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学产生的根源十篇经济学产生的根源十篇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3:39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篇1

我一直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很荣幸近期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培训,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发展观,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将自己的思想状况汇报如下:

低碳经济,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其基本内涵和外延可以表述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气侯变暖。使用化石燃料这种高碳能源是产生这种生态环境灾难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自净Co2的能力每年只有30亿吨,全世界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残留在大气层中,使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长此下去,气候将更为反复无常,气象灾害范围更大、更频繁和更严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控制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缓解全球气侯变暖,是现代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当今中国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等化石燃料为主体的经济,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一般为2/3。这种典型的碳基能源经济,使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Co2排放强度相对较高,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由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由高碳能源经济向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的根本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从各国应对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中,我们看到了以开发清洁能源、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产业等为基本内容的绿色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展现出向节能低碳的更为绿色的经济转变的良好势头。我国应当抓住这个时机,把加快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及早开展发展低碳经济的各项行动,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尽早步入低碳化轨道,促进中国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就是对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是构建一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限度的新能源经济发展模式。这场能源经济革命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现代经济发展由以碳基能源为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经济,向以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根本转变;二是能源消费结构由高碳型黑色结构,向低碳与无碳型绿色结构的根本转变。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中心环节,一方面是着力推进化石能源低碳化,另一方面是构建新能源经济体系,发展低碳与无碳新能源,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低碳与无碳化。这是未来能源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

发展低碳经济,开展能源经济革命,必须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新能源和优先发展可持续能源,包括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燃料电池和核能等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提高我国非化石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向低碳无碳富氢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体系。

以上就是我参加党课培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科学发展观,并结合当前经济所提出的几点设想。我的知识经验还有不足,希望党组织认真考核,让我早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篇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一、拨乱反正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主要是拨乱反正,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打破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教条,恢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生产关系的科学理论观点;二是否定了斯大林关于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的传统观点,科学阐述了马克思的生产方式范畴的基本涵义与具体内容。在这两方面的探讨中首当其冲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家驹先生。1980—1981年,马家驹先生先后在《经济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了题为《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重要论文,最先提出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新见解。他十分明确地提出,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规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各个阶段上特定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根据这一规定,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的首要研究对象。不仅如此,马家驹先生还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否定了斯大林关于生产方式定义的错误观点,系统地、科学地阐明了生产方式的涵义。首先,马家驹提出生产方式是有别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个独立范畴。他指出:“马克思所讲的生产方式并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把这两者包括在自身之内,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从而把它们联系起来的一个范畴。”其次,马家驹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生产方式的具体含义。他写道:“马克思所讲的生产方式有两个含义。第一,它是指劳动的方式;第二,它又是指生产的社会形式。”“作为劳动方式的生产方式,马克思通常不加任何限定地简单称之为‘生产方式’,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相互结合的方式以及使用劳动资料的方式。生产方式的这样一个含义是同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的这一面联系着的。”“生产方式的第二个含义即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方式,是同任何生产过程都不单纯是劳动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具有特殊的社会规定性的过程这一方面相联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的一定的历史形态或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完全是同义语。”“劳动的社会形式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依以结合的形式分不开,它并且和后者一样直接表现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最后,马家驹阐述了生产方式这两个方面含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他写道:“一定的劳动方式和生产的一定社会形式之间确实又存在着一种历史必然的统一关系,并且归根到底还是作为劳动方式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方式,而劳动方式的根本变革又总要以生严资料或劳动资料的变革为前提。”这样,马家驹先生一方面明确指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充分肯定了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首要对象,另一方面科学地分析了生产方式的涵义。

与此同时,我国学术界其他许多学者在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中也提出了一些相似的观点。如吴斌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应研究生产方式》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与其相应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是在两种含义上使用生产方式这一术语的:一是生产方式本身,一是生产方式的社会性质。陈招顺在《从生产方式的含义论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文中提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中间阶段和中间环节。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得以建立的基础,而一定的生产方式又是一定的生产关系得以产生的依据。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是,如果不研究生产力,也就不能说明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化。这是一个矛盾。而生产方武概念的出现意味着这个矛盾的解决。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术界对于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一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主要标志是郭树清等在《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上发表的《生产方式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的专题系列论文。其中,郭树清在《生产的自然形态和生产的社会形式的辨证统一——马克思的生产方武概念》一文中不仅具体地指出了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生产的自然形态,即生产的自然物质条件和形式,劳动的技术组合方式;其二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的社会条件和形式,人们的活动发生社会联系和关系的形式。”“生产方式就是通过生产的社会形式表现出来的生产的自然形态;或者说,生产方式就是反映了生产的自然形态的生产的社会形式。”袁绪程在《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提法看生产方式的含义》一文中也指出:作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生产方式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关系,而是“生产要素的组织结合的方式。”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从劳动的自然过程来看就是生产要素的“技术组合方式”,从劳动过程的社会属性来看就是“生产要素组合的社会形式。”彭新政在《生产方式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含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所讲的《资本论》研究对象中的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作为劳动者和生严资料的结合方式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重要依据,而生产关系则是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三篇重要论文一方面从总体上继续肯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分析了生产方式的具体内容并由此概括出了生产方式的基本涵义。这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在该时期有了新的进展。

二、全面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全面展开,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探讨的主要特点是对生产方武的含义的探讨全面展开,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并逐步形成普遍共识。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术界许多学者在以往探讨的基础上,对生产方式的含义继续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新见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吴易风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发表的《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论文中所提出的见解,即认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胡钧在《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再认识》提出,生产方式是生产的技术方式或具体的劳动方式,是劳动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其他学者不同意上述三种关于生产方式单一含义论观点,奚兆永在《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生产方式》一文中认为生产方式有多种含义,生产方式是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生产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等:于金富在《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一般的基本原理》一文中提出,生产方式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以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社会生产的特殊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和人们进行生产的技术与社会条件等。

这一时期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研究继续推进的突出标志,是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的观点同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的观点联系起来考察,从而摈弃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的传统做法,科学探讨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和密切联系。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区别,其代表性观点是吴易风先生在《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所提出的:“在研究对象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研究资源配置,而在于:(一)要不要研究生产方式;(二)要不要研究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三)要不要区分抽象的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和具体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以及要不要研究具体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在所有这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而西方经济学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在这里,吴易风先生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主要区别的基础上,指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即它们都研究资源配置,所不同的是如何研究资源配置。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其代表性观点是王生礼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新论》一文中所提出的见解。王生礼提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本经济方式,作为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经济方式。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主要在于:资源配置方式实际上是社会运用稀缺资源进行生产的方式,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资源配置方式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组织生产的方式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引申为:它研究一个社会组织生产的方式和方法,亦即社会生产方式。进一步说,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即资本经济,同作为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市场经济之间是同一的、不可分割的:资本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实质和灵魂,市场经济是资本经济的外在表现。资本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资本经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相近、相通、相同之处就在于此。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既有本质的分析,又有表象的分析,而西方经济学只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表面现象,只研究市场经济,只研究市场上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与资源配置之间的表面联系,只在表面的联系中兜圈子。从而在肯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相通性的基础上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对立性,从而使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三、继续深化阶段(2000年以来)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特别是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出现了进一步深入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对生产方式涵义的继续深入研究。许兴亚提出,“商品生产”只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种“形式”、“方面”或“侧面”,并不是这个生产方式的全部。除此之外,它还有其物质和技术方面的特征,亦即协作、分工和机器大工业。即使从生产的形式方面来看,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的也不是商品生产,而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于金富等在《从<资本论>结构重新认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一文中对生产方式的基本涵义和具体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他们认为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大量的科学论述,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过程的条件与形式。生产过程的条件包括生产的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生产过程的形式包括生产形式与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具体说来,生产的技术条件指生产资料的规模、效能与生产方法或生产工艺水平;生产的社会条件指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程度及相应的生产组织。生产形式指一定社会的生产是自发的商品生产还是自觉调节的产品生产;生产的社会形式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即生产的社会性质。因此,《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条件与形式,其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以及它的生产形式与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

2 对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

2000年以来,有学者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关系进行了一些深入探讨。孟捷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武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但这不仅并排除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而且还可以把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包含在对生产方武的研究之中。事实上,马克思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名研究了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方式与生产方式在下述意义上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在微观层面,它们是指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结合以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在宏观层面生产方式或资源配置方式是指经济资源以何种方式分布于生产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分工各部门。这样,就把作为劳动方式和生产形式的生产方式,同资源配置方式在两个层面上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了。

3 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的探讨。李铁映同志在《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的重要论文中明确提出:“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生产方式和基本生产关系,使其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刘烈龙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定位》一文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体对象,不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即超越阶段的社会主义,而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亦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当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自身的生产方式与制度安排。

上述观点一方面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仍然是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从而保持了同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研究对象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明确提出现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研究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从而明确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这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政治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有了进一步深入。

根据我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探讨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体对象,既不只是生产关系,也不是生产力或资源配置(经济体制)等,应当而且只能是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中。生产方式既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首要对象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所谓“生产方式”,既不是指生产力或生产关系,也不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而是指生产的条件与形式,即生产的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社会的生产形式与生产的社会形式。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篇3

敬爱的党组织:

我一直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很荣幸近期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培训,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发展观,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将自己的思想状况汇报如下:

低碳经济,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其基本内涵和外延可以表述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气侯变暖。使用化石燃料这种高碳能源是产生这种生态环境灾难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自净Co2的能力每年只有30亿吨,全世界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残留在大气层中,使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长此下去,气候将更为反复无常,气象灾害范围更大、更频繁和更严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控制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缓解全球气侯变暖,是现代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当今中国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等化石燃料为主体的经济,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一般为2/3。这种典型的碳基能源经济,使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Co2排放强度相对较高,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由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由高碳能源经济向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的根本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从各国应对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中,我们看到了以开发清洁能源、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产业等为基本内容的绿色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展现出向节能低碳的更为绿色的经济转变的良好势头。我国应当抓住这个时机,把加快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及早开展发展低碳经济的各项行动,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尽早步入低碳化轨道,促进中国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就是对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是构建一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限度的新能源经济发展模式。这场能源经济革命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现代经济发展由以碳基能源为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经济,向以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根本转变;二是能源消费结构由高碳型黑色结构,向低碳与无碳型绿色结构的根本转变。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中心环节,一方面是着力推进化石能源低碳化,另一方面是构建新能源经济体系,发展低碳与无碳新能源,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低碳与无碳化。这是未来能源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

发展低碳经济,开展能源经济革命,必须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新能源和优先发展可持续能源,包括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燃料电池和核能等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提高我国非化石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向低碳无碳富氢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体系。

以上就是我参加党课培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科学发展观,并结合当前经济所提出的几点设想。我的知识经验还有不足,希望党组织认真考核,让我早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低碳经济领导思想报告(二)

尊敬的党组织:

从于2010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3月14日上午闭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于2010年3月3日在北京召开,3月13日上午闭幕的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又一次为国计民生提出了规划和努力。从中无不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对今年全国政协从时间顺序上排的一号提案的大热由衷赞赏,相信这也是很多关心两会的公民的共同心理。因为,这份题为《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无论是新颖的立意还是关注的现实,无论是宏阔的视野还是对未来的发展,都十分重要。我以为,其重要性凸显在:既讲民生,亦重国计。

早在春节前,数个派已经向本次大会提交了多份关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其中,致公党提案名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农工党提案名为《关于合理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的建议》;台盟则提交了《关于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提案》。这表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发改委也表示,中国将采取四项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并在低碳能源上推出多项措施。这几年,两会的提案、议案水平不断提高,一个重要标志便是:越来越关注民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很多年来我们就一直在强调“节约”、“绿色”、“环保”,其实就是低碳,是一个关注了很久的话题,不仅在我国也是全球都都关注的一直不变的话题。低碳,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技术性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关乎可持续发展,关乎“民生”又关乎“国计”的问题。正是如此,才会使这份提案和其他多个提案不约而同地关注它,还有不少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异口同声地关注它吧。总的来说都是为了可持续发展,都是为了国计民生。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就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实践和行为上都要积极做出努力。

首先,在思想上,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努力为国家为人民做实事,做正确的事。其次,在学习上,我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经济意思,以便在将来从事事业的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但是我觉得只要努力,通过自己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这样慢慢传播开来,培养每个人的低碳经济意识,我国的低碳经济就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长足的发展。最后,在生活上,力倡节约,用环保节能的生活用品,比如用降解纸,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等等。并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人,做一个有环保意识的好学生。

不仅如此,我们应该想到,在低碳经济的思潮中,很多市民并不知道如何去开展实践活动,在腾讯新闻网上,我了解到有2/3的被访市民对如何具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了解不多;而能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的人群更占少数。“节约一度电,即可减少一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生活中提倡节俭,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减排6.4千克二氧化碳;与此同时,减少0.2千克的二氧化碳只需要少喝一瓶啤酒便可以达到。”12月5日,由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唤青社、西南林学院清青社、云南师范大学同创社等12个在昆高校社团组织的低碳生活倡议行动在翠湖举行,数百市民参与其中。但是结果仍然还是有很多人无法理解。这就告诉我们不仅要宣传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要告诉人们怎么去做,在实践中,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体现,去领悟。我建议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学校志愿者们积极开展响应低碳经济的活动,深入市民中宣传低碳经济并让他们理解并开展实践,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先进性。

低碳经济领导思想报告(三)

尊敬的党组织:

我是2010级硕士研究生,在寒假期间参加了“绿色1+n,低碳环保”的实践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发现了很多环境问题,对这些问题,我很难过;面对我们国家的积极治理工作,我很欣慰,我相信我国的环境一定会不断改善,我们会看到环境与生产的和谐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处。

面对这些环境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调整发展战略,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遵循经济规律的发展要求,促使企业选择低能源和低资源消耗的产业,解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解决就业压力,促使农村多余的劳动力顺利地向城市和工业部门转移,尽快解决二元经济和三农问题。

如果对自然界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不计环境代价不讲环境保护,我们发展的脚步就难以走远,更谈不上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所以,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发展转移到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求发展。通过提高发展能力,加大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切实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我们要大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引进和开发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立足于现有企业基础,重视盘活用好存量资产,从财税、金融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加大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支持和引导社会资金用于现有企业重组和改造。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符合我国实际的基础学科、基础理论和高技术研究,开发和引进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综合整治技术、资源高效勘查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特别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的方针,对高物耗设备和产品实行强制淘汰制度。抓好重点行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在资源供应上,要发挥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统一规划,严格审批程序,规范资源出让,实行阳光作业,严禁“暗箱”操作,切实防止资源流失;在煤、铝、铁等优势矿产资源上要加强保护;在水资源上加强保护,要严格按照《水法》的要求,全面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做好水资源综合规划与管理工作,确保用水安全;在生态上加强保护,加强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的监管。在环境上加强保护,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观念,坚决反对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发展路子,不为眼前利益损害长远利益,不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切实把保护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抓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上,要加大治污投入,加强对重点市县、重点行业、重点景区和公路沿线的环境保护,使环境治理取显著成效;在提高污染行业的准入门槛上,实行生产能力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果断关停和取缔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业和设施。通过上述措施,切实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为实现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党组织能够看到我在思想上不断要求进步的努力,并且帮助我早日实现成为正式党员。请党组织进一步考验我!

低碳经济领导思想报告(四)

敬爱的党组织:

我一直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很荣幸近期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培训,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发展观,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将自己的思想状况汇报如下:

低碳经济,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其基本内涵和外延可以表述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不断增加,使全球气侯变暖。使用化石燃料这种高碳能是产生这种生态环境灾难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自净Co2的能力每年只有30亿吨,全世界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残留在大气层中,使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长此下去,气候将更为反复无常,气象灾害范围更大、更频繁和更严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控制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缓解全球气侯变暖,是现代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当今中国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等化石燃料为主体的经济,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一般为2/3。这种典型的碳基能源经济,使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Co2排放强度相对较高,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由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由高碳能源经济向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的根本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从各国应对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中,我们看到了以开发清洁能源、新能源和节能减排产业等为基本内容的绿色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展现出向节能低碳的更为绿色的经济转变的良好势头。我国应当抓住这个时机,把加快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及早开展发展低碳经济的各项行动,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尽早步入低碳化轨道,促进中国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就是对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是构建一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限度的新能源经济发展模式。这场能源经济革命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现代经济发展由以碳基能源为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经济,向以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根本转变;二是能源消费结构由高碳型黑色结构,向低碳与无碳型绿色结构的根本转变。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中心环节,一方面是着力推进化石能源低碳化,另一方面是构建新能源经济体系,发展低碳与无碳新能源,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低碳与无碳化。这是未来能源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

发展低碳经济,开展能源经济革命,必须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新能源和优先发展可持续能源,包括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燃料电池和核能等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提高我国非化石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向低碳无碳富氢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体系。

以上就是我参加党课培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科学发展观,并结合当前经济所提出的几点设想。我的知识经验还有不足,希望党组织认真考核,让我早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低碳经济领导思想报告(五)

敬爱的党组织:

在今年的两会上,一份题为《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无论是新颖的立意还是关注的现实,无论是宏阔的视野还是对未来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早在春节前,数个派已经向本次大会提交了多份关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其中,致公党提案名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农工党提案名为《关于合理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的建议》;台盟则提交了《关于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提案》。这表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发改委也表示,中国将采取四项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并在低碳能源上推出多项措施。这几年,两会的提案、议案水平不断提高,一个重要标志便是:越来越关注民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很多年来我们就一直在强调“节约”、“绿色”、“环保”,其实就是低碳,是一个关注了很久的话题,不仅在我国也是全球都都关注的一直不变的话题。低碳,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技术性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关乎可持续发展,关乎“民生”又关乎“国计”的问题。正是如此,才会使这份提案和其他多个提案不约而同地关注它,还有不少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异口同声地关注它吧。总的来说都是为了可持续发展,都是为了国计民生。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就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方针政策,在实践和行为上都要积极做出努力。

首先,在思想上,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努力为国家为人民做实事,做正确的事。其次,在学习上,我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经济意思,以便在将来从事事业的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但是我觉得只要努力,通过自己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这样慢慢传播开来,培养每个人的低碳经济意识,我国的低碳经济就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长足的发展。最后,在生活上,力倡节约,用环保节能的生活用品,比如用降解纸,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等等。并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人,做一个有环保意识的好学生。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篇4

(1)人力资源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作为生产者运用自己的体能和智能进行生产活动,生产出商品和劳务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在这一过程的同时,人又是消费者,需不断进行生活消费。(2)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和可塑性。人类不仅能够不断地繁衍后代,而且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培育和造就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3)人力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一切资源最根本的特性。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一切活动首先都是人的活动。因此才引发、带动其他资源的活动,而且人力资源活动又总是处于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位置上,处于发起、操纵、控制其他资源的位置上。

人力资源是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能动性资源,它能够推动物质资源,主动适应物质资源,使资源得以最优配置。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运用,是因为它具有能动性,居于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地位,由于其能动性的发挥,推动了物质资源。人具有自我调控的机能,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外部的可能性和自身的条件、愿望,有目的地确定经济活动方向,并根据这一方向合理地选择运用物质资源。人可以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调节现实物质资料生产的总量与结构,还可以根据物质资源的状况,对人力资源本身的生产、开发、分配以及使用等方面进行调节。总之,人力资源通过对自身和对物质资源的调节,主动适应物质资源,从而使资源得以最佳配置利用。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主要潜力在于人力资源。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国家得以昌盛富强,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根本。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一般是从“投入”、“产出”两方面进行。“投入”要素主要是人力和物力两种,增加物力的投入,固然会增加产出总量,但增加人力的投入,特别是增加高质量人力投入,比增加物力投入能获取更多的产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人力资源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特别是二次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持续出现的一些新动向,如在经济收益率方面,土地和资本的收益率下降,人力资本的收益率上升等,都从实证角度证明了这个观点。

人力资源是实现社会综合发展目标的根本所在。人究竟是发展的手段,还是发展的目的?这实质上是一个哲学问题。长期以来,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对资本主义产业社会价值观的批判,对人的使命和人的价值的论证,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这里的关键是必须明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辨证统一关系。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深刻论述至今仍居于历史认识的最高点。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规划者和决策者,同时又是发展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因此,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人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标,其他发展都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或机会。同时,只有依靠人才能获得发展,人是发展的动力,没有人的参与,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社会能否取得发展,完全取决于人的素质。

毫无疑问,现展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目标,而是人、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目标。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目标要让人力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必须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也就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事实证明,人力资本投资是增值效益最高的投资。一方面人力资源开发能极大地提高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为经济增长带来强劲的原动力;另一方面,开发了的人力资源又是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标志。

满足基本需要就是要满足人们维持生命对基础教育、保健、食物、卫生设施、用水供应、住宅以及有关基础设施的需要。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必须是人民摆脱贫困,同时提供基本需要。“自尊”则与独立意识相关,发展中国家为自尊需追求经济发展,以消除与低下的经济地位相联系的被统治的和依附的意识。“自由”需摆脱贫困、无知和卑贱,使人民能够更加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人不能选择就没有自由,人如果受到仅以维持生存的生活约束,没有教育,没有技能,也就没有自由。这三个核心要素是相互关联的。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政治家、经济学家都已认识到这一点,在研究发展时首先考虑人的发展,在规划建设时首先考虑满足人的基本需要,这不但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平、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最终给人民大众带来利益与发展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商务印书馆,1990.

[2][美]西欧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美]加里·S·贝克尔.http://51lunwen.com/《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陈远敦,陈全明,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5]吴国存,谢进宇,主编.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理论;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一、低碳经济理论的中心话题

作为一个语词,“经济”含有多种意义。“低碳经济”中的“经济”是指以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为根本内容的社会活动。这里的“低碳”是指这类社会活动的特定目的和由其目的所决定的其主体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由它们所造成的其主体活动的过程形态和结果形态而言,其中观念性的主体目的是所有其它因素的根本,这个目的就是这类社会活动所要获致的参与其活动的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互相统一的结果。故低碳经济应被理解为以谋求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达到互相统一为本质特征的一种经济形态,而低碳经济理论本质上就是关于一定范围①内的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互相协同的经济理论。

一般地说,经济理论所涉及的对象包括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个基本方面,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根本的方面,人与人的关系是从属的方面,即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究竟结成何种形式的关系,是取决于他们所要应对的自然环境的现实状况和与之相应的他们应对自然环境的现实能力。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理论所处的特定语境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所要应对的自然环境的现实状况呈现出日趋恶化的势态,以至于使人类面临可能失去其永续发展的根本条件的危险,并且造成这种严峻的现实状态的主因之一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过度依赖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而导致温室气体过多排放于自然环境。故低碳经济理论的研究很自然地要从探讨下述现实问题着手:为什么长期以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过度依赖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

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必须依赖于一定能源的消耗,其依赖于何种能源取决于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其所需能源的技术手段的性质。长期以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之所以过度依赖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其直接原因在于:自从人类发明了获取此类能源的技术手段以来,人类除了不断地改进或更新其技术手段以达到更经济、更便捷、更高效地获取此类能源的目的,至今尚未发明或发展出比这些技术手段能更加经济、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地获取足可替代此类能源来满足人类现有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所需的另类能源(如风力能源、水力能源之类)的新技术手段。因此,假定这种新技术手段能被及时地创造出来并成功地应用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话,人类对高碳能源的依赖程度必将大为降低并降低到能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程度,从而低碳经济就将变成现实。但是,恰恰是这个假定的条件在一定时期内还只是一种抽象的可能性,而不是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如果它已经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即它在现实中有了充分的根据并且具备了从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关于低碳经济的全部问题就不过是在于人类有否意愿采取行动来促成其由可能向现实转化,从而低碳经济问题在本质上就可以被归结为关于人类应当选择何种经济形态的文化价值取向问题,这样,低碳经济理论也就不成其为一种经济理论,而只是一种文化理论了。

低碳经济理论是研究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何以达致其互相协同的复杂性经济问题的经济理论,这种经济理论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作为其立论的客观依据,这个历史条件就是:获取诸如风力能源、水力能源之类的绿色能源(或曰清洁能源)的新技术手段尚未成熟到至少人类可以兼用绿色能源和高碳能源来满足其物质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求从而使高碳能源的消耗足以达到环保标准的程度。正是这个历史条件,使得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成了该历史条件下的时代最为紧迫的需要,低碳经济理论在价值上恰恰是应合了这个特殊的时代需要。正是该理论的这种价值特性,决定了其理论理所当然要把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作为达成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体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互相协同的条件,从而关于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就势必成为低碳经济理论的中心话题。

二、低碳经济理论的学科归属

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是属于科技范畴的主体活动过程,具体地开展这种科技活动,是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的事儿;具体地研究这种科技活动,为这种活动提供科学理论、技术发明和工程设计,是该领域的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工程专家的任务。低碳经济理论并不直接研究这种科技活动,而是研究这种科技活动所赖以开展的经济条件——包括生产条件、分配条件、流通条件和消费条件,即研究在怎样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流通关系和消费关系中这种科技活动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以及怎样合理地构建这些经济关系的体系等问题。如果把这些经济关系理解为从事这种科技活动的科技工作者群体内部的社会关系,则低碳经济理论就是属于科学社会学范畴;如果把这些经济关系理解为从事这种科技活动的科技工作者群体所在的国家的社会关系,则低碳经济理论就是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如果把这些经济关系理解为从事这种科技活动的科技工作者群体所在的世界的社会关系,则低碳经济理论就是属于世界经济学范畴。这就是说,低碳经济理论可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来开展其研究:科学社会学范畴的低碳经济理论是在微观层次上进行研究,政治经济学范畴的低碳经济理论是在中观层次上进行研究,世界经济学范畴是在宏观层次上进行研究。这三个层次的研究也可以被看作是分别研究上述三个不同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对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这一特定科技活动的不同影响,从而把这些研究一并纳入科技经济学范畴。

三、低碳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

为现实低碳经济目标而进行的国别性经济关系的调整,须以全球性经济关系的调整为条件,只有在一种新的合于低碳经济目标要求的国际经济体系或全球经济体系中,合乎同样要求的国别经济体系的建立才是可能的,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经济体系是母系统,国别经济体系是子系统,其子系统不能不从属于其母系统;科学共同体内部为现实低碳经济目标所要做出的经济关系的调整,则有待于国别性经济关系的相应调整,因为迄今为止尚未形成全球性的科学共同体,只有从属于本国或本地区而为本国或本地区利益服务的科学共同体。因此,尽管可以在多种层次上来开展低碳经济理论研究,但是应该看到,这些不同层次的研究具有内在关联,而不是彼此孤立的,而且从其整体来看,低碳经济理论研究应具有全球视野,首先从世界经济学高度来研究具有何种结构的国际经济体系才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为获取绿色能源的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完善而竞相努力以及构建这种国际经济体系的条件、途径和方式方法。其它层次的研究必须以此作为基础,否则难以有成效。

应该看到,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理论所处的特定语境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所要应对的自然环境的现实状况呈现出日趋恶化的势态,其影响是全球性的,其原因也是全球性因素而非局部性因素。为什么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理论问世已久并早已得到世界公认②,而到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时与会者在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责任共担”问题上却并未达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共识?其本质原因不在意识领域,认识领域,而是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集团所控制和起主导作用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这样的经济体系中,不要说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就是西方列强之间以及非西方国家之间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利益冲突,这些利益冲突归根到底是由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这种统治全世界的生产方式使人类从自然界中所获取的物质财富在全球范围内都必须按资本的有无和所拥有的资本的大小来进行分配,由此必然导致人类之间无资本的无产者与有资本的有产者的矛盾和有产者之间及国家之间小资本的拥有者与大资本的拥有者的矛盾,只要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变,这些矛盾就将永远存在并且不可调和,除非无产者和小资本的拥有者甘愿接受这种“按资分配”的原则。但是,在什么条件下,无产者和小资本的拥有者才会甘愿接受这种“按资分配”的原则呢?其条件应该是有产者和大资本的拥有者甘愿接受“按资担责”的原则。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根本缺陷就在于:这个体系只有“按资分配”的资本权利原则,而没有“按资担责”的资本责任原则。不以资本责任作为条件的资本权利就是资本霸权。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实行的“按资分配”的资本权利原则,正是不以“按资担责”的资本责任原则作为条件的资本霸权原则。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主导力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集团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在世界上肆行其霸权主义,正是为维护这种资本霸权原则。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种种利益冲突归根到底是由于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的分离造成的,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集团在世界上所肆行的霸权主义则是造成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的分离的政治根源。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霸权主义,就不可能建立起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互相统一和协调的世界经济体系;而只要世界经济体系中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仍然是互相分离的,即只有“按资分配”的资本权利原则,而没有“按资担责”的资本责任原则作为它的补充,可持续发展就永远只是一个空洞的理念,而不可能转变为全人类的共同行动,从而低碳经济也只能是一个美妙的幻想,而不可能变成美好的现实。低碳经济是不可能在一国范围内实现的。

要而言之,低碳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就是资本权利与资本责任相统一的原则。

注释: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篇6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界定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我国国情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关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议题显得格外重要。

结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从如下九个方面做出界定。

一、经济的持续增长性

经济增长首先要有数量的扩张,才能谈到质量的提高。并且,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需要建立在经济增长有持续的数量保证的基础上。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定义:“持续增长是指不为短期波动掩盖的一种量的增长。”可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是一个长期的概念,它并不否定经济当中存在着“短期波动”的现象,而是强调: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经济总量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和哲学上的辩证法是相统一的,即“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常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和波浪式的前进形式”。经济的这种持续增长性是保证经济增长质量必不可少的前提。

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在短期中,只有当一国的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相一致时,经济的增长才是稳定而均衡的,不相一致时,经济就出现波动;在长期中,当实际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同时等于自然增长率(又称“潜在增长率”)时,才能既实现均衡增长,又保证充分就业,从而成为一种合乎理想的长期增长状态。现实当中,经济要持续这种“刀锋式增长”固然是很难的,不稳定是常态,但我们仍需要追求各年的增长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经济过度波动,会造成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对经济增长的长期绩效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三、经济投入产出效率

经济增长是由投入的生产要素决定的,投入要素的数量、质量以及要素间组合配置的效率都直接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一般而言,生产要素至少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

经济增长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直接表现为经济增长效率,是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方面。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分析和核算认为:经济增长通常可以通过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种方式来获得,也就是马克思所谓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其中,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即在不扩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被认为是更有效率且可持续的。

四、科技进步

在经济增长的结果中,技术进步可以表现为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质量升级和品种增加、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等多种形式。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作用是与经济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结合在一起的。对此,卢卡斯研究认为:与人力资本相匹配的技术进步投入要素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最有潜力并且最有效的。

五、经济结构

在各类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歇尔(a.G.B.Fisher),确立了我们所熟悉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即把广义的农业称为第一次产业;把广义的制造业或工业称为第二次产业;把包括所有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活动称为第三次产业,并指出第三次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

除了产业结构以外,经济结构还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内结构、城乡结构等多种区分。经济结构的各层次特征,共同构成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要素。

六、产品质量

经济增长的大部分结果直接体现为向市场提供的产品的增加,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服务产品等。在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都是以“产出是有效的”为前提来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一般不考虑产品质量问题,不考虑因产品质量问题所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然而,如果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所在,则在我们对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界定中,产品质量成为衡量资源配置有效性不可或缺的因素。

七、竞争能力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已成为大趋势的形势下,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而总是在国际、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环境下实现。因此,竞争能力的强弱,对于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重要表现。

八、人民生活

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一生产目的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无论是同志在“三个代表”中提出的“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宗旨”的思想,还是“十五”计划编制中首次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都强调了这一点。经济增长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只有在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才能称其为高质量的。人民生活水平受到收入、消费、储蓄、科教文卫、福利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人民能否真正从经济增长中得到较多的实惠,反映了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

九、资源环境

经济增长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制约,其中自然因素,即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与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人类在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盲目扩大生产和消费,物质和能量需求不断扩大,而不注意资源的节约再造和环境的保护,则经济增长必然与自然供给能力之间形成矛盾和对立。如果人类认识到环境的客观属性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将自身需求量和废弃物排放量控制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地利用和改造环境,则环境将在人类引导下向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方向发展,此时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的定义,意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毋庸置疑,是否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对待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是经济增长质量重要的衡量标准。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质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稳定性和投入产出效率、科技进步、经济结构、产品质量、参与经济竞争的能力及潜力,而且包括人民生活、社会福利,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程度等等。经济增长质量作为一个综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方面范畴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整体在资源的配置、利用和满足人民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上所综合表现出来的优劣程度。

参考文献:

[1]岳鲁,袁关林.简明质量管理词典[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15.

[2]王玉梅.论经济增长质量之内涵[J].市场论坛,2004,(2):24-25.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难题;创新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产物,又以创新为落实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环节。不抓住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成了一句空话。

一、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有一个鲜明的观点:“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这清楚地表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发展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发展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旧的灭亡新的产生。旧的灭亡新的产生就是创新。可以说,发展的实质就是创新,不创新就没有发展。

从生产力与创新的关系来考察,其一,创新就是生产力。当然创新不能与生产力划等号,也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生产力诸要素都存在着创新问题,生产力诸要素的创新,就是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就是生产力的飞跃。劳动者能力和素质的创新,劳动工具和其他劳动资料的创新,劳动对象的创新,无一不改变着生产力结构和内容,提升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其二,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知识创新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其中每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生产函数的改变,引起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创新本身就是发展,生产力因创新而发展,生产力发展又需要创新,促进创新,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生产力不停地前进,不停地飞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创新又是生产力变革的直接体现和根源,所以说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再从社会实践的地位和作用来考察也是如此。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类从自然中分离出来的基础,又是人类与自然统一的基础。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人类实践的历史看,实践的对象在创新,实践的内容在创新,实践的方法和手段也在创新,实践的结果当然也就是创新的产物。因此实践包含创新,实践离不开创新。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把实践分为重复实践和创新实践。重复实践是不停地重复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活动,对人类来说也是必不可免的。但重复只能增加数量,不能改进和提高质量,不能使产品进步和发展,因而也就不能使社会进步和发展。并且重复的东西是前人和别人创新的成果,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是以创新为前提的,没有创新就没有模仿和重复。可见,创新是基础,创新比重复重要,创新实践是人类的根本实践。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创新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表明,正是人类的创新实践活动,推动经济和社会生生不息地向前发展。

二、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标依赖创新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四位一体,指向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当然强调发展、突出发展,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但在发展前面加“科学”二字,就是强调发展要讲规律、讲质量、讲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快”就是要讲速度,争时间,实现GDp较高速度的增长,实现社会各项事业较快的发展。“好”就是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是发展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怎样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答案就是创新,惟一出路就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沿用过去的办法,不创新就谈不上科学发展。经济的发展是如此,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

一要创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克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惯性思维、唯GDp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现,确立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突出人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主体地位,决不能为了某些发展而损害人的生命、人的利益、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幸福,“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实现人类永恒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要树立的新的发展理念。

二要创新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里着重说说第一个转变。一般总认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我们的出口受到制约,所以才要扩大内需。这种“内需被迫论”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过时的发展理念,是短视行为。我们之所以强调第一个转变,并把消费放在协调拉动的第一位,这主要是由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决定的,是我们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经济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满足人民的需要,正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永恒的内在动力。

三要创新发展内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而发展不仅要求有经济数量增加,而且要求有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更主要的是内涵的大大扩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还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生态的发展。创新发展内容,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提倡五大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五大文明并列。“五位一体”,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缺了任何一大文明发展,就不是真正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要创新发展举措,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当今社会是创新的社会,今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创新力的竞争。因此我们要增加研发投入,开展全方位的创新,不仅要科技创新,还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创新。只有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单位都创新发展举措,才能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因此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五要创新发展环境,营造创新氛围。开明的政治、稳定的秩序、健全的法制、合理的政策、繁荣的经济、有保障的生活、进取的文化、发达的教育、先进的科技,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平的竞争规则、宽松的舆论氛围等,都是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环境。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尊重创新劳动,营造创新舆论,保护创新成果,强化创新动力。只有人人都重视创新,参与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创新的失败,形成创新的强大舆论氛围,才能保护创新,推进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关键在创新

发展难题是发展中客观存在的矛盾。任何国家、任何行业的发展,就必然会遇到许多难题。人类社会就是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前进的。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克服了不少难题,取得了许多巨大的成,但又遇到了许多新的难题。如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物价问题、医改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社保养老问题,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反腐倡廉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司法公正问题、住房保障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三农”问题等,都是我们当前发展突出的难题,是进一步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

难题就是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照过去的思路不行,用传统的办法不行,照搬别人的办法也不行。怎么办?那就要创新。实现科学发展,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决这些难题。如环境资源问题,是制约我们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难题。我们过去的发展模式是以高消耗资源能源,粗放经营,追求高产值、高速度为特征,结果是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差,形成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两低”现象。我们现在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思路,就是为了解决资源环境这一发展难题。“两型”社会的提出是发展思路的创新,同时实现“两型”社会的发展更要依靠创新。怎么节约?要有节约技术的创新,如低耗能的汽车、环保型的汽车,就要靠汽车技术的创新。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建立节约型社会。

更主要的是节约不能根本解决资源能源这个难题。经济社会发展总是要耗费资源能源的,因为人类总是追求富裕、舒适,安全。高效的生活方式,人类不可能回到没有多少耗费的原始状态中去,何况我们还要建设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共产主义社会,资源能源消费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而现有资源能源是不可能满足人类不断发展需要的,有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的虽然可再生,但时间却非常长。节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面,但节约与创新相比,节约不能根本解决这个难题,解决资源能源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要发展高科技,不断地认识和开发新的资源能源。我们要明确,这个世界我们人类还只认识了一点点,还只是一点皮毛,许多矿物生物资源我们还没有认识,有的知道了也不是全貌,它或许还有许多新的用途我们不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去创新。

解决资源能源难题是如此,解决其他发展难题也是如此。如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用毛泽东时代的平均主义显然不现实,照搬北欧一些国家的做法,我们只怕也没有这样的实力。因此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方法创新,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社会公平的难题,真正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篇8

一、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理论

(一)循环经济理念的历史发展

循环经济的产生源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达到空前水平,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世纪30―60年代,在工业相对发达的一些国家,相继发生了公害事件,引起世人震惊。几十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面临着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循环经济一词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目前循环经济的权威定义,大多数都将“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作为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模式,反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和低排放。所有的物质、能量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循环经济的本质和内涵

循环经济包括多个不同方面的内涵和意义。其含义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资源再生循环。很多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都是从废物资源循环利用入手的。废物资源的资源化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学者认为循环经济即是静脉经济或垃圾经济的观点有所偏颇,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废物再生循环并不是循环经济概念的全部范畴。

2.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提出,是源于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缓解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使人类能够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主动地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危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意义所在。

3.科学范式的转变。所谓“范式”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即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循环经济隐含着传统科学范式的根本转变。科学范式的革命是思想根源和理论依据的根本变革,是伴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而来的重要转变,没有科学范式的革命作为基础,一切转变就无从谈起。

(三)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单维考虑转变为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宗旨的经济、环境、社会的多维考虑,从自由的、无约束的市场经济,转变为一种将生态规律作为经济增长的制约要素,将生态环境和谐美好作为人类生存前提条件和福利增长重要基础的新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范式,而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的调整,必然带来经济形态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型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范式和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四)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1.系统分析的原则。系统分析的原则具有两层含义:首先是经济系统发展的模式一定要遵循生态系统的规律,适应生态系统的需要,与生态和谐共生;其次是经济系统内部更加注重统筹各部分的关系。因此,科学的系统观是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原则之一。

2.生态环境友好原则。生态环境友好的原则的含义:坚持从生产活动源头控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全过程节约资源能源、防治环境污染、与环境友好;积极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资源的修复、建设和充分利用,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针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加强国际合作交流,跟上生态环境保护全球一体化的步伐。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原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最优利用,是解决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因此,循环经济的实践是围绕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的。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原则是“3R”原则。

二、黑龙江省知名企业循环经济法律关系

在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单位和个人。其中,主要的主体是政府部门、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循环经济关系的这些主体,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黑龙江省知名企业更应顺应形式,把握时机,迎头赶上,以《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行为契机,注重发挥黑龙江省政知名企业和公众等主体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积极性,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整合力。在市场经济、解除管制的大环境中,一方面应当通过经济激励诱导社会自我管制,另一方面还应为私人经济主体的自由决定设限,以保证公益的实现。循环经济促进法律责任的设计必须放在解决环境外部性的一揽子对策中考量,结合黑龙江省知名企业的实际情况兼顾公平因素和效率因素,不断探索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三、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七大制度创新

《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一次通过法律的形式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予以明确规定,确立了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法律制度。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贯彻实施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各项法律制度,对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循环经济立法的十大制度创新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起了重要作用,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几方面:

1.循环经济规划制度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十二条对循环经济规划的制定和基本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

2.总量调控制度。总量调控,即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总量控制,是指将某一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排入该区域内的污染物总量和可利用的资源数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以满足该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

3.评价和考核制度。所谓评价与考核,就是人们参照一定标准对客体的价值或优劣进行评判比较的一种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决策的准备过程。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评价和考核制度,即循环经济评价和考核制度,是指依法对评价与考核活动进行规范的法律规定的总称,循环经济评价和考核制度是评判循环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依据。

4.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在当代,企业不仅仅要在生产中对环境负责,而且要对所生产的产品在其使用期间以及报废之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负责,这就是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的基本内涵,循环经济立法中所指的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还有一定区别,循环经济立法不仅强调生产者的回收义务,还强调经营者、消费者、回收者的配合履行义务建立和完善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会加大企业对最终处置废物的强制性责任。

5.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重点管理制度。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重点管理制度,简称为重点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重点行业中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用水量超过国家规定总量的重点企业采取更为严格的一整套监督管理措施的总称。

6.鼓励、限制或者禁止名录制度。循环经济的鼓励、限制或者禁止的名录,是指有关人民政府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目的在于限制或者禁止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建设,必要时对其限期淘汰。

7.市场准入制度。这里所称市场准入,有两方面的含义,也可以说,该项制度的调节是双向的,既有限制性市场准入,也有市场优先准入,限制性市场准入主要是指通过设置准入门槛和标准,限制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产业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市场准入、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了针对一次性消费品的限制准入制度。

抓紧制定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配套法规,标准和制度配合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正式实施,国家应加快制定配套的法规政策,理顺保障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实施的体制机制,理顺体制的关键在于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黑龙江省应当建立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工作,及时解决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循环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新的生产方式。循环经济是人类创造财富、创造文明更加科学、更富理性的手段,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显示出的更加关注自身命运和自然界的命运,更加关注未来的醒悟和自觉。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一系列矛盾的最有效途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历史意义。

2.循环经济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对企业来讲,必须改变过去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耗“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3.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资源危机,提高资源效益。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工业企业的增长速度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资源的依赖度,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都占了大头。尤其是采矿、冶金、制造、石化、煤焦、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在这些方面更为突出。

4.预防和制裁循环经济违法行为。循环经济法为了实现其立法目的,不仅规定了防止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法律禁止事项,还规定了对违反法律规定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为了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循环经济法应当建立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对追究违反义务性和禁止性规定的行为,提供足够的法律依据。其责任种类主要有责令改正、责令停止建设、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失职的,要规定行政处分责任;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循环经济法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使违法者承担起违法带来的不利后果,直接起到了制裁违法行为的作用。

五、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及政策措施

1.明确违反循环经济法律规范的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狭义的行政责任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依法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它是行政违法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针对特定相对人所作的行政行为。受到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的当事人,如果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侵犯到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主体在履行循环经济法赋予的具体监督管理职责时违法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不仅会受到上级行政主体的追究,而且权利受损的管理相对人也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并要求国家赔偿。因此,当行政主体从事循环经济具体监督管理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它面临的不仅是一般的行政责任,还更有国家赔偿责任。

2.明确违反循环经济法律规范的刑事责任。英美法系国家在环境问题上普遍适用严格责任原则。我国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犯罪构成要求有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方面,与大陆法国家相近。在循环经济法律中出现刑事责任的文字,应当与刑法中的条款相对应。总地来说,在设定和适用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时,基于循环经济法的特质,原则上应优先考虑行政责任和行政制裁,以避免破坏罪刑法定原则或刑罚的原始机能。

3.明确违反循环经济法律规范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救济责任。民事责任的功能主要在于救济当事人的权利,赔偿或补偿当事人的损失,从而使被侵害的社会关系回复到未被侵害之前的状态。循环经济法律责任涉及的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不多,承担责任的方式都是赔偿损失。

4.企业经营者必须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意义的认识。企业经营者必须认识到循环经,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5.发展关联产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企业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打破企业间单向式线性生产方式和“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鼓励企业根据社会化分工和产品生产的内在联系,研究制定有利于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网络的经济政策,增强关联度,提高资源效率减少废弃物,延长产品使用周期,促进企业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老企业要扶持或入股关联度高的新企业,使这些新企业成为自身上下游产品产业链中的组成部分,产生规模效益和关联效益。新企业在建设规划中就应该把关联产业充分考虑进去。并成为规划中的重要环节,使企业发展规划本身就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链规划。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篇9

【关键词】森林经营方案;技术环节;可持续经营;森林经营措施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编制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森林经营方案是科学经营森林的指导性文件,也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经营森林的法定性文件。

现行森林经营方案与过去的森林经营方案最显著的区别在于现行森林经营方案强调森林的可持续经营,而过去的森林经营方案则突出木材的永续利用。森林可持续经营时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产品及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从而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森林产品主要包括木材、木质产品、水、食物、饲料、药物、燃料等,环境服务功能主要指保护功能、就业、游憩、野生动物栖息地、景观多样性、碳的减少和贮存等,这些森林产品及环境服务功能都有依靠森林经营活动来实现。因此,森林经营方案是指导森林单位科学经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资源三大效益的重要举措。衡量一个森林经营方案好坏的标准时看其是否建立起生态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社会可接受的经营运行机制。生态上合理、经济上可行反映了方案在技术层面上的先进性,社会可接受反映了方案与法律法规及制度的符合性,同时也反映其他利益主体的参与等,即方案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编制方案的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熟悉林业法律法规及制度。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技术环节。

1.森林资源主体功能的提出

确定提出森林经营单位特定区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森林可持续经营过程提供什么样的物质产品和环境服务功能。无论是哪一类编制单位,都应将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的需要进行考虑和布局安排,从宏观上把握该区域森林资源的主体功能和作用,因此,组建好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编制班子很重要。

2.调查分析

调查分析特定区域能提供森林经营的自然基础、社会经济条件及成败经验教训,目的是将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的需求与上述基础条件相耦合,明确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目标。

2.1自然条件

分析水平区域、垂直区域与发展方向的适宜性,主要有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自然地理区划、经济地理区划等;地质地貌包括海拔、主要山脉及走向、地形切割、基岩等;气候包括降雨量、无霜期、有效积温、最高最低温度等;水文包括主要河流、河床特点、洪水危害、水土流失等情况;土壤包括母质、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土层厚度及理化性状等;植被包括地带性植被种类、生长状况等。

2.2社会经济条件

分析林业及林业经济在当地的地位与价值,包括行政区划是否吻合到森林经营系统。人力资源包括人口与民族组成等,经济收入结构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结构,交通条件包括水运条件,分类调查落实在图上,通讯,电力,林区发展(科教、文、卫、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

2.3森林资源

评价现有资源的特点、利用程度、水平及林地潜力,要求确定是否通过补充调查修正到编案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专业调查包括数、表检验,生长量与消耗量,不同材种出材率,立地类型划分等。

2.4森林经营现状及成败经验教训

包括机构及人员、营林生产、森林采伐利用、森林多资源利用、林政管理与森林保护、林业科技与推广、林业基础设施、林业重点工程等。

3.划分经营类型

根据森林资源现状,本着分类施策的原则,在公益林、商品林、天然林、人工林类型基础上,重点突出以市场为导向,与培育目标相符,实现定向培育,利于集约经营,区划更详细的经营措施类型。如以培养不同材种为目标的森林要划分不同类型,以经营林化产品为主的森林也要单独划分类型,原则上可参考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时编制的经营措施类型表并进一步细化。

4.确定经营方针

经营方针是编案单位未来的经营方向。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方案中具体体现,应具有时代性、针对性、方向性和简明性,统筹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经营主体与社区利益,协调好森林多功能与森林经营多目标的关系。如国家林业局对今后五年森林经营管理的指导方针是: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永续利用。

5.明确经营目标和任务

既有总目标,也有终极目标。经理期的终极经营目标是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发展战略总目标的阶段指标;森林经营发展总目标是当地国民经济或企业经济发展目标的一部分,既要考虑经济指标,还必须把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与建立和谐社会作为重要目标一并考虑。经理期的经营目标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基准,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林地高效利用为原则,以规划设计为依据进行制定;要求森林功能、产品效益、森林结构、基础建设等直观明确,切实可行,依据充分,;利于评估,并且具体化和定量化;充分体现经营单位经本理期内森林资源结构调整方向和产品生产与森林社会化服务方向。为实现目标所要完成的全部工作就是任务。制定目标任务要积极稳妥,不能过于保守,也不能好高骛远,应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6.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经营措施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目标的途径,是整个经营方案的技术核心,涵盖林业产业。合理年伐量的测算与确定;要分类确定主伐年龄、计算轮伐期,根据编案单位具体情况选择森林成熟年龄和采伐量计算公式,并对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主伐方式。其次。根据营林工作需要,选择实施抚育间伐、低产低效林改造或其它采伐措施。确定生态公益林经营措施在;包括现有林管护、抚育间伐、低效林改造和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及更新采伐。确定商品林经营措施:现有林培育、人工更新、抚育间伐和低产林改造。主要考虑树种选择、整地方式规格、造林密度、幼林抚育次数与季节、科技新成果应用等。确定木材产品方案:对采伐蓄积量进行商品性与非商品性采伐蓄积分配,并以商品性采伐蓄积为基数规划木材工业,得出木材及木质产品方案。选择非木质资源经营项目及确定产品方案:根据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和技术保障确定非木质资源利用项目包括特色经济林、森林旅游及林下资源开发等。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篇10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根源可持续发展

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特别“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稳步增长,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提高。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国家“十二五”环保将投入3.1万亿,超“十一五”一倍。过去五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总体上得到控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我国的环境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仍在加剧,而且环境问题目前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制约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能否尽快摆脱传统发展模式中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两难困境,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研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有利于从经济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宏观政策、经济体制、制约机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对于环境经济问题的产生,人们首先考虑的是人类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源,人类社会经济过程就是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人类通过从环境中取得生产所需要的资源,经过生产和消费过程,再把废弃物与能量归还给环境。因而,环境与经济是相互制约的对立的统一体。环境既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活动空间,又承担了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质。如果人类能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进行适度的经济活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广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使污染物的产生量少于环境容量,环境状况不断改善,则可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反之,如果人类经济活动违背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走粗放型的发展之路,资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超过了环境再生能力和环境容纳废物的承载力,则环境就会被严重破坏,并反过来制约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经济与环境就会陷入相互掣肘的恶性循环状态。所以,环境问题的产生的实质是人类经济活动无限扩张的结果,有着深刻的经济学内涵和原因。

从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微观角度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是共享资源,环境问题是经营的外部因素,环境破坏和污染行为不受市场机制的作用,即所谓的“市场失灵”。由于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现得相当明显。一方面,环境损害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即市场主体对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往往转嫁给全社会而其自身并不承担相应的责任。生产经营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其经营的目标,把可能由此引起的环境破坏和污染置于经营决策之外,视为外部因素,但这些外部因素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真正的成本损失,企业不会因此增加成本支出。另一方面,环境保护行为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市场主体对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利益并不能独享却要独自承担环境改善的全部成本。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制约和激励机制,环境保护问题就会产生“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势必造成环境保护仅是政府行为,导致环境保护行为供给的严重不足。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某个企业来讲,其外部因素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没有相应的市场机制来约束和规范,势必造成环境问题。

上面分析了经营的外部性因素是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进一步研究会发现产权不明晰是其症结所在。在健全的产权体系中,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有效作用。价格的变动反映着资源稀缺性程度和需求的变化,从而刺激生产者和消费者作出符合经济效率的最佳选择,使消费和生产达到帕累托最优。但是在产权不明晰和缺乏产权主体的情况下,人类的经济活动必然产生经济的外部性,即市场主体的行为对第三者造成了影响却并不因此而受损或获益。从而导致经济活动中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产生“市场失灵”。

所以,由于外部性影响,市场机制并不能使环境质量在经济扩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障,从而出现“市场失灵”,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3解决环境经济问题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我们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那么,以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措施来引导经济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经济问题?也就是说,既然外部影响导致“市场失灵”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那么,如何消除对环境的外部影响,使外部成本和收益内部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