失。人们对于市场失灵的认识逐步加深,而对于政府失灵的教训似乎吸取的不够。事实证明政府能够干预经济周期,但并不能消除经济周期,甚至是新的经济波动的重要诱因。政治周期理论将政府干预看着经济波动的源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学派将政府干预等外生冲击看作经济偏离均衡趋势的原因。谈到当前全球金融海啸及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它正是罗斯福“新政”惹的祸。当今世界虽然对银行的监管和金融安全网络逐步完善,但控制了现代金融业半壁江山的“影子银行系统”却难以监管,于是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暴发,衍生金融泡沫破灭,信用链条断裂,一场全球性金融海啸由此引爆。

三、在当前“救市”的热潮中保持几分冷静

1、“救市”重在“救”市场机制。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救市”是必要的,因为市场本身不完善,达不到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因此,需要政府干预或公共管理来调节宏观经济,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但“救市”的前提是存在着市场失灵,而且“救市”的目的在于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市场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如果不存在市场失灵,就没有必要“救市”,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如果确实存在着市场失灵,经济波动起伏过大,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经济危机时,政府应该出手“救市”。但被“救”的对象应该主要是市场机制,而不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商品购销本身。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政府干预重点在于克服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解决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增加公共投资,以刺激和带动私人投资,从而缓解危机,促进经济繁荣。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极不完善,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因此政府出台的“救市”措施应该以培育、完善市场机制为重点,以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为中心,激活市场对供求关系的调节功能,疏导市场价格信号传递通道。当市场经济逐步发育成熟,自身调节功能增强后,再逐渐减少政府干预范围,实现由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向民间主导型市场经济的转轨,而不能“越俎代庖”,或人为限制与阻断市场机制的作用。否则,超市场的政府干预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波动的起因。

2、“救市”不忘尊重经济规律。既然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是客观存在的,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所难免,人们就应该尊重这一客观规律,在顺应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政府“救市”措施。首先,必须有经济周期的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存在着经济周期,都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经济扩张与收缩就像人的心脏在跳动一样,再正常不过了,不值得大惊小怪。其次,政府“救市”计划必须尊重经济周期等经济规律的作用,宏观调控措施应该符合并体现市场法则的要求,不要企图消除经济周期,改变经济规律;有形之手,只有顺应无形之手运行的规律,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再次,由于经济波动是周期性发生的,经济萧条或经济过热时有发生,因此不要指望一次政府“救市”措施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或取得一劳永逸的效果;有形之手,只有知道哪里应当无为,才能够有所为,两只手必须有机配合,融为一体,才能很好地治理经济波动带来的危机问题。

3、“救市”切忌盲从与过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经济波动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事先会出现许多征兆。当宏观经济综合指标中的GDp增长率连续多年创新高、Cpi和ppi居高不下、外汇储备持续增长时,就意味着国民经济已经过热,经济扩张快要达到顶峰,拐点即将出现。政府干预措施主要是抑制社会总需求,治理经济过热,同时防止经济出现“硬着陆”。此时,经济调控政策要适度,不要过度,并要预测到宏观政策作用的时滞效应和周边国际环境的冲击。由于各国宏观经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并已经形成了自身的运行轨迹和运行特点,有着自身的经济周期,各国经济周期所处的运行阶段并不十分同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而相互传递挤压,对于各国经济走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政府在出台宏观调控措施前必须认真研判,慎重决策,否则,宏观政策作用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令政府陷入被动与忙乱之中。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们就经历了冰火两重天政策做法的震撼,中央7月份还在部署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以抑制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不到三个月的10月份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连续出台许多宽松的宏观政策,以刺激国内外总需求,保持GDp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在当前各国忙于出手“救市”热潮中,政府应该多保持一份清醒,不要盲目跟风,也不用力过度。GDp增长率慢一点、社会资源消耗减少一点、企业经营困难多一点并不可怕,因为,按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理论,我们这架高速运转了30年的经济机器也该休整一下了。

4、“救市”更需完善政府监管职能。“救市”是短期行为,而完善政府监管职能、避免政府失灵却是长期任务。我国目前正处于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行政改革滞后、政府干预过度、政府职能错位与越位并存、寻租及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在思考如何“救市”的同时,应更多地思索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避免政府失灵的问题,推动政府的市场化、社会化取向改革。一是应该改变观念,摒弃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政府万能”思维定式,高度重视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的适度性与局限性,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慎重确定政府调控的范围、内容、方式及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干预的辅作用。二是不断完善公共选择决策机制,推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技巧,熟练驾驭“有形之手”,顺应配合“无形之手”,共同促进市场经济的正常、有效运行。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分工,明确政府、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与企业的职能,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质量效益。四是加强政风建设、行政监督制度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大反腐败力度,从思想教育、监督检查和激励约束三个方面实行综合治理,着重从制度和机制创新人手,消除公共管理领域的腐败和寻租行为产生的条件和土壤。

参考文献:

[1]胡永刚.当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谢自强.政府干预理论与政府经济职能[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崔友平.经济周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3,(1).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篇8

   (一)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加快,传播范围广

   在二战前,金融危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偶然性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影响,其发生频率也是有限的。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是仅有的一次波及范围较广的金融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金融危机频频爆发,美元危机使固定汇率制受到威胁,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债务危机开始兴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更有加快的趋势。从传播范围看,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传播到全世界。它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明显不一样,亚洲金融危机是在泰国爆发的,然后传播到东南亚、俄罗斯、东欧中亚及拉美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即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除日本所受的冲击较大,以及欧美股市受到波动,它们几乎没有遭受什么损失。相反,美国在这次危机中获取大量的利益。墨西哥金融危机也是从墨西哥迅速蔓延到阿根廷、秘鲁、巴西、智利等国家,而这次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全球的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二)金融危机的非周期性和突发性

   传统的金融危机表现为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是由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引起的,并伴随着经济周期波动而出现高峰和低谷。然而,当代金融危机似乎脱离了经济周期的轨道,随经济证券化、国际化、虚拟化的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经济运行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当经济运动的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甚至导致危机,首先在金融领域爆发,使当代金融危机的超前性、突发性加强,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前兆。

   (三)金融危机的蔓延性加强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也使得金融危机蔓延和传染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一旦重要国家内部爆发危机,就将迅速的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演变成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四)外汇对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日益严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由上述可知,拥有一国一定数量的外汇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控制了该国的经济。当外汇的剧烈变动时肯定会影响一国经济的稳定,轻则经济衰退,重则出现金融危机。同样的,国际游资也可以引发金融危机。国际游资是以套利、套汇从而获得高收益为目的的投机资金。近年来,大量短期国际资本的无序流动,是造成国际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实质上充当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

   (一)加大各个国家之间的金融协调与合作力度

   当今社会,各国之间的合作力度加大,金融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但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常因信息分散与金融衍生工具增加而使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从而是国际货币运行处于高风险状态。为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国经济的稳定,只有通过各国加强合作与协调,才能有利于信息集中和有效监管国际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建立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机制

   鉴于以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提出国际金融风险的七项预警指标: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例失调、巨额经常账户逆差、消费比例过大、预算赤字较大、资本流入的组成中短期资本比例高、汇率定值过高、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相对应于这七项预警指标,必须尽快建立起配套的金融危机预警组织和监督机构,并健全法规形成预警制度体系,形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预警网络。同时,更需要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防患于未然,把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

   (三)提高金融衍生物市场的监管水平

   在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金融衍生工具及其交易市场得以快速的发展。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在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如果大规模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发生信用危机,将极易引发外汇市场或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引起国际金融风险与危机的连锁反应。因此,加强对国际金融交易活动的监管,提高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水平,是避免发生金融危机所必须的条件。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篇9

如果以2007年12月美国经济进入衰退作为起点,本轮世界经济调整已经持续15个月,可能将是二战之后最长的一次。初步判断,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会停滞,2010年仍将在底部调整,随后在2011―2012年逐步有所复苏,但仍将略低于近20年来世界经济年均3.5%的增速。

(一)当前的世界经济衰退是经济周期运行的必然结果

根据周期时间跨度和原因,可以把经济周期分为四类:短波周期(或基钦周期,2―4年,存货调整),中波周期(或朱格拉周期,7―10年,固定资本更新调整),中长波周期(或库兹涅茨周期,15―25年,建筑业调整)和长波周期(或康德拉季耶夫周期,50―60年,资本积累和技术调整)。

从目前的情况看,世界经济正处于四个周期的收缩期相互叠加之中。从短波周期分析,目前世界经济供需出现严重的不平衡,产能过剩现象几乎存在于所有经济部门,存货调整已经展开。

从中波周期来看,在2001―2007年这段时间,由于全球信贷资金充裕,造成消费和投资快速增长,形成了世界经济的空前繁荣。但2007年之后,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引发次贷危机,造成全球金融机构面临行业性亏损和资本金不足,使全球信贷资金供应不足,从而出现固定资本投资增长停滞的局面。

从中长波周期分析,在过去几年里经历了全球性房地产价格高涨和建筑投资热潮之后,未来数年内,世界经济将面临“建筑周期”的收缩阶段。以美国为例,在金融机构的推动下,人们出现非理性的购房需求,造成房地产需求和建设超常增长。美国的房价上涨增加了居民的资产性收入,拉动消费需求增长,并通过进口把经济景气扩散到其他国家,是世界经济近年来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房地产建筑下滑,诸如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其他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必然使世界经济进入下行阶段。

从长波周期分析,在经历了近几十年的信息技术革命后,世界经济正处于技术创新的停滞时期,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增速可能较低。上世纪80年代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太空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一系列的技术革命推动生产力突飞猛进,成为世界经济高增长的基石。但近几年,新技术的突破有所减少,所以从长波周期看,经济增长将有所回落。

根据不同的周期理论,可以推导出不同的世界经济复苏时间表。如果按照短波周期看,从2008年算起世界经济还有1―2年的收缩期,也就是说可以在2009或2010年恢复增长。如果按照中波周期,从2008年算起世界经济还有4―5年的收缩期,也就是说可以在2012或2013年恢复增长。如果按照中长波和长波周期来看,则是世界经济复苏的时间要大大推迟。

对四种周期综合研究,可以看出上世纪80年代后世界经济中波周期运行的特点最为显著,而且这次世界经济危机带有显著的信贷危机特点,也符合中波周期的波动特点,因此,2012年左右世界经济进入下一个中波周期的景气阶段是有可能的。

(二)世界经济的结构调整仍将持续

导致本轮世界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经济结构失衡。美国建立在金融资产泡沫上的过度消费在依靠大量国外生产的同时,也需要全球资金为其买单,由此也导致实体经济发展失衡。因此,短期内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将会继续深化,调整周期将会延长。

首先,以美国公司为首的一大批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正在丧失其融资、借贷功能。在各国政府的强力救助之下,2009年将成为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和去杠杆化调整的关键一年。近期,各国股市反弹和金融市场出现企稳迹象,但是从全年看,在金融资产不断减计和信任危机没有化解的情况下,企业依然无法正常获取贷款,实体经济发展仍将受到进一步冲击,失业率将会继续上升。

其次,美国借贷消费模式终结,储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本轮经济繁荣的特点之一是房价上升的财富效应提高了家庭负债率,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此画上句号。但是,增加储蓄和减少消费的调整将不可避免的导致经济增速下滑。

第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经济救助方案中包括的鼓励购买美国货的条款是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加强的信号,不利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发展,并推迟世界经济复苏。

第四,各国相继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但其理论基础大体还是凯恩斯需求管理的经济扩张思路,并辅之以减税等刺激生产的措施。但是本轮经济衰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金融泡沫以及由此导致的过度消费。从长期看,刺激需求的扩张政策将无法对消费进行调整,从而导致经济结构更加失衡。同时,由于目前各国利率降到了历史性的低位,金融政策的调整空间已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向银行大量注资的救市措施也不可能迅速恢复市场信心,危机中受到重创的金融机构需要数年时间才能逐步消化亏损,在此之后信贷供给才能逐步正常化,固定资本投资才可能恢复。

第五,2012年后,世界经济依然处于“建筑周期”的停滞阶段,房地产投资不可能完全恢复。而且从消费上看,次贷危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居民的过度消费倾向,未来发达国家消费率将会下降,从而使世界经济增长潜力降低。加之目前还看不出未来技术创新的突破口在何处,长波周期依然处于停滞阶段。所以预计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不会恢复本世纪初的较高水平。

二、世界三大经济体发展趋势判断

(一)美国经济

本轮美国经济衰退自2007年12月开始,到今年5月,将成为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国经历的时间最长的衰退。受经济周期叠加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初步判断,受金融、房地产和就业三大市场的三重打击,美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低迷时期,今明两年难以走出低谷,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2%和零增长,2011―2012年将逐步复苏,经济增长率大体在2―3%左右。

主要原因,一是金融危机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同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将持续。目前,金融业已经基本丧失了融资、借贷功能。虽然美国政府正在尽全力救助,但是2009年仍将是处置不良资产、去杠杆化调整关键的一年。初步预计,金融业在2010年才会恢复正常营业;二是受金融危机以及自身的周期因素影响,房地产业的调整和低迷仍将持续。除次贷危机的影响之外,财富效应缩水和收入增长缓慢,以及人口老龄化都将对房地产业发展产生制约;三是储蓄、消费结构调整。未来几年,美国消费的去杠杆化调整势在必行。居民储蓄上升将导致占美国GDp2/3以上的居民个人消费增长减缓;四是新技术革命及其将会带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出现。上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使美国经济获得发展的动力。从长期看,只有科技进步和生产率提高才能为美国经济增长提高提供持久动力和空间。

(二)欧元区经济

欧元区经济自2008年第二季度负增长以来,已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且进入2009年后呈现出加速衰退的迹象,各种信心指数和景气指数连续刷新最低记录。从目前形势来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严重影响了欧洲金融业,也已经向欧洲实体经济全面扩散,且影响在不断加深。欧元区经济继去年迅速下滑后,今年将陷入负增长。更加糟糕的是,目前欧洲各国采取各项稳定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政策还未出现明显效果,因而也无法预知是否还会出现下一轮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高潮,根据目前形势预计欧元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0%。

由于德国和法国是欧元区的两大经济体,判断它们的宏观经济走势,基本就可以确定欧元区的经济发展趋势。从经济周期来看,德国经济在1975年、1981年、1988年、1993年和2003年分别到达谷底,平均周期为7.2年;而法国经济则分别在1975年、1981年、1993年和2002年分别到达谷底,平均周期为8.75年,表现出了相对较强的一致性。如果按照7―8年的周期来推算,德国、法国的下一个谷底应该是在2010年左右到达,换句话说,欧元区经济自2008年开始下滑,2009年进入负增长,2010年到达底部并开始复苏。如果2010年欧元区经济能够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经济可能仅是微降或零增长,预计增长率为-0.2%。

欧元区各国的产业基础是二次大战后50―60年代大发展时期形成的、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一种结构,从生命周期理论来分析它已经趋向老化。在美国凭借新经济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时,欧元区的经济没能有效实现产业的转移和升级。“911”后的世界经济黄金发展时期,欧元区的这种调整也未完成,仍然依靠出口贸易和由出口增长带动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一直维持在1―2%左右。据此,我们判断,经历这次衰退后的欧元区经济复苏的过程仍将是缓慢的,如果再没有大的波折,2012年经济增长将可能回复到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初步预计,欧元区2011、2012年经济增长可能会分别达到1.0%和2.0%左右。

(三)日本经济

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后进入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阶段,一直保持低速增长。进入本世纪,在外需带动下经济增长有所恢复,但增速依然低于其他国家。2008年第二季度后,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日本经济进入衰退。

从经济增长的联动性上看,外向型的日本经济对世界经济整体变化较敏感,特别受到美国经济波动的强烈影响。所以未来美国经济,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不从停滞中走出来,日本经济也复苏无望。

从短期因素看,日本2008年12月份的库存货运指数升至1973年该指数制定以来的最高水平。也就是说,尽管由于需求急剧下降,企业已经努力削减产量,但工业产能依然过大,企业面临很大的库存积压问题。所以未来1―2年日本企业将面临持续的库存调整,经济不可能复苏。

而从建筑周期来看,日本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房地产泡沫破灭,到目前已经接近20年时间。按照库兹涅茨周期,建筑周期大约为17―25年,所以未来几年日本房地产需求可能有所恢复。但由于老龄化和人口绝对数量持续下降,日本建筑周期的衰退阶段可能延长,所以不可能指望建筑业能很快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篇10

关键词:股市;经济周期;关系;实例分析;实证分析

一、引言

经济周期是一个经济体出现的经济活动扩张、衰退、收缩、复苏不断交替循环的经济现象,在这一规律下,股市价格波动通常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依旧面临着很多问题和严峻形势。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不仅是股票市场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国内外各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与投资者的利益相关,更和企业的融资和成长相关,还涉及一个国家的经济平稳正常的运行。因此,就双方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稳定我国经济具有现实意义。

二、经济周期与股市波动

(1)经济周期的表述和定义。经济周期又名商业周期,是每一个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济增长现象,具体来讲,就是整个社会经济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周期,其主要作用是描述和分析经济发展中呈现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不断循环交替的波动过程。通常认为5到10年不等一个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持续的时间不一,分大周期和小周期,大周期10年左右出现一次,小周期2到3年会出现一次,其中一个大周期中又包括几个小周期,而小周期和大周期也呈现出不断交替的过程。

(2)股市波动的表现。股市波动,也通常呈现出周期波动,是指出现在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上涨、下跌相互交替、不断循环往复的周期性波动现象,即牛市和熊市不断更替。在经济因素和其他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股票市场一般会经历牛市阶段-高位盘整阶段-熊市阶段-低位牛市阶段。在牛市阶段,市场利好消息增多,股价指数不断抬升,多头力量占了上方,大部分股票呈现增长态势,经济表现出十分活力;当股价指数面临高位压力,市场风险加大,股票市场上成交量逐渐降低至萎缩,就到了高位盘整阶段;此时会出现双方对峙,随着市场利好消息不断减少,市场抛压增加,股票价格指数连续下滑,市场就逐渐转入熊市;而经过一定时期的股票低迷,就会进入股市周期的谷底,交易量冷清并达到最小,此时股票市场进入低位整盘,就到了低位牛市阶段。

(3)经济周期与股市波动的关系。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对于经济周期和股市波动关联的分析探讨,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在对股市和经济增长二者关系的分析层面。例如,1993年马尔科・帕加诺运用内生增长理论建立相关模型进行了研究。他的相关研究可以分为这样一个趋势:储蓄变投资;资金流向股市。这样就可以把社会上闲置的资金转换为投资,既提高了资本的利用效率,又增加了市场活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经济周期与股市波动关系的探测性研究

(1)亚洲金融风暴与股市。1997年的亚洲发生的金融风波,泰国等亚洲国家都相对程度地出现了货币的大幅贬值,同时造成大部分亚洲国家的股市不断持续的下跌,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濒临破产,许多银行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经济十分萧条,史称“亚洲金融风暴”由于开放经济金融体系下,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和联系日益密切,当时的泰国就是一种外向型经济的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很大。在1997年以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已经持续增长了将近10年的时间,随着投资的增加,银行信贷不断扩大,而这些国家的汇率制度又都是与美元直接挂钩的一篮子汇率制,并没有注意汇率风险因素。1997年6月,资本大量逃离泰国。同年7月2日,泰币实现浮动汇率制,由市场来决定其价格,这标志着亚洲金融风暴的到来。后来逐渐蔓延至其他国家,同年7月9日马来西亚股市指数跌至最低点,9月1日,菲律宾综合股票指数跌破2000点,9月4日,韩国对美国的汇率从90年下降到历来最低点,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438点,首次跌破10000点,这是有史以来跌破最为严重的一天。受此次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亚洲大部分国家的股票价格指数都有了大幅的下跌,包括日本、韩国、中国的许多地区,以及后来波及欧美主要国家,股市异常低迷,都受到了某种程度的重创。

(2)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和股市高涨。2007年是我国股市最为辉煌的一年,从年初沪市开盘报价2728点,到突破3000点,4000点,5000点,直到增长到最高点6124点,这一年造就了不少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成为我国股市的神话。从2007年1月9日开始,沪深股市总市值首次突破10万亿,2月至3月期间,除了2月27日出现下跌之外,又继续上涨,5月9日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8月9日,沪深总市值首次超过GDp,高达21万亿,8月23日上证指数突破5000点,10月15日又突破6000点,到10月16日达到最高点6124点。从整个2007年的中国股市来看,除了极少个时间点出现下跌之外,大部分的股票价格指数连续不断的上涨,甚至连垃圾股也变得很有市场价值。据《中国证券报》的相关数据,2007年开户数高达14000万户左右,有将近70%的投资者从股市中获利,1650只股票当中只有60只左右出现下跌,全年的市盈率远远超过100%据有关外国媒体称赞,2007年的中国沪深300行业指数表现最佳,是世界上表现最好的股市之一。

(3)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与股市。从2007年开始,次贷危机”这一热词在美国已经不断地出现在外国媒体的报道中次贷危机也叫“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它是指提供次级抵押贷款的机构濒临破产,投资基金瘫痪,股市波动剧烈所引起的金融危机。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金融动荡,导致了全球的经济陷入困境,波及范围之广,破坏力巨大。这场危机以美国为开端,到2007年8月份就已经相继蔓延到日本、欧洲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后来又传播到中国,到2008年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21世纪的前十个年头里,美国实行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加上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升级,房地产行业出现了繁荣发展的景象,但谁都没有想到这种繁荣带有虚假性,以致后来“泡沫”破灭,信贷出现恶化,很多人由于无法偿还贷款,导致违约情况不断增多,信用危机出现。由此很多金融机构呆账坏账严重,财务信息恶化等问题随之而来,债务评级不断调低,到2008年9月份危机升级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英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银行也出现危机,濒临告急,之后很多国家的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出现剧烈的波动。以中国为例,在2008年,上证综合指数从这一年最初最高点5522.78点,一度跌破至1644.93点,最大跌幅接近70%,2007年外媒称中国为全球最完美的股市,结果到了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股市逆转呈现出异常低迷的状态,成了全球最差的股市之一。

四、基于经济周期与股市波动关系实证结论的政策性启示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也随之增加,每一次经济的萧条都会带动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对各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随之而来的是经济萧条,股市低迷,股指下跌,由此给大量企业濒临破产,投资者收益受损。股市的波动和经济发展通过一定的实例探讨,呈现正相关性。因此,本文从实例得出分析,为我国股市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意见。

(1)加强我国应对国内外经济风险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断推进,各国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已经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而国内外经济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几乎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会对我国国内经济造成相当的影响。因此,我国在不断发展开放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应对国内外经济风险能力。

(2)进一步完善我国股票市场。我国股票市场体制机制尚不成熟,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从证券监管、上市退市机制、特别是针对不合格的企业要大胆淘汰,运行操作模式,以及政府职能和法制方面加以完善。同时,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适当引进,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推动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3)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当前的重心还是需要发展经济。我国应适应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提供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渠道,努力发展经济,为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4)加强对我国经济周期的研究。以上实证研究表明有些年份,我国GDp和上证指数出现不相一致的情形,可能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市场化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股票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国内外各种经济因素复杂,特别是我国经济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经济周期的研究,来保证我国经济良好的运行。

(5)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股市波动多次调控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效果,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我国相关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够到位或者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优化和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6)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250多件关于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尽管已早有实施,但仍然存在法律层面的欠缺,如执法不够到位、监管存在漏洞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继续加强证券法律制度建设,对股票发行、交易、监管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明确的准则,积极推动市场化经济的公平性和效益型,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和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培源.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相关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

[2]舒建雄.中国宏观经济周期与股市周期关联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赵可,丁安华.经济周期与股市波动传导机制的概念模型构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