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方针的变化十篇教育方针的变化十篇

教育方针的变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9:07

教育方针的变化篇1

【关键词】新中国;教育方针;历史嬗变

新中国经历了艰难的求索,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求新求进。从今天来看,我国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基本确定了可行的发展方向。时至今天,我们对学校教育有诸多的不满,在教育发展转变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要探讨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回过头去研究我国教育基本纲领即教育方针发展的历史嬗变,由此来进一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规划和研究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一、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涉及到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高要求,其与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息息相关。那什么是教育方针呢?教育方针是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居于以上对教育方针概念的认知,可以认为教育方针具有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政治性等特点。

二、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

(一)建国初的教育方针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与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在1949年12月下旬,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得以贯彻和确认,会议将上述方针确定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二)50年代后期至前夕的教育方针

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实质上还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一定的过度性质,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一步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其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958年中央确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获得了认可,并沿用了20多年,直到出现了文化教育逆流,导致了教育事业的全面溃败和教育方针的转向或名存实亡。

(三)期间的教育方针

1966年5月7日,在审阅了人民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写信给。信中在讲到人民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后,提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来这封信简称“五七指示”,尽管不归教育方针之列,但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起着指导学校发展与改革指标的作用。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整个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使中华几千年文化遭受到空前浩劫。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方针

1981年6月27日,在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是在“真理标准”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纠正了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后,新提出的教育方针。尽管“是沿用了过去的提法”,但它在避开“左”的口号上是很明确的。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决定》认为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然而没有用“教育方针”的提法。这一提法是党和国家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教育本质与社会功能认识的飞跃。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40多年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以教育总则的形式规范了教育的发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教育法》总则中明确规定了教育方针:“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原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一书中,明确说明:“本条是关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规定。”应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这个方针被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规定了我国未来教育的性质、方向、途径、目标及其规格,对我国教育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新中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新中国以来教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今天的教育,并研究和发展规划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石中英.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5]蒋文良.现行教育法规辑要[Z].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教育方针的变化篇2

关键词:经济利益多元化;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22-01

一、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也暴露出许多弊端。

1.重强制灌输,轻交流对话。经济利益多元化条件下,受教育者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注重双向交流,并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受教育者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方法实施的效果。然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片面重视强制灌输、忽视双向交流、互动,与经济利益多元化的现实形成了突出的矛盾。

2.重显性教育方法,轻隐性教育方法。经济利益多元化条件下,人的独立性日益增强,自主意识不断提升,盲从意识减弱,对于各种纷繁复杂的思想观念,受教育者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接受,而是希望发挥自己的主体性,通过分析、判断加以选择和吸收。受教育者思想接受方式的变化,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长期以来,显性教育方法一直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曾在很长时期内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但随着利益格局的变化,利益主体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的增强,该教育方法日益显现出局限性。

3.重单项方法,轻综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改造人的思想、改造“精神世界”的实践活动。影响思想形成、变化、发展的因素往往不是单一、静止的,而是复杂、变化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影响人们思想的因素更具有多样化特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开展工作。经济利益多元化条件下,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教育对象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出现的多元化趋势,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摆脱过去孤立运用某一种方法的传统模式,采用综合的、多元的方法,提高方法运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重集中型方法,轻分散型方法。在经济利益多元化条件下,教育对象流动性、阶层变动性日益频繁,过于集中的传统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在利益分化的新形势下,教育对象的结构日益复杂化,思想观念及行为都呈现出多样性特征,特别是其阶层、职业变动也更为频繁,以上教育对象发生的诸多新变化都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若仍然像过去那样完全采用集中时间、集中地点的集中型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5.重封闭式方法,轻开放式方法。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封闭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特别是随着利益格局的分化,旧体制形成的条块分割的局面逐步被打破,不同的社会组织之间、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上层建筑的其他系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成为常态,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仍简单地沿用过去那种封闭式方法,显然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1.从强制灌输走向对话人的德行需要培养,但却不能靠灌输而成。特别是针对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亟待从强制灌输走向对话。

2.从显性教育方法绝对主导向隐性、显性结合型方法转变第一,经济利益多元化条件下,应充分重视隐性教育方法。

隐性教育方法是适应经济利益多元化形势要求的科学的方法,它固有的内涵与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形势要求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隐性教育方法的潜隐性特征与受教育者日益增强的独立意识相契合。隐性教育方法是一种无形的、隐蔽的、没有明显教育痕迹的教育方法。

其次,隐性教育方法的广泛性、灵活性特征与利益主体日益增强的流动性相契合。隐性教育方法发生作用的范围较显性教育更为广泛。它不仅可以渗透于教育活动中,还可存在于受教育者学习、生活的环境和氛围中。受教育者周围各种隐性教育资源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发挥综合影响。

最后,隐性教育方法的自主性、平等性特征与受教育者主体意识增强相契合。隐性教育方法是充分重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教育方法。由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都以一定的形式隐含在教育活动或周围环境中,受教育者看不到明显的居高临下的训导,意识不到自己处于被教育的地位,从而达到了角色淡化的效果。

3.从单项方法向综合方法转变。要想提高经济利益多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针对该时期教育对象的日益复杂的思想实际,运用系统论的有关思想,摆脱过去“单打一”的方法模式,学会“弹钢琴”,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开展工作。首先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的综合运用,即各种方法要围绕统一的目标,相互配合、协调运行。其次还应注重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即各种教育途径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合力。。

4.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经济利益多元化条件下教育对象流动性强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应善于根据各利益主体的不同情况,灵活确定时间、地点,采取灵活形式,从集中型向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型转变。

首先,应运用集中型方法解决利益群体思想观念的共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利益需要各不相同,但各群体间同样存在着共性的思想认识问题,有着某些共同的利益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宜采用集中型方式方法来解决。

其次,在采取集中教育引导的同时,还必须针对个体的不同思想认识和不同的心理特点甚至不同活动规律,灵活选择时间、地点,进行分散型教育。特别要注意在共性与个性的联系中,灵活选择形式,如个别谈心和心理咨询等,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教育方针的变化篇3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源流;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40-01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70-02

一、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源流

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回顾历史,在新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早在1950年5月,中央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了最完整的表述:“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951年3月,教育部长马叙伦在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成员。”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试行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中学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规程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大命题,显示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雏形。两年后,即1954年2月,总理在政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这一论述,将教育部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的提法更改为“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如今教育方针的表述在培养目标的规格方面奠定了基础。1955年9月,教育部又规定:“小学中不但要进行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同时还必须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由来。1957年2月,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后来又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通常所说的“两个必须”)。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高教六十条”)中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后,人们一般都将后者的表述与前者的表述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冠以“教育方针”字样的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完整表述。这是我国基本的教育方针,有人称之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

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及其教育活动为实践依据,以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而制定的。它准确地反映了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政权关于教育发展的总纲领以及体现国家教育意志的本质特征,融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等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简括性和凝练性。就其性质而言,又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的优良传统,而且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发展的方向。因而其后数十年一直沿用这个教育方针,并于1978年将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影响之大、执行时间之长,在共和国历史上是唯一的[1]。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检讨和反思建国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尽管在表述上沿用了不少过去的提法,但作为党的决议已经公开放弃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这是我党在总结32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第一次对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方针的重新表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上述精神不再提20世纪50年代的方针,而改提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已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不仅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出总共41个字的新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它作了修改和补充,在“现代化”后面加了“建设”二字,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外,把“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改为“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余照旧,总共43个字。1995年3月,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又对它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在“德智体”后面加了“等方面”三个字,在“建设者和接班人”前面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七个字,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余照旧。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新中国历史上第二块里程碑式的教育方针,已完成法律程序,载入教育的根本大法。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针对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要不要制定一个新的教育方针,教育为什么服务,以前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否适用于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不要写入教育方针,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受教育者进行“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认真的反思。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结束了“”前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政治化偏差,实现了新中国教育史上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开创了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时代。但我国第二代教育方针也存在着试图通过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以纠正政治化偏差、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结果使教育的政治性合理要求、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等功能被弱化甚至忽视等主要失误和问题[2]。

二、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发展

1999年6月,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和“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针。2000年1月,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对教育方针又进行了重大修改和补充,一方面继续强调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将“美育”写进了教育方针,这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将“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方针以文本的方式在国家的正式文件中确立下来,揭开了教育方针史上新的一页。2002年11月,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世纪党的教育方针的这几次论述,一次比一次更丰富、更完善、更精练、更准确。

三、我国新世纪教育方针的反思性解读与未来发展

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表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赋予教育方针以崭新的内涵。但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方针仍有值得探讨和完善的地方。

1.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甚至在同一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无论是“两育”(智体)、“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六育”(德智体美劳技),思想上左右摇摆;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还是“诸育并重”,也各自引经据典,莫衷一是[3]。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仅是一种理想,作为操作性更强的教育方针,现阶段强调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因此,我们认为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改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可能更为恰当。

2.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两个结合”,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文化理论教养、科学实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更科学和更准确地得到体现与实现。但我们认为,这种提法值得商榷。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拓展,实践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社会实践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它不仅包含生产劳动、政治活动、科学实验等实践,还包括人们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教育实践等,其中“生产劳动”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是一种包容关系。而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将“两个结合”并列,在逻辑上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的包容关系是矛盾的,因此,建议将生产劳动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3.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至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人才培养的规格,先后有多种表述,且不论这些提法看不出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这里要讨论的是接班人是什么意思?标准是什么?建设者与接班人有何区别?接班人是否比建设者的层次更高些?接班人难道不是建设者吗?这些问题都很难说清。“建设者”与“接班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相容交叉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有一部分要成为接班人,而另一部分则要充当建设者?如果是相容交叉关系,那就存在不当并列的逻辑性问题。如果是同一关系,提一个足以涵括或替代另一个,那也就无须在“建设者”后面再加上“接班人”,或者在“接班人”前面再加上“建设者”[4]。此外,“接班人”的提法更强调的是教育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是“左”倾意识形态在教育中的体现,人们更易于将它与应试教育相连接,也是与当前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因此,最好将“和接班人”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总之,教育方针是教育规律的概括性体现,体现了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性,体现了科学性与完整性。教育方针只有尊重教育规律,理论科学、规范完善、表述准确、实践有效、利于操作,体现对受教育者的人本关怀,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共和国教育方针史略[J].师资培训研究,2002(4):33-35.

[2]何光全,廖其发.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方针变革的成就与失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教育方针的变化篇4

关键词: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改革创新

宣传教育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前期性工作,也是最基础的工作,贯穿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全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创新和完善。

1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1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改革创新是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举措。通过宣传教育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的宣传方针,在全社会特别是政府主管部门、计生干部中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服务意识和全局意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形成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机制。

1.2促进人们婚姻和生育观念的转变。在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内,“多子多福”、“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在一些群众中根深蒂固,旧的生育观念还有很大的市场。适时而有效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把计划生育的一些政策、制度宣传到每家每户,让群众了解和熟悉计划生育政策,就可以让群众的旧观念得到转变,从而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1.3保证计生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需要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宣传教育工作做好了,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整个计生工作就算是成功了一半。因此,前期的宣传教育工作始终是计划生育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2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

在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过程中,各地方、各单位都非常注重宣传教育工作,并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着宣传不到位、内容不完整、形式较单一、认识不充分以及计生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计生干部团结一心,与时俱进,充分树立改革创新的思维,立足于计生工作的特点,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调查研究,深刻分析,找准问题存在的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狠抓落实,抓出了效果。

2.1宣传教育体制进一步加强。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国家、政府、部门、企业和计生干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特别是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找出差距,提出措施,全面落实。二是开展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题开展活动,形成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三是进一步发挥社区、家庭和学校的作用,广泛开展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大力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在群众中树立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思想意识,以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促进家庭和谐和社区和谐。

2.2宣传教育目标进一步明确。在新的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目的,不单单是改变人的生育行为,而是让群众树立新的婚育观念,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形成新的生育文明,让群众真正明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的目的是让群众了解计划生育,教育的目的是让群众熟悉和掌握计划生育相关政策。而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改变群众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让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后实现群众共同致富和社会全面发展。因此,在目标的确定上,不仅仅是停留在让群众“少生”和“优生”,而是让群众勤劳致富、快乐致富、健康致富。

2.3宣传教育内容进一步充实。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内容既是固定的,也是变化的,更是不断进步的。因此,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容要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经济发展的变化、计生形势的发展以及不同群体的需要而进行调整和完善。在计划生育内容的选择和把握上,一要体现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国策的基本政策和方向,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变化。二要树立群众意识,要把国家的基本方针同本地区、本企业的实际结合起来,把计划生育同经济建设、社区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创新和丰富宣传教育的内容。要善于把宣传内容简单化、让自己讲的清楚,群众听的明白,增强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措施

3.1观念创新,树立宣传教育工作适应新时期的新理念。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宣传教育的观点要“新”,宣传教育的内容要“精”,宣传教育的方法要“活”,宣传教育的过程要“优”,宣传教育的面要“广”,宣传教育的品位要“高”,宣传教育的效果要“好”。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与环境。

3.2内容创新,使宣传教育工作内容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根据形势的发展和群众的需要,宣传内容应不断更新和调整,要解决宣传内容陈旧、单一与群众需求的矛盾;宣传内容曲高和寡的矛盾。现在常用的上街设摊咨询、张贴标语、图片展等形式收效甚微,有时群众是针对奖品、宣传实物而来,有一哄而上的现象。为此,宣传内容要新,要常讲常新,紧扣时代的脉搏,充分体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中心。要精,要坚持少而精,让群众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用就灵。要适合群众口味,多讲些实用的知识,少讲空洞的大道理。要针对不同人群,确定不同层次的宣传内容。

3.3形式创新,精心谋划富有时代感和有效性、针对性的宣传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呈多元化趋势,使人们的心理状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发生很大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多样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摒弃以前消极灌输的方法,要多用集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举办主题晚会、纳凉晚会、送戏下乡等。要充分运用新的传媒手段,推进宣传教育工作,特别要育会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如网上人口学校,使广大群众置身于宣传教育的浓厚社会氛围之中。

3.4增强质量意识,注重宣传方法的针对性。必须注意宣传方法针对性、有效性和贴近性,增强“透明度”,消除“隔热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平等的、说理的、循循善诱的、生动活泼的宣传,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使群众对宣传的内容方法既感到合情合理,能够接受,又感到可亲可信,乐于接受,从而做到入脑入心。

3.5坚持虚实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宣传教育工作与人们的实际物质利益结合起来,是宣传教育工作生命力之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把群众的物质利益放在突出位置,从人们最关心的具体问题抓起,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把思想、道德、观念等内容融入到办实事的有形载体之中,宣传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大力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体制、内容、形式,才能把这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计划生育的舆论氛围,这样,就有利于开创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怀芬.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J].科技信息,2009(08).

教育方针的变化篇5

[关键词]厌食症;情绪障碍;针对性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4)32-0100-04

theeffectoftargetedhealtheducationonpatientswithmooddisordersanorexianervosa

XUmanyingwanGJia

Departmentofpsychology,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HangzhouCity,Hangzhou31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targetedhealtheducationonpatientswithmooddisordersanorexianervosa.methodstargetedhealtheducationwasappliedin38patientswithmooddisordersanorexianervosafor3months,healthknowledgelevelandbodymassindex(Bmi)changewereobserved,HamiltonanxietyScale(Hama),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wereusedtoevaluatemooddisorderschangeamongbefore,aftereducationanddischarge.Resultsthere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ceinhealthknowledgelevelandBmiamongthreeperiods(p

[Keywords]anorexia;mooddisorders;targetedhealtheducation

情绪障碍性厌食症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女性的慢性进食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临床普遍认为其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诱发[1]。内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是患者厌食的内在因素。因此,情绪障碍性厌食症患者治疗的关键是纠正情绪障碍。健康教育通过向患者传播健康知识及防护方法,增强患者对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的认识,并作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2]。本文对38例情绪障碍性厌食症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心理科治疗的情绪障碍性厌食症患者38例。入选标准:①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中相关诊断标准[3];②伴有不同程度的内向、偏执、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③近1个月未服用过消食导滞或助消化药物;④有正常的书写、语言沟通能力。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肝、肾、脑血管疾病者;②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③酒精、药物滥用者;④脑瘤、肠道疾病等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者;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贪食者。其中男5例,女33例;年龄15~34岁,平均(20.43±3.71)岁;病程1~4年,平均(2.71±0.36)年。

1.2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

1.2.1建立健康教育小组成立由年资高、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心理学专家为主要成员的针对性健康教育小组,对责任护士、相关护士进行情绪障碍性厌食症专业知识及健康教育方法的培训,并定期考核。

1.2.2收集患者详细信息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病程、家庭情况、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人际关系、情感状况、体质量指数、情绪障碍性厌食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等详细资料,评估患者厌食症发病原因。本组引发厌食症的原因中,13例因学业压力致情绪低落、抑郁而厌食;10例因家庭不和睦、家庭暴力致敌对、偏执而厌食;6例因父母离异、近亲死亡等致内向、抑郁而厌食;4例因精神病性睡眠障碍而厌食;5例因多方面因素影响情绪而厌食。

1.2.3设置健康教育内容①厌食症相关知识: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分类、情绪障碍性厌食症特点、危害、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②心理指导:包括支持性心理指导、家庭和感情指导、认知行为指导、人际关系指导、精神动力法等。③药物治疗知识:如常用药种类、药物治疗适应证、作用机制、服药方法、注意事项、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等。④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饮食摄入从微量开始,随着认知和生理功能的恢复,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步增加。初段可多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吞服、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确保日常能量、热量、维生素、蛋白质和盐分的摄入[4]。⑤生活指导:合理安排作息,适量运动,并嘱患者家属切勿激怒或埋怨患者,避免引发其负面情绪,发挥家庭力量,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多给予其理解和鼓励。

1.2.4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①针对病情:患者不同阶段病情对药物的需求不同,要告知患者不同时期采取不同药物治疗的原因及机制,以免患者产生抵抗心理。本组中13例属于急性治疗期,要求患者配合快速、有效的增加体重;25例维持治疗期患者则在教育过程中应强调防止疾病复发。②针对病因: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产生厌食症的原因进行感情疏导,组织有相似经历的患者交流沟通,相互安慰;通过指导其正确处理家庭矛盾和人际关系、转移工作压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切入引起患者情绪障碍的原点,帮助缓解其不良情绪。③针对年龄:本组对于年龄较长者,着重向其讲解有关认知行为治疗的相关知识;年纪较轻者,着重以家庭为中心,发挥家庭的健康力量。④针对文化程度: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也不同。本组大专以上学历的患者有23例,中学学历8例,而小学及以下学历者仅为7例。学历高的患者认知能力较强,健康教育以引导、发放资料让其自主学习为主,并定期随访,做好心理辅导;学历低的患者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教育内容以通俗易懂、反复多次讲解为主[5]。

1.2.5健康教育实施方式①住院期间集中讲解疾病相关知识,2次/周,20min/次。②在收集患者详细信息后2d内评估患者病因,针对病因做个别指导,(3~4)次/周,(10~20)min/次。③采用分发宣传册、日常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实施。④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内容知识手册,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

1.3观察指标

教育前、教育后、出院后3个月通过问卷调查及电话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情绪认知、健康生活管理等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测量并计算患者的Bmi变化;同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评价患者情绪变化。

1.4评判标准

①健康知识调查问卷[6]:包括情绪认知和健康生活管理两个维度,情绪认知包括情感、思维、意志活动、精神症状4个项目;健康生活管理包括饮食、合理作息、身体症状3个项目。每个项目知识分为掌握、了解、不知道。②Hama、HamD评分标准[7,8]:采用Likert4级评分,无症状(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极重度(4分),Hama≥21分为重度焦虑、14~21分为中度焦虑、7~14分为轻度焦虑、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Hama、HamD、Bmi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知识掌握率

教育前患者对于情感、精神症状、饮食等健康知识的掌握率较低,均低于30%。教育后、出院后3个月各项健康知识掌握率均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健康教育前、后Bmi变化

38例患者均遵医嘱定时测量体重及身高。在健康教育实施的前4周,患者Bmi变化不大,4周后患者食欲逐渐增加,体重也逐步上升。教育前患者Bmi为(16.47±0.71)kg/m2,经过3个月的健康教育后,Bmi为(18.29±1.26)kg/m2,出院后3个月Bmi为(19.16±1.31)kg/m2,健康教育前、教育3个月后、出院后3个月患者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9,p

2.3健康教育前、后情绪变化

教育后、出院后3个月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健康教育前、后情绪变化(x±s,分)

3讨论

精神障碍性厌食症是指受遗传、心理、社会、环境等的影响,患者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或应激状态,导致下丘脑功能异常,进而引发摄食障碍及内分泌紊乱[9]。鉴于精神障碍性厌食症具有高治疗拒绝率及治疗前脱落率等特点,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改善其认知、信念、行为至关重要。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向患者传授卫生保健知识与方法的主要手段,通过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其对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认识,并不断影响其个体行为,作出有利于健康的抉择。

针对性健康教育强调健康教育的规范性、持续性及系统性。情绪障碍性厌食发病与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10],如家庭矛盾、感情挫折、工作压力大、升学无望等。国内外研究均证实,精神障碍性厌食症患者主要因家庭、感情、工作、生活等压力所导致,患者拒绝治疗。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护理知识,还要具备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知识。对此,我院成立由年资高、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心理学专家为主的健康教育小组,以提高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及专业化。收集患者详细临床资料,有利于针对不同病因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提高健康教育效率。王晨曦等[11]研究认为,情绪障碍性厌食症患者病因存在性别、年龄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的病因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方可提高健康教育效率。本研究中,针对性健康教育实施3个月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教育前(p

综上所述,对情绪障碍性厌食症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改善患者情绪。

[参考文献]

[1]ohmannS,popowC,wurzerm,etal.emotionalaspectsofano-rexianervosa:Resultsofprospectivenaturalisticcognitivebehavioralgrouptherapy[J].neuropsychiatr,2013,27(3):119-128.

[2]余建英,陈娟,温雅,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2,27(11):1699-1701.

[3]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ders(DSm-V)[m].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2007:129-134.

[4]watsonHJ,BuilkCm.Updateonthetreatmentofanorexianervosa:Reviewofclinicaltrials,practiceguidelinesandemerginginterventions[J].psychologicalmedicine,2013,43(12):2477-2500.

[5]郑玲.科学合理指导小儿厌食症患儿40例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30):5427.

[6]钱英,李雪霓,白冠男,等.住院进食障碍开放式团体心理治疗疗效的定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28-34.

[7]DuvvuriV,Cromleyt,Klabundem,etal.Differentialweightrestorationonolanzapineversusfluoxetineinidenticaltwinswithanorexianervosa[J].internationalJournalofeatingDisorders,2012,45(2):294-297.

[8]中华医学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4)[m].第4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9:75-78.

[9]周林艳.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父母心理状况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2):105-106.

[10]李丽娟,黄婷,陈爽.健康教育与营养干预在神经性厌食症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2,24(3):609-611.

[11]王晨曦,俞瑾.神经性厌食引起功能性下丘脑闭经的作用机制[J].医学综述,2013,19(13):2393-2395.

[12]赖平妹,彭敏,陈向一.厌食症患者情绪障碍与家庭功能关系的对照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9(2):148-150.

[13]KeatingL,tsacaGa,Gickm,etal.Changeinattachmenttothetherapygroupgenrealizestochangeinindividualattchmengamongwomenwithbinge-eatingdisorder[J].psychotherapy(Chic),2014,51(1):78-87.

[14]朱红梅,汪艳.氟西汀治疗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51(25):65-68.

教育方针的变化篇6

构建了家庭教育现状及专业需求调查问卷,使用的是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选取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在数据统计之后发现,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主要问题是能力不足,方法使用不当。这个时候,感觉困惑的问题很多,迫切需要一个专业的课程创建进行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学习辅导的状况,还需要引导孩子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幼儿情绪上的问题。家庭教育指导的路径上,需要得到教师的专业帮助,针对性指导。因此,此种方式更加倾向于个别指导的形势,更加具备网络即时互动的指导方式与形式。尤其是心理发展、社会能力和亲子沟通等几个方面。调查中发现,针对现代化的家庭教育课程创建当中,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的人才观与亲子观,教育观与理性家庭观。但是,绝大部分的家长认同家园合作的形式。因此,决定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构建家庭教育课程。X幼儿园,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家庭教育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拟设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本课程。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探究,依托微信公众号信息化平台,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家庭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引导家长转变思维模式,更新教育理念,走出传统的家庭教育误区。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偏离“轨道”的家庭教育,不仅会影响家用教育效能的发挥,还可以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发展。幼儿园,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父母权威面临挑战,家庭教育思维面临更新,家庭教育内容面临筛选,都需要在“互联网+”时代下,转变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思想。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态系统。

2明确课程建构方向,构建课程模块与行动探究

首先,树立符合信息化时展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边研究边实践,使用骨干班主任、优秀学科教师等分解为家庭教育经典理文献。制定幼儿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号“不一样的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使用微信公众平台,针对幼儿的特点,将家庭教育课程分为几个模块,家庭教育热门书籍推荐,原创家庭教育成功案例,家庭教育理论基础,家庭教育个性化定制,家庭教育援助等几个模块[1]。并在行动中,将优秀的研究过程,转变为推文,进行定期推送,推进成果的应用过程,弥补传统理念上的缺陷与不足,全方位地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素养[2]。其中,家庭教育热门书籍推荐,可以是教育名家名篇,心理学教育好书几篇,儿童读物几篇,国内外优秀视频几篇,儿童优秀读物然间推荐,分享为主。同时也请这些成功案例的班主任或者管理者,心理学指导教师,写下自身的感悟与经验,为其他的家长提供可见性。家庭教育个性化定制与家庭教育援助模块主要是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行定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记性探究,为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家长进行公益性的指导与个性化实践,成为家长的“伙伴”。随后,不少家长就会从成功案例当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重塑家长地位。建立互联网教育思维,在微信公众平台基础上,变革家庭教育。增强家庭凝聚力,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为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专业“伙伴”。不仅如此,家长还可以在留言板上进行互动,在微社区上进行留言,还可以扫描二维码等方式预约后台的专家。实现线下专业化的家庭教育咨询与培训服务。维护人员可以根据留言的内容进行回复,然后针对于家长的个性化问题,可以集体进行探讨之后,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式,并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借助微信公众号的互动性,广泛的邀请各界精英进行加入,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也提升了个性化问题的解决程度。与此同时,还使用开发交流渠道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将公众号创建的原创推文转变为高质量的转载推文进行推广。在行动研究上,高质量的家长教育的需求量是十分大的,只有开放式的集结、管理、运行模式,才能借助微信公众号的互动功能,吸纳优秀家庭教育咨询专业人士。在及时的交流渠道上,获取有价值信息,立足长久。制定新型家庭教育校本课程,其中包含了课程内容、视频软件、教育课件等资源等。

教育方针的变化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00-01

大学生作为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祖国与民族而言,不仅是未来,也是希望。而这则要求对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不断改进与强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得到提升,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与发展。但现阶段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显著分化现象,使得其思想特征呈现出差异化,因此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采取分类引导。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分类引导的意义

(1)国内外挑战的应对需求。当前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加深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多极化,此种发展变化为我国与世界的渠道和载体的融合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与我国主流价值观念影响下的异质文化相悖,使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受到影响。另外,因为我国社会经济已经步入转型阶段,相比于之前,大学生思想更加多样化,同时也具备了独立性特点,向差异化方向发展,所以对大学生思想的分类引导非常重要,通过分类引导可以使大学生形成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同时对共产党的领导予以坚决拥护,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不容忽视。

(2)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需求。对于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不仅是其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将其培养成社会有用人才的有效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人才基础。现阶段,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呈现出内容单调、手段单一等问题,无法做好对每位大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兼顾,因这些因素影响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缺乏针对性,同时也无实效性。对此,分类引导教育方法的应用,可以对大学生思想意识进行深入剖析,对其逻辑关系进行了解,并掌握其内在深层原因,基于此将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共存内容找出,便于对学生群体之间的个性化差异进行良好把握,实现有的放矢的教育目的,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针对性需要得到满足。

(3)全面发展大学生素质的实际需求。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基本素质得到完善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现阶段,因人才之间的竞争加剧,大学生面临着巨大就业压力,多数大学生在入校之初便对大学生活抱有不同的期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将教育与服务有效结合,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充分的认识和掌握,并以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为依据,通过分类引导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强调针对性教育引导,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全面的服眨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分类引导的途径

(1)转变教育工作观念。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要想落实分类引导措施,首先应转变教育工作观念,形成统一的认识,以大学生具体情况为依据,遵循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等原则,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改进,并积极探索教育新模式,要求教育模式的创新应与学生思想和生活相贴近,并站在学生的立场重新审视其心理特征。对以往说教形式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深入大学生群体中,对其实际需求进行了解并予以重视,将大学生主体地位突显出来,在教育工作中发挥人文关怀的优势,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引导教育,使教育实效性得到提升。

(2)重点强调群体分化。分类引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应对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化予以充分尊重,应基于人文关怀,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方面着手,在不同大学生群体中形成共振。在分类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以其认知水平为基础,并与其家庭社会环境相结合,开展差异化的分类引导,将引导教育中的重点突出出来,强调教育实效性,并要对学生的思维习惯、政治素养等方面差异进行综合考虑,使教育引导的实用性得到提升。

(3)建设教育引导平台。针对大学生群体类型之间的差异建设教育引导平台,使其思想政治素养得到提升。如针对贫困大学生,可以为其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机会,实现勤工俭学,使其生活困难得到解决;针对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可以为其提供心理辅导,通过心理咨询平台对其进行积极引导。网络平台的建设便于对大学生思想变化进行了解,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工作,另外可以通过知识竞赛等形式的活动使大学生积极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群体之间的思想得到融合,为分类引导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结语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非常重要。面对大学生群体之间呈现出的差异化问题,应实行分类引导教育,可以从转变教育工作观念、重点强调群体分化、建设教育引导平台等方面出发,使国内外挑战的应对需求、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需求以及全面发展大学生素质的实际需求均得到满足,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方针的变化篇8

引言

民办高校主要是指由企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使用非国家财政经费建立并面向社会的教育机构。民办高校的层次主要分为本科与专科。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许多民办高校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收益以及专业化的办学质量,大多数精力财力的投入都是针对专业性项目的教育以及办学规模的扩张等,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非常重视。对此,研究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必要性有着显著的显示意义。

1.国际变化趋势需要民办高校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发展与和平的时代主题是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的重要、主要的要求,这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得以稳定的创新[1]。世界多样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着我国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持续创新,否则必然会导致所出学生无法紧跟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在目前的设计中,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都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国家的综合国力,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国家都将经济的发展作为工作的核心。在经济全球的发展历程中,世界格局也在不断改变,各个国家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政治上力求更高的地位。世界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对于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而言既有利也有弊。利在于通过国际化的交流,能够更好的吸收国外有利的教育方式、内容以及理念,弊在于国外一些腐朽的观念在民办高校中传播之后,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创新形成一种消极、负面的影响。尤其是经济和国力较强的国家,为了实现政治或经济的目的,往往会以经济作为思想的侵入方式,这就需要我国民办高校提高警惕,利用好这把国际化的“双刃剑”。

2.我国新时期局势要求民办高校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时期,社会当中许多的关系和解决方式并没有真正的处理好[2]。假设思想政治工作不按照社会的改变、人民思想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完善和创新,必然会导致最终获得的成效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当前我国社会局势的主要矛盾在于人们物质文化的不断增长和生产力之间的较大差异。想要解决这一差异,一方面需要极大程度的提升生产力,这也是这一矛盾的根本解决方式;另一方面需要在目前的生产力环境之下,开展真正符合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高校开始,真正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就一直有创新性的成就,但是,同样也呈现了许多的问题[3]。例如,民办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不足或者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无明显的创新。这一现象也导致民办高校中,以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社会有一定的关联性,其最终的教育效果还算理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发展,最终导致两者之间出现“脱轨”的现象,从而导致民办高校逐渐“失去”思想政治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需要不断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完善。在民办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就是通过教育不断的改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思维,并通过学生的思想政治思维的改变不断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从而形成一个改变的训练。因为民办高校的学生特殊性,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需要一定的可操作性以及针对性。但是,就目前的民办高校而言,许多的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停留在对学生的管理层面,并以单纯的说教形式进行灌输相关内容和理念,并没有真正让学生乐意接受、自愿接受的教学方式。

在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群体中为实现根本的经济、政治目的而对人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政治思想实践活动,在民办高校中也是一样的。在民办高校中,政治思想实践活动中的实践就是对学生进行辨析能力、思想坚定能力、意志力、刻苦精神等内容的培养,这些培养的方式并不恒定,会随着教育对象的掌握情况进行不断的改变。但是,学生自身的实际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教学的开始会逐渐变化,这也就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跟随学生的本质进行持续的创新、更新,从而确保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跟随学生的成长而“成长”。

教育方针的变化篇9

关键词:高考新政策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

高中物理学科是理科学科的一门核心学科,也是自然科学门类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而且应用方位非常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随着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物理教材出现很大的变化,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知识的深度加深,学生理解的难度加大;二是涉及的知识广度和范围更大,无形中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压力;三是强调知识的应用,对于能力方面的要求更高,特别是涉及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等问题,这是之前教材中没有涉及的。总体来看,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物理呈明显的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新课改下物理学科在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的高考政策也在发生变化。从大方向上看,考试制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实现两种模式下的高考,一类是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一类是现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这样的高考政策的变化既是为了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未来发展进行教育,努力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实用性人才。高考政策的变化是呈现渐进性的发展特征,例如在2016年高考很多省份都加入全国卷的行列,同时在录取上也在淡化高考录取的批次。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针对高考政策的变化,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主动适应高考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真正打造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

一、苦练“内功”,适应新时期教学要求

高考新政策的变化和当前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无形中给当前高中物理教学提出新要求、高要求,这对于承载着高中教育教学使命的物理教师来说无疑是面临新挑战,物理教师要针对这样的挑战主动地适应,苦练“内功”成为新时期合格的高中物理教师。

当前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量大、范围广且知识的深度和灵活性都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理念上也有新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有主动学习和钻研的意识,深入研究新课程、新高考下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真正明确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的角色和内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样才能打造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

二、激发兴趣,针对个体差异开展教学

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核心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以教材为中心的旧有的教学理念,仔细地研究教育对象学生,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

就目前看,高中文理班的设置安排意味着学生在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中不应该是统一的标准和一个尺度。具体来说,对于那些倾向于理科的学生,教师要从兴趣着手,立足于高考,在起始阶段就注意扎实基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一轮学习中就要力争学生基础知识稳固、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这样到后来分班和高三复习阶段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对于那些倾向于学习文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同时为了今后发展和生活的需要也要掌握一定的实用性的物理学科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据此整合学生的学习内容,特别是针对文科生物理学科普遍薄弱的现实,不要单纯地进行知识的堆砌,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科作为自然学科其内在的魅力和实用性,这样文科生才不会排斥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

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教学,不仅仅能够满足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的需求,更能够使教学针对性更强,无形中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

三、承前启后,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

从现实调查看,虽然物理学科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和接触,甚至有些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还是不错的,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后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很容易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掉队,成绩下降。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现在的高中物理学科在知识难度、知识范围、理解能力要求、灵活性等多方面均与初中物理有很大的变化,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后没有及时地适应这样的变化,很容易出现难以适应的问题。

针对学生出现的这样的问题,为了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注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使学生适应高中物理的变化和学习的新要求。具体来说,高中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研究中考物理学科的要求,清楚学生物理学科的学习水平,之后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基础上明确哪些内容是需要给学生补充和铺垫的,那些内容是需要重点强调的,给学生构建顺利迈入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桥梁,这样学生才能较顺利地进行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教学针对性才会更强,更有实效。

四、易难适中,落实好课前、课中、课后的作业

教育方针的变化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改革;分析与探讨

一、新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

2001年的6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办法。其中对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研发给出了明确的标准。同年10月,教育部开始启动针对高中信息教育课的改动,并在2003年下发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领域的课程标准》。这就标志了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又进入了新的阶段。这项课程标准旨在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动手操作等能力,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这项标准以促进教育行业发展为目的,同步贯彻教学方法改革,宗旨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进步发展”。

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改革特点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普通高校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传授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开展教学的要求及教授的教材内容都进行了相应的设计。从课改的整体情况来看,这些改革都有其特有的方面,适应了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对提高信息技术的适应性与有效性有根本的改善与提高。其中,对于课程改革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开放性,实用性,时效性。

1.开放性

伴随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课的知识也在不断变化。在新课程改革上,教材的内容更显多样化,对学生的要求也变得具有开放性特点。对教材的编写开展了改革,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让学生根据课程的变化进行发散思维,不再拘泥于枯燥的课程之中,而是激励学生勇于探索,这对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素养都有重大意义。

2.实用性

对社会而言,信息技术教育以理论知识为支撑点,同时还是对实际操作要求很高的学科。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仅是教师枯燥地传授计算机知识,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实际操作,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开展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就由原来的理论知识为重点,转化为以实际操作为教学重点,理论知识起辅导作用。这样的改革体系更贴近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技术训练的平台。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愿意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也利于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好奇心与积极性。

3.时效性

根据传统模式,因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学科不是必修课程,所以教育部针对教材的研究与投入资金都相对较少。但是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变化最多的是解放教材,让学生的教材更具人性化和时效性。传统的教材都比较古板,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时无法跟上时代的进步,但现实社会的发展又需运用最新最全面的知识去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作为先进知识的传播途径,就应有其特有的时效性,进而保证教学的实用性。基于正确认识了这一点,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改革将教学内容作为课改的重点,这就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实现教学模式的时效性。

三、信息技术改革的方法变化

信息技术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软件与硬件的不断发展,应该让计算机技术教学更进一步深入发展。计算机教育模式从不正规到有标准地进行授课,教学方法也从摸索转变为创新研究,这种转变反应了信息技术改革正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信息技术改革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手段由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

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的新课程改革方法是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特别是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教学改动。其从传统单一的教师传授课程、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两者同时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新课改方针下产生的情境教学就是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实现情境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并从中得到启发,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种方法不仅不偏离教学主题,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进行更全面的学习。

2.尊重学生主观意愿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新课改模式下,教师不仅应该尊重学生意愿,也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对学习产生兴趣。肯定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性,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展现自我风采。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影响和效果都是巨大的,它提高了学生的学科成绩和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对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新课程的改革是有其重要意义的,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推广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长乐.当代教育功能观善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2).

[2]康桂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