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认识实习心得体会十篇大学生认识实习心得体会十篇

大学生认识实习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6:48

大学生认识实习心得体会篇1

论文摘要:本文由情境认知理论的启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1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真实的实践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生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的社会学视野,强调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共同体”等要素。“它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的参与,其中参与者共享着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味是什么”。

情境观认为,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而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意义正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总之,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也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境认知教学的基础

2.1认知元是一个在联想过程或符号操作中起作用的心理反应的单位。

它具有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可以把复杂的输入综合处理,以决定是否需要引起反应。它可以保证知觉及时辨认。认知元一经形成后,就成为物体、空间关系、面孔或其他知觉单位的相对固定的神经符号,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我国的认知心理学者在吸收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基于遗传的认知元的形成是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2心理健康课程的两个属性。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性。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一整套工具。工具和知识共享着若干重要特征:它们都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把握和理解;它们的运用既必须改变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又必须适用它们所赖以存在的文化信念体系。因此,知识既是情境性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工具。而且人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世界和工具自身丰富内涵的理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具的意义也不是不是抽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否则,生硬的“知识”或“道理”无法在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得以延伸和应用。与生活中使用的其它工具一样,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具同样反映了使用工具的文化的累积性、智慧以及个人的洞察力和活动体验。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应该是受到十分关注的。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和结晶,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立的各种文明的总和。教育是文化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包括了思想、知识、道德、风俗及每一代人的认知图式等。这种传递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而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对社会文化世代连续性过程的同化与顺应而引起的文化潜移。也就是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通过教育使下一代将本民族或国家的价值观念、历史沿革、宗教、习俗等文化形态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从而构成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其次,教育在文化传递过程中也在不断调整、把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形态加以更新。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维方式,各民族或国家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使其教育思想呈现了丰富的表现形式。还有,文化影响教育,关键是文化价值的定向作用。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文化价值,按文化价值培养下一代,使该文化世代运行下去,他的产生、发展及表现形式就必然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2.3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传统做法是把知识与运用相分离,孤立地教授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辅之以案例作为论据。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普通场景)听得津津有味,但在实际中,不能把知识整合运用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和调整,因此也更谈不上发挥该课程的任何实践指导作用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普通场景(即常规课堂)的学习中,不能表达和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脱离了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的具体情境。相反,在设置的专题情境教学中(如团体辅导、观看电影、任务驱动、仿真模拟等),学生却能成功把所学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和自身很好的联系起来。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观

3.1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系到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境,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中利用生活经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有效地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环境和场景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有很大的意义。

3.2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就必须保证学生获得以下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社会境域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提供给学生具有真实目的任务很重要。

3.3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必须获得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生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从而加深对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整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指导实践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实,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境的观察。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融入了让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在他们的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理念时,这门课的意义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事实表明,在情境中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通过死记硬背或“满灌式”所获得的知识更灵活、更有用。为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陈述性的知识,而是要这些知识置于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把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情境活动相联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4.1基于情境的行动。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动中,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情境行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者经常对情境进行反思。这表明,虽然随着实践者经验的日益丰富,其内隐知识的复杂性与有用性都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实践者必须处理不同情境中的问题时,他必须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建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使情境行动得以继续。不同领域的实践都存在着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相互交替的现象。

4.2参与的形式。

“参与”意味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情境学习中有关参与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社会参与的形式,学习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透镜。

4.3社团实践与仿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将社会性交互作用视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此,一个概念必须强化,这就是“社团实践”。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实践与社团的重要性。其含义是:在情境认知中,知识被视作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增强对社团体验的情境的参与。

由此,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一是,在教学中提供的真实与仿真的境域和任务要能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二是,提供给学生对真实生活过程进行观察、体验的机会。

三是,组建的课外学习社团和实践社团,能足以支撑课堂知识学习的社会协作性建构,使内隐知识转变为外显知识。

四是,改变目前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提供针对学习的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一个载体。对学生的文化适应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从出身直至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社团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健康心理的获得是文化适应的结果。与此不相一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学往往并不提供,或无法提供学生进行文化实践的机会,即便有机会也是非常少。这其中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学体制,学校条件,教师的教学理念等等。反思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情境教学与情境认知应纳入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与我们文化价值相适应的心理,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2]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英)泰勒.原始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情境认知理论[oL].百度百科.

[5](美)J.莱夫等.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大学生认识实习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模拟法律事务情境化认知理论基础

模拟法律事务教学是指在法学课程教学中,设置或虚拟出一定的法律实践场景,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和过程体验,在形象展现法律程序、制度和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其合理性与正当性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得到诠释。而以下三种理论共同构成模拟法律事务教学的认知论基石。

一、建构主义与情境化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起源于皮亚杰对西方哲学传统中的知识论的不满。建构主义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近20年来在全世界流行开来,并且对我国的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建构主义者看来,认识是一种适应性活动。这就是说,我们要把知识看作是一种概念和行动纲要。但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对建构主义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皮亚杰认为,“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离开了主体能动性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发展。维果斯基则特别强调社会交往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并认为人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然后才有可能转移并内化为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布鲁纳的认知理论特别关注知识的结构、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多种认知表征方式、探索与发现未知、直觉思维、从多重观点中建构知识和价值等。”但他们都承认,建构过程中会出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把新的知识纳入到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只有借助于同化过程,新知识对主体来说才获得真正的意义。当主体的认知结构无法“容纳”和“解释”新知识时,主体就必须对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变革,使之与新知识相适应,这称之为顺应。通过同化与顺应,主体的认知结构不断重构与发展。所以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的经验与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知识结构的重组。

整体而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包含“什么是学习”以及“如何进行学习”两个方面。建构主义一方面主张知识不能通过简单的传授和灌输获得,而只能由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与学习伙伴的帮助,并且利用必要的工具和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谓“意义建构”是利用已有的认知图式赋予新知以意义,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情境”是指学习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指的是学习方式,它要求在学习资料的搜集分析、假设的提出与检验、学习成果的评价等过程中进行合作,以使相互启发;“对话”指的是通过对话、讨论等完成学习任务。建构主义另一方面又强调学习中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即学生要积极收集相关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和验证,用探索法、发现法和寻找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与已经知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模拟法律事务教学的观念与方法很大程度上以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中的情境化学习为灵感之源。现实中不存在离开实际生活而在头脑中抽象存在的虚无的、孤立的法律事实和理论,法律学习也不能离开生活而存在。应用型法学教育也应该是情境性的,因为脱离情境性的法律理论传授往往是形式化、抽象化、简单化、记忆表征单一化的学习,这种学习产生的结果往往只能应付司法资格考试,而不能迁移到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去,这也是许多法学本专科的毕业生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适应工作环境以及公检法机关不喜欢招录应届毕业生的原因所在。模拟法律事务教学正是着力创设出最接近真实的虚拟情境,因为,与情境分离的学习是一种无意义的经历,情境化学习本质上就是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活动中创造意义的过程,而学习不能与行动相分离,它是发生于由人物、行动和情境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脉络中。所以,当学生沉浸在一个审判或类似的问题情境中,并且在情境中获得法律知识和法律职业技能及其应用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效的学习才能发生。事实上,从建构主义的视角看,法律知识本质上也是情境化的,法律知识就是在实践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心理表征或共识,是实践共同体协商建构的产物。法律知识的学习仍是应用型本专科法学教育的重心。这里的法律知识主要指的是蕴涵于法律实践之中的实践情境知识。法律学习是“整体的、不可分的社会实践,是现实世界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整的一部分”。实践情境知识以法律实践情境为依托,但并不是法律实践活动及其情境本身。情境化学习为模拟法律事务教学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首先,模拟法律事务教学应尽可能创设出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并以解决学生在模拟情境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任务”。其次,教学过程应与法律实践过程基本一致,让学生从现有情境中寻找问题与工具。最后,判断模拟法律事务教学是否达到目的的标准是,学生是否能用真实的方式去使用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境和任务的需要来处理信息。模拟法律事务教学就是要让学习者通过对正在进行的法律实践的参与,学会如何在该模拟情境中做出合理有效的行动,并在行动中不断进行反思,改进自己的知识和实践。当然,建构主义对模拟法律事务的意义体现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诸多方面,并不仅仅局限于情境化学习的理念。

二、行为主义认知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早期由华生创立。它主要解释学习是在既有行为之上学习新行为的历程,是关于由“行”而学到习惯的看法。其核心观点是,(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怎样的刺激就有怎样的反应;(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学习进程的步子要小,认识事物要由部分到整体;(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行为主义认知理论强调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因此也常被称为“刺激——反应”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巴普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等。桑代克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一是准备律,即当被指导的个体对象已经准备好被指导的时候,给予适切的指导会使个体产生满足感,反之,则产生干扰;二是练习律,即增加个体对刺激之反应,会增加个体对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此反应的行为其增强的程度是视联结产生的次数、深度、与持续性而定;三是效果律,即伴随着反应行为的满足感对于习惯的联结是非常的重要的,反之,伴随着反应行为的不适感则会削弱习惯之间的联结。行为主义理论旨在克服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刺激或所得到的控制不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甚至令学生反感;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强化次数太少且强化的时机不适宜等等。

行为主义认知理论对于模拟法律事务教学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论证了教学思路转变的正当性。传统教育理论未把心理学学习理论作为教育技术的基础。而行为主义理论则扩展到重视对学生行为的研究,从重视“教”转为重视“学”。模拟法律事务教学同样需要这样的转变,即由教师单向的灌输和信息刺激,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二是为在模拟法律事务教学中如何认识和运用多媒体等教辅设备提供了新的进路。按照行为主义认知理论,“教学媒体设备的作用不仅要呈现教材,而且必须与学生的行为联系起来”。媒体设备等教辅设备及材料只有发挥上述作用,才能强化学习,从而保证学习的成功。模拟法律事务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设备,但这些教学媒体只是起到帮助构建模拟情境,促进“学”的作用。三是模拟法律事务教学中可以借鉴行为主义理论中的某些观点,确立每种具体模拟教学方式的行为目标和评价标准,教师借此了解学生完成预定任务的情况,模拟教学进程设计的合理性,并及时做出调整。

三、人本主义认知理论

大学生认识实习心得体会篇3

平时不常读书,函授学习使我感受到自身文学修养的欠缺,并促使我研读各种文学书籍,并把它与平时的教学工作相结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函授毕业自我鉴定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函授毕业自我鉴定1三年的函授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思想认识方面

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了解到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尊重、关爱全体学生;通过对人格心理学理论和咨询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本人明白了只懂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知识方面

三年的函授学习,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时间虽短,但本人觉得受益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学习了《教育原理》、《普通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之后,本人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了许多。平时,本人会不由自主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都是相当不错的。工作之余,本人还会积极地撰写教学论文和教育案例,制作个人智客,并有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得了县级一、二、三等奖,__首届教师智客、博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三、存在的问题

三年的函授,实质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然授课教师备课授课认真负责,但因为时间段,教学走过场,考试也走过场,学员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只能靠学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提升。另外一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如现代教学媒体的知识应用,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策略的变化,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小组合作探究的规范操作等无法得到学习和进修,这可能是现代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脱钩的弊端。这是广大教师继续学习最盼望得到解决的,但总也得不到解决。也许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也是本人存在的问题。

函授毕业自我鉴定2在思想品德上,我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和爱国主义活动。

在学习上,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读写能力。对office办公软件和其它流行软件能熟练操作,平时我还涉猎了大量文学、心理、营销等课外知识。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作为积极乐观新时代青年,我不会因为自己是大专文凭而失去自信心,反而我会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实充实再充实。完善自我实现未来目标。我相信:努力一定能赢得精彩!塑造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自信来自实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眼下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自身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改正缺点。要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函授毕业自我鉴定3珍贵的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鉴定一下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德,即思想道德。树立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认真参加学校及系上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我曾参加党校系统学习并取得结业证书,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

智,即科学文化知识。端正个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大学三年,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生科协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活动。

体,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大学三年里,我掌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标。在心理方面,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克服心理障碍,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成绩已成为过去,未来属于自己。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很长,我希望能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

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更锻炼了自我的动手和分析问题能力,受益匪浅。

通过大学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函授毕业自我鉴定4时光飞逝,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参加的历时三年的煤师院本科函授学习已近尾声,即将毕业的我回顾过往的足迹,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分明。

三年的函授学习的过程,是我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的挑战自我的一个过程,也是我充实自我的一个过程。毕业之即,现对自已三年来的学习和生活作一个鉴定和鉴定:

一、思想认识方面

本人在参与函授学习的同时也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能自觉与党中央坚持高度一致;尊重领导,团结同学,认真遵守函校的相关制度。上课期间,坚决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工作上,亦能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以此保证工作与学习两不误。

二、学习方面

自参加煤师院本科函授学习以来,本人能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门课程,并坚持以往学生时代的历来风格,勤做笔记,做到不懂就问。进取参加集中面授,按时完成各科作业。经过学习,掌握了所学课程的部分知识,并经过了所学课程的考核。

三、业务知识方面

在函授学习的这段时间,从不忘学校的工作。我坚持一边认真备课,做好自我的教学本职工作,努力把学生教好;一边不忘任课教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我的闲暇时间,把函授时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应付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虽然面授时间短,平时教学任务繁重,但我还是有较大的收获:异常是经过对《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语言学概论》等课程的学习,使本人在过去的基础上,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并保证这些知识为我所用。

四、不足之处

三年的函授,实质上头授仅有三个月左右。虽然授课教师备课授课认真负责,但因为时间短,教学走过场,考试也走形式,学员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大部分只能靠学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提升。另外一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如现代教学多媒体的知识应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主角的转换,教学策略的变化,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小组合作探究的规范操作等无法得到学习和进修,这是广大教师继续学习最盼望得到解决的、但总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也许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也是本人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之,三年的函授学习目的归纳为三条:一拿文凭,二长知识,三交朋友。的确,经过三年的函授学习,获得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本事。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教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这段函授学习生活,是我人生成长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闪闪发光的一段人生历程,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为我划平人生的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了我一次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

函授毕业自我鉴定5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我参加了20__年的成人高考,考取了__大学的经__专业,于是开始了三年的学习。通过学习,本人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政治思想上

本人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神圣的教育事业。函授期间,我努力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自己的文学兴趣。尊敬师长,热爱自己的班级,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且关系融洽。班中事务主动参与,且乐此不疲。我相信:乐于助人是快乐之本。

二、学习目的及态度

我已圆满的完成了学院规定的课程。函授虽三年,但真正参加面授的时间只有几个月,所以我非常珍惜面授的时间。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习时代的风格,不迟到、不早退。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作好学习笔记,并把自己的困惑拿出来和老师共同探讨。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高质量的完成。因为我深深明白:这是我提高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机会。

三、收获和体会

平时不常读书,函授学习使我感受到自身文学修养的欠缺,并促使我研读各种专业书籍,并把它与平时的教学工作相结合。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个人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工作与学习的处理上

在校工作期间,我一边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备课,教好学生。一边不忘任课教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函授期间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面对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大学生认识实习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二语习得;视觉学习;研究问题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95(2014)01-0027-0006

1、二语习得研究概述

语言学习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度复杂的认知过程,二语习得研究有助于揭示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和智力活动的特性。纵观国内关于二语习得综述、综论、概述之类的研究,成果颇丰,各家都在试图归纳、分析、探索某一历史时期该学科的发展轨迹。“根据对论文研究方法的分类统计,国内二语习得研究的前10年,非实证研究方法占主流地位;而近10年来,文献性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方法的使用接衡。但实证研究量从第一阶段的13%跃升到第二阶段的51%,说明实证研究方法进入了应用普及阶段,已成为目前国内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特点(戴炜栋、周大军,2005)。”目前,二语习得的有关研究基于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拓展,产生了语言习得“天赋说”、“习得说”、“关键期假说”、“结构学说”、“联通学说”、“社会文化建构说”、“情感说”、“内在说”等,注重研究语言的运用;语言习得机制研究注重习得知识与学得知识、陈述知识与程序知识、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知识的表征和控制,形成了二语知识表征的心理机制(Susan&Selinker,2000:330-369)。

然而,ellis的二语习得理论或模式、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假说等,受当时技术发展和认知研究的局限,并没有解释当今信息时代的认知方式和信息知识的表征,也没有解释基于技术语境下的二语习得机制。今天的网络技术似乎颠覆了人的认知方式,改变了知识的存储、呈现、加工和获取的方式,“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囊括了语言或语言教学的所有内容,为语言教学活动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创造了前提条件”(胡加圣、陈坚林,2013)。现代信息技术和认知理论拓展了二语习得学科研究的空间和手段,学习信息的视觉化已呈现出一种新的学习范式。在视觉化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与学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研究是语言学习研究发展的逻辑必然,视觉化二语习得开辟了语言与技术研究的新领域,其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和未来前景不言而喻。

2、二语习得研究视觉化发展趋势

刘浩(2013:29-33)认为:二语习得作为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同时也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度复杂的认知过程,不可能仅从单一学科出发就完成对其的认知,而是需从不同学科中吸取营养。二语习得研究不仅要研究语言本体,关注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和技术化过程,还应该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及其技术形态之问的关系,这是二语习得研究深入发展的必然。

文秋芳、王立非(2004)依据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框架概述了国外35年来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现状;同时对1967-2000年teSoLQua~edy刊登的量化和质化研究论文进行统计,总结出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呈现两个最新发展趋势:(1)运用微变化研究法来探究二语习得机制;(2)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新手段。Rosamond&Florence(2004:49-51)指出:二语习得自70年代至今,主要关注的是:(1)内部机制的作用;(2)第一语言的作用;(3)心理变量的作用;(4)社会和环境因素的作用;(5)输入的作用。然而,正如人类文明源于读图时代一样,人的认知也首先源自图像符号或者说语符,因为语言与图像存在着一定的互文性、解释性和技术的表意性。技术的物化和形态的技术,其表意丰富性是原具象所远远不能比拟的,技术突破了时空和语言的限制,视觉化的语言和语言的视觉化以其直观和直感性更有利于语言文化的交流、共享和语言的习得。图像正受到技术的物化,越来越多地侵入文字的领域,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变得不可或缺。尤其是智能媒体在知识表达形式上的巨大突破,使知识的表达从简单抽象的符号走向模拟仿真。技术既可以虚拟世界的对话性和虚拟世界的自律性,也可以虚拟世界的表现性与临场感,因此技术给学习提供类似真实的情景,同时对多种感官进行刺激,弥补了文字表达形式的不足。据此,笔者认为近十年来二语习得研究正在发生大的“技术”转变。这一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人类学习、学习与技术、人与学习及技术之间展开了一场新的对话与变革。在这场对话中,二语习得的视觉化发展最具特征。

目前大量的网络公开课、微课均采用录像技术,形成了免费的影像资源大数据库,视觉学习工具、学习网站、学习资源及视觉学习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美国mit、哈佛、耶鲁等高校教育资源(网络公开课)、youtube、网络电视、优酷网、爱奇艺、土豆网、搜狐视频、乐视、Facebook、twitter、mooCs等影视资源,丰富多样,囊括了文本、图像、音频及视频等各类大数据学习资源。根据http://,Youtube的收视观看者为每天4亿人次,myspace、Facebook每天的访问量在2.5亿人次,这些视频网站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鲜活的资料。有的国家如英国的伯明翰大学还成立了专门的视觉学习研究实验中心(http://not-tingham.ac.uk/visuallearninglab),促进优质教学。

文化技术化将产生视觉文化,视觉文化是影像与形象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人类文化已经近乎于全方位地被技术“视觉化”了。视觉文化,尤其是动态图像文化,通过图像作用于情感和人的认知,从而已经并将继续对表述与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我们正处于一个从语言文化主导的时代进入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或者是eCuhure,而非仅印刷文化。影视、图片、形象符号化的书写形态和表达技巧正日益成为人们必要的生存手段和生活方式。在今天的“视像化时代”,知识的可视化和教与学环境的虚拟化、人机互动化和智能化是人类获取信息最有效的方式。技术改变了信息结构、表征和传递;基于技术语境的视觉文化成为二语习得视觉化的发展趋势。相对而言,二语习得研究滞后于技术的发展,技术与二语习得的对话与变革将产生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因此,二语习得必须研究“读图时代”的语言习得方式和视觉化教学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探究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社会环境,顺应时代的要求及语言习得和教学规律,体现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3、二语习得视觉化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3.1视觉与视觉学习

视觉不仅仅是一种“看”颜色、形状的感知活动。从语言学的视角看,视觉是一种语言,让我们产生和交流对现实的思想。交流过程和图像与符号的转换过程是思维活动过程,即视觉学习过程。就现代技术而言,视觉学习是一种教学和学习风格、理念、概念、数据和其他信息与图像相关的技术(Leite&Svinicki等:2009:2)。视觉学习涉及的问题很复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通过大脑皮质视觉区控制的感官学习,是一种视觉智能。从教育理论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看,视觉学习是教所有成年人如何思考和学习最好的方法。从学习风格看,视觉、听觉、动觉是常见的三种学习风格。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技巧有一定程度不同。识别和区分学习者风格有助于教师和学习者适应差异,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适应多种学习风格并从中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的性质决定了人的认知风格。就外语教学过程而言,“这些信息源按呈现形式,可以分为文字、声音、图片、图表、影像等。根据对信息本质的解释,信息的产生、传输以及接受等,离不开基于听觉和视觉的‘双通道’系统,所以,其实最后所有教学要素都是始自声音和图像符号,并以之为结束,学习者在逼近真实自然的条件下掌握学习内容。这就是外语课程的信息化处理过程”(胡加圣,2012:97)。显而易见,视觉学习是外语教与学的必然路径,视觉学习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实现高效的视觉学习,需要科学的视觉学习策略指导。视觉学习策略,如图像、影视、动画、漫画、图标、图表、轮廓等普遍用于教与学,学习者通过译解言语形式的信息或被要求评价和解释各种来源的信息,包括新的知识,这种学习就是围绕某种特定的图式、情境来展开思维活动。今天的教学和学习的视觉化是借助视觉整合教学手段(Kleinman&owyer,1999:53-56)。图像和空间关系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学习资源和模式。视觉学习技术使学习者能清晰、快速地获取信息。学习者可以瞥一眼地图或图表,便立即产生新的思想。简单的技术,如格式、空间关系、文本的大小和位置,最接近一个人原有的理解水平。一些常见的视觉学习策略包括勾勒、创建图表、思维导图等。也可以用其他技术(包括图像、图片、颜色、地图的使用等)来组织信息和与他人沟通。我们也可以把这些优点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开发视觉学习技巧,可以大大减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

3.2视觉素养与二语习得

视觉素养是图像化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从视觉对象、符号及其他图像中获得意义时对其进行区分和解释的一种能力(Kimberly,2004)。换言之,视觉素养是语言学习者读图、解图、译图、“话”图及与图像、图符进行交流协商的对话能力。“在完成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外语学习任务时,教师与学生都必须面对一系列的技术操作环节。从基本的多媒体播放功能,到稍微复杂的计算机软件应用、网络通信、数据处理等等,都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不得不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当代所有大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胡加圣,2011:97)。因此,视觉素养是二语习得视觉化研究的热点问题。视觉学习的概念基于视觉通信使用的类型和一个人的视觉素养。一个典型的视觉学习者必须拥有记住细节的能力,包括颜色和空间的安排,因为他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心灵。“我们不都是视觉的思想家(虽然我们都有潜能)。然而,我们都是视觉型学习者”(Kelly,2009)。资料表明:约85%的人与生俱来就是偏爱视觉学习者。随着通过媒体刺激视觉,许多人认为自己是视觉学习者。这些学习者已经适应了信息接收的主导模式,这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学习行为,这些学生已经忘记了他们的真实性。如今,学生大都偏爱看视频资料而不喜欢阅读纸介文本,传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语习得视觉化有助于改变教与学的形式:视觉化的教学媒体有助于将学习信息以更具表现力、更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二语习得视觉化揭示更敏捷高效的信息加工、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规律和特征。因此,二语习得视觉化理论体系、模式或假说揭示视觉媒体的教学设计、媒体与学习者之间的认知过程规律(如渗透性、整体性、序化性、协调性和定向目标)并构建其模型分析,实现技术、信息与学习者的最优化组合,对视觉智能和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Vygotsky社会文化理论可以解释媒体与学习者之间的认知过程,其核心概念是:“人所特有的高级认知功能是以社会文化的产物――符号中介来沟通个体和社会物质世界的关系的。他认为,正如人不是直接作用于物质世界,而是通过物质工具这样的辅助手段进行生产劳作一样,我们也是运用符号(心理)工具(symbolic/psychologicaltools)作为辅助手段来控制和重组低级生物的心理过程,物质工具负责对自然的控制过程,而心理工具负责将自然的心理过程转化为高级认知功能,目的在于帮助个体掌握自己的行为和认知过程。物质工具和符号(心理)工具是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人创造的人类文化的产物,符号工具包括数字、计算系统、音乐、艺术成果、文学作品,尤其是语言(Lantolf,2000:80)。”据此,我们可以看出构成人思维基础的生物机能不足以解释我们自觉并有意调节心理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是文化建构的产物,特别是语言内化的结果。“语言内化是社会文化理论的另一核心概念。内化指社会成员把交际活动中的符号产物转化成心理产物以反映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Lantolf,2006:90)。因此,语言符号是社会互动中的交际单位,也是在社会互动中逐渐内化的思维单位。在社会互动中,语言符号有助于社会交际和思维的统一。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内化过程形成了人的高级认知功能。paivio(1991:255-287)提出了双重编码理论,这一理论的命题是“人类心智运作于两个不同类别的心理表征的口头陈述和心理图像。”以两种形式(视觉的及文字的)储存,信息更容易提取。因此,人类的记忆包括两个功能独立的(虽然相互作用)系统的言语记忆和形象记忆。

3.3视觉学习的类型

视觉学习是指学习者从文本、图片、图表、电影、电视、计算机、虚拟技术等视觉信息载体互动中建构知识。学习者凭借着各种视觉信息载体来增强信息的获取和理解能力,来澄清自己的思想、与先前的知识对接、组织和分析信息。视觉学习是自主构建和整合新的知识的学习方式。然而,从认知的角度看,视觉学习是一种基于视觉感官和视觉智能的学习,是多重心理活动和认知机制的过程。学习者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机制作用存在个体差异和偏爱,一个人对环境反应、行为或适应方式的差异和偏爱形成了不同的学习类型。技术化的视觉学习满足了视觉学习偏好型的学习者,同时也在改变其他学习偏好的类型,有益于多模态、包容型的学习类型。笔者倾向采用视觉学习能力来划分不同类型的学习者。那么如何界定视觉语言学习能力?如视觉读写能力包含:观察的技巧、口译技能、分析能力、了解构图元素的能力,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响应的颜色、图片的情绪反应等。Kolb(1976:38-53)提出人们根据如何感知及如何加工处理信息形成了其独特的学习风格。Keefe认为学习风格除了包含信息加工方式外,还体现出个体的感情因素、心理行为以及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学习方式的偏爱。Kate认为学习风格指的是个体自然的、习惯性的、持续的对新信息技能获取、加工和吸收的偏好方式,它不随教学方法和内容而改变(Keefe,1979:170-194)。影响学习风格的因素很多,尤其是知识可视化、大数据、mooCs时代,学习的类型也随之产生新的变化。目前而言,二语习得的视觉化学习活动被分为:视觉性学习、蕴含性学习或潜伏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模仿性学习或接受性学习、创造一创新性学习、运算性学习、思维性学习、综合心理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群体性合作学习。

3.4学习内容的可视化及学习者的认知

教育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视觉学习是教所有年龄的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学习最好的方法。就目前而言,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探讨视觉化语言习得理论体系及其解释力和实践意义。语言输入应该是多通道和多样性的,其输入形式和语言表征形式是可以优化的,优化了的语言输入形式具有可视化、虚拟化、智能化和易感知、易理解、易得、易学、易读、易用性的特点。因此视觉语言把这种关系转化成一种或多种形式表现(知识的可视化),如下图:

学习者在“看”图时,能把在同一个空间获取的信息有序表达,它具有概念性、关联性、抽象性、特殊性和选择性,具有符号视觉语义的特征。人类思维具有联想特征。人在“读图”或发生知觉过程中经常由于联想从一个概念或主题转移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或主题。所以按“图”、“符号”等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方式组织管理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这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信息获取的习惯。

(2)构建视觉化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的模型群及其有效性分析,构建视觉化外语教学模式。设计基于英语听说读写课程的语言知识可视化、大数据、人机互动、智能化,以及自主构建、自我监控、自我评估的教与学策略。通过模型群进行基于观测、观察、访谈、问卷等有效的实证分析,阐析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可控性、可优化性等。

(3)开展视觉化语言习得与教学的设计与实验。对视觉意象进行更多的操作,对各种感觉和情绪进行更多的联想。它要求开发者具备将图像按线条、形状、颜色、纹理或者构成等元素进行组织的能力,并尽可能使这种组织在满足教育目标的同时满足学习者的视觉心理需求,提高语言学习者和教师的视觉素养,从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4)从发生学、现象学、模型分类学、视觉技术学、语言习得与教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探索视觉化语言习得理论模型及其关联特征,揭示影响视觉化语言教学内部和外部的重要因素的本质特征,挖掘视觉化语言教学主体信息加工的认知过程,如眼运动、交叉视觉、综合感知和信息的获取、解码、输入等过程。学习者运用视觉信息,将更快地获取信息,更准确地解释信息。各种视觉表达形式具有不同的表征方式和感知特征,借助于这些形式可以准确地对各种知识进行视觉化表达,提高学习者的六种认知能力(符号表征能力、对量的认知能力、概括分类能力、记忆和预见能力、联想推理能力、声音、形状及颜色的辨别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5)从视觉学习心理学、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以及后人类主义等多个维度,探讨视觉化语言习得与教学的对话域中教学的主体性,教学内容、方法、资源与技术所产生的价值理性,构建一个“视觉化教学模型群”并通过教学实验分析其有效性。且不论各种外语资源点播平台、语言技能训练平台、数据语料库平台、网络新闻、视频电影等,单是目前流行的概念地图软件工具就有15种,如:inspiration,mindmanager,mindman,Brain,Cmap,SemnetResearehGroup,CoCoSystems、activitymap,SmaRteas等等,将这些工具整合到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中去,可借鉴的先例不多,需要突破和创新。

4、二语习得视觉化有待突破的难点

二语习得视觉化的学习过程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问题。从学习者与视觉化技术的过程看,需要研究人与技术的认知机制,如学习者通过何种通道或模式对视觉信息和言语信息进行同化、顺化和异化,如何解构与重构;学习者的认知加工机制在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的过程中如何组织信息,包括:选择媒体与技术、选择文本与技术、选择意象、组织视觉意象与文本、组织意象和技术整合。从交叉学科中优选、梳理适应视觉化语言习得特点并具有逻辑解释力的理论模型。视觉感知、视觉想象、视觉认知、交叉视觉、视觉形象的重组,涉及认知心理学、视觉艺术学、神经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目前二语习得本体的研究忽视了视觉认知、视觉技术、知识表征等认知过程的作用要素,学界应加强相关研究,尝试解释多媒体能促进学习的机理。视觉化二语习得理论模型的建立极具挑战性。

二语习得视觉化涉及主观、客观、环境与技术等诸多因素,如何使其具有可控性或可优化性且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并通过实验来分析视觉化语言习得与教学的有效性和特殊性?视觉观看的过程是眼睛运动的选择、组织和重新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神经活动和认知活动。对象元素、技术元素和环境因素均对视觉产生影响。实现眼、脑、手三位一体与客观和技术的协作与配合是获取信息和信息加工最有效的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以及视频使用计算机处理方式进行认知标记和可视化表征,这对于人的大脑及人与技术的认知模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视觉学习在挑战着学习载体以及学习模式与技术载体的整合。技术发展总有其局限性,物化的技术和语言的技术物化如何融入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认知风格、思维特征和批评特征,在技术上还有一些瓶颈。国外教育技术界一直致力于建构一个针对多媒体学习的认知学习理论,以对多媒体学习过程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关于多媒体设计的一系列预测,并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对这些预测进行检验。但预测是否得到合理的解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大学生认识实习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实践教学认识实习储运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075-03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是培养熟悉经济贸易、航运产业链,能够应用知识与技能进行集装箱运输业务管理与操作的专业人才,职业岗位定位主要包括集装箱码头、储运公司、货代公司、船公司或其、外轮理货公司等相关单位的单证、操作、客服、销售、仓管、调度、现场、箱管等。围绕目标展开的理论教学已相当成熟,但若仅停留在理论上,学生往往无法达到对行业、企业运作更深入的理解和具体的认识,对于环节、流程的关联性与原理的认识也粗浅而零散,从而阻碍其融会贯通和提升应用的发展。所以,在校期间的认识实习成为不可替代的、完善教学的重要环节。该专业的认识实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交流访问的形式达到初步了解学习对象的目的。它虽然具有粗糙、不够深入的缺点,但同时具有时间短(长则几周,短则数天)、学生不用动手操作、教师带领监管等诸多优点,可大大免去企业的烦扰和责任承担,企业较愿意提供平台,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较好的操作性。

对校方和教师而言,完整的认识实习运作主要涉及四大环节:认识实习平台的落实、认识实习的准备工作、认识实习的实施与管理、认识实习的后期处理。下面结合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学生在储运公司的认识实习,展示认识实习的运作过程。

一认识实习平台的落实

对目前高职院校而言,因为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吸收人才数量有限、竞争激烈,所以高职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企业,认识实习的主要平台也是企业。近年来,源于教师肯于“走出去”挖掘平台与牵线推荐和学生本身的积极上进,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为学生拓展认识实习平台方面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对储运企业的认识实习是其中做得规模较大、管理组织较为系统的模块。该项认识实习平台就是在系部领导和教师们共同努力“走出去”的推动下取得的。系部领导多次带领相关教师亲自到福州马尾保税区联系和拜访一些储运企业的相关领导,使其了解校方的需要,同时校方也虚心听取了企业对该校所培养的毕业生的评价、要求和意见,该过程使双方明确彼此的需求与合作的长远意义,也改变了之前对彼此的模糊认识,同时建立了信任关系,认识实习平台得以顺利搭建起来。

二认识实习的准备工作

1.制订认识实习管理办法和实习计划

该管理办法是整个认识实习的总纲和指导依据,用于规范认识实习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它主要是对涉及部门、教师职责和分工提出基本要求,并列明了组织与实施规范、管理要求、考核与总结要求等。据此,确立了“带队教师责任制”,由带队教师对整个认识实习负责。带队教师要事先对整个实习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与实习单位进行全面到位的沟通,进而提前统筹编写好《实习项目计划表(或教学大纲)》和《学生认识实习手册》,以此来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实习。

2.校企双方负责人的确定与合作沟通

校方确定好带队教师后,就可以主要由带队教师与企业进行沟通,而学校领导主要起宏观管理与跟踪监督的作用,或者在出现重大分歧和事项时进行协调处理。在该准备阶段,带队教师主要负责:要求企业推荐、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并双方沟通想法和相关事项;要求企业准备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安全环境;作为校方代表,主持书面“认识实习协议”的签订工作,该协议由学生、学校、企业三方自愿协商签订,主要对实习期间的时间安排、安全环境、卫生条件、事故责任、投保等事项等做出约定,特别是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及承担责任的问题进行明确约定,旨在明确三方的权利和义务,防止纠纷,保护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及风险管理。

3.召集学生确定组织管理方式和进行实习前教育

“安全、有序、有效、顺利”的实习是已经明确的目标,为此,就要能够合理预见各种限制条件和情况,提前制定好针对性措施。在开始认识实习的前一段时间(如前一周之内),带队教师有必要召集参与实习的学生确定组织管理方式和进行实习前的教育。

第一,确定组织管理方式。在带队教师少而实习学生人数、批次较多的情况下,加之学生初次实习新鲜感强、求知欲高,往往较好奇和好动,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组织纪律,就会混乱、顾此失彼。采用学生“分层自主管理”的纪律管理方式是一种经经验证明的有效方法,具体做法是:对整个班级指定班级负责人(如班长),主要辅助带队教师监管整个班级的安全和实践活动,如统计核对人数、上传下达、反馈报告等;再者,对整个班级再分组(以宿舍或一定人数为单位),指定组长为第二层的次负责人,具体负责监管本组同学的安全和实践活动,如分组讨论、分组参观等。在该模式中,组长对班长负责,班长直接对带队教师负责,责任明确、分工清楚,可实现全面、条理的管理,又能提高集合与自由参观的效率。带队教师要对召集来的学生进行宣讲和组织安排,并且做好教师、班长、组长、其他学生、企业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信息的共享,以备实习过程中沟通的畅通和及时。

第二,实习前教育。由于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的差异性和学生本身历练的局限性,带队教师召集学生进行实习前动员和教育是一个必需环节。若条件允许,最好邀请企业的专门人员与带队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实习前动员教育、实体简介等。实习前教育主要是对学生强调和提醒一些容易忽视的素养和行为规范,使其对整个实习建立初步认识和心理准备,主要包括纪律与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和实习项目简介教育。

纪律与安全教育主要强调和规定:进入堆场和码头作业区域一定要配戴安全帽,注意观望与避让,做好防中暑等卫生保健措施,不允许学生独自行动、脱离组织和随意进入危险地段,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保守实习单位的商业秘密、服从校企的管理与安排以及严重违反时的处罚办法等纪律要求。

文明礼貌的处事风格、主动积极的态度,是企业人员认可与欢迎学生和乐于分享、帮助与互动的情感与心理基础。具体指导思想和注意事项包括:虚心求教、不谈论和询问个人隐私、在工作人员繁忙时不打扰询问、不擅自查阅和拍摄、未经允许不得带出文件和物品、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特定场所、不得大声喧哗和嬉闹、不得无事由迟到早退、必要时做好报告请假、不得衣冠不整或短裤拖鞋装束等。

实习项目简介教育主要是将实习的目的、意义、任务、要求等进行宣读、强调和交代清楚,以上内容也体现在《学生认识实习手册》里,并分发人手一本,使学生届时能随时查阅和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实习,并以此撰写记录和报告。由于认识实习一般持续时间较短,而且要求企业人员系统到位的解说和手把手地示范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机遇,则要求学生认识太具体详细和面面俱到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在计划和定位时,要从简单可行的原则出发,相对降低要求和任务的难度。

4.其他准备事项

其他准备事项主要有:交通工具和路线的确定与落实、学生校外住宿(如果需要)和餐饮的计划与安排、学校实习经费安排和学生补贴方案计划(有补贴的情况下)、强制学生提前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

三认识实习的实施与管理

在以上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认识实习的实施与管理就要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以下通过总结整理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学生在储运企业认识实习的主要实施进程和管理过程(见下表)展示这个环节的一般做法:

对储运企业为期2周的认识实习过程

必须补充指出,第一,要结合实习项目主要目标与实际可行情况,确定认识实习的重点,给予分配较多的时间。另外,每个实习项目的先后顺序、进度和时间长短也要随着企业的情况(如台风天气影响、人员调配)而变动,所以要能够灵活应变与组合安排,利用好机会。第二,学生在分组或单人跟岗学习过程中,可能相对分散,带队教师就要多流多走动,做好日常的纪律、安全等监督工作。第三,学生本身的积极能动性对实习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带队教师要多鼓励他们。所以,虽然是短期的认识实习过程,也是锻炼和开发学生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的平台。

四认识实习的后期处理

该阶段主要是评估学生的实习效果。学生实习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认知收获情况体现出来,包括企业对学生的反馈评价。学生的认知效果(最终实习成绩)设计成由平时成绩(过程考评)和手册撰写成绩来综合评定,由企业指导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带队老师评价三个部分按一定权重比例构成更为合理。平时成绩通过带队教师在实习实施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对每个学生进行的检查、考勤与记录、行为评价、答辩来评定;手册撰写成绩通过检查学生手册的填写情况来评定。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学生在储运企业认识实习后,要求全部回收实习手册,主要通过以下项目的完成范围与程度来考评:(1)日常记录参观过程及所认知的设施设备、操作流程、工作内容、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心得体会;(2)梳理和记录岗前培训、听报告、座谈会的内容与心得体会;(3)总结:概述个人的收获与体会、实习态度、守纪情况、优缺点和经验教训等基本情况;简述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资产规模、设施设备、工作环境和氛围、企业文化、主要制度等);整理企业的业务流程、主要工作方法、岗位分工与联系;简述个人对企业的建议和意见、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自己存在的差距和未来职业规划等。

另外,认识实习的后期处理也包括校企总结交流反馈与经验改进。带队教师要主动与企业涉及的人员交流,获知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反馈和提出的意见。同时把师生对企业的合理建议与意见也反馈给企业,并总结经验教训、双方探讨长期合作实习的改进与优化方案。

五结束语

通过该认识实习项目,该专业学生对堆场、仓库、码头、货代企业、进出口企业、拖车企业等主体之间如何共同配合完成进出口货运业务有了真实的认知与理解,对企业内部运作、工作情景、理念有初步的接触与认识,学生普遍反映该认识实习能够让他们豁然开朗,对理论有真正深入的理解,也明确了专业方向。

教师是把控整个认识实习的主体,带队教师熟悉整体运作与经验积累、严谨科学的管理方法、勤勉尽责的工作精神与态度以及校企之间的良好互动合作,是整个认识实习的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翁连金、黄学文.高职学生实习权益的法制保障[J].继续教育研究,2012(6):37~41

[2]白润波、刘福胜、朱坤.大学生认识实习体制改革探究——以山东农业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为例[J].高教论坛,2011(9):82~85

[3]贾冬艳、傅维利、胡克伟.高职学生实习期间人身伤害现状及防范措施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9~40

大学生认识实习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内隐学习体育教学运动技能

分类号:B84

上世纪后20年,无意识状态下的认知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而在此之前,哲学上对无意识的探讨由来已久,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获得复杂知识的过程,它是一种产生抽象知识,平行于外显学习方式的无意识加工。自20世纪90年代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以来,内隐学习的研究在众多心理学家的努力下,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理论上,内隐学习的研究对于理解人类认识过程的本质,特别是对于探明人们获得丰富复杂知识的心理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实际应用上,内隐学习的研究成果深刻影响了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辐射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和实践中。很多研究表明,内隐学习的原理已经广泛应用于技能学习、外语教学、品德培养等领域。运动技能的习得对于个体是非常重要的,而由于技能教学的特殊性,很多知识难以用陈述性语言表征,因此内隐学习的原理昭示了内隐学习在体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将探讨内隐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内隐学习的概念

内隐学习是一种区别于外显学习的学习过程,它是有机体通过与环境接触,无目的、自动地获得事件或客体间结构关系以及经验,并试图改变其后某些行为的学习。它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对复杂知识和规律的敏感性学习。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于1965年提出。在内隐学习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杨治良等人研究指出:“大脑对记忆的储存与提取是由‘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两种不同的系统组成;后者指技能与行为习惯、条件反射、非联系性学习等。其神经机制是脑的纹状体、杏仁核和小脑、反射神经回路的机能”。这表明内隐学习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形式,并且这种学习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对行为发展和技能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坚持意识与无意识的“冰山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意识的欲望及早年经验的制约。内隐学习的理论渊源来自于无意识理论。当代认知心理学家也发现大量无意识信息对人心理、行为的深刻影响,最突出的就是关于内隐学习的研究。内隐学习的研究,理论上涉及到意识与无意识的重大问题,应用上关系到人类潜能开发的根本问题。经实验证实,内隐学习具有高选择力、高潜力、高效性三大特性和自动性、理解性、抽象性、抗干扰性等特征。启动内隐学习,必将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效,尤其是教师对缄默知识的学习。

2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2.1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优势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一般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以下两大类:(1)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2)程序性知识,指个人没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动作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即它是不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只能通过某种作业形式表现出来。几乎所有的运动技能的教授都不是单单靠书面知识的表达,即“言谈”就可以实现的。无论是体育锻炼中简单动作还是竞技体育中高难度动作的习得,都需要通过实际的反复操作方能领悟出其问的规律技巧,以便应对瞬变的客观情景,这正是内隐学习的优势所在。

长期以来,在运动技能获得中,外显学习的作用被认为是毫无争议的,但对内隐学习的作用认识欠缺。已有研究采用实验方法证实了内隐学习在动作技能学习中的影响。如milner和Corkin(1968)对健忘症病人的研究表明,健忘症病人虽然不能回忆起刚刚发生的事,但却能够进行正常的动作技能学习。在任杰等人的综述中则述及,在操作镜画(mirror-drawing)任务中,病人的学习曲线与正常人无异;在转子追踪(pursuit-rotor)、双手跟踪(bimanualtrack)等其它学习和测验任务中,病人也表现出正常的学习能力。健忘症病人在意识明显受损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学习动作技能,这意味着动作技能学习可以内隐地获得。其他运动领域的研究也发现运动技能不仅可以内隐获得,而且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领域还表现出外显学习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内隐学习不仅能够使运动技能保持时间更长,而且还有利于复杂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对各种应激条件的适应。因此,内隐学习对运动技能学习具有重要且独特的作用,这也是内隐学习在动作技能学习中日益受到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2.2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运动技能的学习可以采用外显学习的形式,其典型形式为先让学习者牢牢记住某种运动技能的每一个规则和细节,再根据已经记住的规则和细节进行训练,进而完成运动技能的学习。但是对复杂的,特别是开放性运动技能进行学习时,外显学习不如内隐学习更有效。大量关于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内隐学习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结论。如有研究通过对投篮技术中的抑制(Choking)现象进行分析,得出通过内隐学习可以提高篮球运动员投篮技术的稳定性、命中率的结论。还有研究发现,内隐学习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健美操运动技能,在排球、跳高、武术等运动技能的教学中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创造力。研究者丁俊武在其文献中对此方面的实验研究也做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如milner及其研究团队通过镜画操作(mirror-drawing)、转子追踪(pursuit-rotor)、双手跟踪(bimanualtrack)等实验对因大脑病变而出现广泛顺行性遗忘现象的病人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遗忘症患者在有意识外显学习受损的情况下(如不能用言语回忆起刚刚发生的事情),仍可内隐地进行动作技能的学习,并表现出与正常人类似的保持现象。该实验表明,当由于神经受损或精神失常,外显认知学习系统发生紊乱时,内隐学习系统的功能依然完好无损。nissen采用系列反应时(serialreactiontime)实验进一步对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进行了研究,发现无意识地、内隐地习得的运动技能虽然不能用言语来陈述(即不能有意识地提取),但却在运动技能的表现中发挥着作用,能有效促进操作成绩的提高。另有pew,magill和wulf等人采用转迹追踪任务(pursuit-trackingtasks)实验对内隐学习开展了系列研究,一致发现:人能够内隐地获得有关运动技能复杂操作的规则知识,从而在无意识中提高运动操作的技能水平。总之,这些研究都支持了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即运动技能可以在无意识条件下内隐习得。

3内隐学习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提高人们接收信息的效率,研究内隐无意识加工问题对于找到适合人类自身特性的信息输入方式,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内隐学习与创造力的要素诸如直觉、顿悟、高峰体验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潜伏于无意识加工之中的创造性的灵感突现以及直觉的研究、对如何改进人的信息提取与利用方式都有着极大的启发。这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新的体育教学方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3.1对教学观的影响

内隐学习的研究揭示了无意识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极大地冲击了以理性思维为中心的教育观和学习观,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大脑两半球功能高度分化,对刺激加工具有半球优势效应。然而,内隐学习的实验检测到除了大脑左、右半球以外,人脑中还存在着许多分离的信息处理器用来实现某种分散的、特殊形式的刺激加工。这表明无意识的学习机制比已发现的有意识思维更能检测微妙的和复杂的关系,对传统以理性思维为中心的认知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人类学习是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而长期以来,教育更多地强调条理化、逻辑化、循规蹈矩的外显学习方式,不利于受教育者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活动中不仅要重视外显学习方式,还要关注内隐学习,使内隐和外显学习方式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高效的教学活动。

3.2对教学活动的启示

3.2.1对教学方法的启示

上述内隐学习的应用研究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启发。鉴于运动技能学习的内隐性,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应该在儿童早期进行多项或单项的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因为这对促进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喜爱和提高单项技能有很大好处。也就是说,对学生或运动员某一技能的训练,应该让练习者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练习,采取任何可能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大量的体育情景学习中。

在学习者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时,常常会出现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些动作要领和技巧而绞尽脑汁,学生也因学不会而劳神费力的情况。这是因为运动技能的掌握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虽然外显学习是认知发展的基本途径,但内隐学习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更为有效。根据内隐学习的特点,在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时,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任何可能的方式让学习者置身于多种不同的练习环境中,使学习者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体会、领悟和使用某种运动技能,促进学习者运动技能的掌握。

根据内隐学习的特点,学校应坚持多渠道、多途径、持久地进行体育知识的宣传和引导,让学生不自觉地受到熏陶,在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例如,通过校会或利用宣传橱窗、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运动技能在每个人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还可以每年举办“一会一节”(田径运动会,体育节),同时成立校内各类体育协会和开放体育俱乐部,以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吸引广大学生自觉参与和观赏,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在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兴趣。如保加利亚的教学法专家和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暗示学和暗示教学法,为内隐学习研究的深化奠定了基础。在运动技能教学活动中要使用暗示教学法,对体育教学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利用语言的暗示,示范的暗示,错觉心理暗示,眼神、表情和手势的暗示,权威的暗示,自我暗示及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使学生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学习功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尽管已有学者开展了探索性的研究,但对如何进行适合内隐学习的教学活动还不够明了。内隐学习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形式,其与外显学习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因此,在教学方法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内隐学习自身特征,还要很好地处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

3.2.2对学习策略的启示

内隐学习有着诸多不同于外显认知的特征,且其存在的客观性无论是在科学实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得到证实,如阈下刺激、启动效应对后继作业易化作用,麻醉期间学习的存在等。早在19世纪末,艾宾浩斯采用实验法来研究记忆的保持与遗忘时就已经发现:学习的内容即使不能回忆甚至再认,也不意味着全部遗忘,实际上仍旧以内隐的方式存在着。实验研究还表明,脑外伤病人在高强度练习和准确反馈条件下,在各任务领域都存在着具有直观性与无意识性的内隐学习效应,并且这种内隐学习效应随着不断地强化策略训练有增强和向外显转化的趋势。对这种内隐无意识加工的认识,可以在学生头脑中确立一种“任何学习方式都是有效的”的观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求知欲。比如对于在技能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高原期”现象,从内隐加工的角度看,这一时期或许正在内隐地进行着不为人知的整合操作,只是在当前阶段没有比较明显的外显操作或表现。这一点可以从练习曲线上高原期之后作业绩效的猛增得到一定的支持。因此,不能消极地等待高原期的消失,而是要更加努力地学习。这也与教育心理学中重复学习、强化练习的教学原则相吻合。事实上,重复对于新旧知识的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都有促进作用,只是影响程度不同而已,对自动加工的促进作用会更大一些。重复练习的效果或许不易外显,但其在无意之中已经提高了主体的理解力与学习能力,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此外,随着重复接触次数的增加会产生“纯粹接触效应”,个体对刺激的知觉流畅性也同时得到提高,促进无意识迁移能力提升。因此,内隐学习对学习策略的启示是,个体的学习效果可能不会立竿见影地表现出来,但并不表示没有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反复练习的作用,增强学习者对动作技能的自动化,促进更有效地学习。

3.3对学科发展的启示

大学生认识实习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主体;教师;态度;引导

一、首先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标。进入中学之后,学生自身的学习认知、学习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特别是对于体育知识,对于一些基本的体育理念、体育技巧在掌握不完善,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好教学引导。因为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道路上,教师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角色,不单单是引导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担任着榜样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为人师表,能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陪伴着学生,学生也会在无形中向教师学习。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魅力,从而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师也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掌握学生对体育的看法及态度,以便能够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针对性,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其次要注重学生的体育健康综合教育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教育,却往往会忽略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由于学生的体育知识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根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得快、忘得快、知识掌握不牢等状况。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对于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讲授,通过教师对体育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正确地对待体育,形成正确的对待体育的态度。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理论上的讲课,要避免枯燥的课堂,更注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的讲课方式,达到多元化的效果,并且希望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实例的说明,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竞赛、演讲、小组表演等模式来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论内容与实践技巧都有新的认知,这就需要教师将与体育相关的内容更多地展示给学生,以便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再次要注重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模仿式学习,这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方法。但是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却相对较差,如果能够改变之前单纯的训练或者是单纯的讲课的教学方式,应该就会有好的效果。单一的教学方式会让课堂变得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去关注体育课,更不用说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就意味着讲课的实际效果是极差的。因此,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不再被动,而是主动地参与,才是培养体育意识首先要做的。在开展室外的训练时,课程越丰富多彩越好。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生活环境优越,刻苦精神和意志力都有待加强。夏天和冬天,因为天气的原因,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外的训练。如果教师能够开展多类型的体育训练活动,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些体育活动。比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入手进行课程的规划与实施,就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的参与课堂,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四、另外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去,让他们将体育课堂当做是一项快乐的学习项目,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喜欢体育、喜欢运动,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享受到体育的快乐,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对日常的体育训练也会有兴趣,这样培养体育意识也不再困难。长期在这种氛围下训练,也能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能够健康地发展。

五、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德育素质

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做好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之外,也要做好学生的综合认知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其中合作能力的培养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合作也是新时期人才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日常的体育训练中,有很多活动都需要团队合作。合作意识与体育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在体育训练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并且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而不至于太自我化。反之,也是因为合作意识,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训练,与他人共同努力,得到集体的胜利。这种靠团队取得的胜利比个人得到的胜利更有价值,更值得被称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得到了培养,合作意识得到了升华,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大学生认识实习心得体会篇8

【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x)班有xx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学的指导思想

1、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五、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10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二】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x)班xx人、一(x)班xx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三】

一、学情分析

今年我教一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及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没有形成,同时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要两面都要俱到。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大学生认识实习心得体会篇9

一、数学学习

人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从最初的结绳记数等自然经验的积累,演变成以班级授课形式为主的学校数学教育,已有数千年历史。然而,关于数学学习的基本理论的研究,诸如数学学习的实质是什么?数学学习有何特点?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哪些心理规律?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分析等等,并没有形成一种共识,亟待更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一)数学学习的实质

数学学习的实质,牵涉到两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一是数学学习的对象——数学的本质是什么?二是数学学习作为一类学习活动——学习的实质是什么?前一个问题,是数学哲学的元问题,有着许多不同观点。如“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①,“数学研究现实世界和人类经验各方面的各种形式模型的构造”②,“数学是研究广义的量(即模式结构形式)的学科”③等等。对数学本质的不同认识,形成了各种数学哲学流派,由于所持哲学立场各异,各派没有形成共识的迹象。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看到尽管数学强调严密,但只是一种相对真理,大部分内容仅仅满足了逻辑合理性,与现实真理性有很大距离。

学习的本质问题,则是各种学习理论分野的焦点,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以桑代克、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或联想主义)学习理论和以格式塔、托尔曼、布鲁纳等为代表的认知学习理论。在行为派看来,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或者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而获得经验的过程,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认知派看来,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的过程,即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内部加工过程。随着两大学派的争论和研究的深入,任何一派都无法涵盖对方,都无法解释一切学习。因此,西方心理学界又出现了折中主义的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包括简单的联结学习与复杂的认知学习的若干层级,调和两大学派,试图说明学习的全部涵义。如加涅最初将学习分为三类联结学习(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和五类认知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后来他又修改为一类联结学习(连锁学习)和五类认知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抽象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折中主义学习理论吸收了两大学派的合理成分,但在学习本质的研究上,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对数学本质的不同理解和学习实质的不同看法,给我们认识数学学习的实质增加了难度就中小学学生而言,他(她)们所面对的数学学习内容,主要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学学习活动是受数学课程规范的、在学校情境中进行的,它不同于人类一般的数学学习。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按教育目标在数学课程规定的范围内,由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或倾向的变化过程。这里的行为或倾向,包括学生外在的行为以及内在的数学认知、情感、兴趣、态度、动机等等。

(二)数学学习的特点

数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人类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活动。数学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用来处理多级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经验,进行形式符号语言的运算推理。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理论—实践—理论”④的模式,与数学家的思维模式相比,必须经历逆转的心理过程。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按课程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数学学科的学习,数学课程的特点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三)数学学习的类型

中小学学生究竟进行什么样式的数学学习?回答这一问题,对揭示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教师组织教学、数学课程建设等等都很有意义。分类标准不同,看法各异。如按数学学习的内容,将其分为:1.数学知识的学习;2.数学活动经验的学习;3.创造性数学活动经验的学习。⑤按学生认知活动水平的层次,数学学习包括:1.数学符号学习;2.数学概念学习;3.数学原理学习;4.数学运用学习;5.数学问题解决学习。⑥如果从学习的性质来看,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包括:1.获得数学知识经验的学习;2.获得数学学习机制的学习,即元学习。前者为一般的学习,后者则是有关数学的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过程,是学生个体心理机能的获得过程。

上述认识表明,中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受学生个体发展水平、学校教育、数学课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数学课程不但影响着人们对数学学习实质、特点的理解,而且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方法以及学习的成果。

二、数学课程

我认为,数学课程是对学校数学教育内容、标准和进度的总体安排和设计。它是联结教师、学生的桥梁。教师按课程的规定,为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经验、个性发展提供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学生则根据课程规定的数学内容、标准、进度进行学习。因此,数学课程反映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切数学学习活动。

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教育的本来课题,不是教授者完成某种活动,而是要在学生的行为中引起某种重要的变化。⑦数学课程建设为教师达到这一目标提供基本方案和依据,因而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水平有着决定性意义。

制约数学课程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社会因素、数学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育理论因素、课程的发展史因素。⑧如果从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来看,数学课程建设是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发展不是绝对自由的,而是在满足社会需要前提下实现的。学生的个性发展源于成熟与学习。成熟多受遗传的禀赋和潜能所支配,学习则是个体从环境中所获得的变化,主要受个人的教养和境遇所影响。学校数学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数学学习的环境,数学课程在这种环境中起着“中介”和“方案”作用。因此,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特点及所经历的心理规律等等,成为影响数学课程建设因素中的最根本因素。数学课程改革,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

三、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改革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教训

20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已接近尾声,各国都在总结历史,展望未来。本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历史表明,不管社会存在什么样的需要,只有设计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特点、规律的课程体系,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学问中心数学课程和人本主义数学课程的失败就是佐证。

本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学问中心数学课程,是基于对学生数学学习这样的认识建立的,即数学家的认识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逻辑是同质的,其间的差异只是程度的问题。数学家的研究逻辑与学生的数学学习逻辑被认为是:第一,数学家的认知方式与未成熟学生的数学认知方式所显示的不同,不是种类上而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两者都经历着探究——发现学习的过程;第二,智力活动在一切方面都是

同一的。数学家的智力、兴趣与追求,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都可以认为是适当的。于是,学问中心数学课程编制的基本准则是:依据数学科学的基本结构编制内容,体现数学的结构化、形成化、统一性和现代化。上述思想忽视了儿童思维方式的质与成人有差异。皮亚杰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心智成长是阶段性发展的,在其成熟过程中,经验起着质的变化。因此,学问中心数学课程注定是要失败的。70年代,它受到抨击,被认为使学生“非人性化”,妨碍了“完整人格”的实现。数学课程也随大流,走向人本主义化,以学生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

人本主义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将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情绪、感情、态度、价值等)统一起来,数学课程采用知识课程与体验课程或情意课程与体验课程的多层结构。它以马斯洛的理论为其心理学基础,企图将抽象的数学演绎过程转变为经验的归纳的学习过程。然而,这种理想化课程并没有提高学校数学教育质量,过分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忽视学生数学学习的规律,造成了学生学习能力低下。70年代中期,一些国家(如美国)又强调“回到基幢去。

数学课程必须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心理规律,实际上是数学课程的学生适切性问题,它与数学课程的社会适切性共同决定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人格得以完善,又能兼顾社会的需要,看来“大众数学”强调素质教育的思想是比较合理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各自的数学课程体系,将数学课程的社会适切性与学生适切性置于核心地位,尤其是后者,可以说达到空前的地步。

(二)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是对各个特定阶段(如初中、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目标的规定,它体现着数学教育的目标。这些规定,必须考虑学生达到该学段时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数学认知发展水平、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上方面可达到的水平。不同民族、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在思维发展顺序上同一,但达到各阶段的时间有差异。从数学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命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几方面发展的研究表明,⑨我国中学生在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已“初步定型”或成熟。数学课程标准的确定,必须考虑这些特点。

(三)从数学学习看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

数学课程内容的确定,是历次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从数学学习的角度看,数学课程的内容必须对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难易适中,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相适应。这些内容应该是以前数学学习的发展,是今后数学学习或就业的准备。学习这些内容,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且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机制(元学习)得到发展。数学课程的内容过于直观、易懂,有益于学生较快获得数学知识,但对数学经验积累较少,至于更有意义的学习机制的发展就微乎其微。中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发展和全貌,增加广泛的背景知识,体现不同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些内容是极有价值的,学生可能会受益终身。

大学生认识实习心得体会篇10

一、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前提

1.使学困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2.使学困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

3.要教会学困学生正确认识成功或失败。人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其实在学习上也一样。作为教师可以多给学生讲一些实际的例子,比如孟母三迁,爱迪生、韩国巨星Rain,国内知名的明星成长励志的故事等等。让学生深刻真实到成功和失败是在学习过程不断反复出现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所以作为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在这个困难阶段要树立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的观念,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嘛。

4.引导学困生从实际出发合理提出对自己的期望。每个学生都想搞好自己的学习,但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慢慢来,不要不切实际的与他人比较,对自己提出过高的期望,否则,期望的目标无法实现,反而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丧失学习的动力。切不要自食“拔苗助长”的苦果。

二、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如在讲解《合并同类项》时,我没有直接引入书本上的问题,而针对我校食堂就餐问题,精心设计如下问题“有我们班甲乙丙三位同学一起去买早餐,甲要买7个鸡蛋,4根油条,2个烧饼;乙要买5个鸡蛋,3个油条,4个烧饼;丙要买8个鸡蛋,6个油条,1个烧饼,而鸡蛋油条烧饼分别在三个窗口出售,且每支队伍都较长,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尽快买到早餐?”这样学生立即表现极大的兴趣,主动讨论交流很快就拿出了最优化的方案:甲乙丙三人每人买一样东西即可很快买到。并且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的理解也有初步的印象。转贴于

2.构建丰富活动教学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

教学应当促进学生主体的主动建构,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讲得再好,也会经常出现“教师讲完了,学生仍不会”的现象。我们要改变教师包揽课堂的做法,在组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多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的机会,比如因地因时因人设计诸如操作与制作;游戏竞赛;实际测量;观察、调查;课题研究等丰富多彩实践活动,多让学生“做”数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更可使学生获得最直接经验和多方面体验,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创造意识,并且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有效地增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给予成功的满足。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动手认真的去做,去尝试。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3.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灵活多样评价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评价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珍惜学生取得的每一分努力,欣赏学生的每一个创造,肯定学生的每一分努力;通过评价和鼓励,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和指引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只有这样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正确引导则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4.教会学生反思,提炼数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比较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却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这种方法易受具体情景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反思学习过程,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解答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方法,并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数学思想。这样学生更易通过从生活到数学的认识过程,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而且能较好领略数学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5.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