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三地理教学进度十篇高三地理教学进度十篇

高三地理教学进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6:19

高三地理教学进度篇1

一、熟读《课程标准》,吃透《高考说明》,做好教学理念的更新

吃透《高考说明》,对高三地理教学起着最为关键性的作用。《高考说明》的内容包括: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题型示例、考试的知识范围。教师还需要根据《高考说明》的题型示例和历年的题型来引导学生掌握题型。掌握题型后学生可以通过题型来了解题目的形式。同时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对高考的分析、讲解,把握高考的最新动态。

二、认真分析学情,把握教学起点;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要求,不断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1.认真分析学情

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我们都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从生源看,当时我们的学校是定点完中,我们的学生是经过东台中学、安丰中学、三仓中学等星级高中招生完后才招来的,平均排名都在五六千名之后,所以,我们没有尖子生,绝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的教学就只有降低难度,放慢速度,稳扎稳打,打牢基础。

2.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要求,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1)认真备课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特别是高三教学更显得尤为重要。

(2)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双基落实

“实践出真知”。教学效果要靠教学实践来检验。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教学案、学生作业以及周练这三个环节,各有所重,又相互联系。

三、调整教学心态,从容应对高三教学

高三教学非常辛苦,又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巨大成绩压力,许多教师可能心情烦躁、心理失衡,对待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容易走极端,从而大大降低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教师调整好教学心态。

1.对新高考方案变化的心态调整

近几年江苏高考方案变化较大,地理学科由强调分数(满分150分)转为要求等级(B级及以上)。2008年高考本科划线对两选修科要求为B、B以上,2009年之后高考本科划线对两选修科要求为B、C即可,进一步弱化了地理分数在高考选拔人才中的要求。地理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认真学习新地理课程标准,研究考试说明,最大限度地保证上线学生的地理等级要求。

2.对新课程教学学情的心态调整

许多高一学生的初中基础都极为薄弱,地理知识基础和地理基本技能非常不理想,学习几乎从零开始。进入高二后选修地理科的学生多数是年级中的文化后进生,学习习惯不良,个别学生甚至学习态度都不端正,使教学难度较大。高三一轮复习应该巩固基础,同时特别注意补弱;二轮专题复习应拓宽深化,夯实基础;三轮复习尤其强调答题方法及规范性教育。

3.对新测试教学考情的心态调整

教师必须面对考试,教学质量更多地反映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教师面临来自学生、社会、学校的成绩压力,学生期待高考能够改变命运,学校期待通过高考提升社会影响力。

高三地理教学进度篇2

【关键词】高考;学案教学;高三地理;问题;策略

1引言

高考是大多数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必须经历的历练和考察,虽然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高考是唯一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和审查方式。因此,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在高考复习中投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当前“小综合”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难度也大大增加,因此,探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2“小综合”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小综合”高考模式下的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与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不尽相同,因此,老师必须应对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然而,从当前大部分高三老师的教学情况看来,高三地理复习现状并不如人意,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不足,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分析的。

2.1老师教学方向出现偏差,混淆“复习教学”和“常规教学”

正如我们所知,复习主要是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和体系。而从现实情况看来,不少老师在教学方向上都出现了偏差,混淆了“复习教学”和“常规教学”。

具体说来,一些老师在地理复习教学中,将高一、高二已经学过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基础知识进行重新讲授。当然,这种近似常规教学的复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全面的弥补自己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但是,重复教学也会导致复习进度被拖慢,导致复习效率低下,阶段性复习成果差异大的问题的出现;同时,不少老师还忽视了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在地理复习过程当中顾此失彼,无法站在整体的角度融会贯通地理学科的学习。

2.2教学模式僵化,缺乏创新

在“灌输式教育”的观念指引下,不少老师坚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老师们用着沿革已久的复纲和复习教案对学生实施教学,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文科综合的三门学科,尤其是地理,是十分讲究灵活变通与实际应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奉行“填鸭式教育”、“题海战术”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答题技巧虽然能够得到提高,但是学生的实际文科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对学科知识也并没有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2.3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各异,教学进度难以保障

诚如我们所知,在高三复习、冲刺阶段,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水平已经初步形成,也就是说,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也逐渐显现出来。而高三文科综合的复习难度和深度也远远超过高一、高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应该是建立在整体层面上的,但现实情况却是不同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大不相同。因此,不仅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难以合理地进行复习教学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进度的规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到很大的压力。因而,整个复习教学的教学进度很难得到保障,老师在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和讲授上难以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3加强学案教学在“小综合”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的措施探讨

由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前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现状不尽人意,因此,为了应对和解决当前“小综合”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进主张“为学生编制专业学案,鼓励学生先学后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学案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3.1充分考虑学生多样性,编制分层次教学方案

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应当重视这一点,做到因材施教,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多样性的基础上,编制分层次的教学方案。

具体说来,老师应当从相关地理考点出发,在“教法”和“学法”的最优化上尽心设计,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从学生对地理认知的基础、对不同地理知识的兴趣点与共鸣点以及学生在地理学科上的薄弱环节入手,寻找教学设计的突破点,从而制定分层次的地理教学学案。

3.2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推行互动式学习模式

学案教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鼓励“先学后教”,这是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截然不同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老师应该对学生放任不管,更为正确的理解是,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老师应当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教学自主探讨和学习,并在学生遇到问题、发生错误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例如,在复习水坝修建的知识时,老师就可以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水坝修建对当地发展的影响,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自主探讨和研究,并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答案。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及时指导。不少学生在讨论时,思维都会受到限制,角度也有所偏差,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这些方面进行思考、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找到思考和讨论方向,进行互动式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在讨论和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学案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和困惑,例如在教授锋面气旋的知识点时,学生提出为什么锋面没有反气旋这个问题时,老师就可以将这些问题收集起来,作为生成性复习资源,将其整理归纳之后编制进原有的学案当中。

3.3鼓励学生培养预习习惯,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学生才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因此,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推行学案教学时,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初步、简单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更好地跟上教学进度。例如,在太阳高度角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上,不少学生表示自己存在学习难度大、听课效率低的问题,因此,老师更是要在学案中总结和归纳出计算太阳高度角这一知识点的难点和重点概念和解题方法,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详尽的阅读,从而更好地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高考十分注重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因此,在日常的复习教学中,老师应当鼓励并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关于人文地理的题目时,就要指导学生从经济、文化、地缘等角度出发分析原因及影响,让学生在这这个过程中构建起完整的知识脉络。

4结语

总体而言,“小综合”模式下加强学案教学在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学案教学的推广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充分考虑学生多样性、编制分层次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推行互动式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培养预习习惯,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一点;同时,在推广学案教学过程中,我们仍需不断提出新的策略、新的措施,以此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新飞跃、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清华.高中地理教学学法研讨和基于自然地理教学的经典案例分析.课外阅读,2010

高三地理教学进度篇3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重要时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的关键阶段,是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好《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至关重要。按照国家和省统一安排,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教发厅函〔2014〕134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我省“十三五”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14〕4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十三五”省级重点专项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15〕94号)要求,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十二五”时期,云南教育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主要发展指标差距仍然较大,教育已成为云南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短板之一。因此,必须着眼于云南发展的新定位,着眼于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着眼于民族团结进步,着眼于人才的培养和聚集,着眼于民生保障和扶贫攻坚,着眼于未来发展,抓好教育事业。在认真总结“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成就与经验,分析研究云南教育改革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从对云南的“三个定位”和陈豪省长对云南教育发展提出的“六个着眼”出发,对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目标任务,本着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又充分考虑云南教育的现实基础的原则,科学设定我省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目标。

二、为什么说《规划》对于云南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重要阶段。只有编制实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的《规划》,着眼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未来五年我省教育发展做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编制实施《规划》,是省委、省政府领导、组织、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利于明确全省未来五年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目标任务、大政方针,合理引导社会共识和市场预期;有利于全省集中力量和优势,谋划重大项目建设和关注薄弱环节;有利于凝心聚力,抓住用好国家战略机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

三、《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体现开放民主原则,提高公众参与面的?

《规划》编制工作组一直秉承开放民主的原则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主动引导公众参与规划编制。2015年11月、12月先后两次就《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委厅领导和各部处室、直属事业单位意见,全面征求了16个州市教育局和69所高校意见,并提交201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征求与会代表意见建议。2016年2月将《规划》(征求意见稿)送各省级有关厅局,省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部分省人大、政协委员征求意见建议。2016年8月25日-9月7日再次就《规划》(征求意见稿)通过教育厅官网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共收到意见建议5条。编制组对社会各界所提意见进行梳理分析,经组织编制工作组和省教育厅部分处室人员进行集体研究讨论,采纳了其中绝大部分意见建议,对《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完善。

四、“十三五”期间云南教育事业发展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第一,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21世纪全球经济格局和发展方式面临重大调整,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异军突起,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大的创新,迫切需要教育在理念、管理、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机制等方面进行变革,为经济转型升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知识支撑和思想引领。

第二,国内形势发展带来的机遇。“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云南恰恰处在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洼地”,要确保国家整体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云南就要大力解决教育民生问题,维护教育公平,并积极采取创新性的落地措施,配合国家完成一些新任务。

第三,云南发展新定位带来的机遇。2015年1月,深入我省考察指导工作时指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讲话为云南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期间,云南要加快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生态文明教育、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教育开放,将云南建设成为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区、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区和面向南亚东南亚教育辐射中心。

(二)面临的挑战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等多种原因,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还没有充分体现,保障教育经费稳步增长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办学条件与育人环境有待改善。

第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云南教育主要发展指标仍处于全国较后位置,与发达省区的差距仍然较大。教育发展不平衡,民族、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明显滞后。教育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规模不大,难以越来越高涨的高质量的教育需要。

第三,教育治理能力需要提高。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难度大,面临诸多体制性、制度,管办评分离推进缓慢,学校自主办学能力不高,社会参与教育发展的机制还不成熟,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亟待解决。

第四,教育人力资源建设需要加强。教师队伍不仅在数量上存在总体性不足,而且也存在着结构性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迫切需要提升,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和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亟待充实提高。

第五,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学校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和方式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的需要,教育教学质量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亟待提高,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缺乏强有力支撑,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

五、《规划》如何贯彻和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规划》以创新发展理念推进教育活力。以创新发展理念,强化政府在创新中的引导作用,不断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教育创新机制,加快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办学体制,推动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实施“双创”教育等。

《规划》以协调发展理念促进教育结构优化。以协调发展理念,引导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减少系统内部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实现区域之间的教育协调,城乡之间的教育协调,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协调,不同学校之间的协调等。以协调发展,引导教育与社会大系统的协调,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和引领能力。

《规划》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可持续发展。以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推进绿色校园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施教育绿色评价,促进学校和学生自主发展。

《规划》以开放发展理念扩大教育资源。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东盟经济贸易自由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GmS等区域性组织的发展机遇,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驱动,重点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教育交流合作,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教育辐射中心。

《规划》以共享发展理念促进教育公平。以共享发展理念,维护教育机会公平,突出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每一个孩子的受教育权利;以共享发展理念,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保障每个孩子的教育结果公平,共享教育发展成果。

六、《规划》确定的“十三五”云南教育发展思路是什么?

第一,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全面”战略布局,从战略层面构建云南教育发展的宏观思路。

第二,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具体的发展理念、原则和价值导向方面,明确云南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框架。

第三,以云南发展新定位为抓手,构建云南教育发展的特色路径和内容,打造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区、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教育辐射中心。

第四,从云南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入手,以补齐教育短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来构建云南教育跨越式发展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第五,以国家战略实施为契机,将云南教育发展融入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实现云南与国家发展的同步,从而助推云南教育发展。

第六,结合云南实际,以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为目标,抓住发展的新机遇,提出用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闯出云南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七、“十三五”期间云南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一)宏观目标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取得较好效果;教育布局结构得到优化,办学条件有效改善;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初步建立起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水平明显提升。

(二)中观目标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普通高色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重视发展民族教育,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扶持发展民办教育。

(三)具体目标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以上;12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

八、“十三五”期间云南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第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重视发展民族教育;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第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强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提高教育改革的领导力、统筹力。推进管办评分离,加快政府简政放权,提高学校办学自,完善现代评价体系,理顺征服、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高政府对教育的宏观管理能力,增强学校内部治理能力,实现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治理的和谐格局。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教育,增加办学活力。

第三,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增加主体的内在动力。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教育供给的质量和有效性。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增加教育发展动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增加教育创新能力。推动教育精准扶贫,提高受教育者劳动生产力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深度运用、创新运用,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将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提升教师培养质量,从师范生教育到教师教育构建一套全方位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体系。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构建一套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增强教师服务能力的管理体系。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权利,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第五,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完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切实做到云南教育有法可依;全面推进教育部门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建立科学的教育决策机制;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九、“十三五”实现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主要举措有哪些?

一是落实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努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二是重点发展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和人口较多农村幼儿园建设。三是全面提升保教质量。继续实施省级示范幼儿园创建和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薄弱幼儿园制度,缩小城乡、区域间学前教育差距。

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主要采取哪些有力措施?

以县、市、区为单位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及后续行动,财政投入继续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推进“一乡一公办”“一县一示范”幼儿园建设。继续实施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薄弱幼儿园制度、农村幼儿园教师特岗计划,多途径解决教师编制、待遇问题。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十一、如何应对“全面两孩”政策后人口变化影响,有针对性地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一是实施好幼儿园“五个一批”建设工程;二是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是适当调整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扶持建设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四是多渠道扩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培养规模,加快配齐幼儿园教职工;五是探索幼儿园与妇幼保健机构合作,面向社区和家长开展早期教育指导和服务。

十二、如何确保“十三五”期间全省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

一是推动县域内均衡发展。均衡配置县、市、区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和教育装备资源,加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建立和完善县乡两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督导、评估、检查和问责制度。

二是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加快实施“全面改薄”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合理布局并办好寄宿制学校、边境地区学校,保障教学点基本办学需求。加快实现义务教育装备标准化。

三是全面落实“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落实好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完善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制度和关爱体系。

十三、怎样确保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同时,将积极完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和保障体制,推进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采取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教育信息化等措施,加速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加大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和教育发展薄弱环节的扶持,启动城镇中小学校建设专项规划,在新增人口较多的地区优先建设学校,“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决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十四、怎样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坚持“两为主”政策,保障每一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平等就学权利;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推动“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S学生流动可携带;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十五、促进普通高色发展需要在哪些方面着力?

一方面,坚持优质发展和多样发展相结合,探索综合高中、特色高中、“二一分段、高三分流”等多种模式,与中等职业学校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引导民办普通高中走特色发展道路,提高办学质量。

另一方面,要深化课程教学特色改革,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创新教学方法;探索高中与高校的联合培养制度;建立学生个人发展指导制度,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个性发展的机会。

十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和教学改革将在哪几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方案,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开齐开足课程,课程设置实施文理不分科。促进学校在全面建设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课程中走特色发展之路。其次,要重视教材应用研究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推行“选课制”“走班制”,开设多样化优质选修课。再次,要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特点与需求,开设与职业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支持高校与特色高中联合开发课程。

十七、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要抓好哪几项工作?

一是优化布局结构,继续推进职业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发展边境和农村现代职业教育;鼓励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继续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扩大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逐步建成技师职业学院。

二是健全、创新管理制度,扩大并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提高现代职业教育的治理能力;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激活职教集团发展活力;促进职普教育双轨推动、双向推进;建立健全企业、行业参与制度。

三是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市场调整专业设置;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提升校长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加强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十八、补齐中等职业教育这块短板中的短板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一是扎实推进中职学校达标建设;推进17个区域职业教育园区(中心)建设,统筹管理和调配区域内职业教育优质资源;鼓励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

二是把中职招生作为县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应往届全部初中毕业生到校学习并掌握一技之长。继续实施对迪庆州、怒江州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户籍学生“职业教育全覆盖”。

三是鼓励推进县级职业高中(职教中心)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政府等对口合作,创新招生办学模式。

十九、为什么提出要保持高等教育规模合理增长?

第一,当前,云南高等教育还处在大众化发展阶段前期,大众化发展阶段还要持续较长时间,因此,云南高等教育规模合理扩张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

第二,当前,云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有较大差距,要缩小这个差距,确保云南高等教育与全国高等教育同步发展,共享高等教育发展成果,云南还需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第三,当前,云南还处在高等教育需求的旺盛期,通过人口学预测,“十三五”期间云南高等教育入学适龄总人口还在不断扩大,因此,要满足高等教育入学需要,“十三五”期间云南高等教育规模还需要扩大。

二十、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合理布局本科高校与高等职业学校,适度新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校;建立并实施高等学校分类管理体系;发]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高校退出机制;鼓励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办出特色,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培育和发展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相匹配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

二十一、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加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继续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积极参与国家大学“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区域内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积极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一流建设之路;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推动高校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力争省部共建学校达7所左右,开展新一轮的省院省校合作;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材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设一批积极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加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继续提升南亚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质量。

二十二、对民族教育发展将采取什么样的特殊扶持措施?

一是优先保障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提高寄宿制民族学校贫困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加快普及并提高民族地区学前和义务教育规模和质量;切实加强和完善省内外和各层次教育对口支援和帮扶机制,继续在迪庆、怒江等地区实施14年免费教育;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重点推动“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

二是培养一批有学术造诣、有国际视野、有社会影响的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继续实施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用好用足多种形式的招生协作、定向专项计划政策;完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提高民族地区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的比例。

二十三、将采取哪些措施发展特殊教育,保障残疾人接受各类教育?

一是完善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一人一案、零拒绝、全覆盖”要求,加快各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建立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支持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改善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接受残疾学生融合教育的普通学校办学条件,积极扶持从学前到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

二是提升质量。实施国家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配足配齐教职工并加强专业培训,建立完善特殊教育教研制度。

三是建立服务网络。开展“医教结合”实验、送教上门和随班就读改革试验工作。为家庭困难的残疾儿童提供包括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培养。

二十四、如何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满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一是推进新型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建立继续教育质量评估机制;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实现不同类型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以云南开放大学办学系统为基础,形成覆盖城乡的继续教育网络。

二是推进学习型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统筹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在全省建设一批有社会影响的非学历教育品牌培训机构;依法规范社会培训机构的审核、评估、资质认证;建立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

二十五、如何打造“留学云南”品牌,满足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一是要充分利用省内高校和研究机构资源,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服务国内和周边国家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通过优化来滇留学生国别,提高学历生比例,大力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放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同时,将加强留学生课程与专业体系建设,建立外国留学生服务支持系统,吸引更多外国学生来滇留学。

二是要充分发挥大学园区和职教园区的聚集效能,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应用技术智力高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兴办一批国际学生来滇留学的职业教育专业和项目。积极吸引国外职校优秀教师到省内职校任教,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国际先进水平相衔接。

二十六、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第一,加大政府简政放权力度。建立教育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简政放权,逐步减少对教育的行政干预,减少教育行政检查评审,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规划、财政拨款、标准、信息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措施。

第二,完善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重视不同主体在教育评估中的不同作用,逐步建立教育督导部门开展督导、专业教育机构实施评估、社会组织参与评估的多元化评估机制。减少政府评估在整个评估体系中的比例,提升专业评估比例。指导学校加强自我评估,健全学校内部评价体系。

第三,完善教育评估管理制度。建立教育评估机构准入制度。建立教育评估机构年检制度。健全教育评估经费管理制度。完善购买教育评估服务制度。健全教育评估工作制度。实施评估项目的公示制度。完善评估专家队伍建设制度。建立评估报告制度。强化教育评估督查制度。

第四,重视教育评估结果运用。政府要把教育评估结果作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宏观管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健全教育评估结果的公示、公告、约谈、奖惩、限期整改和复查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学校要把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五,改进教育评估方式。实施发展性评估,注重考查受评对象的进步程度和努力程度。实施精细化评估,将评估的实施方案、指标体系、对象和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及计算、结果分析等向委托方和评估对象反馈。实施实证性评估,注重全面客观地收集信息,根据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经验和观察进行评估的做法。

二十七、如何推进管办评分离?

第一,推进政府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行政干预,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规划、财政拨款、标准、信息服务和必要的行政措施。转变政府职能,严格控制“三评一查”总量。推行权责清单管理方式,健全重大教育决策机制,完善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行政监督和绩效评价体系。

第二,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依法明确和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加强学校章程和配套制度建设,推动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的完善,推动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以及理事会等制度的完善落实。加强中小学党组织建设,健全校长负责制。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

第三,加快推进现代评价制度建设。支持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规范开展教育评估,扩大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教育评价。制定评估机构资质认证标准。引入市场机制,将委托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价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健全多元化评估标准,积极采用现代化评估方法和技术,切实发挥教育评估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对于操作不规范、弄虚作假甚至违规违纪的评价机构,建立“黑名单”制度。

二十八、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第一,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把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作为首要标准,把身心健康素质作为关键指标,把能力发展作为核心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政府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中的主导地位,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全面统筹专业设置、地方课程开发、课程资源运用、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教师加快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转变;实现以单一课堂教学向课外校外全方位育人转变;实现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转变。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支持学校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职业院校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机制。

第三,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强化学生实践教育教学,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方案,完善实践课程内容,增强实验、实习、实训的实效,促进知识与价值的内化。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倡导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优势潜能发挥,推进个性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机会和自由发展空间。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制度,创新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多元化、发展型评估机制。

二十九、如何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第一,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办学,逐步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格局。积极支持各类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方式举办民办教育。清理民办学校各种歧视政策,健全民办学校支持帮扶政策。

第二,创新学校办学模式。探索在职业院校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与培训,鼓励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以知识资本形式入股。通过联合办学、委托管理、合同管理等方式,多种途径扩大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第三,创新学校管理方式。探索学区化管理,采用公办加民办、强校带弱校、合作帮扶等形式,开展学区内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合作办学和帮扶支持,建立统一的领导机制和管理机制。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鼓励非营利民办学校的管理者和骨干教师以资金、技术、专利等形式出资,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允许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允许公k和民办学校相互委托管理,相互购买服务。

第四,促进民办学校优质发展。政府依法对民办学校实施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健全政府对民办学校帮扶政策以及公办学校帮扶民办学校制度。完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教育督导。鼓励民办学校品牌化、连锁化和集团化。完善民办学校管理制度,提高民办学校办学质量。

三十、将采取什么措施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发展?

第一,完善民办教育融资政策。建立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体系,实行差别化扶持。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发展的渠道和范围,支持各类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方式举办民办教育。支持民办学校设立各类教育基金组织,探索民办教育融资机构为民办学校改革发展提供融资服务的方法。

第二,完善民办教育支持政策。全面清理并消除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性政策,健全公办学校帮扶民办学校制度。建立给予非营利民办高校示范校相当于同级同类公办高校的支持制度;按照相关改革政策,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服务试点。

第三,创新民办教育体制机制。探索混合所有制的社会力量办学体制。落实营利性、非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认定标准,规范准入条件。鼓励非营利民办学校的管理者和骨干教师以资金、技术、专利等形式出资,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允许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允许公办和民办学校相互委托管理,相互购买服务。

第四,完善民办教育管理制度。鼓励民办学校品牌化、连锁化和集团化,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机构。完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加强教育督导,促进民办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引入淘汰机制。

三十一、在学校教育当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

第一,健全完善的德育体系。全面落实政府、学校、社会、家庭育人责任,构建系统化的育人网络体系。构建从小学到大学有机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全省中小学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推进各级各类文明学校建设。实施对政府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评估。

第二,全面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以“我的中国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为重点,制定各级各类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形成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信活动、绘画比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校外社会实践等六大板块为特色的活动模式。加强“三爱”“三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明价值教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进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等活动。推进美育体育教育发展,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

第三,全面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为重点,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学校现有特色与优势,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中,形成浓厚的校园育人文化氛围,打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

第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学校专兼职德育干部配备工作,全面加强德育干部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程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全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德育的工作机制,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实施高校骨干辅导员培养工程,推出一批德育名师和先进典型,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工作队伍。

三十二、教育领域怎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一,增加教育供给总量。坚持底线原则,通过补短板、保基本、保公平,政府要不断扩大教育资源总量,将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环节、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倾斜,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创新教育供给方式,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多种社会主体参与教育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资源向落后地区辐射的总量和速度。

第二,增强教育供给能力。坚持教育改革创新,强化教育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释放改革活力、汇聚改革红利,增加教育供给。优化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方向,强化教育绩效评价,不断提高教育供给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教育管理的宏观、微观体制,不断激发教育系统的教育供给能力。

第三,提高教育供给质量。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加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优化培养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水平能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化评价制度改革,以评促建。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保障学校提供有质量的教育服务。加快推进教育开放发展,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引入高端人才、优质资源和先进管理技术。

第四,优化教育供给环境。坚持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教“双轮驱动”,理顺政府、社会、学校的关系,优化教育供给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和管办评分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减少政府对教育行政干预,优化教育供给环境。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完善学校章程以及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学校内部治理能力,优化教育供给环境。建立健全依法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制度,保障多元主体参与教育评估,发挥多元主体在教育供给中的作用,优化教育供给环境。

三十三、如何发挥区位优势,提升云南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教育交流合作。以南亚东南亚国家为重点,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教学和管理上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完善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充实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支持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支持国际协同创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稳妥推进境外办学,加强汉语国际推广,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全面推动人文交流发展。

第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教育辐射中心。集中力量争取在优势学科领域实现突破,逐渐形成优势学科群和一流学科,对南亚东南亚国家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快培养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和国际组织人才等急需人才。落实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打造“留学云南”品牌,将云南建设成为南亚东南亚学生的重要留学地,不断提高学历生比例。开发特色专业国际化课程,提供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服务,建立外国留学生服务支持系统,吸引更多外国学生来滇留学。

第三,加强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职业培训。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应用技术高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支持职业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课程交流,兴办一批满足国内学生出国就业升学、国际学生来滇留学的职业教育专业和项目。根据南亚东南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发适合这些国家需要的培训项目,积极为这些国家培训各种类型的业技术人才,提高这些国家劳动力技术水平,更好地促进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立健全教师、教研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考核、办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

四十四、怎样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

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完善教育督导与教育决策、教育执行之间的统筹协调机制;推行督政、督学和质量监测工作;实施教育领域专项督导,使之作为评价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推动、加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政府督学和学校督导评估专家队伍建设;完善督学责任区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促进督导工作和督学专业化发展;加大社会监督,完善督导结果公告制度、限期整改制度、整改回访制度和教育督导政策保障机制。

四十五、怎样确保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规范教育决策行为,出台重大教育政策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民主协商、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作为必经程序。完善决策支持、咨询、评价、监督和反馈系统。加快推进高校智库、研究机构智库、民间智库建设,切实推进第三方开展教育决策评估。

四十六、加强校园安全稳定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一是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日常安全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加大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力度;适当增加安全教育课时,提高学生安全素养;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普遍推行公安部门领导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模式,推进校园警务室建设;创新学生保险机制,切实解决“校闹”问题;实施“校园安全标准化”工程和“阳光餐厅”建设,有效防范安全事故。

四十七、如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确保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强化政府教育投入责任,到2020年,制定和落实区域内各级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建立与财力状况、办学需求联动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对地方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激励机制和财政教育投入专项制度,建立到州、市、县、区的教育经费统计监测公告制度;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费,专项用于教育事业。

四十八、强化对教育经费使用监管的措施有哪些?

建立教育经费统管机制,完善公共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学校财会制度、核算体系、会计队伍等方面建设,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经费使用效益和财务资产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公共教育经费、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加大教育经费审计力度,提高经费分配和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

四十九、怎样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

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助学制度。包括:逐步提高农村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建立完善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逐步完善面向特殊教育的资助政策;完善高等学校助学贷款体制机制,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直接捐助或设立规范基金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各级各类教育。

五十、如何开展规划实施监测评估?

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和跟踪监测;教育行政部门定期教育改革发展动态,收集编辑教育改革发展案例,及时总结各地在实施规划中的经验教训,积极推广先进经验。此外,及时向社会公布规划实施进展状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十一、11项重大工程微解读

为推动《规划》的实施,我省将配套启动11个重大项目。项目分别覆盖补齐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民办教育“短板”;涉及融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云南外向型发展战略需要;着力提升我省高校办学水平、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立足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等领域。11个项目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的云南教育发展。

(一)补齐办学短板,夯实发展基础

“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工程”项目提出,要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及后续行动,其中两个重点是: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关注困难群体接受学前教育。为此,还将出台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建立学前教育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和多元化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立足继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力争逐步使中小学生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面积、教学仪器配备等指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普通高中建设攻坚工程”项目在继续加强城市普通高中建设,扩大优质资源的同时,还将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农村、边疆、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建设力度,实现到2020年,乡村高中全部达到基本办学标准的目标。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高工程”项目提出对接云南重点产业,加强职教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基本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健全和完善校企合作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调动和发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作用。

“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工程”项目,将依托财政性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实施民办学校质量提升工程、职业教育发展工程,民办骨干幼儿园、骨干中小学建设项目等,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民办学校。

(二)提升综合实力,创新服务能力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将加强一流大学建设,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提升工程”将借助多种合作渠道,加强基础、应用基础和交叉前沿研究,不断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推动高校更好地服务全省加快实施创新驱臃⒄拐铰浴!肮门大学和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工程”的实施,将加强边境一线9所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建设,树立国门大学形象,并通过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吸引周边国家生源。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将探索多元主体办学模式,建成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型应用技术大学。

(三)提升整体素质,培养拔尖人才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提出,要开展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育遴选认定,培养和塑造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群体和学校管理“领军人物”,力争每个乡(镇)中心学校都有省级骨干教师;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特殊人才引进计划等,培养一大批教学、科研、产业技术拔尖人才。

(四)立足区位优势,走出国门办学

“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教育辐射中心建设工程”,将支持一批高校走出国门办学,在境外创办办学项目和办学机构,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多层次教育和人才培养合作,将云南建设成为南亚东南亚来华留学生的重要目的地。到2020年,外国留学生总数突破1.5万人,其中,学历生比例达到50%。

高三地理教学进度篇4

关键词地理必修三教材处理区域地理整合

一、聚焦矛盾引人深思

对于2015届学生而言,会考的内容已经做出了部分调整,主要调整集中在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各个版本的湘教版必修三的第一章认识区域主要包含四节内容,分别是: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区域经济联系。教材一成不变,但考试要求却一变再变,随着二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要求各校地理教师加强对教材的整合处理,以此来适应新的考试要求。在这里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点是,地理必修三所配套的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倒是能及时更改,做到与考试大纲相吻合。因此,据笔者了解,很多学校直接以图册代替教材来进行授课,此举固然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图册只能起辅作用,难以真正取代教材。

二、回归考纲着眼变化

1.教学要求的不断调整

教学要求(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对教学有“指挥棒”作用,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基于2012版和2014版学科指导意见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教学要求(目标)正经历不断的调整,二者具体差别详见表1。

从上表教学要求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点结论:第一,12版和14版教学要求中最大的一处变化就是增加了理解和简单应用的要求。由于14版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作为考试要求,所以第二章共计减少了两个b理解要求和1个c简单应用要求。从12版到14版的变化也并非毫无征兆,我们可以从2013年杭州市教研室组织的关于学考的会议内容中看出,市地理教研员赵越先生向广大地理教师解读了考试要求变化。第二,教学难度总体保持不变,考试要求基本保持不变。

2.教材内容不断变化

从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必修三教学内容大致经历了两次调整,具体见表2。

根据12版和14版学科指导意见,必修三教材的内容调整幅度较大,尤其是会考和学考的变化。从表2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发现如下变化:首先,必修三第一章新增了四节区域地理的内容,分别是《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区域差异―三大自然区》;其次,删除了第二章第六节《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再次,删除了第三章第四节《数字地球》;最后,有些细节的变化在表格中仍难以体现,例如,第一章第四节内容《区域差异》中的经济区的划分由原先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区改为东、中、西和东北四大经济区。因此,对于考纲的研究和对教材的钻研还需要广大教师多下功夫,以免遗漏。

3.新学考要求下,教材内容前后关联性强,可互相穿插

由于必修三新增区域地理:亚洲、欧洲西部、美国、三大自然区差异等内容,这部分内容较详细介绍了上述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该内容与第二章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有极大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第二章的各节所举例子基本是以第一章所介绍的各区域为例(详见图1)。

三、基于教材探索出路

1.立足校情,破解新增区域地理无教材难题

教育强调的是科学、规范,而不是艺术、自由。因此,教材自然而然的成了学校教育的中心,成了保证学校基本教育质量的“依靠”和“凭借”。我国近代教育家陆费逵在《中华书局宣言书》明确提出了“教科书革命”的口号,他说:“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足见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脱离了教材,教学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新课改初期,由于时间紧迫,绝大多数学校猝不及防,只能更多的以图册作为蓝本进行教学。后期,有的学校自己编制教材,有的学校编制导学案,有的学校通过增订补充读本作为教材。笔者所在学校,一直通过增订认识区域―《地理・必修Ⅲ》补充读本作为教材。该读本依据2012和2014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所编写,由吴祖良地理教学研究室编著,内容紧扣教学纲要,非常适合中学地理必修三教学。

2.对现有教材进一步筛选整合

根据考试条目,结合湘教版必修三、图册等资料,我们可以对必修三目录进行重新筛选整合。考纲中规定选学的内容、不做考试要求的内容,可以删除,尤其是在教学周期较短的学期。根据2014版学科指导意见,必修三老教材中以下内容可以被删除:《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数字地球》。而对必修三教材中有考核规定的章节,进行打乱,并按照教学实际、个人对教材安排的理解,重新整合。教师对教材重新整合后,排列出一个新的必修三教学目录,让教学变得更有条理、教学进度安排思路更加明晰。下图为笔者所在备课组讨论所编制的新目录,仅供参考。

3.针对学考,降低教学起点,合理把握教学难度

会考和学考在知识考核要求方面有一定的共性。例如,都将各个知识点的掌握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分为a识记、b理解、c简单应用这三个层级,但学考增加了d综合应用这个掌握要求。这样的变化看似增加了学考的难度,而实际却是更加明确了学考对考试内容的要求,也将学考和选考(加试内容)的范围做了明确的界定。在学考之前,地理教师都是以高考难度的尺度在从事地理教学,学生学习的范围大、难度高。而新的学考则对学考难度降低了,将比较难的内容作为加试内容。例如,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学考要求是: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a;2.湿地的重要价值b;3.湿地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c;加试要求是分析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由此可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需要把考纲规定的学考内容及考试要求落实到位,而延伸拓展的内容可以只对选考生进行深入讲解。

高三地理教学进度篇5

关键词:三学期制;改革;高素质;探索

三学期制就是把原来春秋两期的教学时间中各抽出两周左右时间构成一个小的学期,形成三个学期。根据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需要,我院将第三学期主要用以集中时间开设相关专业实践和毕业前的就业培训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职业能力。

一、实行三学期制的背景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已经越加明显,三学期制改革之风在国内各高校悄然兴起。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宁夏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先后推出了“三学期制”,甚至“四学期制”。国内大学推行三学期制的普遍特点是:原学期由20周调整到18周左右,暑假时间增加,在暑假安排“小学期”。课程学分与学时的对应关系相应调整,学生在“小学期”所修课程、实验、实习记入学分。安排教学计划中部分集中实践环节课程,包括综合性实验、各类实习实训、学年论文、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比如,综合性实验、学年论文、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西方许多大学普遍采用三学期制度,以美国一些学校为例,暑假长度超过三个月。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试图把推行学期制改革作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以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有效变革。为满足这种新的社会需求,我校也适时地调整了教学模式,自2014年9月开始试行“三学期制”教学模式。

二、推行三学期制教学的意义及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制度改革

“三学期制”有利于解决我校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教学资源共享深度不够等实际问题,通过对教学计划的修订,调整、重构专业课程设置,形成多层面、多种类、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及优化,进一步完善理论、实践等主要教学环节,使现有学期制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深层矛盾得以缓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2.实践教学资源均衡利用

“三学期制”以促进实践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持地区高职人才培养优势为目的,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形成包括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技能教育、综合能力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通和流转。“三学期制”注重将长学期的稳定性、连续性与短学期的灵活性、自主性相结合,给学生以更加弹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更具自主性地构建知识结构,发展职业竞争力。“三学期制”的实施,也有助于提高各类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办学效益。

3.完善办学机制

“三学期制”实施后,学校和各院系可利用短学期延聘国内外知名学者驻校或来校讲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共享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三学期制”还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从事创新性实验和基础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如果将短学期和暑期连通利用,学生可以有更好的条件尽早进入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教学实习、就业实习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短学期的设置,使教学工作的安排更具灵活性,既需要教师完善和更新课程结构和授课内容,也使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教学时间,可能有更多的集中外培的时间。

4.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加大对实习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和机制保障,建立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部门和教学单位合作与联动的机制,共同推进高素质、高技能、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将通过制订学生在校实训、单位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建设一批教学实习和就业实习的基地。学校还将加大改善实验室建设条件的力度,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建设,利用业余时间进一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参与管理、维护、改造实验室的设备。在提高学生管理能力、操作技能的情况下,给予老师更多的科研时间。

5.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进一步加大校内教学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开展全校中青年教师授课大赛等形式,重点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教师职称和校内津贴制度,使之更加向优秀教师(双师)倾斜,进一步加强激励机制,倡导和激励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积极参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6.根据学情结构,发挥学生长处

学生没有优、良、差之分,教师不应强调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要怎么好。只要在能够保证正常完成学业的情况下,大可让学生人尽其才,充分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并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平台去培养、锻炼他们。例如成绩优异的学生,让他们在现有的层次上,可以继续往上提升;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只要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是没有问题的;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善交际的学生,教师应建议他们参加市场营销培训,有相关专业的销售兼职与实习机会就给他们机会;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就让他们做专业实训,使其参加一些技能大赛等等,尽量做到人尽其才。

三、落实后勤保障措施

1.德育工作者要做好“三学期制”的宣传工作

为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首先负责德育工作的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自习或班会活动的机会给学生做好“三学期制”的宣传工作,必要时可以跟学生家长沟通,说明学校实施三学期制的用意。让学生及学生家长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并能够接受学制调整安排。

2.教师方面要高度统一认识,并要求相关部门为教学工作提供正常的保障

实施“三学期制”后,必须坚持和落实寒暑假期间职员的完全轮休制度。学生管理部门以及后勤保障部门应当根据“三学期制”施行的具体情况,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在学生管理、食宿条件、交通等方面提供保障。

采用三学期制的教学模式,可以让人才智能结构多元化,这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得到更好的个性发展,大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校的硬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也有利于学校对师资结构的优化与培养。让我们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大胆做出改革尝试吧!

高三地理教学进度篇6

[关键词]三维管理理论“双师素质”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朱清(1975-),女,安徽安庆人,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上海2014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dxz0901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078-03

三维管理理论是应用系统理论,从组织、任务、制度三个维度进行有效整合企业管理过程,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有机一体、高效运行的企业管理体系,实现工作可视、运营可控、考评可依的管理架构。同样,培养高素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过程复杂,涉及多种因素。根据三维管理理论,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因素,即“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组织和渠道;二是设施因素,即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基地、场所和设备;三是制度因素,如职称评审制度、薪酬分配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

一、构筑“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

构筑“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体系,是确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渠道和途径。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渠道上,一方面加强校内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具体途径上,包括校内专任教师的培训、引进外部师资和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一)加强校内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为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必须大力加强校内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可根据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等要素,将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普通教师等不同类教师的特点,制订“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对全体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师分期分批地进行培养。现根据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经验,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鼓励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考取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二是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产学研践习计划”“企业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前往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实际部门参与研发、工作或实习,增强高校教师自觉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意识与能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学术、技术和实践能力,促进学院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并将教师参加“产学研践习计划”或“企业实践活动”作为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之一。三是利用寒、暑假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四是加强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的交流,聘请的来自于行业及企业的领军人才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五是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参与和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专业教师必须承担实践教学和毕业实践设计,如实训教学、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技能比赛指导等。在指导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六是实施“产学研”结合,跟踪高新技术。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科学与教学、生产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每年安排部分专任教师到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工作,逐步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

(二)合理引进“双师素质”教师

加强现有教师的“双师素质”培训是根本,但对于那些发展较快、师资缺口较大,或操作性较强、培训周期长的专业教师,可从科研院所、社会企事业单位、服务行业引进。引进“双师素质”教师要注意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引进人才要注重引进质量,尤其是专业带头人的引进。专业带头人不仅是教学改革领头人、专业发展领航人、教学团队领军人、专业领域引路人,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关键人物。二是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改善学校“双师素质”教师结构,适应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三是要协调好引进教师和内培教师的关系,避免引进人才后,由于各种原因,使学校自己培养的“双师素质”教师流失。

(三)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引进内培的同时,学校也可根据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需要,聘请来自于行业及企业的专业领域专家、领军人才来校讲学,教授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知识和发展动态。建立兼职教师队伍,不仅可以带来科研生产第一线的新技术、新信息,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而且还可以弥补学校专业教师的不足,有利于缓解专业转换过程中新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高职学院聘请兼职教师,要根据学院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等需求,聘请来自于行业及企业的专业领域专家和生产一线能工巧匠。一是专业领域专家(校外专业带头人),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具备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以上职业资格等级,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熟悉本专业技术领域发展的前沿技术,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在行业、企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较强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较强的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能力,对专业建设具有前瞻性见解。二是能工巧匠,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等级,能胜任教学工作。

二、构筑“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硬件设施体系

在“双师素质”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中,高职院校要发挥学校培养的主导作用,推进校际、校企、校协深度合作,集聚优质教学资源,组织相关专业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产教结合,以干代培,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

(一)校企合作交流

建立以学校人事处(或校企合作办)和企业人力资源部为基础的校企互动交流平台。通过校企双方的定期会议、企业需求和技术信息、校企开放活动日等多种形式,在人才交流、学生就业、员工培训、技术应用与开发等方面定期交流,共同探讨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相关事宜,促进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校企人事部门间每年组织两次以上的校企人事部门负责人会议,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人力资源需求情况和在岗员工技术、技能提升的需求,落实“双师”交流计划,分析、交流工作的开展状况,及时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培训服务。

(二)校企共建实践基地

学校按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与企业共商实践基地的建设方案,共同对校外学习型实习基地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管理,并结合行业技术动态信息分析,对实践基地建设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学校和企业制定以校企双方“双赢”为宗旨的各项政策和制度,促进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学习型实习基地,共同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模拟仿真型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共同办学,发挥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学习型实习基地的作用,学校将实行权属清晰、共同使用、共同监管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保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促使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资产使用部门建立起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进资产管理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积极落实专业教师到实践基地参加企业实践或产学研践习,增强专业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积累在企业和生产性实习基础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使教师全面胜任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三)校企双向服务机制

学校和企业根据自身的内在需求,制定校企双向服务的政策和机制。如企业以项目形式,借助于学校的师资、场地、技术服务等优势项目,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新技术的应用、设备的技术改造等;学校可根据自身需要,派专业教师参加“产学研践习”或“参加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构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制度体系

只有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有序稳步地进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涉及的制度很多,如“双师素质”教师准入制度、“双师素质”教师聘任制度、“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制度、“双师素质”教师评价制度等。本文将这些制度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双师素质”教师的激励制度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制订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和措施,但由于监督奖惩机制和定期考核聘任机制不健全,管理缺乏激励机制,教师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因此,“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制度核心是加强考核,落实激励制度,促进教师主动发展。

一是加强考核。有效考核是促进教师“双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因此,要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考核,完善教师考核办法。建立分级、分层的教师考核制度,包括建立专业带头人考核办法、骨干教师考核办法,更加客观、科学评价教师师德和工作业绩。考核除了涉及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等内容外,还要加强对教师参加企业工作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依据。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才干的良好氛围。激励教师教书育人和参加专业方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或修订、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教育教学改革,激励教师参与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培训等社会服务。

二是优化激励制度。根据按需设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进一步优化激励制度;在收入分配上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向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技术开发与服务做出贡献教师倾斜的原则。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模块”,实施包括课时量、教改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社会服务工作量等计发的多元化收入分配模块改革。其中,课时和教改工作量是经常性收入的依据,科研、参加企业实践和社会服务工作量则是单项性专项收入的依据,进一步拉大不同级别和同级不同层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通过加强考核和优化激励制度,引导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企业锻炼,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确保全体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岗位实践锻炼,切实提高操作技能,增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制度

目前各高职院校倍感困扰的不仅是教师数量的严重不足、知识陈旧、能力不强、高学历和高职称方面比例明显偏低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师资培养制度的不健全,如培养渠道不通畅、观念滞后、内容不切实际、形式过于单一等。很多新教师上岗前缺少在实际工作中的训练,从教后适应期较长,心理压力大。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教师的准入制度、培训制度、评价制度和激励等制度。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的师资培养模式可以作为我国“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模式的参考。结合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制度建设要注重以下六方面:一是及时制订每学年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二是在坚持工作岗位,完成岗位职责的前提条件下,采取自学,参与各种短期培训以及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三是围绕企业锻炼、实践教学和理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教研室为单位,定期组织教研会、展开讨论和交流,让教师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做法,展示自己的教育思想,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四是每年推荐部分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及高级工培训,推荐优秀教师出国培训。五是每年组织部分专业教师下厂锻炼参加生产实践,提高技能水平,并及时做好考查。六是每学年进行一次专业教师业务考试,将考试成绩及教师培训层次形式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纳入教师的综合评估。

(三)“双师素质”教师的职称聘任制度

职称评定“双师素质”教师是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传统的教师职称的评定导向侧重于学历学位、论文和专著,与高职院校教师较强的实践能力不相适应,职称评聘缺乏高职特色,致使师资队伍群体不够稳定,引进人才难,高职教育的专业发展、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也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总体数量不足,大部分教师承担较多的理论教学任务,处于超负荷状态工作,参加企业实践的时间较少,积极性较低,缺少企业实际的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导致开展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难以达到职业教育的要求,与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还存在很大差距。

在“双师素质”教师的职称聘任过程中主要考核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技术、社会服务能力:一方面,将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经历作为45岁以下青年教师聘任职称的首要条件之一。另一方面,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引导教师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如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全国统一开展的各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如会计师、经济师、审计师、工程师等,让更多教师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刘扬林.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浅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2]黄斌.深度解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J].教育与职业,2006(11).

[3]贺文瑾,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高三地理教学进度篇7

论文关键词:两地办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工作是高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树立和坚持科学的质量观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从而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现分广州、三水两校区,实行“2+2”教学模式,大部分一、二年级学生都在三水校区。多校区办学基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学校发展的“办学空间不足”的问题,使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在异地办学和“2+2”新形势下,三水校区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产生了很多新问题,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1三水校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国内外多数新建校区的共同特征有距离较远、规模较大、历史较短、情况较复杂等,我校三水校区具有新建校区的共同特征,同时也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一切工作的着眼点都应从实际出发,尤其不能脱离三水校区具体的校情、校况。为了调查研究三水校区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情况,我们就三水校区教学工作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三水校区的全体学生。从学生反映情况来看,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管理与服务、课程安排、教材选用、网络管理和图书资料服务等方面三水校区均有存在各种各样具体的问题有待解决。

(1)如何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使两校区教学管理资源真正的融合并协调发展。

在两地办学并实行“2+2”教学模式的新形势下,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是加强教学建设、推动教学改革、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由于广州校本部具有较高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水平,大部分教学管理制度和文件是在校本部形成的,三水校区作为一个新建校区,扮演的是制度执行的角色,主要承担常规性的教学管理工作,保证校区的日常教学的正常、稳定和有序。我们如何保障三水校区教学秩序稳定有序并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狠抓教学质量监控,规范教学过程管理,与校本部较好的教学管理资源在真正的融合,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2)三水校区应不断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

在两地办学新形势下,为了降低办学成本,学校实行校区非事业编制人事制度,校区第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有很多是非事业编制人员,由于各种原因,非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素质难以得到保证。为适应校区教学管理的要求,我们应该不断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

(3)两校区间空间距离过大制约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一些新校区远离老校区(主校区、本部校区),甚至有的大学在本省其它城市或其它省份的城市建立新校区,例如中山大学在珠海建立新校区,清华大学在深圳建立研究生院。如果我们从资源的配置、使用来看是不经济的,校区相距较远,资源难以共享,尤其是在我国科技还不发达的形势下,情况更为严重。

我校三水校区距广州校区超过1小时的车程,而我校教师居住在广州,教师上课来回奔波,无形之中提高了教学成本;疲于奔走的老师,得不到休息,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两校区的交流也有诸多不便。虽然采取网络化办公,可以极大地缩短多校区的距离,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文件及通知,不能通过网络及时地传递到校区的各个部门中,效率较低,严重阻碍了多校区的教学发展。

(4)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师生交流不足问题突出,加大了师生之间的隔膜。

由于实行“2+2”模式,三水校区学生为低年级学生,随着学校的发展,校区人数还将不断增加,年级间的“代沟”差距明显。又由于校区学生基本为低年级学生,所以基础课程非常多,而且刚踏入大学的低年级学生还没有摆脱对中学时代任课教师能实时面对面进行课后辅导的依赖,尚未养成大学时代以自学为主的新的学习习惯。而三水校区还没有常住的任课教师,教师每天上课到堂下课即赶车回家,学生跟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学生对增加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时间的要求非常强烈,几乎每次学生代表座谈会都会谈到这个问题。

2进一步健全三水校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路和措施

针对多校区办学条件下三水校区特点产生的实际问题,学校领导、校区管委会和教学管理部门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有力的保证了“2+2”教学模式下,我校三水校区的教学管理正常运行,校区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校区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得到专家的肯定与好评。

(1)两地办学实行“2+2”教学模式的新形势下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三水校区实行延伸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教学决策组织系统,就是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学校根据两校区“2+2”教学模式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修订和完善了《广东商学院管理文件汇编》、《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教学管理工作规范》等各种教学管理文件。为新形势下教学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奠定了基础。三水校区也加大了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与督促力度,初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内容全面的教学管理规范体系,为教学管理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以人为本”学校建立教学质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激励教师方面,学校提高了来三水上课的教师的课酬;为教师来三水上课提供免费的交通车和住宿,为教师与学生互动提供后勤保障。约束教师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制度;要求所有的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生的教学工作;规定任课教师每日上课不能超过6学时,在保护教师身体状态的同时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事故处理上施行“一票否决制”,事故认定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评奖、进修、出国等挂钩。

学校先后开展了“教学质量年”、“教学大练兵”等活动,校领导和教学督导组深入课堂听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教师的成长。

学生方面,通过实行奖学金、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等学籍管理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教学督导监控系统,就是要构建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建立起科学、完善、运行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制定校领导联系二级学院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教学督导暂行规定、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听课制度等教学监控与保障制度,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全程检查和监控,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运行。

三水校区根据学校规定的教学质量标准,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制定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各教学环节狠抓教学质量监控,规范教学过程的管理。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和积累,三水校区逐步健全和规范教学管理程序,使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有章可循。

日常教学检查制度是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和常用的手段。对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三水校区除了教学督导、校领导不定时深入课堂听课和期中教学检查、期末网上评教等学校常规的教学检查手段,还坚持每日安排教学秘书深入课堂进行教学检查,深入教学第一线,掌握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手信息,每日形成教学动态文字记录,如发现有教学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发生的,及时将异常情况反映到相关教学单位核查、登记和处理。这为稳定教学秩序、及时收集和反馈教学信息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不断努力,一个组织机构健全,管理规范,评价体系客观,信息采集直接,处理手段科学,评价结果公开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在我校两校区日趋完善。

(2)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学管理队伍。

近年来,我们非常注重教学管理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鼓励在职深造学习,定期举办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训练,使他们熟悉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日常办事规程,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理论学习,掌握教育规律、管理规律是作好教学管理的基础;加强教育科研的训练,让教学管理人员养成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并将自已的管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另外,在三水校区逐步提高非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薪酬待遇和生活住宿环境的基础上,对教学管理人员严格考核管理水平,观察服务态度,初步建立了一支精简、高效的教学管理队伍,以保证教学管理制度在校区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3)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实效。

两校区办学由于教师在两个校区上课,学生每两年在不同的校区学习,故存在教学资源分散,教学运行中的可变性大等负面因素。校园网络的建设对多校区大学在管理和教学两个层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加快办公自动化、教育信息化、校园网络化、资源数字化的建设步伐。

要实现上述目标,减少负面影响,尤其要注重信息的畅通和普及,必须具备一个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此,学校更新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并随着三水校区校园网的完善,该系统实现了多校区的网络管理,可提供学生成绩查询、课表教室查询、重要通知、网上选课、网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网上考试报名等一系列信息管理。

另外,我们设置专门人员负责与校本部文件交换收发并记录,而且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尽量做到文件交换时电话跟踪,确保不出现文件遗漏,保持与校本部文件往来及时、畅通。

(4)进一步加快网络课程建设的步伐并制定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度。

针对学生跟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比较少这种情况,学校进一步加快网络课程建设,促进师生教学互动。学校通过实施教学信息化工程,在网络教学平台Bb系统上建成了500门各类网络教学课程,创建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达到750Gb,注册到Bb系统上的师生超过了13000人,充分利用好这项成果,对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将发挥重要作用。Bb系统具有完善的教学互动功能,在信息安全方面安全可靠,应将其作为学校师生教学互动的主力平台,在教学应用中大力推行。教师每周至少一次登陆Bb系统,集中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鼓励教师每天上网,及时与学生针对课程的重要知识点、难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激发学生与教师进行网上交流的热情。

建立专业导师和课程导师工作制度,每个班级指定一名专业教师担任专业导师角色。专业导师定位于一种辅的专业指导,是对第一课堂专业教师授课以外的一种延伸的、补充的指导。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培养,对学生在校期间全程负责。课程导师是针对几门基础课程指定专业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答疑。因此导师制对校区的学生德、智、体健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校区学生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5)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量避免重复建设。

高三地理教学进度篇8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辽宁教育研究院邓晓春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令人振奋地发出"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号召,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即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落实江总书记的指示,迎接高教体制改革新阶段的到来,很有必要对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走过的历程进行一番回顾,并对未来作一展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日益深化改革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迄今为止,经历了大致四个发展阶段:一、前三个阶段的回顾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之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酝酿、启动"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着重点是扩大高校办学自。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发表,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全会做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重大决策,并且提出:为了适应这一战略转变,必须"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从而吹响了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声进军号。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鼓舞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拓展办学形式"的新阶段。由于这一期间高校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社会急需人才,高校渴望发掘自身潜力为社会多做贡献,但又深感现有的高教管理制度和规章,把高校的手脚捆得"过死"。所以,有一股强烈的"扩大高校办学自"的愿望和要求。其突出标志是:1979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等几位著名大学校长、书记关于《给高等学校一点自》的呼吁。《人民日报》还为此加了编者按语,提出:学校应不应该有点自,应该有哪些自,教育体制如何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希望全社会就此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份呼吁和这条按语,在高教界引起了强烈共鸣。这场《人民日报》发起的讨论,为推动我国高教管理体制的改革,起了重要作用。在此舆论先行之下,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从1979年起,率先实行了人员流动、岗位责任制和内部工资改革。1983年6月9日,国家教育部同意上海交通大学扩大管理权限,增强学校办学活力。由此,一个"全国学交大,以管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铺开。与此同时,各地还纷纷结合本地情况,由地方政府出面,开始"扩大高校办学自"。诸如,1983年2月浙江省就高教改革做出的5条决定;1984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就高教改革做出的6条决定;同年7月黑龙江省政府做出《关于扩大全日制高校自的若干规定》;同年12月,山东省提出高教改革6条措施等。这些决定,重点都突出了"扩大高校办学自"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决定所"放"之权,有不少(或基本上)过去并不是捏在省里,而是捏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手里。所以,这种"放权",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要回来"--把本应属于省级的管理权限从国家要回来;二层是"放下去"--把"要回来"的权限中属于高校应有的自部分还给高校。因此,这些省级"改革放权"动作,不能仅仅看作是"扩大高校办学自",而应看作两个关系的调整,即:①中央与省两级高教主管部门之间关系的调整;②政府与高校之间关系的调整。实质上,这些地方"决定"的做出,标志着向原有高度集中统一的高教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第二阶段,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到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特点是:"教育五大体制"的改革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中,全面向前推进。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5年间改革开放的实践,特别是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实践及其成功的经验,为党中央在经济理论上取得第一个重大突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表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不仅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对科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新的要求,1985年5月,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

决定》。《决定》尖锐地指出我国高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端,即: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事情,又没有很好地管起来。为此,《决定》明确提出"要从根本上改革这种状况",要认真"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在中央《决定》的指引下,从1985年到1991年,我国高等教育围绕着"五大体制"全面展开改革的探索。其主要实践有:1.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心城市举办的"市属高校"的兴起,突破了以往"只有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办学"的体制。至1991年,我国中心城市举办的市属高校已达到了占全国高校总数的30%左右;二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进一步突破了单一政府办学的体制。至1991年,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民办高等学校已达400多所。如1988年,北京有17所民办高校,在校生达1.2万人。不用国家经费,依靠社会力量培养人才,充分展现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旺盛生命力。三是"一校两制"、"一校多制"的发展,开辟了我国高教办学体制改革的新局面。"一校两制"有两种实践,一种是指隶属关系由单一化变成多样化,实际是"多方投资,共同管理"。另一种是指在一所大学中,既有公办部分,又有民办部分。这种在公办大学中创办民办大学的改革试验,已展现五条明显的优越性:第一,有利于发挥公办高校人才、物力的潜在优势,进一步解放教育生产力,克服原来国家包办教育的体制对高等教育的束缚。第二,有利于调动社会潜力和社会办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正确引导群众消费支出,满足更多家长期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第三,有利于将"民办"高校中精干高效、优胜劣汰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引入"公办"部分来,推动"公办"部分的改革;第四,以老校为后盾,有利于保证办学质量,从而提高民办大学的社会信誉,有利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第五,有利于推进一部分地方高校转为"国有民办"积累经验。2.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扩大了高校办学自。《决定》明确赋予高校应有6个方面的自,即"在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计划的前提下,高等学校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委托培养和招收自费生;有权调整专业的服务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和选用教材;有权接受委托或外单位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有权提名任免副校长和任免其他各级干部;有权具体安排国家拨发的基建投资和经费;有权利用自筹资金,开展国际的教育和学校交流",等等。由于高校自增大,使它们得以主动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挖掘潜力,扩大规模,调整专业,适应需要,促进了高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二是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使其放掉了一些本来不应管的事,从而得以腾出精力,更有效地管好该管的事。诸如,1985年国家教委会同国家计委、劳动人事部部署的"全国15年人才需求预测和教育规划",为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再如,1985年11月13日,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建立我国高校评估制度的问题。其后,1990年10月31日,国家教委14号令又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提出建立、健全包括"合格评估"、"办学水平评估"和"选优评估"在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和评估制度。评估工作的开展,对全面提高高校办学管理水平和质量,起到了巨大的鞭策作用。充分体现了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的作用和成效。三是由于扩大了地方管理高校的权力和责任,既充分调动了省级政府管大学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它们管大学的责任感;加大了地方对高校的投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仅以1988年为例,全国就有上海(2月)、内蒙古(5月)、广东(5月)、海南(9月)、福建(10月)、四川(12月)等省相继做出"加强高教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扩大高校办学自以及增加地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决定。由此表明:宏观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后,由过去只有中央高教主管部门一个积极性,扩大到省级地方政府以及办学主体--高等学校在内的各方面的积极性,这就为进一步管好高等教育,真正实现"宏观管住,微观放活"的体制和机制,奠定了良好地基础。3.推进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主要进展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由少量"自费"试点,到"双轨并存"(即有自费、又有公费),到"收费制"基本确立,开辟了国家投资以外的一个新渠道--"家庭和个人投资的渠道"。据统计到1992年,全国高校的学费收入大约为5亿元,约占全国高等教育事业费的4.6%。尽管这个比例还很低,但却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制度"开始建立,其作用不仅在于增加了高等学校的经费收入,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学生刻苦学习的上进心。二是兴办校办产业,开展广泛的科技服务,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扩大了高教投资来源。自《决定》赋予高校开展创收活动和使用创收资金的自以来,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开始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并结合教学、科研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开发、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服务兼创收活动,有效地发掘高校潜力,既促进了生产和社会发展,又促进了教学、科研,还增加了学校收入,拓宽了经费来源渠道。据统计,到1992年全国高等学校创收收入已达到21.6亿元,相当于同期高教事业费的五分之一,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发展。三是由政府给政策,开征专项用于高等教育的附加。例如北京市等决定征收高消费品教育费附加、广告费教育费附加等。这是通过政府行为,推动高教投资改革,拓宽高教投资渠道的新尝试。四是接受捐赠,允许私人依法办学。《决定》后,海外华侨捐资兴学以及国内企业家出资兴办民办高校、私立学校的实例很多,而且势头日增,这也是广开高教投资渠道的一个重要方面。4.推进高等学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其主要进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破单一的指令性招生计划,试行"指令性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的新的招生计划制度,并逐步扩大"调节性计划"。这一改革,使学校能够在保证国家计划完成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培养能力及国家规定的比例,发挥潜力,扩大招生计划。据统计,到1991年,我国自费生已达11.34万人,占在校大学生的5.2%;委培生达20.7万人,占在校大学生的9.48%。与此同时,针对贫困、落后地区"招不来,回不去"的问题,一些地区还相继实行了"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招生改革尝试。针对"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所存在的问题,相继实行了录取办法、录取体制和高考办法的改革试验。从1985年开始,国家将"统一录取"改为"学校单独录取"。这样,就由"学校招生,政府录取"的原体制,改变为"学校录取,招办监督"的新体制。并从1985年起,由上海市率先,其后浙江等省也相继开始试行"高中毕业会考与相应的高考改革试验"(减少高考科目),目的在于探索一种"既能保证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选拔,又能对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起到积极导向作用"的高校招生录取方法。二是试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依据《决定》的精神,1986年,国家教委、财政部、原劳动人事部等有关部门联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通称"中期改革方案"),提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该《方案》曾率先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试行并总结了经验。1989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报告》和《高等学校毕业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同年,又有100多所高校按两个文件精神,起步实施"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5.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其主要进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中共中央经济、科技和教育三大体制改革的东风及其创造的外环境,促进了高校内部运行机制的转换。在80年代前半期校内管理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了高校人事上"一潭死水","只能进不能出,只能升不能降"以及分配上"论资排辈"、"平均主义"、"大锅饭"等原有体制的束缚,逐步形成了"公平竞争,择优上岗,多劳多得,合理流动"的新的运行机制。二是促进了高校办学效益和质量的全面提高,以及民主化、法治化管理的加强。由于改革,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仅教育教学质量在竞争中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教学工作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据北京市1992年统计,平均提高25%。竞争机制的形成,要求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作为保证,因而又促进了高校管理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进程。第三阶段,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发表、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目标和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标志,开辟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新时期。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突出重点和难点"的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特点是,在"五大体制"改革继续全面深化的基础上,突出"管理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和难点,集中力量,明确目标,限期突破。自"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提出后,又经过8年的改革实践,为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在经济理论上取得第二个重大突破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依据。到1992年初,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再也回避不了"市场经济"的时刻,邓小平同志高屋建瓴地提出"市场和计划关系"的科学论断,从根本上解决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要求进一步改革一切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与政策,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决定》的基础上要有新的突破。为此,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针,确定了跨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目标和战略。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深化";二是着力于重点和难点。1.以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完善和政治、科技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视野,确立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目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各项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其主要表现有:第一,在办学体制改革上,进一步打破了国家包揽办学的旧格局,加快了"建立以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的新格局"的步伐。一个以公办高校为主,民办高校、民办公助、与境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办学新格局已经形成。第二,在投资体制改革上,进一步改变了单一依靠国家拨款的状况,加快了"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新体制"的步伐,包括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大学生的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据统计,1995年、1996年,多渠道筹措的高等教育经费均占高教经费的四分之一强。同时,进一步改革了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机制,着手探索变"按人头拨款"的办法为"教育基金制",并针对不同层次和别类的高校,实行不同的拨款标准和拨款办法,以充分发挥拨款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的新机制。第三,在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上,一是通过"两个计划相结合"的过渡(即"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进一步促进了新的招生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二是通过"双轨并存"的过渡(即公费和自费)和"并轨"改革的推进,进一步确立了大学生"缴费上学制度"。据统计,从1994年开始在46所高校中进行"并轨"试点,到1997年全国已有1000多所普通高校全部实行了并轨;三是通过"供需见面和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过渡,进一步促进了毕业生"面向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新就业制度"的建立。第四,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上,进一步推进了高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在合理定编的基础上,对教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制,在分配上按照工作实绩进一步拉开了差距。通过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等相结合,进一步打破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的转换和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提高。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高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促进了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2.以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共建、划转、合并、合作办学和参与办学"为主要途径,实施改革的重点突破。1994年,李岚清副总理亲自主持,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座谈会"。明确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高教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即中央部委和地方分别管理一部分高校),并就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思路和途径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同时确定在广东省、上海市、机械部进行一省一市一部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后又增加一个江苏省作为试点省)。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了全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到1997年末,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48个中央部委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涉及普通高等学校400多所,成人高等学校200多所。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其主要进展表现在五个方面:(1)共建。到1997年末,全国已经实行不同形式共建的高等学校共有100所。其中国家教委所属31所,其他部委所属高校54所,地方所属高校15所。共建形式有省(直辖市)与部、市与部、部与部等,还有一批高校已有了共建意向。共建增强了高校为地方服务的意识,促进了高校为地方多做贡献。所有参与共建的大学,无一例外地都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支柱产业主动调整了专业和学科体系,使学校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同时,也促进了高校自身办学条件的改善。据统计,近几年来,通过"共建",全国高校共增加经费投入约7--8亿元,增加学校土地面积1300多亩,增加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2)合并。部分学科互补或规模较小、科类单一、设置重复的高校进行合并的试点,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到1997年末,全国已有159所高校合并成74所,减少了85所,使全国高校由1994年的1,080所变为1997年的1,020所(含新批的若干所)。试点的实践表明:凡是真正进行实质性合并的高校,学科专业结构都得到了优化,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有限的教育资源充分地发挥了作用,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并效应。(3)合作办学。多种形式的校际间合作办学试验,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到1997年末,进行各种形式合作办学的高校已达到288所,形成162个合作办学体,总计372校次。合作办学打破了原来学校各自封闭办学、不合理的重复、自成体系的状况,对于改善高等教育结构和学校学科氛围,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流与合作,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参与办学和管理。企业、企业集团和科研单位参与学校办学和管理的试验也有了较大的进展。到1997年末,全国已有50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了217所高校的办学与管理。其主要"参与"形式有:成立校董事会、在高校设立各种奖学金、与高校合作办二级学院、办系、办专业等。企业、企业集团和科研单位参与办学与管理,促进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促进了"产学研"一体化,增强了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活力。(5)划转。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调整由地方政府管理的试点,也正在取得进展。到1997年末,虽然转由地方政府管理的高校只有8所,但毕竟已经起步,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一些转由地方管理的高校在转制以后又和其他院校合并,使学校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划转"这一体制改革形式对加强地方政府统筹高等教育,改革因"条块分割"而导致的重复办学及严重浪费教育资源的现象提供了经验,对促进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参与上述五种类型管理体制改革的高校共600多校(次),涉及普通高校400多所。涉及高校总数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0%,涉及在校大学生数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近50%~60%。随着这些探索、试验的不断进展,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效果已经逐步显现。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进行优化的势头正在形成;有限的教育资源的配置正在日趋合理,办学效益日益提高;长期条块分割的局面正在打破,逐步走向条块有机结合;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二、新阶段的展望与思考第四阶段,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和国家即将出台的"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结合起来的新思路"为标志,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深入突破"的新阶段。党的十五大是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必将带来实践的大突破。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必将要求教育体制特别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之相适应。为此,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专门强调了"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问题,为了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和江总书记的指示,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完善和加速出台《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的奋斗目标:1.总目标:以共建、合并等联合办学为主要形式,淡化和改变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由"条块分割"转变为"条块有机结合",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学校投资渠道,适当调整学校服务面向,逐步建立起布局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规模效益好、教育质量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2.学校数量目标:到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全国高等学校数量由目前的2100多所调整到1600所左右(包括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其中普通本科院校由1000多所调整到600所左右。3.管理体制改革目标:逐步建立起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三者职责分明;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投入;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4.布局结构调整目标:形成"三个布局结构合理"的新格局。即:一是三类覆盖面的高校(面向全国、面向大区、面向本省、本地区)结构布局合理;二是三种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教学科研型学校、以本科教学为主的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结构布局合理;三是三种不同类型的高校(综合性、多科性、单科性)结构布局合理。实现上述目标,必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有一个大的飞跃。但能否实现这一飞跃,关键还要取决于能否做到"三个突破"--这是立足于第三阶段实践,对于新阶段、新目标的思考:1.观念上要有一个大的突破。要立足于"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的认识高度,进一步突破"隶属观念"的束缚,切实加大推进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以共建为例。在以往的实践中,一些地方,只注重于要求中央部委学校如何为地方经济服务,而不注重于自己如何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部委院校建设。谈"服务"很积极,谈"共建"绕着走。这里有两大思想障碍:一是把推进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与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省战略对立起来,看不到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会给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不可估量的促进力。二是头脑中还有"部委的"、"地方的"等狭隘的隶属观在起作用,认为"我自己的学校钱还不够呢,哪有钱投向别人的学校去搞共建?!"这两种思想是妨碍这些地方深化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障碍,必须认真破除,必须结合十五大精神的学习,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十五大上来,立足于全局,立足于优先发展教育,切实加大深化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2.规划上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全国和省两级"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整体规划。以往的实践表明,一些地区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存在三种倾向:一是"随机性",如有三所高校实际具有合作办学的一切条件,但因其中两所不愿和另一所合作,因而就排斥该校于合作之外。二是"个案性"。如某校矛盾特别突出了,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了,上级主管部门才不得不下决心对其进行调整,否则能拖则拖。三是"割裂性"。迄今为止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涉及的是现有10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而事关高教资源优化的还有1100多所成人高校,尚未得到统一、认真的考虑,等等。由上可见,一些地区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还缺少一个整体规划,缺少有计划、有步骤的整体推进。为此,很有必要借全国贯彻十五大精神的良机,切实推动从省到全国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整体规划的制定工作。针对以上"随机性"、"个案性"和"割裂性"的弊端,加强从地方到国家对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统一领导,进一步促进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结构布局调整的有机结合。通过"四个结合",即:一是促进管理体制改革与高校结构布局调整相结合;二是促进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结构布局调整相结合;三是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四是坚持中央和地方相结合,以省为主。形成"三个结构布局合理"的格局,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的目的。3.经费保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切实解决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不可回避的经费问题。以划转和合并为例,以往的实践表明,有些地区对部委高校划转或与地方高校合并,持一种消极态度,主要原因是耽心部委"甩包袱"。为此,必须进一步强调国家对教育经费问题的法律保障,即必须确保做到"三个增长"(指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逐年有所增长;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同时,必须保证国家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有关经费的各种政策性规定,不折不扣的落实。如经国务院批准下发的国家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在体制改革和转轨过程中,原主管部门不能削弱对学校的领导或减少对学校的投资,而应加强领导和增加投入,大力支持地方政府把学校办得更好"。对此,必须站在支持改革的高度,予以切实的贯彻。在跨世纪的关键时刻,我们迎来了党的十五大,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及其推动下的"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新高潮,值此难得之机,我们一定要牢记江总书记关于"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的教导,切切实实把十五大提出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落到实处!

高三地理教学进度篇9

本年度在县委、政府和文教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工作全面开展,凭借科学规范的管理,强化学校内部机制的畅通;依靠求真务实、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抢抓机遇,扩大规模,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生存,逐步走出困境,工作成效明显,获得xx市教育局颁发的“培养优秀学生先进单位”。

一、2009年高考取得重大突破

2009年高考,xx中学考生966人,从成绩结构看,我校今年高考上线人数与优生成绩创历史最高水平,取得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如下:

1、本科上线531人,本科上线率55;3、涌现出大批高分群体。理科600分以上学生达到28人。5、高考优秀集体突出。奥赛251班47人,本二以上上线35人,其中本一上线18人;奥赛252班49人,本二以上上线37人,其中本一上线23人。

二、主要工作回顾

我校2009年高考取得这些成绩,这和我们一年来狠抓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等措施分不开的。

(一)、高擎办学理念,严格工作思路,优化学校管理

校训:明德、博学、勤勉、卓越

理念:育人为本,和谐发展

思路:以德立校、以法治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

管理:德育为首、质量先行、因材施教

分层管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目标:实施精细管理、走出升学低谷、实现升级进位

涵养文化氛围、创建文明校园、打造市级名校

(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我校始终抓住这一环节不放松,充分利用县政府给与的优惠条件大力引进优秀教师,2009年再次招聘16名教师,为本一本二类优秀毕业生,其中一名研究生学历,另外选调了4名教师,全部充实到教学第一线。我们大力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认真落实《xx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制定实施培训教师的“136计划”,即要求青年教师必须一年适应,三年出成绩,六年成名师。新教师上岗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新课程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师教法改革。经过努力,我校正在形成一直爱岗敬业、业务过硬、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

我们制订了《xx中学教师工作评估与奖惩办法》,把教学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核心指标,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教师聘用实行教学优先、高三优先的原则,在确定各年级学科骨干教师后高三年级组优先聘用、高二高一年级组其次、三处八室与功能室最后的聘用。教职工聘用坚持末位淘汰制,每学年教师评估达不到学校要求的教师要淘汰出教学序列,由三处八室聘用,不能聘用或不能胜任的教师调离工作岗位。这样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高度重视高一招生工作,切实做好生源的稳定工作。(四)、构建科学规范的理念,强化学校内部管理。

第一完善了全封闭管理。从2005年,学校走过了一个从开放到半封闭至封闭的发展过程。到2009年,我们实现了全封闭管理。每三周一个学习管理周期,每天有学校领导带班、教师值班,督查学生纪律、卫生和学习情况;早自习、午自习由班主任检查,晚自习安排教师辅导;带班领导值班教师晚上入住学生宿舍和宿舍管理人员检查学生人数、就寝纪律和卫生情况;学校还安排政教处、安全处教师在校园巡逻。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每周由各班学生轮流值周,值周学生检查各班出勤情况、出操情况、教室、宿舍卫生区的卫生情况,量化公布,保障全天管理无缝隙。在封闭管理模式下,我们重视学生的心理工作,积极打造学生的健康心理,开展各种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品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把心理的疏导寓于特色的学生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全的人格。为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张扬个性,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相互延伸、相互补充,我们组织全体高一学生进行了入学军训,并且成功组织了体育单项比赛。

第二实行了分层管理。学校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实行分层管理,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基础设立奥赛班、实验班、普通高中班、特长班,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聘请北京、xx高校的老师来我校辅导。分层管理,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才华的平台。今年10月份,我校各类艺术生在全县“唱响祖国辉煌六十年大型合唱比赛”和“铁树杯”艺术节中拔得各项一等奖。

第三推行年级组管理。推行和不断完善年级组负责制,管理重心下移,给年级主任放权。年级主任全权负责本年级组学生的管理、教师的使用,教学计划的安排、实施,教学成绩的评估,根据教师工作业绩建议对教师进行奖惩。每个年级的教学质量由年级主任直接向校委会负责。

第四完善了各种制度。完善了旨在促进教师业务成长的教师培训制度和发挥团队力量的集体备课制度,还完善了旨在提高高考升学质量的高考目标责任制度。

(五)鼎力挖潜,积极打好高考这一仗。在整个教育教学工程中,我们始终把高三工作放在首位,而备战高考成为我校的重中之重。学校急广大师生之所急,关怀师生疾苦,极大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使每一年的高考都成为师生潜能喷涌的火山口。每个人到容中,都能感受到校园里涌动着一种激情、一种敬业、一种竞争。

1、计划先行,做好高三备考的准备工作2、鼓舞斗志,营造高三备考氛围

振奋年级全体师生的精神,鼓舞斗志,发扬拼搏精神是取胜的关键,也是我们高三年级管理工作的重心。为此,我们在下学期召开了百日和五十天两次誓师大会,不仅要求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发言,而且要求高三的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要举着手起誓。在那种群情激奋、跃跃欲试的气氛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教会爱到感染,都会激起一种向上的动力。多次召开高三教师会议,要求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类,明确尖子生,优秀生和推拉生,力争选准种子,做到一一对应。为了让高三学生保持斗志,我们大打精神战,时常聘请专家和优秀毕业生对学生进行激情教育,邀请学校一把手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整个高三阶段,学生都是斗志昂扬,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学习中。

3、加强学习研究,以适应新时代的高考

2009年高考是恢复高考以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高考,面对新的考试要求,我们及时组织全体高三教师学习新的高考大纲、研究考试说明,加强对09高考的研究和信息收集,了解新的高考动向,以便于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把握好复习的方向;召开了全体高三学生大会和家长会,宣传09高考方案,让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新方案,了解高考的新变化,以便学生能更好地配合老师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快速适应新的变化。

4、立足现实、注重目标管理

我校09届生源基础与兄弟学校相比基础薄弱,中上等生较少,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知识掌握不牢固,这些不利因素给高三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许多困难。面对困难,全体高三教师没有患得患失,畏难而退,而是把学校交给的任务看作是对我们的信任和鞭策,把工作的压力变为动力。今年我校的高考目标为本科二批上线180人,学校围绕目标召开了班主任和备课组长会议,目标分解到班,实行捆绑考评,加强目标管理,实行目标落实责任制。各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目标学生分解到各课任教师,做到人人有目标、人人有任务,课任教师对本学科的目标生做到课堂优先提问、课后单独辅导,作业和练习优先面批,课外加大谈心的力度、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

5、注重过程管理,提高教学层次

管理出质量,主体在学生,关键在教师。因此加强教学管理是高三工作的重心。我们的教学管理指导思想是:夯实基础,分层教学,不求深、不求快、但求实。恪守三个意识:强化目标意识,学科优分意识,名次意识,力求做到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全面提高。我们坚持班主任每周一次小会,每月一次大会,汇报上一阶段各自开展工作的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交流各自的经验和做法,即时发现问题,并反复反思:我们的工作有没有实效,有没有即时发现学生心中的问题和波澜,有没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没有给学生以希望和信心,有没有即时地给学生的帮助……通过反思,不断地追求工作的实效。率,注重方法技巧点拨,注重思维能力训练,并设计好矫正训练。(3)抓批阅制度。做到练习、作业全批全改,优生精批精改,对优生中的短腿学科实行分解到人,跟踪评估。

我们要求每个备课组长先备好说案,再组织集体备课,围绕备课组长的说案进行充分地讨论交流,再形成集体备课记录。每个教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最后才可以走进课堂。我们要求进度统一,作业一致,难点重点共同研究,思路明晰,课堂各显身手。为保证我们集体备课的实效,我们采取年级组领导抽查制度,确保集体备课有序地开展。我们定期召开学科组会议,对于班级建设、学科协调和重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为了更好地把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我们召开了家长会议。通过家长会,把年级的工作目标、措施向各位家长通报,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并吸取家长合理化的建议。

6、调整评估策略注重团队协作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调整评估策略,发挥评估的导向功能,为了促进全体老师沉下心去抓教学、树立团结协作、打团体战的意识,对高三教师的考评、评优等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考查班级的上线数,班级的上线数是考查班级组的首要指标。班级上线人数和优生分是考查班主任的核心指标,班主任是班级指标完成情况的首要和主要责任人。

其次,对科任教师重点考查有效分,各层次班级按照百分比考查班级有效学生的学科优分完成情况。

7、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和特长生管理我们重视音体美训练,争取成为本科上线人数亮点。在高二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优化特长生的队伍,制订切实可行训练的计划,尤其关注特长生的文化成绩,每一次考试,我们都从班级平均分、年级音体美特长生平均分、各班音体美特长生平均分以及各个特长生的成绩变化等多角度地分析他们的成绩变化。由于特长生化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专业的训练上,他们的文化成绩变动比较大,我们特别关注他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分析形势,认清自己的位子,给他们以信心和恒心,使他们保持着一份不竭的动力,满情着无限豪情进行训练和学习。

8、规范选题训练,着力提高学科基本能力

我们注重训练的效度和信度。备课组根据高考要求和学情实际情况确定训练题目的内容,潜心研究习题功能,精心选编习题,科学整合学校和各省市学习资料,确保投放给学生的材料准确无误;另外我们根据教情需要和学情实际确定训练检测的次数,以高考样卷的题型和结构为基本模式,做到试卷结构合理,兼顾学生实际,做到试卷难度恰当;限定考试时间,创设考场氛围,严格作答要领,做到测试过程规范;精批细改,归类剖析,重点突破,落实补偿,做到了批阅讲评的针对性。即使临近高考十几天,我们还有效阻止了模拟演练,极大保持了学生的参考状态。

9、利用地理优势,完善封闭管理

2009届高三仍然进驻北校区,我们充分利用北校区在城区外的地理优势,加大全封闭管理。每三周一个学习管理周期,每天有学校领导带班、教师值班,督查学生纪律、卫生和学习情况。在封闭管理模式下,我们更重视学生的健康发展,开展各种演讲比赛、朗诵会、新年联欢会及各种讲座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品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把心理的疏导寓于特色的学生活动中。把诚信教育、行为养成教育、信心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学生日常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全的人格。我们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单一的班级管理模式,为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才华的平台,提高了学校高考升学率。

(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优化学习环境和育人环境。同时,我们大力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今年起,从保安公司聘请正式保安人员3名。

三、下年度工作思路

1、继续加大高三年级培优、培尖管理。加强高三师资配备,采用攻心战术,对优秀学生单独管理。多方把握高考动态,搜集高考信息。

2、加大高一招生力度,充分挖掘高考本二增长点。除了原有的体育班、美术班和音乐班之外,计划招收播音主持和舞蹈班。

3、完善评估制度,提高教师待遇,激活用人机制。健全教师教学成绩和工作量考核制度,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激活用人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结构工资制,实行多劳多酬,优劳优酬,在今年基础上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和津贴,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4、加快教师信息化工程建设,注重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创新。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能力,逐步提高多媒体网络教学在教学中的利用率,鼓励教师学科多媒体技术实践和创新,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完善学校教师的培训体制,尤其加强年轻教师的职业精神的教育。

5、努力对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加强新课程教学的可操作性。

6、积极推动学校改扩建工程,力争明年9月份,将一个标准、规范、美丽的校园呈献在全县人民面前。

xx中学

高三地理教学进度篇10

——幼儿教育:本市户籍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7%以上,剥离公办小学附设幼儿园10所以上,新建公办中心幼儿园3所,继续巩固并扩大等级幼儿园的覆盖率。

——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初中99%以上。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全市有三分之一的镇(街道),8所以上的小学实施“一体化战略”。小学英语教育开课率达100%。争创第四度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

——高中教育:让所有有意愿升入高中就读的初中毕业生全员进入高中学习,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7.5%以上。

——职业教育:确保职普比达到1:1,第二职教中心顺利交接并投入使用。积极争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争创省级示范基地1个,*市示范基地1个。全面落实省、地关于免费、助学、奖学政策,资助面达到100%。

——成人教育: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创建市级示范性社区学校10个;完成上级下达的“双证制”教育和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任务。

——安全工作:在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零点六以内,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得到有效控制。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深入实施“新农村教育”,深度推进素质教育,紧紧围绕教育“均衡、品质”两大旋律,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

三、重点工作

(一)加深科学化研究,突出“新农村教育”主题。

1、继续加深“新农村教育”课题研究,在全市不断丰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各子课题组要加强理论研究,拓展理论研究的力度与广度,及时积累资料,丰满框架,形成系列成果,并适当包装推介。

2、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积极谋划好研究进程,组织与指导本课题组研究人员,认真分工,齐心协力,把课题研究推向新的高潮。

3、号召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创造条件,积极争创“新农村教育品质学校”,突出品质感、农村味,张扬学校特色,办出“新”意学校。同时号召全市广大教师积极争创“品质教师”,全体学生积极争创“品质学生”,是为“三品工程”,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品质。

4、继续加强“新农村教育”宣传工作,机关及全市学校要紧紧围绕“新农村教育”这一主题,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开展教育大调研、大讨论,把宣传活动作为解放思想,形成共识,推进工作的一次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

5、积极迎接省教育强县(市)现代化水平评估创优工作,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加速“一体化”进程,奏响教育均衡发展旋律。

6、继续推进“校域一体化”、“镇域一体化”、“市域一体化”进程。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总结推广“一体化”试点经验,“一体化”工作在全市继续推进。

7、全面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化解任务。全力争取并配合做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抓好教师危旧集体宿舍改造工作;评选推荐省“农村优秀教师贡献奖”,鼓励教师扎根农村,安心从教。

8、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投资进一步低位化,一是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步使农村学校生均公用经费高于城镇学校;二是调整对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装备建设重点补助政策,教育装备投入进一步倾斜农村;三是人民教育基金的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力支持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四是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努力吸引民间资金对学校给予支持。

9、管理进一步扁平化。高中段校网布局进一步体现“温柔级差”;继续撤并“低、小、散”义务教育学校;继续实施农村小学“1+X”管理模式,并强化“X”学校建设,树立农村完小(即“X”学校)样板典型学校,为全市起示范作用;继续升格3-4所“X”学校。

10、强弱学校进一步“抱团发展”。在总结20*-20*年团队学校“抱团”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谋划新一轮三年“抱团”发展规划,深化“抱团”发展实践与理论研究,以强带弱,促进弱校和谐主动发展。

11、继续实施“千人支教大行动”,让支教教师“政治上受激励,生活上有保障,业务上能长进,经济上得实惠”,使之真正安心为农村教育发展贡献青春才智。全市三年1000人支教目标逐步实现,城乡优秀师资逆向流动机制逐步得以形成。

12、继续完善中考“阳光”招生制度改革。继续面向每一所农村初中,面向每一位考生,面向每一位家长,力求政策更臻科学、更贴近农村,提高政策的科学性与和谐度,并适时延伸到职高招生,塑造“阳光招生”品牌。

13、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和管理,规范采购程序。在配齐配足常规教学仪器装备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优化配置各学科先进的仪器和设施。启动“浙江省农远二期工程”,促进教育装备均衡发展。推广和应用“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系统”,保障教育装备科学管理和有效使用。

(三)加大素质化力度,凸显教育品质发展中心。

14、加大办学行为规范力度,大力推进“减负提质”。着重建设“三有课堂”(心中有学生、脑中有课程、手中有方法),实施“三减行动”(减心理负担、减无效负担、减在校时间),开展“三增教育”(增兴趣、增自主、增渠道)。继续总结推广“减负提质”试点经验,科学论证,形成“减负提质”实施方案,在全市推广。积极筹办省“减负提质”工作现场会。

15、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构建以学科教研员(教科员)为领衔、名师骨干为主体、其它教师共同参与的教研(科研)共同体;设立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学科);搭建校际之间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共同发展联盟。持续提升区域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16、切实做好新课程与新高考的衔接工作,加强对分类、选课、走班的研究与指导;做好选修课的开设和走班制的实施工作,特别要做好通用技术课的开设和专用教室的建设,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设。

17、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一是实施中小学教学质量增值评价制度。在教学管理科学、课堂教学有效、学生发展增值等三个维度,加强对学校教学质量调控、指导、监督与评价。二是启动义务教育质均衡度测评。抓好初中后30%学生的跟踪监测工作。三是组建高考研究中心,拟建高考复习指导中心,实施高中学校质量评估激励机制,努力提高高考质量。

18、以拓展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为目标,根据学校与教师、学生与家长的实际需求,对原有中小学学科竞赛进行优化整合,开发*市中小学学生智能展示活动序列,形成中小学学生智能展示机制,以强化英才培养的力度。

19、搭建三大平台,拓展德育途径。一是要搭建综合评价平台,召开德育工作会议,全力落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并将德育考核结果纳入督导评估分值中;二是要搭建主题教育平台,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三是要搭建实践活动平台。计划有序地组织全体学生走进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社区实践基地、科普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接受教育。把德育工作与“减负提质”有机结合起来,深化“生态德育工程”。

20、优化德育队伍,增强德育工作动力。一要强化德育队伍培训,开展以“爱与责任”为主题的教育培训活动,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不断提高育人队伍的德育水准与工作艺术;二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建立教师宣誓制度、教师师德考核制度、德育教师培养制度、优秀德育工作者奖励制度等,以激发德育工作者的热情。

21、要整合德育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一是要继续联合各单位深入开展“警校共建”等易被学生接受的德育形式;二是要整合家庭、社区德育资源,形成多样化的社会德育格局,继续挖掘家长学校的潜能,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组建“家长会”,协助学校的德育及其它管理工作。

22、推进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工程。努力营造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的浓厚氛围。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大课间活动,所有中小学从实际出发开展文体活动。上半年开展“二体一艺”展示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展示。

23、评选体艺特色学校。强化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和健康促进示范校的示范作用,以此带动一批学校创特色、上水平。

24、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建立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督查制度,进一步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使全市中小学校完成测试数据的检测和上报任务。

25、进一步关注学生卫生与健康教育。继续做好学校食堂食品配送和校园食品放心店、连锁店建设工作。全面推广“五常法”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程度。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规定和部署,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的预防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学校的防控工作水平。继续与有关部门配合,进一步开展“wHo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做好学校健康教育、绿色学校的创建及红十字会工作。

26、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举办中小学生合唱节;组织中小学艺术教师基本功比赛;开展“走进*”音乐、美术乡土教材大展示活动;组织中小学艺术教师培训;开展全市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师生书画比赛。*联合艺术学校继续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27、大力推动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组织开展幼儿园和初中学校的随班就读实验工作,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幼儿班和职业高中班。

28、认真做好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充分挖掘潜力,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公办学校接受的数量与规模,尝试企业提供生源,公办学校负责接纳模式。同时加强对民工子女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安全、卫生,提高教学质量。

29、大力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研制“新三字经”,启动“书香校园工程”,计划三年投入100万,人均30元,为农村完小生均增书3册。

30、继续丰富市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内涵,完善基地的建设项目,强化课程建设,把基地建设成为青少年学生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团队精神、增强活动能力、体会科技奥秘、挖掘自身潜能、感悟人生哲理的理想场所。

31、认清形势,把握方向,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专业化建设,打造“品牌专业”;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完善设施,强化管理,争创省、市示范;全面建立技能大赛制度,将技能大赛内化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全员参与,重点奖励,努力形成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继续深化东西部合作办学。

32、推动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重视民办教育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广泛调研,研究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新举措,不断规范“国有民办”学校的改制,支持有条件的改制学校发展成为高质量的民办学校。

33、充分发挥电大、社区学院的远程开放教育功能,加强与高校合作,全面提升市民的学历层次。

(四)加强专业化培养,全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34、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35、深入实施“领雁工程”,抓好课堂这一主阵地,以实施课堂“有效教学”为抓手,力争三年内使镇级以下学校都有一名以上的教学“领雁”人,镇级学校每学科都一位教学“领雁”人,让农村教师主动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36、抓好校长队伍建设,继续通过举办校长论坛、挂职锻炼等多种渠道,全方位、立体式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和理论水平;特别注重选拔培养优秀校长到农村学校任职;积极培养、选拔校长后备干部。

37、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一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落实职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促进更多的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二要进一步拓宽职业教师来源渠道,建立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制度,支持学校特聘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五)加紧廉洁化建设,全面打造安全和谐校园。

38、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工作规划》,把惩防体系建设纳入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加强对财务、基建、招生、学籍管理、采购、食堂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督。深化校务公开,推进学校信息公开。严肃查办案件。深入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39、依法从严治教,加强规范管理,维护教育良好形象。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乱收费;继续严格执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坚决整治高中挂读乱收费行为,推行教育行风评议制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40、积极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全面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普遍开展安全演练。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着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学校公共卫生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深入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积极倡导和培育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心公益的优良校风,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

41、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稳定。完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认真排查和整改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加大净化网络工作力度,深入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