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十篇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十篇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0:00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篇1

关于素质教育四个基本问题的思考文章作者:zhshxin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6日21:0关于素质教育四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旋律,为了奏好这个主旋律,我们必须对素质教育中的四个基本问题有充分的认识。一、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问题“最终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本人认为,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素养”。人们常说,关系是泥饭碗,极易摔碎;*是铁饭碗,容易生锈;素质是铜饭碗,易生铜绿;能力是金饭碗,放到哪里都发光。因此在素质教育时代,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视对自身素质的培养,也十分关注对后代素质尤其是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素质,是一个人原始的、本来的、应当具备的元素的本质。一个自然人,只需具备包

括事物感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内的低能素质,而作为一个参与社会活动的社会人,除具备低能素质外,还必须具备中能素质(包括学习接受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和高能素质(包括事物发现能力、研究问题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具体地讲,就是应当具备健全的德能、敏锐的智能、强健的体能、高雅的美能和恒久的劳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寻找全面实施个性张扬与德能、智能、体能、美能和劳能训练的最佳结合状态的过程。能力,则是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通过后天形成和长期保持的良好的能耐与修养,是素质与修养的结合。因此,我们将能力称之为“素养”。它包括心理素养、人格素养、公民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和艺术素养六个方面。据此我们肯定地说,素养源于素质而高于素质。没有素质不可能有素养,素质升华为素养。素质的提高,可以采用集中强化训练的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实施某项素质训练,达到某一目标;然而,素养的形成,绝非在某一时间内可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且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才可得以实现。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综上所述,素质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元素,能力则是一个人长期形成的素养。能力是生存之本,能力是竞争之基,能力是创造之源。可见,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素养”。二、素质教育的教育者问题素质教育相对应试教育而言,是教育的一大进步。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位教师、一个年级、一所学校、一个局部地区教育部门所能完成的。因此,它不单单是学校的事,也不单单是家长的事,而应由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协同努力,三位一体共同来完成。“孟母三迁”这一中国历史故事,充分说明了育人环境的重要性。再从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上来看“大教育环境”的作用。学校的普通话教育,现在已经在每所学校(农村小学在内)作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在抓,事实是处在县级以上城市、万人以上规模的工矿企业里的学生,普通话的水平显然高于农村、高于山区,不仅普通话说得比较标准,且已养成说“国语”的习惯。我的一位同事和她的丈夫普通话说的并不怎么样,地方语音很浓,但他们的孩子普通话相当标准,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或是在街上,他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他的父母在他上学前班时,就给他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回到家里,也不管是和自己的爸妈对话,还是和其他人交谈,一律得用普通话。然而,和这个孩子在一所学校里读书,居住在一栋楼房的孩子与其相比却逊色不少。笔者居住在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县城,在全国属于贫困山区。二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个山区县的农村里驻扎五个“三线”兵工厂,当时学校教学并没有提倡用普通话,但这五个万人以上规模工厂的子弟学校的学生,个个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因为这些工厂都是从东北迁过来的,他们的父母讲普通话,工人们都讲普通话。从以上两个事例中不难看出,素质教育,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家庭和社会都是教育者。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家庭乃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阵地,社会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合力。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为受教育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更广泛的大教育环境。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家长是学生启蒙的第一任老师,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雕塑者,社会是学生成型的孕育者,学校、家长、社会三者都是教育者,缺一不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在于关爱学生,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因材施教;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家庭和家长的责任在于促进子女身心的正常发展,培养子女良好的个性,配合学校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团体和人民大众的责任在于转变

教育观念,健全用人机制,实施素质教育,保障学生学习,抵制消极影响,促进和谐发展。三、素质教育的教学科目问题如前所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素养”,这就直接回答了素质教育教什么的问题。施建农同志在《素质从哪里来》一文中对这个问题作了较为完备的回答。他认为,素质教育就应该包括这样三个方面,即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社会性素质教育。而身体素质教育又包括“遗传和优生咨询、营养保健和体育锻炼”,为少年儿童提供充分的体育设施、活动场所和锻炼机会等;心理素质教育包括“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锻炼和性格培养”等;社会性素质教育则包括“自我意识培养”、“公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等。当然,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把它们细分为具体的操作,如认知教育可以进一步分为思维训练、各科知识教育、创造力培养、操作技能训练等。公德教育则可以更进一步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传统美德等。还可以把职业道德更具体化为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习惯等。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作为整体而存在和发展的。一个人在生理成熟的同时发展着他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这种不可分割的一体性决定了素质教育也应该是整体的、全面的,任何一种只强调某一侧面的教育都是片面的,对个体发展是不利的,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而应该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使每个儿童都得到适合其本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婴儿从出生起就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这种个体差异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加大。每个人的优势才能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对教育的需要也是各不相同的。实际上,素质教育的原则也应该建立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客观基础之上。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教学科目有三个,即学习怎样学习、学习怎样思考和学习怎样活动,重点应放在对人的“素养”的培养上。人的“素养”至少应包括心理素养、人格素养、公民素养、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和艺术素养六个方面。心理素养主要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所谓的智力活动和意志、情绪、动机和性格等非智力心理特征,尤其是追求适其度、成功不贪婪、失败不气馁、平和待人事的心态和应变于自如的能力。人格素养包括:健全的体格,强壮的体能;风度翩翩,气宇轩昂;自我尊严,民族气节;诚实信用,童叟无欺;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明是非,讲气节,知廉耻,重操守,守信义;公开,公正,公平;等等。公民素养主要包括:规范的社会公德,高尚的职业道德,崇高的个人品德,优良的传统美德。科学素养主要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等要素构成。具备科学素养有助于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技的关系。要鼓励人们树立创新精神,增强创造能力,尤其是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标新立异;勇于探险,独辟溪径;敢于创新,勇当“第一”。技术素养主要包括:生存本能,劳动技能,现代技术,等等。艺术素养主要包括:学习艺术,教育艺术,文学艺术,语言艺术,欣赏艺术,问题艺术,等等。培养素养,就是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活动,勤于观察、善于分析、敢于创造。四、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问题这就是“怎样教”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教会方法,二是善于引导,三是及时勉励。教会方法,重点是教“拿来”、“嫁接”和“创造”。“拿来”,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切为我所用,博学众采,厚积博发。“嫁接”,就是改良、改进和革新,易物接物,更新事物。“创造”,就是善于标新立异,勇于探险冒险,敢于独

辟溪径,“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念、做出新成果。“拿来”,教人“学习问题”;“嫁接”,教人“思考问题”;“创造”,教人“解决问题”。学会了“拿来”、“嫁接”和“创造”,我们才能最有效地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在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走捷径,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费;才能最敏锐地发现问题,准确地分析问题,及时地解决问题,创造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善于引导,重点在于引导学习、引导思考、引导实践、引导共处。引导学习,就是让学生学会设定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引导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认知事物的工具和方法。引导思考,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牢固树立“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接受事物时,凡事都得问一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养成“打破砂锅纹(问)到底”和“究根求源”的精神。引导实践,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事。引导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动手,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创新和负责精神,锻炼学生解决冲突、化解矛盾、攻克难关的能力和意志,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实践出真知”,“实践增才干”,“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宝贵的教科书”,“实践是最理想的实验室”,进而肯于实践,乐于实践。引导共处,就是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他人相处,与自然相处。引导学生运用社会法则和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做到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使其树立诚信为人的思想。及时勉励,就是平时给予鼓励,难时给予激励,成时给予奖励,败时给予勉励,让学生养成知难而进、不屈不挠、胜不骄、败不馁的决胜、必胜、常胜精神。素质教育要求打破“师道尊严”那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建立起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保护者的新型关系。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应采用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重在考核,考核的重点就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教育,还关系到人口素质,关系到社会质量,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付诸行动。我们提了这么多年,做的怎么样?目前只有学校在转向且幅度不大,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但措施不力,家庭、社区、政府却没有足够的认识,更谈不上付诸行动了。我们已经总结出“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生产力”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数以亿计的现代化科技人才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的“真谛”,我们承认在教育上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家,但在素质教育上总认为是学校的事,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是老师的事,与家庭关系不大,与政府关系不大,只喊不做甚至不做也不喊。长此下去,我们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从哪里来?我们的科教兴国战略何时付诸实施?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宏伟抱负何日得以实现?因此,笔者强烈呼吁:每一个学生,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政府,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社会成员,行动起来吧,让我们时时、处处、事事关注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倾心于素质教育,致力于素质教育!文章出处:自己原创

【大中小】【打印】【关闭】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篇2

根据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的教学大纲、培养目标及跨世纪的新要求,结合我多年来的美术学专业的教学经验,认为一个健全合格的未来美术教育高层人才应大致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一、专业素质

美术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校教育科学必不可少的学科,是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不少的高等院校都设有美术学专业或开设与美术学科知识有关的课程,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素质,也弥补了目前美术教育学科人才发展不平衡或紧缺的现象。目前,在综合院校的美术学专业教学基本向美术类高等专业院校看齐,狠抓专业教学便成了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持续发展的必须。因此,专业素质是美术专业学生的必要素质,也是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

本人认为专业素质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敬业精神。

古今中外的有志者和成功者,无不具备这样的精神与美德。俗话说得好:“干一行,爱一行”,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的中小学美术学科的老师,从工作来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精湛疏浅之别。教师只有把所从事的工作看成是国家建设、民族大业或自己大业的一部分,并在自己耕耘的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洒下辛勤的汗水,才会有回报,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成功,都会与祖国的建设大业息息相关。这样,我们将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二)具备较为宽厚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美术学专业学生的立足之本是专业基本功。基本功的扎实与否是“取信于民”的关键,也是提高我们民族艺术素养的重要前提。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因此,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否则,任何的艺术活动便没有起点。

(三)能较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学生的成长、家长的期待、学校各项教育计划的实施,最后都是落实到教师身上,落实到班级管理上,落实到班主任的双肩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不可避免地要承担起这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年轻教师更不可避免地除了教学之外还要做班主任工作,而班主任工作就是教人做人的工作。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教别人如何做人,自己应该做个好榜样之人。只有那样,教育工作才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

(四)有自学能力。

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美术技能技法也在发展和变革,新观念、新材料、新手段,可谓日新月异,假如老师和学生除了课本还是课本,那就落伍了。如何适应时代的潮流,使学生具有“著尽功夫人不知”的精神,就必须培养有自学的精神与能力。为了这个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并给他们一定的压力,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效果会很好。

俄国历史学家皮隆略夫说:“谁要是珍惜有思想的生活,谁就清楚地了解:只有自学,才能真正的学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不虚度光阴,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确立自己在社会和学校中应有的地位。

然而,在高师美术专业的美育教育中,我发现这样一些问题: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学存在“不重视比例、结构、透视的教学培养”的弊端,不加强各方面最基础素质包括写实功底的培养教育。而是“大量放手”地发挥所谓的“个性”,造成学生专业基本功不扎实,形象变形或“卡通”夸张不到位,没有美感,突出原因主要有:

一是教学指导思想模糊或混乱,一部分任课教师授课内容安排较为随意,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使该课程的设置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以至学生特别是差生的无所适从,也造成在教育实习中常发生口头所叙述是深刻的,所表达的感情是真挚动人的,可是所示范的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的尴尬局面。

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各学科与专业融合能力的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难得到提高,例如。美术学科与其它教育学科间的融合或与心理学的融合。正是由于这种教育的遗憾,使得一部分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出现了能作画示范,但不会讲解、不会教等缺乏教师基本语言素质的难堪事件。

三是对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信心,常常揣摩教师的艺术好恶,处处迎合,以求得老师的欣赏,换取期望的评价结果,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造意识和判断能力,也达不到提高学生个性能力的教学目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来自任课老师不科学的指导方法和狭窄的知识面。

此外,对于现代人来说,应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那些墨守陈规的人,在社会变革的面前,一定是束手无策。只有学会自我更新,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才能培养出克服和排除精神脆弱的品质。

由上可见,除了加大对学生进行学科素质教育之外,理当加强对学生敬业精神的教育力度。同时,也要加强美术学科等多方面要素的培养,使“师范性”更加突出。因此,加强美术专业素质的整体性教育,乃当前师范美术教育的中心任务。

二、人文素质

从教多年来,本人喜欢与学生打成一片,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感悟到如今的大学生人生哲理的知识严重贫乏。究其原因就是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对学生进行“做人”与“丰满人性”的教育。我认为,没有人文影响的教育只是传授知识而不是教育。美术专业教育仅仅只为学生提供未来生活的一个方面的基础技能,非专业方面的人文素质的养成教育应摆上日程上来。《中国画论》中指出:“笔墨之高下亦如人品……”。如果放松了品德、意识、作风的锻炼,最终只能带来艺术上的倒退和堕落。

所以,人文教育是美育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其内容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

这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它包括文学、历史、美学、音乐、伦理学甚至家政知识等。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曾说过:“知识对任何工作都有帮助。但对艺术家说来,全面的教育和渊博的知识更是必要,如果他想成为一个生活的真正表达者的话。”。今天的我们处在社会飞速向前发展的新时代,生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更要求艺术工作者必须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在专业上达到精深的造诣。总之,艺术家或美术教育者的人文修养越高越好,知识结构越庞大越好。

(二)责任意识的培养教育。

众所周知,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人生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你、我、他,一言一行或多或少地与他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试想,对自己都不负责任人,又怎能对别人乃至国家、民族负责任呢。因此,学生应该是“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好扎实的思想准备,这样方能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三)健康心理的教育。我们许多的青年学生,虽然机体强健,精神旺盛,却不珍惜生命的价值,对学习、社会有益活动等缺乏热情,得过且过;或只顾眼前,不看未来,“今朝有酒今朝醉”;或意志薄弱,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前消极、悲观、绝望。据有关研究表明:“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80%则受其他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情感因素的影响。”。可见,青年学生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健康的心理,讲究心理卫生,正确认识自我。由此,我们说,学会“做人”、“人性丰满”应是高等教育各专业教育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

三、工具性知识及技能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篇3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素质

21世纪初,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形成了高、中、初级职教齐全,行业、专业基本配套的职教格局”。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实施,我国的职教事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职教师资队伍仍然是制约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教师的数量、素质、结构、管理以及培养,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惑”。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师资质量问题,而教师的素质能力则是影响职教师资质量的根本因素。

一、我国职教师资素质的现状和问题

1.我国职教师资素质的现状。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教师既要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要能进行实践教学,这是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师多数缺乏生产实践经历,不了解企业的生产实际,实践技能水平较低。虽然我国早在1995年就对职业教育教师实行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但根据相关调查,我国职教师资素质的现状如下:(1)教师资格尚未达标。“69.6%的教师是先上岗,后取得教师资格证”,只有7.49%的教师拥有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书,“大量实习指导教师属于无证上岗”。(2)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文化课教师过剩。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对岗位的要求。来自企业或毕业留校的实习指导教师,虽然实践技能水平较高,但学历却偏低,缺乏正规大学教育和师范训练。(3)师资缺口大。截至2009年,“我国中职专任教师的缺口达36万”。

2.我国职教师资素质的问题。一是师资引进问题。我国长期存在着强烈的“普教情结”,这导致职业学校引进高素质教师的难度较大。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既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又有相关工作经历的高素质人才大多不愿来职业学校任教,形成了师资高要求与低素质之间的巨大反差。二是职教师资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脱节。传统的教师培养环节是封闭式的,完全照搬普通师范院校的经验,忽视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特点;而培训环节又过度追求完整和全面,使得培养与培训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培训的效率不高。三是职教师资素质认定标准没有体现出职教的特点。德、英、美等发达国家普遍要求职教师资必须有相关工作经历,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仍按普通教师标准认定,未能体现出职教的特点。另外,在工作实践和对中、高等职业学校的评估中,只是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数量和目标上的要求,没有制定出科学、规范、严格的标准。

二、职教师资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所有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在其从事的专业方面必须是合格的教员;必须具备系统的工业和职业教育知识,并且具有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经验,具有工业和商业的具体经验;技术教育教师的最低学历应当是具有大学或相当于大学的学历,职业教育教师应拥有大学学位或大学毕业证书,并且必须是由正规学院或大学授予,当然也不排除聘请一些有特殊技能和经验却没有大学学历的人员担任教师。此外,现行的职教师资培训课程体系也可以反映出对职教师资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目前职教师资培训的课程包括教学研究、职业技术课程、正规的和开放的课程。其中,教学研究的课程包括普通教学方法学、专业教学方法学、教育心理学,特别是青少年和成人学习心理学、课程设计与发展、学生评价技术、教室(车间)和图书馆技术、实习教学、教学技术、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哲学与发展;职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包括与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实际相适应的特殊方法学;正规的和开放的课程包括社交礼仪、道德理论研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课外学习等。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师范教育,对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教师。从师范教育到职教教师教育意味着重要的制度转型,研究职教教师教育是时展的呼唤与回应。职教教师教育的发展取向面临着三大冲突:定向型与非定向型制度之分,学术性、师范性与技术性定位之争,职前培养、入职教育与职后培训体系相分裂。而一体化的职教教师教育体系、整合化的职教教师教育结构、本土化的职教教师教育制度是专业化取向职教教师教育的基本架构。

三、国外职教师资培训的现状及趋势

国际上流行两种不同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系统。一种是职前教育,即在成为合格教师之前而接受的培训;另一种是在职教育,即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教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同时采用这两种系统。一般来说,职教师资培训包括三个部分:(1)专业学习(specialistorcontentstudies);(2)职业学习(professionalstudies);(3)普通学习(generalstudies)。在专业学习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艺必须与工作岗位密切相关;其二,要通过岗位的工作实践去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艺。职业学习旨在发展两方面的能力,一是与教学任务相关的职业知识,二是在课堂、实验室或车间所需要的教育方法及策略。

职前培训是通过直接学习相关课程,发展职业教师能力。职前培训既要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巧,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实践经验。职前培训的优点在于教师的知识面宽、责任感较强;其弱点在于,教师对相关领域缺乏实践经验。在职培训是直接对学员进行职业训练,以提高其专业能力。由于学员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技巧,因此培训课程主要集中于“职业学习”,有时也包括“普通学习”。在职教育的优点是教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确保培训紧密联系实际;其缺点是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不够全面,难以使学员获得从事职教工作的全面能力。

近年来,职教师资的需求量增长迅速。英国目前从事职业教育的全职教师的数量比20世纪50年代初期增加了17倍,兼职教师的数量也呈增长趋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增长则更为迅速。这种急剧的增长导致了教师质量的下降。英国成功通过教师资格培训计划的全职教师不足一半,兼职教师就更少了。美国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教师甚至没接受过初、中级训练。在美国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培训工作是由专门从事这一工作的专业院校承担;而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则由大学或高等教育学院负责,这些大学和学院都是一般性的高教机构,并非专门为培训职业技术教师而设置的。

四、我国职教师资素质拓展的路径

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了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职业学校还要补充大批教师队伍,探索职业学校的教师培养标准是今后提高职业学校教师质量的途径”。由此可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是时代的要求。专业化是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发展的科学路径,发展专业化取向的职教教师教育是历史的必然。“双师型”职教教师是专业化取向的职教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双师型”职教教师的专业化标准为“一全”“二师”“三能”和“四证”。要造就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就必须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学术性”的特色来进行。

1.英国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英国的“三段融合”“三方参与”的培养训练模式对我国的职教师资教育与培训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所谓“三段融合”,即将原来职前、职后分离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变为职前培养、入职辅导、职后提高三段融合的培养模式;所谓“三方参与”,即充分整合大学、职业学校和企业三方的资源,融合三者特色,积极推进职教教师培养的社会化。

首先,职前教育旨在帮助有意成为教师的人员获得政府认可的教师资格。职前教育有两种途径:一是完成本科教育,二是完成研究生教育。在大学修读本科课程,主要包括一门或多门有关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的学习科目,毕业时即可获得学士学位和教师资格证书。在获得大学学历的基础上,可直接申请修读为期一年的研究生课程,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大学继续修读研究生课程,毕业时取得教育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交替进行。学术研究主要包括对专业科目的深度研究,以及对教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并且增加教学实践,尤其加强在职业学校内的教学实践,充分利用大学、职业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加强教师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其次,入职辅导主要针对职业学校的新教师,旨在帮助他们快速进入专业角色。新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后就有资格接受为期3个学期的入职辅导,经考查合格后才能独立承担课程教学的任务,否则需要重回教育部门学习。新教师的入职辅导过程允许间断,但必须在辅导开始后的5年内完成。第三,职后培训旨在帮助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能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教教师。职后培训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满足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在职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培训类型。职后培训能够促进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此外,英国历来注重在实践中训练教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用人单位为在职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并让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当指导员,帮助受训教师制订培训方案和行动计划,并监控培训进程和培训效果的考核。培训的考核结果是决定受训教师的续聘、晋升和加薪的依据。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篇4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素质教育的难点在中学,中学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关系到整个素质教育工程的成败。加强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既要解决观念层面的问题,即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又要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以下主要探讨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的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中学素质教育的影响因素

分析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必须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到底是那些因素影响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做比较全面的分析。

社会的影响,中学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必然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学校的影响,学校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也会影响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效果,致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家庭的影响。家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会影响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

二、家庭和社会要共同参与素质教育

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其中之一是:它是建立在环境影响的一致性基础上的。但目前看来,学校和社会、家庭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不一致的地方。这就要求学校首先应起到桥梁和枢纽作用,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必须从国运兴衰、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规划和实施素质教育,而不能仅仅从学校、个人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主动沟通、积极配合。

学校要定期与家庭联系,建立互访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办并完善家长学校,加强相互了解,提高家长素质;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也要主动配合,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评价:还可建立素质教育基地,利用社会上的丰富资源开展素质教育;新闻舆论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热点,力戒人为炒作,积极为素质教育呐喊助威,提高舆论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在中学推行素质教育这么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因素,应试教育依然有它的市场,社会上公然违背素质教育精神的做法也时有发生。制定有关素质教育的制度和法规,逐步实现素质教育制度化和法制化。使中学素质教育健康发展,使那些违背素质教育精神的做法没有生存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素质教育在中学的全面实施,才能使素质教育的实施真正落实到实处。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育;素质教育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快发展,大量的数学方法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各个生产领域,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的,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变化。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以及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期望得到大家的关注。

一、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及其成因

目前,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正在由应试教育的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过渡,而这时也正是教育教学观念更新的关键阶段。在当今的高中数学教学领域,“应试教育”仍占据主要的地位,各种升学考试、入学考试成为老师和学生追求的目标,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被大大忽视了。而数学教育中应有的陶冶人的情操、思维能力的培养被题海战、各种培训、单纯追求分数的提高取而代之了,严重地忽略了思维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当前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1.滞后的数学教育观念。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具有稳定性、封闭性、节奏缓慢等特点,相对来看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以及对公民整体数学素质的提高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素质培养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2.应试教育依占据主导地位。虽然一直倡导提高素质教育,但如何将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很好地结合,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师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当我们将中学数学知识用某种新的数学理念去透视的时候,就有一个由于观念的历史演变带来的认识视角差。

二、当前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是面向新世纪的、高要求的素质教育,其主要目标是普遍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包括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抽象能力、数学符号变换能力、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需要。数学教育对于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数学知识、数学观念、道德品质、美学修养、思维方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及各种能力的拓展。素质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相比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有明显的改变,给教师自主创新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对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1.高中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职责与任务。教师的职责应当是突出教学而不是教书,突出高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功能。(1)教师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如不迟到、早退、拖堂,对待学生要耐心认真,这些对自身严格要求的原则将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使学生达到启迪心智的目的,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变得更为崇高。(2)教学生如何学数学,如何进行数学思维。实施数学素质教育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思维。(3)教学生学会“问”,并具有独创精神。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到活跃状态,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数学素质教育中思想观念的转换与方法的更新。高中数学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数学教育思想观念的转换和更新。所谓更新,并非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它既是对传统的扬弃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比数学知识的更新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因为观念的更换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个过程,且取决于人们的态度。那么,如何调整和确定更新的方法呢?目标是用辩证的数学观、素质型的目的观以及科学的方法观,树立数学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1)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2)改进教学方式。素质教育更多的是以问题作为课堂的中心,围绕问题,组织学生以讨论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主,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式的思维方式。

三、结束语

就目前的高中数学教育而言,数学素质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教师并未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然而,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也是以后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相信当数学素质教育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融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素质教育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篇6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

引言

近一二十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相关方面和专家学者的重视。1988年柯林·博尔博士提出了“三本教育护照”概念,他认为未来人都应该掌握三本“教育护照”:第一本是学术性的,即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二本是职业性的,即职业知识技术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如果一个人缺乏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学术和职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就不能很好地发挥,甚至一事无成。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报告强调了“第三种学业证书”的问题,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教育提高到与文化科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同等的地位。1989年底,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主持的“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提高儿童青年创业能力的联合革新计划”同时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斯里兰卡和泰国等七个国家开展实验,以求共同研究探索教育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区12~24岁儿童青年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具有创业能力,成为能为国家发展作贡献的一代新人。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又在日本东京召开了创业教育实验情况交流研讨会。此后,该组织还多次召开国际会议,强调教育和培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研究交流创业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创业能力培养问题也开始受到国内相关学者的重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情报研究室(1992)、刘然(1992)等就提高儿童、青年的创业能力问题开始探讨。不过那时研究针对的对象是受教育条件差、特别是在劳动市场中竞争不过别人的儿童、青年。

至于国内大学生的创业问题,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有关方面重视的。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颁布。《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创新人才重要的内在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要求。认识和把握创业精神,对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积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要大力倡导高校毕业生发扬自强自立的精神,在就业时不等不靠、不挑不拣,勇于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拼搏竞争。”

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创业”计划和实践在国内众多高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1999年,国内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计划竞赛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一团队获5250万元风险投资,在全国高校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后,不少省市级乃至各高校内部的类似竞赛活动方兴未艾。学校、地方,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鼓励政策和措施,一些敢于先行的大学生已将纸面上的创业计划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创业行动。

伴随着大学生创业实践的进行,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相关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尤其是2000年以来大量出现。创业意识培养、能力提升以及创业现状调查和创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尚待改进之处。本文试图对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的有关研究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分析、梳理,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把研究推向深入,并进而对将来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国内现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迄今为止,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创业素质现状调查

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或素养。创业素质决定着大学生创业的成败。有关学者在研究中对创业素质概念及其结构进行了探讨。谭忠、蒲玉忠(2000)认为,素质就是指能够在实际中得以综合展示的个人知识、修养、能力诸要素之和。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2002)在其著作《创业与人生设计》中提到,创业素质分为个性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五种素质。陈艳、雷育胜、曹然然(2006)认为,创业素质是指创业者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品性、习惯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素质。他们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整理分析,并结合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将与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关的创业素质划分为四项:创业意念,包括欲望、决心、热情、责任感、冒险精神和创业的理念等;创业能力,包括组织与管理能力、高效率工作的能力、交际能力、应急能力、创新能力、洞察力、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及优秀的思维能力等;创业特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责任感等;创业知识技能,对创业的有关政策法规、理论(社会、职业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总之,由于创业概念本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对于创业素质的内涵和外延,相关学者说法不一,认识上有差异。

近年来,有关学者对大学生创业素质情况进行了调查。任国友(2006)采用美国创业协会设计的《创业素质调查》问卷,针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18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整体创业素质较高,但也有相当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创新意识,对创业知识了解和掌握的过少,创业需要的心理素质较低。

陈艳、雷育胜、曹然然(2006)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东省5所高校14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创业素质的调查访问。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有一定的创业意向和欲望,但对创业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8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创业能力没有自信,希望能够培养自己的创业素质,了解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

费英秋等(2009)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建筑工学院、首都经济与贸易大学、北京农学院共10所高校,采取等距抽样、阶段抽样、整群抽样综合方法对694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理解的创业外延更宽,创业模式更倾向于选择合伙创业和自主创业,创业伙伴的选择更理性和务实;大学生在创业需要、创业动机上带有鲜明的机会型创业的特点;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创业精神和较强的创业欲望,但是创业素质、自身创业准备和创业技能欠缺。

(二)创业素质和能力培养

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是研究的关键问题。一些学者基于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如任国友(2006)结合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如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结合校情,科学开展创业教育;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鼓励大学生个性发展;以及科学规划创业课程,增强就业与创业指导等。陈艳、雷育胜、曹然然(2006)在对1000多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创业素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念、创业能力、创业特质和创业知识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教育及自我培养问题提出了诸如加强创业教育,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要转变社会观念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措施建议。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基于个人思考,提出了一些不乏启迪性和指导价值的建议。如吴世华(2001)基于对创业能力的分析,提出从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强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以及改革教学课程,培养“多能加特长”的应用人才等方面培养创业能力。潘剑锋(2002)结合创业教育,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一些意见,如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开设活动课程等。王保义(2004)着重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培养创新能力,重视实践环节,加强社团建设,引导大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基本途径。张建民、阳舒娟、范文兴(2010)根据罗伯特·卡茨(robertl.katz)提出的管理者技能模型探索性地构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他们认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由三维构成,即学习能力、关系能力和概念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又从创业教育、社会支持和大学生自我提升等角度提出了颇为新颖,且具指导性的对策建议。

(三)具体情境下的创业能力培养

近年来的研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结合具体情境(专业、创业背景等)进行研究。

陈晓梅、陈浩文等(2009)结合兽医专业社会实践性强、技术服务范围广阔等特点,提出兽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结合,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出发点,找准突破口,加强各种类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初明利、潘望远(2009)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和有利因素,并就新形势下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创新高校创业教育,积极培育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具体举措,如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实训锻炼,提升创业能力等。刘向(2008)从分析大学生党员这一大学生中优秀分子群体在创业中的优势入手,在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合理定位;一专多能,突出优势;主动出击,掌握创业技能等方面给出了提高大学生党员创业能力的对策。

二、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的展望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研究对大学生创业现状有了一定掌握,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一定深度的分析,所提对策建议也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但是还存在种种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亟待解决。

(一)概念界定

素质、能力等是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的基本范畴。就现有的文献来看,往往没有对这些范畴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界定,也没有认真地区分析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在有关研究中,不同学科、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如,有人把创业欲望、意识等作为创业素质的构成内容,有人把个人品质、修养作为创业素质的内容构成;有人把能力包含在素质之内,有人又把能力和素质区别开来。此外,对于创业的理解也多有不一,是指创办公司?还是指沿着自己设计职业路线前进并达到计划中的高峰?还是指创意?还是指别的什么?有关文献中往往没有作清晰的界定和说明。

由于概念界定纷繁各异或不清,所以影响了研究的深化,从而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最终所提方案、措施的指导价值。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对创业素质、能力等基本范畴进行科学分析和再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合理的研究内容结构体系和可行的研究主旨。

(二)研究方法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定性、抽象、理论研究多,定量、实证、案例研究少。不少人在文章中大谈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提升的建议,然而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到底是些什么,哪些是关键素质、能力,哪些是支撑性素质、能力,哪些是显性素质,哪些是隐性素质等等之类的问题仍然不清楚或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将来的研究中要创新研究方法,重视实证、案例、定量研究,借鉴员工素质模型(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理论与方法,通过科学界定创业绩效标准、分析效标样本、获取胜任特征数据,最终建立和验证创业素质模型。然后再以构建的素质模型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对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情况进行调查,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最终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三)研究对象、视角

从目前的有关调查研究来看,对东部(如北京、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的研究较为多见,而针对西部大学生的研究非常少见。中国地域宽广,各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别仍很大,所以盲目照搬东部地区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培养的做法可能走入误区,效果不会好。

东西部地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动机及价值观是否有差别?知识、技能结构是否相同?创业模式(如合伙创业、自主创业等)选择有无地域性影响?创业影响因素是不是一样?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研究。此外,东西部的创业环境(如政策、资金、舆论等)、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状况、创业教育差别等问题也都需要深入探讨。

所以,今后的研究应扩大范围,广开视角,重视运用比较、系统研究范式。唯如此,方能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并真正发挥理论之于实践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纪轶尚.创业素质教育与第三种学业证书[j].教育科学研究,1992,(3).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情报研究室.国际教育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提高儿童、青年的创业能力[j].上海教育科研,1992,(1).

[3]刘然.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革新教育——关于提高“儿童青年创业能力的联合革新计划”项目的实验[j].人民教育,1992,(z1).

[4]钟玉泉,彭健伯.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5).

[5]张建民,阳舒娟,范文兴.关于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6).

[6]刘道玉.创业与人生设计[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7]任国友.大学生创业素质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5).

[8]吴世华.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中国培训,2001,(9).

[9]潘剑锋.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2,(2).

[10]王保义.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

[11]陈晓梅,陈浩文,等.兽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09,(7).

[12]初明利,潘望远.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8).

[13]张建民,陈培培,熊小林.关于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探索——以“企业营运管理”课程为例[j].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0,(1).

[14]谭忠,蒲玉忠.把握契机,提升素质——关于大学生创业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0,(5).

[15]费英秋.首都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9,(25).

[16]陈艳,雷育胜,曹然然.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6,(4).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逐步转型与快速发展,人们的利益需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价值观念也不断出现碰撞与交融,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和冲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疾病比例日益增高,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单纯是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相当多的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这不仅需要我们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解决,还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必须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宗旨就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对大学生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高校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在大学生各方面基本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无疑居于核心地位,它决定着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和行为方式。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展的现实需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自身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增强自我心理调试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较大的隐患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祖国的希望。作为跨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及由心理健康引发的诸多问题正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有关资料标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愈发严重的态势,它涉及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使众多的莘莘学子在学习领域、人际关系、自我方面饱受抑郁、焦虑、自卑、恐惧、压力和适应不良等情绪问题的折磨。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到了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时候,而高校作为培养未来国家建设人才的摇篮,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

1.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变革。但是,他们不太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民情,不懂得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辩证的思考,容易出现心理困惑,产生不满情绪,导致对改革开放缺乏信心,甚至表示怀疑。

2.大学生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但毕竟缺乏社会实践,思想易脱离实际,有时好走极端,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甚至有时会受错误思潮的影响,缺乏分辨能力。

3.大学生感情丰富,对于理想的追求往往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自我设计愿望较为强烈,往往却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使得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巨大的差距,从而影响自身的行为。

4.大学生要求独立,但又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进入大学后,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和高考的压力,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使得学生们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当生活、学习上碰到问题、遇到困难挫折时,他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家,表现出较大的心理依赖性,有的则采取逃避、抱怨的态度,严重的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不停地在思考、选择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准确地把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差异,加以正确引导和帮助,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脱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落实环节上出现诸多问题,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总体上来说不容乐观,其主要问题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够,落实不力。心理问题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渐进性,而我们常常错误地估计“有心理问题者毕竟是极少数”,所以,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地疏导,导致问题积蓄越来越多。有一些高校领导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力度不够,认为只要保证学生别出事、别走极端就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做的多与少都无所谓。这势必为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留下隐患。然而,即使很多高校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并建立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也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但实际运行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度不高,主要问题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单调,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跟踪不及时,针对性不强等。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不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积极开展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来自三方面:心理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德育工作者。相比较而言,德育工作者所占的比例较大。在德育工作者的行列中,每年都有一批年轻的力量加入进来。他们的加盟,自然壮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增强了工作活力。但他们大部分是非心理学专业毕业的老师,不仅自身的心理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且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也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就如何区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关系存在难度。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给予解决。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人格,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专兼职队伍,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祖国兴衰的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是十分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坚定工作信念,感受工作乐趣,为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贡献力量。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摆脱传统德育观念的束缚,正确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要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真切地贴近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正确把握教育对象、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全社会健康的心理,是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同样,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个体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只有处在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才乐于接受教育。因此,心理问题不能简单地施以大道理,而需进行耐心的心理辅导来加以解决。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一性。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用反映本阶级或政治集团利益和愿望的意识形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其思想行为向着符合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目标和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反应特点,预防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活动。两者在工作内容上也有同一性。健康的心理使学生更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心理条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扩展和延伸;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又会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两者在理论基础、具体任务、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既要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要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使思想政治素质与心理素质相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问题,而且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关注因思想问题而引发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且要努力解决思想问题,使大学生在努力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学生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1.必须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坚持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注重教育的层次性、实践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

3.必须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4.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队伍,使其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融入到自己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来,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朋友;

5.必须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课堂,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

构建和谐社会,高校有着培养和谐人才的重大责任。和谐人才的标准应该是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心理和谐是和谐人才的基础。面向21世纪的教育,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民族的素质好坏和祖国的兴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其不断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不仅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迫切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3]孔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徽人民出版社.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篇8

【关键词】幼儿教育素质见解

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问题是幼儿教育工作的基本问题之一。幼儿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与教师对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研究幼儿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其与工作适应性的相关问题,将会对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从而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素质提高对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

目前,教师的素质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距甚远。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存在违背教育规律、要求幼儿整齐划一的问题,体罚、嘲讽,因失职而造成儿童受伤害等时有发生,管理上也存在软、懒、散现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关键问题,应特别着力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这里所谓素质,不仅指教师观念、技能水平的改进和增强,更是指教育者自身人格的塑造。

教育是教师以自己的人格同受教育者进行交流的一种行为。教育对人的意义要由教师来承担,同时,教师也要承担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对教师职业有了自觉意识,明确自己作为人类文明传递者和灵魂塑造者所担负的使命,并身体力行,树立起教师应有的职业形象,才可能摆脱工作中的盲目被动状态,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体;才能在育人中加强自我教育,改进自身人格。教师只有具备独立完善的人格,才可能升华主体精神,不是停留在观念上认识而行动上消极应付,而是积极实践、探索、创造,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行为,这样才可能实施现代化幼儿教育,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在不辱使命的同时,赢得社会尊重。

1、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时代特点和我国的奋斗目标都需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幼儿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第一站,幼儿教师是第一站的启蒙者,这就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素质也是事实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幼儿的素质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高素质的幼儿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幼儿的整体能力的提升。幼儿园要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就需要加强对幼师的素质的提升。

2、会倾听和分析儿童的问题,做反思型教师。幼儿教师专业素质问题关系幼教质量、幼教师资培养以及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教师是儿童发展的旁观者和协助者。教师除了需要耐心地倾听儿童的对话和自言自语,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还要积极与儿童交流并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反思儿童的活动过程和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分析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个别辅导,调整教育活动,使教学与儿童的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

二、以身作则,树立幼儿的行为模范

幼儿正处于模仿和学习的重要时期,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除家庭以外的第二成长环境,环境和周围的人对其个人行为和思想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幼儿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还更加是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人格特征以及一言一行,心理健康状况和对幼儿的态度,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可以说,教师为人处世的态度,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各方面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每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对于幼儿来说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模仿的过程,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则有利于教师在日常的教育中以身作则,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在幼儿当中形成良好的行为典范和学习对象,教师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加是幼儿的行为模范。因此,基于此,幼儿教师则更加需要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只有自身素质的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做好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做到时时有教育,处处有教育。

三、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促进幼儿园的道德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篇9

一、调研结果分析

(一)高职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详见表1)

表1主要是了解高职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问题1数据显示,只有18.03%的学生表示对人文素质的内涵的了解“非常清楚”和“比较清楚”,55.03%的学生只有“一般了解”,甚至有26.94%的学生根本“不清楚”人文素质这一概念。这表明虽然大部分学生逐渐开始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但对人文素质的具体内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问题2数据显示,在面对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地位这一问题上,61.95%的学生认为“两者同等重要”,甚至还有9.96%的学生认为“前者比后者重要”,表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大部分高职学生认可;22.01%的学生认为“后者比前者重要”,还有6.08%的学生认为并不需要前者,表明小部分高职学生尚未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这部分高职学生中依然出现教学的“工具意识”倾向。

(二)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详见表2)

表2主要是了解高职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问题3数据显示,面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只有42.98%的高职学生“回答正确”,由此可以看出,还有大部分高职学生缺乏常识性的文化知识。问题4数据显示,阅读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2本以上(含2本)的高职学生达到53.98%,这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还是具备一定的人文书籍阅读量的,同时也体现出阅读书籍是高职学生获得人文知识的一大手段;46.02%的高职学生仅仅阅读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1本或没有阅读过,这说明小部分高职学生的人文书籍阅读量较少,所以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拓展高职学生的人文知识领域。问题5数据显示,59.96%的高职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把“人生价值”与“社会贡献”相关联,但依然还有40.04%的高职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与“金钱”、“权力”以及“社会地位”有着紧密关联;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不可忽视。问题6数据显示,在“奋斗目标”这一问题上,仅有38.05%的高职学生“有明确目标并且稳定性强”,这部分高职学生会以自己制定的稳定目标来指导自己的大学生涯,24.00%的高职学生“有模糊目标但是稳定性弱”,这部分高职学生大学生涯过程中虽然有目标指引,但目标容易改变;9.01%的高职学生“思考过制定目标但未确定”,29.04%的高职学生“从未思考过制定目标”,这些高职学生未制定目标,因此在大学生涯过程中各方面非常被动,具体表现为“得过且过”;因此端正高职学生的人生态度,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很有必要。问题7数据显示,面对“考试作弊”问题,53.50%的高职学生认为“不对,反映个人诚信度”,这样的失信行为应该禁止;26.00%的高职学生认为“不对,但和个人从诚信度无关”,因为整个社会都存在着各种失信行为,考试作弊与其相比较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情而已;还有10.50%的高职学生认为“无所谓对错”;由此可见还有一部分高职学生的道德观模糊,需要进行教育引导。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在整体上还是良好,但还是存在一定缺陷,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三)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以及效果(详见表3)

表3主要是了解高职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以及效果。问题8数据显示,在获取人文知识的主要渠道上,75.05%的高职学生选择了“数字化媒体(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其次53.68%的高职学生选择了“学校课程和活动”,只有31.97%的高职学生选择了“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由此可以看出,“数字化媒体”成为大部分高职学生的首选,这与时展有着紧密联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多采取高职学生喜欢的学习人文知识的途径,以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进行。问题9数据显示,57.97%的高职学生认为人文素质课程“作用一般”,22.96%的高职学生认为人文素质课程“作用很大”,19.07%的高职学生认为人文素质课程“不起作用”;问题10数据显示,在人文素质课程开设问题上,只有18.03%的高职学生认为“能满足需要”,40.04%的高职学生认为“基本满足需要”,而27.04%的高职学生“无法满足需要”,甚至有14.98%的高职学生认为“没必要开设”;问题11数据显示,55.03%的高职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作用一般”,35.01%的高职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作用很大”,9.96%的高职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不起作用”;问题12数据显示,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设方面,79.98%的高职学生认为“活动很多,能满足基本满足需要”,20.02%的高职学生认为“活动很少,无法满足需要或没有必要开设”;由问题9、10、11、12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学生认为人文素质课程、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了一定作用,并且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少部分高职学生依然认为人文素质课程、校园文化建设作用不大,并且不能满足需要甚至没有必要开设。问题13数据显示,57.97%的高职学生认为教师的人文素质“作用一般”,13.00%的高职学生认为教师的人文素质“作用很大”,29.03%的高职学生认为教师的人文素质“不起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了“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也要引起高职院校的重视,并且要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提升。问题14数据显示,领导重视、人文课程、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师人文素质均是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应加强的工作,它们所占学生比例分别为:75.05%、48.01%、55.03%、59.96%、42.98%。

二、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成因

经研究,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成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社会因素,受到社会不良思潮和不良风气的侵袭,部分高职学生思想发生较大转变,无力抵抗外界诱惑,物质追求强烈,导致极少数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趋于物化,认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二是学校因素,高职院校多数还采取秉承“技能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虽然看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更多地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是否熟练掌握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专业知识教育方面投入较多,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投入较少,并且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是潜移默化,而专业知识教育的效果是立竿见影,两者相比较,高职院校更倾向于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专业学习而忽略人文素质的培养;三是个人因素,从整体上看,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略低于本科学生,多数学习行为被动,适应能力较弱,因此更要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对策

关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问题,已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效并达成一定共识:一是加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课比例,促使高职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人文知识,丰富自身的人文知识结构,并加以内化提升为人文精神;二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密切融合,促使高职学生转变“技术为上”的观念,探索在专业知识教育里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更多途径;三是做好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显性因素(搞好各种人文校园活动),还要重视隐性因素(校园设施的建设,人文环境的熏陶等),让高职学生在潜移默化提升人文素质。除以上提及的有效措施外,高职院校还应做下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转变滞后理念,完善组织体系

办学理念是一所高职院校发展的灵魂,高职院校要想搞好人文素质教育,第一要务就是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承认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要克服急于求成的短视行为,确立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理念,把“就业”与“做人”进行有效统一。为确保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高职院校要成立人文素质教育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本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同时联系学生工作处、团委、专业教学系部以及后勤管理处等相关部门,在学校的统一规划设计下,依据自身工作职责和部门特点,依靠部门优势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

(二)促进全员参与,形成共育氛围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强调层层落实,促进全员参与,形成共育氛围,可以从下面三方面入手:一是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意识,全校教职工身处校园这一教育环境,其言谈举止均展示了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围,所以全体教职工必须提升思想认识,在工作和学习中逐渐提高自身人文素质,踊跃投身于学校的育人教育,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二是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深入挖掘高职学生的身心特征、认知规律和优势所在,促进高职学生自律意识的形成,充分激发高职学生自我教育功能,增强人文素质教效果;三是要营造家校、校企共育氛围,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引导,打造三位一体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真正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三)开展各种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篇10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一直被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纵观整个发展与实施过程,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入手,深刻了解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实施所面临的问题,重新审视与反思中小学素质教育,进一步理清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探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举措,这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对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理论层面

1.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偏差

由于对素质教育缺乏完整的认识,对它的系列过程概念朦胧,于是出现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对于知识、能力、素质的理解存在偏差,忽略了知识的重要性,只是单纯地认为不该把学生看作各种知识的容器,过于强调能力,而忽视了离开知识支撑的简单的能力。对于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偏差,使得一些人走向一个极端,将能力完全等同素质,把素质教育看作是某种单一能力的培养。

2.落后的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国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育工作者的传统观念仍未真正转变,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很多学校依然将升学率视为最重要的学生素质评价机制,忽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导致教育重智轻德、高分低能等现象严重存在,阻碍了素质教育评价机制的建立,造成了基础教育的诸多弊端,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二)实践层面

1.实施素质教育片面化,加重了学生负担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是指受教育者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知识得到充分的滋养,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的一种全方位的教育。而在实践过程中,不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时出现了以偏代全,以课外和所谓的“办学特色”取代素质教育,简单地将素质教育等同为第二课堂或者兴趣小组,增设了各种各样的少儿社团和兴趣活动;素质课程体制方面,为了改革而改革,在原来的课程基础上做加法,这些做法非但没有达到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

2.素质教育实施存在多方面阻碍

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存在很多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如学校教育评价体系单一,还未从考试成绩的单一指标中彻底摆脱出来;教师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学校举办的兴趣活动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等等。而且,由于追求“名校”等不良的社会风气,以及中考择校压力,推行素质教育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在目前升学体制没有多大改变的情况下,就很难不出现一些学校“一手抓素质教育,一手抓应试教育”,抓素质教育是为了对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抓应试教育是为了提高升学率增加学校影响力。

二、中小学素质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

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注重纸笔测验,评价方式单一,主要是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偏重智育,忽视体育和美育,德育实效性差;更多关注书本知识,不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转变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的重点在于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教育观念的核心是人才观。人才是有层次的。在人才的素质构成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因此,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注重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素质教育的实施,党的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结底要依靠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因而教师素质的高低至关重要。

首先,提高教师素质,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这些年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逐渐暴露了教师队伍的严重不适应性。因而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师资培训刻不容缓。

其次,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当前,我国教师队伍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师资结构不合理,学校之间教师编制不平衡。因此,要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相协调,建设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三)完善机制,加强课程体制改革

首先,完善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估机制。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素质教育目标,并根据目标建构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可靠保证。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目的要从“甄别选拔”转变为“育人为本”。改变以“唯智育”为主的招生制度,推行以选拔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主的招生制度。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果最终应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而不能片面地以升学率作为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使每个学生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

其次,进行课程教材改革。在价值取向上,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各门学科都要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在课程内容上,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课程更具可选择性,更能针对社区和学生的差异性,推广终生教育体系,使得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及社会公民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

(四)重视沟通,实施全方位一体化教育

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业,更是全社会的事业,学校必须注意全方位沟通,实施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教育。因为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个性发展光靠学校单方面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开放课堂,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形式,不仅能沟通学校与社会的信息渠道,让全社会都来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推动社会教育观的转变,而且能使学校迅速地吸收社会对育人的要求,及时调整教育措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不能用急功近利的态度来看待素质教育,而应该具有长远眼光,正确对待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新问题,新困惑,密切关注素质教育进展情况,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政府、社会各界也要参与进来,这样才能使得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日新.跨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方略.河南教育出版社,1999.

[2]白月桥.素质教育课程评价模式的建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

[3]王义道.素质教育与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