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纠纷处理办法十篇经济纠纷处理办法十篇

经济纠纷处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4:32

经济纠纷处理办法篇1

【关键词】民事纠纷刑事化根源对策

民事纠纷刑事化的实质及其危害

民事纠纷刑事化是指公权力部门基于各种原因,倾向于用刑事手段来解决民事纠纷,以刑事手段之名,行解决经济纠纷之实。民事纠纷刑事化本质上是执法问题,是政府在执法过程中,以公权力插足民事活动、干涉私权领域的重要表现。

近年来,民事纠纷被用刑事化手段处理的案例呈现蔓延趋势。这种倾向危害极其严重。

一是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民事纠纷当事人被刑事拘留、被超期羁押或被刑事处罚,这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人身权。立案以后,民事纠纷当事人的账户、财产也往往被冻结或查封,其财产权利也受到严重限制。在一些个案当中,民事纠纷当事人被逮捕以后,企业破产倒闭带来当事人财产的巨大损失。

二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因民事纠纷刑事化而造成的冤假错案,有的造成当事人严重的精神创伤;有的使家庭破裂,妻离子散;有的使企业倒闭,员工失业;有的当事人在饱尝牢狱之灾之后,加入大军,这本身就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极其容易激发新的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三是阻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事纠纷刑事化在社会中形成了一种思维方式,或一种风气,即一有经济纠纷不想打官司,而是通过举报诈骗、侵占、挪用等把对方抓起来,而且将其视为最简单最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些办案律师经常遇到自己的当事人提出这样的解决意见。这种思维方式影响非常坏,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社会风气使企业家的生存环境变得岌岌可危。民事纠纷被刑事化本质上扭曲了司法的公正,其不仅破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也瓦解着市场经济的基础,进而阻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是严重损害政府威信和司法的公信力。相当一部分民事纠纷被“人为”刑事化,案件背后的利益因素非常明显,有的是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地方企业而利用公权力对司法进行干预;有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办案提成而把经济纠纷转化成经济犯罪案件来处理。正如陈泽宪教授所直言:很大一部分“被刑事化”的案件与利益有关。此时的公权力俨然变成了某些部门或个人“维护私利”或“谋取利益”的工具,腐败也由此而生。这些被“人为”“刑事化”的民事纠纷案件,严重败坏了执法和司法人员形象,极大损害了政府权威和司法公信力。

当前我国民事纠纷刑事化的根源

第一,办案人员素质不高。民事纠纷与刑事犯罪有着明确的法律界线,办案人员能否把握二者之间的差别,对个案准确定性,直接取决于办案人员自身的素质。虽然近几年我国执法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些经济纠纷变得错综复杂,这就难免产生因办案人员的判断失误而导致民事纠纷被“刑事化”。

第二,利益驱动。民事纠纷被刑事化常常与地方、部门或个别人员利益密切相关。在一些地方,办案提成不仅成为一些机关弥补经费不足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收、增收,提高部门福利的重要渠道。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得有些办案单位违法利用公权力搞创收,随意插手经济纠纷,人为制造经济犯罪案件。有的是为了保护本地企业而将经济纠纷刑事化。因此,利益驱动成为民事纠纷刑事化的直接原因和主要根源。

第三,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的实质是滥用公权谋取私利。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保护主义从未停止过,民事纠纷领域亦如此。因此,当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发生经济纠纷以后,地方的某些部门会认为国有财产很重要,随之,公权力迅速介入,采用刑事手段来处置民企。在商业秘密纠纷案件中,也存在着地方公安机关动用刑事侦查手段,帮助本地企业打击外地竞争对手现象。可以说,地方保护主义已经成为民事纠纷刑事化的重要根源。

第四,司法程序漏洞。司法程序始于立案。公安机关立案以后可能对当事人及其财产采取一些强制性侦查措施,这将会直接对被立案者的人身和财产权利造成影响。因此,对立案应慎重。严把立案法律关口,一方面需要公安机关准确判断个案性质和理性自律,另一方面需要依靠完善而有效的他律制度。在难以理性自律的时候,他律制度就变得尤为重要。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公安机关立案的法律监督制度的设计不尽完善:只规定了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监督,但对公安机关不应立案却予以立案的违法立案行为没有设置他律制度。公安机关立案以后,对当事人采取的逮捕以外的其他强制性刑事侦查措施也没有设计司法审查程序。因此,民事纠纷被刑事化,立案监督法律制度的欠缺是重要原因。

第五,民事纠纷刑事化自身的恶劣影响。从民事纠纷刑事化案件的结果来看,通过举报的方式、利用公权力的干预,可以使民事纠纷当事人很快达到自己的目的。正因如此,在一些人看来,用刑事办法可以最快捷地打击对方,解决民事纠纷。其更甚的危害是它已成为部分人解决民事纠纷惯常的思维方式。2010年4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民事纠纷刑事化与和谐社会之冲突”研讨会上,“施恩消费者”案被告人的律师张燕生向与会者口述了施恩公司有关负责人与他人商量如何“对付消费者”的真实录音:“他(指被告人)在中央台做节目呢,如果播出来多可怕……你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他动机不纯。你们为什么不他敲诈?这样他会马上停下来,而且也让大家知道他说的话不可信。”这种思维方式和做法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已成为民事纠纷刑事化蔓延的重要推动因素。

民事纠纷刑事化的矫治对策

在当前,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减少民事纠纷刑事化案件的发生。

一要完善立案监督法律制度。建议《刑事诉讼法》增加检察机关对不应立案而立案的监督权限,将立案纳入法律监督范围,从立案这一诉讼源头上把住法律关口,及时发现和有效纠正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问题,规范公安机关立案活动,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杜绝随意立案现象的发生,从源头上避免民事纠纷刑事化案件的产生。

二要破除“先刑后民”的司法惯例。“先刑后民”的司法传统使得民事纠纷当事人往往借助公权力去解决民事问题,一些本可以用民事手段解决的案件却进入了刑事程序。刑法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终手段,惩罚刑事犯罪应作为社会最后的一道保障放在最后使用,而不应当先于民事手段,因此,能够用民事办法来解决的纠纷应当尽量用民事办法解决。即使是刑民交叉的案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是民刑共进还是先刑后民或是先民后刑。只有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了公权力和私权利之间的关系,破除了“先刑后民”的司法惯例,民事纠纷刑事化才有望得到遏制。

三要提高执法司法人员素质。经济案件的日益复杂客观上增加了办案人员的难度。要严格区分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的法律界线,减少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民事纠纷被刑事化,就要提高执法、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一方面要提高公检法机构人员准入标准,招录具有高学历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理性自律的法律专业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执法、司法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已有人员的法律培训,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熟悉经济管理知识,以提高办理经济案件的水平。

四要严惩民事纠纷刑事化案件。把民事纠纷人为“刑事化”,是一种严重的执法和司法腐败行为,严重损害了公检法机构的形象和声誉,社会危害极其严重,必须依法严厉惩处,坚决根除。民事纠纷刑事化问题屡禁不绝,不能不承认与监督机制缺位,监督乏力,责任追究未真正落实有着直接的关系。有的民事纠纷被刑事化的案件,无论后果多么严重,都对承办人及其主管领导任职和升迁毫无影响。对错案办案人不予任何处理,实质上就是放纵类似行为继续发生。因此,在执法者自身理性素养和法律意识尚不能约束其不涉足违法违纪领域时,就只能寄希望于严厉的外部惩戒,即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并充分落实监督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将其上升到反腐败的高度予以严惩,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民事纠纷被刑事化问题的产生。

经济纠纷处理办法篇2

一、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矛盾纠纷调解方案,分析当前矛盾纠纷形势。

二、排查制度

坚持执行每半月排查一次社会矛盾纠纷,重要时期,实行每日排查和“零报告”制度,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突出问题,及时组织开展集中排查和研判,提出工作建议,制定调处方案。

三、分流制度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服务中心对群众要求调处的社会矛盾纠纷,实行统一登记受理,然后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别,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归口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流指派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对中心分流指派的矛盾纠纷,有关部门或单位按照分流指派的任务和要求,强化调处责任,落实调处措施,确保调处效果,并及时反馈调处结果。

四、移送制度和归口管理制度

调处服务中心对所有受理的社会矛盾纠纷,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按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办理、限期处理’’的原则,视情况分流或直接组织调处:

1、涉及优抚安置、社会救济、殡葬管理等矛盾纠纷,由民政办会同当事人所在村负责调处。

2、涉及保险、劳动争议、工伤等矛盾纠纷,由劳动保障所会同党政办、当事人所在村负责调处。

3、农村经济政策、经营和财务管理、土地承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由农经站会同国土资源所、当事人所在村负责调处。

4、有关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土地的征用和划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土地有偿转让,农村宅基地的使用,以及反映滥占滥用耕地等矛盾纠纷,由国土资源所、司法所会同当事人所在村负责调处。

5、城乡建设规划、城镇管理以及拆迁补偿和安置等矛盾纠纷,由城镇建设办会同当事人所在村负责调处。

6、消费者权益,商品质量纠纷,经济合同纠纷,市场监督和管理等矛盾纠纷,由经济管理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负责调处。

7、计划生育方面的矛盾纠纷,由计生办和有关部门、相关村负责调处。

8、涉及企业产权改制、安全生产等矛盾纠纷,由派出所和有关部门、相关村负责调查。涉及上访的矛盾纠纷,由办牵头、有关部门负责调处。

9、涉及治安方面的矛盾纠纷,由综治办会同派出所、司法所、当事人所在村负责调处。

10、其他民事矛盾纠纷由司法所和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服务站调处。

11、上述单位对所属矛盾纠纷必须进行面对面的调解工作,确实调处不了的,由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服务中心抽调人员协调调处。

12、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由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服务中心直接调处。

五、联动联调制度

1、涉及到多个部门或跨村的矛盾纠纷,由调处服务中心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联合调处,相关单位应按照中心要求,抽调人员按时参加联合调处工作。

2、对中心指派分流的矛盾纠纷,相关单位及时指派领导和具体负责人按时间要求进行调处,不得拒绝推诿。

3、矛盾纠纷调处实行领导包案负责制,各级领导对中心指派负责的矛盾纠纷应当负责指导、督促或亲自参加调处工作。

4、中心调处矛盾纠纷时需要有关部门配合支持的,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不得拒绝。

5、矛盾纠纷确因部门决策不当或行政行为不当引起的,相关部门要立即纠正,防止矛盾纠纷激化。

6、中心实行矛盾纠纷调结报告制度。

全局性的重大矛盾纠纷,由乡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服务中心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协调,集中力量进行调处。从而形成分工负责与联合调处相结合、属地管理和集中调处相结合的“大调解”格局,做到信息联通、力量联动、纠纷联排、矛盾联调。

六、督查回访制度

1、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2、对分流指派给有关单位的矛盾纠纷进行跟踪了解,提出调处意见。

3、走访当事人,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听取群众对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对未调结的矛盾纠纷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以上的继续调处和控制工作。

5、定期通报有关单位对中心分流指派案件的调处情况。

七、档案管理制度

1、中心工作档案包括:(1)调处网络组成人员名册;(2)会议记录、培训记录、业务学习记录;(3)矛盾纠纷受理、分流、调处情况登记薄;(4)矛盾纠纷调解卷宗;(5)中心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两次以上矛盾形势分析报告;(6)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相关材料;(7)其他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

2、中心直接调处的矛盾纠纷调处结束后,应及时形成卷宗,做到一案一卷。卷宗包括以下内容:(1)卷宗封面;(2)卷宗目录;(3)调解申请书;(4)调查笔录;(5)证据材料;(6)调解笔录;(7)调解协议书;(8)回访记录;(9)附卷材料。

3、中心调解的简易矛盾纠纷,未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的,应填写《矛盾纠纷受理调解登记表》,统一归档。

4、中心应当根据要求及时认真填写月报表、半年报表和全年报表,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县综治办。各类统计报表应按时间、年限分类装订成册,建立统计档案,妥善保管备查。

5、矛盾纠纷调处材料应在调处结束后一周内整理归档。每年3月底前完成上年度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

八、培训制度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服务中心负责对本辖区调解人员进行培训。使广大的调解人员明确职责,掌握与调解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调解的方法与技巧。按照“为人正派,办事公道,有群众威信,懂政策法律”的要求,选配好调解人员。中心工作人员要实行公开上岗制度。

九、考核制度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服务中心根据实际制定对成员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考核办法,对调处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对因调处工作不力导致矛盾纠纷上交或激化的单位严格按照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进行处理。

经济纠纷处理办法篇3

一、涉油侵权案件的基本情况二、涉油侵权案件的成因分析

一是油田在征用土地补偿、污染赔偿方式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油田在征用土地补偿、污染赔偿等方面,由油田工农科与当地政府油区办协商处理。油田对所征土地的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等往往通过政府或村委会转手补偿给当事人。但是这种赔偿方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因为油田补偿损失是法律规定的民事行为,应由油田和被征用土地、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协商,协商的内容包括赔偿的支付方式、支付途径、支付数额等。油田单方决定赔偿款,没有征求被赔偿人的意见,且没有直接支付给被赔偿人,这种赔偿方式容易引发矛盾。

二是村务不公开带来矛盾。油田赔偿款数额较大,群众相当关注。但是个别村庄村务不公开,群众即使拿到赔偿款也认为赔偿的数额少或者分配不公平。这种问题成为群众阻拦油田生产的借口,有的借此与油田单位发生纠纷,阻碍油田生产。

三是新油区群众不知如何处理油田赔偿引发的矛盾较为突出。随着油田生产开发范围的拓展,形成了一些新的油区村庄。这些新油区的群众对处理征地、污染赔偿款方面的方法、途径、赔偿计算方法、数额等不了解,容易造成矛盾。有的当事人“漫天要价”,有的村庄男女老幼都参与到纠纷中。如胜坨海西村以油田施工影响其庄稼排水淹灌了庄稼为由强行阻拦油田生产,有几百人参与了纠纷。

四是油田污染引发了新型的排污纠纷。如环境噪声影响纠纷案件。有的群众提出油田生产噪声影响了其养殖的家禽、牲畜的生长,而油田单位不接受该类型的索赔。群众往往采取阻拦油田生产、扣押车辆的方式来达到目的,使小纠纷引发成矛盾,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今年,垦利县法院受理了2件此类案件。

五是个别村委领导班子软弱涣散导致矛盾纠纷迟迟不能解决。涉油纠纷发生时,有的油区村庄村委不出面,任凭事态发展。参与纠纷的群众更没有统一、明确的处理意见,导致无法协商解决纠纷。

六是法律宣传针对性不强,群众法律意识淡薄。面向油区群众的普法宣传重点不突出,对涉油纠纷的处理途径、国家对征用土地、排污赔偿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宣传力度不够。

三、解决涉油纠纷案件对策

三、解决涉油纠纷案件对策

油地纠纷的解决,必须本着“防重于治”的原则解决,否则经济损失大,矛盾加深,诉讼成本也相应增加,应重点从以下方面抓起:

(一)理顺油区综合治理关系,成立专门处理机构。东营区政法委成立了专门处理油地问题的“油区治理指挥中心”,一切“涉油”问题均由其处理。可以借鉴东营区的做法,成立专门的机构,充分发挥统一的组织和协调功能,健全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处理“涉油”问题的长效机制。

(二)依法建立、健全、强化村领导班子。油地纠纷能不能顺利解决,有一个代表民意的坚强的村领导班子很关键,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群众民主政治建设,把那些有威望、有知识、有文化,识大体,顾大局的成员选进领导班子,并由有关部门进行指导,有助于涉油纠纷解决。

(三)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由司法机关帮助培训、指导人民调解员,提高人民调解员依法调解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调解涉油案件纠纷中的作用。对发生的涉油纠纷,有关司法行政机关应主动及时地帮助指导,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防止事态扩大。

(四)建立油地经济纠纷的新协商机制。改革传统的赔偿方式,在涉油经济纠纷经常发生的村庄,尽力促成群众选出代表,或有村委代表群众出面,建立一个油田和地方的对话协商机制,把纠纷摆在当面,说在明处,使双方在互谅互让中解决。

(五)继续深化村务公开制度。对群众关注的油污赔偿问题,由村委采取多种形式使村务公开、公正、透明。油地赔偿的协商,要有受赔偿人参加,村委成员可以提供协助。

(六)抓好宣传教育,重点抓好对新油区群众法制宣传工作。

油地双方可以对赔偿标准、赔偿范围、赔偿程序等问题,共同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统一的规范性文件,使各项问题规范化,有明确的依据,对征地、排污赔偿方面的知识重点宣传。在油田搞好开发建设前,必要的油污赔偿宣传工作更要走在前头。把法庭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打印成宣传材料,在农村集市上设立咨询台,分发宣传材料。组织干警深入到油田企业以讲法制课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使他们初步掌握一些基础性的法律知识。

(七)对以身试法者从严惩处。在涉油纠纷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对妄图索取巨额赔偿,甚至借机闹事的,对触犯法律但没有构成犯罪的,可由公安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对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锐意创新,大胆进取,建章立制促稳定。从以往油区中涉油案件发生纠纷的情况看,涉油案件往往是因污染、侵权、征用土地等而产生的纠纷,争议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复杂,难以协调,有的纠纷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油区秩序的稳定。因此,法庭为适应油区案件的特点,采取以下工作方法:一、巡回法庭审理油区案件中,除特殊情况外,一律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审理周期要求简易案件一月内审结;复杂案件三月内审结;二是油区巡回法庭在工作中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解决纠纷,情况比较紧急的采取诉(庭)前处理的办法;三是从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进行诉前调解,四是关于无理妨碍油田施工的纠纷,可以按照“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诉讼请求予以提起民事诉讼。并可以申请先予执行;五是在施工准备阶段,经做工作当事人无理阻碍油田企业正常施工,可以按照“排除妨碍”的诉讼请求提起民事诉讼,并可以申请先予执行。通过采取以上方法,旨在更好的发挥巡回法庭的审判、服务职能作用,充分维护油田企业的合法权益。油区巡回法庭在成立后,针对涉油案件多次召开专场分析会,了解涉油案件的事件起因、特点、矛盾焦点,为顺利审理案件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涉油案件往往具有牵扯人数多,争议数额大,利益关系复杂、难以处理等特点,对涉油案件重点调度,明确干警职责,以稳定油区工作大局,促进油区经济发展为工作的重点,初步制定出“调解为主,判决为辅,主动处理,化解纠纷”的工作目标,审判员多年来在油区腹地从事审判工作,积累了处理油地纠纷案件的丰富经验,为充分发挥法庭职能打下基础。2003年,我庭严格按照我院制订的油区巡回法庭工作方针,认真审理涉油案件,慎处油地纠纷,力求既要保证油田的正常生产,又要不使矛盾激化。

油地经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是几十年来双方形成的良好的传统,必须正确对待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油地经济密切结合,共同发展的关系只能加强,不能破坏,否则对双方都产生不利的影响。作为法院,更要全面分析涉油案件的新特点新情况,积极总结审判经验,以良好的审判促使经济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垦利县人民法院)

经济纠纷处理办法篇4

【关键词】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措施;问题;建议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可以选择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途径。而仲裁,既有调解的灵活性,同时仲裁裁决又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应成为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首要选择。温州市被确定为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试点单位以来,此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并得到农业部、省农业厅的充分肯定。尤其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后,温州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依法履职、狠抓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活动逐步进入规范化建设轨道。

实践工作表明,仲裁是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有效途径。虽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为及时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因此,总结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实践工作,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对进一步做好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温州市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的主要措施

1.1开展仲裁法律宣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以来,温州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法律的学习宣传。温州各地也积极结合当地实际,集中开展法律学习宣传活动,市本级把法律的学习宣传贯穿到“科技下乡”活动中,乐清市、瑞安市、文成县、永嘉县等还专门确定了集中学习宣传月。各地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采用发放资料、印制标语、宣讲解读等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法律,同时积极组织农业系统广大干部,特别是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仲裁工作的干部认真学习,领会法律基本精神,掌握法律条文规定,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为依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1.2推进仲裁机构换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后,温州市各地仲裁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在原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新一届仲裁委换届工作。市仲裁委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要求,在市人民政府指导下设立,由市政府及市、区有关部门代表、有关人民团体代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代表和法律、经济等相关专业人员兼任组成,人数为19人,其中农民代表和法律、经济等相关专业人员超过组成人员的二分之一。仲裁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二人,依法由仲裁委全体组成人员选举产生,任命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两人。

1.3提升仲裁队伍素质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规定,温州市仲裁委在留用有多年试点经验的优秀仲裁员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积极调整、选用了各有关部门推荐的仲裁员人选,尤其是加强了林业方面的仲裁力量,并请市司法局推荐和把关,增加了一批律师兼职仲裁员,调整充实了仲裁员队伍。为全面提高仲裁员队伍素质,温州市仲裁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制定了仲裁员培训上岗制度,对全市(各地仲裁委)300多名仲裁员进行任前培训,经市农业局考试考核合格后,由各仲裁委自行聘任;二是组织仲裁案件示范庭,交流办案经验。在乐清市举行了全市土地仲裁办案交流会议,对平时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典型案件组织示范庭,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后开展研讨,促进相互学习、交流办案经验,示范效果明显;三是开展案件评查工作,以评促长、以评促建。由市农业局仲裁办牵头,各县(市、区)仲裁机构开展定期案件评查工作,成立案件评查小组,采取“交差互评”、“集体商评”等方式,促进各县(市、区)仲裁机构的自身建设和办案质量的提高。

1.4落实仲裁编制经费

目前,全市已成立了9家仲裁委,土地承包仲裁受理管辖覆盖面达100%,市本级、鹿城、瓯海、瑞安、乐清、苍南、文成、泰顺等8家单位经编委正式批准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办公室,其中5家仲裁机构争取到人员编制。同时,温州市大部分县(市、区)按照法律规定,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工作经费纳入了本级财政预算,保障了法律的宣传贯彻和调解仲裁工作的顺利开展。

1.5强化仲裁设施保障

温州市各地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为更好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保证案件处理及时,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抓好仲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市农业局要求各仲裁机构要具备与开展工作相适应的办公场所,配有仲裁工作交通通讯、摄像录音、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1.6强化司法衔接工作

近年来,温州市出现部分仲裁裁决难以执行,裁决后进入诉讼程序存在不受理等一系列问题,市农业局组织多场协调会,做了大量的与法院的立案庭、民庭、执行庭的沟通工作。目前,市人大已经召开仲裁工作座谈会,仲裁与司法的衔接已经形成了沟通平台;同时,市农业局加强与市中院、各基层法院的联系与沟通,解决了办理仲裁案件中裁前财产保全的难题。

2.温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难看出,近年来,温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得以进一步规范。但是,新形势下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难免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2.1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

目前,尽管为全面提高仲裁员队伍素质,市仲裁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由于专职的少兼职的多,导致人员来源不同,有的从事法律工作,对法律比较熟悉;有的从事民事案件法庭审理工作,对案件的审理过程熟悉;有的从事农经管理工作,对党的农村政策和土地承包政策比较熟悉,三者各有优势和欠缺。总体来看,目前全市能真正独立承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仲裁审理工作的人员还为数不多。

2.2缺乏完善的司法接轨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逾期不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但对于法院受理后是审理仲裁裁决还是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没有做出规定。同时规定,除了财产保全及证据保全由法院负责外,对于仲裁裁决(包括先予执行的裁决)法院必须依法执行,法院无审查的权利。可见,我国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是“一裁两审”制,仲裁和诉讼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程序。近年来,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中出现的部分仲裁裁决难以执行,裁决后进入诉讼程序存在不受理等现象,尽管温州市已经就仲裁与诉讼的衔接构建了沟通平台,但是实践中仍仅限于解决办理仲裁案件中裁前财产保全的问题。

2.3缺乏完善的公开监督机制

缺乏社会各界对仲裁员的公开监督制度,纠纷发生的情况、负责查处的单位和部门、处理的法律政策依据、处理的过程和程序、处理的结果等未能及时适当公开,不但不利于营造土地承包纠纷妥善解决的社会氛围,还容易导致社会群众的误解。尤其涉及到重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时,更容易引发一些不良后果。

3.改进温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的建议

3.1完善人才培养制度

除了日常的业务培训和案件评查等方式,还可以利用职称制度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引入等级制度,将仲裁员分为助理仲裁员、中级仲裁员和高级仲裁员。仲裁员的等级确定,以仲裁员德才表现、业务水平、仲裁工作的实绩和工作年限为依据,结合采用考试的方式来确定。同时,可以借鉴劳动部门培养劳动关系协调员的做法,尝试减轻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的人才压力。劳动部门为更好地协调劳动关系,在各个企业员工中培养劳动关系协调员从事本企业的劳动关系调解工作,这样的劳动关系协调员因熟悉本企业情况而更利于开展调解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人才压力。

3.2完善司法接轨制度

正确处理仲裁与诉讼的关系,解决仲裁与诉讼的衔接问题是关乎土地仲裁能否达到其立法目的的重大问题,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针对个别案件的先于执行、诉前证据、裁决结果的强制执行等司法强制措施方面,市农业局应进一步与法院建立工作衔接对接机制,建立健全土地仲裁与法院的良性互动长效机制。直接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基层法院与仲裁机构要注重沟通协作,对重大突发事件联合办案,对重点纠纷进行综合治理,确保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3.3完善公开监督机制

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等要加强对各地执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法律政策、依法开展工作、及时公正处理土地承包纠纷的工作实施督查,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纠纷发生的情况、负责查处的单位和部门、处理的法律政策依据、处理的过程和程序、处理的结果等要公开透明,通过内部简报、专题会议、调解仲裁文书等形式在相当的范围内公开或通报,接受社会的监督。要营造有利于土地承包纠纷妥善解决的社会氛围,大众媒体要正确引导,发挥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有关方面要增加人员经费的投入,保障纠纷处理的人力物力需要。面对重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建立正常的沟通协调机制,齐抓共管共治,充分发挥各自的工作优势,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效率和效力。

参考文献:

[1]王雪峰,杨红超,张运华,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0(20).

[2]李亚军,曾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设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6):2.

[3]张美春,吴海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范化探索[J].江苏农村经济,2010,(5).

[4]徐刚.土地仲裁的杭州试验——浙江桐庐、富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试点纪实[J].农村经营管理,2010(1).

[5]蒋岚,于晓阳,张丽,等.西南地区土地承包经营行为的博弈思考——以西双版纳州为例[J].当代经济,2010(21).

[6]马继德,周碧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东陵样本”[J].新农业,2010(6).

[7]丁剑,牛洪侠.永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的成效与思考[J].河南农业,2010(19).

[8]刘金平.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解决途径[J].河南农业,2010(15).

经济纠纷处理办法篇5

我市自开展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以来,历史遗留的山林纠纷案件不断显现出来;随着经济发展,承包造林、征占用林地等涉及山林权益的行为增多,又引发不少新的山林纠纷。为做好山林纠纷的调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林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特作如下通知。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据统计,2001年11月至**年8月我市共发现山林纠纷案件206宗、面积42329亩,其中:已解决的74宗、面积13094亩,未解决的132宗、面积29235亩。目前,山林纠纷是影响农村稳定的一大重要因素,有的镇由于对调处山林纠纷案件的认识不足,工作不主动、不积极,个别案件已酿成重大纠纷案件,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为确保我市改革、发展的大局稳定,我们要把调处山林纠纷案件作为一项事关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紧抓好,及时化解矛盾,避免发生因山林纠纷而导致上访或闹事事件。

为做好山林纠纷调处工作,各镇(场)要加强领导,成立山林纠纷调处领导小组,由镇(场)主要领导任组长,指派一名副职领导专抓,成员由党政办、农办、林业站、国土所、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部门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明确职责,分级负责

处理山林纠纷,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包案”的原则。凡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单位、村与村之间发生的山林纠纷案件,由镇政府负责调处;镇与镇之间发生的山林纠纷案件,先由镇之间负责协商,解决不了的,报市政府调处;县(市)与县(市)之间发生的山林纠纷案件,由市政府报上一级人民政府调处。各镇要明确责任范围,对属地范围内的山林纠纷案件,实行包案制度,积极、主动地调处好,不要随意把矛盾上交,造成上访事件。如发生山林纠纷,当地镇政府不主动、积极调处或因不调处而造成上访或闹事事件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把握法规,妥善调处

要做好调处山林纠纷案件工作,首先要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森林法》、《**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和《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使依法调处山林纠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其次要积极主动,做到早发现早调处,一旦发生山林纠纷案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要及时进行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大案要案,要落实专门领导负责,加紧调处。

各地要对属地山林权属开展排查工作,根据尊重历史和现实,遵循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利于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原则,依靠当地干部和群众,严格依照《森林法》、《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协商,妥善解决有关争议林地。

调处山林纠纷的依据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山林权证。如未取得山林权证的,下列证据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

(一)时期,人民政府依法颁发的土地证;

(二)时期,《法》规定不发证的林木、林地的土地清册;

(三)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林权争议处理协议、赠送凭证及附图;

(四)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

(五)对同一起林权争议有数次处理协议或决定的,以上一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最终决定或者所在地人民政府作出的最后一次决定为依据;

(六)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判决。

经济纠纷处理办法篇6

努力构建新时期化解矛盾纠纷新机制

大麻镇党委、政府

(2004年3月26日)

近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我镇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去年,我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利税3.74亿元,财政总收入1.3亿元,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随之而来的是,群众的来信来访、社会矛盾纠纷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特别是一些涉及法律问题、干群关系和群众利益的纠纷已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减少群众信访,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们按照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的要求,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处新路子,于去年9月建立了镇综治司法信访联动服务机制,今年又在完善机制、有序运作、发挥作用上下功夫,进一步规范镇综治司法信访联动服务中心工作,使全镇的矛盾纠纷受理、分流、调处工作得到良性循环,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

一、具体做法

1、领导精力到位。这次联动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镇党委、政府书记、镇长亲自过问,并为联动服务中心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追加了装修经费,调剂了办公用房,配备了精干力量。分管领导更是用相当多的精力倾注联动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2、人员配备到位。任何事情都需要人去办,人手太少忙不过来办不好事。近年来,我镇机关工作人员一减再减,但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人员却在增加,而且越配越强。去年我镇建立综治司法信访联动服务中心,鉴于其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根据“联动服务中心人员不少于4人”的规定,联系本镇实际,抽调镇里骨干,配足配强联动服务中心人员。半年来,我们不断充入调整联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充入调整时,不但注重在数量上配足,更注重在素质上配强,使联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都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个个都能独挡一面开展工作,从而保障了联动服务中心有人办事、有能办事。现在,我镇联动服务中心配有5名专职人员,且都是国家公务员、中共党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名,占80%;平均年龄41岁。

3、经费投入到位。因联动服务中心工作具有无偿服务性的特点,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它是为民办事的无偿服务机构,要搞好联动服务中心建设就必须由镇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这几年,我镇财政虽增幅较大,但我镇大事多,需要用钱的地方特别多。对此,我们遵守中央领导“舍得花钱买平安”的指示,几年来,镇政府投入了不少资金用于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和联动服务中心的建设。今年,列入镇财政预算的综治司法办公专项经费达38万元,使联动服务中心的建设又上了一个台阶。

4、硬件设施到位。较好的办公场所和工作设施,是联动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联动服务中心形象建设的需要。在这次联动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中,我镇下大决心、化大力气,把租期未到贴款3万多元提前收回的12间街面房中的8间给了联动服务中心,为此镇里不但减少了租金收入,而且倒贴了承租方的损失。目前,镇联动服务中心群众候访室、来访纠纷受理室、纠纷调解室、信访办公室、综治办公室、司法办公室、主任所长室、档案资料室、会议室一应俱全。内部设施配备齐全,购置了新的办公桌椅、书柜、沙发、计算机、打印机、电话机、空调器等各7台(套),还配备了数码相机、扫描仪。

5、队伍管理到位。联动服务中心是镇政府的内设机构,切实加强对联动服务中心的领导和队伍管理,是发挥中心作用的关键所在。为此镇党委、政府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建立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联动服务中心每个工作人员的行为。联动服务中心建立了值班、学习、例会、司法信访联动排查等10多个制度,使每项工作有章可循,做到有“规矩”,成“方圆”。二是公开投诉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向社会作出承诺,增强联动服务中心工作的透明度,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将联动服务中心的工作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三实行集中办公,方便管理。将原来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分散办公,改为集中办公,这不仅加大了对联动服务中心人员的管理力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有利于联动服务中心人员集中学习、互相交流、疑案会诊和突发性事件的有效处置。四是镇领导经常听取汇报,检查指导工作。镇里无论主要领导,还是分管领导,经常去联动服务中心走走、看看、听听,切实解决联动服务中心人员的困难和问题,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6、工作要求到位。对联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镇党委、政府既要求他(她)们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又要求他(她)们在工作中自觉增强工作事业心和责任心,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严格依法办事。明确联动服务中心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的主要职能部门之一,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真正做到服务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平时工作中,党政领导自觉做到加强领导但不越位,支持工作但不包办代替,注意充分发挥联动服务中心自身的职能作用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镇党委、政府集体听取联动服务中心工作汇报每季不少于1次,支持他们大胆独立地开展工作,重大事件镇党政领导亲自到场指挥,具体工作放手支持他们。

二、工作成效

我镇联动服务中心建立后,由于加强了规范化建设,其职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成功调处了大量的民间纠纷,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平息了许多突发性矛盾纠纷,化解了较多的信访案件。去年9月中旬开展综治司法信访联动服务以来,“联动中心”已受理群众来访43批、187人次。共涉及民间纠纷28起,调处成功28起,调处成功率100%,其中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17份,涉及金额32.8万元,全部履行完毕。信访的案件有44起,人数185人,办结44起,办结率达100%。。有效地预防了矛盾纠纷的激化,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为我镇的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一些不宜调解或调解不成的矛盾纠纷,引导当事人走诉讼之路。如比较有影响的普林寺箱包厂和时代服装公司的劳资纠纷案,经联动服务中心正确引导后,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联动服务中心建立后,我镇的整个来信来访、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现了“5个转变”,即信访、调解工作由过去各自孤军作战变为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来信来访、矛盾纠纷受理的部门更加明确;来信来访、矛盾纠纷调处由被动变为主动;调处时间由长变短;调处效果越来越好。基层和群众比较满意,也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三、几点体会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加强综治司法信访联动服务中心建设,并非多此一举,而是构筑调处新格局,基层党委、政府化解矛盾纠纷、处理来信来访职能的全面到位;并非增设机构,而是对来信来访、矛盾纠纷受理、调处力量的真正强化;并非包办一切,而是在矛盾纠纷、来信来访特定的对象上,有关部门联动处置的有效落实。

1、设立联动服务中心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法维护人民利益的实际行动。实践证明,这一模式符合当前农村的客观实际,顺应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方向。

2、设立联动服务中心是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改革和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特别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如果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纠纷、来信来访不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理,就有可能激化,甚至演变成社会治安问题,这样势必牵扯群众乃至各级领导大量的精力,从而影响新一轮农村创业的进程。联动服务中心在受理信访案件、排查矛盾纠纷中,通过热心、耐心、细心地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督促办理,为民排忧解难,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增进内部团结,把群众用于信访的精力解脱出来,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投身到生产建设中去,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3、联动服务中心是强化普法教育,推进依法治镇的有效载体。镇联动服务中心在督促有关部门办理信访案件时,要求有关部门必须恪守“依法”两字,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一切依法办事。在受理信访案件中以案释法,加强普法,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农村的普法宣传由单纯的说教式宣传变为以案释法、寓普法于接访、调处之中,为农村普法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经济纠纷处理办法篇7

一、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存在的问题

(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难以补偿

由于受市场作用的驱使,经济利益、物质利益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驱动力,人们更重视和追求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实际利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逐渐凸显,从而使经济利益矛盾和物质利益冲突成为引发矛盾纠纷的核心内容。诸如近年来涉及失业、下岗、医保、拆迁、物业管理等类型的案件,大都是由经济利益或物质利益引发的矛盾纠纷,而这些矛盾纠纷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极易引起社会公众的同情,但在利益补偿方面又难以解决,因此在化解中难度较大。

(二)群体性矛盾涉及面广,难以沟通

由于受经济结构调整和政策因素的影响,矛盾涉及的对象大多存在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一旦在利益上发生矛盾,就不仅仅是个体性矛盾,而是群体性矛盾,只要有人挑头,马上就群起响应。如职工下岗待岗、拖欠职工工资、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安置等类型的案件,所涉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关乎一个单位大部分职工或一个村的多数村民的切身利益,极易在一些人的组织串联或煽动下,酿成。

(三)对抗性矛盾容易转化,难以平息

在个人利益驱使下,随着相互之间利益差距的扩大,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处境。一旦发生冲突又得不到及时妥当处理时,容易向对抗性的方面转化,造成公开的冲突。如上述群体矛盾就易引发停工、停产、集体上访,或发生殴斗等群体性暴力冲突,转化为刑事案件。

(四)历史遗留矛盾时间长、跨度大,难以突破

社会矛盾纠纷千差万别,复杂程度多种多样,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是跨地区和部门的问题,有的问题则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依据,处理、协调难度较大。如涉及“两案人员”、“核基地人员”连续上访等案件,要求落实政策、解决待遇等问题。

(五)多样化的社会矛盾连锁反应快,难以协调

社会矛盾纠纷的主体由过去的个人对个人、家庭对家庭、单位对单位向个人对村委、对个人企业、对单位、对政府之间矛盾纠纷转化。如一个因土地开发引起的纠纷就涉及施工单位、开发商、政府职能部门等多家单位,形成连锁反应,社会矛盾纠纷主体的多样化意味着纠纷复杂程度的提高和解决难度的加大。

二、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基本原则

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要本着“可疏不可堵、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逆”的基本思路,按照“区分性质、讲究策略、把握时机、严格执法、冷静稳妥”的总体要求,正确把握时机,妥善跟进化解。

(一)司法为民原则

以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作为做好三项重点工作、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关键。正确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答复,认真化解。

(二)预防为主原则

提高办理案件质量和效率,从源头上预防各种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避免和减少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经常全面排查隐患,针对可能引发的敏感问题和重点人员,做到预防措施在前、化解工作跟进。

(三)力争主动原则

对早期发现矛盾纠纷苗头,要迅速疏导,及时平息,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

(四)案结事了原则

要把解决实际问题、力争案结事了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首要环节,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决不能为一时结案而采取拖、哄、压等强制手段,表面上的平息只能是矛盾激化的前奏。

(五)教育疏导原则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帮助广大群众认清改革中出现一些困难的必然性和暂时牲,引导群众自觉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共渡难关。要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宣讲法律政策,消除对立情绪,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六)依法处理原则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必须依靠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协调各方力量,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对个别利用社会矛盾纠纷制造事端的不法分子,要及时调查取证,采取果断措施,依法严厉打击。

三、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建议

积极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是人民法院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是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根据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的新特点,充分发挥诉讼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机制,达到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目的。

(一)建立健全法制道德教育机制

深化法制道德教育,加强诚信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整体素质,是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基础环节。在法制道德教育中,要坚持法制教育和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创新,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要根据不同对象,区分层次,有的放矢地进行法制道德教育,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因时施教,增强针对性和约束力;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以规范、教育、监督为手段。以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道德素质为目的,发挥法律、道德在平衡矛盾、调整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

(二)健全完善预防社会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

通过大力开展巡回办案活动,到田间地头现场开庭,加强与群众沟通与联系,实现诉讼调解制度与其他化解矛盾纠纷方法的衔接,形成全方位的化解矛盾纠纷网络。

(三)建立健全排查预测机制

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治理活动,是预防和及时处理社会矛盾纠纷的有效方法。要坚持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登记制度、分析报告制度、分流督办制度、检查考核制度、研究预测制度等,用制度规范矛盾化解。及时发现和研究矛盾纠纷的苗头、倾向、原因和规律,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切实将不安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

(四)建立健全联动联调机制

经济纠纷处理办法篇8

省人大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委员会收到省人民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办法草案)后,于6月下旬和7月上旬组织力量赴杭州、温州、嘉兴、绍兴、丽水五市及部分县(市、区)征求意见。6月30日又听取了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7月6日,省人大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办法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发展的重要资源。2002年8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确立了以家庭承包为主体的经营制度,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为使国家法律更好地得到实施,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针对我省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是十分必要的。

农业和资源环境保护委员会认为,我省从1998年开始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并在2004年又进行了完善。省人民政府提请的办法草案符合上位法和本省实际,在思路上把重点放在农村土地承包后承包经营权的稳定及矛盾处理上,从土地发包与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管理和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等方面设立相应的规范。总的结构、内容基本可行,建议提请本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同时,就办法草案中的几个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但上位法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作出界定。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如何来确定,全省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尽管1992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对社员的身份作了笼统的规定,但已经不合时宜。在征求意见中,一些地方认为,办法草案不需急于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作出界定。一是因我省农村二轮土地承包从1998年开始,到2000年基本结束。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2004年各地又进行了完善。二是可用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机动地、新开垦增加的土地不多,有些地方土地补偿费已采取不同形式分配到户,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已没有实际意义。但大部分地方认为,办法草案应该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作出界定。我们也认为这是必要的。因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界定,事关农村社会生活的基础。此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将无法得到彻底、妥善地处理。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中出现的特定人群(如“农嫁女”、定销户、外来户等)的纠纷案件占绝大多数,还有土地补偿费分配、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等纠纷,争议的焦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均在于如何确定当事人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如果成员资格不明确,这类纠纷案件就难以得到解决。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将会出现“村(居)民”和“社员”的分离,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显得更为迫切。

二、关于发包主体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1992年颁布的《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规定,村经济合作社对本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行使经营、管理权。在征求意见中,领衔提议制订实施农村±地承包法办法的省人大代表指出,到2005年底,我省已设置村级合作经济组织35282个,以村经济合作社为发包主体签订的二轮土地承包合同有906.36万份,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的95.3%。对此,办法草案应明确发包方为村经济合作社。鉴于我省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承包签订合同的实际,我们认为,在设立村经济合作社运行正常的地方,发包方应是村经济合作社;没有设立村经济合作社的地方,发包方可以是村民委员会。

三、关于承包土地被征用与土地承包管理衔接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各地用地需求不断上升,因征地而引发的农民上访和干群冲突有所增加,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征求意见中,各地普遍认为办法草案第十九条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要求增加和明确征地程序等方面内容的规定。我们认为,在征地过程中,要维护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益。在征地依法报批前,要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农民;对拟征土地现状的调查结果须经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确认;确有必要的,国土资源部门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组织听证。要将被征地农民知情、确认的有关材料作为国土资源部门征地审批的必备材料。同时,为了切实做好农户承包地被征收征用后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变更或注销,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征收土地批准文件及被征收土地的乡镇、村组、户名、面积、位置等资料告知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变更或注销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提供合法的证明材料。

四、关于发包方变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问题

征求意见中,基层反映,当前农村承包土地被征收征用后,承包合同未被解除或变更,被征地农户不愿变更或交回权证,造成农户所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与征后农户实际承包地块不相一致,容易引发行政复议、群体性等事件。建议办法草案对发包方解除、变更被征收征用土地承包合同以及办理的时限作相应的规定。同时,明确发包方承担提请有关部门变更或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义务。

五、关于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设立、仲裁范围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解决途径为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种方式。我省温州等地试点情况表明,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是方便快捷化解纠纷的有效渠道。在征求意见中,各地一致认为,办法草案要明确省、市、县(市、区)设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权。上级仲裁委员会负责监督、指导下级仲裁委员会的工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处理机构为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并建议办法草案要把土地承包合同、承包地征用补偿费分配以及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侵权、继承等纠纷,纳入仲裁范围。

六、关于发包方侵害承包权益的法律责任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发包方侵害承包权益的要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但在实践中,村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是发包方的代表,他们的身份多数是农民,不属国家公职人员,约束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法规,对他们不适用。征求意见中,基层要求在办法(草案)中增加对村干部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经济纠纷处理办法篇9

当前,在垦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全力实施“三步走”百年垦区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农场的经济社会建设步伐在不断的加快。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伴随着社会各种矛盾纠纷的产生呈现出增多、加剧的趋势。因土地承包、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惠民政策资金发放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整合维护社会稳定的各方力量、努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领导干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作用。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充分认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要性

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有效措施。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做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首先要处理好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矛盾纠纷化解不好。社会就稳定不了。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妥善处置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全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关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更加关注社会稳定、更加关注社会和谐,才能为农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安定有序、和谐稳定。如果矛盾纠纷得不到正确处理,社会就不可能达到和谐与稳定。目前农场正处于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纠纷很可能在这一时期集中显现。只有排查化解好各种矛盾纠纷,理顺情绪,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意义特别重大。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农场打下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

3.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纠纷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执政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如果社会各方利益得不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纠纷得不到妥善处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将受到严重影响,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也将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妥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稳定是检验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的理念,自觉按照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要求,提高协调各种关系、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的能力。

二、当前矛盾纠纷的主要成因

一是部门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不深人、不扎实,推诿扯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对文件政策学习理解不够透彻,解答问题时回答不全面。在化解疑难矛盾纠纷时,有急躁和畏难情绪,不够耐心细致,缺乏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对涉及多部门的矛盾纠纷,不够积极主动。个别人存在等、靠的现象。信息不够灵,反映不够快。处置不及时。有的片面强调工作程序,把案件终了当做问题终了,把程序走完当成工作做完,致使“案结事未了”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基层领导干部发现、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个别基层工作人员身上还存在政治敏感性不强、不善于做群众工作、破解难题的能力欠缺等问题。有些基层工作人员处理矛盾纠纷不是迎难而上,而是拖延推诿,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难、难事拖乱。有的基层干部化解矛盾的工作思路还不够开阔,有效化解的办法欠缺,只把工作重点放在已经显现出来的矛盾纠纷上,对苗头隐患重视和解决不够,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的对策和措施还不多,对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还沿袭过去的思维。凭经验办事,缺少有针对性的新办法和新措施。

三是排查化解的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群众反馈与相关政策联动机制、条块协调配合机制、人户分离的案件的工作机制以及对年龄偏大的非正常上访人员法制教育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资源整合、领导包案、“三访”、排查建档、信息预警、联动化解、公开答复、考评监督和应急处置等制度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排查化解工作的整体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还没完全到位。督促检查、责任追究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漠视群众呼声、致使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导致严重后果的,还没有认真落实责任倒查制度:对处理矛盾纠纷不力的责任人还没有完全做到责任追究。致使有些集体访虽然早有苗头,但由于没有及时处理,结果形成长期积案。

三、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几点思考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接访、有效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首问负责制,强化责任意识,遵守保密制度,以积极的态度认真接访,调处矛盾纠纷,化解各类矛盾。将受理举报、耐心接访调处矛盾纠纷作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职责。基层领导干部在积极接访和调处矛盾纠纷的工作实践中,要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一是认真对待群众举报的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充分考虑群众举报要求的合理性,应该解决又能够解决的要及时妥善解决:对要求合理但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解决,杜绝“久拖不办、办而不结、小事拖大”的情形发生:对一些确实不合理、没有政策依据的过高要求,应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明确答复。并负责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争取得到举报人的理解;对涉及多个部门的举报事项,要积极协调相关单位积极主动、相互配合做好工作,防止出现推诿搪塞;对不属于基层工作范围的举报事项。要积极、及时、耐心向举报人解释说明。劝解其去相关部门走正常渠道解决问题:对涉法的举报事件。要积极劝解、疏导举报人走法律程序。通过司法途径彻底解决问题。

二是对发生的集体访事件。基层领导干部要认真接待、耐心疏导。避免激化矛盾,尽量做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同时,基层领导干部要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汇报,采取有力措施避免发生重复越级集体上访。

三是要加大依法规范举报秩序的力度。对举报活动中的无序和过激的行为依法坚决给予制止和纠正。防止异常事件的发生。对有理无序的集体访,先变无序为有序,然后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对既无道理又行为极端的集体访,除依法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外,还要注重策略,要特别注意幕后策划者和现场煽动者,采取孤立个别,争取多数来引导来访群众依法、逐级、有序的反映问题。在接访过程中,要牡绝领导干部乱表态、乱开口子的现象。

2.加强宣传引导,重视廉政法治教育。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实行依法治“访”是目前开展廉政法治教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干部群众法律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廉政教育的效果。因此,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基层干部的依法办事水平。是开展廉政法治教育、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如何把众多的廉政法律法规转化成人的素质,通过提高人的法律素质和廉政意识,去维护和保证法律法规的落实。是当前和今后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各类矛盾的关键。为此,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深入基层干部中推进廉政法治教育。

3.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完整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坚持各项制度是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

一是坚持矛盾纠纷的定期排查制度。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每月排查一次。节假日、“两会”期间集中排查。在排查工作中坚持“三个结合”。即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条条排查与块块排查相结合;确保“三早”;情况早知道、工作早到位、问题早解决。

二是坚持分级负责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原则,明确责任,逐级调处,及时报告调处结果,防止工作推诿、扯皮、懈怠等造成不良后果。

经济纠纷处理办法篇10

一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努力为司法行政工作良性循环发展筑牢基础,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司法行政工作得到全面提升,现将亮

点工作汇报如下:(二)律师工作。我局结合“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全县大上项目,快上项目的实际,不断加强法律顾问工作,积极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和企业当好常年法律顾问,主动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同时,以农村司法所为依托,推开“法律服务进乡村”工作,努力为农村各类经济实体服务,认真做好农村土地征用、资源纠纷等方面的法律服务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年内,共办理各类诉讼案件406件,其中担任刑事辩护及14件,行政案件诉讼5件,民事及经济案件诉讼387件,解决非诉法律事务26件,为政府提供指导性意见21件,依法履行了律师工作服务经济和社会的职能。

(三)公证工作。公证处在继续扩大对公证条例宣传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公证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为油篓沟乡二0七线两侧旧城改造拆迁出俱证据保全书;为县政府送达解除桦皮岭旅游区经营协议通知书等。一年来,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320件,其中,国内民事公证286件,国内经济公证34件,促进了公证工作的健康发展。年终,公证处被市局评为2009年度专项服务先进集体。

(四)人民调解工作。我局着重围绕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目标,按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集中力量,重点排查和调处各种因素引发的多发性、易激化矛盾纠纷,重点治理社会难点和热点矛盾纠纷,主动参与重大群体性上访案件的调解,坚持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日上报工作制度。一年来,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9起,调处成功186起,调解成功率98.4%,把大量矛盾纠纷消灭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有效维护了全县的社会和谐稳定。

(五)法律援助工作。我局大力加强法律援助办案力度,全面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不断扩大法律援助社会知晓面,全方位做好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工和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维权工作,切实加大对低收入人群、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力度,让弱势群体平等享受法律保护,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扶贫困、暖民心、保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年内,共办理法律援助56件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全力维护了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