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微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十篇微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十篇

微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6:38

微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篇1

在小学作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程来构建教学过程,微课的教学重点突出,方向明确,并且可以集中教学注意力培养与训练学生某一个方面的能力与素养。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本内容开发微课教学资源,利用活动过程创设微课教学资源,利用课外阅读丰富微课教学资源。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微课资源开发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传统的课程教学的模式正在被改变与颠覆。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式与理念融入到课堂中,并且这些教学模式以及新的课堂组织形式的优越性正在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来。在小学作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程来构建教学过程,微课的教学重点突出,方向明确,并且可以集中教学注意力培养与训练学生某一个方面的能力与素养。良好的组织构建微课,并且加强对于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这会给小学作文教学注入很多新鲜元素,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也会更加充分。

一、利用课本内容开发微课教学资源

开发与利用微课资源有不同的切入点,很多教师一味地关注课外教学资源而忽略了课本中已有的教学素材,这种方式并不可取。更加合理的做法是,教师首先充分应用课本中已有的教学资源,在展开文本的阅读教学时有意识的融入对于学生写作技能和方法的指导,以这样的形式构建微课。课本中的很多篇目其实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指导,这些文章中无论是语言上,写作技巧上都很值得学生学习。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教学革新,可以在阅读课堂上相应的结合教学文章融入写作教学的指导。比如,在分析到一些典型语句或者是很好的语言素材时指导学生加以学习,还可以在分析文章整体结构时融入写作技法的指导。这样的教学融合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对于课本中作文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加丰富的学习收获与体验。

以《桂林山水》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堂上充分融入写作教学的微课环节,对于这篇阅读文本资源加以更充分的挖掘利用。教师在设计微课之后,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语句进行仿写,此时,一些同学会选择泰山与桂林对比描写的内容,学生在刚柔并济的对比中对文章内容进行仿写,在仿写过程中再一次对文章内容进行感悟,有利于学生语感与理解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融合在很多篇目的教学中都可以采用,以这样的方式构建作文教学的微课资源,不仅是一种对于阅读分析教学的深化,这也会帮助学生充分吸收课本中阅读范本存在的有价值的语言素材,吸收其中好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二、利用活动过程创设微课教学资源

教师还可以以一些课外活动作为依托,构建作文微课的教学资源,这也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良好训练。小学作文教学进入中高年级后,写作要求在逐渐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描述与重现一个事件,对于具体事物展开观察分析,这始终是一个写作难点。一方面,这类文本的写作时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观察技巧,并且要具备细节的捕捉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对于整个事件的呈现能力,要能够合理组织与建构文章。这些都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高的写作要求,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在进行活动或者事件呈现的文本写作时表现出很大障碍的原因。教师可以透过一些有针对性的微课的构建,利用相应的活动过程形成微课教学资源,来一点点强化学生的这方面能力,让学生对于这类文章的写作积攒更多经验。

例如,学生在拔河比赛中,教师可以对其活动现场进行拍摄,方便学生在课堂上对当时现场画面的观看,尤其是现场人物表情、动作甚至内心活动的观察,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才会更加生动、形象。作文微课与活动视频的结合,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并且可以有效提高作文课堂教学趣味性,而这种贴近生活、观察实际的方法,可以为学生累计更多的写作素材。当然,观察生活的方法不单单局限于视频的拍摄与收集,更重要的还是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注,要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留心观察的习惯,这才是学生大量写作素材与资源的来源。学生只有对于生活点滴有更多感悟与领会,内心的情感才会更加充沛,而这些都会一定程度融入到学生习作中,让写出的文章更加充盈与感染人。

三、利用课外阅读丰富微课教学资源

对于作文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或者校内,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多从广泛的课外读物中涉猎知识,积攒写作素材,丰富与拓宽自身的认知层面和知识积累。小学时期教师就要开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与兴趣,可以指导学生首先从简易的,趣味化的读物着手,让学生首先形成阅读习惯。慢慢的,教师再来指导学生接触相对难度更高,含金量也更高的读物,以这样的方式慢慢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都得到相应构建。

学生的写作素材部分来源于生活,而学生能否对于生活有更深的体会与感悟,这需要学生多接触课外读物,丰富自身认知能力和思想涵养。教师应当让学生多从自身生活实际中获取作文素材,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鼓励学生多参与生活实践,例如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给予社区老人一些关爱等等,并让学生以图文形式记录下来自身的实践体验感受。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将学生课外阅读摘录及实践经历加进去,拓宽学生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从课外阅读和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开发作文微课教学的资源,这是一种很可取的方式。不仅在于这类资源十分丰富,也在于生活是学生写作素材最大的来源,学生只有形成对于生活的感受与体会能力,才会对于各类写作主题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而这些则是帮助学生在独立习作时有真实动人的表达,能够写出更加具有感染力的文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秀伶.Z文作文中的点滴体会【J】.科技信息,2013(05)

【2】唐永建.关于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4(08)

【3】刘申.关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微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篇2

摘要: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是必然趋势,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启蒙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不论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微课都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已经展开多方面的微课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微课的应用丰富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多样的问题,教师当前过分的依赖于微课,受教师的态度、能力以及语文学科特点的影响,微课研究出现了忽视微课特点、忽视培养能力、忽视平台建设等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语文能力;研究现状

一、引言

传统课堂中,要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提供必要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应运而生的“微课”精选学习内容、变革教学方式的特征符合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针对小学语文学科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不可否认,教师的态度和能力、语文学科的特点给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带来一些困难。教师主观上认可微课,却忽视微课的特点,把微课当作传授知识的工具;知识点散、杂的语文学科与微课融合的同时,又带来过度建设资源,缺少有效整合资源的平台的支持。

二、小学语文微课研究现状

1.重视微课形式,忽视本质特征。微课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的产物,是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新宠。当前,教师主要把微课当作全新的教学方式、充当教学的辅助手段,从微课的录制特点、展示方式等外在特征或短小精悍等形式特点来研究微课,并未深入分析微课的本质特征。因此,一些教师把电影片段、教学剪辑、讲座剪辑等视频资料一概纳入微课的范畴。这种微课虽然在形式上符合了“微”的要求时间短,却普遍忽视学习主体的存在,缺少思S互动;单节微课知识点多、散、杂。此类把传统课堂40分钟的内容浓缩、压缩到10分钟以内的“形式微课”,严重影响教师对微课的正确认知,影响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微课是新生事物,在运用过程中,要首先意识到它是“课”,其次才是“微”的特点,“微”的核心不在于时间短,而在于内容精。只有研究者充分认识了微课的本质特征,才能从正面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才能成就微课改变教育模式、革新教育观念的作用。

2.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培养能力。语文知识点散、杂的特点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微课的应用使得攻破这些困难有了抓手。因此,研究者普遍把研究重心放到杂,散的知识点上,忽略了学生语文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学习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学习实践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融合了信息技术的微课不应该仅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应该肩负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责任。

3.重视微课数量,忽视平台建设。目前,各级各类微课比赛层出不穷,微课的数量节节攀高,这一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推进了微课的建设。但与“炙手可热”的微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鲜有人问津的平台建设。网络打开速度慢、服务滞后导致微课资源利用率低,这不禁让我们思考:缺少了平台支持的微课能走多远?

三、应对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深入探究本质。面对微课这一新兴事物,研究者不仅要关注微课对革新教学方式、方法的价值,更要多思考微课对提升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意义。研究过程中,要对微课的本质特点做深入、细致的分析。要认识到,对微课的本质特点理解得越深刻,越有助于微课与语文学科的融合。

微课是教师针对具体知识点设计、开发的微型教学视频,既有“课”的特征,也有“微”的特点。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都要符合“课”的基本要求。微课的教学内容更集中、适用范围针对性更强、教学过程更紧凑,适合自主学习的需要。

微课应该是有独立教学设计的完整的课,不应是从一节完整的课中截取的片段。在成熟的微课视频技术的支持下,一线语文教师更应该把精力放在微课的教学设计上。例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桂林山水》,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找出学习重点,制作微课视频供学生观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但是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合适设置教学情境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在制作动画时,要考虑到语文学习内容,避免学生被动画过度吸引。优秀的微课教学设计是深入探究微课本质的结果,也是设计、开发优秀微课的必经之路。

2.立足语文素养,培养能力。微课的设计和使用,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目标,并具体而有效的提高构建语文素养的语文能力。研究者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围绕能力点,细化承载能力的知识点,精选适合运用微课的知识点,最后用微课的方式呈现。如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要提高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可以围绕学习重点“提升细节描写的能力”设计微课:细描环境、细描人物。

3.完善微课平台。网络时代的资源有内容丰富、开放共享、更新迅速等特点,而这一切,均基于交互性良好的平台的建设。完善的微课平台,首先能够为形成微课资源群奠定基础,从而发挥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完善的微课平台更有利于微视频、微练习、微点评等一体化微课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教学效果。当前阶段,可以首先利用校内微课平台,整合教师手头资源,促进教师交流学习,之后加强校际间平台的建设,形成资源优势。

小学语文微课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效助手,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微课研究需要一线教师的倾心投入,需要教师在教育理念上深刻认识微课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蔡丹迪.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亚太教育,2016(16).

[2]孙艳蕾.微课:微时代下的小课堂大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04).

微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篇3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微课;内涵;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职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微”时代。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灵活多样而赢得了语文教师和高职生越来越多的青睐。但是高职语文微课的内涵到底是什么?目前高职语文使用微课教学的现状是什么?如何有效运用微课教学手段?这些都是高职语文教师需要了解的问题。

二、高职语文微课的内涵

高职语文微课就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高职语文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时间简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间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集中。相对于授课内容较宽泛的语文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精简,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3)教学主题突出。一个微课就一个主题,如果多个主题,就不是微课了。

(4)制作方便。微课内容精简,由教师自己熟悉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组成,制作方法简单,方便学习。

(5)成果易传播。因为微课内容简短、主题突出,所以,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和传播。

三、高职语文教学运用微课的优势和意义

1.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课程包容性强,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微课的运用有利于推动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学生的母语,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不大,而且艺术性、趣味性较其他学科突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微课大多生动形象,能够更好地创造语文情境,给学生的感官带来极大的刺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如果对某一个知识点没掌握,还可以课下反复观看微课,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促进语文教师R捣⒄

教师通过对所教内容进行思考设计,制作微课,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此外,微课制成以后,通过一定的平台进行传播,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资源,相互借鉴,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高职语文教学运用微课的现状

1.理解偏差

部分老师会把微课理解为公开课、示范课和实录课。不少微课作品的设计开发源于微课比赛,只是以参赛为主要意图,为什么要设计、开发微课和设计开发之后应该如何使用都没有清晰的认识。

2.设计偏低

(1)缺乏相关脚本设计。高职微课设计,先是选题,然后是教学设计,接着是微课脚本的撰写,最后才是拍摄和制作。一些语文教师缺少相关培训,缺乏撰写微课脚本的意识和能力,直接根据教学设计来制作微课。这就使得微课视频存在思路不清晰、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特色不明显、师生互动体现不够等问题。

(2)不注重微课与现实课堂的整合。微课设计偏重学习内容的呈现而忽略了与现实课堂以及学习过程的整合。微课的设计要从关注资源本身转向关注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有机结合。未来的微课设计将不再停留于内容的传递,而更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活动过程的记录。语文微课作为语文课堂中的核心教学资源,在与课堂整合过程中,需更注重教学设计,同时要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使微课价值最大化。

3.形式单调

目前高职微课形式还比较单一。我们在一些微课比赛网站上可以看到一些参赛作品。他们大多是以课堂教学片段为主,制作的方式方法也大多采用摄像机课堂拍摄或录播教室录制。微课作品形式上比较单一。

4.应用偏弱

不少微课作品的制作并不是为了应用,导致现有不少微课作品在应用上普遍较弱,只是为了比赛而制作,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有效的支持服务。微课的使用平台功能比较单一,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

五、高职语文教学微课运用的策略

1.教学设计短小完整

高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一般处于15~16岁之间,他们的心理发展快,思维非常活跃,思想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一部分高职生的学习意识淡薄。为此,语文学科应针对高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各项机能。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多元化的微课,将课程内容细化、简化,讲解的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以此保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短小精悍的微视频调动学生多感官,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2.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

在进行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和学习资源组织时都应围绕学生展开。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明确什么是他们想要的,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选题设计切入点要小

高职语文微课选题设计切入点要小,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当,有针对性,针对一个重点或难点展开。比如,笔者在设计《归园田居(其一)》的微课时,抓住诗眼“归”字作为切入点。从三方面详细阐释了陶渊明“归”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陶渊明的田园情结。教师创造情境,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的直观感受,体会作者放弃权贵重回田园后心旷神怡的美妙心情,从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4.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1)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微课资源,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文学常识、学习方法等进行预先了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教师可以把苏轼的简介、写作背景、诗歌诵读制成微课,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

(2)课中。进入到课堂学习,微课最大特点是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有效性。以《再别康桥》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就诗歌“三美”原则制作一个微课。在课堂上,教师不用再过多讲解,只用播放这个微课,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假设学生在对诗歌的理解存在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集中讲解,这样一来,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3)课后。课堂学习结束以后,如果仍有少数困难生在课堂上对知识难以消化吸收,可以让其在课余时间再次观看微课进行学习。而对于基础较好、兴趣较浓的学生,仅仅只是课堂的学习可能还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制作一些拓展性的微课,方便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

微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篇4

关键词:微课中职语文教学运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具体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微课内容的难度达到一个平衡点,让学生可以接受和吸收。解决微课中出现的问题,实现高效的中职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改变微课的内容、模式、时间等,在微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微课的准备和教学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追求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的优势,定期地进行教学考察。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微课的内容、增加微课的模式等方法将丰富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做到乐意学习、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发挥微课对中职语文教学起到的积极作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

一、完善微课内容,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微课的内容着手,让学生喜欢微课、接受微课、充分利用微课。微课是以声音及视频作为主要形式的课程时间比较短的一种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以教授教学过程中较简短的学习单元为主要内容。微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微课主要是以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所以在微课视频制作上要求微课堂视频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科学性。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作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手段,研究表明,学生最佳及最集中的注意力可以保持十分钟左右,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段时间,微课视频的制作就要做到短而精。首先,微课视频的制作要做到具有针对性,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重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讲出最主要的语文内容。例如,在《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教学中,重点是分析作者对自然和生活情趣追求和向往,以及文言文字词的运用,教师可以依据这些文章的重点,在微课视频的制作中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意图,使微课教学具有针对性。

其次,中职语文微课视频的制作要具有趣味性。微课程其实是以视频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关键。趣味的情境创设可以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更成功,活跃的教学氛围、有趣的微课堂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胡同文化》一文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播放的形式展现胡同的样子和特点,加深学生对“胡同”的感官体验,使用微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职语文课本的能力。

最后,微课堂视频的制作要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微课视频易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在视频不断播放和暂停的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用微课堂视频构建完整的语文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完善的知识系统体系,中职语文中包含的章节相当繁琐和复杂,要求记忆的东西很多,在传统教学中很难使学生理解知识点的重难点,而微课视频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以视频的方式将知识点教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学习。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好地完善微课教学

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可以让对方知道教学的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语文课堂并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之间互动,以求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可见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性。教师应当鄙弃“教师就是权威”的这种观点,做到及时而又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提出对策,例如进行鼓励教学等方式,使学生不再恐惧学习,从而实现人性化的教学方式,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场所,教师所实施的微课堂应当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所以教师可以在微课教学中与学生一同讨论视频中说过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是教师提问学生,让师生在提问中一同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升级课堂教学条件,提高硬件和软件质量

在中职语文微课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多媒体电脑这个教学硬件,教学过程中硬件设施还是会起到一定作用的,微课堂主要是以视频的形式教学的。在中职语文微课教学中,如果失去对媒体电脑这个硬件,就会使得微课失去部分教学作用,使微课的价值不能充分体现。其次是软件设施,最主要的是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一个好的教师可以教出一群好的学生,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所以,学校对教师要进行定期的考察,做到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充实。教育部门要积极地对微课进行研究,以求不断地更新和改进。良好的微课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一节课的重点,使其有目标地学习。

四、结语

创建更有效的微课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改善,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做到以学生为本,不断地丰富微课的教学内容,提高中职学生对语文微课教学的兴趣,进而完善中职语文中的微课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的作用,让学生在微课的学习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蕊.微课在银川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4.

微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教学;高质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21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3.079 

高中语文微课教学,与平常的说教课形式不同,其主要通过视频的方式,记录教师怎么讲一个教学内容或教学要点,完整又简练地呈现出来,这对于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而且,微课也可以让其他教师共同观看,然后互相学习和借鉴,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语文微课教学的主要特点分析 

第一,微课微而精致。微课虽然内容较少,但是十分精致,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和意义。而且,高中语文微课教学,对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操作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微课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精心选择教学要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需要注意教学流程应清晰,关注对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突破与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理解语文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第二,微课微而厚重。高中语文微课教学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某一知识要点进行施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语文教师可以将知识要点进行深入剖析、讲实讲透,能够突出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并将精力全部用在学习语文知识重点方面,以此提升学习效率。在高中语文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目的十分明确,目标性极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化学习效果,从而促进高质课堂的生成。 

二、高中语文微课教学高质生成的对策 

(一)微课视频的选择要点应恰当 

对于高中语文微课教学来说,不少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要点。语文课程不同于理科知识可在微小而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知识要点。在大部分情况下,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的表达作为载体,难以将这些长篇课文划分为多个微课教学内容。事实上,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都是由多个知识点相互连缀而成的。比如,在小说类的课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小说分为故事人物、环境和情节等若干个知识点,而对故事中的人物又可以进行深入分析,分析他们的身世、背景、性格、相貌和动作等,或者是抓住某一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再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制作微课视频,可以选择的要点更多,诸如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句式等。不管选择什么语文知识要点,教师都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惑的地方,通过微课教学帮助他们释疑解惑。 

(二)微课视频切题应迅速而准确 

由于微课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时,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在知识导入环节就应直接明了,在切入课题时应迅速,不能拖泥带水。教师在导入教学内容时,可以设置一个主题,然后引出课题;可以从之前的语文知识内容着手,或者是实际问题、生活现象;也可以设置悬念、疑问、开门见山等方式切入课题。教师在切入主题时选用的方法应讲究灵活多变,途径多种多样。但是无论采用哪个方法,哪种途径,都要求切入主题的方法与途径要有特色,能够引人注意。而且,在讲究方式新颖的同时,要与主题联系紧密。比如,教师在制作关于诗歌对偶句的微课教学视频时,在导入环节可以直接列举一些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对偶句,开门见山地指出对偶句表现方法与表达优势,迅速切入教学主题,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微课视频坚持以生为本原则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育活动中,随着微课教学模式的出现,不仅可以保留课堂知识,还能够在课后为学生留下更多消化知识的时间。但是,问题在于微课与一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通常情况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与整体反应,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甚至是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情绪。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并没有真实学生的存在,高中语文教师不能随时随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应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可以想象为在进行一对一的学生辅导,语调应亲切、平和,讲解思路应清晰,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虽然微课中没有学生,但是教师的心中需要时时刻刻都装着学生。 

(四)微课视频应呈现趣味性色彩 

由于在微课教学中教师不能直接面对学生,其本身特性对微课教学的要求会更高。所以,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应着重呈现趣味性色彩,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以及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意识。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在微课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一边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一边讲解语文知识,然后再运用录像软件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同自己的讲课声音同步下来,直接生成微课视频。这样的微课教学模式的确能够起到良好的分化语文知识作用,但是如果教师长期使用同一教学模式的话,会导致高中生产生疲倦感,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多种形式的微课视频刺激或吸引学生。如语文学科具有文字叙述性的特点,对此,教师可以将视频中讲课的声音转变为愉悦的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静下心来,专心学习。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专业教学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微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篇6

关键词:微课高校英语教学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15-01

在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我们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发现微课教学方式的采用对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正因如此,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结合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实际情况与微课教学工作特点,积极地开展了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这一研究的开展对于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微课教学实践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英语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实践工作中,微课的应用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教学研究工作,发现微课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实践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1.1开展较为灵活的辅助教学工作

作为英语教学辅助教学工作的一项新型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其灵活性。一是时间灵活。微课教学课程在时间控制中据具有短小灵活的特点,保证了学生业余时间的利用。二是内容灵活。微课课程内容可以采取视频讲解、ppt、现场解题等多种方式,内容灵活多样。这种灵活的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辅助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利用课余时间,灵活自主地完成辅助学习过程,保证英语学习质量的提升。

1.2针对英语教学重点、难点的集中教学

在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因为学生需要进行四、六级英语考试工作,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较多。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当前影响高校学生英语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英语微课教学的开展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良好的实际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设计与开展微课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概括性,集中开展教学内容。所以微课教学的开展,对学生掌握英语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具有针对性的作用。进而保证了微课教学模式在学生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掌握。

1.3可以有效地开展英语兴趣教学

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足够的兴趣,积极地加入到学习过程中才能保证学习成绩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微课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微课教学模式本身的灵活性高短小精悍的特点,保证了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持。二是微课教学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开展的教学工作,这就符合当前大学生喜爱网络的特点。尤其无线网络教学具有的高度灵活性,也使得微课教学更加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2英语教学中微课应用实践研究

在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因为微课的应用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以上的作用,所以,我们以微课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实践为课堂,开展了教学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利用了以下的实践工作方法,提高微课应用的有效性。

2.1结合教学工作内容做好微课制作工作

在微课教学模式的开展中,做好微课课件的制作工作,是我们微课教学模式开展的基础工作。在这一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高校英语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微课的选题工作。微课课件的选题过程中,需要注意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必须保证一课一题的课题选择方式。在一节微课中,只选择一个教学课堂开展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微课选题过程中,必须保证教学课题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只有保证了微课选题的合理性,才能保证微课教学的质量。二是合理的布置微课教学内容。在微课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合理的设置英语教学内容。如在英语写作教学微课设计中,合理设置写作技巧与文字应用的时间,同时预留学生思考时间。三是保证微课课件的制作质量。在微课制作质量的保障,是我们开展微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微课设计方案,设计微课中需要的视频、ppt、例题选择等内容,并保证微课视频、音频质量。

2.2合理利用高校现有技术平台做好微课应用

在高校英语微课教学工作开展中,为了确实发挥出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保证英语教学质量的确实提升,我门需要利用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媒体形式,做好微课应用的支持。一是做好高校网络架设工作。在微课教学开展过程中,网络速度的支持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高校需要做好校内网络架设工作,保证微课教学的顺利开展。二是全面发挥出高校网络教室作用。高校网络教学的建设是高校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微课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教室,实现微课整体教学的开展。

2.3做好课堂教学支与微课教学模式的互动工作

微课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属于英语辅助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做好课堂教学与微课辅助教学的互动工作,实现课堂教学与辅助教学对学习成绩的共同促进作用。这一工作包括了以下实践工作。一是实现课堂教学与微课的同步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模式进行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补充教学工作,实现两者同步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两者的教学工作效率。二是进行互补研究。对于课堂教学与微课模式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采用互补研究的方式开展工作。如针对课堂研究的难点,具有针对性的设计与制作微课就是很好的工作方法。

3结语

为了确实提高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质量,我们在英语辅助教学工作中很好的采用了微课教学模式,做好英语教学创新工作。在实践教学研究中,我们以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切入点,结合高校英语教学实际工作,开展了微课有效应用实践研究,为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微课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杜雪.浅议微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4(29).

微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篇7

关键词:微课;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在微课开始之前,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微课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而且教师一定要对英语教材的内容十分熟悉,微课一定要突出教学重点,内容要简单明了,微课教学一定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一、初中英语微课的特点及作用

(一)初中英语微课的特点

微课以微小著称,时长一般控制在8----10分钟,英语微课要体现出英语学习的特点,如某个语法的学习、某个主题的学习。微课绝不是将一节课的内容以提纲形式录制下来,它的立足面小,切入点小,但结构是完整的。微课的成果是教学视频,以视频文件的形式上传到网络,它的格式可能是Rm文件、,wmV文件、也可以是FLV文件,由于微课上传到网络后,学生只要有播放的终端就能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文件格式必须通用型,让主流终端都能顺利播放。

(二)初中英语微课的作用

英语微课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颠覆了传统的网络课堂模式,微课以微小著称,但注重学生的微小学习,加上网络传播的迅速性,学生只要有一台能连接网络的计算机或者平板电脑、手机就能随时随地的接受学习;同时,由于时间比较短,而课堂结构又完整,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会比较集中。如英语句型,教师可以结合某个句型的学习制作微课,学生借助微课视频反复学习,由于微课切入点小,学生能抓住重点进行有效学习。由于微课以网络形式传播,网络具备了互动传播的特性,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互动,从而让学习更有效。

二、微课教学的实用化

(一)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语言情境,培养学生纯正的语音、语调和好的用语习惯,是提高听说能力的物质基础。微课丰富的网络资源和鲜明真切的声效效果既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又能为他们提供语言情景,使学生不必借助翻译,通过视听,就能达到理解语言内容的目的。老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视频为学生设置一个个语境活动,如练唱英文歌曲、给电影配音、我爱填歌词等。这些活动初期可让学生跟唱歌曲,模仿电影台词,侧重语音、语调、语速和对纯正英语弱音、爆破、连读、语法、句式的理解和练习。随着听说能力的提高,可让学生自编自演小舞台剧,也可把阅读短文改成情景剧,目的是训练学生大胆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老师可以把好的模仿或表演制成微视频,学期结束时进行评选。这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肯定,也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如美国阶梯英语老总所说:“让学生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没有学不好英语的。”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重视课堂阅读课。外研版英语教材的阅读课文基本上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要么普及生活常识,要么介绍学生们喜欢的明星、乐队或世界奇观等。老师可以把这些阅读课精心设计,利用微课多媒体技术功能进行阅读教学,先给学生设置几个与短文有关的问题或其它活动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然后再对学生不会的题目进行引导启发,对课文中学生不理解的句型、语法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课外阅读。网络资源平台有很多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老师要科学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选取的材料内容应当多样化,选材难度不宜大,课外阅读开始阶段可以只要求学生读懂内容,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词汇量,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培养学生阅读技巧,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再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并正确回答问题,也可以把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制成微课,让学生观看视频后,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解决做题时的困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模仿训练。模仿是写作的启蒙阶段,写作可以从模仿开始。外研版教材每个模块都会学习与本模块写作题有关的单词、短语、句子,老师可以让学生朗读背诵,模仿阅读短文或者老师用微课教学提供几篇相似的范文,指出范文的篇章结构,单词短语的使用,精彩句型的表达,让学生模仿并运用在自己的作文里。启发引导。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拓展写作题材,不拘形式地加强写作练习。选好主题后,老师把有关图片、资料、视频放在微课里,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让学生边看边讨论,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并利用微课的暂停功能,把学生们的表达写在黑板上,再让学生修改并加以补充,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最后让学生写下作文提纲,完成写作。

三、加强教师培训

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微课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目前,很多中学的英语教师都不是英语专业的,这些教师也不具备制作微课课件的能力,这必定会影响微课教学的开展。微课在给初中英语教师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必须加强初中英语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计算机水平,进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可以派遣教师外出学习,也可以邀请教育专家来学校讲课,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微课不仅可以用来教学,也可以用来加强教研交流。传统的教研交流是教师口述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如今,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制作成微课课件,播放给大家观看,教师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微课教研交流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甚至可以在家里互相交流,教师的素养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值得鼓励和实施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各种能力都将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也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展现。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全放面的发展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优秀的高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东辉.关于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校园英语,2015(18).

微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篇8

【关键词】微课中职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42-02

在网络web2.0时代,伴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高速发展,各类社会性工具软件例如微博、微信等应用广泛,发展势头良好,微课教学目前也在实验推广阶段,发展前景也被看好。微课会突破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对教师的备课、教学提出更高的挑战,在课堂教学上更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实效性。

一、微课的涵义及特征

(一)微课的涵义

微课,也就是微课程,在维基百科中解释为“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微课区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案例,综合了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以及评价的环节,它以课堂教学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简化了传统的复杂的课程体系,并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特点。

(二)微课的特征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式,拥有许多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时间较短,绝大多数微课视频都控制在十分钟之内,所以内容较少,易于掌握;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表达一个主题,直截了当;传播途径多样,易于接受,微课不同于传统课程的实时教学,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和收看,打破时空限制。此外,微课还具有互动性强、具有针对性、趣味创作、资源使用方便等优点。

二、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实际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问答法、演示法、以及练习法等,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根据语文教材的特色,可以采用演示法、启发法、讲授法和练习法等形式。

(一)设置情景,进行生动演示

在中职的语文课本中,通常会有文言文单元,文言文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所以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进行情景演示,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教师可以对这个故事进行简单的改变,然后让学生把它演示出来,用摄像器材记录下来,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观看学习,这样既摆脱了教学的枯燥性,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得到娱乐,具体的情景演示也会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二)合理补充,丰富讲授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讲授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式。许多知识都需要借助教师的讲授学生才能理解透彻。但是单一的讲授方式又难以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达不到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师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准备一段小视频或者相关的影像资料,对所要讲述的课程内容进行一个生动的补充。例如在课本中会学习到较多鲁迅的散文和小说,在讲述这些文章时可以找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来介绍鲁迅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以及创作意义等,让学生对这些文章有一个更加充分具体的掌握,同时也可以满足许多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全面展示,提供多种启发

在这种方法应用中,教师可以多收集课文的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意见和大众的意见评价,制成ppt或者动画视频,在课堂上放映,启发学生们思考。例如在讲授茅盾的《谈的人物和结构》一文中,教师可以搜集其他的作者或者专家对水浒的评价,然后加上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进行播放,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四)课堂练习,提供示范指导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适当设置练习环节。例如在进行诗歌类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相关朗诵的视频或者音频,然后鼓励学生来对比练习,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及时指导纠正,让学生体会诗歌朗诵时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发音,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语文并不是一门刻板的学科,而是灵活生动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对教学方式进行多样化尝试。在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因为没有高考的压力,所以对语文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采用微课的形式,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与学习兴趣,而且微课制作简便实用,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也能兼顾到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差异。目前微课也还处在探索尝试阶段,到底能够起到多大作用,还有待更多的实践证明。

参考文献:

[1]蒋成杰.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

微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篇9

【关键词】微课语文教学知识点能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92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到十分钟左右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优势。

一、利用微课,优化课文教学

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但教师都觉得不太好教,学生也没啥兴趣学。那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怎样做到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2.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4.在大胆设想中培养创新个性。5.培养学生的自豪感,我们在教学《世纪宝鼎》一文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世纪宝鼎》这篇课文,介绍了世纪宝鼎的整体结构、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以下是教学这课我所采用的方法:课前结合预习提示先让学生读课文、看插图、了解世纪宝鼎是什么样的?并查资料对“鼎”作全面了解,再想一想我国人民向联合国赠送这一礼品的意义;课堂上先检查预习情况,使全班同学都能对课文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抓住鼎的样子,让学生自读互议,理解鼎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和中国赠送宝鼎表达的美好祝愿和希冀。

上述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使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二、利用微课,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应体现在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自学是发挥学生智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只有课堂教学充分培养起学生自学的习惯,打好了自学的基础,通过学生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预习新知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根据微课中提供的阅读材料了解文章的背景或是作者、主人公的资料信息,初步感知文章写作的时间背景或作者写作的心态;然后依据微课中的提出的预习要求去初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长难句,查阅词典或是观看微课获知新词语的意思;带着微课中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归纳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了解课文的事情经过,划分文章段落,感知课文的中心意思。通过微课层层递进的预习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一步一步去解决学习问题,逐步地去感知课文中心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微课,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教材所学的内容有限,语文课堂要注重课堂外的延伸,及时给学生补充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通过微视频,以优美的画面、舒缓的音乐加以动听的讲解,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接受新鲜知识。比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三峡》一课时,当学生通过课文了解了三峡的地理位置,播放三峡简介微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画卷般的景区内畅游,一面欣赏三峡的美丽景点,一面聆听讲解员的解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课外知识。

四、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

语文是一门十分丰富的学科,该学科不仅包含了著名的文言文内容,还包含了现代白话文及古诗词,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同时,由于语文继承了我国诸多传统文化,其与现代文化具有巨大差异,因此,初中语文还具备显著的时代性特征,这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

从初中语文实际教学来说,初中语文的知识面十分广,且需记忆的重点知识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难以立即记住各个重点知识,对各个字、词的含义容易出现记忆混淆现象,此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微课功能所具备的精、快特点,选择在关键时期如考试复习阶段、背课阶段等,根据班级学生对语文课文知识内容各个记忆难点、难理解环节做到全面掌握与分析,并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有效提炼,将其有针对性地制作微课片段,帮助学生方便记忆各个知识难点,并针对语文考试重点内容开展不同类型课文的微课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微课对语文教学的作用篇10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烹饪与营养教育

基金项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武汉商学院《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基金。

中图分类号:G642;tS201.3-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食品微生物学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也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知识更新最快的科学领域之一[1]。《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2]。本文通过对武汉商学院13级和14级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学生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问卷72份),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学生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课程定位、课程设计与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等,为优化专业课程教学,深化双语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学情分析

(一)“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武汉商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13级和14级学生中女生占绝大多数,达总人数的75%,而男生仅为25%(图1)。如图2所示,13级70.3%的学生和14级61.8%的学生高中都是文科背景,理科学生相对较少。由以上数据我们初步推测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进行双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基础较好,但在专业课程内容的学习上需要补充大量理论基础知识。

(二)“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本科前双语课经验及本科英语成绩分析

如图3所示,14级学生中本科前修过双语课程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34.5%,显著多于13级,双语教学在初高中阶段越来越普及。多于1/3的学生有过双语学习经验,这将有助于《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开展。

由图4可知13级烹教班当时仅5.9%的同学自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可以过四级;而大二下学期该班一次性四级通过率达72.9%。仅58.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英文达到学校外语教学要求水平;实际上全班仅5.4%尚未达标。由此可见13级烹饪与营养教学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英文水平极度不自信,在双语教学中部分学生可能表现出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这提示着在《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情绪进行引导和鼓励,更重要的是要合适安排语言难度,在教学初期适当降低英语比例。

(三)学前“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态度分析

由图5可知,不论是13级还是14级学生学前对《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持否定态度的约为24%,持肯定及较为肯定态度的占绝大部分,约为76%。多数同学(50%13级学生和58.6%14级学生)在学前都认为《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可以尝试。

在双语教学开始前52.9%13级学生和65.5%14级学生都认为课堂英语比例应低于30%,约30%的学生认为英文应控制在30-50%,低于10%的学生能接受英文占75%,仅13级1位同学认为应该全英文教学(图6)。绝大多数同学(85.3%13级学生和96.5%14级学生)都认为《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中英文应控制在50%以下。学生的英语比例期望值与学校关于双语教学的规定相差较远,学院规定双语课程建设第一年英语比例达50%,而第二年英语达75%。这要求除专业上尽量使用英语外,其他课堂用语尽量使用全英文。

二、《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定位及分析

(一)《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定位

《食品微生物学》是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较系统全面地了解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分类与形态结构、营养与生长繁殖、生化代谢以及在环境中的生态;重点掌握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的途径及后果;熟悉食品企业中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方法等基本理论;并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能独立获取食品微生物相关的前沿知识,掌握基本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操作,具备分析解决食品微生物相关问题的能力[3]。此外在烹饪与营养教育课程体系中后期的《烹饪卫生与安全》、《食品贮存与保鲜》和《食品法规与标准》都需要《食品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

一般情况下,《食品微生物学》的先修课程为《微生物学》及《生物化学》,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及教学课时有限的现状,我院并未单独开设《微生物学》,而《生物化学》和《食品微生物学》同在第二学年上半学期开设。这可能造成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到内容多而且部分章节很有难度。此外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在大一大二四个学期均有开设,也就是说学生在上《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同时也在学学英语课程,这样英语学习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且双语《食品微生物学》还可以为大三下学期《食品专i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标

教育学家麦凯和西格恩教授认为双语教学应同时具有三个目标:学术目标、语言目标和社会目标[4]。在双语课程的学习中,英语是学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工具,通过工具的使用又促进了学生对工具的运用和掌握,所以双语教学中语言的学习是隐形的[5]。

针对我校属于应用型本科及“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情,我院《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学习国外先进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体系,重点在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提高其英文水平。《食品微生物学》短期目标是使学生基本能听懂教师的课,具有阅读英语教材的能力,掌握食品微生物相关的专业英文词汇;而长远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将英语作为可以自行使用的语言而且具有较为先进的学科体系和前沿知识。

(三)课程重难点分析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大中专烹饪及相关专业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且具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因此本专业《食品微生物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以下几点:(一)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二)关键知识点的准确理解;(三)较强的动手能力。课程重点在于微生物对食品的作用。尽管前半学期“基础微生物学”也非常重要,是理解食品与微生物关系的基础,然而后半学期“食品与微生物”的学习才是整个课程的重点。而“基础微生物”中“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及“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涉及数学模型、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知识,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通过对13级学生课后调查发现:29.4%的学生认为此门课程内容较多、专业术语较多;20.6%的学生反映自己高中是文科生,因而基础较差,在涉及到微生物生长中数学计算时和微生物代谢中涉及到生化知识时,感觉较难。学生反映的重难点基本符合《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本身的规律。

三、《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课程设计及实施

(一)教学内容上:凝练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

由于本院烹与营养教育专业并未开设《微生物学》课程,故而《食品微生物学》理论包含两大块内容:第一部分为基础微生物学知识;第二部分为食品与微生物的知识,此外此门课程还包括《食品微生物学实验》。但是课程总课时只有48节,所以必需凝练教学内容,同时保证理论知识体系相对完整。在基础微生物部分,最终选择“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营养与生长”、“新陈代谢与遗传”和“微生物生态”四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4课时,共16课时。在食品微生物部分,包括发酵食品10课时、腐败微生物4课时以及微生物与疾病6课时,共20课时。食品微生物实验部分共12课时,包括显微镜与革兰氏染色、培养基与无菌操作、发酵食品的制作以及微生物计数四个实验,每个实验3学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双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课时拖延的情况,因此要格外注意课堂进度,把握好课堂节奏,以便稳妥有序地进行课程教学。

(二)语言策略上

总体而言,我校采用“维持性双语教学模式”,即学生刚入校时采用中文,然后逐渐地使用英语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采用中文教学[6]。在此大语言环境下,《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需分阶段实施。在《食品微生物学》理论课程前半部分即讲解基础微生物知识部分,大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双语课程,有明显的畏难情绪,对自己的英文极度不自信,故而对新的知识点我们采取先讲中文,在中文解释清楚,学生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再翻译成英文。英文占课堂语言4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微生物代谢》这一章,这是全书的难点之一,故而英文较少约30%左右。随着学生渐渐地适应双语环境以及专业词汇不断的重复,在课程后半学期即食品微生物内容部分,逐步提高英文比例,最终稳定在65-70%。

(三)教学资料上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选用科学出版社原版引进的《Brock微生物生物学》和江汉湖、董明盛编著的由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再版的《食品微生物学》两本教材。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而畏难情绪较强,我们还提供双语ppt供课前预习,以提高学生自信和学习积极性。《Brock微生物生物学》语言难度不大,信息量较大,内容翔实,案例丰富,每次课前课后需要阅读70-80页英文,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负担重,故而并未强行要求阅读原版教材。原版教材仅作为学有余力的同学的补充读物。此外本课程每次课前还提供专业词汇表,以便学生更有效地预习;课后提供相关的听力练习和阅读材料等习题库,以巩固所学的微生物术语和知识。

(四)教学手段和方式上

在既定的教师和学生的前提下,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手段。在《食品微生物学》上半学期时,主要以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而下半学期时在“发酵食品”和“病原微生物”部分主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7],即:在课程开始之初,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选题,选择与食品相关的微生物为主题,进行文献调研,做成ppt和报告;就做成的ppt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最后在课程后期进行汇报。每个小组约为3-4个同学,全班约10组。汇报时一个负责主讲,另外两个同学负责回答提问,这样能有效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此外本课程还邀请了两位专家进行“发酵食品”和“病原微生物”的专题讲座。由于学生选题与专家报告内容有密切联系,相当于学生在自学相关知识后再听专家报告,所以教学效果显著,反响较热烈。总体而言在《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中学生建立了“听课+讨论+展示”的学习模式。

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如在讲解微生物形态时多采用图片讲解,将抽象的难理解的结构形象化具体化;在讲解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时则使用Flas,完整生动地展现微生物的生命史;在讲解病原微生物时则多采用案例分析,在案例中生动体现微生物感染的环境、条件及病理特征等理论知识[8]。

(五)作业方式

在《食品微生物学》基础微生物中学习微生物形态结构时,课程内容虽然不难,但是内容较多而且抽象,为了让学生形象而生动地掌握此部分内容,课后作业是用橡皮泥或者卡纸做3D的细菌细胞模型。学生反映热烈,认真对照书本、课件以及其他资料完成模型的制作,极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下半学期以“发酵食品”及“病原微生物”为主题的ppt和报告,学生完成地非常认真,修修改改多次,因而整体质量较高。

四、《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及改进措施

(一)课程教学评估

对学生综合成绩的统计表明:未采用双语教学的13级食品微生物学的平均成绩为82.5±5.0;而采用双语教学的14级食品微生物学的平均成绩为80.3±7.3,两者并无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14级烹教班学生学前学后对双语教学态度有较大改善(如图7所示),支持双语教学的学生由17.2%变为44.8%;反对双语教学的由24.1%减少为6.9%;82.8%的学生认为目前课堂英语比例合适。此外《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显著提高学生学习食品微生物的兴趣和创新性,学生参与的食品微生物相关课题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两项,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

(二)课程改进措施

尽管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目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食品微生物学》仍有迫切需要改进之处:首先专业教师的语言仍需进一步提升。加强师资培训是解决双语教学教师语言能力的根本途径。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国内培训、观摩教学以及国外培训等多种方法来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其次要重构学生考核体系。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的考核内容以及考核方式应该与教学目的相匹配,目前仍然以学术知识的考查为主,后期要加强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过程的考查[9]。

参考文献:

[1]葛菁萍.普通高校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0):1537-1540.

[2]孟祥忍,吴鹏.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普招生源的实践性教学[J].美食研究,2014,31(4):61-64.

[3]雷晓凌,吴红棉,吴晓萍,等.普通高校提高食品微生物学双语教学效果的探讨[J].微生物学通报,2011,38(7):1121-1124.

[4]麦凯,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严正,柳秀峰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25-36.

[5]俞理明,韩建侠.内容驱动还是语言驱动―对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点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1-4.

[6]蒋亚瑜.汉语语境下的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2):74-77.

[7]陈明选,陈舒.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其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63-67.

[8]张凤民,李玉军,付英梅,等.以案例导入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