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十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十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00:2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篇1

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没有定论的教学方法,教育专家做出过多样探讨,但莫衷一是。作为教学一线的我对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存有诸多困惑,总结其症结为“急功近利”“涉异猎奇”和“迁移嫁接”等,在此找不出好的方法来指导教学,所以仍在困惑中。课外阅读教学急功近利涉异猎奇迁移嫁接困惑从小学到大学都有课外读物,目的是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而就涉及到怎样教的问题,怎样安排课程的问题,怎样检测的问题,怎样评价的问题。凡此种种,似乎语文教学界专家们也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虽有宏篇大著,但那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无以形成系统理论来指导我们课外阅读教学。因此好多一线从教者只能摸索着教,甚至干脆不教。因而学生得不到课外知识的阅读,积累知识上面难免失之偏颇,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影响着学生终身发展。本人身处一线,反复尝试着课外阅读教学,也曾涂鸦附会过几篇论文,居然也发表了。我窃喜,我抛出的砖定会引来玉的,可是令我沮丧的无人短评,甚至无人读来。因此,我至今也不知道课外阅读那种教好,虽然教无定法,但有着理论作指导相信那是不可多得的捷径,甚至教者会豁然开朗的。但现实情况,令我无所失从,以致徘徊、困惑。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高度责任感,还得拿起自己的笔和思维,阐述自己的陋见,以博大方之家的指点迷津。下面我把这种状况姑且称之为“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困惑”。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形成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困惑的原因,试图引得同行的抛玉之言。一、因“急功近利”而形成“阅读教学困惑”中学生课外阅读资料,林林总总,因为多而杂,教者遴选不出佳篇,只好要求学生读考试能考到的,于是放任自流地让学生读,忽视和淡化了其具体的指导,学生凭兴趣遨游书海,久而久之,必然因“急功近利”而形成“富有个性”的读书嗜好。在中学阶段,尤其初中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艺术审美能力都很不成熟,面对芜杂的阅读类作品,难免“情人眼里出西施”。比如因历年中考考唐宋古典诗词,学生就非唐宋古诗词以外不读;前些年港台言情类的文学作品大行其道,部分学生就认为文章不华丽,不煽情,不浪漫就不够味。我曾要求学生做课外读书笔记,检查中发现了几个比较共性的问题:有一些学生的课外读书笔记摘抄的尽是些唐诗宋词,有一些学生的课外读书笔记写的全是些浪漫柔情的片言片语,还有一些学生做的读书笔记里摘取的又大多是些险僻生冷的词句。学生如此这般地进行课外阅读,反应在课堂测试里边,就会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来。我们时常听到一些学生这样反映:对文言语段的阅读能力感觉还可以,但对现代文语段的阅读却一点把握没有;写起议论文来还比较上手,写起说明文来却觉得无从下笔,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以上情况充分说明,我们这些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发展方面绝对是不全面不平衡的。而究其原因,恐怕因教者指导学生阅读“急功近利”而形成“困惑”逃不了干系。正因为“急功近利”有所偏废,导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变成是“镜花水月”。二、因“涉异猎奇”而形成“阅读教学困惑”“涉异猎奇”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对于中学生来说,生活阅历浅,求知欲旺强,受此影响,在具体的课外阅读时候,总有一部分学生过分放大“新颖别致”这一点,弃其它于不顾。比如读古典名著,一些学生只追求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阅读期刊杂志,又总偏嗜于文中林林总总的奇谈怪论。而教者往往默许学生这样做,认为这样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我曾对此作过相关的实验调查,暑假里,要求学生阅读长篇小说《水浒传》,学生返校后我们拟出六个小问题要求学生回答:①有人说,宋江是主子的奴才,又是奴才的主子。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②林冲打虎、杀嫂、造反三项,他哪一项是可敬的?哪一项存在疑问?③李逵身上有缺点吗?若有,试举两例说明。④三打祝家庄与晁天王的关系?⑤怎样评价梁山好汉征方腊?⑥“水泊梁山”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结果显示,对于前面三个问题,大多数学生不能作答,对于后面的三个问题,反而有不少的学生回答出来。通过调查分析我发现,后面三个问题所涉及到的是小说情节,有一定的“新颖别致”味在里面,比如“三打祝家庄”的情节,“征方腊死人多”的情节,“李逵救母”的“夸张”情节,都是学生津津乐道的一些精彩场面。而涉及到那些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情节内容以及鲜活而细腻的人物刻画,反而忽视了。所以,学生虽然花了一定的时间读了《水浒传》,仍然还是懵懵懂懂。我发现班级中学生私下里有不少的课外读物,比如说,《少男少女》《故事会》以及各种漫画书、网游小说,而对语文学习有直接益处的《散文选刊》《小小说》《杂文》等杂志,鲜有发现。这一状况同样表明,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还仅仅是基于一种盲目的涉异猎奇心理,从而不能理智地立足于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这一目的,最终进入单纯满足于感官刺激的课外阅读歧途。三、因“迁移嫁接”而形成“阅读教学困惑”“迁移嫁接”是大部分学生乃至一些语文教师所热衷的写作法宝,他们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找到一条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的捷径,以期“学以致用”“现学现卖”的一种表现。在教学中我们苦恼学生作文水平不高,一时两时无明显进步。据我所知,有些老师为了提高作文水平,向学生推荐“中学生写作范文”一类的文章来读,但他们写起作文来,眼前还是一片茫然。我们甚至发现,在平时的作文训练或考试中,有些学生竟将所谓的“范文”照搬或“克隆”。这类情况表明我们教师在指导上是不当的。于是,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竟像明清两朝的童生读“八股文”一样,捧着《中考满分作文》之类的书籍如获至宝,不管好坏,一味仿写临摹,而对其他优秀文学作品则束之高阁,或干脆视而不见。步入这一阅读教学误区,有些老师还沾沾自喜,认为给了学生一支马良的神笔。殊不知,这些学生一旦写起记叙文来就是只见“故事”而不见“人物”。写起议论文来只是填充一些人云亦云的官话套话。古语云:“欲速则不达。”那些认为只要通过背几段“妙文佳句”,或者眼光只盯在一些考场“佳作”上,来个“迁移嫁接”,其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作文越写越别扭,越写越空洞。比如近年的一些考生中考作文,不是表达对生活的认识、领悟,也不会思考,“迁移嫁接”后内容空洞乏味、牵强生硬,所谓“呆滞”的确名副其实,令人啼笑皆非。以上现象表明,教学生课外阅读“迁移嫁接”,势必导致张冠李戴,生吞活剥,不但无益于中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反而大大禁锢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其结果只能是因急功近利而得不偿失,甚至事与愿违,适得其反。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想要表明的是,当前对于学生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困惑”,应急需对教师加强阅读教学理论指导,课堂上明确告诉学生“读什么”“怎么读”这两个主要问题,而如何切实地引导和指导学生科学的进行课外阅读,确是一个看似简单却难以实现的问题。仅将这些情况摆出来,实属一孔之见,抛出一块无济补墙的砖块罢了,以求引来无瑕之美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篇2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对策;思考

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重视和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认真深入分析了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也是形成阅读个性化的行为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适时鼓励学生进行创设性学习,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主动进行探索学习。然而,这需要教师主动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其实,朗读过程就是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权,使学生能够有充分的读书空间。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让学生不但会读书,而且读懂书。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很难再看见学生用心读书的场景下,语文教学中串讲串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有读书时间,40分钟的课堂里,朗读课文往往是匆匆而过,没有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任何痕迹。比如在预习时要求学生朗读,通过朗读课文,增强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把握,但是有部分学生还未读完这篇课文,老师就立即转入下一个教学程序。教师没有根据教材特点、年级、学情来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让平时的讲讲、问问、答答占据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不能切实把书读到位,无法使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就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与作者对话情感。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课文感受身临其境的境界,充分激发学生的经验背景,与文章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才能流露出感情。

二、营造学生阅读的良好氛围

提高小学语文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关键。当前学生在阅读上存在诸多问题,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必须从学校、社会、家庭、学生、教师等因素思考,极力引导学生大胆思考,敢想、敢问,营造学生阅读的良好氛围。这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学生对提问感到胆怯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不管提出的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让学生建立自信。在学生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时,可以采取团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交流,在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找明原因。学生在共同探讨钻研,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习上得以积累。由此可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质疑、提问,勇于挑战困难,做到想问、敢问,使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创设学生阅读的情境

有过教学实践的教师都只知道,创设教学情境是让小学生对语文教材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大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进行阅读。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因素,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教师创设的问题产生兴趣,产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到确切的答案欲望。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立足于全方位、多角度,抓住中心和重点,紧紧抓住学生的所思所想,“对症下药”,激发其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另外教师还要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让学生对学习和阅读没有思想负担,把阅读当做一种享受。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上语文课,才愿意进行阅读,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得到更多的收获。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意识会不断增强,阅读能力会得到不断地提高。但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

四、及时点拔学生阅读的困惑

及时点拨学生阅读的困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新发现和新问题,有很多的困惑,有的问题能通过和同桌或小组的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获得问题的答案,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通过小组集体交流讨论还是解决不了,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及时进行引导、解释、分析,让学生获得正确、准确的答案。教师在为学生解疑释惑时,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争取让学生在获得疑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极大地得到提高,换言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篇3

关键词:农牧区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要求也越来越高。汉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够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感知力,正确运用和把握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学生对文字进行细致具体而又准确的分析。经调查可以得知,很多地区尤其是我国大面积的农牧区对小学生的汉语阅读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还存在着不会运用、不会总结、不重视阅读等缺陷,下面就针对农牧区小学生的语文朗读困惑来谈一谈农牧区小学生应该如何培养汉语阅读能力。

一、农牧区小学生汉语阅读存在的困惑

1.基础薄弱

农牧地区的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缺乏是导致小学生语文阅读基础薄弱的根本原因,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低下,对阅读没有本质的认识,而且对这种问题想要很好地解决和完善也很难。

2.教学过程精耕细作

语文课教学过程的精耕细作其实是多余的形式主义,细化在教学的各个流程中。比如在阅读过程中的技巧使用,快读还是慢读、精读还是泛读,这都是小学生语文学习所具备的基本素养,而教师的教学却不注重这些方面,而是大肆搞形式主义,细化教学流程中的单一环节。

3.减轻课业负担

减轻课业负担是新形势教育改革中所积极倡导的,当然农牧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也不例外,本身教育部门就对学生语文朗读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大量减轻学生的作业量,学生往往只能在课堂上不断接受新知识,而不能对学到的新知识很好地吸收。而教师在教学中也仅仅是讲完课就离开,学生因为在课后还要放牧,往往也不再重视。

二、如何培养农牧区小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

1.细读课文,加强朗读训练

农牧区的学生从小就过多接触大自然,体验着游牧生活,往往提高汉语阅读能力要从基础培养,加强课文的阅读,有目的的去阅读,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所选课文内容提前准备一些问题,如课文的中心思想、文章的脉络、文章大意,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分析和寻找答案,农牧区的学生以少数民族为主,往往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和自我分析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学生学习语文时,教师切不可忘记朗读是加强学生对知识和文章记忆力的重要手段。要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经常朗读才是最有效最基本的方式。经常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的自信心,加强对于文章的记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多朗读具有无穷的好处。而这种方法也是提高语文整体水平的最根本的方式。

2.判断正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采用引导学生判断正误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提出三种或四种答案(其中设置一到两个正确答案)的问题让学生自行解决,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

也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当堂测验,设置满分100分的试题对学生进行检测,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快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最大效率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效率更积极地阅读。

3.培养猜测、推断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不懂的地方,如果每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查字典或者询问老师的话,就很难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而且容易形成学生对字典或老师的依赖,对培养自主阅读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泛读、扫读的能力提升,用最大的视幅进行阅读,培养快速结合上下文对词语和句子猜测和推断的能力。

4.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

对于农牧区的小学生来说,教育水平的落后和教学方式的死板以及与大城市教育交流方面的欠缺都是导致农牧区小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的限制因素,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相关语文知识的提升具有同等重要性。教学方式是农牧区教学的固有属性和自身的缺陷性导致。在课堂上,教师“填鸭式”地灌输或是教条化地讲授,学生对此早已厌烦。我们要努力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教学老师要将课外乃至城市中那些新鲜的元素带到课堂上来,以增强学生的眼界。

5.强调读写结合

要想提高学生整体的阅读水平,单靠阅读课文并不能得到质的提高。还需要加强同学们对于“写”的意识培养。读写结合可以将需要阅读的文章内容进行反复咀嚼思考,加强学生对于文章或者诗词的理解力,从而更深入细致地阅读文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种方式是一个较为辅助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方式,但也是作为整体阅读水平略差的学生所必须要做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篇4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教学困惑;基本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在实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进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既有体验新课程的兴奋和喜悦,当然矛盾和困惑也在所难免。带着这种实践和探索,我进行了调查和探究。现将我调查的情况作以整理,形诸文字,仅作教学反思和抛砖引玉。

一、调查内容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和对策。

二、调查范围

金洞初中语文教师和初中学生。

三、调查方法

走访、问卷调查、座谈、情况统计。

四、调查报告

困惑之一:阅读课中,究竟谁来主导探究?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才从小学脱离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农村学生,让他们在实际的课文学习中去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学习,一是存在大量的知识缺陷,二是学习中探究的组织和实际效果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际价值,达不到应有效果。

在与老师的交谈中,百分之三十的老师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且颇有心得,也有一定的收获;百分之三十的老师主张阅读教学以教师讲为主,这种传统的教法他们得心应手,而且学生也已经适应了;百分之四十的老师,介于二者之间,不讲,则探究式学习到底怎样组织,他们实在困惑。讲吧,又是对新课程理念的叛逆,况且很难让学生满意。

在对学生的问卷中,一部分学生力主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开发智慧,发展个性,这当然是那些学习优秀的同学;一部分学生则留恋老师讲学生听、记的方法,这主要是大部分女生和较差的男生;而大部分学生则无所谓,这一方面是懒惰,习惯于不劳而获,另一方面则是对自主探究没有把握。

困惑之二:古诗、文言文教学到底要不要逐句翻译讲解?

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和文言作品,由于年代的久远及语言的变迁,加上初中生的语言知识和理解能力有限,使他们对这类作品的理解相当困难。因此,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给出“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知识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基本要求,并重点强调了朗诵和积累教学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诗文的句意讲解得不够,造成学生对诗文中的语句理解不够深入,很多只是一知半解,致使他们在后面的教学环节,如作品主题的探究、课文的理解背诵、名言佳句的灵活使用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多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老师在这方面的观点,也是分庭抗礼,莫衷一是。主张讲的,自然是文言功底较好的老语文教师,主张不讲或少讲的,当然是比较年轻观念较新的语文教师。学生呢,也是各占半壁江山,不相上下。其实主张讲的居多。

困惑之三:字词积累、病句修改之类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当如何进行?

现在的初中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认不全也读不准《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的声母和韵母,亦不能熟练的使用字、词典等工具书,写起作业和作文来更是错别字满篇,病句连天,让人哭笑不得。

说起话来前言不搭后语,唱起流行歌曲则精曲联唱,乐此不疲,说起明星趣闻轶事,更是如数家珍;读起文章来往往语音不准,结结巴巴,更不用说节奏、音调、情感了,而说起电视剧和言情小说却是争先恐后,精彩纷呈;动起笔来简直是“别字大全”,鬼画桃符,所谓龙飞凤舞难以辨认。凡此种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颇感棘手,又不知从何入手抓起。

困惑之四:教材设计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活动是否城市味太浓,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中学的实际?

现行新课程教材新增了语文综合性活动,设计的语文活动虽然花样翻新,但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的确很难。专家们似乎忽略了这样的一个简单而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生大部分是生活在广大偏远乡村的农村孩子。试问,他们怎样去查资料,怎样去做调查,怎样去野地探险,怎样去胜地旅游?可是如果不做这些准备活动,综合性学习活动又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因此从现状看,对于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来说,这种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确是十分头痛的矛盾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这种活动只是说说而已,有的甚至跳过。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活动也是毫无兴趣,有与没有,上与不上,根本无所谓。在教学实践和调查中,我本着“发现问题――整理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倒也颇有收获。到底怎样解决以上这些也许长时间困惑一线教师的问题,在调查中,通过商讨、辩论、论证、查询等方式初步研究出解决问题的一些主要措施。

其一,转变角色,服务主体。“教师永远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所谓的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方法。在阅读课中,教师就是要利用课文这个“例子”,激发和引导学生们去大胆而自信的去听、去说、去读、去写。所以,我们应该多在如何给孩子们创造有利于他们打开思维闸门的恰当情境上下足功夫,把课堂的主人公角色还给学生。

其二,分层教学,因势利导。对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上客观存在的水平差异,尽力避免教学中的“一刀切”,即尽量避免造成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消”。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把语文知识点根据其难度大小进行一定的拆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较高的要求,而对感到吃力的学生给与一些难度较低的要求。如对生字词的积累掌握中,就提出会读、会写、了解用法和掌握读音、写法、意义及用法的不同要求。学习文言文,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不仅要求他们较为透彻的掌握课文的主旨和写作特色,还要求他们把每篇经典的文章完整的背诵下来以积累语言材料;而对于另外一些学生只要求他们能基本了解文章的意思和特点就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篇5

【关键词】课外阅读内化外化厚积薄发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但语文教学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却存在一些困惑。

困惑:“厚积”不能“薄发”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效。这已经成为众多语文教师的共识。

然而语文教师却大都有这样的困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学生应该能下笔千言。但很多学生努力与成效未能成正比,原因何在呢?

“厚积”---内化

所谓“内化”指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识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将别人的精彩之处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真正达到“厚积”,使“内化”真正落实到实外,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促进内化,激发兴趣

孔子在《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学生不参与就无法“内化”,不主动积极地参与,“内化”的效果就差。我们应该做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走进书本,完全按照其个人的兴趣,自主挑选,自由阅读。比如在班中开辟了小小图书室,在教室四壁贴着同学们读书的心得。班中订阅杂志,如《读者》《视野》《青年文摘》等。经过这样的熏陶,很多学生已将读书作为休闲,以书为友,促进其所积累的内容“内化”

二、促进内化,注重引导

教师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拓展阅读空间,引领阅读方向,提供阅读建议,激发阅读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1、制订读书计划

学生的读书计划一月一订,每份计划含“上月得失”和“本月目标”两个内容。个人计划都张贴上墙,利于自我督促,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正在读什么书,以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2、视机引导

课外阅读以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主,其间教师应随时把握好时机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空间。如:

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教师要使教材成为港口和指南,引导学生走出课本的方寸之地,遨游于渊深浩淼的认知空间。如学习了席慕蓉的《贝壳》这篇课文时,在课前我先阅读席慕蓉的诗作《一棵开花的树》等,激发学生了解该作家的其他方面的作品,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3、教以方法

教师还可以从方法加以指导,教会学生各种方法,如剪贴、摘抄、圈点批注等方法。在平常教学中,我都会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用来记录课文中的名家的好词好句,还有课外阅读书籍和报刊中有所感悟的文章摘录或剪贴在上面,并且写下自己的感想或启迪,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积累,从而促进内化。

三、促进内化,循序渐进

在积累过程中,学生掌握并运用了各种方法,但前面提到的困惑便浮出水面----学生经过积累,作文为何仍无长进?如何循序渐进真正达到内化呢?可以从以下几步骤来操作:

第一步:读与悟。首先是读,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立言皆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其次让学生进行细悟。悟可以说是理解与感悟,学生的感悟虽然有深有浅,或多或少,但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感受,那都是他们自己的所得所感,都是他们自己对文章的一种理解,一种个人独特的感悟,基于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去消化并加以吸收,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第二步:背与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须在引导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引入记忆仓库,变成语言库存。这一过程可以采用种方法,如摘录,剪贴等形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诵,将外在材料消化成自己的东西。

“薄发”----外化

“薄发”就是外化的过程,也就是把积累的材料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学生把经过看和想,内化后记住的在脑中的材料外化出来,“搬”到纸上,活用在实践中。具体形式有以下方式:

1、说出来。书读进去了,还要能说出来。说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是对自己所读内容的一个回顾、梳理。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说出来”的平台。如一是利用每天早晨和中午课前的五分钟时间,各由一名学生对自己近来的读书收获进行汇报。二是利用每周两节阅读课中的一节进行全员读书交流汇报。程序很简单,先在小组内交流,做到人人发言,然后选出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2、写出来。如果读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写读后感,那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大打折扣,所以可以让学生“随便写”,在自主宽松的氛围中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师可经这样引导学生的:阅读是一个心动、情动的过程,阅读过程中,哪些文字拨动了你的心弦,就在旁边写出自己一闪念间的感受,一句话,一个词语都可以。读得多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鉴别能力,对书中的人物、文章的语言、结构,乃至整部书的思想内容有了自己的评价,想一吐为快,那就写出来吧,话多则多写,话少则少写,但一定是自己真实的感受。

在说出来、写出来的环节中,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力去发现榜样,并自觉地模仿和超越,从而逐步达到“薄发”的目的。

“胸藏万汇凭倾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要想有此境界,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达到“厚积”,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真正做到“薄发”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案例》浙江出版社

2.《优秀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1件事》李贺武著

3.《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3期

4.《优秀教师必修的九堂课》张万祥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篇6

关键词:新课程困惑人文素养工具性人文性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开宗明义地指出:“英语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学科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除此之外,高中英语教学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但是,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却面临着巨大的困惑。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学中面临的困惑

1.大部分老师和学生不重视。特别是普通高中,学生水平较差,平时就是搞清楚课本的一些内容已是花去大半课堂时间。稍微讲一些人文知识或布置一些小组作业都被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有学生就问过我:“老师,我承认你上课讲的很多知识我们都没听过,都很有用,我们这样上课也很开心,但是你讲的这些还有叫我们做的一些作业考试都不考啊,那学来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多划划重点,讲讲题。”很多老师也认为给学生讲这些还不如分析分析语法,做多点题来的实惠,甚至学校本身也就是看考试成绩,对这方面的教育比较忽视,因而人文精神的培养迟迟看不到曙光。

2.人文素养的培养呼唤新的考核形式。那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归根到底就是考核标准的问题。虽然《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高度褒扬了人本主义,也体现出高中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但是事实从检验学习的考试形式看来,却没有和这种理念接轨。无论什么学生到头来都是考一种题目,没有哪个教育部门专门为每个学生设计一份符合他特性的考题。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机制使学生很难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还是沉浸在背语言点、记单词、做考题的苦差事中。为什么现在还存在为语言而语言忽视人文精神的英语教育?就是在于高中英语新课标理念和评价脱离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从最根本的高考开始对现有的英语考试题型来一次变革:增试口语,内容以必修模块各个单元的主题为基础,设置情景英语的考核;阅读题应该出能考出学生真正阅读技能的题目,形式应该有问答题、归纳演绎或其他形式而不只是多项选择;减少语言知识点方面的考核,更多的设计二些有关文化背景的或是开放性的题型。

二、对待上述困惑的对策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培养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人。这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推脱的任务。如果新课标所提出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三个方面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真正地体现在评价体系中,如果它还是和现实遥不可及的话,那它就永远只是一纸空文。怎么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把人文素养的培养贯彻到新课程中去,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高考、社会对人才的期待、课改、公开课等对当下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中学英语教学成了高考的工具,也成了评优选先、晋升职称的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英语教学的本质,使之处于尴尬的境地。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笔者认为,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政策导向突显英语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高考实际上是现在高中教学的指挥棒,英语也不例外。因为一个学生的前途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高考成绩决定的,是否拿到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学校、家长、社会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英语教学也不得不围绕高考打转。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改变评价标准,如出台合理的高校招生政策,降低英语的分数比例,或只将它作为参考分数。这样,就可以给英语腾出足够的时间来增加阅读量。高考试题也应向“增大阅读量、降低理解度”的方向倾斜,“应该大大增加各种文体的阅读数量,但是阅读理解的试题却不必太难”。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提升能力,陶冶情操。唯独如此,才能实现英语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2.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英语的本质是用语言文字对人类的生活和生活环境进行诗性的审视、表达和交流;诗性是英语的特性,它有别于自然科学的理性和数学的抽象性,也有别于社会科学的人文性,故任何文学作品最终可归结到人的情感之上。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对作品的情感进行体验,让学生在与作者、人物形象等的对话交流中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达到心灵的碰撞,最终使学生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发,从而达到培养健全人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心灵得到真正的洗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

3.英语课应加强价值思想的呼唤与培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提高,但经济的发展却带来了它必然的负面影响----价值思想的淡化乃至缺失。这也影响了当代的中学生,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很快,但他们却在逐步摈弃着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思想。要唤回他们的价值思想追求,英语课就应承担起它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达到传承优秀文化,开拓创新,去寻找以至唤回游离于心灵荒原的价值取向。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篇7

一、主题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以与教材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载体,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要让教师一下子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接受新的教学方式,着实有些困难。为此,我校积极为教师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通过观摩学习,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念和思路带回学校,并整理资料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二次培训。

为了把学生的学落到实处,学校为教师们订购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学理论促实践。教师们学习优秀的主题教学案例,用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教学特点相结合,重新整理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模式。学校对教学改革非常重视,给语文教师卸包袱、压任务,使大家放开手脚,潜心于大量的阅读之中,积极创新。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教师们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实践过程中,自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疑惑。为了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转变,我校专门聘请贾志敏老师等专家,走进课堂做教学指导。大家在学习和交流中逐步领悟了语文教学的真谛,从纷繁复杂的教学方法中找到了语文的本真,摸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主题教学活动。每学期,学校都会举行语文说课比赛。教师们切磋之后总结规律,将说课中的新思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一堂又一堂高效的语文课。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全体语文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集体备课。遇到疑惑之处,大家热烈讨论。教师们互相邀请听课,为了一处细节,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不断更新教学模式的理念,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中。

二、主题学习――实现教与学的转变

1.转变教学方式,切实保障学生的“学”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教师少讲,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要求根据学生的“学”设计教学内容,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对教学行为进行重新规划,课堂教学在用1/3的时间学完教材的基础上,剩余的时间就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其他各类书籍。教师遵循“三讲三不讲”的原则――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集中力量讲学生学习过程中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重难点,让“教”围绕“学”进行,保证学生高效学习。

2.倡导自主互助的学习方式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重视学生的自学与合作学习。教师精讲,把时间让给学生,才能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相督促,才能保证学习效果。“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行主动的、体验式的、发散性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主导的主题课堂教学之外,我校开设了“我是课堂小主人”的特色主题学习课堂。学生课前通过团队收集资料,自主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学生讲课,教师听课,在听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点拨。除此以外,还有自主阅读、演讲、主题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的课堂设计。

三、主题学习――书香四溢,果满枝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让学生会读书、爱读书。孩子读书的兴趣浓了,习惯养成了。学校在教室里设立图书角,定期开展图书交流会,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孩子们现在不仅习惯大量阅读,还学着在书上做批注,精心制作读书笔记,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写作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为了更好地渗透“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大量阅读的理念,我校还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力量,建立起“悦读・365”微信阅读群。通过各班家委会的组织,全校所有家长都行动起来,加入阅读群,和孩子一起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篇8

如何设计语文课堂“主问题”?

一.矛盾语言问题化

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通过抓住文本的语言特点,挖掘文本自身语言矛盾点来设计“主问题”,进而深入把握文本。小说《孔乙己》结尾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用“大约”表示猜测,又为什么用“的确”来加强肯定语气呢?这不是明显的“自相矛盾”吗?鲁迅作为文学大师,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面对学生的困惑,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孔乙己最终是死了还是活着?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说出自己的理由。”问题一出,学生讨论热情高涨。有的在仔细阅读文本,有的在查阅资料,有的在相互交流。此时,我感觉到我设计的“主问题”激起了学生想迫切知晓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强烈欲望和极大热情。两个词语,一对矛盾,通过一个“问题”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向深入。

二.独特阅读问题化

在平时的备课中,我们老师往往过分依赖“教参”“资料”,结果我们的思维往往受其控制和左右,没有自己的思考或思考不深入,自己对文本自然就没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最终我们都成了“教参”的“奴隶”、“仆从”。我曾经在假期中备萧乾的《栆核》一课时用了于漪老师的三级备课法,结果“主问题”自然诞生了: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是一枚“生”栆核呢?看似简单问题,其实意味深长,值得玩味、咀嚼……

如果我们在平时备课中也能经常性地甚至常态性地独立阅读文本、思考文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思考出具有统领性、发散性、深度性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主问题”来,课堂教学肯定会惊喜“横生“、游刃有余,“别有一番滋味”。

三.学生困惑问题化

现代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也是师生共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沿阵地”。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大胆质疑创设了氛围、提供了条件。作为老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从学生的困惑、质疑中发现价值大、具有统领性的问题,进而以此来推动课堂讨论的不断深入。哪怕是学生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往往都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我们必须要善于准确而及时地捕捉这个动作、眼神,并能准确地揣摩出学生内心的问题。比如在《最后一课》教学中,我发现有学生窃窃私语:小说里怎么好多地方都在写“变”啊。我立刻抓住学生的疑惑,“主问题”随即“诞生”:变=不变。学生看了这个矛盾的等式问题后,先是面面相觑,随即便展开了很热烈的讨论,效果非常好,说实话,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四.关键语句问题化

我们常说有些事情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联系到文章中,这“一发”的问题就是“主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获得往往又可以通过抓住文本的一个关键句、一个中心句甚至一个过渡句来获得。可以说抓住了这些关键的“中心句、段”,往往也就找到了学习文章的切入口。比如学习《苏州园林》,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就可以这样来设计问题:本课哪句话是从总体上介绍苏州园林特征的?其总体特征是什么?作者抓住这个特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的?这样的问题就是根据文本的中心句来思考而得出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篇9

从初三学生的阅读现状看,阅读与习题训练扭结在一起,使得试题的命制人也参与到对文本的解读中,从而影响到学生与文本进行的直接对话。无论命题人还是学生都是读者,阅读就是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从理解和想象的深度与广度上讲,读者再创造是没有极限的。换句话说,命题人的理解可能会限制学生的解读,缩小学生解读的空间,甚至让学生不知所措。同时在这样的解读中,等级观念与权力意识处处可见。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考生唯唯诺诺,答案写得满满的,唯恐有所闪失。在学生的答卷中明显看到附和命题人的思想,盲目认同命题人观点的现象。在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之前,以权威的方式出现的任何观点,无论对错,都会取代学生逐渐成型的思维,以致成为别人思维方式、思想的附庸。在经历数次的试题训练后,学生在与试题的屡次接触、对话后会发现顺从、附和的好处,并逐渐摸索出答题的所谓“模式”。比如,在全国中考命题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题型: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某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有一定做题经验的学生都知道:这一段在文章中有重要作用,要从结构上和内容上来分析。这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它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颠倒了逻辑思维的过程,逻辑思维讲究严密的推理,由因而果,由分析到结论。当没有经过思维过程,凭空让人认同某种观点在当代社会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当一个衣着华丽的陌生人走到你面前告诉你他是乞丐,我们通常的反应是怀疑。同样一个衣着华丽的人告诉你他是国王,我们通常也会怀疑,并且会立即寻找形成观点的依据,自觉地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判断,最后下结论。那么为什么在答题时不会这样,甚至连基本的怀疑都没有呢?因为我们对命题人深信不疑。于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一段在文章中有重要作用”,这样的结论对于命题人来说是结论,但对于学生来讲,它可能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学生在不知道他为什么重要的前提下就接受了它很重要的观点,“怀疑精神”没有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反观上课的情形,在上课的环节中也很少出现“怀疑”和“困惑”,有时候我们期盼一个声音来与我们对话,但是没有。于是我们只有故意设置一个伪命题,让学生思考,确实出现了“困惑”的眼睛,但是不是困惑问题本身,而是困惑老师的教学行为,这不也是可悲的吗?再回到试题的解答过程中来,学生在结合文本论证的过程中,会自动放弃多种论证它是伪命题的可能,其思维空间就这样缩小了。放弃质疑和可能性就意味着放弃创造和想象力。在测试中学生也是一个生命个体,作为一个人,他们拥有平等对话和交流的权力。在学生解答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被扼杀在这样的形式过程中,更别提阅读的快乐和幸福。

其二,某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只能从内容和结构上来分析吗?如何严格地进行内容和结构形式的区分,有些作用明明既是内容上的又是结构形式上的。文学理论专家提出,一定的形式就是一定的内容,一定的内容也是一定的形式。当然,这样深奥的文学理论并不需要让学生掌握,但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讲,似乎仍然有待商榷。如果段落的作用只能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来分析,那么不是形式上的作用就是内容上的作用,反之也成立。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一旦根深蒂固,将很难改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倡导思维的自由,思维的开放,让他们在调动自己的思考能力思考受挫后,给予一定的思维引导,而不是强调思维的形式,不去管具体的思维过程。换句话说,对学生阅读的引导恰恰是对思维过程的引导。思维当然要遵从一定的路径,跳跃式的思维只会让人困惑和怀疑,无论是形象、逻辑、批判都有多重思维路径,更别说发散和创造性思维。在我看来,如果命题也是一种引导,一个理想的命题人的引导不是对某个问题的终结式回答,而是它能在解答中引发一系列的继续思考。虽然这种思考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但在估分的形式中,学生也可以看到。有时候,我们更愿意看到学生用假设句答题,在假设中围绕着自己的兴趣点推理。于此类似的思维才会呈现思维的艳丽多姿;我们也愿意看到学生用问题来推动思维,在解答命题人问题的过程中继续提问,使问题真正变为开放式问题,从而促使开放式阅读的产生,开放式阅读是自由阅读的前提。

其三,习题训练式的阅读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阅读方式,因为它有违阅读的目的。初中生的阅读可以理解是为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基,可以理解为获取精神生活的幸福与快乐的重要途径。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流传下来,原因之一是作为接收主体的读者能够从文本中得到精神的满足,或者是悲伤中的情感宣泄,或者是挫折中的心灵慰藉等等。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说“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日本的‘耻辱文化’相比,以儒家学说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乐感文化’。”求乐,尤其是精神之乐,是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内容。体现在阅读上,表现之一就是我们是否以求乐的心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本。一个喜欢航模的学生,他可以运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说明航模的制作全过程,但是对于文辞优美,抒彩强烈的散文却毫无兴趣。那么强迫他去读这样的文字,并且在精读的前提下回答问题。那是怎样一番痛苦的情景!当然,对于散文的阅读兴趣还是可以培养的,能力也是可以提高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把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当做一种需要、一种权利。同时即使是在初三阶段,快乐式的学习是否在学习效率、效果上呈现出一定的优势?如果我们腾出一部分时间放在对学习情绪的管理与指导上,学习质量肯定会有所提升。习题式阅读显然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那么什么样的阅读能够满足对学习情绪的管理和指导呢?我认为是对学生的生命体验,尤其是痛苦体验(例如考试失败、与父母关系紧张等)极为关注,能够在阅读中化解痛苦,使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对象的关系趋于友好和谐,心境宁静平和的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篇10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教学;阅读环境;儿童语言发展

如今,如何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尽管不同学派的专家们相继提出了各自的研究观点,但在他们的演讲稿或论文中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一个词语――阅读。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重要位置,它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最好的老师。儿童在阅读中扩充着词汇量,在阅读中丰富着情感,更在阅读中树立起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识字量有限,语言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来说,阅读更是发展其自身语言的无可替代的重要途径。阅读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眼界变得开阔,语言变得生动。相对于不喜欢读书,阅读量较少的孩子来说,那些热爱读书,阅读量大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明显要好得多。

道理大家都明白,关键是如何有效地付诸实践。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不是靠嘴上说说,抑或像布置作业似的把阅读任务丢给孩子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革新,在实践中寻找最合适的方法。

一、阅读需要环境

阅读是需要环境的。这个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场所,同时也是一种氛围。一个人的阅读是否有乐趣,与他所处的时间、地点,读什么书以及是否被打扰等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更不用说他的阅读态度和阅读动机了。

以上因素所建构的阅读的社会背景就是我们所说的“阅读环境”,它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孩子当然也不例外。低年级的孩子尤其容易被阅读环境所影响,他们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很难长时间地集中精力阅读。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和家长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舒适、快乐地阅读。

二、如何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是让儿童爱上阅读以及培养阅读习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激发儿童主动学习的兴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打造这个环境呢?

(一)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书籍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在低年级学段,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他们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让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里要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学生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可以跟学生聊聊故事中有趣的内容,或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学生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也可以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为低年级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①插图多且鲜明,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②要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阅读内容简单而有趣,能让孩子有兴趣看下去,并让他们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③文字优美、琅琅上口,适合朗读。此类图书有《小猪唏哩呼噜》、《狐狸列那的故事》、《小熊维尼历险记》等。

(二)提供阅读机会,营造阅读氛围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儿童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越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使儿童的语言能力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育契机,给孩子提供阅读机会。另外,当孩子开始阅读时,教师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氛围。例如:可以在孩子阅读优美的诗歌时轻轻地播放舒缓的古典音乐;可以在孩子们午休时为他们读有趣的童话故事等。

(三)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

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的组成,不只是一个地点、一本书。人,才是引导儿童学习“与书对话”的关键。整个阅读行为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人。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低年级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

(1)让孩子学会两种分享。①分享热情。孩子们经常与朋友们讨论一本书,那是希望别人也能一起分享自己对这本书的热情。而那些尚未接触这本书的孩子,不免会对书里的内容进行美好的想象,与此同时,他的兴趣也就被激发了起来,进而产生了想要去读一读这本书的念头。这样的分享,可以加强孩子们之间的语言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孩子读书的兴趣,真可谓一举两得。②分享困惑。很多孩子读完一个故事后,都会歪着脑袋不解地问身边同样读过这个故事的小伙伴:“你看得懂吗?”或者“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就是疑问的产生。低年级孩子的天性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有时候为了一个小小的问题,他们会一整天念念不忘,一定要和小伙伴说一说,这就是讨论的开始。分享困惑是孩子积极思考的结果。在分享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惑时,孩子们也会发掘出阅读这段文字对自己的意义。

(2)让孩子学会三种表达方式。①说给自己听。孩子们有时会自言自语似的把以前读过的故事复述出来,即使没有听众,他们也乐在其中。“说给自己听”是孩子想要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方式。②说给别人听。说给别人听可以让别人对自己的发言有所诠释,从而提出建议,让自己对阅读内容有更多的收获。③大家来发言。加入一个讨论组,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团队,每个成员都不可能全知全能,但大家各尽所能,互助合作,就可以发掘处文本中的那些单凭个人无法理解的内涵。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在我们的生活里,处处都有儿童阅读的机会和内容。把握时机,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他们语言理解能力、发展想象能力、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独立性、好奇心和创造性个性,促进他们个性的和谐发展。如:可以开展读书比赛活动,创编故事活动,故事情节表演活动,自制读书卡活动等。

创设阅读环境对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与儿童一起探索和学习,打造有系统的、安全的、层次分明的阅读环境,为孩子打造一座美丽的阅读之园。

参考文献:

[1][英]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的阅读环境》.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