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自然灾害小知识十篇自然灾害小知识十篇

自然灾害小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24:05

自然灾害小知识篇1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课题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单元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

2、行为与习惯: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救、自护能力。

3、知识与技能:懂得环境问题给地球造成的危害,初步理解珍惜资源的意义,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4、过程与方法:用调查交流、创新展示、运用读图表分析、案例分析、创新展示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增强防灾减灾的的意识,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5、道德教育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法治教育点:遵守有关保护地球和防灾减灾的法律。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部编版二下第五单元第十六课第一课时)

学校

班级

执教者

课题

我国自然灾害知

教时

1

日期

一、课题分析:

本课题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及严重性,了解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以及自然灾害的危害,。本课先从我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入手,让学生感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才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学情分析:

在我国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发生,新闻中也经常会报道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感受还是不深的,首先体现在人类面临的环境灾难在某个区域,我们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其次,有的自然灾害对学生的生活影响不大,学生感受不到。因此,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比较淡薄,防灾避险的能力比较弱。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2、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3、树立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主动防灾。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难点: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看视频 知灾害

导入:聊聊今天经历的开心的事。幸福吗?快乐吗?是啊,冬日,暖阳,我们在校园中愉快的学习,在课堂上朗朗读书,在操场上奔跑追逐,实现着我们的篮球梦,突然——

1、出示《汶川地震》片段1,片段2

2、寄蜉蝣于大地,渺沧海之一粟。灾难面前,人类如此的渺小无助。同学们,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大自然并不是一直都是心平气和的,它也有发怒的时候,比如地震,海啸,洪水等,我们称之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自然灾害分类)

3、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造成怎样的影响?(小组交流)

学生观看

指名交流

虽说是五年级的学生,但是对自然灾害的直接接触较少,本环节对学生的幸福环境与突发的地震遭遇形成对比,意在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好的感受生命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活动二:

看统计图,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1.ppt呈现2019年十大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危害大:生命、环境、经济、社会稳定、精神、疾病(疫情))

2、出示统计图

认真阅读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3小结:

旱涝灾害和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地震、泥石流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

4、灾难连锁反应ppt、思维导图

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

观看ppt

运用新闻视频数据更具体的呈现自然灾害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损失之重。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我国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的重大损失。

拓展--自然灾害的出现不是单一的,而是影响巨大的连锁危害。

活动三:

小小调查元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这是一张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1、种类多()

2、分布广

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和病虫害等。

(1)我国旱灾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2)洪涝灾害分布东多西少。其中长江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3)雪灾多发在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4)台风灾害多发生在东部沿海地区。(5)地震西多东少

课前查找资料

上台汇报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图示直接、明了,而且更为客观。

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活动四:

辨析小能手

过渡:自然灾害危害如此之大,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原因有哪些呢?

ppt:自然因素

人为原因(满足条件才能形成自然灾害)

学生讨论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会引发怎样的自然灾害(报告单,小组合作)

小结

自然原因

人为因素:滥砍滥伐

乱扔垃圾

工厂、汽车排放废烟废气

冰箱、空调大量使用

学生辩论

通过视频科普,学生们对自然灾害的成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去讨论和发掘人类哪些不好的行为诱发或加重了自然灾害,只有有了充分的危险意识,才能更好的去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类似行为。

加强印象,增强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总结

1、如果我们不满足这些条件会怎样?(自然灾害大大减少),

2、所以我们应该——

3、不仅仅如此,我们更应该敬畏自然,如我们前面学过的哈尼族人一样,与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科学优化自然,这样我们的大自然将不再发怒,会心平气和的孕育我们。

4、兵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节课我们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在我国的分布规律,我们又如何有针对性的防御自然灾害呢?(上网、查阅资料,咨询父母师长,我们下节课交流)

完成表格

制定方案

1、让学生主动查找预防自然灾害资料

自然灾害小知识篇2

近19年内,一门新的学科——灾害学应运而生。灾害学的兴起说明灾害问题在发展社会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是目前的灾害学还仅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人民心理机制的形成和行为模式的达成都有相当的缺失。

灾难教育是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对灾难教育重视不够,学生对灾难知之甚少,家长配合也不到位。为此,教师要明确灾难教育的目的和原则,以确保灾难教育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使灾难教育真正发挥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作用。

通过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中灾害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学校灾难教育的范围狭小,学生获得的求生知识和技能大部分来自于媒体:43%是从电视、广播上学到的,25%是从报纸、刊物上学到的,18%是从专题宣传片上学到的,只有11%的学生是从学校学到的。70%以上的学生不知道怎样使用灭火器,不知道学校的逃生通道在哪里;57%的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坏境和气候特征,已发生什么样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知道当发生这些灾害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自救措施;而且有50%以上的学生存在“我是幸运的,不会遇到灾难”类似这样的侥幸心理,学校的课程计划上标识有灾害教育的课程,演练的实际操作,但是大部分的学校只是流于形式。在各个学校中学生几乎没有关于灾害的灾难教育读本,中学的地理教科书上,讲的也大都是地质地貌、风土人情、自然环境、人口气候,而对于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及怎样进行自救并没有明确的指导,没有学生知道在灾害发生后如何进行自救。事实证明,灾害发生后与若进行及时的自救,成活率是很高的。在实际的学校生活中,这些必备的课程都被其他升学考试的课程所代替,学生所接触到的灾害教育方式单一、呆板,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的大的灾难过后,学校及老师出示给学生的一些有关灾害现场的图片和视频,只是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场景,将本应重点体验和实际操练的逃生教育变成了纸上谈兵,所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

通过对教师和家长的访谈中也发现教师本身对灾难教育的体验不足,教师自身都不知道对灾难如何进行预防,在灾难来临时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灾后如何进行自救等,学校也没有定期地给教师进行灾难的教育和培训,这些自身都不了解灾难教育的教师要怎样对他们的学生进行灾难的教育,而且大部分的家长对灾难教育的重视也不够,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却不关注要怎样让孩子能更好地生存,家长不清楚学校的灾难教育,当然也没有积极地配合学校的灾难教育。

二、贵阳市中小学灾难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灾害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应试教育给灾害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应试的教育目标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学校把学生原有的体育课、活动课和灾害教育课等课程全部由考试课程所取代,课后又有大量的家庭作业,导致现在的学生缺乏运动,体能锻炼不足,导致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素质及技能。

2.灾害教育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人心。汶川地震已经过去3年,目前为止,社会上和学校中所举行的灾难教育活动,都是以“纪念汶川地震”等名号,也只是让学生了解这一天曾经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而这种形式在学生中所起到的作用几乎为零,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意识到灾害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珍爱生命,远离灾难。有的同学甚至把这种活动当做一个谈笑的话题,但活动形式主要是老师讲说、看幻灯片、参观展览馆等,即使有操练,也大都停留在表演的层次上。[1]

3.只求知识灌输,宣传渠道少,不重训练技能。灾害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灾害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认知目标的实现来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完善和行为的规范,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对灾害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面对灾害发生时能采取有效的自救办法。当前,学校灾害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师讲解的方式仍占支配地位,没有为学生举办实际的防火演练,防灾的课程更是被取消,学生被动的接受,没有主动的参与,更不会对此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学校没有形成固定周期的、专门的灾难宣传教育,没有专门的灾难教育宣传、普及网站,相关的科普读物也不够齐全,对具体的防灾减灾细节、应对技能介绍少,内容陈旧。[2]这不适应,也不符合灾害教育的特点,难以达到灾害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4.学校、家庭和社会没有形成整体的系统化。灾难教育是一项专门而系统的工程,它除了需要大量的意识、知识教育和科学规范的逃生技能训练,还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通力合作。[3]学校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减灾意识,并通过学生向家庭与社区传递,从而提高全民的防灾素养,构建安全文化。鉴于此,一定要注重学校灾害教育与家庭、社区灾害教育的联系。我国2010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从社区开始”。学校可以与家庭、社区联动,实现灾害教育效果的最大化。[4]

三、中小学灾害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难频繁发生的国家,其中有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自然灾难严重的地区。在过去的几年里,“1·25雪灾”、“4·28火车撞车事件”,“5·12汶川地震”则以数万鲜活生命提醒着世界,灾害是一个极具破坏力的因子,影响着经济、社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防灾减灾是研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计划中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5]但根据我国的现状,公民的灾害意识薄弱,尤其是中小学的学生,据调查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学校是伤亡惨重的单位之一。

中小学是灾害中未成年人最密集和最难立即疏散的地方之一,中小学生年纪小,心智不成熟,不能正确地看待和认识灾害,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进行防灾、减灾和救灾活动,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也相对最差最弱,是承灾人群中的脆弱群体。巨大灾害不但给他们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而且对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亲身经历灾害的中小学生,他们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和朋友,看到倒塌的房屋和遍地的尸体,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孩子,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思想观念会产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公共场所,以师生生命的存在为基础。[10]学校开展灾害教育不仅要针对中小学生,而且也要加强对教师的灾害教育培训,只有教师有足够的预防和应对灾害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使学生们接受灾害教育,使灾害教育的发展有好的前景。

四、针对中小学灾害教育提出的建议和对策

自然灾害小知识篇3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普及;重要作用;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几年,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尤其是一些地质条件较差的山区,十分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气象地质灾害,危害性很大,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防范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要想最大限度的降低气象灾害的损失,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做起,提升人们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当前我国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

一、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作用

1.助于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能够促进人们对气象知识以及气象灾害及其防范措施的了解,与此同时,人们也了解到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自然会提高对气象灾害的警惕,在潜移默化中,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得到增强,在防范和减少气象灾害的时候,能够有效地发挥出他们的作用,毕竟仅仅依靠政府来防灾减灾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政府相关部门不可能在第一现场就刚到灾害发生的现场,信息的传播总是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气象防灾减灾的重在主要在于人们平日里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灾害一旦发生,我们能够做的仅仅是尽最大努力减低灾害的损失。

2.助于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气象灾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它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而且气象灾害的种类也特别多,比如洪涝、冰雹、干旱、高温、大风、雷电、暴雨、大雾、低温东海、暴风雪等等,这些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巨大的,比如干旱灾害使得庄稼在地里被旱死,使得农民颗粒无收,损失巨大,此外,灾害还能导致人们失去生命,损失不可估量。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能够使人们了解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防范措施,并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的知识,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降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3.有助于人们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地形比较复杂,气候也各式各样,加强对气象防灾减灾的普及,能够使人们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地形特点,以便人们根据相应的气候和地形进行农业的生产,这样能够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气象灾害。人们对气象知识一般都知之甚少,面对复杂的气候必须加强人们的认识和理解,做到对气象灾害的了解,这样在气象灾害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气象灾害将会造成的损失,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4.有助于加强气象部门的服务意识

在我国,气象部门主要是服务于人们,为人们提供及时可靠的天气预报和预警,在气象灾害可能发生的地方或是时间,提醒人们注意防范气象灾害。通过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不仅填充了人们的气象知识的空白,也加强了气象部门的服务意识,塑造了气象部门的服务形象。气象部门通过建立相应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体系,积极开展气象减灾防灾知识的普及活动,深化人们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树立良好的气象科普宣传品牌效应,提升气象部门的工作水平和质量,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二、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1.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活动

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相应的活动,走进群众、贴近生活,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比如定期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讲座,邀请气象专家向人们讲解气象灾害发生原因,气象灾害能够造成的损害,以及如何防范气象灾害等等。还可以通过演出的形式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融入到演出活动中,形象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比如排练一些与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的小品、相声等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吸引人们观看,从而在观看节目表演中学得相关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2.通过广播宣传和发小册子等形式进行普及活动

气象部门可以借鉴家电下乡、文化下乡的方式,在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时候进行下乡宣传,这种宣传效果也非常明显,能够广泛地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通过村委会的大喇叭不定期地广播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尤其是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多发的地方,要不断宣传相应的防范措施和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可以事先录制好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磁带或光盘,使得普及工作更容易进行。另外,还可以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印制成小册子下发到人们的手中,为了防止人们将小册子当废纸扔掉,可以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印在日历、扑克牌、小扇子等有用的物品上,这样人们在闲暇之余就能够看到上面的宣传知识。

3.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普及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和途径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有着极好的效果,能够快速、及时、广泛的将相关知识传递给人们。在具体的活动开展中,可以与电视台合作,开辟一个气象防灾减灾的电视栏目,邀请专家进行节目的录制,然后在电视台进行定期播出,还可以设置有奖问答环节,以节目的提高收视率;另外,还可以借助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因为现代社会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能够广泛而直接地达到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的目的。

总结:

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工作还没有普遍开展,让处于起步阶段,仅仅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普及活动,因此必须扩大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的范围,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和普及手段,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广泛而直接地向人们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从而达到防范气象灾害发生,减小气象灾害损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成海民,王跃峰,薛玉敏.谈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J].中国科技信息,2010(18)

自然灾害小知识篇4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中《天有不测风云》是有关大自然中的自然灾害的认识,通过课堂学习使小学生明白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要充分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一、教学方法

为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更好的学习和吸收,教师的教学方法很重要。对《天有不测风云》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导入法。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大自然中美丽的风景,作为这节课的开端。“纯净的天空,潺潺的流水,花香鸟语的大自然世界,令人无限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吸引力。

2、提问法。通过视频的观看,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提问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魔力,除了美丽的一面还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同时,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灾害认识。

3、情境教学法。通过声音、画面的结合,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自然灾害的视频,并通过教师意境的营造令学生有更加真实的感受,加深学生的感知。

二、教学目标

1、全面了解大自然,对大自然中存在的灾害进行学习和认识,对历年来重大的自然灾害事件进行普及,同时能够对自然灾害进行判断和分类。

2、通过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了解到大自然具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同时对大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有一定的了解,对一旦发生的某些灾害具有一定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通过对大自然两面性进行全面认识,学会尊重大自然客观规律,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减轻或避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

三、教学设计课堂内容

在《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对课堂内容设计既要保证对课本知识的讲解,也要注意对学生年龄和学生经历的考虑,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视觉感受,认识全面的大自然

首先播放一段大自然美好的视频片段,包括和谐相处的动物,纯净湛蓝的天空,草长莺飞,鱼翔浅底,一切美好的大自然景物尽收眼底。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每一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美丽。这段视频的作用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

通过教师的语言总结进行一段过渡,再播放另一段视频。某年洪水肆虐,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海啸、沙尘暴、地震等等近年来发生的灾害情况,让学生看到大自然残酷的一面。通过教师的讲解知道,对大自然无情的索取,会受到大自然强有力的回击,这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

两段视频的有效结合,对学生展开全面的认识教育。大自然不仅是美丽的,也是残酷的。

(二)沟通交流,增强对大自然灾害的了解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问,是否有同学知道,这些自然灾害都是怎么造成的呢?这些灾害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当灾害来临时我们能够做出哪些自我保护呢?

教师可以放映“雅安地震”的相关视频:地震来临时,房屋的剧烈颤抖,房屋楼宇瞬间坍塌,人们的生活瞬间被地震倾覆。教师给学生们发放“四川雅安地震”相关的地震资料,同时请同学对相关资料进行阅读。

教师的提问与指导,帮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地震灾害的严重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同学们对地震灾害有了一定的认识,认识到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地壳的运动导致,认识到地震的特点:突发性强,不可预测性高,范围广,破坏性大等。同时,地震灾害发生后,往往伴随着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教师再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教育学生当地震灾难突然发生时改如何进行简单的自我保护。例如,地震发生时,学生的第一反应时躲在桌子等遮挡物下方,而不是慌忙的逃跑。

(三)从我做起,尊重大自然

最后,教师让学生进行总结,共同朗诵“尊重大自然,从我做起”。认识到大自然的不可抗拒的一面,要在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充分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例如,在生活中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教育学生,每人每天节约使用一双筷子,一年下来,保护的是一片绿色森林。保护森林资源,保护大自然。

结束语:

自然灾害小知识篇5

一、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的指导思想

(一)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灾害观

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只有当条件具备时才会发生,从而形成正确的灾害观。自然灾害其实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我们讲这些自然现象是灾害是因为它们发生时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但对自然本身,许多自然现象是非常重要和必须的。例如,台风可以将水汽从一个地方带到另外一个地方,从而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洪水可以将一个地方的不能净化甚至会危害生态环境的污染带到大海使之得以净化。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然灾害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对自然界是非常有益的。形成正确的灾害观就是要正确地看待自然灾害。灾害并不可怕,没有灾害意识和不具备防灾减灾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会导致可怕的自然灾害的增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才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

(二)授以知识,认识灾害发生的原理

结合地理教学进行广泛的灾害知识教育,灾害前兆、灾害过程、灾害原理、灾害预防、减灾减灾措施、灾害后果等内容,尤其是要结合有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例如,在讲气旋和反气旋时,要告诉学生台风就是一种气旋,只不过是发生在热带洋面的强烈气旋,所以水汽充足,除带来狂风外还会带来暴雨;寒潮就是反气旋的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发源于寒冷大陆上的反气旋,所以其气流更干燥更寒冷。学生知道了自然灾害发生的原理,有利于学生对灾害形成正确的认识,不会产生惧怕感,有利于在灾害发生时根据其原理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内容

(一)防灾减灾思想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时,最重要的就是宣传防灾减灾的思想,使预防灾害的发生和尽可能减少灾害发生时的损失程度的思想深入学生头脑之中。让学生知道虽然有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等)人类不能完全阻止,但这些灾害发生时往往有许多前兆,我们可根据这些前兆做好预防工作,我们还可以建立预警预报和应急机制与体系,使灾害发生时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到最低程度;有些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水旱灾害等)如果事前有充分的重视和预防措施,是完全可能避免的。让学生知道许多人为造成的灾害也是完全避免的。

(二)灾害的危害程度

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做些拓展介绍,让学生知道各种灾害的危害程度。例如,在讲地震时就要详细介绍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与破坏程度的关系,并介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不同程度危害的地震,让学生对地震的危害有个清楚的认识。在讲水旱灾害、寒潮、台风、赤潮、咸潮时,可以结合我国的国情做一些专题介绍让学生知道它们每年对我国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明白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同时也可巩固学生的防灾和减灾思想,并让学生觉得地理是很有作用的,进而产生学好地理的热情与欲望,更加喜欢地理。

(三)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结合有关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例如,在讲山坡水流的方向时,就可在黑板上绘出相应的示意图,让学生根据山地水流的方向明白当山洪爆发或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方向。在讲地震时,结合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因横波传播得快些,纵波传播得慢些但其破坏程度大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当地震发生时如能在横波传来后(左右摇摆)纵波还没有达到的几分钟内迅速逃到空旷的地方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人身损害;而且地震发生后往往有几次余震,那么第一次地震后就不会掉以轻心保持警惕从而有效减少余震带来的损害。

三、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的方法

因地质灾害的特殊性,其教学方法应与其他知识点的方法有所不同,而且也不能千篇律地采用讲述的方法。

自然灾害小知识篇6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气象灾害观措施

[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4-287-2

1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范围广,造成的损失严重。

近年来,全球气候环境急剧恶化,自然灾害日益增多,而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每年都会因干旱、洪涝、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危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国民经济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亦呈上升趋势,直接影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气象防灾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我们必须认识到气象防灾减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互利关系。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做到位,可以促进生态文明更好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好,可以减少气象灾害,从而减轻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负担。因此,必须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2气象灾害的分类

按形成灾害的形式来分类,气象灾害分为两个主类一个副类约数十种。

一个主类是大气运动以突变形式出现,而造成直接的、明显的、危害程度现实的灾害现象,称为突变性灾害,通常指天气灾害。

另一个主类是气候系统缓慢发生变异,甚至持续变异,有的还叠加社会因素,产生长期效应的、潜伏的、整体危害严重的灾害现象,称为渐变性灾害,通常指极端气候事件(气候灾害)及气候变化的负面和不利影响形成的灾害。

一个副类是指气象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如暴雨山洪诱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台风登陆引起的近海区风暴潮、巨浪等海洋灾害,北方江河凌汛,干旱、焚风和雷击引发的森林、草原火灾,大旱、大涝过后和寒潮引发的病、虫、鼠、冻等生物灾害,以及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引发的生态环境灾害等等。

3科学的气象灾害观

3.1灾害的严重性和可减性

气象灾害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是严重的,但具有可减性。目前,我国已建成了星罗棋布气象台站网,特别是近来,电子、卫星、雷达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我国的大气监测网络不断充实、完善,能力不断增强,灾害的预报、预警水平显著提高,大幅度地减轻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事实表明,只要确定科学的对策,进一步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灾害是可以预防和减轻的。

3.2灾害的“灾”和“利”的两面性

气象灾害是气象变异向正反两个方面的变化超过一定限度的产物,它像任何事物一样都具有两面性。有些变异在造成危害的同时,又带来有利的一面。例如新疆“96.7”特大暴雨造成通往乌鲁木齐铁路、公路中断,首府成为一座“孤岛”,而全疆粮油瓜果喜获丰收,草场林带绿郁葱葱。可见,防灾减灾必须充分重视“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害中求利”、“化害为利”。

3.3减灾与致灾

减灾措施都是以牺牲某些或某一部分利益去换取价值更大的减灾效益的,故不仅要看投入产出比,还要看减灾与致灾的辩证关系。由于致灾才导致减灾。实际上还存在减灾也有致灾的另一面。比如避雷不当可成导雷天气,上游地区人工防雹可能导致下游地区出现雹灾等等。减灾与致灾是一对矛盾,减灾必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综合考虑。

3.4灾害的自然和社会的两重性

气象变异只有在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才构成灾害。因此灾害本身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实际灾害大小除气象变异的强度外,还必须考虑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防御和承受灾害的能力以及成灾机制等多重因素。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减负等于加正”,防灾减灾即意味着GDp的增加。

3.5发展、环境、资源、灾害的辩证统一

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二: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人类自创生之日起,就以生物界前所未有的能力对自然界进行着干预,一方面利用环境,开发资源,为人类生息与繁衍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由于无节制地、过多地、不科学地向自然界索取,致使产生灾害的综合因素不断增加,从而环境恶化、灾害丛生。因此,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是实现“人天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

4气象防灾减灾措施

4.1要更加重视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

近年来,在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下,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气象灾害的防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以台风灾害的防御为例,针对台风的可能影响,基层政府可以组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群众转移,有效减少了因灾的人员伤亡。我国的台风减灾成效和做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借鉴。但是,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就其功能而言,主要是在灾害来临前的应急防御和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灾,属于一种被动的灾害防御。我们从一些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实例中已经看到,由于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和群众缺乏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和相应的防灾避灾知识,一些地方缺乏基本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发生了一些本该可以避免的气象灾害损失。由暴雨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往往是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防洪排涝设防标准没有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影响;由山洪地质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往往是由于灾害易发区居民设施建设选址没有考虑山洪地质灾害的影响;农村农民遭受气象灾害损失也往往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因此,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能力,需要统筹气象防灾减灾的当前和长远工作,既要重视灾害来临的应急防御,更要重视立足长远的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培育气象灾害风险意识,树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理念。通过加强风险管理,使气象灾害防御的端口前移,变被动防灾为主动应对,实现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由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向降低气象灾害风险转变,这也是国际气象防灾减灾发展的新趋向。

4.2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已处于比较先进的水平,各种媒体发展也呈现蒸蒸日上的繁荣。可以说,电视、手机、网络、广播等等都是非常方便有效的普及手段。然而,现状却并不乐观,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村地区[1]。另外是人们对于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存在着轻视的态度,认为这些知识无关紧要。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同时掌握有效的保护措施,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减少经济损失和自救。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为公众讲解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性和一些预防措施,对他们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讲解,包括对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以及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应采取的急救和自

救措施;转变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形式,让大家更容易接受、更易于理解。比如说拍摄一些自然灾害的视频或图片,或者搞一些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小品或歌唱演出;发放灾害性天气防御手册,将一些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制作成小手册免费发放给公众,尤其是对学校的学生更加必不可少;其他方式,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渠道很多,比如在车站、村口、商场、超市设立LeD电子显示屏,建立公共的气象科普馆,开辟气象防灾减灾网站等等。

4.3建设农村减灾防灾体系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在我国占据了绝大部分。在我国的传统历史就有“靠天吃饭”的说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脱离了“靠天吃饭”的历史,然而,自然灾害依然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是对农村作物产量造成影响,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重要的影响。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的建设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各项措施和方案建立一套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首先在人员方面要提高重视,从领导到农民要有从思想上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其次,加大资金、设备的投入,建设完善的气象观测系统和防灾减灾防御系统及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信息系统,同时要注重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4.4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非工程性措施建设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非工程性措施建设,一是要重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在防灾减灾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预警信息的及时性,有效地发挥气象预警“消息树”和“信号枪”的作用;二是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应急体系建设,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应急管理的机制、体制和法制建设。农村和社区基层是气象防灾减灾的第一线,应作为“一案三制”建设的重点;三是要重视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服务网络和应急防御的组织网络延伸到农村和社区基层,构建“纵向到底”的防灾减灾组织体系。要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作为群测群防体系的重要内容,提高基层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

自然灾害小知识篇7

关键词:地理教育;防灾减灾;校本课程

一、背景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中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高中地理教材在改编时专门出了一本《自然灾害及防治》选修课本,给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源。初中地理教材中也渗透着丰富的自然灾害的内容,比如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等,但都是零星散乱地穿插在课本相关知识中,例如,地震是在板块教学中讲到,洪水是在气候教学中涉及,初中地理每周只有两节课,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地理教师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掌握灾害的基本知识,培养灾害意识也被写进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中。笔者通过对学校的300多名八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很多学生都有相关自然灾害的知识储备,但是大多数仅停留在概念理解的层面,防灾减灾能力意识较差。

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各种灾害,实实在在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笔者创建了“防灾减灾”社团,这也是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做初步探索。

二、社团创建

1.挖掘课程资源

为了保证高质量地完成社团教学,笔者研读了大量灾害地理书籍,对常见的气象、地质灾害做了详细的分析,并积累了很多灾害的影音及纸质资料,对社团课程安排做了详细规划,提前撰写好了社团章程。

2.招生

为了保证学生有一些地理知识储备,我将社团招生对象定为级学生。为了保证生源,我精心设计宣传海报,力求激起广大学生的好奇心。

三、社团教学

1.联系实际,情景化教学

自然灾害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并存的特征,如何让我们的社团成员在短时间内掌握好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就成了我们社团活动中的难点。针对社团成员好奇心大、求知欲强的特点,我们的社团活动采用与实际密切联系的情景化活动方式,每一次社团活动,我们都依据实例展开探索。

学年伊始,我们的社团观摩了大量日本3·11大地震的视频影音资料,用了半学期的活动时间,强化社团成员的地震自救知识;2011年末,全球寒潮肆虐,极端气候频现,社团抓住这现成的研究对象,普及了应对寒潮的常识;我国中西部多山地带,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我们便开设了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及预防逃生专题;沿海地区台风频发,于是我们从成因、分布、预警、防御各个方面把台风分析了个透彻;眼看长江黄河流域都进入汛期了,我们社团又开设了一堂洪水灾难及防御的讲座……可以说,与现实密切联系的原则,贯穿于我们每一次社团活动的始终。

2.形式多样,趣味化活动

自然灾害林林总总几十种,各有各的特征和预防措施,对于正处青春期的社团成员来讲,这些内容毫无疑问是刻板枯燥的。为了激发社团成员积极参与社团学习活动的兴趣,我们的社团活动,总是多姿多彩,趣味十足。

在“人人都是小主编”的号召声中,我们的社团成员用一张张别开生面的手抄报检验了自己的所学,同时又向身边的同学家人宣传了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在校园灾难逃生演练中,我们的社团成员人人都是逃生专家,个个胸有成竹、一马当先,使学校灾难逃生演练活动更加完美;社团知识竞赛上,我们的社团成员争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在竞争中,大家学到的求生知识更加牢固;5·12防灾减灾日,我们的社团用最温情的海报,既缅怀了汶川地震遇难同胞,又在校园里宣传了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

四、实践感悟:播撒种子,孕育新希望

自然灾害小知识篇8

一、通过地理灾害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狭义上,生命教育即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上,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没有生命,一切无从谈起,可以说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塑造、改变着世界,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改变的进程和力度还在不断地加大、加深,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尤其是在地震、海啸、台风等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仍然渺小而脆弱,这些可怕的灾难甚至在瞬间吞噬人类的生命。因而,通过地理灾害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感悟生命珍贵,唤起对生命的重视、热爱,同时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加深对人地共融共生关系的探求、理解以及地理学科的价值认同。

例如,针对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中“火山与地震”这一部分教学,教师可事先将学生分为3~6个小组,提前一周左右时间让学生收集关于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前的征兆和来临时的应对措施、危害等资料。上课时先播放经过剪辑的关于火山喷发和大地震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灾害短时间内毁灭家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震撼感,体会生命的脆弱和可贵。接着启发学生找出火山与地震的分布和成因,然后分小组介绍之前要求准备的内容,最后教师可以用“2008年5月12日地处汶川大地震区的四川绵阳安县桑枣中学创造零伤亡奇迹的案例——因为学校平时重视了劣质教学楼的加固,坚持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紧急疏散演习,因而在汶川大地震来临时发挥了巨大效用”作小结并升华:虽然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是弱小的,但柔弱的生命也是伟大而充满奇迹并值得珍惜的,我们可以用知识努力去守护生命。

二、利用地理灾害教学强化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部分前言第二条“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中阐述到: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味,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区域——涉及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灾害教育可以强化生存教育。

例如,对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气候中“多特殊天气和多旱涝灾害”进行教学时,可以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分别针对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洪涝、干旱灾害进行自学归纳——六种气候灾害发生的时间、表现、分布、造成的危害、应对措施、安全常识,然后分小组介绍学习成果,这样既对我国的气候灾害进行了普及教育,同时通过对这些灾害的了解,提高学生应对这类灾害的基本生存能力。当然,结合2013年初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因雾霾天气造成重度空气污染现象,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了解:什么是pm2.5?什么是pm10?持续而严重的空气污染原因是什么?造成哪些危害?治理空气污染应该怎么办?可以做什么?我国还有哪些气候灾害?如果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课后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后面每节课留五分钟时间,在全班分享各小组成果,直到分享完毕。当然,如果是地理教师为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以此为主题,唤起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达到在地理灾害学习中生存能力逐步提高之目的。

三、结合地理灾害教学倡导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理解其内涵,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生活教育”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开篇第一部分前言第一条“课程性质”中写到:“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明确了“生活性”是地理课程的五大基本特征之一——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地理技能。地理灾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活也为人们认识地理灾害提供了素材,地理灾害教学用活生生的实例,警示人类居安思危、趋利避害、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丰富生活教育的领域。

土地为人类提供生活和生产的“舞台”,水则是维持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水和土的安全关系着每个公民的食物安全、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在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和农村,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土地污染和水污染的问题。在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中“珍惜每一寸土地”和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中“合理利用每一滴水”部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该类热点灾害问题:土地污染、水污染的来源有哪些?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危害?如何防范、治理?我可以做什么?……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其实在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宜居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的食物……这一切应该与灾害没有或者只有很少交集。所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另外,利用假期时间,教师还可以组织、指导对这类灾害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围绕家乡土地质量、水质量、空气质量情况进行调查或者小课题研究,将形成的有价值的结果报告给相关部门,为监督、保护本地区的环境,营造有品质的生活空间,实现美丽家乡、美丽中国尽一份力。

地理灾害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地理灾害教学因为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一体的“三生教育”的结合而更具内涵,“三生教育”通过地理灾害教学这个平台也被演绎得更为丰富和形象。当然,地理灾害教学与“三生教育”的结合还处在探索阶段,两一、中学地理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内容

1.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的内容

高中地理教科书一共三本必修、七本选修。必修一共五大章,分别为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必修一中有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影响、对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地质灾害、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环境知识。必修一主要在自然地理中渗透环境知识,让学生了解我们居住的大自然,对环境有初步认识。必修二分为人口的变化、城市和城市化、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六大章节。必修二中的人口与环境、城市化与环境、农业与环境、工业与环境、交通运输布局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等从人文地理角度介绍环境知识。必修三分为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这五大章节。必修三是区域地理,主要讲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高中地理选修课本共七本,分别是宇宙和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本选修教科书蕴含丰富的环境知识,教材与环境知识紧密联系,如海洋地理中的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旅游地理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自然灾害与防治中的各种自然灾害,环境保护教材更是整本书都渗透环境知识。

2.初中地理教学环境的教育内容

初中地理教科书分为四本,七年级上册分为五大章,分别是地球和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主要从自然地理地球与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和气候以及人文地理居民和聚落、发展与合作中简要介绍环境知识。七年级下册主要有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其临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西半球的国家、极地地区。主要介绍世界地理中各个洲和国家的环境知识。八年级上册分为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从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中渗透环境知识。八年级下册为中国的地理差异、认识省级区域、认识省内区域、认识跨省区域、走向世界的中国,主要在中国区域地理中讲述环境方面知识。初中地理教材内容相对于高中较为简单、浅显,是对初中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入门,没有高中地理中环境教育系统,但也极为基础和重要,对培养学生环境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学地理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途径

1.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1)通过讲授法获取环境知识。讲授法是目前我国中学主要的环境教育方法,地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传播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这种教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环境知识,是一种直接、有效、现实的教学方式。例如,讲解全球变暖知识,首先提出全球变暖的表现,实际证明全球变暖的数据,再分别讲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明白全球变暖已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重大问题。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应从小事、从身边做起,共同保护我们居住的家园——地球。

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讲授的同时,应避免整堂课“照本读书”或“满堂灌”,否则会造成学生乏味,不利于学习理解,教师可结合其它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讲解知识点。

(2)运用多媒体方法深化环境意识。课堂教学中许多地理知识通过教师口头讲述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教师口头讲授的不足,将隐形地理知识变成显性,可以生动形象地解释某一地理现象的发生,将抽象而复杂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例如,讲解冷锋和暖锋知识点,运用Flash软件可以动态展示冷暖锋的运动、锋面雨等状况。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把已经发生的地理事件再现,让许多很难观察到的地理事件,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当时情形,让学生身临其境。例如,讲解海啸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海啸的巨大破坏力,深入理解海啸的形成原因、破坏力的影响等知识。多>!

(3)采用讨论法强化环境行为。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全班或小组中,针对某个环境问题发表意见、广泛讨论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法要求教师做好充足准备,控制课堂讨论的进度和时间。对于讨论的话题,教师应选取难度适中并与教材所讲内容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例如,全球变暖的利与弊及其原因,大坝水库的修建对流域的影响,南水北调三线工程对调出水区、沿线区、调入水区的影响,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的影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都可广用讨论法进行教学。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应组织小组汇报、师生共评,并落实于平日行动中。

课堂讨论法与前两种教学法截然不同,它可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2.地理课外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1)开展环境保护专题讲座。环保专题讲座可以由学校请专家或者环保相关工作人员做专题报告,将环境保护相关理念、新知识以及环境问题介绍给学生,也可以由地理教师自己搜集和整理材料,师生共同主持讲座。环保讲座内容应与教材内容相呼应,最好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知识,提升环保意识。

自然灾害小知识篇9

关键词:政治社会学;防灾减灾;灾害评价;忧患意识

在政治社会学的当代视野里,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它既关乎社会发展,又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这项工作包括灾害区划、灾情预测、灾情教育、防灾预案制定、防灾工程建设、应急反应机制建设、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力量动员、救灾的组织实施和灾后重建等内容。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及其效果,使防灾的应急准备、实际救灾能力和灾后重建能力建设成为长期的、全面的思想、技术、组织准备和力量积蓄。本文的写作初衷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审视灾害和人控制灾害意识的现实关系及处在灾害环境中的人的未来命运。

一、灾害的“族群”与灾害认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全面推进,人口和社会财富进一步增长,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更加广泛,同时,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几率趋于增大,并成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现实的制约因素。从增强公民对各种灾害的忧患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救护的多重视角考量,应强化对两大灾害系统的认识。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关涉自然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目前理论界对自然灾害的分类研究,是我们强化对自然灾害认识的一个重要维度。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等属于此类。地震是地球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大规模、迅速地释放能量的结果。地震预测的实质在于对地壳运动状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把握,对震前种种异常信息的捕捉和综合分析也是地震预测的重要辅助手段。[1]关于火山爆发,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它爆发的时间和原因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和科学的预测。我国传统的治理滑坡的措施主要包括:排除地表和地下水,防止河水、水库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改善滑动带土质性质等。[2]有学者注意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山体突变灾害多发生在雨季这一现象,把山体突变灾害从理论上抽象成材料科学平面上的一条裂缝。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从理论上找到了山体骤变灾害产生的条件、滑动的准则,而且以该理论为依据为预测这种灾害的发生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冰雹、雷电、龙卷风、干旱、酷热、低温、雪灾、霜冻等属于这类灾害。学者们普遍认为,多数气象灾害与人们面对自然显示出的傲慢和无节制地利用环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智慧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人类如果能以爱心对待万物,与万物平等相处,世界将充满生机而又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生命智慧的形式不是“知识”而是“境界”,“境界”是心灵存在的方式,是存在与价值的统一,善待自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境界又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3]人类生存是动态的,是生命创造与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友好地、理性地对待自然是减少气象灾害的基本途径。

生物灾害。病虫害、森林火灾、沙尘暴、急性传染病等属于这整理类灾害。生物灾害实际上是由自然界的生物失衡引起的。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野里,人在发现、发明、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过程中,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方面,科学技术是防治生物灾害、维护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创新又使人类活动和追求的起点越来越高。人的本质力量在人类积累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当然也就为防治生物灾害提供了更多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面对可能发生的生物灾害风险,社会政策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以科技新手段预防和管理这些风险,强调多元、参与、平等、协商和互动。

天文灾害。天体撞击、太阳活动异常等属于这类灾害。对天文灾害的分析应有一个逻辑框架,这一框架必须以客观可见的天文灾害的定向变迁因素为基础,而不应过多涉及主观的、现时的愿望。换言之,天文灾害的客观性,不仅制约着对这种灾害的认识,也规定着人们治理这种灾害的能力,我们只能根据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天文事件来认识天文灾害。危机与行动主体对危机的快速反应是政治社会学中的重要主题,天体灾害的防控与现代高科技在这一领域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天体灾害所选择的手段是思维多样性、理论多样性和方法多样性的统一,这是应对天体灾害所应予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他自然灾害。雪崩、冰崩、海啸、鼠害等属于这一类。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强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自然灾害这种多“族群”实体并使之保持一个整体和互相关联的状态的视角:在一个统一的、正在进行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广大疆域内,将自然灾害实体看成一个整体,并时刻关注这个整体的另类,其社会效能显然要远远高于只关注其局部、大部抑或某些即使是危害极为严重的灾害个体。雪崩、冰崩与环境变暖有关,鼠灾与生物链的断裂有关,海啸与地球内部的运动有关。对这类灾害监控的关键是要组织人力、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跟踪监控,注意搜集异常情形的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

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这类灾害一般都要经过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缓解期、消退期等五个阶段。防灾减灾的中心任务是,发现自然灾害在潜伏期的征兆,以最短的时间控制自然灾害爆发后的态势,缩短自然灾害对人们损害的持续期以及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中吸取教训等。还须注意,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作用于人类的结果。自然的突变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人类反过来又要对灾害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从政治社会学视野里考察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更有意识地、不断地强化这种反作用;逐步深入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地跟踪、研究、形成具有创新价值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消除自然灾害可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二)关涉人为灾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深入了解和把握

生态环境灾害。烟雾与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气候异常、人口膨胀等属于此类。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资源承受力和废弃物降解力,是导致生态环境灾害的最重要原因。人类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关系上协调不当,引起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失衡,从而造成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环境污染等人为灾害。自然界是生命之源,应当把人与自然界看成是人的生命的整体,人与万物应是生命共同体,万物是“我”的朋友,不是与“我”对立的它者。所以在开发、规划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应从社会意识角度切入灾害和人的生活层面,重视对公民进行生态环境灾害宣传教育:要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和事例,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灾害进行现实体验,体会灾害给人们造成悲惨境遇的情景,逐步培养和强化人们人道主义的真诚思想、行为表达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追求。

工程事故灾害。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均属此类。人类对灾害的研究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在19世纪,钢铁材料在机器和建筑中广泛使用,曾经引发灾害事件,最典型的是19世纪中叶在欧洲多次发生火车车轴断裂造成车毁人亡。对这类灾害的研究,使材料科学理论和材料开发有了重大发展: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和一个新的分支学科——金属疲劳(Fatigure)学应运而生。到目前,从对金属疲劳的研究又延伸到新的更为广阔的领域,扩展到了陶器、复合材料等方面。我们应该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既要从源头上查找工程事故灾害的原因,探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从设计、制造、加工、使用、监测等多方面堵塞漏洞,预防这类灾害的发生。

社会灾害。球迷骚乱、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空难、毒气污染、社会暴力、动乱、金融风暴等属于此类。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发展成为特大恶性事件,就可能加剧社会系统的紊乱。政治社会学观点认为,从全局上避免社会灾害的发生,肯定了社会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性、意义和价值,实际上就是肯定了多数人;同时,要按照法治的要求社会灾害识别,界定社会灾害的主体,防止制造灾害的行为,以法治理,消除危害。治理社会灾害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蕴涵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规范如何论证和阐发,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能力和风格,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对社会灾害的理论阐发能力和实际控制能力。

灾害的多元并存格局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各种防灾减灾观念和方式的创新突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科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的范围极其广泛,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家自觉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4]政治社会学强调社会治理的政治性和相对平衡性,就此提出了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既要让人们从整体上认识各种灾害,进而为灾害治理夯实现实的基础,又要在科技和社会认知领域架起融通的桥梁,在灾害的范畴内保持概念的多元性和层次化,为当下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以便更好地指导防灾减灾工作。

二、灾害的评价尺度

笔者认为,仅仅依据财产损失来确定灾害危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应该根据人员和财产损失程度、对本地区造成损害与GDp的比例关系,社会影响大小等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地说,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注意:

(一)根据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数把灾害分成五类

根据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其进行分类,是一种对灾害的基本分级方法。这种方法对灾情的判断最为客观具体,可以直观地看出灾害造成的损失的大小。1.巨灾。死亡10000人以上,经济损失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2.大灾:死亡1000-10000人,经济损失在1000万-1亿元人民币。3.中灾:死亡在100-10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0-1000万元人民币。4.小灾:死亡人数在10-100人之间,经济损失在10-100万元人民币。5.微灾:死亡<10人,经济损失<10万元人民币。[5]

(二)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的差异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价

虽然以损失和伤亡数为指标,可以给人具体而深刻的印象,但单纯以绝对数划分等级,也不尽合理。在我国东部地区,1000万元不算大损失,而对于国内生产总值仅亿元的中西部的县市则是重大损失。所以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首先应测算出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绝对数,第二步就是要看灾害损失对GDp总量所占的比重。自然灾害对GDp造成的损失超过35%的,为特重度影响区;对该地区GDp造成的损失在25%-35%之间的,为重度影响区;在15-25%之间的,为中度影响区;在10%-15%之间的,为轻度影响区;小于10%的,为微度影响区。[6]这种灾害评价目的是要考虑灾害给本地区带中国整理来的财产相对损失,对政府科学估算灾害损失和在多大程度上组织全社会力量赈灾具有重要意义。

(三)根据灾害给国家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价

有些突发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它们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了不良影响,有损于我国的政治形象或者伤害了民族大家庭的感情,给人民造成心理创伤,或者引起社会和民众的恐慌等等。这种影响就是灾害的社会危害和政治危害。由此可知,对灾害的评估不能限制在定量分析比较狭小的视野和范围内,必须尽可能地将主体的眼界放宽广些。这样,当灾害来临时,政府才能根据灾情进行科学的把握,以便决定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多大强度上进行社会动员,组织救援力量。

三、灾害的演变规律与忧患意识培育

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防灾减灾工作反映了一种崭新的灾害观,是灾害治理的一种新的理念。它要求人们,既要对灾害进行整体的、科学的把握,又要特别关注不同灾害的特殊性和独特的潜伏及爆发形式;既要强化人们对灾害的整体把握和科学防范意识,又要提高人们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精神境界。

(一)骤变型灾害更要求人们强化忧患意识

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和某些工程事故灾害,如岩土工程塌方、爆炸、人为火灾、核泄露、有害物失控(毒气、毒物、有害病菌等)、水库溃坝、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会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有的危害后果极为惨重。这种突发型灾害,乍看起来好像猝不及防,事实上事先防范与疏于防范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南美的智利,在宪法里明确中央政府在处理灾难性事件中的责任。自1977年起,智利的学生每年都会参加三次地震演习。2005年,由于一个关于海啸的谣言,大批居民在凌晨时分逃离家园。在没有任何天灾的情况下,逃离时的混乱造成1人死亡和17人受伤。这种惨痛的教训增强了智利从国家到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在这个国家里,所有建筑须符合非常严格的防灾标准,以保证能抵御地震和其他灾害的侵袭。如果你到了这个国家,就会有人告诉你,楼房承重墙在哪里,地震时应在楼房的什么地方避险。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只造成799人死亡。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则是一个在历史上未曾发生过巨大灾难的国家,对灾害的忧患意识就不那么强烈。2010年1月12日,发生里氏7.3级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这充分说明,是否具有防灾减灾的忧患意识,是否针对骤变型灾害开展卓有成效的预防工作,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减灾效果。

骤变型灾害的发生通常缺少先兆,爆发是突然的,发生的过程历时较短,但破坏性很大,而且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重复爆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过程难以控制,但是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是可以充分利用长期训练积累的经验和聪明才智的。政治社会学强调,对灾害的关注和认知要具有特殊的政治情感和命运体认,这“有助于减少社会上的挫败感,从而提高政治稳定性”。[7]这种从全社会强化人们对骤变型灾害的警惕的内在精神感受和忧患意识应该成为我们全社会的共识,要进行典型经验和教训教育,采取近距离的观察体验以深化人们亲身体验的心理感受。

(二)发展型灾害是渐进积累的结果

自然灾害中的暴雨、台风、洪水和社会灾害中的战争、集团械斗、人为放毒、车祸、海难等属于此类。与骤变型灾害相比,发展型灾害在爆发之前有一定的先兆,往往是某种灾害渐进积累的结果。这种灾害发展比较迅速,但是比骤变型灾害要缓慢一些,因而其过程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每个人的主要生活内容都总是属于某一系统的,人们的共同活动的适当方式也就体现在社会生活体系中”。[8]面对发展型灾害,各主体承受感的强化是政治社会学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要使社会不同群体的思维和行动发生积极的变化,在全社会实现关注重心的下移,深化公民对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的认知,力争将发展型灾害控制在潜伏期和预备爆发期。

(三)持续型灾害表现为连续地对人类造成危害

旱灾、涝灾、传染病、生物病灾害等就是以持续性方式对人们造成危害的。灾害爆发后,持续的时间可几天、半年到几年。在中国千百年防灾减灾的历程中,由于受思想观念和技术条件的规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对持续型灾害的防治缺乏自觉的政治关怀和灾害意识。党坚持以人为本,才使防灾减灾工作真正成为为人民解除痛苦、维护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懂得,在现实生活中,国家的政治法律只是为公民预防各种灾害提供间架,具体内容需要由各级政府和公民进行创造性填充。预防持续型灾害必须以创新观念为牵引,处理好政治法律的规定性和措施的创新性之间的关系。形式的规约对于内容的创新提供了保证并发挥激励作用,防灾减灾内容的变革则是创造力的源泉。要进一步培养和强化人们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承担防灾减灾义务并使之内化为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要积极地将防灾减灾的思想理论成果运用于实践中,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对持续型灾害进行防治。

(四)环境演变型灾害通过对环境造成危害危及人的生存

沙漠化、水土流失、冻土、海水入侵、地面下沉、海平面上涨、以及区域气候干旱化等环境灾害是以演变的方式对人类构成危害的。环境演变型灾害的发展是一种长期的自然过程,是自然环境演化再加上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结果。因其进程缓慢,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采取有效措施,更何况有些措施需要人类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不过,这类灾害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可预测、可预报性。如二氧化碳倍增可能引起全球气温升高1-3℃,这在理论上比较容易计算出来;它导致的区域干旱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后果,人类也可以比较准确地加以测算。

我们要发挥政治社会学的学科整理优势,强化人们对灾害的强烈的关注和应有的问题意识。政治社会学提出了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却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要根据人与灾害的矛盾焦点,更为广泛地、内在地触及民心民意,从中清理出那些具有价值或值得吸取的教训,渐进地推进各种措施的落实,把现实和历史、理论和价值统一起来。应设立科学的灾情防御标准,以便在灾害发生后,政府能够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进行救灾;还应强化全民族的防灾教育,使防灾知识教育以及实地演习走进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生存培训的基本内容。这样,当灾害发生时,灾区的政府和社会组织才能从容应对,企业、学校、社区才会更为积极地配合,而个人则有可能快速调节心理状态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危急情势。

参考文献:

[1]焦双健等.城市防灾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8.

[2]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研组.自然灾害与减灾[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306-307.

[3]蒙培元.追求生命的智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15.

[4]邹农俭.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92-493.

[5]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60-140.

[6]高庆华等.中国自然灾害风险与区域安全性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63.

自然灾害小知识篇10

关键词:自然灾害与防治;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51-02

一、课标理解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本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各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区域,及它们之所以分布在这些区域的原因,特别是这些区域自然环境特点方面的原因,能够运用所学并结合自然灾害的实例,如:汶川地震、台风海燕等,来加深对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总体上简单易懂,没有深奥的概念、原理等需要理解,但它却有一定的重要性,因为它对于第一章的内容和第二章剩下部分的内容来说,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在结构上呈现了中国自然灾害三方面的特点,每个特点中都配有相应的图表及思考题,教师通过讲解这些图表及思考题,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具体地理解各个特点。此外,在本节的最后,通过活动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大、农业灾情严重,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常听说中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对各种灾害的特点应该还是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大多仅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并没有从地理学科的视角来更加系统、清晰地认识这些灾害的特点。基于此,教师有必要通过图表展示、问题探究、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与学生互动,更好地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的大国国情。

过程与方法:学会应用地图分析阐述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特点,并能分析这些地域分异特点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的认识,使学生们能够树立因地、因时的防灾减灾区域观,保护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成因。(2)我国农业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形成因素。(3)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及6个自然灾害带。(4)列表比较我国东、西部地区农业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

难点:我国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原因及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的规律为难点。教师应结合必修课模块的知识点,如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气候成因、地貌特征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

六、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例举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课程设计导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导案上主要呈现“课程标准”、“问题导学”和“优培导练”等。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预习,并通过自学提出自己的问题。(设计意图: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用问题启思,生成新问题。)

2.导入。视频播放“台风海燕”,学生感受台风海燕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的影响,引入该节课的主题。(设计意图:通过影像资料的直观效果,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之一的台风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3.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认识多种自然灾害

ppt展示我国发生过的多种自然灾害,教师在展示图片的同时简明扼要地叙述所展示的各种灾害的定义、特点及其造成的影响等,以便说明教师讲授本节课的重要性。看图思考:除了ppt上所展示的这些灾害类型外,还能想到哪些在我国发生过的灾害类型?(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台风、海啸、森林火灾等)。设计意图:学生讨论回答,在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更能认识到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现状,从而有助于达到本节课教学的目的。

第二部分:中国的自然灾害特点之一――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ppt展示四幅图片,分别是: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全球板块分布图,我国的地形图。读图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的主要原因(自然方面)?(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1.我国处于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2.我国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位置的移动,导致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温习巩固之前所学习的关于地形、降水、气候、板块构造、海陆位置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二――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通过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形成的气候条件、板块位置、地质条件等这些致灾因子,从而进一步归纳出各种致灾因子所对应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并对各种灾害类型进行具体的举例,并在ppt上动态展现各种具体的灾害类型的分布。问题探究: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特征是什么?(学生探究回答:略)教师:洪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旱灾多发区: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地震多发生在:台湾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东南沿海:台风。探究延伸:进一步探究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规律,可将我国划分为哪几个灾害带?(学生探究回答:略)教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回答,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三――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

对比我国人口分布密度图和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从中不难得出结论:我国成灾人口多。根据来源于民政部的资料显示,不难得出:我国农业灾情严重。再以“安徽、江苏两省洪涝损失统计”为例,进一步举例说明:我国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重。

问题探究: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是什么?(学生探究回答:略)

教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回答,使学生对我国东西部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和农业灾情的差异有更深刻的记忆,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对比分析”这种方法。)

第五部分:巩固练习

与本节课所讲内容有关的四道选择题(设计意图:以学生竞答的方式进行课堂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反馈、记忆的积极性。)

课堂小结及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