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十篇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十篇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2:29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篇1

关键词:高考文综历史地图试题特点复习对策

历史地图试题在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中频繁出现,不仅题型多样,考查内容广泛,而且分值趋高,这应该引起高考复习备考的足够重视。那么,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的历史地图题有何特点,对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有何启示呢?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有必要对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中的历史地图试题进行必要的回顾与分析。

一、近五年高考文综历史地图试题的回顾与分析

对近五年来的全国高考各类历史试卷中的历史地图试题进行整理、归类、研究与分析,可以看出高考文综历史地图试题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考查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两种:有图考查和无图考查。

1.有历史地图题。即在试题中出现历史地图,并通过历史地图直接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这种形式较为常见。直接历史地图题中的历史地图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命题者直接引用历史课本或地图册中的相关历史地图,或依据试题内容对课本中的相关历史地图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工,然后为己所用;二是命题者自己编制与试题相关的历史地图,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同时,也考查对历史地图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历史地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Ⅰ卷第34题和41题,34题命题者通过四幅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考查学生对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掌握。该题考查德国政治版图的演变历史,考查学生对图片材料的解读与分析能力,难度较大。又如2013年安徽省文综卷20题“图说历史”。该题以公元1年,1500年、1600年和1800年四幅西方人眼中的世界变化图片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2013年浙江文综15题,以秦灭六国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秦灭六国的顺序,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江苏卷20题,通过德国1945―1949年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示意图,考查二战后国际关系。2013年北京卷13题,该题以《中国古代部分都城分布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古代王朝的主要制度和重要事件,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识图,提取地图中的信息,弄清图中四个地点对应的城市分别是长安、开封、北京、杭州,以城市对应朝代和事件,取舍筛选做出准确选择。

2.无历史地图题。即在试题中不直接出现历史地图,但是试题本身或答案的确定与历史地图关系密切。这种形式不太容易理解,有一定难度。例如,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文综试卷第26题考查明清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这道题本身并没有出现历史地图。考生只有在理解“大庾岭”这一地理概念的基础上分清岭南、岭北为不同的地理区域及物产的差异,使得长途贩运贸易兴盛,答案不言自明,从而既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解读及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又考查考生的历史地理知识。2013年天津卷历史部分第1题,该题考查自古以来对南海诸岛的问题。题中虽有《岛夷志略》文章片段书影图片,但非地图。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万里石塘”这一信息,回忆课本插图和地图册中隐性地理知识,推理得出《岛夷志略》的出现不晚于宋元时期。又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题,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哪里?只要学生知道西周的政治中心在镐京,即今天的陕西西安,答案便可确定。再如天津文综卷第3题,题中虽无图参考,只要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这条航线在当时被葡萄牙控制,再结合课本《葡萄牙殖民扩张图》,根据葡萄牙殖民扩张的方向主要在亚洲和非洲,正确选项便确定出来。

(二)题型多样,分值趋大。

高考文综试卷中出现的历史地图题在题型上呈现出明多样性、多元性。历史地图试题曾在历史高考试卷中的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问答题、解析题中,均出现过。早几年的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中,历史地图题一直以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题型为主,其主要特征是分值较小,考查内容较单一。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的历史地图题突破了小分值的单选题、多选题及填空题的传统范围,出现大分值的历史地图问答题及解析题,在整个试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文综卷41题12分,加上单选34题4分,共16分,占历史学科总分(100分)的16%。北京2014年文综37题第二问14分,加上单选12题4分,共18分之多,占历史学科总分(100分)的18%。而安徽2014年文综历史地图试题总分高达20分之多(16题4分,36题1、2问合计16分)占历史学科总分(100分)的20%。

(三)与课本中历史地图关系密切。

绝大多数高考历史地图题都与课本中的历史地图有密切的联系,有些历史地图题要求考生必须对课本中的历史地图熟练掌握才能解答。如2010年北京文综12题《汉代地方行政示意图》。2012年安徽文综15题《元朝行省图》。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34题《不同时期欧洲局部图》、北京卷13题《历代王朝都城示意图》,2013年浙江文综15题《秦灭六国示意图》,江苏卷20题《被占领的德国1945―1949年》、22题《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安徽卷2014年16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示意图》等。

(四)考查全面。

高考试卷中出现过的历史地图题对考生的考查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现为:

1.考查考生对课本历史地图中所反映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题目常出现在低分值的单选题型中,如2013年浙江文综卷第15题,通过《秦灭六国示意图》,考查秦灭六国顺序。2014年北京文综卷第12题,通过《战国形势图》考查先秦诸子作品。

2.从考查的内容看,涉及面非常广泛。有政治方面的,如2011年北京文综卷39题,2013年福建文综41C,2014年安徽文综16题,山东文综16题、48题;有经济方面的,如2009年全国文综Ⅰ卷37题,2011年全国课标卷25题、32题,浙江文综13题,2014年北京文综27题;有思想文化方面的,如2010年上海单科35题,2014年北京文综卷12题,安徽文综36题;有军事战争方面的,如2010年江苏文综6题,安徽文综16题,2011年安徽文综16题,2012年重庆文综17题,2014年全国大纲卷22题等。

3.考查考生运用历史地图基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11年北京文综卷第39题,根据1934-1936年革命根据地范围变化解答其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2014年安徽文综卷第16题,题目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四幅示意图,要求考生根据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历史进程排序。这类试题既考查了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考生运用历史地图基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查考生通过历史地图进行思维分析的能力,即通过阅读历史地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例如,2009年全国文综Ⅰ第37题,通过《三角贸易示意图》,要求考生说明分析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影响。2011年北京文综卷39题根据1934-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示意图描述其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2014年山东文综48题根据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分析二战后德国问题的成因及影响。

二、文综高考历史地图试题的复习与对策

针对近五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中的历史地图题试题所反映出的这些特点,那么历史教师应当怎样对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进行历史地图方面有针对性的教学呢?

(一)结合地理学科相关知识,教育和培养学生学会识读地图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1.认识地图――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识图常识和方法:方位判断、河流走向依据、战争示意、首都表示、物产指示、工业部门标识、地形地势、箭头所指和识别、图文颜色识别、图文知识等,看地图名称、看图例、看图中具有鲜明特征和标志性的事物、事件、地名等,明确地图反映的对象的时空信息,做到图文结合。

2.提取地图中重要的、关键的信息,关联对应的历史知识,做到图本结合。

3.依据题目要求,运用所学的和已储备的历史及文化知识,对地图进行阐释,做到图题结合。

(二)以图释义,明确一些重要的地理概念及所涉及的地区,以此作为学生学好历史地图知识的基础。

如中国古史上的与历朝历代的疆域四至相关的地理概念―秦朝至汉朝疆域东到海、唐朝疆域东到大海、清朝疆域东到太平洋;与春秋战国相关的诸侯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汉时期的西南夷、百越;丝绸之路及与其相关的西域、楼兰古国、葱岭;与唐代相关的安西四镇、渤海都督府;与元朝相关的岭北行省、辽阳行省、宣政院辖地;与郑和相关的西洋、南洋等;中国近代史上的香港、香港岛;租界、租借地、“势力范围”、使馆界;华北事变涉及的“华北五省”;土地革命时期的“苏区”,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等;世界史中涉及的重要地区及其范围,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欧洲、欧洲大陆、中欧、西欧与东欧;北美、中美洲、拉丁美洲、南美洲;中亚、中东、远东等。这些历史地理概念只有借助历史地图才能讲清,学生才能弄明白,区分清楚,从而为学好历史扫清障碍。

(三)据史读图,把教材文字叙述中涉及的地理概念及空间分布的知识内容落实到地图上,准确地再认再现其空间位置。

比如教学秦朝、西汉、唐朝、清朝等朝代的疆域范围时,可利用课本和地图册中的这几个朝代的疆域图,静态观图可了解这几个王朝疆域的四至、行政区划及辖区范围,动态即比较联系着看,这几个朝代的疆域四至的拓展变化,从而认识我国领土疆域的发展演变。利用分布图(如《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1966―1976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等)明确重要经济成就的地理分布;利用形势图(如《三国鼎立形势图》、《1927―1936年国共十年对峙形势示意图》、《三大战役示意图》等)明确当时的政治格局或军事态势等。

(四)据图说史,根据地图复述教材、材料内容,借此检查和巩固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和强化记忆,活化历史知识。

1.根据地图,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全面回顾教材内容。如:以《秦统一六国图》和《秦朝疆域图》为例,复述秦朝是如何灭六国统一全国的?

思路指导:①统一的条件:客观条件:从经济、政治、民心、思想文化等层面分析。

主观因素:秦朝自身的优势――地理、政治、领导、政策。

②统一的过程:政局统一:灭六国一统天下疆域、民族统一:北击匈奴筑长城,南征越族设郡县制度统一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③统一的意义:三有利―国家、民族、社会;扩大;推动。

2.综合地图,把历史知识系统化。结合高三历史学习对知识系统化的要求,对涉及地图知识的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形成有关地图知识的体系,并融入高三主体知识体系,以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为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做好知识准备。如对中国古代史历史地图知识的归纳可按历史地理的方法归纳为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对外关系、文化等几大方面,各大方面又可按知识类别、时间、空间等原则分为更详细的分支等。如利用《西周分封诸侯图》、《秦朝疆域图》、《西汉初期形势图》、《元朝行省图》等可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作一系统总结:先秦:分封制;秦朝后: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元明清:行省制。

3.据图分析,以图启发思维、培养各种能力。如把《春秋战国形势图》和《秦朝疆域图》对比分析,就会明白秦朝在疆域管理与开发、地方管理、民族管辖管理、地区管理与开发等方面与先秦的不同,也会清楚秦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又如把《元朝漕运图》与《隋朝的运河图》做对比,据图落实两个时期运河的起迄点、中心、路线、贯穿的河流等,比较二者的异同,明白经济重心已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把握两者的联系,明白为什么元朝修凿运河引发的社会矛盾比隋朝小。

4.以图释文,以图直接叙史。即利用地图,对教材文字内容进行诠释和说明。例如,意大利既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又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却为什么没有率先进行新航路开辟、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仔细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后的新旧教并立》等图,就可以发现地图中暗含的历史信息: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失去商路和贸易的中心地位,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意大利没有发生宗教改革,未能突破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所以意大利坐失良机,丧失机遇。将它放在15世纪前后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意大利资本主义未能持续发展的原因:政治方面,封建割据;经济方面,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思想方面,未能突破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的束缚。

5.以图补文,以图充实文字。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它是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比如,中国古代史上北京不同时期的名称,教材文字叙述中均无交代,但在《春秋战国形势图》(蓟)、《秦朝疆域图》(渔阳)、《隋朝疆域图》(涿郡)、《唐朝疆域图》(幽州)、《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南京府或幽州)、《辽、北宋、西夏、金形势图》(中都、南京或燕京)、《元朝疆域》(中都后改为大都)、《明朝疆域图》(京师后改为北京)、《清朝疆域图》(北京、北平)中均有明确标示。对前后有关联的地图加以比较,必然会对隐性知识的理解起到强化作用。如将《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与《鸦片战争形势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做一比较,就可以概括出近代企业的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的沿海、沿江的京津、上海、广州等城市,且多为两次鸦片战争后开辟的通商口岸,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劳动力充足,这就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明晰了近代企业的重要成因。如根据《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分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何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这就要从沿海沿江地区经济基础、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联系、交通、资源等方面分析。

(五)在学习涉及历史地图知识的内容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图文知识的相互结合,并进行识读、解析、阐释地图方法的指导。

如教学与抗日战争相关的内容:敌后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正面战场中的四次会战、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等,教材在提到这些内容时有的有图有叙述、有的无叙述无图无说明,教师就要借助《敌后抗日根据地示意图》、《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等图进行讲述,让学生把这些知识的时空概念建立起来。又如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都城的布局与分布的特点,可利用汉、唐长安、宋东京、元大都、明北京城的平面示意图和这几个朝代的疆域图,引导学生史图结合,达成共识:都城空间分布位置自西向东、自北向南、自南向北的转移;都城的平面布局体现皇权至上、等级森严、阶级对立等特点。又如中国古代内外交通及贸易交流的发展,可结合隋唐大运河、元朝漕运、海运及西汉丝绸之路、唐朝、宋朝对外交通路线图、明朝郑和下西洋图等地图,阐释其发展特点。

(六)结合地理的有关知识,注重对历史教学中涉及的重点地区相关知识的归纳、落实。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一些重要地区发生过很多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明确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变革对学生形成对历史发展情况的整体把握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注意和现实紧密联系的热点地区相关的地图,如东北地区、台湾地区、问题、中东问题、巴以问题、科索沃问题等。

(七)注重对地图知识间的变化、联系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对照与整合,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综合图文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考常考易被考生忽视的知识死角。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我们必须关注隐性知识,全面掌握历史知识。以为例,根据历史地图我们就可以掌握以下隐性知识:三国时期叫夷洲;隋朝时期台湾被称为“流求”;元朝隶属澎湖巡检司管辖;明朝时期台湾被称为“琉球”,1642年被荷兰殖民者从西班牙手中夺取盘踞占领,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清朝派施琅入台重新,1683年在台湾设府,1885年正式设台湾行省,并任命在抗法战争中有功的福建巡抚刘铭传为台湾首任巡抚。鸦片战争中的英军在战争的第二阶段曾经侵略台湾,中国军民在鸡笼(今基隆)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根据《天津条约》台湾的“淡水”、“台湾(今台南)”成为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台湾人民反日割台斗争中,台湾军民在新竹、大甲溪、八卦山、嘉义、台南等地抗击日军侵略,日本在侵略台湾本岛的同时还侵占澎湖列岛,凭借1895年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日本帝国主义割占台湾及澎湖列岛,台湾从此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开始了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复习备考中关于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问题,美国疆域问题,国际重大政治、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等,都可通过课本及地图册提供的历史地图进行跨学科综合复习。

(八)综合分析相关历史地图,探究历史规律。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框架包围、理论内在”

很多教师认为,学习的过程,即学生接触知识、认识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因此,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是围绕这一理念,即用教材引导学生接触知识,用多媒体或其他手段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用课外作业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然而,学习并非是单纯的学生与知识的互动,严格来说学习有两大体系,一是认知体系,即上述学习的过程;二是元认知体系,即学习、研究和探索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从教学的角度看,制订两套教学方案,赋予不同的教育目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围绕如何运用元认知理论构建“框架包围、理论内在”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一、“框架包围、理论内在”的概念的意义

“框架包围、理论内在”是一种学习模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元认知,是对“学习方法”的学习,是多层次、全方位认识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框架包围、理论内在”的元认知学习体系以中外历史的发展轨迹为框架,以时展的规律和特征为内部理论,使学生首先从整体上勾勒中外历史骨架,其次从细节上掌握历史的内在,从而达到“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教育目的。

从教育意义的角度看,“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体系首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理性认识学习的概念和意义,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知识,并学以致用。其次,从学习历史的角度看,虽然历史学科有庞大的脉络和复杂的理论体系,但运用“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方法,可帮助学生寻获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历史形成更清晰和客观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获取更多知识。

二、“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以“时间轴”勾勒历史的外部框架

所谓时间轴,是指将一些历史事件划分到某一时间段,并将这些时间段串联起来,最后以数轴形式将其呈现出来,使学生便于用某一时间段为历史事件定义,并了解历史来龙去脉的一种学习方法。历史的时间轴本身即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它就像一幅由多个单一的时间轴串联起来的表现历史的“挂历”,将历史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历史的全貌。

时间轴的划分方法有很多,如以“左图右史”的方式作出时间轴,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图,如此,可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应用知识时快速找到某一点在整个时间轴上的位置和地位。又如,对不同的历史分期进行整合,制作成一个系统的时间轴,如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在时间轴上,分别在古、近、现代史部分标出年份和重大事件,这种学习方式扩充了时间轴的容量,虽然信息量的增加不利于学生记忆,但能系统地反映出更多历史事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通史思维,构建历史的外部框架。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时间轴增强学史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自主探究,创设更多历史时间轴的制作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掌握正确的学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不断组织学生串联相关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观,继而利用时间轴引导学生将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合,对一条条直观的时间轴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如此则既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通史思维,有利于不断完善学生的内部知识结构,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2.以“特征总结法”学习历史的内在规律

“特征总结法”是一种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它在“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系统的基础上,首先掌握中外历史体系的框架,继而总结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具体特征,配合对历史框架的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树立完善的历史观,掌握历史全貌。

在课堂教学中,“特征总结法”在每一课都应当有所体现,构建一课学习一个历史知识、总结一个发展特征的学习模式。如教学“汉朝的建立”一课,汉朝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汉朝”这一历史分期的特征,学生会发现汉朝的建立源于农民起义。同样,唐、明、清朝的建立也是源于农民起义,这就说明这几个朝代的建立有共同特征。而在中国古代史中,并非所有朝代的建立都与农民起义有关,如晋朝和宋朝,东晋刘裕以地主阶级篡晋,赵匡胤则出身军官家庭,陈桥兵变后攻城略地,是以军阀身份残唐、建立宋朝的。因此,这说明晋朝和宋朝的建立有相似的特征。

引导学生总结这些特征,有助于让学生发现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从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构建学习历史的内部理论体系,实现经世致用、读史明智和提升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

三、结语

元认知是初中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1],然而,目前很多教师还没有涉猎对元认知的研究,教学方法单一、片面,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元认知应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教师应通过不懈努力,发掘其教育价值,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培养更多人才。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篇3

这两本新书分别是《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和《中华史纲》。

座谈会之前约半个月,7月13日,同志阅过《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初稿后,为之写了序言。

在这次座谈会上,刘云山在讲话中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历史知识学习的重要指示,按照同志在《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序言中关于提高历史素养的明确要求,坚持以史育人、以史资政,推动形成重史学史用史的浓厚氛围,在学习历史知识、借鉴历史经验中获得开拓前进的强大动力。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以约40万字的篇幅,扼要勾画出上自中国境内远古人类与文明起源,下迄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的历史。

日前,《读本》的定稿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童超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的独家专访,详细解读了《读本》编撰的背景及该书的特点。

为党员干部提供史鉴

《瞭望东方周刊》:《读本》编撰的背景和主要目的是什么?

童超:这本书是根据同志的倡议和他一贯提倡要重视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指示精神编写的。

2008年,同志在与中国社科院学者的座谈会上,多次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强调全党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学习历史,特别是中华民族发展史。我院陈奎元院长根据同志的指示和倡议,部署历史所学者编写了这本书。院党组和历史所党委也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本书的编写。

我们编写《读本》的目的,一方面是要通过本书宣传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传播翔实丰富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是根据同志强调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历史的指示精神,在《读本》中适度地、有重点地总结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比如如何处理民族问题、边疆问题、宗教问题,如何变革制度、关注民生、消除弊政、惩治贪腐等,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瞭望东方周刊》:能不能举些具体例子?

童超:比如在中国历史上处理民族和边疆问题成效比较显著的是元朝和清朝,我们都用了专章专节来写当时的政府如何来处理这些问题,采取了哪些办法,收到了什么成效。

我们在第八章“元代”中提到,元朝统一之前,地方势力与各教派势力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独立王国。后来元朝在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地区自此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而在“民族地区和边疆的行政管理与清朝的民族政策”这一章节中,我们对清朝处理民族和边疆问题的方式也做了总结。

清朝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策略有三:一是因地制宜,按照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特点,分别建立不同的行政机构;二是利用宗教,修其教不易其俗,为加强蒙族和藏族的关系,清政府推崇黄教,大修喇嘛庙,封赐喇嘛教首领,实行政教合一;三是恩威并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封赐爵位,给予厚禄,或联姻,或召见,而对破坏统一的叛乱割据势力则给予坚决的军事打击。

总的来说,清朝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有效地协调了民族关系,形成了汉、满、蒙、回、藏等50多个民族共同生活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瞭望东方周刊》:贪腐问题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的顽疾,在编撰《读本》的过程中,你们是如何解读这一问题的?

童超:腐败的确是封建王朝的一个痼疾。但是历代也有很多惩治贪腐的具体措施。

比如北魏的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推行的第一项改革就是为了解决官僚腐败的问题。

北朝的官僚原是没有俸禄的。(本刊记者注:北魏自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开国,至孝文帝当政八十余年间,不设官员俸禄。因为当时选拔官吏主要依靠门阀制度,官员大都出自豪门,家道殷实,足以维持生计。)为了避免坐吃山空,他们不得不“自谋生路”,当时的武将有两个渠道获得收入:一是军事掠夺。通过征服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掠夺大量财富;二是通过立战功获得朝廷的赏赐。但文职官僚不能通过这两个途径得到收入,只有从老百姓那里掠夺。这就不可避免地滋生腐败。

所以孝文帝的改革第一项就是施行俸禄制。他还修订法律,凡是施行俸禄制后仍贪赃枉法的官员将被处以重刑。对于既贪赃又枉法的,不论数额多少,一律处死。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惩治贪腐的法律了。施行这个法律后,北魏的吏治大为改善。

明朝朱元璋出身贫苦,最痛恨贪官。他惩治贪腐的措施也相当严厉,甚至剥了贪官的皮,塞上草,放在公堂之上作为警戒。

在中国历史上,很难根绝,但是不少时期都采取严厉的政策进行惩治,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起码在一段时间内吏治比较好。我们在书里都写到了相关的内容。

中国历史大脉络的几个要穴

《瞭望东方周刊》:《读本》在中国历史发展大脉络的把握上,重点突出了哪些问题?

童超:这本书的定位是历史知识读物,但又都是由学有专攻的搞断代史的学者来写的,所以一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含量,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突出其特点:

一、阐明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巩固的历史过程。让大家了解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曲折历程,这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篇4

【关键词】开卷考试,课堂效率

初三历史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它不仅要完成初三世界史的新授任务,而且还要完成初一、初二中国史的复习任务,初三历史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作了以下两点尝试。

1.采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扬州市历史中考采用开卷形式,它减少了死记硬背,更注重知识的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考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历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问题教学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根据课本又高于课本,采用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1.1直接提问。即直截了当、浅显明白的提问。如“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发源地、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是什么?”“《拿破仑法典》颁布的时间、内容是什么?”等。此类提问方式是针对基础性、知识性问题展开的,其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答案都直接来自于课本,所以此类问题可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1.2层层剖析提问。即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的方式。如讲授“清朝加强对的管理”,我层层设问:“达赖和班禅的封号由来如何?驻藏大臣是何时设立的?它的设立有何意义?为什么说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直接提问最后一问,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而层层提问,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1.3总结归纳提问。让学生将内容相关、相似知识纵横联系,分门别类归纳说明,达到编织经纬,掌握知识全貌的目的。这种提问多用于单元总结或专题训练,是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如在复习完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了三个问题:中国近代化历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中国近代化进程如此艰难?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你有何感悟?通过提高,学生对中国近代化这一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并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1.4对比区别提问。将相类似或相反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在对比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并能掌握开卷考试下主观分析题的解题技能。如我们在讲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后,可将这三次著名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从革命的根本原因、革命的特点、革命中的重要文件、革命的性质、革命的结果、革命的作用等方面逐一进行对比分析提问。通过提问,学生对这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会更加深入,能掌握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并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1.5讨论式提问。在开卷考试中,直问直答的试题在逐渐减少,尤其是材料解析题更易表现出开放性。如在2010年扬州市中考历史试卷中31题第4问: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32题第4问:依据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这些开放性试题,学生失分较多,这说明学生开放性思维较弱。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经常向学生抛出一些讨论式提问,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主动探究,还可以集思广益,拓展思维,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加全面,更有深度。如我通过组织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评价展开课堂讨论,从中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这一开放性试题。

2.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提高上课、复习和考试效率

在开卷考试形式下让学生做课堂笔记,可以有效克服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弱点,也为复习、考试提供蓝本和依据,因为课堂笔记是课堂教学浓缩的精华,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1每课课堂笔记。第一步在每课的课题上面作一纲要式笔记,有助于学生把握住每一个考点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二步在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部分做标划、批注式笔记,有助于学生了解、掌握每一个小知识点,打下扎实的历史基本功,而且此种笔记可以随听随记,简捷方便,对今后的复习、考试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2每单元课堂笔记。第一轮复习以单元为单位,因此而形成单元课堂笔记。如以七下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为例,这个单元主要讲述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以及科技、文化成就,涉及到8个考点。我将标题定为《明清时期》,将考点进行整合,并在每一考点后注明页码。具体如下:①政治:军机处(100页)八股取士(101页)②民族关系:清朝加强对的管理(110页)③对外关系与外交政策:和平(郑和下西洋127页)战争(戚继光抗倭104页,郑成功105页,雅克萨反击战107页)清朝外交政策(闭关政策129)。通过课堂笔记,我帮助学生以单元为单位,建立了一个个“块状”形知识网络体系,有助于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能快捷定位,并能根据笔记上标注的页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考点,为准确答题奠定了基础。

2.3专题归纳笔记。第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因为专题复习能围绕着一定的线索将分散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个知识群,连缀成一条条知识链,进而编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知识网。如我在复习中国古代史边疆地区领土问题专题时,对涉及到的考点做如下笔记:①三国时期: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大陆与台湾第一次官方友好往来。②元朝时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③明朝荷兰于1624~1662年,郑成功收复。④清朝在1895~1945年将台湾割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收复。⑤1949年占据台湾,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方针。通过此专题笔记,学生不仅在复习中能从总体上把握,而且在考试中如涉及到此问题也能集中查阅,节省学生的翻书时间,提高了答题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历史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积极投入教学活动,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我们就能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了。

参考文献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和方法》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篇5

关键词: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总结;反思;优势;不足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313-01

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最无私与光荣的职业之一,怀揣着儿时的梦想,我毅然的选择了师范大学,经过四年的学习与锤炼,终于如愿成为了一名初中历史教师。

学校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结构,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特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很荣幸我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在此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获益匪浅。特将此次活动心得体会进行一个总结,旨在督促自己不断进步与提高。

本次公开课的课题我选择的是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本课作为明清历史的第1课,主要讲述了明清建立的基本情况,以及明清统治者们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八股取士及文字狱的影响等。本课我确定的思路为:以明朝向清朝过渡为时间主线,再配以明清统治者为加强专制集权所采取的措施为重要辅线。首先由一份颇具现代气息的朱元璋档案导入新课,在讲朱元璋生活的大背景时,特别强调元朝后期统治的腐败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朱元璋因机缘巧合或者说“被迫”加入到了起义的大军中,并凭借其个人出色的才能干出了一份伟大的事业,建立了明朝,在此强调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朱元璋上台,联系其出身背景,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出身最低微的皇帝,如何保住皇位,巩固统治,是他政治统治的核心内容,也是明朝统治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由此向学生抛出问题:如果你是朱元璋,你会如何保住皇位,如何让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山子子孙孙的传递下去?学生针对该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明朝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1、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在此部分,补充讲解当时著名的胡惟庸案,引导学生梳理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的始末;2、明成祖设立内阁。探究内阁设立的目的及其发展情况;3、设立厂卫制度,加强特务统治。指导学生思考厂卫制度的含义,举例说明特务统治的恐怖与无孔不入。之后简单介绍朱元璋后明朝皇位的变更情况,略述明朝中后期统治的腐败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张献忠和李自成农民起义。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明朝三百年江山社稷化作尘土,崇祯皇帝自缢殉国,明朝灭亡,历史由此转入清朝。

教师带领学生追溯清朝建立及逐渐建立起对全国统治的过程。为巩固统治,清朝统治者同样采取措施来加强专制集权。教师先交待清初的政治情况,再由学生讨论总结清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专制集权。学生思考归纳得出:1、清雍正设立军机处。简单介绍军机处设立的目的、性质与意义。2、乾隆帝时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篇6

一、点线面体立体化结合进行联想

1、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如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个知识点展开联想:①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②1775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③1776年7月发表《独立宣言》;④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⑤1781年康华利投降;⑥1783年,英美签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及影响,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

2、线:就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如复习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可引导学生联想:西汉的编户制度,北魏的租调制,唐初的租庸调制,唐中期的两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清初的"地丁银"制度这些知识"点"。由这些"点"就构成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化这一条线索。

3、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上述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4、体:是指"点"、"线"、"面"构成的历史总体。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中国历史体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这个体、面、线、点的关系,可用一系列图表(即"整体式"复习教案)来表示。上复习课时,就是这些体、面、线、点的展开。由"点"联想到"线",由"线"联想到"面",由"面"联想到"体",这样整体联想,就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

二、微观宏观纵横进行联想

历史学科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既复杂又统一的历史整体。因此,在历史复习中要进行纵横联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1、微观纵横联想

要从小处着眼,对每一历史事件探因问果,寻找内在联系。“纵”是要找出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如唐玄宗后期统治腐败引起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的发生又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唐朝衰落又导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这种混乱政局的出现。"横"是要找出其他历史事件(现象)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如复习"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时,引导学生联想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对事变的反应:德意日帝国主义,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以便趁火打劫;英美帝国主义,主张和平解决;亲日派,置蒋于死地,力主"讨伐";亲英美派,营救,反对"讨伐";广大人民,要求报仇雪恨,主张杀蒋;中共,高瞻远瞩,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宏观纵横联想

要放眼人类历史全貌,找出知识的来龙去脉。"纵"是从时间上找出人类社会发展中各领域各方面的历史现象,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如由石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器的发展,由"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发展等。"横"是从空间上找出同时生的历史事件。如复习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反对分裂和侵略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从方位顺序展开联想:东北,打萨克萨之战,签《尼布楚条约》,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北方,粉碎噶尔丹分裂势力,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西北,笑迎土尔扈特部归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西南,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东南,郑成功,清设置台湾府;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3、阶段性纵横联想

在复习时联想到某一历史阶段或时期的历史知识之间的有关联系,使知识结成有机整体。"纵"是要理出明朗的线索。例如复习唐朝史,我们必须抓住唐朝的建立、繁荣、衰落、灭亡这一阶段性线索。"横"是要搭起整体框架,扩大视野。如复习秦汉时期的历史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联想:政治方面:由分裂到统一,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并得到巩固,出现"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货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发展;民族关系:击匈奴,打越族,通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对外关系:辟"丝绸之路",与大秦友好往来,赐日本"汉委奴国王"金印;文化方面:发明造纸术,创制地动仪,首用"麻沸散",科技文化领先世界。通过纵横联想复习,冲破条块分割,使知识连成一片,有利于深化教材,启发思维,提高能力。

三、博古通今多角度进行联想

1、鉴古察今,学史明理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的观察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例如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这一专题,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统治者采取的经济政策或措施,历代经济发展表现及结果,然后探究规律,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经济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稳定则兴,动乱则衰;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2、由今溯古,强调重点

例如当前重视法制建设,就要加强对韩非、中国近代宪法、法国拿破仑《法典》、英国《权利法案》等史实的联想复习。又如1997年7月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由此引导学生追溯联想"香港问题"的由来:1841年英军武力占领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香港(日本战败后仍归英);80年代签署《联合声明》,洗刷民族耻辱。这样对香港问题就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篇7

关键词:历史地图;空间概念;环境变迁

近年来,我们可以发现在历史高考试题中对历史地图的考查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在2006年、2007年高考试卷中地图只出现在选择题中,但到2010年高考时历史地图不仅出现在问答题中而且分值占到了15分。特别是当今我国高考改革的方向是政史地综合,强调学科知识的渗透,历史知识经常会牵扯到地图。下面是我对历史地图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定的事件不只是由一定的历史人物进行的,而且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发生的。梁启超曾是:“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拨其基地”。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中就有不少历史地图。它们提供了直观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现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与课文配合,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在高考全国文综试卷包含了政治、历史和地理三门课的试题。有的题目跨越了三门学科的界限。历史地图知识的学习和考查综合了历史和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借助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深化对历史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进而培养综合学科能力,形成综合的学科素养。对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培养是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体现。

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文字不能直接反映直观的复杂的形象,所以必须把叙述的史实落实到图面上来,转化成一幅历史地图,才能使人清楚明白,一目了然。例如,在中国近代史上介绍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洪秀全指挥太平军东奔西突”,太平天国在永安建制,“太平军连战连捷,夺取了武汉三镇”,到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可以说这个过程反映了太平军在兴起的主要线索。但是要进一步问永安具体在哪里,太平军沿途经过哪些省,进攻过哪些省会,却仍然是模糊不清的。若要用文字来更具体地叙述是相当困难繁琐的。所以课文给我们补充了一幅《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这样就清清楚楚,十分明确了。把它跟课文配合使用,就显示出了地图的优越性,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历史地图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形势,能给予学生以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为今后学习有关知识打下初步的的基础。课文叙述历史事件,往往文字简练,重点突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编绘历史地图却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当时的整个面貌。例如张骞出使西域,课文仅提到西域的大概位置和张骞出使必须经过匈奴控制的地区。但是《张骞出使西域》这幅地图,却绘制了具体路线,并标注了所经过的重要国家和地区,这些内容都超越了教材的叙述,填补了文字叙述的不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2002年文科综合试题40题,向考生提出古代葱岭相当于现在我国哪个城市附近的什么高原和什么山?其实就考查了这幅地图。

二、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如果在历史教学中忽视空间概念,就会影响到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同时,离开地图死记硬背都城、地域、江河山岳的名称,最后容易出现“乱搬家”的现象。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对此的考查也有体现。例如前几年一道高考题中给出了一幅标有四个城市位置的东南沿海地图,然后让你指出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处于图中哪个位置。可能学生对元朝最大对外贸易港口――泉州已烂熟于胸,但是如果平时没有注意地图,那么解这道题却只能瞎猫逮老鼠。

可见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地图再现一些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讲授战国七雄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结合“七雄”在地图上的位置编制出这样一句口诀,“东南西北到中央――齐楚秦燕赵魏韩”。这样在战国七雄的分布形势就深深地印入了学生脑海。

其次,利用地图来掌握环境变迁的历史。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地理环境,自然要素以及历史的名称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发生着变法和演变。在中学历史课本别是古代史中有许多城市的名称就是在不断变化的。如北京在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称呼,战国时称蓟,秦朝时称渔阳,唐时称范阳,北宋时称幽州,金时称中都,元时称大都。又如黄河在历史上有过多次改道,《隋朝大运河》图上黄河还是北流入渤海,可是《元朝运河》图上的黄河就改为抢淮河道入黄海了。以上内容教材的文字表述并没有面面俱到,但历史地图却有很好的体现。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观察这种差异的习惯。也只有这样学到的历史知识才是巩固的和全面的。

三、利用历史地图把握历史发展。

课本里穿插的历史地图直观的反映了教材叙述的历史事实发生的现象,那么结合几幅不同时期的地图往往能反映历史发展的清晰轨迹。因为地理与历史发展地存在内在联系的,如果不揭示它们间的内在联系,那只能给学生们一些零散的历史知识,无助于提高他们所学历史知识的质量,也无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一年全国高考历史卷中有个问答题就是给出了三幅德国不同时期的地图,让考生结合德国及国际关系说明各图形成的原因。题目强调时空观念,突出了对历史地理的考查。这就提醒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训练学生观察地图,并把地图变化与历史发展相联系的历史思维能力。因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地图这类表象中把它归纳和总结出来。

2013年北京历史高考卷选择题第13题给出了一幅中国地图,用数字标出了几个古代城市,然后让考生把这几个城市与中国古代西汉、北魏、两宋和明朝五个朝代的都城对应起来。此题考查了考生的读图能力和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中北魏曾经从平城迁迁都洛阳。北宋灭亡到南宋建立,都城也有从开封到杭州的变化。所以也涉及到历史的发展变迁。

历史地图对学生来说是学习历史知识一个重要信息来源,而对于教师来说,历史地图的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乏的环节。学好它,用好它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会阁.浅谈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篇8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如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个知识点展开联想:①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②1775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③1776年7月发表《独立宣言》;④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⑤1781年康华利投降;⑥1783年,英美签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及影响,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

线:就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如复习世界近代史,就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展开联想教学:1、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德、意统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2、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1905年革命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近代工运和国际共运的第二条线。3、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点”,连点成线,又构成了近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第三条线。

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上述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体:是指“点”、“线”、“面”构成的历史总体。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中国历史体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这个体、面、线、点的关系,可用一系列图表(即“整体式”复习教案)来表示。上复习课时,就是这些体、面、线、点的展开。由“点”联想到“线”,由“线”联想到“面”,由“面”联想到“体”。这样整体联想,就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

二、纵横联想

历史学科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既复杂又统一的历史整体。因此,在历史复习中要进行纵横联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微观纵横联想。要从小处着眼,对每一历史事件探因问果。寻找内在联系。“纵”是要找出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如唐玄宗后期统治腐败引起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的发生又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唐朝衰落又导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这种混乱政局的出现。“横”是要找出其他历史事件(现象)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如复习“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时,引导学生联想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对事变的反应:德意日帝国主义。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以便趁火打劫;英美帝国主义,主张和平解决:亲日派,置蒋于死地,力主“讨伐”;亲英美派,营救,反对“讨伐”;广大人民,要求报仇雪恨,主张杀蒋:中共,高瞻远瞩,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宏观纵横联想。要放眼人类历史全貌,找出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复习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反对分裂和侵略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从方位顺序展开联想:东北,打萨克萨之战,签《尼布楚条约》,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北方,粉碎噶尔丹分裂势力,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西北,笑迎土尔扈特部归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西南,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东南,郑成功,清设置台湾府: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通过纵横联想复习,冲破条块分割,使知识连成一片。有利于深化教材,提高能力。

三、中外联想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通过对比分析,求同找异,强化记忆,加深认识。

单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如复习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就可引导学生联想1905年俄国革命。又如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同时期的中国史: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当时中国处于明朝封建统治后期,李自成起义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1644年,英国克伦威尔指挥骑兵取得马斯顿荒原大捷。开始扭转战局,中国李自成起义攻占北京,明王朝:1645年英国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一役,击溃王军主力,内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李自成起义却在湖北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而失败。这样联想,就加强了对这一段中外历史的识记。

多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历史。如复习1919年“共产国际”时,引导学生联想:苏俄粉碎协约国进攻,中国爆发“五·四”运动,朝鲜发生“三·一”运动,印度展开民族解放运动,土耳其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埃及爆发独立运动,德国建立魏玛共和国。匈牙利成立苏维埃共和国,协约国召开分赃的巴黎和会。又如复习中国属于反帝反封斗争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引导学生联想亚洲的觉醒:朝鲜人民反日斗争,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非洲人民反帝斗争:埃及、苏丹抗英战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拉美人民反帝反封斗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通过中外联想复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四、古今联想

鉴古察今。学史明理。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的观察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例如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这一专题,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然后探究规律,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经济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稳定则兴,动乱则衰;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由今溯古,强调重点。例如当前重视法制建设,就要加强对韩非、中国近代宪法、法国拿破仑《法典》、英国《权利法案》等史实的联想复习。又如1997年7月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由此引导学生追溯联想“香港问题”的由来:1841年英军武力占领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香港(日本战败后仍归英);80年代签署《联合声明》,洗刷民族耻辱。这样对香港问题就一目了然。

总之,历史复习需要进行整体归纳、纵横串联、中外结合、古今联想,形成一个立体的复习交叉网。这样,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应考能力将会大大增强。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历史思维能力

一、史料教学的必要性。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的事情,因为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没有亲自研究过,所以我们现在学习历史,总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不那么真实。其实,我们的历史教材所有的文字和结论,都是史学工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他们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挖掘历史,通过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系统性研究,形成一个基本的历史框架。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探究能力,他们不再满足单纯的记忆历史知识,还对研究历史问题、探讨历史规律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我们讲辛亥革命的局限,说它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没有更多的史料印证,学生可能就要去找相应的史料进行探究。这个时候,如果老师能提供一些直观的史料就可以解决学生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提供以下的史料:老百姓起初还是把卢知事看得同以前的“老爷”(县太爷)一样,但渐渐地,辛亥革命那些非实质性的变化发生作用了。首先,皇帝没有了。这一点,漳平县老百姓无论如何想不通。世界怎么可以没有皇帝呢?……老百姓以为人生下来就有辫子的,当城里剪辫子成为一种风气之后,乡下人表示反抗。一次,我在小船上听一个赶集的乡下人说:城里人要强迫剪“头鬃”,我们就不来赶集了。由此可见,乡下农民并不拥护排满兴汉和民主共和。

――《郑超麟回忆录》

根据这段材料,学生就可以感悟到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高考改革的稳步前行,史料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课标中就有考察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要求。

二、史料的分类。

在新教材中,编者提供了众多的史料。比如“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栏目。对它们的恰当运用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现在高考试题的设计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了学科能力的考查,十分注重考查学生对史料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归纳概括、严谨表述的能力。试题大量引进课外新材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进行设问。所以,在课堂和课外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准备一些史料,用于教学。那么,史料可以分那几类呢?

历史上的史料丰富多彩,像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都是史料。就我们经常接触的史料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

文字史料就是用文字记载的历史资料。它又可分为以下三种。(1)第一手史料,通常是古代历史文献(包括考古发现、文件、日记、报告、笔记、回忆录等),一般真实可信。(2)撰述史料,又称为二手史料。这类史料主要由当时人或后人整理、写作的典籍。(3)文艺史料。此种史料是指用诗歌、小说、戏剧、民谣等文艺体裁反映历史的材料。

图片史料指的是历史图片。教材中的图片甚多,有文物、古迹、照片、历史地图、数据图表、漫画等等。

三、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史料教学的方法。

(一)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史料

对教材中的“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历史纵横”等栏目的史料和后面的思考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在备课时应该分析史料,结合教材内容,精心研究,预先做出简明扼要的答案,把史料、思考题有机融合进教案之中,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突破,在教学中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内容简明扼要回答思考题,充分发挥史料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另外,对教材中的历史人物画像和照片、实物模型、地图、名胜古迹照片、漫画等。教师也可以围绕它们做文章,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历史、理解历史。比如必修一教材中秦统一的历史地图,就蕴含着许多信息,教师可以设问,比如,秦始皇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怎样完成统一大业?秦朝的疆域怎样描述?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把握图中的隐性信息。

(二)适当补充课外史料

近几年高考综合科目的历史试题,大量引入教材外的新材料、新信息,以此来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处理新问题的能力。为此,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材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做到论从史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比如,学习君主专制加强,可以提供以下材料:帝制时君臣间犹如主奴,然宋前以《周礼》“坐而论道”之训,宰执犹得与皇帝坐论朝政。至宋太祖以王质柴氏旧臣,欲抑之,阴令寺人撤其席,遂以为故事,虽宰臣亦不得坐矣。文彦博年逾八十犹侍立,转为人称,可谓甘居下流者也。清制:大臣面对,皆跪,非叫起不敢起。吾乡王文韶已大拜且年逾七十矣,每日犹习跪于家,其法束厚绵于膝,使能忍久耳。

――《石屋续渖》[民国]马叙伦

大臣由站而跪,生动的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可以设问:宋以前到清朝时期大臣与君主的关系如何?再比如,反映清朝商帮的史料: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安徽),江北则推山右(山西)。新安大贾,渔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栗,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五杂俎》[明]谢肇J

从中可以分析古代商帮的地域特色。围绕其可以设计许多富有趣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充分利用试卷中的史料。

其实,高中的历史试卷中有许多值得利用的史料,围绕它们可以精心组织教学,提高学习效果。特别是其中一些富有人文气息的史料,简直把历史写活了,写神了,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历史的乐趣。比如,明朝王圻著的《续文献通考》,他上面说道:“罗贯,字贯中,杭州人。他编撰有小说数十种,而《水浒传》叙述宋江的故事,奸盗脱骗机械很详,可是他变诈万端,坏人心术。说者谓他的子孙三代都是哑吧,天道好还的报应如此。”《水浒传》是一部著名的小说,被罗贯中已经形容得淋漓尽致,可惜太刻薄一点了。清朝刘銮的《五石瓠》上说道:“张献忠非常之狡,他每天教人说《水浒》《三国》诸书给他听,凡遇到埋伏攻袭,都仿效他。”中国有两句俗话,叫做“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就是因为他们的计策太厉害了。清朝章学诚的《丙辰札记》,他便说《续通考》上面,对于三世子弟皆哑,并无其文。究竟是刻本互异呢,还是稗史误识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自勉斋随笔》[民国]陈邦贤

高中历史清朝知识点总结篇10

我们都知道,读史使人明智。但是有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却很吃力。那么。怎么学好历史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写好历史复习提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必修一世界史知识点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必修一世界史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4)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

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二、列举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1、汉武帝集权: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总揽大权

2、唐朝三省六部制:

(1)结构:

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

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

(1)措施:

①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

②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实行二府三司制,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4、元朝: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

5、明朝:

废除丞相,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明朝设立内阁: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

6、清朝设立军机处:

①时间:雍正年间

②原因: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③职权:处理军务,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只跪奏笔录。

④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条件。

1、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

②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古代历史条件下,民主政治的前提);

③多山、多港、多岛的环境促成希腊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使希腊人较早接受平等、民主观念。

2、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3、希腊城邦中流行的政体是:贵族制、民主制

城邦政体的特点:公民政治(城邦自治权力或多或少的属于各邦公民。)

二、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民主制的确立: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陶片放逐法)

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直接民主

3、体现:(雅典民主政治机构的组成)

①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4、雅典民主制的意义:

(1)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会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3)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4)推动思想文化的发展。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

三、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十二铜表法》:

意义:

①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的渊源。

②《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篡仍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民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2、查士丁尼法典/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3、罗马法的影响:

①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②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一、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颁布——立法权向议会转移

意义:

①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向责任内阁转移

①“光荣革命”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③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3、责任内阁制特点

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②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4、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

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为核心;

②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的角色;

③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④内阁行使行政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⑤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二、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1787年宪法的内容

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同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由民选产生。保证政府代表广泛民意,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2、美国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

3、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分权、制衡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9)

一、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3)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①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③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此外通过条约附件,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4)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1860年:列强攻入北京城并洗劫烧毁圆明园。

(3)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内容:

①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②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③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④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等

(4)影响:

①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③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兴起。

3、甲午中日战争

(1)根本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大陆政策)。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时间:1894—1895年,丰岛海战标志战争爆发。

(3)结果:签订了《马关条约》:

①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4)影响:

①《马关条约》的危害:《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

②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③日本的胜利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以“三国还辽”为开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④甲午战败后,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

⑤面对民族和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始而震惊,继而奋起,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

直接原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2)时间:1900—1901年

(3)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二、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2、简要过程:

①兴起:1851年金田起义

②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全盛:北伐和西征,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④转折: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⑤挽救危局:提拔陈玉成和李秀成;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⑥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3、对两个方案的认识:

《田朝田亩制度》:

①革命性——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②空想性——绝对平分土地无法实现。

③落后性——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

《资政新篇》:

①进步性——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②空想性——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少必要的社会条件。

4、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2)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如何学好历史对历史的兴趣。历史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目,它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实际上,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对这门科目的兴趣和爱好。在平时,我们可以讨论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还可以锻炼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记忆和理解。历史科目需要我们去熟记和理解,以及应用学过的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当然,我们需要理解基础上去记忆,这样才能实现熟记的目的。当我们记忆一个历史朝代,其中还包含一些小的朝代,可以根据一些关键词来理解。如南北朝时代,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的时期,以及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关键时期。

思考问题。我们在学习这门科目的时候,除了要理解和记忆以外,还需要根据给出的材料问题,来思考和解答。这些材料一般都与一些知识点相关联。所以,我们要有灵活运用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有时候给出的材料难易程度不太一样,但是需要自己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去理解和分析。

学习历史的窍门需要一定的理解。很多时候,历史知识点不是不需要记忆,而是需要去理解。我们能够理解某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往往并不是依靠硬记。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单独阅读书上的文字,还不足以真正理解了这些历史内容。我们可以借助地图、表格、绘画,以及改编的故事来理解。

历史比较法的运用。比较分析法在很多学科得到广泛应用。历史比较分析法可以能够更好的帮助你理解和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力。如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文明的比较;唐代和宋代制度的对比;英国、法国、美国、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