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典需要铭记人物作文合集12篇经典需要铭记人物作文合集12篇

经典需要铭记人物作文合集12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41:19

经典需要铭记人物作文第1篇

那一刻,让我铭记

连日阴云浓锁的天空,乍一放晴,显得格外显眼清澈透明,晶莹碧蓝,硕大盈满的月亮,像刚冲洗过的水晶球,悬挂在天鹅绒般的天幕上,缓缓上升,把缕缕清晖毫不吝惜地撒向大地。

黑的夜,仿佛被月亮照的亮了许多。

我在家待不住,便到家附近的公园中散步,夜夹杂着几丝凉风,我不禁打了一个冷颤,抱了抱手臂,准备回家去,刚一齐步,眼睛往旁边一瞄,看到大树旁的垃圾桶旁边有一个人正在找着什么,心中有些许害怕,又想去看一看。于是我蹑手蹑脚的走近一看,背有些佝偻,看起来很瘦小,衣服穿得单薄,脚上的鞋早已磨得没有了底,正在翻着垃圾箱,早已忘记了这凉如水的夜。他背对着我我想看看他长什么样。走近一看,是一位老爷爷,约五十多岁,一束月光穿过大树树叶的缝隙钻了进来,照射在他的头上,使他满头的白发,闪闪发亮,突出的颧骨,使面部更加苍老,一双大而慌张的眼睛一向注视着垃圾桶从没离开过,厚厚的嘴唇已经干裂的不像样,满脸的皱纹像干涸的河床,一双大手更是不堪入目。

“他在找什么呢?”心中不由发出一种声音,促使我没有离开半步,老人又喃喃的说了句什么,我没有听清楚。[由整理]

这时老人的手停住了一会儿,脸上凝重的表情微微放松,嘴角微微张开,笑了,我顺着他的手看到――一封信,上面歪歪扭扭的写了几句话:“爷爷,你还好吗?我好想你啊……明年我必须要回去看你。”

我的心颤动了一下,他花费了这么久,只为了―一张纸,这也许对我来说只是一张纸,对老人老说这是他所有的期望和渴望……

秋天的夜,不再寒冷,月亮也不再冰冷,只因老人的心而温暖起来……

那一刻,让我铭记……

经典需要铭记人物作文第2篇

中国文人一直深受老庄超脱出世思想的浸润,当他们的人生道路——往往是仕途——遭遇挫折时,便委身于自然山水,从中寻找精神寄托。长期的贬谪生涯,消蚀着文人积极用世的抱负,他们只好把心放在和谐纯美的自然山水中,静静地疗伤,静静地抚慰,抒发忧思。元和十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似乎非但没有抱怨,反而以山水为乐,遍游当地名川大山,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这些游记,往往于景物描写之中抒写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与对现实的不满。山水之乐,给了他精神安慰。

经典需要铭记人物作文第3篇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一年之中所有节日里,春节是的。但是20__年的这个春节,武汉的疫情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的中国脊梁。

武汉疫情在前,奔赴前线者,不胜枚举。一张张返程车票,每个人都眼神坚毅,义无反顾。苏洵曾说“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这大概是对他们的的写照。他们心之所向,是挽救鲜活的生命于危急,是控制罪恶的病毒于源头,是奉献自我力量于实处。在他们心中,自然有小家的分量,在这阖家团圆之际,他们也想与家人在一起,与家人团聚,吃一顿团圆饭……他们也曾犹豫过,也曾不舍过。但是,疫情在前,国难当头,他们怎可只顾自己?因此他们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守护武汉。更有甚者,他们返程武汉,只为那心中的爱与责任。他们主动请缨,前往一线。有人推迟婚礼守护武汉,有人为此剃光满头乌黑光亮的头发,“没事,头发没了可以再长”。“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无怨无悔。风波不断,大是大非面前,总有人站起来成为中国的脊梁,担起民族的大任。他们,是不朽的丰碑,是共和国的脊梁!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疫情爆出的第一时间坐春运餐车前往武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他,是时代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他,放弃小家的团圆,只为守候万家灯火。他与医护人员一起,站在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将病人从死神手里解救出来。他们又何尝不害怕,只是灾难面前,他们必须无所畏惧;他们深知前方水深火热,却义无反顾地迈向第一线……只是因为,在他们心中,国人的安危更重要,中国的安全更重要!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听过很感人的一句话:“我们的城市生病了,我们会治好她,还是欢迎您以后再来武汉”是啊,武汉在我印象中,是一个很美的城市,每年的樱花季,更为它增添了很多美丽与梦幻。她一定会好起来的,我相信!

五千年漫长岁月,历经多少风风雨雨,正是因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出这些忘我付出的英雄,中华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繁衍至今。我辈青年当以此为榜样,担负大任,永怀爱国之心,共筑中华辉煌!

国难当头,病毒肆虐,唯愿前线医护人员能保重身体,愿新型冠状病毒能早日被打败。我坚信,我们一定会拨开云雾见天日,我们一定能战胜这次疫情,勇敢的站起来,挑起时代大任,走好未来的路!愿武汉早日康复,愿武汉樱花依旧美丽迷人!

经典需要铭记人物作文第4篇

于蓝,是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她在新中国银幕上塑造了许多光彩夺目的英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在话剧《在烈火中永生》中饰演的江姐——江竹筠。

1937年,“七七事变”后,于蓝来到了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到延安后,她从事了舞蹈表演的工作,正是因为她对舞蹈的热爱,所以才造就了今天的她。她曾说过:“舞台就如同战场,既然选择了,就要有死在舞台上的决心。”

因为她和江姐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这促使她更加进一步的去了解这个人物。

《在烈火中永生》于1965年上映,上映后迅速轰动了全国,江姐这一角色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让无数人记住了她,记住了江姐的精神,更让无数的人因此有了生活的动力与目标。

年过花甲时的于蓝又做起了儿童影视方面的工作,虽然当时资金紧缺,物资也比较匮乏,但并不能阻挡她那颗炽热的心,她仍旧努力地为社会,为儿童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一次事故中于蓝被夹断了手指,医生说要恢复的`话需要休息一个月的时间。可是当时正在赶工期,于蓝毅然决定不要那根手指了,她认为自己不能辜负党和组织对她的信任,也更是一颗对孩子们的责任心。

20xx年,80岁的于蓝已退休,但她心中仍然不忘为儿童影视推广和宣传。

电影中,江姐在革命胜利的前夕倒下了,在她身后是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在这个仲夏里,于蓝离开了我们,但我们都不会忘记,无论是江姐还是于蓝,那些为国家作出不朽贡献的奋斗者们,他们的精神将世代流传。

经典需要铭记人物作文第5篇

这一刻,让我们铭记

8月8日晚上8点,世人瞩目、举国期盼的北京奥运会在国家体育场拉开帷幕。这是“一台气势恢弘的史诗般的杰作”,“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高度浓缩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我喜欢的灯光,但8号今晚的灯光,神奇的变幻,让我惊呆了,首先展现时光的流逝,那么多人共同的表演,整齐的让人折服……

我爱烟火,但开幕式的29个脚印的烟光让我迷离,无法让人相信,它们就那样快步自信的走向了北京,走近了我们……

开场时的击缶表演多么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尤其是击缶倒数,当画面上的“30”与电视机屏幕右上角的时钟显示完全吻合的时候,那种和谐的变化同时又精确无误的场景让我心潮澎湃!在高亢鼓乐和震天欢呼声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拉开帷幕。热情友好的中华儿女诚邀四海宾朋,我们欢迎你!在《历史的足迹》一幕中,象征奥运历史足迹的29个“巨人脚印”,用焰火接力的造形,沿着古老北京的中轴路,一步步走向鸟巢。当“足迹”出此刻“鸟巢”上空时,现场观众沸腾了,我也心跳加快了,十分兴奋,十分激动!之后,文艺表演正式开始。当清新和谐的画卷展开,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足以叫人叹服!精致优雅的舞蹈同时也在描绘着一幅彩绘,形的美与意的美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堪称完美。在接下来的表演中,我们也随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当蓝色星球从地下升入高空时,我又一次感动了!变幻着色彩和图案的“地球”太漂亮了,那是我们共同的家!美丽的场景寓意着万物和谐共生,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民和睦相处,这是充满友谊和温暖的大家庭!多么完美的意境啊……之后是各国运动员入场,在这一部分中,我们看到了多元文化和谐并存,真的是“和而不同”!当中国队入场时,全场又一

次沸腾了!“中国,加油!”的口号响彻云霄,现场欢声雷动,自豪之情透过电视屏幕汇入场外观众的血液,让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充满力量!今日零点四分,奥林匹克的_最后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熊熊燃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此时此刻,中华民族最后圆了百年奥运之梦!

经典需要铭记人物作文第6篇

新年的钟声敲响,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开始了,人们大都沉醉于快乐的新年中,然而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打破了在外游子回家团聚的愿望,就在前几个星期前,人们都还是按照往年一样准备着回家过年,可谁知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速度如此迅速,刚开始许多人并不重视直到后来疫情严重,人们才渐渐的明白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但春运依旧进行着,这也加速了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如此之快,从刚开始的27例到现在的14423例。

随着疫情的发展,人们也意识到了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很快,以武汉为首,封城封村向外扩散开来。这个行动隔离了病毒,但它却隔离不了爱。除夕之夜,原本是家人围炉团聚、促膝守岁的美好时光。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广东、重庆、西安、江西、北京等地的医院医护人员纷纷写下请战书,奔赴武汉前线,志愿与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抗争到底。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前线的“战场上”,疲惫了一天的白衣天使们卸下他们的盔甲,满是斑驳,身上满是隔离服和口罩留下的痕迹,多次消毒的手不复从前,满是坑洼。这怎能不另人动容?他们多是笑笑,继而又义无反最地奔向战场,不嫌苦不嫌累,依旧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不为亲人的劝阻而放弃,坚定自己的信念,他们是真正的战士!

随着病情的扩大,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成为我们的焦点,参与建设的所有施工人员都在与死神赛跑,因为他们知道,越早建好人们就多一份保障,最终在经历了五天五夜的奋斗后火神山医院全部通电,将于2月3日正式收治病人。就在1月29日18时23分的时候雷神山医院也通电了,也将于2月6日正式收治病人。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令人欣喜若狂的好消息。

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付出心血的不只是医护人员和施工人员,还有很多身处武汉等地的普通民众,不惧疫情蔓延,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有的武汉人暂时没发现身体异常,也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避免出去后,万一感染到其他人员。不知你们有没有看到韩红在微博发布的抗击疫情发布的捐款人名单……还有很多人一起对抗着这次无硝烟的“战争”,我们要始终相信这个生病了的武汉会好的,我们都还等着吃热干面呢!武汉,一定要加油啊!

我不是武汉人,可我是中国人!一直来我日日关注疫情,心系武汉,因为我们有同一个母亲——中国!我每日祈祷,和我们祖国千千万万的子女一样,祈祷我们早日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上下各方人士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携手共渡难关。我坚信: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经典需要铭记人物作文第7篇

不远处,那蓝正一波一波地向我袭来,朵朵浪花拍打着两岸的礁石。我欢呼雀跃着,我想不到,这片蓝会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眼前。

几个小时前,我正缠着窝在沙发中的爸爸带我去外面玩一番。爸爸躺在沙发上,慵懒地转过身,原先埋在枕头底下的头颅略微抬起。扬手擦了擦睡意朦胧的双眼,继而应声道:“走吧!”此时,我捉摸到了绽放在他脸颊的一抹笑意,高深莫测,令我不禁打了个寒噤。

爸爸开车载着一家人,不断地穿梭着,到了一条两旁栽满树木的路上时,爸爸让我们下车,说要走一段。我不敢违抗,下了车。放眼望去,小路蜿蜒盘旋,似乎没有尽头。心中顿生怯意。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咸味,仿佛伸手一抓,就能在掌心沾上盐粒。我漫不经心地踢着脚下的石子,微微抬头,往前方看。爸爸走在前面,背影略显孤独。这时我才发现,爸爸,他老了。那曾经挺拔的脊背,弯曲了;那曾经光滑的手,粗糙了。他为着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我的眼角忽然感到涩涩的,眼泪似乎要夺眶而出了。于是猛地一抬头,仰面,把泪逼回去。

有那么一丝预感,快到目的地了。不由地加快脚步。一片湛蓝映入眼帘,那是海?!我纳闷着,爸爸怎会知道我想来看海?瞅了瞅父亲,一脸诙谐的笑。刹那间,我似乎想到了什么。对,他之前的笑。莫非,他能聆听女儿的心语?泪,好象又要来了。

看着及腰的台阶,正想一口气爬上去,好能看得更高,更远。胳膊好象被人拽了一下,反射性地一回头,看见父亲一张满是担忧的脸。他的双眉紧皱着,嘴角抿得老紧:“总是那么皮,下面可是海呀!”我摇摇头,笑着说:“我看到深处的海波了!”爸爸眨巴着眼,一脸诧异。

这时,原本平静的海面陡然升起,海浪一拨接着一拨翻涌而来,我明白,涨潮了……

或许,父爱就是那潜藏在平静海面深处的激流,在不经意间,让你心潮翻涌……

经典需要铭记人物作文第8篇

连日阴云浓锁的天空,乍一放晴,显得格外显眼清澈透明,晶莹碧蓝,硕大盈满的月亮,像刚冲洗过的水晶球,悬挂在天鹅绒般的天幕上,缓缓上升,把缕缕清晖毫不吝惜地撒向大地。

黑的夜,仿佛被月亮照的亮了许多。

我在家待不住,便到家附近的公园中散步,夜夹杂着几丝凉风,我不禁打了一个冷颤,抱了抱手臂,准备回家去,刚一齐步,眼睛往旁边一瞄,看到大树旁的垃圾桶旁边有一个人正在找着什么,心中有些许害怕,又想去看一看。于是我蹑手蹑脚的走近一看,背有些佝偻,看起来很瘦小,衣服穿得单薄,脚上的鞋早已磨得没有了底,正在翻着垃圾箱,早已忘记了这凉如水的夜。他背对着我我想看看他长什么样。走近一看,是一位老爷爷,约五十多岁,一束月光穿过大树树叶的缝隙钻了进来,照射在他的头上,使他满头的白发,闪闪发亮,突出的颧骨,使面部更加苍老,一双大而慌张的眼睛一向注视着垃圾桶从没离开过,厚厚的嘴唇已经干裂的不像样,满脸的皱纹像干涸的河床,一双大手更是不堪入目。

“他在找什么呢?”心中不由发出一种声音,促使我没有离开半步,老人又喃喃的说了句什么,我没有听清楚。[由整理]

这时老人的手停住了一会儿,脸上凝重的表情微微放松,嘴角微微张开,笑了,我顺着他的手看到――一封信,上面歪歪扭扭的写了几句话:“爷爷,你还好吗?我好想你啊……明年我必须要回去看你。”

我的心颤动了一下,他花费了这么久,只为了―一张纸,这也许对我来说只是一张纸,对老人老说这是他所有的期望和渴望……

秋天的夜,不再寒冷,月亮也不再冰冷,只因老人的心而温暖起来……

那一刻,让我铭记……

经典需要铭记人物作文第9篇

这一天,让我铭记到今日;这一天,是那么的不寻常;这一天,让我的生命更加丰富。

那一天,是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姑姑家。

我们上车之后,车立刻就出发了。在路旁有许多的树,边走边数着,我看见了一个老爷爷,他左手拎着一个小筐,右手拄着拐杖,在微风中颤颤巍巍的站着,身子不停的摇晃。车渐渐的驶近了他,他把左手的小筐轻轻的放下,然后朝着汽车吃力的挥挥手,身子似乎站的更不稳了,随后说了一句:等等,我坐车。车慢慢的靠近了他。

车门打开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吃力的上车,他把他的小筐放在已经很挤的车厢里。又把他那拐杖放在他的小筐边,右手抓紧了车门上的拉手,我本以为他会一下子上来,可是我没想到,他吃力的拉着拉手,好象使尽了力气似的,脚向台阶上缓缓的移动,就这时候,他似乎没了力气一样,又回去了,他抬头看了看车里,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无助,他目不转睛的看着我,那种眼神让年幼的我感到惧怕,我不禁的躲闪着他的眼神。我从他的眼神能够看出,他感到很失望,他又开始尝试着上车,这一次,他在拉门拉手时,拉到的不是门拉手,而是一双大手。这是一位年轻的大哥哥的手,这位大哥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老爷爷拉了上来,我也能做到,但不知为什么我却不敢伸手。老爷爷不停的说:真是好孩子,真是好孩子。

我不禁脸涨得通红。是这位大哥哥的一双手,一个动作,让我懂得了尊老爱幼的真正含义,而不是在书面的表达。而我却不明白怎样去做好尊老爱幼。

这一天,让我铭记,不光记住了这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动作,更让我记住了尊老爱幼的真谛,让我明白了礼貌礼仪之邦的后代该怎样做,龙的传人该怎样做。

经典需要铭记人物作文第10篇

因为贬谪,这些文人就接近了人民,有了体察社会生活的机会。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谋其政;儒家一面“民为贵”一面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杜甫却喜欢劳动,主动接近劳动人民。是生活磨难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尤其是屡遭贬斥之后,他获得了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了解了民情,看到了人民的痛苦,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一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一面勉励人民参战。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期间,写出了“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的爱国诗篇,使他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赢得了“诗圣”的称号。

从宰相任上被贬同州时,元稹遭到当地旱灾,曾经作诗归罪于自己,诗中问道:“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联想到百姓的遭遇,他又问道:“团团囹圄中,无乃冤不申?扰扰食廪内,无乃奸有因?轧轧输送车,无乃使不伦?遥遥负担卒,无乃役不均?”。这种关怀,体现了封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韩愈被贬潮州时,有《宿曾江口示孙湘二首》记述水患中的三江百姓的苦难。

王禹偁敢于向宋太宗献《端拱箴》,对“聚民膏血”的统治者大为愤慨,对“室无环堵”“地无立锥”的广大人民深切同情。贬官商州时,同情由于旱灾而流亡他乡的饥民,想到自己十年仕宦,无异于人民的蠹虫,就始终抱着羞于做官、关怀人民疾苦的态度。他学习商州民间的歌唱,热情地歌颂人民集体互助的艰苦而快乐的劳动。景佑三年十月,欧阳修为范仲淹被贬而鸣不平,结果自己也被贬为夷陵县令。

当时,年方三十的欧阳修不仅博览群书,还深入到社会最下层,体察民情,同情人民的贫困,广泛收集资料,反映人民的疾苦。苏轼屡经贬谪,在艰苦的岁月里不得不为衣食而躬耕,从而缩短了与人民的距离。从勤政爱民的思想出发,做了一些对人民有利的事情。谪官海南时,和少数民族也相处得比较融洽。