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电影的发展十篇儿童电影的发展十篇

儿童电影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3:01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1

1、电视广告满足儿童认知世界的需求

有研究表明,1岁以前的婴幼儿就会对电视节目产生兴趣,尤其是反复播出的歌曲和广告。到了3岁以后,大多数已经能看懂儿童节目。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注重感觉、善于记忆,接受能力强,而声画并茂、短小精悍的电视广告正好符合儿童的这些性格特征,因此大多数儿童都比较喜欢观看电视广告并受到其影响。其实,儿童看电视的过程也是认识事物的过程。丰富多样的电视广告凭借其精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吸引着儿童,从一个侧面打开了他们认识世界的窗口,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这从他们可以随口背诵出的广告语,甚至会将广告词惟妙惟肖地应用到生活中就可以看出来。

2、电视广告丰富儿童的情感和生活

许多优秀的电视广告会根据儿童自身发展的特点,运用多姿多彩的广告世界丰富儿童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例如,奥妙全自动洗衣液广告当中姚晨和小男孩的“世界末日”到“世界乐日”的创造性演绎就给其他小朋友带来了欢乐。这则广告商业气息不是特别浓厚,它教育儿童要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以便于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也会模仿电视广告中小男孩的行动,开动脑筋就会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重要的是还能带给其他人快乐。这些寓教于乐的电视广告是儿童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并且儿童有时也需要超脱现实中的情感和生活,在广告提供的幻想世界中尽情玩耍和游乐。

二、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1、电视广告助长儿童消费心理的盲目攀比

我们平时会经常看到一些以儿童充当模特的电视广告,这些广告由儿童表演,更容易使儿童产生模仿心理。其中旺仔牛奶有一则广告是这样的场景,妈妈带了两罐旺仔牛奶去学校看自己的儿子,广告中的儿子强调自己最爱旺仔牛奶并且幸福地喝着,而其他同学投来羡慕的眼光。虽然广告所要表现的只是品牌,但是儿童可能为了和广告中小男孩取得相同的“炫耀”效果,就会让父母模仿广告中母亲的举动,建议家长为自己购买旺仔品牌的牛奶或是希望他们也去学校为自己送礼物。显然,广告的诱导使儿童之间产生互相攀比的心理,他们害怕自己不如别人,经常会学习广告中儿童的选择来满足表面的虚荣。由此可见,电视广告借用其极强的心理冲击力吸引儿童,极大地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甚至助长了儿童消费心理的盲目炫耀和攀比。

2、电视广告消磨儿童努力拼搏的人生价值观

有些电视广告利用文具、食品、药品的大肆宣传诱导儿童逃避现实,鼓励他们使用什么或是吃下什么,一切烦恼就会迎刃而解。学习嘛,不用担心,使用点读机,哪里不会点哪里。身体嘛,好解决,来块士力架,马上变得力大无比。孩子们穿上增高鞋或是喝下什么,不仅能够长高,体育功课门门都会考第一。其中,广告表现得也非常夸张,只要消费了某种产品,困难立刻消失,而心情瞬间也会变得愉悦起来。类似于这样的广告,对没有分辨能力的儿童来说,是特别容易造成误导的。我们暂且不去追究这些东西是否真能解决问题,有没有欺骗儿童的嫌疑,但这种片面的物质单因素宣传会导致儿童认为问题和困难都是外部原因引起的,把本是应该努力拼搏获取的幸福归功于消费某种产品,长期以往这些信息会助长孩子们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心理,而不去面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电视广告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我们应该挖掘其对儿童成长的积极影响,充分利用好广告资源。而电视广告对儿童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我们所要努力地是让儿童远离误导,积极营造健康的广告环境。首先,家长作为监护人,对儿童应该进行有效地引导,教育其客观对待广告宣传,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广告人创作广告要符合儿童心理,慎重地选择广告表现形式,提高电视广告的艺术水平,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然后,管理者必须加大对广告的执法力度,完善与广告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监督其遵守公认的道德准则,保证广告的真实可信。最后,媒体的把关作用也是尤为重要的,媒体应该不断净化自身,改善传媒环境,担负起社会责任感。无论如何,电视广告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应该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与探究。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2

《三毛流浪记》《红星闪闪》《霹雳贝贝》等这些众所周知的儿童电影曾是几代人重要的集体记忆,然而,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儿童电影却日渐衰落。现在要找一部能够给孩子看、孩子喜欢看、孩子看了有收获的儿童电影故事片,成了许多家长的难题。如今,儿童电影正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发展的希望在哪里,需要怎样的努力才能推动儿童电影的发展,正成为社会日益关心的问题。

儿童电影的制约因素

许多专家一致表示,“好剧本少”是儿童电影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当年专注于一部儿童电影剧本而常年蹲守学校,七下江南,四年打磨,心无旁骛。”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林阿绵指出,儿童电影生产由“计划”转“市场”之后,对人才和资金等资源的整合能力反倒下降了――现在很少人或公司愿意创作儿童电影剧本,就算有意愿,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有限,缺乏对当前孩子生活的深入了解和艺术把握,以成人心态揣度儿童心理,直接导致剧本的创作水平持续走低。另外,他指出当前的剧本内容同化、题材单一、空间狭窄,缺乏对广大儿童生活和心灵的关注,不接地气;而且孩子年龄不一样.需求也有差异,需要做好剧本定位。

阻碍儿童电影健康发展的又一重要问题――市场“看不到”。我国每年大概拍摄40至50部儿童电影,其中1/10质量比较好,但缺少专门的人员或机构进行市场宣传和推广,就谈不上院线支持,更谈不上让中小学生知晓,所以能够上映的儿童电影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儿童电影都在“压仓库”,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部电影在儿童节期间被拿出来放了一两场,票房也很惨淡。这也是儿童电影还不适应市场化的表现。另外,儿童电影票价较低,儿童观影时间又集中在周末及节假日,因此即便走进了市场,放映公司还是不愿放,也放不起。总之,在出品人缺乏宣传推广、放映人又顾虑利润的状况下,儿童电影很难“到达”市场,“到达”观众。

儿童电影需寻求突破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3

[关键词]动画电影;道德教育;真善美

动画电影是儿童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不仅因为动画电影具有的特殊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动画电影始终蕴涵着浓厚的人文情感,始终追求着真善美,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本文所讨论的动画电影主要是中国原创动画电影,“电影动画的英文为‘animation’,是当今世界上对于与真人饰演的电影相对应的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统称,是英文中一种比较正式的称谓。电影动画的形象和背景是用绘画、雕塑等美术手段创造出来的,用逐格拍摄的方法摄制的。”①动画电影是把动画艺术通过电影这个载体展示给观众的,与动画电视相比较,动画电影具有主题单一而明确、时效短而紧凑以及影院特有的视听效果等特点。动画电影的观众主要是儿童,这里所讨论的儿童泛指整个身心尚未成熟阶段的个体,包括幼儿期、童年期和少年期三个年龄段的人群,动画电影的道德教育主要作用于他们。儿童道德教育内容的选取必须是基于儿童的视野和活动所能及的范围,必须是儿童世界里的东西,并非指用成人具体而复杂的道德标准来规范儿童的思想和行为。

动画电影以形象的夸张、丰富的想象、情节的趣味以及简单表象下蕴含的人生智慧和哲理吸引着儿童观众。其中动画电影特有的表现形式契合了儿童心理的发展需要,并以儿童的视角和认识习惯进行表述,是儿童喜爱动画电影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知道,儿童对于世界的认识,首先通过丰富的图式和美妙的声音来感受世界的神奇,动画电影作为视听艺术诉诸人的视觉与听觉,能产生比单纯的文字或故事更强烈的感官刺激。动画电影中人物或动物造型生动,语言幽默、动作诙谐、个性突出,背景音乐欢快活泼,充分彰显电影艺术的魅力,便可以为儿童带来独特的视听审美效果和无穷的乐趣,极大地激发儿童对动画电影的兴趣。利用儿童喜爱的这种形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因为“道德内容的传递不宜用强制灌输的方法,而要借助生动的教育活动,在传递社会规范时发展道德水平,在发展道德水平时又传递给儿童新鲜的道德内容。”②除了动画电影中的美术、音乐元素外,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也是符合儿童心理认知特点的形式之一。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最突出的特点是“泛灵论”倾向,“儿童时期的泛灵论乃是把万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③。儿童在欣赏动画电影时他们不会认为动物说人类的语言是不能接受的,不会认为神仙的法力是荒诞的,相反可以培养儿童对事物的情感和想象的能力。动画电影的这种道德教育功能比起成人威严刻板的说教方式更受儿童的欢迎。

除了动画电影活泼可爱的表现形式外,优秀的动画电影的核心永远是关注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以及诚实、勇敢、自信、拼搏、坚强等都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这些道德品质是儿童喜爱动画电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儿童的心灵是纯真善良的,他们向往善良、和平、正义、胜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提出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他的回答是:“感动他们的应该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在的”④。动画电影作为一种传递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对于儿童道德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追求真善美的品质的人(动)物形象,动画电影就会缺乏生命的张力,更不能打动儿童幼小的心灵,人性中这些最美好的品质,也是最能激发儿童积极进取、勇于拼搏、敢于挑战、不畏艰难、乐观面对生活的动机。因此,动画电影要紧紧扣住真善美的人文关怀和幽默风趣的动画特点,这是优秀动画电影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为儿童是用爱的心灵和好奇的眼睛来观照他周围的世界,“只有那些由主体的整个心灵选择出来的与自己类似的和相通的事物才能使主体获得审美愉悦”⑤,儿童在接受真善美的事物时是一种审美情感的经历,亦是道德教育。优秀的动画电影,正是以其反映的人文关怀精神如春雨般滋润着儿童的心灵。如果动画电影不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不论其外在表现形式有多么的丰富精致,都不能算是好的动画电影。可见,动画电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饱含的人文精神是儿童接受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

既然动画电影具有道德教育的功能,那么动画电影又是如何对儿童实施道德教育?我们从动画电影的创作角度和儿童作为道德受众者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动画电影的创作角度来研究。首先,全社会都应关心儿童的道德教育,重视动画电影对儿童道德发展所发挥的作用,特别是从事动画电影创作的专业人士更需要有热爱儿童、善于洞察儿童心灵世界的情感,应该以自己童真般的生命动力为儿童创作真善美的美好世界,以儿童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感悟真情,从教育理性的高度实践对儿童的深爱和对社会的责任,将自己的理性和情感融入动画艺术创作中去,努力创作出儿童喜欢的好作品。而这方面的优秀人才在我们国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特别是具有动画综合素养的人才更是稀缺,很多创作人员是学绘画或动画专业出身,对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从未接触过,缺乏一定的儿童观指导,在创作时难免成人化,不能很好把握儿童心理特征,这样即使动画视觉效果做得再好,也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道德认知的需要。因此,只有具备了综合素养的专业的优秀创作队伍,动画电影的创作才可能形成规模和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其次,动画电影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确定必须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需要。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选取素材和立意,如果选取内容不考虑儿童的年龄段、不考虑儿童的认识水平,主题的确立不考虑人文性和时代性,儿童是很难从中获益的。选取内容时还应注意不论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素材,只要有利于儿童身心和谐发展都可以尝试去创作,从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发现素材,使其内容和思想可作为宝贵的资源与动画艺术融合,创作出儿童喜爱的作品。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故、神话、民间传说等许多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可以大量挖掘适合儿童动画电影创作的素材。再则,角色的创作上应体现优秀的人格形象,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儒家思想的仁义与道家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对理想人格的描述。在创作动画电影文本时,要对传统文化中陈腐的清规戒律给予舍弃,结合时代精神,与儿童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展示一种积极向上、文明开放的文化理念,道德教育自然渗透到儿童的潜意识里。我们过去创作了许多深受儿童喜爱的动画电影,如国产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这些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都具有儿童喜闻乐见的动画表现形式。最后,要善于向动画电影发达国家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动画技术和创作理念,不墨守成规,大胆吸收,但不是完全模仿与照搬,创作出适合儿童审美需求的动画电影。

当下有人提出中国动画电影在创作选取题材时,主要是按照“文以载道”和“寓教于乐”的要求来考虑,他们认为这样中国动画一开始就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娱乐形式,“乐”是手段,“教”才是目的。笔者认为,一味强调动画电影的趣味性、娱乐性而忽视思想性、教育性或者反过来仅仅强调教育性而忽视影视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都是不可取的。那种认为只有像国外动画那样重娱乐轻教育才是正确的发展模式,一谈动画电影教育功能就是有意识形态问题,显然缺乏一定的理性思考。其实问题的根源不在动画电影是否需要发挥教育功能,而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教育目的只要是引导儿童道德认知的正确发展,完善个体的人格,有利于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所选内容适合儿童身心发展,文明健康积极向上,又为何不可“寓教于乐”呢?只有将动画电影的娱乐性与教育性有机地结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会有利于动画电影的发展与繁荣。

从儿童接受动画电影道德教育角度来分析。我们知道对儿童道德教育来说动画电影属于社会性外在刺激,社会的外在刺激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具体实现。“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儿童作为一个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就表现为道德品质,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⑥儿童在动画电影的作用下,同样会发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知识的传授在儿童早期是必要的”⑦。从心理学分析,人的认识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儿童在观看动画电影时就是对动画电影所展示的内容和思想的一种认识。“一部动画片与少年儿童的关系可以归纳为这样一条线索:动画片的形式美――刺激――儿童的审美器官――儿童的审美器官通路――儿童产生审美体验――儿童感受动画片的内在美。”⑧通过外在的感官刺激,促使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把电影传输给自己的信息进行感知,通过表象、概况,分析不同的动画形象的性格特征,然后判断出哪些人和事是需要认同的,哪些是需要反对的。儿童的心灵都是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的,我们和儿童交流时常常会听到他们说电影中的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看到电影中出现“好人”时就兴奋激动,看到“坏人”时就紧张气愤,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对待不同形象持不同的态度。这样他们就逐渐认识到倚强凌弱、损人利己等行为是错误的,是不道德的表现,而乐于助人、不畏艰险等是正确的,是道德的表现。不难发现,儿童会从动画电影中概括抽象出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逐渐内化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实践这些道德规范。

如今,由于电视、网络的普及,儿童在有意无意间接受了太多的成人化信息,童真似乎过早地消逝。当孩子的世界常常被并不适合自己的影视内容占据时,作为儿童喜爱的动画电影是不是应该有所作为呢?笔者认为,目前学界不乏关于动画理论的研究,但缺少实实在在的动画电影创作。只要留意一下我们近几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就不难发现,当下国内动画电影出品数量很少,优秀的动画电影更是很难一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努力做好做强动画电影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动画电影创作不要被“中国风格”已过时或我们的技术落后等议论所干扰,要敢于放开手脚,大胆地吸收他国动画的成功经验,大胆地从我们传统文化中和经典动画中汲取营养,丝毫不用担心用了外国的技术就没中国特色,也不用担心有了中国文化和表现形式(水墨、木偶、剪纸、皮影、汉像砖等)就是落后和保守。谁能说用传统水墨制作的动画电影就一定没有三维的动画电影好呢?就过时呢?

我们勇敢地承认当下动画电影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我们也欣慰地看到我们的动画电影正在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大胆创作,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动画电影产生,以期让优秀得动画电影不断发挥儿童道德教育功能,这也是动画电影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之一。

注释:

①薛锋、赵可恒、郁芳:《动画发展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页。

②⑦刘晓东、卢乐珍等著:《学前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页,第230页。

③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46页。

④曹文轩:《草房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第276页。

⑤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16页。

⑥王振宇:《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4

关键词:教师;引导;电视;策略

中图分类号:4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5-0009-03

目前,多数教师不同程度地夸大了电视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并认为儿童看电视是在家里,引导儿童正确收看电视是家长的责任,忽略了自己在引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学校是儿童接受集体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对儿童进行学校教育最直接的实施者,所有作用于儿童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学校生活中各种教育活动都要通过教师与儿童的直接或间接交互作用去实现,教师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及对儿童的影响是其它任何社会角色(包括父母)所不能替代的。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教师在儿童成长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与价值。引导儿童恰当收看电视,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正确认识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探讨掌握引导策略是发挥教师作用的基本内容。

一、电视对儿童发展的有利影响

电视是声音、图像、色彩、动作一应俱全的媒介,电视内容形象、多样、通俗,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娱乐性,这对注意力容易分散、知识经验不足、理解能力差的儿童来说,极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传播的信息也更容易被儿童接受。电视节目,尤其是儿童喜爱的动画片,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给儿童提供了强烈的感官刺激,带给了他们快乐[1]。

1.电视的教育功能。

电视的功用具有双重性,一是娱乐性,二是教育性[2]。电视的教育性表现在它提供了世界各地的信息,扩展了儿童的视野,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现在,许多电视节目得到了细化,根据不同的儿童年龄段制作的如学科知识讲座、科技专题节目、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等节目,对于儿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开发儿童想象力、培养幽默感等有较强的教育意义。电视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符合儿童个体学习行为的心理学模式。

2.电视能培养儿童积极的道德品质。

人类的正义感、是非感、审美感、羞耻感等诸如此类的心理以及道德与良心、伟大与崇高、鄙俗与渺小等人格的形成与产生,都离不开大众文化的教化。儿童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是通过简单的重复、模仿、有意练习和与坏习惯作斗争等方式获得的,而电视为儿童重复和模仿提供了具体的“榜样”。有些儿童喜爱的电视节目都包含着惩恶奖善的情感,这一点与儿童的价值观相契合,可以就此净化心灵,宣扬真善美,对培养儿童积极的道德情感有很大好处。

3.电视促进儿童语言学习。

儿童时期是人类语言获得期,儿童的语言学习包括对一系列声音的识别、再认和重现,以及对语法规则的理解等。电视以其标准的发音、悦耳的音乐和生动的画面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声音的识别、再认和重现的机会,经过模仿和理解,有利于儿童获得语言。

二、电视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

1.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

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通过一定量的体力活动促进身体发育,一些孩子因看电视时间过长,运动过少,体质下降,甚至造成身体肥胖。上海市健康教育所在该市10所小学及幼儿园中就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和造成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由于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肥胖中,长时间看电视是一个突出因素[3]。另外,当前的技术手段尚不能彻底清除辐射等有害因素,长时间看电视对正常发育的儿童视力影响很大。有些家长放纵孩子看电视,以致干扰了孩子吃和睡的生活规律,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和疲倦,造成就寝时间的推迟和睡眠障碍,严重的会引起神经紊乱。

2.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有强烈的模仿倾向,而且区分信息的能力很弱,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几乎没有区分能力,对其行为与其后果的联系也不甚了解,电视的形象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包含了现实和虚构两种成分。对缺乏辨别能力的儿童来说,看电视易使他们陷入现实与虚构混淆的局面,因此,经常发生一些悲剧。一些不适合儿童收看的电视节目容易导致儿童榜样选择的偏差,而使其行为失范[4]。受商业利益驱使,电视节目良莠不齐,一些暴力情节、过于渲染的超人能量,易导致儿童行为上的攻击性。儿童单独过多地看电视,会影响儿童的性格,使他们缺乏正常的情绪、情感,经常限于孤独虚幻之中,这样的儿童长大后容易成为心理不健康的人。

3.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收看电视是一种单向的活动,不能引发人际间的社会往。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不能及时了解儿童对某个节目的反应,儿童也不能与主持人或屏幕上出现的各种角色进行交流。儿童日复一日的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的结果得到的只是替代性、间接性的生活经验,丧失了较多的进行社会比较和社会适应的机会,这样不仅会削弱儿童与父母、与同伴的亲密关系,还可能导致儿童人际关系的冷漠,情感的冷淡,从而形成偏执、狭隘的心理。

三、引导儿童收看电视的策略

电视是人类接收信息的一个直观的形象窗口,是一种传播的媒体,它向人们直观地报道生活现象和艺术现象。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影响也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科学地对待电视教育,就可以使儿童充分吸收时代产物的营养,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1.寻找引导时机。

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价值。儿童收看电视是儿童的生活内容之一,指导儿童合理收看电视是服务于儿童生活的必要内容。在学校生活环节中,教师应关注儿童的言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寻找合适的教育契机,比如儿童课间谈起近期电视节目,或者儿童说起自己的某知识、技能来源于电视,或者本班教室的电视使用等,教师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儿童的认知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可以平等谈话者的身份加以引导,如果儿童反映的是大部分儿童的状况,教师就有必要组织班内讨论了。

2.组织关于怎样收看电视的讨论。

有主题的讨论是了解儿童内心世界、引发儿童问题的基本形式,儿童是讨论活动的主体。在明确主题后的讨论过程中,应注意教师的参与策略,参与策略是指教师通过什么方式去干预与影响学生的讨论活动。教师对学生活动不同程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参与策略实现的。这些参与策略从教师间接隐性作用到直接显性作用发挥的角度依次主要有:不注意、注视、微笑、身体接触、身体力行、提供材料、平行活动、角色参与、言语提示、讲解、演示、范例、语言强化、物质强化等。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教师的行为看成一个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上教师都可以找到自己参与方法的相对位置。至于采用哪种具体的参与方法应根据儿童活动的不同内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不同水平与差异、儿童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境而定。当儿童讨论内容恰当、情况理想时,应多采用间接隐性的参与方法;如果儿童讨论脱离主题或不够深入时,教师应以平等活动角色参与、言语提示等相对比较直接的参与方法控制讨论过程。另外,教师不能急于得到自己想要的讨论结果,应特别注意儿童讨论过程中思维的连续性问题,对于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与认识应该表示接纳与认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发进一步的讨论,还可以暂时中断讨论,安排思考探究内容,选择合适的时间再进行进一步的讨论,直到基本达成共识。

3.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

通过讨论儿童已经在认知上解决了怎样收看电视的问题,但对儿童而言,认识和行为之间是比较遥远的,他们往往是说得到做不到。这时就应该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用以巩固与练习他们的认知与行为。比如可以在班级中设置的电视,管理权可交给儿童,开始时他们可能管理不好,甚至出现还不如以前的状况,这是很正常的事。此时进一步的引导非常必要,只有进一步的引导才能帮助他们形成习惯,形成行为的准则。另外,教师一定要与家长沟通取得配合,以实现儿童在家恰当收看电视的实践锻炼。

4.指导家长掌握引导方法。

首先,建议家长帮助孩子选择收看内容。幼小的儿童可以看一些有助于语言开发的节目,同时,选择一些主题单一、色彩鲜艳、配乐优美、时间较短的节目。稍大儿童可以选择一些既能满足好奇心,又能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节目,还可以选择科普性质的内容,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开发了智力。其次,要求家长帮助孩子控制收看时间。专家建议,每次看电视以不造成疲劳为宜。3岁以下的幼儿不宜看电视,12岁以下的儿童不宜长时间收看电视。因此,要适当控制连续看电视的时间,特别是青少年,以1~2小时为宜[5]。家长应和孩子一起订出具体的收视时间,并严格执行。再次,要求家长与儿童一起收看。家长与儿童一起看电视有诸多优势,如便于控制收看时间,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收看习惯,引导儿童正确认识电视中的内容,加强家长和儿童之间的交流,增进亲子感情,对儿童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等。第四,指导家长广泛培养儿童兴趣。要培养儿童的某种爱好,如:绘画、音乐、舞蹈、体育等,养成饭后散步的习惯,使儿童避免过度沉迷于电视。鼓励儿童和同伴交流,扩大儿童的社交能力。家长要为儿童提供时间、空间和必要的材料去玩。应该在儿童生活中安排适当的身体运动,注意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第五,看电视时养成良好习惯。看电视不要离屏幕太近,电视机的亮度适度,注意音量,看电视后做眼保健操,不要让孩子躺着或坐在地板上看电视,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也不要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

参考文献:

[1]孙云晓.动画片、孩子的童年伴侣[J].父母宝贝,2005,(9).

[2]刘靖.让电视成为教育孩子的帮手[n].河北青年报,2005-11-8.

[3]崔亚新.看电视时间.中国人口报[n].生殖健康周刊:2004,11,26.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5

【关键词】儿童电视广告儿童消费行为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电视、报纸等媒介的普及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电视广告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视野。儿童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电视媒介对儿童的成长发育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消费行为和购物习惯,也影响着中国父母们的消费习惯,小到家庭日常用品,大到家庭的购房或买车等消费行为,这些影响因素也得益于电视广告的传播作用。

本文试图从以儿童为消费群体的电视广告出发,结合社会学原理,通过对儿童的消费心理特征分析并简单阐述电视广告对儿童消费行为的影响,从中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文中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儿童。根据《广播电视儿童广告准则》的规定:儿童是指12岁以下的所有小孩。因为本文讨论的广告目标受众是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根据我国《广告审查标准》第三十七条说明:“儿童广告,是指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①

一、中国儿童消费行为现状

中国的儿童消费者占有较大比例,构成了一支庞大的消费大军,他们消费能力惊人,不仅表现在家庭日常用品的消费上,更重要的是在大人们选择购物时也常把儿童的因素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

(一)中国儿童有自主消费权

在中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独生子女数在家庭中也越来越多,他们在家庭中地位突出。儿童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长辈们给的零花钱,还有一部分是鼓励收入,比如自己获得的奖金。由于儿童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消费商品时所需要的现金是由其父母长辈来支付的,当然,他们的父母长辈也会参考他们的消费愿望,征求儿童的消费意见,做出购买或不购买的决定。

(二)儿童消费的心理特点分析

儿童消费心理的形成是在消费社会中逐步学习来的,今天的中国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对家庭购物习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进而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

1、儿童对商品的喜欢与否更多地取决于商品的心理满足效用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儿童除了需要食物、居住之类的生理需要之外,他们还想获得安全感,被爱和爱别人,归属感,想独立、想成功。希望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强烈的好奇心,有驾驭的欲望,追求欢乐和刺激。儿童心理特点除了这些共性之外,男孩和女孩还略有不同。作为未成熟的男子汉,男孩希望借助某种有力量的象征来表现自己对力量的渴求。男孩喜欢与各种挑战较量时产生的勇敢的感觉,并借此展示自己的勇气;女孩则可能是受到母亲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对美的追求,对魅力的向往,喜欢扮演母亲的角色以满足表露母性情怀的欲望。②

2、儿童消费者自我控制能力差,购买行为容易受外界影响

儿童没有成熟的自我意识,选择商品的能力很差,其产生消费愿望或购买商品的时候,主要是参考别人的消费行为,模仿他人的消费方式。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父母、同伴、商家,特别是电视广告的影响。广告,特别是电视以声音、图像的结合、较高的收视率等独特的优势对儿童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3、儿童的购买行为主要受感情动机的影响表现出冲动性和不稳定性

求新、好胜、好奇等都可以促成儿童的购买行为,如服装的新奇样式、赠品、动画卡通形象类的糖果等等,都可引起儿童强烈的购买欲望。

(三)电视广告影响儿童消费行为的因素

电视广告是儿童获得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影响儿童对商品的认知和情感,并影响儿童的购买行为。目前大量商业信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专门针对儿童群体进行宣传,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形成自己消费价值观。

二、广告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消费行为的影响

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具有自身独特的消费心理,并直接影响其消费行为。

(一)学前儿童2-5岁③

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对电视广告上的人物和信息有肯定的态度,会认为是真实的并且可靠的,喜欢看有儿童参与的电视节目和广告,他们在观看广告时注意力非常集中,专注于产品的颜色、形状等显著的特征。如果是对他们吸引力强的产品,学前儿童很难抵制诱惑,他们会采取策略让父母购买产品以满足自己的消费愿望和消费需求。

(二)小学早期5-8岁

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在观看儿童电视广告的时候,注意力仍然很集中,开始具有早期的购物消费行为,大多喜欢冒险,认知能力相对以前大大提高。如果喜欢某一产品的广告,注意的持续时间会更长。

这阶段的儿童想象力非常丰富,如果儿童电视广告具有故事情节,就能很快吸引该年龄段的儿童,一旦需求产生,就会产生购买欲望,在自己经济有限的情况下,他们的消费行为会由父母陪伴购买转变为自己独立购物。

(三)小学晚期8-12岁

学前晚期的儿童更重视电视广告中产品的细节和质量,他们能够逐步区分电视节目和商业广告,并明白商业广告的说服性目的,他们喜欢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比如体育和电影明星等,爱好有社会功能的产品。尽管儿童的消费行为会在青年和成人阶段继续发展,但是到12岁时儿童的消费行为已经基本完善。

三、电视广告对儿童消费行为的正负影响

儿童阶段是人的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个体获得态度、价值、需要、交往技能及其它能使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品质的过程③。儿童不是孤立发展的,儿童的社会化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儿童电视广告作为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一个方面必然会对儿童的社会化产生影响。

儿童观看电视广告所形成的对广告商品的态度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方面,是儿童准备参与社会生活,成为一个商品社会的合格成员的必经发展,它所引发的儿童认知、情感和行动意向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一种重要心理和行为现象④。

(一)正面影响

第一,电视广告满足了儿童对信息的要求,各种广告还通过介绍不同商品的特征及识别方法,提高儿童的辨别力,促进儿童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成熟。

第二,丰富儿童生活,带给儿童愉悦感。广告的世界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优秀的广告制作精美、情节动人,不仅具有较强的促销力,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些广告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审美感受能力,丰富儿童的生活,让儿童在广告提供的幻想世界中尽享欢乐。

第三,电视广告能够加速儿童消费的社会化过程广告,增强儿童社会交往意识。

(二)负面影响

第一,广告极大地刺激了儿童的购买欲望,由此助长了儿童炫耀、攀比的心理。

第二,广告促使儿童养成奢侈浪费的习惯。广告的作用就是使人们自愿地掏腰包,尽量地多花钱。面对广告的强大诱惑,一些儿童很难控制自己的花费,从而易养成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

第三,广告可能误导儿童,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广告为了实现其既定目标,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手段来吸引受众,例如恐怖广告、荒诞广告。严重时还会误导儿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妨碍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对负面影响的修正

第一,就广告主而言,应在广告中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避免误导广告的出现,克服电视广告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第二,广告人作为广告作品的具体制作者,对广告的最后呈现形态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广告人在制作广告,尤其是儿童产品广告时,应慎重选择广告的表现形式,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的诉求方式。

第三,媒介既是广告信息的载体,又是广告信息的机关,还具有把关人的作用。因此,媒介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对广告进行严格的监督与审查,对于不健康的广告,拒绝播出。

第四,家长作为儿童的监护人,责无旁贷地应对儿童进行教育与指导。对儿童表现出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应及时加以纠正,引导儿童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都应参与关注儿童的行动,不仅是电视广告的制作者和者,在媒介日趋完善的形势下,中国儿童消费行为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广告的传播作用和方式,因此,全社会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广告环境。■

参考文献

①褚霓霓:《广告法实例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90-91

②陈树婷、曹立人,《儿童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过程探讨》[J].《人类工效学》,2005(11):62-63

③吴艳青、程永高,《浅析电视广告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3):84-86

④张俊华,《试论广告传播对儿童消费心理的影响》[J].《大庆社会科学》,2005(4):54-55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6

因此,针对大众媒介时代的到来和影响,人类不再消极应对,而是寻求主动出击,提出了媒介教育和媒介素养两个核心概念。媒介教育与媒介素养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有研究者指出媒介教育是媒介素养实践领域中的重要概念。通过探究媒介教育的性质、价值取向、对象、方法、路径及国内外媒介教育的发展状况,我们会认识到,媒介教育具有人本主义和新教育的性质,兼具保护、准备和快感等多元价值取向,它在对象上是一种全民教育,在跨度上是终身教育,在渠道上是立体教育,因此,在方法上应采取体验教育,在讲求学习的迁移与意识的启蒙的同时,重在授人以渔。

以上的观点对于电影媒介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这是因为作为媒介教育之一的电影媒介教育在对象上是全民教育(而不是专门针对学电影的大学生),在跨度上是终身教育(而不仅仅是小学、中学和大学),在渠道上是立体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场所,还包括院线观影、学校观影、互联网观影等观影方式),在方法上采取体验教育(因为电影媒介的形象直观性,更容易让受众全身心地浸润其间,实现充分的体验教育),在讲求学习的迁移与意识的启蒙的同时,重在授人以渔,即重在教会受众能够从电影的视听语言等形式分析入手,进而可以理解电影媒介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主题意蕴乃至意识形态,形成理解和批判的能力与方法。

以下我们就来分析媒介素养养成与电影媒介教育特别是少儿电影媒介教育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媒介素养养成是近年随着大众媒介崛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源在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以及与受众产生的复杂的互动关系。鉴于媒介素养不断变化的本质与使用情况,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索尼娅利文斯通(SoniaLivingstone)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是在各种媒介语境下近用、分析、评判和创作信息的能力而媒介素养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一种媒介所能完成之事。而本文则侧重从电影媒介素养的养成角度,来探讨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与媒介素养养成。

受到皮下注射论和子弹论等媒介影响论的影响,过去的媒介教育工作者多倡导保护主义的教育模式,美国学者波兹曼提出了著名的童年的消逝,即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岁孩子的智力水平。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媒介教育工作者提出超越保护主义。例如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在他的《超越保护主义》一文中概括性地指出,上几代媒介教育工作者大多建立于一种保护主义的教育模式,力求通过媒介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如今,由于这种教育模式缺乏对青年人接触媒介经验复杂性的了解,也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应对急剧变化的媒体环境,所以,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批评。因此,今天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强调多种媒介多元共生的外部生态、媒介与受众复杂互动的关系,不再将少年儿童视为被动接受的一方,同时,强调了面对大众媒介迅猛发展的事实,疏胜于堵。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作为大众媒介之一的电影媒介教育也被纳入到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制中,这在欧美发达国家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中学也开设有媒介研究课程。例如,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的中学就增设了电影研究和媒介研究课程,这一课程也进入了全国性的考试范畴。此外,媒介研究也已成为澳大利亚部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具体包括摄影、印刷媒体和电视方面的课程。事实上,美国学界也一直注重将电影教育融入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九所大学增设电影专业,而到80年代,美国开设电影教育课程的高校已经增至一千余所,并且仍然保持增长的势头。值得注意的是,其目的并非仅在于培养专职的电影工作者,而是将电影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融入大学文化教育的综合体系之中,从而帮助高校学生掌握新世纪影像文化多维的视听思维方式,掌握更为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对电影内容的判断、评价能力和运用影视媒体的能力。

而在我国,在1922年中国少儿电影的开山之作《顽童》以及之后的少儿电影创作,均秉持寓教于乐的传统教育理念。而与之相关的少儿电影理论与批评,清楚地看到少儿电影在教育少儿方面的直观形象的优点,提出了儿童本位的影片、儿童教育的电影片、儿童电影的观众细分等观点。而激进的左翼少儿电影理论与批评家们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苏联儿童电影创作体制保障、儿童电影创作内容所具备组织动员和教育鼓舞之作用、用儿童电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等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是在体制、组织和机制上保证了少儿电影的创作、生产,如1981年儿影厂的设立,以及设立后每年国家在政策、资金和发行等方面给予的倾斜与资助。各级党和政府以及新闻媒介也在不断呼吁重视电影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在中小学中实行电影媒介教育。事实上,中国的儿影厂是世界上第二个专门为少儿创作电影的电影机构,在中国少儿电影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同时,中国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电影的媒介教育功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均旗帜鲜明地提倡电影媒介教育,特别是针对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

作为媒介素养养成中的一种重要种类,电影媒介素养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为例加以说明。

(一)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主体是少年儿童,要建立适合他们年龄阶段观看的片目库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主体是少年儿童,因此,深入研究和确定少年儿童的内容分层就十分重要。事实上,儿童概念的提出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法国学者阿利埃斯在其《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中认为,从中世纪末期以来,父母逐渐开始鼓励小孩与成人分离,以儿童及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为中心的新的家庭观发展起来了。将儿童时期视为一个最特殊的人生阶段,这个观念自此扎根于现代西方思想之中,并席卷世界,成为无可动摇的价值观。美国学者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认为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儿童这个词归结为意指一类特殊的人,他们年龄在7岁到比如说17岁之间,需要特殊形式的抚育和保护,并相信他们在本质上与成人不同,那么,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儿童的存在还不到400年的历史。的确,如果我们完全用一个普通美国人对儿童这个词的理解,那么童年的存在不超过150年。因此,我们可以说,儿童的发现是人类社会走向进步与文明的标志之一。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少年儿童的年龄界限的上限为18岁。首先来看一下联合国和我国对少年儿童的年龄规定。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第一条为本公约之目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规定: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陈永明主编的《儿童学概论》中认为我们所说的儿童包括:学前教育的对象---婴幼儿(0-6岁),小学教育的对象---少年儿童(6-12岁),中学教育的对象---青少年(12-18岁)。综上所述,一般认为的未成年人主要是指18岁以下的人群,而在这一群体中,又因为其生长发育的阶段性不同以及现在全世界主流的学制划分,具体分为三个阶段:0-6岁称之为幼儿阶段,一般对应为幼儿园阶段;6-12岁称之为儿童阶段,一般对应为小学阶段;12-18岁称之为少年阶段,一般对应为中学阶段(包括初级中学:12-15岁和高级中学:15-18岁)。

据此标准,国内主流的儿童文学理论界将儿童文学分为三个层次幼年文学是为三岁至六七岁的幼儿(幼儿园阶段)服务的文学。童年文学是为六七岁到十二三岁的儿童(小学阶段)服务的文学。少年文学是为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少年(中学阶段)服务的文学。因此,在进行少儿电影教育之前,一定要将少年儿童对象清楚地分开来。可以学习少儿文学中的读者对象的三个层次和少儿阅读中的阅读分级制度,即针对儿童和少年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接受水平,制订不同的阅读内容。在少儿电影界,也应该按照受众对象年龄的差异进行区分,如张之路在《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中认为在中国大陆,儿童电影是一个总体的概念性习惯用语,在这里谈到的儿童在实际中包括了幼儿(学龄前、小学低年级)、儿童(小学中高年级、初中低年级)、少年(初中高年级和高中)三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儿童电影也就是以这三个年龄阶段儿童为受众的电影。显而易见,虽然他们都属于未成年人的范畴,但在这个十几年的年龄段跨度里的未成年人,无论从生理或心理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别。他们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结构,对生活的认识程度、判断能力,对艺术的欣赏趣味等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也有将为3-12岁儿童观看的影片称为儿童电影,将为13-20岁青少年观看的影片称为青少年电影。

以上的这些区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的观影需要。我们今后的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意识要进一步加强,不能笼而统之的只是面对普泛的少儿观众进行电影教育,而要针对少年儿童受众的年龄、接受水平等进行细分,如针对儿童的观影和针对少年的观影侧重点不同。如果将拍摄给儿童看的儿童电影给少年观众看,少年观众会觉得不过瘾,而将拍摄给少年读者的影片给儿童观众看,儿童观众又会觉得看不懂。因此,针对少年儿童观众因为生理心理差异而导致的观影内容的差异,就更加需要懂得电影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各种专家的共同参与,就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适合观看的电影进行分级指导和片目确定,最终建立适合他们观看的片目库,然后有的放矢地根据少年儿童不同的年龄层次和需求进行观影片目的选择。

(二)少儿电影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少儿电影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指适合少年儿童观赏的电影资源,正是这些电影资源构成了少儿电影教育的基础,其内容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是指少儿电影,根据2005年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定义:为少年儿童拍摄的故事片。即从培育儿童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本身的精神需要出发而拍摄的、适合他们的欣赏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影片。这种影片的创作,一般都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和智力特点,从选材、构思到艺术表现的整个过程,都注意作品有益于儿童,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并为他们所乐于接受,儿童片的儿童,不是指题材范围,而是指服务对象。因此,少儿电影即以少儿为本位的电影,拍摄者以少儿为本位,根据少儿的接受心理、接受水平和能力而拍摄的影片,这样的影片很多,如《小兵张嘎》、《鸡毛信》、《我的九月》、《寻找成龙》等。而少儿电影的数量虽然与拍给成人观看的数量相比较少,但其绝对数字也并不少,截止到2008年,中国少儿电影已经拍摄了五百余部,有一百五十余部共荣获国内外各种荣誉达五百余项,其中59部在世界上25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电影节荣获一百二十多项,显示了中国少儿电影的实绩。这些少儿影片中有很多经典之作,可以作为面向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的重要观影材料。此外,除了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拍摄的优秀的少儿电影也可以成为中国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的观影材料。

广义是指除了以少儿为本位的少儿电影外,还包括其他适合少儿观看的电影,这些电影未必是创作者专门给少儿拍摄的电影,但因其内容与少儿生活、思想有联系,也会成为适合少儿观影的影片。这样的电影也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教师电影。有研究者将这类电影称之为教育电影,而我认为将之称之为教师电影更准确。因为这种电影类型的表现主体是教师,反映的工作场所是学校,其中最主要塑造的还是教师形象,这也是教师电影与儿童电影的叙事立足点的不同,即特别突出这种电影类型的电影表现的主体是教师,反映的工作场所是学校。代表作有陈凯歌1987年导演的《孩子王》,吴天忍1991年导演的《烛光里的微笑》,何群1994年导演的《凤凰琴》,杨亚洲2002年导演的《美丽的大脚》,郑克洪2007年导演的《我的教师生涯》。除中国外,外国的教师电影有伊朗电影《黑板》、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美国电影《音乐之声》、《霍兰先生的乐章》、《弦动我心》、《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心灵捕手》等等。除了教师电影外,其他适合少年儿童身心观看的优秀的电影作品,经过把关审核后,均可以成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教育的重要的观影资源。

可以说,作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教育的电影本身就具备认知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等四大功能。作为一种形象直观的艺术形式,电影自诞生之初就承担着寓教于乐的重要使命,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后,电影已然由最初的街头小玩意变成了今日的第七艺术,具备了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技巧,同时也已成为了当今时代的时代话题的主要制造和讨论的场域。如2015年侯孝贤导演的《聂隐娘》,就引起了社会各界观影者的不同反响,话题围绕着艺术与商业、历史与虚构、看得懂与看不懂展开,挺派和倒派争论的不亦乐乎。除此之外,陈凯歌的《道士下山》、郭敬明的《小时代4》等也均引起了相关的社会话题。电影已经成为了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一个公共话题的制造者和生产者,成为了一个时代症候式阅读的样本。作为媒介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的电影在这个时代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素养教育的电影资源,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只要是适合少年儿童观赏的优秀之作都可以承担起媒介教育的重任。

(三)少儿电影教育的场所可以形成三个层面的联动互补

首先是最初的家庭。家庭是少年儿童生活和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也是他们最初亲密接触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极为深远。以前我们呼吁家庭中父母要重视亲子阅读,就是强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和教育,而阅读主要是针对纸媒介而言。随着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的发展,我们要呼吁家庭中家长要陪伴孩子亲子观影,也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面对汹涌而来的电子和数字媒介,宜疏不宜堵,同时要积极介入,多陪同孩子一起观影,逐步教育和培养孩子对于电影的理解和批评能力。同时,这也要求家长应具备电影媒介素养,这样才能够引导孩子观影并且具备初步的理解和批评能力。

其次是少年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学校。首先是教师应具备电影媒介素养,这样才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组织学生集体观影、观影后教育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电影媒介观。因此,可以在师范院校乃至于非师范高校中开设电影媒介教育课程,让未来的教师们自己具备良好的电影媒介素养,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很好地引导学生。同时,我们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学生在校期间的集体观影、撰写观后感、老师点评提升的模式不要轻易的弃之如蔽,应该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有新的发展。如现在随着校园多媒体的发展,校园观影也越来越普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优秀的影片,观后可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学生对于所观影片的反馈,教师在其中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电影媒介素养。

最后是少年儿童最终要走向的社会。除了少年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家庭和学校外,社会也是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宣传等手段保证少年儿童接触的电影媒介环境的良好;另一方面,各个大学研究院所的电影专家、电影编剧和导演可以积极介入社会和学校,经常通过讲座、演讲、上课等形式普及电影媒介教育,为少年儿童了解和认识电影做普及和提高工作。只有真正实现了少儿电影媒介教育场所中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方联动互补,才能为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空间。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7

[关键词]儿童电影;价值观;票房

我国儿童电影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取得不俗的成绩,诞生了一批有着强烈时代气息的影片,诸如《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这些彰显着时代特色的电影,具有紧凑的故事情节、较强的感染力,因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堪称佳作的经典。但进入80年代至今,我国儿童电影进入了一个漫长的低迷时期,鲜有票房、口碑俱佳的作品问世。相对而言,同一时期,美国儿童电影以强势的姿态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其出品的《星球大战》《et》系列电影将美国儿童电影逐步推向了高峰。近些年,美国儿童电影制作愈加精良,《指环王》《哈利·波特》系列以及《冰河世纪》等动画电影,更是让美国儿童电影处在一个无人企及的高度。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儿童电影面对美国的强势冲击,形势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找出我国儿童电影的不足之处,汲取西方国家电影制作的精髓,对我国儿童电影的发展有着必要作用。但是,如果不考虑本国特色,一味学习好莱坞制作方法,也会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笔者结合我国文化特色,从中美两国文化差异入手,以当前热门电影《哈利·波特》为例,解析了两国儿童电影的异同,以便从中获取经验,为中国儿童电影找到文化坐标,有助于其真正的健康发展。

一、《哈利·波特》剧情和拍摄手法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是根据英国小说家J·K·罗琳的畅销小说改编拍摄而成。全部电影共分为七部,其中《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曾经于2002年获得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获最佳配乐提名、最佳艺术指导提名、最佳服装设计提名。在此后的十年间,《哈利·波特》系列每拍摄一部,均能获得不俗的票房,且曾多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各种提名,也因此培养了一批跟随其长大的忠实“粉丝”。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始终围绕一个名叫“哈利·波特”的孩子展开故事。这个孩子从一出生就拥着与众不同的身世和离奇的经历。伴随着哈利·波特的成长,故事也一步步展开,每一部影片都是一次探险。整部电影历时10年,是美国当前最具号召力的系列电影,在儿童电影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影片讲述了哈利·波特,从一个有些羞涩、有些胆小的小男孩儿通过种种冒险的经历,成长为一个英勇果敢、并打败邪恶的魔师,最终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的故事。在整个故事的描述过程中,伴随着哈利·波特一起成长的,还有他的伙伴赫敏和罗恩。由于故事中涉及神奇的魔法学校、奇妙的魔术技能、邪恶的魔法师等具有童话色彩的场景和情节,从第一部电影拍摄起就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骑着扫帚飞、变成隐形人……这些童话故事中出现的情节,栩栩如生地浮现到大屏幕上,无疑是一种视觉的享受、精神的冲击。而整个观看电影的过程,就是一个抛开尘世、尽情想象的过程。当哈利·波特踏入魔法学校的那一刻,每一个观众都感同身受地跟随着这个小男孩开始了冒险之旅。由于哈利·波特成长之初并不完美,他有着普通人身上所具有的性格弱点,比如怯懦、胆小等,因此一定意义上,哈利·波特的精神世界就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哈利·波特的性格缺点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看到哈利·波特如同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因而,《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儿童题材的电影,它亦吸引了广大成人的目光,是每一个成人的成长之路。

二、美国儿童电影特色

——注重感官刺激,培育儿童想象力

无论是《小鬼当家》《星球大战》《哈利·波特》还是《侏罗纪公园》《巧克力梦工厂》《冰河世纪》,亦或是根据中国故事改编的《木兰从军》等,美国儿童电影中的海阔天空的想象力和无处不在的幽默无疑是吸引观众的制胜法宝。以《哈利·波特》为例,通向魔法学校的火车,魔法学校中的餐桌、会飞的扫帚、童话中的巨人等,每一个场景都是想象力的凝结,每一个场面都是神奇的再现。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甚至达到了不分年龄和国度,去掉语言因素,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孩子看到这些画面都会开心、惊讶的程度。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8

关键词:儿童电视广告;小学生;负面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0-0025-03

一、问题提出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广告审查标准》第三十七条对儿童广告作了简要规定:儿童广告,是指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与演示内容的广告。儿童电视广告是以电视为媒体发送的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对儿童使用的产品进行广告,如儿童玩具、儿童食品、儿童服装等的广告,可能是儿童演示,也可能是成人演示,或者是成人儿童共同演示;二是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这种广告中的产品不是专门为儿童生产的,但以儿童为主角演示,主要是利用儿童形象做广告。[1]

当前电视已经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05年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显示,少年儿童接触最多、最广泛的媒体就是电视。[2]儿童电视广告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每个以儿童为目标市场的公司都绞尽脑汁地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去创造能够吸引儿童的电视广告,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采取了诸多措施解决问题广告,但是屡禁不止。

二、儿童电视广告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以粤东某地区为例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包括两部分,一是三到六年级的小学生300名,二是小学生家长75名。收回有效问卷:学生253份,家长65份。调查发现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的消费行为、价值观、日常行为以及语言方面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1.儿童电视广告对小学生消费行为的负面影响

(1)刺激小学生的消费欲望

当前儿童产品日新月异,形形的儿童电视广告刺激着儿童的消费欲望。调查发现只有25%的小学生没有买过广告中介绍的商品,60%的家长表示孩子在商场里会倾向于选择他见过的广告中的商品,有半数以上的家长表示孩子会经常模仿电视广告中的语言和动作来请求家长给他们购买相关的商品。

(2)导致小学生产生“纠缠的力量”

调查显示,80%以上的小学生承认自己纠缠过父母购买在电视广告中看到的商品的经历,当恳求无效时,70%以上的小学生还会选择吵闹的方式来“纠缠”。

(3)养成过度消费的浪费行为

当今社会,广告大肆赞美消费的好处,许多儿童电视广告在宣传新产品时,也在向儿童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消费与满足是时尚与品位的象征,而勤俭有节制的美德则被鄙视与唾弃。调查显示,60%的小学生表示“用不用我都会让爸妈给我买”。当拥有了某种产品时,只要有新的功能、新的口味、新的刺激、新的包装、新的名称、新的样式出现,原有的产品就变得不再具有价值,追求潮流、追求新鲜的刺激导致他们多次反复购买。

2.儿童电视广告对小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1)使小学生形成享乐主义价值观

很多儿童电视广告对于儿童的消费至上意识不厌其烦地引导,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强化了儿童的享乐倾向。小学生正处在一个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界信息的辨别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差,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调查显示,45%的小学生表示很想拥有“能让学习变成很容易的事的点读机”。将近65%的小学生表示向往电视广告中的那种奢华生活。

(2)使小学生形成物质主义价值观

调查显示,90%的家长认同“广告使他们的孩子产生攀比心理”,60%的小学生表示买东西就要买最好的、最贵的,将近90%的家长认同“广告中有许多庸俗的语言和行为将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念”。

(3)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形成独霸意识

在儿童电视广告中,经常出现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的场景,这让本身就在家中娇生惯养的孩子们,更加加重了他们的“小皇帝”、“小公主”情结。调查显示:50%的小学生喜欢自己独享拥有的东西,只有25%的小学生选择与自己的伙伴一起分享。

3.儿童电视广告对小学生行为及语言的消极影响

(1)儿童电视广告可能给小学生带来错误的行为指向

一些小学生对电视广告中模特的潇洒动作无限神往,甚至还亲身去实践,最终造成无可挽救的悲剧。例如,《广告大观》在1997年曾有一个报道《模仿广告动作走样,印度一男孩丧生》,讲到可口可乐的一个电视广告片――一名年轻人脚缚弹性绳索从高高的悬崖上跳下,准确地从崖下一辆卡车上抓起一瓶可口可乐――导致两名印度儿童模仿,最后都不幸身亡。可口可乐印度分公司只得停止播放这则电视广告。[3]

(2)儿童电视广告可能给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带来偏差

大多数小学生都觉得广告中的语言有趣,加上他们具有很强的语言模仿能力,所以广告中的一些语言很容易被他们记住和模仿。调查显示:50%以上的小学生学会了很多广告语言。儿童电视广告中有许多不该让孩子们过早关注的成人化语言,这对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另外,许多广告人都喜欢进行语言创新,借用、篡改成语、古诗、俗语的做法非常普遍,一些小学生由于长期模仿广告中的词语和语句,干扰了他们对语言的学习。

三、原因分析

1.广告本体方面的原因

(1)儿童电视广告自身的特点

①儿童电视广告的表现方式吸引儿童。电视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将语言、色彩、图像、动作、音乐等媒体形式融为一体。儿童电视广告短小精悍,冲击性强,表现方式形象、生动、富于变化和节奏,强调立即的视听反应。这些特点正好与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善变的性格特征和注意力时间较短的特点相符,所以儿童电视广告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②儿童形象易于化解人们对广告的警惕。天真、可爱是儿童的特性之一,在儿童形象的影响下,人的警惕心理会下降,会对儿童电视广告投入更大的信任,特别是对认知水平还不高的小学生影响更大。

(2)当前的电视广告环境

随着电视的迅速普及,看电视的小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看电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儿童专业频道内经常会大量地、多次地、重复播放儿童电视广告。

2.广告主体方面的原因

《广告审查标准》规定:“儿童广告必须有利于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有利于培养儿童优秀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品德。”[4]当前违反这些规定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广告主为了追求自身最大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一些儿童电视广告虽然不违法,但内容低俗,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广告客体方面的原因

(1)小学生自身的原因

小学生具有好动、好玩的特性,他们喜欢看动态有趣的东西。调查显示,不喜欢看儿童电视广告的只有18%。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思维方式简单,对电视广告缺乏判断力和自我防御功能,极易受到影响和暗示。调查发现近八成的小学生选择“广告中的人攀高、跳水,很好玩,很刺激,有机会我要试试”,这也证明了儿童电视广告对小学生的行为和语言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2)父母的长期缺席

调查发现,由于现代生活压力大,有将近一半的家长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采用隔代抚养或者保姆管理的方式,他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经常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看电视的家长只有9%,当儿童电视广告中出现一些刺激且危险的动作、大肆宣传消费和不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错误的词语语句时,家长并没有起到及时引导和控制的责任。80%的家长不具备媒介素养和广告素养,有些家长虽然意识到儿童电视广告对孩子的侵害,但没有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当孩子在物质上有需求时,60%的家长都会选择尽量满足他们。

4.其他方面的原因

(1)学校教育的原因

学校作为对小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场所,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很多学校没有意识到儿童电视广告对小学生的不良影响,调查发现,只有10%的学校和14%的教师会偶尔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2)儿童广告相关法规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许多规定都比较笼统,执行主体不明确,有关部门的权利、责任、利益不清晰。在管理细节上,规定模糊,操作性差,特别是针对儿童的广告问题,只涉及了一条“广告不得伤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对于什么样的广告行为属于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并没有明确的标准、界定和解释。[5]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广告审查标准》中,虽然规定了什么样的儿童广告不得,但这些规定都缺乏执行标准。《广告法》中对儿童广告标准的规范也缺乏相关的规定。[6]这样就导致了广告违法行为频频出现,却难以被及时有效惩处。

(3)儿童广告监管制度的不足

我国现行的《广告法》和《广告管理条例》对广告的监管手段缺少明确的法律规定,导致执法力度不严。此外,《广告法》对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儿童广告处罚上只规定了民事责任,相对于违法广告的危害而言,处罚偏轻,达不到警戒的目的。[7]广告监督机关的广告审查以事后审查为主,即事后监管,对广告的监测、检查都是在广告后进行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和被动性。在发现不良儿童广告时,其损害事实已经发生,因此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的行政处罚只能起到事后教育、惩戒的作用。

四、关于儿童电视广告的思考

1.父母的教育引导是基础

家庭是儿童道德教育的摇篮,是他们最早接受教化的场所。

首先,家长要纠正观念。小学生在对物质的追求上缺少自律,加之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爱都表现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所以容易形成一种无止境的消费倾向,这些会影响到小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因此,家长必须改变“重视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不重视孩子心理发展”的这种错误观点。

其次,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父母是小学生首先学习的对象,他们在认知水平、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影响着孩子。小学生的模仿力极强,所以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从生活中培养孩子养成好的消费习惯。

再次,家长要及时进行引导和控制。小学生长期模仿广告中的不健康语言和动作,其价值观等都会受到影响。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做好把关人,适当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就广告内容及时引导,以消除不良影响。

2.学校的正面教育是核心

首先,学校要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学校应担负起教育责任,从根本上保护小学生免受儿童电视广告不良信息污染。

其次,学校要及时纠正错误扩散。学校教师要通过与儿童的相处及时发现错误的苗头,对电视广告在儿童中间引起的“攀比风”、模仿错误的行为和语言等现象进行及时教育和纠正。

再次,学校要多开展课外活动。学校平时可以为学生多开展一些有益的业余活动。通过培养小学生对这些活动的兴趣,从而转移他们对媒体的过度依赖。

3.儿童广告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保障

国家要尽快完善《广告法》和《广告管理条例》等一切广告法律,使这些法律体系中关于儿童广告的规定更加明确、具体。作为广告行业主管机关的各级工商部门,应在相应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大对儿童广告的监管力度。平时要加强对儿童广告的监测,认真对待有关儿童广告的投诉,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

4.提高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是关键

在广告狂轰烂炸的今天,媒介素养是我们在使用媒介时必须具有的素质。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极易受到广告的负面影响,所以更需要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首先,学校要积极联系家长。教师要积极倾听家长的意见,了解学生在媒介接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与家长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方案。其次,家长要配合学校教育。家长要主动了解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计划,包括媒介素养教育计划,在生活细节中配合学校实施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儿童电视广告的诉求对象分析[J].学理论,2012(10):175.

[2]张洪生.广告与儿童发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45,146.

[3]刘云峰.试诉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影响[J].北京广播学报,1994(6):56.

[4]邢艳玲.电视广告与儿童心理[J].绥化师专报,2002(9):58.

[5]朱少山.试论儿童电视广告的法律规制[J].商业时代,2006(33):11-12.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9

[关键词]电视节目;农村学龄儿童;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朱学文(1975—),男,湖南双峰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e-mail:。

电视起初进入普通人生活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看电视可以帮助儿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提高学业成绩、丰富儿童的课余生活。不过,随着硬件设施的全面普及和覆盖,儿童看电视所花的时间有不断增多的趋势,电视逐步成为影响儿童发展最重要的传媒之一,其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不少学者猜测,五彩斑斓的商品广告可能会强化孩子的物质欲;而长时间看电视,会使儿童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难以体会真实的世界,变得被动和缺少想象力,难以体会到读、写、做等有益活动的乐趣,甚至会妨碍他们玩耍,对培养孩子的想象、表达、交友、手眼配合等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以及儿童的学业受到影响。

不过与此相关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国外有研究证实,那些经常收看教育节目的儿童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儿童发展教授阿莱莎·休斯敦对孩子从电视上学到的东西进行广泛研究,发现每天看两个小时电视的学龄前儿童比不看电视的小孩学业表现更为突出。[1]有人据此认为,电视下长大的孩子会比以前不在电视下长大的孩子更聪明。电视同时作为孩子们接触较多的传媒,收看电视可以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有利儿童智力的发展,也可锻炼儿童的反应能力、想象力等。同时有研究指出,沉湎于电视节目会给儿童的成长带来很多不良后果。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行为模式的精神病学家杰夫里·约翰逊教授对受试者看电视的时间进行详细的统计,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超过1小时,其成年后产生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将增加1倍。在英国,患精神疾病而住院的14岁以下儿童人数已猛增50%,全国学龄儿童已有3%患了严重的抑郁症。英国学者认为,“电视文化”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西班牙《论坛》周刊说,成千上万的西班牙儿童是伴随着儿童电视节目成长起来的,看电视已成为西方儿童除睡眠外的最主要活动。过多观看电视造成了孩子不喜欢活动、好斗、词汇贫乏、心理不平衡、追求消费、学习成绩下降等后果。美国研究儿童发育和行为的专家认为,如果一个儿童在一周内看的电视节目超过了10个小时,①就会限制他(她)的思维活动范围,影响他(她)与人交流的语言能力,并且缺乏创造性。更有心理学家声称,“电视是我们这个时代未被认识到的最大健康威胁,对终日不愿出门的儿童构成了众多方面的健康风险”。

尽管国外相关研究在数量上已成规模,但得出的结论仍然是不确定的。此外,同城市地区一样,我国农村生活的时代特点和大众媒介的商业化倾向,使得电视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功能也在不断扩大或拓展,过去人们对此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况且,已有的研究大多以西方国家为背景,几乎没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求证的尝试。而我们知道,不同背景下的电视节目和观众都较以往有很大的差异。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a县5所小学262名学生收视状况的调查以及对其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状况的测量,希望经过统计分析,能明确以下两个问题:农村儿童收看电视节目的现状如何?电视对于他们的学业成绩的提高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何种影响?

一、调查过程

本研究采用测量、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收集第一手资料。笔者首先选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a县5所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的262名小学生为被试,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学生的智力进行了测量;其次,查阅了研究对象语文和数学两科历年期末考试成绩,分别标准化后求和,并据此求得学生两科成绩之t值作为学业成绩的量化指标。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因素(性别、学前教育情况、教育期望、收看电视的习惯)、家庭因素(父母的文化与职业、家庭经济情况、兄弟姐妹人数)等方面内容。调查对象中,农村儿童185人,为了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调查了城市同龄儿童77人,具体信息见表1。

在研究中,笔者假定电视是农村学龄儿童休闲娱乐的工具。因此,同时收集了可能影响学龄儿童游戏、阅读等状况的其他信息,如家庭成员的情况、家庭藏书量、个人的阅读习惯、到周边休闲场地的距离等。

二、研究结果

儿童电影的发展篇10

每每听到这样的表白,笔者都禁不住要在心底发问:既然是这么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什么不去做一些宣传与推广,以便让更多的老师和家长知道有这样的好书,让更多的孩子读到这样的好书,让更多的孩子甚至成人从中受益?难道不做宣传与推广就意味着图书品质上乘、优良,而做了宣传与推广就意味着图书品质低下,就意味着是在“恶意炒作”?

中国目前缺乏的不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而是对优秀儿童文学作家的宣传、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传播与推广。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与推广,不为家长和孩子所知晓、所了解,更不为世界所关注。我们的好东西没有很好地展示出来,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也因为好作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回报从而影响了后续创作者、出版者的积极性,形成了一种非良性循环。纵观世界儿童文学,凡是有世界影响力的当代作品莫不做了强力的传播与推广。以《哈利・波特》为例,图书、电视、电影、主题公园、玩具、服装……凡是能涉猎的,开发商几乎都做了尝试与探索,并取得了非常不俗的业绩。

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在杂志上发表或者以图书的形式出版以后,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把杂志或图书放在书店里、书摊上自然销售,这种自然销售基本上就是任其自生自灭,缺乏主动的、有针对性的、强有力的传播与推广,因而杂志和图书的销量一般来说十分有限。销量的有限决定了读者的有限,读者的有限也就决定了作品的影响力有限。一本销量为5000册的儿童文学图书,如果每册有5名小读者阅读,它不过影响25000名小读者而已(要知道中国有3亿多儿童),这本书再精彩、再经典,它的影响力又有多大?

中国儿童文学的载体一般就是图书与杂志,不能做到像发达国家那样进行立体开发,用电影、电视、动画、游戏、服装、玩具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来展示、表现与演绎儿童文学。因而,我们的很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只在儿童文学的圈子里有些影响,出了这个圈子谁也不知道。这种现象在最近几年有较大改变,但从整体来讲,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与推广实在是太弱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必由之路是――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多作强力传播与推广,以扩大其影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近几年,儿童文学界观念变化非常大,几乎达成了关于儿童文学推广的某些共识。可见,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与推广已到了一个非常时期、关键时期,已是势不可挡。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也是势在必行。过去的儿童文学推广观念(或者根本就没有这么一种推广的观念和意识)要作改变了,我们的儿童文学传播与推广真的是到了要大力革新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