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食品加工的概念十篇食品加工的概念十篇

食品加工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9:57

食品加工的概念篇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乎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凸显了我国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能力不足。从大陆居民赴港购奶到赴港购米的现象中可以发现:民众对食品的安全以及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督能力均持不信任态度;民众为了保障自身饮食安全采取了一种用脚投票的自力救济模式。显然,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或者不可能全面推广的。本文采取了破而不立的方式对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行政法治问题进行了梳理。作为一种重要的预警手段,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应当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变危机应对为风险预防,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两大理论争点

(一)争议背景: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立法疏漏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预警手段出现在《食品安全法》中。《食品安全法》第82条所规定的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明确将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纳入了需要统一公布的食品安全信息范畴;《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8条亦规定了设区的市级和县级人民政府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公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后的具体职责。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食品安全法》还是《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都没有明确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具体内涵以及外在表现形式。为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信息公布行为,卫生部联合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了《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该《办法》首次在立法上明确了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的范围,即包括:对食品存在或潜在的有毒有害因素进行预警的信息;具有较高程度食品安全风险食品的风险警示信息。但是,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法律性质以及统一表达问题并未在立法中得以明确。不可否认,立法疏漏在某种程度上是源于理论界对这些问题共识缺乏,但从立法效果而言,立法缺憾又给理论界的继续争论提供了一定空间。

(二)表述争议:差别概念抑或竞合概念

在食品安全风险规制的实践中,风险警示、消费警示、风险公告是较为常见的表述方式。这些是差别概念还是竞合概念,学术界目前还存有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这些概念是被不加区分的混淆使用,相关概念也缺乏法理上的明确阐释,并指出食品风险公告与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在调整层面、信息来源、主体等方面存在区别亦有学者认为食品安全消费警示与食品安全风险警示是最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在权限、法律性质均不相同。学者们对风险警示、消费警示、风险公告进行概念比较所得出结论反映了风险警示、消费警示、风险公告之间的一些差别。但有差别与差别概念之间并不必然划上等号。风险警示、消费警示、风险公告的上位概念是公共警告,风险警示、消费警示、风险公告统一于公共警告,即是行政机关或者其它政府机构对居民公开的声明,提示居民注意特定的工商业或者农业产品,或者其它现象。实际上,风险警示、消费警示、风险公告之间仅有形式差别,其行为模式与价值目标并无二致。《食品安全法》第82条所规定的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权的专属性仅是一种立法上的特殊安排,从内容上根本无法有效辨识食品安全风险警示、食品安全消费警示、食品安全风险公告。例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抽检速冻饺子后公布抽检结果并向消费者发出警示,提醒大家慎买速冻饺子。从警示内容上看,这既可以被视为食品存在或潜在的有毒有害因素进行预警的信息(风险警示),亦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职责而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而就消费者而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抽检结果并发出警示,又是一种消费警示行为。事实上,早在《食品安全法》出台之前,实践中就已经存在着食品消费警示、食品安全预警信息、食品安全警示、食品安全风险提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通告等不同表述,这些表述只有形式上的不同,而无本质区别,它们的基本内核或价值目标均指向预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不同的表述是竞合概念而非差异概念。

(三)属性之争:法律行为抑或事实行为

食品安全风险警示是一种依职权作出的行政行为,但其具有何种法律属性亦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一种代表性观点将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划归行政事实行为,认为:食品风险公告应该属于行政事实行为食品风险公告客观上可能影响到第三方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但是政府风险公告时并不具有为特定经营者设定权利义务的意思表示,而只是一种事实上的信息提供行为,经营者的损失只是客观上的事实结果。另一种代表性观点是将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划归非类型化行政行为,即认为:食品安全消费警示具有行为性质上的不确定性,并非是一种类型化的行政行为,而是属于非类型化行政行为的范畴,其性质上表现为行政法律行为、行政事实行为两种基本形态。当然,如果从食品安全违法事实公布的角度而言,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又可被视为一种行政强制执行手段。

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法律属性之争的本质是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行为的可诉性问题。从法治行政以及权力分立的原则出发,任何行政行为均应受到司法监督。当前,行政法学中的行政行为可诉性理论以及行政诉讼立法所圈定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只是一种实然状态而非应然状态。此外,行政事实行为是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不产生任何影响的行为,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具有双重面向,法律效果并非单一,它取决于受众对象。有的风险警示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种风险提示,对于生产经营者则可能是一种销售禁令或信息惩罚。当然,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行为所产生的负面效果未必是警示主体的主观意图,但就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相比较而言,法律更加关心的是行为及行为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言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法律只调整主体的外在行为而不太关注主观意图。因而不能以行为主体的主观意图作为界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行为法律属性的标准。例如,在好心办了坏事的情形中,好心并不非坏事的绝对免责事由。而且,如若仅以主观意图来判断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行为可诉性,那么可能会造成一种可怕的后果:行政机关以主观善意的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之名,行主观恶意的信息惩罚之实。因此,本文认为:在现有理论框架下,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具有复合属性,并非是一种性质单一的行政行为;某一特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行为的法律属性应依据行政行为理论并结合警示行为的具体情况判定。

三、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行政立法问题

(一)配套立法问题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立法密度不强,配套立法不健全。《食品安全法》第82条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制度,但检视我国现行的行政立法,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出镜率并不高,就食品安全风险警示问题的专门性立法亦尚未出台。仅有《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行政法规)《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部门规章)以及少数地方规章提及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关于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主体权限、启动条件、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社会协同、法律责任等问题的配套立法尚未全面跟进,因此,当前要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配套立法工作,健全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立法体系,以充分发挥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作用,提高食品安全预警能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配套立法工作,首先要在行政法规层面出台一部专门性法规《食品安全风险警示条例》,全面规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行为;其次,在部门规章层面,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办法的联合立法工作;第三,在地方性规章层面,各省级人民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出台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具体操作性规定,内容尽量详尽、细化。另外,各地政府还应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与食品安全风险警示手段之间的联结性。

(二)不确定性法律概念

法律的形式特征之一就是确定性,确定性是法律适用的必然要求。但不确定法律概念在法律用语中,随处可见,甚至较确定法律概念为数更多。不确定性法律概念是指未明确表示而具有流动的特征之法律概念,其包含一个确定的概念核心以及一个多多少少广泛不清的概念,公共利益、夜间、有毒有害、数额巨大等均属于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范畴。在食品安全风险规制领域,风险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安全立法的不确定性。《食品安全法》及配套立法的法律用语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法律概念,例如,《食品安全法》多用可能一词描述风险难以确定的状态,共有八条使用了一词,与该法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有七条使用了可能一词。《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虽然首次在立法上对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进行了界定,但潜在、较高程度等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存在消解了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何为潜在的有毒有害因素以及较高程度食品安全风险需要通过立法进一步阐明,从而使不确定性法律概念得以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这种阐明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立法或立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上述不确定性法律概念;二是在立法中赋予监管机关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行政解释权;三是在立法中确立不确定性法律概念司法释明模式,通过司法途径阐明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具体内涵。

(三)立法冲突问题

《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中列举的两类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对食品存在或潜在的有毒有害因素进行预警的信息;具有较高程度食品安全风险食品的风险警示信息)之间存在语义冲突,这种语义冲突使得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的内涵充满了模糊性。潜在的有毒有害因素强调的是食品安全的无风险性,即只要有风险,就要风险警示信息;而较高程度食品安全风险强调的是风险管理的效益性,即具有较小程度食品安全风险食品无需警示信息,正如,桑斯坦所言如果规制成本也很小的话,一种相对微小的风险有可能要求规制;如果规制成本巨大,那即使风险是巨大的,可能最好的办法也是对其不加规制。一种合理的规制制度并不孤立地考虑风险的大小,而是将风险与排除风险的成本相比较进行考虑[8]。由此观之,潜在的有毒有害因素与较高程度食品安全风险之间是存在矛盾的,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得我们无法明白立法者的真实意思,而行政执法实践中的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范围也变得模糊不清。因此,后续立法工作不仅要解决不确定性法律概念问题,而且还要解决矛盾表述所引起法律概念的模糊性问题。

四、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行政实施问题

(一)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价值冲突

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制度价值在于为广大民众提供一种生存照顾。职能主体的食品安全监管时间与空间范围明显扩大。但职责的时空变化打破了原来的价值均衡格局,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权、财产权等权利的同时亦可能会侵犯企业的营业自由。风险的盖然性特征使得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不是一种证据确凿的可靠决策。而企业营业自由则可能会成为行政主体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决策的牺牲品。生存照顾与营业自由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源于人们对法律制度的不同需求。当现有法律不能同时满足各种不同需求时,冲突就不可避免。这种价值冲突不像法律冲突一种可以通过法的位阶原则、新法优于旧法原则、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予以调整。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没有位序、新旧、特殊性区别,公共利益并不必然优于个人利益。因此,行政机关在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存在价值平衡难题。在现有规则下,行政机关自身往往无法解决这一难题。较为可能的办法是通过立法细化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时间条件、空间范围、事实条件、权限规定以及责任条款等,在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从而找到维护公共利益与保障私人利益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主体多元冲突

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主体多元不利于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制度预期功能的实现。我国《食品安全法》第4条的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因此,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采用多元监督模式。虽然,《食品安全法》第82条明确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但是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亦有根据各自职责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的义务,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还有消费警示、食品安全黑名单、食品安全风险公告等孪生兄弟。且《食品安全法》第82条还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影响限于特定区域的,也可以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由此,我国在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主体上形成了一种央地共治的多元主体模式。这种多元风险警示模式可能会加强食品安全警示密度,实现人多力量大的效果,但这是一种可能性,因为多元警示模式也可能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结局。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各行政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的权限,形成一物一权的品种专属管理模式,将风险警示权责条理化以避免行政机关在食品安全风险警示过程中的积极冲突与消极冲突。

食品加工的概念篇2

关键词:食品广告代言;消费者;食品安全;法律监管

随着社会物质产品的逐渐丰富,商家借助广告代言等各种形式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使广告代言人具有了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得到商家的亲睐,也得到消费者的信赖。毋庸置疑,广告代言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自从"皮鞋果冻"、"皮鞋酸奶"事件曝光之后,一些明星代言食品虚假广告的现象再度引发热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现行广告法律制度不健全,导致对食品广告代言的法律规制极不完善。我国《广告法》对食品广告代言行为未作明确规定,尽管《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食品广告代言人的连带责任,也仅是原则性规定。毫无疑问,如果任凭代言虚假食品广告泛滥必将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此背景下法律监管的介入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本文选择从法律监管角度来分析我国食品广告代言行为。

一、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的概念与特征

(一)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的概念

目前,我国法律对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没有明确的定义,仅限于学者的理论分析。本文结合食品广告代言概念和广告监管概念对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的概念加以界定。所谓广告监管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和个人,运用国家的广告法律法规,对广告活动进行的监督管理。这里广告监管主体主要是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对象是食品广告代言行为。由此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可以界定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和个人,运用国家的广告法律法规,对食品广告代言活动进行的监督管理。

(二)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的特征

通过对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概念的分析,可知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具有如下特征:

1.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必须依法监管。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监管主体要严格依据国家的广告法律法规进行监管活动。此外,监管主体还应依据《食品安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对食品广告代言活动进行监管,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主体具有法定性。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主要方式是行政监管。我国已形成以国家工商总局为核心、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主要监管部门、其它相关部门配合工商系统联合对广告进行监管的模式。此外,也包括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监督。这里社会团体如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个人即广大消费者。这些主体均可依法对食品广告代言活动进行监督或管理。

3.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对象是食品广告代言行为。食品广告代言是指在商业广告中,代言人利用自己的形象、表演及知名度等自身资源,借助各种形式的媒介代表食品及其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向消费者推销食品及其服务的行为。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的主要对象就是食品广告代言行为。

二、我国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食品广告代言的法律监管主要有社会监管、行政监管和司法监管。但从现状来看,我国对食品广告代言的法律监管却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监管缺乏统一的社会监管机制。社会监管主体比较分散,缺乏有机联系导致对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经常出现无人监管现象。二是在行政监管方面,由于"官本位"作怪导致行政监管机制不健全,经常出现多头监管或无人监管现象;此外,监管人员素质较低,监管不力及对食品广告代言市场的打击力度不大等也是行政监管面临的严峻问题。三在司法监管方面,由于职责特殊对食品广告代言监管仅是被动的事后监管,这也是我国对食品广告代言进行法律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存在问题的成因

1.缺乏统一的社会监管机制

社会监管是最广泛、最有效的一种监督方式。在我国,食品广告代言的社会监督主体非常广泛,包括消费者、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竞争对手等。但由于各方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未能充分有效地履行其社会监管职责。加之,食品生产经营者同样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也未切实履行其应有的社会责任。这些因素最终导致我国未形成统一的社会监管体系,未能充分发挥社会监管作用。

2.行政监管不到位

我国对食品广告代言的行政监管已初步形成分段监管模式,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筹全国监管工作,各地方行政监管主体负责本辖区、本部门的监管工作。可以说分段监管模式有利于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资源对食品广告代言进行监管。但由于"官本位"作怪,各行政监管部门大都倾向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对食品广告代言的法律监管不到位。

3.相关法律不健全

我国现行《广告法》中并未涉及广告代言问题,也未明确界定广告代言。虽然新《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个人推荐者的连带责任,但也仅是原则性规定。《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广告代言内容更是未涉及,同样无法解决一系列食品广告代言问题。基于现行法律不健全,导致在立法上对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出现"漏洞"。

三、完善我国食品广告代言法律监管的对策与立法建议

食品加工的概念篇3

这些概念蛋比普通鸡蛋贵一倍至几倍,那么,它们为什么那么贵,营养价值究竟相差多少?

营养专家刘龚兴指出,衡量鸡蛋营养价值的两个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蛋白质和脂肪,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指标,如各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矿物质等。实际上,不管是散养的、笼养的,还是各种不同品种的蛋鸡产下的蛋,在营养价值上并没有太大区别。普通鸡蛋的利润空间很小,在农贸市场中,如果一天销售几百斤普通鸡蛋,一年下来也就几万块钱的利润;而卖概念鸡蛋就不同了,一年能挣几十万元。

如今的概念食品炒作的成分比较多,忽悠老百姓的也不少。下面简单概述一下。

月子餐、月子水。

商家推出一种“月子餐”,令人立刻联想起“月子水”。所谓“月子水”,就是坐月子期间喝的水,虽然价格不菲,但功效宣传得神乎其神。说这是台湾坐月子的先进理念,说是“完全剔除酒精成分后的米酒精华液”,可以增加营养、催奶,还能健美、瘦身,尽管一箱高达五六千元、一瓶价格几十元,还是受到不少产妇的青睐。

米酒的最主要成分就是氨基酸。然而,检验报告显示:两种“月子水”均未检出氨基酸,仅含有微乎其微的蛋白质、钠、钙。专家指出,这点微乎其微的营养含量与一般饮用水相差无几,有的指标甚至还不如普通饮用水呢,根本起不到宣传所说的作用,没有一点科学依据。被大众媒体曝光以后,“月子水”迅速下架,消失殆尽。

无独有偶,“月子餐”据说是从台湾传过来的概念,声称在台湾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其实,也大都是概念炒作,被天津一家媒体曝光以后,迅速下架。

还有所谓“高考餐”,也与此大同小异,也被专家指斥为概念炒作。

儿童酱油。

儿童酱油似乎是最近出现的“新鲜事物”,价格不菲,有的200毫升就卖32元。比一般酱油贵了几十倍。而网上售卖的日本、美国进口儿童酱油价格更是高得出奇,150毫升价格在45元至60元左右,号称无盐、无味精、无防腐剂,销售火爆。

但是,比较一下儿童酱油和普通酱油,发现两者在原料方面没有区别,添加剂种类也几乎没有区别。只是儿童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在每100毫升0.8到1.0之间,达到了特级酱油的标准,营养成分里增加了锌、铁等微量元素,如此而已。

面对儿童酱油如此高的身价,美国普度大学博士、食品安全专家云无心认为,“儿童酱油更多是一种忽悠的营销噱头。”云无心说,酱油中含有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对营养的贡献完全可以忽略。不管儿童酱油怎么“精心研制”、“补充营养”,也很难实现所声称的营养价值。目前,我们国家并没出台专门针对儿童酱油的制造标准。所谓“儿童酱油”更多是企业的一种概念营销。

“无蔗糖”健康食品。

很多超市、商场甚至药店针对糖尿病患者设立无糖食品专柜。但这些“无糖食品”却比较复杂,未必是真的无糖。

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无糖食品是指不含食糖,即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的甜食品。无糖食品可以由木糖醇等来作食糖替代品。目前,我国已经批准列入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糖替代品包括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等。

一家超市的无糖专柜的饼干、糕点,甚至巧克力都明晃晃标着“无蔗糖”的字样,而导购人员推荐给记者的一种苏打饼,其配料表则标明含有奶粉和甜味剂,但却没有说明到底是哪种甜味剂。显然,一些商家混淆了“无糖”和“无蔗糖”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家指出,“无蔗糖”食品不等于无糖食品,不少“无蔗糖”食品含有单糖和双糖,即含有葡萄糖和麦芽糖,甚至有可能使用了糖精等高倍甜味剂,同样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无反式脂肪酸”

如今很多人都知道,反式脂肪酸像饱和脂肪酸一样,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还会减少可预防心脏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反式脂肪酸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饱和脂肪酸的3到5倍,反式脂肪酸还会增加人体血液的黏稠度,易导致血栓形成。此外,反式脂肪酸还会诱发肿瘤、哮喘、ii型糖尿病、过敏等病症。反式脂肪酸对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和成长中的青少年也有不良影响。

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奶油类、煎炸类、烘烤类和速溶类等食品中,如炸薯条、炸猪排、烤面包、西式奶油糕点及饼干等食品。很多人购买甜味零食点心,都会注意看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其实,即便反式脂肪酸真的是零,那些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的零食也是不能经常吃的,比如派、蛋挞、饼干、曲奇、桃酥、酥皮点心、起酥面包之类。所有脂肪都有令人肥胖的功能,特别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如果多吃同样会升高血脂,增大患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目前的油脂工业技术完全可以做出几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植物起酥油、蛋糕油、人造奶油等产品。然而,这些专门使点心饼干产生香酥口感的都是半固态的油脂,其中的饱和脂肪含量绝不逊色于猪油。千万别因为“零反式脂肪”这个概念而大饱口福,否则,肥胖以及由此带来毛病的可能会大大增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含胆固醇”这个概念也不能简单理解。“不含胆固醇”并不表明一点儿胆固醇也没有,而是指每100克或每100毫升商品中胆固醇含量少于2毫克。有的食物中胆固醇是必需品,宣称不含胆固醇是忽悠顾客。

健康果蔬干

如今,各种声称健康食品的果蔬干,如蓝莓干、西梅干、草莓干、圣女果干、猕猴桃干等,纷纷摆上超市、商场的柜台,其宣传的健康理念令人怦然心动。然而,事实并非总是如此。

食品加工的概念篇4

一、防溢锅产生的背景技术

高压电饭锅虽然有几种防溢装置,但是并不具备防溢锅功能,用起来麻烦,弄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消除安全隐患。虽然设计了开盖安全、合盖安全、限压、泻压、限温、超温、防堵安全、故障报警、快速排气等多种安全装置,但是安全装置越多越不安全。

目前,世界上已有75个业界专家发明了60个防溢锅专利技术,但最终都没有成功,原因是都没有摆脱“降低温度”的原始防溢概念,也没有坚持继续研究。

笔者参与的研究课题组从1998年初开始研究防溢锅技术,1999年10月12日第一次拿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之后,一直没有放弃对此技术的研究,至2013年,先后拿到过2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10个发明专利申请号,发明名称均以“防溢锅”为核心大同小异。因为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所以就不断地撤回又不断地重新申请。2014年7月8日课题组拿到了pCt国际专利申请号。2014年9月11日,接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新概念锅被《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专利号:201010237900.X。

从1998年初开始研究防溢锅技术,直到2013年7月25日拿到第10个发明专利申请号,时间跨度长达16个年头,最终才做到完美,终于从防溢概念、防溢方法、防溢温控方案及其实现方法、内部结构与外观设计――从软件到硬件,全方位地突破了日本微电脑电饭锅技术,制定了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了具有推广价值的防溢锅。从国际技术资料检索证实,在这之前还没有创造出名副其实的防溢锅,这一发明是原创性发明成果,居国际领先地位,填补了一个历史空白。

二、真正的防溢锅的技术标准是什么

积研究防溢锅技术16年之经验,根据自然规律的法则和以人为主的原则,我们把防溢锅的技术标准,定义为以下八个条件:

一、沸而不溢。在煮饭、煮流质食品的全过程中,食品沸腾时段波浪滚滚,沸腾的汤水始终不会粘到锅盖。这一条件,是防溢锅技术的定性标准,是正确的防溢锅技术新概念。

二、煮饭、煮流质食品的量不受刻度线限制,也不限制沸点温度的恒温时间,风机只在食品沸腾时段启动。不论是煮稀薄的还是浓稠的食品,加水量都不受刻度线限制,想加多少水就加多少水,而且在沸点温度(沸腾状态)中可以长时间地恒温――从开始沸腾直到煮好了,沸腾的汤水都绝对不会造成溢锅、短路;风机,在食品开始沸腾时自动启动,沸腾时段结束时自动关闭,并自动转换为保温温度。这一条件,是防溢锅技术的核心标准,是真假防溢锅的一条分界线。

三、在电饭锅内装置风机,使风机所产生的气流在内锅空间形成漩涡,与在煮食品之间产生了明显的气压差与温度差,导致食品沸腾时连续产生的大量气泡始终不可能冲出水平面。所以,只见波浪滚滚,不见气泡露面。这一条件,是防溢锅技术的常规标准,是科学的防溢方法。

四、风机,是核心部件,其质量必须达到下列要求:1、不必抹油,不必拆下清洗;2、防溢锅启动加热后,风机不必启动自检;3、不需要时,风机可以自动关闭,不必人工操作;4、风机的涡轮转轴必须是滚珠转轴,使用寿命高达50000~100000小时;5、风机涡轮工作时的声音微弱柔和,传达半径不超过3米。

五、具有特殊的蒸煮功能,可以重复地使用能源,节能效果显著。在煮饭、煮流质食品的同时,可以用一个或几个蒸笼蒸食品,沸腾的汤水绝对不会沾到蒸笼。

六、在煮饭、煮流质食品的全过程中,任何时间段都可以任意打开锅盖观察食品、搅拌食品,既不影响防溢功能,也不影响加热效果。

七、“加热时间”的定义:特指锅内食品在沸点温度(沸腾状态)中持续加热的时间段,就是当锅内食品的温度上升到沸点温度时,才开始计算加热时间,即开始计时。不论是蒸食品还是煮食品,都可以根据食品量的多少,自动地调整从开始加热到食品沸腾的时间段的长短,可以充分地使用能源。

八、蒸煮时间是可以调节的,可以设定一个基本的加热时间,但是加热时间的长短因生、熟、荤、素食品而异,因人而异,可以手工增加或减少,操作简单明了,非常方便。

上述四至八条为防溢锅技术的常规标准。

完全具备上述七条标准的锅,才真正是名副其实的防溢锅,一种科学的防溢锅技术。可以笔者才可以肯定地说,直到2014年度的今天,国内外市场上还没有出现符合上述七条标准的防溢锅。

三、讲究自然规律是防溢锅技术的核心要素

我们今天研究防溢锅技术,首先就必须突破“降低温度”的原始防溢概念,并且必须创造一个科学的“沸而不溢”的防溢锅技术新概念,别无选择;没有一个科学的防溢锅技术新概念,就不可能探索出一个科学的防溢方法,别无选择;没有一个科学的防溢方法,就不可能设计出一套理想的防溢温控方案及其实现方法,别无选择;没有一套理想的防溢温控方案及其实现方法,就不可能设计出合理的防溢锅的整体结构,别无选择。

食品加工的概念篇5

【关键词】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长效;转变

最新人口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口数量首次超过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仍然占到全国人口的一半,农村仍然是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基地和重要的食品消费市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城市相比,农村食品安全现状更是堪忧,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还有许多不如人意处,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现。在这一大背景下,临海市工商局成立课题调研组,探索创新载体,提出构建流通领域农村食品社会化长效监管机制,以期提高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开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流通领域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假冒伪劣食品有从城市流向农村之势。(1)随着城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的加大及消费者意识的提高,一些“三无”、过期、不合格以及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有大面积流向农村市场的趋势。(2)农村食品销售流转速度较慢、周转周期过长、存储条件较差,这些都是变质过期食品在农村市场存在的客观因素。(3)由于城乡经济差距的存在,农村经济还不是很发达,农村居民收入与城市居民相比较低,致使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时首选价格便宜,然后是口感和数量,而很少考虑该食品的QS认证标志、保质期、生产厂家等内容,部分食品经营户为了牟利在进货时顺应这种畸形消费需求,致使假劣食品混迹其中。

(二)经营主体年纪偏大、文化素质偏低。调查组抽样调查临海市东部三镇农村100家经营定型包装食品的小食杂店时发现,其中有8家经营户是文盲、30家是小学文凭、41家是初中文凭,有35家经营户年龄在60岁以上、32家年龄在46岁到59岁、24家年龄在31岁到45岁、9家年龄在30岁以下。据调查,这些农村小食杂店普遍孕育于上世纪的改革开放初期的70年代后期,在80年代大面积发展。近30年来,这一经营群体受家庭经济水平、受教育水平、年龄等因素的制约,没有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更新和行业转型,依然活跃在农村食品经营的第一线。

(三)经营硬环境差。由于农村消费能力薄弱,大型、正规、连锁型超市无意进驻农村,导致农村食品经营主体主要为个体副食品店、集贸市场,例如在此次随机抽样的100家食品店,有97家为个体副食店,1家为中型超市,2家属于连锁型超市(其中1家是挂名连锁、实际上是自己进货)。又由于农村食品经营户文化素质较低、学习能力不强等因素,缺乏经营食品必要的法律知识和商品常识,造成所经营小店普遍存在规模小、分布散、秩序乱等情况。

(四)农村学校周边“三无”食品销售令人忧。农村小学、初中学校周边仍然存在一支无证无照的食品游击队,出售无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地的散卖糖果、食品小包装,严重威胁学生身体健康。这些食品游击队打执法人员作息制度的“时间差”、“球”,工商部门阶段整治效果不明显。

(五)农民安全消费意识淡薄。广大农村消费者文化程度不高,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知识知之甚少,认识不到假冒伪劣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形成了“买便宜货”的普遍心理。农村群众的自我维权意识也较差,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时很少寻求正当途径维护自身利益,有的顾及乡亲情面,也不愿主张自己权益,使得农村流通领域食品违法经营者继续存在。

二、工商部门监管农村食品模式现存问题分析

(一)监管力量薄弱。(1)整体监管力量薄弱。基层工商所普遍存在人员少、事务多的状况,难以有足够的精力用于食品安全监管。(2)监管力量配置不均衡。基层工商所出于整体工作开展考虑,在人员分配上,习惯把骨干精锐力量抽调到经检、注册、商广等重要岗位,而由临近退休的老同志承担食监等巡查任务,造成了监管力量的固有缺陷。(3)监管区域不均等。当前基层所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心是镇区、马路沿线的食品经营户和农贸市场,对广大农村的食品监管较少,容易出现监管空白和盲区。

(二)硬件设备不足。(1)缺少合适的交通工具。现有基层工商所驻地为镇区或靠近城区的街道,距离农村较远,运用于巡查监管的工具主要是皮卡车、桑塔纳等车辆,出门时常是整个队一起出门,而需要监管的责任区数量多而分散,缺乏灵活快捷的巡查交通工具(如二轮电动车)。(2)缺少检测设备。目前工商部门的食品检测手段作用卑微,而且各工商所配备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效能不高,缺少先进检测设备及专业知识人才,这是导致食品安全检测力量薄弱的又一原因。例如整个临海市局仅有2名工商干部是毕业于食品相关专业,其他承担检测的人员都是毕业于非食品或与食品相关的专业,平日需要抽检各类食品时,都是经过临时培训而上岗操作,抽检方法、过程容易存在隐患,如抽检的豆腐、水潺一旦保存不当会造成二氧化硫挥发而变成商品合格。

(三)监管模式滞后。农村食品销售具有流动性。流通领域农村食品市场多地处偏远山区、海岛等地,销售模式带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流动性与隐蔽性强,仅凭工商独家监管,难以适应现代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市场发展的现状,并给整治和监管带来较大困难。目前,虽然有的基层工商所已经在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横向联系,但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社会监督防控体系,更多社会化资源还有待挖掘。

三、建立农村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2012年6月2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12〕20号),提出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统一负责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上级政府要对下级政府进行年度食品安全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要求“进一步健全科学合理、职能清晰、权责一致的食品安全部门监管分工”,“强化生产经营各环节监管,形成相互衔接、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

摘要:如何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学科,是所有九年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笔者经过近二十年的初中化学教学,经过大量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学生分析,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六个环节;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

有的学生在七、八年级的学习中,有的学科是“费力不讨好”,花了很多功夫也没有取得满意的学习成绩。究其原因,是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临近快毕业,学生们都希望能好好学习化学这门新学科。那么,有哪些方法能有助于九年级的学生学好化学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此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同任参考。

认真抓好六个环节,力争达到懂、会、透,提高学习效率

“听”是关键,“思”是核心。课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聚精会神地听讲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有些学生课堂上精神不集中、打盹、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而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补,就如同捡了芝麻了西瓜,久而久之知识缺陷越来越多,造成学习越来越吃力,逐渐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学生们在学习化学时,不但要听课,而且要会听课,不仅要听懂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概念、例题要能理解,同时更要学习和感受教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的方法与思路。

“思”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只有积极思考,才能使自己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因此,课堂上要勤于思考、学会思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是争论,以此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从而达到使当堂所学知识能消化、理解、掌握。

“问”是学习的必要态度。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自己不懂的知识和问题,这些知识和问题要及时地问同学或教师,最好是问教师。如果不问、不懂装懂,不懂的知识和问题就会越积越多,到后来就会造成想听听不懂,想学也无法学懂的局面。而不懂的知识和问题问教师,教师就知道了你不懂的知识和问题,就会更有针对性的解答,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是学习的必要途径。此处笔者所讲的“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记笔记:要学会有重点地、巧妙地完整记笔记的方法。课堂上一定要养成“先听后记”的习惯,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录知识的重点、难点、必须掌握的内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易错、易混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还要记教师讲的重难点,课本上有的,要注上记号,课本上没有的,要记在笔记本或课本上;教师补充的内容,更要记在笔记本或课本上,便于今后对知识的复习巩固;还要记清要求完成的巩固性、检验性、提高性的训练试题。课后应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笔录。这个过程可以提高每个学生的悟性,也就是将教师所教知识消化、理解变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二是记忆:在初中化学学习中,要求记忆的知识很多。如,元素符号、化合价,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重要的化学概念和理论都必须记忆。不记,肯定无法学习化学,更无法把化学学好。任何起始学科,记忆的很多,这是毫无疑问的。

“练”一定量的习题是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达到会、透的一个重要环节。要通过做一定量的习题来悟出一些道理,总结出一些规律来,要把作题的过程看成是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再提高的过程。做题后不要仅满足于对与错,当每做稍有一些难度的习题后,都要回味反思一下,理顺解题思路、逻辑关系和题目类型,这是很有益的,想一想解答这道题用了哪些概念和原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不这样解行不行,哪种方法最简捷等,这便是一题多解。能否通过改变物质、数据、操作顺序或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互换来重解,这便是一题多变。回忆一下这道题与过去做过的题有无相同、相似之处,这便是多题一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是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每一节、每一章、每一部分学习完以后,都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总结既是对知识的再现、梳理,也是对知识的再消化和巩固提高的过程。每一次考试以后,也要进行分析总结,总结这次考试的得与失,找出知识的不足和弥补的方法。“最后的胜利总是属于那些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人们”。

二、在学习化学知识中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提高能力的保证。学好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等知识非常重要。在做题中,要善于总结归纳题型及解题思路。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性质的一般规律;酸、碱、盐性质的一般规律;制取气体的方法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关系;收集气体的方法与气体的性质的关系等等。抓住规律就可以加以应用,如,在实验室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情况下制取氧气和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以及用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它们都符合固体与液体在常温反应制取气体,所以它们可以用同一发生装置制取。再如,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当然,运用规律的同时也要注意个性。如,氧气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而二氧化碳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这是因为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的缘故。再如,稀盐酸和稀硫酸由于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同,与氯化钡、硝酸钡溶液反应的情况也不同。这些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再去逐一体会和掌握。

三、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食品加工的概念篇6

2010年12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了省人民政府提请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2011年5月,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了《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和草案审议修改情况的报告。

据统计,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共收集到意见建议649条,其中各级人大161条、省有关部门68条、其他方面(包括人大代表、专家、基层执法单位与人员、行业协会、院校、专业机构、网民等)420条。

从立法调研及向社会征求意见过程中收集到的反馈来看,各方关注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食品添加剂、集中消毒餐饮具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

食用农产品:是否规定?

膨胀西瓜、肥大猕猴桃等一系列事件的曝光,让人们对食用农产品问题深感忧虑,多次呼吁立法规范与部门监管。

省政府提请的草案专设了“食用农产品”一节。草案二次审议稿则在总则中规定:“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地方标准、公布本省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删去了“食用农产品”这一节。

在立法调研及向社会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门提出,食用农产品在食品安全监管链条中处于源头位置,加强监管非常重要,省政府提请的草案中关于食用农产品的规定不够全面,难以涵盖食用农产品监管中的各方面问题。鉴于食品安全法对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适用作了转致性规定,其监管适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因而不宜在本办法中加以规定。

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是两部并行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法律,建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另行制定专门的地方性法规。

绍兴市人大提出,应进一步明确食品与食用农产品的关系,鉴于草案中关于食用农产品的规定均源于上位法,未加细化和分解,没有必要,建议删去。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提出,鉴于食用农产品监管的相关内容较为复杂,建议由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办法另外规定,本办法中只需作衔接性的规定即可。

据悉,省人大常委会已将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作为2011年立法计划中的二类项目,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进行草案的起草工作。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如何界定?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督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制定”。

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界定,是进行监督管理的前提。省政府提请的草案中没有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界定。草案二次审议稿专门在附则中增加了定义:“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是指有固定生产加工场所,从业人员较少,生产加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单,从事传统、低风险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食品生产者。”

在立法调研及向社会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方多指出要明确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概念,以便加强监管。

网民温州市卫生局工作人员李川认为,草案规定了设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程序,但对于其应当如何定位,属于自然人还是组织未明确。

绍兴市人大、丽水市人大、舟山市普陀区人大、省卫生厅指出,为明确监管职责,防止监管漏洞,应当进一步明确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概念。

省人大常委会原委员李兰娟认为,要进一步界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概念,对小作坊的设立条件特别是设备条件等进一步明确,增强操作性。常委会委员陈永昊提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要提高门槛,加强监管。

绍兴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指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界定应当以加工为主,因为关键环节在加工,食品安全隐患也在于加工这个主要环节。应当把前店后场式熟食卤味店、炒货店、面包店、糕饼店等都纳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范围,由质检部门来统一监管。

丽水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指出,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未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等概念加以明确,导致许多业态难以用列举方式划定监管职责和范围,本办法应当明确相关概念,建议参照2009年全国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SaC/tC313)审查通过的概念,将小作坊定义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是指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从事食品生产,有固定生产场所,从业人员较少,规模较小,无预包装或者简易包装,销售范围固定的食品生产加工(不含现做现卖)的单位或个人。

省质监局建议,根据我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近几年监管和3年整规工作实践,建议在充分考虑其规模小、采用传统工艺等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定义。

省工商局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需要对现场制售是否属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予以进一步明晰。

食品摊贩:如何监管?

食品摊贩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部分群众就业谋生的手段。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于食品摊贩的监督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制定”。

省政府提请的草案与草案二次审议稿中均单设一节规范“食品摊贩”。同时,草案二次审议稿贯彻了堵疏结合的方针,明确政府应规划确定临时经营场所,供食品摊贩经营。鉴于实践中各地情况差异较大,为便于基层政府对摊贩管理模式进行有益探索,草案二次审议稿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采取提升改造、联合经营等多种方式,建立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食品摊贩管理模式。”

在立法调研及向社会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不少方面的意见建议提出,如何在允许设立的前提下,规范好食品摊贩以保证食品安全。

宁波市人大提出,草案中摊贩管理涉及多部门,职能还是不够明确。建议根据食品摊贩监管的综合性和特殊性要求,确定主管单位,授权城管部门或乡镇政府主管。

舟山市定海区食安办指出,草案对城市和镇的人民政府应当确定相应临时经营场所等规定相对明确,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乡、村的食品流动摊贩快速增多且生产经营相对无序,更应落实监管部门和监管责任。

舟山市人大认为应当对食品摊贩实施许可。

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建议,增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划定一定的时间和区域作为食品摊贩临时经营场所的规定,加大对食品摊贩违法

行为的处罚力度。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工商局建议,由于实践中食品摊贩的占道经营等问题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不再上街执法,建议将食品摊贩卫生状况不到位、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的监管也一并委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处理,以免重现多头管理的现象。

食品添加剂:怎么使用?

近期媒体曝光的染色馒头、牛肉膏等事件。反映了食品生产经营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问题比较突出。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对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进行了部署。

省政府提请的草案中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规定散见于各条文,并没有专门的规定。草案二次审议稿将“食品添加剂”专设一节,对食品生产者和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保存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同时增设了食品添加剂销售者应当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记录保存不得少于二年的规定。

在立法调研及向社会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不少观点认为,应当强化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特别是防止食品添加剂的滥用与非法添加行为。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吴顺江指出,有些添加剂本身是一种科研成果,但是过量使用是有害的,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让生产者真正了解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程度。常委会委员毛雪非提出,建议增加对添加剂生产的准入规定。常委会委员潘海天提出,建议增加禁止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或者非食用物质,以及生产以食品添加为目的的非食品添加剂并销售的行为,并增加相应的法律责任。

绍兴市人大提出,作为追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证据,应当增加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的最短保存期限。

地方立法网网民提出,建议将对食品添加剂使用者的行为规范扩大到“食品生产者、流通经营者、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范围。

此外,一些建议指出,目前出现的问题并不局限于添加剂本身,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非法的添加行为,应当对非法的添加行为予以规制。

集中消毒餐饮具:如何规范?

集中消毒餐饮具作为一种食品相关产品,近年来发展迅速,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但经营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省政府提请的草案中对于集中消毒餐饮具的规定较为简单。草案二次审议稿将“餐饮具集中消毒”专设一节,对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经营者应当具备的条件、在开业前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监督审核、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互相通报以及餐饮服务提供者建立集中消毒餐饮具使用查验制度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

在立法调研及向社会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不少观点认为集中消毒餐饮具为新兴行业,浙江范围内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经营单位数量较多,规模总体偏小,存在选址布局不合理、设备设施不齐备、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需要对其设立条件、经营规范等方面做较为全面的规定与监管。

针对省政府提请的草案中规定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许可证》,有的地方和部门提出,国务院2004年公布的第三批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中包含了消毒单位卫生许可证,因此地方立法不宜再对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经营者发放卫生许可证,但应设置相应的准入门槛。

绍兴市卫生局提出,老百姓很关心餐桌上餐饮具是否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后餐饮具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一次性餐饮具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安吉县人大建议,对洗涤剂、消毒剂来源进行登记,以备查验。绍兴市人大提出,餐饮服务经营者除不得使用未经清洗和消毒的餐饮具外,还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餐饮具。

食品加工的概念篇7

食品安全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的热点问题,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这一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来解决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但由于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地区范围广泛,且多集中于农村偏远地区,监管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专家提出在物联网管理模式下进行食品安全监督。本文从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出发,并对物联网的相关概念、内容进行了阐述说明。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物联网管理模式

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的生活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是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但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尤其严峻,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我国的社会稳定和谐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成因复杂,在监管上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可以结合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利用物联网来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质量。物联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手段,随着这种技术的不断进步完善,不仅能够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发挥作用,还能在更多领域得以应用。

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基于数据收集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一种全球网络设施。用户能够通过物联网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将其再次通过信息网络进行传输、加工。物联网的建设过程中综合应用到了各种技术手段,主要有红外遥感技术、信息识别技术、激光感应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同时还应用到了各种传输设备和感应设备。通过这些技术和设备应用,可以将互联网络和实物相结合,从而起到信息互换、管理、识别等作用,并且还可以对实物的流通进行实时的跟踪、监测。

物联网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95年,但当时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关注,直到2009年才真正被世界各国的人们所熟悉。这与当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有关。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们对物联网技术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此后日本、韩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将物联网技术作为一项重点项目进行开发。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致力于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物联网技术的特征

物联网技术是当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之一,在互联网络、信息识别、信号传感、数据计算、全球定位等多个领域都有所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主要特征有两个方面,分别是超级运算和智能管理。超级运算是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运算方式。这种运算技术是以数据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方式。超级运算中主要采用的是云计算方式,云计算具有稳定性高、运算规模大、适用性广泛等特点,并且使用的成本较低,因此在超级运算中承担了主要的运算作用。物联网对信息处理的过程就像大脑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并且还能将处理过后的信息进行存储,并且在需要时再次进行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智能管理。智能管理技术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自动化的识别和处理,从而能够完成各项设计和管理任务。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信息处理的高效、快速的目的,并且能够对一些复杂的信息进行提前的预判和警报处理,同时还极大的简化了信息管理的流程,管理人员只需要操控几个简单的程序就能完成对信息的管理,因而也使信息管理的效率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使得这一技术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得以应用。

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3.1分段监管模式导致监管缺位、错位、责任无法追究

食品生产、加工、配送等环节存在部分责任交叉的环节,因此给食品安全的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方式主要是以环节监管为主,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责任的明确划分与分配。在食品监管的过程中,时常出现各个部门相互推卸责任、食品安全事故无人承担责任的现象。由于监管责任的不明确,有时还会出现重复执法的现象,给监管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2监管人员能力有限,容易出现不作为行为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能力上十分有限,对于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因此也给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另一方面,我国部分食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态度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进行及时的专业学习,无法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有部分工作人员甚至在工作过程中,为牟取个人利益,有意包庇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从而导致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给消费者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3.3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影响食品监管的有效性

尽管我国就食品的生产卫生、安全、农药残留量、加工流程等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标准规范,但由于食品生产加工的体系并不完善,并且没有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因此在标准的执行力度上仍存在较大的不足。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仍处于较低水平,有部分标准之间甚至相互矛盾,而有些标准沿用时间过长,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已无法适应当前的食品监管需求。食品安全标准上的问题将严重影响食品的安全监测,例如我国2007年生产的松茸就出现了严重的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给当地的牧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的旅游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4食品安全监管中信息不对称、信息公开程度较低

信息的不对称是指消费者无法直接掌握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完善信息,而只能通过生产加工厂商公布的官方数据对食品的相应的了解。当食品存在质量问题时,生产加工厂商可以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刻意的隐瞒、伪造的方式欺骗消费者。另一方面,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于食品监管信息的公布也不够及时,往往在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后,相关部门才会揭露厂商的违规操作行为,这时消费者的权益已经受到极大的侵害,尤其是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事后难以弥补的。

4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影响力

4.1食品安全监管亟需物联网技术

食品安全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养殖业、种植业、运送业等,并且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都会影响到食品的安全和质量。食品的原料从采集到加工再到运送需要经过很多的加工流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生产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为确保食品的安全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从各个环节对食品进行监管。从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由食品质量问题导致的伤病数一直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尽管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增加了监管的部门和力度,但由于我国对于食品监管的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体系的完整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监管技术上还有较大的不足,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也较差,需要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才能切实改善。

4.2物联网技术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价值

物联网技术在许多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物联网应用到食品安全监管中时,能够有效提高食品监管的透明度和有效性。食品生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并且需要许多不同的部门进行沟通和合作,物联网能够在不同的部门内实现信息的高效交换,从而确保生产过程的有序性。此外,食品加工过程的产业链较长,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可以将生产数据进行较好的管理,并且将农业、运输业等过程有效的结合起来。总而言之,物联网技术能够为食品的生产过程提供较为权威的参考。

5物联网管理模式基本构架

物联网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感应端、传输端、处理中心和应用端四个部分。各个部分都应用了最新的现代技术,并且实现了数据管理、处理等多项功能的集合,有效提高了物联网技术的精确程度、工作效率和自动化,同时也使这种技术能够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应用。除了在食品生产安全领域中应用到了物联网技术外,我国在政府工作、企业管理等领域都进行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还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是创新性的体现。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技术的开发上,同时在管理及体制建设上也有相应的体现,从而实现了完善的创新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的应用,使得技术、管理及制度的完善有了更好的保障。其次是“四端联动型”管理模式的形成。所谓的“四端联动”是指感应部分、传输部分、中心处理部分及应用部分的相互联结。最后是高效、节约、透明管理模式的应用。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确化、智能化。综上所述,物联网管理模式是一种从结构上、管理上、应用上实现了整体优化的一种管理模式。

6物联网技术环境下食品安全监管的策略

6.1物联网技术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

要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质量必须首先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科学发展观在2006年第一次在我国被提出,其后在许多领域的工作管理中都得以强调和应用。食品安全管理作为一项事关民生的问题,也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涵。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应当首先着眼于技术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并且与时展的特点相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我国管理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规定,明确了物联网技术在食品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作为了一项重点项目来执行。由此可以看出,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使符合历史潮流的,并且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向一致。

6.2做好专题规划

所谓的专题规划就是指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前先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应用方案。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工程规模庞大且复杂的项目,必须在应用前进行合理的规划。当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在诸多领域中都得以应用,因此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

7结语

食品安全无小事。它关系国计民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对落后的偏远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关注,更体现这个国家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如作为一个典型的食品输入型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更为重要。因此,亟需引进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而基于物联网管理模式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正是应对当下食品安全监管出现地域差异的一套最优管理模式。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实现监管的公平,保障了民生,实现地区间均等化的发展。

(通讯作者:鄂旭)

参考文献

[1]鄂旭,韩芳,侯建.面向食品安全评价的属性约简方法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31):314-319.

[2]沈苏彬,毛燕琴,范曲立.物联网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4):78-83.

[3]杨庚,许建,陈伟.物联网安全特征与关键技术[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3-68.

[4]鄂旭,王彬,侯建,沈德海,冯冠.食品安全评价指标设定方法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17):128-130.

[5]Xue,ShuangLinandLuluJin.DataRecoverymethodforSeafoodQualitySafetySystemBasedonRoughSettheory.internationalJournalofSecurityanditsapplications,2014,8(5):195-202.

[6]鄂旭,林爽,金璐璐.海产品安全预警系统缺失数据填补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

作者简介

张楠楠(1991-),女,辽宁省抚顺市人。现供职于渤海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软件开发。

食品加工的概念篇8

缘起:对一个商品品牌名的关注

a企业曾经在外地对蜗牛食品和蜗牛产业研究多年,发现制约蜗牛食品产业化的瓶颈是蜗牛冻肉的卫生指标。一是蜗牛每天都要进食泥土,从中吸取微量元素,其中一部分是有害的重金属,还有对肝脏很有害的铜元素。它们几乎全部严重超标,很难排除。二是蜗牛的黏液难以清洗,蜗牛长期生长在高温潮湿、黑暗的环境里,靠自己的黏液分解微生物,伴随有腐烂发臭的味道,常规清洗后仍旧有一股夹汗味。除了法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人习惯这个味以外,绝大多数国家的人都不习惯。过去的蜗牛冻肉都是小规模的作坊式的常规清洗,甚至是厨师自己动手清洗。

经过大量的实验之后,a企业取得了成功,开发出了“蜗牛消毒清洗液”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在选择市场区域时,因看好上海市年400亿元销售额的餐饮业市场和年1400亿元的“吃的商品”的消费水平,以及上海市场的辐射能力,a企业决定进入上海。

首先开发的产品就是蜗牛冻肉产品,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送检样品的卫生品质接近FDa标准,特别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未检出”,完全可以生吃。a企业将其商品品牌命名为“真我牛”,商品类别为“法式本真蜗牛”,商品形态为“冻肉”。

分析:“真我牛”的品牌路线与品牌系统构成

经与a企业决策层交流,进一步弄清楚了商品品牌的命名路线和品牌的内部构成。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以“真我牛”法式本真蜗牛冻肉为例,构成商品品牌系统的最为基础的部分是“商品的成分与结构”:蜗牛富含17种氨基酸、30多种消化酶和丰富的微量元素,且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更重要的是它不含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整体卫生指标接近FDa标准,符合21世纪人类健康膳食、均衡营养的理想(小平和陈云生前对蜗牛也都情有独钟)。a企业依据检测报告将蜗牛冻肉的成分形成了一套成分组合,命名为商品的“成分概念”。

在“成分概念”之上的是商品的“功能概念”。其实,蜗牛的功能很多,不仅有营养功能,还有药用功能和保健功能,蜗牛入药有20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在治疗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时,常常被用到。因为蜗牛冻肉只能申报食品批号,所以a企业也就只能宣传蜗牛的食品营养功能。其功能组合或者说其“功能概念”为:

1、本真营养,这是针对那些受环境污染严重的竞争产品而言的,蜗牛不仅受污染较少,运用a企业的核心技术其卫生标准达到FDa指标,还因为蜗牛作为比恐龙还要古老的原始低等生物,其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2、均衡营养,如上面所述。

3、丰富营养,a企业的蜗牛冻肉蛋白质含量高达68%。需要说明的是,蜗牛营养价值的综合指标超过鲍鱼,在法国等西方国家,蜗牛被列为世界“四大名菜”(其余为:鲍鱼、鱼翅、干贝)之首。

接下来的是商品的市场概念,它是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的结合体。a企业将其蜗牛冻肉商品类别定位成“法式本真蜗牛”。所谓“法式”就是区别于国内的常规清洗生产的蜗牛食品,而所谓“本真”则是区别于其它受污染严重的食品(包括蜗牛食品)。至于其市场目标的核心人群大致可定义为:高收入、高学历、熟悉国际化饮食习惯、具有时尚特质的成功人士,然后才是工薪阶层和普通市民。当然,a企业对目标人群的描述远比这里所陈述的要细致和深入。将产品定位和人群定位结合起来,a企业提出了“健康膳食”的市场概念。

特定的市场目标群体,具有特定的消费文化。a企业根据其商品的“市场概念”,进一步提出了商品的“文化概念”:成功、自信、率真、时尚。这样的文化概念也就是商品品牌所要传播的概念,这是其一;其二,如何通过品牌名将市场概念、功能概念、成分概念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系统,a企业将这一做法称之为“商品品牌策划”。

最终的结果就是,a企业选择了一条复合了商品的功能概念和文化概念的命名路线,确立了商品名为“真我牛”。“真”既是文化概念里的“率真”,又是功能概念里的“本真营养”;“我”既是文化概念里的“自信、自我”,也是功能概念里的“均衡营养(符合我的营养理想)”;“牛”既是文化概念里的“成功、牛气”,又是功能概念里的“丰富营养”。商品的功能概念和文化概念在商品名里获得如此统一,无疑为商品的市场概念“健康膳食”做了最好的注脚。

思考:让商品品牌肩负起更多的商战功能

给商品命名的惯用做法是,洋名字、土名字、古典味很重的名字各写上几个,再从中挑选一个感觉好的就行了。根本不会像a企业这样对一个还未上市的商品,如此煞费心思的进行“商品品牌策划”。而a企业给我的认识就是,做好了商品品牌的策划,就可以让商品品牌承担起更多的商战功能。

比如a企业在完成了商品品牌的策划之后,为准确有效的传播品牌理念和文化,设计了一个“真我牛”卡通形象,以蜗牛为原型,将商品文化概念“成功、自信、率真、时尚”通过设计元素注入到卡通形象之中。不需要任何文字,你就可以看到一只可爱、自信、时尚、活力的蜗牛形象。a企业通过卡通形象和“真我牛”中文名设计组合,初步完成了商品品牌的视觉化。用设计师的话来说,就是“让商品理念看得见”。

现在,我们就可以着手分析“真我牛”品牌因商品品牌策划而获得了哪些商战功能。

首先是区隔功能。通过“真我牛”品牌的字面意义和它的谐音“真蜗牛”,首先给消费者的联想就是:第一,蜗牛;第二,非常好的蜗牛。如此,一个高端品牌的蜗牛冻肉商品就出现在消费者的脑海里,商品品牌也就将该商品同其它同类产品进行了很有效的区隔。

其次是传播功能。按照a企业的说法,消费者首先接触到的是你的商品名及标识。如果能利用品牌名来传播你商品的功能、文化等,你是不是就节省了很多的广告费?什么是“真我牛”?就是“真蜗牛”!汉语拼音完全是一样的,只是声调不同而已。如此一来,是不是特别容易记忆?更重要的是,它还传播了你的产品策略,传播了商品品牌的个性。实现了这么多的传播功能,是一般品牌名难以想象的。

第三是沟通功能。“真我牛”,谁“真“?谁“我”?谁“牛”啊?是商品更是消费者!说消费者“率真、成功、自信”,谁不高兴?谁都会高兴的。一高兴,什么都好沟通,消费者也乐意听你和他沟通。经过系统策划的品牌,因此也就具有了更好的沟通功能。

第四是识别功能。有个性就有识别,“真我牛”不仅有一极具个性、极具张扬色彩的名称,还有一个极其可爱又极具识别功能的蜗牛卡通,两者组合起来,其识别功能也因为商品品牌的策划而得到加强。

最后是市场阻击功能。“真我牛”就是“真蜗牛”,这样的商品品牌作为商标注册以后,对别的竞争者就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品牌壁垒,要想超越我,就得越过一道不小的品牌壁垒。当然,这道品牌壁垒的高低,还取决于a企业今后在市场上的实际业绩如何。

结论:商品品牌策划值得在企业中推广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可以就“商品品牌策划”得出两点结论。

一、商品的成分、功能、市场与品牌之间天生的就存在有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商品品牌策划工作就是将商品诸多概念的内在的联系,自觉组合成一个更加具有营销价值的系统。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并用商品品牌将它们统一起来,就成了商品品牌策划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食品加工的概念篇9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变成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伴随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因此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当前重大问题。

一、食品安全基本问题阐述

食品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国内外对食品安全的理解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大部分学者认为食品安全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食品数量安全,它涉及食品供给数量的保证,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二是食品质量安全,它涉及食品的质量的保证,以避免食品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内涵,国内大致有五个观点。其一,食品安全是个科学概念。食品安全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每次安全的进步,都与科技进步带来的新科技影响有关。其二,食品安全是个政治概念。食品安全是企业政府对社会最基本的承诺,具有唯一性与强制性,属于政府保障和强制范畴。其三,食品安全是个经济概念。食品贸易不断增长一方面带动全球食品工业发展;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也是现代生产和消费方式的产物。其四,食品安全是个法学概念。与法相关,靠法保障。其五,食品安全是个社会概念。一日三餐,必不可少。只有吃的安全,人心才稳定,社会才稳定。同时,食品安全可看作是一个“社会约定”,这种约定涵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靠全民自觉遵守。

食品安全问题的背后是对人民生活,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严重危害。它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据统计,每年因食品中毒的人数约20-40万人。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件件影响之大,危害之深,不能不发人深省。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到经营厂商的经济利益。一些不法厂商以低成本生产质量差或假冒产品,与正规厂商生产的标准产品一起在市场上流通,严重影响正规厂商的利益。更严重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社会稳定。一方面由于食品是人们每天都接触的,因而很有可能买到假劣产品,因而产生害怕、担心、疑虑的心理压力,造成社会恐慌。另一方面,正规厂商由于利益受损而担忧,也有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在美国、欧盟等国的奶粉、茶叶、肉类等因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纷纷被退货。因此食品安全问题重视并大力解决好迫在眉睫。

二、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

由于市场自身固有缺陷,便会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种现象的出现。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两种阵营即强势和弱势。那么遵守法律和惯例的企业可能被淘汰,而生产质次价高的企业可能成为最后赢家。那么不法生产厂家对这一规律了如指掌,因而弄虚作假,而消费者对此一无所知,在利益驱动下,厂商会误导消费者,从而形成价格优势排挤优质产品,那么最终贻害消费者权益。

在种植流通过程中,造成安全问题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土壤、空气、水等污染之后被植物吸收或被动物饮用最后流通到人体;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用化肥、农药、激素有毒物残留累积;产品加工、贮藏过程中违规使用化学试剂,微生物污染;转基因的不确定等科技进步化学品的使用,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常识,也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较低,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还有缺乏相应的消费常识,因此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加之有些消费者贪图便宜或喜欢购买特价食品,在消费者的这种消费心理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销售打开了销路。其次有些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品的常识,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毒事件的不断发生。

与此同时,在对中美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相比较研究之后认为,中国食品安全体系尚在法律标准、组织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等方面存在差距。有些企业卫生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和小作坊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自身管理制度不到位;食品加工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卫生质量不达标;食品添加剂横行且严重超标。例如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

三、保障食品安全对策

1、整合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这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最基本的制度原因。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制定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21部,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约40部,各部委颁发的规章约150部,由此可见,食品安全法律地位较低。因此,有些不法分子会乘机钻空,即使刚颁布的《食品安全法》也无法避免。因此,建议政府出台国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白皮书,从宏观角度对食品工业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分门类、分阶段的提出目标方针。整合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变得势在必行。

2、加强对剧毒农药的管理,堵住食品安全的问题源头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药的监管,包括生产过程,流通渠道和在使用过程中的用量,并堵住一些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普教育,如近几年的“三下乡”活动;大学生下乡宣传指导,以提高农民对农药的鉴别及使用能力。

3、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促进管理的规范化长期化

中国的监管部门通常是在安全问题重大事件发生之后,自上而下进行突击,但具有很强的短期行动色彩。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长期性规范化,应设置专门的机构,整合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总局、农业部、公安部、国家制药总局等各部门的力量,并从中专门抽调一部分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监管。在全行业推广iSo、HaCop认证,实行质量体系化监管,以更好服务群众。

4、发挥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在目前情况下,消费者消费了假冒产品或使用了劣质产品,在造成重大损失之后,一般选择自认倒霉忍气吞声,而并非积极举报。因此发挥消费者权利这项任务尤其重要。我们可以实施一些奖励政策,例如举报违规产品之后可获多少钱或可得什么荣誉或从假冒罚款中提取百分之几作奖励等均可;也可以通过宣传,通过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使打假摧毁劣质产品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5、加强有关制度建设

制定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对加工操作过程的标准,也包括产品本身的标准;建立检验检测体系;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制定严厉的法律规制。行政手段:监督检查,如抽查、罚款、扣押、查封、禁售等。加强对生产企业进行食品安全生产教育宣传,生产操作培训,

组织支持和鼓励食品安全方面的科研和合作。总之,为了人民安全,坚决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2]孙耀武.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09(2).

[3]袁仲,杨继远.农药化肥污染与食品安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7).

[4]胡毅.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11-28.

[5]张刚亮,岳田利.我国食品安全主要问题分析及对策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 .

【作者简介】

食品加工的概念篇10

内容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于2008年4月20日向全国人民公布并征求意见。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立法理念;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重在源头的监管理念;发挥消费者制衡作用的理念;加大违法成本的法经济学理念。这四大立法理念不仅是食品安全立法理念的创新,也将对相关立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8年4月20日向全国人民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纵观《征求意见稿》,其充分体现了四个新的立法理念。

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一)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的转变。在《征求意见稿》公布之前,人们曾对如何构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其主要观点有三:其一是主张在保留《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基础上,制定《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法》定位为基本法,《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定位为特别法,形成基本法统帅特别法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其二是主张修改《食品卫生法》。认为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已经不少了,关键在于落实。《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经涵盖所有食品安全领域。按照传统的法律部门划分理论,《食品安全法》已没有自己调整的特定对象。另外,制定《食品安全法》还需要对其结构和内容进一步论证,但修改《食品卫生法》无需更多论证。其三是将《食品卫生法》修改为《食品安全法》。其主要理由为:《食品卫生法》不调整食品安全监管关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空白。诸如人们常说的掺假食品,只要掺假食品是卫生的,就无法依据《食品卫生法》对该行为进行处罚,但可以依据《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掺假行为进行处罚。比如,注水猪肉,如果猪肉里的注水是卫生的,就不可能依据《食品卫生法》对该行为进行处罚。另外,《食品卫生法》也不可能对假冒伪劣食品进行监管。可见,食品安全的外延更为广阔,包含食品卫生和食品质量两个基本要素和其他相关要素,《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不应同时并存。

《征求意见稿》第98条明确规定,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这说明将来的《食品安全法》将要取代《食品卫生法》。从字面看来,《食品卫生法》与《食品安全法》,只是“卫生”到“安全”的用词转变。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而是立法者深深认识到食品安全关联着人民的生命与身体健康。这是立法理念的根本转变。

(二)从注重食品质量安全到既注重食品质量安全又注重食品具有应当具有的营养的转变。我国在食品数量安全得到保证以后,开始注重食品质量安全,以保证人们不因食用有毒有害食品而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立法上体现了这一理念。诸如,《食品卫生法》第1条规定:“为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制定本法。”2006年《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应包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安全因素,不可导致消费者急性、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不能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2007年9月《食品安全法(草案)》第92条规定:“食品安全,指食品按其预期用途使用、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危害的保证。”这样,《食品卫生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07年9月《食品安全法(草案)》对食品安全概念的界定基本一致,即强调食品应当无毒无害,不能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或者说食品必须保证不致人患急、慢性疾患或者潜在性危害。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人人能够“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成为人们奋斗的目标。食品安全的概念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了变化。因此,《征求意见稿》第95条规定:“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慢性和潜在性的危害。”第36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的食品,有食品安全标准的,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没有食品安全标准的,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和本法规定的其他要求。”虽然《征求意见稿》与2007年9月《食品安全法(草案)》相比较只增加了食品“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但却反映了国家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因为,食品“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不但应包括人体代谢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含量,还应包括该食品的消化吸收率和对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应发挥的作用。另外,《征求意见稿》第95条规定也符合1996年11月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对食品安全的要求。[1]

二、充分体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重在源头的监管理念

食品在其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餐饮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由于生产技术、操作规范的缺陷或外部环境污染等原因而导致安全问题。因此,对食品安全必须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无缝隙监管。

《征求意见稿》尊重科学,坚持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重在源头的理念,强调整个食物链各环节按社会分工和协作关系来设计食品安全各项制度和程序,并加以科学衔接,弥补了《食品卫生法》调整的范围未包括种植、养殖环节及与食用农产品(食品原料)相关的农药、兽药、渔药、饲料添加剂、化肥等的不足,并与《农产品质量法》的调整范围进行了科学划分,做到既分工又协作,共同组成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关系,共同完成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

一般来说,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重在源头,包括:食品种植、养殖投入品的生产和使用监管,主要是指对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牧、水产业投入品的生产与使用监管;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餐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食品包装物、食品添加剂的卫生和使用管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企业的设立条件及卫生条件监管;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卫生监管;食品商标、标识、广告的真实性和信息充分性监管等。简而言之,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是指,从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到销售的整个涉及食品安全链条的监管。这些全过程监管的内容缺一不可。因为,如果有一个环节或一个方面监管不力,就会影响其他环节和方面的监管效果,甚至会影响整个食品安全链条,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征求意见稿》总则第2条、第2章、第3章、第5章、第8章等有关条款全面反映了全过场监管重在源头的理念。[2]《征求意见稿》第2条第2款规定:“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法的有关规定。”据此,有些学者可能认为《征求意见稿》不调整食用农产品,因此《征求意见稿》没有坚持“从农田到餐桌”全场监管重在源头的理念。其实这是对《征求意见稿》的误解。众所周知,食品安全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食品安全法包括一切调整食品安全监管关系的法律法规,狭义的食品安全法仅指食品安全法典。《农产品质量法》属于广义的食品安全法,已经对食物(食品)种植、养殖等做了具体规定,《征求意见稿》就没有必要再作出规定,以便两部法律更好地衔接。因此,《征求意见稿》第2条第1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①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②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③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④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⑤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通过全程监管,对可能会给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危害的风险预先加以防范,避免重要环节的缺失,并以此为基础使食品追溯制度的实行成为可能。因此,《征求意见稿》第29条规定:“国家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实行监管制度。具体实施办法和步骤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三、充分体现了发挥消费者制衡作用的理念

食品安全不仅是关系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劳动力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的大问题。因此,国家在不断加强对制造、销售假冒食品、不安全食品的处罚的力度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消费者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赔偿金的倍数。消费者与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也互动关系。消费者的懦弱就是假冒伪劣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投机专营的机会,消费者积极主动行使权利,维权自身的合法权益,食品生产者、经营者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的行为就有所收敛。所以,消费者有无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抑制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与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的关键所在。1993年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这方面作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该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这就是所谓“退一赔一”、“双倍赔偿”的法律依据。在“退一赔一”机制的鼓励下,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类似“王海式”的打假英雄,让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胆战心惊”、“闻风丧胆”。对于食品以外的一般商品而言,退一赔一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抑制假冒伪劣商品,也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食用不安全食品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其危害性要比一般假冒伪劣商品大得多,适用“退一赔一”规则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不利于抑制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所以,《征求意见稿》第90条规定:“食品经营者以假充真或者销售不安全食品,除赔偿消费者的损失以外,消费者还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虽然向消费者支付其价款10倍的赔偿金有时并不一定能弥补消费者的损失,但无疑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进步。

(二)降低消费者维权的难度。众所周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虽然规定了“退一赔一”或“双倍赔偿”制度,但要真正得到双倍赔偿并非容易。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要得到双倍赔偿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经营者有欺诈的故意;②消费者有因经营者的欺诈而上当受骗的结果;③消费者上当受骗的结果与经营者的欺诈有因果关系。在实践中要满足这几个条件是十分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者证明经营者具有欺诈的故意十分困难。这就使得经营者在很多情况下逃脱了“双倍赔偿”的惩罚。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仅将欺诈作为“双倍赔偿”的唯一条件,也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指出:“除了故意的欺诈以外,恶意的不作为、重大过失、极端轻视他人权利的行为均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3]《征求意见稿》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了扬弃,第90条规定:“食品经营者以假充真或者销售不安全食品,除赔偿消费者的损失以外,消费者还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这样,只要消费者能够证明食品生产经营者以假充真或者销售不安全食品就可以获得其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不需要承担经营者具有欺诈的举证责任,明显地降低了消费者维权的难度,这无疑也是《征求意见稿》一大亮点。

(三)鼓励消费者举报。公益诉讼制度与举报制度相比较具有诸多优越性,这已被美国等国家的实践经验所证实,而且我国也有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正在进行论证。但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实行公益诉讼制度还有很多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不具备实行公益诉讼制度的社会基础,所以,公益诉讼制度目前仍然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不可能在近几年提到立法日程。这样,在消费者不可能通过公益诉讼的形式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与不安全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做斗争的情况下,我国建立健全消费者奖励举报制度,既可以弥补没有公益诉讼制度的缺陷,也可以有效地遏制制售假冒伪劣的行为。针对此种情况,《征求意见稿》第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有权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举报经调查属实的,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给予举报人奖励。使我国食品安全奖励举报制度上升为法律,这无疑是食品安全立法上的一大突破。

四、充分体现了加大违法成本的法经济学理念

我们在制定法律的时候必须重视法律制度的安排,通过改变行为人的违法成本与守法成本的不同设计,制约行为人对守法和违法的选择。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来说,在他作出违法与守法的选择时,首先要对守法和违法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当他认为自己要为其违法行为付出的成本比其违法所获得“收益”大,即负收益(严重的行政或刑事处罚等)时,他就会采取守法的方式,否则就不是一个经济人的睿智选择。当他认为自己为其违法行为支付较少的成本却能够获得“较多的收益”,甚至他对其违法行为不支付任何成本时,他就可能选择违法行为,而不选择守法行为。一般来说,当违法成本一定时,守法成本越低,行为人就越愿意付出,同时也意味着行为人违法成本增大,被查处的风险概率高,就越趋向于守法;相反,如果守法成本高,也意味着行为人违法被查处的风险概率低,处罚力度不大,当事人就越趋向于违法。换言之,当守法成本一定时,违法成本越高,就意味着相对人违法被查处的风险概率越高,处罚力度大,相对人就越趋向于守法。所以,从理论上说,守法成本趋向于零,违法成本趋向于无穷大,行为人就越会趋向于守法,而避免违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守法成本为零和违法成本无穷大都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要科学合理确定守法成本和违法成本以及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规范行为人守法的关键所在,《征求意见稿》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无论从1982年的《食品卫生法(试行)》到1995年的《食品卫生法》,还是《农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利保护法》等都没有真正从法经济学角度思考问题,没有将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者的处罚力度,加重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法律责任,提高违法行为被查处的风险概率,增加违法成本,减少守法成本,扩大守法收益的理念作为食品安全立法的理念,这也成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征求意见稿》加大了对违法生产经营者的处罚力度,加重了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法律责任,提高了违法行为被查处的风险概率。增加违法成本,减少守法成本的理念成为食品安全立法的理念,其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加强惩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4]《征求意见稿》强调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企业必须按照法定条件和要求取得相关许可证,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未取得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构成非法经营罪,依据《刑法》第225条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由相关食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其违法所得、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并根据其货值处以10万元以下或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征求意见稿》重申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取得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后,不再具备法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仍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或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照《刑法》第225条、第143条或者第144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相关食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食品原料等物品,并根据货值处以10万元以下或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可见,《征求意见稿》对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首先考虑其是否构成犯罪,其次才考虑行政处罚,而在此之前的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立法都是首先考虑行政处罚,其次才考虑是否构成犯罪。可见,《征求意见稿》反映立法者的立法理念的根本转变,是我国相关立法理念的突破,它将对我国相关立法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同时还强调建立对违法行为的不良记录制度。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一年内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累计超过3次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这无疑也增加了违法行为的成本。

(二)加强监管力度,强化监管部门不作为的法律责任。一项法律制度的科学设计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这项法律制度的实施如何,它关乎着具体的法治进程。《征求意见稿》这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其以严格责任为主线,进一步明确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及不作为的后果。首先,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责任及不作为的后果。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因不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领导、协调职责,致使本行政区域内一年多次出现产品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对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其次,明确了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的责任及不作为的后果。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对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照而没有取得许可证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取得许可证照或者经过认证后,不按照法定条件和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等违法行为,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不纠正、不处罚,造成后果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罪、罪的,依照《刑法》第39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注释:

[1]《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对世界食物安全的表述是:“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和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食物安全”。

[2]如《征求意见稿》第2、13、14、16、17、27、28、29、31、34等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