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十篇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十篇

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29:43

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篇1

一、深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创造一个好的政务环境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创造一个好的政务环境。深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对于推进依法行政,对于加快建设法制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具有重要意义。行政事业审计要在创新审计内容、扩大审计覆盖面上进行探索。从分析调查影响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入手,从促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要求出发,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时,坚持把揭露问题与规范管理、促进改革结合起来,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和管理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政府部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动职能转变和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创造一个好的政务环境。

二、加强政策措施落实的审计调查,确保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政令畅通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须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行政事业单位大都具有行政管理职能或对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服务功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政策措施要通过它们的业务活动来体现和实施,特别各个部门的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很大的影响。把检查行政事业单位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政策措施的情况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在审计调查中,监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促进各部门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政策措施,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同时,揭示和反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制定。

三、大力推进绩效审计,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保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以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随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资金投入的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如何,不仅是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更应是国家审计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对政府部门的绩效进行监督和评价,将会是今后行政事业审计的重要内容。开展绩效审计对于加强政府公共资源责任、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确保政府职能正常发挥具有重要作用。要大力推进绩效审计,为政府部门对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的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保障。

四、加大对重大违法违纪和经济犯罪问题的查处力度,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保驾护航

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篇2

1.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内容

(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涉及内容能够非常多,包括各种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资源的合理配置等,下面介绍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投入的组成部分如图1。(2)要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加大投资规模,它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是为了城市发展,不是单纯的谋利益行为,而且投资回报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要发展福建省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结合区域特点进行开展活动,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工业发展、城市规模等采取有效措施。政府投资建设生态环境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然后评价各项建设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判断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的合理性。下面介绍生态、社会效益以及国家建设该项目所获得的效益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如图2。(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存在很多动态因素,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建设时间进行调整,计算出投资与效益情况,可以采用现价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确定合理方案。

1.2指标结构图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它分析沿海城市的特点,然后综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划目标,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如图3。

2对策建议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需要注意各方面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①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合理使用资源,资源不是无限的,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环境,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建设同样非常重要。②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伤害,环境污染一般都是人为行动造成。要实现协调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使用,让资源发挥其价值,杜绝浪费行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掌握方法。分析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体系,可以采取有效措施。

2.1合理利用经济资源

2.1.1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的使用可以把法律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保障,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就是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现状。有了法律保障,可以监督建设工作的情况,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或工厂,可以加大管理力度,让他们重视环境保护,特别是工业污水的排放、废气的排放等。同时可以宣传生态环保意识,对于城市生活中的污染,可以通过给居民讲解污染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等,让他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监督工作,严格要求各大企业重视污染问题,发现不良情况,加大惩罚力度。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研发绿色环保产品或者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消费品,这样也可以在一点程度上降低污染情况。2.1.2规划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到经济和环境之间和谐发展。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先制定计划,同样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制定计划。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需要制定完善的发展目标,什么阶段做什么,目标是用来指导和监督计划实现情况的。在发展福建省经济的同时要对生态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做到发展、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福建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土地、水的规划,资源、能源合理使用,工业造成的污染处理,绿化建设等。2.1.3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和气体,经过国家检测达不到要求的企业,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造成的污染问题。国家鼓励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各种资源比较丰富,可是无节制地使用和浪费现象,最终也会使得资源供不应求,这要求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注意方法,根据福建省各企业的特点采取改善措施。例如有的企业产生的废物可以循环利用。自身企业不能使用,可以给其他企业使用,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可以采取设备处理污水,然后再循环使用,生活中可以鼓励城市居民注意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还可以把城市与郊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城市资源合理应用。

2.2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

2.2.1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绿化建设是生态环境主要内容,它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问题,美化城市。(1)公路交通两旁和郊区绿化;(2)城市住宅区加大绿化;(3)在河流等地区进行植树造林;(4)主要基础设施场所绿化工作。福建省大面积发展林业,截止到2013年底,建成的风竹林面积就达到50万hm2,工业材料基地达到70万hm2,森林公园80多处,还重点保护自然景区、滨海湿地等,福建省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福建省生态环境发展良好,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水产养殖、生物公园。2.2.2转变福建当前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需要立足具体情况,福建省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根据现状进行调整。(1)鼓励农业发展,福建省的农业发展迅速,而且种类很多,由林业、畜牧业、水果、水产品等,加强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2)福建省的传统工业存在污染严重情况,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改善。主要的工业有火电、石化、建材等工业,而且资源比较丰富,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3)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有很大比重,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把福建省各个行业结合起来一起发展,形成一条综合发展的道路。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应用先进技术为各行业服务,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问题,提高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2.3生态环境建设方案

(1)综合各方面的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确定城市生态环境投资建设的主要项目。(2)分析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各项目情况,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开展项目建设,例如有的项目时间比较长、效益不高,有的项目投入超过实际预算投入等,都需要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建设。(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需要分出建设的先后顺序,主要根据项目的回报率、贡献率和项目具体情况。(4)根据投入和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把效益和贡献率最佳的项目优先进行建设,其他项目根据难易程度和其他情况进行分析建设。

3结束语

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篇3

关键词:森林;林业;低碳经济;作用低位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通过当前各种先进的手段和先进的设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增加清洁能源的开发过程,追求绿色环保经济增长为前提基础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通过各种先进的理念来实现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林业大有作为,在制定低碳经济规划时,是通过正确的林业发展手段和措施来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措施,对我国低碳经济制度发展有着不可提到的作用。现阶段,要生产和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碳的排放。低碳经济是基于当前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为手段提出的,而在生态问题与环境问题中,最为严重的是当前的气候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占有特殊地位。发展低碳经济,既要重视节能减排,通过对各种污染气体的减少排放和新能源的追求来实现其发展中的主要控制措施和有序健康发展的过程。在这种背景的影响之下,必须重视发挥森林的固碳作用,重视森林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所带来的效益。

一、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了大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二、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建设农田林网,起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建设沿海防护林、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抗御海洋灾害,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而采用抗旱抗涝作物品种、加固海岸提防、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提高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三、木制林产品与林业生物质能源具有固碳减排作用

增加木质林产品使用、提高木材利用率、延长木材使用寿命等都可增强木制林产品储碳能力。中国林科院专家研究得出:用1m3木材替代等量的水泥、砖材料,约可减排0.8t二氧化碳。这既节约能源又减少污染。

四、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由于受制于能源结构、资金技术等,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着一些障碍:一是现阶段中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局面很难迅速改变。实施低碳经济需要比较长的周期;二是需要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需要技术的创新、技术进步和突破,才能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三是高排放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中国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尽管通过优化结构和节能能够相应地减少碳的排放,但是总体低碳仍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因此,对于现在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热炒作和许多省(区)和城市提出建立低碳省(区)、低碳城市的构想,专家提出要防止“新瓶装旧酒”,避免“赶时髦、贴标签”等现象的出现。

五、建议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作用已得到公认,增加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及森林蓄积量,是控制温室气体减排重要因素之一。面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现实,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全面推进生态建设

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制定和实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油茶等木本粮油等林业重点工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实行木材加工产品“下乡”补贴试点,推动低碳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增加森林碳汇。

2.启动实施森林经营工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森林属于生物量密度较低的人工林和次生林,森林蓄积很低,这是增加森林碳汇的最大潜力之所在。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森林经营作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既符合国际林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也是中国未来气候谈判增汇减排的重要筹码。因此,应积极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提高森林蓄积量,增加森林碳汇。

3.开展碳汇造林试点及计量监测

在现有造林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碳汇造林试点。碳汇造林即在设定了基线的土地上,对造林和森林经营以及林木生长的全过程都进行碳汇计量和监测的营造林活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营造林模式。建立与“三可”相匹配的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体系,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增汇固碳和中国温室气体减排开展“三可”奠定基础。

4.加大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加强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分析;继续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科研,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5.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

森林在维护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木材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林业被提到了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高度。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指出:“森林是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因此,应广泛宣传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林业措施,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

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篇4

规划园区通过生态经济型治理,将园区治理、区域特色及市场推动有机结合起来,是发展新型环保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是以小区域尺度范围为单元,根据区域内现有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及水土流失现状等综合因素,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经济政策和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综合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等来治理研究区域经济的一种治理模式[1]。该模式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寓经济效益于生态治理措施之中[2]。本文以广州某珍稀植物园为例,通过园区内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建设集园林科技研发、环保科技研发、奇木异花展示于一体的纯生态庄园,构建拥有原创自主知识产权的园林、环保技术研发平台和展示中心,并按照园区整体规划,配套适当的生活居住与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当地经济结构,带动周边农民致富,促进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探讨我国南方丘陵区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持。

1园区基本情况

园区地形为不规则拳形状,占地面积约192.72hm2。区域内以林地、草地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高程在167.8~354.92m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区内的多处地表地貌已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冲刷变形,基本上不能生长植物。项目区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21.4℃;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270.6mm,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草植被覆盖率达80%;土壤主要包括赤红壤、红壤、红色石灰土和海(河)冲积土,以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属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

2园区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的建立

2.1园区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总体规划园区规划的生态经济型水保模式根据实际用地现状,形成“阴阳核心”、“一轴两带多组团”的布局结构模式。阴阳核心:山塘水景与坡地园景形成园区中心。修建环塘路将设计的山塘与坡地分割开来,体现“阴阳分离”的空间层次,同时利用水系在山塘中划割出3个小岛,增加了水面景观的层次感。一轴:贯穿全园区的一条“农业+林业+生态”的主轴,长度为2.2km,它的功能既是交通主轴,也是景观轴,用此轴来组织“农业+林业+生态”场景的依次展开。两带:修建2条东西向次干道的连接线,把整个园区内的所有景观节点及建筑组群联系在一起,改变现状一团散沙的局面。多组团:指由主干道分隔成为若干建筑组团,每个组团具有不同的地貌形态、不同的景观特征以及不同的观光内容,由此形成园区景观与展示的特色,充分体现生态示范园区的主题意义。

2.2园区功能分区及水保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布设

2.2.1园区发展功能定位园区包含的深层内核定位于纯生态的概念,依靠科技和文化手段,大力发展和开拓环保科技研发展示中心、园林科技研发展示中心、国际园林会展中心和名优花卉的培养展示中心等4大主要功能[3]。庄园“全生态”的主题体现在庄园建设、格局、经营项目空间中充溢着的“纯环保”、“真绿色”并通过人环科技的导入具体强化和引导了消费者的生态概念[4]。

2.2.2园区功能组织与分区根据园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将该园区划分为6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别是综合管理区、配套设施区、中心园区、水保示范区、开发复垦区及生态控制区,各区功能详述如下:①综合管理区该区位于园区的北端,是园区的生产管理中心,面积为8.94hm2。该区一方面为园区内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日常办公生活场所及进出园区的方便;另一方面为组织进出示范园的来宾,具有导引和提示的作用。同时,有效地与各种植区的管理站点形成灵活便捷的管理服务网。②配套设施区该区设置在综合管理区的南边,面积为4.48hm2,是为了有效地联系北端的管理服务区与南端的各个功能分区而建立的。区内布置与农业系统、林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相协调的配套设施,主要设置农林工具棚舍、大型停车场地、堆场、服务中心、景观大道起点等内容。③中心园区该区为园区的核心景观之一,位于园区的中部,以灌溉蓄水山塘的水面景观结合坡地的中心种植园,形成“阴阳核心”,面积为31.98hm2。主要功能是提供以水体为介质的灌溉、观光等项目及为来宾提供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科技术调研等内容。④水保示范区该区位于园区的东部,是园区中自然生态的重点覆绿区,同时也是来宾学习及观光的示范培训基地,面积为8.82hm2。该区大面积原始地貌生态环境较差,建设重点是植被的恢复、补植和保育。主要建设内容有完成坡改梯、营造水保林及经果林、生态修复、保土耕作、种植草皮、遏制水土流失等项目。⑤开发复垦区该区主要分布在园区的西部,面积为37.62hm2。区内由于多处进行过采矿生产,造成地表地貌破坏,需通过复垦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土地区域。该区的主要建设重点是重建矿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⑥生态控制区该区属园区的原始生态林地的重点保护区,主要由几个地块组成,分布在园区近边界四周,面积为100.86hm2。主要功能是展示岭南连绵山丘的自然风貌、生态状况,以及人文历史和地方习俗。同时起到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自然地貌特色、加强水源涵养地的作用。

2.2.3分区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措施布设①综合管理区该区主要设施有办公楼、仓库、职工活动中心等建筑,要求总体布局合理,具有田园山庄的风貌。区内水保措施布设强调因地制宜、空间塑造,根据不同的用地条件、道路走向和景观环境,在区内布设乔灌草混种绿化美化工程,树种多选用阴香、桂花树及细叶榕等,同时在中心四周布设生态排水沟、边坡采用生态护坡等进行防护,使中心建筑与周边自然相融合,打造新型的生态建筑区。②配套设施区该区水保设施布设按照山地农林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庄中花、草、树相映衬。在各个种植区建设蓄水池、生态排水沟、铺设林间小道,建设排洪、排水沟等,并在区内道路两侧布设绿化美化植物,营造出一个典雅的园林景观节点,成为形态自然、明快流畅、现代的农林业种植庄园标识性主体。③中心园区中心园区提供以水体为介质的灌溉、观光等项目及为来宾提供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科技术调研等内容。该区主要水保设施建设内容有修整山塘水岸、修建排洪沟及环塘道路以及滨水游览服务设施,在环塘路线进行绿化美化措施,形景观带。与山塘对望区域形成梯田景观,打破农田景色一览无遗的单调而形成步移景异的多层次景观,提供多样化的视觉感受,构成中心园区的景观特色。④水保示范区水土保持是规划园区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该区大面积原始地貌生态环境较差,建设重点是植被的恢复、补植和保育。该区主要水土保持措施有表土剥离及防护,完成坡改梯、营造水保林及经济果木林、生态修复、种植草皮、遏制区域内水土流失等项目。⑤开发复垦区该区内拟布置大棚苗圃基地、农科实验基地、创意农业示范区等。区内由于多处进行过采矿生产,造成地表地貌破坏,需通过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及在区域内布设生态排水沟、生态护坡等措施,使其恢复农业耕作及生态环境,区域水保措施生效后形成大面积的农耕景观;同时兼有绿化美化景观,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实用性,形成一个集观光和优化生态环境的高科技农业生产示范场所。⑥生态控制区该区分为2部分:一部分为进行过采矿生产而造成地表地貌破坏的区域,需通过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及在区域内布设生态排水沟、生态护坡等措施,治理后作为林业用地、植树造林、多种珍稀植物组合,完成多种生态功能;另一部分为成片保留的天然林地,分布在园区近边界四周,形成天然环状的绿色屏障,该区域项目建设过程中不进行扰动。

3规划治理效果及效益评价分析

3.1规划治理效果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植被,采取造、封、飞、管、改等措施,实行“点、线、面”和“网、带、片”、“乔、灌、草”相结合,建设多树种、多林种相结合、功能齐全的林地生态系统,打造出一集园林科技研发、环保科技研发、奇木异花展示于一体的纯生态庄园。

3.2水土保持效益分析评价①生态效益园区建成后,彻底扭转区域内水土流失问题,改善生态状况,同时防止了土壤养分流失,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肥力;而运行期的水土流失量降低到微度〔F<500t/(km2•a)〕。在施工期间,所有的开挖、面得到有效的防护,完工后林草植被的恢复,减小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②社会效益该项目进行土地复垦整理工作,彻底治理地质问题;引进高科技农林业项目,加速园区治理一体化建设的实施,研究和探索出一条充分利用废弃矿山土地资源,建成现代化高效农林业示范园区,促进毁损土地的恢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园区建成后同时结合地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林业产业布局积极发展工业原料、木本药用林及经果林,促进项目区及周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6]。

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篇5

关键词:营林生产;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策略

在营林生产过程中,林业生产单位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意识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要努力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因此,林业生产单位首先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容和重要性,进而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在保障林业生态的基础上,促进营林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主流的发展理念,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持续发展包括3个方面,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而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的管理和调控。

2实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加快调整林木生产结构

林木生产结构主要是针对森林种植品种的结构,为了实现林木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要对当前的林木结构进行调整。首先,营林单位对于林木的品种要进一步优化选择,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一些经济价值高,适宜当地自然环境的林木种类。同时,尽量丰富林木的种类,避免出现地区林木品种单一化。过度单一的林木品种,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病虫害传染。通过品种的更新达到提高营林部门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其次,延长林木加工的产业链,实现林木深加工,提高林木产品的附加值。避免直接进行原木加工,没有任何的林木产品。通过延长产业链和提高附加值,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收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当地就业率。最后,营林部门在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要保护林木的生长,也可以积极发展相关产业。

2.2加快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是实现林业生产质量提高和林业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保证,林业生产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林业科技的引进和应用,切实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在林业生产和保护过程中,注重对林业方面的科技投入:一方面加大对林业专家的引进和咨询,通过林业专家的专业指导提高营林生产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林业科技设备的采购,提高林业生产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依靠科技人员和科技设备,林业生产部门可以快速查找出自身在营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而不是靠一些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验盲目处理各种营林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最终实现营林的持续生产和生态保护双重目的。最后,营林部门不仅要加强引进科研人员和科研设备,也可以对营林的方式和措施进行改进,引进先进的营林方式和措施。例如,森林防火监控系统、森林培育监控系统、森林生态监控系统等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可以结合当地的需要加以运用。通过对森林环境的整体监控,提前发现森林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林木生长质量,提升林木生产水平,实现营林生产的增产增效。

2.3完善林业生产的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林业生产制度对于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由于受我国社会发展的限制,仍然没有全国性的相关规律法规,对营林生产和林业生态建设设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只有各个省级部门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因此,地方林业部门在生产和保护过程中,要积极参照省市各级政府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结合自身林业生产特点和发展现状,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林业生产和保护制度,制定出适合当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具体可以从人员设置及职责配备方面,外来人员的管理和营林生产过程及林业生态保护过程中的技术操作方法及原则等多方面进行制度完善,保证营林生产和森林保护的各项要求及措施能够得到真正有效地贯彻和实施。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营林生产以及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相关单位在营林生产工作以及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中应综合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营林生产工作以及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营林生产在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有效地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守成.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刍议[J].才智,2011(34)

2刘玉善.探讨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5(2)

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篇6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

中图分类号:G3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结合地貌类型区及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治理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论证确定了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内容。同时,本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精品工程,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普及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科技意识,进一步推动水土保持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山西省晋中市拟对平遥县石沟村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治理内容包括水土保持林、经济林、灌溉用蓄水池。

2小流域概况

项目区位于平遥县卜宜乡遐角村附近,属石沟小流域。项目区梁峁起伏,地表支离破碎,山高坡陡沟深,土质疏松,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在晋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基本能够代表该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规律、程度、危害及生态环境、地质地理等特征。项目区土地总面积6.2km2。

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多西北风,少雪;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昼夜温差大,雨少风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渐降,雨量减少,温凉宜人,多晴朗天气,光照比较充足。

平均年日照时数2433.2小时,年均气温10.1℃,全年霜前≥10℃积温3386.6℃。年平均降水量439mm,主要分布在7-9月。主导风向,春秋冬季为西南风,夏季多为东北风,平均风速2.6m/s。全年无霜期为136-174天,平川较长,山区较短。

石沟小流域地貌类型为土中低山区和黄土沟梁区,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5.62km2,水土流失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90.6%,其中,轻度流失面积0.25km2,中度流失面积1.33km2,强度流失面积3.44km2,极强度流失面积0.59km2,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53%,23.72%,61.19%,10.57%。

3建设目标、规模及任务

建设目标:

1、治理水土流失目标

营造经济林68.3hm2,水保林36.0hm2,封育治理395.7hm2。通过实施种植经济林措施和封育措施相结合的防护体系建设,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2、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随着项目区内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km2(林草措施面积1.04km2,封育治理3.96km2),使石沟流域治理区内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期末累计达到93.1%;林草植被覆盖率,期末达到50.8%。项目区内气候得到调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发展农村经济目标

项目措施实施后,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到治理期末,各项治理措施发挥效益后,通过栽植经济林,林业产值将大大增加。

建设规模:

1、经济林、水保林规划设计

经过同项目区村民沟通,村民希望建立集中连片的果园,以发展农业生产;村民普遍认为经济林栽培经济效益高,通过经济林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项目区内存在的部分撂荒地,坡度较缓,植被稀疏,土层较厚,集中连片,适宜建立高标准经济林。在满足灌溉要求、地形平缓的区域发展经济林,种植核桃面积42.5hm2、桑树25.8hm2。

水保林以当地常见且长势良好的油松和侧柏为主,栽植面积均为18.0hm2。

2、新修蓄水池规划

为保障经济林优质丰产,除加强管理外,必须有充足的灌溉用水,以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确定在流域内更新原有水源井1眼,更换井用水泵1台;在地形较高的区域修建1座蓄水池,蓄水池容量为200m3。

3、封育治理建设规划

项目区年均降雨量439毫米,疏林地多,能达到水土保持封育治理的条件,再加上当地政府禁牧政策已落实到位,采取封育治理是合理的。

本次综合治理拟封育治理面积395.7hm2,布设在石沟流域下游东侧的荒山荒坡和疏林地上。主要在路口和一些缓坡处设置栅栏,加强管理,以严防牛羊入内,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封育治理区的植被恢复。

3建设工程量

本次规划小流域治理工程包括工程措施、经济林、封育治理、养殖工程及配套工程,各项工程所需工程量如下:

1、工程措施

修建高位蓄水池1座;土方开挖805.8m3,土方回填675.8m3,m7.5浆砌石20m3,C25混凝土49.4m3;修筑生产、管理道路总长3.1km。

2、林草措施

核桃种植面积42.5hm2,桑树面积25.8hm2,;油松和侧柏均为18.0hm2,共需要苗木154943株。

3、封育治理

封禁治理面积为395.7hm2。围栏由铁丝网片和混凝土桩组成,设计围栏预制混凝土桩尺寸为12×12×220cm,为C20混凝土预制件。立柱安装平均间距6.0m,埋深50cm,地形起伏较大时,适当缩短间距,拐角处加设立柱。铁丝网片在两根混凝土桩之间,两根混凝土桩之间距离为5m,设置8道横丝,横向间距20cm。每60cm加一道纵丝,用线卡和横丝相连,共9道,再在两桩间沿对角线设交叉丝2道(斜拉丝)。封育围栏长5700m。

4规划设计评价

4.1功能区域划分评价

石沟小流域面积较小,在现有基础上采取的统一规划、整体布局旨在补充、完善、提高的编制思路正确。就规划的措施来看,整体性强,重点突出,实施方便,所体现的科技含量、以及达到的示范目标明确。按照《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水土流失规律与现状治理措施基础,合理开发,将水土保持措施、开发利用、科学研究、生态自然修复融为一体。

4.2突出地域特色

突出了中低山区和黄土沟梁区治理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将“坡沟”治理模式的具体措施在流域不同的支毛沟得以展示;二是针对沟坡道路径流控制难的普遍难点问题,采取蓄、用、引、排结合措施,增强了治理效果;三是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适当栽植当地百姓能接受的并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树种,起到了对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美化的作用,使流域内民众经济收入得以增加。

4.3标准高、面积适中、作用明显

设计中石沟小流域面积较小,现状治理措施标准较低,通过新技术、新品种、新的高标准措施的整体布局实施,使综合治理程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打造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精品工程,并为流域内可持续发展、对外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5结论

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引用并推广了先进的实用技术,使流域不仅成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试验与示范的基地,而且还成为群众观摩、青少年科普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基地。

通过这些工程、植物及封禁措施,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可以提高本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技含量,对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远杰宋晓明李静华,骆驼山水土保持生态科技示流域建设实践与探索,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第24期。

[2]乔彦芬姜德文田玉柱,综合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以北京市延庆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水土保持通报,2006年第1期。

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篇7

论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周期宏观调控灵活性

经济周期实质上反映的是一国的经济体系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对其均衡状态偏离与调整的过程。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方式一直都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在沿着其总体发展趋势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上下波动,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有时发展地很繁荣,有时又会出现低迷现象,经济在其总体发展趋势中,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征。

一、经济周期的简要解释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此后经济学家们开始注重对经济周期这一问题的研究,他们给经济周期下了此定义:“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波动,它形成一种规律性模式,即先是经济活动的扩展,随后是收缩,接着是进一步扩张。这类周期随着产量的长期趋势进程而出现。”从经济学家们的描述中,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经济周期:经济活动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出现并不断重复的现象就是经济周期。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运行阶段与历次宏观调控措施回顾

关于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存在着争议。一般根据经济增长率的“谷—谷”划分法,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的阶段划分为:1978-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1-1999年、2000-2009年、2010-至今。

(一)1978-1981年间的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措施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运行速度猛增、财政赤字较为严重、外贸赤字出现及外汇储备接近于零,此即第一轮经济过热。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调控措施:搞好整体平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抽紧银根,大力减少货币投放和各项贷款;加强物价管理,严格控制物价上涨。

(二)1982-1986年间的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措施

经过1982-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投资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能源、交通、通信和各种原材料的供应出现短缺和价格的快速上涨。因而,1982-1986年宏观调控面对的形势是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针对这一时期的经济情况,政府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措施: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控制银行借贷规模、控制自筹投资、加强对新开工项目的管理等;同时,政府还采取了管理和监督检查物价、对信贷进行全面检查等措施。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行使央行职能。

(三)1987-1990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1987年为上个经济周期的恢复期。1988年我国实行的价格改革引起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抢购热潮。伴随抢购风潮的是银行存款挤兑风潮,从1988年9月到1991年年底,我国进行了为时三年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调控主要集中在1988年和1989年,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主要是:加强调控物价;加强控制信贷规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缩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

(四)1991-1999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1991年中国经济增长走出低谷后,我国经济开始迅速启动起来,步入高速增长时期。从1993年开始,我国经济开始出现经济过热现象,金融秩序混乱。

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政府注意到信贷和投资过快扩张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199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进行宏观调控的通知》,提出了有关调控措施。1993年6月,国务院提出了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央行于1993年5月、7月分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1993年12月,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分离的金融组织体系。自1994年开始,财政出现赤字后向银行透支不再被允许;1995年1月、7月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1995年、1996年继续实行双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这次调控的最大特点是政府综合运用各项调控措施有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推进,特别是通过充分运用利率政策调控经济取得了很好的调控效果。财政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通过发行国债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这一时期是政府配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阶段。

从1998年开始,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国内供求关系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通货紧缩与有效需求不足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对此,宏观调控措施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扩大内需、稳健的货币政策。

(五)2000-2009年间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措施

2001年开始,我国经济周期进入上升阶段。到2003年,随着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我国经济走出了通货紧缩。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局部过热的迹象和一些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较快增长,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决策和安排。此次宏观调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货币政策特别是公开市场操作在调控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呈现出过快增长的特点,一部分行业出现了投资过剩,经济出现局部过热,通货膨胀日渐加大。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政府于2004年年底将宏观调控措施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向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转变,以此避免投资和资产价格的过度攀升。

2006年,全球各类资产大幅度上涨,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也随之上涨,流动性过剩成为我国经济的首要问题。此外,旺盛的消费需求也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埋下隐患。另外,由于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和强劲的出口势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2007年和2008年我国经济再次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因此,反通胀成为这一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同时,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于次年蔓延至全球范围,形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在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情况下,我国外部需求显著收缩,国内失业比例增加,加上全球通胀压力开始缓解,通缩风险同步增加,我国经济面临着刚刚“降温”又急需“升温”的境况。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可能面临的经济下行趋势与通货紧缩,2008年11月,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确定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货币政策由“从紧”到“适度宽松”,显示出在多种的调控目标面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变化更具有灵活性。

到2009年,我国各项经济数据全面下降,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一起下降,并且降至了近十年来的一个相对低点。但在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2009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开始有所起色。而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在其带动下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

三、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分析

“法律必须是稳定的,但不可一成不变。”美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法学家之一罗斯科·庞德的这则名言揭示出了这样一个真理:法律应当并且必须具有稳定性,但其稳定性是一种相对稳定性,而不是绝对的,法律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是应该根据社会政治、经济、人们的价值取向等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唯有这样,法律才是有价值的法,才是“活”法,才是“良法”。笔者将此界定为法律的动态性,即法律的灵活性。经济法的灵活性在一国每轮经济周期发生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法,则更能充分体现经济法的这一灵活性。

(一)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界定

如前所述,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即: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来实现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的职能。

(二)宏观调控法的灵活性在经济周期中体现的特征

1.变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经济周期阶段发生的背景既有“市场失灵”问题,亦有市场虽处于正常状态,但市场经济形势却发生了变化。

就前一种情况而言,在我国市场经济出现缺陷时,国家当然要伸出“国家之手”,调整相关的宏观调控法规和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使市场恢复正常和健康状态,此时,宏观调控法便相应地呈现出了变动的特征。

另外,“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国家针对每次经济周期产生的背景“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其进行干预,使市场恢复正常,这也体现出了宏观调控法的变动性的特征。

此外,即使市场处于正常状态,但这一时期的市场仍然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此时,国家不需也不应时时刻刻对某种具体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国家的宏观调控法应该以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前提,若市场经济形势发生了改变,则国家的宏观调控法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宏观调控法又呈现出变动的特点。

2.扩张性和回复性

一方面,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是国家运用公权对私权的一种干预。政府权力如果不受制约,极易走向专制,从而就成为了破坏市场的“利维坦”。因此,作为经济法法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调控法律,其必然也具有潜在的扩张性的特征,这种扩张性会给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市场出现“失灵”现象,经济出现波动时,需要国家公权的扩张,对那些在市场经济形势正常时不应干预的经济关系进行干预,此时宏观调控法律应对经济周期的“扩张”是为弥补市场缺陷而“扩张”,是为了使经济波动趋向平稳和正常化。

对于所述第一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一定要加以控制,使其回复到“原貌”。这时,宏观调控法就呈现出了回复性的特征。而对于上述第二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其实也并不是没有限制,也需要对其加强控制,这是因为国家干预也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的风险。如果对国家干预不加以控制,任由政府无限制地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就会导致出现新的市场缺陷,使市场再度失灵”。所以,对第二方面的宏观调控法律的“扩张”也同样需要控制,使其回复到干预前的“原状”,因而从这个层面讲,宏观调控法呈现出了回复性的特点。

3.相对稳定性

虽然每一经济周期运行阶段所呈现的特点和暴露的问题不尽相同,与此相对应的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也不相同,但并不能就此否定宏观调控法的稳定性。宏观调控法在具有动态性特点的同时,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宏观调控法具有动态性,但从细微处具体来看,正是一个个具体的相对稳定的宏观调控法律才促使宏观调控法持续、稳定地发展。

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篇8

省里就要召开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明确20*年生态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这次来*考察调研,主要是了解*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生态建设情况。今天看了*自然保护区、*林学院,一路上听了王坚同志的情况介绍,刚才又听了工作汇报,感觉*的生态条件比较好。

*东毗*、西接*,是连接浙皖省际的边界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物产丰富,有“老三宝”、“新三宝”,人文荟萃,很有特色,素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和“中国民间书画艺术之乡”等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围绕全面建设生态经济强市、吴越文化名城、休闲度假胜地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城市化、环境立市、科教兴市、开放带动等五大战略,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年,*被列为全省17个经济强县(市)之一。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你们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做了很多工作。通过这次考察,给我印象深刻、启发很大。

一是起步早、见效快。*地处西*区,是*和*两大水系的源头,境内拥有*、*峰两个部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青山湖部级森林公园和大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你们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自己最大的比较优势。*年,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全国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后,*就迅速提出申请,并于*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城市,*年又被命名为首批部级生态示范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要求后,*积极响应,又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宏伟目标,并及时召开了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编制了生态市建设规划。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的简报,我很注意看,印象中*是行动比较快的县(市)。

二是投入大。在生态市建设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5年来,全市仅用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资金就超过20亿元,着手实施生态重点项目92个,项目实施率达87.6%。目前,投资1.6亿元的*和投资6700万元的马溪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工,投资12亿元的青山湖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初见成效,投资8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行,投资1.28亿元的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这些生态重点项目的实施,对*生态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是举措实。5年来,*大力实施“碧水、蓝天、绿色、宁静、洁净”五大工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生态建设,通过实施“碧水”工程,先后关停各类污染企业150多家,加大工业调整力度,推进清洁生产,开展河道整治,有效地改善了水环境质量。通过实施“蓝天”工程,实施酸雨控制区和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推广清洁能源,采取集中供热等措施,空气环境质量主要指标保持和优于国家二级标准。通过实施“绿色”工程,加大城市绿化投入力度,建设“百公里绿色经济长廊”,森林覆盖率达到74.9%。通过实施“宁静”工程,噪声达标区内平均等效声级达到规定要求。通过实施“洁净”工程,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农村卫生状况明显好转。

总的看,*市委、市政府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生态资源,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市水、气质量和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高效能、循环型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以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为主的生态农业迅速崛起,长三角区域生态旅游大市的地位基本确立,绿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推进,为全省的生态建设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市的生态建设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

建设生态省,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行动;是再创新优势、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充分发挥“八个优势”、深入实施“八项举措”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省建设,这是我省再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去年出台了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专门召开了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省人大还通过了关于生态省建设的一项决议,把生态省建设摆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生态省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市在这方面做得不错,把迎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检与建设生态市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三步走”目标〔今年初8个城区通过“创模”复检、2010年主城区(不包括*、*)达到生态市考核要求、2015年全市实现生态市建设目标〕,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当然,回顾生态省建设过程,我们也发现存在的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有的地方把生态省建设片面地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有的地方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发展经济就不能考虑生态、考虑生态就不能发展经济,还是老一套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的地方对生态省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认为生态省建设只要提一提、抓一抓就算了,是一时新鲜、一阵口号。工作进度还不平衡。有的地方虽然建立了领导机构、召开了动员大会,但没有实质性的行动和举措,不符合同志提出的求真务实要求;有的地方虽然明确了目标任务,但没有分解落实目标责任;有的地方虽然制定了原则性的规划纲要,但没有具体的政策措施。工作机制不够健全。抓生态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下面,我结合调研的感受,对进一步推进生态省建设提几点要求。

第一,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生态省建设。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符合时展的潮流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并把它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中去,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努力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前提是全面发展,中心是协调发展,根本是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省走的是一条传统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是资本驱动型、资源消耗型,这种发展模式最大的弊端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经济增长同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建设生态省,就是要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最小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走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越好,越能吸引更多的外地投资者。环境本身也是产业,良好的环境能带动旅游业、休闲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目标,不仅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了自然资源,而且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在*看到,这样一个生态型的县(市),同样也是全国百强县(市),是全省17个经济强县(市)之一;西天目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农民人均年收入同样可以达到5000多元,也能过上富裕日子。这些,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第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生态省建设。生态省建设在我省起步只有一年,对我们各级干部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只有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把生态省建设推向一个新水平。要创新工作思路,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中,把生态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与推进城市化结合起来,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与提高全社会教育科技文化水平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创新工作载体,认真总结近几年来各地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环境优美城镇、生态示范园区、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等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生态建设。要把这些载体切实抓好抓实,不要搞形式主义。*这些年来,通过举办森博会,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清洁*”创建活动等载体,生态建设搞得有声有色。要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通过异地开发区建设、财政转移支付、排污权有偿使用等途径,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破生态建设中部门、地区分割的格局,建立生态建设的综合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以考核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调整和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机制。

第三,以雄厚的科技和人才资源支撑生态省建设。生态省建设的推进,需要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来支撑,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来保证。要加大对生态建设的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和对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围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领域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城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置、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城镇污水高效处理新技术及装备国产化、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等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和示范。完善科技服务体系,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或企业,扶持建立若干生态和环保研发中心,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大生态建设方面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高等院校加强与生态建设密切相关的重点学科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重点培养生态建设所需的专门人才和实用人才。通过项目合作、兼职、考察讲学、技术顾问等途径,大力引进省外人才和智力。这次实地考察的浙江林学院,原来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主的学院,现在发展到了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等门类的多学科高校。浙江林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较强,尤其是林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园林等专业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一定地位。45年来,浙江林学院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设生态省,浙江林学院大有可为、责任重大。省有关部门和*、*市委、市政府要关心支持浙江林学院,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现在条件已经很好,今后关键要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进一步创造条件。很多农业、林业方面的工作都可以与浙江林学院结合起来,使它既成为研究所,也成为生产基地。浙江林学院要围绕全省和*、*的发展战略,加强科技攻关,加强人才培养,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第四,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生态省建设。我省生态省建设开局良好,全省上下很快形成共识,进展顺利。全国现有8个省在建设生态省,我们是第5个,走在全国前列。但我们必须看到,生态省建设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结合起来,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健全工作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已经建立机构、制定规划、签订目标责任制的地方,要在深化上下功夫,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尚未建立机构、制定规划、签订目标责任制的地方,要抓紧做好启动工作,确保生态建设各项工作有人管、有机构抓。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保证生态省建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延续性。要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使生态省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社会公众参与的有效机制,形成生态建设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生态省建设成为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篇9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技术管理;措施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适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有两个概念:①绿色建筑设计理念;②绿色施工理念。以前的建筑,设计与施工是在头脑中想象的,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局限性,所以不会运用绿色能源,也不能对绿色能源进行保护,恶意的人为的破坏它,只有在忽略经济的前提下,才能节能环保。由于环境被破坏、污染,所以我们提出了以绿色环保为目标的绿色建筑这一工程。

1绿色管理技术

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能源短缺、环境受到破坏的问题下,必须采取措施,使长期经济下的施工企业突破这种局面。这样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和施工管理方法就是一种创新,实施绿色管理的要求:绿色建筑设计应设计科学,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同时,要考虑到自然的光线、通风等一系列因素,实行资源的有效利用,以达到尽可能循环利用地热、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自然能源,减少固体废弃物、废水的排放及由生态技术建立科学的资源垃圾,对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的含量进行控制。

2推广绿色技术

鉴于传统建筑单位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我们总结了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①推广先进技术、先进的绿色建筑思想,无论是从项目的质量、安全、性能、还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我们在许多领域都开展绿色施工技术;②降低能源的消耗。很多建筑能源消耗的性能是限制在绿色技术基础上的,以减少能源消耗为建设任务中心;③节约能源,“以节约能源、土地、水和材料为核心的是绿色技术”,以这个为特点,进行四个方面的优化,最终实现建设施工技术上的节约,并且可以控制项目投资的成本;④提高性能,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在调整的过程中是不容易的,但这也是对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的组合进行了优化,从而改善了施工的性能。

3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控制施工工艺的措施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在一个动态变化中,各种意外随时可能发生。目前,正在绿色施工建设须遵循这一原则,在这一过程中,目标会在第一个位置进行控制。此程序应如下:①促进建设绿色精神,环保作为一个项目的核心,对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分解,通过设计、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阶段,在管理和控制中,绿色建筑是在第一的位置;②该项目的科学目标是,进行绿色施工,运用动态控制原理,从粗到细,如果按方式可分为不同的阶层,包括设计,施工技术和现场控制点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的内容和重点,各不相同;③施工时应进行项目目标的控制工作,这是关键环节,控制点的不同,收集类型的数据也就不同、整理和分析也不同,在不同的施工时间比较与实测数据的目标,并得出结论;④发展绿色施工,跟踪动态数据,并负责数据采集,每个月绿色施工的数据报告,对局势的控制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管理的活动。绿色施工管理技术,随着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正在慢慢走向繁荣,绿色施工管理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市场主体的目的,也是施工企业追求的目标,它会在未来的绿色施工管理方面创新,会引领企业向更高的地方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资源短缺,从近几年政治形势来看,绿色施工是促进和发展绿色企业的良好体现,施工企业要积极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利用资源的优化,来协调建筑和自然。在绿色施工管理中,动态管理是重要的,从规划、设计、施工、材料采购、工程验收等必须加强管理,监督和具体工作的实施。具体措施如下:①确定绿色施工的责任,在实践中,层层分解指标,责任划分清楚,要把责任分为单位和个人,这是绿色施工重要目标的组成部分;②绿色施工技术由公司技术生产部门来完成,加强培训有关人员。管理者自己必须学会作为培训经理,应该做什么,使每个员工秉承着绿色施工理念并积极参与活动;③绿色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一个大公司的经理,负责人员培训,保证质量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员工需更多的培训,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中,进行宣传绿色施工。

4绿色施工管理的具体实施

绿色施工管理是一个广泛的名词,它包括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和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①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如扬尘的控制,运输容易散落、飞扬的物品必须采取有效密封措施,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台;②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利用可循环材料等;③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施工现场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是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④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⑤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临时设施布置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尽量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5结束语

中国已进入社会飞速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建筑业受环境影响,能源和资源消耗巨大,是目前建筑业存在的重要问题。许多新的建筑物,因为绿色建筑的成本高于一般建筑,所以不用绿色建筑,但从长期来看,绿色建筑可以节约成本,在建筑领域中,能够有效和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绿色建筑需要被推广和实施。

作者:罗洁单位: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俞频.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10).

[2]桂文清.浅析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以碧水天和B区工程项目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13,(7).

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措施篇10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问题;策略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剧了对自然物种资源的威胁,加大了贫困地区的脱贫难度,加剧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因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焦点问题。林业作为生态工程建设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林业发展,是历史赋予的重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现在推行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观测,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总结。

1.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1生态工程规划问题

坚持不懈的对林业发展重要战略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有助于解决国民对于林业地位的认识盲区。这对于大力发展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树立森林资源是我们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观念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就我国林业发展现状而言,我国国民对于农业发展仍然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这使得我国在进行林业发展建设的同时仍然面临着重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解决对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去为林业发展建设保驾护航。

1.2林业生态工程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是林业生态工程较严重的问题。一些地区由于短期内退耕面积过大、退耕速度过快,良种生产供应不足,导致一些品种混杂、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劣质种苗被栽种,相应的技术服务不到位,进而使得补植任务过大,既加大造林成本,又使造林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的现象。许多地区让群众上山盲目种植,由于缺乏造林技术,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就是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它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不能使林木发挥出其效益,所以,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

1.3林业生态工程投入问题

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搞任何一种社会公益性的事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资助。尤其是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缺少资金,工程建设便会陷入困境。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比较广,在治理水土流失、防沙固沙、动植物资源保护和保护农田牧场等方面都承担着繁重的任务。因此,各地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应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有效的范围内,筹集资金,并把这有限的资金应用在关键问题上,实施专项资金制度,专款专用。

1.4林业生态工程监管问题

过去的造林工程实际上往往是由林业设计部门制定工程建设规划,由林业行政部门组织工程,然后由工程的实施或设计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缺乏独立的林业生态工程监理队伍和切实的监理制度。有些地区有相应的监管机构但管理水平低下。一些地区沿用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着政策、技术标准、管理措施多变的弊端。有些地区现有的管理人员多为林业技术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缺乏既精通林业专业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最严重的就是一些地区虚报林业生态工程成果。

2.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措施

2.1科学规划,做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部署

与其他工程相比,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长期性、高投入性、生产管理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工程建设的动态性,同时还具有相当的风险性。在实施任何一项林业生态工程前,都必须制订好治理模式,做好规划工作。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工作首先要遵循区域性原则,也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区规划,最终获得合理的布局。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要综合治理、统一规划。生产上的统一是指农、林、牧、副等行业并举,形成多元产业结构;在措施上要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综合起来,进行配套使用;在具体的环境治理工作中,也要实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各地都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好不同的管理规划措施。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长期持续下去,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2提高造林质量

要提高造林质量,就要坚持选好树,选对树,选择适当树种,适当种树,不同树种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不同的土壤类型及气候特点,所选择的树种也是不同的。还要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区域性治理要采取不同的造林、营林措施。林地造好后还要对重点的自然灾害分子,尽享有效的防治。例如加强对病虫害检测检疫工作的力度,主要通过营林措施的改善来解决病虫害发生严重的问题,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分稳定性,增强林分的抗病虫害能力。

2.3加强森林经营和管理保护

要规范造林技术,完善造林机制,提高造林质量,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造林后的管护工作要及时跟上,建立健全管护机构,组建管护队伍,购置管护设备,建立管护制度,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要按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在工程实施中,要严格按照把质量意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机制、政策机制等。有许多事例都说明,由于管理职能的失误,没有维护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成果,使已得到的成果失之交臂,从而使已改善的生态环境又退化了。所以,加强管理职能、维护生态工程建设的成果,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长期发展战略所必需的。

3.结束语

林业生态工程工作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制定可操作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培育和引进优良树种,加强林业生态工程的工程建设管理,并且逐步建立以国家资金为主体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体系并对资金实行强化管理。在监管方面,推行项目法人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推行合同管理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