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十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十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5:4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1

关键词:金融经济力;包容性城市化;均衡型城市化;城市化模式

abstract:inclusiveandequilibriumurbanizationarethenewmodesandstrategicorientationsinChina’sdeeplyurbanizationprocessing.asthecoreofmoderneconomy,financialeconomicpoweristhepowertocoordinateallkindsofnewurbanizationmodestoexpresscombinationbenefit:itcommittedtoequilibriumtypeofurbanizationtohighlightitsefficiencyattribute,appealedtoinclusivemodetoreflectitsfairattribute,mergedinclusiveandequilibriumandtookintoaccountefficiencyandfair.Bydiscussingfinancialeconomicpower,inclusiveandequilibriumurbanization,toexplorenewperspectiveofusingmodernfinancestosolveurbanizationissues.

Keywords:financialeconomicpower,inclusiveurbanization,equilibriumtypeurbanization,urbanizationmode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0-0019-07

一、引言

随着经济、金融在宏观、中观、微观层次日新月异的发展,二者互动关系日益凸显且不断强化与动态拟合,并逐步呈现出随场域差别而时空演变、发展的格局。在国家层面,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映射出宏观金融与货币金融政策发挥效力的身影;在区域层面,由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组成的发育程度不同的金融体系正优化或阻滞各地理及行政单元的资源配置;具体到城市,作为“市经济”要素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市场正通过支援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来振兴“城经济”,这是推进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动力因素。除场域层次外,金融还从时间、体制等维度作用于国民经济巨系统、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子系统,其作用力在金融体系发育形成金融产业集群、中介以及完备市场的过程中,呈现出金融集聚力、中介力、辐射力等空间形态并通过发挥其正、负内部或外部效应以推动或阻碍处于各运行阶段的城市经济运行。诚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它们主要基于虚实经济、经济学对金融问题的发现、金融发展理论、区域金融、金融地理以及空间金融等理论视角,争论于金融与经济究竟是需求拉动还是供给推动亦或交互作用关系,通过研究金融运行阶段、功能以及空间形态等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具体影响,深入诠释这种作用的大小和正负方向。毋庸置疑,上述成果从不同视野探讨了金融与经济运行的关系,涉及面之广、具体问题之多、研究方法之复杂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二者关系的复杂性。但纵观始终,金融对经济任意一种形式的作用方向与强度都能够概括地用具备大小和方向的金融经济力来诠释,它是对以往研究的高度抽象与概括、深入与细化。相似的,在城市化领域中用金融经济力能够描述金融对城市化的作用,其间接成果主要涉及金融支持与城市化发展、城市化的投融资困境与投融资体制,而尚未出现直接论及因城市化转型而产生的激励城市化选择新模式、调和并促成新模式实现的金融经济力的文献,这不仅为论文提供间接借鉴,更提出其研究方向与现实要求。

二、金融经济力:概念及形态

(一)金融经济力的概念及其内涵、外延

金融经济力是一个崭新的概念,现鉴于研究范围而作出如下定义:金融经济力泛指能够作用于并能够使经济蛋糕增大的、有效率的成长性金融活动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正向作用。观其内涵,金融经济力为虚拟性金融对经济运行有效的正向的作用。解其外延,首先依不同评价标准划分的有效率和无效率两种类型的金融活动分别作用于经济会产生不同效果。其次金融活动是金融经济力的主体,其外延包括金融要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企业或产业的空间形态与布局。经济运行是受体,在不同划分标准下不仅包括本地与异地经济、国民经济、城市化经济、区域经济,还包括城市化、城市系统、社会体系等。再次,在效率层次上金融经济力是有效推动经济运行的金融活动。在空间维度上,有效的金融活动既能够对本地经济增长发挥乘数效应与辐射效应,也能够随虚拟经济的灵活流动而向区外扩散与辐射,这种区外辐射将产生溢出效应。因此,金融经济力具有体制和效应两种作用形式,前者囊括市场和政府作用渠道而后者则包含内部性和外部性。进一步的,金融经济力因起效领域和协调对象不同而兼具效率属性和公平属性。这一概念外延固然广阔,但论文研究范围却是金融对城市化及城市化经济运行的正向作用,即有益于协调城市与城市化关系、促进二者可持续发展、调和包容性和均衡型城市化新模式的金融经济力。

(二)金融经济力的形态

1.金融运行曲线。如果说金融经济力的主体是具有正向效应的有效率的金融活动,那么要真正理解这一概念就必须厘清哪些金融活动有效率、哪些无效率,然而金融虚拟性为这一判别过程笼罩了神秘的面纱。诚然从现实角度识别相比于从理论视角划分更加困难,但从理论上认知即便过于理论化也能够贡献于现实研究,故而借助于发展经济学对经济运行过程的理性描述,将(广义)金融由产生到强大的过程分为金融增长(量性)、发展(质性)、成长、包容性成长四个阶段,依照各运行阶段金融活动质性发展比例多寡将有效率的金融活动在理论上划分出来。具体来讲,金融在每个运行阶段都体现出质性发展与量性增长不同比例的组合:在从无到有的量性增长阶段,金融活动大规模扩张,由金融增长速度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质量提高带来的边际收益,质性发展需要建立在量性增长基础上;在质性发展阶段,源于上一阶段对社会资源的快速虹吸引致资源刚性瓶颈凸显,在不影响其他领域发展的条件下无力继续支撑金融量性增长,故增长比例缩减、速度放缓,应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确保质性发展;成长阶段的金融“量”在完善的金融结构与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环境中迅速扩张,这种扩张相比于上一阶段粗放型增长更突出集约性,金融活动在规模和质量上均有所突破;在包容性成长阶段,质与量按照协调的比例协同发展。在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的同时,包容性普惠型金融服务和机构的诞生调节了金融运行中的非包容因素。如果说非包容金融是一种不公平的金融运行模式,那么包容性成长型金融突破这一瓶颈的过程也是“金融力”在初次调节重效率的基础上,通过再次调节实现公平的过程。由此可见,金融结构优化、市场完善的质性发展是金融效率提高的重要条件与表现。因此一般来讲,金融运行在量性增长阶段、质性发展阶段、质与量协调成长阶段和包容性成长阶段的效率依次提高。

如图1:纵轴G表示金融增长,是金融量性成长的方向。横轴D表示金融发展,是金融质性成长的方向。具体来讲,a为坐标直角平分线上的点。以a为界,在曲线1上的点向曲线6运动形成轨迹的纵坐标高于横坐标,反映金融量性增长快于质性增长。连接原点与a点所呈现的斜率较大的凸弧,揭示了金融运行过程的量性增长阶段。金融在量性增长阶段的量性成长快于质性成长,金融活动、要素、市场及资源规模迅速扩张但结构简单或发展缓慢。这一增长如果超过金融体系所能吸纳范畴(假设为曲线6),就会激发对以金融结构调整为表征的质性金融运行需求,因为建立在非质性成长基础上的量性增长将导致资源配置失调。金融向高水平推进,表现为曲线2的下半弧较曲线1的下半弧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曲线4上用aB弧表示质性成长快于量性成长的金融发展阶段。随着金融结构与金融量进一步匹配、协调,金融成长体现为建立在更高发展水平上的量的积累与扩张(表现为曲线3),在曲线4上以弧BC表示。可见,BC阶段即金融成长阶段的量性增长较质性发展阶段的量性增长速度更快。在曲线3的下半弧,质性成长与发展将引发新一轮的量性需求,金融资源、金融工具、制度、市场、组织等有待于扩容。假设曲线5是一条临界线,曲线4上C点以右的半弧为质与量高速成长阶段,称为金融包容性成长阶段。可见,曲线4刻画了包含四个阶段的金融运动轨迹,而曲线1、2、3则描述金融在各运行阶段的质性、量替成长形态即金融运行轨迹的本质。

2.金融经济力曲线。金融的社会根植性决定其不可能脱离受体而独立运行,当金融作用于且受制于经济而产生金融作用力时,它的效率以及这种作用力能否被称为金融经济力将被重新考虑与定位。经济与金融既独立按照各自的轨迹运动又因一方需求而结合发展,在经济第一性条件下金融不断满足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过程也是其自身由增长经历发展最终至包容性成长的过程。金融运行的过程根植于何种经济环境之中呢?或者说金融经济力的形成机理如何呢?首先,经济运行描述以产值为表征的实物要素创造过程,而金融则更多表现为无实物依托的未经物质创造过程的虚拟性突发成长。如果这种成长与经济运行保持适度的协调性,即在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则能够发挥金融正向作用成为金融经济力;倘若超出或滞后以致超越一定限度,就会激发经济泡沫造成资源浪费。这说明经济在为金融运行提供基础的同时也为其设置准绳以自主规避金融风险。其次,经济发展包括两重含义,一是经济领域的发展导致其他领域成长的结构变化,二是真实收入的增加扩散到所有经济领域的体制变化。从经济发展导致金融成长相融合的角度来讲,金融成长是经济发展结构变化的表现与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藏富于民的背景下,财产性收入增加引致的金融成长反映收入分配机制,是经济发展体制变化的内容之一。再次,经济发展从各方面演绎了金融时空演变的背景,只有把金融放在一个分成部分与阶段而不是整块不分阶段的经济环境中研究(包括各层次经济构成、不同场域),才能充分体现“分立”这一货币金融理论的本质,从而将金融经济力剖析得更加透彻。

假设图2描述的是金融作用于城市化经济运行形成的金融经济力曲线。纵轴G表示金融与经济量性成长的方向,横轴D表示金融与经济质性成长的方向。从同一顶点出发的三条斜线是发展程度不同的经济运行约束线,从左到右依次为城市化经济量性增长、质性发展和包容性均衡运行三阶段,分别与三条金融线切于a、B、C三点。倘若金融与城市化经济量性增长的时期大致相同,在经济与金融总量的供求基本相等时就会出现切点a这一均衡点,在除此之外的初期曲线1上的其他点中:代表金融量性增长快于经济量性增长的点(曲线1上半弧),揭示了由于非包容性制度、准入限制使资金或资源游离于城市化经济运行之外的城市化非包容现象;代表金融质性成长快于经济量性增长的点(曲线1下半弧),则呈现为金融深化进而对经济提出结构重组、产业升级、对城市提出扩张规模等需求。这种现象多发生于发达国家。如果没有金融深化带动经济质性发展这一过程,金融与城市化的发展将在这一阶段停滞。反之,当其发展到与金融水平相当的B点时将再次出现均衡。倘若达到非B点之外曲线2上的其他点,则将重复上述过程;最后,在C点同时实现金融与城市化经济的包容性发展,金融经济力引导并支持城市化突破非包容瓶颈。如果金融运动轨迹在经济运行任一阶段超过曲线5或6即经济所能承载、制衡与充分享用金融的量性增长与质性发展的界限,都将出现金融过度深化,从而完全脱离实体经济、并最终产生泡沫经济的隐患。不同的是前者由量性激增引起,而后者由质性演变而生。这里的曲线4反应了金融作用于城市化经济由非均衡态到均衡态再到更高水平的非均衡态、均衡态的过程,称为金融经济力曲线,它既是狭义上驱动城市化经济实现均衡、高效运行的新动力,也是广义上描述金融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运动轨迹。

三、金融经济力作用于均衡型城市化模式:侧重效率

前文述及金融经济力作用并受制于城市化经济运行,驱动城市化经济突破原有低效率运行阶段向效率更高的成长阶段演进。在理论上,城市化经济运行由非均衡到均衡的运行轨迹由金融经济力牵动得以实现,而城市化经济运行均衡态是城市化均衡的具体体现,可以说金融经济力推进城市化模式由非均衡向均衡实时转换,这也体现出金融经济力具有提高城市化模式效率的功能,反映其效率属性。

(一)金融经济力对城均衡的影响

城均衡是实现城市化均衡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城均衡型城市化模式的内核所在。了解城均衡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深刻理解城均衡型城市化模式。

1.城均衡的形成机理。在经济学上“城”是负载有水源、交通、建筑、通讯、能源供给、废物处理、公共服务等基本功能的非农业生产用及其非农人口生活用的资本化了的特殊土地。城均衡态是城的供给与需求相协调的状态,城的非均衡态则是二者不相协调的状态。了解城的供给和需求首先要从经济学而不是社会学视角考查:“城”的经济运行的基本内容包括城市土地经济的运行活动和市政经济的运行活动。其中,城市土地经济以城市地租为主要内容,城市土地的绝对、级差和垄断地租是指自然、经济和社会禀赋各不相同的城市土地随区位变化而呈现出类型和多寡各异的土地价格,它随城市利益主体对不同区位和类型城市土地利用的竞争性程度来影响城的经济运行效率。市政经济活动是由城市政府承担的、以满足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按照经济学对需求和供给的定义,城需求是指企业或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每一个城市地租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城市土地数量,购买力来自于收入。城供给是城市不同利益主体对城市土地及其负载物的供给,供给土地的货币价值用地租衡量,在不同地租水平上相同收入的购买力不同。可见地租是影响城供求状态的重要变量,是土地市场上调节各种需求欲望,使之与需求相匹配的核心要素。此外,城市地租也被看成是利息的特殊形态。在非农产业具有较高有机构成的城市,利息是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化了的城市土地所有者出让使用权所获得的流动性货币报酬。深层次理解城供求形成机理,有益于深刻探析城均衡结构。理解城需求形成机理的重点在于厘清生产性、生活性和投机性需求。其中,生产性需求是城市地租和城市产出的增函数,生活性需求是城市人均收入和城市地租的增函数,投机性需求是城市地租的减函数。

2.金融经济力对城均衡的作用机理。城市土地是资产化了的土地,核心定价变量是利率。利率是城的经济运行与金融的结合点,也是金融经济力对于城均衡的调节点。城供求与金融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关系:首先,房地产市场既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的投机性需求的重要领域。投机需求激增、价格虚高引发的房地产泡沫本质上是金融资产价格超出价值而形成的金融泡沫的一种。其次,通常城市居民收入多用于消费、储蓄和投资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条件下,投资渠道便利一方面将引发投资热潮、提高个人的投机性需求,另一方面将降低贷款利率、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的生产性需求。再次,加大金融支持尤其是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不仅有利于改善市政服务供给,还有助于顺畅城市土地流转市场、理顺城市土地的供求。金融通过上述机制影响城供求结构,因此城的均衡分析理应加入与城的供给和需求都紧密相联的金融经济力。

如图3,R轴表示城市地租,U轴表示城市土地量,Us表示城市土地供给,Ud表示城市土地需求。在短期内,城市土地供给具有刚性,城均衡仅表现为城市地租绝对上升,这里的城市地租主要是区位型城市级差地租。在长期内,土地供给量随城市化进程和土地利用效率提高而增加,Us曲线右移至Us1。在更长的时期内,金融经济力带动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和城市规模扩张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而城市规模扩张又产生新一轮城市土地生产和生活需求,需求曲线由Ud1移动到Ud*。倘若该城市为大城市,城市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且资源、服务承载渐满,无法提供与需求量相当的城市土地与公共服务,致使城供给曲线由只能由Us1移至Us*而不是更远,金融经济力引导“城”在更高的地租水平上实现均衡。这时城市地租上涨至白热化程度,高地租型城均衡模式实现。金融经济力具有推进城市化经济质性成长的能力,居高不下的城市地租缩减了城市发展空间,伴随金融包容性成长、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制度进一步完善,金融参与经济运行转移了各方主体对城市土地白热化的垄断竞争性投资取向,使土地得以与同样以利率定价的金融资产竞争发展,导致新一轮供求作用下城市土地的需求降低,城供给空间相对增大。如中图,当城供给空间增幅大于城需求空间增幅时,城市发展空间扩容,可持续发展有望实现,此时出现略低地租水平的城均衡。高地租水平和低地租水平城均衡模式都是金融经济力调节的对象。由于金融经济力独立运行以及与经济结合运行都存在由量性增长到包容性成长的效率提高过程,这一效率提高过程也是实现高效城均衡模式的调节过程。因此,倘若高地租与低地租型城均衡是在金融经济力量性增长阶段或者说其自身效率尚低的阶段产生,那么这两种水平的城均衡都是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城均衡也就未必有效率,图3右图中U才是稳定的高效率城均衡轨迹,它是城均衡的理想模式和长期运行趋向。随金融经济力效率提高而调节的不可持续的高地租型城均衡U1和低地租型城均衡U2必将向其收敛,因此金融经济力是实现可持续型城均衡模式的内驱力。

(二)金融经济力对市均衡的影响

“市”是由经济流量和方向、经济主体行为和交易结构以及相应的经济制度、组织和经济政策所表现的、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处于一定空间方位的买卖场所或市场交易中心。市的经济运行由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涵盖国民财产和资源的国民财富再生产与再配置、国民收入运动、社会资金循环周转的经济流量方面;城市各利益主体的行为方面,包括生产者的生产与投资行为,消费者的储蓄、消费与个人投资行为,城市政府的消费、投资与转移支付行为;囊括以农产品为主的消费品市场、服务市场、以金融市场为主的要素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产权交易市场等城市市场的结构方面。市的经济运行的均衡点即为市均衡,也就是说市均衡是对市的供求相等时市的经济运行所表现出来的均衡状态。其中,市需求是指对城市“非城”产出具有需求欲望并能够对其支付的货币量,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对城市产品的消费、投资;市供给则指在城市市场上打算售出的非“城”的商品价格量,包括中间投入品的转化价值和要素投入的增加价值两部分内容,以利润、储蓄、收入等货币形式表示。当市供求相等时出现市均衡,能够实现市均衡的城市化模式称为市均衡模式,按效率不同细分为可持续的市均衡模式与不可持续的市均衡模式。金融经济力参与市的经济运行,改变市均衡结构。

金融经济力对短期市均衡的影响机制按照其作用形式中的效应形式分为内部和外部机制,不同作用类型产生于城市不同的开放程度。在内部机制方面,假设城市是封闭的,市均衡轨迹取决于初始状态下的市供求和金融经济力作用于城市内部所引致的市供求曲线的移动。如图4,纵轴i、S分别表示投资与市需求、储蓄与市供给,横轴表示货币形态的市产品。在城市化快速成长初期,较低的利率水映在金融市场上就是金融资产价格较高,反映在信贷市场上就是企业贷款利率较低。随着城市化优势的发挥,市的需求激增表现为左图中需求曲线由上一阶段的i2平移至i*。与此同时,较低利率带来较低的储蓄水平,投资市场中投资主体高预期的待价而沽行为导致利润积累不多,因此主要由储蓄和利润构成的市供给由初始水平S1经S2增至S*,市供给增幅小于市需求增幅,这一时期在金融经济力内部作用机制下形成的市均衡轨迹为C1。当金融处于包容性成长阶段、在金融集聚形成正向辐射力时,借助于城市间金融市场整合使得储蓄投资转化更为顺畅,市场区域内城市之间相互影响产生市需求空间大于市供给空间的市均衡类型C1。伴随金融经济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外来人口移入,下一时期市供给增长空间大于需求增长空间从而实现C2型市均衡轨迹(如中图)。金融经济力随发育程度不同对城市化进程作用的大小也不同,调节C1、C2向可持续型市均衡轨迹C收敛(如右图),可完成短期市均衡模式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的转化,可见金融经济力也是实现可持续型市均衡模式的内驱力。

(三)金融经济力对城市化均衡的影响

城与市同时均衡才是实现城市化均衡并且达到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均衡点,形成城市化均衡模式。城市化均衡模式是最稳定的可持续型城市化运行模式,金融经济力驱动不可持续型城均衡和市均衡向可持续型城与市均衡收敛,最终达到城市化均衡态。在城市化均衡点上,表示城供求的变量如城市土地供求、城市地租价格、市政服务供求以及衡量市供求的变量如投资、储蓄均实现均衡,即各方利益主体对城与市的供给和需求行为均达到制衡而无改变意愿的状态。城市化均衡的实现意味着以此为内核的均衡型城市化模式的形成,它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速度始终保持在边际聚集效益等于边际聚集成本的动态均衡点上。金融经济力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协调并修正不可持续的市均衡模式、城均衡模式以达成可持续的高效、均衡型城市化模式的内驱力。

四、金融经济力作用于包容性城市化模式:兼顾公平

金融经济力作用于城均衡与市均衡,协调二者同时均衡达成城市化均衡态,体现了金融经济力属性的效率层次。然而均衡型城市化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行为均衡而非数量均衡,这就存在金融经济力调节不到的城市化领域与社会问题。

(一)均衡型城市化模式的政策盲点

高效的均衡型城市化模式固然是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中由“非包容”引发的城市化矛盾却是政策无法触及的盲点。这些城市化矛盾包括:农业生产中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如城市基础部门虽然紧缺低水平劳动者却排斥农民工进城的“市民行为”之间的矛盾、低效率城市国有成分经济部门融资顺畅与高效率非国有成分部门缺乏融资平台之间的矛盾等等。上述矛盾阻碍了城市化可持续进程,推进城市化亟待诉求于包容思想。

(二)包容性城市化与均衡型城市化——互为补充

践行包容思想的包容性城市化模式是人口、环境资源、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高度协调的城市化。均衡型城市化诉求于包容思想,与包容性城市化在对立中寻统一。例如,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满足户籍居民需要而未覆盖外来弱势群体,就是非包容性城均衡状态,因此包容思想是实现质性城市化一般均衡的重要条件。在非均衡向均衡型城市化转型的进程中,存在诸多非包容现象与对包容性的需求,同样在实现包容性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非均衡因素与对均衡高效发展的诉求。可见,均衡也是实现质性包容发展的必要条件。融合均衡与包容城市化模式的优点、拟合二者作用领域需要诉求于金融经济力这一与两种模式都相关的作用机制。

(三)金融与包容性城市化契合点——非均衡金融

金融运行非均衡状态是金融成长过程中的特有阶段,非均衡金融是指金融市场、金融制度与政策供求不相等,或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等所有非均衡发展的多元系统组合体。从包容的角度来讲,非均衡金融未必是高效率的金融类型,它作用于城市化经济产生的作用力,它是非包容性城市化在非平等金融服务享用权利方面的体现,是包容性城市化模式对现代城市金融大力修正的领域。包容性城市化模式是非均衡金融实现包容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经济力也是实现包容性城市化的驱动力。

(四)包容性成长型金融经济力——两模式的协调机制

从金融运行效率角度而言包容成长型金融运行效率最高,附加城市化经济运行条件后的包容性成长型金融经济力是最有效率的金融经济力。实践证明,均衡型城市化模式效益的发挥需融入包容思想,但二者无法简单统一。金融由非包容到包容的转变是驱动包容性城市化实现的关键动力,那么包容性成长型金融经济力能否协调两种城市化模式以最大化政策组合收益呢?理论上按照起效领域及效果,金融经济力的属性分为效率属性和公平属性:推动城市化均衡注重效率所实现的包容性均衡就是兼顾公平,金融经济力在反映自身属性的同时协调了包容性与均衡型城市化模式,是实现二者高效组合的策动力。在金融经济力作用下,传统城市化模式转变为具有包容性和均衡型内核的城市化新模式,城市化曲线也因外来金融冲击而变得更加富有弹性、效率和公平特质。

如图5,S代表传统城市化路线,S*代表加入新内核的城市化曲线,横轴表示时间和城市化发展质量,纵轴表示城市化率和城市化数量,城市化转型始于初期对质性城市化的渴求阶段。向两轴做垂线可知:在传统路线下,初期城市化的质与量成长均不明显,中期数量增长严重偏离于质量发展,后期数量减缓、质量稍微提高,实现城市化量质转换耗时较长;新型城市化模式下,虽然中期城市化增长速度慢于传统模式,但是质性成长比例却更高,为后期质与量协调发展、进而为城市高效发展提供较大空间,实现高质量城市化用时较短,包容与均衡模式的组合政策收益得以实现。

总之,与其说金融经济力是实现包容性与均衡型城市化的驱动力,倒不如说金融经济力是超越简单“力”的概念的一种金融作用于城市的高复合抽象机制。包容性与均衡型城市化是我国实现深度城市化的新模式。因此注重在相应城市化经济运行阶段,适时发挥城市金融经济力的调节效应是实现我国城市化高效、可持续运行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wangeC.2000.adynamictwosectormodelforanalyzingtheinterrelationbetweenfinancialdevelopmentandindustrialgrowth[J].internationalReviewofeconomicsandFinance,9:223.

[2]彭卫民,任啸.虚拟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及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2002,(1).

[3]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00,(6).

[4]周莹莹,刘传哲.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展望[J].金融发展研究,2011,(4).

[5]王广谦.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因素及金融贡献度[J].经济研究,1996,(5).

[6]李汉东.一个金融和经济增长的两部门计量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

[7]熊鹏,王飞.中国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内生传导渠道研究——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实证比较[J].金融研究,2008,(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2

关键词:公共管理创新;经济增长;协同发展

一、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

1.公共管理创新

公共管理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主要内容,且其涉及的内容较多。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萌生了公共管理的概念,并在发展中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我国的公共管理形成了一套适用广泛的管理机制,这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管理工作中,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增长的模式、市场运行的机制和资源配置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导致我国的公共管理与经济发展速度无法保持步调一致。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创新公共管理,将经济发展作为创新的终极目标,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2.经济增长质量

当前,经济增长质量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经济增长质量主要指区域内,经济发展程度的关键指标,同时其也是判断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传统的经济增长通常采用增加经济产品数量的方式来实现。而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明确指出,完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是推动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式。故而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与发展成为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前行道路上的重要内容。实现经济增长质量与环境、政策、教育、法律等内容得充分结合,进而形成完整且优质的经济发展体系是目前社会前行的核心目标。

二、以公共管理创新机制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措施

1.建立和谐的创新政策环境

当前,我国已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为了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我国提出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这也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政策环境直接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所以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环境的打造,出台与新兴产业保护和奖励有关的政策,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并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期全面带动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2.转变公共管理理念

在公共管理创新中,理念创新是基础和前提,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其以物为核心,经济发展的初期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和物质需要为基础。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经济发展一方面要保证其社会公平性,另一方面还需重视对自由和个性化、全面化发展的追求。另外,要向服务型公共管理转变,提高公共管理的主动性,以高品质的服务推动经济建设与发展。不仅如此,还需做到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向速度质量双向发展的转变,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使其有效推动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共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将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做贡献。

3.延伸公共管理参与主体

组织和个人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主体,政治目标是传统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政府是管理的主体。现如今,经济型社会不断前行,社会公共管理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也成为了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经济管理活动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非政府组织也参与到了公共管理当中,也就是说公共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外,还融入了非政府组织,从而搭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共同管理的机制。将非政府组织列入至管理主体,主要是由于其在资源配置上的优势十分明显,可有效降低供给和交易成本。公民和社会组织可在公益活动中获取大量的资金和物力支持,进而极大地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此外,要积极促进政府作用和职能转变,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管理促进了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府的职能,政府若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就需结合实际创新运行方式和权利结构,适度减少经济干预。除此之外,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非政府组织能够提供服务、物品,进而促进协同管理,完善治理的资源,高效应对气候变暖及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政府要与环境机构形成合作关系,积极学习先进的治理理念和公共管理方式,高度重视污染治理,增大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推动高质量经济的全面发展。再者,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公共管理还可带动更多的社会人士,使其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提高公共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4.实现管理体制创新

改革政府治理方式和管理体制是改变政府职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管理体制创新可有效降低成本投入,完善资源配置。在市场发展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一方面可加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展现社会监督的作用,从而提高政府权力及公共事务处理的公开性及公正性,而政府多个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改进了管理效率,形成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双管齐下的局面。

5.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公共管理创新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在创新管理工作中,应仔细分析创新管理的规律、特征和要素之间的关系,且合理选择创新的立足点与切入点,确保公共管理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需积极建立法治思维,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切实按照法律法规做好行政工作,建立全新的性质机制,完善风险监控及预测,且在出台管理政策和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其合法性和可行性,进而制定更符合经济发展现状的制度体系。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3

关键词: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经济结构的发展与升级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由低效益向高效益演进。因此,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不断地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这既是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更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经济结构的优化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优化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即构成国民经济总体的各个部分、环节、层次之间量的比例和质的关系。经济发展既包括量的变化即经济增长,也包括质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的优化。

优化经济结构是由目前国际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是国内经济形势的客观需要,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其主要内容是: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优化产品结构。

(一)优化产业结构

这是优化经济结构的中心内容。优化产业结构就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前者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要素,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利用,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打下基础。后者是指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平状态向较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即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高资本密集化、高加工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它是以新兴产业比重提高为前提,其重要标志就是各产业的技术层次不断提高和新兴产业不断成为主导产业。

(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

地区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有利于地区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应与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优化经济结构的整体目标、缩小地区差距结合起来。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优化地区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三)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农业产值比重降低的同时农业劳动力比重却保持较高水平,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优化经济结构就是要消融这种状态。

(四)优化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是指各类产品间质的结合和量的比例关系。优化产品结构就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整,增强产品间的配合关系。从宏观上讲,是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科学配置生产要素,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从微观上看,是为了使企业在技术上保持优先地位,或为了在技术上赶上或超过领先企业的战略决策,属于企业的战略转型。

优化经济结构的内在标准

优化经济结构的本质就是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质量。从整体上讲,主要有以下标准:经济结构是否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条件;是否合理而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和自然资源;是否能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是否可以有力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能促进生产的近期增长又利于生产的远期发展。具体来说,优化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和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又有各自不同的标准。

(一)优化产业结构的标准

首先,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求结构标准。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合理。二是产业间比例是否平衡。即以产业间的劳动力比重和产值比重是否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上述两种判断标准从不同角度来考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既有其科学性,又有各自的局限性。需求结构标准将供需的适应性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产业间比例平衡标准忽略了经济非均衡增长对产业间比例的积极影响。因此,不能将其中某一标准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绝对标准,而应全面考察,综合应用。

其次,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准来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来实现的。衡量产业优势地位主要有三种标准:第一,附加值高低。附加值高的产业就是占优势地位的产业。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产值比重大的产业就是优势产业。第三,产业关联效应。受原材料供应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后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受最终需求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前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标准

衡量地区经济结构是否得到优化,主要有以下标准:地区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优势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是否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地区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是否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关系;地区经济结构是否有利于推动全国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是否具有自我调节、更新能力,能否适应区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相对先进性。

(三)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标准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否消融主要有以下标准:城乡差别观念的改变,即真正从人们头脑中消除“农民”和“市民”这种城乡身份观念的差别;工农业劳动力比重和工农业产值相一致;城市和农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四)优化产品结构的标准

优化产品结构的标准是:产品适销对路的程度,适销对路程度高,则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是否根据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时调整产品的促销策略、研制方案。

优化经济结构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产业结构的路径

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经济质量的主线。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指各产业内部协调程度的提高、各产业部门生产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指通过产业结构的变革,使得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需要程度的满足达到新的水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都是围绕提高经济质量而展开的,是提高经济质量的主线。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带来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具体做法如下:转变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方向,把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水平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方向;通过优化消费组成结构来优化产业结构;培植和发展产业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把现有的比较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

(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路径

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就是要优化地区内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实现地区内的资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质量,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体做法如下:转贴于

首先,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特色是地区经济的竞争力、生命力,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发展壮大地区经济的主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依托本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培植独具特色的市场“亮点”,实现经济特色化,从而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其次,在地区内,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区。产业的集群及其惯性促使企业在空间范围内的不断集聚,企业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集聚特别是同一产业类型及其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容易实现经济的外部性。企业之间形成的网络可产生多种效应,比如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流动与扩散;节约企业间的交易费用;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减少机会主义的发生等。产业的集聚有利于企业间的合作、竞争与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地区竞争力。

(三)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路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严重不利,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购买力上不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地转移,工农业劳动力比重和工农业产值不一致,提高经济质量就无从谈起。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可行性路径如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改善城乡服务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设施供给水平和服务意识,振兴服务业市场;统一城乡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流转市场;确定国家基本保障的对象、范围和水平,统一管理标准,建立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优化产品结构的路径

优化产品结构就是不断调整不同品种、档次产品的生产,是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从宏观上讲,它要求国家强化产品结构的宏观调控,用国家产业政策约束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站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度,以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为主要目标,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规划为依据,合理调整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的产品结构,才能实现整体优化。

在微观领域里,它要求企业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决策程序和机构。优化产品结构是优化企业结构的先导,是市场竞争、经济规律的要求。这就要以市场需求为轴心,对企业现有产品进行排队、分类,围绕市场作适应性调整。这个围绕除产品本身外,还要产品价格、质量、性能、功能、服务等方面适应市场要求。优化产品结构要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结合科学的产品开发技术来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研究产品从诞生、成长、成熟、老化到死亡各阶段变化规律的科学。

一般而言,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产品生命周期反映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变化规律。企业应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力争缩短投入期尽快进入成长期,保持和延长产品成长期,在成熟期及早转产并果断退出该产品市场。具体做法如下:延长现有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发新用途、新市场,改进外观,增加品种,改进结构,增加功能;注重产品的更新换代,这是优化产品结构的重要内容,企业应“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这种连续开发是产品生命周期动态化的结果;抓住时机进行战略性调整。一个企业不能只生产某一大类的产品,当该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处于成长后期或成熟期时,应进行战略转型。考虑涉足新领域,即涉足新的行业领域。

总之,按照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优化产品结构的标准和路径,就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4

我国施工企业经济质量水平低主要是由于企业资质低,低水平的专业化。专业水平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准来衡量企业发展的水平,施工企业必须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创新型企业转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经济集中更好的质量建设被发掘,以往的建筑企业主要是以土建为主,而装演与安装等项目没有与之协调发展,会导致施工企业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我国建筑企业长期都是处于以一把瓦刀打天下的状态,对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经济水平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经济质量效益长期处于偏低的状态,主要是因为建筑企业发展水平低,工程质量效率低下。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以民用和工业项目比较多,而技术密集型以及资金密集型企业就相对较少,如果从低端建筑工程项目特点来看,成本高效益低下等问题就显得明显。建筑工程项目必须朝着高端的方向发展,方能逐渐提高整个建筑企业经济质量水平。我国建筑企业在“十二五”阶段必须向着高端方向发展,这就要以高端工程项目作为建筑企业经济质量提高的着力点,从本质上提高建筑企业经济发展水平,使建筑经济为我国社会发展服务。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长期处于结构单一化的状态,而这与“十二五”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相悖的,只有建立多元化建筑经济发展方向,才能满足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多元化经营同时也是“十二五”阶段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经济质量的着力点。我国明确要在“十二五”期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效益,建筑经济也同样要突出质量与效益,才能符合当今时展的要求。建筑企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会受到建筑产业结构内部平衡的影响,这同时也是建筑企业经济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突出矛盾。当下必须不断改善建筑企业发展结构,不断增强建筑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是我国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任务,必须全面有效落实才能提高建筑企业经济能力与水平。

二、建筑企业经济质量调整的内容分析

改善组织结构是构建企业经济质量调整的重要内容。建筑企业发展需要从自己的特点,建立符合建筑企业经济发展目标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优化以提高企业发展水平。施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少量的大型企业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从根本上促使全面协调发展。建筑公司大企业和小企业的结合,可以促进经济水平提高,同时有利于产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和为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在建筑业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必须建立承包商与分包商的协调发展的组织结构,促使组织结构成为连接总包与分包的桥梁,专业化建筑企业必须要以劳务承包与分包为依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此全面提高建筑企业经济质量水平,建筑企业只有在“十二五”阶段建立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体系结构,方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调整门类结构是建筑施工企业现阶段经济质量提高的主要内容。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以及标准,构建企业经济必须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任务。现代建筑必须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提高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只有一流的质量才能产生良好的效益,构建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真正提高。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配备与建筑行业施工监督管理、勘察、设计、监理和咨询相适应的行业,才能实现真正的经济能力提高。只有不断加强项目管理,施工企业才能真正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才能使建筑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建筑企业经济发展水平。调整结构的制度建设来提高经济的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体制结构发展目标,因为体制结构对一个行业的展影响程度越来越大,才能提高建设水平的经济发展。我国要实现“十二五”经济发展水平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的双丰收,必须促进企业发展能力,深化系统结构。建设需要调整所有制结构,同时解决好所有权的问题引起的冲突,从战略高度调整建筑业发展布局,以增强经济实力和建筑行业的水平。建筑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集体模式,国有建筑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只有通过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的形成和发展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如何提高建筑经济质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5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理论地位应用性质

一、引言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课题,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才作为研究生研究的专业学科而设立起来。产业经济学是归属于应用经济学中的一个学科。从国外传入我国时,已经时一个较为成熟的学科,它的理论内容,已经时一个较为全面的系统。在实际经济交易过程中,是能够起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部分,产业政策与产业经济理论是一个整体,能够起到应用经济性质。

二、产业经济学概述

(一)产业经济学概念

产业经济学结合了产业分析和产业政策,包含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内容,是相对较新的应用经济学下的一门学科。从西方的相关经济学,主要从产业内外关系以及企业组织的结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因此产业经济学,主要是产业组织理论为主,可以称为产业组织学这个称号。在国际期刊上,可以看到国外经济学上和管理学的相关内容出发,作为核心的主要学科教学中心,高校主要相关的课程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加入微观经济学的讨论,同时注入计量经济学体现其应用性质,还要就是产业经济学,这些都是学生必考或者参考较多的课程。

(二)产业经济学理论国际发展

产业经济学理论,从机器大工业时代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提到注意市场分工以及机制等问题,这样的理论与英国经济学家在十九世纪提出的经济规模效应,从垄断引起的竞争,提出一定的矛盾。这样的产业组织结构,就是产业经济学的重点。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经验主义,这是产业经济学的初步组织理论化过程。到了六十年代,提出的市场的机构和行为、绩效等,这些确立了产业经济学的相关内容。一直到了九十年代,有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探讨,更多的西方学者,从产业组织的相关内容,结合了博弈论等相关内容,指出了产业经济学的战略性分析。

(三)产业经济学理论国内发展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产业经济学研究参与者愈来愈多。到了九十年代,产业经济学理论到了这时,才进入高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有了许多众多的研究成果。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学科发展的多样化,人才需求的精细化,这就促进了科目的发展。在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设置中,产业经济学从各个行业出发,按照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各研究机构和高校,都设定有相关的科目,产业经济学,也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学科,逐渐受到重视。

三、产业经济学理论地位

(一)从现代经济学科上分析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地位

在现代经济学上看,产业经济学作为众多内容中的一个体系,内容较为完整。从经济内容体系中去看产业经济学,它随着经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升,也越来越规范化和广泛化。作为二级学科,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殊性。产业经济学展示的是组织产业结构的特殊性,有助于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潜在规律,更能够成为人们进行经济行为的工具。产业经济学理论,不仅从概念上,展示其专业的细化特质,更从其研究内容上,可以看出经济的产业分析的深入化。产业经济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更能够促进整体现代经济的发展。

(二)从微观经济学上分析产业经济学理论地位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出发,产业经济学理论,也是对其深入和细化的过程。微观经济学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细化分析,这些都是为了找到经济运行规律服务的。只有对各个研究,才能看到企业经济学的个体作用,更能够从社会发展中,找到其相应的经济位置,从根本规律出发,找到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组织结构地位,促进微观经济学的深入化和完善化,这也是和产业经济学的相关企业分工特点,相符合的一个特性。

(三)从宏观经济学上分析产业经济学理论地位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可以看到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整个社会政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性。这样的关系,不仅仅是促进作用,还有阻碍和停滞不前的时期。但是每个时期,都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结合相关的理论框架,从而发展经济。产业经济学从这样的整体出发,结合当前国民经济的特点,从而对经济结构能够起到广域上的整体量上的促进,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多样化和深入化。产业经济学理论,是能够和宏观经济学的个量上的促进,更能够多方面的促进。

四、产业经济学应用性质

(一)产业经济学理论经济性质

产业经济学理论,可以从其理论经济学角度出发,以经济学基础为导向,结合基本的研究规律能够促进整个经济制度的公平化发展,更能够提高经济理论发展的效率。从经济体制的合理性出发,从经济体制的相关功能,能够促进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更能够使得经济发展的模式多样化。经济模式和经济活动的相关规律,可以包含众多学科,包括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让其更实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经济性质,就是结合实际情况,使其更加具体化和实用性增强。

(二)产业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性质

产业经济学在其相关的理论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其应用经济性质,从其研究的相关课题上看,产业经济学的性质,不仅仅包括规模经济的相关讨论,也不只是相关的竞争问题和垄断问题,其中相关合并和产业结构发展问题,应该注意到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应用性结合。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应该注意到经济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质,从国家的不同特点,地区的不同情况出发,应该是符合当地特殊的情况的。这样的发展过程才能够促进产业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性质,更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促进产业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性质的凸显。

(三)经济学理论对应用性质的影响

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是不断发展的,从市场的经济出发,结合经济发展秩序,从社会的实用性出发,从而得到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各种经济哲学中的相关理论的有效性。对于产业经济学的有用性质的凸显,是结合经济学理论而得出的。从凯恩斯的相关历史局限性,就可以看到经济理论哲学的发展,不仅从经济角度,更对社会角度,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产业经济结构也是根据经济学理论的有用性出发,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产业经济理论和政策。

参考文献

[1]李孟刚,蒋志敏.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5.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6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经济责任审计理念

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不断创新经济责任审计理念,以此来指导工作和实践,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责任审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四种意识的强化上:一是大局意识。要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置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找准审计定位,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思路,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二是发展意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质就是要促进发展、保障发展、服务发展。要着重在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思路推动发展上出好主意、在用科学发展观的标准和要求检验发展上当好参谋、在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举措和提升发展水平上当好助手。三是服务意识。经济责任审计要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努力实现由审计具体经济责任人(领导干部)向善于谋全局、当高参转变;由满足于做好眼前审计项目工作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积极做好超前服务转变,不断拓展经济责任审计服务层面,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创新意识。经济责任审计本身就是审计工作创新的结果。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也依赖于进一步的创新。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创新,不断破解工作难题;要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上下功夫,有新作为;要实现由单一的财政财务收支为主的传统型经济责任审计向以财政财务收支和绩效评价相结合为基础的具有现代审计特征的经济责任审计逐步转型,积极探索科学发展观执政治国环境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新路子和新方法。

二、改进业务管理,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

一要改进审计计划管理。我们对市、县两级2006年、2007年经济责任计划管理方式进行了调查,发现11个设区市只有宜春是每年年初由市委、市政府下达审计指令,确定审计项目计划。99个县(市、区)中由党委、政府下达审计指令或由组织部门一次性长期委托、审计机关自行安排的只有13个县(市、区),由审计机关与有关部门协商确定的只有6个,其余80%都是临时委托的,很多是大批量集中委托,这必然造成审计走过场。所以要建立以审计计划管理为龙头的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业务管理体系,否则审计风险无法防范,审计质量无法确保。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由无计划逐步到有计划。这需要审计机关加强与有关部门事先的沟通、协调,争取在排定审计机关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能先确定一部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数量;第二步是由临时计划到长期计划。这主要依靠增加党委、政府下达审计指令项目的数量,或者有关部门增加一次性长期委托项目的数量;第三步是由被动计划到主动计划。这主要依靠大力推行任中审计,压缩审计时段,均衡审计工作量,实现监督关口前移。改进计划管理,还必须改进审计对象的管理。在审计对象的选择上,也要坚持抓重点的原则。可以尝试学习广东的审计对象分类管理办法,在审计制度广泛覆盖的前提下,按照领导干部所在岗位重要性程度、履行经济责任大小、掌管使用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产数量多少等适度分类,从而确定重点审计对象和一般性审计对象区别对待,在工作重心上有所侧重。

二要深化审计内容。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财政财务收支人格化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上,更要重点关注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具体行使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权和监督权的情况,引导和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深化审计内容,着重关注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中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如就业、社会保障、房地产开发、城镇拆迁补偿、企业改制、教育收费等;要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深化审计内容,着重关注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如土地转让、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要围绕“五个统筹”的根本方法深化审计内容,着重关注领导干部在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上的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问题。当然,深化审计内容并不要求每个审计项目、每次审计都面面俱到,任何时候都要根据现实的审计力量和工作要求,做到突出重点,确保审计质量。

三要改进审计方法。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在审计方法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但也有很多独特之处,而且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审计方法也必须不断创新和改进。要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财政决算审计、行政事业审计、投资审计、企业审计等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做到在做其他专业审计时,带着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为以后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积累经验,打好基础,同时要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广泛运用其他专业审计的成果,争取做到事半功倍;要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广泛运用专项审计调查的方法,适度简化审计程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要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的特殊作用,化解工作阻力,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要提升审计技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广泛引入计算机开展辅助审计,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技术含量。

四要改进审计评价。经济责任审计难就难在审计评价上。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审计机关目前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上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一是规避责任;二是责任不清;三是责任笼统;四是表述不准。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没有明确、系统的考核指标和指标体系。但是这种情况正在得以逐步改变。中组部下发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去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出台了注重实绩、本质、民意和操作性的考核市县政府的“六大考评体系”,该考评体系由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社会稳定、民生工程、政务环境六方面50多个具体指标组成,从而使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这其中,有很多指标可供经济责任审计作评价借鉴之用。要通过不断改进审计评价指标设置,逐步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五要控制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要特别重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控制问题,逐步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切实防范审计风险。我们认为,当前仍然要坚持能审什么审什么、审计什么评价什么的原则,不能无限度地放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外延。要研究怎样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控制办法,因为经济责任审计有很多的特殊性,在法理依据和审计程序、内容、方法、要求、报告等方面与其他专业审计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就其广度而言,已经涵盖了其他专业审计,所以切忌照搬照套其他专业审计中使用的质量控制“一百条”规定。当然,其他专业审计中已经实践并且证明是成熟有效的控制环节、控制点等,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中还是可以借鉴、参考的。

三、抓好整改督查,扩大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

干部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在考核评价、提拔任用干部时,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仅仅是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要高度重视被审计单位纠正、整改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反馈和整改督查工作机制,有效督促、检查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切实纠正存在的问题;要在审计中始终坚持对领导干部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正确履行经济责任进行指导、帮助、教育;要对审计资料进行深入、全面挖掘,注意进行综合分析,在向委托部门提交审计结果报告之外,多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有真实情况、有原因分析、有改进对策的审计建议和信息;要逐步扩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透明度,尝试进行审计公告,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的结合。

四、整合审计力量资源,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素质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7

一、新常态理念概念及特点分析

在我国的新的经济发展体系建立中,新常态理念的建立是新的政治经济发展环境、内容、模式下,进行的全新管理理念与方式的改革工作。但就经济管理而言,新常态理念即是在我国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采用务实求变、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全新模式,其主要特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在新的环境下形成。新常态理念的形成与传统经济理念有着极大的极大区别,其产生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经济发展,受到改革推进、国际形势变化、我国经济速度减缓等情况变化,形成的新型经济环境造成的。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下,我们利用新型的工作理念将其定为常态化工作理念,即为新常态理念。二是理念的务实性。在新常态工作理念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中,务实性精神是我们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只有在务实精神的指引下,新常态理念的形成与推进才能为当前经济发展与管理工作提供具有实效性的支持作用。

二、新常态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实践措施研究

(一)利用新管理方法,完善农村财务核算方法

在当前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传统的农村财务核算工作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经济常态下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所以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利用新型财务管理核算方法,完善农村财务核算过程。这些新型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建立全面核算模式。与传统的核算方式不同,全面核算模式较为重视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整体内容以及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内容进行整体的核算工作。在实际的农村经济财务管理过程中,这种全面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我们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全面掌控财务整体状况。二是加强成本与预算管理控制。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中成本与预算控制力度。在成本控制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管理成本,利用成本管理质量的提高保证农村国有资产管理得到保证。而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我们有效的预算控制方式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计划性与执行性,保证其发展有序进行。

(二)建立标准化公示平台,做好财务公开工作

做好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的财务公开工作,既是财务管理制度中的明确规定,也是国家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者的硬性要求。在新常态理念的引导下,我们结合新型技术的内容拓宽了财务公开平台,利用标准化公示平台方式开展了实践性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建立标准化的公示体制。在新的公示平台中,标准化体制的建立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利用标准制度规定公示内容及要求,保证公示内容、过程、方式确实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积极的开拓新的公示空间,提高财务公示在标准化要求下可以为更对的社会群体所了解。如在网络平台中,建立网络财务管理信息公示平台,提高公示工作的关注程度就是新型的财务公示方式之一。二是建立有效的回馈反应制度。财务公开的目的就是利用公开方式,提高社会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同时利用社会反馈内容提高农村财务管理质量。所以在标准化公示平台的建立中,我们还需要利用制度管理方式,确保财务信息公开中社会反馈信息得到有效处理,保证财务公开质量提升。

(三)利用制度化模式,规范财务监督工作

在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传统的财务监督工作包括了村民委员会监督和上级审查监督两种主要模式。但是在新的财务管理常态理念模式下,这些工作内容都存在较多问题。所以在新常态理念指引下,我们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对于者两种模式进行了改进,以便更好地规范财务监督工作。首先在村民委员会监督过程中,我们可以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如引进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加入财务监督工作,保证监督制度的有效的执行,确保财务监督管理的有效性的提升。其次是在上级审计监督过程中,我们必须建立制度化管理模式,利用严格的审计制度要求,确保监督工作落实到位。

(四)发展新型技术手段,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在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新型技术的应用对于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财务技术创新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创新内容:一是网络财务管理技术的开展。新型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网络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很好地提升了财务工作自动化水平与管理质量,特别是在网络财务管理平台中远程财务管理的开展,还可以很好地降低财务管理成本。二是大数据技术下的财务管理发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新常态下的农村经济管理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如数据挖掘的开展对于农村财务预算的质量提升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而良好的数据分析对于财务风险的规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8

(一)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及其内容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陈旧且雷同

目前,国内高校所使用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大致可以分为经济学系列教材和自主编写教材两类。如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系列教材中的《政治经济学教程》属于前一类教科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张丰兰主编)则属于后一类教科书。就教科书的内容安排而言,虽然个别章节顺序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依然沿用着传统教科书的内容,特别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精髓的阐述部分,基本上依然沿用着对经典理论逻辑的原始解读,对其理论的最新发展以及理论创新内容还很少见。即便有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由于缺乏系统性,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作为研究论文或专著的形式出现,而没有在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体现。故而,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存在着内容陈旧且雷同的问题,这成为制约和影响政治经济学教学有效展开的客体障碍。

2.教材内容与实践缺乏联系

由于教材内容陈旧且雷同,教师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体系以及内容来展开课程活动,这就出现了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与学生们在实践中能够感受和接触到的现实无法有效对接的问题,即出现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两层皮”的现象。为各高校普遍使用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每隔几年就会再版,而新版的教材除了在个别地方增加一些简单的阅读材料以外,与旧版本的教材在实用性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即出现了教材版本很新,但教材内容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却始终存在。

(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教师依然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讲授方式与课程的考核方式对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1.教学方式单一且运行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各大高校纷纷倡导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展开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力图通过先进的教学工具提升教学质量。但在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工具的使用并没有直接促使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加之教师们对多媒体教学技能掌握的程度不高,使得应用这一新的教学工具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力度并不大,先进教学方式的应用蜕变为变相的“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方法合理应用也是教学方式有效运行的重要方面。在当前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被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案例教学法,但受到教师理论基础薄弱与科研能力不强的限制,能够很好的应用案例来讲解理论的教师在普通高校中还不多见。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改变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性强、相对抽象的固有特点。这也使得政治经济学在单一教学方式下教学效果不佳。

2.考核方式单一限制教学活动灵活展开随着教育部学分制的推行,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课时被压缩,使得大量的教学内容被压缩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增加了教师课堂授课的压力。与此同时,学分制下推行的教考分离制度,使得考试环节反过来制约教师的课堂活动。教考分离制度执行以后,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教学的质量。但这也使得教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更多的要考虑学生最终考试问题,形成了尽量在有限的课上时间讲解考试将会涉及到的重点内容,而不是按照现实经济发展中理论的实际应用程度来讲解。

(三)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环节的展开来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学生对理论掌握的好坏也是衡量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但在政治经济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存在着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

1.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但从课程本身来说,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认识上的误区。由于不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很多学生,特别是理科学生,往往将政治经济学简单的理解为“政治+经济”,并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学习这一基础理论经济学的积极性。二是理论抽象,短时间内难以完全理解。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其内容中更多的论述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背后所隐藏的各种原理和规律,相对较为抽象。虽然从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来看具有重要且持久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作为初学者,在短时间内很难体会基本理论所具有的持久魅力。三是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实用性不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性强,且分析与叙述方法也较难掌握,对其有效应用需要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思考与锻炼,这使得学生在不能快捷有效的应用理论的同时,认为这一课程对自己后续的学业乃至就业没有太大助益,故而不重视课程的学习。

2.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在政治经济学课程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体积极性不高方面的问题在,还存在着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首先,学生们在政治经济学的考试中成绩普遍不高。由于教材、教师以及学习态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学生们在本门课程的期末考试中成绩普遍不理想。就笔者所在的高校而言,历年都有五十几个班级参加考试,大部分同学的成绩是介于60~80分之间,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及格。而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数目相对较少,90分以上的更是寥寥无几。其次,学习完相关理论后并不能相对较好的将理论应用于现实问题的解释中。由于学生们学习本课程的主要动机在于通过考试,因而考试及格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最高目标,这使得其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注重知识点,特别是重点内容的机械学习与记忆,对理论内容掌握的系统性和深度不够,进而也就不具有将理论应用于现实的能力和潜力。第三,不能很好的将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其他课程知识有效的融会贯通,使得对政治经济学这一基础理论学科的学习流于形式,未能在培养学生经济学理论修养方面体现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二、改进政治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措施

鉴于上述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改进。

1.改进政治经济学教材质量,改革教材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经产生,就成为极具批判性和发展性的科学理论。作为展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也必须坚持和传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这一优良传统,在批判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经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将其理论的有益成果切实用于解释我国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使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存活于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之中。相应的,应将上述理论成果充实于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构成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此外,在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安排方面,应不断的提高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内容更新率以及更新频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展现于学生面前,从教学客体方面且提高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效果,巩固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地位。

2.深化教师理论功底,创新教学方法

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教师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将依然占据着主导的位置。因此,提升授课教师自身的理论学习和研究能力,将是走出当前政治经济学教学困境的主要出路。一方面,可以通过研讨会的方式,定期的组织授课教师对政治经济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集教师群体的力量来提升教师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相对客观合理的科研任务,来督促和助推教师更为积极深入的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相应的奖惩措施下,逐步培养教师依托教学不断进行理论研究的学术习惯和氛围。此外,在增强教师理论功底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使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趣味性教学法、形象性教学法等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但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应用单一、范围有限、深度不够等问题。因而,教师在不断的提升每一种教学方法应用深度的同时,还应更加注重将多种方法统筹起来综合运用,在此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彰显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形成全新、立体、动态的教学方法。当前国内高校基本上都配有多媒体设施,这为实施上述多元化教学方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更为动态化的展现马克思逻辑性极强的基本理论,展示更多的案例材料,同时还可以配以声音、图像,以增强政治经济学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3.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9

关键词:本科院校;专业教学;经济类

作者简介:谢梅芳(1975-),女,福建福州人,闽江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理论、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71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166-03

处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核心层级的本科院校教学,承担着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主要任务,本科教学的质量保障与未来发展远景是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处于知识经济飞速发展与社会进一步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需要大批高素养、多学科、应用性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深谙经济发展规律、具有扎实经济类专业的高级人才,因此,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教育教学便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为本科院校的持续稳定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政策保障。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本科院校每年为所在地区输送了大批经济类专业人才,他们构成当地经济建设影响力的重要一极,成为各企事业单位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经济一体化下经济类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挑战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快速增长,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是国家发展与人才培养不可规避的问题。经济一体化包括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个层面,其中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指通过降低各方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贸易自由度,实现要素、产品的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一种优化配置。[1]在此背景下,经济类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性日趋明显,同时,传统经济类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课程体系重构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将世界各国拖入一个不可分割的球形体里,任何国家、任何个人都不再是封闭发展的个体,体现在经济类专业教学上,高等院校必须以宽阔、长远和高效的发展眼光进行专业开发与课程设置,其中多学科性是专业培育中的最突出特征。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一员,我国必须遵守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遵守相关的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同时也要运用这些法规和惯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需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法学知识;信息技术的更迭换代使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地球村,经济类专业依靠信息网络改善自身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效率;数字是经济类专业人才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特别是一些以数理模型为基础才能开展的微观金融学、金融工程学,数字应用能力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除经济学知识与法学、信息技术、法学等知识进行交叉教学外,经济类的专业课程还要整合人文学科等众多知识,不仅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才,更要将其培养成为综合型、复合型人才。

(二)新学生特征要求下的教学方式转变

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学生基本处在“90”后,他们具有鲜明的思维特点和认知特征。在思维方面,他们思想前卫、观念超前,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具有超前的成熟和缜密;在认知方面,他们智商高、创造力强、具有较强的认知和运用新事物的能力。[2]同时,他们在学习知识时,具有很强的叛逆意识和功利思想,需要高等院校与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90”后大学生有着以往世代大学生不同的性格特质,这决定高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转换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的、僵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越来越无法满足和适应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是包括本科院校在内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思考的重要问题。现代大学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高校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和校园,经济类专业教学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增强与企业的互动与合作,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知识也是本科教学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教学观念滞后,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

经济类专业是与社会相伴相生的专业,具有明确的促进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基本功能。我们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经济类实用型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目前,由于国家在政策上、制度上、经费上投入的不足,使众多地方性本科院校缺少优质的师资培训机会,加上教师队伍在学历、资历以及专业水平方面的限制,导致教学观念陈旧,不能在教学内容上加以改革和创新,缺少主动将课程开发与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进行有效地结合起来。我们处在知识快速更替的时代,高校教学内容应走在经济发展的前端,成为社会发展的引领者,然而事实往往事与愿违,一些学生在高校中学习到的知识,当走入社会往往成为无用的陈旧品,面对新工作往往要重新学起。从我国目前经济类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取得的成就来看,尽管比以前具有一定程度的更新,但真正从理论体系上全面更新经济类教学内容,增加实践内容的份额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专业设置的呆板与课程内容的陈旧,使得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发展缺少活力,不仅不能和国际高校同等专业相比,甚至被国内重点大学的相关专业抛在后面。

(二)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教育教学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一直倡导的重要思想,如果说在基础教育中取得良好效果的话,那么在地方高校本科教学上却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我国经济类人才市场出现严重的供需脱节现象。一方面,众多本科院校的经济类人才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人才却又相当缺乏。究其原因,包括经济类专业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仍未摆脱过去传统的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不能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和实际调研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教师机械式的填鸭教学严重损伤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严重缺失。现代教学应是教学相长理念的充分贯彻,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但是在现实教学活动中,不仅学生关键能力没能得到充分彰显,教师教学经验往往未能得到预期性地增长。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来说,在生存与发展空间日益狭小的情况下,需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经济类人才增强国家整体的竞争力。因此,从根本上改善传统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走出一条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是增强地方本科院校社会贡献力的重要途径。

(三)课程定位模糊,地方服务功能不足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学生培养方案,自从专业开设后,基本没变过,教学计划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灵活性。[3]其中课程定位模糊是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体现在经济类专业上,众多地方本科高校在课程定位上前瞻性不强和专业性不足是制约专业发展的两大因素。前瞻性不强主要表现在高校不能依据国际或国家经济发展态势、行业信息来进行课程设置和定位,往往造成课程跟着行业跑的被动局面;专业型不足主要是指高校经济类课程包含内容过多,重视专业通识性的同时,却忽视了专业性。地方本科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发展基础,特别是对于实用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经济类专业。加强与高校所在地区的互动,促进与企业的有效合作交流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现状来看,教师与学生实践能力严重缺乏。由于地方高校没有诸如省部级高校严格的评估体系,教师仅仅满足于教学与科研工作,而与企业之间的互动较少,获得行业发展信息的路径也较为狭窄,仅依靠原有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维持教学现状。教师知识与技术的老化,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种与地方发展、行业发展等完全割裂的教育教学行为,不仅使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无从体现,也影响到经济类后备优质人才的培养。

三、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出路与思考

经济类专业是一门致用学科,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基本要务的本科院校,应不断规避现有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地区实际、高校情况与专业特色,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框架下,进行最大程度的改革与创新,培养更多观念新、能力强、素养高的国际化经济类专业型人才。

(一)构建和完善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学标准

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主要是指由公认机构制定和批准的,关于本科教学活动或活动结果并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的指标和参数的规范性文件。[4]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不仅能对高校教育教学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也能起到重要的评价和管理作用。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出台一套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质量标准体系,因此,构建和完善该套体系应成为我国未来本科院校建设和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学标准,应遵循质量标准应与高校自身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原则,即国家相关质量标准的出台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高校差异与专业差异,在标准体系不失原则性的情况下,增强其弹性机制。同时,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学标准应正确合理。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期望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减少教学质量固有误差的关键。[5]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在衡量地方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标准时,既要使其满足一般的学术标准,也要建立正确的教学质量期望,并根据社会与行业的不断变化来调整这种标准与期望。专业学标准的构建是规范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的基础环节,只有在该标准体系下进行本科院校教学改革,才能对我国本科层次的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起到良好的制度性保障。

(二)完善以现代经济发展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现代经济发展需求是我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地方经济类人才输出机构的生力军,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逐渐祛除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不相符的各项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加强本科院校教师驾驭观念提升基础上,彻底转变我国经济学科以传统经济学为主的教学思路,在不断创新经济分支学科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经济学教学观。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将之贯彻于实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第二,学术型与应用型课程同时并举。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科研与服务的三项基本功能。诸如国际金融、国际商法等理论性课程应保证其学术性特质,注重理论宽度与深度。而如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第三,注重经济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调节市场运行和交易行为的最重要制度基础就是法律。[6]因此,进行建设符合现代教育与现代经济双重标准的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必须融合以法学、数学、统计学等多门类、多学科知识。

(三)积极打造观念与专业双重过硬的高校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各类本科院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提升教师教学理念,如研讨会、学术报告、实地调研、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打破教师原有的工作和生活范畴,增强教师的社会性和复合型特质。在专业水平提高方面,各类本科院校应积极鼓励通过学历提升、校际访学、在岗培训、科研合作等多种手段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由于经济类专业特有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高校应鼓励教师参与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工作,如参与社会兼职、承接社会项目等方式,使教师的发展真正融入到本地区的社会发展中。在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应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师资培育策略,在鼓励高校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同时,积极引进海外杰出人才或留学人员,将国际先进的经济理念注入到高校整体发展中来。在师资培育的同时,各类本科院校应完善自身的教师奖惩制度和制定防止优秀教师流失策略。通过实施奖惩制度,激发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等多种手段保证教师队伍的长效稳定。

(四)充分借鉴国外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建设的经验

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有益经验,是促进我国相关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的学科体系、灵活的培养模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欧美国家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形成了教育与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和循环。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专业特色,将国外有益办学经验整合到高校整体建设架构中。例如,澳大利亚高校会计专业在学位种类方面,具有单一方向和双方向两种,学生可根据自己未来的职业设计或理想选择不同的学位课程进行学习,以满足社会或企业中不同职业的实际要求。[7]诸如此类的国外高等院校办学模式为我国经济类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模板,各类本科院校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各取所需”。在借鉴国外本科院校经济类专业建设经验的同时,要重点明确两个问题:第一,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必须以充分了解本国、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避免外国经验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第二,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必须以科学的精神、务实的态度将有益经验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拿来主义。

参考文献:

[1]李瑞林、骆松华.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J].区域经济问题探索,2007,(01):52-57.

[2]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4):111-114.

[3][6]杜英娜、乔立娟、王文青、王秀芳.金融国际化环境下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路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12):53-55.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10

一、计量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计量管理可以保障产品质量

在任何企业当中,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在于过硬的产品质量。对于企业而言,产品质量是其发展的生命根基,要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甚至不断提升,就要采取严格、丰富的计量检测方法,更好的提高产品质量。所有的质量特性都是将计量特性作为表征的,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时,通过检测数据可以说明该产品是否合格,因此就要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比如企业应用的长度计量器存在问题,那么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尺寸就很难符合相关要求;若电压表数值不准确,就有可能对生产设备造成损害;若天平失衡,就有可能影响产品配料的精确性,进而对产品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综上所述,产品质量的控制环节比较复杂,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严密的测试。企业在产品的生产中,自原材料进场时就必须严格进行把关程序,对生产流程中的每个工序都要进行质量监测,而这些质量监测都离不开计量检测的介入。因此可以说,当企业生产没有采取计量检测进行监督时,就很难在根本上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技术和质量的特性都需要用计量特性进行表征,由于计量特性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物理量,一般都是以一定的计量特性来表征,计量特性就是可以用数值来表示的物理量和化学量,因此可以用它进行定量分析,甚至对产品质量的合格性进行评价。计量管理是以完美的计量检测为基础的,其目的主要是让企业生产出更快优质、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企业只有充分重视计量管理的作用,才可以更好地把住质量关,进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2.计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企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都需要计量管理的参与,因此,企业要充分重视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其看做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更好的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进一步完善计量检测方法,实施计量管理,从而在资源在得到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的企业不重视计量管理在产品生产管理各个流程中的重要性,导致产品质量很难符合设计标准,造成产出效益高能源的局面。企业处于危险边缘。因此科学合理的计量管理可以保证企业产品符合并达到设计要求,质量稳定可靠,符合消费者要求,市场前景好,企业不断开发新的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做大企业发展的成果。

二、提高计量管理水平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促进计量规范化管理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和计量管理的需要,建立系统的计量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只有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计量检测工作的有效实现,使企业计量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增加经济效益上发挥重要作用。合理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必须包括以下方面内容: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计量检测机构的认证认可、人员培训、计量器具的购入使用保管等制度,只有把这些制度执行到位,才能达到计量的真正目的。

2.强化计量基础管理工作。保证计量体系有效运行计量数据管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问题,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做长期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计量数据的采集创造了良好的平台,企业应积极推广计量网络技术,充分利用单位内设的局域网络,建立计量器具的数据库,强化计量器具的数据管理,将计量数据集中上传,定时出具相关报表,即可解决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和客观性问题,又便于掌握生产流程状态,为计量数据的平衡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使计量数据管理真正做到“量出一家,数出一门”,“多方采集,数据共享”。做好计量数据采集工作,保证计量控制一体化的实现,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计量行为,促使计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3.强化计量器具配套,保证计量器具齐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计量器具是提供数据的载体,获得准确可靠地数据才是计量的目的。数据管理是计量工作的重点内容,能够获得更加全面、可靠的计量数据,通过对数据采集分析,可以对生产起到指导性作用。目前国内多数企业处于微利状态,企业缺乏资金,对计量器具的配备满足不了生产的要求,计量器具准确度低,测量不准确,并且不能按周期检定,直接影响生产成本的控制和产品质量水平。企业应重视计量器具的配套使用,确保生产的安全,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对计量器具实行科学化的管理,建立计量器具申请、选型、采购、发放、使用、流转、周期检定、报废等全过程管理机制,每一个环节都认真把控,保证合格的计量器具投入使用,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4.加强能源计量的管理,减少废物排放,保障绿色发展做好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实现企业绿色发展的保证,节能降耗是企业生存大计之一,减少污染物排放是企业的应尽义务,这些都离不开能源计量器具的精确监测,加强这方面计量器具的管理,是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基础。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这一要求对许多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来说,有不小的难度,需要企业认真重视能源计量的问题,搞好能耗和污染的监测,逐步降低消耗和污染的排放量,增强节能环保意识,推动整个社会关注绿色发展问题,共同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