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十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十篇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6:53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篇1

通过了解周边县份的情况,学习借鉴周边县份的经验,才能把方正的工作做好。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做人、治县都是这个道理,要把周边县份当做一面镜子,不光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也要把不好的、丑陋的放在镜子里,如果不能认清自己、正视自己,就是讳疾忌医、因噎废食、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我们要从三个方面理解做好争取专项资金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自省。首先,要改变坐标系。通过数字、指标对比,看到我们实实在在的状态,对思想认识有很大的触动,我们习惯了纵向看自己,自己和自己比,看到的都是发展变化和成绩,现在是横向比,自己和别人比,看到了很多的不足,只有横竖一起比才能找准一个坐标,希望大家保持自省,保持清楚的头脑,正确的认识自己。其次,方正县和其他县比有很多的优势,但是我们对自己的有利条件看得少,习惯以他人之长比自己之短,观念要有所改变。再次,方正县名声在外,百姓富裕,咱们也这样认为,但是方正县级财政并不富,百姓富不等于财政富,不能以百姓富裕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最后,分析我县专项资金比周边县少,有很多的偶然因素,为什么偶然的因素都发生在方正,偶然加起来不等于必然,是偶然的这种心态加起来等于了必然,是有一种小进则满、盲目乐观的心态造成的这种必然。通过自省,能够分析得失、分析利弊,找准不足、找准差距,奋起追赶,这样才能发展进步。

二是自警。要时刻保持危机感,面对不足、面对差距,或者是麻木,或者是漠然置之,或者是自暴自弃,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被别人落的就会越来越远,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这根弦时刻绷紧,瞄准既定目标,努力追赶、超越。

三是自立。不能在困难和矛盾面前裹足不前,要敢于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盯住目标,做主人、敢担当,别人行的我们也一定行,这样才能不落后,才能实现自我压力、奋力追赶、努力晋位的目标。

通过对比分析,看到了我们没想、没看、没认真琢磨的东西,平时有些东西不会不懂不可怕,关键是面对问题的时候,怕不敢想、不愿干,特别是在困难、矛盾面前裹足不前,当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就是差距显现的时候,就是老百姓对我们不高兴、不满意、不答应的时候,这些时刻警醒我们,不能只想问题矛盾复杂困难,什么都怕就不怕山河依旧、面貌不改,其他县所有好的经验和做法都是通过实践、通过干事中学来、得来的,我们就是要在干事中学习,只要我们肯干、务实,我们就会越干越敢干,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越干越出成效。

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对上争取资金工作,知耻而后勇,深入思考,认真负责,抓出成效。

一要加大领导力度。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把对上争取资金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跑,身体力行,切实加强领导。

二要加大工作力度。经常往上跑、经常去攻关、经常沟通协调、经常掌握信息,加强联系,创造机会,掌握好政策,多跑项目,多争取资金,今年无法完成的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性工作。不管当前还是长远,都应该加大力度,既要把储备的做好,又要把对上争取的落实好,同时还要把实施的完成好,这样才能实现对上争取资金的良性循环。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篇2

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是指财政部门所支付的全部社会保障支出,主要包括抚恤、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和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从建立到现在一直处在不断的改革完善中,社会保障从国家和单位负责到走向社会化,社会保障支出也在不断地增加。1991年以来,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支出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如表-1所示。

(一)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91年的1.98%上升到2007年的10.94%,这与政府近年来关注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是分不开的。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既是国家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体现,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社会保障支出增长速度快于财政支出和GDp增长速度

由表-1可以看出,1991年到2007年社会保障支出从67.32亿元增加到5447.16亿元,约80.9倍,年均增长32.36%,而财政支出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7.28%,GDp为15.77%。可见,社会保障支出增长速度是快于经济发展速度的。考虑到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现状,这一发展速度又是比较合理的。这是因为,我国社会保障发展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快速增长,国家当前财力雄厚,有责任也有能力拿出更多的财政来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篇3

现代化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说过:“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后来的景象。”对比与厘清英、美、日、韩等国家快速发展时期的特征、面临的问题、当时的处理措施及未来影响等,无论是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对中国都有重要借鉴意义。在先发展国家的启示之下,我们可以避免走其他国家相同时期走过的老路,把握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对比英、美、日、韩等国这一时期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果处理好这一时期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就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容易产生经济和社会危机:

――英国,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百年间经济加速发展,但并不能完全摆脱国内面临的诸如富人与穷人间的尖锐对立等社会问题。英国政府及时调整政策,采取了多项社会改良政策,才没有爆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美国,从1870年到1929年的近60年实现了迅速崛起。一战后的2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到达新的高峰。但经济发展所掩盖的问题,如劳资关系紧张、分配不均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缺位问题,政府不懂宏观经济调控等,到1929年危机大爆发时才显示出来。

――日本,从1957年到1975年的近20年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9.5%。但上个世纪70年代的多党纷争、石油危机、通货膨胀等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使日本执政党面临政治危机。“危机补偿机制”及时开启,使日本政局和社会渐趋稳定。

――韩国,从1960年开始到1990年的近30年,经济奇迹般地实现了快速发展,保持了年均增长9%的高速。但在韩国经济起飞阶段的后期,一系列危机日渐暴露出来,使得韩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面前陷入困境。

――墨西哥,从1940年到1970年的30年间,创造了“墨西哥奇迹”。但是,1968年爆发的学生运动成为此后社会危机爆发的导火线。1970年推行了依靠双赤字来支撑的“分享发展战略”,快速发展却未能延续。

为此,本期特别策划,我们约请相关专家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并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以期从国际视野来审视中国的快速发展。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篇4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河南;高速公路;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045-02

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出自德国,于1931年建成,位于科隆与波恩之间,长约30公里。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了23万公里。高速公路建设情况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了大陆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沪嘉高速公路1984年12月21日开始建造,1988年10月31日通车。沪嘉高速公路的南部端点是上海市宝山区的真北路汶水路口,北部端点是上海市嘉定区的博乐南路嘉戬公路口,全长16公里。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正在以世界上罕见的速度发展。交通运输部相关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由“十五”期末的4.1万公里发展到7.4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城市是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地,其汽车的增长远比乡村快的多,成为汽车的集聚中心,因此高速公路的建设多从城市的环路,辐射路和交通繁忙路段开始,逐步成为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城市交通。同时高速公路的发展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速公路发展对相关产业和经济起到的促进作用

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可以推动沿线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同时高速公路的发展可以带动消费,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带动就业。也就是说,高速公路建成后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产生连锁反应,高速公路在建设和通车后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这样不仅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的增加,同时也产生劳动者收入的变化,进而对居民消费也产生影响。由于居民消费品支出的增加,最终必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这种连锁反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又提出了新的需求,进一步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速公路建设作为一项数额巨大的投资,对经济具有长期的拉动作用。据专家测算,每1元公路建设投资带动的社会总产值接近3元,相应创造国民生产总值0.4元;每亿元公路建设投资可为公路建筑业创造2000个劳动日就业机会,同时为相关产业提供就业机会近5000个劳动日。

2.高速公路建设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通过提升交通运输业降低社会物流成本。高速公路上能达到平均时速是普通公路的1~2倍,而且路况好,提高了运输质量,加大了交通流量,具有快速度、大负荷、远辐射、高效益等优势,有效的降低了沿线地区的物流成本,在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高速公路建设可以拉动沿线经济增长。利用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可以加强各类工业园区的建设,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内部升级。高速公路建成后为当地第三产业、旅游等带来更多的商机,显著地降低当地的企业的物流成本,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同时也能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高速公路缩短了农产品的运输时间,保证了农用物资和救灾物资的及时调入,加快了农业信息的交流,有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业的现代化经营。据统计,京津塘高速公路建成后,沿线地区每年向京津两市提供鲜菜2亿公斤、肉类2.3亿公斤、水产品1亿公斤、鲜果250万公斤,这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丰富了两市人民的“菜篮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4.高速公路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高速公路网络化发展对沿线的影响是通过沿线的城镇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作用实现的。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形成,将使各区域重新定义其区位优势和时空概念,重新塑造主导产业和竞争格局。高速公路可以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实现生产布局与沿线基础设施之间的空间结合,有利于城市之间、区域之间便捷的联系,进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带的演进。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强了农村与城市的经济联系,农村的产品结构导向取决于城市,农村的轻重工业都是为城市服务的,受益于高速公路的农村地区发展迅速,从而较快形成城市边缘区。高速公路使城乡差别越来越小,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城镇的发展和崛起,加快城镇化步伐。

二、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和在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的高速公路发展比较晚,1994年12月26日,全长81公里的郑州至开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河南省无高速公路的历史。随着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也有了很大突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突破1000公里;2005年突破2000公里;2006年突破3000公里,跃居全国第一;2007年突破4000公里;2010年通车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达到5016公里,连续5年保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国第一。预计到2012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6000公里。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中有17个省辖市形成了高速公路的十字交叉;全省109个县(市)中有99个通达高速公路,通达率92%,其中45个县有两条高速通过。全省高速公路已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1个半小时中原城市群经济圈,3小时可达全省任何一个省辖市,6小时可达周边6省任何一个省会城市。

高速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是明显的。河南省近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与高速公路的拉动作用是分不开的。在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在高速公路养护、路政、收费和运营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河南省高速公路及附属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河南省到2012年高速公路将突破60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基本连网,形成规模效益,将充分发挥公路网的整体优势。要达到此规模,以现行的造价水平3000万元/公里计算,至少需要投资300亿元,资金缺口很大。而在目前财政资金不足、公路行业贷款总量偏高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筹集建设资金,是发展高速公路所面临的首要问题。(2)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目前高速公路大多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建成的。受原有公路管理体制(即政府管理)的影响,管理单位多为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或虽为公司实为事业性质,并未形成真正按市场经济运作的企业主体,所以存在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问题,束缚了高速公路以自主法人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影响了运营效益的提高。需要转变经营理念。(3)对高速公路沿线丰富的附属经济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应加快河南省高速公路沿线附属产业的开发利用,促进高速公路附属产业开发尽快形成并可持续发展。(4)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的研究不足。与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相比,对高速公路这一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却显得明显滞后。特别是对典型地区(如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河南省)的研究更少。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河南省高速公路产业正处在从粗放型的快速扩张向集约型的规模化、网络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实践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迫切要求理论的发展,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验证理论。

三、河南省高速公路产业化发展对策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反过来,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与之发展相适应的发达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然而高速公路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诸如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的不良影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制约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针对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考虑河南省的实际,最主要的是准确定位,确立经营目标,转变经营理念。河南省高速公路及附属产业为了准确制定经营管理战略目标,就要对自身有全面清楚的认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经济、社会与文化三个层面进行正确的企业定位,转变经营理念,实行多元化经营。(1)经济层面定位。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应根据自身实力的强弱、资金的雄厚程度、经营规模的大小来决定近期及长远发展所要展开的经营业务,以及各个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经济效益和总体经济效益。(2)社会层面定位。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不但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考虑自身对社会的影响,由于高速公路属于国家大型基础设施,服务范围和影响极大,因而高速公路公司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路行车安全,充分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3)文化层面定位。河南省高速公路附属产业应该认识到,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王国清,王秉纲.论中国公路的产业属性及高速公路产业化时间[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0,(4).

[2]王月兰.高速公路效益的经济分析[J].山西建筑,2007,33(14):243-244.

[3]姚建新,郝伟民.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经纬,2006,(4):70-72.

[4]刘逊.加强高速公路管理促进经济发展[J].辽宁经济,2003,(9):85.

[5]黎凯.我国高速公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R].2007.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篇5

关键词:河南;高速公路;发展

交通运输部相关数据展示,到201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由“十五”期末的4.1万公里发展到7.4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城市是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地,其汽车的增长远比乡村快的多,成为汽车的集聚中心。因此高速公路的建设多从城市的环路,辐射路和交通繁忙路段开始。逐步成为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城市交通。同时高速公路的发展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速公路发展对相关产业和经济起到的促进作用

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可以推动沿线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同时高速公路的发展可以带动消费.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带动就业。也就是说,高速公路建成后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产生连锁反应,高速公路在建设和通车后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这样不仅造成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的增加,同时也产生劳动者收入的变化,进而对居民消费也产生影响。由于居民消费品支出的增加,最终必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和困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这种连锁反应对围民经济各部门又提出了新的需求,进一步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速公路建设作为一项数额巨大的投资,对经济具有长期的拉动作用。据专家测算,每l元公路建设投资带动的社会总产值接近3元,相应创造国民生产总值0.4元;每亿元公路建设投资可为公路建筑业创造2000个劳动日就业机会,同时为相关产业提供就业机会近5000个劳动日。

2.高速公路建设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通过提升交通运输业降低社会物流成本。高速公路上能达到平均时速是普通公路的1-2倍,而且路况好,提高了运输质量,加大了交通流量,具有快速度、大负荷、远辐射、高效益等优势,有效的降低了沿线地区的物流成本,在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高速公路建设可以拉动沿线经济增长。利用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可以加强各类工业园区的建设,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内部升级。高速公路建成后为当地第三产业、旅游等带来更多的商机,显著地降低当地的企业的物流成本,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同时也能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高速公路缩短了农产品的运输时间。保证了农用物资和救灾物资的及时调入,加快了农业信息的交流,有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业的现代化经营。据统计,京津塘高速公路建成后,沿线地区每年向京津两市提供鲜菜2亿公斤、肉类2.3亿公斤、水产品1亿公斤、鲜果250万公斤,这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丰富了两市人民的“菜篮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4.高速公路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高速公路网络化发展对沿线的影响是通过沿线的城镇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作用实现的。高速公路经济网的形成.将使各Ⅸ域重新定义其区位优势和时空概念,重新塑造主导产业和竞争格局。高速公路可以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实现生产布局与沿线基础设施之间的空间结合,有利于城市之间、区域之间便捷的联系,进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带的演进。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强了农村与城市的经济联系,农村的产品结构导向取决于城市,农村的轻重工业都是为城市服务的,受益于高速公路的农村地区发展迅速,从而较快形成城市边缘区。高速公路使城乡差别越来越小,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城镇的发展和崛起,加快城镇化步伐。

二、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和在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的高速公路发展比较晚,1994年12月26日,全长81公里的郑州至开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河南省无高速公路的历史。随着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也有了很大突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突破1000公里;2005年突破2000公里;2006年突破3000公里,跃居全国第一;2007年突破4000公里;2010年通车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达到5016公里,连续5年保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国第一。预计到2012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6000公里。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中有17个省辖市形成了高速公路的十字交叉;全省109个县(市)中有99个通达高速公路,通达率92%,其中45个县有两条高速通过。全省高速公路已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1个半小时中原城市群经济圈,3小时可达全省任何一个省辖市,6小时可达周边6省任何一个省会城市。

高速公路建设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是明显的。河南省近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与高速公路的拉动作用是分不开的。在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在高速公路养护、路政、收费和运营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河南省高速公路及附属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河南省到2012年高速公路将突破60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基本连网,形成规模效益,将充分发挥公路网的整体优势。要达到此规模,以现行的造价水平3000万元,公里计算,至少需要投资300亿元,资金缺口很大。而在目前财政资金不足、公路行业贷款总量偏高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筹集建设资金,是发展高速公路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2)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目前高速公路大多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建成的。受原有公路管理体制(即政府管理)的影响,管理单位多为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或虽为公司实为事业性质.并未形成真正按市场经济运作的企业主体,所以存在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问题,束缚了高速公路以自主法人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影响了运营效益的提高。需要转变经营理念。

(3)对高速公路沿线丰富的附属经济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应加快河南省高速公路沿线附属产业的开发利用。促进高速公路附属产业开发尽快形成并可持续发展。

(4)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的研究不足。与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相比。对高速公路这一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却显得明显滞后。特别是对典型地区(如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河南省)的研究更少。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河南省高速公路产业正处在从粗放型的快速扩张向集约型的规模化、网络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实践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迫切要求理论的发展,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验证理论。

三、河南省高速公路产业化发展对策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反过来,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与之发展相适应的发达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然而高速公路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诸如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的不良影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制约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针对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考虑河南省的实际,最主要的是准确定位,确立经营目标,转变经营理念。河南省高速公路及附属产业为了准确制定经营管理战略目标,就要对自身有全面清楚的认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经济、社会与文化三个层面进行正确的企业定位,转变经营理念,实行多元化经营。

(1)经济层面定位。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应根据自身实力的强弱、资金的雄厚程度、经营规模的大小来决定近期及长远发展所要展开的经营业务,以及各个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经济效益和总体经济效益。

(2)社会层面定位。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不但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考虑自身对社会的影响,由于高速公路属于国家大型基础设施,服务范围和影响极大,因而高速公路公司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路行车安全,充分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3)文化层面定位。河南省高速公路附属产业应该认识到,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l]王国清,王秉纲.论中国公路的产业属性及高速公路产业化时间[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0,(4).

[2]王月兰.高速公路效益的经济分析[J].山西建筑,2007,33(14):243—244.

[3]姚建新,都伟民.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经纬,2006,(4):70-72.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篇6

[关键词]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投资消费非公有制经济原因

六年来,广西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好,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从2002年以来,全区生产总值增长已连续五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分别为10.6%、10.2%、11.8%、13.2%和13.5%,“十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6%,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尤其是2005年和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3%以上(如图)。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已突破4000亿元,经济总量明显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全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2001年的4697元上升到2006年的10240元。财政收入由2001年的263.02亿元上升到了2006年的568.08亿元,六年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9.6%、12.7%、11.8%、18.2%、17.7%和19.5%,年平均增速达16.6%,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广西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消费、非公有制经济等方面。

1.三次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24.9∶36.6∶38.5调整为2006年的21.5∶39.2∶39.3,其中,第一产业比头两年下降3.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则提高2.6和0.8个百分点。广西2001年~2006年三次产业结构情况如下表:

第一产业:内部行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稳定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区域格局显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发展良好。一是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二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三是优势产业集群区域化特征显现。农产品加快向优势产区集中,优势产业集群逐步显现。

第二产业:工业经济稳步发展,2001年~2006年第二产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88%,重化工业特征日益明显。广西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扩大工业技改投入,加大工业园区建设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改制重组工业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业得到较快发展,企业克服了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广西工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已开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同时,广西重化工业特征日益明显,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快于轻工业。

建筑业也呈稳步增长趋势。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由2001年的145.68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286.4亿元,年平均增长0.95%。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94亿元增加到13.29亿元,平均年增长幅度达到2.06亿元;上缴税金由6.04亿元上升到22.81亿元,平均年增长近2.8亿元。

第三产业:内部行业不断优化,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继续发展,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中的信息业和旅游业等新兴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六年来,广西政府正确地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同时继续坚持投资拉动为主的方针,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发挥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期间广西投资的重大变化是小项目投资减少,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3.消费增长总体平稳,增幅有所提高。2001年~2006年广西消费需求增长总体平稳,增幅有所提高,确保了作为最终需求的消费对广西经济增长的必要拉动,增强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同时,农村消费逐渐加快,城乡增幅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消费呈现出同步增长的趋势。

4.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广西政治上鼓励、政策上扶持、方向上引导、法律上保护,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一是投资方面,非国有投资较快增长。二是消费方面,非公有制经济零售额保持快速增长,市场份额继续扩大。三是出口方面,私营企业出口居首位。

综上所述,广西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加快;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工业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持续旺盛,国外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宏观环境趋于宽松,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扎实推进,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继续在南宁举行,“两廊一圈”合作的提出;这多重机遇将为广西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第二,当前广西正市场导向的、内在的周期性扩张因素显著增强,消费结构升级和民间投资成为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

第三,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广西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广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农业基础薄弱,抵御灾害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竞争力不强,生产受市场需求约束加大;投融资渠道单一,项目前期工作滞后,新上项目难度加大;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任务还比较艰巨等。

参考文献:

[1]黄铮:《广西对外开放港口历史、现状、前景》,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2]刘咸岳主编:《广西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2年》,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3]刘咸岳主编:《广西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3年》,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4]刘咸岳主编:《广西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4年》,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5]李甫春等著:《千年等一回――广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理论构想》,民族出版社,2001年

[6]韦小鸿等著:《广西沿海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7]杨道喜著:《论转轨时期的广西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

[8]章远新编著:《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加快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年

[9]广西社会科学院编:《广西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1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3)

[1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2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3)

[12]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3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3)

[13]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4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3)

[14]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5年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3)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篇7

一、经济发展的总体判断

当前,我区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一方面我区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近几年,我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突破单纯依靠扩大资源开发规模、增加初级产品产量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和调整结构,做大特色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连续几年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93亿元,增长163%,高于全国平均增幅7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一,初步预计,“十五”时期我区GDp年均增速将达到15%以上,经济运行正呈现出快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同时,2003年我区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意味着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将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从世界各个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进程来看,当人均GDp由8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时,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步入一个“高速增长通道”。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是比较集中的,如城乡问题、就业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等等。这些问题和矛盾都是需要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合理解决的。

根据可借鉴的国际国内经验,一个发展中的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后,有一个长达三十至四十年的高速增长时期。我区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快速推进阶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增速将有一个大的提高,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产业结构将会更加合理;同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使内蒙古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在此基础上,国家对基础工业的投入力度将会越来越大,对内蒙古总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也会增强。总体判断,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我区经济再有一个一二十年的较高增长时期是非常有可能的。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和挑战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牧民增收困难,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近年来,呼包鄂经济区经济发展迅猛,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带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03年,呼包鄂三个市GDp共是1109亿元,占全区GDp的53%,比2002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东部经济带部分盟市发展也在加快,东西两翼发展取得新的进展。但总体上,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盟市之间发展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另外,我区农村牧区地域广、人口多,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2003年我区城乡收入差距已拉大到了3倍多,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

(二)一些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结构仍待调整提升

从我区的情况来看,目前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比较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2003年我区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02∶453∶345,一产所占的比重仍然偏高,而二、三产比重则相对较低,到完成工业化时,内蒙古比较理想的产业结构模式应当是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降到10%以内,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50%,服务业保持在40%以上,因此,“十一五”时期,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同时,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加快速度与提高效益并重、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举,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

(三)就业压力增大和文化素质不高并存,工业化加速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同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共卫生体系、文化建设等滞后并起,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难度增加

从就业情况看,一是就业压力仍在不断增大,新生劳动力不断增多,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2003年上半年我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与同期相比仅增加22万人,低于失业人员增加数。二是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不相配,产生新的结构性失业。三是随着企业改制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相应增多。

从人与自然环境看。当前,全区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处于轻重工业并举、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也势必进入资源消耗大而相对紧缺、环境污染和生态建设压力增加的时期。我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虽然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特别是近几年,部分草原沙化加剧,这就要求我们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搞好退耕还林还草、荒山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看,当前我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尤其在农村牧区,由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缓慢,已直接影响到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摆到同样重要的位置,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三、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

(一)充分利用我区的地缘优势,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将内蒙古建设成为“沿海地区经济战略西移的重要支点”和“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

内蒙古是未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向西北推进的重要桥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经济战略西移将是必然趋势,内蒙古横跨“三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环勃海经济区向西北经济区战略西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内蒙古经济发展重点的呼包鄂地区,在这一布局中的地位更是重中之重,近几年,该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2003年,这三个市GDp占全区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该地区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尽快确立其作为联系我国沿海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重要枢纽的战略地位,从而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西移的“重要支点”。

内蒙古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俄蒙资源、加强与蒙古、俄罗斯及东欧国家对外贸易、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陆上通道,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内蒙古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自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陆续开放了18个口岸,向北开放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地缘优势,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积极创造条件,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内蒙古做为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功能。

(二)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优化全区产业布局,力争将内蒙古建设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稀土产业生产和科研基地、蒙医药研究生产基地和国内外闻名的草原民俗文化旅游大区。一是抓住国家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的大好机遇,使内蒙古的能源工业取得重大突破,尽快将内蒙古建设成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二是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围绕“优质”搞好基地建设,围绕“规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围绕“绿色品牌”开拓区内外市场,迅速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上规模,产品上档次,努力建设在全国具有显著优势的奶牛和绒山羊养殖带、肉牛肉羊育肥带,把牛奶、羊绒、牛羊肉三大产业培育成为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的特色主导产业,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产品加工基地。三是利用稀土这一重要资源,对稀土产品进行高深度、高精度、长链条的规模开发,带动稀土应用产品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稀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以内蒙古稀土集团公司为核心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带动全区相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把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稀土原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和相关产业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在科学技术、新材料及新产品研制开发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到2010年要把包头建设成为中国稀土产业的“硅谷”,使稀土产业真正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四是加快发展蒙医药工业,紧密跟踪国内外生物医药开发研制的最新动向,紧密围绕生物技术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来发展内蒙古的生物技术药品,特别是要加强那些内蒙古具有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项目的研究,增强技术革新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能力,逐步形成内蒙古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优势技术和优势产品,从而使医药工业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五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内蒙古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强化发展旅游意识,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大力改善城市及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围绕草原景观、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三大主题,以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生态旅游区、呼和浩特、包头、赤峰历史文化旅游区、成吉思汗陵园民族风情旅游区三大景区为重点,开发草原生态、民族风情、历史文化、边境、沙漠、冰雪六项特色旅游资源,努力建成4-5个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形成点线面全面发展的旅游新格局,带动全区旅游业加快发展,力争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将内蒙古建设成世界闻名的旅游大区。

(三)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努力将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21世纪重要矿产资源可持续基地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

我国东部矿山由于数十年的持续开采,后备资源已严重不足,找矿难度和成本明显加大。为提高我国矿产资源自给程度,除继续加强东部危机矿山的地质勘查工作外,急需开辟新的矿业基地。我区除地质成矿条件优越外,能源、交通和工矿业基地相对较好,又紧邻京津,区位有利,如着力开发,合理保护,有效利用,有望成为我国21世纪重要矿业基地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篇8

社会经济活动是交通运输需求的根本源泉,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又会促进经济发展,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关于福建省高速公路交通量发展趋势的研究是以福建省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结合交通出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的特点,分析未来交通出行趋势。

1福建省经济发展现状、特点及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了优惠政策,福建省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全省形成了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和保税区等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使得福建省社会经济得到历史性的快速发展。

1.1福建省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1.1.1福建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2008年福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2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比1990年的522.28亿元增长约2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1990~2008年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3.61%。随着“十五”期间我国加入wto,位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福建省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综合经济实力又上了新的台阶,GDp年平均递增速度达到了14.32%。福建省历年的社会经济主要指标及各历史时期的增长速度如表1所示。

1.1.2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随着国民经济总体规模的增加,福建省经济结构也不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工业化步伐加快,服务业平稳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90年的28.1:33.4:38.5发展到2000年的17.0:43.3:39.7,直到2008年的10.7∶50.0∶39.3。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并趋于稳定,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所占比重最大,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详见图1。

1.2未来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分析及预测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福建省经济发展将继续拥有优惠政策和国家支持,福建省经济将仍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福建省社会经济预测的方法采用增长速度法,即在充分分析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参照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福建省及市县社会经济和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研究》以及其他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各特征年时期内可能的经济增长速度,进而预测出影响区域评价期内各特征年的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

研究选取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结构作为福建省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以综合地反映福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预测结果详见表3、表4。

2福建省交通发展规划

2008年11月,《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修编)》经福建省政府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为“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规划建设总里程6100公里。规划的海西高速公路网连接邻省11个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有17个高速公路出口通往相邻省份,其中通往长三角6个、珠三角4个、中西部地区7个,并有若干个出口通往台湾;沿海6个港口各有一至两条高速公路干道通往中西部地区,山区设区市2小时左右到达沿海港口城市,海峡西岸经济区周边城市4小时左右到达沿海港口城市;所有县级行政中心约15分钟内可通高速公路,连接重要旅游景区和海陆空交通枢纽。

《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稿)是为使高速公路更好适应海西城市群、产业群、港口群的发展需要,更好服务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的需要;它着眼于促进县域经济全面繁荣发展,实现全省县县通高速;它有力支撑以福州、厦门为核心的海西城市群、港口群以及临港产业发展;它全面提升县市和经济中心的对外交通水平,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未来福建省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发展趋势

3.1福建省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扶持是交通量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以上分析资料显示,过去几年中,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均处于较高水平。福建省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大流通,大流通急需大交通的支撑和保障。

2009年5月,《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7月,福建省委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12月,《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获得通过,“海峡西岸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的全国十二个重点旅游区之首,国家旅游局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为海西旅游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可以预见,多项部级支持政策的给福建省交通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后劲和动力。

3.2城市群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交通量的发展

城市群(或称为一级都市圈、大都市带)通常由一个以上的大都市区组成,面积一般在3万km2以上,半径为200~300km,人口一般在3000万以上。中国当代城市群布局规划图如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福建省北靠赣浙沪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南邻以粤港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两洲既是全国最发达的旅游区,又是最大的国内客源产出地和海外游客集散地。福建省的高速公路不仅要承担本区域即海峡西岸城镇群内部的运输需求,还要承担两大洲之间以及沿海通往内陆的客货运需求,而由此带来的机遇也显而易见,那就是交通运输量的快速增长。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核心大都市与周边邻近地区不仅形成连绵城市地带,而且实现社会经济的高度融合。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区域产业配置率,形成区域性产业团队并加速区域共同产业配置率,形成区域性产业团队并加速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上下游产业的整合、生产要素的快速流通、资源优化配置都对区域客货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尽快提升城际通道即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水平,以适应交通量需求成倍增加、运输时间大幅减少、运输效率显著提高等各类要求。

3.3旅游业的发展拉动高速公路交通量直线上升

根据《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福建省际间旅游区域合作,在战略上主要是与长三角、珠三角两大旅游区的合作,并最终在中国东南部形成地跨粤港澳、江浙沪与闽台三大旅游区的旅游黄金带。

福建省高速公路具有北接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通中部地区,东部对接台湾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省内的泉厦、福泉和罗宁高速公路,均属于国家高速公路沈(阳)海(口)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贯通了福建省东南沿海黄金地区,其贯穿地区及其延长线经济总量占福建省经济总量70%以上;浦南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北)京台(北)线、长(春)深(圳)线的组成部分,是连接安徽、江西、浙江和福建四省的省际干线公路,整个浦南路及其延伸路段途经福建武夷山、安徽黄山、江西三清山、衢州江郎山等著名风景区。同时,随着近年来日趋缓和,两岸交往迅速增多,两岸关系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海峡两岸“大三通”的实施,也会明显提升福建省对台贸易的绝对区位优势,两岸经济要素的流动将更加畅通,福建省的腹地纵深将不断扩展,对中西部的辐射效应将更为明显,高速公路的运营凭借天然垄断性,将在区域经济往来中长期收益,这自然也为交通量的增长推波助澜。

3.4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间接带动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增加

现代城市群面临国内、国际越来越频繁的交流,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群内外衔接的关键节点,其发展对于城市群对外开放度、贸易便利度等都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整个枢纽布局体系中的重要航空枢纽、主要航运中心、主要铁路枢纽对于提高城市群国际、国内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群的发展,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将不断地被建设和完善。

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直达门户、迅速、适应性强、面广量大、深入腹地等优点,特别是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大,服务水平高,可以适应繁重的客货运输。高速公路作为其他运输方式的基础载体,拥有着其他运输方式所无法实现的优点。其他运输方式的优点只有通过与高速公路运输的循环互补才能更好地得以体现。随着城市群的发展,国内外交流的加强、贸易、商务、旅游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现代航空枢纽、现代航运中心、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园区不断被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也将因此迎来交通量新一轮的增长高峰。

3.5完善的高速公路交通体系与服务将刺激消费从而提高交通量

高速公路体系管理水平的提升,高速公路窗口服务水平的提高,高速公路交通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都将助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一臂之力。

4结论

总之,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提速、民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国家利好政策的持续支持、福建省高速公路网建设的完善、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福建高速公路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高速公路交通量仍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趋势。

参考文献:

[1]杨涛.城市中心区交通容量研究[J].城市交通,2003,(1):21.

[2]朱照宏.城市通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3]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eB/oL].fujian.省略.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篇9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新理念改革路径

一、前言

在政府、中央、社会的一致努力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基于此,中国经济发展将呈现一系列全局性、长期性的新现象、新变化。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区别于西方国家的“新常态”,主席在2014年5月去河南考察的时候首次提出了“新常态”,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对“新常态”给予了进一步解释说明:新常态要实现三个转变,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平稳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变为由创新驱动。

二、中国经济发展过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由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共产党人没有什么实践经验,为了增强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军事能力,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在1953年提出要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党的的召开,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提出了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工作重心,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背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于是出现了“”和化运动,严重忽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过1960年的调整,经济有所好转。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改革开放,我国先后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经济开放格局。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同步增长。

三、中国新常态经济发展坚持的新理念

(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在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目标时,要牢牢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经济新常态下,将“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进步是稳定的目的和动力,只有辩证地认识经济发展中“稳”与“进”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持战略的向心力。另一方面,在改革中戒骄戒躁,要始终保持一个平常心,客观分析经济发展中的起伏,做到静有定力、动有秩序、改有实效。

(二)防范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风险

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不宜过快,要放慢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实现由注重经济发展速度到经济发展质量的转变。主席在2014年apeC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实现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化。截止到2014年,经济增长控制在了8%以内,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回落,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要用平常心客观对待经济增长速度中的“换挡器”,增强自身的忧患意识和防范风险意识,未雨绸缪,分析在经济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事先拟定解决方案。在新常态下,不是以GDp论英雄,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GDp,实现合理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为转变经济增长结构提供缓冲的时间。

(三)推进经济结构升级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常态最核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服务一所占比重上升,从事服务业的人群比例越来越大。第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城镇居民需求结构实现了优化,逐步形成消费主导型的经济结构。第三,产业结构逐渐从资源、劳动密集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升级。第四,区域结构的调整,由沿海城市向中西部地区转变。第五,城乡机构变化,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了公平。

(四)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当下,环境污染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是我们早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GDp增长的恶果。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新常态下,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立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成为改革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四、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改革路径

(一)简政放权,市场运行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下,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二)结构升级,经济出现新常态

实现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调整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比重,优先发展服务业以及信息产业,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调整经济增长的动力,利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出口、投资,拉动国内外需求,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就业机会。

(三)体制改革,创新彰显新常态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国民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四)金融改革,支撑产业新常态

为了发展中高端产业,要不断完善我国的金融体制。首先,要完善支持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体制,要加快“营改增”的步伐,加大对私有制经济财政上的支持力度,可以采取免税、减息、补贴等方式。其次,在金融体制改革层面上,要不断调整利率,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扩展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降低民间资本投资金融机构的门槛。

五、结语

要想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党和国家、企业要高度注重实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作者单位为临沂一中)

参考文献

[1]杨伊佳.走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01):46-60+

157.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篇10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特大洪水和严重旱灾,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主题,抢抓机遇,克难攻坚,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地方财政收入突破9亿元,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业经济增速加快,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0、利润增长3倍。农村经济在大灾之年稳步发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1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实际引进外来资金35.3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创卫工作进展顺利,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外贸出口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迈出新的步伐。全市呈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团结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

新的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突出加快发展、和谐稳定两大主题,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环境建设为关键,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保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改革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全市经济实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和高点起步。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渭南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就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最后,衷心祝愿全市人民和各界朋友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