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治理条例十篇社会治理条例十篇

社会治理条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37:18

社会治理条例篇1

河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全国人大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防范,重在治本。遵循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当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做好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稳定。

第五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具体组织协调。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七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当做好如下工作:

(一)依法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

(二)调解、疏导各类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预防违法犯罪;

(三)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文化、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鼓励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四)加强对易发生社会治安问题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公共场所、要害部位、危险物品的监督和管理;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范机制,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

(六)加强监狱、劳动教养场所的管理,提高改造和教育质量。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帮教和促进就业工作。

第二章 综合治理机构的职责

第八条 县级以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实施国家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对本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并监督实施;

(三)组织指导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

(四)总结推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验,表彰先进,推动后进;

(五)办理上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交办的有关事项。

第九条 乡、镇、街道办事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上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的工作部署;

(二)制定本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划,检查、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的落实;

(三)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调解各类纠纷;

(四)组织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治安防范活动和军民、警民联防活动;

(五)指导、帮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六)办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或者配备的专职、兼职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调解民事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二)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公民学法、用法、守法;

(三)参加本地区社会治安联防活动;

(四)组织实施社会治安责任制,落实各项治安管理和防范措施,确保要害部位安全;

(五)协助公安、司法行政机关监督、考察被依法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保外就医的犯罪人员;

(六)做好本单位的刑满释放人员、免予刑事处罚人员、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帮助教育工作;

(七)办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治安保卫组织和人民调解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并监督执行;

(二)进行防盗、防火、防破坏、防自然灾害事故等安全教育,提高群众自防、自治能力;

(三)加强治安保卫组织的领导,组织群众开展安全防范工作;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调解民事纠纷,避免矛盾激化;

(四)教育群众维护国家重点工程、军事设施、交通设施和厂矿企业的安全,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财产不受侵犯;

(五)协助公安、司法行政机关监督、考察被依法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监外执行、假释、保外就医的犯罪人员;

(六)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免予刑事处罚、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帮助教育工作;

(七)及时报告社会治安情况,反映村民、居民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八)组织村民、居民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各种案件、做好辖区内常住和社会闲散人员及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

(九)办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他事项。

第三章 部门、单位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各单位应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分解为若干具体目标,制定出易于执行的措施,建立严格的检查考核和评比奖惩制度。

第十三条 人民政府各部门应当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要求和工作范围,结合自身业务,明确本部门的职责,切实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第十四条 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适时开展集中打击和专项治理。加强治安管理和基层治安基础工作,指导、检查、监督本辖区内各部门、各单位社会治安责任制的实施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审判、检察工作,积极提出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配合公安机关做好对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和免予刑事处罚人员的教育考察工作。

基层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人民调解组织的指导。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做好法制宣传教育、监管改造、劳动教养和公证、律师、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武装部门应当组织民兵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

第十六条 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信息产业、通信管理、公安等部门应当加强管理工作,严禁制作、播放、演出、出版、出售淫秽或者其它有害的读物和音像制品等。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影剧院、歌舞娱乐场所、录像点、电子游艺厅、图书市场、网吧等文化市场和出版物的管理。

第十七条 教育部门应当把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列入教学内容,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第十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和税务部门应当加强集贸市场、专业市场管理和税收管理,查处无证经营、欺行霸市、制售伪劣产品等违法活动和偷税漏税行为。

第十九条 交通运输部门应当严格执行交通运输法规,维护车站、码头、机场和铁路、公路的运输秩序,减少交通事故。协助公安机关依法打击破坏交通安全、哄抢盗窃运输物资等违法犯罪活动。

第二十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做好待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劳动就业工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促进就业工作。

第二十一条 民政部门应当加强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第二十二条 城建部门应当将公共场所、城镇居民楼院的安全防范设施和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派出机构的办公场所纳入城市规划,并负责监督实施。

第二十三条 人民团体和青少年组织应当与有关部门、单位和家庭密切配合,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做好有轻微违法行为的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工作。

第二十四条 家长应当教育子女遵纪守法,不得隐瞒、包庇、纵容子女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十五条 公民应当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检举、揭发和制止。

第四章 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六条 执行本条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奖励:

(一)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或者显著好转的;

(二)对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预防、侦破成绩显著的;

(三)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对破获重大案件有功的;

(四)教育、改造违法犯罪人员,促进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就业成绩突出的;

(五)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社会效果显著的;

(六)其他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

第二十七条 见义勇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负伤、致残、牺牲的,保护、抢救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有功的,依照河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不落实,致使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损失或者严重侵害的;

(二)疏于防范和管理,连续发生案件,又不积极采取措施改进的;

(三)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有严重违法行为的;

(四)对公民检举、揭发、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报复的;

(五)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或者奖励的。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展历史综合治理是解决中国社会治安问题的一个战略方针。

中共中央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

199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提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解决中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

1991年3月2日,七届全国人大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强调: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年,中央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指导和协调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两个《决定》颁布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开。

1992年中共十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次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写入了党章的总纲。

199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提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治理条例篇2

一、关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能否设定行政处罚的基本观点

行政处罚的设定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创制行政处罚规范的立法活动。其实质内容是要解决哪些国家机关有权规定什么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应该给予何种行政处罚,有权设定行政处罚的机关应当用什么样的法律文件设定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章的规定,我国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法律文件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对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能否设定行政处罚的问题《行政处罚法》既无可以设定的规定,也无不可以设定的规定,即在《行政处罚法》中没有涉及这一问题。在《行政处罚法》生效后,理论界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能否设定行政处罚的问题有四种基本态度,一是对此问题避而不谈,这是多数关于行政处罚的著作所采取的态度;二是认为可以设定行政处罚(注:陈斯喜著:《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理论与适用》,法律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第35页。);三是认为不能设定行政处罚;(注:胡锦光著:《行政处罚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第90页。)四是虽然《行政处罚法》没有关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但是可以将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看作是地方性法规的组成部分,可以和地方性法规一样设定行政处罚。

主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具有设定行政处罚功能的理由是: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的规定结合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制定的,法律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内容只要求其不与宪法相抵触,除此之外法律没有作其他的限制性的规定。既然宪法和《行政处罚法》并没有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行政处罚设定权作出禁止,因此,其自然应当具有设定行政处罚的功能;而且由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具有变通法律的功能,所以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仅具有行政处罚设定功能而且其所设定的行政处罚比法规、规章的规定还要大,除不能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外,可以设定其他的行政处罚。主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具有行政处罚设定功能的理由是:我国《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处罚设定权的规定是采用列举式进行的。既然在《行政处罚法》中有关行政处罚设定权的条款中没有明确列举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设定行政处罚,因此其自然就不应当具有设定行政处罚的功能。

笔者认为,尽管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比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都具有更为广阔的立法空间,但在我国现行立法之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应当具有设定行政处罚的功能,其理由除上述学者已经明确指明的外,还有:首先,就自治条例的内容来看,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综合性法规,它的内容是用法律规范来确定如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自治机关如何组织和工作,如何行使自治权,如何发展和保护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如何协调本地区的民族关系,如何实现本地区本民族的发展和繁荣的基本原则。(注:吴宗金主编:《中国民族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第273页。)其内容一般不涉及到法律责任的问题。当自治条例需要规定法律责任时,都是通过单行条例作出规定的,因此在客观上没有设定行政处罚的必要;其次,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4条关于“除本法第9条、第10条、第11条、第12条以及第13条的规定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的规定。(注:《行政处罚法》第9条是关于法律设定行政处罚权的规定;第10条是关于行政法规关于设定行政处罚权的规定;第11条是关于地方性法规关于设定行政处罚权的规定;第12条是关于中央部委规章设定行政处罚权的规定;第13条是关于地方政府规章设定行政处罚权的规定。)即除上例条文所涉及到的法律文件外其他任何规范性文件都不得设定行政处罚。本条的规定是全面彻底的排除性规定,没有留下灵活处理和例外性规定的余地。所以,认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具有设定行政处罚的功能的观点,就《行政处罚法》的现行规定而言,是于法无据的。

能否将自治条例和单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的组成部分设定行政处罚呢?笔者认为,将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的组成部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基本理由是:第一,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的宪法根据不同。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宪法根据是《宪法》第100条关于:“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根据是《宪法》第115条关于:“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据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和第116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第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机关不同。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的级别较高,一般县级机关不具有立法权;而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相当于下设区、县的市的自治州都有地方立法权,而一般地方不是所有下设区、县的市都有立法权。(注:周旺生主编:《立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354页。)第三,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的职权依据不同。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依据是宪法赋予一般地方(区别于民族自治地方)权力机关的一般性职权(有别于自治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职权依据是宪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该自治权是不为非民族自治地方和地方权力机关所享有的。第四,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的内容不同。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的,体现当地民族的特点;而地方性法规则是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第五,宪法在使用“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几个概念时,是将其作为同一层级的概念并列使用的。其相互之间是一并列关系,而非包含关系。所以认为地方性法规包含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观点是不符合逻辑的。(注:马怀德主编:《中国立法体制、程序与监督》,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5—6页。)第六,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程序不同。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要报上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批准才能生效;民族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省或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而制定地方性法规则没有批准程序的要求,只有备案的规定。总之,地方性法规只具有区域性的特点,而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则不仅具有区域性的特点,还具有民族性的特点,将二者混起来是不正确的,将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的组成部分设定行政处罚的方法于法于理都是不足取的。

二、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否具有设定行政处罚的功能

关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否具有设定行政处罚的功能问题,学者们通常都笼统地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笔者认为二者能否设定行政处罚,应当分别来看,自治条例不应当具有设定行政处罚的功能,但单行条例应当具有设定行政处罚的功能。

自治条例不应当具有设定行政处罚的功能是由自治条例的性质所决定的。民族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报法定机关批准和备案的。调整本地方内的民族关系以及本地方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综合性自治法规。(注:吴宗金、敖俊德主编:《中国民族立法理论与实践》,中国民族法制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394页。)可见自治条例调整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社会关系,具有调整社会关系的全局性、宏观性的特点。自治条例不具有设定行政处罚的功能的具体理由是:

第一,从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性质来看,自治条例是“关于自治地方基本组织与制度的基本法规”。“自治条例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自治地方的经济建设、财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等。可以说,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小根本法’。”(注:应松年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词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194页。)所以民族区域自治条例是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各项制度的“基本法”,这种“基本法”在法律规范的特点上同宪法规范一样只具有政治性、原则性,不具有设定具体法律责任(包含行政处罚)的性质。

第二,从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调整对象来看,民族区域自治条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具有宪法性质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宪法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施的表现。这种社会关系主要是因自治权的行使所产生的,具体包括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之间的关系、国家与自治机关的关系、自治机关的内部关系、自治地方的民族关系等内容。可见,民族区域自治条例并不调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具体的行政关系,行政主体并不需要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条例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也不能形成具体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行政法律关系。

第三,从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法律规范的结构特点来看,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法律规范只具有法律规范结构中的行为模式,而没有法律规范结构中的后果模式(既无肯定的后果模式,也无否定的后果模式)。其后果模式是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单行条例来规定的,即对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条例好的单位和个人的奖励或者是对违反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单位或个人的裁判,都要通过单行条例才能得到落实。而且对违反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人的制裁,一般都是追究政治责任、刑事责任和内部行政法律责任,而不需要有关于追究外部行政法律责任-行政处罚的规定。

在单行条例中,是否具有设定行政处罚之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自治法的规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特别授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是用以调整民族自治地方内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的某一性事项的法规。要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某一具体社会关系,如对自然资源、边境贸易、教育科技等问题作出具体的规定,如果对违反这些规定的行为设定相应的行政处罚,则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就会落空,所以赋予单行条例设定行政处罚的功能是完全必要的。现行《行政处罚法》对单行条例设定行政处罚的问题不作规定,无疑是立法中的一大缺陷。

三、单行条例应当如何设定行政处罚

但应然性并不一定能够成为实然性。在《行政处罚法》没有规定行政处罚设定权的立法背景之下,应当如何解决单行条例的行政处罚设定权,以适应民族自治地方进行社会管理的必要呢?笔者认为,单行条例如果需要设定行政处罚应当通过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0条(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和指示如果不适合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赋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立法变通权来实现。如果单行条例中需要设定行政处罚,并使其所设的行政处罚合法化,应当首先通过法定程序行使自治权中的变通权,对《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处罚的设定权力进行变通,这样就可以使单行条例具有了设定行政处罚的功能。

社会治理条例篇3

1.综治、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部门:重点宣传普及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反邪教法律法规。

2.发改部门:重点宣传普及宏观调控法律法规,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价格法、反垄断法、自治区发展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

3.经信(工信)部门:重点宣传普及电力法、中小企业促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无线电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自治区信息化促进条例及工业管理的法律法规。

4.民族事务部门:重点宣传普及民族区域自治法、宗教事务条例、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

5.国资部门:重点宣传普及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

6.教育部门:重点宣传普及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教育督导条例等法律法规。

7.科技(知识产权)部门:重点宣传普及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法律法规。

8.公安部门:重点宣传普及刑法、反恐怖主义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居民身份证法、枪支管理法、出境入境管理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禁毒法、消防法、保安服务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9.安全部门:重点宣传普及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

10.民政部门:重点宣传普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收养法、慈善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兵役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殡葬管理条例、烈士褒扬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地名管理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自治区殡葬活动管理实施办法、自治区村务公开办法、自治区级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暂行办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自治区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

11.司法行政部门:重点宣传普及宪法、律师法、公证法、人民调解法、监狱法、禁毒法、法律援助条例、自治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

12.财政部门:重点宣传普及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

1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重点宣传普及劳动法、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14.国土资源部门:重点宣传普及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矿产资源开发登记管理办法、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自治区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等法律法规。

15.环保部门:重点宣传普及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自治区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环境保护条例、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自治区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自治区石油勘探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16.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重点宣传普及物权法、建筑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物业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自治区城市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

17.交通运输部门:重点宣传普及公路法、航道法、道路运输条例、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18.水利部门:重点宣传普及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防汛条例、河道管理条例、自治区塔里木河水资源管理条例、自治区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自治区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实施办法、自治区水文管理办法、自治区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

19.农业部门:重点宣传普及农业法、渔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20.林业部门:重点宣传普及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及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种子法、防沙治沙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退耕还林条例、自治区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自治区平原天然林保护条例、自治区义务植树条例等法律法规。

21.畜牧部门:重点宣传普及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草原防火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自治区奶业条例等法律法规。

22.商务部门:重点宣传普及对外贸易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拍卖法、反垄断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直销管理条例、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23.文化部门:重点宣传普及文物保护法及实施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律法规;

24.卫生计生部门:重点宣传普及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献血法、职业病防治法、精神卫生法、中医药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25.外事侨务部门:重点宣传普及护照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出境入境管理法等法律法规。

26.审计部门:重点宣传普及审计法、预算法、会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

27.监察部门:重点宣传普及修订后的行政监察法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相关贯彻落实意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

28.税务部门:重点宣传普及税收征收管理法、发票管理办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车船税法、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资源税暂行条例、房产税暂行条例、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契税暂行条例、印花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

29.工商部门:重点宣传普及公司法、合同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广告法、自治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等法律法规。

30.质监部门:重点宣传普及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特种设备安全法、认证认可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

31.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重点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32.新闻出版广电部门:重点宣传普及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33.体育部门:重点宣传普及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及自治区体育发展条例等法律法规。

34.安监部门:重点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35.统计部门:重点宣传普及统计法、经济普查条例、农业普查条例、人口普查条例等法律法规。

36.旅游部门:重点宣传普及旅游法、旅行社条例、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自治区旅游条例等法律法规。

37.粮食部门:重点宣传普及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38.人防部门:重点宣传普及人民防空法等法律法规。

39.政府法制部门:对行政执法部门普及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仲裁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法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0.金融管理部门:重点宣传普及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票据法、证券法、反洗钱法、保险法、外汇管理条例、征信管理条例、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反金融诈骗等法律法规。

41.信访部门:重点宣传普及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

42.保密部门:重点宣传普及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

43.气象部门:重点宣传普及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以及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或系留气球管理、气象防灾减灾等法律法规。

44.地震部门:重点宣传普及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45.档案部门:重点宣传普及档案法及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

46.海关部门:重点宣传普及海关法、海关关衔条例、海关事务担保条例、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进出口关税条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海关统计条例、海关稽查条例、船舶吨税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

47.检验检疫部门:重点宣传普及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法规。

48.邮政管理部门:重点宣传普及邮zd、自治区邮政条例等法律法规。

49.通信管理部门:重点宣传普及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

50.机要部门:重点宣传普及商用密码管理条例、商用密码产品生产管理规定、商用密码产品销售管理规定、商用密码产品使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51.语言文字主管部门:重点宣传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

其他行政机关或组织,重点宣传本部门执行的法律法规。

二、司法部门重点宣传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

5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重点宣传普及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包括民法通则和合同、物权、侵权、继承等民事法律)和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及“两高”的司法解释。

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科协、残联等社会团体重点宣传面向特定社会群体的权益保障和权利促进的法律法规

53.工会:重点宣传普及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

54.团委:重点宣传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55.妇联:重点宣传普及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56.科协:重点宣传普及科学技术普及等法律法规。

57.残联:重点宣传普及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58.老龄办:重点宣传普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治区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条例等法律法规。

社会治理条例篇4

一、导论(一)研究的背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1],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对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为有效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国人大在《宪法》中对民族区域自治作出了专门规定,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从法治角度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否准确理解并认真贯彻《宪法》和《自治法》规定,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开展自治条例制定工作,是决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涵义虽然存在“居于主体地位的少数民族在其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区域自治”[2]和“各民族共治或联合自治”[3-4]两种解释,但前者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居于主导地位。但在155个自治地方仍然存在多民族结构的背景下,②主流观点难以满足民族关系的治理需要,对制定自治条例的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使得一些自治地方迄今仍未制定自治条例,已经制定的自治条例也与客观的民族结构及相应的法律需求不相适应。由此可见,对民族区域自治实质内涵的理解与《宪法》的规定存在偏差,是制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所在。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1]这一对民族区域自治实质内涵的权威解释,不仅为终结理论与实务界存在的长期争论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明确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和方向。

(二)研究意义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民族工作,是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平等的根本保证。为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的重要内容,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加强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修订完善有关民族工作的法规条例。”[5]在这一背景下,以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威解释为指导,对自治条例进行系统清理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是认真贯彻落实《自治法》的重要环节,也可以为没有制定自治条例的自治地方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持,对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处理民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③这就要求自治地方人大在开展自治条例的制定和修改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循宪法及宪法相关法的规定。根据《宪法》、《自治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自治地方人大在制定自治条例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应当符合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④其二,不得超越宪法、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⑤其三,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⑥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一是自治条例存在的违背宪法及其相关法要求的主要问题;二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三是加强自治条例修改工作的对策建议。

(四)研究方法从法理上讲,将自治条例与宪法及其相关法的规定进行比较研究,是发现自治条例存在问题的根本路径。为此,本文比较研究方法,从规范实证的角度,对自治条例存在的违背宪法及其相关法要求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当下制定的自治条例有139件,为保证分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采取抽样分析法,选择25个自治州和4个自治县的自治条例作为研究的文本依据开展研究工作。⑦此外,从法理上讲,自治条例之所以存在违背宪法及其相关法要求的问题,与立法者的工作能力、理论界的理论支持和现行法律规定的影响有着紧密关联。因此,本文将主要采用对相关理论文献和法律文件进行清理与分析的方法,探讨存在问题的成因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自治条例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对29个自治条例与宪法及其相关法的比较研究的情况来看,这些自治条例都存在对不能变通的法律规定作出变通、违背法律平等原则对法律规定进行细化、超越法定权限为上级国家机关设定义务、脱离实际需要简单复制上位法规定等与宪法及其相关法要求不符的问题。(一)对不能变通的法律规定予以变通

《立法法》明确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不得对宪法和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做出变通。但29个自治条例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违反《立法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宪法》和《自治法》的规定进行变通的现象。

(四)脱离实际需要简单复制上位法规定

29个自治条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直接复制和抄袭《自治法》的一些具体规定的立法现象,导致调整自治机关相关行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的缺失,严重制约了《自治法》规定的相关规则和制度的有效实施,无法满足自治地方的法律需求。第一,重复确认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一是有29个自治条例确认自治机关行使同级一般国家机关的职权和自治权。二是有17个自治条例确认自治地方人大享有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权。三是有28个自治条例确认自治机关可以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定、建议和命令予以变通和停止执行的权力。四是有11个自治条例确认自治机关享有的优先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权力。《自治法》对自治机关享有的这些权力已作出明确规定。而且,依据《宪法》规定,自治机关享有哪些权力应当由宪法、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自治地方人大只能通过自治条例对自治机关如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作出规定。第二,重复确认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有13个自治条例规定,自治机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但《自治法》对此已有明确规定。自治地方人大通过制定自治条例应解决的问题是,自治机关如何坚持现行基本经济制度,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具体问题。第三,重复确认保障民族权利、公民权利与维护民族关系的原则。一是有19个自治条例规定各民族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二是有19个自治条例规定自治机关应保障各民族公民的自由。三是有8个自治条例规定自治机关应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四是有17个自治条例规定自治机关应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五是有25个自治条例规定自治机关在处理自治地方内各民族的特殊问题时,必须与他们的代表充分协商,尊重他们的意见。《自治法》对这些问题已作出明确规定。自治地方人大应通过制定自治条例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在多民族背景下,自治机关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对公民权利和民族权利给予平等保护,在采取具体措施保障公民权利和民族权利时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在处理各民族的特殊问题时如何组织和实施民主协商等重大问题。

三、自治条例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自治条例之所以存在违背宪法及其相关法要求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立法工作者缺乏必要的立法能力,理论界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缺乏深入研究,现行法律存在一些含义不明确的规定等因素的制约造成的。

(一)缺乏必要的立法能力立法工作者的“思想观念、法律意识、法理修养、文字功底,以及对本自治地方所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着自治条例立法的进程和水准。”[6](p.175)因此,立法工作者是否具有较高的法律专业素养,是影响自治条例立法质量的关键因素。当下自治条例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立法者缺乏必要的立法能力息息相关。正是由于立法能力的缺乏,没有准确把握《宪法》和《自治法》的立法意图和实质含义,才导致了以下问题。第一,没有准确把握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涵义,导致对民族区域自治实施主体的违宪变通。从法理上讲,对《宪法》和《自治法》规定的“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理解,应以当地的民族构成为依据。如果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具有“统一的民族成分”,那么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在其聚居区实行的自治。依据列宁的观点,只有其他民族成分的人口少于当地人口总数5%的地区,才符合“统一的民族成分”的要求。[7](p.144)由于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构成都不符合这一要求,所以特别强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8](p.258)在讨论广西自治区的建立时,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民族合作的自治区”;[8](p.258)李指出“从广西各民族的比例关系来说,自治区的自治机关同时带有联合政府的性质。”[8](p.180)也正因为此,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1]因此,各自治条例将民族自治地方规定为“某族实施区域自治的地方”或“某族人民实施区域自治的地方”,都违背了宪法原意。第二,没有准确把握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目的,导致对自治机关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人员构成的违宪变通和细化。由于对多民族背景下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内涵的错误理解,致使立法者认为,实施该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忽视了自治地方多民族结构的客观需要,以及《自治法》规定自治机关应“保障本地方内各民族都享有平等权利”的立法意图。由此导致立法者对自治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应当由谁担任,自治机关及其所属工作部门的人员构成比例的违宪变通和细化。第三,没有准确把握自治条例的调整对象和立法目的,导致超越立法权限为上级设定义务和简单复制上位法规定的大量存在。从法理上讲,自治条例的调整对象是自治地方内部的社会关系,尤其是自治机关的权力行为。规范和约束自治机关的作为与不作为,促使其有效行使自治权,是制定自治条例的重要目的。但是,由于对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涵义的片面理解,致使有些立法者认为,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就是中央照顾地方、上级国家机关照顾自治州或自治县,如何从上级国家机关要到更多好处,是自治条例应当解决的核心问题。[6](p.121)由此导致自治地方都将制定自治条例作为一种争取地方利益的手段,大量规定自治地方应当享受的优惠或照顾,设定上级国家机关应承担的义务。而对自治机关应如何有效行使自治权,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并通过民主协商来协调各民族的利益诉求等重大问题,却只采取了简单复制《自治法》的做法。

社会治理条例篇5

民族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制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多年来,省委高度重视民族立法工作,与法治吉林建设总体研究、整体推进。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坚持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向省委请示报告民族立法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意见和要求。一州三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在党委领导下开展立法工作,主动向同级党委报告立法规划、计划,经党委同意后实施。紧紧围绕党委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问题安排立法工作,确保民族立法与深化改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紧密联系、深度融合,保证立法工作的正确方向。加快民族立法步伐。我省对民族立法工作高度重视,截至目前,省本级制定施行的民族方面地方性法规4部,一州三县民族自治地方现行有效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补充规定共计69部,相当省本级现行有效192部地方性法规的36%,其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48部、伊通满族自治县3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4部、长白朝鲜族自治县4部。

截至2015年底,全国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共有现行有效自治条例、单行条例956部,我省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数量占全国的7.2%,延边州是全国立法数量最多的民族自治地方。突出民族地方特色。延边州十二届、十三届人大及其常委会所立的33部条例中,创制性立法14部,接近立法总数一半;乡村林业、牧业用地管理、土地资产管理、土地监察、水政渔政监察、城市住宅区物业管理、保护和发展朝鲜族用品生产、城乡规划管理等条例,既保持了与上位法的统一,又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成为延边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法治保障。前郭县灌区管理、旅游管理、土地出让等条例,依托民族地方特色,取得了发挥政策优势、协调利益关系、完善法规体系的立法功效。

长白、伊通都利用民族立法这一宝贵资源,先后制定了矿产资源管理、城镇管理、集体林业管理、玉米种子管理等条例,做到法规选项符合现实性、法规内容体现创制性、法规体例力求实用性。这些条例,为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民生保障、文化传承,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挥人大主导作用。民族自治地方本着需要和可能的原则,紧紧围绕本地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认真编制五年立法规划及年度立法计划,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明确立法主体和程序,不断完善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推进民主立法、开门立法。坚持立法为民原则,建立完善公众参与立法制度,拓宽民主立法途径,畅通民主表达渠道,广泛征集和吸纳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举全地之力、集全民之智开展立法工作,提高了立法质量,维护了人民群众权益。

民族立法的不断加强,有力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多年来,我省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和倾斜政策,推进全省民族工作,鼓励和支持一州三县加快改革发展。延边州依托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近五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居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前列,保障改善民生、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伊通、长白、前郭三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民族自治呈现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

社会治理条例篇6

【关键词】自治条例;立法;困境;突破

【作者】陈文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研究生。武汉,430060

【中图分类号】D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2)03-0027-005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1](p38)民族区域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和本质所在。[2](p187~188)在法治社会,民族区域自治权需要通过立法的形式,以体系化的方式予以呈现。在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形成及完善过程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乃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法律体系而言,在宪法及相关法对民族区域自治权予以了规定之后,就需要下位法予以具体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承载了这一重任。自治条例的制定颁行,为落实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可以说,自治条例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化、规范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和完善的重要标志。广西壮族自治区从1957年开始着手起草自治条例,共形成19稿草案,其中的第13稿和第18稿曾经上报中央,然而至今仍无法出台。其他四个自治区至今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一直无法出台自治条例。这可谓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系的重大缺憾。在法治建设深化推进的今天,这一现象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有鉴于此,本文将以广西为例,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条例出台的困境,面临的机遇等,探索加快出台自治条例的对策措施。

一、自治条例难以出台的障碍探析

自治条例至今难以出台,不应视为自治权法制落后的表现。相反,这一现象表明在对民族区域自治权进行具体规定的法制化进程中,立法者秉持的是一种极为审慎的立法态度,即在现实社会基础尚未具备、条件尚不成熟的时候,不宜在立法工作中冒进。否则,即使制定了也不免束之高阁。就当前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发展的社会现实基础而言,自治条例的制定和颁行还存在以下几点障碍:

(一)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仍处于社会转型的摸索期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程,其中并无适宜自治条例出台的时空条件和政治环境。从1949年10月1日算起,共和国共走过六十多年的历程,这六十多年大致可以划分为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前三十年,即1949年到1979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期,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完全弄明白。探索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失误,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也耽误了很多工作,自治条例就属于其中之一。例如,1957年开始启动自治条例(草案)的立法,在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进入报请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实行的阶段的时候,因为反右斗争的开展,工作被迫中止。[3](p2)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拨乱反正”,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百废待兴,许多工作从零开始。就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而言,一方面,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大多处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较之东部发达地区或中部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发展非常落后,并不具备相应的立法条件;另一方面,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处于探索期,这在东部发达地区尚且还未形成成熟合理的央地关系模式,遑论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落后、民族传统多元且复杂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权的诸多问题尚未厘清,自然无法加以立法规定。更何况,就当下而言,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重点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在于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实现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和各民族群众民生权利的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仍然需要国家和其他经济发达地方的经验支持和资源输入。

(二)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利益分配的难题还未有效破解

1991年,全国人大办公厅将广西上报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条例(草案)》第18稿送各部委征求意见,多数部委均提出了10条以上的否定性意见,最终导致该草案被否决。这些部委反对草案,原因是草案中涉及了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利益分配的问题。

自治条例必然涉及到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问题。按照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惯例,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问题属于一国宪制问题,应由宪法加以规定,地方权力采用概括保留的方式进行规定,凡是宪法中没有禁止的都可以拥有,以此明确地方权力范围。在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对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只作原则上的规定,权力的边界不甚明了。我国曾长期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地方自治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基础较为薄弱,地方往往受制于中央。在此种背景下,由地方牵头制定自治条例,由于缺乏权威性,必然会因国家部委的掣肘,而只能进退失据、无所适从,最终不了了之。

(三)如何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难题还未有效破解

社会治理条例篇7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结合景**族自治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景**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是依法实行畲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设在鹤溪镇。

第三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县级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第四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自治县建设成为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民族自治地方。

第五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证宪法、法律、法规在本县的遵守和执行,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依法交给的各项任务。自治县依法享受上级国家机关的扶持、帮助,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第六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自治县的各族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七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根据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经济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本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自治县实际情况的,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后,可以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

第八条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本条例,每年将实施情况向县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二章自治机关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第九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自治县人民政府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自治县的国家行政机关,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在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十条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中各民族代表名额和比例,依据法律规定的原则,按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十一条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畲族公民应占适当比例,应有畲族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

第十二条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根据自治县实际情况,依法制定、修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和修改,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第十三条自治县县长由畲族公民担任。自治县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要重视配备畲族公民。

第十四条自治县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组织、职能和工作,依照法律有关规定执行。

自治县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中应当有畲族公民。

第三章经济建设

第十五条自治县在上级国家机关的帮助、指导下,研究、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自主安排和管理本县的经济社会建设事业。

在上级国家机关制订中长期规划依法听取意见时,自治县应当根据本县的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设需要,积极提出意见建议。

自治县享受省人民政府在职权范围内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的扶持。

自治县在经济社会建设管理中,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外,还可以行使省人民政府赋予的其他管理权。

自治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深加工项目享受上级国家机关优先安排的照顾。

对上级国家机关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自治县承担配套资金的,根据不同情况享受减少或者免除的照顾。

第十六条自治县依法保护和管理本县的自然资源,对本县可以开发的自然资源,优先合理开发利用。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对投资开发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给予保护。

自然资源的开发项目必须有利于本县可持续发展,照顾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第十七条自治县坚持珍惜土地,合理、集约利用土地的方针,全面规划,加强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促进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

自治县依法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依照自愿原则,支持农户承包的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

自治县基础设施建设所占用的耕地,其开垦费按省定标准的下限收取。

第十八条自治县加大农业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经济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自治县保障农民的生产经营自,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产业,扶持农业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在技术、信息和经营管理上做好服务,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第十九条自治县依法确定山林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自治县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管理、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方针,依法加强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的管理。实施分类经营,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鼓励社会造林。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快投入,扶持发展高效生态林业,推进林业现代化。

第二十条自治县坚持水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大力发展水利产业,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自治县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的清洁、安全。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排放污染物。

第二十一条自治县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和管理自治县的矿产资源,对可以由自治县开发的矿产资源,优先合理开发利用。

第二十二条自治县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的方针,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三条自治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重点扶持资源型、生态型和深加工型的工业企业,特别要扶持生产地方特色的手工艺产品和民族特需商品。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积极引进技术、项目、资金和人才。

自治县鼓励县内外的经济组织和个人在本县办企业、事业,给予享受优惠政策,并保护其合法权益。

自治县采取措施办好经济开发区。

第二十四条自治县的民族贸易企业应根据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原则,合理设置网点,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投资、金融、税收等方面享受国家规定的民族贸易政策的照顾。

自治县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实行定点生产,并按需建立储备制度。

第二十五条自治县鼓励和扶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六条自治县科学规划、加速推进城市化建设。多层次、多渠道筹措基本建设资金,完善公共设施,注重体现民族风貌,加强城市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城镇在流通、信息、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中心辐射作用。

自治县积极培育新集镇、中心村,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社区,按规划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自治县享受上级国家机关对城市建设资金倾斜安排的照顾。

第二十七条自治县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加速公路运输网络和水运建设,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民间运输能量,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第二十八条自治县积极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现代信息服务水平。

第二十九条自治县按照统一规划、严格保护、突出重点、科学开发的原则,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畲乡风情旅游业。

第三十条自治县巩固和扩大扶贫开发成果,积极扶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远山村农民异地移民,重点加强生产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

第三十一条自治县自主管理县属的企业、事业,上级国家机关如要改变其隶属关系,应经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同意。

自治县境内省属、市属的企业、事业单位,要尊重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接受自治机关的依法管理和监督。

第四章社会事业建设

第三十二条自治县按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自主管理自治县的教育、科学、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事业,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第三十三条自治县加快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对教育科技事业经费投入的财政拨款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自治县享受上级国家机关安排社会事业建设专项补助经费的重点倾斜照顾。

自治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建设,接受各类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并按照规定给予捐赠者享受优待。

第三十四条自治县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根据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办好成人教育。

自治县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对民族教育专项资金倾斜安排的照顾,安排专项资金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

自治县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完成普及教育阶段的学业,按规定享受生活补贴。

第三十五条自治县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办好民族小学和民族中学。高级中学招收新生时,对畲族学生适当放宽录取条件;民族小学可采用普通话和畲语结合教学。

农村小学可适当放宽师生比例,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三十六条在各级招生主管部门的监督下,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在招收新生时,自治县考生享有降分录取的照顾。

第三十七条自治县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和科学普及体系,积极运用上级国家机关对自治县的科技扶持政策,开发科技项目,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自治县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开展各项科技研究和推广活动。对研究、推广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三十八条自治县兴办文化、体育事业,加大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弘扬畲族文化为重点,挖掘民间民俗传统的文化体育资源,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建设文化畲乡。

自治县保护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尊重畲族穿戴和礼仪,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研究和开发工作,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三十九条自治县重视广播、电视、新闻和出版事业的发展。在上级国家机关的帮助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广播电视,加强新闻宣传,突出民族特色,不断提高质量。

第四十条自治县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在上级国家机关的帮助下,增加投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并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自治县鼓励和支持畲族民间传统医药的研究和开发。

自治县组织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依法加强食品药品管理、卫生监督,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第四十一条自治县依法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

第四十二条自治县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以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形成与本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章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十三条自治县坚持人才强县战略,健全人才管理机制,采取措施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熟悉民族政策的人才队伍。

第四十四条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自治县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中,畲族公民的比例要逐步与畲族人口比例相适应。

第四十五条自治县积极培养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特别要重视畲族人才和妇女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中,畲族公民所占比例要高于其人口比例。

第四十六条自治县的国家机关录用人员时,对畲族公民应当适当照顾,可规定相应名额、岗位或者比例。

自治县的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时,畲族公民应当占有一定比例,条件可适当放宽。

自治县的企业单位招收人员时,对畲族公民可放宽条件。

第四十七条自治县境内省属、市属的企业、事业单位,在招收人员时,应当优先招收自治县公民,其中畲族公民应有一定比例,并适当放宽录取条件。

第四十八条自治县的干部、职工可以享受少数民族地区补贴和其他优惠待遇。

第六章财政管理

第四十九条自治县的财政是国家财政体制的一级地方财政。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依法享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自主调整财政预算的收支,安排使用收入的超收和支出的结余资金。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项目,享受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的优待。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加强财政税收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财政税收法规,加强审计监督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力争财政收支状况逐年改善。

第五十条自治县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保证国家机关正常运转,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津贴和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基础教育正常经费支出。在执行预算过程中,遇到上级国家机关的政策调整或者受灾减收等原因,县财政受到增支减收时,报请上级财政在测算转移支付时作为因素给予照顾。

第五十一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对自治县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根据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自治县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五十二条自治县的财政预算支出,按照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预备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高于非自治县。

自治县在自主安排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和民族工作经费的同时,享受上级国家机关安排的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和民族工作经费。

自治县对国际组织和国外政府的赠款以及优惠的贷款,享受优先、倾斜安排的照顾。

第五十三条自治县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本县的各项建设事业,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和农村建设项目,加大信贷投入。

自治县享受国家给予民族地区的无息贷款、贴息贷款和低息贷款的优惠,并充分发挥其效益。

第五十四条自治县执行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税收政策。对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税收的减免,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自治县上划的增值税等共享收入的增量部分按照国家规定享受返还的照顾。

第五十五条自治县征收的林业基金、矿产资源补偿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排污费,除上缴中央部分外,其余上缴部分按照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全额返还,由自治县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用途和范围,专款专用。

第五十六条上级国家机关拨给自治县的各项补助专款和专用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克扣、截留、挪用,不抵减正常预算收入。上级国家机关给予本县免交或者返还的税费,不抵减各项补助专款和专用资金,不影响各项补助专款和专用资金的分配。

第七章民族关系

第五十七条自治县认真贯彻执行民族政策,教育各民族干部和群众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第五十八条自治县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鼓励各民族公民互相学习语言,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第五十九条自治县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权利,对于不通晓本地通用语言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第六十条自治县保障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保障各民族公民有自由;在处理涉及各民族的特殊问题时,必须与他们的代表充分协商,尊重他们的意见。

第八章附则

第六十一条十二月二十四日为自治县成立纪念日。

社会治理条例篇8

现存的特殊社会矛盾是一门新学科产生的条件。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每一门学科,都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实践和发展进程中,每一门学科都会按照其所研究的特殊对象的发展来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以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为宗旨。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在历史上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实存在,正是民族法学产生的客观依据。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千百年来,我国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习惯等。以国家立法的方式保证我国各少数民族人民根据自身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要求;民族法学就是以民族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新兴法学学科,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早是1922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中提出来的,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制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1938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首次以党的文件的方式明确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此后党的民族纲领愈来愈明确地提出和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主张。1947年5月1日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蒙古自治区。1949年9月21日—30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这个规定标志着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基本形成。”[2]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相继建立了其他四个民族自治区以及民族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我国在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同时,积极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工作,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带有民族区域自治法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宪法颁布实施后,先后起草了8稿民族区域自治法纲要,1984年5月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国现阶段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法律,构成了我国民族法的基本范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不仅从法律上规范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民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民族法学研究的实质是为我国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理论和法律支撑,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理论和实践,都是民族法学所要研究的特殊对象。民族法学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从民族法学的提出到建立是一个逐渐明晰的过程。1988年全国人大民委、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部门,着手筹备成立民族法学研究会;1990年11月中国法学会民族法学研究会在北京正式成立。1991年国务院把民族法学列为法学学科之一,民族法学被正式列入《中国法律年鉴》中的法学学科行列,标志着民族法学学科的确立。民族法学学科的确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内在要求,是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理论支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三大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以及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民族区域自治法,则是从法律上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处理本民族内部问题的权利,是切实落实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在全国13亿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亿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亿人,占总人口的9.44%。当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自治旗﹚。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达到44个,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6%。此外,还建立了1500个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补充形式。因此,我国的民族关系非常复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民族区域内的自治主体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2﹚散居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关系;﹙3﹚自治区内的主体民族和汉族的关系;﹙4﹚少数民族内部之间的关系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等。建立民族法学体系,调整民族关系,协调好民族经济、文化、科教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和谐和稳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民族法学体系由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全部民族法律规范构成。民族法学体系的构成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内在相关,它是以宪法中的民族条文为指导,以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散居少数民族平等权利保障法为主干,包括涵盖在其他法律中的各种民族法律、法规条款。“民族法学学科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研究两种法律制度的产生及发展的规律、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法律观、研究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有关民族问题的法律法规及民族政策,既包括纵向研究,又包括横向研究。”[1]科学研究的目的最终是为现实社会中的人服务的,无论民族法学学科横向研究或者纵向研究,都是为建立我国正确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服务的,其学科的消亡将随着我国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以及世界民族问题的消亡而消亡。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为民族法学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土壤,其中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为民族法学体系的主干,是民族法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构成民族法学体系的具体内容,它们是民族自治地方权力机关根据本民族特点而实行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对它们的研究直接涉及到民族关系中的具体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将会不断出现许多意料不到的新问题,它们为民族法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和研究对象。依法调整好发展中的民族关系,正是民族法学不断发展的实践动力。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法学体系中较为成型的学科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调整民族区域自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广义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蕴含着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体系问题。其特点:一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实施细则》、《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变通规定》、《补充规定》等专门的民族法规为其体系的基础;二是以宪法和其他法律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为其体系的绝对逻辑结构;三是以涉及民族自治地方的所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为其体系的相对逻辑结构。狭义的民族区域自治法,通常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个法律文件。”[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结合本国特殊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时期,在处理民族问题时采取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民族区域自治法就是落实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部专门的法律规范。民族法学体系在产生之初,其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核心内容是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其基本的构成内容就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民族区域自治法居于民族法学体系的核心地位。当前,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和落实还需要进一步的司法解释,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的落实,都是我国民族法学研究必须关注的问题;在不同的民族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在中国现实转型期,如何根据地域特点、历史特点和民族特点完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中所遇到的各种民族关系的调整,是民族法学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而开展对民族法学的研究,对于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民族自治地方的贯彻落实,对于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全国范围内正确实施确实关系密切。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研究已经形成基本体系。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有利的条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历程,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研究的重要现实依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0余年的实践,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很多方面还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做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这就需要在民族区域自治法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协调好民族地区之间、民族自治地方和中央的利益关系。﹙2﹚我国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形成了研究民族法学的专门机构和科研人员。我国从民族法学学科的提出到建立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研究民族法学的教学科研队伍,很多高校设立了民族法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所有这些,均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储备。﹙3﹚我国已经出版了多部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法研究的专门著作,这些都已构成了民族法学研究的有利条件,为民族法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目前,民族法的规范文件表现形式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法律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散杂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规定;国家立法机关在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统一法律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殊情况采用专门条款做出的特别规定;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为执行宪法和法律在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的行政法规时,考虑到少数民族的特点采用专门条款做出的特别规定;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专门制定的有关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单行行政法规;省、直辖市制定的有关本辖区内的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依法制定的补充或变通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体系。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诞生以来,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出台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已经初步构成了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干,使得民族区域自治法在民族法学体系中不仅是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民族区域自治实践是民族区域自治法进一步完善的现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2001年2月28日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修正。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已历经29年,如何进一步细化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如何调节中央各部门与民族地区之间的利益、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等,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监督等环节都遇到了很多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实践材料,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不同的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处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有的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的处于奴隶制社会中、有的还处在深山狩猎状态,不同的民族发展阶段不同。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如何根据少数民族的地域性、民族性、社会发展阶段来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权利,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改变他们陈旧的生产生活方式,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些都需要因时、因地制宜。根据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特点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还需要做大量的细化工作,切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都是丰富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法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社会治理条例篇9

              ---和平街道朝阳社区

近年来,社区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以营造"有温度、有温情、有温馨"的基层党组织微治理为目标,不断加强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把党的基层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围绕“大学习、大检查、大规范、大提升”活动,现将党建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打造“微”课堂。将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与新媒体运用相结合,利用“朝阳天下”微信公众号,推送《条例》应知应会知识、学习型党支部和学习标兵风采信息60余条,实现党员及时浏览学习资讯、了解《条例》知识、接受党性教育;组建党员学习微信群,发送学习资料90余篇,共享视频课件及ppt30余件(次),指导党员开展“线上”互动讨论,使学习教育延伸到“掌心”和“指尖”,实现优质资源充分共享、党员之间互学互鉴。

用活“微”宣讲。邀请党校讲师、优秀支部书记、在职党员等紧扣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为主题,为各支部党员宣讲18余场次;以支部为单位,对《条例》的有关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对组织设置、基本任务、工作机制、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进行了强调,她要求全体党员要进一步提高对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思想认识;使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深入领会《条例》精神,全面掌握《条例》内容,增强贯彻执行《条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确保不走过场、不走样。

开展“微”活动。党总支指导各党支部开展“五个一”系列微活动,抓准抓实对《条例》的学习成效。以支部为单位,掀起一波《条例》学习热潮,进一步唤醒党员理想信仰和党员意识;开展一次典型示范教育,邀请社区内优秀党员传授学习经验,以先进榜样激励党员奋发学习;实施一次志愿服务,组织支部书记入户帮助患病卧床的党员学习《条例》重点内容;召开一次座谈会,听取党员们对《条例》学习等情况的沟通交流,以及日后学习的意见建议;举办一次知识竞赛,用比、学、赶、超的方式带动和引领其他党员共同认真学习《条例》。

二、以强化基础基本为支撑,着力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统一思想,规范党内生活。建立健全党内生活制度,规范党内生活,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定期召开主题党日活动;重大事项和重点问题按照“四议一审两公开”程序,严格落实民主决策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利用支部自创的“列席督导制度”、“党员日常量化管理考评”、“三单一图一表一展”、“支部项目”、“党情图”等载体,让党员充分活动起来,让党内生活变成一种规矩、一种习惯。

创新思维,发挥带头作用。社区党总支始终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中。规范党员设岗定责机制,分别将党员纳入网格管理和网络管理中,在原有的“楼院网格”和“网络支部”的基础上,推行线上“党员e家”、线下“党员一家”,强化运行党员管理。并按照“一个支部一个网络阵地,一个党员一个信息档案”的思路,客观的记录党员在“党员e家”和“党员一家”开展的三会一课、党费收缴、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党务活动的基本信息。

拓展思路,传递最强声音。为深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社区依托“四化党建”把区域内关系互不隶属、层级高低不同、领域多元多样的各类组织有机联结起来,着力构建目标一致、协同发展、服务大局的共同体。在工作开展中将“五心之家”党建品牌提档升级,共同探索实施了四个主体“三个一”工作法和党建“区域链”工作体系,将支部建在区域链上,用主体引领坚持区域内的党组织在区域链上同频共振,形成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共驻共建、共治共管的局面,打破党员奉献在岗位的模式。按照“区域发展在哪里,党员就服务在哪里”的工作思路,使党员在区域链上显活力。

取得成效,建强组织体系。通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做到用完善健全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标准“刻度”从严管理党员,使广大党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员意识、党性原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了党员带头、各方参与、共建和谐的社会管理生动局面。以丰富的活动、多样的元素为载体,丰富了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拉近了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居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增强了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实现了融合党建新思路,构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开创了社区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三、以落实重点任务为检验,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把抓好基层党建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全力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凝聚街道、社区、社会三方力量,把抓好基层党建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服务辖区群众,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社区按照"结合实际、突出特点、便于服务"的原则,在办公楼一楼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配齐全办公设备,设置党的建设、民政低保、劳动保障等服务窗口,抽调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群众评价好的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和亮牌服务。同时,依托在职党员进社区群众服务活动,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微公益服务行动",将社区党员志愿者、单位专业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居民志愿者等整合组成8小时外的服务小分队,采取集中服务与分散服务、定期服务与日常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结对子"帮扶社区特殊家庭,引导辖区党员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

社会治理条例篇10

一、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为切实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宣传周活动活动,防止流于形式,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经党组会议研究,成立了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加强了组织领导,将综治宣传周活动摆上重要日程,并与我会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明确了主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直接抓,形成了一个从上到下,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综治工作体系,并落实了责任制,纳入了年度目标管理。

二、统筹安排、精心部署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宣传周活动前期,进行统筹安排部署,对宣传周活动的组织领导、活动内容、活动重点等作了明确规定,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要求,使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点突出

(一)县总工会围绕职工队伍稳定的根本目标,明确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积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不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广泛利用宣传栏、标语、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的知晓率。

(二)宣传完善“大调解”工作组织网络,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推动“大调解”工作深入开展的经验和成效;充分发挥“大调解”工作体系作用,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经常化、规范化,从源头上预防和建设矛盾纠纷的经验成效和典型事例以及“大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作用的情况。

(三)认真处理职工来信来访。4月份,县总工会共接待处理职工、农民工来信来访26人次。来访主要反映的问题包括:请求法律援助、法律法规政策咨询、困难帮扶等几方面内容。经县总工会积极协调处理,基本上都得到了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