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十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十篇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3:38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篇1

有效问题设计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问题的设计必须来自于真实的教学内容

问题的设计,一般要具有真实性,这样的问题才有探究的价值,才能让学生更能从问题中学习新知,才能使学生养成诚信的习惯,从而落实了情感目标。因为一般真实性的问题是过程性的问题,它要求学生运用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解释和说明,是教师和学生在问题回答中逐渐形成的,它能使学生继续讨论和不断追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充分展开,学生进入真正的、深刻而有效的系统思维活动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只提事实性、记忆性、重复性的问题,应多进行理解性、创造性提问,让真实性的问题充满课堂,我想教学效果一定会有价值的。

二、问题的设计必须是多元与发散性的

有效问题的设计应走进真实世界,注重概念的复杂性,重视和开发利用生活世界的教学资源,引入多种解决路径或多个答案的问题,允许多元路径和多元目标的存在,建立一种不确定、开放的知识结构。换句话说,就是一个问题不一定只有一种思路、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情况也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复杂、开放和不确定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深入探索世界,在求同存异中,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放性问题在具体实践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跨学科的开放性。研究式教学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强调真实情境、合作学习与探索,其课程具有跨学科性、开放性、体验性与实践性。另一方面,开放的问题不局限于教材中的一章一节,或单纯某一种知识,而是涉及到多章节的内容。同一个知识,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三、问题设计要遵循系统性原则

在关注单个问题的时候,还要关注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从通盘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分布和设计,提升问题的整体结构质量,同时要避免提四类问题。根据格拉伊塞尔的理论,结合教学实践不难发现,有四类问题的系统性较差,其效果也较差,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其一,是非问题。这类问题分析含量低,往往具有猜测性质,学生即使没有思考也可以凭借猜测来回答,至少有50%的正确率,学生对这类问题的问答并不能说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学习内容,而且这样就容易形成鼓励学生猜测的倾向。其二,追问。教师常常在学生回答问题停顿或回答不完全时提这类问题,但教师继续追问引导学生做出更好回答的可能性比教师转而问一些新的、更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做出更好回答的可能性小。其三,假设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测或推论,有可能导致学生不经思考妄加猜测。其四,反问。教师在就某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反问时,难免会流露出一些主观的意见或色彩,而这又往往会导致学生进行不假思索的回答去顺应教师的意思,这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是毫无益处的。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篇2

关键词:会计教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28日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进行提问、培养学生思考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必不可少。不过问题设计不是越深奥越好,也不是越简单越好,作为会计专业教师,为了更好地把握课堂授课效果,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教学问题设计。

1、复习式设问,即帮助教学导入设计问题。教师都知道按照授课程序,内容的前后贯通,由浅入深的知识结构,在上新课之前,是不可能把新知识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必须对已学知识做一个简单回顾,以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连接。对所提复习问题一定要对学生起到把握知识要领,抛砖引玉的目的。如:在“借贷记账法”的新课学习之前,设计提问导入新课,问题两个:①复式记账的概念原理;②会计恒等式。这两个知识点对新课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学生对这两个知识点已经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借贷记账法就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进行延伸思考,新旧知识衔接。

2、联系生活实例设问。如:在会计教学介绍账户时,讲到账户四金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的关系时,我都会问学生每月生活费总额,生活费来源,每月的支出,月底的余额。通过提问,学生马上明白问题实质是讲收入、支出、余额。再依据账户基本结构,就理清了账户中四金额关系及计算方法。将生活实例带入学习,学生不易遗忘。

3、引导性设问。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思考,学会学习。在会计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有关账户之间结转关系的学习存在较大困难,部分学生对会计结转核算看作是学习会计的障碍。其实是学生没有掌握结转时账户间的内在联系。简单来讲,结转就是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将全部金额从一个账户移到另一个账户,即移走金额,账户减少为零;移入金额,账户金额增加。依据账户记账原理:账户中记录金额减少与金额增加必须在相反方向,因此余额在借方,就从贷方转出;余额在贷方,就从借方转出。至于新账户记在哪一方,就按照有借必有贷的规则来确定。说白结转就是:旧账户记借方,新账户就记贷方;旧账户记贷方,新账户就记借方。例如,原材料的成本核算,在采购阶段,叫“在途物资”,入库后就叫“原材料”。我在授课时引导学生,购入“在途物资”时,“在途物资”增加记借方,那现在要将“在途物资”结转入“原材料”账户,也就是要将“在途物资”账户的金额“搬家”,根据账户记账原理,结转金额该记入“原材料”账户的哪一方?这时学生马上就能说出记账方向,能准确编制出会计分录。同样“原材料”投入生产后,形成了“生产成本”,完工入库后,变成了“库存商品”,进入销售阶段,又做“主营业务成本”。可见,引导设问,就像一个接力,按顺序一步一步引出相关知识,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结构密切严谨的知识链。

4、挖掘式设问,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错账更正法时,先让学生看一下以前做的作业,让学生说出作业中的各种错账情况,问学生这些错账的原因。这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会计知识,总结产生错账的原因。然后再提问针对于这些错账该如何进行会计更正?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已学的知识,针对作业错误内容,既巩固已学内容,又对知识进行深层次挖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5、难点设问,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一般情况下,难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对新知识的学习造成困难。例如,会计中有个知识点“收入和利得”的区分。广义的收入含有利得,但是利得和狭义的收入是不一样的。在学生刚刚接触会计时,是无法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我要求学生从两者的定义入手,找出定义中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从定义可以看出,二者最终均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并都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这是二者的相同之处。二者的区别在于,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而利得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在判断一项交易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到底属于收入还是属于利得时,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判断依据。也就是授课时我只要讲清楚什么是日常活动与非日常活动的区别。学生根据我的问题要求能正确把握收入和利得的区别和联系,就能熟练地判断和运用收入和利得。

本文简单探讨会计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方法,以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会计的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岩梅.浅谈如何发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

[2]柳青.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4.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篇3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0058-02

数学教学大都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始终围绕着问题来进行。教学问题的设计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因此,教师应注意做好课堂提问的经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问题设计,使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如果课堂问题设计不好,在教学中往往就会出现提问时课堂鸦雀无声、学生不会回答,或者答非所问的情况。当前教师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问题过于简单,明知故问,如对于一些已经非常明了的事情,还要提问“是不是?”“对不对?”等,提出的问题缺乏“技术含量”;二是问题过于“超前”,超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学生自然容易答错,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三是问题难度过大,不是循序渐进地逐步加深,让学生难以回答;四是问题不着边际,脱离课堂教学内容,或者与其关联性不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教师在课前不注意课堂提问的设计,课堂提问随心所欲,使提问不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

二、对优化教学问题设计的一些思考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尤其对于学生感到比较难学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以及创新意识的树立。所以,在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在课堂上要讲究提问的方式与技巧。

1.问题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部分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教学问题设计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是有差异的,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还要通盘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除了为全体学生设计中等难度的问题外,还要为学优生与学困生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问题,使课堂提问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能兼顾部分学生,不因问题难度过高造成课堂冷场,也不因问题难度过低而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确保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设计如下三个问题:

问题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问题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50°,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问题3: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50°,它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学生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必须了解本章的重点知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这三个问题依次由浅入深,既面向全体又兼顾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各部分学生。对问题1、2,学生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就很容易求出答案。问题3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学生在做题时要注意分析具体情况和进行必要的讨论,这是本题提问的重点意向,也是答题的关键。它是针对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而设计的一个问题,其他学生在教师点拨或同学帮助下经过努力也可以解答。

2.问题设计要合理、巧妙,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所以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启发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在老师的适当提示下,学生经过思考能够循序渐进地认识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必须合理、巧妙,具有很好的启发性,让学生能从中学会思考。例如,在讲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先从三角形的定义开始,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与特征,然后先后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是不是长短不一的三条线段都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问题提出后,教师拿出三条长度不一的棍子,让学生看能不能用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学生进行试验,发现这三条棍子不能构成三角形。也就是说,三条长度不同的线段,不一定能构成三角形。

问题2:在什么条件下,三条线段才能够构成一个三角形?

这时,教师让学生先在纸上任意画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a、B、C,然后将三个点连线,分别构成aB、aC、BC三条线段,并构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测量这三条线段的长度,比较任意两条线段长度之和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关系。最后让学生根据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归纳出结论。这样,通过教师的设疑、启发与引导,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自主构建知识。

3.问题设计要联系生活,有趣味性

在教学问题设计中,要将问题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或将新知识巧妙地纳入问题中,使设计的问题深入浅出,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感到问题有太大的难度,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设计的问题要尽可能地联系生活,有趣味性。生活中无处没有数学,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极大的作用。如在百分比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百分比,某一产品的销售业绩、国民经济的增长、家庭各项消费的构成等常用什么来表示。又如教学方程的应用时,可以提出有关销售打折、银行利率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进行具体的计算。这样就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篇4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22―0114―01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要提高艺术性,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利用典型课例展开问题延伸,体现文本生本思维的有效对接,要在不同角度不同维度推出教学问题,为学生创设适宜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教学问题设计还要体现趣味性,要有一定难度系数,给学生造就挑战自我的机会。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问题设计时,还要关注其层次性,体现因材施教性教学原则。

一、对应设计,体现文本生本思维契合

数学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等学科特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数学难学的原因。教材学习内容有系统性,教师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有效整合教学积极因素,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找到文本生本思维契合点,这对科学设计教学问题有重要意义。由于学生个体学习基础、领悟能力、学习习惯等不尽相同,表现在数学感知能力方面呈现差异性。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时,要考量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给出梯度性教学问题。为不同群体学生量身定做教学问题,体现的正是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问题设计还要具备启发性,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良好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学习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

二、多元展示,创设适宜课堂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问题展示方式众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传统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个体回答或者集体回答,这种问题投放方式过于程式化。学生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问题投放时,需要进行多重考量,提升问题投放技巧,形成重要教学契机。教师口头展示、黑板书写展示、发放问题纸条、多媒体展示、学生提出质疑等方式,只要合理选择,都能够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数学教学离不开课例讲解,教师将教学问题融入课例之中,用问题贯穿课例,也可以为学生学习思维形成鲜明路线图。

在学习《绝对值》时,教师展示课例:两辆汽车,第一辆沿公路向东行驶了5千米,第二辆向西行驶了4千米,为了表示行驶的方向和所在位置,规定向东为正,分别记作正5千米和负4千米。这里的正数和负数只能代表汽车行驶的方向,汽车实际行驶距离是多少呢?学生给出答案:第一辆车行驶5千米,第二辆车行驶4千米。教师继续设计问题:这里的5和4能不能看成是+5和-4的绝对值呢?绝对值如何定义呢,它有什么特性?如果将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用数学符号语言进行表达,该如何操作呢?学生思维随教师问题设计行进,很快抵达问题核心。教师列举具体实例展开讨论,逐渐引入绝对值概念,并通过深度解读认知绝对值特性,完成绝对值定义数学。

三、创设链接,升级课堂教学维度品质

初中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实践有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问题设计投放时,需要充分考量学生学习认知基础和生活积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在数学学习中感知生活,这对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质有重要帮助。数学学科认知涉及领域广泛,教师在教学问题设计时还要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促使学生结合多种学科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认知品质。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篇5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

数学教学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都是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中展开的,问题是数学课开展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只有保证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下面我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有效问题的设计要关注最佳提问的时机

在一个完整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只有几个瞬间时刻是提问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时刻,设计不同的问题。如在上课初期学生的思维由平静趋向活跃,这时多设计一些回忆性问题进行提问,有助于唤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当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时,多设计一些说明性、分析性和评价性问题进行提问,有助于学生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并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思维由高潮转入低潮时,多设计一些强调性、巩固性和非教学性问题进行提问。例:生产某种产品200件,其中有2件是次品,现在抽取5件进行检查,其中至少有1件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教学中,让学生当堂练习。教师巡视中发现一种典型错误:先从2件次品中选出1件有种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而获得的,而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恰当创设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有效的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最终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同化和顺应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学生能力形成和智力发展。例如“几何概型”一课时,为引入概念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情境1:从区间[0,60]内的所有整数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整数,求这个整数不大于15的概率;情境2:从区间[0,60]内的所有实数中随机地取出一个实数,求这个实数不大于15的概率;情境3:教材中的玩转盘游戏;情境4:假定在盛有1升水的容器中有一个任意游动的细菌,先从容器中的任意位置用吸管取出10毫升的水样,试求取到这个细菌的概率。“情境1”可以回顾古典概率的两种求法:公式法和实验估计法。“情境2”在引发认知冲突的同时,也奠定了类比得出几何概型的基调。“情境3”与“情境4”,既是“情境2”在空间与思维上的自然延伸,又联系了生活实际、提供了变式。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又提供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问题的设计要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关注学生兴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是生命教育课堂的出发点。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高效率。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学习,才能轻松愉快的学习,才能不知疲倦的学习,才能焕发无尽的精力和创造力。”因此有效问题的设计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抛物线概念”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椭圆与双曲线都有两个焦点、两条准线,你们见过只有一个焦点与一条准线的曲线吗?(2)椭圆与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分别是0

四、有效问题的设计要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与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是需要着重学习的内容,教学难点则是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学习障碍,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也是一节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课前备课过程中要多角度、多维度地设想课堂中学生在学习教学重点与难点时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设计合理的应对之策。例“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的教学重点是探究函数y=asin(ωx+φ)(a>0,ω>0)的图像与正弦曲线的关系。难点是:(1)函数y=sinωx的图像与正弦曲线的关系;(2)函数y=asin(ωx+φ)与y=sinωx的图像之间的关系。本节课设计如下几个问题:函数y=asin(ωx+φ)与y=sinωx的图像之间有什么关系?(1)函数y=sin(x+1)的y=sinx图像有什么关系?(2)函数y=3sinx与y=sinx的图像有什么关系?(3)函数y=sin2x与y=sinx的图像有什么关系?(4)函数y=sin(2x+1)与y=sin2x的图像有什么关系?前两个问题由学生独立解决,后两个问题作为教学的难点。如此教学,科学地分配了时间和精力,使学生感受到了特殊到一般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身经历了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篇6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问题设计就是设计一个(或一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那么如何恰当的设计问题呢?

1、问题设计应考虑适应性,在启迪思维、解决困惑上多挖掘。

初中数学知识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现实世界,是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的数学抽象;另一方面,以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的基本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公理为基础,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一般性的数学结论,不仅经得起客观现实和生产实际的检验,还能有效的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方面能起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来说设计实用性和实际性问题,使他们更有亲切感和好奇心。另一方面学生对各种知识理解的难易程度不尽相同的,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准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油然而生。

2、问题设计应在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关联处深化。

数学课本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教材中每章节的内容都处于特定的知识结构中,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表述方式犹如一条链子一样环环相扣,任何一节的松动就会造成链子的脱节。知识之间的联系也与之相仿。因而知识之间的关联处是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并形成数学能力的关联部分,若处理不好,则很容易成为制约学生正确掌握教材内容的关卡,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抓住关联处设计好问题呢?应努力探究教材中潜在的思维题材加以诱导联想,探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理顺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达到既深化知识,又发展能力的目的。

3、问题设计应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即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

问题设计不应停留在第一发展水平,而要定向在“最近发展区”,在那里寻找思维的生长点,为学生架设探索未知的桥梁,这样做才能最有效的诱发思维,以现有的新知识去吸纳同化新的知识,用新的经验和要求去修正和顺应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培养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能更有效的发挥问题在构建知识网中作用,我们可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的层次设计变式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寻找结果。当然这样训练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让学生得出相应的结果,而是在训练中实现对知识的梳理,为构建更完善的知识网创设条件,实现认识水平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4、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迷惑性和批判性。

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不可忽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源泉,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求异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以除了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深层次探索问题能力之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题,发展求异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应适时的设计一些迷惑性和批判性问题,让学生认认真真的出错,诱使“上当”,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时,可设计如下的问题:

抛物线y=2x2-x+k当k取不同的值时,可使抛物线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若是抛物线y=2x2+kx-1呢?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探索系数的变化与图象的位置关系。

5、问题设计应能积极诱发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想象力

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在“启发式”教学中,它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只有精心设计,提问才有实用价值。要想做到有效提问,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吃透”教材,层层深入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确立教学目标、把握主攻方向,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站在整体的高度设计出一组系统化的提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例如我在讲《卢沟桥的狮子》中设计的一组问题是:1.北京有句歇后语的内容说的是什么?说出了它的什么特点?2.这座桥建于什么时候?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它的长度是多少?这两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初步感知。3.这座桥上的狮子除了多之外,还有什么特点?作者写这一特点时共用了几个句子?使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概括能力。4.试着使用这两种修辞手法说几个句子,记住一点,要抓住特点。这个问题重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5.这座桥为什么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你怎么评价和它相关的历史事件?这个问题是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在知识、语言、情感、思维等方面都产生了整体的效果。

二、“吃透”学生,面向全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吃透学生是指尊重学生的认知状态和认知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去教学,让学生在现有认知状态下深化、提升,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情况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知,给学生以思维的引导。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形成的学习障碍设计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摸准学生的心理与思维障碍,在出现障碍的地方设置适当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引爆学生思维,启动内驱力,激活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因为看谁的手举得高、举得多,或谁坐得端正、谁在走神而进行奖励性或惩罚性的提问。提问的目的必须明确,针对哪些学生该提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提什么样的问题、他能回答什么问题以及掌握到什么程度,心里都要非常清楚。例如上文中的《卢沟桥的狮子》:1.北京有句歇后语的内容说的是什么?说出了它的什么特点?2.这座桥的建于什么时候?它的结构式怎样的?它的长度是多少?这两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初步感知。可以对一些学习有困难、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提问。也许叫起来发言的学生还是支支吾吾的,往往只能说上一点点,然后针对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让成绩中等的学生及时“纠错”补充。3.这座桥上的狮子除了多之外,还有什么特点?作者写这一特点时共用了几个句子?使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概括能力。4.试着使用这两种修辞手法说几个句子,记住一点,要抓住特点。这个问题重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这两个问题的提问要从中等生开始,再逐层请中上等学生补充。在课堂中应经常追问:“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和他不一样的请举手。”……这样面向全体,各有侧重,使得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不同程度地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收获。

三、问题开放,想象丰富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篇8

关键词:课堂问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贯彻实施面向全体学生课程理念的有效手段。在生物教学中对一个特定的情境或特定的学习主题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不仅在思维层面上有不同的要求,在内容深度上也有差异,还做到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精心设计课堂问题的目的

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但是,现代教学中,许多教师的课堂提问却是随心所欲,没有一个系统的提问设计,如果这样,就起不到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应起到的积极作用。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最大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人总是有力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教师的提问如能与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相结合,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是学习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在一定意义上说,“兴趣在教学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就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形式之一。

2.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教师根据所授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需要学生主观努力去解答的问题,学生在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就要想方设法弥补眼前与目标的差距,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如果具有一种方向性和指导性,就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控制和调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3.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

教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经常不断地依靠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而课堂提问可以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使教师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

因此,只有我们了解了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才能在教学中真正重视问题,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心设计课堂问题的原则

1.层次性原则

所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不仅在思维层面上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内容深度上也要有差异。生物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地设计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彼此相关联的一个个问题,才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进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节的教学时,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1)每年的四、五月份的稻田或池塘边常能听到呱呱的叫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2)成体的青蛙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呢?(3)蝌蚪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4)一个受精卵如何发育成蝌蚪再发育成青蛙的呢?利用这一连串有层次的问题,刺激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探索生命奥秘的情境中。

2.可行性原则

一般来说,教学过程最终要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所设计的问题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设计。如果提出的问题过易,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反映不出思维的深度,而超前、偏怪、深奥的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因此,教师应尽量使每一个问题都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体会到智力活动的愉快,这样既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遗传和变异”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一对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两个儿子,一个视觉正常,一个是红绿色盲,色觉正常(a)对红绿色盲(a)是显性,属伴性遗传。问:(1)兄弟两个的基因型如何?(2)父母的基因型如何?(3)将来所生孩子为男孩时,生色盲男孩的概率是多少?(4)假设这对夫妇中男生视觉正常,女性色盲,他们所生孩子为男孩时,生色盲男孩的概率是多少?(5)从色盲患者的性别比例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一连串问题的设计,层层递进,由简到难,有了前面(1)和(2)两个问题作为铺垫,学生就会有信心挑战后面的问题。

3.探究性原则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设计探索问题的引导密切联系,具有较强探究性的问题能够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不受定式影响而产生独特见解,从而提出新颖解法,产生新观点。例如,探究了“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后,教师可以提出:市场上卖的韭黄为什么不是绿色的,而是黄白色的呢?使学生从熟悉的现象中发现还存在不熟悉的现象,就会自然而然产生“究竟是为什么”的强烈探索动机,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容易产生了。有的学生提出:“光是否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呢?”探索方向确定了,教师及时让各小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得到的知识远比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取的知识牢固得多。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从多角度发散思维,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精心设计课堂问题的策略

1.从生物学知识的来源和应用中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处处都离不开生物,很多生物学问题来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因此,课堂提问要密切联系实际,要把课本中的知识跟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然现象等紧密联系起来,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充满生活气息,学生才能获得完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例如,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时,提出:(1)为什么要在傍晚移栽蔬菜?(2)移栽蔬菜时为什么根总是带着土坨?(3)移栽蔬菜时,为什么要去掉部分叶?又如,学习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节后,提出:(1)光既然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那么,大蓬中的蔬菜能充分接受光照吗?(2)对大蓬中的蔬菜还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这种来源于生活感受的问题会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中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生物的每一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其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用结构和功能统一的观点来理解生物学知识,提出生物问题。比如,学习了“鼻腔的结构特点”后,提出:(1)鼻腔对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又如,学习“鸟适行的结构特点”时,提出:(1)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其他的脊椎动物有发达的气囊吗?(2)鸟的气囊与它的飞行生活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的设计,体现了生物体结构功能的统一性。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达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3.从各种生物学现象中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观察、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研究生物学很重要的方法,也是发现、提出生物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例如,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进行探究,在观察完各种条件下种子的萌况后,提出:(1)低温会不会减慢种子的发芽?(2)高温会不会加快种子的发芽?(3)是否存在某个最佳发芽温度?(4)同一种种子和不同种子是否存在区别?这些问题会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探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和思考问题,开阔思路,从而培养思维广阔性、敏捷性。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因此,在生物教学课堂中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从不同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美]布鲁克菲尔德.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和技巧.罗静,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01.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篇9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设计;提问

一、课堂教学的问题要精心设计,针对性强

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所提的问题要有典型性,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如果对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过于随意,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针对性不强,使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明确,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的问题要新颖别致,趣味横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能激发人的学习动机,使人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师应遵循趣味性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引用口语、谚语、俗语、成语等耳熟能详的形象化语言,设计探究性问题,将政治课程中教条化、政治化、理论化的内容融入到幽默、诙谐的形象化语境中,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教师也就不用担心学生不愿意参与探究活动了。全体学生的快乐参与有利于营造一种浓厚的探究氛围,在这种浓郁的氛围中,师生间、生生间互相启发、交流、探讨,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既获得知识,又增长智慧。

三、课堂教学问题要循序渐进,善于启发

启发性是课堂问题的灵魂,学生答问中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答不上来等。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使问题问在学生需要处。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要多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

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笔者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1.同学们早晨吃的什么?2.有没有剩饭?你把剩饭怎么处理了?你为什么这么处理?3.用的什么餐具?你饭后的餐具怎么处理的?4.其他同学如何看待该同学的行为?5.你发现身边和社会中还有那些不合理的消费方式或习惯?6.我们该怎么办?这样一堂课从学生身边的小事谈起,引发他们的思考,笔者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感应,那么我们的三维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四、课堂教学的问题要与热点问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讲求时代性

政治课的内容与时事、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十分紧密,所以在提问的过程当中,要经常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应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用所学观点去分析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使提问具有即时性和时代性特征。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不会落入空洞的理论之中,这样的课才会有生动可言。与实际相联系,学生才会感到有兴趣,才会积极地去思考,这样整堂课才有气氛。

例如,笔者在讲“市场经济的缺陷”时播放《齐二药厂假药事件》,通过真实的、惨痛的教训首先在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1.你认为造成惨重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造成这样的结局,根本原因是什么?3.我们该怎样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这样从时事热点的直观中感知到了问题的缘由,然后通过进一步追问,探究出了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措施。

五、课堂教学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兼顾全局,具有广泛性

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的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都用心回答问题。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往往担心基础较差的同学答不出问题而耽搁时间,从而忽略大部分学生,这使得这部分学生在教师提问时没有积极性,只是消极等待,好像不关他们的事,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因此提问时,要照顾到大多数人。提出的问题既不要过浅,也不能过深,要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大家共同参与,共同探讨。在提问时,笔者经常采用这样的语言:“现在××同学回答,同时请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回答得对不对,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有时还请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来重复刚才那位同学回答的问题,或者是进一步提出与刚才问题相关的问题来让其他同学思考,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课堂教学的问题要具有整体性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篇10

一、问题要创设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

数学是具有较强逻辑性和严密性的学科,新旧知识环环紧扣,纵横交错,互相渗透,形成严密的知识结构。选择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创设问题,通过“温故”而达到“知新”的目的,也使学生认识到新知识是从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加深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知识的愿望和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基础知识及思维“活化”。例如:初二数学第四册中《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节内容的教学,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旧知识,而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新知识,一次函数具有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它们的区别是图象的位置不同,只是上下平移,所以它们的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就是图象和性质,教师必须在它们的结合点上创设问题:(1)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和性质是怎样的?(2)判断直线y=2x的图象所在的象限。(3)一次函数y=kx+b(k≠0)当b=0时,它是什么函数,当b≠0时,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性质是怎样的?(4)画出一次函数y=2x+1与y=2x的图象。通过上述的问题的创设与解答,从而拉开了新知识探索的序幕,并引导学生比较直线y=2x与直线y=2x+1的图象,再观察,归纳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又如初二第二册中的《平方根》这一节内容的教学,平方根的概念完全建立在平方运算的基础上。平方运算是旧知识,而平方根的教学是新知识,两者的运算既有联系,又有矛盾,联系的是平方根的运算是平方的逆运算,矛盾是两者的运算性质是不一样,即是相反运算,所以他们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就是逆运算,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教师必须在它们的结合点上创设问题。⑴3的平方是多少?-3的平方是多少?⑵什么数的平方得9?⑶什么数的平方得0?⑷有没有平方得负数的数?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设问,使学生加深理解平方根的意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再引导学生在设问中归纳结论: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是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二、问题要创设在学生认识的感性到理性的转折点上

学生认识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理性的认识学生往往感到困难,因此,我们教师要在学生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跨越的转折点上创设问题,启发学生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科学方法和逻辑思维推理方法,对感性的数学知识加以深化,从而帮助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例如:初二数学第三册中《全等三角形》这一节我是这样教学的: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两块重叠在一起的硬纸板剪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分析出来的两个三角形,并讨论他们的特点: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再让学生们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哪些完全重合的图形,讨论结果:同一底片的两张照片,国旗上面的小五角星等。学生对抽象的“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有了感性认识,这时教师要创设问题:“通过以上的实际事例观察、分析,发现了什么?”学生能回答出: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两个图形完全重合,从而使学生上升到了“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的理性认识。

三、问题要创设在教学的关键点上

数学教学的问题设计,要有客观依据,也就是说该问则问。那么应该问在何处呢?我认为应该问在认知矛盾的焦点上,就是学生在认知最困惑的地方,而这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的关键点上设问,也是最易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与兴趣。如:数学课讲到“0”的意义,学生一般都是把“0”看作表示没有的意思。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冬天里的天气很冷,气温常在0℃左右,那么0℃是否代表没有的温度呢?同时0℃又相当于32℉,难道32℉也表示没有温度吗?这样设问在教学的关键点上,从而使学生很快理解“0”这个数的真正意义。

四、问题要创设在学生注意力分散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