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地理课的特点十篇地理课的特点十篇

地理课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3:12

地理课的特点篇1

关键词:新课程活动特点

新课程所有教材都加大了学生活动的力度,特别是摒弃了过分追求知识点记忆和应试要求,转而设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地理技能的学生活动。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以湘教版为例,地理必修1活动内容占全部内容的25%)。新课程地理活动教学和旧课程相比较,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实践活动的场所从“课外”发展到“课内”

目前开展的地理活动教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整合。传统的地理实践活动大都游离在正规课堂教学之外。近几年的地理活动教学实验也表明,只有将活动教学与常规课堂教学很好地整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地理教学的改革。既然是与地理课程融合的活动教学,活动的形式也就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实践活动多以野外室外活动为主,现在室内的大型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多,例如,角色扮演的模拟学习、制作活动如制作地球仪、堆塑地形等、简单的实验或验证活动等。这是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转向课内的必然结果。

二、实践活动的主体从“课外小组”发展到“全体学生”

实践活动从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到与课堂教学整合,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参与者由过去的少数学生变为全体学生。现在的地理实践活动示范课,大都是全班同学共同参与,使每个同学都能有机会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学习并得到提高。

三、从强调获取直接经验转向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过去的实践活动强调“直观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目前的地理实践活动除了这两个目的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控制学习过程,从而增强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从知识系列转为问题导向

当今的地理实践活动教学与传统的课外活动的另一个显著区别是更多地采用问题导向,而不再是单纯的地理知识的深化。问题导向的活动教学使得学习过程有类似进行科学研究项目的过程,而不再是简单地验证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实习”。同时,也使活动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了更多的联系。

五、从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主发展到地理学习的各个方面

地理课程因其学科特点而特别重视实践活动,传统的地理课外活动多以对自然地理方面的探索为主.随着课程中人文地理内容的增加和环境教育内容的渗透,对环境保护的调查、人口的调查也逐渐增多。近些年,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表1中列出的活动主题也能够说明这一点。

地理课的特点篇2

   日本

   日本现行的中学课程中,地理教育虽然仍然冠以社会科的名义,实际上有独立授课的地理分野,其教育目标为:

   ①通过对日本及世界各地的学习,培养地理概念与方法,开拓广阔的视野,培养学生加强对我国国土知识的了解。

   ②因日本和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有各地方的特殊性及一般的共同性的状况,从中培养正确理解各区域及其居民生活的基础。

   ③整理日本及世界各种区域知识,从理解各区域的相互关联中,思考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④人类和自然或社会的关系,是根据人类活动产生变化的。通过这种理解,认识环境及资源的重要性。

   ⑤培养以直接接触地理事物来进行正确考察所必要的能力,及对地理事物能根据适当的资料,给予恰当评价的态度。

   日本中学课程纲要根据教育目标“基于广阔的视野,加深对我国国土与历史的理解”,特别注重对日本国土的认识,其课程纲要可分为世界、日本及国际社会中的日本等三部分。

   (1)世界的各区域

   ①多样的世界a、世界各国;b、人们的生活与环境

   ②各种区域

   (2)日本的各区域

   ①从世界看日本a、国土的成立与自然;b、日本人民的生活

   ②周围的区域

   ③各区域

   (3)国际社会中的日本

   ①日本与世界的联结

   ②日本与国际社会

   从纲要的安排看来,中学校的地理仍以“周围、日本、世界”三个区域为范围,并特别重视自己国家的学习。

   印度

   根据1988年印度公布的全国参照使用的课程大纲,初中(九至十年级)地理综合在社会科中,和手工、自然课和历史课联系在一起。高中(11至12年级)学术班开设地理选修课,职业班一般无地理课。初中大纲的重点放在区域地理中的本国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观察观测。现在地理教师一致主张增加政治地理的内容。区域地理学习是由周围环境开始,然后引导学生逐渐学习外国地理。高中地理课程重点放在基本原理、规律和地理学应用方面,以启发性问题的形式,以人类居住问题为线索展开。印度还很注重农业地理。现在教师们认为初中地理教材要向自然地理学倾斜。

   中学地理大纲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自然地理和天气观测、区域地理、地图实习。

   (1)自然地理和天气观测

   从讨论冰川、火山、地震、喷泉现象入手,展开到自然地理的一般原理。如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昼与夜、四季、经度和纬度、时差等。使学生获得充足的有关地球表面组成及岩石圈的知识。使学生获得波浪、洋流等海洋地理基础知识。气候原理,其中地球上气压与风的分布、成因是这部分内容的主要问题。高年级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要让学生做大量的天气观测。从记录气温、气压开始(有时需记录降水量),然后将记录写在布告板和图表上,画出统计图表,显示年变化。这样,还能让学生总结出一般原理规律。

   (2)区域地理

   分为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课程a和以逻辑学为基础的课程B(如表5)。在向学生介绍世界时,可通过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故事和旅行故事、传说故事等形式来教学。

   表5印度中小学两种基础的区域地理阶段和年级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课程a以逻辑学为基础的课程B预备阶段1—4家乡地区地理家乡地区地理过渡阶段年级家乡邻区地理,本邦地理家乡邻区地理,本邦地理区5年级概要介绍世界及印度与世界的关系简单介绍印度与世界的关系域6年级南半球三大洲美洲

   7年级北美洲和亚洲亚洲和澳大利亚

   8年级欧洲和大不列颠联合王国非洲和欧洲

   9年级详述印度并简介世界印度和世界

   10年级从考试角度把世界作为整体来学习从考试角度学习以上内容阶11年级区域方法区域方法段12年级区域方法区域方法

   概略学习世界之后,学习分洲地理。学习一洲时应与其他大洲联系。如欧洲与亚洲相连,称为欧亚大陆;亚洲南部与大洋洲相接。另外,分洲地理教学中应注意:广泛的概括方法不适合低年级,低年级学生只接受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反映形式。高年级区域地理学习,其中最重要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专门引向地理基本原理,如地势起伏的高度、矿产资源、气候和土壤条件如何在发展人类各种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于区域地理中大洲的教学顺序,不同教师可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因欧洲、北美知识较地理复杂,建议推迟到这门课后面部分学习。而南半球三大洲自然地理结构相对简单,它们都有相似数量气候区分布,另外它们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比较相似,因此放在前面学习。也有把北美放在前面讲授。但无论哪种方案,一般印度地理是放在最前面学习的,成为第一学年地理课程的主要部分。

   大多数教师倾向采用课程B。在这一方案中,世界被划分为南北成双的区域。南北美洲合在一起先讲,然后是亚洲与澳大利亚,非洲和欧洲。每年在详细讲授基本原理时,主要气候区都能复现。

   在高中阶段,课程a与B中,学生都要在教师辅导下研究一个区域突出的特征、现象和问题。通过以往学习大洲区域地理的经验,使学生能透过各大洲某一问题和特征看到世界所有大洲共同具有的特征和问题。

   (4)地图实习

   地图实习的内容包括用所给比例尺制订一张地图、等高线和剖面图,介绍军事测量地图并作有关练习,向学生介绍测量、制作地图的过程,惯用图例符号等。

   地图实习前的知识教学中有一个难点——等高线,可用模型、幻灯练习法相结合来讲授。具体方法如下:

   a、用一座木制山的模型,画上等高线。沿等高线横切成若干剖面,再用一个铁钉在中心穿过,将山固定。然后在一张固定在中心铁钉底下的纸上逐一画出沿等高线横切的剖面轮廓。

   b、把学生们知道的本地区等高线模型拍成照片,如果原模型是依据一定间隔高度涂上不同颜色的,那么这张照片就成了彩色地图。

地理课的特点篇3

关键词:微课;高一地理;生活化;综合性

微课是在科技飞速发展下诞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是多媒体家族中的一员。微课主要是由课堂教学视频组成,同时还包括有关教学设计、素材、教学反思、课堂练习、教师点评等辅助教学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利用微课,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一、地理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主要特点包括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容量小、主题鲜明、反馈及时、针对性强。高中地理微课在具有微课的一般特点的同时,还具有独特的学科性质。

1.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要将学科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选择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地理现象与教学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如在学习“常见天气系统”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新闻节目中对“台风”的预报,提高对台风危害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学习台风形成的原因。

2.更有趣

地理微课能够将大量信息通过多媒体文字描述、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传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并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形成刺激,因此微课中的地理课显得更有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自己搜集的赤道到两极的地表景观和自然带的图片,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更替规律。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快速总结出规律。

3.综合性

教师在制作地理微课时,要联系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特点,把学生的心理特点作为出发点,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并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地理微课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时要体现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地理课堂的感染力。地理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明确知识要点

地理学科中的知识点较为散乱,但又很重要,这时微课就担负起了重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预习,然后结合多媒体课件出示导学问题,将知识点规划出来。如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学生预习完对“水训练的类型”“水循环的环节”等知识点还是很模糊、零散,教师在微课中可以利用幻灯片的形式将水循环的几种类型用动态画面展示出来,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从而快速掌握水循环的概念。

2.将难点形象化

微课能够有效地将枯燥、复杂的知识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形式,这样,教师不用再进行口干舌燥的讲解,而且学生理解也更快,接受起来也十分容易。如在学习有关气流的运动时,气压的形成过程是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动态画面向学生展示地面受热不均匀时空气的上升和下降运动,帮助学生理解高低气压的形成。

3.体现个性化学习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对于课上的学习内容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需求。有的学生学得快,课堂剩余学习时间多,那么他们可以通过微课来进行知识拓展或者预习下一章节。

4.进行课堂小结

微课可以通过知识的再现,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并回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步骤。如学习完地球自转和公转后,将知识综合到一起,让学生将两者进行对比,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三、应用的原则

在地理课上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要做好微课教学设计,明确设计的目的和针对性。微课不是为了点缀课堂,而是将重点或难点用较短的时间集中展现,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时,首先要明确微课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的办法。较长的、特别复杂的内容显然不适合用微课的形式传授。此外,新课标还提出了学习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地理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时要注重联系生活,设置问题的难度不能太大。

综上所述,微课虽然还未被广泛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但它给教学带来的影响还是巨大的。微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化资源,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地理教师要在正确认识微课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微课资源,通过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个性化高效课堂。同时,微课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学生可以利用微课掌握自己的学习节奏,能够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秀明.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

[2]何芬.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差异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地理课的特点篇4

关键词:课程基地;学科本位;课程引领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13-03

2011年,江苏省首批高中课程基地成立,于是,课程基地作为课程改革十年征途的又一亮点进入广大教育者的视野。但如何理解课程基地?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在哪里?物化成果与课程基地建设的关系如何?这一系列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一线的探索者们。本文试图从课程基地建设的特质、基础、目标、内容等方面廓清课程基地建设的思路,以期对课程基地建设者们能有所借鉴。

一、课程基地建设的特质

美国奥恩斯坦等学者在《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一书中列举了五种有关课程定义的基本看法,如课程可以定义为一种行动计划,或一种书面文献,包括达到设定目标或目的的策略;课程可以从广泛的意义上定义为对学习者的经验所作的处理;课程是一种系统,用于处理人与过程,或使系统运作所需要的人员组成和程序;课程是一个研究领域,包括其理论基础和知识领域,以及其自己的研究、理论、原理和对这类知识进行解释的专家;课程还可以从学科内容或内容组成来定义等等。既然课程的定义是纷繁复杂的,那么,对课程基地的定义则也是比较困难的。对于课程基地这个新生事物,有人认为,它就是学科基地,就是活动场所,就是展示教学成果的地方,因此,如何界定课程基地的内涵与特质,对于推进课程基地建设,提升教师课程实施水平,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等至关重要。

第一,基于校本底色。课程基地从主题的选择、内容的突破再到过程的落实,每一步都具有很强的校本性。尤其在课程基地建设的酝酿初期,学校要组织专业团队围绕课程基地的筹建进行深入的研讨,要能够从国内外相关课程建设的比较研究中拓宽视野,从而增强对课程建设的校本分析和自我审视,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鲜明校本底色。

第二,基于课程统整。课程规划的研制是课程基地建设的起点,也是夯实基础的第一步。其中,课程规划需要阐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的问题,以课程统整的理念高屋建瓴地对课程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对课程基地建设者们把握正确的课程发展方向意义重大。

第三,基于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养成良好的做人做事的习惯,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是课程基地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课程基地建设就是要通过学生主体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如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研究体验活动、动手操作活动等,促进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培育学生对课程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思维品质。

第四,基于技术创新。课程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手段、设备去帮助、引导、辅助学生的内涵学习、自主性学习。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有效嫁接,提高课程基地的技术水平,彰显现代教育的高质量与现代化水平。

二、课程基地建设的基础

课程基地是学校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程实施的重难点问题,积极探究,勇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实践能力和批判精神,促进学生健康而又个性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场所。也就是说,课程基地能够为高质量的教学提供服务,为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为课程文化建设提供更坚实的基础。课程基地建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对原有课程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再创造的过程。原有的课程发展基础关键在于积累。

学校的根基除了涵盖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特色以外,还包括学校在课程建设上的发展状态,尤其是课程基地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如这门课程对于学校的意义和价值。课程的根基主要指这门课程实施的经验累积,既指量的变化,也指质的发展。首先要审思的是课程建设的理念是否清晰?这种理念能不能直击这类课程实施与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如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生物课程》基地,它开启的是生物课程的全实验教学模式,解决的是课程改革中实验教学的难点问题;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的《环境生命》课程基地,它要倡导的是生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的是生物课程到生态课程的发展。其次要审思的是课程是否得到了整体的建构?在整体建构中又有哪些重点突破的领域?再次要审思的是有多少发展绩效可以显现出来?比如学生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到的如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等,能够感受到的如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教学的发展,如有哪些教育实践活动已经进入了常态教学的状态;教师的发展,如教师的课程理解力、课程素养等等,以此来反映这门课程已经具有了哪些影响力。最后要审思的是教师之于课程的力量怎样?如课程的师资条件如何?教师的结构怎样?教师专业发展的期望在哪里?通过盘点和反思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能够为课程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基地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课程基地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回答这门课程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实现怎样的价值与意义。因此,目标要有高度,但又不能脱离课程本身。

课程基地建设的目标首先在于践行“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学思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全体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正如阿姆斯特朗所言,围绕核心课程设计组织的课程重点强调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和个人问题。在一种称为“预先计划核心(preplannedcore)”的变量中,教师和别的专业人员事先确认了这些问题,然后,他们运用这些信息向每一年级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经验。另一个变量——“开放核心(opencore)”,却并没有表现出预先计划的特征,相反,在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更愿意集体决定他们要学习的内容。“开放核心”优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他们认为最合适的内容。由此可见,课程基地建设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愿望。其次在于努力从学科文化上升为课程文化,通过课程文化的浸润,实现人的培养。也就是要回答怎样培养人?再次在于突破学校教育的“异质化”多样特色发展,通过课程建设孕育课程特色文化。也就是要回答什么是特色课程文化?特在哪里?

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是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也是建设工作始终围绕的重要抓手。课程基地建设者们在准备广域课程设计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要决定广域课程设计所涵盖的内容要素,以及包含这些课程内容要素的具体项目。这里需要明确阐述的是课程基地建设的子项目是什么?如何分步实施?预期结果有哪些?例如课程体系建设、实验体系建设、评价体系建设、资源体系建设、校本研修体系建设等等。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既要体现物化成果的直接转化,又要涉及对教与学的内涵的研究,从而形成课程建设价值观乃至课程文化。也就是说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既要呈现宽阔的课程视阈,还要直面基地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领域。综上所述,课程基地建设内容的厘定,需要从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等多种角度来思考,这也说明了课程基地建设要“跳出学科看学科”的重要价值。

四、课程基地建设的创意和效能

对于课程基地建设者而言,基地建设的创意要立足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实际,从学生的学习论、研究的方法论、教育的实践论等多个视角捕捉创新点,创新点的提炼亦是考量建设者是否有宏观的教育视野,是否有敏锐的实践洞察力,是否有清晰的思辨力,是否有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过程。简言之,课程基地建设的创意要去回应一些基本的问题,如有哪些先进教育理念的支撑或渗透?是否解决了学校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或活动有直接或间接的飞跃?总之,创新点的提炼要跳出建设工作细节,从教育学的视角宏观把握课程基地的发展方向。当然,特点与特色的形成绝不能刻意去营造或生搬硬套,而应在学校基础、课程特色、师生发展实际与社区资源等方面做足文章。笔者认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的成长特点,把握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坚守教育教学常规要求,就能够展现课程基地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与特色。

课程基地建设的效能分析是整个课程基地建设成功与否的缩影,要具有前瞻性。建设者们要能够系统构思、多元论证课程基地建设的效能,如对课程基地建设的显性效能、隐性效能、可以量化的效能、不可以量化的效能等等都能有很好的预期,而不能用粗线条的文字模糊课程基地建设的本义。其中物化成果是课程基地建设中创生出来的产物,是教育思想在教育生活中的现实载体,它并不能成为课程基地建设的唯一目标和核心目标。

五、课程基地建设的落实和保障

课程基地建设的主体是学校,但离不开学校以外的各级各类机构的合作与支持,如社区、政府、高校、公司企业、科研院所等等,全民共建的重要思想要在基地建设的落实工作和保障体系中得以彰显。

学校在落实保障中还要进一步考虑项目资金的分配重点,及时做好预算,尤其是实验室的改建、校外基地的拓展、体验馆的创建等等。资金的投入要为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进行,切忌不能让资金的投入成为设备闲置的源头。

课程基地建设的时序进度不能仅仅停留在材料撰写、阶段论证、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等简单的思路上,而是要围绕重点建设内容形成具体翔实的基地工作推进路线,要体现全面实施、分期推进、重点关注的全局意识。

地理课的特点篇5

一、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的内涵

每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诸因素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使之具有独自的特点。一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相当完整,它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的有机体现,即形成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换句话说,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风格是根源于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而表现的教学形式,它作为完整的有机体总的特征,是在艺术上获得相当成就的一个标志。

并不是任何一节课堂教学都有明显风格的。平淡乏味的课堂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独自的特点;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能达到有机的统一,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没有风格的。

二、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风格受课堂教学内容和时代要求的制约。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就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地理教学内容与地理教学形式有机统一的课堂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风格总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的特点呈现出来的。人们对课堂教学风格的认识,首先是从课堂教学的形式、特点感受到的。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以素质教育为准绳,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及适当的教学用具为依托,恰如其分地表现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好学、会学、学会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正确的地理观,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教学形式的特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点:一是有一个诱人的新课导言。生动诱人,精练点题,设有悬念,可探讨性强。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受思想认识水平、课程时间安排、高考、中招考试导向等诸因素影响,通常情况下,不重视地理课,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但是,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又往往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一方面他们要对问题追根问底,知道其所学知识的用途,另一方面,他们又急于要显示自己的才能,个个跃跃欲试。这就为设计好新课导言,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思想基础。而经过挖掘加工后的生动、诱人、带有悬念的新课导言,一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上来。兴趣和好奇,促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直到把悬念化解,问题解决,找到答案为止。至于兴趣点和好奇点的选择,可以放在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地理热点问题、最新事件、乡土内容、奥秘探讨及新式教具等上面。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课导言切忌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冗长肤浅。精练切题则是这一风格形成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二是浓郁突出的“地理味”。人地关系,空间概念和地图教学,是地理课堂教学体现“地理味”的三个突出表现。其中,地图教学是关键。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包括区位概念和区域概念),使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地图,正确分析和说明地理问题,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则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教学独特风格和特色所在。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无法进行地理课堂教学。

三、锻炼学生的胆识和心理素质

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用一幅或几幅地图,包括地理示意图表、地理漫画及素描图、人地关系相关图、地理模型图等,便能生动直观、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并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恰当的地图教学,首先从识图开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的结构,然后再逐项逐条紧扣教学内容启发设问,让学生通过位置以及相关事象的分析,读出图中的地理内容和地理特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作地理成因分析和地理规律分析。对多种要素叠加的图,则采用分要素化繁为简,分解教学,最后再叠加恢复地图原貌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地图的展示,可通过挂图、板图、幻灯、投影、微机等多种手段进行。

通过识图、拼图、填图、绘图、联想分析图的反复训练,学生的手、口、脑并用,其观察力、记忆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诸多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进而,把知识落实在图上,达到会学、学会、会用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胆识和心理素质。

(一)感染力极强的教学语言

教师灵活并恰当地运用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板书语言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或绘声绘色,或幽默诙谐,或启发诱导,或慷慨陈词,或点头赞许,或热情鼓励……总之,适时适度使用语言修辞手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勇于提问,大胆发言,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同时,配以新颖、美观、快速、精练的板书、板图和板画,醒目易记,就能强烈地吸引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使其如醉如痴,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受到陶冶,得到锻炼,学会知识,掌握方法。

(二)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

地理课的特点篇6

[关键词]经济文化类型;语文课程资源;文化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52-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西民族地区学困生发展策略与语文德育的功能研究”(2008C21)。

[作者简介]韦美日(1964―),女,广西环江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民族地区语文德育。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的奇怪现象:一边是课改实验的“泛人文化”,表现为在公开课或是教学竞赛中,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进行漫无边际的拓展延伸,忽略了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一边是学校的常规教学中的“去人文”,表现为课堂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扎扎实实进行应试能力训练,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随意增减。

一、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现象背后是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导下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使语文课堂教学僵化、老化,局限于狭小的语文课程,受制于语文教学的狭窄空间,不能进行真正的跨学科、跨领域、面向生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实践的功利化取向

语文课程改革中,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事实上有其内在联系,即语文课程实践中的功利性价值取向侵蚀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性价值取向,导致对语文课程理念的浅表理解,或者是误读。在教学行为上则表现为阳奉阴违:在展示语文教学改革成果的实验课上,尽可能多地增加人文性的内容,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会获得比较高的评价;在常规语文教学实践中,认认真真落实语文知识点,尽量吃透语文考试的内容,在各种语文考试中成绩优秀,会得到大家的承认。这种过于功利化的语文教学活动必然走向经验性和机械化,轻视排斥理论指导,惰于实践创新,消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改革旗帜掩护下,走的是应试教学的老路。

(二)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研究的单一化

要摆脱语文教学的经验性和机械化的惯性倾向,语文教学就不能只顾在自己的领地上埋头耕耘,还需要具有宏观的、全局的战略眼光,超越眼前的功利性需要,为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未来谋划,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运筹帷幄。语文教学立足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只是在实验课中表演人文性,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不只在语文课本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其途径和方法是无限多样的,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更需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不同学科的理论可以为语文教学开辟新天地,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族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所关注的经济文化类型及其对经济文化类型的研究方法,为成功地利用本土的语文课程资源提供可参照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引导语文课程实施走出“泛人文化”和“去人文”的泥潭。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及其发展

(一)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提出

人类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是“苏联专家CH托尔斯托夫、mt列文、HH切博克萨罗夫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共同提出的。”[1]“1956―1958年期间,时任苏联民族学研究所东亚和南亚室主任的切博克萨罗夫到我国中央民族学院进行讲学。期间,我国学者林耀华与他共同撰写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一文,全面地运用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研究中国民族问题,踏出了此理论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研究的第一步。但在之后2o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林耀华的学生张海洋开始继续此项研究,其硕士学位论文便是《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研究》。”[2]苏联的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1]林耀华先生认为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1]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罗吉华文章所说的“本土化研究”是指中国的人类学家用苏联专家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认识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在研究实践中修正完善这一理论,使之更贴近中国民族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服务,这一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延续。50年代,林耀华先生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结合东亚各个经济文化类型的情况,区分了三组经济文化类型:第一组,以狩猎、采集和捕鱼起着主导作用的类型;第二组,以锄掘(徒手耕)农业或动物饲养为主的类型;第三组,以犁耕(耕耘)农业为主的类型。[3]他还对每一种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范围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为建立和运用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基本的研究框架。其优点是将研究置于东亚的大背景中进行比较分析,有一个中观的认识角度,选取了每一类型中的典型进行描述,加深了对某一类型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其不足是未能深入到中国领土上的56个民族的生态环境内部,了解其具体的生计方式,区分其经济文化类型,其研究成果依然是一个大致的轮廓,没有构成一个细节完备的逻辑体系。

林耀华先生主编的1997年出版的《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在原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实和完善。首先,阐明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含义及其作用,强调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它在学科理论方面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论方面指出了它的一系列操作规范,为正确理解和实际运用这一概念指明了方向。其次,阐明了其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使其方法论意义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内容方面和现实生活领域,有效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强化其实践意义,把它从纯学科的认识论逐步发展为能为解决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理论。与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所提出的内容框架相比,《民族学通论》区分了类型组里面的具体类型。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包含两个类型:以鄂伦春族为代表的山林狩猎型和以赫哲族为代表的河谷渔捞型;第二组,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分为四个类型:以部分鄂温克族为代表的苔原畜牧型,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戈壁草原游牧型,以哈萨克族为典型的盆地草原游牧型,以藏族为典型的高山草场畜牧型。第三组,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区分出六个类型: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牧耕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绿洲耕牧型、平原集约农耕型,最后一种类型还区分出两个亚型:北方亚型和南方亚型。[4]

《中国经济文化类型》和《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的内容相比较,有三点不同:第一点,类型组名称有变化;第二点,类型组中的典型变成了具体的类型;第三点,各类型的经济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综合性的特点更为突出。这三点变化把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从东亚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中凸显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来考察,因而从名称到特点都更符合中国民族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历史以来形成的各民族的居住格局,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这个体系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它突出了中国地理环境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有利于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规律,能更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其不足之处是由于顾及到经济文化类型的综合性特点,虽然提到了建立有层次的立体结构的四个内容,但在具体阐述内容时,没有对构成这种综合性的具体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相应的描述,即其类型内部的基本结构仍然有待完善。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教育中的应用

在哈经雄、滕星先生主编的2001年出版的《民族教育学通论》第四章第二节《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中,在林耀华先生所下定义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首先对世界民族及民族区域的经济文化类型进行一个粗线条的分类,然后对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进行初步探讨。”[5]这里区分出四个经济文化类型组,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二组,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温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三组,农业经济文化类型,包括山地雨林混合农业和犁耕农业;第四组,现代化工农牧业类型组,包括三种类型:高度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商品化的种植园农业、城镇工农业综合经济文化类型。基于世界教育的多元文化背景和民族教育的视角,其内容的特点也很鲜明,第一点,从“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来区分的经济文化类型,与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相呼应,吸收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的中观视角并赋予时代特色;第二点从“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出发进行研究,重点不在于构建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而在于探讨其特点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影响。这一论题的优点是简洁明了,突出特定研究视界中的经济文化类型的核心内容,其不足在于宏观角度必然要牺牲许多具体的内容,而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的许多特点是要通过具体细节才能得到精确反映的。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在本土化的实践中,经济文化类型的区分更加能体现中国区域民族分布的特点,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强化了它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启示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但在民族学的发展和民族学研究中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其对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重要的启示。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立足于本地的物质文化基础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充分地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民族学对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起源和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条科学的认识途径。”[4]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要从认识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开始,进而认识其物质文化的特点,这一认识途径对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来说尤其有价值,因为它是自然的馈赠和历史的遗存,不须投资。广西民族地区大部分都属于“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中的“丘陵稻作型”,“水稻种植与干栏式建筑的结合是丘陵稻作型的基本文化丛结。”[4]这是与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物质文化,如水稻的起源和分类,水稻种植的知识,干栏式建筑的特点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物质文化的认同。不仅如此,本地物质文化资源进入语文课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面向不同的学科领域

对世界民族的分类有各种角度和方法,但各种方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如语言谱系法,能准确标出各民族在历史上的亲缘关系及接近程度,但却不能标出各族群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和生计方式的特征,这正是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长处。[4]就是说,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综合运用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决了本学科的理论问题。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无限广阔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如果局限于本学科领域,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语文味”,只重视“语文”的课外读物,或者只圈定在“语文教学辅助材料”的范围里面,那么语文教学就很难逃脱没有“文化”、脱离现实生活的宿命。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其获取知识的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意义的,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必须不断从各个学科领域中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再以“语文”为核心,对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重视背景知识的运用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重视对各种经济文化类型的纵向的历史考察和横向的地域差异比较,其经济文化类型组的排列就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经济文化特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执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也是考虑到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而经济文化类型的形成是一个长远的历史过程,因此要真正了解其类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就必须了解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地方乡土知识体系的构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知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否则三级课程体系的建构就失去了实质意义。语文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正确应用不但是语言文字本身的事情,还有语言文字涉及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也只有关注了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语文课程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才名副其实,才能在三级课程体系中发挥它的基础作用。“纯语文知识”的教学,其实只重视语言形式方面,而抛弃了文字的丰富内涵,是缺乏“文化”的语文课程,无法完全承担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任务。

(四)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建构

“了解作为人类进化的遗传和变异背景的经济文化类型,必然能使体质人类学的认识途径得到丰富。”[4]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也可以开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眼界。因此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应该重视作为课程资源基础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认识和研究,重视在经济文化类型的基础上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始材料的积累。这些资料应该把已有的体质人类学、民族志的资料包含在其中,眼光不能只局限在语言文字的范围内,也应包含物质文化,如民居、生产工具等要素,要透过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去理解和传承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传统。语文教学的目的从来就不是语言文字本身,而是以它为工具掌握其中的文化内容,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另外,为了使经验的积累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需要借助其他学科先进理论的指导,但即使是有亲缘关系的交叉学科,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其构建的理论体系首先必须能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而不是解释相关学科的事实和现象。希望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摆脱不了模仿和借用的惯习,最终会使自己处于缺乏适切的解释框架的状态,无法建构一个能充分阐述学科特点的理论体系。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目前就处于这种尴尬的状态。要有所作为,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也只是手段,目的还在于,在积累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民族地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才会走上有序发展的道路。

(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仅本身就注意环境、地域和经济、文化的综合因素,而且还有一个历史民族区或历史文化区的概念与之相辅相成。”[4]因为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这种独特视角和研究路线,使其区别于民族学的其他理论,对中国民族经济文化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也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为其他学科领域的借鉴和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把它运用于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领域,就要注意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与经济文化类型的契合度。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具有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适用于国家课程体系,而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除了具有上述特点之外,还有适用于地方、学校课程体系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母语思维和汉语思维的转换、兼容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历史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的变迁问题,这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经济文化类型之间的结合点。

(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发展指向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本民族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减轻文化变迁中不可避免的心理压力及其他方面的消极影响”“保持其应有的文化特点”。[4]应该说,这不仅是民族学及其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努力的方向,也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努力的方向,当然也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在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和鉴别过程中,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三个内容:第一,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是否具有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第二,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促进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第三,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反映本地区经济文化变迁的特点。按照这一标准,并非所有的民族地区的乡土知识都适合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实就是一个价值选择、文化选择的过程,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的确定就是一个关乎教育哲学的问题,是民族学和教育学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而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则是各学科当前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综上所述,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学研究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出发,对作为同样关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而言,它所受到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把服务于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为立足点,关注本地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语文学科的需要出发,有效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与经验进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就有可能有效解决当前语文课程实施中的经验性和机械化倾向,走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邓红,李天雪对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再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3):80

[2]罗吉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与民族地区地方性校本课程的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12

[3]林耀华民族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04-142

地理课的特点篇7

关于一节好的历史课的讨论如果是在历史教学行内研讨,大家可以提出若干很专业化的衡量标准和条件,前不久,笔者应邀参加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组织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中)优质课大赛与研讨活动,听到一位非历史专业的学者对本次竞赛的同课异构单元历史课堂教学的总结点评,其中有一句话引起了笔者共鸣:好的历史课一定要有足够的“历史味儿”。联系这次历史课堂研讨活动的课例,与会历史教学同行深感这个点评看似直白平常,也没有多少深奥的理论,但却一语中的,耐人回味。

怎样理解这里的“历史味儿”?笔者的解读是,一节好的历史课,设计思路尽可以独具匠心、教学目标尽可以丰满深刻、教学内容尽可以大胆整合、教学模式尽可以鲜活开放,教学媒体手段尽可以丰富多彩……但无论如何巧妙构思、怎样整合设计,都应以不破坏甚或凸显历史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基本属性为前提,诸如历史的时序性、线索性、具体性、阶段性、联系性、综合性、故事性,等等。其中,就初学历史的初中学生而言,时序性(含空间)和线索性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因为历史进程的展现是以时间为坐标的,历史的发展、变化、延续等状况均可从时间上体现出来,历史认识也是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历史知识的学习一定以时间顺序为基础,“脱离特定时间,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①这些应是历史教师在设计教学中绝对不能忽视的基点,唯有围绕这些基点来设计和施教的课堂,才可谓靠谱的“历史课”;唯有这样的课堂,方可使即便不大懂历史的人,也能被历史课堂所吸引、所打动,不经意间品味到足足的“历史味儿”。

新世纪课程改革以来,在新研制的历史课程标准中,继承并发展了有关加强历史学科基本特征教学的思想理念,2011年修订版初中历史课标分别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历史教育须遵循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更为鲜明地阐述了以时序性、系统性、联系性为基础的历史基本特征,以使初学历史的初中学生,初步获得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②

诚然,新课程改革倡导了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理念本身是积极的、先进的,值得我们结合学科教学实际逐步实践、贯彻。但不论贯彻实践什么理念,不论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还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抑或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整合等等,均须以保证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为前提。若失去历史学科的特色,失去历史课堂的“味道”,也就失去了历史教育教学的基本意义。因此,我们的历史教师须时刻关注学科自身的基本属性和特征,紧紧扣住这个属性和特征来考量和设计教学,从历史的视角去审视历史、思考历史,在此前提之下,再根据实际与可能适当考虑与其他因素的综合、整合。

本次活动中三位教师围绕着《交通工具面面观》进行了同课异构,基于多种原因,在把握与彰显历史学科特点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设计1的基本思路是好的,分别从交通工具发展历程、发展原因、意义影响几个方面,以问题情境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材料情境内容也很丰富。但在本应重点铺陈的“发展历程”的设计上太过简单,课堂上仅通过几幅交通工具的图片,进行了简单的浏览式解读,缺少相应的历史材料,尤其看不出历史的时空的“发展线索”,因而无法落实交通工具演进、发展历程(时代、时间、地域、环境等)的教学任务,学生也无法形成明确、清晰、具体的关于交通工具发展的历史表象和概念;本课教学的另一重点之一――“意义影响”,也没能按照历史事物的逻辑设计――即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分别带来哪些不同的历史影响。由于对交通工具发展的时序性、阶段性、联系性的表现揭示不足,因而,尽管整堂课问题情境设计不少,材料运用也较丰富,也注意了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注重学生主体学习过程的设计,但最终给听课人的总体感觉还是欠了“一口气儿”――即缺少了一点儿“历史味儿”。

设计2的突出特点是紧密联系授课教师所在地――海南,课题表达为《交通工具的变迁与海南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入乡土历史材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情感教育,是很有意义的,这既是历史教育的传统做法,也是新课程强调的一个理念和要求。但笔者认为,处理这样的课题,须牢牢把握课程目标的内涵与要求,处理好课程本身内容与地方史、地方材料的关系,其基本原则是要以更好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更好地落实课程规定的教育目标为前提。然而,本课设计恰恰在这里出现一些问题:在整合海南地方史讲述交通工具演变历史的意图下,既想突出海南地方材料,又要考虑交通工具发展历史本身的内容;既要从史实中分析出人类交通工具发展的整体影响,又想从海南地方材料中挖掘出某些特殊认识,而又缺少一个符合本课教学目标要求、体现学科特点、统一系统的整合思路,从而导致教学设计和教学首鼠两端,既破坏了交通工具发展演变的时序性、联系性、整体性,也没能贴切地彰显海南地方历史的特殊教育意义。

设计3之所以被行外学者认定为富于“历史味儿”,源自多方面因素,包括执教教师富于“历史味儿”的生动语言,朴实、自然、本真的教态,巧妙的内容呈现方式和师生间生动的互动方式,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等。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还在于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了历史学科基本特点。

第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正确,教学思路与定位准确。交通工具的发展见证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交通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教师确定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是“探究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以及交通工具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积极和负面影响”;“教学重点是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及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教学难点是交通工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对这个课题内容的理解以及中心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理解与把握比较准确,教学形式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运用、师生互动的设计,特别是教学内容的整合,地方史内容的嵌入等,都紧紧围绕对本课内容的这个理解与把握。这也成为本课设计与教学凸显历史学科特点的基础。

第二,着力于基本历史知识的教学。教师基于对历史学科特点和本课教学内容的准确理解,以及对教学对象认知能力水平、兴趣特征的把握,将有关交通运输工具发展演变的基本历史知识作为本课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如教师对学情的分析是:初中学生“大多数对交通工具比较感兴趣,比较喜欢汽车、轮船,喜欢看电影中汽车特技,喜欢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去旅游,但他们通常缺乏对交通工具纵向演变的相关知识,缺乏对交通问题的深入思考”。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有关交通工具演变、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形成知识系统。

第三,紧扣历史时空、时序要素,创设情境,具体呈现交通工具“演变与发展”的具体史实和历史过程。本设计明确地将交通工具“演变与发展”作为教学重点,并在课堂上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时空(本部分内容约占到教学设计篇幅的4/5,课堂时间的2/3)。

教学设计对交通工具发展演变的具体时期和阶段进行了清晰的划分界定,即分为古代、近代(19世纪上半、19世纪末至20世纪)、现代。通过明确的分期,给出属于哪个时代的情境,并感受特定时代交通工具的特征。其中,教师将古代、近代(两段)列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内容处理上,巧妙运用“时光机器”(多啦a梦―初中学生喜闻乐见,形式上又吻合了历史时序性的特征)的形式,创设了历史时光的“三站”情境,通过生动地再现历史场景,围绕时序、时空要素,一步步完成由远古到近代(20世纪)交通工具演进过程的教学。在穿越之旅“每一站”的教学手段上,注重历史细节的设计与呈现,通过有关交通工具真实的历史照片、视频、音频等,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历史情境。如古代的交通工具,通过古代水陆战争、战事场景的视频,判断当时使用的交通工具:马车、轿、船等,其动力是人力、畜力、风力等;视频及图片展示19世纪上半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开动、人们兴高采烈乘坐的场景。教师引导学生从交通工具的名称、发明人、发明时间、发明背景、驱动动力等问题,紧扣时间、地点、人物等历史要素,逐一讨论解决。随后,引导学生联想、迁移,推导出这一时期以蒸汽为驱动的其他交通工具(汽船等),这一时期交通工具得到重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条件(瓦特改良蒸汽机及其意义)等;呈现20世纪初欧洲街头的视频(汽车等),观察探究出现的新交通工具,学生通过自制课件展示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发展。思考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推导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的交通工具及原有交通工具的改良等,学生展示介绍飞机的发明发展(莱特兄弟),及现代飞机的发展;轮船――动力由蒸汽机改为内燃机;火车――由蒸汽机改为内燃机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内燃机的优势:效能高、体积小、速度快等。

在讲完交通工具发展历程之后,教师在做课堂阶段总结时,还注意交通工具演进发展宏观时空概念的交代:即指出人类交通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以人力、风力为动力的历史用了几千年;而从蒸汽机到飞船,只用了短短两百年,从而揭示科技在其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加深学生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第四,注重历史细节展示和历史的故事性。如讲到最早蒸汽机车时,播放了当时火车开动的真实视频,呈现火车汽笛声、机车排气的声音和画面。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没见过最早的汽车、火车,没见过蒸汽机车燃煤冒烟、烧水排气的现场。设计这样的教学细节,就将孩子们带入真实形象的历史情境,直观感受从古代到现代交通工具发展和演变的具体过程,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讲到瓦特改良蒸汽机,教师补充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过程中的故事细节,自然渗透了品德教育。

第五,适度贴切地嵌入地方史知识。在不打断人类交通工具发展演变整体历史进程教学的前提下,适度引入地方史中有关交通工具发展的史事。如在进行19世纪交通工具发展的教学时,适时交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设的史事,让学生感受作为唐山人的自豪感,教学效果恰到好处。

第六,贴近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教与学的课内外活动。古代、近代的内容,因为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故而通过教师创设历史情境、问题,由教师引领着学生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学习;而现代、当代的内容,由于交通工具大多是近代以来的改进及更新换代,学生大多比较熟悉了解,包括第二教学重点――交通工具发展演变带来的影响,主要设计成学生课前、课上的合作探究完成(学生分组搜集资料、进行调查,得出报告并制作课件,课上交流展示),如学生调查某路口一小时内通过的交通工具的数量、种类,唐山开平铁路道口一天内通过的列车数量;调查50名唐山居民家中交通工具的拥有情况;家庭或学校附近容易堵车的路口、堵车的时段及时长,现代交通工具优势的分析等。从而实现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使教学贴近了学生实际,贴近了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

第七,现代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手段的有机结合。本课的媒体课件制作并不华丽,但注重直观性、客观性和历史时代色彩;在精心设计运用现代媒体的同时,没有丢弃像粉笔板书这样的传统教学手段。如在上述总结人类交通工具发展的宏观时间概念即人类以人力风力为驱动的交通工具发展用了几千年,而从蒸汽到飞机的发展只用时二百年内容时,教师以图示板书的形式,标出两个对比鲜明、差异很大的历史时间段,简洁、直观,并固着于黑板上,给学生留下历史时序、时空变化对比的深刻印象,直观地揭示了科技的力量,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历史课堂设计突出历史学科特点,努力上出“历史味儿”,按说这是对历史课堂教学的起码的、基本的要求,但就目前中学历史的实际而言似乎存在一些问题。新课程改革倡导若干新理念,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许多有益的变化,课堂上也出现了教与学的一些新气象、新面貌。但我们也看到,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有一些历史课堂不但新课程的理念没有得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反属于历史学科自身的、基本的、富于特点的东西,也被有意无意地丢弃了。新理念的东西没整明白,原来看家的东西也给整没了。我们希望历史教学同仁在继续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应该冷静反思一些问题,审慎地厘清一些误区,努力恢复和重拾属于历史和历史学科自身基本特点的东西,并依托新课程理念,彰显历史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让历史课堂充满“历史味儿”。

地理课的特点篇8

关键词:新时代;课堂教学;风格

一、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的内涵

每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诸因素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使之具有独自的特点。一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相当完整,它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的有机体现,即形成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换句话说,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风格是根源于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而表现的教学形式,它作为完整的有机体总的特征,是在艺术上获得相当成就的一个标志。

并不是任何一节课堂教学都有明显风格的。平淡乏味的课堂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独自的特点;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能达到有机的统一,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没有风格的。

二、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风格受课堂教学内容和时代要求的制约。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就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地理教学内容与地理教学形式有机统一的课堂教学风格。

课堂教学风格总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的特点呈现出来的。人们对课堂教学风格的认识,首先是从课堂教学的形式、特点感受到的。新时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以素质教育为准绳,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及适当的教学用具为依托,恰如其分地表现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好学、会学、学会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正确的地理观,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教学形式的特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点:

(一)有一个诱人的新课导言

生动诱人,精练点题,设有悬念,可探讨性强。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受思想认识水平、课程时间安排、高考、中招考试导向等诸因素影响,通常情况下,不重视地理课,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但是,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又往往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一方面他们要对问题追根问底,知道其所学知识的用途,另一方面,他们又急于要显示自己的才能,个个跃跃欲试。这就为设计好新课导言,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思想基础。而经过挖掘加工后的生动、诱人、带有悬念的新课导言,一上课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对新知识的探究上来。兴趣和好奇,促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直到把悬念化解,问题解决,找到答案为止。至于兴趣点和好奇点的选择,可以放在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地理热点问题、最新事件、乡土内容、奥秘探讨及新式教具等上面。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课导言切忌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冗长肤浅。精练切题则是这一风格形成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二)浓郁突出的“地理味”

图文并茂,以图释文,形象逼真,直观性强。

人地关系,空间概念和地图教学,是地理课堂教学体现“地理味”的三个突出表现。其中,地图教学是关键。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包括区位概念和区域概念),使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地图,正确分析和说明地理问题,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则是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教学独特风格和特色所在。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无法进行地理课堂教学。

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用一幅或几幅地图,包括地理示意图表、地理漫画及素描图、人地关系相关图、地理模型图等,便能生动直观、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并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恰当的地图教学,首先从识图开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的结构,然后再逐项逐条紧扣教学内容启发设问,让学生通过位置以及相关事象的分析,读出图中的地理内容和地理特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作地理成因分析和地理规律分析。对多种要素叠加的图,则采用分要素化繁为简,分解教学,最后再叠加恢复地图原貌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地图的展示,可通过挂图、板图、幻灯、投影、微机等多种手段进行。

通过识图、拼图、填图、绘图、联想分析图的反复训练,学生的手、口、脑并用,其观察力、记忆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诸多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进而,把知识落实在图上,达到会学、学会、会用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胆识和心理素质。

(三)感染力极强的教学语言

条理清晰,生动艺术,言简意赅,启发性和鼓动性强。

地理课的特点篇9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如何上好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大多在户外进行。而户外进行就不同于在室内上课那样较好管理。由于上课的场地放到了户外,儿童的自由度就显得大了一些,外界的干扰也就多了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要上好体育课,就需在组织教学上多下功夫。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流程组织得合理科学、有条不紊、张弛有度、井然有序,学生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根据体育课程的特点组织教学

各科都有各科的特点,体育课也有体育课的特点。体育课的特点是啥呢?

(1)室外上课的特点。由于是室外上课,所以抓好体育常规训练是第一要着。常规训练包括: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教师的要求变成学生自觉的行动。这样,虽在室外上课会有各种各样的干扰,但也丝毫影响不了上课的预期效果。

(2)体育过程的特点。体育教育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由于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情绪也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要灵活组织教学。如课前(开始)要组织学生布置好操场器材,以便上课使用;开始上课(准备),要采取措施,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课中(基本),教师要精讲多练,精讲,要语言生动;多练要与教师的示范动作结合。练习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是竞争性游戏式的练习;也可以是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课末(结束)为了防止学生的情绪松懈,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同时做好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一个简单明了的小结。

(3)体质锻炼的特点。体育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就是健身与运动。活动贯穿于课程的始终。活动中不免会有碰撞、损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多加指导、多做示范,要严加管理!要看好每一个同学;要纪律严明从始至终。绝对不能前紧后松!

二、根据体育课程教材的特点组织教学

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使用的同一教材;一种是使用的不同教材。使用同一教材教学,教学方法应该是:在不同的课时,对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不同。比如一年级投掷的教材教学,虽然教学时使用的教材是一样的,但各个课时的要求应该是:第一课时学会投掷方法;第二课时初步掌握投掷方法;第三课时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每多一课时练习,都要有所进步和提高。这样学生就不感到每课时重复练习的乏味。但如果没有提高的要求,练习投掷只是在原地打转,学生就会感觉枯燥无味而分散精力。使用不同的教材教学,教师就应按照不同教材的不同特点组织教学。比如小学体育包括体操、技巧、田径、球类等多种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根据体操、技巧、田径、球类等这些教材的不同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而学生就会因为教师教学灵活多变的特点提起了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儿童的生理特点是好动、好模仿、好争高低、喜欢竞赛;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喜欢探索、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同一节课中,学生上课的情绪、注意力、意志和主动精神都不相同。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是随着时间和外物的影响变化而变化。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细心观察儿童的生理、心理的变化来组织教学。一般方法有二:

地理课的特点篇10

关键词:地球物理测井;微课程;探讨

一、引言

地球物理测井是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之一。从我校物探专业办学以来,一直在本科生教学中开设本课程。该课程理论基础要求高,实践性强,且具有知识面较广,理论知识难度大等特点。从以往的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近年来,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正在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微课程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10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境。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较小和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如何在地球物理测井课程中学习和利用微课程,并有效开展该课程的微课程建设,正在成为我们讲授该课程时思索和考虑的问题。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微课程的特点,确定了地球物理测井微课程建设的目标,并提出微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为该课程的微课程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二、建设目标的确立

通过地球物理测井微课程的建设,使受众在学习本课程之后,了解地球物理测井在地质勘探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各种测井方法的基本理论、原理和工作方法,并熟悉各种测井方法所能解决的地质问题、应用条件和地质效果,为从事地球物理测井的生产科研与管理工作打下必备的专业理论、必要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基础。

同时,在微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该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上要有明显提升,地球物理测井微课程要争取达到精品微课程的建设水准。

三、微课程的建设思路

(1)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以学生的反馈信息为参考,仔细分析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做好微课程的选题工作。结合地球物理测井课程的授课学时和学生反馈的信息,确定地球物理测井发展简史、岩石和矿石的电阻率以及视电阻率测井的基本原理等40个知识点开展微课程的建设工作。

(2)根据选题和教学要求,仔细编写教学设计和教案,为微课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3)准备教学素材,结合微课程知识点,充分运用图、形、声、像、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制作课件,配合讲授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辅助教师现场讲授。如在讲授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等概念时,可结合视频资料进行教学;而在讲授三电极测井仪器框图及工作原理时,则可结合板书详细介绍该内容。

(4)教学实施与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注意镜头,充分利用ppt和激光笔等配合讲解,不照本宣科,讲解过程中,要做到通俗易懂,且有自己的见解。在介绍电测井、核测井和声波测井的应用等知识点时,可结合实际资料,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5)对已经录制好的视频进行后期制作工作,在视频中增加具有矿大特色和地球物理测井课程特色的LoGo等,并且需要注意版权的保护和维护。

(6)设计制作完成的微课程要经过专家组的评审和验收,并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进行试用。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并及时修改和完善该微课程,切实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建设的微课程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才能成为对学生适用、好用和爱用的学习资源,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认识和建议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明确微课程建设的具体目标,提出该课程微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为地球物理测井微课程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景达,俞君.公安院校“微课程”建设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9):69-73.

[2]武晓璐.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微课程初探[J].黑龙江科学,2015(13):147-149.

[3]席景科,葛欣,李政伟,刘厚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课程建设探讨[J].大学教育,2015(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