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十篇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十篇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1:14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篇1

关键词:历史;教学方式;领学;情感

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仍处于“教师、课堂、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虽然受到洋思、杜郎口模式的冲击,但很多教师仍然信奉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也就缺乏激情,导致学习效果差。甚至有些学生连简单的历史知识都不知道,知识储备少得可怜。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观念落后,许多教师不愿意去尝试新模式,不想转变,要求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机械接受的状态,任由教师摆布。在今天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种方式显然是落后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课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因此,结合我校历史教学实际,我们申报了市级课题《农村中学历史“课堂创新”教学策略研究》探索农村历史有效教学的新途径。

在这学期的探索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做法:

一、训练学生读课本的习惯

学生对知识的认同需要调动各种感官,每节课课前三分钟,和每节新课前要求学生全文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获取梳理知识信息,形成初步印象,有利于后面的教学。

二、学生再度梳理知识点

本环节包括两个板块:先由学生自主梳理知识要点,提出未了解的知识点;同时,每一节课提前安排领学人两名,要求他们把要领学的内容先弄清楚,再在领学人的带领下,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点。

三、教师的归纳与提升

针对学生阅读梳理,以及领学人领学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指导。

在归纳总结中,我觉得学生自己已经完成了知识目标,我再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就有效的多了。同时,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因而历史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孔子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学生可以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学习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如何引领学生去感悟,让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得。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篇2

1.历史学习得不到足够重视历史考试之所以在初中的升学考试中,慢慢地从以前的闭卷考试变成现在的开卷考试,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原因和结果等考试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记忆起来相当复杂,耗时耗力。所以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记忆,导致很多学生在考试过后就将其忘却,这样对于倡导素质教育的现阶段教育来说,是没有太大必要的,所以才将闭卷考试变为开卷考试。但历史教育的核心一直是没有变的,依然要求学生按了解历史、分析历史和理解历史三个递进的层次来学习。可是这一目的随着开卷考试的普及被很多学生误解了:认为历史考试就是“抄”,只要记得住书本上的重点考点,在考试过程中就完全没有问题,所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够专心,不够认真,难以达到可以自主分析历史和理解历史的层次。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在历史学习中体会到历史教育的快乐和内涵,当开卷考试考出的题目课本上没有明确解答,学生就会出现难以下笔、不知所措的情况。

2.以分数为目的,对历史学习存在一定的偏见

如果上面所述的第一种情况,是因为开卷考试的“开卷”情况所造成的,那么有些学生以分数为目的,则让历史学习呈现出了另一种极端。有些学生为了保证在考试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在课本资料上标注考试考点,把历史课本化成了一个个“点”,让原本连贯的历史学习变成了一张“考点分布图”。这种舍本逐末的历史学习方式不足为奇,很多中学生都存在这样的情况。这样就偏离了原本的历史学习目的,即便是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也不能完全说明其真正学习了初中历史。

二、开卷考试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研究

1.以培养兴趣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中学生的心智发育相对小学阶段来说,是比较成熟的。这时候大部分的中学生已经开始能自主的接触课外书,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历史教学中,运用一些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小故事,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吸引过来。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推荐一些轻松有趣的历史读物,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研究兴趣,并对一些热门影视剧中体现出的历史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看到历史事件、发现历史问题。

2.提升课堂效率,构建知识脉络

在保证学生有兴趣学习历史的前提下,教师可以从课堂入手,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习的知识脉络,运用提问回答的方式,对课堂学习进行梳理。在九年级下学期的总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按座位顺序进行问答,让全班学生加入到梳理知识脉络的学习当中去。例如:梳理中国古代历史,可以让学生自主梳理,比如提出问题“夏朝之后是什么朝代?这一列座位的同学可以看着书本依次回答,一人一个朝代,最好说出此朝生的大事件,说完下一个同学接着说。”用这样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起历史课堂的学习,在这种稍具“压力”的氛围中,让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分布情况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这对其了解历史、分析历史和历史考试,都有很大的好处。

3.扎根教材,联系时事热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纵观多年的历史开卷考试内容可以知道,考试范围的根本还在于教材之中。有些考试内容的答案本身就是课本原文,但是有些学生却因为题目换了一个问法,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是典型的分析能力缺失的表现。要想让学生真正能做到举一反三,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学生明白教材重点段落的真正含义,只有真正理解,才有可能“以不变应万变,答题答到点子上。”而想要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联系时事热点,用现在联系过去,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例如:世界历史中的美国历史部分,就可以根据美国是目前世界上超级大国的现状,去启发学生回忆美国的发展历史,设问“是什么原因让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美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什么情况,让它能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等问题来启发学生对课本教材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能独立明白遇到问题的核心,在答题时切中要点,并切实掌握历史知识。

4.注重平时积累,提高应试技巧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篇3

一、用足用好教材

中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是教材的重复与翻版,但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教材,毕竟它还兼顾着结业考查的功能。万丈高楼,平地起,因此中考试题首先必须以教材为基础和出发点。

因此,初三历史课的复习教学首先必须要用足用好教材。这里所说的用足教材首先就是要根据每年的《考试说明》所确定的每一个纲目顺序,依据教材逐个展开,一一覆盖。教师的视线要扫描到教材的每一个角落,不留任何死角,给予每一个知识点应有的重视和位置。

不同层次要求的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对外关系、中国近现代的主要矛盾变化和世界近现代史中各主要国家之间(尤其是一战和二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等内容,教师要拓宽深化,给学生留有展开想象的空间。而对辅的内容(有时我将其称为单个知识点)则可简单分析,使学生分清轻重主次。

二、以《考试说明》为指导,牢牢把握中考方向

《考试说明》是中考最重要的指导用书,从《考试说明》中了解考试内容、范围、分值、题型和要求,了解知识点所应掌握的层次要求,从而将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自觉地贯穿于教学与复习之中,有的放矢。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力求做到心中有数,明了每个知识点可能出现的考试方式,这将会对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三、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

1.第一阶段:知识覆盖式的新教学

时间安排在初三第二学期上期(时间:一个半月至两个月)。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地毯式的复习与练习,此轮复习主要以知识点的讲授为主。特别要注意《考试说明》中已明确了的那些知识点与能力要求。通过此轮复习,着重要加强对初一、初二遗忘知识的巩固。

2.第二阶段:专题知识结构教学

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的中期(时间:一个月左右)。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单元结构的重构。在必要的情况下,要加强专题复习与综合练习的结合,达到“纵中有横”,实现“纵横交错,经纬沟通”。同时,在这一阶段要及时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做好混淆点的纠正等工作。

3.第三阶段:精选精练与解题思路的教学

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时间:三周左右),即五月中旬至六月上旬。这一阶段的教学与复习,应精选一些模拟套题和思维性较强的问答、材料分析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形成离开教材重组知识,创设新的历史情境的能力。

在教学与复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作为升学考试的中考试题固然对能力的要求相对提高,但依然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任何高层次分析与解题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因此,在教学中还必须采取各种方式使学生熟记基础知识,把课本上的知识要点尽可能准确无误地记忆在头脑中,从而获得大量足够的感性认识,以便在考试时根据所学知识,调动储备对试题进行分析解答。

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开卷考试,历史中考命题也必然要淡化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因此,在此阶段教学复习中,教师要着力强化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要归纳整理出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灵活运用。以下是我针对目前中考题型常用的解题方法:

(1)选择题:这种题型的测试功能主要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阅读理解历史材料,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分析历史现象与事件的本质,得出正确选项。对于此类题型,解题方法一般为“一审二梳三排”:

①审清题意,明确要求(注意反向提问)。

②知识点回顾,梳理知识结构(对应人物、言论、作品、思想、时代背景等)。

③结合题干,排除干扰选项。

a.基本知识直接作答。

B.复杂选项梳理知识排除干扰。

C.多项或者混淆选项常用比较法。

D.(在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再次审清题意,分析题目。通过再次仔细阅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运用排除法找到正确选项。

(2)材料题:这类题型的测试功能几乎包括了《考试说明》中各项能力要求,是全面展示考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题型。

解答这种试题首先是审视所给材料及所提问题,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其次是分析材料,根据设问要求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从中提炼出观点或最大限度地选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来支持特定论点(一般是以教材观点为准)。最后梳理作答,将材料信息和考核知识点对照,二者符合的一般即为答案要点。在此类解题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特点、性质、作用、结果、启示等,科学、准确、完整地做出答案,并做到既简明扼要又逻辑严谨。

当然,除此之外,问答题、比较题、图表题等也时有出现,但回答思路不外乎正确审题,弄清限制条件,找到主干,抓住关键字词,明确求答项目和解答对象。答题中对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综合并得出正确结论。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篇4

关键词:知识教学;有效实施;梳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②第一单元内容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包含4课: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虽然看起来仅是一个单元4课内容,但是从教材涉及史实的时间、内容等方面来说,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简史。从教材涉及史实的时间来看,涵盖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从涉及内容而言,囊括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及资本主义萌芽等各行业经济发展历史;涉及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土地制度、朝贡贸易、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等等诸多历史概念或现象。

本单元教学内容复杂,史实密集,头绪多,史与论混合,教学难度颇大。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加之经济史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因此教学难度更大。倘若教学中完全依赖教材叙述,按部就班、一点一滴地施教和学习,其结果学生仍是学得一塌糊涂,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做才能有效地实现本单元知识教学目标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反复思考和探究,以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知识目标要求为纲领,以教材内容为依托,采取优化教学内容,细化知识要点的措施,宏观梳理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发展概貌及其特点,微观剖析重要历史现象和概念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加以论述,以期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列表归纳,系统直观梳理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发展概貌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发展概貌”是课标的基本要求之一。虽然教材对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的发展分别做了大篇幅叙述,但教材叙述较分散,学生难以系统把握和对比性地掌握。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列表归纳的方式,横向突出要点,纵向进行比较,系统直观地梳理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发展概貌。

1.古代中国农业发展概貌

2.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

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概貌

二、由此及彼,多角度全方位梳理古代三大行业经济发展特点

“了解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发展特点”是课标的另一基本要求,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古代中国三大行业经济的起源、生产组织、经营方式、技术水平、行业门类、世界地位等方面有宏观认识和整体把握。教材对这部分知识没有具体文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概括总结,从而解决问题,并训练能力。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①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培育和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繁多,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②古代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古代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为铁犁牛耕,实行精耕细作的耕作方法,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脱离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②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③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劳动分工不断细密。④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手工工场。⑤手工业地域分布广泛,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地域分布重心也发生相应变化。⑥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欧、非地区,广受赞誉。

(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①我国商业起源早,逐步发展繁荣。古代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宋元时期商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②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商人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商业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③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等全面发展。商业发展促使都市、城镇大量兴起。④古代金融发达,类似于银行的柜房、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⑤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厚往薄来”。⑥古代商人组织历经宗族亲缘组织和业缘组织到地缘组织的发展变化,明清时期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出现。

三、由表及里,全面准确剖析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

本单元涉及许多重大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等等。这些知识不仅是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而且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因此教学意义重大。对于这些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的教学,应从原因、内容、实质和影响等方面由表及里、全面准确地剖析,最好选择典型例题强化训练。

关于小农经济。①全面分析形成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直接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②从生产单位、生产结构、生产目的等角度掌握其特点。③强调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④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个体农民处境等角度对其进行认识、评价。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①分析出现的原因。②知道出现的时间、地点、部门、标志。③重点剖析缓慢发展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的专制制度,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其他原因: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等政策的阻碍和影响等。

关于土地兼并现象。①分析根源——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制度。②了解表现,分析影响。③知道北魏至唐朝前期、明朝等时期政府抑制土地兼并的典型措施。④本质上认识:土地兼并是我国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封建国家在不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

关于“重农抑商”政策。①知道其含义、原因、目的及商鞅最早提出。②掌握西汉武帝、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措施,并触类旁通,概括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基本措施。③运用两点论,从封建社会的早晚期以及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等方法全面剖析其影响。

关于清代“闭关锁国”政策。①全面剖析实施原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点决定,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主观原因——“天朝上国”思想。②准确把握含义: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并不是禁绝海外贸易。③运用两点论全面分析其影响。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篇5

一、合理安排,搞好三轮复习

1.抓准考点,落实基础,搞好第一轮复习(2月初~4月初)。教师和学生在复习前首先必须依据《考纲》,抓准考点,然后按单元梳理和掌握好基础知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绝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教师还应教会学生记忆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死记硬背上,要在梳理和整合知识点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来强化记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

2.抓住重点,适度扩展,做好归类和专题复习(4月~5月初)。学生在做好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的基础上,在重点知识、热点问题上下功夫,特别是对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等方面,让学生把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一个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专题复习。专题复习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关键词为切入点,实行小切口,深分析、大跨度、高概括,多层次、多角度地复习,以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思考,同类问题比较思考,中外问题对比思考,热点问题综合思考等方法复习。

3.强化训练,学会答题,进行第三轮复习(5月中旬~6月中旬)。进入第三轮复习,应每天有适度适量的强化训练题,通过训练题来检查复习效果,及时查找问题并查缺补漏,并在此过程中教会学生审题、答题。不断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答题方法与技巧,做到强化中巩固,在练习中强化。学会审题,首先要审准中心词和限定词(如时间、国家等),其次要学会规范答题,答题应做到要点化、顺序化、重点化和规范化。

二、抓好各环节复习,重在落实检查

第一轮复习都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做到学生在掌握好考点的同时,学会理解审题和答题方法技巧,关键在于落实。

1.知识点应落实到章节,要让学生清楚各知识点所在章节,决不走“过场”,以避免知识点与教材“脱节”。

2.检查应落实到人,按6~7人一个小组,组员由组长检查,组长由科代表检查,科代表由教师检查和教师对学生随意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对各轮复习检测题进行背诵记忆。

3.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落实在每一轮复习过程中,在各轮复习中应做好该项工作,一旦发现问题,教师应对“个别生”提出要求,督促练习和记忆并及时检查。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篇6

〔关键词〕史前梳篦美术起源

美术起源被认为是人类文明探源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早期以装饰艺术为表现形态的美术至少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新石器时代,有关人类造物的历史也多从此起步。新石器时代在人类美术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期,部分生产生活工具已经具备了早期的美术观念与审美形态,装饰物的制造使用业已成为原始初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史前梳篦作为人类长期生活经验的创造物,凝聚着人类恒久的造物装饰与设计思维,与美术观念的起源发展同步。本文为将围绕史前梳篦这一造物发展与装饰互动,来佐证美术起源这一具体而宏观的课题研究。

史前时期由于缺乏文字记载,今人对其研究考察只能从重视人的痕迹遗存开始,有了人工痕迹也就有了人类文化,才能“以物论史,透物见人”,还原一个生动形象的人类文明史。我想美术观念的产生可能先于无意识的美术作品而存在,如同人类首先具备了有意识的自主劳动行为,尔后才有了目的性的劳动工具创造与改进。人类美术的起源开始于石器、骨器等的制作,依照美的规律与意识制造劳动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普通实用工具与艺术品的分别所在。原始人类早期的劳动工具从制作动机上就缺乏美的意识,呈现为审美之外的式样结果与获得,所以只能划归为生产工具一类。我们在考察美术起源时,应当结合那些具有独立审美功能与审美意义的人造物来重点探讨,事实上最终归于装饰意图或某种精神信仰的造物原本也是以实用为先的。美术相对其他艺术门类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拥有更为充分可靠的实物证据,以此作为确凿可信的研究证据。

梳篦,又称栉,是我国古饰之一。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木部》:“栉,梳比之总名也;梳,所以理发也”。可见“梳篦”确切而言应当是梳子与篦子的合称,但是两者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分,即梳齿疏,篦齿密,前者梳理顺发,后者筚发污垢。梳篦究竟是人类何时所造,历来众说不一,现存文献多引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赫胥氏造梳,以木为之,二十四齿,取疏通之意”的记载。梳篦的创造直接与原始文化中人们对发肤的重视及装饰观念的自觉萌发有关,是美术起源研究的标本器。史前时期的梳篦作为一种梳妆用具似乎与具体劳动行为并无紧密外现的关联,事实上,梳篦可能原本就是因劳动而生的生产工具。人类美术应当源于制作这种劳动工具或实用产品,在劳动中创造美的物象也激发了人类自我的审美意识与追求美的欲望。

史前社会后期人们可能出于劳动所需来梳理头发,使其不会遮挡视线,或被别物缠绕而妨碍劳作。他们的每一个行为动作都服从于实用目的,所有思维都围绕着劳动生存的总目标进行。但是这种理发束发的行为实质上却使得提高劳动生产效能与自我装饰两者达成一致。任何阻碍具体生产与劳动行为的不便均可能被视为不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为保障劳动顺利进行的精神要求。便于使用的手指就能大致满足自我修饰,但终究无法遮蔽人类对于审美与精致生活的向往。人能够突破自我肢体的局限,寻求甚至是有意识的仿制出专用于梳理的工具,美的欲望在各种仿制过程中逐渐被激发出来,并日益多样而强烈。美术与美术品生产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梳篦装饰不断完善与形制发生改变的演示过程。新石器中期出土的骨牙角类梳篦,大部分选取大型动物肢骨、牙齿和角磨制而成。通常是在兽骨的一端,模仿人的手掌锉制出4至7个不等尖齿,简单粗糙,但也初步显示了人类思维并为人工所造。甘肃永靖张家咀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多件长条形骨片梳,一端平齐,一端为磨制的尖齿。长方形为人类美术造物独创之图形,自然界并无方形存在,这也体现了人类最早的美术创造思维。骨梳质地坚硬,光洁,富有质感。这种梳篦大致还有多种工具属性,比如表面平滑规整的梳身可作为制作陶坯体的陶拍;端部尖齿可为切削与刻划器,完成细部处理与装饰“篦齿纹”。“篦齿纹”大多表现为对于器用物重要部位的认真装饰,装饰所在基本都是人们的视觉关注点。这种早期作为劳动工具而出现的梳篦直接体现了人类早期的美术观念,并且承继了将美转化为物的功能,表明人能够按照美的意图进行装饰。

伴随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复杂性发展,早期人类的世界观与宗教崇拜渐成体系,美术创作成为耕种狩猎外最为重要的生活组成。人类对于身体发肤的装饰不但是特殊能力的展现,更多是身份地位的有别。梳篦成为宗教祭祀活动中彰显超自然能力的表征或法器,也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最高装饰标准与造物追求。梳篦的长齿、高背起初一定复合多种功能特质,有其实用性要求。梳篦随着人类美的历史发展演变,不断剔除改进多余的、不合理的构造部分,发展成为多种类型、凝聚不同装饰审美文化的分支。梳篦的制作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人类认知、发现、创造新材料的物质文明史与科技史,更是人类一部形象的美术发展史。

根据史前考古实物发现,梳篦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玉器时代、青铜时代,并呈现出不同美术风格。仅就史前梳篦与美术起源的关系而言,梳篦不仅是美的产物,更是美术观念与思维发展形成的例证。浙江嘉兴盛家墩良渚文化遗存发现了一件镶嵌装饰的骨梳,梳背正面刻有三条横向排列的凹弦纹装饰带,中部两条凸棱上分别间隔镶嵌两排规整的圆形石片,据矿物光谱分析为赤褐色叶腊石片。每一片装饰石片都经过细致的打磨与修整。这种镶嵌使用的是凹窝镶嵌法,镶嵌部分表面大体与梳背表面自然平齐。梳身两条轮廓线也收放自然,富有节奏变化,体现了史前工艺美术的精致与完整。正如朱狄先生所言:原始艺术也有一种工艺上的完美性,正是这种工艺上的完美性,使我们并不困难地发现一种可以理解的审美特征。

美术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其视觉实质就是在表现一种对立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本身又充满着和谐的动感与动势,两种不同形态结合的表现思路一经呈现,便会激发出相同质感不同表现的视觉效果。新疆哈密五堡墓地属于原始社会晚期阶段,出土了一件梳背上刻有两组涡旋纹的骨梳,整个器物造型充分利用了动物肢骨片的原有形态。装饰的涡旋纹既似羽翼,又似流动的云气,并围绕不同中心呈离心发散状,纹样适原料形制而生,在平板方形基础上呈现动感且线条流畅,刻划轻重粗细有别,弧线优美匀称且变化自然规范,装饰效果明显,充分表现出制作技术的精湛与设计的合理。这种纹饰同时也象征着动感与力量,喻示着某种飞升云天的神秘力量,整个纹饰饱满完整,富有变化和动感,具有美术构图穿插意识。

史前人类美术起源的最初视觉呈现多来自侧面物象形态的剪影式描摹,并且多为线刻与平涂手法着色。而后才有了正面的表现,随之而来就是均衡、对称、平衡等美学观念的产生与完善,这种美术观念就直接源于“S”形的提炼与发展。

1959年,山东宁阳县大汶口遗址出土了一件距今4500多年的回旋透雕象牙梳,完整展示了史前美术发展的最高水平。梳背的长度几乎是梳齿长度的4倍,显然梳背是整个梳子用料最多的部分,是装饰的重点。梳把高耸,顶端刻四个豁口,与豁口相间的是三个圆孔,疑为镶嵌物脱落所留穿孔;梳把中央雕琢15组各组同为3道等距平行排列的微弧对穿条纹,围合组成“S”字形(也有资料描述为“8”纹)装饰,内填“t”字形花纹;“S”形花纹两侧刻有对称的三个条孔,上边刻两个条孔,构成长方形的装饰画面。梳子形制结构已经具备,梳齿和梳背间有意使用几何纹或水平线隔开,显然是有意强调梳子各部位的分类区划。

从“8”形纹饰的形成分析探究,其主体应当是一个极富动感的“S”形纹饰,剩下的4组12条横纹应为“S”形的补充,似乎旨在加强动感幅度,创作母题可能直接来自对湍急水流的模仿。这种图形的美就在其“完整的形式美”,形成两个对称的图形单元,而这种完整是以对立来体现的,一整二破(即指一个整体中破为两个相互对立而又互相关联着的相反而又相成的图形),生动而有力。边框围合成一个三面闭合,一端开放的平面布局,反衬出“S”形的运动,使得整个图形,甚至整把梳子视觉效果形成一种纵向提升,从而更加突现了梳背的高耸。此梳在视觉效果上要比同尺度的梳子明显有竖直挺拔感,但是手持的舒适度明显弱于视觉感受,整个梳子的使用性并不适于方便的梳发,更具美术品的审美特质要求。美术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梳篦装饰不断完善与形制发生改变的生动演示。这种“S”形也成为中国美术发展的基本形与延伸,成为中国式哲学的最早表现,太极图的衍生就是“S”的终极表现。

综而论之,史前梳篦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外化与物化,是探究美术起源的标本器;史前梳篦的产生发展与人类美术的起源同步并进。梳篦装饰艺术应当属于造型和工艺美术范畴,是人们依靠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与制作技艺,创造出的具有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有形实体。从其产生、装饰与形制演变的角度探讨美术起源,更能客观直接解释这一人类特有文化的起源与形成。(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庞薰:《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修订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3页。

[2]中国古代的发饰为“簪、钗、华胜、步摇、发钿、珠花、栉、勒子”。对于此说还有不同观点,但是无论何种归类,梳篦(栉)都位列其中。[3]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注:“疏者为梳,密者为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版,258页。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篇7

一、推石放水,涵养水源

以往的历史复习课上,学生总是停下来等待教师对知识进行梳理、引导和强化。现在看来,这已成为阻碍学生生命之泉奔流不息的顽石,必须推石放水,让学生自己把所学的知识内容疏浚理通。在梳理过程中,学生们有的采用表格式,分门别类归纳;有的采用线条式,把本册课本中的历史知识要点通过一条条线贯穿起来(比如历朝历代的演变,历史上重要的大事,历史上重要的人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等);有的采用比较归纳式,将知识同化组合,甄别区分(比如“商鞅变法”与“推恩令”,“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乐盛世”与“康乾盛世”,“唐朝的对外开放”与“清末的闭关锁国”等);还有的结合平时的课堂笔记,采取由整体到部分的层层回忆式,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精彩纷呈。通过梳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产生了横向或纵向的有机联系,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随后,我让每个学生带着自己的收获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带领大家复习,如有遗漏,其他学生予以补充。在这样不断地碰撞中,学生积累的知识就像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有些内容连我本人都忽略了,但学生都想到了,听学生发言,真有“好手不敌双拳”、“众人拾柴火焰高”之感。学生的涓涓细流最终汇成了宽广的大河。

二、大浪淘沙,净化水源

由于学生各自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也就带来了他们知识掌握的程度、理解的深度的不同,甚至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理解。如果不交流讨论,这些缺陷就会被忽略、被掩埋。俗话说得好:“鼓不打不响,理不辩不明。”学生在交流、争论中,可以逐步使自己的认识更清晰、全面、准确。与此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自己设计一些习题(可借鉴一些参考资料,但不可照搬)。设计习题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再提高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必须对知识进行全面的认识,整体的把握,灵活的运用。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设计的成果走进课堂,进行交流:第一步,小组讨论,去粗取精。第二步,大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带着自己的精品习题和特色习题上台予以展示。在展示中有些习题很受欢迎,对这些很受欢迎的习题,我实行冠名制,让学生的情感和价值得以实现,学生往往会因此欣喜若狂。也有一些习题会引发大家的争议,这时我就会加入他们的行列,为他们引路导航,在争论中提高这些习题的科学性、严谨性。就这样经过层层讨论、审查,最终使大家对一部分知识在整体上达成共识,这就净化了水源。

三、就地凿泉,优化水源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篇8

一、梳理知识,理清知识线索

任何知识都不是零碎的,都有其本身的系统性,尤其是现行教材的编排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知识的系统性在历史教材中显得十分突出,特别是时间线索十分清晰明了,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基本脉络,先从理清线索入手,使学生从纵的方面掌握知识线索、落实知识点,形成线性集合体,便于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知识的识记、再现和应用。例如:中国历史第四册可分为: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6);抗日战争时期(1936—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这样划分阶段,使学生对教材有了大体上的知识梗概,便于学生对整个教材知识体系的梳理,从而培养学生概括事物的能力。

二、综合知识,抓住知识体系

初中历史知识综合性强、知识点纵横交错,在复习中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如果盲目复习,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甚至会弄巧成拙,笔者的做法是首先理清知识,抓住知识点间内在的关系。如,中国历史第三册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几次重要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构成理性知识的横向联系。其次,在抓住横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纵向联系。如,通过上述几次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然后加以说明,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不是偶然。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认识,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相近知识比较复习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相近的知识,这类知识对学生来说是较难掌握的,如果不采用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法,就不可能使学生对这类知识有清晰的认识,笔者的做法是针对相近知识采用知识对比的复习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比较,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理性认识。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性质的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情况比较,等等,对比使学生有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归纳能力。

四、易混知识排它复习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篇9

关键词:新课标;创新;初中历史教学

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但历史教学却呈现教学方式不灵活,总是知识灌输使学生被动接受,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受限于课本,缺乏创新,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历史虽然是一门知识恢弘的学科,对于还未发现其魅力的学生来说常常是枯燥无味的。因而,学习的时候,缺乏积极性,在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浅尝辄止,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对其深意内涵一无所知;在记忆知识时,采用的是传统的死记硬背方法,难以提高学习效率。新课改环境下,为解决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转变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同时,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辅以情感教育及教师自身努力,实现教学创新,向着新课标的方向前进。

那么,新课改环境下该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呢?

一、转变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

1.历史画面再现

历史画面再现表演就是在学习某个历史事件时,教师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或教师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把这个历史画面真实、生动、完整地重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举例说明,宣布新中国成立事件,应该有个会说闽南语的人扮演进行演讲,并庄严宣布那句话,还要有周围的国家重要领导人,演员的表情神态要喜悦而庄重,在座的学生就是千千万万的新中国的主人公,欢呼雀跃,载歌载舞,加上音乐渲染,使学生也能亲身感受到建国时的举国欢庆。通过历史画面再现表演,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学习乐趣,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细节认识和对其历史意义的自我思考。历史画面再现时教师若能增加点幽默感,引得满教室欢笑,不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为课堂增添了轻松愉悦的气氛,而且也能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印象。

2.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在每个单元过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梳理本单元知识脉络,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了历史时空网,还能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在思维模式上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举例如何构建知识框架,强调思维方式,总结思路,并要求学生逐渐学会这一方法,形成习惯。比如,让学生对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进行知识脉络整理,对每一个时间段中,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所具备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及其各个发展阶段,阶段性意义,整体趋势进行梳理、总结、理解记忆。

3.开阔学生视野

历史教学不能只把目光盯在课本内容上,而要引导学生发散性学习。教师应当给学生打开更多知识大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广阔的历史世界。举例说,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史记》《汉书》《上下五千年》等就很值得研究。再者,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材,给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使学生知晓那些已经过去的,却不会被遗忘的时光足迹。还有,要充分发挥利用当地自身优势,组织学生对当地的历史遗迹进行参观学习。

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教师通过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不但有助于其学习上的进步,而且对其历史学习兴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举办历史知识能力竞赛,参观历史博物馆,模拟考古工作等课外活动也是优点很多的,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的同时,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上进意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大法宝

写《明朝那些事》的当年明月曾说在他研究古代战争时,能真切地感受到战场上枪林弹雨血流成河的残酷画面,战争并不只是几个简单的死亡数字,在数字的背后,他能深切地体会到当时的国民家破人亡颠沛流离之悲痛。如把历史与自己内心对世间的悲悯、对祖国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联系到一起,就能像当年明月一样把历史学到骨子里了。所以,结合情感教育能发挥其神奇法宝效果,把历史学精。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不忘借助历史教训和经验,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品质明智通理的人。比如,学习明清商人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实业救国的高尚道德情操。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创新的,适应新课改环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爱上历史,学好历史,在历史中找到快乐,学到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倩.新课标:历史教学的引路灯[J].教育教学论坛,2010(3).

[2]王千文.浅议新课标下的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3).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篇10

结课,是一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关系到课堂是否成功的重要一环。好的结课不仅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历史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历史知识的欲望。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结课的设计应该能够体现历史知识的承前启后、引导探究、组织对比,从而让历史教学达到“课已尽而意无穷”之效。

一、承前启后——铺垫设疑式结课

好的结课应该是对一堂课知识的梳理和总结,更应该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由于历史知识和历史事件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采取铺垫设疑式结课,来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的历史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历史知识的强烈欲望。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这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结课:“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当西方列强对我们的祖国进行疯狂的侵略时,中国人民不断地反抗,不断地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洋务派想通过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资产阶级想通过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来寻找出路,但这一切都失败了。难道中国就没有出路了吗?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又会进行怎样的努力呢?结果又如何呢?下一节课‘新文化运动’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这样的结课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梳理“辛亥革命”这一课内容的知识点,而且为接下来要教学的“新文化运动”埋下了伏笔,达到了承前启后之效。可见,在初中历史结课设计时,教师只有理清历史知识的前后联系,才能有效地设计出承前启后的结课方式。

二、引导探究——横向拓展式结课

一堂课四十五分钟是有限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后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横向拓展式结课,通过这样的结课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后对课堂上的历史知识进行自主探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结课:“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汉的相关历史知识。西汉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十分繁荣。其实,这一节课我们了解的仅仅是西汉历史中的一点点内容,大家都知道司马迁写过一本著作《史记》,在《史记》中有很多对西汉历史的记载,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翻阅《史记》,相信你们都能对西汉的历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课后,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史记》这本书,并对其中西汉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研读,在研读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西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关知识。

这样的结课方式,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历史学习的空间,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采取这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课后去自主阅读、自主研究,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肯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组织对比——问题讨论式结课

很多历史知识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有的历史知识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讨论式结课组织学生在课后进行对比研究,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厘清相关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结课:“同学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那么,如果中国也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你们觉得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你觉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两个问题都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课后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对比研究。有的同学认为,中国如果首先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就可能不会被西方列强侵略,现在已经很强大了。也有的学生认为中国如果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根本不会取得胜利,而只有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让中国走向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