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发展的核心十篇经济发展的核心十篇

经济发展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6:43

经济发展的核心篇1

引领经济的思想力量

对经典教条的顶礼膜拜,对他国模式的盲从跟风,30年前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几乎完全失去了自我,但贫穷的折磨和落后的煎熬又强烈地逼迫着中国作出自省与检讨。于是,一场颠覆传统的变革与维新运动从思想领域迸发而出。

以彻底抛弃“两个凡是”为要旨的第一次思想解放不仅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伟大命题,而且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明确回归。从此农村诞生了承包制的崭新经营方式,并被很快植入城市国有企业的机体之中。而在扬弃了承包制的基础上,国有企业完成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转身。

然而,改革进入到“深水”地带之后,思想观念的碰撞也许会更加激烈。围绕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选择和猜疑,围绕着姓“资”姓“社”的纠葛与追问,中国经济的前行脚步在上世纪80年代末悄然放慢,并出现了停滞三年的消沉局面。不进则退,不改则废。引领思想解放大潮的邓小平再一次来到中国经济的试验田??深圳。站在自己亲手圈点的经济特区之上,这位世纪老人发表的“南方谈话”廓清和赶跑了人们头脑中的所有困惑与迷茫。从此,市场经济的血液开始真正穿透和武装中国经济的身躯,并最终实现了与中国社会制度的对接。

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表面看来只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中资源配置方式的更换与进化,但实则是一次又一次思想观念的更迭与翻新。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观念创新所创造出的新模型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中基于要素或资本的模型,或者简单的技术的模型。资本和劳动模型的创新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可能随着资本或劳动的投入发生报酬递减,而观念创新的模型优势在于,经济增长会与观念创新成正比。的确,在思想观念不断刷新的力量推动下,中国经济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非常罕见的连续增长速度,而且跃上了全球经济舞台的耀眼行列。

中国还有多大的发展机遇?经济改革还有多大的价值空间?面对着无数个诸如此类的疑问与不解,我们听到了其背后“改革成功论”的声音,捕捉到了“改革疲劳症”的阴影。的确,论经济总量,虽然中国已经跃上了全球第四的位置,但若按人均GDp,我们还排在百名之后。更加值得深思的是,人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始终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民众所能得到的实惠并没有随着经济改革成就的彰显而放大;还值得我们思索的是,中国经济如今所遭遇的难题??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等许多民生话题却更加复杂而沉重。没有经典教条指路,没有成功模式可鉴。最终破解经济前行中的道道难题还是要向解放思想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法宝求经问道。

发展动力的切换

任何一次思想解放决不是悬于真空之中的意念泛滥,而是基于客观现实的观念创新。依此观察,本轮的思想再解放与前两次思想解放相比,就是要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从背离科学发展的思维元素中解放出来。

以大量消耗资源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为人诟病的话题,而且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使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能源危机”。资料表明,我国煤炭探明可利用储量目前只有2000亿吨,最多可使用80年。由于自身供给有限,到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都将达到55.8%~62.1%。特别是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被列入严重缺水国家。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遏制,未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受到巨大威胁。

严重透支生态环境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又一致命弊端。从现在看来,中国经济虽然不可能完全复制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为已经遭遇破坏的环境埋单不可避免。由中科院编纂的《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显示,与1995年相比,除北京、上海、山东3个省、直辖市外,全国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水平呈现下降态势,这表明我国的环境问题仍在不断加重。如果这种局面不能有效控制,未来可能频繁发生的河水污染、恶劣天气等都将直接破坏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

由此看来,中国经济必须进行发展动力的深刻切换,即彻底摒弃资源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思维,而转轨到依靠科技创新和内生型的成长方式上来。这是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思想实现真正解放的最重要特征。

无疑,作为经济成长最根本动力的科技创新是中国目前面临的“短板”。但这并不能否定中国科技资源和科技创新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我国已经建立大多数国家尚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生成。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虽然我国人均GDp只突破1000美元,但科技创新的综合指标已相当于人均GDp五六千美元国家的水平。

因此,在笔者看来,中国并不缺乏科技资源和实现科技创新的能力,而是缺乏必要的制度激励与约束。要使科技创新真正植入经济机体之内,制度建设必须提到议事日程:首先,应当规范政府的财政投入和采购制度。除了对财政的科技投入进行硬指标约束外,政府财政每年应当列出专项资金指向对自主研发产品的购买,特别是在同类产品中优先考虑对新技术产品的采购;其次,设置严格的产业“技术壁垒”。明确规定行业内企业的技术投入指标以及产品的技术含量,迫使企业增加科技开发的投入,造就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第三,重构经济增长的评价制度。将技术对经济的作用程度和作用效果纳入经济增长的考核指标之中,为此应当建立起一个能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制定不同区域和行业的评价标准。

产业范式的更新

以市场换技术、用资源换资本是改革开放之初资本严重短缺的中国所作出的一种无奈选择。虽然这种大规模引进外资的方式造就了中国庞大制造业的生猛形象,但同时也将我们推到了国际产业链的最低端。这种结果的最大可能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主导能力被大大弱化,并势必陷入被他国裹挟和钳制的尴尬境地。而最可怕的是,我们会满足于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荣耀,自困于传统工业化发展思维,忽视新的国际产业链的形成及其进一步演变的新趋势,从而可能最终陷于自我边缘化的困境之中。

必须明确,基于知识革命发生和全球产业分工重组的国际产业链已经出现明确的升级趋势,即国际产业链中的上端知识产业和下端现代服务业成为强势产业并支配全球经济,加工制造业正在被次边缘化。美国政治学家理查德?罗斯克兰斯教授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作两类,一类是依靠制造业过日子的“体力国家”,一类是依靠研发、设计、营销过日子的“脑力国家”。不言而喻,“脑力国家”主导世界经济并支配“体力国家”已经成为大势。而值得玩味的是,最近韩国《朝鲜日报》提出,韩国要用“脑力”战胜中国的“体力”,用韩国的“头脑”指挥中国的“身躯”。无独有偶,印度人也提出,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印度要成为世界办公室。如此轻视性语言让我们似芒刺在背。

经济发展的核心篇2

引领经济的思想力量

对经典教条的顶礼膜拜,对他国模式的盲从跟风,30年前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几乎完全失去了自我,但贫穷的折磨和落后的煎熬又强烈地逼迫着中国作出自省与检讨。于是,一场颠覆传统的变革与维新运动从思想领域迸发而出。

以彻底抛弃“两个凡是”为要旨的第一次思想解放不仅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伟大命题,而且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明确回归。从此农村诞生了承包制的崭新经营方式,并被很快植入城市国有企业的机体之中。而在扬弃了承包制的基础上,国有企业完成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转身。

然而,改革进入到“深水”地带之后,思想观念的碰撞也许会更加激烈。围绕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选择和猜疑,围绕着姓“资”姓“社”的纠葛与追问,中国经济的前行脚步在上世纪80年代末悄然放慢,并出现了停滞三年的消沉局面。不进则退,不改则废。引领思想解放大潮的邓小平再一次来到中国经济的试验田——深圳。站在自己亲手圈点的经济特区之上,这位世纪老人发表的“南方谈话”廓清和赶跑了人们头脑中的所有困惑与迷茫。从此,市场经济的血液开始真正穿透和武装中国经济的身躯,并最终实现了与中国社会制度的对接。

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表面看来只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中资源配置方式的更换与进化,但实则是一次又一次思想观念的更迭与翻新。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观念创新所创造出的新模型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中基于要素或资本的模型,或者简单的技术的模型。资本和劳动模型的创新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可能随着资本或劳动的投入发生报酬递减,而观念创新的模型优势在于,经济增长会与观念创新成正比。的确,在思想观念不断刷新的力量推动下,中国经济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非常罕见的连续增长速度,而且跃上了全球经济舞台的耀眼行列。

中国还有多大的发展机遇?经济改革还有多大的价值空间?面对着无数个诸如此类的疑问与不解,我们听到了其背后“改革成功论”的声音,捕捉到了“改革疲劳症”的阴影。的确,论经济总量,虽然中国已经跃上了全球第四的位置,但若按人均gdp,我们还排在百名之后。更加值得深思的是,人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始终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民众所能得到的实惠并没有随着经济改革成就的彰显而放大;还值得我们思索的是,中国经济如今所遭遇的难题——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等许多民生话题却更加复杂而沉重。没有经典教条指路,没有成功模式可鉴。最终破解经济前行中的道道难题还是要向解放思想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法宝求经问道。

发展动力的切换

任何一次思想解放决不是悬于真空之中的意念泛滥,而是基于客观现实的观念创新。依此观察,本轮的思想再解放与前两次思想解放相比,就是要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从背离科学发展的思维元素中解放出来。

以大量消耗资源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为人诟病的话题,而且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使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能源危机”。资料表明,我国煤炭探明可利用储量目前只有2000亿吨,最多可使用80年。由于自身供给有限,到2020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都将达到55.8%~62.1%。特别是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被列入严重缺水国家。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遏制,未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受到巨大威胁。

严重透支生态环境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又一致命弊端。从现在看来,中国经济虽然不可能完全复制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为已经遭遇破坏的环境埋单不可避免。由中科院编纂的《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显示,与1995年相比,除北京、上海、山东3个省、直辖市外,全国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水平呈现下降态势,这表明我国的环境问题仍在不断加重。如果这种局面不能有效控制,未来可能频繁发生的河水污染、恶劣天气等都将直接破坏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

由此看来,中国经济必须进行发展动力的深刻切换,即彻底摒弃资源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思维,而转轨到依靠科技创新和内生型的成长方式上来。这是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思想实现真正解放的最重要特征。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无疑,作为经济成长最根本动力的科技创新是中国目前面临的“短板”。但这并不能否定中国科技资源和科技创新的比较优势。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我国已经建立大多数国家尚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生成。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虽然我国人均gdp只突破1000美元,但科技创新的综合指标已相当于人均gdp五六千美元国家的水平。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因此,在笔者看来,中国并不缺乏科技资源和实现科技创新的能力,而是缺乏必要的制度激励与约束。要使科技创新真正植入经济机体之内,制度建设必须提到议事日程:首先,应当规范政府的财政投入和采购制度。除了对财政的科技投入进行硬指标约束外,政府财政每年应当列出专项资金指向对自主研发产品的购买,特别是在同类产品中优先考虑对新技术产品的采购;其次,设置严格的产业“技术壁垒”。明确规定行业内企业的技术投入指标以及产品的技术含量,迫使企业增加科技开发的投入,造就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第三,重构经济增长的评价制度。将技术对经济的作用程度和作用效果纳入经济增长的考核指标之中,为此应当建立起一个能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以及制定不同区域和行业的评价标准。

产业范式的更新

以市场换技术、用资源换资本是改革开放之初资本严重短缺的中国所作出的一种无奈选择。虽然这种大规模引进外资的方式造就了中国庞大制造业的生猛形象,但同时也将我们推到了国际产业链的最低端。这种结果的最大可能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主导能力被大大弱化,并势必陷入被他国裹挟和钳制的尴尬境地。而最可怕的是,我们会满足于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荣耀,自困于传统工业化发展思维,忽视新的国际产业链的形成及其进一步演变的新趋势,从而可能最终陷于自我边缘化的困境之中。

必须明确,基于知识革命发生和全球产业分工重组的国际产业链已经出现明确的升级趋势,即国际产业链中的上端知识产业和下端现代服务业成为强势产业并支配全球经济,加工制造业正在被次边缘化。美国政治学家理查德·罗斯克兰斯教授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作两类,一类是依靠制造业过日子的“体力国家”,一类是依靠研发、设计、营销过日子的“脑力国家”。不言而喻,“脑力国家”主导世界经济并支配“体力国家”已经成为大势。而值得玩味的是,最近韩国《朝鲜日报》提出,韩国要用“脑力”战胜中国的“体力”,用韩国的“头脑”指挥中国的“身躯”。无独有偶,印度人也提出,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印度要成为世界办公室。如此轻视性语言让我们似芒刺在背。

经济发展的核心篇3

[关键词]价值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作者简介]陈淑琼,中山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广东 广州510275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007-05

中国的改革是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使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内生性的制度变迁轨迹。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从濒临崩溃的边缘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不仅促使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重新排列组合,而且催化深层次的价值观的嬗变。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对于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正面效应

改革开放促进思想解放,增强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它刷新了人们的精神面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以及其他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是当今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一)经济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夯实物质基础,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人们鲜有机会接受教育,更难说对社会精神文化有较大贡献。统治者重视道德教化,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护阶级统治。人们迫于生计,没有意识到现存道德的不合理性,即使少数有识之士抨击现实道德,但因缺乏相应的物质条件和民众基础而难以奏效。只有到了工业社会,生存问题得以解决,教育才开始普及,人的整体素质才得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有时间和精力投入精神生产和国家事务。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使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入人心,人们已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总体上支持改革,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有内在一致性

1 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契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目标。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逾越的阶段,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可以有效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国力,它与共同富裕的目标是统一的,生产力越提高,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越改善,就越接近共产主义目标,因此这种一致性是根本的。

2

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契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性。市场经济重视物质利益,物质追求是人生价值目标之一,以此为前提才可能有真正的精神生活和信仰,没有人愿意只追求精神价值而舍弃物质追求。过去的信仰者被教导说要关注精神生活,放弃现实的物质生活,专心期待来世的天堂生活。离开人的实际利益,一味强调信仰,使信仰虚幻化、虚伪化。近代以来人们的信仰趋于世俗化和现实化,这是历史的进步。

3 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符合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从所有制来看,共产主义社会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则,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它提倡的集体主义是实现全体公民主人翁地位和共同富裕的保证,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则赋予社会主义经济以竞争和活力,这也是对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运用。从分配制度来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分配的调控机制,按劳分配符合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的经济实现,符合市场经济的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则。

4 市场经济的职业道德规范吻合马克思主义信仰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境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规范促进社会公德的提高,绝大多数人都有双重角色。既是职场中人,又是社会中人。行业认同产生职业道德,社会认同产生社会公德,市场经济对道德修养的正面驱动始于职业道德。市场经济对人性恶的软约束引致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当利他行为为自身带来利益时,利他意识便逐渐超出个体自身被规范化、制度化,成为职业道德准则。当抛开行业特点,职业道德便有共同规范,如敬业诚信,这些规范超越职业范围上升为社会公德。在非职业交往中,功利色彩淡化。如在朋友之间、个人与公共场所之间等的交往中,虽然没有职业交往的敏感,但个人道德修养仍会影响他人利益和社会秩序,如随地吐痰污染公共环境,交通违章危害公共安全等等。细节不小,它折射入的社会公德素养,职业道德中的“利己”和“利他”意识推广到社会领域便成为“自爱”和“爱他”。社会交往中利害冲突的机率并不太高。正常情况下人们完全可以和睦相处。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健全,人们的公德意识必然由他律转化为自觉,道德认同也将由法律强制逐渐升华为道德自觉。

(三)经济全球化推动了道德进步

1 提高了道德主体的自由程度。全球化是指人类跨越民族和国家界限,超越制度和文化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交流、对话、协调和沟通的过程和趋势。对各国来说,空间已不再是一个障碍物――人们只需要短暂的一瞬就能克服它,开放使人们得以拓展交往空间,共享文明成果。对个人而言,有利于解除人与人之间依附关系,人们之间更加开放、平等、宽容,道德自由度扩大,自主选择成为道德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增强人们的道德主体性与道德选择能力。从国际来看,各国解决问题的立足点不只是本国利益,还有人类的共同难题,比如生态问题和能源危机,这就意味着道德适用范围的扩大。表明人类道德能动性增强。

2 有利于当代中国制度性道德建设。中国传统道德重视美德伦理,忽视集体性、公共性和制度性道德,人们的规则意识淡薄。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资源配置中的关系不局限于个人之间,也包括个人与组织、个人与国家乃至国家之间的关系。处理这些关系的出发点,不是善良情感而是组织利益。契约协调利益比个人德性更为有效,因而现代社会重视规则,要求建立以自由、平等、信用、契约为基础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在道德层面上,包括人格自由平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人权、公平竞争、依法守法的现代文明规范。随着开放的扩大,近年来国内对诚信公正的呼吁日盛,制度性道德也将备受关注。

二、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负面影响

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平并不完全正相关。改革开放带来社会情况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利益关系和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社会的变革引起思想文化领域的价值偏离。信仰迷茫、道德滑波令人堪忧,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新价值观仍未深入人心,容易导致行为失范、社会失序。

社会主义建设是全新的事业,也是复杂的过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对外开放的环境,国内外一些封建迷信、腐朽没落的东西会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即使在物质生活丰裕、科学文化繁荣的条件下,也难免会有些人陷入精神空虚甚至颓废状态。”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淡漠、利他主义感冷漠、社会公德水平下降,“见义勇为”、“维护公共利益”的传统美德褪色。

市场经济易于诱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宗教迷信的思想,从而削弱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马克思主义信仰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诱发个人主义思想,消解集体主义精神

经济体制转型诱发人们的价值观从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蜕变,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政治统帅一切”、“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成为行为准则,集体主义观念占绝对主导地位。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这种价值取向走向反面,将个人合理的利益追求视为错误加以批判,一味强调集体利益,改革开放后,集体主义观念受到冲击,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易于诱发个人主义思想,引致价值导向市场化,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本位,按市场要求塑造自己。计划经济年代的“公而忘私”、“无私奉献”被人遗弃。大而无当的“理想”、“信仰”再也激不起人们的豪情,反而使人疑虑惆怅,有些人追逐私利,甚至不惜损害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二)滋长宗教迷信思想,出现信仰多元化

中国当前的信仰多元化状况首先源于市场经济中的自由竞争和高度开放。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导致信仰自由,造成信仰迷失。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既是空间的开放,也是精神生活的开放、心态的开放。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加之信息技术走入寻常百姓家,民众信仰日益多元化。其次,体制转型难免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使之产生失落感,甚至出现伤感怀旧、忧虑郁闷等心理现象,这些人在现实中受挫,容易逃向现实之外,以宗教与迷信填补内心空虚。最后,市场经济的实用主义易于滋长迷信,迷信的流行与市场经济不无关系,因为迷信讲实用,迷信者想利用超自然的手段实现世俗目标,因此实用主义与迷信有内在联系,而市场经济则助长了实用主义。

(三)摧生多元利益格局,导致价值观多元化

经济市场化导致利益多元化。改革使人们的人生观变化具有多重表现与多样选择的新特点。社会上一些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相悖的言论时有所闻,有的公开鼓吹“全盘西化”,在政治上主张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在经济上主张私有化,在思想文化上主张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价值观上主张极端个人主义。有的歪曲党和人民的历史,煽动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有的不负责任,生产色情暴力、迷信颓废的文化作品。而西方敌对势力也加紧渗透,以民主、人权为幌子推销其价值观,利用宗教、民族问题挑起事端。

(四)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

1 道德相对主义的潜在威胁。中国经济纳入全球经济发展轨道使国人在接触国外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感受其精神文化。国际网络信息无孔不入,西方影视作品全面渗透,都将促使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多元化。古今中外的异质文化同台展现,隐匿其中的多元化道德标准使人们对同一评价对象产生相异乃至相反的评价结果,使人们道德观念模糊。具体表现为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迷乱,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

2 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带来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碰撞,相对于传统的封闭狭隘是一种进步,但发达国家倚仗经济优势,把西方价值观强加给发展中国家,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强势文化的冲击使固有的道德规范受到质疑和削弱,甚至被拒斥和否定。近年来中国社会个人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性解放等社会思潮的流行固然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与西方文化产品尤其是传播媒介的影响不无关系。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和传统美德在“接轨国际”的口号下逐渐被淡忘。

3 道德的社会控制力受到削弱。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更多地诉诸规则,人们逐步转向依赖外在的法律力量而忽略内在的道德力量。经济全球化意味着技术、信息等资源配置在全球自由流通,其中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对人的评价相对重视智力,道德标准被淡化,道德在整个社会控制体系中的地位弱化。面对全球竞争和生存的压力,人们往往会崇尚博弈甚至是一些零和的博弈。这使人们往往只重个人或企业的成功而轻道德上的高尚,这种生活取向容易导致虚无主义。

(五)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1 直接导致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西化的危险。改革开放使人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活跃了思想,但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也乘虚而入。西方价值观随着中国与西方全方位交往的加深,随着西方国家的“分化”、“西化”战略的文化渗透,逐渐影响中国人的价值选择。由于它具有隐蔽和迷惑性,容易为一些人所认同和接受,严重干扰和破坏新价值观的构建。全球化带来“民族和传统认同感的丧失,文化多样性的渐失,东西方文明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等世界性道德危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主导着全球的政治经济秩序,而且在思想文化上统治全球。他们通过文化商品的销售,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输,在全球推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一些有害的观念,如个人中心主义、享乐主义等的侵蚀,导致人们疏远淡忘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正如杜勒斯所言:“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2000年5月24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美国众议院说,我们向中国出口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我们真实的价值观。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全球化浪潮中处于弱势的中国,必须正确处理好外来文化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美德的关系,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体系。

2 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冲击。剧变使马克思主义遭受挫折,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喧嚣混杂,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真空。西方敌对势力用“过时论”攻击马列主义,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现在“只有学术价值”,有人叫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向我国渗透各种

“理论”。但很多理论是用理想化的尺度去评判和指责现实。有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付发展中国家的理论武器,有的极端地反传统、反民族,肆意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3 引起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将导致部分人对社会主义信念产生动摇,经济全球化使国外产品和技术大量涌入冲击我国的民族产业,一些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困难状态。分配不合理、就业不稳定和竞争压力剧增所带来的苦闷、空虚和压抑,短期内可能导致一些人的思想疑惑,甚至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因此必须实行权利与资源平等分配,治理腐败与垄断,防止财富过分集中的经济与社会政策。

4 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冲击。西方敌对势力用“西方民主”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们看不到西方国家多党轮流执政、首脑频繁更替的积弊,竭力贩卖“西方民主”,他们不谈腐败的全球性特点与中国发展的特定背景,说什么腐败现象是“中共的结果”,是“极权的伴生物”等等,幻想“打破经济壁垒的同时,摧毁政治铁幕”,妄图让中国共产党退出领导地位。

三、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价值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引起价值观的多元化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必然引起价值观的多元化。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领导体制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思想强调“革命化”,领袖话语是唯一的价值标准,“革命”是唯一的价值取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是唯一的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已由单一走向多元,如在价值标准上,有“唯书”,有“唯上”,有“唯实”,有“跟着感觉走”,有跟着“时髦”走等,有的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有的以小团体利益为标准,有的以个人利益为标准,在价值取向上,有重钱、有重义、有重享乐、有重事业、有重原则、有重“关系”、有重理想、有重现实等。多元化的价值观既给人们多种选择,但也容易导致人们的无所适从。

(二)新旧价值观的冲突导致道德失范

中国传统道德以“人性善”的乐观人伦为基础,而市场经济是以“人性恶”的悲观人伦为基础。传统道德强调为国家、为集体的整体主义观念,忽视个人利益的合理存在,这极易使这种为“大家”的思想在市场环境中变为空洞的要求。使“极端理想主义”、“个人崇拜”和“伪理想”发挥到极致,瓦解了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原有支配人们行为的政治色彩浓厚的道德观念处于失衡失调的状态。社会转轨时期,旧的道德观念已不适用但仍有影响力,新的道德体系还未建立,道德教育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市场伦理讲求利益导向、公平竞争、效益优先;道德伦理祟尚奉献和利他,两个领域不同伦理原则的冲突使人们在道德价值选择时产生困惑。

(三)经济全球化带来西方价值观的双重影响

国际文化交流拓展人们的视野,使人们以厚德载物精神去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多元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和“全盘西化”图谋,使一些人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人生信仰多元化、人生目的庸俗化。面对西方价值观的双重影响,有些人在价值观方面产生了困惑和矛盾。

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影响的应对策略

消除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价值的负面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方方面面。我们要把改革开放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把“立”与“破”的关系统一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的实践之中。

(一)引导人们树立主导的价值观

要消除价值观多元化引起的价值观困惑,必须确立一套先进的主导价值观,使人们不再无所适从。这个价值观体系应该是主导性和多元性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既要合理利用传统价值资源,如整体本位、义利统一、诚信等,又要借鉴西方价值观的合理成分,如功利主义和人道主义等的可取成分,用开放的态度批判地吸收各种外来价值观,建设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全球眼光的价值观体系,这一主导价值观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以“五爱”为主要内容。在倡导新时期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同时,注重对人生价值取向的错误倾向的匡正和教育,使人们的人生价值观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二)引导人们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目标

崇高的价值追求是人奋发向上的驱动力,是抵挡诱惑的防火墙。没有崇高的价值目标必然导致信念动摇、理想迷失、精神颓废、道德滑坡。这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人生最高价值信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人生最高价值理想,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人生最高价值精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人生最高价值尺度,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最高价值追求。

(三)引导人们坚持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

价值判断关系到人的价值追求、是非观念和行为方式。面对深层次的利益调整,面对众说纷坛的思想流派,没有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就会良莠不分、是非不辨。因此我们在坚持以“三个有利于”判断改革开放的同时,坚持以“是否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否有利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否有利于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是否有利于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提高价值鉴别能力。

(四)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价值实现途径

价值实现是人们的普遍追求。在实践中要理顺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的关系,理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理顺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关系,理顺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的关系,使之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实现人生价值,没有捷径可走,不能投机取巧。有些人靠出卖人格国格谋取私利,那是人生价值的畸变。我们要把个人理想融于共同理想之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五)引导人们遵从刚性的价值行为规范

面对价值追求的多元、道德观念的差异、行为方式的多样,我们要引导人们制定切实管用的人生准则和行为规范,并转化为自觉行为,努力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执著追求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忠实传承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带头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尹继佐,新情况・新变化・新思考――学习同志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n].文汇报,2000-03-08.

[2]高长江,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J].青海社会科学,2000,(2).

[3]吴燕,刘进,等,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给德育带来的挑战及其教育应对策略――青少年道德教育论坛讨论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2,(2).

[4]秦红岭,全球化・普遍伦理・现代道德教育[J].社会科学,2001,(11).

经济发展的核心篇4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路径

[Doi]10.13939/ki.zgsc.2015.42.209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之下,我国提出了一路一带发展战略规划,希望能够将一路一带打造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随着我国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教育消费需求旺盛,从而推动了教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教育产业因此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要想获得稳定的发展,必须要不遗余力地推动教育产业发展,注意诊断分析教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正视教育产业发展的阻力以及困难,把握好教育产业发展方向,从而推动教育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1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的作用以及发展机遇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是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将会给该地区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1.1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的作用

教育产业的发展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产业发展等于是给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教育产业本身带动性强,教育产业的发展将会带来相关产业的繁荣。例如,学生的消费支出会带来商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产业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作用在于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当今地区经济发展中,高素质人才的作用比较突出,通过教育产业的大力发展,源源不断的给地区发展输送人才,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更好发展。

1.2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机遇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历史机遇,把握好这些机遇将会给教育产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首先就是政策机遇,为了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教育产业方面,优惠政策给予了这一产业很大的支持,因此政策利好对于教育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其次就是需求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人才需求,这对于教育产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促进,需求创造供给,在人才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教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最后就是文化交流机遇,丝绸之路沿线数十个国家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拓展了教育产业的领域,留学教育成为了教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2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面临很多的机遇,但是与此同时该地区教育产业发展也存在很多亟待破解的问题,本文将这些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具体阐述如下:

2.1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典型城市教育产业发展问题分析――以乌鲁木齐为例

乌鲁木齐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节点城市,该市在教育产业发展方面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首先就是该市教育产业的规模比较小,教育产业占城市GDp的比重很低,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尽管这几年相比以往教育产业的增速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但这种增速很大程度上因为教育产业本身规模基数较小。其次就是教育产业的发展质量不是很理想,相比西安、兰州等地区教育质量来说,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教育产业的质量是这一产业发展的基础,该地区教育产业的粗放发展势必会严重透支教育产业未来的发展。最后就是乌鲁木齐教育产业发展中,职业教育以及社会培训比较薄弱,教育产业的发展活力不足,结构不是很合理,从而阻碍了教育产业的发展。

2.2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还包括教育投入有限、产业基础薄弱、社会投资乏力以及教育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了教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教育投入有限。教育投入有限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于持续不断的投入,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投入有限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地方政府对于教育产业发展重视不足,教育产业不是地区优先发展的产业,因此投入比较少,这影响到了教育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政府财政实力有限,在教育产业投入方面有心无力,投入远远满足不了教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教育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教育产业的发展需要硬件以及软件层面的坚实支撑,产业基础的薄弱限制了教育产业的发展。从硬件层面来看,很多核心区在土地、交通等方面不符合教育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软件层面来看,不少核心区在政策支持方面、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不足。

第三,社会资本投资热情不高。尽管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政府是主要的教育投入承担者,但是教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本投入,教育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良好,但是投资收益率不是很理想,加上投资回收期比较长,政府对于社会资本进入教育产业的限制,从而影响到了教育产业的发展。

第四,教育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观察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的结构,发现既有的教育产业结构不是很合理,具体来说就是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教育培训比例较小、民办教育落后,这种教育产业结构本身不是很健康,从长远来看,会扼杀教育产业的发展活力。

3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路径

本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路径阐述方面广泛汲取了西安这一典型城市教育产业的发展经验,试图归纳出来具有普遍适用性教育产业发展路径,以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的发展带来必要的指导。

3.1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在教育产业发展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根据教育产业发展的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教育产业的发展整体规划,积极克服财政困难,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做足教育产业发展预算。政府在教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破除教育产业发展硬件层面的制约,举例而言,西安教育产业发展方面,就由政府划拨土地,投资建设多个教育园区,这些教育园区成为了地区教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以及纽带,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产业的蓬勃发展。

3.2激发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方面需要注意破除社会资本进入这一行业的壁垒以及瓶颈,充分激发社会资本进入这一行业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推动教育产业的发展。举例而言,在促进社会资本进入教育产业方面,西安市就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在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方面给予很多支持,使得社会资本进入教育产业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好的激发。

3.3优化教育产业结构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方面需要注意教育产业结构的优化,这些地区要注意对教育产业发展方向进行较好的把握,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来进行教育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在职培训等。举例而言,西安教育产业结构中,职业教育发展比较突出,产业结构相对合理,这为教育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综上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同时还拥有各种历史机遇,考虑到教育产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中重要拉动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政府要充分意识到教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将教育产业发展纳入优先发展产业的序列,加大财政、政策支持,优化调整教育产业结构,从而推动教育产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明,李皓天.论发展教育产业的误区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3(15).

经济发展的核心篇5

中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后,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应对和突破当前资源与环境的限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正待破解的难题。

对此,需要明确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才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和正讨论的经济或产业本身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是一个悖论——自己不能推动自己。

那么,又是什么呢?

困境与出路——重温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和《学无止境》

1968年4月,欧洲10个国家的大约30名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计划专家,在意大利罗马林奇科学院召开会议,探讨什么是全球性问题和如何开展全球性问题研究。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就由此诞生了。

他们发现,全球发展的危机和困境来自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因为全球系统中的五个因子是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的,人口、经济是按照指数方式发展的,属于无限制的系统;而人口、经济所依赖的粮食、资源和环境却是按照算术方式发展的,属于有限制的系统。这样,人口爆炸、经济失控,必然会引发和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就会进一步限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

(1)保守的节流策略。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了其首部应对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LimitstoGrowth),认为采用“均衡发展”策略是应对和缓解当前和近期全球危机和困境的有效办法。这一策略目前已得到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和遵从。这就是我们当前绿色发展、节约发展、均衡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经济与社会发展理念的由来。

在实施多年以后,人们发现这一策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困境问题,要达到“均衡发展”的理想状态还遥遥无期,而资源承载极限却已日渐逼近。这是因为,时至今日,全球仍有近半数的地区和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迫切要求发展,发展仍是全球经济和社会的主旋律之一;全球人口数量已突破了70亿大关,人口增长的势头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相反,不可再生的人类生存和发展资源,如石油、煤炭、土地、水源、森林、空气等却在急剧地减少和被污染。

由此可见,“均衡发展”只可能延缓人类发展极限和生存危机的到来,而并不能根本解决这一难题。

(2)开放的开源策略。时隔七年,罗马俱乐部于1979年推出了深入应对“增长极限”的又一研究报告《学无止境》,指出采用“创新性学习”策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永续发展的问题。

一方面,通过创新性学习,人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激发,人类将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快、更好、更大量地将地球上各种隐物质、隐能源转化为显物质、显能源,以应对和解决人类发展的资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困境。同时,创新性学习也不断为节约、绿色、环保、可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促使其更科学有效地运作、实施和推进。

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性学习,人类探索宇宙、开发太空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探索太空,踏足宇宙,开发宇宙资源,甚至移居外星球,不再是人类的臆想和神话。

人类的文明史仅有数千年,人类的工业化史也仅有二百余年,而人类信息化史才几十年,在这短暂的时光中,我们人类渡过了多少危机和挑战?创造了多少骄人的奇迹?靠的是什么?靠的正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人类智慧!

《学无止境》强调:“……消除人类差距的任何办法和对人类未来的任何保证,都不能在其他地方而只能在我们自身中找到。我们大家所需要的,是学会如何激发我们那处于睡眠状态的潜力,并且在今后有目的地、明智地利用这种潜力。”而激发“我们那处于睡眠状态的潜力”并且“有目的、明智地利用”的唯一手段,正是教育及学习。更确切地说,是面向未来和面向实践的“创新性学习”。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危机和困境都将是致命的,没有或很难再有挽救的机会,所以只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就只能依靠人类面对未来的创新性学习,即全面培养和激发人类的创新能力,从而走在危机和困境的前面。而这才是使我们人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制胜之道。

这也是我国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法宝。

素质教育——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教育,向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教育转型成为必然的趋势和结果。但这一转型过程,却充满荆棘和坎坷,中国教育与全球教育一样处于“旧路已到尽头,新路正待开辟”的尴尬状态。

(一)素质教育的实施及困境

为了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使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和升级,我国政府实施了两项重大的教育改革工程。

1.2000年: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提出“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从2000年开始,我国实施了“校校通”、“农远工程”、“班班通”,2010年又开始了“生生通(电子书包)”等教育信息化系列推进项目。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装备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教学应用研究和实践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各种教育门户网站、教学资源、教育应用平台和工具,以及大屏投影仪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接踵而至。但在一阵阵的热闹喧嚣过后,留下的多是一片狼藉和荒凉。巨额投资的各种设备并没有在日常教学中发挥人们期待的作用。“校校通”成了“校校痛”,“班班通”成了“班班闲”,“电子书包”成了“误学书包”。如何突破信息化教学应用瓶颈,充分发挥其革新传统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否继续和深入发展的关键。

2.2001年: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只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革新,素质教育肯定不可能实施起来,因为同样重要的还有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更新。与之相配套,2001年国家开始启动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新课改”推行了十多年,是中国教育数千年来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从根本上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新教育观念,初步构建了“以课程为中心”的现代课程体系,大力推行和实施了以面向未来的“探究学习”为主的新教学模式。

但由于传统教育的强大惯性和没有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加上自身缺乏一套全面、深入、细致、针对一线学科教师的实施指导体系,致使“新课改”的很多要求和措施都流于形式,而未能对传统教学带来真正改变。所以,现在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二)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道、术、器”的协调与融合

当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信息化收效甚微、“新课改”流于形式等问题的根源,是三者之间,各自为阵,缺乏相互协作和支撑。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旗帜,指引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也确定了教育改革所采用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发展路径等。这是中国教育改革之“道”。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主体实施体系,是中国教育改革之“术”。教育信息化,则是承载素质教育之魂,实施“新课改”之术的载体和工具,即“器”。

现在,中国教育现代化改革虽布局科学,但三者协调配合不力,特别是教育信息化与“新课改”两者各行其是、严重脱节。这是造成当前教育改革乏力的根本原因。

对此,《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之一,便是“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可谓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但三者如何融合,特别是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新课改”的深度融合,又成为了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难题。

“电子书包”——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点

为什么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又怎样才能实现二者的“全面深度融合”呢?

(一)实施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也是教育现代化的环境基础。

1.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技术基础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水平实施个性化教育,使人人都能成才,这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教育理想。这在以工业化模式为基础的传统教育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望,但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教育中,却能成为当然的现实。为什么呢?

我们先想一想,知识是什么?知识其实就是一组有主题、结构化的信息。学习又是什么?学习就是对知识进行内化(同化、顺应)和外化(练习、问题解决),并最终活化(形成新认知)的过程。而处理这一知识(信息)内化、外化及活化的最佳技术手段就是信息技术。

第一,知识表达的多媒体化,能让学生直观、细致,甚至真切地感受和认知知识。第二,知识学习的交互化,学生既可以与教师、同伴互动,也可以与外部社会互动,甚至可以参与到知识情境之中直接与知识主体进行互动。第三,有很多学科探究学习工具,如几何画板、Google地球等能够支持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直观、真切、全面、准确、深入的探究。第四,教学资源的无限复制和覆盖。传统教学教师只能面向几十位学生,现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一位教师的教学情境瞬间即可以送达无数学生的面前。

这些技术,都是传统教学技术所不可能实现的,其效果也是传统教学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2.实现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环境基础

教育信息化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佳教学环境基础。因为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之中,教师能够实现和达到透明掌控学生学习状况,即时反应学习需求和反馈学习结果,精准抓住学习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教学,智能分析学生状态、状况,并提出最优的教学和学习方案。这将极大地减少教学时间和精力,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基础之上,就可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即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特长、水平和缺陷有针对性地实施量身定做的教学,从而将这位学生的智慧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实现其个人能力和人生成就的最大化。

这样的信息化环境,更是传统教学环境所无法想象和比拟的。

(二)“电子书包”应用成功的基本条件

继“校校通”、“班班通”后,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以“电子书包”为核心的教学应用阶段。作为全球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巅峰对决场,“电子书包”的成败,决定着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达成“电子书包”大量减轻教学负担、大幅提升教学质量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完成产品技术和管理体制的两大创新。

1.技术创新:产品实现“道术器合一”

“电子书包”是一个融基础硬件(平板、笔记本等)、教学系统软件和教学应用服务(教师培训、教学指导、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整体教学解决方案,不能只有其形,而无其神,也不能只有其理,而缺其法。这就需要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完成道、术、器的全面革新。

其一,道之变。道即教学原理,应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变为现代的“学生中心”。扭转当前“教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的恶性教学生态,构建“学生如何学,教师就如何教”的良性教学生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学生的接受力和学习力为教学基础,将学习目标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水平的学习任务,支持和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地达成学习的新型教学理念。

要实现“教适应学”,需要从外部构建支撑“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成功达成学习任务”的“自能学习”技术环境;同时,还需要构建由任务驱动的“要我学”向由兴趣驱动的“我要学”转化的“成功学习”动力环境。

其二,术之变。术即教学模式,当由传统“师传生受”,变革为“五环四步”。

单元五环节教学:要做到“懂的不学,会的不练”。对于学生已懂(明白/明了)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再组织重复学习或重点学习;对于学生已经掌握(会)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不再组织重复练习或重点练习。这样,一方面尽量减少学生学习时间的无效和浪费,同时尽量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导向对其具有挑战性和学习意义的学习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课堂四步骤教学:要做到“教其不懂,导其疑难”。对于教师,在课堂(课节)教学中则要求做到:明确每个层次(类别)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状况,针对学生可能或确实不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同时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和已经存在的学习疑惑、困难之处进行指导、辅导、督导和疏导。

这样有的放矢,才能实现在教与学过程中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其三,器之变。器即教学平台,当由传统的“粉笔黑板”,变革为“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业务方面,支持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课程制作、教学实施,结果分析等;教学管理方面,有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学习监控、网络监管、教学档案等;教学工具方面,有课件制作工具、学科工具等。一句话,教学系统必须全面体现“教适应学”教学思想和全面支持“五环四步”教学模式。

教学之道、教学之术、教学之器,三位一体,构成了“电子书包”成功实施的技术基础。

2.体制创新:简政放权,学校主体

当前中小学“电子书包”等设备的采购权,完全操控在主管教育的政府官员和教育行政部门手中,而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根本无权过问。这就造成了“购者不管用,用者无权购”的怪现象,严重背离了“应用主导”法则。这一管理缺陷,也严重背离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阻碍包括“电子书包”应用在内的教育技术创新,制约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及“电子书包”应用项目的健康发展。

因而,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部分,破解“电子书包”应用的另一迫切需要就是“简政放权”,即宏观的区域布局与政策,由政府和教育部门主管和规划,而具体的选择与执行,则应放手由学校和教师自主决定和实施。这也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的改革要求。

只有实施“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管理体制,赋予学校办学的选择、决策、决定权,以及相应的人权、事权、财权,作为责任与利益主体,校长及教师自然会积极主动地探究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选择最有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他们在教学中才可能愿用、可用、能用、乐用,最终才可能得到人们期望的效能和效果。

核心动力——源自于教育思想、方式、手段的全面现代化

宋代大诗人陆游总结了作诗的窍门: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探寻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一样,不能就经济论经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曾明确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可谓一语道破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天机”。

经济发展的核心篇6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要]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出发,企业应实施动态管理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企业内部进行重构和管理,从而保证企业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其满足现代企业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动态管理通常可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涉及企业管理中的技术革新、人资管理和经营策略分析等。文章从动态管理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经济学;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02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获得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使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主要集中在新技术的应用、合理的人员管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和企业优质服务体系的构建。动态管理兼顾企业内部和外部,以实现技术的创新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为前提。总之,企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这要求企业实施动态管理策略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1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

1.1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内涵

目前,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分析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上讲,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循环管理的模式促进其核心竞争力与环境发展相适应。而从广义上讲,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多变的市场经济而采取的一系列涉及技术、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等实施的手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供应商、经销商、股东、客户的协调和管理都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其技术是否具有现代化特征、资源分配是否合理都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影响了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企业要依据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策略的调整,对其实施合理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完整的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包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定、培育、运用和评价四个阶段,做好每个阶段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1.2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必要性

目前,企业正在逐渐实施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客户的认同程度,因此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客户评价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实施这一竞争力的动态管理要求企业善于发现客户需求的变化。动态管理模式下,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发展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战略实施具有必然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市场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这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人力资源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更是加大了其冲击力度,容易导致资源跨国流动而造成企业发展处于停滞。因此为了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应实施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

二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企业应对政府策略等宏观环境变化的基本策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政府的宏观政策,以免与政府策略背道而驰,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实施动态管理是企业硬性指标的重要手段。

三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企业适应行业技术革新的策略,技术革新是企业在发展中时刻关注的问题,企业要始终处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前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做到这一点,要求企业始终坚持采用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

四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能够使企业准确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的调整,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模式和服务体系,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包括分析企业的外部经营和内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只有企业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才能促进其持久的发展。经济学中常用的函数关系式包括: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内部管理能力m和外部管理能力R关系式等。基于此我们将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分析如下。

首先,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企业应从产品价格、数量等方面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实现自身价值。市场经济发展一致性程度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大小。

其次,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企业在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洞察力、组织管理能力。

最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知识性和系统性。其知识性体现在只有符合市场价值观的创新模式才能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选择对象,以此制定的发展战略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其系统性与企业自身的系统性相吻合。以能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各种资源之间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只有各个要素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3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的现实途径

3.1采用灵活的战略发展模式,培育企业核心市场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企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因此,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并采取灵活的战略发展模式,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以此培育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确保企业在某一领域的地位,并逐渐扩展核心领域,为其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3.2规范企业组织管理体系,营造企业核心机制

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使其自身的组织结构保持一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实施动态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制定和调整其组织管理规范。切忌单一依靠经验解决问题的方式,企业应进行适当的培训,时刻处于学习状态,了解市场经济的变化。总之,要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机制的构建十分必要,企业应规范自身的组织管理结构,时刻关注市场经济变化,建立有利于其经营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3.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核心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发展所奉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发展宗旨等。正确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另外,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从我国成功企业发展的途径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优秀的员工培育方法依赖于企业文化的树立。缺少必要的核心文化,企业的发展也将陷于尴尬境地。

4结论

实践证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其是否能够依据客户的需求构建正确的发展战略。而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具有多变性。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企业管理能力包括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方面,无论是资源分配、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都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应将主要竞争力集中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当然,市场经济具有多变性,企业发展也随时处于变化之中。企业应始终按照市场发展的规则,进行正确的外部协调和内部管理,使企业处于动态发展环境下,解决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组织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武.从管理经济学的视角看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集体经济,2010(9).

经济发展的核心篇7

摘要: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态势及机制,对区域开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和优化乃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在区域经济研究中仍是一个有待深化的领域,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分散,没有形成逻辑严密的结构体系,规范分析和定量分析不足。深化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需要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空间分异,经济空间组织形式,要素禀赋,经济活动主体,经济空间客体,分工专业化,制度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空间经济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经济增长发生于空间,它要受到空间经济的影响,并反馈于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过程可理解为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过程,区域经济增长不仅伴随着产业结构而变化,而且也必然同时发生经济空间上的分异。探索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规律,可以为区域开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本文拟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揭示其发展脉络和主要进展,以期为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一、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研究纵观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相关研究成果,目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研究的内容涉及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两个方面。(一)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中,最先引起学者兴趣的是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现象的观察,进而是对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变化过程的探究。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经济空间组织形式。一种或若干种经济空间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空间内的分化,展现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所总结的或提到的经济空间组织形式主要有7种,即核心一边缘结构、多核心一边缘结构、网络结构、点一轴结构、双核结构、点一轴一面结构和板块结构,其中前3种是国外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后4种是国内学者的首创。perroux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阐述了区域经济空间的核心一边缘结构。这一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发端于一个(些)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向扩散,区域经济空间呈现核心一边缘分异。Friedman的核心一边缘理论不仅指出了区域经济空间的两种组织形式,即核心一边缘结构和多核心一边缘结构,而且阐明了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由核心一边缘结构向多核心一边缘结构演变的过程。较多的实证研究验证,在北美、欧洲及亚洲等地区存在多核心一边缘结构。mc-millan指出,1990年美国62个大都市中,有48个拥有次核心,其中,纽约和洛杉矶分别有38和46个次核心。tuan和Linda基于1998年我国广东地区电子产业数据的分析认为,深圳、广州、惠州和汕头是香港的几个次核心城市,该多核心一边缘结构的发展与FDi对核心外流和公司重新选址密切相关。Hewings等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网络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它以其特有的连通性,通过有组织的连接模式有效地组织和连接节点。陆大道提出的“点一轴”理论阐明了区域经济空间的点一轴结构。该理论认为,社会经济运行客体大都在点上聚集,并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以不同等级的“点一轴”系统为标志。陆玉麒指出,双核结构是指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核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它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和沿江地区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中;从机理上考察,它导源于港口城市与核心城市的空间组合,由于兼顾了区域核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从而可以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涂人猛(1994)基于流域空间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点一轴一圈(面)”结构,认为河流具有多种优点,这吸引了工业向河流沿线靠拢,促进核心城市的发展,然后依托沿河城市这些“点”,借助沿河线这个“轴”,辐射整个流域经济的“面”,从而形成“点一轴一圈(面)”的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姚士谋和王成新提出了区域板块这一有别于行政区的区域概念,他们界定了区域板块的地域特

经济发展的核心篇8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6-0073-02

1引言

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群或都市圈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长江三角洲经济群作为中国的“金三角”,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在推动长三角大都市圈的整体发展中意义重大。

2核心城市在大城市经济群发展中的作用

核心城市作为城市群的中心,在城市群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国内外对核心城市的大量研究表明,核心城市对于城市群经济的发展主要有集聚和辐射作用、示范作用。

2.1核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

城市的集聚效应是指城市因引力作用而导致社会要素和经济要素向城市高度集聚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城市能量的累积效应;辐射效应则是指城市达到一定能量之后各类社会要素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区扩散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城市能量的溢出效应。在大都市圈中,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经济实力存在差异,作用力大小有异,而中心城市的规模等级最大,因而其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就必然是最强的。

城市群是一个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中心城市依靠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与周边城市和地区密切联系,并聚集人才流、资本流和信息流。在开放竞争的条件下,核心城市广泛地参与区域经济分工,成为区域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核心城市可以扩充城市群的中间地带,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并非只形成一个商业中心区,而会出现多个商业中心。其中一个主要商业区为城市的核心,其余为次核心。这些中心不断地成长以及发挥带动的作用,直到城市的中间地带完全被扩充为止。而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新的极核中心又会产生。城市地域集聚与扩散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通常是复核心结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强度,必然形成规模扩张和空间集聚,核心城市成为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2.2核心城市的示范作用

核心城市的示范功能是以经济区域为依托,影响和带动经济联系紧密、专业协作发达的周边若干中小城市和众多的城镇。核心城市经济实力雄厚,是创新示范体系的增长极和动力源。通过要素集聚与扩散,增强横向经济联系和合作,领导和带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通过与周边区域的联合,在经济、产业、机制创新管理等方面发挥核心城市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以核心城市为重要试验田和示范基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支撑、带动、传承与示范作用,对整个区域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3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地位

按照不同的划分方法,长三角城市群的实力划分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比较常见的划分标准是根据GDp指标和城市人口情况进行划分。如果按照GDp指标来评价长三角城市发展竞争力,则长三角16城市上海的核心地位明显突出;如果按照城市人口指标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等级划分的依据,上海也无疑是龙头(见图1)。

无论是哪种划分方式,上海都是长三角不容置疑的核心城市。而该地区的苏州、杭州、无锡、南京、宁波五个城市,主要经济指标仅次于上海,又明显高于区域内其他城市,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辐射作用,是长三角的次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分布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两翼,对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同样重要。

4上海与长三角经济群内其他城市的空间关系

目前上海与长三角经济圈内城市的空间关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相对于上海来说,属于“核心层”的城市,如苏州、嘉兴等,它们处于距离上海100km的半径之内、具有高速交通网络联系,上海可以对它们起到较好的直接经济产业、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的带动效益。二是相对于上海来说,属于“紧密层”的城市,它们距离上海200km左右的半径范围、但因为有自然地形的隔断,需要进一步改善交通关系来实现上海对它们的带动效应。三是相对于上海来说,属于“层”的城市,如扬州、泰州等。它们距离上海大约300km左右的半径范围、目前尚缺乏1h通勤条件,则需要发展高速城际铁路或通过次级中心城市(如南京、杭州等)间接地利用上海的发展优势,来带动本地区快速的发展(见图2)。

5发挥上海作为核心城市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集聚扩散扩用

5.1上海推进长三角经济群区域交通一体化

利用上海发达的城市交通网络构建以上海为中心的3h交通圈。上海的公共汽车线路数量有1000多条,拥有全国最长里程的轨道交通系统共十三条,营业里程400余km,在长三角的交通枢纽地位不可撼动。目前,上海正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与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地区的联结,通过轨道交通建设进一步缩短上海到苏州、嘉兴的距离,通过杭州湾大通道和沪崇苏大通道接通北边的南通与南边的宁波,通过高速铁路建设进一步缩短上海到南京和杭州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增设铁路站点,让更多的生产要素向铁路沿线集中,有效推动长三角区域城镇化的进程。除了铁路建设外,上海还利用交通进行城市对接,进一步增加线网密度,完善城际铁路网络规划,通过城际铁路和市内轨道交通的替代、兼用、互补实现网络的紧密“融合”,有效整合线网布局。除了轨道交通和公路交通,借助并充分发挥以上海作龙头的沿江分布的长江港口群的联合优势,以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作为纽带和辐射带,以沿岸的大中型城市为中心,通过它们各自的扩散作用和吸引作用,构建沿江经济走廊,既能充分发挥上海龙头城市的带动作用,也更有力地刺激了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上海为核心的区域交通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对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5.2上海推进长三角经济群区域经济一体化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核心城市,上海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它完全有能力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在今后的发展中把自己建设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上海的龙头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努力打造一批现化服务业集聚区,加快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提高为长三角地区服务的能力。

二是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三是特别关注对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联合苏浙的高新技术力量,突破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同时,努力发挥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和新技术改造示范基地。

四是在上海崛起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同时,不断扩大上海金融业的辐射半径和辐射能量,为长三角的发展融通资金,并且为长三角地区的商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拓宽流通渠道,使上海尽快成为资金集散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

五是在产业分工方面,加快上海大都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推动长江三角洲大都市的产业分工和合作布局。上海的产业以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商务以及高科技为主,部分工业转移给江苏和浙江,以带动苏浙地区,发展各自有特色的产业,形成梯度分工、战略合作、各展所长的局面。

5.3上海推进长三角经济群区域旅游一体化

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城际铁路的通达必将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以上海的交通建设为引擎的区域交通联运网络的构建为长三角陆上黄金通道的形成打下扎实基础,促进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网络的全面对接,打通了长三角各城市旅游通道。

上海的都市时尚旅游资源和海派文化,江苏园林文化和历史人文,浙江的“山水旅游”,是长三角形成旅游共同市场的资源基础。此外,旅游空间上的延续性以及区域文化内涵上的相对一致性也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引领,在政府的监督和协调之下,通过产业内部的交流合作,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达到旅游要素(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产品、人力资源、技术等)在区域内的自由流通,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状态,进而实现长三角经济群区域内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经济发展的核心篇9

我国社会主义旨在追求更广大群体的利益,使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基础,其一,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法律和制度中,决定着市场经济建设的目标,也通过法律权威和制度规范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其二,我国市场经济虽然可以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但是其主体仍以维护自身利益为主,其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存在一些差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完全相符合的,也存在着正相关与负相关的波动[1]。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市场经济相背离也具有一定的逻辑基础,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而市场经济又决定了市场主体利益的价值追求,所以在客观上来说,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具有半径差异。

2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离

2.1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负面性。例如:我国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极大程度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在效率提高的同时会产生一些社会公平问题。此外,实行部分人先富的政策会加大社会收入差距,并且使差距逐渐扩大,从而导致社会中一些群体产生不满情绪,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因而导致价值取向混乱。在现阶段,我国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社会道德水准多数情况下被扭曲,使社会沦为金钱的社会,例如:老人摔倒,而群众到底应不应该扶起的问题引人关注和发人深省。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严重的冲击作用。

2.2工农阶层群众对其主体地位有虚化感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的人民民主的国家,所以以工农阶层的群众为主体,保障这些群众的基本利益和权益,进而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然而,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使群众对自身主体地位感觉到越来越虚化:首先,我国工人队伍壮大的速度十分迅速,我国实现充分保障每一个工人权益和利益的难度较大;其次,我国工农阶层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业者数量迅速增多,给我国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最后,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各种职业角色都在发生转换,没有所谓的“铁饭碗”,而更多的企业会选择实行合同制,进而导致工人阶层的许多人面临下岗失业等问题。正是由于我国工人阶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使越来越多的工人感觉到自身主体地位的虚化。

2.3群众对社会的不公平感与日俱增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人民的幸福指数与市场经济越来越背离。首先,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较大,穷人一贫如洗,富人腰缠万贯,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显著。其次,我国多数官员的腐败不利于民生,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社会矛盾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加剧,更多群众的不公平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国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生了严重的背离,不利于我国的发展。

3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

3.1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相融性首先,二者都以社会生产力为基础,以促进国家发展和进步为目的。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为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二者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其次,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联系。

3.2大众实现合理回报率对二者融合起关键作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我国经济的两级分化。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用法律权威和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市场经济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目前,我国多数群众对社会的贡献与回报呈正比例,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维护社会的稳定秩序,从而大众的合理回报率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的关键[2]。

3.3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化我国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容易产生意识形态化,而市场经济的各种矛盾也相继伴生,因此,要想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化,需要有效地消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其一,需要遵循矛盾中蕴含的规律,掌握并利用其自然规律以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其二,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融合。

4结论

经济发展的核心篇10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9日

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指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企业所拥有的一种基于独特知识技术积累的竞争能力。所谓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是企业长期处于稳定竞争优势地位的基础,所以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一、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在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企业的生存环境也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繁杂的环境下,企业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以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制定策略、进行决策的出发点。企业在制定策略和决策时,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必须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相符合,因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空间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发展的目标定得过低,就会导致企业的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不能充分地发挥出其效力,进而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全面发展。但是如果目标定的过高,会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所下降,一样会造成企业的困顿。因此,企业制定发展策略、进行决策时,要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

(二)有助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形成的,能够有效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得其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整合了企业的整体资源,进行自主创新发展,增强企业的生命力,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从而保证企业快速发展。

(三)有利于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不过是获取利润,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通过吸收创新技术、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降低成本,然后在消费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说只有积极构建核心竞争力,提高综合实力,企业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全面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

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强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这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一)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的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力量源泉,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技术,并具备技术创新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依靠的是企业的技术人员和信息设施设备等内在潜力。因此,企业必须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建立健全的技术研发中心,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还有应该建立专门的技术团队,团队成员既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知识和能力,又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有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发展终究最离不开的就是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资源竞争。企业应该给员工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健全的规范制度和奖励机制,督促员工积极主动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其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资源的有效保障,所以企业要尽一切努力吸收优秀的人才,给予较好的福利待遇、激励机制等,以此保障员工忠于为企业创设好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建立健全企业营销体系。营销体系是企业与消费者以及相关部门之间完成交易活动的助推力。在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企业与消费者等相关者相互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而达成经济交易。健全的企业营销体系就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得企业与其他相关者之间建立良好的、牢固的长期合作关系。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企业营销体系是其必经之路。

(四)利用产业群实行规模经营。市场经济交易必然需要一定的交易成本,这就表明如果单一企业承担高成本、高风险,自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利用产业群效应,形成利益共同体,就会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并且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这样能够有效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成本最优化、利益最大化,以此有效提高双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对抗,所以加强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全面发展的力量源泉,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发展,也只有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变得更加壮大,才能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成为经济强国。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