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十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十篇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52:38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篇1

反思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一、教育改革是时代的需要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空前激烈。21世纪国际竞争是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就是人才的较量。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而教育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学上。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过:“在课堂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社会公民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英国、日本等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为适应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都进行了课程改革。

看看我国现在正面临着生态恶化、资源短缺、人才缺乏、技术落后、国家竞争力不强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此,江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又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使我们的教育能不断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国家从2004年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脉时展潮流,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大改革中,广大政治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与时俱进的意识,勇于实践在拼闯中走出一条高中政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道路来。

二、反思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

1、教学理念转变

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知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问题。新课程改革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就要求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教师追求教学设计新颖,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一些教师只是注重学生一堂课下来对教材基本观点的接受,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对于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面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有的教师回应“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教参”便成为问题的标准答案。足见在一些教师潜意识里依然关注的是教案,总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间开展“自主”活动,最后圆满地实现预定目标。岂不知,这种教学恰恰把学生的学习引入死胡同——为认同而学习,为标准答案而思考。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我们的教师们做到了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吗?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应仅停留在口号上。我想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理念: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培养科学素养,体现与人文的结合;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学科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是充满创造和神奇的过程,应是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关注我们学生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吧。

2、教学方式、方法转变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是与“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的应试教育理念相适应的。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教法和学法的开放性

教学中,实施教学方法的开放和学习方法的开放,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于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问题之所在,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会遇到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问题,甚至于会涉及到外汇的“卖入价”和“卖出价”的问题,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第二,从教材的利用者到课堂教学的设计者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当好一堂课的设计者,要学会挖掘素材。政治教师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三、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图画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感知的教学法,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学中去,此外参观法、实际演练法、研讨教学法及情感体验教学法都可以尝试。

第四、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篇2

一、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绝不是被动、消极、机械地承受教育者影响的客体,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着的人。因此,要提高对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理念上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是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教育是育人而非制造机器,体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和促进学生成才成长来开展,将学生真正视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成为自主、能动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

二、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多种有效的措施和策略,真正让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愿意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沟通,是互动,是交往,是合作。所以,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大胆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体;而教师只需扮演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三、创新教学形式,让课堂生动起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将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社会大环境,面对新课程改革,必须以一种全新的理念,用发展的眼光来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课堂,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育的改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时刻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愉悦感,使学生在兴趣中投入学习状态。所以创新课堂要注重体现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富有探究氛围。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篇3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233-01

福建省高中进行新课程改革已经近六年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思想政治教学情境中,从社会实践、情感价值观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近六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有了一些感悟,现将我的教学感悟总结如下:

一、高中新课程下的政治教师要在学习中不断更新观念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认真研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

我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是教师制定和实施每一项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应在认真学习《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和领会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高中思想政治是在初中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而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是新课程的核心任务。”明确了新课标的要求,才能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才会注意渗透新课程的理念。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没有认真学习新课标,还是按照过去的要求来教学的话,这必定会违背了新课程的要求。

2、政治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在教学创新中不断提升自我

1、创新教学方法过去的思想政治课程偏重知识要求,忽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强调结果,忽视过程。因此,在过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为主,而新课程的目标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提倡探究式学习。当然,新课程并不否定讲授法,讲授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信息量大、系统、逻辑性强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有它独特的优势。因此,新课程改革不是否定过去的一切,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将传统的讲授法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等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

如在讲“货币的职能”时,我有意识地请五位学生表演。这些学生走上前台,分别就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这五种职能进行了充分展示,下面的学生情绪极高,参与合作意识极强。第一位学生手中拿了一把尺子并对大家提出问题:“它为什么能衡量布匹的长短呢?”学生齐声答:“尺子本身有长短,有刻度嘛。”该生马上进行类比,这说明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第二位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个大橘子,问大家:“我能从水果店里不付钱就堂而皇之地把它拿走吗?”下面的同学就说:“当然不能!那不是巧偷豪夺吗?”第三位学生拿出一枚银元,第四位学生演示了还债的场景,第五位学生从亲戚那里找到一张1美元的纸币。在这些活动充分展示后,学生就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环节加深对教材知识的认知。这样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2、创新处理教材。思想政治课的教材的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尽可能把政治课问题与农村高中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彰显本土化和生活化。

例如,在讲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用幻灯片展示《来自生活的报告》材料《父母卖血儿摆阔》,同时还展示了3个书本中有关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的探究问题。我先组织、引导学生把握教材基本内容,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并让学生分析材料,替小a的爸妈诊断小a存在哪些不正常的消费心理?说说这样的消费有什么危害?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基础知识的落实自然是水到渠成。可见,提问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样学生学习时才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篇4

引言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思想政治的学习之中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提高学生们的整体思想素质,对于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传授与讲解提高学生们的政治思想认识。在高中课程的学习之中思想政治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现如今的课程改革之中更加的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之中要根据具体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改进,增加教学过程之中的个性化内容,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政治思想课程的教学意义,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价值。

一、满足现代学生的要求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总体思想也在不断的前进,但是在现如今的高中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传统的教学思想与学生们现如今不断发展的先进社会思想之间的矛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压制之下,磨灭了学生们的个性,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所以在现如今的课堂改革教学之中摒弃了传统教学之中的种种压制性的教学内容,增强个性化教学。在现如今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之中更加的注重学生们的个性培养,尽可能的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有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不仅如此还能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思维上的自由化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学生也更加的愿意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之下进行学习,所以要想实施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就要满足于学生们的个性要求[1]。

二、提高教学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

在历经千年的教学之中,我们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之上已经固定,但是在现如今的文化飞速发展之中这种传统化的固定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被学生们很好的接受了,其很多方面都限制了学生们的思想也阻碍了个性化教学的发展。所以在现今的改革之中保留了传统教学的精华部分,在这种部分之上进行个性化改革,增加教学过程之中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在教学方式之上既要发展多元化又要发展个性化,在教学过程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增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尽可能的多安排学生们的自主思考空间,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自信心。在教学方式之上进行多元化的改革,除了保留了原有的传统教学的部分方式,还有就是对于现今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将影像与图片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化地促进对于知识的全面深化的理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满足现实需求的发展

1.有助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生态课堂

所谓的生态讲堂就是以学生们为核心,学生与教师共同构建出的自主学习讲堂被称之为生态课堂。主要的表现是老师们按照学生个体化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学习应对方案,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们的个性被充分的放大,促进了自身学习的自由化,也增强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之中的兴趣与自信,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2]。

2.有利于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是在高考制度之下进行的应试学习,在高中的教育之中这种应试化的教学方式极为明显,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是注重知识点在考试时的运用,有的知识点并没有进行充分讲解,所以就出现很多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在新式教育的改革之中要注重对于这种应试教育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机械化的教育方式,调动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跳出现有的固定模式寻求最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创新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在现如今的课堂教学改革之中十分的重要,为培养出符合21世纪的新型人才进行多元化的教育改革。

3.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提高

高中思想政治的个性化改革,不仅是对学生们要求的变化,更是对老师们要求的转变。教育方式的转变要求老师自身对教育理念的转变,也是对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的一种新的认识。在个性教学方式之中不仅仅是学生们得到了锻炼,更是对老师们自身的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篇5

一、利用探究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政治教学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是知识的接受者。新课标要求以生活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生活、反映生活、为生活服务。综合探究是新教材中一种新的形式,上好综合探究课,利用综合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综合探究也是一种实践,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提高和补充。而通过综合探究方式,学生成了认识知识的主体和学习探究的主人。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探索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感到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综合探究课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课要讲究实效,不可流于形式,教师应该精心策划,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结合起来。

二、加强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在进行《经济生活》“投资的选择”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并没有按照教材分为两个课时,先学习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再学习股票债券和保险,而是把两个框题的内容联系起来,做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假如你有500万,你打算怎样去投资?”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除了教材提到的一些投资方式外,学生还提到开办工厂等创办实业,这样既使得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课本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教学进行分组合作学习

学生要学会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重视合作学习。通过课堂内互动,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创新、去解决问题。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设置成一些小问题,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探究一个问题,然后把探究的结果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汇报。这样既有利于发挥每个小组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增进学生情感。当然这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善于组织学生,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四、加强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动手动脑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空洞抽象地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政治课的学习需要学生动手的地方虽不如物理、化学这些学科那么明显,但是只要设计,教材也有不少地方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大显身手。在《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节中,教材中有一个物物交换的学生活动。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活动中所需要的道具,通过学生亲自实践,就可以重现货币的产生过程,也可以看出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观察、兴趣盎然、记忆深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也得到实现。

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科学合理地改变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教学,也顺应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篇6

   1、三维目标

   首先落实课标与教学指导意见;

   其次善于处理教材,构建学生学习的逻辑思路;

   三是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重在渗透。政治课有其特殊性,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应从理解——认同——内化,让学生真正领会与认同当代社会的正确价值观

   2、课堂民主

   实现课堂民主,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师生良好的交互。目前教师惯用手法为:提供情景、设计提问、组织活动,以营造气氛,但实现效果不佳,过于追求新课程的“形”,但忽视了新课程的“神”。应从高中生认知发展水平出发,强调思辩性,反对低幼化。

   具体表现为:

   图无厘头的调侃,滥用赞扬,引起廉价的共鸣,这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民主吗?

   教师肤浅的提问与学生照本回答,能体现课堂民主吗?能说明学生已经懂了吗?

   课堂活动越多越好吗?不能刻意追求,应该水到渠成,宁缺勿滥。

   3、探究与合作

   不是每节课、每项教学内容都应该组织探究活动。在组织课堂探究活动时,应该想到:活动是否必要(值得探究)、是否探究(有嚼头)、是否有效(探究有结果)。

   另外,有两点感想:

   一、处理好新与旧,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新旧课程不是对立的,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关键在于要将新课程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从知识和试题角度,本身没有新旧之分。教学方法也没有新旧之分,不能因为新课堂而丢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内容决定形式,不能什么内容都要用多媒体,都要组织活动。

   二、教师的基本素质值得重视

   青年教师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知识错误过多;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篇7

1.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仍存在着“重知识内容和结论,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重认识教学轻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培养”的现象。而新一轮课改则强调要求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自我领悟,在反思学习中重构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与此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我探索及学习能力。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思想政治科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相脱节的现象。诸如此类现象,归根到底都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指导思想偏颇所致。这就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主自己的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说,不但要让学生学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这些知识认识和分析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问题,用自己的实践去改变行为。

2.开发时政资源

2.1激发学生开发时政课程资源的热情,提供给他们展示的舞台。高中生已经具备很强的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师该做的便是提供给学生舞台。我们可以在每节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个“一分钟时事播报”环节,由学生来搜集与所学模块知识相关的新闻信息。如果信息很好,教师就在课堂上讲解时加以充分利用。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己是主人,有效激发他们学习思想政治的热情。

2.2教师对课上所用时政资源要进行精心筛选、加工。思想政治课堂上所选取的时政资源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指南针”,也是起始和归宿。在信息化的今天,时政资源是大量的,教师要在众多的资源中围绕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筛选,精选一到两个,然后,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开发。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时政资源教学情境,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继而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在这里要整合其他教学资源,如多媒体创设的声、像情境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应将多媒体引入课堂。

2.3重视教学反思。时政资源在课堂中的价值,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表现已经有所察觉,为了更有效地增强课堂效果,经课堂实践后,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并记入教学设计中,为以后的教学实践积累有用的资料。

3.利用好学生资源

3.1教师要充分研究与了解学生,开发利用学生的“原始资源”。教师首先要走进学生的世界,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才能真切地感知学生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当然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应当仅仅是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手段,更应当是目的。教师与学生交流应当是心灵的沟通,是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高中生已经学会掩饰自己,如果教师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停留在浅层的交往,那么所获得的学生资源往往是不全面甚至是不真实的。例如了解到几个调皮男生不爱学习却酷爱篮球运动,我就让这几个男生结合篮球比赛谈谈市场规则的重要性;针对学生的“追星”心理和行为表现,请他们结合消费心理谈谈自己的看法,等等。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课堂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还应从班主任、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处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教育是连续的,完整的,我们不能孤立、静止、片面地把握学生资源。如我从历史教师处了解到某一学生历史水平较高,尤其熟悉中国的现代史时,就让这位学生整理我国的分配制度发展简史,执教相关内容时,让他向大家介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2备课时要根据学生资源进行教学设计。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因此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及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来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资源预设教学环节,比如让学生演讲、辩论、讨论等,甚至可以完全由学生担当老师的角色。比如在学习“分配方式”时,我就在教学设计时设置“你我共分享”之类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进行课堂分析。学生的劲头很足,课堂效果很好。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能力,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思想政治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性要求。为此,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基本价值标准,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学习,给一些生活现象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给一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交流;给一些典型案例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给一些价值冲突情境,让学生自主去比较选择;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实践、锻炼,实现知行统一;创造较大空间,让学生自己自由发挥、放飞智慧,以促使学生成长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篇8

一、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使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存有滞后性。因此,我们政治教师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不断更新拓展教学内容,将时事新动态、新知识、新材料、新成果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使教学内容动态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一课时,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适时补充时政热点材料:“全球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国际社会关注伊朗核危机”,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综合分析材料所包含的政治道理,懂得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深刻领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上述时政材料更贴近现实,紧跟时代步伐,学生兴致高,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使思想政治课堂充满活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倡导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现象让学生被动学习,机械记忆,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阻碍创新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改进课堂教学,倡导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依据教学内容,教师要精心设计循序渐进的探究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学会自己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市场配置资源》一课时,教师设计如下探究性问题: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是什么?资源的合理配置通常采取哪些手段?市场是怎样合理配置资源的?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思考、分析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也有部分学生在探究教师设计的问题的基础上追问:“计划也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为什么不能发挥‘计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师生互动探究,相互交流,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给政治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三、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是“黑板+粉笔+挂图”,手段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师独霸课堂,讲得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学生被动接受,毫无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已进入课堂,大大增强了政治课堂的吸引力。多媒体集声光电于一体,图文声像并茂,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感受。它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强有力地促使学生实现感性向理性的转变。例如在教学《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一课时,教师将“刻舟求剑”的故事制成动画,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明白了其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四、完善评价机制,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以往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考试的评价方式,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评价机制。然而,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中,仍然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量化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来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学习成绩好作为评选“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忽视新课程标准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片面单一的评价方式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有的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严重影响了师生关系,而且影响到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变单一的评价为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和在课外的言行举止等,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并计入学分。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找回自信。

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让课堂充满活力,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篇9

关键词:新课程;社会责任感教育;实效性

古往今来,人们对社会责任感相当的重视,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慷慨激昂地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今人们将“社会责任感、道德、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列为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①,作为“德育主渠道”的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也十分强调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明确要求高中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②,可见大力培养我国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素质极其重要。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要善于分析、挖掘教材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要素,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虽然“社会责任感”被列为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但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九门具体课程中并没有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标的专门课程,也没有明确列出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因此,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要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只能采取“渗透性原则”,将社会责任感教育渗透在高中思想政治的九门新课程的教学中去。

(一)着重挖掘高中政治新课程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显性课程要素

显性课程要素作为有计划的可实际操作、可评价的课程要素,是学校课程基本的存在形式。因此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感教育首先就要充分利用好显性课程要素,政治教师必须做“有心人”,善于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挖掘出社会责任感与教材及热点的结合点、切入点。

(二)利用好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隐性课程要素

隐性课程要素是一种非正式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要素,是潜藏在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因素。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隐性课程因素主要有:第一,课外读物及报刊资料等。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及报刊资料将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二,政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素养。政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素养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的影响感化作用,主要通过政治教师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行为方式等表现出来。第三,民主的教学氛围。新课程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民主、分工、合作、负责的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而且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对同学、对老师、对集体、对家长的社会责任感。

二、在教育的方式上应尽力摈弃灌输式而采取启发探究式,让学生主动参与

恰当的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要提高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从“知、情、意、行”四方面着手,采取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晓之以理、提高社会责任认知,动之以情、陶冶社会责任情感,导之以行、锻炼社会责任意志、养成社会责任行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不少教师也探讨出如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角色模拟等能体现启发探究精神的教学方式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起了重要作用。

(一)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形式

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形式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等形式往往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因此,这种形式本身就利于培养学生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意识;讨论、辩论、演讲等形式往往会引起学生思想的碰撞,情感上的共鸣,在无形中接受责任认知,形成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

(二)角色模拟

角色体验的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角色模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或体验现实生活或体验某个角色,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社会责任知识的理解并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角色模拟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及其相关人员的言行,有利于培养学生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

高中政治新课程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教学内容生活化,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普遍兴起,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社会调查和综合探究,这是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重要环节,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好好利用。通过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措施去解决问题,激起他们担当责任的勇气和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去关注他人、关注社会,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然,要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不仅依赖于高中政治教师的努力,还依赖于高中生个体主动的学习、体认与践行,依赖于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因素的支持。

参考文献: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篇10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教师上课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它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喊出了“政治课没法上了”的哀叹。那么,新课程下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本文试加探讨。

1.把握知识结合点。通过大量研究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能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因为只有抓住这些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述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原则中的平等互利原则时要结合市场的一般特征和市场交易原则,这样既可以复习以前的知识又能使学生真正了解这一原则,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某种新颖的、好的效果。

2.设疑、解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徘徘”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在讲解我国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时期,剥削阶级在国已被消灭,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的状况时可以问学生这句话是否矛盾应怎样理解,待学生思考、讨论、发言后再解答。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这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3.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等号。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例如“瞎子摸象”讲全面的观点;“刻舟求剑”讲发展的观点;“缘木求鱼”讲规律的客观性;“掩耳盗铃”讲主观唯心主义:“守株待兔”讲偶然性与必然性等。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

4.充分利用教材激发兴趣。教材中有大量的漫画、图片和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精心挑选的,具有较高典型性的。教师必须重视这些现成材料,充分运用这些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生动又形象。运用这种方法达到了既掌握知识,又用知识理解社会现象的目的,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愿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素质教育关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虽然现成的东西似乎没有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只要教师认真备课,善于吸收消化,灵活运用,同样也能激发学习兴趣。5.创设情景,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授人以鱼”只能饱餐一顿,“授人以渔”终生受用。教师不试着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学生就永远不会学习,永远依赖于老师这一拐杖。因此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教师要从原来的“教”改为“诱”,从原来的“教”改为“导”。教师的任务是在教学中创造一切条件,千方百计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说明教学应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统一。在教学中,科学而又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政治课不仅有了文字和声音,而且有了图像和动画,学生一堂课接受的信息量多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透了。教学应是教师诱导学生使之生疑,导向使之释疑。多设疑,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个问题问下去后,一定要留有学生思考的时间。有些问题在回答过程中出现偏向,可以加以引导,千万不能越姐代危。

6.从政治课学科特点出发,把政治理论与具体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政治理论一般都比较抽象,从理论到理论,学生肯定不爱听。为了让同学更好地理解知识,发展他们的能力和提高他们的觉悟,我把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拿到教学中来,并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理论来解释实际,运用到实际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