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十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十篇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4:43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篇1

【关键词】实施;素质教育;途径

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和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中职学校要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来指导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各学科课堂教学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根据各专业各学科的特点,有侧重地强化某一方面的素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通过德育课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德育课程教学在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重点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法制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另一方面结合行业特点及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通过文化课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文化基础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中职学校应开设必需的文化基础课程,还应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综合性强、适应面广的基础性通识课程,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文化课程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社会实践环节。

(三)通过专业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因此,中职学校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突出专业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切实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为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除应保证学生有较高的文化起点外,还应着眼于学生掌握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使专业课教学内容上从面向单一专业工种扩大到面向行业岗位群,体现宽基础的特点。注意与相邻、相关专业课程的广泛交叉与渗透,以利于超越与创新。

(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技巧与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力求知识灌输和能力培养并重,不论是德育课、文化课还是专业课都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培养:1、重视思维方法训练。一方面提高构成思维诸要素的能力,如理解力、概括力和分析力等;另一方面提高思维的品质,如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2、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各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3、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关键。4、力求健康人格培养。中职学校素质教育要教会学生“做事”,但最基本的是促使其学会“做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精神并会与人协作共事的人。5、强化应用能力训练。在教学中,应注意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其培养人才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技术素质的突破口。由于实践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必须根据不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大纲、实施方案、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考核标准与办法等。对专业所需的最基本的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严格、规范、全面、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达到一定的等级水平,从而掌握从业必须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职业能力。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可采用现场教学、演示教学、教学参观,也可选择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地点可以设在实验室、校实习工厂或企业单位;时间上可灵活掌握,内容上可适当安排。这一特点说明实践教学是促进学生手脑并用、知行结合的关键环节,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如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应能力、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等,都应通过实践环节,在现场劳动和实际训练中逐步得到培养。总之,实践教学能够集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能力培养于一体,是中职学校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三、校园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辅佐途径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素质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巩固和扩大第一课堂素质教育成果的基本途径。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一)导向功能,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风尚;(二)育人功能,通过独特的潜移默化过程,使素质教育目标为学生消化、接受,从而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三)凝聚功能,借助广大师生认同的校园精神,建立和谐、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关系,增强师生凝聚力。

四、职业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桥梁

中职学生从校园走入社会,职业指导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指导实践中,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篇2

一、改变观念,明确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转变观念是深化教改的先导,传统的体育教育观,是以体质教育和运动技能教育为主,随着现代体育课程与实践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满足每个学生的教育需要、身体需要、道德需求、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素质。

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过程和身体锻炼过程,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培养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潜移默化的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成为体魄强健,身心健康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二、提高教师素质,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加强其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为了发挥体育教师这个最活跃,最具促进性、启发性,反馈性的教学媒体的作用,必须从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体育教学能力几方面重新构建体育教师的素质,使其不仅是信息源、媒介体,更重要的是催化剂、引路人、指导者,迎接时代的考验,体现其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指导地位。

重新审视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体育教学应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我们只有把“诱与引”调节到学生主体“思与练”的频率上,才能发生谐振,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才能使主体与主导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最优化地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保证体育教学价值的完善实现;才能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主体性的“和谐健康”的新人。

三、加强教材建设,调整、充实教学内容

现行大纲的教学内容设置体现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教学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运动技能、身体锻炼、快乐运动、心理卫生、青春期教育、饮食与营养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力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加强教材建设,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应走向“开放与放开”,要依据学生身体、心理、年龄等因素,实践能力的有序发展组织起来,注意学段、学年、单元的结构,并有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

首先,在加强基础知识、技能传授和基本能力培养前提下,心理使学生掌握那些现代社会所需的健身知识技能,为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和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全面的基础。其次,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适当引入生活体育、娱乐体育,改变竞技体育项目一统天下的局面,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优化教学方法,创建优良教学环境

科学地应用优化方式,实现“教与学相结合,以学为本;课内与课外结合,以多渠道实话;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开发大脑,培养科学精神。既有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了学生主体意识。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要有创建新型教学环境的意识。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与兴趣,提倡学生自评和互评,并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建立有利于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的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习惯和技能,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课外活动,使课内外一体化。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方法

成绩考核评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机制,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竞争的气氛,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从发展的眼光看,体育考核应人百分考核向结构考核、混合考核、个人化考核不断地过渡发展,最终实现个人化考核。从现实情况看,体育考核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的表现,变纯技术评价为技术的考查和技能的操作与实践的考核,变不利健康的硬性考核为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科学测试。在考核评价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层次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民众评价相结合。

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健身与健心都是现代体育教学中应该完成的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讲,健心与健身更重要。因此,我们应在体育教学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体育教学、心理卫生保健、医务监督相结合的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机制,解决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心理问题,保证学生受到全面健康教育,养成注重增强身心健康的锻炼习惯,使其心理得到终生保健,把学生培养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篇3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意义,阐述了德育学分制设计的基本内容,建立了大学生德育学分评价指标体系为大学生德育学分制的推行提供了可行方案。

一、实施大学生德育学分制的意义

(一)德育学分制是体现以德育为核心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四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显然,德育学分制是适应高校学分制改革发展,落实以德育为核心,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二)德育学分制是学生个体德育评估的现实要求

目前,大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过程中,智育较为重视,体育也成为学分制的一部分,而作为“首位”的德育却一直是软而虚,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瓶颈”。高校学生的德育实践环节尚未形成体系,对学生的德育实践评估方式量化评分,在知行统一的育人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学生个体德育评估呼唤德育学分制的实施。

(三)德育学分制是提高学生自觉接受德育的有效措施

由于高校德育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环节,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使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状况很难在真正意义上与学生的毕业推荐、学生奖惩挂钩,导致学生接受德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德育学分制以学分认定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德育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变管理为引导,促进了学生主动接受德育教育。

二、德育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德育学分的考核范围,应涉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理论学习、思想状况、行为表现、技能水平等。为此,德育学分制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两大部分:德育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相对应的学分分别称之为德育理论学分和德育实践学分。

(一)德育理论学分

德育理论学分是纳入理论教学的德育内容考核学分。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和有关要求安排一定的德育必修和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修有关课程,成绩合格者获得该门课程学分。从德育理论学分考核的适应范围来看,德育理论学分应包括“两课”教学、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毕业教育等内容。

(二)德育实践学分

德育实践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除课堂学习以外的思想政治素养、行为表现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评价的学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作了具体的规定,将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法制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学风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在设计德育学分制的评价指标体系时,本文将德育理论素养归类于德育理论学分的考核范围,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素质、身心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六项指标作为构建德育学分评价体系的内容,从思想道德素质、志愿服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文化艺术素质、社会工作能力、身心健康素质等六个方面建立评价体系。

每个指标的考核均由基本要求和加分项目构成,部分指标设有扣分项目。基本要求是德育培养目标对大学生的一般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德育水平及表现,基本要求划分为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分值,作为学生自我综合评定和集体评定的参考标准。加分项主要考核学生在素质拓展项目中的个性发展水平。扣分项主要考核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行为表现等方面的不足,内容涉及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品德修养、诚信与责任意识等。

三、德育学分制的实施

德育学分评定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健全组织机构

德育学分制的实施,首先要从学校体制上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形成由学校党委领导,相关部门参与,分层次管理的体制,推动德育学分制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思政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组成,负责起草、审定德育学分制实施方案,指导相关部门、二级学院开展德育学分的评定、审核及管理工作;成立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和团委组成的德育学分制管理中心,负责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和管理;二级学院成立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辅导员、专业导师、主要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本学院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工作。

2.坚持集体评议

随着学分制特征凸现,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功能弱化。但相对集中的教学管理与稳定的专业环境使同一专业的学生彼此之间比较了解,有利于开展公正、公平的民主评议。因此,应以专业为基础进行集体教育和评议。对于人数较多的专业,可按学生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况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评议,减少因专业人数多,学生相互之间不了解而导致评议不公的现象,同时也提高了集体评议的效率。

3.实施个人申报

对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素质拓展的重要经历和优秀成绩,实行个人自主认证、申报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素质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符合学分奖励条件的,可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申报。对于在校期间因各种原因受到了学籍、团籍(党籍)处分的,个人也应当如实申报,经专业和二级学院两级审核后确认,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扣除相应的分值。

(二)德育学分评定的程序

第一,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德育学分制及其管理办法,广泛宣传,指导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组织实施德育学分制。

第二,学生根据德育学分制的要求,对自己的思想状况、行为表现及综合素质进行自我评价,撰写学期德育总结,对照德育学分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评定自己的德育实践学分。

第三,各二级学院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指导各专业开展集体评议。通过组织召开各专业学生会议,审查学生自评结果,确定学生的德育实践学分。

第四,辅导员(导师)鉴定,再次对集体评议结果进行审核。

第五,学院汇总、审核,最终确定学生的德育学分。学生对德育学分评定有异议,可向学院德育学分制实施领导小组申诉。

第六,学校教务部门建立德育学分管理系统,对德育学分进行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2004.

[2]原国家教委.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S].1995.

[3]陈磊.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胡中锋,李方.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篇4

关键词:综合素质教育;职业能力;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成才的需要,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近年来,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大力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梯度课程体系模式和“模块固定、学分必修、课程选修”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深化综合素质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工程中的渗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创新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在深入研究并考察其他院校的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经验,突出财经类高等职业院校特点,面向学生的职业人生和终身教育,着眼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坚持科学与人文并进的原则,分析确定了学院学生应具有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法律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等内容。根据财经商贸类学生成才需要,突出强调了职业道德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和应用技能教育,把宏微观经济学作为学生必修课程,把心理学、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礼仪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作为选修课程模块,把学生品德考核分列入学生日常考核当中,旨在全力构塑起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竞争力。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将网页设计、个人理财、金融实物、营销实务乃至汽车驾驶作为课程内容,使各专业学生都有机会学习,促进学生跟上时代步伐,拓展职业技能。

根据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依照学生入学成绩差距较大,素质良莠不齐的状况,采用了“模块固定、学分必修、课程选修”的新型教学模式。即根据综合素质教育内容确定了“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教育”、“文学与历史”、“哲学与思维”、“艺术与审美”、“心理素质与职业生涯”“通用职业技能”、“经济与管理”、“数学与自然科学”、“体育与军事”九个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下设3-7门不同的课程,每个模块下的课程又划分为综合素质核心课(必修课)和综合素质选修课两种形式,利用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相应模块的教育。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照顾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在此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又发展了综合素质拓展项目和综合素质讲座两种形式作为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的补充,从而形成了含有综合素质核心课程、综合素质选修课程、综合素质拓展项目和综合素质讲座四个梯度的课程体系。

二、总体规划,系统实施,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塑

学院出台了由“综合素质教育基本原则”“综合素质教育基本内容”“综合素质教育实施途径”“综合素质教育保障措施”等七个部分组成的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为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系统的规划。以梯度课程体系的实施为基础,以职业综合素质的养成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职业综合教育,重构健全人格养成的课程观念,以诚信、尊重、合作、创新、敬业与创业等综合素质养成为基础,进行了现有课程的整合,并从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指导等方面加强了综合课程建设,专业教育中进行了人文教育的渗透。

实施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考核体系。为保证我院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综合素质选修课程和综合素质拓展项目开设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实施了《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证书》制度,测评学生综合素质成绩,颁发《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证书》,归入学生个人档案,开发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认证系统》,从而实现了综合素质证书认证的电子化、网络化。进一步制定了《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综合素质选修课管理办法》,加强了对综合素质选修课程的管理。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形成了全方位多系统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保证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程的整体实施。

三、引入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个性化成才提供条件

在综合素质核心课程和综合素质选修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综合素质拓展项目,从而建立了以核心课程为主、选修课程为辅、素质拓展课程为补充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是在充分挖掘学院教师特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小课堂,具有时间上和课程开设上充分的灵活性。学生需要,教师能开的课程可以每学期都开设,上课学生减少,教学效果差的课程随时取消。目前,学院已开出适应不同专业及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拓展训练课程39门,包含地理、艺术、人文、科技、体育等诸多领域,每学期参与学生不少于5000人,已成为学院育人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

践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和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综合素质教育模式,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将校园文化活动系统化,构建了包含文明道德安全法纪等主题教育活动,以“读经典名著”“观经典影片”和人文素质讲座为核心的人文教育活动,征文比赛、辩论赛、运动会项目、越野赛项目、书法大赛、各种体育、文艺比赛等文体艺竞赛活动,以学院“科技文化艺术节”“技能大赛活动月”“读书月”等学术活动为载体的丰富多彩的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等6大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活动组成的特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吉明.以《学会做事》为载体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第33期

[2]王军棉.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第6期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篇5

中国目前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很长一段时间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群众评价一所学校的优良都是看这所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考的分数多少。因此,大部分教师都把精力放在考试科目上,努力在这些科目上争高分,提高升学率。体育课程不是考试科目,不影响学生得高分也不影响升学率。因此,它们就被学校领导、教师所忽视或无视了。只要课开足了,有人上了就可以,至于课时上得是否充足,教师是否能够胜任这些学科的教学,教学任务完成得怎么样。这些情况许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没有时间或不愿意去过问和研究。4.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体育学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才能够胜任这些学科的教学。因此,造成许多教师不敢接,或者接了却没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在现今体育专职教师缺乏的情况下,许多学校领导在开齐课程的前提下直接忽视了这些课程的执行情况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二、改进体育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措施

体育教学的现状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加强这方面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根据上级要求,针对我镇体育的教学现状和实际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体育的教学管理。

1.坚持依法治校,改变教学理念。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观念改变了,才能够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重要性才能加强学习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增强依法办学依法治学的执法意识,做到严格执行国家的法令法规,对违规现象严肃处理。

2.进行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只有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才能够保证教师贯彻体育课程的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成。近几年,虽然县教育部门举行了不同层次的体育培训班,但是覆盖面还是较窄,而且理论性较强,许多教师由于底子差不能完全理解。所以,由镇组织举行一些针对性较强、覆盖面更广的培训效果会更好一些。

3.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保证教学质量。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下,近几年课程计划的制订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落实方面还不能完全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学校领导加强督查和考核力度,保证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

4.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向教学研究要质量这是各科目总体的要求,体育课程也不例外。只有教师的理论水平上去了,他才知道怎样高效率地完成教学内容。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当以中心小学为龙头,针对全镇教师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同时请教研室领导、专家进行指导点评。这样坚持下去,全镇体育的教学质量肯定会有所提高。

5.结合体艺“2+1”,加强能力培养。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举措。体育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最后质量的体现不应当是学生知道什么,而是学生会了些什么,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所以,各学校应当结合2+1活动和社团活动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篇6

一、树立“创新是教育的核心目标”的理念,坚持以创新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

所谓“教育的核心目标”,即教育的中心目标和教育目标的主要部分,是指教育目标中最重要的、支持其他目标存在的那一部分。因此,教育核心目标的重要性和支持性,决定了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着教育核心目标去运行,一切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教育核心目标。反过来讲,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必须明确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把教育的核心目标作为教育教学的方向和旗帜。

创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是教育的核心目标。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是落实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教育的核心目标决定着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力理应是课程的核心目标。

“创新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这一创新教育理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在教育中地位的提升,对提高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引领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方向,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向更高层发展等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一是从教育方向上,在中小学课程“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课程的核心目标和任务,防止中小学课程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偏离正确的目标,对于强化“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重点”的意识,改变“以知识为中心”去设计课程“三维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二是在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和教育评价等方面,有利于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力这一核心目标去开发课程,自觉转变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

因此,中小学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一定要树立“创新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创新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的意识,树立“为学生创新力而教育”“为创新思维而教”的理念,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力这个核心进行教育教学。

二、树立“人人有创新潜能”的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创新力是正常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力,它具有可开发和可塑造的特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人都有为寻求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努力从事创造的倾向,因而,创造力普遍存在于人间,是人的一种潜能。”[2]亚历山大・纳乌莫维奇・鲁克认为:“事实上,创造能力的素质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正常儿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善于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2]

中小学生的“创新”与成人的“创新”意义不同。中小学生的创新,一方面是相对社会来讲新颖、独特、有价值的创新;而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相对他们自己来讲新颖、独特、有价值的创新,也就是说超越他们自己的、前所未闻、前所未见的,就是创新。这是每一个学生所具有的一种潜能,也是每一个学生所能达到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摒弃“创造是精英专利”的观念,树立“人人有创新潜能”的意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改变那种偏重少数学生的倾向。

树立“人人有创新潜能”的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的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理念和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就要在“人人具有创新潜能”“人人是创造之人”理念的指导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深入开发与实施,让每一个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创新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树立“课程处处皆创新”的理念,坚持课程二度开发的原则

在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某些教师认为有的课程内容适宜开展创新教育,适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而有的课程则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不适合进行创新教育。这种认识是偏颇的、不全面的。陶行知先生讲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把这句话应用到课程上,可以这样说:“课程处处皆创新。”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蕴含着创新教育资源,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活动。这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需要我们在创新教育理念、意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有意识、自觉地去开发课程。

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就要在“课程处处皆创新”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坚持课程二度开发的原则,对课程中的创新教育资源进行深入开发,既要在内容上去深入挖掘课程潜在的培养学生创新力的资源,如挖掘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求变思维、求新思维等方面的内容,又要对课程教学过程深入开发,如教师“启发、引导、总结、提升”新型教育方式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创新”新型学习方式的形成,单一思维模式向创新型“求异、求变、求新、求优”综合思维模式的转变,激励创新的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的形成,以及民主、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的形成等。

四、树立“创新力是一种综合素质体现”的理念,坚持整体素质培养的原则

长期以来,人们对创新教育有两种片面认识:一是认为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搞小发明、小创造、小创意等;二是认为创新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主要是进行创造技法的教学。以上这些都属于创新力培养的内容,但是不全面,只是学生创新力培养的一部分。这种把创新教育“狭窄化”的认识,不利于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健康发展。

所谓创新力,是指人们首创、组合创新和再次发现的能力,是人的能力中最重要、最高层次的一种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创建“创造力投资理论”的创造学家斯坦伯格认为,“创造力不是单一能力或复合能力,它是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2]。

在中小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就要树立“创新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的理念,坚持整体素质培养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知识教育方面,除知识掌握的量,更重要的是知识获取的方法、过程,以及对知识的创新运用;在智力培养方面,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方面正常发展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发散、求异、求变、求新的创新思维方式;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一般能力的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在动机培养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喜欢探究、热爱创新等方面的动机,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在个性品质培养方面,除了勤奋、好学、认真、扎实、诚实等良好品质外,如兴趣、好奇、质疑、批判精神、持之以恒等这些创新的态度意识、精神品质,是创新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五、树立“创新是有层次的”理念,坚持培养基础素质的原则

生活中处处需要创新力。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用新方法、新点子、新思路去解决。所以说,人人都需要提高自己的创新力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同时,创新是有层次的。1912年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的内涵是“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在这里,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造新东西”的简单缩写,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前所未有的发现。前所未有的发现,即独创。这是创新的最高层次,是“无中生有”。

(2)重新组合的知识。重新组合的知识,即“综合”。就是把原来的几种知识联系起来成为一种综合知识,或者把一种知识拆分成几部分,然后以新的形式将这些部分重新联系起来成为新的知识。这是“有中生有”。

(3)再次发现的知识。再次发现的知识,即“再创”。这是人类个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知识的重新发现。这种创新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再创,学校教育中表现为中小学生的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3]

可见,创新是有层次的,“独创”是最高层次的创新,“创新组合”“再次发现”是一般层次的创新,但它是高层次创新的基础。知识的“再次发现”“组合”“活用”是学生创新力培养的主要任务。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中小学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基础素质为主,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独创”能力的培养也是创新教育的内容,但不是中小学创新教育的重点。

六、树立“课程是创新力培养的载体”的理念,坚持与课程一致性的原则

有不少教师对“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深入开发与实施”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在现行课程的基础上,再开发一门创新教育的课程?这样是不是加大了教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打乱了现行的课程教学计划?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现行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力的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深入开发与实施,不是在现行中小学课程的基础上另开发一门创新课程,而是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力”这个核心目标对现行中小学课程进行二度开发,挖掘课程中创新教育的因素,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中小学课程是学生创新力培养的基本材料,因此,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深入开发与实施,应与现行的教学计划同步、吻合,即中小学课程原教学计划和课时保持不变。就是在中小学课程执行现行教学计划的前提下,确立创新力培养目标,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创新教育资源,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对现有的教学材料进行适当调整、重新组合,在确保完成课程原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创造力的培养要渗透在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而不是脱离现行的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创新力培养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相辅相成的,课程是创新力培养的载体,创新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创新力培养要根据各类课程自身的特点进行,有机地渗透在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二者是浑然一体的,不是分离的“两张皮”,更不是强加于课程的“贴膏药”“贴金纸”式的附加物。

七、树立“创新力可以培养”的理念,坚持创设创新教育环境的原则

我们说创新力是可以培养的,这里所说的“培养”与传统的“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是指创设适宜学生创新力生成的环境。环境对人的创新力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创新力不是天生不变的,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它是可以发展培养的,但在不良的教育环境中也可以被扼杀。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培养人的创新力,又可以扼杀人的创新力。法国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指出:“创造力是无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美国著名创造学家、心理学家e.p.托兰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4]

因此,只有创设适宜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教育环境,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力。适宜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教育环境:一是形成鼓励创新,提倡思想自由、民主与多元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二是创设宽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和谐的教育环境;三是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核心目标的课程体系;四是围绕培养学生创新力这一核心目标,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五是建立开放、多元、激励的评价机制。

八、树立“知识不等于创新力”的理念,坚持注重学习过程的原则

知识不等于创新力。研究发现,知识量与创新力发展不完全是正相关关系,“某一领域的知识与创造力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知识和操作的自动化将损伤知识运用的灵活性”[5]。因此,要发挥知识对创新力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在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更要强调的是知识获取的方法、过程,以及对知识的重新组合和创新运用。“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以灌输式的方式传输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量扩大了,而创新力却被扼杀了。

在中小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要注意处理好知识学习与创新力培养的关系。但是,不能单纯为获得知识而教“死”知识,而应围绕创新力培养这个核心目标,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在知识的探究、发现、创新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创新和求变、求异、求新、求优的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在其中了。一是坚持让学生在自主发现、自主探究中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教育原则,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自主发现和探究、独立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观点与结论。二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单一思维模式向综合思维模式转变,由固化思维向活化思维转变,由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转变。三是坚持课程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原则,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教学过程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强调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景焕.创造教育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3]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篇7

素质教育和三维目标的理念其实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教育实践中,还是难以落实育人目标。什么是素质教育?叶澜教授曾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中指出“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指加强选修课和活动课,也不是只要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多让学生活动,而是要“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让师生双方“全身心投入”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让教学“体现出育人的本质”。从上述对素质教育的描述中可见,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虽然清晰,但具体内容却很空洞。

三维目标也是如此。课改专家说: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倡导的“三维目标”是基础学力的一种具体表述。第一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具体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为过程与方法,其中“过程”意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维目标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是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从定义中可看出,目标具体到三个维度,强调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从字面上人觉得比素质教育更为具体,但对于每一个维度的具体内容是些什么,每个维度如何把握等,也始终没有明确说法。

而核心素养有了一个国家框架,具体给出了哪些素养应该处于核心地位以及各核心之间的关系。核心素养这一热词不仅在中国受欢迎,而且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受青睐。对于它的概念界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经合组织(oeCD)这样理解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使个人拥有良好的、成功的生活”。“它包含三种能力:使用工具进行沟通的能力、在异质集体交流的能力、自律地行动的能力,其目的在于创造性学力的育成”。欧盟这样理解核心素养:包括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与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文化意识与表达等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3年提出了“核心素养”所包含的7个学习领域,即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式与认识、数字数学、科学技术。我国学者这样理解核心素养:“在相应学段的教育中,学生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从以上定义中可见,核心素养所追求的是满足个人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众所周知,“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从以上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尽管不同的国家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定义核心素养,都不仅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更是把育人目标具体化。

育人目标是教育的终极旨趣。教育不是为了把人类继承下来的所有知识与技能在几年内强装进学生的脑袋,以最后成绩的好坏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好坏,而是要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培养成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教给学生真正终身受用的东西,不仅仅知识与技能。举个例子,在学生毕业之后,当他们把学校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忘掉了,却还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复杂问题,还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这就是终身受用的东西,这就是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核心素养是在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确立了更为具体化的育人目标。

二、核心素养的理论和现实之困

我国的核心素养“热”,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外的影响。核心素养并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是外来引进的一种理念。因此在认识与实践中多少会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作为我国教育领域中的新鲜词汇,在认识与实践中核心素养也遭遇了一些困惑。

1.理论之困。

首先,核心素养的概念新,但内容并不新。有人说,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用一个新的概念来回答一个古老的问题: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核心素养的概念为重新思考这样的古老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但学术上的学者们往往纠结于这个“核心”指什么?不少人认为核心素养是培养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所以要覆盖全面的素养。因此,这个“核心”就是“全面”,核心素养就是全面素养。但有学者对其进行反驳,表示“既然强调核心,就有其关键所在。核心素养应该是全部素养清单中的‘关键素养’和‘优先选项’。如果‘核心’指‘全面’,就等于说明无核心存在。褚宏启从其他角度出发,认为“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而不是低级素养,甚至不是基础素养”。还有人认为,“核心素养包含基础素养,应指向“基础性、基本性”。更多人直接指出,“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基础、最必要的素养”,但对于什么才是最关键、最基础、最必要,并未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因此,无论哪种解读,目前还是“未能找出核心素养区别于一般素养的本质标准”。因此,有人认为“核心素养只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等概念换一种表述而言,可有可无”。

其次,从核心素养的国家框架中可看出,学生所需要具备的素养多而细。“在2016年9月正式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框架的主要内容为:以‘全面发展’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再细化到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不是仅仅追求知识与技能,也不是复制三维目标的模式,而是有具体而清晰的内容。这样的理论框架,清楚地展示了核心素养有哪些素养,但却给一线教师增加了不少烦恼。要把18个基本要点一一落实,仅仅靠学校教育教学就能实现吗?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学校,也离不开社会。当核心素养成为培养人才的目标时,如此细而全的素养应该结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完成。否则,把18个基本要点都落实到学校教育中,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无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在课程目标上,有学者认为,“应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而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有很大的关联。父母的关心与呵护,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而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志愿者活动等也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落实身心健康,要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完成。但恰恰是这三个方面各自所占比重如何划分,相互之间关系如何,现有核心素养理论中均未给予说明。

2.现实之困。

核心素养是一个理念,但目前这一理念如何落实需要技术的支撑。“某种教学理念的推广,必须以技术上的‘可望达成’为前提,同时也要是一线教师在教学技术上可以达成或者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任何成功的改革,都不可能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必须转化为现实当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但目前关于核心素养的落实技术,并无研究,更不见推广。有的人甚至公开反对技术,认为强调技术会陷入技术主义倾向。但殊不知,核心素养的落实技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在一场讲座当中,一个学者讲到了技术研究和推广在核心素养落实中的重要性,批评了只传递理念不打包技术的教师培训现状,受到在场一线教师一致认可,并在互动中纷纷表示“说出了一线教师的心声”。从在场一线教师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他们更需要的是核心素养的落实技术,而不是理念的重要性宣讲。

在我国,存在这样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实践跟不上理念推广的步伐。理论研究领域好一番热闹,实践领域却默默无声。无论是素质教育、三维目标,还是核心素养,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专家们对理念或理论探讨得热火朝天,但在一线教师的实践中,却显得困难重重。即使在新课改提出三维目标已十多年过去了,但很多地方的教师对三维目标都还是一问三不知。因此,一个三维目标还没厘清又来一个核心素养,一线教师的不知所措是可以理解的。

τ诤诵乃匮的评价,在现实当中也存在困难。过去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标准,不再仅仅停留在客观数据来作为标准,而是采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观性更大的评价标准。但当评价的主观性增强,内容增多,如何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可信度,就成为一个难题。目前来看,想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还显得遥遥无期。

三、核心素养的未来走向

1.理念的进一步澄清。

如果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来自专家的解读,那么专家的理解就不应与国家框架相排斥,专家应该解读国家框架,而不是跳开框架随意理解。在我国,普遍存在着“专家在理论上研究,教师在实践上摸索”的现象。一线教师对理论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理论浅层。一场“理念先行”的教学改革,由于理念的研究者和倡导者大都不是一线教师,很难去保证技术与理念是否能达到相契合,因而在一线教师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较普遍。这个时候,就离不开专家的指导。“教育改革的专家是在改革决策时期影响改革思路、走向和改革进程的重要的非利益相关者”。专家要厘清核心素养的核心所在,各个素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果专家的理解太过随意或者对理念认识不够,就打着“专家”旗号到处开讲座和做报告,结果只能让一线教师听得云里雾里。不同的理解导致不同的落实技术。专家与专家之间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现在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每个专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容易导致在指导一线教师中,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指导,进而有可能导致教学实践的混乱。如果在理论理解上达不到一致,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每一个一线教师就可能有自己一套的核心素养的落实技术。这样的结果是无法保障落实效果。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实践反思理论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思维的反思是由实践发展所决定的,它的活力主要来自实践”。因此实践反思理论在哲学领域中是不可或缺的。在教育领域,专家对核心素养内涵的反思同样十分重要。核心素养需要打破现在认识框架的束缚,不断去创造、去主动建构,“只有自由地去发现一种完全不基已知的生活方式”,去达到理论上的共鸣,核心素养的理论才能达到质的变化,新课改才能真正进入质的变化。

2.加强落实技术的研究。

落实技术的研究是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关键。一线教师是教育的直接执行者,是实施核心素养理念的实践者。很多教师往往对核心素养并未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或直接忽视其存在。因此,在教学中只是简单的模仿或自创教法,并不能真正达到所要的效果。但这并不是提倡一线教师独自进行理论研究,然后应用于实践。我们需要的是专家或优秀研究者走到学校,走到一线教师身边,用“手把手”的方式,去指导一线教师如何“教”。在学术研究上,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如何落实技术的研究?一线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了,从学科的角度出发,语文培养语言素养,数学就培养理性思维,独立完成培养目标,而核心素养要求是打破学科壁垒。一线教师要做到跨学科教学就需要专家的指导。专家或研究者共同参与教学实施,为跨学科教学提供实质性的建议,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无论在课程方面,教学方面,还是评价方面,都需要专家与教学者共同参与,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实施计划。例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时,如何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如何利用师生之间的对话等教学方式来实现,都需要专家进一步研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而忽视了“老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在课改时,可以设立一些实验点,专家与一线教师共同参与实施,针对实践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可行性的应对方案。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整改,形成一种“专家、教师、学生”的全程性参与。全程性的教学指导不仅能帮助一线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育人目标,而且能形成一套较完整和科学的培养措施和做法供其他学校学习,从而使核心素养更好地覆盖到我国的每一所学校,甚至每一个学生身上。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篇8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这一点日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日益成为我国全社会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热切期盼。同志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党的十以来,提出要积极倡导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有这些,便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益提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之下,随着十三五的开局,国家、社会和个人都肩负着时代所赋予的伟大而又艰巨的使命。所有这一切都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广大的中小学校,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经过以往的探索和改革,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许多重要的进展,尤其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涌现出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先进经验,为当前和今后基础教育事业,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库存。

站在新的高度,要使我们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再上新的台阶,取得新的切实的成绩,就要在充分肯定以往的成绩与进展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尚需解决的问题,看到亟待革除的弊端。在现实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尚在期待着切实的突破性进展,一些地方对素质教育的开展还存在着喊口号发号召多而落实的措施少的现象,一些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依然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从总体上看,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很顽固。具体到课堂教学,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展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难、繁、偏、旧”,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新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情况仍程度不同地存在;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仍普遍存在……

当前,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作为国家战略措施加以推行,依然是当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要治国方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认真落实同志早在2012年11月15日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所指出的满足“人民第一个期盼”,即办出“更好的教育”指示精神,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体系,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高度负责地参与并做好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和各项工作。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一、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人才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等都得到发展,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职责,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中职招生的无门槛入学,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独生子女比例大,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的时间长。他们的特殊成长环境造成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矫正,不但文化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而且生活习性、行为风尚和自控能力也差,思想道德素质一般较低,心理不健康。据资料表明,近些年来,我国中职招生平均每年在800多万、在校生人数2000多万。中职教育如果忽视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心灵习惯等素质的塑造,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他具有其他科学不可代替的作用.故研究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中职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1、为人师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师实施于学生,因此,教师的为人师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准则。体育教师是实施体育教学的主导,是课内外活动开展的具体实施者,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整洁。这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教育极为重要的环节,人们常说“身教胜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和技术素质,具备全面的体育才能。中职学生一般在15-18岁左右这个年龄段,他们“精力充沛,灵活性好,比较活跃、好动、多变、直爽、争胜好奇,自控能力差,情绪波动”⑴。体育教师只有掌握好各种体育技能,努力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加速从经验型向开拓型、研究型的转化,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驾御课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2、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体育教学观

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行业的生产第一线工作。“学校体育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困难,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自身各种内部(生理条件、心理因素)困难和外部(环境、学习内容)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2]体育教学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与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养成教育、常规管理等以为职业的特点服务。比如,要求学生养成提前到操场集合不能迟到、不能有无故旷课现象发生、下课时必须集合清点人数不许早退,养成守时、遵守校规校纪的习惯,培养他们今后在工作岗位上适应单位的考勤制度,能自觉遵守厂规厂纪,具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职业素质,有较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能吃苦耐劳、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服从意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宽容与忍耐等等,就能适应社会生存环境,使之真正成为行业所需求的人才。

3、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

课程设置是体育课的主要内容,由于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任务不同,在课程设置上应有所侧重。中职学校体育要采用多层次、多形式、多变化的课程结构体系,突破原有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课程形式,不能直接将职业体育的教学程序移植到学生身上,扭转体育教学“大而杂”与偏面地追求传播知识数量的局面。要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专业和工作需要选择教材,在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上要打破以往偏重竞技体育项目的传统格局,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适当安排一些针对未来工作实践需要和有助于习惯的养成的身体素质内容以及练习方法,比如对难度系数较小的素质练习可加大运动量,增加一定的强度,相反对难度系数较大的运动就要降低其运动强度,这样有利学生系统地学习、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让学生的体育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同时还应突出应用性。又如微机、文秘、财务、家电维修等专业的学生今后的职业多伏案型工作,需要增强手指、手腕的力量以及眼手的协调能力,体育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多安排排球、乒乓球、篮球等综合运动项目;采取多样化教学,坚持早操、课间操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第二体育课堂,严格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和各种不同的球类比赛等。既是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又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等素质教育延伸的有效途径,能为今后适应社会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4、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评价体系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和手段,它在体育教学运行中起导向、调节、激励、鉴定作用。评价体系的多样化是中职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体育教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加大平时成绩和技能成绩考核的比重,对学生成绩做多维评价。比如对“教学过程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训练参与性、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考核的方式采用教师评定、学生评定、学生互评,阶段考核、个别考核、开卷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等,兼顾个体的差异性,突出教育主体的人格特征,把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评价学生,使生按教师提出的目标,根据自身的特点、起点和潜力,制定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精神,让学生关注体育知识、技能、方法对自身健康的影响,注重体育行为规范和科学健身态度的养成,使体育教学转向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乔俊杰: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吉林农业,2010(10)

[2]李新雅:体育教学中怎样实施挫折教育[eB/oL];[2013-05-05]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篇10

基于此,学校近年来面对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通过“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大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给学生选择权,并通过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运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得以提升,成为“自信个体”“成功学习者”和“负责任公民”,从而实现了育人模式的转变。

一、确立学生的核心素养,明晰“培养什么人”的方向与途径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

鉴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特点、教师特长、学校特色,学校确立了“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具体要求,坚持本土和国际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理念,明晰了“具备本土文化意识兼有国际视野的自信个体,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负责任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

为使育人目标具有更清晰的指向性,学校立足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借鉴国际已有经验,从“人与自我”“人与工具”和“人与社会”三个维度提出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十大核心素养:身心素养、自我管理素养、终身学习素养(认知素养)、语言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数学与科学素养、数字素养、沟通与合作素养、生态素养、跨文化素养。这十大核心素养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基础,互相补充,具有一定完整性、和谐性、互动性。

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整体观,使学校的育人目标有了具体的落脚点。学校通过核心素养有效地联结学校育人目标与学校课程体系,在这样的框架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是从学生最需要的角度出发去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图1所示的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课程体系在设计时即体现了这样的理念。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达成目标

十大核心素养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如下:

【身心素养】掌握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对自已的健康负责;具有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有效沟通、积极交往,能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自我管理素养】能够准确认识自己的特点,有自我规划和自主行动的意识和动机;能够独立自主地行动,做到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能够制定并实施自我发展规划,并根据环境要求作出适当调整。

【终身学习素养(认知素养)】具有积极学习态度和动机,敬业乐学,有终身学习的意愿;能够合理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与途径,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能够自主学习,善于自我反省,在经验中获得成长。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决策;能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设计和实施问题解决方案;具有探索精神,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和开放性态度,对现象能够进行反思质疑;敢于挑战,能够提出新颖和有价值的想法并实施。

【语言素养】具有语言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象和情境,恰当运用母语和外语进行理解、表达和交流。

【审美与人文素养】能够感受和欣赏各种美的事物,理解其中的思想、经验和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最终提升个人的日常生活品质;能够掌握基本的人文科学知识与方法,关注人,尊重人,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

【数学与科学素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原理,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能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的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数字素养】能有效地获取、分析和评价信息,恰当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信息有关的道德及法律问题。

【沟通与合作素养】能够与家人、同学、老师、朋友友好交往,并能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积极倾听,勇于发问,能清晰、富有逻辑地思考,能运用各种方式将知识和资讯清晰地传递;学会尊重、欣赏他人;学会宽容、平等、信任;明确自己在团队中所承担的任务,并努力完成,适时地利用集体的智慧。

【生态素养】关注、爱护环境;具有生态危机意识,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主动参与环保行动,能基于生态知识的掌握,积极反思自己的生态行为。主动参与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活动;关注个人健康,热爱运动;积极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跨文化素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于祖国,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了解和欣赏国家的历史文化,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联系,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努力;能以全球化视角关注世界发展现状和动态,理解我国与世界发展的关系;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认识人类发展的相互依赖性,积极追求全人类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二、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实施“怎样培养人”的策略与措施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得以落实。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十大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如何借鉴已有的国际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建构融目标、过程、方法、评价为一体的培养机制,是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机制构建

2014年2月,学校高一年级开始了必修课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探索。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浙江省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实行,“选课走班”成为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传统的班级管理和育人模式将面临极大挑战。对此,学校探索、建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育人机制。

1.完善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

自主发展是促使学生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为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学校尝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长”,“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评价”。以“我们的舞台”“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足迹”为载体,学校尊重学生个性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建立学生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努力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实现“不让学生的精神去流浪”,培育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理想人格。

2.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完善成长导师制

学校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通过相应的课程和活动,提高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妥善处理自己的兴趣特长、潜质倾向与未来社会需求的关系,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和主动发展能力。同时,学校完善成长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成长导师,负责学生的德育、生涯规划、学习指导、选课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工作。

3.优化选课制度,全面推进实施分类分层走班制度

学校在总结以往选课指导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学程制,编制好《选课指南》,详细说明各类课程的定位和功能、各学程的课程具体安排、考试要求、选课程序和要求等,班主任和成长导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课程修习方案;切实保证学生选择修习课程的权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学校还及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做好学生的选课工作。

学校还进一步探索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情况下的管理组织体系,修订与新课程、新高考制度相适应的课程安排、学段设置、教师调度、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学设施配套等的制度,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

4.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作用

在实施学分制和综合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建立与核心素养体系相配套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引入突出过程评价的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将学生每节课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考试成绩,与学分认定和最终成绩结合起来;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式,客观地认定和记录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和成就,全面反映学生发展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校建立了以增量评价为主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办法,通过教学巡查、满意度调查和增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教学班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合理规划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时间,保证学生参加全部必考科目的考试,反对过早偏科;指导学生参加相应选科考试和高考,发展自身长处,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方案建设

遵循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要求,学校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根据核心素养目标,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联,开发校本特色选修课程群,构建适合学生发展和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学科建设方案。

1.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联

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课程的实施加以培养。核心素养具有的可教、可学、可测特点,为各个学科课程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提供了方向。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学科属性,所关联的核心素养也有所差异。核心素养与各学科间的关联是实现核心素养塑造的前提,学校着力于研讨核心素养在各学科的表现,使核心素养更为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2.构建学科课程方案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体系应至少包含三个部分:教学目标、内容标准和质量标准。其中,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要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内容标准要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体现具有跨学科性。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各学科围绕本学科所关联的核心素养,按学段建构可理解把握、可操作实施、可观察评估的课程目标,使各学段的育人目标彼此衔接,上下贯通。

学校聚焦核心素养所指向的育人目标,精心选择学生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加强必修与选修的融合,使之互为补充与促进,从而克服学科知识本位的行为,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着力于建立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提升的发展水平等级标准,并借此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观察评估,实现对教学行为的有效反馈与指引。

3.建设特色选修课程群

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着力建设五方面的特色课程群。

(1)架构以“自我管理素养”为核心的生涯规划课程群。开发与开设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与认识职业、大学专业介绍等课程,并以“我们的舞台”“我们的声音”“我们的足迹”等活动课程为载体,重构以“自我管理素养”为核心的德育课程群。

(2)提升以“生态素养”为核心的西溪湿地课程群。在原有的西溪湿地课程群六大子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与重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以“生态素养”为核心的西溪湿地课程群。

(3)重构以“跨文化素养”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群。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筛选与创新,凸显文化融合,如利用学校新疆部的民族优势开设“大美新疆”课程,利用国际部的文化优势开设“西方文化”课程等,对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群进行改造。

(4)完善以“终身学习素养”为核心的学能课程群。在原有的经典阅读、思维课程、英语口语课程、大学选修课程、ap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课程资源,进一步开发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相关课程,如“绘本与哲学”课程等。

(5)统整以“数字素养”为核心的iCt课程群。原有的iCt课程群包括虚拟机器人、Flash公益广告设计、officeVisio应用制图、电子商务、VisualBasic入门等,课程群有一定的规模,且子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度也较高。在原有基础上,学校针对各学段学生的课程需求、学习兴趣,围绕数字化素养的下具体化的课程目标,对iCt课程群进行统整,并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教系统完善

为寻找有效的学教方式,落实各学科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学校根据《浙江省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建立并完善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学教系统。

1.学教内容进行分层与分类

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学校对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与专业倾向,对七选三课程[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含通用和信息)]和一些自主选修课程实施分类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不同,对体育、艺术课程实施分项教学。

2.学教方式凸现自主与探究

为让学生在经历中学习,转变“被动、单一、无视学科差异”的方式为“主动、多样、尊重学科性质”的方式,学校通过主题教研活动、微课等载体,开展一系列有效教学活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效能。

3.学教策略侧重合作与竞争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学案等载体,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出发,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需要进行教学策略选择,并通过小组合作、组际竞争等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角色。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须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

1.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

学校开办教师发展论坛,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实施“名师培养规划”和“青蓝工程”,并继续与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关注教师的内功修炼,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深化校本主题教研

学校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营造民主、开放、共享的教学文化,建立注重反思交流、平等互助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学校要求各教研组通过主题研讨,寻找适合的途径和方式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确保教师能够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有力引导者、辅导者、咨询者以及合作者,并实现师生核心素养的共同发展。

3.引领教师进行核心素养相关课题研究

学科教研组进行必修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和选修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制定并完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各学科课程建设方案。

4.完善教研组考核机制,加强教研组建设

学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编写了《杭师大附中教师专业发展读本》,创办了《杭师大附中教科研》等刊物,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育人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1.建设优美整洁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环境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学校加强校园的绿化、净化、美化建设,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树成荫、干净整洁、恬静雅致的校园环境,增设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文化宣传长廊,改建体育场馆、实验室,完善图书馆、音乐厅、天文台、学科专用教室的设施设备,让校园成为培育学生生态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的重要场所。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成立新知社、简舞社、漫画社、话剧社、摄影社、广播社、心理社、maX电脑工作室、环保社、爱心社、e音乐社合唱团、歌舞团等众多学生社团,开办“附中大讲坛”“附中好声音”,邀请名人名家进校园,建立“家长正能量工作坊”,举办校园文化节、科技节、社团节、体育节、成人节、毕业季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张扬学生个性,培育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沟通与合作素养。

3.创建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特色

学校“一体两翼”(本部+新疆部+国际部)的多元办学格局,为建设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创造了条件。

学校利用中华民族的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和少数民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以及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等节日,举办各种活动,展示杭州地方传统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培育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逐步形成“尊重多元、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