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自然灾害的风险十篇自然灾害的风险十篇

自然灾害的风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9:40

自然灾害的风险篇1

关键词:风险管理自然灾害国际投资

日本3月11日发生的强震及其次生灾害表明,自然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会给国际投资带来相对较大的风险。这种风险虽然出现频率较低,但后果往往非常严重,而且难以预测和分散。加上国际投资的地点分布广,投资量大,更使加强对国际投资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日趋重要。本文就国际投资中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金融管理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一、国际投资中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及其危害

从风险的本质来看,我们可以把自然灾害风险理解为:在一定时间内某种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引起重大损失的不确定性。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国际投资中,根据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以将自然灾害风险分为以下七大类:(1)气象灾害风险。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干旱等;(2)海洋灾害风险。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赤潮、海水入浸、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3)洪水灾害风险。包括洪涝、江河泛滥等;(4)地质灾害风险。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火山、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5)地震灾害风险。包括与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6)农作物灾害风险。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等;(7)森林灾害风险。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在国际投资中,由于投资方向的不确定,投资方式的多样性,不同的自然灾害都有可能对国际投资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其中尤以地震灾害与农作物灾害对国际投资影响最大,也最常见。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境内投资者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2%,截至3月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673亿美元,由此可见,对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管理成为了我国国际投资者的重要工作。

2011年日本地震后,据摩根士丹利近日的研究报告显示,将会使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减少0.25%至0.5%。世界银行3月21日《东亚经济半年报》表示,日本东北部海域11日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将给日本带来1220亿至2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至4%,而日本灾后重建可能需要5年时间。由此可见,此次地震对各行各业影响巨大,不仅包括日本本国的财产遭到巨大的打击,各国在日本的经济投资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包括今年的日本地震,国际投资的自然灾害风险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损失。下图为2000至2010年全球因为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可见在没有大灾发生的情况下多数年份的全球经济损失规模稳定在300-600亿美元之间,而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当年的经济损失可能超过1700亿美元,达到正常年份规模的4倍之多。

以2010为例,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部门(UniSDR)1月24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全球共计发生了373起自然灾害,洪水的发生频率最高,全球共有大小洪灾182起;另外,全球还发生83起风暴灾害、29起极端天气灾害以及23起地震。

此外,2010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损失也是近20年来最严重的。其中,年初发生在海地的强地震和发生在俄罗斯的森林大火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为惨烈。

同时,世界知名再保险公司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表示,2010年全球一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950起,经济损失达到1300亿美元。公司在灾害报告中说,2010年是1980年以来自然灾害高发的年份之一,九成自然灾害是由飓风、洪水等天气原因引发的。预计2011年因为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和洪水等导致的自然灾害会进一步增加。

例如,2010年4月14日,冰岛第五大冰川――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下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烟尘覆盖了挪威北部、波兰北部海岸、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南部海岸以及俄罗斯西北部地区,导致欧洲空中交通瘫痪,而由此给在欧洲地区的国际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欧洲旅游业蒙受的损失初步估计在10亿欧元左右,也使对旅游业的投资蒙受巨大的损失。

对于我国来说,就自然灾害的不同类别而言,洪水是导致我国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近二十年来,洪涝灾害导致的年均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地震是导致我国伤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650次,其中震级达7级以上的地震98次约占世界的十分之一,震级达8级以上的地震9次,全球发生的4次震级达8.5级以上的特大地震,有2次发生在中国,地震死亡人数高达59万人,约占全世界的二分之一。此外干旱、热带风暴和雹灾等气象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二、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据统计与预测,世界开始进入自然灾害多发的时期,国际投资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风险。直面自然灾害,抗击国际投资风险也就成为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部分提出了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投资国的自然地理认识

在国际投资中,对自然灾害风险的预防是防范损失最根本的办法。而预防最行之有效、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办法即是加强对投资国的自然地理认识,只有在投资前对投资国是否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灾害防范措施等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效地降低投资金额面临的灾害损失,预防资金因为盲目投资造成后悔莫及的悲剧。

以地震多发区环太平洋地震带为例,这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因此,对于在该地区的房地产、实体资产以及受地震灾害影响较大的投资对象的投资应相对谨慎。

(二)加强对投资对象的风险评估

目前,已有的成熟的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

(1)基于指标体系的灾害风险评估。基于指标的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侧重于指标的选取以及权重方法的优化,涉及的空间尺度范围较广,既包括全球、也包括国家和市级等空间尺度。目前,适用于全球灾害风险评估的指标计划有Hotspots、美洲计划,此外,不少方法也利用指标体系从国家、市级尺度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基于指标体系的风险评估是借鉴空间信息格网技术,将具有致灾因子各种属性(如强度、频度)和脆弱性指标(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建筑物等)数据转变成格网形式,通过一定数学法则叠加得到具有空间拓扑关系的灾害风险值,最终达到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

基于指标体系的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在国内外发展都较为成熟,适合以较大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但此种方法主观性强,无法模拟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

(2)基于风险概率的灾害风险评估。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如gambel分布),对历史灾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灾害发展演变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承灾体损失数据,建立灾害发生概率与其的函数关系式,以此达到预测未来发生的灾害风险。

(3)基于情景的灾害风险评估。利用各种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情景下自然灾害强度(对于洪涝灾害来说,如淹没深度、淹没时间、流速等)的模拟,并叠置承灾体属性信息(如土地利类型数据、人口密度等),以直观地显示灾情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区域影响,从而达到自然灾害动态风险评估。

(4)VaR模型。在对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评估上,我们可以采取VaR方法对其风险进行评估。

VaR的中文含义为“风险价值”,是指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既定的置信度内,用于评估和计量任何一种金融资产最小损失。投资主体采用VaR风险计量模型来计量各种业务和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并将其水平与所承担的市场风险相挂钩。以提高其资本充足度,增加其资本实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的国际投资的自然风险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的随机因素组成。而每一种随机因素不能压倒一切因素作为主导作用。具有这种特点的分布即是正态分布,适合采用方差――协方差进行国际投资风险的计算。投资主体便可以根据模型估算的市场风险价值进行风险管理,将该测量出的风险值和要求的损失上限进行比较,当风险值小于该损失上限对说明投资金额的风险还在控制之中;而当风险值大于该损失上限时,说明投资主体必须采取必需的手段进行调整,控制好投资金额的风险。

(三)对投资对象要有充分调研

在同样的地域环境中,不同的投资对象收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不同,以本次日本地震灾害为例,受到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房地产、工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而面对暴雨、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农产品遭受损失最大。因此,对投资对象的确定应该建立在对投资对兴国自然环境有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相应可能损失最小的投资产品。

三、国际投资中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自然灾害引起的国际投资风险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以下是相对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运用。

(一)运用政府财政对自然灾害损失进行补偿

财政补偿的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构成了国际投资自然灾害损失传统的资金补偿来源。但是,以我国为例,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有限。这些有限的财政收入中,由财政预算安排的灾害救济支出只是财政支出计划中的一小部分。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9.35亿元,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35%。20世纪90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只有18亿元左右,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8%左右。可见,当巨灾发生时,依靠国家财政救济支出对灾害损失的补偿程度是比较低的。

但是,政府财政补偿是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对受灾方第一时间的补偿,具有最快、最直接的特点,对稳定市场社会安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商业保险及其金融衍生品管理自然灾害风险

(1)保险转移风险

对于国际投资,保险转移风险可以分为单一的和综合的两种方式。所谓单一风险的保险转移就是指国际投资方购买保险将某一种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转移方式,例如美国国家洪水保险计划仅承保单一的洪水风险。所谓综合风险的保险转移是指投资方通过购买保险将两种或以上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人的转移方式,国内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险种条款大都为投保人提供了这类风险转移方式。例如企业财产综合险的保险责任往往包括雷击、暴风、暴雨、台风、洪水、泥石流、雪灾雹灾、冰凌、龙卷风、崖崩突发性滑坡和地方突然塌陷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

(2)再保险转移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8条的规定,再保险的定义为:“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承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为再保险。”实质是在全体被保险人之间对风险的又一次转移和分散。因此,从另一个方面说,再保险转移方式是原保险人以缴付分保费为代价将风险责任转移给再保险人。

如今,再保险已经成为整个保险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再保险应该成为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伦敦、纽约、苏黎世、慕尼黑、中国香港等都是著名的国际再保险市场,通过这种超越国界的再保险安排,使风险分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对于国际投资风险的化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使从而能分散消化得更为彻底;另一方面,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发展、壮大起来,这样,大大方便投资对象分布广泛的国际投资方的投保,也使其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3)其他保险类风险转移方式

在国际上,所谓的其他保险式风险转移方式是alternativeRisktransfer,简称aRt,是除开上述两种保险产品的保险转移方式。其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是风险载体,二是可选保险产品。风险载体主要包括自保、自保公司、风险自留集团、共保集团和资本市场。可选保险产品主要包括有限风险再保险、多年期/多险种产品等。

笔者认为,由于载体不再局限于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可选产品也不再局限于单调的保险产品,传统保险方式可能产生的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可以由此而发生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国际投资,投资方向、投资金额灵活多变,规模巨大,新型灵活的保险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投资的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也可以为不同地投资量身订做保险产品。

(4)巨灾债券及其衍生金融产品

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巨灾债券多是针对地震、飓风和暴风雪等自然灾害设计的。如美国东海岸的飓风、加州的地震、欧洲冬季的暴风雪、日本的地震和龙卷风等。巨灾债券是通过发行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连结的债券。在资本市场上,需要通过专门中间机构(SpRVS)来确保巨灾发生时保险公司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偿,以及保障债券投资者获得与巨灾损失相连结的投资收益。巨灾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

巨灾债券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触发条件,即赔偿的条件,赔偿性触发条件是以其实际损失赔偿数额来表示的,指数性触发条件则用某种特殊的指数来表示,如行业损失指数和参数指数等,是一种损失的相对水平。由此可见投资者的收益和损失是由发生怎样的自然灾害风险或风险程度如何决定的。根据债券发行时约定的条款,投资者可能会损失全部或者部分在剩余时间内应得的利息,还可能会损失部分本金。

笔者认为,相对于其他保险产品,巨灾债券流动型、规模大、损益高,与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紧密相关,这就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风险对冲的投资工具。与常见的金融工具期货相似,巨灾债券也可以开发其期货,期货分为可以分为预测发生灾害和预测不发生两种。当国际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投资对象时,可以做多与投资对象相关的预测灾害发生的巨灾债券期货,或做空预测灾害不发生的巨灾债券期货,这样,即使灾害发生,由巨灾债券期货带来的收益可以补偿部分国际投资的损失。如果对冲量适当,完全可以锁定国际投资的最大损失。

相应的,还可以开发巨灾债券的期权、互换等,充实巨灾债券的风险对冲金融衍生品。

值得一提的是,有专家表示,此次日本地震有望超过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成为首个触发多个巨灾债券的自然巨灾。据统计,日本地震将使面值共17亿美元的10只债券面临触发点挑战。

(5)利用天气指数等自然灾害期货

天气指数期货指的是每个月的开始,期货市场主管机构都会根据过去10年当月的气温情况,为降温度日数或升温度日数确定一个初始值,比如40度(华氏)。为使市场运转起来,指定的做市商将接着喊出“出价”和“要价”,前者比初始值稍低,后者稍高,这是投资者可以买进或卖出的度数。

对于国际投资者,天气的变化对部分投资产品的收入影响巨大,而对于投资者,对天气的预测和农产品的收益行程对冲,使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锁定收益,或将因天气原因引起的损失降至最低,也就使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相应减小。。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现有期货市场,今后如果让天气指数期货这样的衍生品能够发展起来,保险公司可以在这些市场上转移承保风险,加之一定程度的保费补贴和税收优惠,其在技术上的困难将会大大降低,不可能总是出现“投资险越做越亏”的情况。

同理,可以以降雨量等自然灾害指标为标的,进行期货的创立与交易。

综上所述,在进行国际投资前,应对投资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对投资对象有全面的风险评估,对于不同的自然灾害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保险转移方式、再保险转移方式、aRt方式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相结合,金融市场与政府相结合,金融衍生品的开发使得自然灾害风险的转移既以保险市场为基础,又有资本市场作后盾,更有政府作保障。

2010年的汶川地震、2011年的日本地震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国际投资者应该时时以风险管理为标尺,尽最大可能地减少风险,避免突如其来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邹铭,范一大等.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预警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吕向敏,杨建立,张惠兰.跨国公司国际投资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4]郎一环,王礼茂,张明华.中国短缺资源跨国开发的风险管理――以石油为例[J].资源科学,2003(05)

[5]葛全胜,邹铭,郑景云.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吴定富.中国风险管理报告2010[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8]Sigma.thepictureofaRt,no.1/2003

自然灾害的风险篇2

2019年3月1日,我乡召开2019年及一季度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研判分析会商会议,组织安监站、国土所、林业站、教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水利站、派出所等单位评估了2018年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特点,全面分析了2019年及一季度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研究提出了对策措施建议,现将会商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9年及一季度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安全生产风险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经研判预测:2019年全乡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主要风险为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火灾、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

(二)自然灾害风险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经研判预测:2019年全乡自然灾害综合处于中等水平。主要风险为地质灾害、森林防火等。

二、2019年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的燃点爆点及可能造成的影响

根据我乡气候、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和相关行业领域风险研判情况,对我省2019年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的燃点爆点及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分析研判如下:

(一)安全生产风险的燃点爆点及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

1. 道路交通风险

燃点爆点:目前全乡公路主要以通乡县道、通村路为主,通车里程340公里左右;机动车保有量3500辆,驾驶人3400,由于我乡上高路陡,临水临崖道路多,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村村通”、“组组通”安防工程不足,加上气候复杂多变,我乡道路交通风险增加,突出表现形式为农村道路交通风险。

主要影响:易发生一般以上事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社会影响大。

2. 火灾风险

燃点爆点:群众安全意识淡薄,农村村寨消防安全形式严峻。

主要影响:易发生一般以上事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社会影响大。

3. 非煤矿山

燃点爆点:不按设计生产建设、图示不符;风险管控措施不严不实,标准化建设两张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于形式;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违规违章较为普遍;汛期等极端天气极易发生事故。

主要影响:易发生一般以上事故,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社会影响大。

(二)自然灾害风险的燃点爆点及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

1.干旱灾害风险

燃点爆点:预计4月初-5月中旬,全乡可能发生轻度至中度干旱。

主要影响:可能导致供水危机,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2. 地质灾害风险

燃点爆点:2019年主要以降雨为主的诱发因素。6-8月为高发期。

主要影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3. 森林草原火灾风险

燃点爆点:结合我乡气候,预计2月-4月为高峰期。

主要影响:火灾导致林木资源和国家流动资产损失,危害人民群众安全喝社会稳定。

三、2019年一季度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的主要风险

一季度由于节日集中,气候因素影响,面临重大挑战。

(一)、安全生产主要风险研判

一季度主要风险体现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恶历天气引发交通事故较多。

(二)、自然灾害主要风险研判

森林防火。结合我乡气候。2-3月森林火险等级偏高。

四、已开展的防范处置工作及下步措施建议

(一)已开展的防范处置工作

1是开展隐患排查工作;2是加大巡查力度;3是强化风险管控;4是认真组织风险综合研判会商;5是精心组织应急值班值守。

(二)下步措施建议

1是狠抓重大风险防控责任落实;2是持续抓好重点行业专项整治;3是大力提高风险防控能力;4是强化应急准备;5是大力提升基本能力。

可乐彝族苗族乡人民政府

  2019年3月1日

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研判分析会商情况的报告

一、全州生产安全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

(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据统计,全州2019年1至8月(截止30日)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4人;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87起、死亡50人。其中:道路运输事故76起、死亡38人,工矿商贸行业事故7起、死亡8人,铁路运输事故3起、死亡3人,其他行业事故2起、死亡5人。据快报统计,2019年8月份(截止30日),全州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1起,死亡4人,发生一般道路运输事故6起、死亡2人,工矿商贸行业事故2起、死亡2人。

(二)自然灾害情况。截至8月30日,全州受灾人口共计147775人,因灾死亡1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445人,其中:集中安置人口560人,分散安置人口1885人;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口560人;需过渡性生活救助人口78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114.64公顷,其中:农作物成灾面积2941.42公顷,绝收面积817.271公顷;因灾死亡大牲畜154头只;倒塌农房150户446间,严重损坏农房370户714间,一般损坏农房4932户9309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920.1万元,其中:农业损失5510.88万元,工矿业损失152.15,基础设施损失4747万元,公益设施损失110.95万元,家庭财产损失4545.81万元。

截至目前全州16个县市均不同程度发生洪涝,其中岑巩县洪涝灾情较为严重,其次是剑河县、天柱县、镇远县、黄平县,受灾人数均超过万人以上,整体与去年同期相比,受灾人数减少40.61%,直接经济损失减少82.70%;截至目前有7个县市(凯里市、镇远县、黄平县、岑巩县、天柱县、剑河县、黎平县)发生风雹灾害,凯里市风雹灾情较为严重,整体与去年同期相比受灾人数增长53.07%,直接经济损失增长213.14%。目前全州共支出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246.029万元,发放衣被1755件(床)搭建帐篷123顶,其他生活类物资折款30.968万元。

二、2019年8月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突出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建议

总体研判:虽然9月份已进入后汛期,但是局地暴雨洪涝灾情发生机率依然较高,涝旱并存的风险较大,防汛抗旱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加之全州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工矿商贸、旅游等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处于生产经营活动旺季,同时也是开学复学高峰期,学生群体出行增多,多种风险叠加,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防控难度加大。一是对工贸行业存在的“安全投入不足、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老旧设备更新改造不及时、设备带病运行”等突出问题要保持高度警惕,要突出防范建筑施工、消防、易燃易爆、非煤矿山等行业领域事故。二是中秋佳节到来,走亲访友和旅游出行人群增多,加之气温偏高,长途驾驶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劳驾驶现象,旅游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安全风险加大。三是要继续紧盯城市、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深刻吸取贵阳南明区老干妈辣椒工厂火灾事故和我州岑巩县经济开发区贵州茂盛电气有限公司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四是距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仅有一个月时间,当前处于极度敏感时期,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压力倍增,各级各部门要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中心重心工作统筹部署,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宣传教育和应急值守工作,切实做好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防控,以优异的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一)气象趋势预测

2019年9月份预计全州各地平均气温为20.7℃~24.3℃,与历年同期相比接近常年;全州各地降水量为60mm~100mm,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1成左右,局部地区有可能出现轻到中级气象干旱;9月主要有三次降雨天气过程,大致出现在9月上旬中后期(阵雨或雷雨,局地大~暴雨);9月中旬后期(阵雨或雷雨,局地大雨)、9月下旬后期(阵雨或雷雨,局地有大雨)。

(二)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风险分析及重点行业防范措施建议

1.交通运输业

突出风险:一是9月份大部分学校开学复学,并恰逢中秋佳节,学生返校出行,群众走亲串友会带来一定的出行高峰;二是当前仍处于旅游出行旺季,特别是自驾出行数量会不断增加,通村通寨公路非法客运车辆较多,道路交通风险较大,高温炎热天气,易导致驾驶人员注意力不集中,疲劳驾驶交通安全事故风险加大。三是我州道路线形复杂、落差大,弯多弯急、坡陡坡长、临水临崖、桥梁桥隧比高,防护设施不全的通村公路、县乡道路也存在不同的交通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各级交警部门要积极主动对接协调,结合交通、旅游、气象、住建、农机、凯里高管处、高速营运中心、各乡镇以及教育等部门相关数据,针对炎热、多雨等恶劣天气和群众集会活动以及旅游景区景点等特点和实际,对夏季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行综合、全面分析研判,研究部署具有针对性、切实有效的事故预防工作措施并组织实施,切实做好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二是加强对多雨雾路段的动态监管和巡查,强化事故易发、多发路段、危险路段的梳理排查,及时清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提前安排值班备勤警力在重要路口、关键卡点、事故多发路段,确保第一时间快速有效处置警情,全力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三是要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恶劣天气下的行车安全知识,加强对学校师生及车辆司乘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道路交通安全常识知晓率,增强主动防范意识,共同监督保安全。四是严格落实值班备勤和信息报送制度。各县(市)及高速交警大队要严格落实队伍管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带班领导要在岗在位,切实做好信息报告、应对处置等工作。

2.消防安全

突出风险:一是当前全州旅游业已进入高峰期,游、购、娱、吃、住、行等涉旅行业需求剧增,特别是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多,用火、用电、用气剧增,各类致灾因素交织叠加,火灾事故进入高发期,厂区、景区消防安全风险也随之加大。二是各类院校即将开学,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室、小宾馆、小超市、出租房等场所人流量大,商业活动频繁,火灾风险高,发生事故影响大。三是9月份高温偏高,建筑形态为木质结构的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位于传统村落的文物保护点)和旅游景区消防栓存在无水现象,消防安全风险增加。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深入开展“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专项行动,全面防范化解重大火灾风险隐患。各级各部门务必按照州安委会“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部署,深入排查整治大型城市综合体、人员密集、易燃易爆、工业园区、旅游景区、文物建筑、农村村寨等重点场所领域消防安全隐患。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和区域性隐患,要采取政府挂牌督办、部门联合执法等措施,坚决督促整改到位,为全州决战脱贫攻坚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二是深刻吸取岑巩县轻工业园区茂盛打火机厂“8.22”火灾事故教训,集中约谈工业园区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组织相关部门对本地工业园区开展检查,按照职责分工,依法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主要检查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消火栓等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企业消防力量、装备配备及灭火药剂准备情况,督促企业提高火灾预警处置能力。三是深入开展文化和旅游行业消防安全大宣传大培训大警示活动。各级文旅部门和消防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应急管理和旅游安全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消防安全大宣传大培训大警示活动的有关通知》要求,以“文化和旅游行业消防安全提示七条”为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分批次对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文博单位、演艺(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明白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并在相应场所100%悬挂旅游行业消防安全警示挂图。

3.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

突出风险:一是夏季、雨季,高温及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频发,易引起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储装置温度、压力、可燃气体监测等报警设施损坏,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因雷击引发燃爆风险增大。二是暴雨天气易造成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低洼的加油(气)站可能受洪涝灾害影响造成设施、设备损坏。三是旅游旺季的到来,境内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交通流量增大,引发危化品运输事故的风险加大。四是危化品和烟花爆竹从业人员疲劳工作、赶进度等问题风险加大。五是烟花爆竹生产销售点多面广,销售超标违禁产品或非法产品、超量储存和超范围储存等违规行为存在较大风险。六是部分危化生产企业涉及易燃易爆、中毒等危害,自动化程度低。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各县(市)要结合近期开展烟花爆竹引火线专项检查、烟花爆竹“打非治违”专项检查对全州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发现隐患及时要求企业进行整改,未能及时整改的或有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应急管理部门要严肃依法依规进行处罚,避免企业因突击生产造成安全生产事故。二是进一步加大公共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规定;严厉打击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三是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结合我州实际,重点加强硫化氢、甲醇、黄磷、乙炔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全过程管控。四是加强汛期安全专项检查,严格落实各项防范应对措施。重点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烟花爆竹企业防雷电设施的检测维护和生产线监控情况,沿江沿河及易受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化工企业要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督促企业加强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4.煤矿和非煤矿山

突出风险:一是群众安全意识淡薄,利欲熏心,存在私挖乱采、盗采、盗窃行为。二是主汛期,雨量增大,运行尾矿库坝体沉降、位移、坍塌、管涌、裂缝、浸润线逸出等风险增大,易造成险库、病库,停运或已闭库尾矿库,易造成坝体沉降、位移、坍塌。三是地下矿山易造成透水、淹井、地表水倒灌等事故,露天矿山浮石脱落、山体滑坡、边坡垮塌等风险增加。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产煤县(市)要进一步强化对煤矿的巡查力度,坚决杜绝停建煤矿非法生产,坚决杜绝关闭煤矿死灰复燃,严厉打击盗采、盗窃的行为。二是各县(市)督促指导辖区非煤矿山企业切实开展汛期安全专项检查,全面落实汛期事故预防措施。三是严格落实非煤矿山复产复工安全验收工作制度,未经属地应急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复产复工。四是强化应急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巡查制度,加强气象预测预警,完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处置、及时报告,督促矿山企业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坚决杜绝因自然灾害引发矿山事故灾难。五是持续露天矿山“一面墙”治理、地下矿山采空区治理、尾矿库治理等专项执法行动,提升事故预防能力。

5.建筑业

突出风险:一是城市商品房高空坠物和农村自建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特别是建在半山腰上的木质、老旧房屋受地质灾害影响风险加大。二是在建房屋市政、道路交通和水利水电工程的高边坡、深基坑、填方路段、临崖临水路段、汛期桥梁施工等危险因素增加。三是高温酷暑天气,易导致施工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室外一线建筑施工人员中暑昏厥风险加大。四是建筑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安全隐患依然突出,仍然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持假证上岗和超重吊装等违章作业现象,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等安全风险较大。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全省汛期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持续开展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二是各县市要严格按照《关于印发2019年黔东南州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黔东南建通〔2019〕111号)、《关于印发全州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检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黔东南建通〔2019〕138号)、《关于印发黔东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黔东南建通〔2019〕206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汛期建筑施工的隐患排查,排查出的隐患、问题要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督促问题责任主体对照清单落实整改要求。三是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强化对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基础固定状况和各种安全装置灵敏程度的检查,提高设备抗风、防雨、防雷击和防倒塌性能。在暴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期间,制定完善塔吊汛期应急加固预案,严格落实塔吊防碰撞措施。严禁机械设备带病运转,严禁操作人员无证上岗和超重吊装等违章作业。四是加强对建筑脚手架的检查,特别是拉结点的设置与固定情况,该紧固的紧固,该增设的增设,做到拉结有效,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固、牢靠。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层层检查验收,确保架体刚度及稳定性符合要求,防止坍塌。五是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存在滑坡、崩塌、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的隐患进行认真排查治理,特别是对宿舍、工棚、仓库等重点位置要科学选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作业和居住。六是各县(市)住建、交通、水务等有关部门要强化汛期应急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切实抓好会商研判、巡查监测、预报预警、预防治理、应急响应、应对处置、抢险救援、信息报告等工作,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七是各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高温天气室外建筑施工人员的中暑防范工作,保证好现场施工工人的饮水,配备好中暑的紧急药品,在室外高温的天气要采取中午停工的避暑措施,确保高温天气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八是加强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各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自查自纠,要确保建设工程与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可燃材料堆场、固定动火作业场所之间的防火间距符合要求,施工现场要设置临时消防车道和临时救援场地,临时用房严禁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建,宿舍等建筑的安全疏散条件要符合要求,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编制施工现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及时定期消防安全应急演练。

6.旅游业

突出风险:一是随着学生、教师暑假结束,我州各旅游景区超负荷、超容量运行情况将会有所好转,景区接待、游客中转运输、住宿、餐饮等方面压力将会得到缓解。二是我州9月份天气依然炎热,我州镇远古城、高过河、杉木河、舞阳河、下司等旅游景区和水上游乐项目安全风险依然存在。三是高温天气出游,游客长时间暴露在空旷的开阔地,游客在景区中暑导致昏厥风险增加。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督促各景区测算游客最大承载量,利用大数据手段提前预测游客流量,针对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做好分流和限流方案,严防出现拥挤踩踏事故。二是密切关注气象部门预警信息,提前制定各种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并及时做好各类涉文、旅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最大限度减轻恶劣天气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损失。三是加强涉水旅游项目的监管,重点加强对漂流皮划艇、游船、水上游乐设施等旅游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明确涉水旅游项目监管责任主体和监管办法。四是要求景区做好高温天气预防措施,设置高温提示,提供避暑指示区域,在景区设置医务室,对游客出现不适现象进行及时救治,确保游客生命安全。

7.其他行业领域

全州各级各有关部和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8月9日省安委会、省应急厅召开的“迎大庆防风险遏事故保安全”集中整治行动誓师大会精神和8月23日召开的全州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州委书记桑维亮、州长罗强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要求,深入扎实开展危险化学品等十大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突出抓好交通、消防、工矿商贸、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非煤矿山、旅游、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切实净化安全生产环境,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三)自然灾害突出风险及防范措施建议

1.洪涝、干旱灾害

突出风险:一是9月份已经进入后汛期,强降雨频度、强度减少,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洪涝灾害风险。二是暴雨洪涝灾害易引发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运输、通讯、电力等行业领域生产安全事故。三是高温酷暑天气,局部地区降雨量较往年偏少,存在气象干旱导致人畜饮水紧缺的风险。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加强风险会商研判和预警预报。全州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分析会商研判重要情况,立即安排部署灾害性天气防范工作,强化会商成果运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微博、手机短信和建成的各类预警信息平台等渠道及时预警信息。二是加强施工场地、临建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对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缺乏有效防范措施的,要坚决停止施工。同时要督促施工单位组织开展好防灾减灾宣传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逃生方法,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安全撤离,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三是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项应急准备,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人畜饮水保障工程,防止出现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四是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带班领导、值班人员、值班场所和值班电话,严格执行突发灾害事故信息报送制度,切实提高信息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杜绝迟报、漏报和瞒报现象。 

2.地质灾害

突出风险:进入9月以后,汛期进入尾声,强降雨频度、强度减少,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阵雨或雷雨天气,地质灾害风险依然存在。

防范措施建议:一是各级各部门要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重点组织对人口聚集区,各类水电站及附属设施、各类水利设施周边,交通沿线两侧,旅游景区,各类园区,矿山采掘区及尾砂坝(库),堆渣倒土及填埋场,各类工程项目驻地及施工工棚,各类已建、在建工程边坡开挖形成的高陡切坡进行全面排查,实时动态监控威胁人员财产安全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二是各地要健全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数据传输、收集、分析、的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对隐蔽性强,危险性大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层层挂牌管控,跟踪盯紧严防死守,实行全天候的专人监测,密切监控可能出现的险情,确保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险情,能够及时预警,报告和组织群众转移避让。三是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汛期值班力量的调配,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持在岗在位,切实履行职责,严禁擅离职守。遇有紧急、重要情况或重大险情灾情,要立即报告,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科学组织抢险救灾,严防次生灾害发生。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及时公布险情、灾情处置情况,严防恶意炒作。

3.森林草原火灾

自然灾害的风险篇3

关键词:GiS暴雨灾害风险区划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持上升趋势,其中暴雨洪涝灾害尤为显著,给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等带来很多不利影响。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灾害风险区划,合理的区划对风险区土地的合理投资与利用、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治理、减灾规划与措施的制定以及灾害保险制度的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抗灾能力四个评价指标,建立各评价因子和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最终绘制出基于GiS的乌兰察布察右前旗暴雨洪涝风险区划图,为察右前旗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资料及分析方法

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抗灾能力等四个方面去综合评估察右前旗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程度的地区差异,以一个综合的灾害风险指数作为指标,对察右前旗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区划,并对区划结果进行验证。资料如下:致灾因子:暴雨统计资料取自察右前旗8个乡镇1984~2013年逐日降水记录;孕灾环境:察右前旗1:5万GiS地图中提取的地形高程和河网数据;承灾体:察右前旗各乡镇的面积、耕地面积、人口、GDp等社会经济资料取自2013年乌兰察布市统计年鉴;抗灾能力:察右前旗各乡镇的GDp,取自2013年乌兰察布市统计年鉴。

3察右前旗暴雨洪涝风险区划

3.1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和区划

致灾因子主要为暴雨,暴雨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降水异常偏多、强度过大而引起的,因此用不同等级(强度)的降水量和频率来反映暴雨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先确定一个基本条件,即过程降水中至少有一天的日雨量≥30毫米。然后统计全旗所有乡镇符合基本条件的1天、2天、3天……6天的不同天数连续过程雨量,将所有乡镇雨量样本汇总排序,按照第98、第95、第90、第80、第60百分位数分别确定不同天数对应的雨量阈值,划分为5个等级,由此划分出不同天数暴雨过程的各级降水强度范围。

对每个乡镇求出各强度降水的总次数,除以该站的观测年数得到暴雨频次。将各乡镇的不同等级降水频次归一化后,从5-1级依次取权重系数为5/15、4/15、3/15、2/15、1/15,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站点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

3.2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和区划

孕灾环境主要考虑地形和河网分布。地势越低、高差越小、河网越密集的地方越容易孕育洪灾。根据察右前旗实际,地形采用高程及高程标准差的不同组合赋值。在GiS中采用100米×100米的网格分别计算了地形高程标准差和河网密度,得到地形指数分布和河网密度。经归一化处理后,取地形权重为0.6,河网权重为0.4,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各格点孕灾环境的敏感性指数。

3.3承灾体易损性评估和区划

致灾因子的危险性仅反映了暴雨可能产生的危害大小,而实际造成危害的程度还与承灾体的情况有关。同等强度的暴雨发生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造成的损失往往要比发生在人口稀少、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大得多。本文重点考虑社会(人口)、经济(GDp)和农业(耕地)等三个方面,选用地均人口、耕地和GDp来作为暴雨洪涝灾害的社会经济易损性指标。将上述数据归一化后,用专家打分法,取人口密度的权重为0.4,耕地比例的权重为0.4,地均GDp的权重为0.2,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各乡镇的承灾体易损性指数。

3.4抗灾能力评估和区划

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的综合只能表明一个地方灾害的自然风险,抗灾能力的强弱也是风险评估不可或缺的。在抗灾能力分析中考虑了人均GDp。人均GDp表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值越大,表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抗灾能力越强;反之亦然。人均GDp的归一化值,即为全旗抗灾能力指数。

3.5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考虑抗灾能力,将危险性、敏感性、易损性和抗灾能力等4个评价因子指数,代入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指数模型。根据专家打分以及和历史灾情对比,采用等权重(四个评价因子权重系数均取1)方法计算灾害风险指数。采用3级分区法将察右前旗划分为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低风险区。各区评述如下:

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察右前旗中部。这些区域暴雨危险性较高,河网密布,孕灾环境敏感,承灾体易损性中等,人口密度较大,易损性最高,抗灾能力强,综合来看,洪涝灾害风险最高。

中等风险区:主要位于察右前旗中西部和中东部地区。这些区域暴雨危险性中等,孕灾环境敏感性中等,虽然易损性中等,抗灾能力偏低,因此,洪涝灾害风险一般。

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察右前旗西南角和东北部的小部分地区。这些区域暴雨危险性一般,孕灾环境不敏感,人口密度小、易损性低,因此,虽然抗灾能力较弱但洪涝灾害风险最低。

3.6风险区划结果验证

用历史洪涝灾情资料和区划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区划结果和实际灾情基本符合,高风险区察右前旗中部灾情最重;低风险区的察右前旗灾情边境较轻。

图3察右前旗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4结论与讨论

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在分析察右前旗暴雨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及抗灾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了察右前旗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察右前旗气象资料、社会经济资料和地理信息资料,建立了包括气象资料、民政灾情资料、社会经济统计资料GiS资料在内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数据库,采用专家打分法及加权综合法建立了暴雨洪涝灾害各评价因子和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对察右前旗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将察右前旗暴雨洪涝灾害分为高、中等和低三个风险区,并用历史洪涝灾情资料、典型大涝年洪水淹没区以及相关历史文献记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区划结果和实际灾情基本符合,可为有关部门灾害管理和减灾决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技术规范,2009(02).

自然灾害的风险篇4

【摘要】各类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改变了企业生存的环境,拓宽了企业的风险边界并提升了企业的风险等级,企业财务风险从广度和深度上较以前也有了大幅提高。本文对国内外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财务问题、我国研究自然灾害财务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对自然灾害财务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为形成我国独立的自然灾害财务理论体系与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自然灾害;自然灾害财务理论体系;自然灾害财务管理体系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如地震)、海洋灾害(如台风)和其他突发性灾害(如森林与草原火灾)等,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害,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近年来,我国企业遭受自然灾害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业绩受到严重损失。国家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务院令[1993]第139号、财税[1994]001号、财税[1997]116号、国税发[2000]38号等法规文件相继规定了企业遭受自然灾害税收优惠政策的若干条款。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财政部、国税总局公布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税收政策,但学术界尚未针对自然灾害财务问题作出专门的系统化研究,由于缺乏灾害财务理论的指导,企业灾害财务的实践一直以来处于摸索阶段。基于此,本文提出“自然灾害财务”观念,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财务问题进行述评,并基于自然灾害环境和企业风险视角,对发展自然灾害财务的重要意义及自然灾害财务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形成我国独立的自然灾害财务理论体系与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一、文献回顾

对于自然灾害的研究,国外学者更多关注的是政府危机管理,围绕自然灾害管理法规的建立健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健全和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三个问题来展开。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建立了一整套关于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法规,如美国颁布了《洪水灾害法》、《灾害救济法》、《地震法》和《海岸带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来规定和约束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危机管理的职能及其行使,并规定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为自然灾害管理机构。而日本则颁布了《灾害对策基本法》(1961)、《地震保险法》(1964)、《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1976)、《灾民生活重新安排支援法》等28项防灾法律,并规定内阁府为国家灾害危机管理机构。国外政府建立了比较科学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建立专项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并由政府对此进行严格监管,对保险公司赔偿限额以外的部分给予补偿,并分担保险公司的风险,为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政府加大在防灾和监测系统等公共品上的投入,加强事前预防,做到把风险分散在灾前;利用国际发达的再保险市场来分散风险,将灾害风险向国际市场转移;发行巨灾保险债券,利用资本市场来分散风险;推出自然灾害金融衍生品,如灾害指数期货,利用期货市场分散风险。在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方面,对自然灾害保险进行政府补贴,建立健全巨灾保险法律制度,规定巨灾保险为强制险种。同时,对自然灾害保险实行财政补贴,将巨灾保险从一般商业性保险业务中分离出来,作为政策性保险业务来经营,由政府采取多种方式给予政策扶持。而保险赔付已经占据灾害损失救助的主导地位,在分担巨灾损失、履行政府责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可见,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来提高整个社会体系抗灾救灾的效率,而对企业内部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等具体财务问题较少涉及,也没有作深入的专题研究,所以联系微观层面研究企业内部自然灾害财务问题还不够。

对自然灾害的社会经济研究,近年来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研究领域集中在救灾资金筹集机制和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两个方面。我国目前灾害资金的筹集机制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其他资金形式作为补充。救灾资金的来源渠道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拨款、保险理赔、救灾基金、银行贷款和国内外捐赠等(李可可,1996),巨灾证券的发行作为救灾资金来源的一种尝试(滕帆,2002;韩天雄、陈建华,2003)。国内学者从水旱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村灾害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探讨了对灾害经济评估的原则和方法,着重从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并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原则出发,提出了资产价值评估法和资源价值核算法(张文华,2003),并进一步从人力资源价值理论的层面,提出了评估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价值损失的方法和模型(于庆东,2004)。在将农村灾害经济评估划分为预评估、灾期评估、灾后跟踪评估、减灾效益评估四种类型的基础上,严立冬(1998)根据农村灾害的灾前、灾中、灾后三个不同阶段,设计出一套农村灾害经济评估指标。另外,国内学者还对灾害风险的应对、灾害资金的补偿机制和救灾款物审计作了一定的探讨,包括从经济发展理论模型构建的视角提出了灾害风险最小化目标和合理途径(何爱平,2002),从建立地震灾害资金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建立我国多形式结合的灾害资金补偿机制(苗崇刚、侯建盛,2007),从救灾物资管理的视角提出了救灾物资审计的要点。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学者对自然灾害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灾害经济的资金筹集和价值评估,而对企业灾害财务问题的研究只是在相关文献中零星可见,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二、研究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世界上1/3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中国,这种状况近年来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每年因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公布的2007年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在2007年都遭受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的袭击,旱灾、洪灾、地震、台风、强雷暴雨、暴风雪和风暴潮陆续上演,在这短短的一年中,自然灾害席卷了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方七省以及淮河流域,重庆、四川、济南、云南等许多大城市损失惨重。2008年1月,我国中南部地区迎来了50年一遇的特大暴风雪,停水断电,民航、交通受阻,煤、油全线紧张,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0亿元人民币。继雪灾之后相隔不到四个月,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八省市受到震撼,死亡人数超过69000人,失踪18000多人,倒塌房屋80余万间,供水、电力、交通及通讯全部中断,余震不断,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创,灾区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汶川大地震后,东汽集团在汉旺镇的一个公司80%的厂房倒塌或受损,1000多名工人被埋,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50多亿元。地震对四川省旅游业也造成了巨大冲击,全省仅旅游业因地震而发生的损失就超过6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0亿元之巨。频繁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不仅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自然灾害已经由以前的小概率事件逐渐演变成为企业环境的常态,极大地拓宽了企业的风险边界,提升了企业的风险等级。我国企业必须直面这一环境巨变,强化风险意识,构建新型企业战略,以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微观基础,而企业财务管理则是企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结合自然灾害研究企业的财务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构建系统科学的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理论体系,用以指导和支撑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管理实践,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任务艰巨、时间紧迫。

三、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的理论体系

企业自然灾害财务应首先说明对传统企业财务的衔接与拓展,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成为企业环境常态的情况下,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直接催生了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管理。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理论在内容构成上包括企业自然灾害财务基础理论、企业自然灾害财务应用理论以及企业自然灾害财务发展理论,如图1所示。

1.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的特点。企业自然灾害财务与传统财务的区别首先表现在理财环境的巨变。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研究企业因灾严重受损条件下导致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下的特殊财务问题,主要包括抗灾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所需资金的筹集、使用与监管问题,具有全局性与专门性的特点;其次表现在要贯彻以人为本、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放在首位的原则上,要把保护企业职工生命安全和减少企业财产损失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来抓,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自救,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2.自然灾害财务的基础理论研究。自然灾害财务基础理论是建立自然灾害财务应用理论和自然灾害财务发展理论的基础,自然灾害财务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管理环境、自然灾害财务假设、自然灾害财务目标、自然灾害财务对象、自然灾害财务风险、自然灾害财务战略、自然灾害财务投融资、自然灾害财务调控、自然灾害财务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其中,自然灾害财务机制是核心和纽带,它将其他的灾害财务构成要素有机联系起来。企业的自然灾害财务机制包括灾害财务预警机制、灾害财务应急机制和灾害财务补偿机制以及各种灾害财务机制的调控机理、不同灾害财务机制的协调和运转等。

3.自然灾害财务的应用理论研究。自然灾害财务应用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与企业选址、国家自然灾害财务体制建设、企业自然灾害财务机制的设立和运行、自然灾害基金的提取和监管使用、自然灾害财务风险监测、自然灾害损失评估(企业内部损失评估和基于产业链的损失评估)、自然灾害税收问题、自然灾害财务保险、巨灾证券发行、自然灾害衍生金融产品、风险资产证券化、灾后重建财务问题、非灾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捐赠效应以及企业灾后财务战略调整等。

4.自然灾害财务的发展理论研究。自然灾害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自然灾害财务的发展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必要将自然灾害财务和可持续发展财务、环境财务、社会责任财务、人本财务、柔性财务、战略财务、风险财务、资本市场财务等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梳理脉络,打通相关学科之间的研究路径,为发展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促进我国自然灾害财务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二)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的管理体系

我国现阶段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管理还处于自发和摸索阶段,缺乏实际经验,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自然灾害财务风险意识薄弱,企业自然灾害财务风险管理手段落后,企业灾害损失预防及投资项目预算缺位,企业防灾抗灾资金救助机制不健全,灾后重建财务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等。需要加快推进企业自然灾害财务建设,培育企业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意识,应用先进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技术,形成企业防灾抗灾救灾资金长效机制。

1.企业自然灾害财务风险与企业设立。

自然灾害财务风险巨大,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受灾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必将受到严重影响,不加预防或处置不当,极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使其丧失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导致企业灾害财务问题向破产清算财务问题转化。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发生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发生后的财务机制,使企业财务系统在抗灾、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抵御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及衍生灾害,减少自然灾害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冲击。笔者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统一的自然灾害预报中心。目前,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预报工作隶属于不同的政府机构,即便是同一类型自然灾害,其探测、评估、分析、预报等工作也划归若干部门主管,这种制度安排使得各机构、各部门缺乏对自然灾害的全面、系统把握,造成预报工作效率的低下。实际上,自然灾害发生有很多征兆,包括地质、气象、生物等方面,机构和部门条块分割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也给企业灾害财务风险预警带来困难。企业灾害财务风险预警建立在国家自然灾害预报系统的基础上,依托全国统一的灾害预报中心,企业财务系统可以根据灾害预报所涵盖时间范围(长期、中期、短期、即期)和空间范围(全国、地区、省、地市州等)作出不同的反应,以规避或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而且,当企业涉及对外业务关系时,还需关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灾害预报,避开或阻断自然灾害风险链,提升国际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设立时的地址选择必须依据全国灾害预报中心提供的各地区灾害预告信息进行正确决策,尽可能避开地层断裂带和灾害频发地区。所以,正确的企业选址是企业应对自然灾害财务风险的一种初始投资策略。汶川大地震使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损失惨重,企业管理当局没有重视汉旺处于地震断裂带,长期内将会发生地震这一长期预报信息,企业选址失误,最终给企业造成巨大投资损失。所以,结合灾害财务风险预警作出正确的企业选址决策是十分必要的。

2.企业自然灾害损失预防与投资项目预算。

企业自然灾害损失预防要求企业必须对经营环境及其所蕴含的风险进行动态的、全程的监测,发挥财务系统的预测和事前控制功能,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企业生活设施投资项目预算以及高强度抗灾的生产建筑物与设施投资预算。企业建厂之初,应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对关系职工生命安全的厂房、宿舍和其他生活与生产设施的投资要优先考虑抗震防灾的资金需要,坚决纠正只重生产忽视职工生命安全的错误观念。其次,在编制和执行投资项目预算时,要严格遵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招投标、施工、采购、监理、验收、审计等,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建设项目规范,保证建筑物和设施的施工质量,建设和谐、健康、稳固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企业应该积极承担起这一社会责任,同时,这也是实现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3.企业自然灾害救助机制重构――基于企业自然灾害补

偿基金的设置。

(1)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形成机制。按现行制度规定,中央财政设立的特大、重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和地方各级财政设立的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用于解决灾民吃、穿、住和抢救、转移、安置、治病等费用,以及按规定设立的专用救灾物资储备资金,并未对受灾企业救助进行专门规定。我国企业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的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企业自有资金、财政拨款和税收减免,国际社会援助、国内社会捐款在企业自然灾害救助资金中所占的比重较低,缺少灾害保险险种,能够抵抗重大风险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还没有形成。面对重大、特大自然灾害,仅仅依靠企业自有资金一般不能解决问题,而能享受到财政拨款的企业仅限于少数国有大型企业,多数受灾企业不得不自行承担自然灾害带来的主要损失。因此,必须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来源渠道。首先,可考虑借鉴我国设置交通强制保险险种的经验,建立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新设企业抗灾防灾救灾强制保险险种,即“灾强险”,用法规形式规定各企业每年按一定保险费率向国家社保部门上交灾害保险费,交由财政专项监管与拨付使用,形成抗灾防灾救灾长效资金的来源。其次,加速推进建立一个围绕重大自然灾害的保险体系,把目前保险公司无力承担的风险逐级分散到直保公司、再保公司、国际再保险公司、结构融资和资产证券化市场、国家和地方财政等各个参与方。最后,积极开发其他形式的企业自然灾害救助手段。例如,发行巨灾债券和赈灾福利,提供企业自然灾害政策性贷款,开发自然灾害金融衍生产品等,都是未来值得努力的方向。由此逐步形成由企业、金融保险机构、政府和社会各界等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由内到外共同出资的立体的社会救助机制,有效地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在更广泛、更深层面上给予灾区企业员工生活和生产以更有效的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笔者建议,在最近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各种灾害发生后的企业灾后恢复重建的制度规定。

(2)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监督机制。仅有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形成机制还不够,还必须建立、健全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监督机制。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形成机制反映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来源和取得,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监督机制则对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日常管理和使用提出要求,旨在提高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在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之间、财政部门与企业之间、保险公司与企业之间以及银行与企业之间均存在委托关系。鉴于委托人和人利益目标的不一致性,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各级人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和法律法规的制度缺位更加扩大了这一风险。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监督机制,充分发挥预算、会计、审计和财政等监督主体的职能,对受灾企业补偿范围、补偿额度以及使用过程进行监督。鉴于我国地域辽阔灾害频发的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国家审计署成立企业灾害补偿基金审计处,直接履行企业自然灾害基金的监督职能,及时在审计公报中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收缴、使用和结余情况,杜绝贪污、挪用、截留等腐败行为。此外,还应积极发动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力量,为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的合理、高效使用创造良好环境。

4.加强企业灾后重建财务管理。

(1)基于产业链的灾后损失评估。对受灾企业灾后损失进行专业化、系统化评估是企业自然灾害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确定企业因灾补偿范围和补偿额度的直接依据。笔者建议组织力量开发一套企业自然灾害损失评估信息系统,结合企业所处的产业链,对受灾企业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进行客观、综合、全面的评估,为企业灾后重建提供依据。(2)构建企业灾后重建资金的筹集机制。通过企业自然灾害补偿基金、保险、银行、证券、非营利性组织以及社会捐赠等多个渠道来解决重建资金的筹集问题。灾后重建资金筹集必须充分考虑是否异地重建及技术改造升级等问题,以增强建筑物和设施的抗灾能力。(3)构建企业灾后重建资金投资机制。确立受灾企业恢复生产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灾后重建投资必须充分考虑是否异地重建及调整产业结构等要求,恢复重建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满足发展循环经济与减排的投资需要,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不具备安全生产的落后产能,使企业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4)企业灾后重建资金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救助资金使用管理体制,加强国家审计、财政、纪检、监察、企业内部审计、媒体及公众的综合监督作用。

5.非灾企业社会责任与捐助效应。

(1)非灾企业的赈灾责任。当代企业肩负着履行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双重使命,提供税收、就业和产品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最低义务标准。此外,还应在确保最低义务标准能有效完成的基础上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当代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使命,作为一种国际普遍认同的理念,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为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员工、社区、环境等的社会责任。随着企业大规模生产方式的采用和工业化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失业、贫穷、污染、犯罪等社会问题都与企业的经济活动有一定关联,企业理应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对此加以修复和补偿。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在新的环境下,非灾企业要提高竞争能力,保证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非灾企业在参与赈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2)非灾企业的捐助效应研究。非灾企业捐助包括向受灾对象捐款捐物,提供人力援助、心理援助,甚至包括书面或口头上的支持、激励和承诺。在我国,社会责任可以视作“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世界银行,2003),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构建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本思想。非灾企业积极投入到赈灾活动是其愿意并实际履行社会责任的最直接体现,那么,非灾企业的捐助行为就至少会导致其改善自身经营环境,形成积极的道德资本等积极效应,最终通过改善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来实现非灾企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非灾企业安排特定的捐助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次重大的战略投资,或者是一种改善形象和公共关系的广告策划,对于提高非灾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扩大市场销售份额、增加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彭韶兵,刑精平.公司财务危机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王锋.发展财务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何爱平.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灾害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0,(6).

[4]滕帆.巨灾风险债券及其在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

[5]韩天雄,陈建华.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的定价问题[J].保险研究,2003,(12).

[6]严立冬.农村灾害经济评估指标系统与估值技术[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8,(10).

[7]于庆东.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价值损失的评估[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6).

[8]于庆东,沈荣芳.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探讨[J].灾害学,1996,(11).

[9]于庆东,沈荣芳.试论突发性自然灾害灾害损失评估的特点与原则[J].自然灾害学报,1995,(4).

[10]张玉,宁大同.中国荒漠化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6).

[11]张文华.地质灾害受灾体价值分析[J].山西统计,2003,(3).

[12]苗崇刚,侯建盛.建立我国地震灾害资金补偿机制的思考[J].中国地震动态,2007,(2).

[13]杨恒田,谢新年.地震救灾款申报管理问题多[J].中国审计,2004,(14).

[14]oeCD.insuranceandFinancialmarketissuesRelatedtothemanagementofLarge-ScaleDisasters,Financialmarkettrends,no.86,march2004.

[15]Gao.Financialmarketpreparednessimprovementsmade,butmoreactionneededtoprepareforwide-ScaleDisasters,September2004.

[16]armedForcesComptroller.FinancialmanagementinSupportofnaturalDisasters,RichardFlores,CDFm.Spring2006.

[17]edwardJ.Kane.UsingDisasterplanningtooptimizeexpendituresonFinancialSafetynet.aJe:September2001,vol.29,no.3.

自然灾害的风险篇5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1研究进展

风险分析现今已广泛运用于生物、环境、技术应用以及医学等多个领域,且发展极为迅猛。灾害大多承受着自然、社会、技术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发展时间较短,以至于几乎没有成熟的成果。国内外学者对于风险分析的研究也多针对经济领域,起步较晚的自然灾害风险研究,起先是侧重于对工程项目的研究应用。通过研究建立了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体系,有了损失指标以及定量计算的方法,建立了自然灾害评估框架体系,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函数,洪水灾害模型、洪泛区价值模型、洪泛区抗灾模型及损失计算方法,同时还在台风灾害的风险评估,区域水灾的风险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研究,在农业生态地区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华南果树生长风险分析模型,这也是国内较早在农业气象灾害中运用风险分析的方法,即便如此,我国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技术、理论等仍旧薄弱,对某一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的技术则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我国现今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大都将灾害发生的实际频率作为研究基础,但是随着资料序列的增长,灾害的出现频率以及致灾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因此无法反映出真实的风险状况。尤其现在侧重研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报告稀缺。

2研究方法

2.1研究区域、灾种,资料收集、处理

本文将针对东北地区玉米冷害、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江淮地区冬小麦涝渍以及华南地区荔枝寒害等地区灾种进行叙述。

本文逐日资料来自东北地区玉米产区、北方地区冬小麦产区、江淮地区冬小麦产区以及华南地区荔枝产区近400个气象点,时段大都为40年。逐日资料缺少的个别日期在处理时通过多年平均值进行替代。相应的年实际产量以及灾情资料来自不同地区对应的统计部门。

2.2研究思路与方法

2.2.1研究思路

通过对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估计,即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也就是对农业产量损失、产品质量下降,最终经济收益损失等事件由于气象灾害而导致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分析。现今利用概率论作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数学分析依据。

农业气象灾害系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灾情四要素构成,同时利用气象、产量、灾情历史资料,分别对东北地区玉米冷害、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江淮地区冬小麦涝渍以及华南地区荔枝寒害进行分析,研究在不同孕灾环境、灾害种类、发生强度下,造成的减产率、承灾体的抗灾性能。

将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江淮地区冬小麦涝渍以及华南地区荔枝寒害进行的风险评估为例,分析其主要致灾因子有:冬春少雨雪且底墒差、冬季强寒潮南下最低温度降到热带果树致害温度以下。其主要灾情为:产量减少、质量下降。依据致灾因子的强度、频率对冬小麦、荔枝灾损率以及抗灾性能进行分析,建立不同的灾损价值模型和抗灾性能模型。与此同时,还应构建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和华南地区荔枝寒害致灾因子的致灾等级标准。

2.2.2研究方法

(1)减产率序列的构建。确定一年生农作物冬小麦历年减产率,通常采用逐年实际产量偏离其趋势产量的相对气象产量的负值。趋势产量通过正交多项式逼近法、直线滑动平均法等方法确定。

(2)不同致灾指标、致灾因子序列的建立。利用长年代灾情资料、产量、气象,对不同年代北方地区的冬小麦减产率与对应发生涝渍,华南地区荔枝减产率与对应发生寒害,江淮地区的冬小麦减产率与对应发生涝渍等各种致灾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主要致灾因子;根据减产率与致灾因子量值之间的关系,建立不同致灾指标、致灾因子序列。由此得到研究区域的不同致灾因子、致灾指标的长年代序列。

(3)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估算模型的构建对研究区域分县的不同承灾体的减产率序列,不同致灾等级下的致灾指标序列分别进行指数分布、正态分布、瑞利分布、伽玛分布、威布尔分布等概率分析方法。

3结果分析

3.1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致灾因子及致灾指标

东北地区玉米冷害致灾因子为5~9月平均气温之和。致灾指标为一般冷害和严重冷害。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致灾因子为冬小麦全生育期自然水分亏缺、降水量亏缺、拔苗期降水量。致灾等级及对应的致灾指标:轻旱70。江淮地区冬小麦涝渍致灾因子为2、3、4、5月降水持续时间及降水量。致灾等级轻度涝渍、中度涝渍、重度涝渍。根据不同时期降水量不同进行致灾指标划分。

3.2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本文仅针对冬小麦进行评估,其他方法类似。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方法,表现出了在实际生产情况下,自然社会等因素对冬小麦产量的综合影响。造成北方冬小麦产量低的最主要因素是干旱。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因此干旱成为北方地区冬小麦低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冬小麦的历年减产率,得出年际间干旱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数学概率分析的方法,利用构建的正态分布模型,可以估算北方地区分县的不同冬小麦减产率范围出现的风险概率。

4结论

依据灾害风险分析理论,本文介绍了几种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筛选出适用于东北地区玉米冷害、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江淮地区冬小麦涝渍以及华南地区荔枝寒害风险评估的主要致灾等级、致灾因子、致灾指标以及相应的减产率,初步构建了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量化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世奎,霍治国,王素艳,刘荣花,盛绍学,刘锦銮,马树庆,薛昌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及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4(01).

自然灾害的风险篇6

[关键词]自然灾害巨灾保险政府扶持保险基金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特点是发生频率高,破坏强度大,种类多,危害面积广等。2008年发生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今年的台风莫拉克,都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然而,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却没能够发挥它应有的能力。由于缺乏巨灾保险制度,我国保险业在灾害预防、灾害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未能够起到很到位的作用,保险业现在的发展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和保险的需求,巨灾保险亟待建立。

一、我国目前巨灾形势

据联合国统计的数据显示,20世纪世界方位内54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有8次发生在我国。并且我国仍有大范围的潜在巨灾威胁,全国有近2/3的国土面积不同程度受到洪水威胁,近一半的城市分布在地震带上。近十年来,我国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多人次。随着我国经济每年高速度的增长和财富的持续积累以及我国各种资源的不断开采,地震灾害对经济和社会的威胁与破坏程度将不断上升。

二、面对巨灾,保险赔付寥寥无几

在发生巨灾后的严重的经济损失的补偿与灾后的救援工作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支持和社会的捐赠,主要是用于解决公共设施和最困难群体的住房恢复重建,层次补偿层次较低救助范围小,一般公众和企业的财产损失常常是“听天由命”。巨灾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损失却是巨大的,各种保险公司根本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目前,保险业承保的各种风险几乎都把自然灾害地震、台风、冰雪等特大灾害排除在外,以规避自己的经营风险,即使承担由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也是经过了层层的严格限制之后给予的微薄的赔付。灾后的损失难以得到应有的补偿,这对于灾后重建工作有很大的阻碍,对于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很大的威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立健全巨灾保险尤为重要。

三、保险公司经营巨灾保险的状况

各个保险公司都把各种自然灾害定义为不可抗力因素,将自然灾害排除在可保范围之外。即使保险公司承保巨灾,对于灾后的赔付金额足以让整个保险公司破产。对于巨灾保险,保险公司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技术。自然灾害涉及到地质,地理,气象,水文,土木工程等各种专业技术知识,人才资源资本资源的匮乏造成难以准确的衡量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并且要科学合理的制定出投保费率也不容易。再者,我国的各种保险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并未出台专门针对巨灾保险的扶持政策和保障。基于种种原因,各保险公司对于经营巨灾保险都采取谨慎的态度。

四、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议

巨灾保险制度,是指对由于突发性的、无法预料、无法避免且危害特别严重的灾难性事故,如地震、台风、海啸、洪水、等各种灾害所引发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身伤亡给予保障的风险分散制度。但是要想有效应对地震等巨灾风险,需要政府、社会各界救助以及各个保险公司、巨灾保险制度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第一,成立巨灾共保联合体。组成以保监会、财政部为领导,以各个保险公司为实施机构,共同建立联合承包体系,即有风险大家共同承担。并且要设立巨灾保险基金,基金来源为报废的收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划拨资金以及社会各界的资金,共同构建商业再保险和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多层级的巨灾风险共担机制。国内保险业承保巨灾风险,需向商业再保险公司分保,由国内外商业再保险公司作为主要再保险主体;对于超过再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以上部分,由政府管理的巨灾风险基金提供再保险。巨灾保险的资金来源是设立巨灾保险基金的关键因素,这就要靠国家财政联合商业保险以及社会各界共同承担了。具体的措施还需要相关部门具体商定。

第二,巨灾保险的实施需要政府的推动并确立相关的法规政策予以支持。巨灾风险发生的概率较低,普通群众投保商业保险的意愿不强,同时,保险公司又难以承担一旦发生巨灾的各种赔付。所以,建立巨灾风险的管理体系很有必要。能否实现较高的参保率是检验巨灾保险制度能否顺利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一方面需要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进行适度的引导和宣传,把巨灾保险与防灾、减灾的相关激励政策结合起来形成巨灾保险与防灾、减灾良好互动的新格局:另一方面,也应该出台一些关于保险公司实施巨灾保险的相应鼓励政策,比如对于所得税等方面实施比较宽松的政策等等。

自然灾害的风险篇7

[关键词]自然灾害巨灾保险政府扶持保险基金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特点是发生频率高,破坏强度大,种类多,危害面积广等。2008年发生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今年的台风莫拉克,都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然而,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却没能够发挥它应有的能力。由于缺乏巨灾保险制度,我国保险业在灾害预防、灾害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未能够起到很到位的作用,保险业现在的发展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和保险的需求,巨灾保险亟待建立。

一、我国目前巨灾形势

据联合国统计的数据显示,20世纪世界方位内54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有8次发生在我国。并且我国仍有大范围的潜在巨灾威胁,全国有近2/3的国土面积不同程度受到洪水威胁,近一半的城市分布在地震带上。近十年来,我国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多人次。随着我国经济每年高速度的增长和财富的持续积累以及我国各种资源的不断开采,地震灾害对经济和社会的威胁与破坏程度将不断上升。

二、面对巨灾,保险赔付寥寥无几

在发生巨灾后的严重的经济损失的补偿与灾后的救援工作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支持和社会的捐赠,主要是用于解决公共设施和最困难群体的住房恢复重建,层次补偿层次较低救助范围小,一般公众和企业的财产损失常常是“听天由命”。巨灾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损失却是巨大的,各种保险公司根本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目前,保险业承保的各种风险几乎都把自然灾害地震、台风、冰雪等特大灾害排除在外,以规避自己的经营风险,即使承担由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也是经过了层层的严格限制之后给予的微薄的赔付。灾后的损失难以得到应有的补偿,这对于灾后重建工作有很大的阻碍,对于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很大的威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立健全巨灾保险尤为重要。

三、保险公司经营巨灾保险的状况

各个保险公司都把各种自然灾害定义为不可抗力因素,将自然灾害排除在可保范围之外。即使保险公司承保巨灾,对于灾后的赔付金额足以让整个保险公司破产。对于巨灾保险,保险公司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技术。自然灾害涉及到地质,地理,气象,水文,土木工程等各种专业技术知识,人才资源资本资源的匮乏造成难以准确的衡量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并且要科学合理的制定出投保费率也不容易。再者,我国的各种保险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并未出台专门针对巨灾保险的扶持政策和保障。基于种种原因,各保险公司对于经营巨灾保险都采取谨慎的态度。

四、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议

巨灾保险制度,是指对由于突发性的、无法预料、无法避免且危害特别严重的灾难性事故,如地震、台风、海啸、洪水、等各种灾害所引发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身伤亡给予保障的风险分散制度。但是要想有效应对地震等巨灾风险,需要政府、社会各界救助以及各个保险公司、巨灾保险制度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第一,成立巨灾共保联合体。组成以保监会、财政部为领导,以各个保险公司为实施机构,共同建立联合承包体系,即有风险大家共同承担。并且要设立巨灾保险基金,基金来源为报废的收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划拨资金以及社会各界的资金,共同构建商业再保险和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多层级的巨灾风险共担机制。国内保险业承保巨灾风险,需向商业再保险公司分保,由国内外商业再保险公司作为主要再保险主体;对于超过再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以上部分,由政府管理的巨灾风险基金提供再保险。巨灾保险的资金来源是设立巨灾保险基金的关键因素,这就要靠国家财政联合商业保险以及社会各界共同承担了。具体的措施还需要相关部门具体商定。

第二,巨灾保险的实施需要政府的推动并确立相关的法规政策予以支持。巨灾风险发生的概率较低,普通群众投保商业保险的意愿不强,同时,保险公司又难以承担一旦发生巨灾的各种赔付。所以,建立巨灾风险的管理体系很有必要。能否实现较高的参保率是检验巨灾保险制度能否顺利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一方面需要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进行适度的引导和宣传,把巨灾保险与防灾、减灾的相关激励政策结合起来形成巨灾保险与防灾、减灾良好互动的新格局:另一方面,也应该出台一些关于保险公司实施巨灾保险的相应鼓励政策,比如对于所得税等方面实施比较宽松的政策等等。

自然灾害的风险篇8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北部苏门答腊岛亚齐省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波及周围国家,造成迄今为止至少15.5万人伤亡,这是104年来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海啸”灾难再次让人们开始关注起了保险,由此引发了对巨灾保险的研究。

巨灾属于发生频率较低、但破坏性极强的风险。近十年来,全球巨灾损失呈增长趋势。最新统计显示,2003年全球共发生地震、干旱、风暴、洪水等自然巨灾142起,灾难总损失将近580亿美元,与灾害相关的保险损失达162亿美元。2004年发生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已经使全球保险公司损失了420亿美元,2004年已成为全球保险业迄今为止损失最惨重的一年。灾难的发生已经无法避免,因而在灾后如何减少巨灾对人们所造成的伤害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保险作为规避风险的手段此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于巨灾风险防范的保险提上日程。

一、巨灾风险的理论框架

巨灾是小概率大损失的保险事件,显著特点是突发性和破坏性。巨灾风险作为一种极为特殊的风险,是保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巨灾风险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国际保险界对巨灾风险没有统一定义,各个国家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巨灾风险进行定义和划分。保险服务局(iSo)财产理赔部按照1998年价格将巨灾风险定义为“导致财产直接保险损失超过2千5百万美元并影响到大范围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事件”。瑞士再保险公司将巨灾风险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祸,1970年以来一直根据当年美国通货膨胀率调整和公布全世界巨灾损失情况。

二、巨灾保险的形式多样化

(一)巨灾再保险

保险实务中巨灾风险传统解决方案是巨灾再保险,其中,最具优势的是单项事件巨灾超额损失再保险,即再保险公司承担介于自留额(下限)和限额(上限)之间的损失,最初(分出)保险公司承担低于自留额和高于限额的损失。为检验巨灾超额损失再保险的承保水平和价格,瑞士再保险公司提出两个参照指标――参考损失和保费责任比。参考损失指一次具体巨灾损失,是一个拥有平均资本总额的保险公司用来确定巨灾超额损失再保险购买量的标准,参考损失随着国家、地区、巨灾风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巨灾超额损失再保险保额与参考损失之比反映了巨灾再保险供给程度,保费责任比(巨灾保费与巨灾保额之比)反映了巨灾再保险价格变化情况。国际再保险业用巨灾超额损失再保险来分析世界巨灾保险发展状况、衡量一个国家再保险水平以及它在国际再保险市场上的位置。

(二)巨灾风险证券化

为了缓解再保险压力,业内人士开始将目光转向资金实力雄厚的资本市场,以期寻找到传统再保险的替代品或补充方式,达到扩大保险资金来源、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目的。由此资本市场上出现了保险风险证券化(保险连结证券)的新型金融衍生工具。保险风险证券化是通过再保险公司或特殊用途工具(SpV)发行基于保险风险的证券,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代替再保险公司,将保险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从保险角度看,保险风险证券化将再保险容量从原来保险业内部扩大到了外部的资本市场;从金融角度看,保险风险证券化具体实施过程就是一个资产证券化过程,即保险公司的负债证券化。

近十年来,全球巨灾损失呈增长趋势,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不仅给受灾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使整个保险行业受到沉重打击,从而推动巨灾风险证券化迅速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是将巨灾风险进行证券化处理,利用从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化解巨灾风险的一种融资方式。其主要形式有巨灾保险期货、巨灾保险期权、巨灾债券等。

1994年汉诺威再保险公司成功发行了8500万美元巨灾债券,从而开创了巨灾风险证券化新局面,目前市场上有巨灾债券、巨灾互换、巨灾期权、应急资本、行业损失担保、债券连结期权、基准风险交易等品种。由于在给定风险水平下对于包含巨灾风险连结证券的投资组合的收益高于不包含巨灾风险连结证券的投资组合的收益;在给定收益下,前者的风险低于后者的风险,因而巨灾风险连结证券对投资者是有吸引力的。当前巨灾风险连结证券已经有了完善的承保和投资会计准则,发行量也在逐年扩大,虽然巨灾风险连结证券仅是巨灾再保险的补充,并非一个成熟、独立、常规易,在资本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然而笔者认为只要我国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完善,同时政府监管、税收、法律规定等外部环境积极支持和配合,巨灾风险连结证券仍具有较强发展潜力。

(三)巨灾保险基金和组织

为了应对巨灾风险,除了直接税收、贷款和救济等基本措施外,还可以设立专门性巨灾项目和计划以及由政府、保险公司和行业协会牵头组成的联合体,从而将分散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和资金聚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防范巨灾风险,维护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利益。

三、我国巨灾保险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巨灾风险有效承保能力严重不足。巨灾属于小概率事件,同传统保险依赖的大数定律相矛盾。国内商业保险公司对于巨灾缺乏较为精确的评估手段和详尽的统计资料,再加上精算技术的难度,使得众多保险公司不敢轻易涉足巨灾保险市场。

我国再保险市场不发达,分保方式单一,巨灾保险损失基本上直接在保险公司内部自行消化,严重威胁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此外,一些保险公司为了扩大保险业务,曾一度擅自扩展巨灾如地震承保责任,这些都严重威胁到保险公司经营、生存和发展。

另外,我国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完备的巨灾保险保障体系。由于受到经营管理、产品技术设计开发以及偿付能力限制等因素制约,中国巨灾保险呈现出产品少、保障面窄、保障程度低、发展尚不充分等特点。同时我国巨灾保险研究刚起步,基础还比较薄弱,加上社会保险意识不强等原因,巨灾保险开展的规模和覆盖面不大,保险风险防范和社会管理功能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中国大灾之后损失的恢复基本上是靠国家财政和民间捐助,国家财政承担了绝大部分赔偿责任,使得国家财政作为“最终保险人”不堪重负,商业保险在管理巨灾风险方面的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四、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大,财富集中度上升,巨灾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也不断上升。早期的巨灾主要由自然灾害引起,今天,恐怖主义、卫星发射失败、核电站事故乃至像2003年的非典疫情等也成为巨灾风险的风险源。巨灾风险以其突发性和巨大破坏性直击世界保险业的软肋。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较严重的国家。据联合国统计资料,上个世纪全世界54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有八个发生在中国。民政部有关统计表明,中国每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人民币500亿至600亿元之间,每天都要因此损失一亿多元人民币。而国内防范像洪水、地震这样的巨灾风险的基本保险险种几乎是空白。巨灾保险市场存在着远远超过目前保险业供给能力的现实与潜在需求。可以预测,一旦中国确定有关巨灾保险的发展政策,巨灾保险将成为保险业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笔者认为我国巨灾保险发展应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开展包括地震保险、农业保险在内的巨灾保险研究,建立预警系统,避免包括地震、洪水和海啸在内的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巨灾在我国主要是地震和洪水等自然灾害,每年因自然灾害及重大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百亿元计,因此需要构建地震风险管理系统保险模型框架。

(二)建立损失数据库以及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模型

完善损失分析基于损失数据库的广泛的统计计算,为高水平的长期及区域分析提供可能性,分析结果可供科学家、工程师和有关当局参考。损失分析可帮助人们认识导致损失的各个因素,从而促进各项专门防灾技术的发展。而对于自然灾害风险的评估,是分析保险市场自然巨灾风险累积状况的要点。构造一个自然灾害模拟风险模型已经成为保险业及专业风险控制部门需要完成的任务。可用于评估损失及其频率的模型是用于计算同风险相称的保险金额的基准。而同风险相称的保险金额则是确保长期成功的保险运作的前提条件。保险公司了解主要灾害损失规模是其在设计合理灾害再保险类别时所必需的。

(三)确定承保范围,控制累积责任清楚界定承保范围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在足额保险价值的基础上厘定与风险相应的保费。对于大多数非规律性遭受自然灾害的标的,按固定费率收取保费来承担风险责任是符合保险原理的;对极易受到自然灾害袭击的标的,倘若仍具备可保性,则须在掌握特定风险的前提下分别制定费率。

(四)在巨灾保险中,要提供完全的保障,政府、被保险人、直接保险人和再保险人之间需要建立起风险伙伴的关系

通过立法建立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的合理分担机制。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对于巨灾保险应采取限额承保方式,并将家庭财产的巨灾风险责任与企业财产的巨灾风险责任明确为分别由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家庭财产巨灾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由政府承担大部分,未承担部分由家庭自己投保或自我承担;企业财产巨灾保险则属于商业性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国家应调整营业税结构,采用差异化税率,对政策性保险免税,对商业性保险征收营业税。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百姓的巨灾保险意识,也将促进国内商业保险公司加强对巨灾保险的研究,有利于填补国内巨灾保险供求缺口,使国家财政卸下沉重包袱。

(五)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用于应对突发的巨灾

国家巨灾风险准备金由政策性保费收入部分、财政预算按一定比例计提部分和国家向商业性保险公司征收的一部分营业税组成。商业性保险公司出于保证偿付能力的考虑,同样需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主要从每年总保费收入中提取的部分、巨灾保费及其专项资金的运用收益组成,增强抵抗巨灾风险的能力。

(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巨灾风险支持体系,尽快建立起我国的巨灾保障制度

保监会出台并修改相关管理规定,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为巨灾保险体系的建立争取最有力的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自然灾害的风险篇9

【关键词】巨灾保险制度建立可行性

我国是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灾面积都相当广泛,2008年让人痛心的汶川地震和南方雪灾,2010年西南大旱、玉树地震、甘肃甘南的特大泥石流,和2013年四川省雅安的地震等等,这些自然灾害造成了人员财产的巨大损失,灾难过后保险行业偏低的巨灾投保率成为一个必须迅速改善的问题。对比国际保险业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数据来看。慕尼黑在保险方面的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艾克飓风灾害造成了383亿美元损失,保险损失达185亿美元,保险赔付占比高达48.3%;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造成1250亿美元损失,保险损失达622亿美元,保险赔付占比高达49.8%;1994年美国落杉矶地震造成440亿美元损失,保险损失达153亿美元,保险赔付占比也达到34.7%。

而我国2008年一年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多达1130亿美元。其中210亿美元是冰雪灾害损失,保险赔付占比为5.7%,保险损失约达12亿美元;四川汶川地震造成850亿美元损失,保险损失约达3亿美元,保险赔付占比仅为0.35%。在大灾有大爱的自然灾害中,保险公司竭尽所能,实行了“应赔尽赔”,同时启动快速理赔绿色通道、先行赔付等灾后理赔措施,放宽了很多条款限制,秉承着特事特办的原则。

但是,危难时刻特事特办和人性化的放宽限制并不能掩盖弥补制度设计上的不足和尴尬。纵观以往灾难发生,每一起重大自然灾害都暴露了保险行业的真实情况,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保险行业深度和密度的严峻考验。

在中国财产保险意识的薄弱也是保险行业不足的原因所在,自然灾害的发生多是位于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居民生活条件往往比较艰苦,贫困的生活条件,知识面的匮乏,相对而言保险这种为未来风险做保障的超前意识更为显得难以触及,所以保险的普及率、认知率都相当薄弱。据统计同一时期偏远区县的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在所属省市财产保费收入占得份额仅为千分之几。这不得不引起保险行业的反思。作为以市场化风险管理为手段的保险行业,对保障贫困地区的人身财产安全,分担政府抗灾救灾负担,推进灾后重建方面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而对于灾害的直接受害者,不管是个人还是家庭来说,保险赔偿的意义远远高于政府的抚恤金。

但对于保险行业保险产品存在的免责条款中对自然灾害的免责免赔来说,如何补偿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保险行业的弊端不能只是在灾后一时的反思,而是应及时完善与健全保险范围,承担更全面的责任与风险。

在汶川地震之后关于发展地震保险、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自然灾害保险越来越关注,但是直到现在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基本上仍处于原地踏步的阶段。对于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财产保险的普及和认知薄弱,巨灾补偿制度的欠缺是刻不容缓的事。

我国的保险业由于历史原因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即便是年均30%左右的发展速度仍无法使其满足现实的巨灾保险需求,同时由于资本资金和资产质量问题,其自身还受到偿付能力不足问题的困扰,以至于对已承担风险的巨灾损失也存在准备资金不足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居民和企业在正常费率下对巨灾保险的购买意愿低落,导致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严重滞后。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不仅是解决一般老百姓的生命财产的安全问题和灾后重建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保险业以至于金融业安全问题的首要选择。因此针对我国巨灾风险状况开展深入的、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探讨如何构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现状

1995年前我国各种财产保险和人身意外险的基本责任包括洪水、地震,也就是说在投保了财产保险就同时享有了巨灾保险,这是采用借鉴原苏联的一揽子责任保险模式。而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把地震、洪水从财产保险的基本责任中剔除,洪水作为财产保险的综合责任,地震作为附加责任单独承保。至此,我国的巨灾保险体系基本没有形成,巨灾风险责任只是在附加险和综合责任险中承保而积累下来,且对巨灾风险没有进行单独管理,对相关责任也大量留置,形成了保险业内的巨大风险积累。

通过对我国巨灾保险现状予以简单分析,就可以得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存在的重大缺陷:(1)巨灾风险责任的针对性不明显,没有与一般风险责任加以区分;(2)巨灾保险保险费率欠缺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3)承保能力薄弱,巨灾保险准备金的管理与积累欠缺有效的保障机制;(4)巨灾保费所需要承担的营业税所得税。我国保险行业的保险模式是造成保险公司承保资金对灾难损失赔付的不堪重负,从而加大国家财政的负担。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中国,每年巨额的保险赔款让保险公司不想也不敢来承担巨灾保险的风险。浙江保险公司1988-1997年的10年间因洪灾支付18.9亿元的赔款,占企业才占损失赔款的80%。1991年以来,每年仅就水灾支付的保险赔款就达120多亿元,平均每年20多亿元,最高年份多达30亿元以上。我国政府是承担大灾大难的主要救助者,每次大的自然灾害都是以政府的无偿捐助及全社会人士的捐款为主力,加上灾区人民的自救自建为辅。这无形中必然加重中央地方的财政负担。

二、我国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的必要性

巨灾保险是保险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承保巨灾风险也是中国保险市场的需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结构复杂、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繁。这些自然灾害直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旱灾、洪水、冰雪、地震、台风的频繁来袭使成灾面积不断加大损失程度大幅提升,然而这些损失只能依靠政府的防灾与救济,但政府救济的局限性在于财力有限很难顾及全面,因此,自然灾害的损失需要一个多方面、多重性、多元化的体制来保障。商业巨灾保险是补充政府防灾救灾基础上的补充和保障,商业保险是有偿性的,投保人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自愿投保,虽然相对于政府性保险保费负担较重,但相对应的保障也相对较高。但随着人们风险意识的提高,风险责任的加大,商业巨灾保险在未来发展中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

中国各保险公司在树立形象和同行业竞争中承保巨灾保险也是必备内容之一。以承担风险责任为商业经营活动的亮点,树立商业保险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地位。除了国内保险公司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保险公司也想要来中国分一杯羹,国际保险行业的完善势必会对国内保险行业造成强有力威胁,西方发达国家保险公司的投资业务已经相对成熟,投资收益已经成为投资利润从而致使其保费低,风险保障范围广,相对于国内保险公司的保费及保障范围都是一个挑战,我国保险行业保险资金的运用限制,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是保费高居不下的主要因素。所以我国保险行业对巨灾保险的承保也是迫不得以的选择。

三、我国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的可行性

首先,保险公司为了适应不断增长的保险需求,承保条件已经不是评判决定成为可保风险的必要因素了,保险公司在保险结构上开拓的其他保险业务,扩大了保险的空间范围,使保险的含义和延伸得以有效发展。如针对个人的某个部位保险:钢琴家手指的保险、足球巨星烦人腿足保险、舞蹈家的四肢保险甚至是明星面部五官的保险及卫星星壳和升空保险等等。这些多元化的、个性的保险需求不能再以我们传统的承保条件去衡量是否可以承保。只有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才能更好的占有保险市场的份额,从而使保险行业的发展不断壮大。

我国保险行业对分散巨灾保险和承受巨灾保险损失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和充足的能力,我国保险行业市场的主要份额由全国性保险公司来来控制,这些公司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这种形式的优势在于局部的巨灾风险损失可以全国的投保人来分摊,进而实现风险损失的分散目的,这样以来保险公司的资金可以保持稳定而不受冲击。我国已有的保险公司像: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保险、平安保险等等。

自然灾害的风险篇10

关键词:巨灾风险;巨灾保险基金;风险分担

中图分类号:F84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5-0062-03

一、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世界范围内54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有8次发生在我国,其中地震、洪水、台风带来的损失最为惨重,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全球大陆35%的7.0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我国;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120万人,我国占59万人,居各国之首。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50%的国土面积位于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域,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2008年我国就遭受了三次重大的自然灾害: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8.30”攀枝花-会理地震。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四川省有52%的面积受灾,受灾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近1/3,受其影响其它的灾害也相应发生,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这些灾害进一步将损失扩大。除了地震外,旱灾、洪水和台风等灾难也频频发生,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巨灾风险的特征是:巨灾类型多、影响范围广、造成的损失大(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和灾害发生具有共生性。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国家财政为后盾进行灾后救济的救灾体制,巨灾之“巨”使得商业保险公司望而怯步,不敢贸然开展相应的承保业务,因此巨灾风险大部分由国家财政来承担,辅之以民间捐赠、国际捐赠和救援等慈善活动方式。但这些救助方式远不能有效解决巨灾造成的损失,用财政来补偿巨灾后的损失和单纯以保险的形式对灾后的损失进行补偿,都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势在必行,本文正是在基于这种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符合我国的巨灾风险分担体系,分灾前巨灾风险防范和灾后巨灾风险分担机制两方面加以说明。

二、我国巨灾风险分担体系的构建

(一)灾前巨灾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

1.提高建筑物质量

每次巨灾的发生除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外,房屋建筑倒塌更是十分严重,尤其是地震后,这种情况尤甚。当然这和巨灾的剧烈程度直接相关,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房屋等建筑物的建筑质量很差,而且结构不合理,许多建筑物在地震发生的时候瞬间倒塌,汶川地震已造成650多万间房屋倒塌,2300多万间房屋损坏,包括6900间中小学校舍。

地震后,建筑物质量问题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它的是否牢固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相信如果建筑物完全或绝大部分合格的话,则大地震后人员伤亡数量要小得多,所以政府应该定期举行全国建筑质量普查,尤其是对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学校、医院、住宅、宿舍楼等进行严格检查,如果存在安全隐患,房屋开发单位需要出资进行加固、改造,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建筑甚至应予以拆除重建,并追究开发单位和建筑企业的责任。对开发商建造的每一处楼盘都要严格的把关,防患于未然,要对人们的生命负责。

2.改变应对巨灾的理念需要

“人定胜天”的思想突现了人类与大自然做斗争的勇气和毅力,是一种美德。但是,巨灾的发生非人力所能抵御,笔者认为“抗震救灾”、“抗洪救灾”这样的字眼值得商榷。地震、洪水、台风、海啸等天灾靠人力岂能抵抗,但就是这种思想理念的根深蒂固,使得当灾难来临时,不是采取避其锋芒的措施而是用人力去抵御,其结果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及时“躲避”的思想,这并不是说逃避,比如当海啸登陆时,这种威力靠人力是无法抵抗的,抵抗只会徒增人员的伤亡,所以应借助预警手段,对海啸何时来临有个时间估计,及时疏离人员,尽可能降低人员及财产的损失。

3.加强灾前的预测能力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突然性,但在来临之前都会有一些征兆,所以应该增强预测水平,及早做好防范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提前做出有效地安排,而我国目前对自然灾害的预测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仍不太成熟,这就需要政府在这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因此,通过提高建筑物质量,改变一味的“人定胜天”的思想,避其锋芒,“巨灾来,我退,巨灾退,我进”和加强灾前预测水平等就可以使巨灾真正到来时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低点。所以加强灾前的风险防范机制很重要,这也是构建我国巨灾风险分担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灾后巨灾风险分担体系的构建

我国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政府财政承担灾后损失为主,分担机制还不完善,所以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不同层次的巨灾风险分担体系,采取政府、商业保险、银行、资本市场和社会捐赠相结合的形式。

1.发挥政府在巨灾风险分担体系中的作用

政府应该摒弃过去一味的灾后财政救济的方式,有计划地将每年的巨灾救灾款转化为巨灾保险基金。巨灾保险基金的预算,可以根据巨灾发生的概率、损失率及过去几十年国家在发生突发性巨灾时拨付的救灾款的数额来计算,每年提取并专款专用。同时在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的基础上,委托一家或相关保险公司专门经营这种巨灾保险基金,受托专营巨灾保险的保险公司,利用已有的人力和技术,通过商业保险的方式向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收取一定的巨灾保险费,补充国家拨付的巨灾保险基金。[1]上述两部分基金,逐年滚存,在闲置年份可以交由专门的投资机构进行投资运用,并通过法律保证其一定比例的投资盈利,盈利收入并入巨灾保险基金;在巨灾发生年份,则用来进行巨灾损失补偿。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对巨灾保险进行扶持,包括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减免以及相关费用的税前扣除。[2]此外,平常年份如果有社会各界对地震灾害损失进行捐款,则捐款也可以纳入巨灾保险基金。对于巨灾保险基金投资机构及经营巨灾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政府必须依据法律对其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以避免财政拨付的巨灾保险基金流失或保险服务不到位。

2.发挥商业保险在巨灾风险分担体系中的作用

商业保险公司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巨灾保险问题,在巨灾风险分担上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其能适应灾害的不平衡发生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平衡的功能,可以将灾害损失的风险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分散,将灾害损失分散到最大可能的程度。巨灾保险具有再保险的优势,再保险公司能够以准备金形式积累起大量的资金,为直保公司稳定经营构建起有力屏障,通过再保险,使巨灾风险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分散,有效减少巨灾冲击,提高保障程度。在保险意识逐渐加强且经济实力逐渐加大的今天,投保者所投保的金额也会逐渐提高甚至会趋向于足额投保,从这个意义上讲,其灾害补偿的力度也应该逐渐加大。

3.发挥资本市场在巨灾风险分担体系中的作用

巨灾造成的损失巨大,巨灾保险基金、保险费和其它的捐赠各项总额仍无法弥补巨灾造成的损失,因此,应该寻找更有效地途径来获得资金。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资本市场的资金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渐增强,随着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应该将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由于巨灾风险具有与资本市场风险不相关的特点,迎合了资本市场投资者分散风险,渴望风险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因此,资本市场的强烈投资需求与巨灾风险自身的特点使得保险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成为可能。[3]一方面可以以政府的巨灾保险基金为载体,发行国家地震债券,将巨灾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实现更大范围的风险分散,解决巨灾风险化解过程中的资金制约问题,另一方面开发巨灾衍生产品(巨灾债券、巨灾互换、巨灾保险期货和巨灾保险期权)在资本市场融资,以弥补巨灾风险资金的不足。[4]这样,资本市场为保险资金的运用提供了多种渠道和资本市场雄厚的资金实力使其能够为一些巨灾损失提供保障,从而为巨灾债券的发行奠定了融资基础。将保险的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有利于提高保险能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强大的融资与风险分散功能。而且由于资本市场存在一个重要的风险即系统风险,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衍生产品能够实现与传统的资本市场系统风险的对冲,这也为投资技术组合的实施提供了产品环境。同时债券的发行可以将风险转移给投资者,具有传统的再保险功能,这样,既可以发挥大数法则的作用,广泛分散风险,充分满足风险保障需求同时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品种,降低交易成本、减轻政府负担。[5]

4.发挥银行在巨灾风险分担体系中的作用

银行在这里主要指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其经营以盈利为目的,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进行商业行为,而由于巨灾风险的风险比较大,如果由商业银行自身从事与巨灾风险相关的项目,银行会失去积极性,不会主动参与其中。因此,为了让商业银行能够参与到巨灾风险中去,需要政府出面作担保,给商业银行承诺,在出现风险而使银行出现较大的损失时,政府会给予补助,鼓励银行向受灾地区发放贷款。对于银行贷款项目,应当在贷款合同中明确巨灾风险管理问题,对于高风险区域,应该制定更加具体的巨灾风险管理办法。

这样的话,就将政府、商业保险,银行、资本市场纳入了巨灾风险分担体系中,使得巨灾发生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受灾地区,尽快地恢复生产。

三、对我国巨灾风险分担机制的相关建议

1.在一定区域试行巨灾保险。地震虽然是我国频发灾种,但并不是每年形成巨灾,往往是几十年一遇,但地震巨灾一旦发生,其损失是毁灭性的。因此,基于经济实力、经营巨灾保险的技术能力和消费者的巨灾保险意识等方面的限制,目前不宜将所有震级的地震、所有城乡的地震灾害都纳入保险范围,但可以先在一些地区进行试运作,先易后难,待试验地区的地震保险运行成功后,再逐步推广到更大的区域甚至全国。

2.完善相应立法,建立法律保障体系。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规范,明确政府部门、保险行业、企业和个人在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责,确保损失分担体系的切实建立和有效运行。

3.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丰富巨灾保险产品。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开发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巨灾保险产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人民群众提高风险意识和增强防范风险技能;积极开发巨灾风险数据资源,建立科学的分析评估平台。此外,还要加强对巨灾保险基金、巨灾保险证券化等相关领域的规划和探索。

4.加强巨灾投险意识。1998年发生的大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国内保险公司共支付水灾赔款30亿元左右。2005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相应的保险赔款为100亿元左右,占灾害损失的比例不到5%。2008年年初南方冰雪冻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仅获得了保险业3%的赔付,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的“5.12汶川大地震“仅获得来自保险业赔付的18.06亿元,中国的保险赔付占巨灾损失的比例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007年全球因巨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706亿美元,最后保险业赔付了276亿美元,占经济损失的39%。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后,保险赔付更是达到了其直接经济损失的50%。可见问题的关键是投保财产的比例太低,使得绝大多数财产损失得不到保险补偿。应该让全民意识到巨灾的危害性,积极投保,加大投保力度,逐渐改变人们风险意识淡薄和过度依赖政府的思想。

5.明确政府在巨灾分担体系中的职能定位问题。从市场经济制度的原理看,社会的巨灾保险属于公共或准公共产品的范畴,这种产品的供给需要公共资源的配给,而政府是掌握和控制公共资源的主体,离开了政府或缺乏政府实质有效的推动,这种体系便不能有效地运行。

6.发行巨灾。发行巨灾是筹集巨灾资金的一个有效的和可行的方式,类似于体育一样让全民参与,我们知道,中奖属于小概率事件,中巨额奖金的几率更小,而且用少量的货币就可以买到,对普通民众来说不存在经济上的负担,但是这种参与购买巨灾的行动却可以积聚起巨额的资金,然后将这些资金专门划入巨灾保险基金中,用于灾后的损失补偿。■

参考文献:

[1]许飞琼.地震灾害和地震保险[J].中国国情国力,2008,(7).

[2][5]沈蕾.巨灾债券运行效应问题研究[J].财经论丛,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