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管理经济学的内涵十篇管理经济学的内涵十篇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1:01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财务管理;创新

一、内涵建设时期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

高职院内涵建设,是指学校在基础硬件设施得以改进的情况下,实施管理与教学改革,在“软实力”上下功夫,提高办学水平、办出特色、形成品牌,使人才培养质量、师资与管理队伍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得以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这就决定了其内涵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特而精”,其实质是“质”的飞跃。内涵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优化的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更需要高标准的人力、财力、物力和各方面管理的支撑,随着高职教育重心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移,如何有效地对高职院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科学的管理,成为内涵建设发展的关键,而财务管理的特点是具有广泛的联系性、集中的表现性、强制的监督性,能够规划和控制内涵建设资金,提高内涵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为了促进高职院内涵建设的发展,必须深入开展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

二、高职院财务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比较落后的思维定式,与内涵建设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财务管理理念相对陈旧

首先是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滞后于内涵建设的发展,决策层重视资金的筹集和执行的结果,轻视资金的使用和理财的过程。职工参与财务管理的氛围不浓,多数人置身事外。其次是财务人才低谷现象不适应内涵建设的发展,在高职院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引进和管理人员分流时,未能兼顾财务管理队伍的培养和更新。最后是理财思路与新时期的经济规律不相适应,高职院的非盈利性,造成了学院缺乏成本意识、缺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谐统一的观念。

(二)财务运行机制相对落后

首先是财务管理机构设置简单,远不能适应内涵建设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实际需要。其次是内部监督机制不到位,会计环节监督不力,内审监督机制弱势。机构设置简单造成了财务人员短缺,会计环节的牵制力度大大降低;审计人员专业不精、方法陈旧、时间滞后,监督力度大打折扣。最后,预算约束机制不明显,预算方案缺少前瞻性,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预算执行缺少严肃性。

(三)财务管理方式不够科学

高职院对改革财务管理方式的关注度不够,以下三个方面的弱势尤为突出。一是财务预测方法相对失衡,科学定量预测的方法运用不足,更多的是采用定性预测的方法。二是财务分析方法相对简单,纵向分析多,横向分析少,综合分析也缺乏深度和广度。三是财务管理手段相对滞后,财务管理软件运用不够充分,与其他管理软件融合度差,网络财务管理资源运用有限。

(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随着经济业务的变化,特别是内涵建设的发展,高职院的财务管理制度逐渐暴露出了许多弊端。一是财务制度还没有完全覆盖所有的经济业务,内涵建设阶段许多新的经济业务问题还没有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二是财务制度还没能完全覆盖所有的会计环节,滞后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三是同类型的高职院校也没有形成大致相同的内部财务制度体系。

(五)财务管理内容亟待拓展

高职院对预算和收支的管理仍停留在简单核算阶段;负债管理中财务风险和货币的时间价值还未引起管理层足够的重视;各种资产的管理还缺少价值利用的概念;财务报告披露的内容还比较狭窄,对学院经济决策的影响力还不显著。

三、创新财务管理,促进高职院内涵建设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强调,要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学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节,财务管理必须以服务学院内涵建设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结构,增强财务服务能力,成为内涵建设发展的助推器。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管好用好高职院内涵建设经费,首先要求更新财务管理的理念,树立以促进内涵建设提升为核心,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重点的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1.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

首先决策层要有敏锐的理财意识。高职院在内涵建设阶段,决策层更要思维超前,高度关注宏观的环境,不断地对财务管理环境进行审视和评估,并根据具体环境的特点,制定出能够支撑起学院内涵发展规划的近、中、长期财务发展规划。同时要提高法律和会计责任意识,对不断变化的财务情况作出实时、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要树立“阳光财务”的意识。“阳光财务”是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内涵建设经费透明度的必然要求,“阳光财务”的关键是财务信息公开。在预算的制定上,职工要有参与权,积极采纳内涵建设项目负责人和专家的建议;在财务制度的执行上职工要有监督权;对财务执行结果,相关各方要有知情权。通过实施“阳光财务”,能够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增强合作各方对学院发展的信心,切实提高理财的效果。

2.选优配强财务管理队伍

内涵建设时期,高职院财务管理队伍必须具备高素质的内涵,一要高标准选用财务负责人。对财务负责人的任用,应始终坚持思想品德要硬、任职资格要严,业务水平要精、管理能力要强的标准。二要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知识、职业道德、会计业务知识的培训,更要注重财务人员对高职院校新的发展阶段管理业务知识的更新,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严谨自律,忠于职守,不断增强适应学院内涵建设环境的理财能力。

3.引入“成本”与“效益”的理念

在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可忽视经济效益,应大力提倡“成本”与“效益”的理念,探索“成本”与“效益”的管理模式,以精细的“成本”管理来减少办学的无效成本和不必要的损失;以科学的“效益”管理去选择创收途径和增加办学收入。

(二)改革财务运行机制

随着近年来内涵建设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把握建设要求,强化建设责任,当此之时,一套适合高职院的新的财务运行机制,可以对学院的内涵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方面财务机制的创新。

1.增强机构管理能力

机构的设置应以高质量地完成财务工作任务为前提。首先应与内涵建设经济业务的变化相吻合,适应内涵建设中多领域的科研课题、多品种的专业建设等较复杂的经费核算要求。其次要考虑电算化会计岗位变化的要求。最后要向财务管理前置化的方向迈进。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计划性和预测性要在财务管理的机构上有所体现。

2.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要构成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体系,应按照高标准的管理模式设置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流程,达到有效的过程控制和监督的目的。同时,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扩大审计参与学院重大经济决策的层面;加强内审机构的预警防范机制,逐步介入源头和过程审计,改变内审监督的游离现象。

3.建立预算约束机制

高职院应组建预算委员会,预算方案、标准定额、预算执行考核方式的制定,要充分征询委员的意见。经费预算和预算调整都要委员会通过,以增强透明度。始终要把内涵建设经费预算作为重点预算项目,单独填报,加大对教学实践、专业建设、实训场所建设、教育改革、科学研究、教学实验相关设备以及图书设备等内涵建设方面经费的投入,保证拨款比重。同时,应引入绩效预算的概念,利用“预算”这一财务管理的主线,有效压制不断膨胀的公用经费支出需求,逐步提高用于内涵建设发展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等经费支出需求。

4.推进经费管理动力机制

随着高职院内涵建设的发展,一方面财政对学院内涵经费的投入将大幅度提高,同时,高职院校也将会以高新产业研究、科技服务的新姿态,主动参与地方新一轮的经济建设,这就要求经费管理亟待建立动力机制。针对财政以内涵建设项目形式拨款的经费,财务要改变以往一管到底的单方面理财行为,把项目经费管理的权力交给相关部门和团队去管理,实行内涵建设经费项目责任制,财务管理的中心转移到经费使用监督工作。在此基础上,应出台更加积极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学和科研服务社会,增强学院社会服务创收能力,加大筹措内涵建设经费来源的深度和广度,奖励包干经费结余。

(三)创新财务管理方式

在高职院内涵建设过程中,必然面临各种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财务管理的预测、分析、手段等方式也必须适应变革,走创新之路。

1.财务预测方法要科学化

财务预测充分体现了财务管理的事先性,现代财务预测正从单项预测走向多项预测,从表态预测走向动态预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财务的收入节点、支出趋势,也促使财务预测方法要适应多样化的预测需求。因此,应更多地建立数学预测模型,融入各种比率分析等科学的预测方法,逻辑化地推断出定量的结果,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测算出最能符合内涵建设经济活动要求的方案,为学院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财务分析模式要特色化

财务分析应与高职院的经济活动紧密结合,首先要在财务指标中增加能够全面反映内涵建设主要要素的指标,使经费透明化,以达到重点保证内涵建设经费支出的途径、进度和比重的目的。其次应在财务基础指标分析中增加资产和负债类的指标,尽可能完整地反映高职院的主要财务指标。再次要深入开展财务状况分析,把资产负债和偿债能力也作为指标分析的一个方面,使财务分析能体现现实的需求;最后要全面运用综合分析方法,以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以比较法和比率法作出的分析数据为支撑,运用综合分析法,构建具有各高职院自身特色的财务分析模式。

3.财务管理手段要高效化

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宽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畴,也为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供了前提条件。高职院财务管理,应抓住内涵建设的机遇,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手段。首先应充分运用财务内部局域网和财务管理软件,使内涵建设项目核算精细化。其次,应通过网上银行,使交易实现及时化。再次,应融入“校园一卡通”,使校园消费核算、学生费用上缴、书本费结算简易化。最后,应在保证财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校园内外相关资源共享,财务管理逐步走向远程化。

(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是行为的规范,在高职院内涵建设中,制度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院应针对其办学特色,构建能够适应财务管理需要的制度体系,并不断完善,以保障和促进内涵建设的发展。笔者认为,首先应建立财务管理方向的制度,从宏观上来设计和高度浓缩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对学院其他会计制度起到框架和指导作用。其次应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内部牵制等约束管理行为的制度,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运行;建立账务处理程序等制度,以规范财务工作过程。针对预决算、货币资金等关键环节,应建立环节监督制度。最后,针对某些特殊和具体的会计业务,还要依据财政政策,及时制定具体的财务执行制度。

(五)拓展财务管理内容

在现有财务管理内容的基础上还应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依据内涵建设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

1.开展绩效预算管理

内涵建设注重管理绩效的全面提升,落实在财务管理上首先就是经费预算的绩效问题,高职院应打破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重视预算效益和效果,以正常经费预算绩效为基础,以内涵建设项目经费绩效为重点,逐步探索实施绩效预算。实施绩效预算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从内涵建设重点项目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建立绩效预算管理机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跟踪,并积极开展绩效评价,以保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经费支出的实际效果。

2.重视资源配置管理

高职院在实施资产和货币资金管理时,有必要考虑资源配置问题,一方面要合理配置资金、管理资产,用闲置资金生息,使闲置资产生租,让无形资产的概念逐渐走入财务管理的视野;另一方面,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要把内涵建设的资源配置放在首位,明晰内涵建设项目的具体性质、项目费用,利用全院各方资源,按照内涵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分清轻重缓急,逐项配置软硬件资源,使资源配置向内涵建设支出逐年递增的方向发展。

3.实施财务风险管理

在内涵建设经费占比愈来愈重的情况下,财务管理应增加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内容,坚持谨慎的会计原则,特别要重视对高职院规模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债务、应支付的利息和偿债能力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并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控制,以保障理财活动安全正常地开展。

4.提升财务报告的作用

高职院内涵建设时期,学院经济决策,需要获取财务与非财务、定量与定性、历史与预测、整体与部分等多方面的信息,同时,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因此现行财务报告应扩大揭示范围,使决策者能对学院的财务状况有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并据此作出利于学院内涵建设发展的正确决策。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建设的战略转变,只有尽快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切实改革财务运行机制,创新财务管理方式,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拓展财务管理内容,遵循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不断地进行探索,以科学的方法、全新的思维方式,拓展出全新的理论视野,加大改革的力度,才能顺应建设“特色高职、精品高职”的要求,才能满足高职教育日益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彬彬.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2]刘荣.浅谈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的理念创新[J].经济师,2009(3).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篇2

论文关键词:内涵;建设;教育;质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胡锦涛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满足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可以给人们更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使更多的人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空间,从而使“面向人人,服务人人”成为可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办学体系基本形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千百万技术和技能型人才。从总体上看,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质量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但也有一些学校出现了不重视办学质量的现象,甚至也出现了办学质量的下降。据了解,造成办学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办学规模,认为政策放开了,不管办学条件如何,学生招得越多越好;有的学校盲目注重一时的“效益”,在招生过程中采取“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策略,甚至擅自降低录取分数线,忽视生源质量;有的学校管理工作跟不上,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不够规范,难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质量,甚至忽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如此等等。

职业院校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根据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提高认识。

一、职业院校内涵包含哪些方面

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职业院校内涵”主要是指职教理念、办学机制和人文环境。职业院校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航向,通过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通过个性化的创新管理,形成职业院校的特色及优势,积淀厚实的校园文化底蕴,全面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及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使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二、为什么要强调内涵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职教事业的发展,集约化办学以及学校规模扩大几近极致,学校格局的调整已基本结束,学校硬件建设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调研结果表明:学校管理的落后没变,特别是管理理念的落后没有变。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却似乎被疏漏了,淡忘了。因此,笔者认为是到了应该认真研究学校内涵发展、内涵建设、苦练内功的时候了。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最重要的是“水平和质量”,这是学校内涵发展永恒的主题,所有改革与发展最终都应当落实到这一目标上来。遵从办学规律、教学规律,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用新的眼光、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来适应时代的进步及外部条件的变化。

三、学校内涵与学校文化、学校特色的关系

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其核心是校园内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与精神面貌。从这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而学校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它不只表现为学校具有个性化的外显环境、校本化的课程体系、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明显优于同类学校的特色项目,更是表现为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也许我们很难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它,但它无处不在,它不因校长更换而改变,不因教师调动而弱化,也不因学校变迁而消亡,它深入学校每一个成员的骨髓,影响人的一生。所以独特的学校文化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标志,其核心和基础是学校内涵,学校文化和学校特色是学校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

四、内涵发展之路如何走

走好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领导是关键。领导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时度势,以准确的定位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一个学校一年、两年甚至几年成绩好并不能代表以后都好,要把目光投向学校的长远发展,必须确立先进的理念,准确定位内涵发展的办学方向,才能为学校内涵发展保驾护航。要真正落实办学方向,为内涵发展蓄势,领导的凝聚力是相当关键的,笔者认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领导一定要努力做到率先垂范,提高人格魅力;一定要观念先行,提高决策力;一定要敢为人先,提高执行力。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端正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引领全校教职工开展学校内涵建设工程。

走好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基础。教师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创新,以提高专业化水平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职业院校走好内涵发展之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学术人文氛围的营造主体,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要的是切实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求得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规模的扩大应建立在充分挖掘办学潜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保证办学质量的基础上;质量的提高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实现。其次,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劣,关键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数量足、素质好、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要力求通过文化的经营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做到以文化引领人,以文化滋养人,以文化激励人,构建提升内涵建设的“主力军。”要用“厚德”承载教师文化。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教师文化的核心。要切实开展“读书工程”,让每位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增长知识,增强师德,并通过读书笔记展评、师德演讲比赛等方式,引发教师对新时期师德进行思考,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塑造师德新形象。要用“制度”滋养教师文化。在刚性的制度管事中融入人文关怀,力争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商量,多一份宽容,让制度成为一种激励,激励教师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当制度转化为自觉的习惯,它便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引领教师在常态的活动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要用“师能”提升教师文化。教师专业化成长需要学校搭建舞台。引导教师经历一个“学习感悟—自主实践—总结反思”的过程,让感悟与实践对接,把理论和经验转化为现实的教育行为。

走好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重点。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以高效的课堂教学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课堂教学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舞台,学生和教师则是舞台上的主角。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在于构建高效的课堂,而构建高效课堂的重点又在于练就一支精兵强将,真正实现“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基于这一点,职业院校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重校本教材,提升教力。教师不仅要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需要,更要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需求。要利用集体备课、实践课、汇报课、校际交流展示课、公开课为平台,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重课内外结合,提升学力。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学力,使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自学中学会学习。”

三是重课题研究,提升效力。“以科研提质量,以科研促效益”。要根据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让科研植根课堂,让现实走进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走好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科学管理是重要手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细节,以管理升级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细节决定成败。中国足球失败就失败在脚法的粗糙,中国乒乓球赢就赢在深抠一招一式。教育亦然。教育细节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步步脚印,细节体现品质,走内涵发展就必须重视细节教育。实现楼道无吵闹,待人有礼貌,出入有秩序,休息无违纪,卫生有档次,公物无损坏,就餐有规范,校园无浪费的管理风貌,既而形成“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培育传统—传统积淀文化—文化润泽制度”的管理文化链条。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篇3

   关键词:绩效;财政支出;财政科技支出

   引言财政科技支出由于其支出活动的特性,其绩效内涵与企业绩效有许多不同之处。要进行有效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有必要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进行界定。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和科技活动的特点,试图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作出一个明确的界定。

   中国学者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进行了一些研究。袁志明、虞锡君(2004)认为,反映绩效的内容应该包括项目技术成效、管理业绩、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个方面[1].陈丽佳、卢进(2005)将财政科技三项费用的绩效界定为目标绩效、组织绩效、政府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2].谢虹(2007)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界定为财政支出合理性、直接经济效益、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潜在效益四个方面。[3].张衡等(2008)分析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特征,认为其特征包括:差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科技计划绩效不同;不确定性,即科技研发可能会失败;外溢性,科技项目会带来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4].胡兴旺、曹武军(2008)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特点总结为:公共性,即财政科技支出应以满足全社会科技进步的共同需要;间接性,包括财政科技支出的带动效应、服务效应和持续效应;时滞性,指科研项目立项到产出稳定时的时间范围。[5].从以上的综述可以看出,中国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内涵的界定还十分零散,且带有一些随意性,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内涵体系。

   一、绩效

   绩效一词是来源于西方管理学的概念,其英文单词为“performance”,对绩效较为常用的解释是业绩、成效。管理学的绩效可以划分为人力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层面。人力绩效衡量的是企业员工的工作表现。目前对于人力绩效主要有两种观点,即结果观和过程观。绩效的内涵为“三效”,即效果、效率和效益。效果指的是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目标的完成程度,是否取得了成果,成果的质量如何;效率指的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则是指所取得的成果所带来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物质利益、精神利益等。组织绩效的内涵表现为效果、效率和协调。效果指的是企业是否实现盈利,是否达到财务目标。效率指的是企业的盈利是否最大化,是否最有效地利用资源获得最多盈利。协调指的是企业是否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如完成战略任务、满足顾客需求、提高员工表现等。

   二、财政支出绩效

   1.财政支出的特性。正如美国学者Bates和Halton[6]指出的,“绩效是一个多维的构成,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出发认识绩效就会得出不同的解释。政府活动具有其自身的特性,财政支出活动是政府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与政府活动相同的特性。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包括:(1)公共服务性。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活动是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其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公众服务。(2)非营利性。政府活动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通常都是无偿的,政府并没有从中获得报酬。(3)力行节约性。政府活动资金的来源是社会公众的税收,财政资金的浪费就是对社会公众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是不允许的。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要求财政支出绩效具有与管理学绩效不同的内涵。首先,公共服务性表明财政支出活动是为社会公众带来利益的,而不是为了政府获得利益。这就要求财政支出绩效应含有社会性的效益内容,即财政支出活动使社会公众获得的各种利益,但不应含有政府获得利益的内容。其次,非营利性表明财政支出活动没有盈利的考量,这要求财政支出绩效中不应含有政府盈利的内容。最后,力行节约性要求财政支出绩效中应含有效率的内容,但并不是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利润的盈利效率,而是以尽量少的投入取得预定的成效。

   2.财政支出绩效的“3e模型”。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财政支出绩效的“3e模型”[7],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经济性是指对于政府活动应使用最少数量的财政资金,用最少的资金获得尽可能多的资源。效率性指的是资源投入量和成果产出量的关系,包括以最少的资源投入量取得一定的成果产出量或者以一定的资源投入量获得最大的成果产出量。有效性则是指政府活动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否有效地解决了目标问题。

   3.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借鉴3e模型和管理学的绩效内涵,并结合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对绩效内涵的要求,本文认为,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应包括效果、经济、效率和效益四个方面的内容。效果指的是财政投入的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即是否取得了预定的成果,成果的质量如何等。经济指的是财政支出的花费是否最少,财政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效率指的是资源投入量和成果产出量的关系,财政支出是否以最少的资源投入量取得一定的成果产出量或者以一定的资源投入量获得最大的成果产出量。效益则是指财政支出取得的成果为社会公众所带来的利益,包括直接的活动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其中,效果与效益的区别在于,效果是对财政支出项目本身而言,而效益是对项目之外的影响的衡量。

   三、财政科技支出绩效

   由于政府活动范围广泛,活动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政府活动具有不同的特点,某些活动的特点会使得其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的各个方面重要性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种类的政府活动的财政支出绩效内涵有所差别。比如效率性重要的活动应侧重绩效的效率方面,效益性重要的活动则应侧重绩效的效益方面。财政科技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也有相应的侧重点。

   1.科技活动的特点。科技活动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简称为R&D活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和科技服务活动三类活动。科技活动属于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一种,具有其自身的特点。(1)探索性和创新性。R&D活动是对知识的未知领域进行研究,对于所能得到的成果事先是无法完全预知的,R&D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其活动成果的创新性。创新性是R&D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生产活动的最根本特点,也是衡量R&D活动成果价值大小的最重要标准。(2)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也是只就R&D活动而言的。R&D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是难以确定的,R&D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情况。R&D活动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对R&D活动进行投入是充满风险的。(3)正外部性。不论是R&D活动还是非R&D活动都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科技活动的成果不仅能使成果所有人获利,也能使整个社会都受益。R&D活动提供新的知识,增加社会的知识总量,提高社会科技水平。

   2.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内涵。财政科技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个组成部分,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即是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而科技活动的特点影响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内涵的四个方面的重要性。根据科技活动的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R&D活动和非R&D活动两类,两类科技活动所对应的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内涵有所不同。R&D活动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以及正外部性三个特点。衡量R&D活动成果的创新性属于绩效内涵中效果方面的内容,由于创新性对于R&D活动的重要性,其突出了对R&D活动效果衡量的重要性。R&D活动过程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则使得对其效率性和经济性的衡量显得意义不大。R&D活动具有正外部性,必要对R&D活动的科技效益进行衡量,不过正外部性是只对科技知识和科技水平而言的,对于经济、环境等则没有正外部性。综上所述,R&D活动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应该首先侧重于效果方面,其次侧重于效益方面,经济和效率两方面则不是侧重点。非R&D活动只有正外部性一个特点,这表明对于非R&D活动的衡量应突出效益方面的内容。非R&D活动的正外部性不仅在于科技方面,还涉及到经济、环境等,如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等,在衡量效益时不仅要关注直接的科技效益,也要关注间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非R&D活动不具有不确定性,效率和经济的标准都是可以确定的,对其经济性和效率性的衡量是十分必要的。非R&D活动也不具有创新性,对其效果的衡量就不如R&D活动那么重要。综上所述,非R&D活动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应侧重于效益方面,对于效果、经济和效率则只赋予一般的重要性。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和科技活动的特点,界定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并明确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内涵。本文得出两点结论:(1)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包含效果、经济、效率和效益四个方面。(2)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内涵的四个方面的权重有所不同。R&D活动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应侧重于效果和效益两个方面;而非R&D活动的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应侧重于效益方面。

   参考文献:

   [1]袁志明,虞锡君。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内涵及评估实证分析[J].浙江统计,2004,(1):20-22。

   [2]陈丽佳,卢进。科技三项费用投入绩效的内涵及特点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5):112-114。

   [3]谢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科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4):12-16。

   [4]张衡,卢进,王亚萍,赵行旺。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101-102。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篇4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提出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时代呼声的战咯问题和战略任务,它折射了时代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呼声,适应了时代的要求。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提出,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的客观需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体诉求以及高校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1.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提出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对人才需求的结果

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也早已超过5000美元,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在转型当中。经济与社会转型既是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主观的认识过程,其中髙端人才资源的开发、储备和运用是转型的一个基本条件,这就意味着,国家发展总体上对人才的需求要有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跃,从而催动研究生教育发展理念、形态和模式发生改变。一方面,经济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来支撑和驱动;另一方面,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也能引领和控制经济与社会转型发展的方向和本文是江苏省2012年研究生教有改革研究与实践理论项目“国家的成果之一。路径。很显然,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发展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基础将是很难完成和实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任务顺势顺时而提出。

2.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诉求

近年来,随着髙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逐渐提升到研究生教育的层次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接受研究生教育,从而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表现在希望扩大招生规模、增加招生人数方面,而且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格外关注。人们希望有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盼望能够在导师选择、实验设备、课程设置、图书资料等方面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好的学习条件,用人单位也希望能够获得更多高质量的毕业生来提升本单位的实力,这些都要求研究生教育必须转向内涵式发展。

3.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提出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任务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观的转变,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自我发展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从1978年的1.07万人到2011年的67.1万人;学科门类也增加到13个,一级学科由1997年的89个增加到110个;专业学位种类也逐渐增加,目前我国已有博士专业学位5种,硕士专业学位39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此外导师队伍、经费投人、实验设备等方面也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我国研究生教育巳经进人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内涵式发展的阶段。

二、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

本质通常是指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黑格尔说:“事物中有其永久的东西,这就是事物的本质。”[2队识事物就必须认识事物的本质,否则就会认识不清或认识错误,并由认识上的错误而导致实践上的失误。所以认识事物的本质是认识事物的基本前提’只有抓住本质,才能认清对象,才能在实践中事半功倍、有所作为。在这个意义上,认识和明晰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是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前提,只有理解了什么是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特征,才能明确我们在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任务、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方向。

1.对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理解表现在对研究生教育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关系的认识上

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来看,研究生教育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之间具有辩证的关系,即量变质变的关系。

一方面,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量变和质变的过程,虽然量变和质变有一个互相包含和互相影响的复杂存在方式,但当事物处在初始阶段和弱小阶段的时候,其主要任务就是量的扩张;而当事物渐趋成形之后,质变就会从事物的否定方面上升到事物的肯定方面,成为发展的主要任务。研究生教育外延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一般指事物外部的延伸,如投资的扩大、规模的膨胀、数量的增长等”这种模式其客观的任务和主观的焦点基本上都聚集在招生人数、专业设置、导师队伍、教学设施、经费投人等要素的量的突破上,是一种以量变为主要张力的发展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研究生教育基本上是处在外延式发展的理念和形态之中。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优化、质量提升、水平提高、实力增强等”p]。这种模式其客观的任务和主观的焦点主要聚集在学生素质、专业结构、导师能力、教育教学管理、经费投入与产出等要素的质的突破上,是一种以质变为主要张力的发展模式。

一般而言,发展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过程。如果按照时间逻辑来看待研究生教育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那么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要用新理念、新形态和新模式取代旧理念、旧形态和旧模式,以实现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质的飞跃。也就是说,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独特属性,即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要紧紧抓住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这种具有质的属性的核心任务。

另一方面,量变和质变是任何事物发展都要经历的两个基本阶段。(D量变有量变的功能和重要性,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更好地进行质变。研究生教育外延式发展的理念、形态和模式虽然重心往往落在关注量变上,但是,这种量变的发展逐渐塑造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结构和模样,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培养力度的不断加强,为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总体发展、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总体战略以及知识型、创新型、学习型国家的总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据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2012年我国研究生招生59.0万人,在学研究生172.0万人,毕业生48.6万人。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累计培养了约667.1万名研究生,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行业和领域。可以说,正是在量的扩张中内生了质的变化的需要和基础,使质变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目的。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髙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外延式发展的成果既为这一改变准备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台,又作为一种度的关节点表明:研究生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量的扩张阶段是不能满足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当研究生教育在量的积累上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走向质的飞跃,换句话说,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念、形态和模式必然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变革与更新,内涵式发展战略任务的提出和推进就是适应这一历史变化的逻辑结果。

2.对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理解表现在对内涵式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任务的认识上

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不同的地方,即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在研究生教育发展中从注重量转向注重质,从数量、规模和要素转向质量、结构和体系。它表现在: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有机体中,不再单纯看招来多少研究生,评聘多少导师,而是看生师比是否合理;不再单纯看获得多少科研经费,拥有多少实验室,而是看创造了多少有价值的新成果、新发现,是否满足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再单纯看制定了多少管理规定、条例和制度,而是看能否把各要素、各规定和制度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结构与强大的合力等等。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是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特征,而提髙质量成为内涵式发展的主题词和核心任务。

提高质量是指提高研究生本身的能力和素养,对于学术型研究生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强化拔尖人才的培养,统筹安排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阶段,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加强“科教结合,协同育人”,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要求并支持研究生更多地参与前沿性、髙水平的科研工作,以髙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的科研究生培养。鼓励多学科交叉培养,支持研究生更多地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在培养胜任岗位的职业能力,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与职业资格衔接,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积极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行业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标准制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建立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师团队和联合培养基地。不断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

优化结构是指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形成老中青结合、专业团队结合、学校和社会结合、中外导师结合的导师队伍,趋向合理的生师比等;优化专业设置和培养类别,形成博士生阶段和硕士生阶段的合理对接,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合理比例,兼顾热门专业和冷僻专业的社会需求等;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并完善培养单位课程体系改进和优化机制,规范课程设置审查,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增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通过高质量课程学习强化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等14];优化管理和服务,包括加强日常管理,增加研究生人均经费投人、人均图书占有量、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机会等等。

提髙质量和优化结构共同表现着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提高质量是核心,优化结构是保障。提高质量需要优化结构,优化结构本身也是一种质量的提高;而优化结构推动质量的提高,提高质量本身可以显现结构的优化。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也成为我们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和方向。

三、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要讲究方法与尊重规律

凡事都要讲究方法,方法是手段、工具和途径。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很显然,任务和方法之间有着一定的辩证关系,没有方法,任务是无论如何无法完成的。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髙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同样需要解决方法论问题,需要找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船”或“桥”。

1.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方法应该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显现科学理念,遵循科学规律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同样,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也是把内涵式发展作为首要的任务,把研究生作为主体,这就意味着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方法需要紧紧抓住这一任务,始终围绕这一主体。方法要有针对性,既要通过顶层设计来显现教育方法的科学理念,又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实现科学规律指导下的科学方法。把科学方法贯穿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所有方面,诸如发展规模、分类培养、学科结构、区域布局、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管理体制、投人体制、导师队伍等等。

2.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方法应该具有创新性

创新性是指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如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方法、导师指导的方法和科学研究的方法都需要借鉴建构主义教育方法,在问题情景设计上给研究生足够的自由和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等;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技术上有所创新,如科学实验的方法、图书资料供给的方法等,要能够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即时水平;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管理上有所创新,大胆借鉴企业管理的方法,如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的使用,在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管理上使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形成一个立体的管理结构和体系;又如目标管理方法的使用,通过参与式的目标设置、实施和评价活动来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等。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6<

3.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坚持深化改革的方针

要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培养机制改革,在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方法上尝试导师制的培养机制、资助式的培养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协同创新;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主动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求,根据发展的时代性、前沿性来优化结构;要全面改革培养模式,提髙创新实践能力,使研究生教#质量更接近实践的需要;要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健全引导激励机制,使研究生由被动接受培养变成主动参与,由依赖学校变成自我实现;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推动改革顺利进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体制机制是加快科技人才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任务,应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管理体制;创新科技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健全科技人才流动和配置机制;培育创新文化环境。

4.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经济与社会以及人们对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和供给仍然不足的矛盾。虽然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我国研究生培养人数大幅度上升,但是人数多并不一定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不平衡,如专业的不平衡、地区的不平衡、就业区域的不平衡、研究课题的不平衡等也使得研究生教育有时供过于求,有时供不应求;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缺失也造成研究生教育中滥竽充数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说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问题和引导问题,不仅仅是各高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在尊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的复杂问题。所以,要想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处理好内涵式发展中质与量的关系、要素与结构的关系、学科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篇5

一、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研究背景

(一)社会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让高校财务管理制度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是内涵式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首要问题。一方面,随着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诸如食品、交通费等方面价格的上涨,势必会引起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等人员出差成本的提高。因此,要建立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市场激励机制,首先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差旅费管理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办法。另一方面,随着高校逐步走向市场,其办学效益开始与成本、质量挂钩,市场经济成分在办学体制机制中所产生的效应日趋明显,如学生收费标准问题、如何建立公平合理的收费制度、采用什么样的收费手段和怎样落实收费的配套政策来削减开支、减员增效等方面,都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因素。

(二)国家政策规定近年来,财政部门相继出台政府采购、集中支付、综合预算、经费使用绩效评价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增长,增长幅度也相对较快。同时,财政部门对经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越来越严,审计、物价等部门对高校财务监督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高校财务部门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使财务管理的工作“面面俱到”,实现内涵式跨越发展。财务管理制度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度建设,是财务工作的重要保障。

(三)高校自身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经历了跨越式发展阶段,客观上为学校盘活资金创造了条件,但也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高校在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人才工程时,需要大量的专项资金做支撑,为保障这些工程资金被科学合理的使用,必需强化和细化票据、经费卡、借款以及差旅费等诸多财务管理环节,而这些环节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内涵不断丰富与完善,才是财务工作精细化发展的基础。

财务问题是高校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充裕的经费支持和良好的办学效益是高校可持续协调发展、落实国家人才战略、不断缩小与世界一流院校差距的重要保障。而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是财务问题落实解决的重要保障,也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首要课题。

二、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newpublicmanagement,npm)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它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重新调整国家、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并建立以“顾客”满意度为中心内容的绩效考核机制。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属于公共行政的范畴,应重视自身的服务产出,调整好上级部门、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关系,注重挖掘财务管理的市场服务内涵,提高服务产出与质量。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20世纪90年代之后,利益相关者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司治理、企业治理和战略管理等方面,成为了识别和分析一个组织行为影响的既定框架。高校利益相关者群体,如:高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社会大众、政府部门、社区、校友等,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校财务管理理论就是要求高校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权利,以高校和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高校利益相关者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为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内涵式发展创新提供新思路。

(三)内部控制理论对于高校来说,内部控制是高校为确保会计的质量而有意识设立的一种有效管理体系,该体系由高校内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组成,目的是保护学校财产的安全完整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过多强调财权运用,权力与责任“两张皮”在校长负责制下,财权分配是在校长、各分管校领导和职能处室之间分块负责掌控的,这种运作制度虽然强调了财权的运用,却没有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两张皮”现象,在履行审批支出权力的同时,没有落实组织收入、承担支出效果等方面的义务,最后把开源节流的责任落到财务人员身上。这就造成了高校办学资金的极大浪费,不利于我国高校财务运行管理机制的建立。

(二)财务制度陈旧,利益相关者积极性受挫近几年物价上涨、出行成本提高,原规定存在报销标准过低、报销内容未体现新形势、措辞不严谨、解释不全面等问题,没有及时关注高校出差人员的最新财务报销需求,导致出差人员自己出钱为学校办事,严重挫伤了工作积极性,甚至诱发假报虚报的现象,不利于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工作局面。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篇6

[关键词]会计系统;管理系统;信息系统

一、问题的提出

产生于二十世纪40年代的系统论,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对会计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系统论将会计视为一个系统,从该系统的目标、要素及其结构、层次、系统的开放性等方面来构建会计体系,并研究会计系统与外部系统的联系以及会计系统的内部结构。系统论的引进,使会计理论研究的视野更广阔,整体性更强,立足点更坚实。当前,将会计视为一个系统已为会计学界广泛接受,但对会计是一个什么系统却争议颇多: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发表的文件公告《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指出:“实质地说,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使这个概念在国外广为流传。1977年,悉德尼。戴维森主编《现代会计手册》第二版序言中第一句话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旨在向利害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一家企业或其他个体的富有意义的经济信息。

1980年,余绪缨教授在《要从发展的观点看会计学的科学属性》一文中提出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观点。1988年,葛家澍教授在《会计学导论》中提出:“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和经济管理而在每个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已故杨时展教授以受托责任为出发点,认为会计的原本目的在于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完成企业的受托责任。他认为:“现代会计是一个以认定受托责任为目的,以决策为手段,对一个实体的经济事项,按货币计量及公认原则为标准,进行分类一汇总一传达的控制系统。”于玉林教授认为会计既提供会计信息,又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管理,会计是一个系统,它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两个子系统。因此,他将会计系统的性质表述为:“会计系统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以货币形式为主,采用现代化的专门方法,对扩大再生产运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和核算的系统。”

限于资料和篇幅,本文仅列上述观占。这些观点可分为三类:信息系统论;控制系统论;包括会计管理和会计信息子系统的大系统论。由于这些观点的提出均有其依据,各观点代表者均为国际权威或国内知名会计学家,这些不同的认识对会计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它一方面丰富了会计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给会计学的发展带来诸多问题:如会计理论研究中会计与财务的关系,会计学科体系中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关系;会计实务工作中会计究竟有没有管理职能?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会计系统的内涵进行探讨。

二、会计系统的内涵

笔者认为,前文所述的不同观点的原因在于所指会计内容的差异,认识这个问题就是对会计系统的外延界定问题,外延是反映事物对象的总和,内涵是反映对象的共同属性的总和。因此,科学地判定会计系统的内涵,首先应对会计系统的外延加以界定。会计系统的外延是反映会计对象的总和,是对会计工作范围的总括,对会计外延的界定必须从会计实践中得出。

1.从历史的会计实践看会计工作的内容: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以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量;另一方面又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是伴随着会计产生而俱有的职能。只不过,限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会计本身的发展水平。当时以会计核算为主,会计管理为辅。

2.从现实的会计实践看会计工作的内容:现有的各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的最基本的工作是会计核算工作。从记帐、算帐到报帐一条龙形成会计信息的信息系统,但应该看到这决不是会计工作的全部。会计在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时,还应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开展会计预测,参与经营决策,严格会计控制,进行会计监督,检查与分析。

3.从未来发展的会计实践看会计工作的内容:未来社会是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会计核算必然实现电算化。会计人员从手工核算中解放出来,会计管理工作将更加突出,这也是企业面向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因此未来发展的会计工作必然是管理型会计工作模式,会计核算信息化,会计信息管理化。

因此,我们认为会计系统的处延是反映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管理工作的总和。这是认识会计系统内涵的基础。

会计系统的内涵是反映会计对象共同属性的总和,认识会计对象的属性应把巴握会计系统的特征,用系统的观点研究会计对象,它具有以下属性:

1.整体性,恩格斯说:“系统即是一个大体系。”“会计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由各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来说会计系统是由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组成的大会计体系。”

2.相关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的。会计系统内部的信息子系统与管理子系统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信息是为了管理,管理需要信息。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管理工作也密不可分。

3.目的性,目的性是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这是该系统存在的原因。会计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4.动态性,就会计系统来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

的变化和会计自身的发展变化。会计系统经历着由历史上的核算为主、管理为辅,目前的核算型向管理核算型转变,未来发展的管理型会计系统的变化过程。

综合以上分析,会计系统的内涵是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管理系统)的总和。它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特征。因此笔者同意于玉林教授的,观点,认为会计系统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以货币形式为主,采用专门方法,对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和核算的体系。

会计系统包括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会计核算,它通过对会计对象按一定的标准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等程序最终形成会计信息的报表体系,会计对象是抽象的概念,具体表现为会计六大要素。会计核算即是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会计核算是会计部门的基础工作,在学科上,会计信息系统表现为财务会计学。会计管理子系统在实践工作中表现为会计管理工作,指会计部门按照会计系统目标对企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所进行的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有些同志认为会计没有决策职能。我们认为决策是有层次的。即使集权型的企业也不可能事事由单位负责人决策,会计系统内的行为会计人员是有权决策的。动态的会计管理是对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管理,静态的管理是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管理,会计管理是会计部门的核心工作,在学科上,会计管理系统表现为财务管理学。

三、根据会计系统的内涵重新界定会计学科体系

由于长期以来对会计系统的内涵认识不一,我国会计学界在会计学科的关系上也意见纷纭,主要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四者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有人认为会计学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独立的子系统。有人认为管理会计是发展的成本会计,如李心合“在国外,所谓成本会计就是管理会计;而在我国,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两门并行的学科”“而且其理论根据不足,内容组织不科学,方法论不系统。”有人认为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三门学科之间从内容到方法上均有交叉重复现象,而交叉高达60%~70%以上等等。

我们认为,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本无可厚非,但是学科之间的重复研究现象,既浪费研究资源,同时也给会计教学,会计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对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的关系及会计骨干学科体系予以重新界定。

会计系统的内涵是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的体系。会计信息系统在学科表现为财务会计学,是对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因此成本核算是包含在财务会计中的。

会计管理系统是对资金运动的管理,包括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收回和分配,实际工作中是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管理,在学科上财务管理学基本涵盖了上述内容;筹资管理实际上是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管理,投资管理实际上是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资产要素的管理,利润管理实质是对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的动态管理,因此,我们认为会计管理在学利上反映为财务管理学。

如果按照会计系统的内涵,似乎会计学科有财务会计学反映会计信息系统,有财务管理反映会计管理系统就足够了,那么现存的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该怎样处理呢?成本会计大致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内容。我们认为成本核算是会计核算的一部分。事实上早期的成本会计仅侧重于事后核算,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二十年代以后,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目标成本和标准成本制度的建立,才使成本会计向包括事前预测、计划、事中控制的成本管理发展。而管理会计本身就是从成本会计发展起来的,现实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成本预测,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预算控制、质量成本、标准成本、责任成本,成本这一主线几乎占了管理会计60%~70%的内容。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责任会计可以划归财务管理学。这样管理会计90%以上的内容被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包含。因此,我主张将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会计中的成本管理进行结合重整,形成成本管理学。这样成本这一要素的核算和管理就浑然一体。从成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到事后核算,形成一个过程,将管理会计其他部分划归财务管理学。

经过整合,我们认为会计学的骨干学科应由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学,财务管理学三门学科组成。这样做符合会计系统的内涵,又避免了会计学科间不必要的重复和交叉,同时对会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之所以把成本管理学单列。是因为成本计算和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这样,会计核算是基础,财务管理是中心,成本管理是联系二者的纽带。

四、把握会计系统内涵,促进会计工作模式转换

会计系统在实践中表现为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管理工作两部分,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管理是会计工作的重点。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下,生产计划由国家下达,所需资源由国家统一分配,所需资金国家统一提供,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企事业单位不存在独立的财务活动,客观上形成了重核算轻管理的会计工作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致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转换会计工作模式。由核算型向管理核算型转变,目前,对国企改革也具有积极意义。国企改革,一方面要在法人治理结构上进行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就要狠抓管理。中共中央关于国企改革的若干问题决定指出:“要重点抓好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对企业会计工作提出了要求。因此建立管理核算型会计模式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转换的途径一是要思想转变,包括企业领导思想转变:重视会计工作;会计人员思想转变:由记帐员向企业领导高级参谋转变。二是改变工作环境,努力使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信息管理化。三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其管理和参与决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葛家澍。会计学导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2]吴明礼。构建大会计学科新三极的思考[J].当代财经,1999,(6):24-28.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篇7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内涵式发展;专业群;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ospeedupthedevelopmentofmodernoccupationeducation,promotehighereducationconnotationdevelopment,isanewtaskforhighlevelofvocationaleducationChinesecharacteristicsofthe.accordingtothelogisticsmanagementspecialty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demonstrationmajorsi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hetransitionperiod,tocontenttypedevelopmentasthemaindirection,putforwardtheinnovationanddevelopmentofhigheroccupationeducation,andcomprehensivelyimprovethelogisticsmanagementprofessionalteachingquality,promotetheconstructionofconnotationandthecharacteristic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professionaldevelopment,andputsforwardsomewaysandmethodsoflogisticsmanagementspecialtyinhighervocationeducationconnotationtypedevelopment,throughalargenumberofprovedthattheconnotationofstrengtheningthelogisticsmanagementmajorconstruc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becomethekeyofpromotingtheemploymentprobleminourcountry,isarichgrowthoflogisticsindustrybasedonthebook.

Keywords:logisticsmanagementi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connotationtypedevelopment;professionalgroup;industrycluster

1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大力发展始于1998年,当年招生43万人,到1999年招生达到107万人,经过十几年的大力发展和规模扩张,到2012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达到1276所,招生325万人。但是由于适龄人口的下降,生源出现下降的趋势,这既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高职教育必须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目前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高涨,据我国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来自于两种途径,一种是社会培养,另一种是院校培养。尽管近年来高职院校和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培养大批量的物流人才,而这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况且其中还有一部分毕业生所掌握的技能和专业能力与企业所要求的差距很大,形成就业的供求矛盾,加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内涵式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核心是内涵

2.1在与时俱进中传承

内涵式发展是高职专业在长期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办学实践中的不断传承与积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与传承,即所谓的“历史积淀”。物流管理专业最早起源于军事,是从应用科学分支出来的,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物流起步较早,我国物流学科始于21世纪初,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大多开设于2000年初,很多的知识传承了西方物流学科知识体系,短短的十几年理论教学却面临电子商务、物资配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当今的物流行业显现出时代的特色,比如京东、天猫淘宝的发展促进了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时代性。

2.2科学中形成系统性

内涵式发展是一种相对的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的是内在要求,必须抓住本质和规律性,按规律办,其发展道路主要是通过内部改革、激发活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中引起质变。即所谓的“本质属性”。物流管理专业内涵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内涵丰富,内容多元化,涉及到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包装及信息处理六大功能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且系统发展还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即所谓“系统发展”。

3高职物流专业内涵式发展的路径

内涵式发展是建设高水平、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内涵式发展就是通过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引领”的办学职能。在当前,物流管理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应特别关注以下问题:

3.1定位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内涵式发展核心

专业设置定位是高职发展的灵魂和精髓,是核心要素。所谓定位是物流管理专业办学思想与过程的概括,是对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是物流管理专业内涵式发展的理性认识,它决定和规范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对教师、学生培养目标追求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形成自己的定位理念和风格。物流管理专业更是如此,要培养快递员还是叉车司机,是一线的实操人才,还是中层的管理者。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较短,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建校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影响发展。因此,总结和凝炼符合经济社会要求、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理念,是今后一个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内涵式发展的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3.2课程建设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龙头

课程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龙头,是最能体现专业发展特色的重要因素,加强课程建设是内涵式发展最直接、最现实的选择。

(1)实现无缝对接产业集群。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是以物流行业实操能力核心为导向,专业建设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结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高职物流专业建设,物流课程建设对接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专业课程建设水平,提升物流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优化物流专业结构,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物流课程教学标准要与本行业标准相适应。

(2)集成物流专业群。高职物流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只有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依据物流产业集群或产业链而设置,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若干相关专业(方向)的集合。物流专业群以地域性发展为基础,能否适应市场的需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联动性、资源性的集聚。

3.3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物流专业内涵式发展的根本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符合就业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掌握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熟悉现代物流技术、法规、政策,具有较全面的物流实务知识和操作能力,培养在工商企业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公司从事物流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与企业人才需要的人才不脱钩,势必要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目前德国的高职教育中的双元制,正是凸显企业需求,将所学与所用紧密联系的示范。

(2)强化物流实训育人环节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物流管理专业是高职专业建设中实操性很强的专业,仅仅停留书本理论传授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物流行业用人的需求,强化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建构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要结合物流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物流实践教学标准,制定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办法,建立实践育人机制,确定物流实训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保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支持高职物流专业走出校门,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物流企业实习、工艺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活动,及时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物流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高职物流学生的技能水平;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3)突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做为物流行业主要输送人才的来源,带动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更是决定着相当数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学分、学时),通过课程、活动和实践,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完善物流行业相关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高职学生职业发展、求职方法和技巧、简历撰写、面试准备、模拟面试等就业咨询与辅导。开发物流专业创业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学分、学时),依托物流工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积极开展高职学生创业实践训练,搞好模拟创业、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创业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物流专业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实现学生自主成长,成功就业创业。

(4)开发物流管理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开发是一项艰巨任务,也是提高质量、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优质的物流专业教学资源是提高质量的基础,物流行业教学资源包括职业标准、物流行业标准、海商法、合同法、规模企业岗位(群)任职标准与要求、物流行业发展国际趋势等;专业教学资源包括物流人才需求调查、物流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物流人才培养方案等;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资源核心课程包括物流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货运、国际贸易、报关实务、物流成本管理、港口物流的课程标准、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手段与方法、学习指导、教学参考等;拓展教学资源(职业资格认证、职业技能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资源)。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篇8

关键词:内涵发展;“五观”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52―03

一、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本质与特征

(一)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本质

根据学校发展目标的不同,高职院校发展路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以外延式发展模式为主和以内涵式发展模式为主。前者重视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主要包括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现代化建设、增加学校师资队伍、扩大学校招生规模等。后者则重视发展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益,着眼于提升师生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内涵发展并非排斥外延发展,而是建立在外延发展的基础之上,外延发展是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内涵建设的本质在于是提高学校教育与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优秀毕业生。正确处理外延扩张与内涵建设的关系是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特征

1.坚持以人为本,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从当前社会与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来看,高职院校培养人才需要从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团队协调合作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国际视野等各方面综合培养,从而服务于企业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等领域。

2.坚持高职教育系统协调均衡发展

在高职教育系统中,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与管理原则,需要从学院发展定位、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招生规模与招生质量、校企合作等方面统筹安排,科学发展。例如,要正确处理好招生与就业、学生数量与教育质量、教师教学与教师科研等相互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发展运行机制。

二、当前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社会变迁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高职院校开始了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的转变历程,但同时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发展定位存在不明确现象

办学定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础。办学定位模糊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些学校盲目地求大求全,偏离发展方向,失去办学特色,继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导致院校间恶性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办学定位模糊是高职院校模糊办学、随意性办学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办学随着潮流走,追着热点走,甚至跟着感觉走。

(二)管理制度建设存在不完善现象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师资队伍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这极大地阻碍着高职院校科学有效的运行与其作为高等教育院校品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学生管理制度就有待系统化、教学管理制度需要细化、没有系统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科研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等方面。

(三)系统结构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

高职教育在经历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转变的过程中,结构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专业结构、师资队伍结构、教学结构等方面。专业设置存在重复现象。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知识更新慢,“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学梯队没有形成,高层次人才相对不足,影响办学实力提升。理论知识与实用操作知识的课时比例方面不合理,由于受经费、设备、场地等限制,学生在校内实践机会少,实践环节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教学要求。

(四)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薄弱现象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许多院校在经历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规模扩张后,硬件条件相对完善,但由于高职院校没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普遍薄弱,校园文化氛围不浓。

三、“以人为本”管理理论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论

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看,对于人的认识经历了从“经济人”或“理性人”到“社会人”再到“自我实现人”的系列转变过程。相应的,对于人的管理经历了“科层管理”到“环境管理”再到“需要层次管理”的发展历程。“人本管理”可以概括为:以人的全面自在发展为核心,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共同愿景为引导,包括管理观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在内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和贯彻,即在管理中,要以师生为本,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服务人、发展人,围绕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幸福、学生全面成才开展工作。

(二)“以人为本”管理理论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中的应用

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系统中,主要管理和服务对象为教师与学生。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求看,教师是具有成熟思想和较高知识的群体,具有强烈的个体发展需要,这一特性决定了将“人本管理”融入到制度管理中的现实需求;当前高校大学生一方面个性明显,另一方面,综合素质需要全面发展,这一特性决定了采取创新教育管理形式,全面了解高职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思想特征,是构建“以学生为本”教育管理模式之现实需求。

四、高职院校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作为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准确的规划定位观、以师生为本的全面发展观、兼顾各方利益的统筹观、科学的人才评价观、提升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观,以此促进高职院校又好又快发展。

(一)准确的规划定位观

科学定位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之路”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改革为动力,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实施产学研结合、国际合作、校社联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及社会的发展筹划设置专业,统筹办学资源,教育教学结构优化合理,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瞄准区域经济和社会需求,在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同时由于学校培养人才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更要求学校在人才方面要有前瞻性,特别是学校要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划,以市场为导向、社会需求为准则,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巩固老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创建新兴专业,及时地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改造,发展品牌特色专业,地方经济社会的增长点在哪里,专业就办到哪里,从而保持学校的活力,以自身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二)以师生为本的全面发展观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合格人才,要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一方面,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学校得到充分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使自己的个性得到自由

发展,彰显个人风采。让每位学生在学校身心愉悦,其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人格得到尊重,人身安全得到保护,身心活动丰富多彩,师生、同学关系和睦,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以教师为本就是以理解、尊重、关心、教师为中心,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大力推进以师资队伍为核心的人才强校战略,为每一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环境,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较强的职业技能,具备教师和工程师的双重素质和能力。要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使教师获取企业先进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让教师走出去,深入企业行业实践挂职。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到与所教专业相关的部门、企业或办得好的职业院校参与实践、进修,弥补、充实欠缺的相关知识技能,丰富从事高职教育的经验。其次,把专家请进来从事教学活动。从相关企事业单位选聘具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专家、工程师或高级技师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既弥补了“双师”师资的不足,又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联系,还为学生就业铺平了道路。

(三)兼顾各方利益的统筹观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协调各方利益,体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学术民主、教授治校,校内竞争机制能使每个教职工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公平正义是基础。一是切实保证学校成员的基本权利;二是机会均等,学校成员都应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三是按贡献进行分配,并进行必要的公正调剂,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制度建设是保障,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坚持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相结合,在制定一套激励机制的同时。还要有一套约束机制,以有过失实行问责制,对教师、学生都配以相应的违规惩罚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文化建设是核心,营造富有人文精神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层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用独特校园优秀文化引导、感染人、塑造人,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氛围,构建宽松、高洁、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从而反映全体师生的整体精神和共同的价值标准。

(四)科学的人才评价观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其主要具有大众性、行业性、地方性等特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在某一领域掌握一线技术或是技术管理人员,也就是“高级蓝领工人”,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大众性。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具有行业性特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不能囿于校园内,仅仅凭着课堂教学进行知识传授,或依靠学校自身的实验实训条件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必须坚持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依靠行业企业的技术、设施和职业工作环境,与地方相关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健全产学合作教育机制,发挥地方行业企业在办学全过程中的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是面向地方的企业,毕业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市场适应性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因此,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观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审视,强化人才培养的大众性、行业性、地方性。

(五)提升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观

作为高职院校,科学运用校内质量管理评审、绩效考核和校外的第三方评价,对学校的发展进行阶段性评价,以此不断调整办学方向,对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切实做好学校发展规划执行的督察工作

规划的价值重在执行和落实,而执行和落实规划受到的制约因素更多,要有专门的机构对规划的执行负责,对规划的执行方案进行成本分析和编制预算,对学校的总体规划进行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作出必要的调整。近年来,在高职院校的办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办学质量,最终影响学校的声誉和未来。这就要求学校发展规划部门对学校的年度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察,同时要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合理化建议的有奖征集,从而提出对学校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建设性意见,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更紧贴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使学院保持可持续的发展。

2.运用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学院各项管理

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持续改进,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引入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高职院校之一,自2005年引入以来,各项工作首先从规范工作制度、程序人手,用制度管事管人,工作规范有记录,同时学校每年坚持内审和外审相结合,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审核评价,查找出不合格项,进行改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科学运用学院各部门及个人的绩效考核,提高工作绩效

在机构设置上学院推行扁平化二级管理,减少管理层级,并试行系部、职能部门一长制;同时试行“小机关,大系部”,加强人员配制,强化系部的教育教学管理职能。

在工作考核上针对学校的年度工作和部门特点,学校制定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指标,由各部门制定本年度的具体任务书并上报学校,学校绩效管理部年中组织一次年度绩效工作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年终由学校组织考核组对各部门年度工作进行考核,并评选综合奖和优质服务、创新工作、突出贡献等奖项,同时部门要对部门个人进行年度工作考核,评选优秀、良好等次并进行奖励。通过绩效考核,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部门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4.科学运用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第三方评价结果,不断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学校就业部门积极认真做好毕业生每两年一次的跟踪调查工作,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岗位适应、职业能力以及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教学方面征求建议;另一方面,学校请麦可思公司对学院毕业半年的毕业生进行就业与能力测评。半年后各专业就业率、对口率、职业吻合度、核心知识能力满足度、课程重要度、满足度以及对母校的满意度等进行调查分析,为学校今后的科学发展指明方向。只有真正办出学院特色,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合格人才,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学院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燕燕.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7)

[2]何智明.高职院校主要管理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9,(9)

[3]王娓娓.以人为本管理理论及其在高职院校中应用分析[J].科教导刊,2010,(8)

[4]杜杰.坚持“以人为本”构建高校和谐校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5]杨岚.把握“和谐”要求构建和谐高校[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篇9

近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也迅猛发展。全国各地交通事业发展亦如雨后春笋充满了勃勃生机。部级的高速公路如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都在规划设计中,省级如贵州省贵阳市环城高速公路亦在设计施工中。在这一发展建设过程中,公路、桥梁以及涵洞的设计当然是举足轻重的。在设计过程中,各方面的要求自然是越来越严格。而与广大人民群众关系甚为密切的涵洞更是设计中的重点。在这里我就涵洞设计来浅谈一下一些须注意的问题和一些原则上的问题。

本文是围绕涵洞设计进行展开。

关键词:涵洞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U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日来,随着经济及科学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交通事业也应时篷勃发展起来。当然,交通事业的发展建设离不开对公路、桥梁和涵洞建设,而这一建设过程中,交通设计是举足轻重的一步,现在让我来谈谈对涵洞设计的初步认识。

一、涵洞的概述

涵洞是指为渲泄地面水流而设置的横穿路基的小型排水构造物。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用于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用于农田灌溉作为水渠。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以下简称《标准》〕规定:单孔标准跨径L0<5m或多孔跨径总长L<8m〔圆管涵及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大小、孔数多少〕均称为涵洞。

涵洞主要由洞身、基础、端和冀墙组成。

涵洞按建筑材料可分为砖涵、石涵、混凝土涵、钢筋混凝土涵;按构造可分为圆管涵、盖板涵、箱涵、拱涵等。

按洞顶填土高度情况可把涵洞分为明涵和暗涵两类。明涵是指洞顶填土高度小于0.5m的涵洞,暗涵是指洞顶填土高度大于0.5m的涵洞。

涵洞按孔数可分为单孔、双孔、多孔等,孔径为0.75~6m。

按水利性质,涵洞水力计算图式可分为无压力式、半压力式和压力式三种。另外,当路基顶面标高低于横穿沟渠的水面标高时,也可设置倒虹吸管涵洞。

涵洞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石涵适用于产石地区,可做成石盖板涵或石拱涵。其不仅节省钢筋、水泥,而且经久耐用,造价、养护费用低。

混凝土涵可现场浇注或预制成拱涵、圆管涵和小跨径盖板涵,这样就节省钢筋,便于预制,但损坏后修理和养护较困难。

钢筋混凝土涵可用于管涵、盖板涵、拱涵;软土地基上可用箱涵。用钢筋混凝土做成涵洞涵身坚固,经久耐用,养护费用少,管涵、盖板涵安装运输便利,但耗钢量较多,预制工序多,造价较高。

砖涵适用于平原或缺少石料地区。可做成砖拱涵,有时可做成砖管,这样就便于就地取材。但强度较低;当水流含碱量大或冰冻地区易损坏。

管涵适用于有足够填土高度的小跨径暗涵。其对基础的适应性及受力性能较好,不需墩台,圬工数量少,造价低。

盖板涵适用于要求过水面积较大的路段,低路堤上的明涵或一般路堤的暗涵。其构造简单,维修容易,跨径较小时可用石盖板,而跨径较大时可用钢筋混凝土盖板。

拱涵在跨越深沟或高路堤时设置。山区石料资源丰富可用石拱涵。其跨径较大,承载潜力较大,但自重引起的恒载也较大,施工工序较繁多。

箱涵常用在软土地基上。其整体性强,但用钢量多,造价高,施工较困难。

涵洞型式的选择

1、设计选用的原则

涵洞设计应根据所在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将来的发展需要,并结合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要求,按照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原则进行设计。

2、决定涵洞型式的主要因素

2.1地形地质水文和水力条件

根据流量的大小来选择涵洞还是小桥,可依据设计流量大小来选择是用无压力式、半压力式或压力式涵洞,同时,可根据设计流量,填土高度和地基承载力来考虑用圆管涵、盖板涵、拱涵、还是箱涵。

2.2经济造价

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设计流量,以及路堤高低不同来选择涵洞的用料、孔径等。

2.3材料选择和施工条件

涵洞选材应因地制宜,尽可能的就地取材,且要方便施工,即一段路线上不宜采用过多的涵洞类型。

2.4养护维修

为了便于养护,选择涵洞类型时,孔径不宜过小,洞身不宜过长。

四、涵洞在勘测设计中的细则

1)涵洞内径或净高不宜小于0.75m;涵洞长度大于15m但小于30m时,其内径或净高不宜小于1.0m;涵洞长度大于30m且小于60m时,其内径或净高不宜小于1.25m;涵洞长度大于60m时其内径或净高不宜小于1.5m。〔设计中涵洞内径或净高一般都是≥1.5m〕

当旧路改建、拓宽时,如原涵洞状态良好,其孔径和长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2)涵洞位置应符合沿线线形布设要求,当不受线形布设限制时,宜将涵洞位置选择在地形有利地质条件良好,地基承载力较高〔可见涵洞设计中要求的地基承载力一般是≥[0.25]mpa〕、沟床稳定的河〔沟〕段上。

3)涵洞出入口处应设端墙或翼墙,其式样和尺寸应使涵洞具有相应的过水能力和保证涵洞处路堤的稳定。端墙或翼墙与洞身应设缝隔开,缝内填以不透水的材料。

4)涵洞的洞身和出入口一定范围内的沟床、路基坡面、锥体填方均应铺砌加固。出入口铺砌的平面形式应根据沟形确定〔一般铺砌至沟底〕,对于无明显沟槽者,出口平面宜采用等腰梯形,其铺砌角可取为20°;铺砌材料应按铺砌层上最大流速确定,铺砌末端必须设截水墙。

当沟床为岩石或不被洪水冲移的大块石、漂石所覆盖时,沟床可不作铺砌。在纵坡陡、流速大的河沟,必要时还需设置急流槽、跌水及相应的消能措施,并应在端墙外端底部设置截水墙。在沟床铺砌的端部,亦应设置截水墙。

5)斜坡上的涵洞涵底纵坡不宜大于5%,圆管涵的纵坡不宜大于3%。当涵底纵坡大于5%时,涵底宜采用齿状基础,或者出口设置为扶壁式。当涵底纵坡大于10%时,洞身及基础分段作成阶梯形,前后两节涵洞盖板或拱圈的搭接高度不小于其厚度的1/4。

6)沉降缝设置。置于非岩石地基上的涵洞,根据涵洞的涵底纵坡及地基土情况,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高路堤路基边缘以下的洞身及基础每隔适当距离设置沉降缝;旧涵接长时,在新旧接头处设置沉降缝。沉降缝采用弹性不透水材料填塞。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可不设沉降缝。

7)涵洞的基础按涵洞的构造、地质条件及地基处理的情况,可设计为整体式或非整体式。在土质条件较好,沉降较均匀的地段一般就设分离式基础;而在地质条件较差或沉降不均匀的地段一般设整体式基础。或先铺砌碎石垫层或混凝土。

冰冻地区,端墙与端管节采用整体的刚性基础。

8)有水压涵洞应设置基础,管节〔涵节〕接缝应密不透水,避免水压渗透,保证路堤及基底的稳定性。

9)设置排水涵兼通道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来作一些设计如设置边沟盖板等,同时需采取必要的防洪安全措施,确保人、畜和车辆的通行安全。(可见设计图)

五、涵洞的平面布置

了解了以上涵洞的一些基本勘测设计原则规定,我们就可以结合这些原则来进行涵洞的平面布置。

1〕沿路线的合理布置

管理经济学的内涵篇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油田企业作为国家的能源支柱企业,更是应该关注经济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经济管理工作关系着油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还对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产生影响,因此,油田企业要采用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以更好地促进油田企业的发展。本文从挖掘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的内涵、创新油田经济管理的内容、重视油田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和实施油田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一体化四个方面对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进行思考。

关键词:

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新思考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给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面对挑战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严肃问题。油田企业作为我国的能源支柱企业,其经济发展情况对国家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经济管理作为油田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需要不断地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创新经济管理理念,不断地改进经济管理模式,不断地提高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挖掘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的内涵

油田经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油田企业只有做好经济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在竞争中获得主动地位。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的构建,需要不断挖掘经济管理创新理念的内涵,从而为油田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通过创新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的内涵,可以更好地完善经济管理机制,制定出更适合油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法。挖掘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的内涵,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油田企业要转变固守的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将创新管理理念融合到油田的经济管理中,不断地更新油田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不断地促进油田企业的发展。其次,油田企业还需要将目光放长远,其中一个途径就是积极需要放眼于未来,注重拓展海外市场。例如注重对海外石油市场的调研,积极开发和建设海外石油项目,扩大已建设完开拓海外市场,比如,在开拓之前加大对海外市场的调研,不断地加大油田企业的规模,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发展条件,也是油田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在完善油田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上,为创新油田经济管理理念奠定基础。

二、创新油田经济管理的内容

油田经济管理不是独立存在的,贯穿到油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因此,为了做好油田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油田经济管理理念,完善经济管理制度,提高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不断创新油田企业经济管理内容,不断地进行创新理念的革新,实行油田企业经济管理的精细化,使得油田企业经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相互衔接、密切联系,更好地完善油田企业经济管理。人是一切活动的核心,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油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想要不断提升管理效率,需要充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员工积极参与到油田企业经济管理中,从而不断地创新油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其次,要将油田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和技术相互结,企业管理者要协调好经济管理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将经济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协调发展,做到技术和管理同时领先,不断地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油田企业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油田企业只有重视自身的经济管理工作,创新经济管理理念,为油田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三、重视油田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很多油田企业已经充分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创新,将创新理念应用到经济管理过程中,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很多油田企业经济管理往往总是开发和产品的推广两个方面,而忽视了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问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影响。为了创新油田经济管理新理念,需要加强对油田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需要加大对油田企业内部成本核算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宣传,使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让每个员工都参与到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员工在成本核算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实现油田企业的经济管理。其次,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经济管理和内部成本核算的控制能力,将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阶段。再次,油田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创新成本核算理念,不断推进油田企业的成本核算向着更科学、更创新的方向发展。

四、实施油田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一体化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和油田企业经济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创新油田经济管理理念的重要内容,既做好风险管理,又把握内部控制,才能保证油田企业的顺利运行,更好地保证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油田企业实施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创新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创新经济管理思路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油田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完善油田企业的经济管理,完善经济管理体系,创新经济管理理念,需要坚持风险管理的原则,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加大经济管理力度,不断地创新油田企业的经济管理思路。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平台,加强对每个环节的控制,不断地防范经济管理风险和管理缺陷,从整体上提高油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理念,提高油田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秀海.油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与革新[J].广角镜,2014(10)

[2]樊军侠.油田经济管理创新理念的新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