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十篇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十篇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2:42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篇1

一、青少年素质缺失的表现

1 情感危机

当前,一些学生对自己的父母和亲友间的关爱,心无感激,认为理所应当,甚至嫌弃自己的父母;对身处危难之人,不伸援手;对残疾乞讨之人,不施怜悯;对于公益活动,麻木不仁;对于个人学习,缺乏激情。他们缺失的正是一种人文关怀和一种爱的教育。

2 理想危机

理想,是支撑人类前进的信念,是人生前行的航标与驱动力。有人曾做过调查,以一个班为例,其中65%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或者还从未考虑这个问题,20%左右的学生把理想定位于多多赚钱,再问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回答多半是自己可以吃得好、玩得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仅有不足15%的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具体到科学家、画家、医生、企业家、音乐家。没有理想,孩子们正在迷失着自己。

3 责任危机

在现在的弦子们当中,很少有人觉得生活中父母、他人的关爱是值得感激和回报的,而且觉得别人给予自己关爱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当自己要同样付出时却又不愿意、不自觉。其实。一个人在社会中既是一个权利的享受者,更是一个义务、责任的承担者,面对自己的父母、亲友,学生们普遍缺乏感激、回报,更不用说会发奋学习回报父母、体贴父母了,缺乏做人最起码的责任感。

4 美德危机

在学生当中,不少人觉得舍己为人不值、拾金不昧太傻、团结一致没个性,而且我们今天的教育,是把孩子视为单纯的物质生命形式供他吃、穿、住、行,把学生当作存储知识的“容器”,忽略他们应视作社会中一个个独立的精神生命的个体来看待。

二、图书馆进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策略化思考

1 运用馆内丰富文献资源,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社会责任和人文教育的思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品质

“阅读”是图书馆人文学科讲堂里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读优秀的作品,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读有所悟,读有所益呢?我认为首先要选择适合特定教育对象的作品读物,为自然过渡到人文精神的培养做好准备。纵观中国历史,其杰出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都会迸发出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操,都会怀有救世济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着原始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强调“仁者爱人”和人的社会责任。我馆收藏的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就有不少表达爱国情怀、人生观以及社会责任的优秀篇章,可以作为我们进行人生观、社会观、爱国主义教育的范本,为提高学生崇高的人文品质和与人格魅力奠定基础。

2 利用计算机、通讯和数据库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网络体系,培养青少年对社会、人际、物我关系的认识、处理能力

网络创造了以信息、知识为载体的社会生活的新形式,也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新的课题。有些青少年掉进上网成瘾的漩涡里难以自拔,迷失自我,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教育机构,要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在传递书刊文献信息知识的同时,有责任利用我们馆内现代化的网络设备和通讯条件,提供完善的网络服务,向广大青少年灌输一种精神,一种人类的优秀品质和优良的人性传统,即进行人文教育。为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我馆特在电子阅览室开设少儿绿色网络通道,有针对性地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而且在做好网上信息采集、制作、传播等工作的同时,做好网上信息的把关、过滤工作。将各种消极的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同时在技术层面上,大力发展“防火墙技术”和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坚决杜绝外在的不良信息通过非法途径进入青少年的视野,保证馆内网络信息的安全。

3 加强图书馆阵地建设,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开展学生社会、生活等多种能力培养。图书馆可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地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并主动出击,加强对青少年素质的培养,这是图书馆少儿工作者对青少年进行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篇2

一、博物馆把学生作为社会教育主体的必要性

一是我国大中小学生总体数量庞大。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在校小学生约1.1亿人,在校中学生初中生约5832万人,在校普通高中人约3197万人,在校大学生约3700万人,即我国在校学生约2.37亿人。把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定位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最佳途径,也是博物馆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二是我国学生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素质教育虽然成为国家教育的方针,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创造能力弱的情况依然存在。三是国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通过馆校合作开展素质教育,使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馆校共同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馆校合作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馆校合作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共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为国奉献、为人民服务、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具备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二)德育为先的原则

馆校合作以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为目标,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馆校合作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培养能力的原则

馆校合作以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四)全面发展的原则

通过馆校合作,开展科普、身心健康、美育、劳动、安全、生命、国防、可持续发展等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五)三贴近的原则

馆校合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策划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的展览和活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馆校合作的途径

馆校合作是博物馆新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德育活动基地,是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加强理论研究、制定规划、建立机制、加大投入是馆校合作开展素质教育的四个必然途径。

(一)加强馆校合作研究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博物馆要加强馆校合作的理论研究,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研究课题,找到馆校合作的切入点,研究大中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积极参与大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二)编制馆校合作规划

博物馆要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馆校合作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明确馆校合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建设任务,确定馆校合作范围,制定馆校合作具体工程或项目,明确馆校合作投入资金和保障措施。博物馆要积极参与并协助学校编制素质教育规划或实施方案。

(三)建立馆校合作机制

博物馆每年召开一次馆校合作联席会议,研究合作开展素质教育的措施,协调解决馆校合作存在的问题。院校也要把馆校合作开展素质教育列入年度重要工作日程,建立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联络协调,为馆校合作提供支持。

(四)加大馆校合作投入

一是强化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职能和人员配置,实施大部门管理制,把社教部门升格为社教中心,下设大学生部、高中生部、初中生部、小学生部、文创部、临时展览部等部门,细化分工、统筹联动、汇集人才、充实岗位,中心及部门负责人竞争上岗。二是博物馆争取把社教中心(部门)外勤岗位纳入事业单位公车参改人员范围,定向保障社教工作公务用车补贴,确保市内外联工作用车需要。三是博物馆加大免费开放经费投入社教工作的比重,按照规划及年度方案安排项目资金,逐年加大投入,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经费跟着项目走,确保馆校合作取得实效。四是院校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由社教部门和学校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或项目合作。

四、馆校合作的模式

(一)建立馆校合作交流平台及论坛

馆校依托互联网,建立QQ群和微信群交流平台,定期召开馆校合作论坛,不定期举办素质教育讲座,每年召开一次馆校合作年会或联谊会,每年汇编12期馆校合作研究论文,共同建立良好的合作氛围。

(二)联合举办展览及活动

馆校围绕素质教育开展德育教育工程、能力培养工程、美育教育工程、勞动教育工程等建设项目,联合举办相关展览及活动。一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展览,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如开展长征图片专题展等。二是举办科普展览,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如共同举办传统造纸展览、民居图片展等,并开展专题研究课题,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是开展音乐、美术等培训活动或比赛,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四是举办生产劳动技术展览,让学生了解生产劳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展览和活动既可以在博物馆,也可以进院校,博物馆社教部门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奉献精神。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篇3

关键词:中西方;思想政治;途径比较

大学生政治素养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结构上也在不断地调整,结构的内容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更加丰富。政治素养的综合性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多样化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素养

思想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大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是与时代的要求和教育的目标相吻合的。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

道德品德、健全人格、热爱生命以及人文情怀是党的教育方针中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要求每一个大学生能够从小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对生命尊重,包括对自我生命和大自然中所有生物的珍惜和热爱,这是学生善良品质培养的开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一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形成对自我基本的约束,保证自我行为不对社会造成伤害;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对周围的人和物进行关注和关心,形成热情而积极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思想素养是对素质的要求,但是其素质具体落实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的过程。

2.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高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在21世界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教育家不断研究和更新思想素养的结构体系,不同的研究充满差异也形成一些基本的共识,思想素养不是单一的知识要求,思想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更加多元和多样。以思想素养中文化基础的要求为例,在19世纪和20世纪各国的教育目标都注重的是知识量的关注,要求学生能够知道和熟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在21世纪,各国知识基础要求更主要的放在知识的运用上,学生不是知道思想政治理论,而是能够自主吸收和内化知识,并熟练进行运用,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知识重建,具备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品质。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需求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在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在学习中已经逐渐突破被动学习模式,开始了自主学习热潮,亲身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也有被动的知识接受发展为有声的言语交流,由单一的课堂知识传授转化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交流――课后延伸学习为一体的主动学习,学习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由于是师生对思想素养的了解没有跟得上时代的要求,目前仍然有很多人认识大学生思想素养培养的关键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这使得在教学中出现新型教学模式的表面化和形式化特征,表现为课前自主学习引导性问题封闭,课堂互动交流氛围活跃而无多样化见解,课后延伸学习仍然单一表现为习题巩固,学生的能力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素质改革的推进和深化,首要环节就是要引导教师和学生对思想素养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1.学校课程教育与其他途径相结合

学校是西方国家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在西方高校课程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课程名称,各学校主要围绕主题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在主题上集中表现为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宗教教育,据此设定的课程包括20多种,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m行选择。西方思想政治课程除注重显性课程的教学外,更加关注隐形课程的挖掘,包括师生关系、课程氛围、学校文化的构建。除课程的探讨和交流外,西方国家也注重校园社团活动的组织,学生活动在每周形成一定的常规,并得到学校资源的支持。

2.学校教育与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相结合

西方教育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在构建家校一体化教育也颇有建树。他们把家庭训练作为思想政治形成的重要强化手段,通常通过任务的引导和分配,引导学生在家庭中实践自己的政治信仰和道德品质。同时,西方家庭的民主气息相对浓厚,父母和子女是平等的,沟通也主要是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实现的,无论孩子的成绩如何,父母在教育上更加倾向于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进行鼓励和支持。在孩子能力的培养上,更加注重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形成,父母大多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目标,亲自践行和自我监督,培养独立、自信、自强的品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较好的支撑。

3.学校教育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当代西方高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具有政治意义的服务中去。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包括“山野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磨炼,从而增强体能、冒险精神和野外生存能力,以英国和日本最为推崇;参加大型建设工程,将高校学生派到大型工程建设中,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礼貌周”活动途径,在特定的时间内安排学生深入细致地开展一系列的业余活动,强化学生与人为善、团结互动、讲礼貌的道德品质;“宗教教育”活动宣传,通过基督教的礼拜会、感恩节、祈祷会、独立节对学生开展意识教育。

三、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途径

1.学校教育必修课与多种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途径

在我国目前实施的思想政治的政策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专业的一个必修课程,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学期,通过学分制的要求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以思想、政治、品德为主要教学内容外,在其他课程中也相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深化渗透。同时,大学是一个国家思想最活跃的地方,大学生容易接受新型的观点,也更加愿意践行自己的行为。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但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的心理仍然呈现出不成熟和不健康倾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客服各种障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多样的社团活动相结合。各种社团教育应以理念信念为核心,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项活动中,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参与,建立思想政治合力的一个平台。再次,大学生党员和团员是最先进的集体,引领着大学生的思想热潮,是大学生群体学习的榜样和楷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党员学习活动和党员学习新政策的心得体会分享,引导党组织成员关注国家最新动态,客观分析我国形势,树立正确的思想和积极的态度。

2.学校教育与传统浓厚文化的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学生具有终身影响的重要因素,家长的素质和家庭的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践行,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覆盖面不够全面,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不能够形成平等的互动的沟通方式,在方式上重管理轻沟通,重知识积累轻文化修养,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不断增加,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和过度包容,学生形成严重的“自我中心意识”,在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中国传统美德的延续上出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逐渐建立家长学校,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和意识,引导家长走出家庭参与社区教育和组织,接受新型的家庭教育模式,建立平等的文化氛围,关注家庭优秀文化的构建,注重自我修养的不断提高,关注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和实践。

3.学校教育与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思想政治包括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意志和政治行为四个方面,其落脚点在于政治行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改变,更需要引导学生将政治理论落实到行为中。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主要包括“三支一扶”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在假期可以报名学校组织的“三支一扶”活动,深入到偏远和贫困农村,开展支教、支农、支医活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奉献精神和关爱品质,需要学生能够克服艰难的环境,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信仰。“志愿者活动”,大学生可以报名参与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可以是全国性的大型活动(如奥运会),可以是区域性的政府活动(如经贸会),可以是小团体的社会公益活动(如教育走进孤儿院)等等,自愿者是一种无偿的形式,更多地在于通过帮助给予他人关怀,通过奉献实现自我的成长,这对于学生的思想修炼和行为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勤工俭学实践活动是深入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实践活动,通过在学校参与服务项目,为全校学生提供帮助;“大学生村官”既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教育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的一种途径,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实践三个主要途径,而且学校是最主要的途径。在学校教育中,中国主要通过专门课程和他课程渗透来实现,在内容上需要逐渐借鉴西方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和多元性;在家庭教育中,中国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支持,但是要逐渐注重平等、沟通家庭文化的构建;在社会实践中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建立了多样化的实践途径,但是需要注意其实践性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荣.当代中国与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15,01:104-106.

[2]雍树墅.中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比较[J].教育与职业,2015,19:86-88.

[3]王熠晔.当代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43-44.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篇4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德育

生态文明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义无旁贷地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担。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又提出了新的社会道德规范,即自然也是有道德存在的。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纳入可以促进学校德育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效。

1学校德育的概念

本文认为,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对道德价值理解、道德品质素质体系建构和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促进德育对象个体素质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1】

2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对德育体系的影响

学校德育体系涉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德育内容的丰富,对德育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得以重新建构。下面主要论述德育目标、方法和途径体系的重新建构。

2.1德育目标体系的重新建构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确定德育目标,要从中国的社会实际出发,遵循受教育者对象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在生态文明社会背景下,既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按照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又要遵循受教育者自身道德品质发展的规律,来重新确定德育的目标。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德育也要遵循这一总目标,为社会培养包含生态道德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接班人。

而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又是分层次的,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每个阶段的德育都有各自的内容和目的。高校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发展状况,又可以把德育的目标有所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使德育目标最终、一步步得到实现。

德育的目标是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公民。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成熟,而且确立了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更加全面,也更容易理解接受。那么在生态文明时代,新的社会发展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所提高,更要确立其正确的自然观。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纳入到德育体系之中,高校要积极挖掘利用自然界中有审美价值的德育资源,使受教育者在欣赏自然风光、感受自然美景、滋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同时,获得大自然丰厚的道德滋润和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洗礼。

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目标具有新的内容:使大学生掌握有关生态和环境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和意志,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并且能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并通过自身实践行为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生态道德素养的人,最终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做出贡献。

2.2德育方法和途径体系的重新建构

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以我国的国情和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提出的。学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很多:通过高校公共政治课、学校工作、社团活动、结合家庭与社会德育等等。而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新时期,德育的方法和途径需要创新。

德育的途径要对应德育的内容,且一个内容可以对应多个途径。对于生态科学知识教育,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通过高校公共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各科教学进行教育,也可以通过讲座、知识竞赛、校园广播宣传等途径,并且在此过程中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情感、信念、意志等,已达到内化的结果。而对于生态实践教育,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学校工作、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并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与家庭和社会德育相结合、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等途径来进行。

德育的途径要有重点,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重点在实践教育,让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摒弃过去的消费观念、有节约意识,最终将理论知识消化并内化,对此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了解。另外要与其他德育途径进行结合,重点有分工,对低年级学生适当地进行理论教育,而对高年级学生重点在实践,最终实现分工协作,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作为生态道德理论转化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关键性环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职业行为的养成教育;识别“绿色标志”意识的养成教育,它既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也标志着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教养。【2】

除此之外,对于德育内容,要在大学生原有的生态科学知识基础上,强化他们的基本知识,让大学生了解支撑生命的基本系统,以及掌握认识、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懂得,世界上的一切生灵都是千丝万缕地联结在一起的,个人的幸福与整个地球的幸福密不可分的。【3】

总之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被纳入到高校德育之中,是顺应时展的结果,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最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路琳,康月磊.论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中学校德育的走向[J].教育探索,2009,(1):106-108.

【2】鄢本凤,宋锡辉.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及其实施[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73-77.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篇5

关键词:女性高职教育;艺术素质;多样化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改革的深化,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及各级各类学校所重视。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在现代社会100%的成功=80%的eQ+20%的iQ,而“美育”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正是培养学生“eQ”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作为美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实施美育最重要的途径。

女子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女性人才的重要任务。①在女子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女性人才的过程中,普及化的艺术教育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占据怎样的地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

1女子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1.1通过艺术教育培养气质高雅的现代职业女性是社会与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各女子高校人才培养发展目标

现代职场对于职业女性的要求不仅仅是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也要具备高雅的气质,使其在职场中充分展示女性典雅、睿智、柔和的人格特征,对职场起到调节作用,充分展示其女性魅力,使社会得到真正的和谐。培养女性高雅的气质必须内外兼修,除了培养其外在优美的仪容仪表、得当的行为举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而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具备较高艺术修养的女性,更具魅力,在职场中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国女子高职教育一直将“培养具有高尚人格、高雅气质和高技能的女性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其中“高雅气质”已成为新时代职业女性非常重要的一项成功要素。女子高职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特殊群体,他最大的特点是“女”字,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都充分考虑到女性生理及心理特点,着力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构建女性气质修养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②女子高职教育中强调“美”的重要意义,“尚美”是现代女子高校培养高素质女性专门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通过艺术修养的培养这一美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出气质高雅的女性专门人才是女子高校实现未来发展规划的重要途径。

1.2女性对于艺术和美的敏感度,是其心理特征的重要表现之一

女性对音乐、舞蹈、美术、语言等艺术学科具有天生的兴趣和优势,因此,在女子高校中,艺术教育应该贯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校园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彰显其在女子高校中的重要性。据笔者在女子高职院校从事多年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观察、调查发现,学生对于艺术的喜爱程度非常高,但苦于缺乏正确的引导,缺少丰富的学习途径和资源,因而有些盲目。

2女子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质提高途径

提高女大学生艺术修养不仅要符合女性特色还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特点一方面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单向教学,非常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而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强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适用性。因而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学生艺术素质的量化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女子高校都有艺术专业在开设,也都开有艺术类公共课程,中华女子学院还专门成立了女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可见各校对于女性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但由于此类课程毕竟是素质教育课程,并不直接涉及学生的专业和未来就业,相比较专业课程的实施无论在资源投入、教师配备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而相关的研究也就相对滞后。研究成果比较零散,未成体系,偏于表面,未能形成可直接实施的具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而相关内容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研究更是空白。因此,系统研究女子高职教育中艺术素质教育的多样化途径,对女子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2.1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

通过设置艺术类公共课,让学生能在课堂上较系统的学习到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的相关内容,了解艺术常识。例如本院开设有《音乐欣赏》、《歌唱艺术》、《美术欣赏》等艺术类基础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如何欣赏音乐、美术作品,了解基本音乐、美术常识,如:风格、流派、代表艺术家及作品等。并通过大量的音乐美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实际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其内在艺术修养。在这类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不将其划归在理论课程范畴,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更强调实践的学习步骤。从以前的给学生讲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欣赏方法,到教会她们从各个艺术形式的要素入手分析作品,特别强调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艺术,鼓励她们有自己的见解。经过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明显加强,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气氛日渐活跃,从调查报告显示,学生对于艺术欣赏类课程更加喜爱,觉得受益良多。针对女性特色,我们开设了《舞蹈形体》一课,将礼仪、形体相结合,让学生由内而外的体现现代高素质女性人才的气质和形象,使其走出校园在职场中也能代表女校特色。我们还开设《手工制作》、《插花艺术》等艺术选修课。让学生学习制作各种绢花、学习扎染等传统技艺,通过插花培养其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性情,增强其动手能力,将中国传统女性的优良品质发扬光大。

2.2制定规范的实训指导书

为了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规划,我们在开设上述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对每门课程都制定了相应的实训指导书,有规划、有步骤的对于学生的艺术学习进行实操性教学。

每门课程40学时,完成18―20个小的实训项目,强调在做中学,注重学生对于艺术知识和技能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过目即忘的理论教学。由于实训指导书的出台,使得公共艺术选修课拥有一个规范性的教学模板,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避免了老师各自为政的教学态度、随心所欲的教学内容,不在教学中带有过多个人色彩,而是还原艺术本身的规律和原则。但由于师资配备的局限,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一般都由艺术专业的专任教师兼任。教师专业教学任务繁重,因而此类课程选修人数受到一定限制,相对于整个院校的学生来说,学院可以提供半数以上的选修机会,但这个比例远远是不够的,并且很多学生希望能选修多门课程以全面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这样一来,学院可提供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艺术类公共选修课每学年开设一学期,对于音乐、美术这些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学科来说,这个时间仅够只知皮毛,无法更多的涉猎和深入的了解,更不够时间细心体验和感受,学习受到限制。因而探讨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以外的教学途径迫在眉睫。

2.3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现代大学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化使得学生几乎无需通过课堂获取一般性知识(专业知识除外);另一方面,大学生自主性较强,她们愿意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进行学习,不受限于教师的讲授。因而建立更加丰富的资源平台,利用便利的网络手段,提供更全面的艺术类知识及作品供学生自主学习,是现代大学艺术普及教育、提高学生艺术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艺术素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我们在校园网络平台上建立“艺术空间”,将中外名曲、名画、名剧等经典艺术作品放在平台上,让学生在课后巩固课堂内容,涉猎更多的课堂中没时间涉及的艺术作品,同时也能让未能选修到上述课程的同学在资源平台上自主学习。开通师生互动的网络渠道,让学生可以自己针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交流。与此同时也鼓励老师和学生将原创艺术作品放在平台上,供大家欣赏、品评。

2.4开展丰富的艺术社团活动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而通过有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有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其他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实地接触到多样化的艺术,建立具有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提高女大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途径。

我们每年开展校园社团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在社团文化节中,让每个社团都有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如:街舞队、戏剧社、合唱团、舞蹈团、礼仪队等社团,是学生们最热衷的社团。通过社团文化节,不仅可以展示才艺,还为各个社团的招新起到了宣传作用,使得整个社团组织后继有人,不断壮大和更新。艺术文化节中,我们会开展流行歌手大赛、舞蹈大赛等活动。特别是流行歌手大赛一直以来都受到全院学生的喜爱。众所周知,广东是中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大本营,涌现过大批家喻户晓的歌手和音乐创作人才。我们借助这个便利条件,大力推广流行音乐,不仅将其做成校园活动,近年更是与广东流行音乐舞蹈协会合作,成为他们在广州的首家人才培养基地,为流行歌曲创作、演唱的校园推广做出了贡献,为这一领域的新生力量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发展空间。

对于女子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质提高这一命题,我们所做的探索不仅仅停留在开设课程方面,同时还延伸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符合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于高职教育新的要求。同时,在开展校园艺术文化活动方面,我们也不仅局限于本校这一范围,将活动扩展到社会相关领域,真正在方方面面体现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

通过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和全方位艺术活动的开展,建立符合女性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校园中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其艺术修养,最终实现培养高雅气质的职业女性的目标。

注释:①周密.浅议素质教育在女性高等教育中的地位[J].科技信息,2010(16).

②鄢丽娟.艺术教育在女子高校中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2010(03).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篇6

关键词: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地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之而来的,社会对各行业所需的人才数量进一步扩大,同时要求人才的质量也进一步提升。现代社会要求人才要具有高素质、坚持不断地对知识的获取、运用和创新能力。作为个人来讲,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扩充知识面,培养能力,达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以真正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这一切都要求高等职业院校除了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外,更应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要求是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高职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要求为己任,始终坚持把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是教育者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促进受教育者素质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指导和促进下,自主构建和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一方面要紧扣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做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使命和责任。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途径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新生入学时绝大多数年龄在十八、九岁左右,对社会才刚刚有朦胧的认识。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要引导他们重视思想政治学习,使其在大学期间,尽可能多地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时还要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全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人们常说要在大学里学会如何做人与如何做事,这也充分说明了“做人”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性。学校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育效果。辅导员还可以开展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从中领悟出做人的道理。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才能成为为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贡献的人。

2以夯实大学生专业素质为中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1积极开展技能大赛,使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高职院校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素质技能大赛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营造了学生乐学技能、巧练技能的良好氛围,真正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良好效果。近年来,通过学校开展的素质技能大赛活动,我校印刷工程系多名学生在中国包装创意大赛、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了不错的佳绩,为系里和学校争得了荣誉。这些成绩的获得和参赛经历也可以成为他们今后就业的“敲门砖”。

2.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周期逐步缩短,这就需要个体能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以适应新时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更加重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辅导员除了要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外,还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同时要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策略和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越来越主动学习,对自己的学业负责。

3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其心理承受力

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必然需要。有的学生刚入校时认为自己只考入了专科院校,在同龄人面前觉得抬不起头,有一种自卑的心理不敢主动与老同学交往,而且在学习上也缺乏动力,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长此以往易导致性格孤僻,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针对此情况,辅导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帮助大学生排解心理困惑,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所以说,大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进行人生实践,努力创造人生价值,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是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4加强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前提下,高等职业院校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以此完善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4.1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学校为使学生毕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在开展素质教育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学校社团活动,这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学生工作管理者可依托院系的专业为背景,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成立以专业为特色的学生社团,由学生工作管理者和专任教师共同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一方面使其切身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我校印刷工程系成立的“成功1+1”社团,是依托于系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印刷技术专业、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的学生社团。该社团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的以“低碳生活,绿色包装”为主题的活动,学生们向广大群众普及了低碳包装的知识,宣传了环保理念。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提高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充分展示了自我,而且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其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让学生实践在岗位。通过开展勤工助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而且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切实感受到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自我目标、为社会作贡献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经济上自立、生活上自主、精神上自强的意识,增强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通过调查了解勤工助学活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养成珍惜时间,以及学会与人合作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作用,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有效的途径。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活动,使学生在为社会服务中学习、锻炼和成长,并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4.2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就业人才,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就业知识教育,使学生做好大学期间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而且这种教育不仅仅通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来完成,而是应该时时进行,包括创业能力。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指导大学生如何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工作,可以聘请优秀校友为在校大学生开设讲座、做报告,传授学习和工作经验,还可以开展就业与创业实践活动,如我校每年举办的创业大赛,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帮助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素质教育是以塑造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只有在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辅导员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勇于探索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新途径,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晓红.论社会需求视域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6).

[2]李薇.浅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J].才智,2010(15).

[3]曾剑.浅议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4).

[4]石慧.社会需求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育,2008(20).

[5]黄曼霞.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促使初探[J].时代教育,2008(Z1).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篇7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素质专业发展途径

随着母语教育全球化时期的到来,语文教师越来越成普遍关注的焦点。语文教师自身的提升将推动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和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满足不同学生成长中的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更好地办好语文教育,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本文从教育反思、及时“充电”与“实战演练”三方面的内因,以及建立学习共同体和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两方面的外因来研究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发动内因

所谓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较系统的文化知识和语文学科本体性知识、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质,以及语文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方面的素质。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即语文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持续过程。

1.教育反思

首先,不断地反思自身是否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立言”[1],而且要教其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独立思考、质疑和评论的现代公民。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指向对学生终极关怀的培养,而不再是指向急功近利的、目光狭隘的应试教育。

其次,不断反思自身是否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当前语文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语文教师的理论修养问题。语文教师理论修养的缺乏直接制约着语文教育的发展。[2]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是否建立起系统的语文课程观,即反思自己是否学会了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现代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将它们融会贯通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再次,不断反思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判断一个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是否得到提升主要是看其语文学科本体知识和能力方面,以及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方面是否得到有机的共同发展。语文教师在高师院校中文系学过的知识与掌握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遗忘,或落后过时,有的甚至成为其专业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障碍。因此语文教师应反思自己在语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弥补甚至改正。反之,如果一味地满足自身的专业现状,并停滞不前,那是绝对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具有专业素质的语文教师的。只有在不断反思学习中,及时汲取语文学科深层的养料,语文教师才能形成更为有利于自己教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最后,反思自身是否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能力之余,做到加强“外联”。譬如,以班级或兴趣小组为单位展开对当地的地方文化与民俗的涉猎研究,语文教师跟当下的作家、诗人及书法家进行对话,而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教法的研究。

2.及时“充电”

随着语文课改的推进和发展,唯有语文教师做到及时“充电”,完善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更新教育教学管理观念,才能拥有强大的知识背景和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结构。除此之外,还要及时补充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哲学、美学、经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等多方位的知识,才能获得广博的知识,拥有深邃的知识储备。

3.“实战演练”

实践出真知,因此语文教师还要经过严格的“实战演练”。教师本着“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理念,从学生真正的需要出发,在原生态的课堂中,将教学反思后所获得的经验、及时充电后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一起深入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与学生展开友好平等的对话,既不迷信权威,又不盲目依赖已有的经验,而是敞开心扉,以好奇和渴望的眼光发现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智慧之花,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这样才能最终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指导者和促进者。通过这样的反复实践,教师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本质之后,才能真正促进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

发动内因既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正是在“反思—更新—巩固—再反思—再更新—再巩固”这样一个无限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理论修养、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才更趋于成熟,语文教师才得以从一个层次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二、借助外因

1.建立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

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3]因此,建立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是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还停留在“单打独斗”的状态,并不利于语文教师群体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其目的就在于扩大语文教师的活动范围,开拓认识视野,营造一种促进其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良好的外部氛围。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由语文学习者及助学者共同构成的语文学习团体,他们之间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完成语文学习任务。通过不断的相互学习、交流和启发带动,语文教师会做到取长补短、知识共享,不仅在学习知识方面受益匪浅,而且在激发创新灵感方面成绩卓著。语文教师在这种互惠性和互动性的学习共同体中,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2.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要真正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我们就必须确保其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在提升其自身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方面处于一种瓶颈状态时,一种新型的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可以给予其必要的促进。它摈弃了传统评价的弊端,作为一种评价理念,其核心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将可以从教师专业结构的几个组成部分(包括激发专业热情、坚定专业信念、完善专业知识和能力、明确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塑造专业服务精神等方面)来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可见发展性教师评价对促进语文教师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三、结语

教育的蓬勃发展需要高水平的教师。由于语文教师担负着造就自由、自立、自主的现代公民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因此关注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发动内因和借助外因二者将不失为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我们仍需继续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有实践意义的可行途径。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路径;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40-02

从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十报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加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战略高度。高校作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是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践行者,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将影响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理论的研究,为不断优化和创新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为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一、相关概念的研究

1.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

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目前我国学术界还未形成统一的说法。方创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这四大范畴。”[1]这主要从教育内容方面对生态文明进行了阐述,并未提出确切概念。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2]这是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概念,是站在全社会的视角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杨志华、严耕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校为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正确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的新型人才而展开的教育。”[3]这是狭义的概念,专指高等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与本文的研究相契合,因此本文以此概念作为研究的基础。

2.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的概念

目前,我国学界对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还比较少,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中《辞海》中对路径进行过界定,即道路和门径,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路径就是途径和方法的总称。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路径可以理解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校为培养大学生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鲜明的生态文明意识、端正的生态文明态度、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技能、强烈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感而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有意识地所采取的不同方法和途径的总和。这是狭义的概念,专指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路径。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理论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刚刚兴起,各方面条件还不完善,现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第一,理论教学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共必修性,很多学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王康认为:“高校在普遍缺乏生态教育公共必修课的情况下,应开设公共必修课,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文明教育力度则尤为重要。”[4]同时还有学者提出要建立生态文明的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李昌祖、屠佳认为:“应该尽快普及生态环境课程,不仅要把生态文明课程作为基础性必修课,而且要把这种思想贯穿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把相关内容的学习渗透到各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吴明红、严耕认为:“目前全国高校均开设生态文明教育公共必修课程的条件尚未成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普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上可以开设选修课程。”[6]总之,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各专业课程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模式将是今后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趋势。在教师资源设置上,要积极引进专门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实现教师素质的专业化。在教学方法上,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是生态文明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而现行的生态文明教育往往以理论说教为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所以要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肖克艳、金鸣娟认为:“通过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在课程教学中设置生态文明议题,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7]饶世权、鞠廷英则具体阐述了“通过建构以理论教学、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模拟活动和论文构成有机联系的‘五个一方法’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8]从现阶段的研究状况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研究还比较少,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二,校园作为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途径。李昌祖、屠佳认为“在校园文化中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并指出编制生态校园的标准体系以加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5]建设优美的高校生态文明环境,大力开展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

第三,大众传媒作为当今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尤其对90后大学生来说多媒体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合理运用大众传媒是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段海超认为:“要抓住网络这一主阵地,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或在校园网里设置美丽校园栏目,定期美丽校园建设的相关知识、理论动态等。”[9]李张容则进一步指出:“大众传媒作为生态文明教育载体的重要作用,提倡要扩大网络平台的宣传性教育。”[10]

第四,在管理载体建设上,为了确保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管理体制。姜树萍、赵宇燕等认为:“应该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纲要确保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有序开展。”[11]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不断加强,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将是大势所趋。刘春兰、王淑英认为“要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习惯的养成从而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12]吴青林、董杜斌则进一步提出:“应该完善教育制度的约束性,发挥教育制度的显性和隐性的育人功能。”[13]同时,班主任、辅导员作为管理载体的基层工作人员和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群体,应该积极发挥他们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张月提出“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德育职能。”[14]

第五,大学生环保社团作为大学生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吴明红、严耕认为“应该充分依托大学生环保社团如‘山诺会’、‘绿手指环境保护者协会’等组织,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6]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环保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得到锻炼,为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结论及其展望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发现,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的理论研究已经基本形成了理论教学、校园文化、大众传媒、管理载体、大学生环保社团为主的五条途径,而教育方法则贯穿于这五种途径的始终。目前对这五条教育途径的运用和开发的程度还比较低,对教育方法的研究还比较分散、浮于表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近年来,90后大学生逐渐取代80后成为高等教育对象的主流,他们具有独特的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特征,在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的运用。单纯的理论灌输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使大学生真正理解生态文明的真正内涵,并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品质。同时,老师的言行举止、学校的文化等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学生生态修养的形成。所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注重隐性教育方法的运用,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以及各项日常工作中去,渗透到校园环境和各项实践活动中去,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参与实践中主动将生态文明道德内化为个人认知,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品质和生态文明行为。总之,实践性、隐性教育的加强将是今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方创琳.论生态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3(5):25-27.

[2]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杨志华,严耕.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展的新要求[J].中国林业教育,2010(5):5-8.

[4]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57-59.

[5]李昌祖,屠佳.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探析[J].高教与经济,2008,21(4):53-54.

[6]吴明红,严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70-71.

[7]肖克艳,金鸣娟.议程设置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求索,2011(7):195-196.

[8]饶世权,鞠廷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4):67-68.

[9]段海超.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95.

[10]李张容.追求生态幸福的路径探析[J].开封大学学报,2013,27(1):7.

[11]姜树萍,赵宇燕,苗建峰,陈芊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4):73-74.

[12]刘春兰,王淑英.浅析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途径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J].林区教学,2013(1):15-16.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篇9

【关键词】大学生美育重要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5-01

“美育”是指情感活动的体验和审美观指导,是大学生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升华精神的一种教育。所以提高大学生“美育”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审美能力等方面都会起到重要作用;“美育”能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学校需要将其贯彻到整个学校教育方针中,将其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美育”的意义

“美育”是审美时的一种高级过程,是人们生活的一种高级需要,审美源于“美育”,同时也是自我完善、自我净化的过程,因此“美育”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精神的教育,也是对大学生人格魅力的锤炼。

“美育”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例如:音乐、美术等。在学习教育中,可以对其进行专修、辅修,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将其作为选修课程进行学习。首先,学校通过开设美术课直接把学生带到艺术殿堂。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无论是典型的社会生活描绘,还是自然美景形象的表现,只要是各种有价值的美术作品,都可以使学生从画作各个角度感受到美的存在,从画中可以感受到开心、快乐或者其他有意义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并且热爱生活。现在很多大学校园开设了素描、美术鉴赏等课程,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其次,能够缓解其他课时所带来紧张感的课程便是音乐课。音乐是一种很微妙的艺术形式,其不但能陶冶情操、抒发感情,并且还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对其他课程进行消化和理解,因此,把学生的情感和音乐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能真正的感受到音乐艺术上的美,实现美育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净化心灵、崇尚艺术,进而实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的更好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美育途径

(一)“美育”在数学中的渗透

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它结构的完整、图形的对称、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简洁等,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的美,而作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数学本身又蕴含着探求未知世界,追求科学真理的功能,美育可以使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数学中美的因素可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二)“美育”在文学中的渗透

“美育”是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文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美育”渗透到文学之中;美育使学生可以对美的事物和形象进行体会,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品味语言美,在文学教育中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特征,以“美育”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的文学学习。

(三)“美育”在艺术中的渗透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即审美教育,它不仅能陶冶情操、培养大学生创造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而且还能影响大学生的智力、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因此“美育”在艺术的教育课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这种途径实现对大学生美育教育。

(四)“美育”气氛、环境的营造

从多方面实践和努力去营造“美育”的气氛和环境也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自然包括校园的整体布局、绿化美化、配套设施建设等,例如:学生文化活动中心、文化走廊、广播站、社会实践等都能体现人们对高起点的追求和对高品位环境的向往,这些地方都是学生进入校园直接感受到的,并且一直伴随着他们的大学生活。有学者指出:“为了达到美育的艺术教育,首先注意学校的环境,其次是合理的课程,通过这些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大学生培养高尚的精神。”现在各大院校的校园建设式样、物品的陈列等,都是按照“美育”的艺术进行设计。

除以上内容外,校方还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实现对大学生美育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校可以组织开展更多艺术类讲座,通过这种方式拓宽大学生眼界,培养大学生正确审美观。

大学是每个十几年寒窗苦读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从他们迈入大学校园的那一时刻起,便开始对自己的大学校园生活进行规划,但是当经过一段时间大学校园现实生活的洗礼,大学生可能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这时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让大学生可以具备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更好的发展。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篇10

在高校素质教育中,主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修养、专业素养、身心素质四个层面,尤其针对当前高校重智轻德、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硬性割裂等问题为突破口,将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有机结合。

【关键词】

大学;素质;教育;变革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国人视野,与之相关联的素质教育也逐渐在高校推广开来。大学素质教育定位于文化素质培养基础上,并结合教育改革得到深入实施。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育改革的力度与改革范围与素质教育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素质教育理念发生深刻变革

上世纪九零年代中期,素质教育理念地不断深入,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推进速度,教育领域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能力培养、知识结构等内容进行探讨,逐渐形成教育共识: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在知识、技能、思想道德方面实现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将素质教育成果转化为实践动力。大学在传授知识、造就人才的同时,还需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这些都是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需要重视的问题。在高校素质教育中,主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修养、专业素养、身心素质四个层面,尤其针对当前高校重智轻德、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硬性割裂等问题为突破口,将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有机结合。近来,不少大学相继建立“通识选修”科目,这是素质教育实践化的一个具体佐证。还有不少高校提出了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概念。这一变化标志着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界限进一步被模糊,两者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素质教育的内涵不断被丰富,其立意更为深远。在时间路径的选择中,不但涵盖了校内外课程的交叉渗透,同时也推动了教育模式发生巨变。以往高校培养专才的育人思路已经明显改变,对于综合素质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

二、素质教育促进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

通识教育的开展是大学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同时也是素质教育落地的重要体现。不少高校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已经改变了以往“以量为先”的通识教育评价标准,进而呈现“质量双优”的教育改革模式。专才教育向多领域、适用性教育模式的转变,使学生具备了更有弹性的选择空间,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需求进行课程选择,同时也能够积累更多学分。以往通识教育的开展往往注重形式,教学质量、课程结构等方面普遍存在低端化弊端,难以发挥其应用作用。近年来,不少大学着力教育改革实践,在通选课基础上遴选出“核心课程”。还有不少高校建立起专门针对素质教育成绩监督考核的委员会,从专业角度对课程设计进行量化评价,以此作为提高素质教育成果的实践途径。通过高校多方协调,通识选修课程逐渐走向精品化发展路线,学生在更加系统的学习环境下强化了自身综合素质。

三、素质教育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叶澜教授曾指出,教育系统的构建与发展以功能选择为先导,其后才结构形成。这一观点阐明了教育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明确教育目的,才能以此为基础调整教育内容,建立教育制度,并组织相关的教育实践。由于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专业领域界限的划分,因此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无论从课程建设还是教学目标的选择上,都与素质教育需求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教学模式、制度保障方面更显示出其弱势与不足。专科院系始终是大学教育的主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具备学科归属的素质教育,难免会处于尴尬境地。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从大学教育改革层面提升素质教育的地位,从而引发教育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事实上,大学院系不仅仅是单纯的行政级别划分,同时更是衔接专业教育、实现学科融合的重要途径。不同学科的人员通过院系这一组织建立起联系,从而使学科界壁垒进一步加剧。这就需要大学院校在教育体系上进行深入改革,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着力构建素质教育大课堂,改变以往片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教学行为以及教育评价机制中逐步与素质教育接轨,从教育改革的局部层面转变为全局变革,以此促进素质教育地深入开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