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十篇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十篇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9:41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篇1

一、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

科学素养的培养应当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实验方式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不仅要对仪器有细致观察,进而选取一些合适的实验器材,对化学药品也要有仔细观察,这样才不会用错实验药品.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对实验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尤其是对于实验的各种现象,实验最后的产物或者是结果进行细心观察.这些都是决定学生实验成败的关键,也是学生的基本实验素养的一种直观体现.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的内容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要观察其形状、大小、比例、尺寸和造型等.对化学实验装置,要先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进行整体观察,在此基础上,再迅速找出装置的中心部位,进行重点观察.(2)化学实验操作.要观察实验仪器的持拿和使用方法;观察实验装置的安装方法;观察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3)物质及其变化.要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溶解性、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和酸碱性等特征.只有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化学实验操作都有很多讲究,操作上的任何不规范或者错误,都会直接对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带来影响,严重时还可能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因此,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些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非常重要.教师要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规仪器以及实验器材,对每一种器材的基本使用方法牢记于心.同时,让学生能够结合不同的实验灵活地调整实验操作过程,并且要善于解决实验中的一些问题与突发状况.这些都是学生实验素养的良好体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例如,在讲“滴管”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滴管伸入溶液前要先挤捏胶头?为什么使用时不能伸入试管或接触烧杯内壁?为什么滴管不能横放或倒拿等.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加热、过滤、溶解、蒸发、气体收集、仪器的装配与连接等基本操作,并且要让学生弄清道理、掌握要领、操作正确、叙述明白.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及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方法,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深化有促进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篇2

【关键词】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提高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在飞速地改变着面貌,二十一设世纪将是一个更高速发展和变化的新世纪。我们每天都通过媒介接受科技方面的新名词、新信息。诸如“纳米”、“克隆”、“干细胞”、“转基因”“苏丹红”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临食品的化学污染、日用化学品污染、化妆品污染等污染问题,不能正确对待,就其原因,往往是科学素养高低所致。因此科学素养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现代人基本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课程标准》确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新课程理念,对中学生来说,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科学素养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而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利于多层次、多渠道地实施“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学生的科学素养无法象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必须通过化学教学与学生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协调一致才能真正达到目的,笔者认为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及提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科技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中心,教师的职责主要在于对学生鼓励、鞭策、引导。从教与学的关系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要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创设适用于学生创新和动手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帮助,使学生的设想得以实现,在活动中得以发展。开展科技活动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交会了学生多少高深的知识,而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培养其科学素养,从而将学生的独立能力、想像力、创新能力诱导出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介绍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动机之一。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如学习煤和石油时,介绍洁净能源的开发、目前各国开发新能源的举措等,如英国农村大面积种植油菜,用植物油代替石油,美国一些科学家开发利用人体能,一些超级市场将顾客门消耗的能量储存起来,转化为电能用于超级市场的电能消耗;学习酸的通性、pH时,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再如,根据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学知识进行非法活动,教给学生打假识假的经验和常识,如用烧碱催发海蛰、蹄筋;为节约成本用洗衣粉和面炸油条油饼等事实,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

三、渗透化学前沿知识,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

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面临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培养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化学前沿知识,使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气息。如学习水时可向学生介绍纳米技术在净水中的应用,介绍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等话题;学习原子结构时,介绍核武器的制造、层子的发现等,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渗透,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成就及新问题,加强学生对现代化学知识的了解及价值的培养,这样既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又拓展学生的智力空间和思维广度。

四、重视化学史实,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

化学史是化学家认识世界、改造自然、创造发明的奋斗史,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穿插讲述科学发明和发现的历史以及科学家的奋斗故事,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并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激励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滞,人类社会将不断进化,从原始、愚昧、落后的状态一步步向进步、文明、富裕、繁荣前进。如学习我国化学工艺发明较早的造纸、制火药、烧瓷器时,向学生介绍纸的发明及纸的西传、瓷器在世界上享誉的地位、火药的发明及应用等。在学习na2Co3时,介绍我国留美化学博士侯德榜毅然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经过潜心研究,发明了享誉世界的“侯氏制碱法”。教学中教师若能掌握时机和分寸,通过介绍表现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篇3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科学素质 培养 引导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024-02

现代教学观点认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在初中普及性化学常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层次的对各种化学现象进行了阐述,并添加了大量的实验课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科学素质的养成。科学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在牢固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对客观世界形成科学的认识,通过化学的氧化、还原、化合、分解、溶解、结晶等方式来解释物质的产生。

一、重视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意识

化学教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最为明显的学科之一,化学课程的内容更加适合引导式教学,即由教师进行启发和引导,引领学生主动的、自发的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总结和发现新的知识点。这是化学教学最为鲜明的特点之一,在这种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也不仅可以体会到领悟新知的成就感,同时也会发现其他有趣的、相关的化学现象,从而形成发散性思维。正是这种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逐步养成,才有益于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形成科学知识的积累和构建自主式学习体系的养成。化学知识的缺乏,势必会导致对很多科学现象的认识出现偏差,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对自然现象、化学现象不能够深刻理解,因此,通过化学教学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思维,以科学的角度来解释问题。

二、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策略

科学素质由四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即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就应当着眼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与教学活动的融合,在传授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的科学素质进行训练和培养,从而提升化学教学的整体目标。

1.强化基础教学,培养科学知识

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理论的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枯燥的,正是这些枯燥的内容,构成了化学的基础教学内容,这些基础知识来源于大量的实验,具有高度的总结性,因此,强化基础教学,将有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升华。基础知识具有“再生性”与“成长性”,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基础知识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化学基础知识进行筛选,以便使学生能够将具有“再生性”与“成长性”的知识点牢牢掌握,从而以科学发展的角度来学习化学课程。

2.采用多样化教学,重视科学方法

同样的化学教学内容,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教授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丰富化学教学课堂,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对加深对不同方法的体会,从而选择更适于自身接受的学习方法。科学方法是科学知识按照科学思维而付诸实践的行为,将科学方法渗透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简化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化学基础知识较为繁杂,且知识量较大,将这一系列知识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形成科学的联系,不仅有利于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自学,因此,将科学方法融入化学教学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运用。重视科学方法,是化学教学的提高阶段。

3.结合实验教学,树立科学精神

化学实验室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向学生们传授实验技能、实验内容,更重要的是注重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的养成。科学精神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内容,强调科学精神就是要本着批判和创新的思想来看待问题。在实验课教学中,可以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为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尝试,本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作风来正确的对待实验结果,从而形成分析错误的能力,审视自身的能力。此外,科学精神同样需要面对困难不气馁的勇气和面对问题冷静的分析能力,这些都是可以蕴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

4.注重课内外教学,提高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不仅是观察能力与实验能力,还包括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自查能力等。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对化学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等方面能力的锻炼,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验证和处理,形成更高层次的推理能力、推导能力,最终形成一系列科学能力的演变过程。敏锐的观察力培养不仅在化学课堂,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因此,延伸化学教学空间,注重课内外教学的结合,将科学能力锻炼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才是提高科学能力的关键。生活中的化学相关问题比比皆是,鼓励学生去发现、思考、实践、解决,从而完成能力的培养与应用过程。

现代高中化学教学突破了原有课堂内容的束缚,更多的是注重素质教育的贯穿,科学素质最为人成长过程中的必备素质,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与思维变化。因此,重视科学素质与科学意识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是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升华,同时也是教学工作的深层次要求,将是未来化学教学的重要侧重点。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篇4

关键词:高中教学科技素养重要性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以及素质教育理念不断落实,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人格形成,也呼唤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的科技素养培养。科技素养培养通过科学技术的教育、培养,让学生客观真实地认知周围的世界,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利用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实现对一些实践问题的解决。科技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也需要各方面的共同配合才能实现科技素养的提升。高中各科教学在提升高中学生科技素养方面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一、培养高中生科技素养的重要性

1.培养高中生科技素养是人才培养的途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要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科技素养。科技素养成为一个现代合格人才的一种必备素质,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之一。如果一个人具备的科技素养太低很难适应现代的社会需要和生活需要。从人才培养角度看,通过数理化等课程对高中学生提升科技素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并形成科技素养,这些科技知识和科技素养是人才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的一部分,也是培养现代人才的必要途径。

2.培养高中生科技素养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国家战略上看实现高中生科技素养的提升,有利于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学技术进步才能导致社会的进步,因此在高中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能够帮助我国实现合格人才的培养,当这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凭借良好的科技素养能够在岗位上工作地更出色,当这个社会群体的科技素养都得到提升,那么社会进步更快。由此可以看出培养高中生科技素养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高中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科技素养方法

1.教学内容上应给以足够重视。高中某些学科教学长期存在注重公式、计算而忽略对社会文化与前言科学技术的讲解。这样的教学结果往往导致学生记住了公式和定理,却没有达到对学生进行科技文化熏陶和科技素养养成。为此在以后的高中实践教学中应该引起高中数理化生教师对课本科技类教学内容的足够关注。应站在教学的更高的高度认识到课本教材编排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定理、计算等基本要求,也有培养学生科技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课上习题环节侧重科技素养的培养。高中数理化生教学中除了对课本知识讲解外,另一项关键的环节就是通过习题培养学生运行科学知识的能力,在习题中经常出现科技方面的内容。这些科技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空间地理等多种实践性的自然科学知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科技为背景的阅读理解。因此在进行数理化生习题的训练中,数理化生教师在习题串讲时,不要仅仅就题讲题,而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科技阅读理解本身涵盖的科技信息,并把它转化为自身科技知识的一部分,并形成科技素养。比如生物教师在讲解生物基因配对习题时,可以帮助学生普及一下当代克隆技术的相关知识,克隆的过程、假如对人进行克隆,会在伦理学和社会学上带来哪些问题,通过这样的习题讲解,我想会对学生的科技素养能力的培养起很大作用。

3.数理化生教师多途径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在科技素养的培养上可以借助于多种途径实现对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比如在教学环节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把一些科技创新成果给大家展示,让学生从感性知识上了解科技,实现科技素养的提升;也可以在数理化生课上通过各种与科技相关的活动实现对科技素养的培养,比如通过让学生以科技类内容为核心举办辩题举办辩论赛。这样的过程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科技知识,提升了科技素养,也能增加学生对科技知识的认识程度。也可以借助于课下实践环节,把数理化生学习中涉及到一些简单的科技创新发明单列出来,鼓励学生去模仿制作,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4.文科老师在培养学生科技素养方面也能有所作为。我们的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学科,都有很多信息介绍国际、国内科技发展的最新情况,比对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某些科技领域的差距。这是对学生励志教育的好机会。英语、语文等的阅读理解选题时,我们可以选取最新介绍科技方面的文章,使学生在掌握本学科知识时,同时了解了科技常识,培养了科技兴趣。

科技素养作为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担负重要职能,各科老师都能够有所作为。全体老师应该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多途径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科技素养的养成,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科技素养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琦栋《重视和加强历史教学中的科学教育》。

[2]华磊庞晓青《中学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篇5

【关键词】化学教育科学素养培养措施

一、对科学素养的基本认识

(一)科学素养的概念

科学素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科学研究过程及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对科学技术给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有一定的把握。人只有达到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才能称得上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二)科学素养的内容

科学素养的内容比较丰富,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思维方法、科学伦理及情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价值观以及科学技能等等。

(三)培养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1.要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从科学角度思考社会和生活问题的能力。

2.科学教育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3.人的科学素养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阶段其科学素养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原则

(一)创造性原则

在化学教育中,教师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前提,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突破思维定式,使学生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主体性原则

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是主体,控制着课堂的全局发展。在新阶段,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必须要实现主体角色的转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三)科学性原则

在化学教育中,教师必须要保证所教授内容的科学性,必须要符合当前科学发展的水平,确保能够正确、系统地反映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

(四)思想性原则

化学教育的思想性,是指教师要根据全面发展的教学方针,结合化学科学知识,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五)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化学教育中必须要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为此,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充分了解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所产生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的掌握,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措施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素养

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拥有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科学文化素养,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素养和崇高的科学品格。但在现实的化学教育中,不少教师的专业水平低下,责任心不强,无法满足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因此,在未来的化学教育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教师自身的素养,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的化学知识,但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必须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地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进行学习,培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要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首先,要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四)提高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科学能力是指获取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在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化学教育中,提高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主要是要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

科学是精神文化的一种,科学活动是人们接近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因此进行科学探究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品质。科学品质是非智力因素,它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保证。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等等,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中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总结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在全国实现了教育制度改革,素质教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受传统观念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取得的效果并不太明显,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包括历史、文学、政治、哲学等人文领域的知识,人文精神则是由人文知识积淀内化形成的一种以积极向上、崇尚道德品行、拥有健全人格等为基本特征的精神品格。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部分,但是由于多年文理分科和分专业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基本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1]。

一、高校辅导员着力培养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一)推进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决定》中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了科学素质之前,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时已经给予大学生人文素养足够的重视,同时也将引领和主导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新潮流。因此,作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必然成为工作的一部分[2]。

(二)促进理工科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有效助力

根据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短板理论”,相对缺乏的人文素质对理工科大学生而言就是他们的“短板”。理工科大学生具有很好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但人文素质的缺乏常常导致他们的专业素养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影响他们成就自我和实现理想的“短板”。补足他们的“短板”,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增强他们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他们能力发挥的有效助力,更是帮助理工科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有效助力。

(三)有效应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缺乏带来的学生管理难题

通过对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进行的实地调研,可以发现,目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缺乏带来的管理难题比较多见,如理工科大学生因人文素养相对较低而表现的缺乏人文知识常识、不擅语言表达和写作、沟通理解能力相对欠缺等,这些都会给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而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

二、目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现存培养体系大多着眼于大学生,而非理工科大学生

为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各高校都探索建立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但这些已经建立的培养体系和相关研究都着眼于大学生整个群体,而非理工科大学生。比如作为样本高校的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是一所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本科高校,近年来不断深入贯彻新的教育方针,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相关要求,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时给予了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足够的重视,同时也构建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对全校所有大学生包括理工科大学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诗词鉴赏》《书法鉴赏》等课程,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也因为未考虑到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底子差的特殊性,导致这些课程的培养效果在理工科大学生身上体现不太明显。

(二)辅导员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尚未被充分重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的相关规定,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包括“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也就是说,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本就有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职责,但辅导员在这方面的职责和作用尚未被充分挖掘和重视,这方面工作缺乏成型的工作机制和培养体系。

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对策

(一)正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相对较低的特殊性

由于文理分科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学校和辅导员在理工科学生入校之初就应该正视他们人文素质相对较低的特殊性,需要在日常学生管理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给予理工科大学生更为基础和全面的人文知识灌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强化辅导员作用,倡导构建以辅导员为主导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

强化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建立以辅导员为主导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能更好地提升培养效果,而本人认为以辅导员为主导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应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指导思想,在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执行中予以坚定支持,即在培养大学生时始终牢记最终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并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3]。2.以辅导员为主导2017年,教育部签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了“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因此在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有着较强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辅导员,理应立足本职工作主导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从培养方式选择、培养内容确定、培养计划制定及执行等方面掌握好政策和方向,确保人文素质培养内容和目标不走偏。3.以安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教育平台通过此前对安徽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辅导员管理和工作的考察发现,在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的辅导员工作职责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是每周一次的例行工作,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工作制度和模式。因此,把安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两大平台,从教育主题、形式、内容等方面融入人文素质培养,一方面可以为辅导员组织教育活动提供明确方向和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活动过程让学生领悟人文精神,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促进“立德树人”理念的实现。4.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也说:“在当代社会里,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心灵的稳定、精神的向上、社会的和谐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东西都难以企及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值得学习和传承。所以从辅导员的工作实践出发,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设定为培养内容和主题,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5.以学生为培养主体在培养活动中,应多吸纳学生参与、多采取学生有益建议、适当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充分体现学生培养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6.以互联网+校园为培养方式学生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所以在人文素质培养中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校园,通过各类新媒体,比如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各类自媒体等,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从网络空间中发掘各类优良的教育资源,开展活动能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趣味性,又能使素质培养坚持与时俱进,确保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切实有效。

四、结语

辅导员身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也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的职责,因此,重视辅导员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在学生管理领域构建辅导员主导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既能对高校辅导员履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责、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也能切实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徐涛.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01):109-112

[2]麻省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2(04):5-13.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篇7

唐松林和徐厚道(2000)认为教师专业素养包括认知结构、专业精神和教育能力三个方面。他们在强调知识和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同时,对非智力因素的观点却各有侧重。例如,叶澜从思想认识视角强调了教师的教育理念;艾伦则强调了教师的人格技能。唐松林和徐厚道则从精神动力角度强调了教师的专业精神。从本质上看,这些针对教师专业意识方面的观点可以概括为情感态度维度。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在逻辑上可以概括为情感态度、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三个维度。其中,情感态度素养是专业素养形成的动力;专业知识是专业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教育能力则是专业素养发展和提高的核心。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力量,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素养体系的构建需要在情感态度、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方面突出其基础教育的特点。尤其是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特点,构建高职语文教育的专业素养更需要体现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

(一)情感态度素养专业情感态度是一种外在于专业知识的价值观、情感体验和理想信念。它是专业素养中的非智力因素,伴随教学过程的始终。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在入校时往往对本专业的认识不足,缺乏职业理想和专业信念,因而对进一步深入学习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在动力不足,这使得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一名优秀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有真情、有热情、有激情。因此,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情感态度素养首先体现在专业理想和专业信念方面。对基础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其最重要的专业品质,如对高职师范教育专业的认知、职业幸福感,对语文学科及语文教学的情感认同,浓厚的兴趣投入,对少年儿童的热爱,以及对其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认知和对少年儿童的责任心,平等、宽容和尊重的态度等等。这种情感态度素养还体现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放的思维方式,以及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健康的文化心理和良好的审美情趣诸方面。

(二)专业知识素养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文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小学语文教师既要有精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又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吸收各学科精华,形成以专业学科知识为核心,与其他学科知识关联整合、纵横交织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语文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知识的建构者,其角色要求促使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唯此才能内生出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专业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博”和“渊”两个方面。“博”是指知识的广度和综合度。基础语文教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内容具有广泛性特点,包含政治经济、风土人情、天文地理、科学艺术等等。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有专业素养的未来语文教师,要沉心静气,博览群书,对包括科学、艺术等在内的人类文化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不断拓宽知识的广度,强化知识的综合度,做到博学。“渊”是指语文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厚度。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对本学科相当熟悉,具备包括语言学、修辞学、文学、文艺学等在内的基本语文学科知识,并能够对这些知识真正内化与善用。专业知识素养的熏陶渐染、逐步养成,是形成语文专业素养的基石。

(三)教育能力素养教育能力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它是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素养主要包含语言文字能力、语文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首先,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除要练好“三字一话”基本功,还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及语法、修辞、感悟能力等等。其次,必须具备较强的语文教学技能,要注重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技巧的熟练掌握,具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等,使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第三,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书匠”,而应成为专家型教师。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素养,必须强调其科研意识、知识和能力要求,即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探讨教学实践的能力,进行教育现象的反思和教育实践创新的能力,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和论文撰写的能力。

二、专业素养的培养

专业素养的生长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树立全新的培养理念,构建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教育,将专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高职师范教育阶段,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历经熏陶、学习、积累,内化养成,在三年的高职师范教育中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一)独特性培养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教育专业,既有与其它教育专业相似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从性质和特点看,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是一个服务于基础语文教育、服务于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专业。因此,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要根植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土壤,符合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同时建构有异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策略;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理性主义教育惯性,引进和培养“双师型”师资按照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开展教学,避免把高职专科教学当成普通本科教学的压缩版。在情感态度素养方面,要早期介入开展学生情感兴趣素养的独特性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语文教育的职业兴趣和情感,是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科教育类课程的重要任务。要在学生入学即开始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素养,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小学、中学,与少年儿童建立情感联系,使学生有一颗童心,懂得童趣,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相处;同时,还要与中小学教师建立起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这些都是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情感和兴趣的有效途径。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要强化儿童文学艺术素养的学习。丰富深厚的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要特别强调其文学素养中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学生要能够转换角色投入其中,通过儿童文学作品获得与少年儿童的心灵沟通,与孩子在教学互动中产生共鸣;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科学艺术等各类学科知识素养的培养。在教育能力素养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合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深情并茂的朗读能力、生动激情的口语表达能力、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调节能力、情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等等。

(二)全程化培养专业素养需要通过长久的修养和训练,使之在学生身上自主地、持续不断地养成。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是一个历经形成、发展和提高逐步积累、逐渐完善的过程,应分年级、分层次、分阶段渐进式培养,并贯穿于整个三年的教师教育过程中。在情感态度素养方面,学校可建立一批有长期教学合作关系的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使中小学校园成为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另一个课堂,让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同时也经历中小学校园的熏陶。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即深入中小学,在高职教育三年的时间里始终与班级保持稳定的、紧密的联系,成为班上的编外教师或辅导员,与中小学生成为朋友,培养深厚的情感,共同成长,使其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孩子,热爱基础教育事业。在知识素养方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延伸。例如,可以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法实施名著阅读计划,帮助学生阅读文史哲及教育学科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经典书籍,以陶冶性情,提升人文素养。在教育能力素养方面,实践教育是学生完成从简单到综合、知识到能力、聪明到智慧转化的催化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中,实践教育应贯穿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要确立全程实践教学理念,强化教学实践,将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高职师范教育阶段,使理论性学习与体验性学习相辅相成。为实施好全程培养计划,学校在新生第一学期就应把中小学教材、课标等发到学生手中,要求他们充分、深入地通读、熟识、吃透教材,使学生到学业完成时,可以做到像一个老教师那样信手拈来,为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职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融合性培养专业素养的培养必须以总目标为统领,融合三年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和活动编排,改变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分离的培养模式,促进各学段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方面的相互渗透融合。首先,要在知识积累的广度与深度上融合,把握好各学段的梯度,通盘考虑,前观后照,相互呼应,螺旋上升,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情感和知识素养。其次,要在学习和运用上融合,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养成适应新时期语文教学所需要的专业素养。第三,要在培养模式上融合,遵循开放多元的原则,构建全方位、全员、全程培养体系,使统一要求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语文学科知识与综合知识相结合、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化的校园,在一个浓厚的语文教育环境和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和提升专业素养。高职师范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既要突出师范性,又要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明确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才能办好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小学语文教师。

三、结语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篇8

【关键词】培养方案;文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1-0014-02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十二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竞争能力强、具有创业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于2009年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订与优化,此次修订工作广泛吸收了我校近几十年的教学成果,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

12005版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1.1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高等教育担负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每一所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定位与思路都会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层次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我校2005版文科专业培养方案与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文科专业都有重复性课程,使得程设置十分相近,培养的人才也基本类同。其次,未将学校办学特色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使文科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特色相脱节,不仅失去了本校应有的特色,也使得在本学校特色上缺乏专门性的文科性人才。

1.2课程体系及内容不够完善。

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教学计划,而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1]目前,我校文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着过分专业化和学时分配不恰当的弊端。而且,还存在教学内容重复、各学科之间教学衔接不上、课程重点和难点不明确等问题。

1.3人才培养与社会要求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学历化本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老版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我校文科专业的学生仍然坚持以学历化教育为主,在制定中一味地强调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而忽视实践的培养和锻炼。对于目前我校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讲,实践内容绝大部分被考试、课堂的理论教学所掩盖,实践仅仅是课堂理论教学的重复。

2新版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路

2.1文理渗透,相互融合。

高等院校培养本科生的目的是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高级人才。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科学”与“大综合”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更高的层次上相互渗透、融合。[2]新版文科专业培养方案应该在注重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原则的基础上,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2.2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科学素养水平

当前我国高校的科学教育重知识、轻方法,更轻精神。为制定更为合理的文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获取哈尔滨市高校在读大学生的实际科学素养水平为目的,我院以调查问卷形式对哈尔滨市各高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实践性的科学调研。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与检验显示:科学素养的缺失在我校文科专业的学生中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对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对基本的方法没有实际的运用能力,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在制定新版培养方案中加深对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方面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2.3加强教学改革,把实践性教学摆到突出位置。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长期以来,在我校老版文科专业培养方案中,一直施行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中,我院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有所提升,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没有将其摆到应有的位置。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增加包括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等环节的比重是十分必要的。并且要进一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上做文章,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优化新版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3.1“两重为先”即“重实践、重应用”。

在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了专业实践训练,增加了实践教学比重。法学专业开设了“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实践课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开设了“课程设计”、“机关工作实践”等课程;做到了从入学的第四个学期开始,每个学期都有实践环节。通过实践环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得到相应的专业训练,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管理相关事务的能力。

3.2依托学校主体学科特色优势,增强就业竞争力。

培养方案依托学校“三海一核”的主体特色学科优势,要求学生了解船舶概论、核科学概论、机械制图、大学计算机基础、微积分、大学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理工科基本素养的文科生,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3.3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特色平台。

在新版人次培养方案中,根据学院两个专业“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不同情况,打通了第一、二、三学期的课程,设置了一个大的课程教育平台,即前三个学期两个专业学生所学的课程是相同的。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整合了学院的教学资源,开出一些特色精品课程;第二,为学生第三学期的专业调整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

3.4设置通识教育学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方案中设置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共分为三大类,即:1-文化素质教育类;2-新生研讨类;3-专业拓展类。其中“文化素质教育类”具体划分为六大模块,分别是:a:中外历史与文化;B:语言与文学;C: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D:艺术修养与审美;e: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F:国防文化与船海史话。要求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必须修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总计10学分,其中,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模块及国防文化与船海神话模块课程至少4个学分。通过这些学分的设置,让学生了解文化、艺术等知识,提高自身修养。

20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至今已运行三年。学生普遍认为,该版人才培养方案特色明显、突出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锻炼了实践能力。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打造了一批具有理工科素养和“三海一核”特色的文科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转化思想

翻阅百度文库和中国知网上有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文章,学者们大多把小学核心素养的讨论限定在数学学科之内,这种只针对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讨论,无疑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培养,但也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笔者认为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讨论,最好是置于2016年9月18日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导之下,从宏观上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进行讨论。笔者以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以依托,以转化思想为例,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原则和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理解有两种:一是基于数学学科的思考,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数学这门学科所需要的诸多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当前,哪些素养处于数学素养的核心地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一般认为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技能、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数学策略的应用这几个素养在数学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二是基于学生发展的思考,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的“一个中心、三大方面、六个要素、十八个重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具体体现。

二、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原则

1.综合培养原则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要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着手,把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具体到涵养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把培养自主发展具体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把培养学生社会参与具体到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中。把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个要素”体现在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比如,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圆课本内容正是按照“三个方面、六个要素”来编排的。圆的认识从感官上对圆的形状等进行了认识,然后通过对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学习,达到对圆的理性的认识,这个过程体现了核心素养文化基础方面的对科学精神的培B,同时在练习题中有小组合作完成的题目,这体现了社会参与方面的相关要求,而“欣赏与设计”一节更是贯穿着健康生活和实践创新的要求,“圆周率的历史”则是对文化基础中文化底蕴的涵养。可见在内容的编排上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转化了其他版本的课本编排的传统思想,遵循着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综合培养的原则,同样的,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也要遵循综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

2.突出重点原则

每一个学科都有本学科特有的素养,这个学科的素养与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某个方面关系比较密切,对培养核心素养有着天然的优势。比如,小学数学学科就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具有其他学科没有的优势,因此,在综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下,要采用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小学数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

1.提高教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师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既要对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要对新近国家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在数学上体现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通过阅读相关的文件,正确理解学生核心素养,通过深入地研究核心素养体系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核心素养理念,从而更加有效地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把核心素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学生核心素养》中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是推进教育改革下一步工作的“关键”。我们要把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因此,它是各学科学习的最终归宿,当然也是数学的教学归宿。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转化传统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备课时老师要立足于核心素养体系,特别是在教学目标设置时更要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再以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圆中“圆周率的历史”这一节课为例,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把这一节课不纳入教学计划,不进行课堂学习。但是,这节内容的学习恰恰能对学生文化素养起到涵养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思想,根据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本节课给予相应的重视。

总之,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首先应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认识,然后转变思想,在《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从教师、教学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入手,从而达到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篇10

关键词:创新;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态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248-02

知识时代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拥有创新人才就拥有竞争力,就拥有主动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国外大学也非常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早在1969年就开创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这个计划首次让本科生参与到科学研究之中。受当前现代化知识经济的冲击,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认为对大学人才的培养“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工作灵活性”[2];受雅斯贝尔斯的“全人”和洪堡“完人”教育理念的影响,德国大学加强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两个基本点就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外国很多大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过程中普遍注重大学生从人格到能力的全面文化素养的提升,将大学生创新素质放在文化创新的高层次。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就是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而完成高校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创建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校园文化。然而,国内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过程中,只片面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说到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我们必然会首先想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周家伦认为“谈到创新型人才培养,我们首先必然会想到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问题。因为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穿心教育,加强和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这段话说出了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待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观念,这也造成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其他因素出现的“角色弱化”的状况。环境塑人,环境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大学生主要学习和生活空间都在校园,因而高校校园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我国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效果看,高校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并没有引起较高的重视,在实践操作上也缺乏理论作为指导。因此,校园文化研究的迫切任务就是探索一整套以培养大学生创新为目的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新思想。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学校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即为了实现大学最初的教育发展目标,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师生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由高校师生在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文化是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培养和塑造优秀人才的大本营是高校,学习和传播科研文化的主阵地是高校,社会中精英聚集、人才济济的地方是高校,它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的指明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母体。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校园文化对校园主体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通过高度统领和把握校园中的各种行为和现象,影响校园主体的成长、成才环境和塑造校园精神等方面[4]。因此以创新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是孕育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行为准则的最有效、最广泛的社会人文基础。另外,由于校园文化主体的先进性,使校园文化具有前沿性和批判性,对社会主流文化起到一定的引导性和激励性。可见,为了响应知识经济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构建具有创新导向的校园文化对于推动整个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带动和示范效应。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利用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为大学生们提供了真正参与社会服务的平台,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接近于生活的实践,也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将科技创新运用于实际的机会。实际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使大学生们有了一个可以接触国家科技创新的环境,并且能够体会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和意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企业注重团队合作的实践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虽然学生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有团队意识,但却没有真正实践过,是企业给了大学生们一个宝贵的机会。从学校走向社会,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有利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更使学生们重新认识自我,找到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一)大学校园文化基础建设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生态基础

教育是对教育环境、教育环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构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升华情操、塑造人格,在实践中感受国情、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实践中培养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劳动观。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教育教学改革直接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改变过去在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角色弱化”的状况。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先进创新文化的传承体,创新可以在诸多方面体现出来,比如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甚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它们有诸多的共同点,那就是拼搏进取、自我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尊重学生个性、倡导学术自由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构建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就是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这些创新所需要的特质逐渐渗透到每个学生当中,让这些特质融入到他们的的头脑中,体现到他们的行为上,最终内化学生的创新素质,使其承担起创新的重任。

可见,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先进创新文化的载体,承载了创新文化所蕴含的特有要素,这些优秀的品质固化在整个高校的校园文化之中,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和拼搏进取而永续的传承下去,同时在传承的过程中会不断增添一些符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新鲜元素,让高校的校园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完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归宿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是教育中专业教育资源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之间的互相“拨力”,其本质上在于两者之间缺乏共同的目标关联、价值整合以及运行架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进行思考、学习、分析、设计、总结,而这一系列过程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另外,从大的方面讲,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为我们整合社会、企业和高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合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传统以课堂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置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过程当中,将以班级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放置到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当中,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载体。

三、校园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

目前学界普遍认同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方面、精神文化方面、制度文化方面、行为文化方面,并且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因此,为实现校园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夯实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基础,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能使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外力激励两因素有效地融为一体,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提供一个摸得着的且理论结合实践的支点。另一方面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摆脱教条化局面,寻求企业文化的丰富教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在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过程中,根据具体项目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在合作中增强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引导大学生树立利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与升华。

(二)更新校园精神文化培养理念,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注入鲜活的精神动力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能在大学与社会的过度中发挥重要作用,充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衔接,达到第一课堂为第二课堂提供理论支持,第二课堂为第一课堂提供现实依据的目的。二者发挥合力才能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既要关照课堂因素,同时又要兼顾企业因素、社会因素。在此过程需要着力创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交流平台,使大学生能接受科学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指导。

(三)完善校园制度文化,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撑起一把制度的保障伞

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途径,另一方面要前移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时间。从传统以班级、社团为单位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以科研创新团队为单位,从“校园”为中心到“以校园为基点”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新的工作途径。与此同时,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上大学生必须具备三种意识:首先是创新意识,其次是团队协作意识,其三是服务社会意识。

(四)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开展,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第一目的,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尽力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同时要,紧紧围绕育人目标体系,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全面素质培养,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牟海维,吕秀丽,李贤丽,付光杰,韩建.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9).

〔2〕彭瑛,刘建华.冶金材料类专业工程力学创新性实验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20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