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十篇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十篇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5:33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篇1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类型防治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地质灾害的治理日益重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并在第二十六中第三节专门论述“加强山洪地质气象地震灾害防治”。2011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工作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提出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巡查和预警预报,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认真做好排险防治工作,强化应急抢险处置,落实各项防范应对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提出“积极探索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机制”。所以,本文首先从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出发,探索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矿山地质灾害的分类

以上矿山地质灾害大至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对矿产开发方有影响的,第二类是对矿产开发方以外的利益相关者有影响的,第三类是对开发方和非开发方都有影响的。在第一类的地质灾害中,主要包括矿井塌陷、矿井热害、岩爆(矿震)、矿井瓦斯突出、矿坑突水等。这些灾害主要是对矿产开发方产生影响,威胁生产安全,减低生产效率。这种地质灾害只危害资源开发方,不具有一般环境治理的“外部性”特征。在第二类的地质灾害中,主要包括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这些灾害往往是由矿产开发方引发,主要是对矿产开发方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威胁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害矿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地质环境。第三类的地质灾害中,往往是地质作用和开发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如酸性矿坑水、砂土液化、水资源破坏与污染、煤田自燃、地震等。这些地质灾害既危害矿产开发方的利益,也对其他利益相关方产生伤害。

2不同类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特征

对于内生型的矿山地质灾害,是矿产资源开发中遇到的地质限制条件。这类地质灾害只和一个社会主体发生关系,即资源开发方。虽然这类地质灾害部分是因为地质构造和地质应力等自然力量作用下形成的,部分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引发的。但是由于这些地质灾害只危害资源开发方,不具有一般环境治理的“外部性”特征。

对于外生型的矿山地质灾害,往往是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但是和多个社会主体发生关系,即资源开发方引起地质灾害,损害第三人的利益,一开始这个第三人直接表现为矿区居民。实际上,随着地质灾害的产生,地方政府往往也成为利益相关者,因为大量的地质灾害的治理实际上是政府买单的,这个单最终要落到所有的纳税人身上。因此,第二类矿山地质灾害具有典型的环境治理“外部性”特征。对于第三类矿山地质灾害,不仅矿产资源开发方受害,第三人也受害,所以,部分的具有环境治理的“外部性”特点。但是由于资源开发方受害,所有,较之于外生型矿山地质灾害,开发方有更强的治理冲动。

对于二三类矿山地质灾害,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存在大量地质灾害严重的闭坑矿山,这类矿山资源开发主体灭失,难以寻找到原始责任方,往往由政府承担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

3.1积极构建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确认制度体系

对二、三类地质灾害,一定要通过立法明确肇事者的法律责任,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使灾害引发方承担灾害治理的责任。对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行为,要建立地质环境评估,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保证金制度,通过制度使责任方确实承担责任。

3.2对于政府承担的地质灾害的治理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通过财政拨款和转移支付,积极投入到地质灾害的治理中。同时,我们要看到的是,政府的责任实际上也是每一个社会居民的责任。民主的政府实际上是群众意志的传达者和执行者。政府责任,一定程度上,就是居民责任。面对地质灾害,居民是这种“外部不经济”问题的受害者,也是“负外部性”产生的参与者,更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受益者。所以说,在确认政府与企业对于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的前提下,要让居民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也是居民自身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地质灾害防治的知情责任、参与责任、监督责任等。只有确认政府、企业和居民多方承担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才能逐渐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良好氛围。

3.3积极构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多元投资制度体系

(1)各地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大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由于许多矿区地处偏僻,土地资源的地租较低,自然地理景观吸引的消费者有限,而有的矿山预留资源禀赋低或者开采条件差,从而导致创建产权形成的地质灾害产品无利可图,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对这些地区的灾害治理进行补贴。各地各级政府是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责任主体,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根据当地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具体情况,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地质灾害防治的专项经费。

(2)鼓励金融机构向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地方政府要向金融机构推介地质灾害防治是重点项目、低风险项目、高回报项目的理念,鼓励金融机构向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予以政策倾斜。对于短期内难以获利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金融机构要提供贷款优惠,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提供低息贴息等优惠贷款。

(3)设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公益捐助基金。建议设立“地质灾害防治公益捐助基金”管理机构,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重大意义,增加地质灾害防治的资金来源,缓解地质灾害防治的资金压力,把地质灾害防治公益捐助事业做好、做大、做强。如福建安溪县利用华侨众多的优势,鼓励华侨捐赠进行地质灾害治理,效果良好。

3.4积极构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信息公开制度体系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涉及矿区居民、企业和政府多方的利益。公众具有地质灾害防治的知情权,矿山地质灾害的信息公开要立体的公开,不仅灾害的情况要有权威部门予以公开,而且灾害治理的情况也要随时予以公开,公开的渠道要广泛和多元,充分利用政府公报、报纸、媒体、政府官网、微博等多种方式予以公布,确保公众的知情权。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篇2

引言

地质灾害勘察可以有效地指导其防治工作,因此,需要处理好地质灾害勘察和地质灾害防治之间的关系。二者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却属于两个方面的工作。地质灾害勘察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地质灾害勘察阶段;第二,可行性研究阶段;第三,初步设计阶段;第四施工图和施工阶段。在进行这些阶段的工作之前必须要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地质灾害勘察主要目的有:第一,查清地质灾害的灾情;第二,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第三,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第四,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第五,地质灾害的防治可能性;第六,提出一定的方案。

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1.进行勘察的地质灾害点,不必都要进行治理

并不是所有的地质灾害点都需要进行防治,其治与不治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治理的经济效益;第二,治理的可能性。若一个地方在进行完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之后,得知该地质灾害点形成的地质灾害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或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此时,就没必要对此种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工作,可以另寻他法解决这一地质灾害,比如采取搬迁的措施等。

2.地质灾害勘察与一般的工程地质勘察不同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弄清楚工程建筑的地址构造情况,以为工程建设和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地质灾害勘查还承担着弄清楚地质灾害的成因、运动机制等的任务。而地质灾害勘察须特别重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灾情调查;第二,灾情评估。当在填写相关报告时,应仔细填写这两方面的内容,否则,地质灾害勘察工作就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其中,地质灾害的成因以及其运动机制可以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如果缺乏这种数据或资料,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就难以开展。在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时,需要有的放矢,也就是说首先要查清其成因以及其机制,而后做出相应的防治方案。

3.地质灾害勘察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研究防治条件

这种防治条件指的就是有没有必要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条件。一般情况下,由地质构造所引起的地质灾害,往往难以治理,此时,应采取躲避的措施;而其他外力造成的地质灾害,是可以进行治理的,可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小或消除其危害。但是,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即为治理的效益问题,有没有必要治理的问题。具体说来,地质灾害的防治效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社会效益;第三,环境效益。地质灾害有无必要进行防治必须结合这三种效益进行考虑。

4.灾情评估工作

地质灾害指的就是给人类生命财产引起一定的损失和破坏环境的事件。如果某一事件不会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或不对环境产生影响,则就不能称之为地质灾害。比如,深山荒林中发生泥石流等现象,但它不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因此,这一现象就不是地质灾害,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地质作用。地质灾害一定会引发灾情因此,需要对灾情进行评估。第一,应全面权衡其影响,而后做出估计,列出各种损失。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应仔细分析地质灾害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5.地质灾害勘察还要密切地与灾害防治方案研究相结合

在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不能不去进行勘察工作,而直接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其形成机制。此外,在野外进行调查工作时,还应积极学习当地的灾害防治措施,以使最终的治理方案更为合理。只有采取这样的举措,才可以制定出最为合理的防治方案。同时,如难以进行工程防治工作时,可采取躲避的措施。

6.地质灾害勘察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成灾因素研究

由于地质灾害勘察的最终目的就是弄清有没有必要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若有必要的话,则灾害的防治工作就成为重点。制定防治方案必须结合地质灾害的成因等因素。只要弄清地质灾害的成因,防治方案就会很好制定。因此,在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中,一定要查清地质灾害的成因等。地质灾害勘察不是所谓的地质调查,单纯的地质因素也不可能造成这一地质灾害。比如,引发泥石流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气降水。没有大气及降水,泥石流一般也就不会发生,因此,在仅泥石流灾害勘察工作时,需要考虑到大气降水因素。

7.要注意动态监测问题

动态监测工作对于灾情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崩塌滑坡实例谈一下,现如今,一般采用的是数值计算方法来评价崩塌滑坡稳定性。这一方法往往得出的结果不准确,如重庆嘉陵江某镇石庙,在斜坡方向上出现一条裂缝,而分析结果却显示的是较稳定。此时,只有找出一些变形监测资料才能判断上述计算结果的正误。因此,需要注意加强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测工作,以对地质灾害活动做出科学的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地质灾害勘察工作中,需要理清地质灾害勘察与地质灾害防治之间的关系,并做好灾情评估工作,处理好灾害的动态监测工作,从而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灾害的成因等,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篇3

关键词:地质灾害监测治理遥感技术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066-01

我国是一个人口巨多、地大物博的国家,同时也是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尤其以引起地震、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的自然地质因素非常多。地质灾害存在分布性广、种类多、发生频度高、强度大、破坏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危害性最大、影响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对矿产资源需求总量也在日益增大,华北、华南、西北等多省市已逐步向深部开采阶段发展。矿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断层、岩脉纵横交错等复杂情况,加之矿山日常生产中的频繁爆破振动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矿山生产的正常有序进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1]。

1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必要性分析

随着人居活动范围和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增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直接威胁到区域城镇农村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高效稳定发展,急需比例尺更大、精度更高、信息数据资料更全、系统功能更翔实的区域地质资料。2003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并于2004年3月1日起具体施行;2004年4月29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年至2020年)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在2011年到2020年期间,我国将开展第三轮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将完成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并全面掌握我国陆地和近海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危害程度;将围绕居民生命、财产、以及生存环境等进行地质灾害资料调查收集工作,重点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1∶50000),以期为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相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制度和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信息依据[2]。

2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遥感监测技术

区域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较多,基于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手段已从实验阶段逐步走向全面推广的实践适用阶段,其在山区大型工程建设,以及江河湖库等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大区域地质防灾减灾工作中,获得非常优良的应用效果。在地质灾害实际监测过程中,充分利用航天遥感、差分干涉雷达、GpS全球定位技术、以及3S集成技术等进行区域地质灾害的监测治理,是未来遥感对地观测技术一体化系统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工程中研发应用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区域地质信息的实时遥感监测,不仅可以达到对监测区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控、预测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地质灾害治理前后的遥感影像资料对比分析,实现对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和治理效果动态评估功能,为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修正提供详细的参考信息,便于制定完善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治理方案体系。航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应用的进一步成熟,为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实时监测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信息收集功能,并结合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可以对待调查区域的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系统的调查、信息收集、以及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性的预测评估,进而获取待调查区域详细系统的各项综合信息资料,便于建立区域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为区域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决策、综合防治、抢险救灾等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料。

3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

采取有力的技术措施,对区域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综合防治,是一项关系到城镇农村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工矿企业可持续高效生产发展的复杂系统工作。

3.1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降低人为地质灾害发生

从大量地质灾害原因调查结果可知,很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对于矿山采区地质灾害而言,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往往不顾采区地质特点进行工程建设和资源开采,尤其是群集而上的掠夺式、无序式开采模式,导致采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破坏程度增强。因此,只有提高地质灾害多发区居民和开发商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企业运营经济效益等,与建立完善系统环境保护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制止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

3.2预防为主,增加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专项资金投入

无论是地质灾害监测、预防、治理,还是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均需要专项资金作为强有力的支持。从大量研究表明,灾后治理费用往往是前期防治投资费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在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中,要重视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工作,增加区域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专项资金投入,努力做好地质灾害前期防范工作,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

3.3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灾后治理措施

在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地段,应及时彻底清除堆积物,并将清理出的碎屑物统一堆放在固定场所,避免松散堆积物在外界力作用下再次滑坡或促使泥石流的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形成的危崖、陡壁等地段,应该采取挡、减、固、排等加固修复综合治理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灾害区发生二次地质灾害。根据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沟道特性和规模,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工程措施进行灾害治理。对于西北黄土高原常见的泥石流灾害,可以通过以下多种工程措施进行灾害治理。(1)拦沙工程,如修建谷坊、拦渣坝、拦渣堰、格栅拦沙坝等,通过拦截蓄积泥沙,从而减少泥沙下泄量,降低泥石流的破坏程度;(2)修建淤地坝,可以用来拦泥淤地,从而达到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效果。自然淤积平整形成的坝地又可以作为土壤肥沃的高产农田。(3)疏导分洪工程,通过修建排洪沟,导流堤等工程,将泥石流进行人工分流,疏导到荒山沟等区域,从而达到减小泥石流规模,降低灾害破坏程度,达到对泥石流综合治理的目的。

3.4加强地质灾害预防监测、技术措施、以及综合整治制度体系的研究

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是一个亟待进一步加深研究的内容,要从区域生态环境破坏、新增水土流失量、人为地质灾害发生机理与规律等方面,加深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机理、规律、程度、频率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还要加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评估和预报工作,为区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提供重要科学参考依据。

4结语

为防止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调查、监测预防、预警评估、以及综合治理工作必不可少。只有在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实践工作中,重视区域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才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篇4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努力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群死群伤事件

市地质环境比较特殊,降雨量相对充沛,导致市成为一个地质灾害高发区,这决定了我们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根据气象部门和水利部门的统计,近几年降雨量下降,这是否会使大家产生麻痹思想?实际上这就是我想提出的第一点,那就是要提高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刚才可定局长已提及今年可能由于多年的欠降会导致雨量增加。虽然导致地质灾害的原因有很多,雨量过多也很容易造成,由于过量降雨导致地质灾害对市来说相对比较特殊,所以各部门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把地质灾害防治提高到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会威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高度来认识。要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暂行办法》,扎扎实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家回去后一定要把今天会议精神向主要领导汇报,纳入到政府的日常工作,落实到位。

二、结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狠抓因自然因素造成的重要地质灾害点的搬迁、治理方案的组织落实和实施工作

根据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目前掌握有处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奋斗目标是从现在开始进行整体治理,规划通过15年的时间治理完毕。在去年的整治里,通过很多人力、物力的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里我必须强调这项工作只能向前推进,丝毫不能耽误。因为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决定我们必须克服畏难情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难度相对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一些矿山、矿区工作,由于不科学开采,滥采滥伐导致的地质灾害情况比较严重,我曾亲眼目睹降雨产生的泥石流埋没工人在沙土中的惨像。要想使工作取得实效,就要不断往前推进,我们的同志都是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觉得总有做不完的工作,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因为很难见经济效益,思想上自然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所以我想强调的重点就是大家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市里是高度重视了的,希望各区(县、市)政府和各部门也要引起高度重视,按照我们已经制定的规划方案逐步予以完成,按具体目标去实现。

三、要建立地质灾害专项资金,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列入本地财政预算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资金已经列入市级预算的,各区(县、市)也应列入。如何来认识资金投入问题,按原则上讲应是“谁制造谁治理”,但这只是总体原则,有的地方矿挖完了,地质灾害造成了,老板也都跑完了,再说政府在过去的一些工作中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无疏漏,客观上地质灾害已经造成了,那政府不去治理谁去治理呢?刚说过经费投入很难立马见效益,往往事后已形成地质灾害才去投入。现在有的政府这样想:与其预先投入这经费,还不如投入有效益的经费,但没有意识到现在不投入经费,一旦发生事故,抢救上所花经费可能会更多,不光让老百姓生命财产蒙受损失,财政上的投入也会更大,所以管理上必须加强。在处理这一关系时,特别是政府各级官员千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大家要克服侥幸心理,否则就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造成阻碍。一定要舍得预先投入经费,绝不能不辨证地思考问题,要事先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关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经费预算,避免造成地质灾害。

四、要认真贯彻实施《省地质环境条例》

《省地质环境条例》已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年月号已经开始施行,本条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性法规。这里我想强调的就是法律意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既然国家、省已下发了正式条例,那么在有关法律的执行过程中,大家一定要依法办事,不能牺牲环境利益去满足当前的经济效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有血的教训的,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行政,依法办事。

五、强化领导意识,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这里我再次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要按照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的规定,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我市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康。这里就是要强化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是明确的”,刚才沈可定局长的工作报告里已阐述了哪级责任是什么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并且作出明确的安排。年初我们已签定责任书,希望有关单位有关部门根据自己的责任认真抓好落实。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篇5

为了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理》(国务院394号令)和《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地质灾害防治是事关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责任重大。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处于粗放管理状态,开采工艺、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加之人们对煤炭资源的保护认识不足,对环境和生态保护重视不够,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店头矿区和仓村塬区已表现的较为突出,由此引发的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危害较大。对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把地质灾害的防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督促检查,坚持长抓不懈。要坚持按照“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坚决防止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努力减轻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为重点,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紧密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以预防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采取预防与避让相结合,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逐步建立矿山环境保护机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非工程措施为主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矿区、塬区和不同灾害防治区域各有侧重的原则;

4、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

5、坚持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的原则;

6、坚持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由政府组织实施治理和受益者合理分担的原则;

7、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是:从*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基本掌握我县地质灾害分布状况和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对重大地质灾害作出评价和预测,提出防治对策;千方百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力度,提高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能力,使危害严重的重大地质灾害点得到整治,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危害和损失,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水平,将地质灾害防治从过去分散的、被动的应急状况转变为有组织的、专门的、主动的和有预见性的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而又安全的地质环境。

近期目标:(*-2010)

1、开展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县级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使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得到进一步加强;

2、建立以县地质环境监测站为技术支撑的县级地质灾害防治网络体系,开展地质环境的预测预报,对18处威胁人身安全的隐患点做到监测有记录、避让有预案、治理有方案;

3、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加大地质环境保护力度,对拟建和在建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把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降到最低;

4、建成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提供主要地质灾害信息适时查询;

5、对威胁矿区及周边地区群众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勘察治理,对店头矿区南川、北川进行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对仓村塬区13处灾害点附近的群众实施搬迁避让或加固维修。

远期目标:(2010-2015年)

1、县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2、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并建立长期的环境保护检测机制,使矿山开采导致或引发的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遏制;

3、矿区废渣堆放,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矿区环境进一步改善,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50%,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

4、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把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降低到30%以内;

5、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起快捷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6、对威胁安全的危险地段及时进行勘察治理;对新出现的地面塌陷进行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对不宜治理的地质灾害点及新增灾害点周围群众实施搬迁或加固维修,全县各类需要治理与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90%要得到基本治理。

三、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及具体措施

根据地质环境对生态、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程度,以及治理难易程度等因素,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可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一)重点防治区

面积229.2km2,占全县面积的10%。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差,城镇、居民点密集,交通干线、重要基础设施密布,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现分布有地质灾害点35处,占灾害点总数的44%。主要包括:黄陵县城重点防治段和店头、仓村重点防治段。

1、黄陵县城重点防治段

该段面积约为9.3km2,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道路建设、采矿和城镇建设。西延铁路、黄延高速公路、210国道贯穿本区。重点建设项目延炼化区正在施工。国家5a级旅游景点黄帝陵位于该区。目前有地质灾害点13处,其中滑坡4处、崩塌2处、不稳定斜坡6处、地面塌陷1处。重点防治点为东门口西坡、环城路不稳定斜坡、王庄科北坡崩塌、寇家洼滑坡、阳洼坡底滑坡。该段的保护治理应以城乡规划控制区,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及周边、铁路、主要公路沿线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治理为重点,建立规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运行、保障长效机智,开展集中整顿、重点治理,使该区的地质环境得到全面的保护与治理。

2、店头、仓村重点防治段

该段主要灾害类型为地面塌陷、黄土滑坡、崩塌次之。店头镇、仓村乡因煤矿采空区形成的地面塌陷较为严重。目前有地质灾害点22处,其中滑坡5处、崩塌1处、不稳定斜坡3处、地面塌陷13处。危害程度重大级1处、较大级6处、一般级15处。重点防治点有曹家峪地面塌陷、张湾村东北坡不稳定斜坡、鲁寺村地面塌陷、仓村一组地面塌陷、联庄一组地面塌陷、杨岭地面塌陷、沟西姜咀土地塌陷、店头南川公路滑坡。该段的治理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融合各方力量,加大治理力度,遏制因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势头。对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搬迁避让。对店头矿区、仓村塬区的地面塌陷要按照规划进行恢复治理。

(二)次重点防治区

主要包括腰坪案角、阳坪,双龙南峪口、西峪,该区面积1180.6km2,占全县面积的51.7%。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较差,人口相对较为集中,乡镇驻地及主要交通干线密布,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目前有地质灾害点8处,占总数的10.2%。其中滑坡2处、崩塌1处、泥石流沟1条、地面塌陷4处。危害程度特大级1处、较大级2处、一般级5处。该区的治理应以严格矿山法规,禁止乱挖边坡、乱堆乱倒废弃矿渣为重点,对个别威胁人身安全的以避让为主。同时,要加强监测预报工作,严防出现新的地质灾害。

(三)一般防治区

主要包括隆太塬、田候塬及桥山镇,该区面积865.2km2,区内仅少量零星分布非煤矿山,总体上地质环境问题较少,主要表现为占用与破坏土地。这一地区应重点做好日常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机制的建立,规范各类采石场、砖场生产行为,严禁乱挖乱采,破坏环境。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

(一)明确职责,加强领导。县上成立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县长为副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办)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确保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进行。各乡镇(街道办)成立由乡镇长(主任)为队长的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分队,负责本辖区内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各村村长作为监测责任人,负责本行政村地质灾害监测、管理工作。

(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县国土局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健全和完善汛期值班、险情巡查、预警预报和地质灾害报告、灾情速报等制度。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旦出现险情和灾情,交通、水利、城建等部门要协助国土资源部门尽快查明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要做好灾民安置、医疗救护、治安工作;气象部门要做好气象信息服务;通讯、交通要做好通讯保障和救灾物资的运送工作。危及铁路、公路、水利、电力等重要设施、旅游景点、企业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主管部门或受威胁单位负责监测治理,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三)加强宣传,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各级各部门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宣传与培训,认真领会精神,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利用有线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手段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把宣传重点放在农村,扎实、细致地做好宣传、培训工作,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增强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四)预防为主,建立安全监测体系。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技术指导,积极搞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与业务培训工作。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认真编制本县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级政府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网络系统,成立精干的防灾抢险队伍。建立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信息系统。

(五)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监督管理。地质灾害责任界定与鉴定工作要以专家为技术支撑,相关部门参与,由国土资源部门组织进行,落实责任主体。对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由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实施治理;对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诱发的单位或个人负责出资治理;治理工程必须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各项工作,治理方案经国土资源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工程竣工后,属政府出资治理的,由国土资源部门组织验收,单位或个人出资治理的必须由国土资源部门参与验收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督促检查和监督管理。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篇6

一、促进执政理念的转变,增强“以人为本”理念

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点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认知和宪法条文,而应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最高准则和行动指南,应得到政府和人民的广泛认同和坚决拥护,并在救灾行动中坚决贯彻落实。例如,在重大灾难后设置全国哀悼日,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民的利益和珍视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动体现。“危机治理的人本理念,应当体现为以人的生存与发展、自由与权利需要为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的依据。即危机治理的全过程,都要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维护。这样一种治理理念要求我们克服那种片面的危机管理模式,使得危机治理既能够实现对事态的控制与问题的解决,也能够实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与维护。”[3]在危机治理中,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与维护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并且在危机治理中生命价值远远大于任何物质财富的价值。同样,个体对于他人的生命财产、国家的利益和公共利益也负有维护和不损害的责任。二是个体对所处危机情境有知情权,即个体有权知道可能招致的生命威胁和财产损失,政府应及时提供相应的已经获悉的信息。三是危机治理中的个体价值是通过个体的实际参与来实现的,这种行为不仅提供了社会治理得以维续的根本动力,也构成了危机治理的道德基础。四是政府在灾后重建中,要从个体现状出发,以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包括家庭破坏程度、伤残损害、精神伤害等情况采取具体的救助方案,充分体现危机治理的人性化理念。

二、强化政府危机管理机制,推进组织机制改革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组织机制在应对灾害时的能力不对称等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的进行改革和完善。

1.积极推行危机治理的“大部制”改革。目前我国危机治理仍按照常规化模式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救灾管理机制。例如,涉及防灾减灾工作的部门很多,农业灾害属农业部,森林防火属林业部,救灾救济属民政部,加上水利部、气象局、地震局等本来就和灾害联系紧密的部门,防灾减灾工作职能分散,缺乏联系,导致危机管理上相互交叉,科研和设施投入重复,在大灾大难面前如此众多的部门却难以形成有机整体。因此,在公共危机治理方面需要有现代的组织管理体系,积极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的大部制构建。灾害本身有很多共性,都需有预警、抗灾、救灾、重建等等,只有涉及专业部分才不一样,将一些基本的测量和监控职能划给勘测局,将救灾联络和财政分拨划给民政部门,将火灾、洪灾、旱灾等各个类别的灾害救助统一集中到防灾减灾局等。这样的”救灾部”协调合作,统一行动,步调一致,才能有效避免九龙治水,互不相干的尴尬情况。

2.加强危机治理的基层组织建设。信息管理的金字塔结构并不像它看上去那么稳定,该结构的特点是,除了塔顶,每个局部都是被动的,而且离塔顶越远越被动,每当遇到干扰时,它首先要把信息层层向上传递,等待上级决策,之后决策和应对方案又层层向下传递,传递时间不仅曲折耗时,而且信息在每一层都可能被扭曲,而最大的问题是,一旦传递链条在某个环节被打断,系统将陷入紊乱甚至瘫痪。[4]这一洞见对于我们寻求稳定的社会基层组织结构,更好地抵御包括自然灾难在内的各种外部冲击,理应有所启发。而这样的结构,将使救灾局面或者陷于僵化和低效率,或者变得混乱而无组织。当人们由近而远逐级向外寻求依赖时,他们对于这些依赖对象的信赖度、亲切感和即时即地可获得性的信心,也在逐级递减。外部救援力量虽然强大,但毕竟遥远而宽泛,往往无法及时细致的到达每个需要它的角落。与外部救援不同的是,基层组织具有的灵活性、自觉性、主动性以及其熟悉情况、了解群众、组织细致等优势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基层干部一般是由群众直接选举出来的,他们能力强,责任感强,群众的信任感强,他们积极维持灾民秩序,做着大量复杂细致的工作,为外部救援提供了基础保障,从而使工作得以有效互动。然而,现代化的过程极大的强化了政府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政府权力过度扩张以至于压垮了基层组织的生存空间,原有的自下而上结构就会被自上而下严密控制的金字塔结构所取代。这种结构压制了个体活力,限制了人们在乡村和社区等局部进行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机会和动力。因此在我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城市社区组织建设,使其不仅发挥平时的自治作用,同时发挥其在危机突发时基础性自救作用显得更为急需。政府应减少上级与基层自治组织之间的层级隔阂,放权于民,在基层建立相应的联络机制、救灾机构,培训救灾人员,构建公共危机治理的多层多元救助的网络机制。

三、建立政府与民间互动机制,积极培育公民社会现代国家社会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公民自治组织和部分私人部门以及直接参与公共生活的公民,他们在不同的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通过彼此间的分工与协作、沟通与配合,结成社会治理的立体交叉网络。[5]以民间组织为代表的公民社会在危机治理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其它治理主体合作互动。对于灾后重建,政府必然起主导作用,但因在救灾方面要求高度专业性、及时性和灵活性,这是政府难以完全应对的。因此,重建工作有必要发挥活跃的民间社会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在灾后重建准备工作中,民间组织可以被赋予重要的角色。一是政府资源不可能介入到所有的角落,只有动员全社会各种积极力量才能够更好更快地战胜灾难;二是灾后重建工作往往面临资金缺口过大问题,民间力量的介入可以有效补给政府资源的不足,并且民间组织具有点对点等微观层面的作用,可以与政府层面的宏观决策形成有机互补。因此,改革社会工作管理机制,让政府的归政府,让民间的归民间,使政府与民间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形成有机互补、良性互动的新局面。为了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减少腐败,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开放和开创民间组织参与监督灾后重建过程的社会监督机制。首先,灾后安置和重建工作过程应该全面对外公开,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慈善总会等接收大量款项的政府性质的慈善机构以及各级政府,应该邀请国际上先进的慈善、公益组织和专业nGo,以及有公信力的审计机构,全程参与和监督,并接受媒体和公众监督,随时向社会公众公布安置和重建过程及资金来源和使用等情况。其次,各级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民间公益、慈善资金以及专业nGo直接投入灾区安置与重建工作。地方政府负责总体规划和部分政府项目,学校、医院等众多公益项目都应该向民间开放。应该改革以往民间捐赠学校、医院先把款项打入政府账户的做法,允许捐赠者自行监督施工,政府不负责款项监督,而只负责工程规划、设计和监理、验收,以有效避免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克扣、截留款项,工程偷工减料等问题的发生。对于政府直接投资的项目,则应该反过来邀请民间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及其他有强烈公益心的热心人士全程参与监督和监理。但是,中国的民间组织,还远未发展成熟。由于目前法律身份上的问题,以及结社权的有限性问题,全国各地的义工组织或志愿者组织,基本都处于缺乏有效稳定联系渠道和沟通平台的状态。因此,需要政府的有利引导和支持。从制度上制定鼓励nGo发展的法律法规,逐渐摸索出政府与民间公益组织互为补充、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

四、完善地方治理民主机制,实现政府真正向群众负责

首先,从根本上说,要通过地方民主机制,让地方官员真正对当地老百姓负责。更具体地说,老百姓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府预算过程,让预算真正成为“公共预算”,而不是政府自己控制的预算。其次,增强民众选举权。完善选举机制,保障民众选出为民负责的官员。政府官员当选、连任,就得做符合多数选民利益的事情,并行使自己的职权,保证整个政府围绕着老百姓的利益运转。再次,完善地方人大制度监督权。中国宪法规定了地方人大代表有监督预算的职权,但由于人大选举存在诸多问题,宪法规定在许多地方实践中未能得到落实,因而在救灾工作中,地方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落实和完善宪法规定的人大选举制度,建立人大代表救灾监督机制能有效制约危机治理腐败和不作为现象的发生。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篇7

关键词:朝阳市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朝阳市市区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中部,除东北与北票市接壤外,其它方向被朝阳县包围。地处东经120°03′16″~120°40′07″,北纬41°22′14″~41°46′48″。面积1173.356Km2。

据本次对朝阳市市区10个乡镇,16个街道,108个行政村的调查走访:共调查地质灾害点23处,其中隐患地质灾害点15处,基本稳定点8处。其中崩塌5处,潜在崩塌6处,地面塌陷3处,地裂缝1处。依据《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地质灾害规模级别划分标准,区内各类地质灾害均以小型为主,其中巨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小型地质灾害隐患占14处。为了有效防治朝阳市市区内的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朝阳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朝阳市市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

2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根据朝阳市市区地质灾害类型、成因以及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建议采用以下几种方案: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方案

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全市的地质灾害防治,由市政府地矿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组建“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导小组”,领导成员单位应有国土(地矿)、农林、交通、水电水利、气象、民政、财政、供电、公安、通讯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主管乡镇长(主任)。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负责地矿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各乡镇(街道)或村组应组建相应机构,由主管乡镇(街道)长(主任)或村组长负责,以保证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层层落实,万无一失。与此同时,应建立市、乡镇(街道)、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使地质灾害防治落到实处。

2.监测预报方案

此方案适用于孕育中并有致灾迹象或经工程整治需观察其效果的地质灾害。该系统建设是在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有关专业人员指导下,建立市、乡镇(街道)、村三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监测系统,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雨季为地质灾害的活跃期,因此,汛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显得特别重要。

对崩塌、不稳定斜坡主要监测其水平、垂直位移变形情况,除此之外还应观测滚石、掉块、建筑物开裂变形异常。及时整理监测记录资料,逐级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各级职能部门根据监测资料编制崩塌等地质灾害变形变化矢量图或表,科学地掌握和预测灾害体的不同发展阶段,预报崩塌的形成。通过这种群众监测、职能部门参与、各级政府组织和管理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形成村(组)、乡镇(街道)和市三级监测网络,全面科学地掌握区内地质灾害发展变化规律,是目前朝阳市市区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

3.避让、限制方案

避让方案适用于规模大,危害大,近期无力进行地质工程治理或防治效益低的地质灾害。

由人为工程活动诱发的正在发展的地质灾害应采取限制的方案。限制包含一是限量、二是禁止的含义,对因人为活动强度大而可能导致诱发的地段采用限量,对已成灾害或因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明显会造成地质灾害的地段,应禁止一切形式的开挖等活动。该方案是目前应采取的最为有效方案之一,但在搬迁避让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分析,选址避免重复、多次无效搬迁造成经济浪费。

4.生物工程方案

生物工程方案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防治方案,从长期看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境内许多地方地质灾害均因人工乱挖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斜坡失稳,采用此方案能从根本上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崩塌等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生物工程包括:1、保护现有植被;2、退耕还林还草,实施生态恢复和重建,增加林草覆盖率。

在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用科学的观点、方法,通过分析研究、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即保护水土,又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林、草类,实现开发式防治。

5.工程治理方案

此方案适用于规模较大,正在发展中,避让难度较大以及重点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害特别严重,投入少量工程可以挽救大量经济损失,治理工程用于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地质灾害。

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施用不同的地质工程措施。如对崩塌的防治有锚固、削坡与清除等。

(1)崩塌的防治措施

修筑拦挡建筑物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或拦截建筑物

支撑与坡面防护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以拉断坠落的急臂状或拱桥状等危岩采用墩、柱、墙或共组合形式支撑加固,以达到治理危岩的目的;对危险块体连片分布,并存在软弱夹层或软弱结构面的危岩区,首先清除部分松动块体,修建条石护壁支撑墙保护斜坡坡面。

锚固这种措施可使岩体裂缝宽度减小,提高岩体的完整性。锚杆或锚索是一种重要的斜坡加固措施。

灌浆加固固结灌浆可增强岩石完整性和岩体强度。

疏干岸坡与排水防渗通过修建地表排水系统,将降雨产生的径流拦截汇集,利用排水沟排出坡外。

削坡与清除削坡减载是指对危岩体上部削坡,减轻上部荷载,增加危岩体的稳定性。

软基加固对陡崖、悬崖和危岩下的泥岩基座,在一定范围内喷浆护壁可防止进一步风化,同时增加软基的强度。

加固山坡和路堑边坡在临近道路路基的上方,如有悬空的危岩或体积巨大的危石威胁行车安全,则应采用修筑与地形相适应的支护、支顶等支撑建筑,或是用锚固方法予以加固:对深凹的坡面须进行嵌补,对危险裂缝应进行灌浆处理。

(2)区内产生塌陷主要是地下采矿,少量为自然作用形成;地裂隙则都是在地下采矿活动诱发和地下水开采活动诱发下产生的。

填堵就在塌坑或裂缝内先填碎块石,然后覆土夯实填平。填堵时为提高填堵体的强度,可视具体情况,给回填碎料中分别注水泥浆以起到强化堵体作用。

强夯有塌陷或地裂缝产生地段,可能地下还有隐伏土洞和软弱带,施用强夯实法,一方面夯实塌陷、地裂缝区松软土层,一方面消除隐伏的土洞和软弱带,是一种治理与预防相结合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在塌陷、地裂缝区段兴修建筑物前,施用此法处理过的基础,建筑物受其影响程度大大减小。

3预期效果

朝阳市市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以人为本,防治结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基础上,按照各灾种类型的特点,分别采取工程、避让和监测预警等不同措施和方法、手段,经过近期和远期不同阶段的防治工作,使全市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使所有的乡镇(街道)逐渐地彻底摆脱地质灾害的困扰,特别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不可有丝毫的灾害侵袭,使朝阳市市区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2〕金支弼,崔贤淑,杨春璞,马金波.满拉水利枢纽左岸塌滑体稳定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3,11(2):197~201.

〔3〕《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68.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篇8

关键词:林木技术;病虫灾害;控制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飞速提升,而森林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市场对林业资源的要求在数量上一直处于增加趋势,因而林业在实践中是否保持健康发展状态,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林业资源扩展和建设时,最大的威胁就来自于病虫等方面的灾害,且危害程度也日益严重,对我国森林林木资源造成了极大损害。

一、关于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现状

我国林木资源在控制病虫灾害方面,主要是通过采取措施来进行防治,包括在拓展和利用林木资源的一系列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尽量将预防和治理病虫灾害的效果达到最佳,在采取了相关手段措施后,把因病虫灾害而带来的林业损失价值控制到最低范围。当前我国在林木病虫灾害控制工作中的防治措施可以概括为事前预防与灾后治理两阶段,事前预防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必须要落实在栽种环节中,妥善安排高质优良的树苗培育工作,以及林木种植后的幼苗抚育管理工作。这些都能够在以后丰富林木资源,并保证其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得林木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发生病虫灾害。同样,灾后治理工作的重点落脚于重点突出灾害救治方面的林业技术,一般都是采用技术水平较高、科学效果良好的技术措施。比如生物方面的林业技术、物理林业方面的技术以及化学林业方面的技术等。运用一切科技手段来有效控制病虫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抑制病虫灾害恶化扩散,充分保证林木品质的积极作用。

1.病虫灾害防治重视不够

林木病虫灾害防治本身有着较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需要工作人员在这方面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再加上,病虫灾害从事前预防到灾后治理过程都是非常复杂的防治程序,工作人员必须投入许多耐心和精力到这些项目中,且做出的努力在短时间内是很难看到有明显效果发生,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对防治作用失去信心,导致在工作中其被忽视。另一方面,相关林业部门和单位领导对病虫灾害防治工作没有在根本上引起重视,其思想上对工作态度产生了松懈,使得病x害控制项目在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上都远远不够。最终导致大部分病虫害事前预防与灾后治理工作都只是表面功夫,完全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更谈不上对病虫灾害进行有效控制。

2.相关防治措施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在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和防治方面仍然存在技术手段落后的不利因素,不仅无法在实践中达到实现病虫灾害防治的作用,还会严重影响到大部分林木资源的正常生长,且不利于森林树木长期健康的发展。林木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技术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模式限制,才会使得现行防治技术措施停滞在基础薄弱水平,很难取得较大的技术性发展和突破。造成防治与控制的手段和技术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现实情况,不具备高价值的实用性,最终收获的防治效果也很不理想。

3.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素质

此外,当前我国在林木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各个环节中的管理工作人员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工作人员的素质都处于较低阶段,更加缺少专业化的系统教育,在林业病虫灾害控制与防治方面的理论知识也知之甚少,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其次,管理工作人员还非常缺乏实践操作经验,无法熟练掌握新型灾害防治技术,在实践中会形成很多妨害和阻碍。使得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被整体拉低,给林业未来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还在无形之中减少了林业的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效益。

二、加强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措施

1.提高对林木病虫灾害控制的重视程度

国家和政府应该在林业病虫灾害防治方面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设立,在制度保障方面为其建立完善、有效的机制。同时,加大在林业灾害控制与防治环节中投入的资金数额,以此增强各部门对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促进一系列防治工作有序进行。尤其是林业部门和领导必须充分明确在防治病虫灾害中相关手段和措施起到的作用和效果,从思想深处对林木病虫灾害防治引起高度重视,把这些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的所有控制措施都及时落实。

2.积极创新病虫灾害防治的技术和方法

积极创新在林业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的专业技术和紧急手段,能够使林业灾害控制和防治水平更上一层楼,还是保证病虫灾害控制动力充足的关键。当前病虫灾害防治的技术和方式都受到传统模式的深刻影响,不仅手段落后,还在很多方面缺少专业、科学的理论支持,非常不利于防治作用的有效发挥。而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林业病虫灾害控制和防治完全能够吸收科学技术的优势特点来创新和改革老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在不断完善病虫灾害控制、预防、治理手段的基础上,继续丰富相关灾害防治的外在形式。

3.努力提升病虫灾害防治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相关林业部门管理病虫灾害防治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缺少专业素质,没有熟练掌握病虫灾害防治的新型技术,因而在工作中经常达不到最佳的效果,甚至无法胜任林业病虫灾害防治的本职工作,必须加强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和考查。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特别是从事病虫灾害防治的工作人员必须拥有过硬的系统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理论技术的实践操作训练,并积累足够的时间经验,才可能使其工作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同时,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也应该主动强化自身的学习范围,不断深化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熟练操作相关病虫灾害的控制和防治的手段和技术,便于各部门更好地实施这些林业灾害防控制措施,为林业资源未来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提供重要保障。

三、结语

我国社会结构不断改革进步,对于深入建设生态环境工程有着广泛关注,而林业资源保护正是实现环境改善和优化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其重要性在环境保护进程中日益突出。林木病虫灾害对林业资源来说是致命的威胁,其直接导致林木资源质量降低,甚至败坏死亡,对林业资源发展造成了重大危害。针对目前病虫害防治的不足作出补救完善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引起重视,积极展开相关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蔡彬彬.关于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6,(05):202.

[2]莫斌.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研究[J].科技展望,2015,(04):79.

[3]安小琳.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6,(10):14.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篇9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治措施;成效

本文针对山洪灾害防治措施与成效研究,将从山洪的灾害与成因入手,结合山洪灾害的特点,提出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最后,本文论述了山洪灾害的防治成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水平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山洪的灾害与成因

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搏击范围广,破坏性大。很多时候来不及预警就已经发生。山洪灾害多发生交通不便的山区,是我国防汛工作难点。我国每年由于山洪灾害而死亡的人数接近4000人。山洪灾害的成因主要包含三个因素,降雨因素是诱发山洪灾害的直接因素,降雨量与强度大,很容易成为激发条件,成神山洪灾害。另外,地形地质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也是山洪灾害的重要成因。

二、山洪灾害的特点

山洪灾害经过不同区域性的大强度降雨,再加上地形地质和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几方面相互作用,能够发生不同程度的山洪灾害。总结来说,我国的山洪灾害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分布范围广泛、发生频率频繁。第二,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强,难以进行预测和及时防范。第三,山洪灾害成灾速度快,破坏能力强。第四,山洪灾害具有季节性,而且区域性质较为明显。

三、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加强当地民众防灾意识

既然山洪灾害不容易预测也难以估量,那么一定要加强当地民众的防灾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山洪灾害侵袭时,将人财损失的可能降到最低。加强当地民众防灾意识,要增强民众的额自救意识。可以通过在地区周边设计宣传和警示语,发放一些山洪灾害防范手册等资料,定期组织当地民众开展山洪灾害预警演练。加深群众对山洪灾害的认知与警觉性[1]。

(二)加强山洪沟道的治理

单独的山洪灾害预警和民众自救意识,不是解决山洪灾害发生的根本方法。想要降低山洪暮Φ姆⑸频率,必须要加强山洪沟道的治理。该工程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本地区的入渗作用,减少雨水的汇集,拦截洪峰,减弱洪水的冲击力度,同时要对护岸和堤坝进行加固作用。加强本地区的生态建设,多种植林草与植被。

(三)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山洪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山区地形地质的环境内因,和降雨与人类行为的外因。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导致水土流失的发生,从而改变当地环境条件,这是山洪灾害发生的前提。因此,加强本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山洪灾害防治的最重要的措施。要针对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的状况,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措施,增大植被的覆盖率,抑制山洪灾害爆发[2]。

(四)广泛治理受灾地区滑坡

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同样不可忽视滑坡治理。对于滑坡的治理要采用先进技术,对滑坡边缘进行防护,其应用到的水利技术包括排水、削坡、抗滑键、锚固等。以此来治理山洪灾害的国发区域,这样不仅能够增强特定区域的实际抗灾能力,还能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优化。

四、山洪灾害的防治成效

(一)构建出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网络

山洪灾害的防治成效,首先包括构建出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网络。该防治预警网络山洪灾害检测网络与检测预警网络。该网络建立后,山洪灾害多发地区的民众,就可以根据检测网络所检测的数据和内容,获取安全的避险点,从而减少人员伤亡。该网络还要能够对雨量进行播报和分析,使民众第一时间接受到该分析与预警信息,加大民众转移安全性。

(二)发挥出了显著防灾减灾效益

近几年,我国的部分山区山洪灾害多发地区,都实现了相应的治理工程体系,我国的山洪灾害检测和预警系统,都能发挥出防灾的效益。在应对山洪灾害时,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郭勇,使伤亡人数大大降低,同时减少了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的损害,改善了防灾体系,发挥出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

(三)形成了科学高效的防汛体系

对于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通过建立灾害监测及预警网络,再加上先进的水利技术,形成了科学高效的防治体系,带动了地区之间的防汛决策能力。也弥补了过去山洪灾害的预警防范缺陷。在防治工作中,降雨量的检测和播报分析十分重要,高效的防汛体系的建立中,也少不了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术人才。因此,为了加强这种科学山洪灾害防治模式,必须注重科技人才培养,这是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五、结语

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在我国的防汛工作中为重点内容。本文针对山洪灾害防治措施与成效研究,是从山洪的灾害与成因入手,结合山洪灾害的特点,提出了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当地民众防灾意识、加强山洪沟道的治理、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广泛治理受灾地区滑坡等。最后,本文论述了山洪灾害的防治成效。分别为构建出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网络、发挥出了显著防灾减灾效益、形成了科学高效的防汛体系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水平提供一份借鉴。

参考文献:

地质灾害治理的社会效益篇10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我州属云南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具有点多面广,突发性强、破坏性强和群发性的特点,常常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州委、州政府一贯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刻理解新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做好工作意义重大。

(一)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各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公众的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对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是最基本的内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首要目标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放在民生的高度,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努力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

(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保障。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各类条件中的基础和载体。一个地区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地质环境作为发展的基础,其各类建设成果就难以得到安全保障,甚至引发重大灾难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必须明确,重视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仅要保护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还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努力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地质环境。这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历史使命。

(三)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履行政府社会职责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中,政府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地质灾害有突发性,甚至不可预见性,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尽到责任而造成公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那就是最大的失职。因此,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履行政府职责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检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总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加深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做好。

二、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安危,责任重大,汛期将至,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真正把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认真落实汛期防灾减灾的各项制度和措施,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组织地质灾害防治是国土资源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建立相关责任制度,细化责任内容,把防灾责任落实到单位和具体人员,尽最大可能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须紧紧依靠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主动搞好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沟通,建立联合工作制度,按照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须紧紧依靠群众。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树立全民防灾意识,引导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群众主动参与防灾工作,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各县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将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虽然各县市每年汛期都下拨了一定的防治经费,但有的县市还未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使得当地群测群防以及工程治理工作难以持续、有效的开展。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做好新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工作制度,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突出重点,加强防范。汛期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我州地质环境十分脆弱,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增加,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的活动和危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汛期(5—10月)暴雨和单点暴雨发生频繁,高强度的降雨过程是激发滑坡、泥石流的主要诱发因素。我州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发生在汛期,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重点,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按照年度防灾方案,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落实工作。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的排查,坚持在汛前组织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有灾害隐患的乡镇、村社、学校、矿山、水电站和交通干线两侧以及山地斜坡地带、沟口处。对已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查清隐患点的活动情况,“两卡”的发放要查缺补漏,防止漏发,检查四项制度三条措施的建立落实情况;对新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查清灾害类型、形成原因、威胁对象,并及时纳入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尽可能减少防灾的盲点和空白区。

(二)提高“三种能力”。一是要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群测群防是现阶段地质灾害防治的现实可靠的有效手段,在群测群防逐步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群测群防的各项措施,安排好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速报制度;每年汛前都要明确责任人、监测员、预警信号和转移方法,并加强对新增人员的培训,确保基层防灾工作有人管,应急抢险措施能落实;要继续向群众宣传防灾知识,组织群众主动支持参与,努力营造一种人人关心、群测群防的良好氛围。二是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切实提高对灾害的反应能力,强化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确保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设备到位、经费到位,一旦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能高效、有序、及时的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迅速完成抢险救灾任务。三是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广大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干部、监测责任人和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的认知程度,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临灾自救和互救能力。

(三)切实做好矿山、水电站、公路沿线等建设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州经济的大发展,新建了许多矿山和水电站,而工程活动对我州的地质环境扰动较大,这会诱发地质灾害发生,威胁着工程建设人员和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要组织相关单位对辖区内的矿山、电站、公路等工程进行灾害隐患的排查、检查,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谁引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指导和督促项目业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是要监督矿山企业做好尾矿库和废石场等灾害易发区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防止因暴雨或不合理开采引发的矿渣滑坡、泥石流灾害,尽最大努力避免因各类建设活动诱发地质灾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违反有关法规,人为诱发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要坚决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