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健康教育的基础十篇健康教育的基础十篇

健康教育的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5:16

健康教育的基础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基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166-01

基础护理是以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其内容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等工作。健康教育是基础护理中的重要一环,是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它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通过护理健康教育,使人们有能力做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基础护理操作是住院病人得到最多的护理服务,基础护理操作同时为护士履行健康教育职务和病人接受健康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基础护理操作中增加一些健康教育的内容,会使患者及家属获得基本的治疗护理常识,加深对护理工作的支持与理解。

1树立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念

1.1健康教育是基础护理的组成部分健康教育不是护士额外的工作,它是基础护理内容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内容之一。许多护理目标都是通过健康教育来实现的,如提高病人适应能力、减少焦虑、肢体功能恢复、自我行为能力的建立、减少并发症。

1.2健康教育内容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护理人员要从所收集到的护理资料中寻找出护理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来确定其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健康教育病人获得了优良的护理,提高了满意度。例如对待一位因患癌症而行化疗的病人,护理目标除预防感染、保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提供适宜的营养外,还应注意保持病人情绪稳定及良好的自我形象,特别是对女性病人这点尤为重要。因此,在行化疗之前健康教育时,除要告诉病人化疗后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例如脱发是最常见的症状,甚至眼睫毛和眉毛都会脱落,护士会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冰帽来减少脱发外,还应教会病人如何配备假发,如何使用围巾、帽子以及眉毛的化装技巧等来掩盖身体的部分缺陷。

1.3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概念不同。从卫生宣教到健康教育是工作模式上的转变。卫生宣教只是用一般的宣传技术和手段传播卫生知识和有关的疾病知识。在这些活动中护理人员也仅仅承担了参与者、传播者的角色,对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求不高。但护理健康教育则不然,它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专业,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医学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心理、社会、行为、教育等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以便对病人情况做出全面评估,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尤其是在健康教育活动中,依照健康教育程序,要承担传播者、计划者、评价者等多种角色,既要和病人共同制订健康教育计划,病人实施教育计划时要监督指导,对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还要对自己的健康教育能力进行总结。因为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病人建立健康行为,所以,操作体系也应从单纯的知识灌输转变到按照教育程序运作的科学化工作体系上来。

2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2.1护士将健康教育作为日常工作内容,有系统有步骤地将健康教育、合理锻炼融入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他们不仅在住院期间得到规范周到的护理服务,而且也使其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每天护士定时为住院患者注射胰岛素,可是出了院以后,不少患者就无法定时接受注射了。并非患者不愿遵从医嘱,而是他们不知道这针怎么打。不会注射胰岛素这一问题,在糖尿病人中并不少见,很多患者在住院时听护士讲了一遍,可出院以后记不清了,操作不规范了,出现注射部位不对、针头折断、药物污染等危险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护士应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从每一位患者入院开始制定从注射前消毒、注射器的使用、日常血糖血压的检测等一系列操作的流程,每天手把手教患者操作,一般教一两次根本不够,经常是一天要教好几次,而且还不时到病房去对患者的操作进行“考核”,一直到看着患者能自己顺利操作了才算放心。这样做无疑大幅度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可是却保障了患者出院后长久的安全。

2.2具体示教:此种形式多用于母乳喂养技能培训及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等。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形式,在示范时护士采用模型和娃娃进行指导,并将新生儿的常规护理知识穿插在示范操作中,让新生儿家长尽快掌握正确护理新生儿的操作方法,提高家长的学习兴趣。

2.3通过健康教育,特别是行为训练,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即可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存质量。例如:一位脑卒中的病人,除了性别、年龄、种族、家庭史、既往史等不能控制的几种因素外,吸烟、酗酒、吸毒等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发病因素。通过健康教育,病人认识到自己所患疾病的表现,如偏瘫、肌无力、语言障碍等,都是由于脑部血管出现问题引起脑功能丧失而发生的,吸烟、酗酒均会对血管及血液产生影响,使血管壁受损、血管弹性改变、血液黏稠度增加、减少血小板存活期等从而导致卒中,而吸烟、酗酒都是可以控制的诱因,也就是说影响疾病的因素与自己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决心戒掉烟、酒,虽然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由于病人掌握了有关的疾病知识,树立了坚定的信念,不仅戒掉了烟、酒,适应了生活中的变化,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而且通过坚持康复训练,瘫痪肢体功能得到了最大可能的恢复,提高了生存质量。

3护理人员应掌握健康教育具有全程性的特点

3.1健康教育贯穿于人的生命全过程。对于一个人来讲,从生到死都需要健康指导,都需要健康教育。按照生理年龄,健康教育应贯穿在人的生命的各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有其重点内容。

3.2健康教育应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全过程。病人自入院到出院,均离不开护理,因此,健康教育就应贯穿在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每一项具体护理行为中。健康教育的形式可选择正式的方式,即根据病人需求按照教育计划系统地进行。也可选择非正式的方式,即非刻意安排时间,而是随时随地进行,如协助病人进食时可以进行饮食指导;基础护理时可以讲解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手术前备皮时可以介绍手术前后应注意的事项、配合要点,特别是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如切口感染的预防等。也就是说可以利用一切与病人接触的机会,因时、因人、因事灵活掌握。这样,不仅体现护士的周到、体贴的爱心,而且还体现了护士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技术,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当然,如果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护理健康教育护士,对开展健康教育更为有利。

3.3出院后病人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有些病人,尤其是一些肿瘤病人、神经精神科病人、身体瘫痪病人以及需要长期反复做某种治疗和特殊技术操作的病人,包括他们的家属,都应该成为出院后护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出院后健康教育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病友交流会、专题讲座、赠送有关材料等形式,为病人及其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进展情况、用药知识、护理操作技术、促进康复的方法,等等,以使病人在出院后仍能继续不断接受健康教育,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生命质量;同时也可以密切医患关系,为医院争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健康教育是基础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树立病人的健康意识、消除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提高护士知识技术水平、增进护患交流、加强医护合作、促进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保证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沈利英,杨丽黎.多科室合作落实病人健康教育[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68-70.

健康教育的基础篇2

【关键词】健康快乐;幼儿教育;情感因素

一、为孩子奠定快乐的情感基础

幼儿离开父母初次入园后特别渴望得到爱,渴望得到老师的全身心呵护与爱护。老师用柔和的语气赞许孩子,用亲切的眼神关注孩子的行动,以愉快的情感能给幼儿母亲般的蔚籍,使托儿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从而喜欢幼儿园,对幼儿园和老师产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关爱幼儿,赋予亲情,满足幼儿成长的需求,能使幼儿开心、开口、开窍、积极主动的发展。满足孩子玩的需求、情感交流的需要,为他们创设条件,让他们玩个够、亲个够、说个够。开学初,幼儿为了明天不上幼儿园,想出了许多怪招,家长感到很无奈。让家长和幼儿在做做玩玩中消除不愉快,体验快乐情感。活动既教育了孩子,满足了幼儿玩的天性,情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许多研究表明,经常对孩子抚摸、拥抱和赞许,孩子会长的快,长的健康,性格会更加快乐,托班幼儿也是如此。研究发现:经常给情绪低落的孩子一个亲吻、一个拥抱,孩子会很开心,愿意和你说话,会象小猫一样跟在你的后面。此时再用一些亲切的昵称称呼孩子,他们会象小鸟一样快乐,因为他们感到了老师妈妈的爱,感到了被尊重的快乐。

二、倡导科学与情感化的结合

顺应幼儿的天性,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让幼儿在交互活动中“自然、和谐、充实的发展”幼儿入园后,一般排异心理很重,喜欢独处、唱反调、任性。鉴以这些,我们不要求幼儿按常理去做,而是顺应幼儿的发展,允许有个适应过程,再通过适当的干预,能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大多数幼儿聪明好动,依恋亲人排异心理严重,喜欢唱反调,稍不顺心就说:“我不来了”。针对这些,在活动中让他当医生,老师唱反调,他生气的说:“不听话我不给你看病了”我说:“你也不听我的话呀”这以后,通过反复教育干预,孩子唱反调的习惯得到了有效的纠正。采取与幼儿个性相适宜的互动方式,满足幼儿的情感交流需求。冷淡式、命令式、权威式的互动方式极易导致幼儿对教师的畏惧,心情易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要使幼儿在园保持快乐的情绪,教师宜采取鼓励式、感染式、亲情式、回应式的互动方式。同时,对于内向胆小的孩子,教师主动发起的亲切问候更似灵丹妙药,使幼儿倍感关怀,在园情绪也特别稳定、愉快。我园隋老师教育笔记“让我抱抱你”里面的情景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许许多多的事实证明,拥抱、抚摸、牵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甚至会带来奇迹,因为这种方式最直接最真诚最大胆地将对孩子的感情传达给她,孩子易被这种爱感染。特别是晨间接待这个师幼互动的第一时间,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对孩子的一天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创设人性化的教育环境

从小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并得到照看者积极应答的孩子,长大以后更能适应社会、更自信、更独立、也更能取得好成就。在日常管理中也是如此:同伴之间友好交往,孩子也变得与人友好;师生之间亲切和蔼,孩子也会与人和睦相处,愿意与人交流、表达情感。在宽松和谐的情感环境中互动,生命的成长需要宽松和谐的氛围。只有在和谐的氛围里,生命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挖掘,孩子们的表现力、创造力才会源源不断地流淌。教育具有使生命获得快乐成长的责任。因此,幼儿园需为孩子创设宽松愉快的生活气氛和充满关爱的精神环境,能使幼儿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良好的生活环境,合理的有规律的作息制度,无压抑感、充满关爱、激励的情感气氛,使幼儿感到安全和愉快,产生亲切感,易于接受教育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幼儿才能思维敏捷、想像丰富、活泼开朗、充满自信和创造。我园要求教师在来园或离园接待每一位家长与幼儿时必须微笑问候,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感需要采用相应的情感交流策略。情感的获得是以丰富而美好的体验为基础的,在快乐情感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与体验。体验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体验中的孩子是主动积极的,有着自我的参与与内心的独特感悟。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否拥有快乐的情绪,对托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提供使其能自由发展的空间

健康教育的基础篇3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应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小学生具有喜欢了解新鲜事物,对趣味性知识感兴趣的特点。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事半功倍”的。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能使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学生可以从网上获取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这些信息形式打破了沉闷的学习气氛,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为顺利地理解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这就使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能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上四年级《体操运动小常识》一课时,让学生上网搜集各种与体操运动相关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很快就能引导学生完成关于“体操的一些分类”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很浓厚,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开展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情绪和意志等心里指标普遍处于良好状态,心理负荷适当,基本不存在压抑感,课堂活跃,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能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型体育与健康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素质教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也叫主体性学习,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自练、自得自悟,互动交流,自评自纠,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掌握方法;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小组或团队中进行和谐互动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加强学生对学法的指导,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也是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改革。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既能为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提供多种形式教学内容的呈现,又能提供种类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全面支持小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大部分时间进行的是个别化的学习,需要的是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教师通过引导或者参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从而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六年级《球类运动小常识》教学中,学习各项球类运动的竞赛方法时,让学生自主上网搜索有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竞赛方法规则等知识,教师一起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师生共同搜集到很多球类运动竞赛方法规则相关的资料,然后教师引导大家把获取的知识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学生学习了解到很多球类比赛的规则,激发了对球类运动的兴趣,丰富了运动文化知识。

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能够为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各种交流平台,支持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快捷方便地查找知识资料,进行拓展性学习。各种交流平台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扩展交流的对象。通过交流平台,学生能随时与同伴、教师或专家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心得与经验。在上面举例的《球类运动小常识》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结组,比如喜欢足球的一组,喜欢篮球的一组,共同学习研究相关球类运动的规则方法。并给大家提出共同的问题:如冰球和水球一般是不是归为球类运动项目。哪些球类项目是男子项目,哪些球类项目是女子项目等让学生去探究答案。在联通了互联网(internet)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但找到了相关球类运动规则方法等知识,还找到了所提共同问题的答案,如冰球一般不列入球类项目,而是在体育运动项目分类中列为冰上运动等。

健康教育的基础篇4

辅导员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单纯的进行思政理论教育容易忽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难以形成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心理基础;而一般的实践教学容易流于形式,缺少明确的教育方向和目标,难以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作用。因此,随着辅导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得到提高和大学生入学后身心特征的变化,辅导员有必要继续通过实践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升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基础课教学中,契合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基础课教学的关联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高校在心理咨询中心的人力、物力资源上较为缺乏,不可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加上学生对心理咨询与心理疾病的不够了解,很少会主动到心理咨询部门去咨询,同时又缺乏自我心理调适知识,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加剧。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点是大学生心理的发展、调适与矫正,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塑造完善人格。在这一层面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基础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理念不谋而合。

基础课教学可以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高尚的道德理想、求实的职业理想、向上的生活理想,促使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大学生如果具备了这些正确的观念,产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乐观姿态来面对生活,会更好地减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在基础课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辅导员在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是要注意安排的内容不能太过于专业,要将基础课的心理健康内容和心理学专业的内容区别开来。在基础课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目的不是传授心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主要在于使学生对心理问题有一定的初步认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应该注重把教学理论与学生的一些实际心理问题相结合,以实例支持理论,以理论分析实例,使思想道德修养课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

那么具体如何在基础课中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学生思想及心理现状科学安排授课结构

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现状是搞好基础课教学的前题条件,一般新生进校后,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会对新生进行的心理普查工作,基础课教师应该关注了解新生的知识背景、能力基础、思想特点、心理需要及其道德法纪素质状况。如在教学中简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大一新生常见的一般性心理问题,如生活环境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心理异常的表现进行描述。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和研究,组织教学,科学安排授课结构。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的课堂渗透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章节的课堂教学中是基础课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基础课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它对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择业等问题给予了关注。

在讲述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吸取心理健康教育中与此相关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例如,在绪论第一节讲适应人生新阶段时,可以加入对大学新生心理调适方法的介绍,在第一章第四节讲到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时,可以把大学生学习及考证等方面的心理困扰及其应对策略的内容加入其中,在第三章第三节讲到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时,可以展开讲述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困扰较多的人际交往问题及人际交往的技巧;在第七章第二节中谈到职业生活中大学生择业创业内容时,可以加入求职心理辅导;而第三节中关于恋爱、婚姻家庭问题时,适时结合情感心理调节等内容。此外,结合教材选用一批历史故事、社会新闻、心理情景模拟剧等辅助资料,使教学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法融入到基础课中

心理健康教育同基础课的教学目的都是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或心理的结构完善与重塑,来促进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课教育的有益补充,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然而传统的基础课教学方法与手段,往往习惯于说教、灌输或者凭教育者主观愿望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可借鉴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特别是要把心理健康中广泛使用的心理测验和心理咨询引进到基础课。在基础课中运用心理测验的方法,可以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普查,以便更全面了解学生的特长和不足,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符合学生实际,从而达到基础课的教育目的。辅导员在基础课教学中要树立心理咨询师的态度,抛掉教育者的心态用接纳和倾听的态度去面对学生,共情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扰,如能适时在学生面前进行自我暴露,针对学生的倾诉进行适当的情感表达,运用到这些心理咨询技巧,就能了解学生真正遇到的问题,最终能真正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扰。

健康教育的基础篇5

【关键词】学校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教师;课程方案;本科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大力培养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目前已形成了国家形式的健康教育课程认证和职业标准[1],而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的学校健康教育师资。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第一个为中小学校培养健康教育教师(早期称为卫生保健教师)的本科专业在上海杉达学院卫生教育系开始招生,至今已招收3届4年制本科学生217名。本文拟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以中小学校健康教育人才需求和岗位任务调研为依据,以核心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构建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

1学校健康教育人才需求分析

11学校健康教育人才数量严重不足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各中小学校应按照学生人数600∶1的标准配备学校卫生保健人员。2013年一项针对上海市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的调查显示,仅有26%~55%的学校能达到这一要求,而且现有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中有近半数由学科教师兼任,并无专业教育背景[2-3]。2011年马迎华等[4]对我国学校卫生专业人员的现状调查也发现,全国大多数学校都达不到600∶1的比例要求。中小学卫生保健人员匮乏是制约我国学校健康工作顺利发展的瓶颈问题。

12学校在职健康教育人才质量堪忧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健康工作的实施主体(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素质不高,年龄老化,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现状。2012年上海市对1478所中小学校的普查结果显示,现有1844名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中,有医疗卫生专业背景的仅占503%;本科学历的占304%,专科学历的占425%,专科以下达171%;31~40岁的占335%,41~50岁的占304%[5]。2002年我国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体育课程名改为“体育与健康”后,体育教师兼任了部分学校健康教育的职责,但因专业特长的限制并不能全面负责起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6]。现有学校健康教育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受教育背景难以支撑学校健康促进工程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13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现状令人担忧

以2013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对17个区县1557所中小学校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体质测查结果为例: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指标高中学段低于初中学段;力量、耐力素质指标随学段上升而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检出率达到20%以上;视力不良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速上升[7]。1995年上海就启动了“中国/wHo健康促进示范学校”项目,开始试行在学校推进健康促进计划。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巨大差距。鉴于以上情况,上海市教委、卫生计生委等五部委联合提出培养4年制本科层次的学校卫生保健教师,并将学校卫生保健教师定义为“具有一定医学相关教育背景,取得教师资格,在学校从事卫生教育教学和提供日常学校卫生保健服务的专业人员”[8]。国际范围内通常将发挥上述职能的人员称为学校健康教育教师,本着接近国际通用名称的原则,本文以“健康教育”取代文件中的“卫生保健”一词。

2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岗位核心能力界定

根据国家《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及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学校健康教育及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工作领域,结合对上海市区县教育局和中小学校校长的走访,拟定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岗位任务,以岗位任务为基础分析胜任岗位要求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21核心能力框架

学校健康教育专门人才的工作任务是多层面的,其核心能力界定为:①基础性能力,即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学校健康服务、管理学校健康环境的能力;②发展性能力,即考虑发展性任务对能力的要求,如设计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实施学校健康促进项目等;③支持性能力,学校健康教育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其主体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信息利用、人际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上述三大能力要求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基础性能力是学校健康教育岗位基本职责所需的基本能力,表现为专业素养;发展性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职业能力要求,表现为发展潜力;支持性能力作为一种支撑条件,是形成基础性能力和发展性能力的重要基础,同时在基础性和发展性能力形成过程中,支持性能力也将获得持续发展。三大能力要求及其相互关系见图1。

22人才培养目标

鉴于以上对学校健康教育人才岗位核心能力的界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可描述为“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健康教育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学校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环境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专业课程设计方案

31课程模块设计

在上述三大核心能力框架下,运用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的课程设计思路,构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模块。其中,基础性能力课程模块中,健康服务类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生理学、疾病学基础、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健康评估、儿童青少年卫生与保健、预防医学、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与突发急症的处理等;健康教育类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儿童认知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与评价、健康教育教材教法、健康教育研究等;健康环境管理类主要课程有学校卫生学、食品卫生与安全等;医院和医疗机构见实习14学分,中小学校见实习13学分。支持性能力课程模块中,主要课程有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文献检索与利用、社会心理学、班级组织与管理等,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及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综合利用信息和资源、有效组织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的能力。发展性能力课程模块中,以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为必修课,以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方案和毕业论文为实践抓手,促进学生发展规划、设计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和组织实施健康促进项目的能力。

32构建课程方案的原则

321医教结合原则

即医学(含公共卫生学)与教育学结合,这是构建学校健康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首要原则。其中“医”为内容根本,“教”为方法手段。我们认为在课程顺序上宜先有基本内容,再进行方法、手段的学习和训练。健康服务类课程(医学类)开设时间宜稍早于健康教育类课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健康服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再学习健康教育方式与途径,使教育教学方法的训练与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战中体验专业价值。

322能力渐进原则

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课程体系中设计了有层次递进的能力训练系统。早期的课程教学中通过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学校健康问题的能力;中后期结合相关课程、社会实践、见实习、志愿者服务等,开展健康教育专题活动,使学生获得在实际场景中自主开展健康服务和健康教育相关活动的能力。这种有层次、有序列的课程和实践教学设计,可帮助学生逐步从感性认识、简单项目尝试、综合任务训练的系列过程中获得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323分类设计原则

从学生角度出发,按照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同领域,将所有理论与实践课程分为3类:知识与技能类课程、综合训练类课程、发展潜力类课程。横向设计上,3类课程宜齐头并进,相互依存,共同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迁移在学生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纵向设计上,每一类课程内部宜从简单到综合,从一般到专业,从模拟到实战,逐步深入,表现出层次性和阶梯性,以更好地契合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的规律。

324综合评价原则

即课程教学及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包含多重要素。知识与技能、职业能力、发展潜力、服务社区等均应作为重要的评价要素。学校教育历来与家庭、社会密切相关,学校健康教育人才不仅应能够利用和整合资源服务于学校健康,也应能以学校健康教育的资源与成果回馈社区。2016年7月,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9],今后学校健康教育与社区健康教育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具前瞻性眼光。

33落实课程方案的挑战

本科层次学校健康教育在我国尚属首开专业,没有现成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可参考。3类课程内容分别来自于临床医学领域、师范教育领域、公共卫生领域,如何选择适合本专业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深度,如何整合课程内容是教学方案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本课程方案设计充分考虑了“能力为本”的理念,努力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能力训练课程和项目设计帮助学生发展以胜任力和发展潜力为目标的能力水平,但实际运行中可能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例如,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中的“健康教育专题”,理想的教学状态应该是依托学校健康促进研究团队或疾病控制与预防工作团队,在实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中完成教学活动。要实现这一教学状态,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寻求合适的研究团队合作或发展专业教师的研究实力,二是考虑如何在研究项目中嵌入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在充分考虑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基础上,以上海区域性人才需求为基础,借鉴发达国家在健康教育人才培养领域的经验,构建了以“医教结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获得了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项目和上海市教委专项资金的支持,以期在“十三五”期间建成示范性学校卫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作者:侯晓静冯震楼建华王志红单位:上海杉达学院卫生教育系上海杉达学院护理系

参考文献

[1]卢永,李英华,程玉兰.美国健康教育职业标准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11):865-867.

[2]史慧静.从工业化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实践看我国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队伍建设[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764-1767.

[3]史慧静,谭晖,李广,等.上海市中小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队伍现状和专业培养需求[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771-1774.

[4]马迎华,胡芳,吕晓静.中小学学校卫生专业人员配备标准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7):771-773.

[5]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卫生教师队伍培养的可行性报告[R].上海:上海市教委,2012.

[6]张一英.学校健康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17-218.

[7]上海市教委.2013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公告[eB/oL].(2016-08-23)[2016-08-26].http://www.tzjk.net/news.aspx?id=118.

健康教育的基础篇6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东莞东城小学400名4~6年级小学生。

1.2方法

在健康教育前对学龄儿童进行基线调查。基线调查后,按“学龄儿童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要求,对所有研究对象发放“儿童营养健康知识”手册,在所调查的学校悬挂“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挂图以及简单易懂、易于接受的张贴画,如“合理膳食、健康生活”、“营养缺乏与过剩的后果”和“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等;对学生进行营养基础知识讲座共约4学时,健康教育3个月后再次对该校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膳食指南、营养基础知识、营养饮食行为以及对营养相关问题的态度等方面。对营养基础知识各题记分:答对1题记1分,满分22分。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各指标变化。

2结果

2.1学龄儿童教育前后营养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教育前全体学生平均分为9.5分,教育后平均分为18.2分,教育后,学龄儿童对营养基础知识各题回答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学龄儿童教育前后对营养相关问题的态度变化

教育前后学龄儿童营养相关问题的正向态度率存在明显差异,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p<0.01)。见表1。

2.3教育前后学龄儿童营养相关行为的变化

(1)教育前学龄儿童经常或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73.9%,而教育后经常或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91.2%,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教育前学龄儿童经常或每天饮用牛奶的比例为40.1%,而教育后经常或每天饮用牛奶的比例为65.3%,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营养基础知识

通过本次对东莞东城小学学龄儿童营养健康调查发现,学龄儿童在教育前对许多营养基础知识有基本的了解,特别是“正确饮食习惯”、“引起肥胖的不良因素”等题目,答对率比较高。但对某些营养基础知识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并且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念,答对率比较低。通过健康教育,“居民膳食宝塔内容”、“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及“哪些食物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等营养基础知识的认识水平提高显著(p<0.01),说明健康教育对学龄儿童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2营养态度

教育前70%以上的学龄儿童愿意纠正自己的饮食习惯,近75%的学龄儿童愿意主动学习营养学知识,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掌握营养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但同时也存在错误的态度和认识,如大部分学生“认为早晨吃不吃影响不大”、“合理膳食很麻烦,难以长期坚持”等。教育后这些问题的正向态度率较教育前有明显提高。

3.3营养相关行为

教育前73.9%的学龄儿童都有吃早餐的行为习惯,这说明家长、托幼机构保教人员、儿童保健工作者和学校教师比较重视培养儿童早餐行为习惯,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早餐选择食物种类单一,质量还有待提高,饮用牛奶少等。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前,高达90.6%的学龄儿童早餐主要食用1~2类食物,食用3类食物的比例为8.5%,食用4类食物的比例仅为0.9%。教育后,学生饮食习惯有所改善,早餐食用种类明显增加,教育后学龄儿童每天早餐食用3类食物和食用4类食物的比例分别为18.3%和2.1%。不过目前儿童饮用牛奶的数量有下降的趋势,原因是软饮料的普及及种类的逐渐增多,这显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本次学龄儿童的健康教育,早餐经常或每天饮用牛奶的学龄儿童由教育前的40.1%提高到65.3%,增加明显。

总之,营养健康教育对学龄儿童获取营养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营养态度、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在早餐、饮用牛奶等方面的行为有了较明显的改善,说明此次营养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的基础篇7

abstract:theauthorsreviewedandcollatedtheconceptof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inbasiceducationinChinasincethefoundingofnewChina,andputforwardthefollowingopinions:uptotodaysincethefoundingofnewChina,theconceptof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inbasiceducationinChinahasgonethroughacourseofevolutionof“societyoriented”,“disciplineoriented”and“studentoriented”,andrunthroughsuchbasicexperiencesandlessonsasthat“instrumentrationalityandvaluerationalitydevelopedfromseparationtointegration”andthat“societyorientedandindividualorienteddevelopedfromdeviationtosupplementation”.thisresearchishelpfulforustogetridofnegativefactorsthathinderthedeepenedreformofthenewconceptof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inChina,toestablishtheconceptofpeopleoriented,graduallyprogressedanddifferentiated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inbasiceducation,andthentoprovideamorescientificandcompleteconceptframeworkforthedevelopmentofphysicaleducationandhealthcurriculuminbasiceducationinChinainthenewcentury.

Keywords:schoolphysicaleducation;conceptof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basiceducation;China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演变进行梳理和反思,不仅可以挖掘出宝贵经验,摒弃不符合时展与要求的观念,而且还可以使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存在形式与合理性获得新的表达,进而为即将步入改革“深水区”的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1课程理念历史嬗变的反思与继承

体育课程理念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决定因素,没有体育课程理念的指引,任何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定位、解释或追求都是徒劳的、无意义的。近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纷纷涌现,有以“社会本位”为主的增强体质的体育课程理念,也有以“学科本位”为主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体育课程理念,还有以“学生本位”为主的快乐体育课程理念、成功体育课程理念、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以及终身体育课程理念等,这些理念试图从不同层面阐释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本质或理想追求,力图引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变迁不是出于改革者的一时脑热,而是充分反映了我国当代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体育的期待与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纵观20世纪世界教育发展史不难看出,“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讨论都从提供社会和历史背景开始,因为我们不能离开随着时间流逝而伴随的社会总体发展而孤立地理解教育。教育是为其社会目的服务的,所以教育理念亦将随那些社会目的的变化而变化”[1]。由此,时代性或社会性作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提出或更替的重要原则和依据之一,要求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必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反观我国学校体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21世纪初体育课改的“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再到当下强调“运动技能掌握、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体育核心素养出台,充分说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无不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在学校体育教育的反映。

1.1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从分立到整合

建国之前,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大体上是多种指导思想并存交织的局面。从军国民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开启,到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后来居上,或是民族主义体育思想的勃兴,实质上都是实用主义思想的产物。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在短暂允许各种体育思想、理论、流派、观点阐发和碰撞外,出于政治原因和国家基础体育事业的现实需要,同时也因当时军国民主义学校体育思想和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不合时宜,我国选择了“以苏为师”的社会主义体育教育思想[2]。在这种背景下,引进了苏联体育专家凯里舍夫的体育教育理论,并几乎照搬了苏联的《劳卫制》。1954年国家体委、高教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指示:“着手试行体育正课改革”,“凡试行《劳卫制》和推行《劳卫制》预备级的学校,均应以《劳卫制》及《劳卫制》预备级为中心,把体育正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早操等有机统一起来。”[3]之后,因赫鲁晓夫的政治风波,我国开启了对苏联学校体育课程理念进行改造的新模式,并于1964年颁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其中涵盖了《学生体育锻炼标准》,这也意味着正式抛弃不符合时展的苏联《劳卫制》。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基础教育体育思想更多是一种“社会本位”的倾向,主要采用运动等级制度,实行僵化的运动训练模式,强调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注重为生产劳动服务的体质增强,培养为国防服务的积极建设者和保卫者等。不可否认,这些思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的开展。然而,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打乱了我国基础教育体育的正常推进,以极端政治化的方式扭曲了基础教育体育的发展。劳动、军事课代替体育课,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被占用或破坏等,这种以绝大多数非体育形式进行??制性的学校体育实践,导致该时期的学校体育教学产生严重偏差。

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体育开始拨乱反正、调整方向,期间各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指导思想)开始涌现,可以说随着“文革”的结束,我国整个基础教育也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开始恢复和调整“文革”之前一些适合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理念,注重运动技能掌握和体质增强的体育课程理念等重新受重视。然而,由于历史的惯性,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主要是靠竞技体育运动技能的传授。尽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社会本位”色彩较之以前有所淡化,但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学科本位”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还是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造成学生身心发展的严重分离。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日青少年体质联合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指标大多数低于日本[4]。由此引起了又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大讨论,强调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然而,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固疾,致使“素质教育”体育课程理念一直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与此同时,一系列外来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也纷纷出现,如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能力和习惯的“终身体育”课程理念,强调学生通过体育获得成功感受的“成功体育”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愉快情感体验的“快乐体育”课程理念等。尽管这些新的体育课程理念有其理论先进性,但大多没有与我国的基础教育体育实践紧密联系,以至于很多观念中看不中用,对现实的基础教育体育实践指导力不强,没有从根本上遏制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趋势。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从全面学习苏联,到后来“左”倾思潮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扭曲,直到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生物体育观或体质观”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出现,“工具合理性”一直是它的不懈追求。体育课程只是被看作客体工具,被技术化和物化,这样所产生的后果便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主体的弱化或虚无化。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种境况在改革开放后有所改观;反对主客二元的分离、反对工具理性的“飞扬跋扈”,提倡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开始出现,而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也开始学习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理念。同时,因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强调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三维健康观”也开始出现;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生物体育观或体质观”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相反,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应运而生[5]。按照这样一种理念,在基础教育体育中强调“人”的因素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这是在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对“物”的全面超越,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深刻转型。

1.2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从脱节到互补

基础教育体育塑造的不仅是个体的人,更是社会化的人。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贯穿着个体本位发展与社会本位诉求之间的张力,二者不可偏废,要兼而顾之。其一,现代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不应单纯追求所谓的“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的超个体需求。尽管这种体育课程理念把握住了社会运行的脉搏和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社会需求和学科自身发展保持着一定相同的节奏和步调。譬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改造阶段,国家对学校体育的功能定位是增强学生体质,为国家的生产建设和国防服务。这一时期国家刚刚建立,国民体质水平不高,生产基础很薄弱,百废待兴。因此,基础教育体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以便日后更好地建设祖国。另外,紧随其后的“学科本位”体育课程理念,尽管在强调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有自身的优势,但是,这种理念也造成了体育学科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窘境,体育教学变成了身体的形式化模仿与机械化操练。可见该阶段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缺点也很明显,以社会、国家需求和学科的自身逻辑为主要关注点,而对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却一定程度被忽视。这也意味着,一个好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应该在力图协调“目的”与“工具”统一的基础上,着重关注体育课程的“目的合理性”。

当然,这种“目的合理性”不能解决以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出现的所有问题,但为传统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改造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点”。比如20世?o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一系列体育课程理念(终身体育、成功体育、快乐体育等)的渐次登场就是很好的例证。其二,现代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应该因人生存场景的改变寻求新的思路,譬如对“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尝试。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较之以前有了极大提升,然而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之一就是学生体力活动的显著减少和健康状况的不断下滑,表现为肺活量的降低、耐力素质的一落千丈、近视率显著增加和肥胖儿童的比例居高不下等,冲击着教育改革者的敏感神经[6]。在此背景下,2001年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期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不断推广、试验、修改和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版)在2011年终于问世。从文本上看,它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深化和推进,同时也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育课程理念与时俱进的现实反映。突破窄化的“生物技能体育观”并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体育健康观”,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情感体验和责任担当,注重学生运动技能和安全保护能力的提高,聚焦学生“健康生活,珍爱生命”核心素养的养成等,这些都迎合了新世纪国家、社会和家庭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时代期许。

应该说,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过去单一“科学”与“人性”二元价值尺度非此即彼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多元期待和诉求,迫使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尝试寻求两者的交融点,进而摆脱过去由各种单向度的学校体育期待所造成的体育课程片面化的价值标准、立场与方法[7]。在此意义上,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不再是各要素间的单元式拼加,而是要素间的有机整合与共同进化。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由此走向开放、走向生成,国家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强调不再过多地偏向体育“三基”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加关注人的身体、欲求、心灵和精神等内在构成本身的转变。其实,21世纪以来我国倡导的“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以及当下刚刚出台的强调“运动技能掌握、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体育核心素养就是对此理论不断深化与推进的最好诠释。

2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创新与完善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体育课程理念的优化与完善是未来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引导力量,也是从深层次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促进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重要支撑。基于此,面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更新和发展的迫切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新和完善现有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

2.1坚定深化人本的改革立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从“社会本位”到“学科本位”的偏移,再到“学生本位”的变化,体现着历代体育人对体育课程理念的不懈追寻,也成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焦点。无须讳言,当下基础教育的新体育课程理念在一种程度上确实克服了以前“社会本位”“学科本位”的体育课程理念的弊端,完成了由“物”到“人”的历史性转变。譬如,2011年修订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应包括“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基本内涵[8]。还有2016年9月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心的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个方面,其中在“健康生活”方面强调要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要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要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要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9]。不难看出,学校体育不仅要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更要重视和培养通过学校体育形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即“体育核心素养”[10]。这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诉求,更是对近30年来素质教育中基础教育体育存在问题的反思和改进。如此,“人”的意义被完整地呈现出来,这应该是我国基础教育体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必将深远地影响今后几十年我国基础教育体育甚至社会体育的发展。

2.2坚持渐进式的改革

毫无疑问,最近推出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是值得肯定的,但并非尽善尽美。事实上,21世纪出台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或困惑。如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4项基本论述都面向学生,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坚持“以人为本”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可以说,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的体育教育应该是“一种意义丰满并维系人之批判力、想象力和同情力的成人行动”[11]。但是,反观以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太多“目中无人”,是否有“矫枉过正”之嫌亦或步子太大?对此有学者指出,这种“大破大立”“重起炉灶”“范式转型”等非此即彼的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理念,不是建立在对以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学习、借鉴、提升的基础上,而是对其进行替换、打倒和重建。类似的评论还有很多,不过其客观公正性值得商榷。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尽管新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却有意无意地轻视或忽略以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强调的跟科学密切相关的体育认知知识的重要性,这就是一个比较大的硬伤。对此,我国一些体育学者就毫不避讳地提出质疑:“难道过去体育大纲时代的‘三基’学习就完全错了?学生增进健康没有体育学科科学知识的指引是否行得通?”[12]这种质疑可谓发自肺腑,用心良苦,因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毕竟不是风风火火搞运动,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事实上,没有体育科学知识的指引,学生增进健康以及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目标可能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这方面,国外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日本在体育教学新学习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提出“把身心看作统一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对健康、安全和有关运动的理解,培养一生有计划地享受运动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谋求培养、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实践能力和提高体力。”澳大利亚在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使其成为有体育知识、理解力和运动技能的人,能够健康、安全、积极地生活。”加拿大的体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所有孩子能够掌握体育知识、发展动作技能、养成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这些将有助于孩子们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13]因此,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在强调体育教学人文性的同时,绝不可跟过去体育“三基”知识的传授完全剥离,否则,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实现就会落空。

2.3走差异化改革之路

健康教育的基础篇8

【关键词】学校健康教育;现状;对策;体育课程

学校健康教育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健康教育活动,使儿童青少年掌握常见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水平的目的。学校健康教育担负着增强学生健康的重任,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在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教师们的共同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特别是中小学健康教育正在成为促进全民基础健康教育、提高全民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与教育的飞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与教育信息接踵而至,原有学校健康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将面临着更进一步的优化与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学校教育真正培养出有知识和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在迎接未来的挑战面前具有积极应对能力。

二、不同国家学校健康教育实施现状的对比

健康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健康教育标准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指导框架,在各国都得到了高度重视。比如美国将学校健康教育列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制订了相应的国家健康教育标准,明确规定了从幼儿园至中学学校健康教育的操作指标。英国教育改革条例将学校健康教育定为桥梁课系列之一,把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融入其他基础学科以及更加广泛的学校生活之中。

近年来,我国学校健康教育正在快速发展;但与美国相比,学校健康教育仍属相对较新的领域。虽然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基本法规已较为完善、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也有了明确要求,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应加快完善学校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建设,以便形成有效的健康促进模式;健康教育的目标要体现现代健康理念,让学生能够知道如何终身健康地生活;学校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落实于学校教育活动当中,应多途径、多渠道、多方式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指导,积极探索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健康促进模式。

三、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对策

学校健康教育是整个健康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健康教育不同的是它所面临的对象主要是在校的学生。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教育工作者的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把学校比喻为人才的加工厂,那么,学校的健康教育则是这个加工厂的基础工序。潘丽英的《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一文指出:学校应该着手完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课程体系的研究和课程内容的布置安排;教师作为健康教育知识的主要讲授者,应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相关机构都应该重视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鼓励学校医护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健康教育理论和知识、教案编写、课件制作等,成为健康教育队伍引领者。

四、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保障。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代表,他们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以及学习和生活状况等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依赖于社会为他们提供的健康环境和保障制度,更依赖于他们所受到的健康教育状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重要表现之一是文明程度,体质的增强、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行为方式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健康习惯的培养是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中小学生可塑性强,是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一旦形成就可终身受益。

总之,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出发,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健康教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一门新生的学科。青少年学生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必须掌握有关健康的知识,逐步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健康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完善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健康、更幸福、更和谐的新时代的新人。

参考文献:

[1]王云.中国学校健康教育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第20期

[2]杨枭.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7期

[3]渠淑坤.进一步优化学校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健康教育的基础篇9

一、学校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中定义:健康不仅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护体格方面、精神方面、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健康教育学科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教育事业纵深发展的标志。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把卫生知识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实现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双“丰收”。学校健康教育是现代学校的必修课。新世纪教育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首先要有一批素质高的教师和校长。只有掌握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及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系列保健措施,是素质教育研究的内容之一,包括了学生健康发展评估、身心疾病的防治和学校卫生管理诸方面。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对全国学生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多次抽样调查,从形态指标逐步扩大生理功能和心理指标,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综合评估。它的内容包括科学精神、道德、审美、修养、认知素质、文化程度、技术水平、自我意识与个性心理品质等,还有人把素质概括为德、智体、美、劳5各方面。当前,普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人才的选拔只重知识的考察,而忽视了对“德”“体”等方面的考察,导致以“智”代“体”的现象,这是一种教育危机,学生的心理保健将成为21世纪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开设心理卫生、青春期教育等课程,学校还应该心理咨询门诊,以提高心理健康素质的第1级预防和早发现、早干预的2级预防,建立健全学校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与之配套的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这样利于学校健康教育的持久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事实素质教育。

二、学校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有力措施。为了提高全民的素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因此,学校健康教育正是完成健康体魄的主渠道,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一代新人。

我们知道人的素质是以生理和心理为基础的,如果个体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程度不同,那么就决定了个体素质上必然存在着差异。从教育角度来看,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重视因材施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发挥学生个体素质基础之长,弥补和限制其基础之短,使之获得相辅相成的协调发展。如体育课的跳箱练习,培养了学生勇敢的精神,长跑还可以锻炼学生坚毅的意志。因此注重学生个人素质提高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同时,更不要忽视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

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个人素质也是以心理和生理为基础,素质教育要在学生个体差异的先决条件下,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健康教育。只有从不同的身心成长条件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进行健康教育,才能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学校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著名健康教育专家大卫对健康教育提出了“K―a―B”模式,即知识、态度和行为。知识指特定健康问题和预防所需的信息;态度是指建立在知识之上对有关健康行为应用的信念;行为是指随后的实实在在实践的健康行为。健康具有更为严峻的使命,要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在生物因素方面要强化不吸烟、不饮酒、合理膳食、规律生活、锻炼身体,培养清洁卫生习惯;在心理因素方面,要培养学生良好人际关系,控制应激,提倡自尊、自重、自爱、自强的自我教育;在社会因素方面,要培养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利用社会卫生资源和保健措施,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为我们21世纪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健康教育是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而产生的一门配套的新科学,它是对学生心理、生理和社会知识的综合教育,其本质与我国的教育方针形成了完美的统一。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们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它包括政治、思想、专业、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学校健康教育是以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传播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为依据,对学生实施的综合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教育的目的任务上,要开发人们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同时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教育对象、目标上也有一致性,两者都是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力求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还要遵循学生的整体性特点和心理整体性发展的规律,

是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

健康教育的基础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医学健康常识渗透方法

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学生基本卫生知识、保健知识、疾病知识的培养是当前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高中生,本调查研究对教学中渗透医学健康常识做初步探讨,以便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相关素质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1.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相关概念

根据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学生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最基础的是生理健康教育。医学健康教育从属于生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认知层次,即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了解基本医疗、保健知识,卫生知识、保健知识、疾病知识、急救知识等。当前,我国中学生医学健康常识主要借助生物学科的知识教育进行传播。

2.高中生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状况调查

2.1高中生获得医学健康常识途径调查。

为了了解当前高中生获得医学健康常识的主要途径,笔者对随机抽取的大埔县四所中学的200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图1。

图1

通过图1可以看出,当前高中生获得基础医学健康常识的途径主要是生物课堂教育和家庭影响,而生物课堂是实施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完全有条件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加强该项素质教育。

2.2目前高中生医学健康常识掌握的情况调查。

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大埔县四间高中的高二理科班384名学生(已学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2、3课程)对医学健康常识的知晓率、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参考医学健康常识相关资料和实际情况编制。

调查发现,学完高中生物必修本(人教版)的高中生的基础医学健康常识知晓率总体偏低,学生对于一些简单日常医学常识普遍缺乏。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学生对于生物教材中未出现的医学健康常识知晓率极低。例如“感冒的防治”、“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禽流感的传播途径”等这些日常生活中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常识,由于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未能涉及或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学生的掌握程度相当低。这是过分重视应试教育,忽略素质教育所造成的。

2.3教师和学生对医学健康常识教育态度调查。

为了了解当前高中生物教师和学生对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态度,笔者对随机抽取的大埔县四所中学的10名生物教师和20名学生进行访谈调查。通过这次访谈我们发现:虽然初中生物教材涉及医学健康教育的内容更丰富,但高中学段同样需要此类教育,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高中积极开展该项教育均表示赞同,在高中学段大力加强该教育是切实可行的。教师普遍认为高中教材有很多渗透、拓展医学常识的切入点,应该利用生物课这个平台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但一定不能偏离教学,影响教学任务。学生方面则表现出更积极的一面,普遍反映学校应多开设讲座和第二课堂活动。

2.4调查活动的初步结论。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学完全有必要加强“医学健康常识教育”。首先,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学习医学常识具有浓厚兴趣,而生物教师也普遍认可加强“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必要性。其次,高中教学应以人为本,要以提升学生基本素质作为教学目标和情感目标。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虽有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医学常识的学习需求,教师有必要就相关教育作进一步的强化拓展。

3.关于加强“医学健康常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3.1紧扣教材,适时渗透。

高中教材中有很多医学健康常识渗透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切入点,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进行适时渗透。高中生物教材中与健康有关的内容大部分以“与生活联系”、“与社会联系”等课外拓展的形式出现,生物教师可以紧扣教材进行适时拓展渗透。

3.2联系社会,开展活动。

加强“医学健康常识教育”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既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医学常识,增强健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