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思政教学设计十篇初中思政教学设计十篇

初中思政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5:41

初中思政教学设计篇1

一、课堂教学的间断性特点决定了必须进行整体设计

教育学中系统论的观点认为,每一系统内部各因素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它以外的事物系统间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它把整体性原则作为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特别强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但是,学校的课堂教学形式又具有间断性的特点。所谓间断性,是指课堂教学在时间上具有间断性。比如,初中思想政治课初一、初二每周安排二课时,初三每周安排三课时。而这种时间的间断性又带来了教学内容的间断,教师不可能一下子把全部内容讲完,甚至某一章节内容也要分几次才能学完。

课堂教学的这种间断性的特点,使教学必须分阶段进行。分阶段进行的教学活动容易使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整体性感受,不易把握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避免这种间断性特点给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教师一定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使用及各种教学环节的安排进行整体设计,使学生在分段学习后,仍能把握教材的整体性,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使整体目标及相应措施渗透于分阶段进行讲授的教学内容之中去。

二、学科的理论体系也要求进行整体设计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各年级教材,虽然针对初中生的特点,以讲常识为主,但每个年级教材仍具有它的基本的理论体系,都是在研究某一领域的知识,揭示某一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科学规律的知识,都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这些知识之间有它们的内在结构和联系,即概念和概念之间、概念和理论原理之间、原理和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各年级教材时,无论是概念教学还是原理教学,都应紧紧地和理论体系结合起来,如此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内涵。比如社会发展简史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概念,它是贯穿教材的一根红线,它在整个社会发展简史教学中地位至关重要,能清楚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就为学习简史的每个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其他各部分内容打好了基础。因此,这一册课文每一章节教学内容步骤的设计中,都要充分考虑上述两个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整体上把握好该册内容的学习要点和脉络。

三、初中思想政治课要实现的目标也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设计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在品德、能力、知识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这三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传授基本理论观点和基础知识是培养能力和提高觉悟的基础。只有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比如,社会发展史部分,只有在学生理解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懂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道理,才能自觉地运用这些理论去正确分析当前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下的一些社会现象,才能充分理解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的路线并为之努力奋斗。又如初三思想政治课中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问题,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并通过掌握的知识,科学地分析中国社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增强学生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信念。这个具体目标的制定既反映了思想政治课的总目标,即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的要求,又反映了三个方面的关系,只有在教学中进行整体设计,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目标。

要实现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必须对知识、能力、觉悟三个方面的要求都有整体规划。①在知识方面,主要是学习教材上的知识。而教材上的知识,都是有体系的,各种知识之间又是有内在联系的,而从学生获取知识的认识规律来看,人的认识又不是一次完成的。先前讲过的旧知识和后边讲的新知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这就要求传授知识时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新知识中渗透旧知识、运用旧知识,这对于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影响极大。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要有总的规划和安排。②在能力方面,初中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培养等重要任务。学生的能力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获得是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和培养各种能力。要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对所教学生的能力培养做出规划,包括在一年级、二年级采取什么教学方法,运用什么教学手段,组织什么活动,通过方法、手段、活动又如何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时刻把握能力培养的总目标,把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学生的训练活动都纳入具体规划中去,形成一个整体系列工程。如果没有整体设计和规划,只凭点点滴滴、断断续续的做法,就不能形成能力上的质的飞跃。③在觉悟方面,初中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政治素质、思想觉悟方面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思想政治课要达到的目标。人的觉悟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它总是要通过学习各种科学理论知识,学会分析和研究社会各种政治现象,提高自己认识和处理各种思想政治问题的能力,从而坚定自己的立场,端正自己的思想政治方向,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这也要求教师有整体的计划和安排,即通过讲授一些知识,提高一些方面的觉悟,最后实现整体构想,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当然,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的总体设计是不可分割的,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不管是学科的整体设计还是每一堂课教学的具体设计,都要注意处理好三者之间的联系,在普遍联系中实现各自的目标。

初中思政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情感体验;思想政治;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及情感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分析

1、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速度方面,并将其视为教学的核心任务。而事实并非如此,忽视了情感的教育,对于课堂教学具有十分严重的负面作用。因此,针对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将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低年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明显高于高年级,并且在年级高度与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感兴趣程度之间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反比例关系;

第二,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思想政治课程可有可无”的想法,认为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对于总成绩并无太大益处,而数学、物理、化学等才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第三,许多学生喜欢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而比较排斥课上教学,他们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与自我知识储备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

2、情感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分析[1]

情感体验式教学是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创新手段,对于辅助教学开展、提升学生素质以及开发学生情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将情感体验式教学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作用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利于确保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二,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抒发,通过主动的发现与探索,完成知识的获取过程;

第三,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进而提升自身素质。

二、情感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分析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提供依据。依据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情感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几点应用策略:

1、从教学内容入手,融入情感体验式教学[2]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主要依托于教材进行开展,教材是经过诸多思想政治学家多年的积累和总结,将实践经验中的精髓部分升华为理论,从而形成的集知识与经验于一体,融理论与情感为一身的教学资料。思想政治教材中既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蕴含丰富的情感哲理,是理论知识与感性认识的完美结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大都是源自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精髓,可谓是“内心情感的结晶”。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珍爱生命》一课,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将两幅具有对比性的图画附于黑板,一幅描绘的是“万里晴空之上,大雁翱翔、马儿吃草……”,另一幅描绘的是“天空乌云密布,土地干裂、马儿无处觅食……”。教师可以邀请几名学生,依据对图画的解读以及内心的感触,讲述从图画中感受到的一切,进而引出“生命的珍贵”以及“珍爱生命”的教学重点。

2、利用多媒体技术,融入情感体验式教学

课堂教学是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主要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教学知识之外,还要为学生解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疑问,而对于问题的解决过程,情感体验式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促进情感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当前发达的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融入课堂教学,从而为课堂教学创造出接近实际的、有利于课程开展的教学情景。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诚信做人到永远》一课,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韩红创作的一首歌――《天亮了》,并在歌曲播放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在某个秋天,一对夫妻携孩子去游玩,在乘坐缆车的过程中,由于缆车本身的质量问题并且没有合法的许可证,造成了悲惨事故……”。曲终,同学仍沉浸在歌曲的情节之中,进而,教师进行提问“你认为诚信对于一个人是否重要?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哪些方面”,通过提问,将学生从歌曲情境中逐渐过渡到课堂教学环节。

3、改革作业方式,融入情感体验式教学

对于课程教学而言,由于课堂教学实现相对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则是当前情感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课后布置作业的时间,实现情感体验式教育的完善。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笑迎新生活》一课,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设计“班徽、班训”的课后作业,对于易于实践的设计可以选择将设计的成果以实物的形式上交作业,对于较为复杂的设计可以采用设计图画的形式上交作业,如此,即延续了情感体验式教学,又丰富了作业布置形式。

三、结论

初中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初中教育的重要教育环节。本文针对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策略:从教学内容入手,融入情感体验式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融入情感体验式教学;改革作业方式,融入情感体验式教学。文章的策略建议对于实际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初中思政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初中政治实效性兴趣合作学习

初中政治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找到与初中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的结合点,特别要突出学生的兴趣,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通过探究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增强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一、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老师在教学设计环节,要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特点以及已有知识量等方面的因素,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积极思考,让其运用现有知识对所学新内容进行探究,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论和掌握。在教学设计环节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多个“兴趣点”,在每个教学环节都有相应的“兴趣点”牵引学生投入的具体学习中。同时,教师要避免就知识而知识的枯燥乏味的教学设计。当然,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一定要严格把握界限,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兴趣点”,要克服和避免单纯的为了兴趣而兴趣的教学设计,更要防止为了学习的“兴趣”而脱离教学实际内容。教师通过这种“趣味性”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育其正确的思维方式,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其的教学从导致整个课堂不能单纯的为了而兴趣,

二、教学过程强化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在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滔滔不绝”,学生“默默无闻”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扮演的是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扮演的是知识“储存器”的角色,使得学生在整个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在这种教师“一厢情愿”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时间和机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是在教师的严厉要求下死记硬背相关知识。我们要积极改变这种以单纯传授“知识”而忽视学生主动性的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自由的探究时间,让其深入探究所学内容,在原有已经掌握或熟知的政治知识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探究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启发的方式积极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最终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疑惑,让学生顺利学习并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在这种师生互动中,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些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从而达到提升其政治思维的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手段注重科技的运用,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以其鲜明的觉效果、震撼的动画效果在政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被广泛运用到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根据教材所学内容,尽量给学生设置一个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真探究多媒体中出示的内容,在积极的人机互动下完成学习任务,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让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使其通过直观的方式掌握所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深刻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教师还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在多媒体创设的政治课堂上,课堂氛围活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其在乐趣中探究所学问题,在探究问题中获得乐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四、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更要注重培养其合作探究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真阅读相关材料,积极思考相关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他们思维的深入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掌握全班学生的整体情况,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平时表现、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要尽可能的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通过讨论,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对其他学生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小组中所有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和他们共同分析教材中的知识,利用学生对教师的信赖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向,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五、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性

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社会的感悟,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其已经掌握的政治知识深入分析一些社会实践问题,使得学生在分析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教材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感悟中深入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访问、调查、参观、报告会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受到教育,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知识的信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不仅在课堂学习中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同样要发挥积极参与的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认识,让他们的政治意识获得提高,能用政治知识分析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提高他们的政治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要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就必须把学生真正作为教学的主体,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强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同时,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讨交流,不断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初中思政教学设计篇4

调整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知识结构,加强高初中知识衔接,是解决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初中;思品教学;对策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指导初中学生处理好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与异性的人际关系;指引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教给学生基本的法律常识;让学生明白每个人一生下来就要扮演多种角色,承担多种责任;要求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肩负起复兴中华的民族使命;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基本政策。总之,初中思想品德对学生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础教育,着眼于一个人良好品行的养成。如果有人说哲学是学科中的学科,是学科之母的话,我认为初中思品是一门教人做人的基础性学科,是让一个人社会化,融入社会,走进社会的基础性学科。这样的学科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开设,只是称呼不同而已。比如有的国家叫国民课,有的国家叫公民课。

但是这样一门学科现在却面临着种种问题:

第一:虽然是中考科目,但分值低加上考试形式为开卷,引起了人们的普遍不重视。

第二: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虽然都属于政治范畴,但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学习衔接性不够强,感觉初中的政治学了之后对高中阶段的政治学习没有实际帮助。

第三:应试的教育方法。教学常常显得枯燥、单调、乏味。说教气氛浓厚。

怎样来对待这样一些问题?

我认为首先要进行课程改革,把现行的思品学科单独形成一门生活指导性学科,另外增设一门和高中政治紧密接轨的学科,或者是把现行的思品学科作为后者的一部分。

其次,在初中思想政治课这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从学生特点和实际水平出发,注意课程之间互相衔接。同时还得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重视政治课的设置,发挥政治课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二)政治课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适当的比例,以保证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三)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应包括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两方面,不可偏废;

(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根据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而适当变更,但又要有相对的稳定性。

再次,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钻研教材和课标,自觉吸纳课改理念,使自己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当今课改的滚滚潮流中,教师要认真对待教学,争取上好每一堂课。在教学中注意

1.教学注入时代活水,紧贴时代紧贴生活

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前提是以“德”为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勤学钻研,广泛吸纳最新信息,使思想品德课具有时代特征,富有生活气息,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科学辩证地分析社会现实问题,面对问题敢于揭露、思考,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备课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步。没有最新信息缺乏生活气息的思想品德课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改变传统思想品德课“教教材”为确立“用教材教”甚至“用自己开发的教材教”的全新理念,自觉吸纳各类信息,让教学注入时代活水,是思想品德课教师上好上活思想品德课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如在讲“珍爱生命”时,我列举了学校当中发生的一些不珍爱生命的案例,以活生生的事实和身边的事情,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引导学生进行了热烈讨论,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情怀;在讲“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时,我利用课件进行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结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刚刚通过的《物权法》这样一个大背景,说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鼓励学生多看新闻联播,多看报纸,结合当时的时政热点进行讲解,拒绝大而空,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逻辑关系科学准确,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思想品德课堂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挥洒的如和尚“布经讲道”的讲堂。教师对于教学中任何知识、任何设计,如方法手段的设计、问题的设计、板书的设计、甚至学生活动的设计等等,都要特别注意把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符合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适合学生的情感特征。任何一个框题内容都有它的主线,教学主线要清晰,总结概括要精炼。对于教学主线首先教师要清楚明白,教师对教材要能够整体把握,没有这一步,课就会讲得稀里糊涂,长此以往便会造成学生思维混乱,更不要说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了。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需求,是独立于世的人,而不是任人打造出来的产品。他们虽不成熟,但并非一无所知,而且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幻想;他们虽禀赋各异,但不乏独到见解。为此,教师要充分把握思想品德课的这一特征,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学生知识经验的建构、能力的培养生成等方面教师均要设法渗透生命意识,浸润生命激情。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进来,大胆的说,大胆的听,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眼,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耳。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发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初中思政教学设计篇5

   一、初中政治教育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解决思想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一门课程。

   初中政治教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中的基本课程之一,是全面践行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要求的重要保障。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和提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根本目标。

   初中生还处在人生的发展阶段,涉世未深,可塑性强。为避免初中生被社会上那些不好的思想内容和消极言论所侵蚀,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人的思想政治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自行产生,它是通过人在接受后天的教育培养和社会熏陶而产生的。通过政治教师的教导,使学生能够逐渐的领会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从而提升初中生的思想品质和政治素养。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在人的政治导向、道德导向及认识导向这三个导向上,充当了指路明灯的角色。所以重视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对国家、对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政治课堂提问原则

   第一、难度适宜的原则

   教材内容有难易深浅之分,学生的个人能力、生活阅历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在课前的提问设计上,要做好对学生的能力调查,给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在学生能力接受范围之内,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问题的设计上,尽量避免平铺直叙,适当的加一些学生喜欢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适时适量的原则

   作为教学手段的一种,课堂提问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是每一个政治教师都要考虑的问题。再导入新课时、新旧知识点衔接时、学生听课不认真时,就需要教师通过提问,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维层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另外对于提问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教师“满堂问”的现象。教师盲目的提出问题,在课堂氛围上,看似非常活跃,但这是形式上的热闹而已,学生并不一定感兴趣。这与课堂提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相背,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所以如何掌握好课堂提问时机,既要做到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又能保证完成教学目标。

   第三、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主体,教师的提问也是针对学生而提出的。所以在提问时,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提问的以人为本,主要做到以下两点就可以。一是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对整个课时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在什么时间提问,留给学生多少的思考时间,都要实现设计清楚。二是提问学生时,要面向班级中的所有学生,教师不能因个人的喜恶,只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冷落成绩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做到公平民主,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无论学生回答的对与错,都要进行鼓励和表扬。避免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

   三、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一、提问的针对性

   教师提问时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庄子·养生主》中曾讲到“庖丁解牛”的故事。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也要做到庖丁解牛,切中要点。要紧紧的抓住教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来提问。所以教师要吃透教材,吃准学生,并以此来设计问题,使得提出的问题,既切中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同时也照顾到学生的个人能力水平,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第二、提问要做到有条不紊

   初中政治课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快速、越级的发展和提高。所以提问时,也要有一定的梯度性。对于一个综合程度高的大问题或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到层层分解、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从简单的问题开始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一个问题时,也要考虑好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问题。设计好这些问题的顺序,做到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引导学生逐个解决,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三、提出的问题要新颖

   初中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非常强。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性,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做到别出心裁。从书本上来看,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肤浅,乏味。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一些加工,在提问的时候,加入一些当下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引起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同样也活跃了课堂氛围,促进教学进步。

   结束语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是灵活的、动态的、开放的。利用课堂提问,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既是素质教育对教育的要求,也是初中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一种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高启莲.政治教学中课堂提问问题与策略琐谈[J].黑龙江史志,2009(12)

   [2]沈怡君.谈谈提高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要求[J].华章,2011(24)

   [3]牛立阁.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策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1)

   [4]王朝霞.对思想政治课堂提问质与量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06)

初中思政教学设计篇6

一、政治教学情境创设

初中政治课想要实现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首先需要创设初中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教师应转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法,立足初中生好奇、好胜、模仿、徘徊、矛盾等心理特征,选择初中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创设贴近初中生实际生活的政治教学情境,吸引初中生关注,激发初中生的参与兴趣,引导初中生互动交流讨论,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解决实际政治问题的对策。创设政治教学情境,让初中生真正融入课堂学习,能够利用已学的政治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将政治课堂还给初中生,强化初中生的学习主体性,为初中政治教学活动优化实施创设生态教学环境。

二、政治教学方法创新

笔者在初中政治课堂上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个体自主方法、合作探究方法和辩论开放方法。其中,个体自主方法即初中政治课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初中生实际为出发点,贴合初中生现实生活提炼出政治问题,利用初中生的身心特征,鼓励和倡导初中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和解决政治问题;合作探究方法是初中政治课中笔者应用最多的方法。在初中政治课中,考虑到当前初中生独生子女的身份现状,笔者有意识地将初中生划分为小组形式,让初中生以团队形式开展小组学习活动,通过对政治问题的合作探究,改变独生子女自我的不良意识,在小组中学会关注和尊重他人,在小组团队互助下获得知识;辩论开放式方法则是在新课标要求下,加强对初中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下侧重应用的方法。在初中政治课中,应用辩论开放式方法,初中生可以结合所学理论对特定问题展开激烈辩论,在表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可以倾听别人的观点,改变初中生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拓展初中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政治教学工具引入

在初中政治课的传统讲授中,教师仅仅是利用教材、板书等工具开展教学活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育领域相继引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等工具,政治课教学活动就可以有效整合信息技术,改变过去板书讲解的模式,让初中生脱离“枯燥乏味的政治课”,让初中生参与体会“栩栩如生的政治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某一知识点,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呈现给初中生,如初中生通过幻灯片、投影、视频等形式,直观地感受政治课的变化,将政治知识点以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初中生,以利于初中生明确知识点及其结构。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政治课备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扩充教学资源,从互联网上选择适合初中政治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形式播放给初中生。因为他们更愿意接受和相信互联网信息,抓住初中生的关注点,就可以较易吸引初中生课堂参与和思考的注意力,以丰富的政治教学资源,为政治教学做好铺垫。

四、政治教学作业布置

政治教学作业的布置应该是政治课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对学生政治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环节,检测学生的政治学习效果,同时向教师反馈相关教学信息,是政治教学质量考核和改善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限制,初中政治教学作业的布置重点更多的是强调对初中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功能,初中生很难在作业环境中扩展自己的政治思维和思辨能力,政治作业主要呈现出单一、枯燥的内容,不利于初中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政治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认真分析了初中政治过去作业布置的状况,注重初中生自主探究求知能力的培养,尽可能为初中生布置一些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政治问题,让初中生能够从生活感悟中得出政治问题答案,也可以利用政治课已学知识分析某些生活问题,实现“生活—政治—生活”的相互循环学习,从生活中提炼政治知识点,应用政治知识点诠释生活,还原生活。笔者结合课堂讲政治知识,贴近初中生实际生活,为初中生布置能够通过自己努力解决的实际问题,鼓励初中生自主探究学习知识,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政治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初中生能力,培养初中生的政治素养和创新精神。

五、结语

初中思政教学设计篇7

摘要: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创新能力则是目标和归宿。在初中政治活动课教学中,要改革教学方法,采取多种形式,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政治创新

现阶段的课程改革对我国初中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都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对于政治学科的教学,它要求学生能够在掌握相关政治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形成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并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样的前提下,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创新教学模式,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初中政治的教学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

一、创新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应用“生本理念”指导初中政治课教学。在考试仍然是当前社会选拔人才的指挥棒的现状下,政治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仍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倾向。体现在政治课堂上就是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过程中,作为政治教师应立足教学改革的前沿,更新教学观念,坚持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自山、价值与尊严:努力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人文性政治课堂,以促进学生的全而健康发展。

2.创新应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实事求是。创新教学设计是为了学生的学而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设计,故政治教师在创新教学设计时应把学生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创新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认知的水平、年龄的特点、已有知识的积累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要想成为有效的教学设计者,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质规律,以学生为教学设计的核心,以学生的有效接受作为创新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

1.通过情景课题的创设,强化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近些年来,情景教学已经逐渐应用到素质教育当中,其主要思维便是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政治教师应下意识地通过名人故事、笑话、寓言等来创造积极引人的气氛,生动活动的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从而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开一个好头。

2.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好奇心,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如在进行《发现自己的潜能》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一则故事作为课堂的开端。故事大致意思如下:一个工人下班回家,回家途中路过坟场,因天色黑暗,不慎跌入一个墓穴当中,之后他极力挣扎,用尽办法想爬出来,但是墓穴较深,他用尽办法都没有成功,于是他放弃了,决定在墓穴中休息,等待第二天天亮时求救。就在他半睡半醒之时,一个醉汉掉同样掉进了墓穴,同自己之前一样,也在努力的挣扎网上爬。于是便告诉醉汉:没用的,再努力也上不去的。但是就在其话音刚落之时,醉汉便大叫一声:有鬼啊,竟轻松地爬出了墓穴。这一则故事,场景为墓穴,更易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这时教师就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醉汉在听到听到工人说话前后的表现有何不同?”答案显而易见,学生会说:“听到工人说话之前,用尽办法也爬不出墓穴,但听到工人说话之后,误以为有鬼,变轻松爬了上来。”教师接着为:“那这是为什么那?”学生回答:“因受到刺激后,潜能被激发出来。”这时,教师就可点明这就是潜能,随之开始课堂内容的讲授。由此可以看出,大胆地创新课堂,用想象来引导学生,对于初中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

3.运用三步教学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所谓三步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三步进行的教学法,即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及概况分析。运用三步教学法,来实现初中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就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着手点。第一,提出问题,政治教师应首先对教学内容加以熟悉,以此为基础来提出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预见相关的提升,学生以提示为依据,通过自主资料的查阅,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探索欲望随之增强,让学生养成自我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第二,展开讨论,活跃思维和开拓思路的养成是通过师生与生生间的相互讨论来实现的。学生在明确提示答案之后,由教师组织开展讨论,师生间的关系不但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自然地形成。第三,概括分析,最后一步就是教师的概括,教师在基于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对问题及涉及知识加以概括,对错误作出纠正,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从而使学生在之后的讨论中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三、重视案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课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别注意对案例的分析。案例的作用在于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生动化,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例如,在讲授《感受责任》时,笔者运用了三聚氰胺毒奶粉的案例,展示了很多受害婴儿和受害家长的图片,学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然后,笔者指出责任的问题。通过案例的讲解,更容易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了解什么是责任。对话式的交流方式,让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使学生愿意主动地认识和接受事情的本质。同时,使用案例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社会生活与课木知识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地认识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模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就可以得以充分的挖掘和展示。

参考文献:

[1]丁昭光.论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J].新课程(上),2011(07).

[2]陈建斌.新课改创新视角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2(22).

初中思政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存在问题;特点;创新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思想品德教师,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当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又会遇到新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呢?

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的去死记硬背知识点,成绩普遍不高,教师也没有制定出符合新课程教改要求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教学氛围比较沉闷,教师和学生缺乏教和学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如下:

1.1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一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基本上是以灌输式为主,这无疑促使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且灌输式教学缺少必要的教学灵活性,也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点枯燥乏味,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二是教学脱离了实际应用,像教师常常将思想品德理论简单地视为一种抽象的,静止的思想知识,没有将社会中人们损人利己或是缺乏科学认识等行为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也就失去了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意义,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降低。

1.2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一是在绝大多人看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并没有那么重要,而且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就更加被人们所忽视,其中也有不少教师存在这种错误思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只要将本节课的内容阐述完就意味着教学任务结束,缺乏教学该有的责任心,所以这样的教学观念让那些为了获取高分的学生,再一次选择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对考试。二是教师的教学身份没有得到转变,同样的有些教师认为考试点主要针对重难点知识,学生也只要掌握这些即可,根本没有认为自己只是知识的传授者,真正的教学主体是学生,而且也忽视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不是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的教学目的。

1.3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

学校多次变换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考试方式,从闭卷到开卷再到闭卷,由于考试方式的转变,考核的内容也要得到适当的的调整,但在这种调整的状况下,由于教师不能正确理解教改的真正精髓,也导致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

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

2.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具有长远性

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上不能用传统的数字指标来对其进行评价,这是一门思想上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学科目,所以,传统的试卷只是对所学思想品德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来进行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对于学生的行为及思想观念是影响是无法通过这样的测试就能了解到的,思想品德知识的影响在学生平时的为人处世,言行举止中能够窥探一二,思想品德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长时间的甚至是一生的时间去学习,所以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塑造的初始阶段,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非常的重要,具有长远性。

2.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主体多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思想品德知识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度,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初步的成形,只有通过正确的指导方向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具有良好的言行举止。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师不是唯一的传授者,学生的家长,平时接触到的社会中的成员这些所有的人事物都会对给初中生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影响,并且,因为长期的接触到其他的人群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到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上去,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还需要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将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引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去。

3、如何上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

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必须采取以下举措:

3.1要健全现有的思想政治课教育体系

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根据中学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实施方法(科学地安排各教育阶段的教学大纲、教材、读物,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一以贯之。

3.2要加强政治课优秀课程建设

要以课程科学化、规范化及其结构、体系、内容、方法的优化为目标,下力气摘好优秀课程建设和其他德育类的课程建设,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以利于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3.3造就过硬的德台师资队伍

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对他们的要求更高。既应当成为理论功底较深厚、知识较渊博、教学艺术较精湛的“经师”,更应当成为以身示范、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师”,因此,必须精选高素质的人才担任德育教师,并在业务培训、师德教育、社会考察、教研活动、晋升职务等方面予以优先保证以全面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

3.4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促进中学生把各种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自身素质的中心环节和动力源泉。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带领学生参加农村劳动,到工厂参观访问,到部队受训,参加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和参与社会实践基地等建设,不断强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保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方针得以认真贯彻执行。

4、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情感教学法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有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教,方能见真功夫。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情感投资,以爱结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

4.1语言含情,讲活知识

我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

4.2故事渗情,吸引学生

书上的例子大多比较简单,有的例子时间较远,我就进行增补或系统形象化。如时传祥,我用口头和体态语言,生动地描述他如何背大粪桶,不怕脏臭和讥讽,感动得学生啧啧称赞。讲”为人民服务“的内容时,我适时地补充孔繁森的例子,描述他如何在大风雪天,把自己棉大衣脱下给九十多岁的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又是如何几次卖血抚养两个藏族孤儿。讲徐洪刚为了保护受辱妇女,赤手空拳同四个持刀歹徒博斗,身中14刀,用背心托着流出的肠子追歹徒达五十多米,最后倒在血泊里。悲壮的语调,赞叹的表情,形象的手势象磁铁般地吸引住学生,他们深深地被英雄事迹所感动。

5、创建初中思想品德创新课堂的有效途径

5.1鼓励质疑,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考后的“质疑”是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第一步。因此,为了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质疑问难,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创新的意识必然要求具备问题意识。作为初中政治教师,一定要有深厚的知识积淀、民主博大的宽广胸怀,客观公正的政治立场以及高超启发引导技巧,要允许学生有各种思想。对同一个问题,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条件以及不同程度去回答,允许答案的多样化。在辩难质疑的过程中,教师一定鼓励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对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从而发掘出学生的智慧潜能。

5.2提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创新式政治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将传统的学生听、教师讲的单一授课形式,变而为丰富多彩的现代教育模式,如大力开展电化教学,教学中穿插使用ppt、音频、视频等现代技术。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使课堂信息量大大丰富,而且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大激发,提高了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学生正值青春期的初中阶段,他们感情丰富,思想新颖,乐于接受新事物。并且独立意识正在急剧发展,独立思考能力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训练,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许多学生所盼望的授课方式。抓住其这一心理特点,针对性的组织教学,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显而易见的教学效果。

5.3创设情境,着眼于广阔开放的教学视野

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教师一定要努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这首先体现在在教学设计的创新上。对初中政治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从内容、形式、过程及手段诸方面都要不断改良、创新,以体现新课改理念,使之更符合现代教学规律。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以创新的教学模式来促进教学成效提升,多采用演讲、辩论、小组竞赛、课外实践、社会调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再次,在设计课堂核心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视野的开放性,突出问题的生成性。组织学生讨论时,一定要以问题为中心,使学生关注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得出客观公正的答案。此外,新课堂教学还应打破封闭,超越目标预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式地吸纳弹性灵活的成分,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甚至可以超越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开放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

6、结语

如何教好初中思想品德,是每一个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教师与学生一定要和谐相处,教师要爱学生,学生也要爱教师,处于一种平等互敬的关系。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一定要推陈出新,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不管是课堂前的导入方法,还是教学间的教学方式,都不能迂腐不化、生搬硬套,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师者,育人也,首先自己一定要是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否则,也难以教育出好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邓初民《新政治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2]武进《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第10期

[3]吕庆东《政治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第12期

初中思政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初中政治;作业布置;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6005501

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推进,教育界对于“减负”做出了很多的决策,学校和各科教师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在减负中增效。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对于减负增效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合理、科学的作业设计能够实现减负增效这一重要目标。

一、设计合作型作业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布置让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很少去布置合作型作业。其实,细心的教师可以发现,当前初中政治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经验、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因此在课本上每个单元和框架中都设计了相应的作业,这些作业中有很多是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交流来完成的。合作型作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合作中发现、探索、补充、完善。为此,教师应该多为学生设计一些合作型作业,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比如,在八年级下册的《身边的诱惑》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了一项合作型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课下收集生活中出现的诱惑,共同讨论这些诱惑出现的原因与目的,并且探究应对方法,写下心得体会。这项作业需要学生小组共同配合与交流合作,一方面能够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案例,进行观点的交锋,产生更多、更深刻的认识。

二、设计层次型作业

每个班级都会有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由于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的不同,会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情况。如果教师设计的作业是千人一面的,那么便难以实现初中政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导致作业无法最大化地发挥作用,使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打击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与信心。为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层次型作业,给每个层次的学生选择的空间,促使他们通过作业来实现最大的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布置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设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供学生自主选择,使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吃得消。比如,一单元新课内容教授结束后,笔者一般会选择基础巩固题、拓展延伸题两大类题型,基础巩固题是学生必须做的,而后一类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原本担心做拓展延伸题的学生会很少,但实际却比预想的结果要好得多,学生在这种体现平等和尊重的氛围感染下,更乐意完成作业、表现自己。

三、设计生活化作业

初中政治与生活的联系可谓十分紧密,初中政治反映了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而在生活中又可以充分应用政治课上所学的知识。但是目前的很多作业都忽略了政治与生活的关系,无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政治课上所学知识的价值。一位教育专家曾指出,传统教育最大的浪费是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地、自由地运用他们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把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这恰恰就是当前我们初中政治作业布置所遇到的问题。为此,教师需要认识到政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所布置的作业必须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政治,在政治学习中反思生活,使他们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锻炼他们的智力与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中思政教学设计篇10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B020106 金融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金融(00076) 金融市场学(00077)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0 国际贸易 国际运输与保险(00100)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 企业会计学(00055)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世界市场行情(00102)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4 农业经济管理 农学概论(00127) 农业技术经济学(一)(0012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畜牧学(00133) B020115 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计量经济学(00142)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0138) 英语(二)(00015) 经济思想史(001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119 餐饮管理 国外饮食文化(00989) 中国饮食文化(00986) 餐饮美学(00987)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B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管理咨询(00154)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B020204 会计 会计制度设计(0016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高级财务会计(00159)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财务报表分析(一)(00161) B020208 市场营销 国际商务谈判(00186)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00149)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B020210 旅游管理 财务管理学(00067) 旅游文化学(0612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旅游景区管理(06153) 世界旅游地理(06151)  旅游公共关系学(06177)  B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绩效管理(05963) 人力资源政策与法规(11760)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06089)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6090) B020229 物流管理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00101) 企业会计学(00055) 英语(二)(00015) 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4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4) 国际市场营销学(0009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4183)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5374)    B020256 项目管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项目管理学(0505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管理数量方法(05058) 项目范围管理(05060) 项目成本管理(05061) 项目论证与评估(05066) C030106 法律 合同法(00230) 公司法(00227) 外国法制史(00263)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法律文书写作(002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228) 监狱法学(06154)  婚姻家庭法(05680)  B030109 监所管理 罪犯劳动改造学(00928) 狱内侦查学(00932)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00924)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罪犯改造心理学(00933) B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发展社会学(00287) 社区社会工作(00281)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社会行政(00283)    中国福利思想(00285) B030207 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00287) 人口社会学(00302) 西方社会学理论(00280)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组织社会学(00311) 城市社会学(二)(003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30302 行政管理学 财务管理学(00067) 行政组织理论(00319) 西方政治制度(00316) 英语(二)(00015) 领导科学(00320) 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1)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政治学概论(003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中国行政史(00322)    西方行政学说史(00323)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C030401 公安管理 公安信息学(00372) 犯罪学(一)(002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大学语文(04729) 涉外警务概论(00373) B040102 学前教育 学前比较教育(0040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00403)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0088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0088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学前教育心理学(00882) B040107 教育管理 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4) 教育经济学(00451)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学前教育管理(00457) 高等教育管理(0045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40108 教育学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教育学原理(00469) 教育管理原理(0044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认知心理(00471) B040112 小学教育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0466) 英语(二)(00015)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03330) 文学概论(二)(0054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33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09294)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09297)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8)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09291)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0929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B040125 义务教育(小学教育方向) 中外教育简史(00464)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09289)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09339)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0456)    义务教育班级管理(09335) B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道德(00480) 科学思维方法论(00483)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人生哲学(00482) 欧洲哲学史(含欧洲哲学史原著选读)(0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政治学概论(00312) B040302 体育教育 心理学(00031) 体育保健学(00495)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00500) 英语(二)(00015) 体育测量与评价(0049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体育教育学(005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C050105 汉语言文学 外国文学史(00540) 外国文学专题研究(0617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语言学概论(00541)    汉字学概论(00820) C050201 英语 高级英语(00600) 第二外语(日语)(00840) 外语教学法(00833) 英语写作(006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第二外语(法语)(00841) 语言与文化(00838) 外刊经贸选读(008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C050305 新闻学 文学概论(一)(00529) 新闻摄影(00659) 公共关系学(00182) 英语(二)(00015) 新闻事业管理(006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外国新闻事业史(0066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B050309 公共关系 领导科学(00320) 现代媒体总论(03300)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人际关系学(03291)  国际公共关系(0329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B050410 美术教育 美术鉴赏(00744) 中国画论(00745) 美育概论(00746)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美术教育学(00747) B050433 视觉传达设计 现代设计史(05544) 视觉表述(05545) 中国文化概论(00321) 英语(二)(000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创意网页设计(0555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广告设计与创意(00755) B060202 档案学 外国档案管理(00789) 中国档案事业史(00785)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0346) 英语(二)(00015) 科技档案编研(0079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   中国行政史(00322)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星期六(10月19日)

星期日(10月20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