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化教学设计十篇城市化教学设计十篇

城市化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27:42

城市化教学设计篇1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设计实践(校内)、生产实习(校外)等的各个教学环节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传统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通常采用的是先理论教学,再制定设计任务书,然后进行方案设计指导,后形成城市设计成果的教学方式。通常这种教学方式到最后的结果是老师们往往自然而然的倾向于注重成果的表达,这在成果评定过程中尤为如此;而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设计理念的引导及思路的形成却被忽视,最后由于评分标准的不完善,变成了设计成果图面表达效果的比拼,导致城市设计的学习“重成果包装、轻成果内容”。事实上,当前的城市设计教学应告诉学生紧跟新型城镇化的时代步伐,真正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发展模式,变传统“量”的城镇化到当前“质”的城镇化,城市设计教育也应注重教学过程中思维和理念的培养,而不单单是设计的成果表达。可以说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角色和价值观的培养比结果更为重要。总的来说,传统的城市设计教学结果是设计成果的大同小异,这也显示出教与学的笼统和肤浅,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城市设计课程的封闭性,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引入相当薄弱。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今天,我们不禁要思考:我们当前需要的是怎样的城市设计人才,以应对这个行业的人才需求,作为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层面城市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引领学生一起思考,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内容[3]。

2城市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2.1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并举

理论学习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前沿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培养其对学科新兴动态的敏锐嗅觉;设计实践在于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理论知识;注重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的相互促进,要求学生除要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功底和正确的价值观外,还更需要学生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来提升,实现老师教学与学生实践的灵活贯穿,通过实践反馈的过程来加深理论学习,进而提高设计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2]。

2.2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

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导向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其中的综合能力培养具体包括:设计理论分析能力、实践设计能力、设计创意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五种能力的培养;在城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每一个教学阶段都必须有明确的授课计划,辅之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而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贯彻在设计课程始终的[2]。

2.3教学互动改革为重点

强调教学互动,改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互动式,这其中的引导和鼓励非常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其积极主动去学习、分析比较的兴趣,具体教学技巧上,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模拟答辩、方案互评等多种教学模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收集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及实际工程项目等,让学生进行多方案讨论对比。而在讲授理论课时,注重教会学生一个观点:设计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对与错之分;要注重做一个成功的设计,就应该尽力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共赢。

3城市设计教学内容优化研究

3.1“价值观与角色”的再定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教学,首先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公众利益,维护弱势群体,节约长效资源是城市设计的出发点及落脚点。而现阶段,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市场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使得许多城市的开发建设都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设计原则,城市设计作为城市开发建设活动中的重要指导手段,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设计师们也难免不“随波逐流”,因此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在现阶段显得更为重要[4]。同时,应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角色”的重新定位,这其中“角色”的第一个理解就是设计对象,设计过程中常以“以人为本”作为主要的设计原则,应该让学生明白:“以人为本”并不是仅仅只考虑“人”本身,而应是把“人”置于与人类休戚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亦或是,“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要为人类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对于“角色”的第二个理解就是设计师本人的角色定位,对于这个的理解就是:个人与团队的协调关系。教学过程中也应让学生了解,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一个城市设计项目,往往不是一个或几个设计师能做好的,而是由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的人员组成多元设计团队,其中不仅涉及到包括设计师、城市管理部门等城市建设相关专业人员,还可能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在这个团队协作过程中,多个专业成员都应参与其中,树立对城市设计任务的“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集各方智慧,协同设计并共同推进项目实施[5]。

3.2“空间与时间”的再认识

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创造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空间,而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其终极目标是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实现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追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注重对“空间”的理解,其核心涵义就是协调好城市形体环境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一系列动态空间及静态空间,并以人们在其中的行为和感受作为空间定义的标准。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城市形态永远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终极状态。因此,积极应对并处理好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城市问题是城市设计工作的特点。因此,教学以及设计实践指导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城市设计的重点不是终极蓝图的描绘,或是脑海定未来场景的遐想,而是预测并揭示这些终极蓝图的影响要素和作用机理,并在设计成果中建立一个可优化可调整的作用体系,给将来实施者和使用对象以弹性发展的余地。

3.3“观念与技能”的再培养

新的时代背景对学生的“观念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建立全局观和整体观,协调好设计地块与周边乃至更大范围区域的关系;培养学生“小中见大”的能力,从事物的局部了解其整体与全貌,包括城市设计中对不同尺度序列空间的把控和协调,做到空间起承转合、合理并流畅。培养学生学会洞察人与场所之间关系的能力,同时发掘场所中人的活动和设施之间关系;并培养其学会调动自身的情感,站在业主的角度,去重视使用者的感受[6]。“技能”的再培养核心在于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设计意识和视觉分析理论、调查分析、观察阅读、设计表达能力、图示交流能力等方面。同时,应培养学生与多样人群进行交流和交往并能通过分析总结提炼出“设计语言”的技能,作为城市设计师,最重要的是要尽量多地去与委托人、使用者、反对者和决策者交换意见。

4结语

城市化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活动;逆向设计

传统的地理课堂都是以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的教学顺序来展开的。教学活动设计放在教学评价之前,即把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放在对学生是否可以完成教学目标的评价之前,使教学走向“一刀切”的境地,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仿佛只是一个彩色的大染坊,课堂失去了活动,教学目标完成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顺序。曾仕强教授说过:“只要合理,怎样变动都可以。”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形式的束缚,以逆向教学设计模式为依据,开展高中地理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是由威金斯提出的,其思路是先确立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进行评价方式和标准的预设,最后再上升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上。由于评价设计位于教学活动设计之前,所以被称为逆向教学设计模式。虽然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设计相比是“逆向”的,但又神奇地表现出逻辑上的“正向”特点,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具有合理性。

一、逆向教学设计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

莉莱说:“赢得好猎手的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而是由于他的目标。”可以说,无论在何种境地,人所选择的目标是最重要的,把目标作为航标,人们可以取得伟大的成就。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目标的确立放在第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并逐一地实现学习目标,理解教材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清楚地解析所遇到的疑点,一步步地攻破。当然,这不是说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值得去实行,教学目标也有优劣之分。与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相割裂的教学目标会将学生引向学习的“迷林”,而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纹理清晰、分门别类概括知识内容、指出培养学生某种能力的教学目标,则能引导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那么,如何使教学目标发挥积极效用呢?首先,教师可以从要学习的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中找到关键词,如核心概念词,或用于修饰核心概念词的形容词、副词,或具有规定性的条件语句,或可以引导学生行动的行为动词等。其次,教师要以这些关键词为中心,或采用概念认知的方式,或采用词汇意义展开的方式,或采用师生经验分享的方式,对知识内容进行扩展,还要进行归类,确定这些问题对应的知识点。第三,教师要建立关键词与关键词的联系,将琐碎的知识内容织成一张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大网,使学生能够具体地、系统地了解知识。最后,教师要将这些生成目标,用以明确教师的教学方向及学生的学习方向。以“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这一章节为例,教师首先要把握关键词,即核心概念,如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的特点,然后再确定行为动词,如说出、列举、总结。其次,教师要以这些关键词为核心,对知识内容进行扩展。例如,围绕“城市化”这一问题,扩展出“城市化的标志”“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地区的差异及成因”“城市化的意义”等问题。然后,教师再进行知识结构的梳理,确定哪种问题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疑点。再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及教材内容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分析,建立知识网,并按照概念核心—概念体系—行为动词—行为程度—学生经验的顺序进行目标框架建设,如城市化—城市化特点—解释—列举解释—没有准备经验。最后,教师再对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确立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二、逆向教学设计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学评价设计

教师能否完成教学目标,学生能否达成学习目标,并不仅仅是由教学活动来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由教学评价设计来决定的。这里的“评价”并不是以“考试”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结果检验及总结评价,而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对学生目标达成时的表现进行预设评价,即“证明学生是否实现学习目标的标准及方法”。其特点表现在“预设”二字上,是在教学活动之前实行的一种对目标达成标准的判断行动,教师及学生可以借此了解目标的完成情况、出现的问题等,并以此作为参照,明确设计怎样的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可以说,教学评价设计是一架桥梁,横跨在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之间,既证明了师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又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改进方向。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评价设计工作。教学评价设计是为了获得教到何种程度的证据。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学情境特点来确定评价方式。所以,教学评价设计是否有效,主要看它是否能对学习目标中反映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以“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为例,在“过程与方法目标”这一章节中,教师希望学生通过对比城市化的不同类型,总结出城市化的本质及成因。以这一目标为依据,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制定评价任务。学生能够列举城市化的类型,并通过对比总结出共同的成因和本质。关于评价形式,教师可以用选择、判断的方法,通过评价标准对学生能否完成学习目标进行验证,进而根据学生的目标达成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改进。

城市化教学设计篇3

目前一些高校虽然在办学规模上有了突破,但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中仍沿袭传统美术院校的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美术院校师资配备、教学体系以及办学宗旨,更趋向于传统意义上纯艺术类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强调对雕塑技法和技能等基本功的训练上,学生的能力局限在对形体的临摹和结构的分析上,对城市雕塑理论的学习几近空白,更缺乏城市雕塑从设计到实践的机会和经验。而且由于缺少文化素养的积累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创作上并没有实际的可延展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培养模式易造成雕塑学科的人才形成单向性艺术家式的极端。

如今的雕塑专业不再是培养处于艺术象牙塔里的雕塑家了,雕塑作品也不仅仅是陈列在美术馆中的作品和表现宏大政治主题的纪念碑了。当今环境艺术设计将城市雕塑当作城市人文景观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重大的城市景观建设项目都有雕塑设置及雕塑家的共同规划,除了公园、绿地、中心广场这些传统的城市雕塑放置地之外,与市民生活相关的各个层面,街道、小区、庭院乃至地铁站内都有雕塑的身影存在。其形式风格和表现内容也千变万化,非一句话所能界定。这应视为雕塑功能的拓展,也是当今学科的交叉、融合,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1。

一、行业对城市雕塑人才能力结构的要求分析

城市雕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其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同时又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毕业生,是企业对城市雕塑人才培养提出的一项最根本任务。

城市雕塑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人才能力结构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

1.雕塑造型能力

要建设城市雕塑,首先应具备雕塑造型的基本塑造能力,掌握雕塑塑造中所必备的基本功,以确保雕塑在制作过程中准确把握形体造型的准确性。

2.多学科知识背景

城市雕塑学科具有跨界、综合、紧扣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并且汇同城市环境学、文化学、设计学及数字科技、工程材料等学科领域,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向以城市视觉美学追球为内核,通过美术学与设计学、艺术学与工程学、与信息科技媒体等学科的融合,为艺术与工程开辟一条独特的实践性艺术学科之路。因此城市雕塑人才不仅应具有设计创作能力,还要有一定工程素质、多学科交叉背景以及多工种协调能力。要熟悉景观规划的基本原理,以便更好地把控城市雕塑设计的整体空间关系;要熟悉材料科学知识,尤其是新材料的应用;要了解结构方面知识,更好地解决合理承重问题,以确保作品的可实施性和操作性;要善于与景观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建筑师、规划师等不同的专业人士合作。城市雕塑家不应是单纯的雕塑设计者或是加工者,而应是一种集设计能力、加工制作知识以及城市规划设计学科、景观学科的综合性极强的人才。

3.具备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

城市雕塑是一种融地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聚焦点,其基本特性要求它的表现形式要以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表达更高层面的文化价值意义。因此,城市雕塑设计者要有文化及美学方面的综合修养,这是解决城市雕塑设计中文化定位、创作风格、彰显城市精神,以及创作雅俗其常作品的关键.

4.要有多学科、多工种协作的能力

城市雕塑建设中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特色显著,决定了艺术家不可能再闭门造车。任何一项城市雕塑的建设都是一个繁杂的项目,并且通常是处于十分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从方案创意到工程实施到落地为安,往往是多角色、多部门协同完成的。城市雕塑建设的总负责应善于与其建设过程中相关的学科、加工团队真诚合作,最终达到城市雕塑建设的一流水准。

面对城市雕塑的行业特点和学科特征,使我们不能沿着过去的老路前进。按照传统美术院校的教学思路,将制约城市雕塑发展中技术与设计、艺术与设计、环境与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无法适应当前城市建设的需求,也不可能要求大部分学生从事纯艺术性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和重视所面对的严峻挑战,在未来城市雕塑的教学中改变策略。将城市雕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对城市雕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具备文化、艺术与技术3个方面的能力,达到传统文化知识深厚,造型基础扎实.要了解雕塑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安装的全部工艺流程,以确保城市雕塑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二、城市雕塑教学思想的转变

1.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

当下,城市雕塑人才培养主要有纯美术院校和工科与多科性院校两大类。纯美术院校具备联合人文艺术学科共建的优势,但由于缺少工科背景的学科支撑,大量工程类课程无法开设,诸如建筑结构、材料工艺、建筑物理等,易陷入“纯人文”“纯艺术”的误区。

现代城市雕塑设计已有了很大发展,其设计的内容和形式靠传统的学科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从单纯的造型设计发展到空间设计、融入环境意识,从纸上的方案草图到加工制作、安装落地,所涉猎的内容不仅有经济、心理、行为、资源、文化、历史、景观与环境、植物、光照、交通道路等,同时还包括了材质、结构、工艺等在内的通盘考虑。在进行城市雕塑设计时,对以上诸多学科的内容都应具备相应的知识,既要注重雕塑艺术的艺术性,更要注重雕塑的技术性,毕竟城市雕塑是为具体工程项目服务的。因此,在雕塑教学中渗入交叉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单一地对学生进行造型等基本的雕塑本体性的教育,更要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各学科知识,以发展出综合的,交叉的、比较新的领域的知识、概念、方法或技巧,应用于雕塑的制作和设计中去。

而在工科与多科性大学,尤其是建筑类院校中开办雕塑专业,可以更好地结合学校强势学科进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充分利用其学科专业、研究资源等有利条件和内部优势,建立专业交流平台,强调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如从我校城市雕塑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就可看出综合类工科大学所具有的多学科优势和交叉学科的相互支撑作用(见表1)。既设有环境规划、园林艺术、中外建筑史等方面的课程,还要学习各种材质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有了结构方面的知识,方可解决城市雕塑异形不规则结构的合理承重问题,以确保所设计的城市雕塑的可实施性和操作性。有了工科材料成型等专业的有力支持,不仅可保证雕塑后期的艺术质量,更可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工艺的研究。这样的课程设置,无疑构成了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之间更为有机的相互补充,使雕塑专业和学校其他学科专业的学术效益、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发挥。

城市雕塑专业方向是综合艺术与设计的教学,只有通过综合教育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运作,才能避免过于狭窄单一的专业化教育,可能会造成的文化割裂和知识结构的偏狭,从而实现培养具有宽广视野的创新意识和全面素质的城市雕塑专门人才,实现更好的就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城市文化建设。

2.项目实践教学,榜样力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城市雕塑相关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追求创新和注重实践的生命力,在于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紧密联系、互相作用和互相促进。因此,从专业角度来看,城市雕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实践是其教育的重要环节。城市雕塑教学应从纯理念模式中走出来,强化设计与工程、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让教学走出课堂,使学生在真题真做的设计实践中经受磨练与体验,设计成果接受社会的检验和评价。

在教学中,一方面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比重,对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制订出切实可行、高效的设计、实习任务指导书,并对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控制;另一方面进行定项工程接触和工程设计,以科研带教学。引入社会,企业的项目以及教师的各类横向、纵向课题进行真刀真枪的实战。在真实的项目运作中,使学生能够接触到许多课堂上所接触不到的东西,比如施工技术、装饰材料、工程管理、艺术制作效果等实际感受,锻炼学生从立项、实际调研、方案设计、调整修改、评定方案到真材加工制作、实施、使用和维护、评价与发挥社会效益等整个流程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进入角色,满足企业用人要求。随着项目进程的不断深入,教师将主要环节的设计深度进行比照分析,学生逐渐可以看到教师面对课题的深入研究及实施过程,从而针对自己所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研究的切入点,有取舍地学习专业知识。在项目完成的同时,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总结出该类科研项目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在实际运作中出现的难点、要点,增强其实践运用能力。

同时有条件的专业院校还应尽可能地设置自己的城市雕塑设计研究所,配合教师工作室制度和学生导师制,形成教师带学生共同参与城市雕塑设计,及其相关实际项目的运行机制,成为锻炼教师专业职业能力和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校内实训基地。

3.融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最为直观的展现载体。城市雕塑不只是通过造型来表达内涵,更重要的是将时代文化和个人艺术思维、综合素养融入作品中,其表现形式要以雅俗共赏的大众化语言去诠释更高层面的人文价值涵义。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重视传统、关注社会、比较研究、兼容并蓄、体验挖掘。综合创新的同时,努力把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融入作品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文化道义精神,更多地寻求与人和社会的融通,达到审美主体与雕塑客体、雕塑内涵与表现形式、雕塑本体与周遭环境、雕塑表达与功能体现等的统一。

城市雕塑的教育应该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态势来展开,艺术的公共性意味着一种开放、兼容与多元。城市雕塑的教学实践更应把贯彻民族文化传统作为基础观念,在课程中针对西方文化日趋严重的影响,注重对学生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教育,在教学中确立对城市雕塑立足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的认识和研究,在中西文化冲突交融中寻找新的碰撞点。在课程设置上,可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等板块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有重点地注入到雕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与传统的素描、泥塑、材料、景观、构成等课程的交叉融合,使学生在创造性地利用民族文化进行设计表达的同时,发展和丰富民族文化本身的艺术语言形式.

4.不断优化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优化与建设是美术院校改革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培养方案的关键因素。城市雕塑设计的工程性、综合性、创新性对教师提出了综合知识、综合修养、综合能力的要求。教师应在具备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更要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教师梯队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年龄结构上的配比,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教师队伍。通过师资背景多元化、专业背景多元化、教学经历多元化的原则,进行师资配置和教学团队的组建,能够有效整合教师的集体智慧,开发教学资源,取长补短,在协作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7k平.

同时,选拔教师要注重既有教学能力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而教师的继续教育可采取国内外雕塑类相关专业教师互换、学者互访、合作研究、学术研讨等方式实现;同时教师自己要坚持自主创新性学习,以学导学,边学习,边指导,在指导中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多参加实际工程项目,边实践,边总结,与社会需求对接,进一步更新和深化教学理论。

城市化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动态城市城市综合体体验性教学动态设计互换设计

abstract:Basedonthedynamicfeatureofmodernurbanarchitectures,thisessaystartedfromurbancomplex,choose‘dynamic’asthelimitingfactorofarchitectureeducation,andinserttheconcept‘dynamiccontrol’intothewholeteachingprocess.

Keyword:dynamiccity,urbancomplex,experientialteaching,dynamicdesign,interactivedesign

中图分类号:H3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代城市建筑的运作方式和形态类型较之传统城市已经出现了很大的不同,城市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动态变化之中,它既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动态成为建筑设计工作和教学都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也对建筑设计和建教学研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不少建筑院系基本上还是延续了多年以来以类型建筑设计为主的设计课题目设置,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建筑类型的难度逐渐加大,题目的面积渐大,功能渐复杂。从小到一个茶室大到一个剧场,其建筑涉及的因素却基本是一致的。在设计过程中以一种平铺直叙的稳定状态延续到底,作为建筑设计教学这是最基本的目的和要求。

众所周知实际的设计工作却和这种象牙塔中的单纯状态相去甚远,以至于很多学生毕业以后面对实际设计项目都会出现措手不及的不适之感,继而不单对于城市现状、设计现状以及高校建筑设计教学都产生不少困惑和怀疑。

由此可见,在校期间建筑设计教学确实还存在着一定欠缺,即对应于动态变化的城市现状问题没有及时反馈与应对。建筑设计教学不单应该针对建筑设计的纯学术和纯技术层面,还应该触及建筑设计的非技术性层面以及由此引发的技术性层面问题。虽然建筑教学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建筑类型,但是在设置设计题目时,应当针对客观存在的建筑社会问题,剥离出建筑的不同层次,解析出影响建筑的各个因素。这样的建筑教学才是更加丰满的建筑教学。

城市综合体因为其功能的包容性,类型的多样性,建设的可变性可以作为一个区域内城市建筑可以较为明确定义的结合点,是现今动态城市的一个缩影,具有设计教学研究的典型性。

此次教学虽然以城市综合体为名,但不管其设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主要目的有以下两点需要学生认识和体会:一是为什么这样做——探讨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城市的动态变化,以及由此也引发的设计条件的变化;二是怎样做这个设计,即明确从城市的角度来做设计的方法,怎样调查研究,怎样去分析,怎样去实施。

一:城市建筑的动态性

城市动态变化首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来自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客观需求,也受到政府行政指令、规划条文执行以及经济利益实体驱使等“偶然性”因素的影响。由此城市的面貌和现状,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均呈现出动态跳跃性、不确定性和多样复杂性。

1、动态跳跃

一是时间维度上的动态跳跃。由于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大事件植入社会生活,使得城市建设的进程呈现着或激进或停滞的动态跳跃。

二是空间维度上的动态跳跃。传统城市中,它的发展变化虽然也不是平铺直叙的,也有变化的节点,但是它的时间是拉长的,这种跳跃性更像是一种富有周期性的脉动,因此在城市建筑的空间维度上它的城市中心和边缘的界限清晰,在各个区域内的空间形态也相对均质。然而,现代城市的形成方式和运作方略完全打破了这个传统体系,不断更新和扩张的城市一次次地打破原有的限定产生新的边界,边缘和中心的界限含混,两种元素都面临着角色的转换的可能,在空间形态上由于角色上的频繁转换又会带来跨度极大的动态跳跃。

2、不确定性

一是指城市建设过程的不确定性。我国的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执行力、连贯性和持续性都差强人意,土地用途的偷换,规划指标的变更,规划控制线的移动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由此带来了城市建设过程的不确定。

二是项目性质的不确定性。由于上述不可预知的不合理因素的左右,和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根据实际社会状况和市场需求等条件做出的合理化调整,以及分期建设分期开发的策略,在很多区域内项目的功能和使用性质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复杂多样

在空间上,城市建筑的外部形态会变得更加的复杂多样,这源于现代社会的复杂需求而带来的多系统交叉、多学科并置、各门类交织的重叠局面。由此带来了两方面的变化:

一是现代城市不得不接受了这些新的元素。

高速公路、快速大道、轨道交通、巨型停车场等,它们的形式在传统城市中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它们又和传统的城市元素如街道、广场、邻里、公园、纪念物、立面等等这些都传递着传统城市信息的城市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是出现了新的城市建筑类型。

罗西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著名《城市建筑》(《architectureofCity》)中针对欧洲城市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建筑类型学的概念,试图以此在城市和建筑之间架起桥梁,解决现代城市带来的种种问题。然而,罗西的类型建构在对历史的记忆之上,它没能来得及顾及行驶高速度和通信高科技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巨变。超级购物中心、金融办公中心、机场、交通枢纽等等新的建筑类型不可回避地扑面而来,和人们的生活对接,楔子般地植入城市,影响着城市的面貌和形态。这些新的城市建筑类型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独立性,难以用传统结构继续分解成为继承的形态类型。

二:城市综合体的选择

城市综合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恰恰反映了区域内城市建筑的动态性。

一是既是边缘又是中心的区域特点。

城市综合体的建设用地不同于一个单体建筑,通常较大,同时它的建设量也较大,因此它可以形成这个区域里相对完备的整体性,这种可以独善其身的特质可以使它有别于相邻其他地块。另一方面它需要从其他相邻地块和建筑那里获得信息建立对话吸引人的活动,因此它又需要融入到周边这个大环境中。正是这种交界的属性使得城市综合体具有既是边缘又是中心的区域特点。

二是功能的包容性,类型的多样性。

城市综合体可以是城市商业活动、交通活动、居住活动、工作活动的集合体,因此它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兼顾性等特点。另外针对不同需求城市综合体又可以细分成若干类型。这一多样庞杂的特点反映着城市建筑的动态变化。

三是分期建设的可变性。

城市综合体的复杂,是决定着它分期建设的客观要求,分期建设中也存在可以数度调整的可能性。这一点更是从时间维度上体现了城市建筑的动态。

基于城市综合体的以上特点,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区域内城市建筑可以较为明确定义的结合点,它是动态城市的一个缩影,也因此具有设计教学研究的典型性和可操作性。

三:建筑设计动态教学

关于建筑与城市的理论并不只上文提到的这些,谈这些理论是为了指明本次教学设置的立足点——动态,并且把对于理论探讨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来。使教师和学生在此次设计中能明确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教学目的是通过这一设计,在已有的对建筑的初级认识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客观存在的建筑社会问题,剥离出建筑的不同层次,解析出影响建筑的各个因素,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建筑设计。通过这一设计,对于建筑设计中已知和未知因素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建筑设计的动态教学主旨就体现在“动”,即让学生和项目设计,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均建立起互动关系。

基本教学内容

设计题目为城市综合体。2010年的设计题目以选取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综合体为设计内容,要求充分体现设计主题。设计内容由两大部分形成,一部分为商业中心,另一部分为餐饮娱乐中心。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在以限定主题为基础从城市的角度来统一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把商业和餐饮娱乐中心分成了两期建设。因此整个设计的周期就成为了三部分:一:规划的概念设计。二:商业中心的单体设计。三:餐饮娱乐中心的单体设计。

地段的选择在北京的北中轴路(鼓楼外大街)和黄寺大街的西北角,距离明清北京城的

北护城河(也就是明清北京城的城墙)不足2公里,距鼓楼不足3公里。距北中轴路四环外的国家奥林匹克中心区3,5公里。这块地是近乎北京城市井中心区(鼓楼)和新中心区(奥林匹克)的中间地段。这种老北京和新北京的交界性体现了城市动态发展的跳跃和割裂的现状,也使得这个设计有着更多的文化讯息和发挥空间。

教学成果分成图纸和实体模型两部分。

动态教学

1)限定条件的“动与不动”

动态设计教学探索需要对某种设计要点进行设定,通过转换这一条件,实现设计教学的动态控制和学生设计相应的动态变化。

——主题

为了突出地段的特点,引导学生以城市角度来研究建筑设计,我们限定了每次设计的基本主题,如以“线和场”为主题。目的通过学生对“动线”、“流线”、“控线”、“场域”等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从这些角度和主题更具体明确地体验相关的城市问题。当下一届学生设计时,又可以改变主题限定,拓展眼界换一种模式去处理问题。只有促进设计的思维角度不同和方法更新,学生在本科的学习阶段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设计的魅力。

——任务书

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给与学生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在教师初定的任务书基础上完善设计任务书。如我们在一期商业中心任务书上只是规定为商业中心,学生经过调研自行确定采用商业散铺,还是精品店铺集结地,亦或是主力店的模式。

——分期建设

如上文所说,我们把设计分成了三个阶段,在每两个阶段之间设置教学的限定点,上一阶段设计的结束就是下一阶段设计的开始,而这时会有新的设计限制条件加入或改变,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有一种出于动态变化的新鲜感和挑战性。

教学手段——体验式教学与互换设计

在二期餐饮娱乐中心设计中,我们要求学生交换设计。在交换时对前一个人的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分析成果重新修订下一阶段的设计任务书。这种互换设计的操作实际上是对我国城市动态建设中不确定性的一种对应,而学生所经历的这样的始料未及的设计条件的变化也构成了动态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体验式教学版块。

结语:建筑设计动态教学的特色

回顾这个题目的整个设计教学过程,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一些体会和经验,也坚定了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中国城市建筑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教学实验的信心。

1、设计游戏与非游戏

针对建筑的本源和影响因素,我们通过限定性条件的设置引导训练,有意识地改变设计教学的注重全过程的过于笼统和成果的缺乏针对性。

由于我们在限定条件和教学手段上采取了改变、加入和互换等多种方式,使得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学生反响热烈,富有趣味,如同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设计游戏。

但是这种看似游戏化的教学却反映出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中的很多现实问题,它促使学生更深刻全面地体验设计认识设计,这些也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动态设计传达出来的非游戏因素。

2、设计合作与非合作

建筑师通常认为自己的设计是最有道理的,由此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别人的优点和意见会采取非合作的方式对待,这也是建筑师的“痼疾”。通过互换设计,很多学生也表示从他人的设计中能过获得更多样的设计信息,认识到别人设计中的优点,这也是我们明确采用这种互换设计教学手段的初衷之一,即通过这种强制性的“另类”的合作方式建立起建筑设计合作意识。

设计动态与非动态

虽然我们通过改变设计的限定条件实现设计教学和设计过程的动态控制,但是我们教学

城市化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景观设计课程设置民族元素文化传承与创新

景观设计包含在一个大环境概念当中,极少受控于某种单一的权威势力。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世界文化日益融合,现代景观呈现的单一视角使人们的视觉审美过度疲劳化,景观的地域性严重缺失,人们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些现象折射出当今景观设计教育系统与相关机构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即本专业学生对传统民俗民族文化认识程度不够,尤其是身处多民族地区艺术设计院校的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作用不够重视,盲目跟从“现代化”“国际化”设计大潮流,削弱了城市景观的地域文化特性,从而失去了景观这一“设计”的意义。

广西艺术学院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唯一一所综合性艺术院校,坚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突出人才培养的地方特点,更好地服务广西经济文化建设”的办学特色,并设定了到2015年,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民族艺术特色,在东南亚地区有一定影响,处于全国同类高校先进行列的综合性艺术院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学院一直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中民族特色教学的改革,并在学院内成立有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研究中心,这些都为本项目的展开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理论研究环境。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首先,广西地域内有壮、苗、瑶、侗等11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资源十分多元和丰富,这为景观设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及对此展开的田野考察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为推动城镇的文明化进程,各地日益重视城镇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城镇景观规划设计逐渐成为其中的建设重点,景观艺术设计人才始终是近年的紧缺人才,而懂得特色设计的景观艺术设计人才更是匮乏。因此学院教育系统应积极调整景观设计专业研究课程,以本土民族文化、民族元素为设计基础,以考察民风、民俗为教学特征,解决课程设置单一的教学体制,打开学生的设计思路,为广西的城镇景观建设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其次,自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成为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展览为目的,同时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活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流密切、频繁,在经济、贸易及文化领域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和往来,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对话,促进着各国关系的友好发展,不断发挥各自优势、挖掘潜力,积极开展农业、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合作,为广西的文化建设与城镇整体景观设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开展该课题的立项研究,既顺应时代需求,也是作为身处多民族聚居区的相关专业的专业教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更能为景观设计教育教学和景观设计实践探索出新理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基础建设任重道远,社会各领域的多样性特征日趋明显,基于相同景观设计法则上的相同景观设计表现手法,已无法满足每个城市需要展示其个性化风貌的诉求。如何寻找民族性,增强民族自豪感,维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景观设计中体现设计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增强本土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吸引外来的投资,扩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对城市景观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体验。而如何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合理地利用当地特色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来保护生存环境,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环境物质要求,也要求景观设计专业教育必须做出反应,担当起培养相应人才的责任。目前的景观设计教育,尽管严格依据现代景观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但并未将民族性特别是本土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真正列入景观设计教学体系,未能清晰、完整地表达这一景观设计意图。

加拿大作家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及其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分析研究了城市的复杂性以及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该书自1961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并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城市化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工程认证;数学模型;实践教学;城市雨水

一、引言

自2013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工程教育认证在我国高等学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受到更多的重视,成为我国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1]。工程教育认证是在传统教学理念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具有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目标导向,重点考察毕业要求达成度,突出可持续改进措施等诸多新特点[2]。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借助数学模型等新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也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并明确了今后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城市雨水控制利用或城市雨水管理是环境工程或市政工程的新兴领域,在我国已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3]。2014年,我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从两批30个国家试点到近百个省级试点,再到全国范围持续推进,对城镇建设尤其是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具有重大的行业和人才需要。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将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融入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适应可持续城镇化发展需要,也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相契合。城市排水模型理论和技术涉及城市雨水管理或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和运行维护等多方面,是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绩效评估的重要辅助工具。最新修编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城市内涝防治规范》(GB51222)等国家标准中对数学模型在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国外发达国家许多知名高等院校在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学科一直十分重视数学模型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为雨水管理领域的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我国普通高校给水排水或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中,在城市雨洪管理尤其是雨洪管理数学模型方面的重视和投入都明显不足。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以及目前在城市雨水和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重大行业需要,迫切需要探索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的数学模型在城市雨水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应用和创新的教学模式。

二、数学模型应用和教学模式构建

1.数学模型应用的教学模式。

结合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行业需求和城市雨水领域多年来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十余年前就开设了《城市雨水工程》和《城市雨水工程课程设计》,并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特色核心课程[4]。结合数学模型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迫切需求,根据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特点,突出借助新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初步探索了数学模型在城市雨水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应用和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包括城市排水模型基本理论和技术融入《城市雨水工程》课堂教学,将排水模型初步构建与分析作为《城市雨水工程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及借助数学模型解决城市雨水与水环境复杂工程问题纳入《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三部分逐层深入、相互衔接,保障学生从模型基础理论到模型操作初步应用,再到利用模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掌握。同时,任课教师主持的纵向科研项目和工程咨询服务类项目也为学生在不同阶段参与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实践提供了机会,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和科教融合提供重要保障。

2.模型理论融入城市雨水课程教学内容。

在过去十余年《城市雨水工程》课程教学基础上,结合城市雨水领域和海绵城市建设新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内容,课程从24学时增至32学时,补充了城市排水模型基础理论等相关内容。主要讲授数学模型概论、排水模型分类、模型构建、模型率定与验证等模型相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对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模型不确定性分析等内容初步引入,供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中十分重要的是设置专门的学时进行实际案例教学,结合常用模型软件(如Swmm等)对某一具体工程案例全过程系统讲述一个排水模型从基础资料收集,到模型构建、参数率定验证以及模型模拟预测和结果分析的全过程以及相应模型软件的操作,让学生不仅听得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用、会用模型软件,为后续课程设计采用模型软件进行雨水系统模型构建与分析的实践提供了保障。

3.模型基本应用融入课程设计环节。

在城市排水模型基础理论和模型软件基本操作课程教学基础上,将模型辅助设计的内容和要求纳入《城市雨水工程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中。结合课程设计题目,如建筑小区、道路、公园、广场等不同类型地块雨水系统设计,指导学生采用常用软件(如Swmm)建立雨水系统模型,并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模拟和初步分析,辅助设计方案的确定。在这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模型基本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能够发现数学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通过查阅文献、小组研讨等环节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阶段的实际操作,可加强课堂理论学习的理解,并为毕业设计阶段借助数学模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打下基础。

4.毕业设计阶段的数学模型综合应用。

相对课程设计阶段的题目,毕业设计的题目从内容、深度和要求上都有系统性的提升,尤其突出体现工程问题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雨水方向毕业设计题目通常采用某新城区的雨水系统规划与设计、某老城区的雨水系统改造规划与设计这类城市或城区尺度的工程规划设计题目,或者是针对某一地块(建筑小区等)雨水系统的深度设计,无论是城区尺度还是地块尺度,都是以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这也就对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模型应用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能用、会用模型,而且要懂得如何更好地应用模型(模型构建优化、方案优化等)。以某新城区的雨水系统规划与设计为例,学生首先采用传统设计方法按照设计目标完成源头控制和管渠系统的方案确定和初步设计,再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方案效果进行系统化评估,结合既定的目标函数评价设计方案的目标可达性,进而提出方案设计优化改进措施,再对优化后方案进行重复模拟,反复迭代直至模拟结果满足既定目标函数,完成方案优化和最终方案确定。除设计方案和过程本身的系统性强,在模型构建和概化方式、目标函数设定、模拟结果评估等诸多环节也包含较高的复杂性,也更贴近真实工程项目的特征,对学生整体能力是一个锻炼和综合提升的过程,以实现对学生应对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毕业目标的达成。

5.科教融合与数学模型教学实践。

科教融合也是城市雨水课程和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的思路[5],将任课教师的科研项目和资源向教学环节转化,实现有效的科教融合。在课堂教学后,学生初步具备城市排水模型基本知识,结合课程设计环节综合考察,对具备一定数学模型基础,且本人有明确意愿和兴趣的学生,可逐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工程咨询项目中从事数学模型模拟相关工作。对于今后有志于进一步深造、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可较早培养其科学素养,为今后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对于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可通过参加实际工程项目,促进理论知识学习向实践能力转化,强化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能更好适应工作环境,并顺利完成学生向优秀工程师的角色转变做好前期铺垫。当然,在课堂授课和课程设计环节对学生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保证科教融合效果的重要基础。

城市化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专业;问题;改良策略

Contentabstract:asthesocialistmarketeconomicdevelopment,further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thecurrentintheprocessofurbanizationconstructionforcityplanningtalentedperson'sdemandisontherise,buthigherschoolofprofessionaleducationcan'tkeepupwiththeurbanplanningintheurbanizationprocessofthecityplanningtomeettheneedsofthedevelopment.thereisalotofproblems,thisarticlethroughforouruniversitycityplanningprofessionaleducationofexistingproblemsareanalyzed,andthecanofurbanplanningfromprofessionalimprovementstrategy.

Keywords:thecityplanningprofession;problem;improvement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高等学校中的城市规划专业是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发展对于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来城市规划专业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面,表现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不够准确,师资力量不够完善缺少融合多学科背景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培养队伍,实际教学过程不能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鉴于我国城市规划教育存在着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改进对策。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存在问题

(一)、培养定位不够清晰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在进行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对于目前社会上对于城市规划人才的定位,还没有跟进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脚步。培养的定位还处于高等教育在精英教育的阶段,定位为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进行转变,学历层次的培养也开始多样化起来,从高职高专到普通本科、硕士博士都有其培养的层次。另外从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已经不是过去国家或者公有制的企业,现在就业的方向大多数都是在私营企业或者是合资企业等单位。毕业生也很难精确到进行单一方面的城市规划专业。就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区域来看,有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发展的趋势,这样的发展趋势就要求高等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的时候要进行重新定位和制定。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没有针对地域特征培养出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满足基层单位的需求,缺乏针对性和地方办学特色。①

(二)、多学科背景的师资力量不够

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师资力量的水平的高低,能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杰出的人才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是一个相对于其他专业更需要多学科背景知识的学科,这不仅要求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的储备,更要求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师具备相应的多学科的背景知识。城市规划专业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包括有:地理、文化、历史、物理、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利用,只有充分对于这些知识进行涉猎才能够将城市规划专业学好、用好。多学科背景的教师在目前高等教育过程中,受到了很多的非议,但是就目前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是需要对于多学科背景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以充实到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中去。

(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脱离

城市规划设计专业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起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能够出现教师和学生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如设计图纸和实地勘察等能力,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花费较多的时间在这两个方面的教学中去,很少能够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忘记了理论知识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理论指导作用,理论知识的储备对于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做好准备。②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是一个对于学生综合文化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只有具备跨学科的综合文化知识和能力才能有利于进行专业的设计。但理论课的学习是漫长积累的过程,各门学科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形成个人的规划思想与理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并且在短期内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相互矛盾的过程中要建立起一种学习理论知识的浓厚氛围来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定位培养

鉴于高等学校中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能赶上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步伐,近年来高等学校不断进行学科建设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但是却没有能够将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的素质提高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改善当前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需要从课程设计开始完善,加强一专业实践能力为培养的重点课程的设置,对现有的设计类的课程教学安排重新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大力开设跨学科课程中的基础理论课程,提高学生掌握历史、文化、环境等跨学科知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多学科的背景知识下,增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的针对性和对于整个复杂的城市规划设计的掌控性。同时大力加强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设计的技能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增加学生设计的实践课程,为学生能够在校内就进行专业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③

(二)、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

高等学校教师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社会变化瞬息万变,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专业的教师要求也比以前更加严格和多样化,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务主管部门能够在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方面多下功夫。对于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养,让其掌握当前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先进理论和知识,让教师能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案例,方便他们更新已有的知识,提升已有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高等学校还应该在教师引进上面下功夫,由于高等学校教师需要及时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样才能够使此专业的持续发展。总之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对于当前高等学校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建立起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城市规划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高等学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起长久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的模式能够一直贯穿于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始终。学生在进行城市规划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下,通过学校已经建立起来的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来锻炼自身的设计能力,让理论知识在实践训练时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的设计训练过程中巩固和掌握理论知识。④建立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校培养城市设计专业学生的针对性,同时还能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成城市规划专业面临着发展过程中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只有顺势而上,认识到自身专业发展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改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合时宜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建立起高等学校城市规划设计设计专业的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重视扩学科理论知识的培养,建立起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面对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带来的机遇,培养出适合现在城市发展建设和规划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晓娟,汤振兴.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第188-190页.

[2].苏阳.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1.05.第28页-29页.

城市化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教学手段;新形势;课程改革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以及道路交通的迅速发展,各地的机动车数量直线上升。根据相关资料,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76亿辆,是2013年机动车保有量的近12倍,这标志着全国大部分城市进入“机动车时代”。据统计,2014年因机动车违法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7.96%。这也反映出,实现“十三五”时期提出的加快推进平安交通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刻不容缓。面对城市交通规划以及发展的新形势,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的教学改革成为必然。

二、“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特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并结合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对城乡规划专业人员进行必不可少的基本训练,为其日后从事规划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本课程在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教学内容丰富

本课程教材的内容比较多,包括城市道路的分类以及道路平面、横断面、纵断面、交叉口的规划设计,等等。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学科门类也较多,不仅包含道路勘测设计、测量学、路基路面工程、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及交通控制等内容,而且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紧密相关,但这些课程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没有连续性。因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交通矛盾的日益凸显,交通规划理论知识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低碳、绿色、可持续交通等成为交通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其知识内容不断更新与扩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因为一方面会导致学生越学越累,无法理清头绪,不能较好地将各学科糅合、联系在一起,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不及时更新知识储备,继续讲授陈旧知识,不及时掌握和更新该学科的前沿知识,也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把握好该课程的学科特点,面对新形势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更新和教学改革。

2.实践性强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城乡规划专业一线设计、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安徽科技学院自2009年入选安徽省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来,一直在摸索培B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我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城市道路与交通”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仅涉及学科门类庞杂,而且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在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该课程涉及较多工程技术标准,与实际工程的相关性较强,其应用性强、理论性弱,学习起来比较繁杂。基础不扎实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不足,容易失去积极性。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将所学的内容与工程实践联系起来,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成为该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我校“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重要课程,“城市道路与交通”的教学内容及要求也随着城乡规划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在信息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城乡规划专业面临着巨大挑战,相应专业课程的讲授也经受着巨大的考验。社会发展要求城乡规划要努力适应当今时代,那么规划教育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

1.分析重点、难点,合理分配教学课时

“城市道路与交通”涉及学科门类多样,教学内容庞杂,根据教学经验来看,教材内容安排大约60个学时进行讲授为宜。应用型高校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而对于科研开发能力没有更高要求。故此,我校的课程体系调整表现为增加课程门数以扩大知识面,课程的学时数相应减少。目前,我校“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的理论课为36学时。为了在有限的学时中确保学生对较多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必须反复研读相应教材,做到把教材变薄,充分利用有限学时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对于本课程要求较低的部分内容,如车辆和行人的基本知识、城市广场路基路面知识、城市桥梁隧道和交通管制等,任课教师可略讲或不讲,也可交由学生自学或者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等,这样既可以减少有限学时内的负担,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2.合理取舍教材内容

随着近些年城市道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高校所用教材和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也随之不断更新修订。对于本课程而言,可供选用的教材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05、2007年出版的《城市道路与交通》上下册,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修订的《城市道路与交通》(第三版)为主。教材的更新显然跟不上城市道路建设迅猛发展的步伐,例如,教材内容“非机动车道设计”中提到:“非机动车道是指供自行车、三轮车、平板车和畜力车等车辆行驶的道路部分。”但就目前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大多数地方即使是普通小城镇,像平板车和畜力车这些车辆已不多见,以此作为非机动车道的设计稍显不妥。不仅如此,与课程直接相关的规范,比如,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分别为1990年和1995年版的,历时二十多年至今未有新版本,由此形成了教材、规范均滞后于当前形势的情况,这就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和相应的规范、标准,又要向学生输送新的知识,对教材标准内容进行有益的扩展与深化。

3.正确选择教学手段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内保持注意力的相对集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尝试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除了板书外,引入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环节,不同的教w手段是为了达到相同的目的,那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理解。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板书教学能够很好地锻炼其基本功,但是如果在“城市道路与交通”的部分章节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效果将会事半功倍。比如,讲授“城市道路横断面”时,配合大量的图片图纸,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如,在讲授“道路立体交叉”时,由于该内容的复杂性,仅仅靠口述或板书是远远不够的,即便是借助一些图片图纸也很难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所以讲授该内容时最好能考虑用1~2个学时观看某城市立交形式和交通特点的录像,这样不仅可以更加直观,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讲授“交通量调查”时,由于该部分内容偏重于交通量调查的程序性,比较枯燥,也较难在学生的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这部分内容可以结合实习,使学生亲身参与调查,自己完成整个交通量调查的程序和后续的交通量分析,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比单纯的课堂讲解效果更好。

四、“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改革初探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安徽科技学院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师资和教学环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完善课程知识结构和强化实践教学为目标,对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改善,对增强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教学环节进行分步骤、分阶段的调整与改革。与此同时,应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动态评价与反馈机制,形成一套形式完备、内部环节相互激励和促进的课程教学体系。

1.加强教学实践性

加强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是改革的趋势之一。这就要求学校在原有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增加相关设计课程的时间和实践过程。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没有专门的课程设计时间,导致学生应用能力训练不足,因此,应增设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足够的理论教学时间,再加上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和实践环节,能够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方法和理论,并结合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掌握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在道路规划设计与交通分析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的增强,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规划人才。

2.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主要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与交通”的课堂教学中应转变传统单一讲授为主的课堂结构,避免填鸭式授课,每堂课要留有相应的时间温故、新授和总结,在课堂的最后还要给学生留一点时间进行反馈练习。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些课程还要增加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参与、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通过课堂讨论寻找问题解决途径,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中应注重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如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和Cai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他们对课堂的厌倦感;另一方面能够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城市道路与交通”中的部分章节需要大量图纸、图片的演示,如道路的纵、横断面的讲解部分;有些内容如果能播放一些相关教学视频,学习效果将十分明显,如道路的立体交叉部分;还有部分内容需要认真板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设计部分等。因此,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对于“城市道路与交通”这门课程的教学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读教材,针对每一章节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五、结语

我国城乡规划专业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正处于建立城市空间结构和新交通体系的关键时期,如何最大限度地改善人们交通出行的便利性,提高城市运转效率,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人们对化石燃料等资源的依赖等,是当前交通领域研究所面临的挑战。面对城市及城市交通发展的这些新形势,高校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培养能够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城市化教学设计篇9

论文关键词:《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改革,开放式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是为规划设计打下坚实基础的课程。它着重阐述城市道路设计、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两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道路平横纵断面和交叉口规划设计教学方法手段,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方法,城市各类交通规划内容。这些内容对城市规划设计起着引导制约和具体表现的作用。

针对这门学科基础课的特点,特别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理论较少进行系统整理完善的特点,如何教好它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规划教育者。笔者以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尝试。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特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教学主要是理论讲授,结合课堂讨论及现场观测,在一定实践中应用理论以加深理解,最后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通过一定难度的规划设计实践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

整个课程包括城市道路的分类、道路平横纵断面及交叉口的规划设计、各项对外交通设施在城市中的用地规模和选址以及城市各类交通方式的作用和特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本课程有实践性强、涉及学科门类较多的特点:实践性强源于工程技术都是在具体的城市道路沿线地形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的;涉及学科不仅包括测量学、工程制图、工程地质(专业基础课)、路基路面工程,而且与城市总规、控规、详规等专业课紧密相关;同时课程教学中有大量图纸图片演示及较繁琐的推理计算和设计计算内容。

(二)对教学内容组织的思考――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1.研究重难点,合理分配课时

本课程两大部分涉及内容较多,全部内容的讲授宜用60~70学时,而实际情况是: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调整表现为增加课程门数以扩大知识面教学方法手段,课程的学时数相应减少,目前《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计划学时已减至45学时。

为了在极有限的学时中确保学生对较大量知识内容的理解并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精心领会并精简教材,充分利用有限学时,把教材变“薄”。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而对其它一些内容,如行人、车辆基本知识,城市交通特征、路面知识、城市桥梁隧道等,或者在其它课程有涉及,或者课程要求较低,建议引导学生自学,可略讲,甚至不讲。这样亦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2.教材、规范标准滞后于技术发展,对教材内容取舍、更新的高要求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技术及道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教学用教材、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应随之不断更新修订。而实际情况是,教材较长时间只有建工80版,2005、2007年分别有一套系统针对性教材上下册,且教材编写摘要新于之教学方法手段,对教材标准内容进行有益的扩展与深化。

如交通规划方法中增长系数法,实际应用已不常用,但因其方法简单易懂仍以之作突破口介绍交通规划出行分布预测方法,同时具体讲解其他方法及应用状况,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关键性内容。

3.重视基础课教学,增强专业课内容联系。

《测量学》、《地质水文》等课程是城市道路与交通的技术基础课,同时《城市规划原理》之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部分、《城市详规原理》是本课程学习应用相关部分,有知识衔接的关系,学生应结合、交叉掌握。如道路设计的平交口竖向设计中等高线设计方法沿用测量学相关知识。若基础课内容掌握不到位,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的理解消化。因此,教学中应加强与基础、专业课知识的结合,对学生正确引导,避免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脱节,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

(三)对教学方法的思考

课程的教学一般为多媒体课堂教学+现场观测+课堂讨论+课程设计。

1.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仍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二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讨论、专题科学报告、网上自主学习等。

(1)加强启发式教学,善于运用设问策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被动学习模式,转而以启发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即主动学习)。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考活动的启发和引导教学方法手段,注重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如在学习城市道路平面、纵断面设计后设计一些问题:平面、纵断面设计各自满足设计要求后,设计的道路是否就满足汽车行驶的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寻求答案后再提出:既然道路平面、纵断面单独设计满足要求后仍不能使设计道路完全满足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要求,那么应如何检验并保证设计的合理性?通过质疑、思考解答自然引入“线形综合设计”内容,明显改善教学效果。

(2)以学生为主导的自主学习教学法

突破教材的束缚,变教材的绝对主导地位为辅助地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可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科学专题报告、网上学习等具体形式实施。如在讨论城市交通方式结构时为了在对各类各国交通模式了解中学习先进的规划理念,引入公共交通、自行车交通及私车交通等代表性出行方式在城市交通模式中地位的讨论,以宏观、发展的观点认识科学交通规划的基本点;对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等布置专题报告写作任务,学生从选题、查资料、提出论点论文、汇报展出等5个方面进行,使学生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锻炼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建立多媒体教材体系,利用校园网课程辅助学习系统自主学习,辅助学习系统应包括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教学案例、授课录像、网上答疑等内容。学生通过校园网对课程内容进行复习、解疑、自测。

(四)对教学手段的思考

教学中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包括采用Cai教学、多媒体教学、投影电化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加直观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图文并茂,加深理解

《城市道路与交通》需要演示、讲解大量图片图纸,如道路平、横纵断面图、道路交叉口平面及竖向规划图、路网构成及交通设施的类型、组织方式、规划布置等教学方法手段,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

如讲解平纵面线形组合时,配合适当和不适当线形组合的道路实貌透视图,加强空问想象能力,加深对线形组合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又如:讲授立体交叉内容时,由于立交特殊复杂的组成结构,不易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讲清立交的基本组成、功能和特点的目的。教学中考虑先选用图片介绍立交基本组成特点等,后用2学时观看录像,内容为某市环线上的各立交形式及交通特点,从而使学生以感性方式认识立交的基本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

(五)重视实践环节,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1.为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加强实践性环节。

课程设计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设计实践中,要求学生独立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正确运用规范和标准进行道路路线设计和交通模式规划设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我们选择城市新区进行纸上定线道路平横纵设计和交通模式组织规划作业,设计时间为2周。

2.因课程设计在学期末,为加深平时课程学习中的理论理解,宜在讲解中穿插一定的实习时间教学方法手段,亦可以吸收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和工程规划项目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部分,考虑将课堂设于工地或设计院,让学生参加技术设计、方案讨论会等,在教师和交通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工程方案设计,既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积累锻炼了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六)对一些教学内容的思考

随着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城市道路设计、交通规划的实践也随之发展,设计实践相关规范必随之修订更新,而我们的课程教学因与教材、规范等同步而出现内容整合不完善、滞后实际明显的情况,这要求教师能及时把握学科理论发展,掌握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将之直接输入到教学实践中,尽量缩小、减少与实践脱节、滞后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问题因实践发展其解答已与教材、规范有明显不同,这一点应该引起教师的特别注意。如城市道路横断面类型选用的问题,我国城市道路横断面因规划指标规定中推荐、交管部门的推广,一度几乎都采用三块板形式教学方法手段,我们的课程学习中也把三块板断面作为横断面的首选形式。但实际上,三块板断面在路段上有积极分流的作用,但在交叉口由于机非矛盾尖锐,容易引起严重的交通问题,如交通混乱、通行能力降低;比起一块板,比起放弃三块板改为多条平行支路,后者更容易合理安排保证路网畅通。再如其它知识点,路网中支路作用的重要性、交通方式结构中自行车交通出行比例、合理停车规划的重要性等等,实践与理论之间都存在脱节问题,这要求教师理解并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使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七)结束语

作为一门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课程教学过程的进行直接影响到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而教学过程的效果好坏关键在教师。教师不断学习本专业、本课程最新动态和发展,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真正做到使教学清晰、透彻,这样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19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2]徐循初.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徐循初.再谈我国城市道路网规划中的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1994,(4)

[4]宗琦,叶静辉.精简教材内容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一浅析《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4,vol.6(1)

[5]陆建.交通规划类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vol.24(1)

[6]郑祖武.中国城市交通[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城市化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教学改革;限制与创新1教改源起

在全球化、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密度和高度的变化巨大。高层建筑由于高效节省土地资源、形态显著等优势而广泛被建造,世界高层建筑建设的重心也由北美逐步转向以中国为最的亚洲。

作为教学目标与理念,先向学生传递的是: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一直被认为围绕“发展”和“限制”的一对核心概念。技术复杂的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影响巨大。建筑师如何谨慎、理性、负责但又不失艺术创意?在满足空间、形态、科技、防灾等基本准则下,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更高层次的目标与准则。

“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课程”(以下简称“高层建筑”)最大的难点是技术复杂性与较短教学周(6周)之间的矛盾。课程要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应对能力,考察学生对城市空间的审美能力,以及理解城市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能力。课程尝试教学改革和创新:一是认知空间和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二是搭建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紧密关联,挖掘想象力,训练空间逻辑的叙述与表达。

2教学概况

2.1系统原理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进一步的综合设计能力。其中,四年级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向城市设计层面扩展,并关联性地分析和解决设计问题,基本指导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关联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多样化原则。课程设计的选题围绕教学目标,在大类课题的范围内加强内容和地形图的多样化。

2.2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了解掌握高层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认识高层建筑和城市环境的相互制约关系。

2.3教学模式

(1)多样性的主题设置

课程设计的主题是“城市与建筑”,设置主题包括三个领域:城市设计类、高层商住综合体、高层宾馆办公综合体,三类课题同时开设,学生自主选择题目,依据教师研究课题、实践工程来选择教师。

“城市设计类”:设计必须包括大量的研究,总体规划应该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基本的分析图,而不仅仅是一个物理设计。

“高级商住综合体”:商业研究环境中必须包括市场研究,包括了解高层住宅规范、设计、调整大小和高层住宅单位。

“高层酒店办公综合体”:要掌握高层公共建筑的设计规则和流程建模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掌握技术规范、设计尺寸和深度调整。重视当前热点主题,如文脉、景观、可持续性、生态、技术等。

(2)课堂组织与团队合作

四年级形成2个大班组,每班组2~3名教师。将大班组分成3~5人的团队,团队成员共同组织效果良好的组间讨论报告,并填写课后反馈调查表。

(3)设计过程控制

各教学组根据不同的命题方向,在教学过程之初由教师根据自己特长组织多场“高层建筑”研讨会,主要有:①高层建筑简介:高层建筑的历史,分类的定义,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经典案例分析;②建筑技术:分析结构体系、地下车库、设备机房、核心筒、避难层等;③历史文脉:高层建筑在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与价值,分析在当今存在的问题及所面临的新挑战。影响需求分析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交通流线调查、景观风貌等,需绘制分析图示及文字说明,作为最终正图的部分内容,且需要搜集当代中外建筑经典范例,在课堂上用ppt对其分析评价,并由教师点评。

(4)加强教学评图环节

大图评是加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外部专家、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组织,明确评估系统图的形成、逼真的设计整体性能等级。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四年级的教学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了教师之间的竞争,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职业生涯逐渐有清晰的认识。教学鼓励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使教学更具跨学科性和挑战性。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