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十篇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十篇

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4:47

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篇1

关键词:和谐社会;安定有序;要素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5-0174-05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意指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这是对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方面所作的原则性规定,具有理论方向性、实践指导性和价值取向性,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本原则。在这样的原则要求下建设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理论上仍需厘定特定社会的安定有序的构成要素,也就是说,应当明确中观或微观层面上哪些要素的安定有序,形成了宏观社会的安定有序。理论上的要素界定既为实践上的和谐建设提供了工作重点,又为评价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状况提供了标准。因此,在理论上研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的构成要素及其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理论研究的问题提出来了,可解决问题还需要科学可行的方法。首先,择取科学的理论研究思路。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就实质而言,是政治层面的安定有序问题。因为,一方面社会的安定有序是社会建设与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具有宏观性的政治影响和政治意义,另一方面,特定社会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面临或处于非安定有序的局面,总是会在不同程度上牵动社会的整体层面,引起人们对社会的中枢神经系统――政治体系――不同程度的关注。同时,政治层面的非安定有序必然导致社会层面的失序,甚至进入不稳定状态。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可以从政治视角探索和研究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安定有序的构成要素及其要素体系。

其次,明确具体的政治研究方法。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是某些社会结构相互关系而达成的期望性局面。在这个意义上说,安定有序是这些社会结构的社会功能。对社会政治事物进行结构一功能分析,G・a・阿尔蒙德构建的体系一过程一政策分析框架可谓典范。这一分析理论能够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的要素体系研究提供方法论启示。阿尔蒙德认为,政治生活自成系统,任何政治系统都包括体系、过程、政策等三个层次的政治结构。按照结构一功能方法分析,他得出结论认为,“任何政治体系所发挥的功能都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考察,即体系层次、过程层次和政策层次”。体系层次履行“涉及体系的维持和适应功能”。过程层次执行“转换过程”的功能,即政治体系内外社会成员的要求和支持的输入。通过这一“转换过程”变成权威性政策的输出,包括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四个方面功能。政策层次是指政治体系的权威性政策输出对于政治体系及其外在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政治体系的实际作为,执行提取、分配、管制和象征等功能。以上四个层次的功能都有一定的政治组织和政治结构来承担。这些层次、结构、功能的同时并存和动态平衡,是政治体系稳定并赖以存在的基础。对于这种类型划分,阿尔蒙德强调指出,“尽管在讨论这些层次时必然要按一定的顺序,但我们必须强调,这些仅仅是层次,是事物的各个透视面,而不是相继发生的各个阶段……因为这三个层次是同时活动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实际运行的政治体系而言,不存在纯粹的层次、结构和功能类型,往往是三种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同时存在、相互融合。但作为一种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上述类型分析具有重要的分析意义。阿尔蒙德指出,按照这种三层次的分析结构,就“能够容易而又合乎逻辑地从一个机构转到另一个机构,从一个过程转到另一个过程,而内容和意思仍然前后贯通,一脉相承”,即能够从政治结构和政治过程等角度合乎逻辑地、系统地分析政治问题。

最后,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结构一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具有理论分析的力度和限度,这已经为众多学者所认识,这里不再赘述。因此,在借鉴该种方法来分析我国的现实问题时,需要进行一定的理论改造和拓展。前面已经论及,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的实质是政治的安定有序。政治的安定有序是建立在特定的政治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平衡基础上。如何认识我国政治安定有序的内涵?邓伟志先生认为是指政治系统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稳定的政权体系、合理的权力结构和有序的政治过程等三个不同层次”。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应当充分重视民众的政治心理的稳定。就民众政治心理的产生原因来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民众对于政治体系及其权威性政策的实际作为而形成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评价的集合,以阿尔蒙德的话语来说是归属于“政策层次”。这样,我们就构建了认识和评价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的四个层次的要素体系,即政权体系层次、权力结构层次、政治过程层次和政治心理层次的要素体系,每一个要素体系又包括若干具体的要素指标。

二、政权体系层次的要素体系

这方面的要素体系主要是从政治权力的组成和政治主体角度划分出来的,涉及体系的维持和适应功能。该要素体系具体包括:

1.国家是一个国家的固有权力。国家凭借这种权力可以以最高权威和独立自主的方式处理它的一切内部事务和外部事务,而不受任何其他国家或实体的干涉和影响。具有两重属性,即对内属性和对外属性,也称对内和对外。“对内的最高属性实质上指国家的政治统治权”。对外独立的属性派生于对内最高属性,“它主要指一个国家有权独立地决定自己的外交方针政策,处理国际事务和享有国际权利与国际义务,不允许其他国家或其他实体干涉一个国家在这些领域中的自主活动”。当一个国家对内不能防止内部冲突而导致分裂,对外没有能力抵抗外来侵犯,也就根本不能说这个国家是安定有序的。国家安定是一种最基本的安定有序。国家是构成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政治是否安定有序的最基本要素。

2.国家政权国家政权是指政治主体对国家的制约能力和力量。统治阶级的阶级属性决定国家政权的根本性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这一政治出发所确立的权威性利益格局,以及进一步实现和维护此利益格局的方式。政治主体制定的政策,直接关系到各阶级、阶层、集团的切身利益。因此,政治主体制定的政策,能否体现最大多数人民的意志,是否有利于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实现,也就直接关系到社会安定有序。和谐社会建设对于政策取向的公平正义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因为,如果政治体系的权威性政策不再成为公共利益的实现方式,而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或者难于在社会成员间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虽则在特定时期和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经济仍以增长的势头发展,但是社会的和谐建设则成为口号。

2.政策稳定性邓小平曾经指出,政治稳定包括两个稳定,一是政局的稳定,一是政策的稳定。由此可见,政策稳定在整个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中所处的基础性地位。正因为政策的实质是社会利益格局及维护和实现这一格局的方式的权威性规定,因而,政策的变革就意味着某一阶级、阶层、集团失去原来利益格局下的既得利益,而另一阶级、阶层、集团则在新的利益格局中处于优势地位。利益格局的变革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利益格局的不确定性。政策的随意变动,即利益格局的非定型化,必然导致社会政治的动荡。并且,政策的经常性变动自身就已经表明这个社会是不和谐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社会必须对利益格局的规定性政策加以经常性变革才能使社会整体得以延续,另一方面是因为政策的变动反映了政策背后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激烈程度。

五、政治心理层次的要素体系

政治心理的稳定是指社会公众对于政治体系及其政治过程形成了政治共识、政治认同感和支持感,对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力等。它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能使社会的政权体系、权力结构体系和政治过程方面更加有力和持久。它包括以下方面的要素指标:

1.公众政治取向一切政治活动都是以人为核心的。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制定的路线与政策以及采取的政治措施,都将对社会群体的政治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社会群体的政治心理又反作用于社会统治阶级的政治决策。政治体系及其决策的认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群体的政治心理。而社会群体的政治取向则是其政治心理的核心部分,是社会政治形势的晴雨表。这里的政治取向是指公众对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秩序和政府行为的认知、情感和评价的总和,它显示着公众对于现时政治关系的价值立场和基本态度,是现时政治关系是否合理、合法的集中体现。一切政治投入、政治活动的结果,最根本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实际需要的满足和根本利益的实现,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此就必须以公众对政治现实的真实感受即政治取向来加以衡量。但是,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动员提高了社会公众的期望水平,而经济发展满足公众需求的能力增长速度不及公众期望增长速度,“因此,在人们的期望与现实可能之间,需求的形成与需求的满足之间,以及期望的功能与生活水平的功能之间,形成了一个差距。这种差距引起了社会挫折感和不满足感。实际上,这种差距的程度是测定政治不安定程度的一个恰当标准。”因此,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同时,还应当正确地对待和引导“人”的政治取向。

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篇2

1.1研究的缘起

政治认同是政治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个由心理认知到参与实践的动态过程。政治认同教育则是政治组织根据自身的政治目标要求,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地引导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掌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技巧,使社会成员能够形成符合该组织的政治态度和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活动是以大学生为对象,通过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升大学生对一定政治组织的认同程度的教育活动。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承受着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极大提高,同时,由于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中国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国内社会矛盾的压力;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已经打破国家之间的地理局限,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伴随着全球化浪潮涌入改革开放的中国,文化、思想和生活等方面多元化影响直接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们的政治认同在利益分化明显、杜会冲突突出、思想碰撞激烈的现实中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学习热情高、接受新事物快等特点,是社会中思想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成员。但是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社会阅历不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牢固形成等原因,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认同状况备受关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着力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程度,对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实现高等教育目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重点一是政治认同构成的核心要素理论模型假设及其验证,二是依据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政治认同的核心构成要素是准确掌握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认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认同核心构成要素的理论模型假设,在深入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了构建的理论模型假设成立,在此基础上査找了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入分析产生原因,进而依据政治认同的核心构成要素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出了针对性对策。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充分利用大学阶段这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熏陶,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他们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帮助大学生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做出正确判断,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进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目标。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1.1提出政治认同核心构成要素的理论模型假设并验证

政治认同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学术界对此已经达成共识,但对于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常见的政治认同构成要素划分分别有“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其中“三要素”说认同政治认同由政治认同的情感性、规则性和行为性等三方面要素构成,“四要素说”主张政治认同分别由利益、核心文化体系、社会正义以及民主参与的拓展等四方面要素构成。

本文则参照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动力”的逻辑,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核心构成要素的理论模型假设为五要素,即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任、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并规定五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逐级递进,程度不断增强,即政治认知是基础,政治情感是纽带,政治信任是前提,政治参与是途径,政治行为是目标。

1.2.1.2梳理总结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西南民族地区地处我国西南,地域面积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传统多样,党和国家在努力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西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效果尤为明显。认真梳理和总结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对于完善和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做法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强调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结合民族地区特色开展教育等方面,并在结合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依托民族团结教育和借助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路径选择。

第二章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理论

2.1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概念、特点及规律

2.1.1政治认同的概念

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篇3

关键词: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主体;客体;分析研究

一、都市型村庄及其过渡性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村庄是“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人口相对分散、有明显的同质性、社会结构较单一,主体人口为农业人口,基本的生产活动是农业生产。但是,随着中国都市化的迅速发展,一些村庄逐步丧失或部分丧失传统村庄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职业分化、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变化,均质性被打破,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依据都市化即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某个区域(城市、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一界定,我把这种村(居)民拥有宅基地和私人房屋产权,没有或少量拥有村集体农地和集体财产,第二、三产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主要产业,村(居)民已经全部或部分变成非农业户口,兼有大量外来人口入住的村庄称之为都市型村庄。从总体特征上看,由于中国地域广大,都市型村庄在区位环境、拥有的社会资源、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上存在巨大差异,使得这些村庄特质迥异,难以归类。然而,这些村庄也有许多共性特征,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公共事务的管理上,都还没有完全纳入到城(镇)的总体规划中,集体经济、集体资产、独特的“村籍”制度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利益分配和社会管理过程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等。实现情况表明,当下都市型村庄既没有完全拥有现代意义上的都市社区特质,也没有完全失去传统村庄的要素特征,呈现出传统村庄向都市社区转型的过渡性特征。

二、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过程中的主客体要素现状分析

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依托于政府组织、民营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以及个人等各种网络体系,应对社区内的公共问题,共同完成和实现社区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系统聚合了不同于城、乡社区治理的主体与客体、内部规制和外部环境等多要素,其中每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对系统运行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主客体要素。

(一)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主体的二元化要素特征和多元化结构性特征

正在成长的都市型村庄社会治理主体,既包括政治性的组织,也包括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等。社区治理逐步形成从政府一元走向村(居)民委员会、各类社会组织、专业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并存的架构。

从法律层面看,党的基层组织有权力对村(居)委会进行政治上的领导,对社区内的各类组织进行宏观协调,政府派出机构有义务对村(居)委会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推动社区各项建设活动的开展。村(居)委会接受政府业务上指导,动员、组织社区内的各类服务性的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社区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丰富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增进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共同治理社区事务,并协助政府开展相关工作。

从现实层面看,由于都市型村庄社区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并存、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并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自治性的社会组织并存,社区治理主体要素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化特征;社区内包括(村)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组织发育迟缓,成熟度不高,组织和社会动员能力都非常弱,专业社区工作者队伍尚未完全建构起来,社会资源相对不足,在处理社区事务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借助党和政府权威,依赖政府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由此形成了“以执政党为圆心的同心圆状的中心一边缘型治理结构”,凸显出基层党组织在多元社区共治中的核心地位,社会组织边缘化,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并存、层次分明的结构性特征。

(二)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的客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的客体是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宪法》确认村(居)委会的功能是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办理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反映群众意见要求、提出建议等。《城居法》确认的社区公共事务还包括: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村居法》确认的社区公共事务还包括: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当尊重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促进男女平等,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村与村之间的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支持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等。

处于过渡期的都市型村庄,由于土地、户籍、人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区组织、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城乡二元化特征,致使其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经济、文化、社会、空间、环境等方面的各种社会问题比成熟的城市社区和传统村庄量要大、复杂程度更高,解决难度更大。有些村庄既要管理本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维护农村农业经营机制,又要负责征地拆迁、村庄规划、居民安置以及相关的利益分配,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其他经营者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既要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又要解决化解二元并存带来的诸如促进城乡融合等特殊性问题等。社区治理客体不仅点多、面广、矛盾错综复杂,而且变动性大,无法简单依据《城居法》或是《村居法》来加以界定,只能依据各个社区具体情况相机界定。转贴于

三、优化社区治理主客体要素,建设都市型村庄社区

当下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缺乏直接可资参考、借鉴的经验,建构切合都市型村庄特点、规范有效的治理规制,协调各方利益和矛盾,实现都市型村庄社区善治,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思路,参照都市社区要素特征,整体布局、统筹规划、拓展思路、创新体制。

(一)提升社区治理主体能力,建构科学的社区治理主体架构和治理结构

充分认识各类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建立多元共治的主体架构,形成内含科学分工与合作机制的以社区(村)居委会为轴心、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其他主体参与其中的交互式的新型社区治理主体架构和治理结构。

第一,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大力培育和扶持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理顺社区内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内部的关系,明晰其结构与功能,避免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等职能的交叉、功能紊乱现象。

第二,依法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与监督,逐步弱化社区组织行政功能,增强社区内行政部门的行政能力;强化社会组织的自治性,提高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建构合理的社区治理结构,建立社会资源、权利共享,社会义务、责任分担机制,维护社区内部的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平等地位,促进其协同发展。

第三,打破以集体土地产权为核心的“村籍”制度,赋予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在社区治理中的平等主体地位,建立各类社区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民主制度、决策程序和协调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发挥村(居)委会在社区治理中的轴心作用,确保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对社区重大事务的决策、治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社区治理制度化、民主化、程序化。

(二)厘清社区治理客体属性,建构城乡一体化的社区治理模式

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客体不仅包括了原来村集体管理的事务,还政府改革职能转换过程中剥离出来的社会管理事务和村庄都市化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些新事务,尽管内容复杂,治理过程权责关系模糊。但从性质上还是可以分为几大类:经济工作、行政工作、社会工作、其他工作。社区治理必须在厘清社区事务和公共服务类别的基础上,依法界定集体经济组织、行政组织、村(居)委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社区事务治理过程中的权责关系,坚持城乡一体化思路,以提升“城市性”为目标,建构和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和模式。

第一,(村)居委会依法加强对社区类各类经济组织的经营资质的审核,运行过程的监管,营造优良的经营环境,协调经济组织间以及经济组织与社区居民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和纠纷。以依法拥有村集体经济和土地资源管理权为依托,结合都市型村庄的特点,总体规划村庄经济发展,采用多种方式经营集体土地和资产;立足都市农业,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和第一产业优势,构建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的经济架构,发展社区经济。

第二,基层党组织依法履行领导和支持本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职能,保障社区居民民主参与社区治理的权利。以关涉社区共同利益的事务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吸引社区居民依照程序参与社区治理,激发其参与热情,培养政治理性,锻炼和提高自治能力,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社区政治生活。

第三,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文化活动的空间,建设文化惠民和文化共享机制;寻找有特色的文化发展定位,在继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城乡文化的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社区的真正本质是社区精神,通过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增进社区治理主体间的了解与理解,增进社区认同,形成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结合、体现城市文明和时代精神内核的社区精神。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立足现状,以村庄规划和环境整治为着力点,以社区公共服务为核心,整合社会资本,统筹规划社区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大力培育和扶持社区内经济组织、非营利性组和其他社会组织,鼓励其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承担社会责任;建立和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教育培训机制以及各项工作的综合协调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由民间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参与的、涵盖所有人口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夏建中.治理理论的特点与社区治理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2).

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篇4

关键词 思想道德教育;和谐社会;重要内容;必要条件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坚强的政治保障,而且需要以思想道德为支撑。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一、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因此,缩小收入差距,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及其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达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和谐是全面系统的和谐。具体地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根本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协调的社会。

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主体,要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形成和谐的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这就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育社会成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情感,使社会成员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社会凝聚力;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有助于人们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选择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念,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从而支持并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育社会成员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社会充满活力。思想道德教育从规范社会成员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社会成员树立心中有祖国、有集体、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我国道德传统中人的整体精神、自强不息精神、诚信品德、知耻品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都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使人更好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学会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形成爱国守法、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友好相处、融洽和谐的社会精神风貌。

二、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不可能有离开人的、与人对立的、外在于人的社会。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许多内容,根本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这就明确了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人民”,内容是提高“素质”。即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容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生产力是社会当中最革命、最活跃的一种力量,而其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就是人。在现实的生产力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先进生产力是全面发展的、具有先进素质的人创造出来的。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收益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否,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成员素质的高低。人的素质越高,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人们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就越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反过来,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生活水平越高,越能为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为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构建和谐社会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思想道德教育。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就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提出精辟的见解:“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之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道德在一个人的发展与成才中起着重要的定向、激励作用。衡量人才应将对人的人格、道德、精神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的根本。当前,人们的社会道德价值和伦理观念正在由一元转向多元,社会生活变得多元化、复杂化,在面临错综复杂的社会局面、互相冲突的道德价值多元的情况下,没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形势的变化,更谈不上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高素质、有民族文化根基的、具有良好道德和精神的公民。通过公民道德教育的强大塑造力,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修养、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等精华内容,深刻地影响公民的品德、性格、心理和行为取向,形成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公民增强自我道德修养,养成适应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

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智商和情商的和谐发展。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素质教育,提高社会成员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三、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它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对社会成员进行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以德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

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方法

高职院校“135”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体系,就是确立一个理念即以学生为本;建立“三种机制”,即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互动机制,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合力机制,“三全育人”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与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五个载体”,即校园文化载体、社会实践载体、网络传媒载体、管理载体和德育评价载体,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以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过程进行调控,从而增强整体教育效果。

一、确立一个理念,即“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确立学生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一是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价值主体,把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二是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动力主体,坚持塑造人与激励人的统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环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权利主体,把德育工作过程变成尊重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过程,成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过程。四是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发展主体,构建起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素质结构,社会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人格结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建立三种机制,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与管理关联互动。

(一)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互动机制。建立由党委领导下的有各系部总支、各级团组织、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参加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并定期召开思想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学生思想状况,确立“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指导思想。首先由党委各部门、学生处、院团委、各党支部、学工办为责任单位,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和学生班级责任区党员这一党群系统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其次是由学生处、各系(部)学管干部、班主任具体指导各级学生会、班委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管理系统的作用,实现知行合一。再次是以教务处、教学系(部)、思想政治教研室为责任单位,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系统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和知的主阵地作用。最后是从各项细节入手,由后勤全体职工和辅导员深入学生公寓,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党员之家”建在学生公寓,加强园区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宿舍文明建设活动,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四条线密切配合,形成统一、和谐、高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二)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合力机制。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教育的实效。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关键;家庭教育是重要环节,是整个教育的基石,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助手和补充;社会教育是基础和保障,也是教育的归宿。因此,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教育要求,在方向上是保持一致和统一的,都是想让孩子成为有用的人才。教育过程具有连续性。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结合是自然的、连续的,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贯彻于教育的各个环节。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合力机制,尽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并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和谐互动局面。

(三)建立“三全育人”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所谓“三全育人”就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构建学院每个教职员工、每个角落、各种活动、长久的、连续不断的育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本课题组所在学院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从完善工作体制、加强队伍建设、突出特色教育、拓展社会资源等方面出新招、实招、硬招,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工作格局。第一,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打造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发挥党政干部、思政工作者、专业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突出特色教育,实现全过程育人。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学院建立了“两大循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体系。“两大循环”,一是指年级循环: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分学期安排教育计划,分段施教、分层施教,每届学生形成一个循环。二是指年度循环:以一年季节变化、重要纪念日为活动契机,以活动节为载体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分层次、分年级、螺旋上升的新的育人实施体系。第三,广泛利用和吸纳社会资源,营造全方位育人的良好环境。以工学结合“百县千企”和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为载体,以我院社会实践基地为教学联系点,定期邀请企业家和社会名流与我院学生开展以理想信念、“三观”教育为主旨的系列活动,积极争取社会、企业对学生的支助,建立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良好互动机制,加强学生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反哺社会。

三、构建五个载体,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方式。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创新是当前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不仅面临着理念、内容的创新,而且面临着载体创新的选择,课题组在具体工作中就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构建五个载体的思路。

(一)构建校园文化载体,强化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环境和氛围。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品质的形成具有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充分利用学校传统资源,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办学理念,构建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校特色文化和校园风气。重视文化建设设施和景观建设,对校园进行精心规划,优化学习生活环境,陶冶学生情操。组织好学生课外科技文化竞赛等活动,重视校园媒体建设,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优良校风、学风建设。

(二)构建社会实践载体,以社会实践为纽带,架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为了切实保证社会实践充分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本课题组所在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坚持集中和分散相结合,节假日与日常相结合,学生社团与志愿者相结合,勤工俭学与公益劳动相结合,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渠道,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以此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更有利于实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思想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增强德育实效性。

(三)构建网络传媒载体,适应网络时代特点,开拓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新渠道。面对互联网对学校德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课题组所在学校充分利用e-maiL、QQ、微博等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开拓德育工作新载体。形成既有效防范有害信息传播,又促进校园网健康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宣传,倡导学生文明上网,引导学生正确汲取网络知识,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思想道德规范。

(四)构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管理载体,拓展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新途径。一是建立健全“学院主导、系部主体、齐抓共管”的院系两级德育管理运动机制。二是各系部立足实际,优化德育载体,打造自身德育特色。三是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和思想政治素质,使其承担一部分德育职能,即在管理中融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起到理顺关系、化解矛盾的作用。

(五)构建德育评价载体,注重德育评价,增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教育体系模式融合形成整体的学生德育实践系统,最好的载体是建立《学生德育发展记录》。《学生德育发展记录》这一重要的评价载体能直观生动地记录学生在某一领域、某一阶段的成长过程,为学生德育实践和过程控制提供了可操作的范式。大学生德育记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主动与社会联系、与基层联系,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创新创业等活动,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地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特点,以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增强整体教育效果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家刚.以人为本: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9).

[2]田建国.论大学德育创新[J].现代大学教育,2004(3).

[3]林玉琼.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之我见[J]百度,2009-06-11.

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作者简介]欧勇芬(1968-),女,瑶族,广西平南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柳州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一般项目a类)“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Ga152)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39-0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实践教学体系中最具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要素”①,是一个由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集合体,称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解决的是“教什么”或“以什么信息教育教学对象”的问题,既体现着实践教学目标,决定着实践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又规定着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因此,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高职院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关键,要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必须深入分析和研究其内容体系问题。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历史条件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要是根本性制约因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质上是一项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它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阶级性(或党派性)、民族性、时代性,它必须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服务。因此,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将何种思想政治理论信息传递给学生,并使其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体验、理解、相信、接纳即内化这些信息,最后外化为自觉的行为,教育者绝对不能凭自己的个人意志随意滥用,必须受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制约,必须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目标以及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换言之,它必须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同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毕竟是要面向具体的个人的,其内容的选择必然要受教学对象个体发展需要和规律的制约。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以适应和满足一线岗位的需要,又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职业核心能力,以适应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为教学对象的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服务,更要为高职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服务。

(二)国内外形势任务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实际状况及水平是直接制约因素

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必然也不同。故而高职教育者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时,必须以当前国内外形势任务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实际状况及水平为依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冲击以及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给大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②这些问题都是高职教育者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容忽视的现实依据。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结构

由于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即社会历史条件和教学对象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要是相对稳定的,而直接制约因素即国内外形势任务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实际状况及水平则是相对不稳定的、多变的,也是有地区、学校之间的差异的。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没有区域性和时效性的内容,称为基本内容;二是相对不稳定的、可变的、具有区域性、针对性、时效性的内容,称为可变内容。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是为高职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所需要的完整品德结构而确定的,它可以用纲要的形式规定下来,以保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连续性、相对完整性和稳定性,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低效性。而相对不稳定的、可变的实践教学内容则是教育者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本地区、本校及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安排的,它难以用纲要的形式来规定,应由教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来确定,以保证实践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但无论任何时候,可变内容都应以基本内容为依据。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要素

1.心理教育。目的在于提高高职生的心理素质。大学阶段是高职生由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转变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往往表现出矛盾性特征:“第一,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第二,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第三,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第四,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③同时,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生也受到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受到重智轻德和唯技术论等错误观念的误导,还有就业竞争机制的强化带来的学业和就业压力。这些内外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欠佳已成为当前高职生中的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心理教育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就是要在组织学生深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教育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的密切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心理活动提供“定位系统”、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等,使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悦纳自我的价值情感体验,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获得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心理问题,保持心理健康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心理素质。

2.道德教育。目的在于规范高职生的行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道德教育,主要应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在实际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以及在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过程中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发展科学的道德判断力和选择力,养成文明的道德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真正成为被大学生内化并践履的行为规范,才能使大学生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教育者在确定这部分内容时,尤其要注重从教学对象所学专业所属行业对人才道德品质的要求出发,突出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3.思想教育。高职生中出现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其实都跟一些大学生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关系。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内容主要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重点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高职生的头脑,核心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关键是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的科学思维。在高职院校尤其要注重以工学有机结合的专业教学为依托,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在专业实训实习的实践中解决主观与客观是否符合以及如何符合的思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从而提高思想素质。

4.政治教育。主要是对高职生进行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法、政治情感、政治信念等方面的教育。在对某院385位2011级新生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及“对国家发展与个人前途关系的看法”时,12.2%的调查对象选择“不知道”,8.1%的调查对象选择“毫无关系”,35.8%的调查对象选择“有关系,但关系不大”,甚至还有学生在问卷中写“没有了祖国,还有别国”。在问及“对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时,23.6%的调查对象选择“说不清楚”,23.4%的调查对象选择“无所谓”,有学生在问卷中表示“只要有钱,管他什么道路”。在问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看法”时,15.3%的调查对象选择“说不清楚”,22.1%的调查对象选择“无所谓”。可见,政治信仰迷茫已成为又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政治教育内容应重点解决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制度、阶级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问题。教师要通过指导高职生参观爱国主义、革命历史教育基地,考察城市社区、农村、企业等,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在各行各业的具体落实及其成就,从而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5.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项辅内容,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方针所决定的,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职业素质教育主要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主要内容应包括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信息处理、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方法和技能。

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诸内容构成了相对完整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心理教育内容是基础,是整个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石;道德教育内容是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着重突出的教学内容;思想教育内容是先导,它为其他实践教学内容的实现创造先决条件;政治教育内容是核心,它主导和决定着其他教学内容的性质和效果;职业素质教育内容是辅助,它往往渗透在其他教学内容中。

[注释]

①吕志,黄紫华.面向社会、实践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1.

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优化和谐校园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等院校的和谐发展也成为理论界热切关注的焦点。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确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意见》,对我们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阵地,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校园,首先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受制于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走向。建设和谐校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最基本的保障。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工程”。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业等方面的进步明显,成才愿望强烈。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既有赖于其自身的智力因素,同时也有赖于其自身其他因素如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因素。高素质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决定作用,对校园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条重要渠道。紧紧围绕高校目标和功能的实现,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促进高校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抓住大学生思想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原则,切实把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交给大学生,用人性化的制度规范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促进政治文明建设深入发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会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觉悟,保证大学生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原则问题上高度一致,能够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创新管理制度,严明组织纪律,规范思想行为,对违法违纪违德者进行严肃处置和认真诫勉,保证大学生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有用之才,能够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大学生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结合新的实际,加强基本国情和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保证大学生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能够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作风保障。

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促进和谐校园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实现总书记提出的“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的目标要求,必须建立健全既能立足当前,又能着眼长远,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推进的有效机制。

1.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一协调机制

各个高校要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增强齐抓共管的合力。高校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办学特点,与社会和政府有关方面密切合作,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思想工作机制。要在学校学生思想工作领导机构的统一协调和指导下,进一步强化学生辅导员的职能作用,明确其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定位定责。实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责任制,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流于形式。要通过每年定期不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活动,总结学生思想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2.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机制

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依托学生社团,以主题教育、舆论宣传、人文讲座、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建立起轻松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打下坚实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尤其是注重结合重大节庆活动,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歌咏比赛、征文活动、知名学者讲座等,并同时开展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经常组织各类体育比赛、校园歌手比赛等文体活动,开办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受到影响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鼓励学生走出去,动员大学生尽可能加入青年志愿者行列。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手段,既锻炼了大学生的能力,增长了他们的才智,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3.强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于管理之中的体制

各级高校应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从加强学生教育管理的需要出发,努力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不断制定和完善适合本校特点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照章办事,通过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使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价值、尊严、潜能和发展,激发自律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本领,使自律和他律相辅相成、激励和约束有机结合。要按照管理人性化和科学性原则,探索和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发挥院系、班组、宿舍、学生干部,特别是各类学生社团、各级学生会等的组织、模范作用。

三、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载体

构建和谐校园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功能。大学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承担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因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正确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形势,要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1.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高校教师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要对学生的人性有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包容学生多种多样的差异,将其整合成一种向心力,产生一种凝聚力,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努力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学习成才、择友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确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塑造人与为了人、激励人、服务人、发展人统一起来,通过民主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和心智健康发展。在给予他们人文关怀的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他人的权益,理解他人的选择,关心他人的需要,克服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不良倾向,引导大学生全面完善自我。

2.注重培养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党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关键。各级高校应高质量地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武装理论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增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培育和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凝聚大学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用高尚的精神塑造大学生,将这些大学生引领到认真扎实学习知识,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的轨道上来。

3.注重培养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

不论是民族精神,还是时代精神,都是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爱国主义精神、开拓精神、人本精神,是我们今天需要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无数英雄人物,如杨立伟、任长霞、徐本禹等,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我们的时代精神做了生动的诠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还必须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我们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大学生,教育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塑造他们的品格,最终达成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学生与校园的协调和谐。

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篇8

一、公共管理新思维必要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蓬勃兴起,这场运动中诸多理论和观念,对我国的学术界以及政策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非西方学术界的“政府再造”、“摒弃官僚制”等改革政府机构的激动情绪,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公共管理理论和管理观念。目前,公共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已经成为人们发泄不满情绪的众矢之地,加强现代公共管理手段创新,提升公共管理主体治理能力已成为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不能够回避的问题。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经济陷于滞胀,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也都开始反思其公共管理模式,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蓬勃兴起。在这场运动中,“摒弃官僚制”成为一个最响亮的口号。无论是英国撒切尔时期所提出的以市场为取向的公共管理新思维,还是美国里根时期具有强烈的“新泰勒主义”倾向的公共管理新思维,公共管理改革的重点都着眼于官僚制本身,而其后历届政府在公共管理改革思维模式上,基本上都延续了同样的观点。这些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更新了公共管理的传统观念,对于我国的公共管理,注入了新的理解和阐释。

二、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现实困境

1.治理主体结构需要不断完善,治理手段需要不断创新

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和谐、政治稳定,行政生态环境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看来是好的。但是,从社会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在公共管理上,还有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我国的公共管理治理体系中,制度运行机制缺乏灵活性,民主化、法制化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治理主体结构也需要不断完善。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度还需要不断增强。利益调节和分配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在公共管理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在治理能力方面,由于治理主体范畴较为宽广,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公众都被纳入其中,所以,治理主体治理能力的不足,不仅体现在内部成员能力与素质落后,不适应新时期公共管理,还体现在协同治理能力较弱,各个治理主体自身建设有待改进,治理主体之间分工不明确等方面。我国公共管理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都与现实社会发展存在差距。公共管理技术蕴含着数字治理、风险评估、科学决策等诸多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时,虽然有许多公共管理技术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但是,由于在公共管理中,实践手段的单一性,实际作用却差强人意,给公共管理带来一定的困境。在一些时候,公共管理主体并没有根据社会公众的意愿,采用相应的现代管理技术,进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而是从“显政绩”、“维稳定”等方面考虑,根据自身管理职能的需要,仍然采用单一、保守的管理手段,导致社会公众对政府引发信任危机,对公共管理的能力产生质疑。

2.“政府密集”的特点比较突出。

缺乏训练有素的公务员队伍中国的官僚制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一般认为,“世袭官僚制”是中国古代官僚制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官僚制有着很深的思想根基。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共管理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政府在不同领域的积极介入则趋于更加明显。在我国公共管理中,“政府密集”的特点比较突出。然而,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训练有素的公务员队伍,已成为制约我国公共管理的一个瓶颈,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现实。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政府机构改革,中国的公务员制度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政府不仅开始关注公务员整体素质,职业精神对于我国公共管理的影响,还以务实的态度,开始注重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然而,虽然在公务员管理方面,我国政府已经先后出来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相关法规和实施细则。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仍暴露出诸如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如:公务员范围界定问题、公务员考试录用机制问题;职位分类、公务员考核评估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我国就很难走出传统公共管理的困境。

三、我国公共管理困境的应对策略

在公共管理上,我们要加快改进步伐,加快国家治理体系的革新,协调好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在建设法治社会的新常态下,治理主体要实现多元化,要以实现社会公众公共价值为治理原则,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将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社会各领域各层次都被纳入治理主体的范畴中,构建协同治理,合作与协商,共同治理、共担责任的体制。然而,在公共管理过程中,政府独大,自上而下式的刚性的治理现象还依然存在,网络化治理手段还不到位,社会组织缺失现象还依然存在。这些,都是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突出困境,因此,在治理方式上,应加快构建网络化治理平台,刚性治理与柔性智力形结合,治理范畴必须明确化,该协商的必须协商,该政府履行的管理职能的不能缺位。构建科学化的公共管理机制,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效果。对于中国行政改革而言,首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官僚制供应不足这一现实。目前,各级政府机构中的,已经成为人们深恶痛绝的一个焦点。不仅影响了公共管理效能,同时,还影响了社会稳定,对政府工作造成压力。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形象,影响了人们对官僚制的理解。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为了走出中国式公共管理的困境,改变政府管理机构中的作风,一直在做着机构改革的探索。然而,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更多的关注于“精兵简政”,将改革的重点放在精简机构和减少工作人员数量上,想通过减少公务员数量,提高工作效能。但是,在完善政府相关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方面,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虽然进行了几次机构改革,但是,管理效能却没有获得显着提升。因此,在新常态下,我们要树立公共管理新思维,不断提升公务员素质,加强现代公共管理手段创新,提升公共管理主体治理能力。因此,在行政实践中,我们要树立与国家发展长期目标相一致的公共行政价值观,以人为本,提升公务人员“为人民服务”意识,将“民生”作为公共管理所关注的重点,真心关注国家利益,关注人民利益,在新公共管理的务实探索中,逐步走出中国公共管理困境,构建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民主化、制度化、透明化、公共管理新格局。

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篇9

[关键词]全球环境治理;国际政治;环境政治;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5;X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1674-6848(2012)04-0079-08

[作者简介]刘 颖(1977—),女,博士,山东单县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政治与环境政治研究。(山东济南 25001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世纪以来的西方新社会运动研究”(12YJCGJw008)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环境的恶化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全球环境治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以来,国际社会中关于环境议题的国际会议召开的频率与规模呈现递增趋势,各国领导人非常注重环境在外交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制定了一大批与环境相关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环境法律文件或原则,国家间、地区以及全球性的环境治理机构也得以建立。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实践,全球环境治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全球环境治理虚的成分比较多,实的成分比较少,大量的国际会议和国际条约的订立并未有效遏制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①无论是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还是从环境政策与协议的实施等方面来看,还存在一些限制全球环境治理有效性的因素。本文拟从全球环境治理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全球环境治理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探寻全球环境治理走出困境的具体路径。

一、全球环境治理及其构成要素

(一)全球环境治理的含义

随着环境的恶化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问题关注度的上升,全球环境治理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理论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全球环境治理是全球治理理论在环境领域中的拓展与应用,由于学术界对全球治理的定义理解不一,导致对全球环境治理概念的界定也存在分歧。学者王宏斌把全球环境治理理解为:“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从而维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并认为全球环境治理的理论内涵包括规则、价值、对象、主体以及效果五个方面。①而学者蔺雪春根据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文件,把全球环境治理理解为:“主要是国际社会通过建立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经由条约、协议、组织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结合学者们的观点,笔者认为全球环境治理指的应是国际社会中包括国家、国际组织和公司企业等在内的各种行为体,为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通过谈判、协调与妥协等方式来进行合作,制定与环境相关的条约、协议、规则来规范、约束甚至是制裁国际社会中的环境破坏行为,以求获得稳定的国际环境秩序,维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二)全球环境治理的构成要素

全球环境治理不仅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包含了四个必不可少的要素,笔者将这四个构成要素概括为“四个w”。

1.“who”,即“谁治理”的问题。

很显然,“谁治理”的问题指的是“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就目前而言,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一是国家。国家是全球环境治理最重要的行为体,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国家环境原则是全球环境治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其次,国家在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创建、运行以及效用方面都发挥着主导作用;最后,国家在国际环境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③二是政府间国际组织。全球层次上的这类组织主要包括联合国大会、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以及联合国发展署等;专门机构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此外还有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地区或次地区层次上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还包括地区金融机构,而自1972年以来各国纷纷建立环境部/局/署等专门机构,也是其治理功能的重要体现。三是公民社会的各主要群组,包括非政府组织、私有部门、媒体、科学界等,也是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④因此,从理论上讲,就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而言,全球环境治理结构应该是由国家中心环境治理和非国家中心环境治理共同构成的,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行为体、力量和运动构成的复杂结构。

社会治理的构成要素篇10

[论文关键词]高职;职业素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所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的品质和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等。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从内容及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看,职业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着极大的相关性和相融性。随着高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改革的深化,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着力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是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围绕职业道德教育,构建“一体两翼”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目前高职的思想政洽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是根据和教育部的“05方案”设置的,即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称《基础》课)和《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称《概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整合、拓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适应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实践中可尝试构建以‘,05方案”为主体,以职业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两翼的教育内容体系。

(一)以“05方案”为主体,整合拓展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概论》课和《基础》课的开设,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形成科学的“三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结合学生的实际,可整合、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塑造和引导功能。如《概论》课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的同时,将理论学习和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分析学生能感悟和触摸到的内容,这样既可避免理论宣讲的枯燥性,又可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另一方面,针对高职的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基础》课教学中可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及跟学生的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如可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职业指导”和“心理教育为两翼。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指导不等同于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它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全程。职业指导课程应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施以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大一可开展“职业导向性教育”,引导学生在了解专业、了解自身、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定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大二,可进行“职业融人性教育”学生通过实习实训,更好地了解社会分析自我,将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并有效地实施、修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将之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素质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大三,町实施“职业拓展性教育”,针对毕业生群体的需求,在做好常规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注重学生作为职业人必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升,关注学生后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培养。

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结构性和地域性的“供大于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法国社会学大师莫里斯说过:“心理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心理教育的任务就在于预防问题,发现问题,提供指导,为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心理基础。为此高职院校应立足高职教育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指导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以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心协为主阵地,以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线,形成中心、院系、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工作网络为支撑的日常工作体系……还可将心理教育与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训相结合,使之日常化、全员化、全程化,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就业心态。

二、服务职业技能培养,构建“多边合作”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是寓教于“行”的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就业导向”“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探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育的新途径。

(一)健全实践保障制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内容

在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往往会遇到诸如实践课时、经费、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强有力的实践保障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这个保障体系至少应该包括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学校应组建一支包括党委、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教师的工作队伍,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每年应根据学生数拨付一定的经费专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为其顺利实施提供经费保障;教务处要以要求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标准来组织安排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明确把实践教学课时写进教学计划,有统一的大纲,有规定的内容和学分,有完整的课表安排,有规范的考核标准和要求,为实践教学提供长期实施的制度保障。

从实践内容上讲,可尝试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就业及和谐校园的构建相结合。利用实践课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深入基层,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与人相处,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实践中了解社会需求,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的状况,科学地做好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相结合,让学生零距离地了解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知识竞赛、读书节等活动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构建;参观改革开放的典范,如华西村等,让学生切身感触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党的领导的正确性……

(二)构建多边合作平台,多渠道探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途径

首先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渗透。在构建和谐校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越发多姿多彩。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可与学校的党团组织相结合,与各院系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相结合,在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环节:利用“五四”“七一”“一二九”等活动纪念日,组织或参与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节、征文比赛、演讲辩论赛、党团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了解历史了解国情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锻炼思考、表达能力;参与志愿者组织或公益活动,如参与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捐款、义务献血、组织到敬老院、孤儿院帮助老人照顾儿童、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等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及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等。

其次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实习实训相渗透。“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使得部分学生产生“短视”行为,重专业技能,轻思想政治素质。针对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可借助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深入实习工厂,与实习指导教师及工厂的实习指导师傅们相互配合,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切实去体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人之本,是立足之基,自觉地去体会政治理论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从而提高其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围绕职业素质提升,构建“全员全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考评体系

有学者指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的全面性与考试的有限性永远是一对矛盾,无论怎样的考试都无法反映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考核尤为如此。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任。短短三年的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否提高了?科学的“三观”是否“人心人脑”?这一切很难用一个具体的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内容、彤式、标准等都应有别于其他的课程。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必须构建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评体系。

(一)重知重行,创新考核内容,丰富考核形式高职的生源构成、人才培养途径、

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都有着其特殊性,为此应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来创新考核内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考核要在根本上有助于学生知行素质的提高,其结果可从三个方面来评判: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是否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是否增强;在处理社会人生问题上的思想境界有无升华。这三个结果,传统的书面考试形式很难达到。因此应创新考核的内容,引导学生从记忆性、模仿性向探索性、创新性学习转变,增加主观性命题的比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形式和方法上讲,可采取开卷、小论文、调查报告、口试等途径,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行统一”、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